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

2024-05-21

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共4篇)

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 篇1

白居易又是一位精通音律的大诗人, 他的音乐诗之多, 居历代诗人之首, 其音乐诗涉及音乐门类14 种, 音乐调式11 种, 乐器近30 种, 乐曲30 余首, 乐人30 余名等。这些音乐诗中对各种音乐要素描写细致、理解深刻, 涉及了诗人音乐生活的方方面面, 乃至唐代社会音乐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能中看出诗人高深的音乐审美修养, 体现其音乐美学思想。

一、白居易的音乐生活

白居易喜爱乐舞, 不仅能自弹琴, 而且蓄有歌舞妓, 曾组织歌妓排演《霓裳羽衣》曲, 他的名篇《长恨歌》和《琵琶行》又经常被歌妓传唱, 这在其作品《醉吟先生传》、《朝课》、《冬日早起闲咏》等都有体现。音乐欣赏是他生活每日必做的功课, “蕊珠讽数篇, 《秋思》弹一遍。从容朝课毕, 方与客相见。” (《朝课》) “晚坐拂琴尘, 《秋思》弹一遍。”《冬日早起闲咏》在外出期间亦携带琴器, “身外都无事, 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 两耳是知音。” (《船夜援琴》) 晚年时期, 白居易对音乐仍然喜爱, “尤宜听《三乐》, 安慰白头翁。” (《好听琴》) “管妙弦清歌入云, 老人合眼醉醺醺。” (《听歌》)

二、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

白居易音乐美学思想深受儒释道三家音乐美学思想影响, 但对他影响至深的仍是儒家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 他在《策林》75 篇中, 有《议礼乐》、《沿革礼乐》、《复乐古器古曲》三篇专论礼乐, 《兴五福销六极》、《刑礼道》、《救学者之失》三篇涉及礼乐。这是他深受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影响的明证, 重视礼乐文化在安邦定国中起蛮大的作用。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有论乐之本与末, 古与今和崇雅与爱俗两大部分组成。

1、论乐之本与末, 古与今

《沿革礼乐》论乐之本与末:《沿革礼乐》主要论述礼乐虽然兴盛且完备于五帝三皇时代, 但是礼乐并非天生地出, 而是由贤人依据圣王的旨意制定, 主要用于正人伦宁家国与和人心厚风俗, 后世之人不必拘泥于古礼古曲, 只要施行仁政并把握好礼乐的精髓, 有所损益并无不可。

由此可以看出他明确反对食古不化, 徒有其表之论, 主张音乐与现实相联系, 认为礼乐“非天降非地出”, 而由人作, 故应“酌于人情”, 顺应时势, 分清本末, 进行损益。

《复乐古器古曲》论乐之今与古, 进而提出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其文如下:

问:“时议者或云‘乐者, 声与器迁, 音随曲变, 若废今器用古器, 则哀淫之音息矣;若舍今曲奏古曲, 则正始之音兴矣’, 其说如此, 以为如何?”

臣闻乐者本于声, 声者发于情, 情者系于政。故政和则情和, 情和则声和, 而安乐之音由是作焉;政失则情失, 情失则声失, 而哀淫之音由是作焉。斯所谓音声之道与政通矣。伏睹时议者, 臣窃以为不然。何者?夫器者所以发声, 声之邪正不系于器之今古也;曲者所以名乐, 乐之哀乐不系于曲之今古也。何以考之?若君政骄而荒, 人心动而怨, 则虽舍今器用古器, 而哀淫之声不散矣;若君政善而美, 人心平而和, 则虽奏今曲废古曲, 而安乐之音不流矣。是故和平之代, 虽闻桑间濮上之音, 人情不淫也, 不伤也;乱亡之代, 虽闻《咸》、《頀》、《韶》、《武》之音, 人情不和也, 不乐也。故臣以为销郑卫之声、复正始之音者, 在乎善其政和其情, 不在乎改其器易其曲也。……故臣以为谐神人和风俗者, 在乎善其政欢其心, 不在乎变其音极其声也。

此文反对“若废今器用古器, 则哀淫之音息矣;若舍今曲奏古曲, 则正始之音兴矣”的腐儒之见, 认为“声之邪正不系于器之今古也”、“乐之哀乐不系于曲之今古也”, 这是对重古轻今者的绝妙反击。

2、论乐之崇雅与爱俗

白居易继承了唐太宗、魏征关于“乐在人和, 不由音调”的音乐美学思想, 继承了《史记·乐书》“正教者皆始于音, 音正而行正”的思想, 提出“正始之音”的概念, 并以此与“郑卫之声”相对。其诗有具体论述:“心积和平气, 木应正始音。” (《清夜琴兴》) “正始之音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庙歌, 一弹一唱再三叹, 曲淡节稀声不多;融融曳曳召元气, 听之不觉心平和。” (《五弦弹》) 《清夜琴兴》、《五弦弹》两诗表明“正始之音”与情绪激越、手法繁复、感人肺腑的五弦之音相反, 而与《乐记》推崇的朱弦疏越的清庙之乐相同。因此“正始之音”就是雅乐, 即为荀子所言“礼乐”。其对雅乐之推崇, 对郑声之极贬可见一斑, 甚至夸张到音乐可以亡国的地步。“宫悬一听华原石, 君心遂忘封疆臣。果然胡寇从燕起, 武臣少肯封疆死。始知乐与时政通, 岂听铿锵而已矣。” (《华原磐》) “以乱干和天宝末, 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 苟能审音与政通。一从胡曲相参错, 不辨兴衰与哀乐。” (《法曲歌》) 这与其《沿革礼乐》、《复乐古器古曲》之思想相矛盾, 也与其审美实践相矛盾。他在审美实践上却不排斥郑声, 日常生活中不但流连于歌舞声色, 而且不放弃对民间音乐所含之美的追求, 具体实践上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流连歌舞声色者, 如:“罢胡琴, 掩秦瑟, 玲珑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 (《醉歌·示妓人商玲珑》) “行摇云髻花钿节, 应似霓裳趁管弦。” (《醉后题李马二妓》) “郁金香汗裛歌巾, 山石榴花染舞裙。” (《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 “笙歌杯酒正欢娱, 忽忆仙郎望帝都。借问连宵值南省, 何如尽日醉西湖。” (《湖上醉中代诸妓寄严郎中》) “爱君帘下唱歌人, 色似芙蓉声似玉。” (《醉题沈之明壁》) “坐依桃叶妓, 行呷地黄杯。” (《马坠强出赠同座》) “往年江外抛桃叶, 近岁楼中别柳枝。” (《寄李郎中》) “烛泪夜粘桃叶袖, 酒痕春污石榴裙。” (《谕妓》) “红凝舞袖急, 黛惨歌声缓。莫唱杨柳枝, 无肠与君断。” (《山游示小妓》) “玉管清弦声旖旎, 翠钗红袖坐参差。两家合奏洞房夜, 八月连阴秋雨时。歌脸有情凝睇久, 舞腰无力转裙迟。人间欢乐无过此, 上界西方即不知。” (《与牛家妓乐雨后合宴》) “柳枝慢蹋试双袖, 桑洛初香尝一杯。金屑醅浓吴米酿, 银泥衫稳越娃裁。舞时已觉愁眉展, 醉后仍教笑口开。惭愧故人怜寂寞, 三千里外寄欢来。” (《刘苏州寄酿酒糯米李浙东寄杨柳枝舞衫偶因尝酒试衫辄成长句寄谢之》)

赞美民歌、新曲, 如:“《六幺》、《水调》家家唱, 《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翻《杨柳枝》。” (《杨柳枝词八首》之一) “小妓携桃叶, 新歌蹋《柳枝》。妆成剪烛后, 醉起拂衫时。绣履娇行缓, 花筵笑上迟。身轻委回雪, 罗薄透凝脂。笙引簧频暖, 筝催柱数移。乐童翻怨调, 才子与妍词。……取来歌里唱, 胜向笛中吹。曲罢那能别, 。情多不自持。” (《杨柳枝二十韵》)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 仇杀江南病使君。” (《竹枝词四首》之二) “随波逐浪到天涯, 迁客生还有几家?却到帝乡重富贵, 请君莫忘《浪淘沙》。” (《浪淘沙词六首》之六) 《杨柳枝二十韵》小序云:“《杨柳枝》, 洛下新声也。洛之小妓有善歌之者, 词章音韵, 听可动人, 故赋之。”白居易不仅赞美, 而且亲自填词, 如《竹枝词四首》、《杨柳枝词八首》、《浪淘沙词六首》即为明证。这与其赞美“曲澹节稀声不多”的朱弦疏越的清庙之乐, 主张“销郑卫之声、复正始之音”的态度截然不同。

白居易在音乐审美观上的自相矛盾透露出, 唐代音乐艺术的繁荣是音乐世俗化、大众化的结果, 同时又如蔡仲德所言:“中国古代文人大多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在这方面白居易是一个典型。中国古代文人又大多得意时主张以礼治国, 失意时以琴养生, 以琴自娱, 在这方面, 白居易就更是一个典型。”

三、白居易音乐美学思想的成因

白居易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第一方面因素, 整个唐代相对人性化的政治环境, 宫廷有专门为皇帝服务的乐舞人员, 地方有专职的官妓供士大夫饮酒佐欢, 同时士大夫又大量的蓄养乐舞妓, 因此从宫廷到士大夫都有广泛接触音乐欣赏音乐的机会。唐初, 太宗李世民在《贞观政要·礼乐》主张“乐在人和, 不由音调”的美学思想, 尤其是盛唐以来, 更是名家辈出, 薛易简、元结、吕温、韩愈等不同方面提出自己的音乐美学主张。第二方面是, 白居易自身因素, 首先其父祖皆习儒学且科举明经出身, 他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其次他早年曲折的成长与求学经历;最后是丰富的任职经历, 广泛的乐舞活动都为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形成添砖加瓦。

摘要:以白居易论乐及音乐诗为研究对象, 进而初步梳理出他音乐美学思想中关于本与末、古与今, 以及崇雅与爱俗观点, 进而总结出他的音乐美学思想成因。

关键词:白居易,音乐生活,音乐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蹇长春.白居易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3]叶明春.中国古代音乐审美观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4]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

[5]杨帆.白居易音乐诗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浅谈 (一) [J]金田, 2013, 26 (1) .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篇2

关键词:乐记;音乐本源;音乐情感论;音乐的社会化功能;音乐审美

《乐记》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以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为主,兼采各家关于音乐思想的言论,内容既有关于音乐的本源,也有关音乐的价值、音乐的社会功能,同时站在儒家的角度对诸子百家的音乐思想进行批判、总结,形成了丰富系统的理论体系。此外,《乐记》作为儒家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著作,继承了孔子的礼乐思想、中庸思想、仁爱思想以及伦理思想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儒家音乐思想乃至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①

一、音乐的本源论

《乐记·乐本》:“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说明声的产生在于外物引起的人心的变化而产生,声的有规律性而有音,将音用乐器演奏出来则为乐。②然《乐记》中还有更为深入的探讨,认为音与乐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德。正如《乐记》中的记载“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德音之为乐”。声、音、乐是三个不同的等级,乐是音、声的最高境界。“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可见乐已经上升到最高等级而与君子并列,与伦理道德相联。另外,儒家的音乐思想中普遍认为音乐本于人心,人心体现“天理”,音乐的产生与天,与阴阳五行甚至与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是分不开的,特别在乐律的研究上更是如此。音乐始终与天道并存,符合天道的音乐才是真正的和谐的音乐,能够导人向善的音乐。

二、音乐的本质情感论

《乐记·乐本》:“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认为音乐的本质是表达情感,音乐是从人的内心受外在事物的触动而产生“情”,情由心生,音乐就是这种情感的外在显露。儒家的音乐思想认不同的情感作用下所表现的声音是不同的,即“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然“喜、怒、哀、乐”等情感是人本性中固有的,外在的事物触动了人心的情感而外显为不同的音乐形态。音乐的审美体验在于音乐作用于人的内心感受,孔子认为“韶乐”已经达到了美的最高标准,达到了音乐的“尽善尽美”的最高境界。在齐国闻《韶》之后,竟三月不知肉味。又有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的典故,均说明了音乐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情感变化,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三、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的社会功能隐于礼乐制度中,音乐的道德教化和政治教化功能对于社会的理性、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乐记》强调音乐的教育功能。孔子设课程“六艺”其中就有“乐”,孔子本人也是音乐家,提倡“寓教于乐”。授课对象以贵族和统治阶层为主。孔子的乐教在于培养人的德行,音乐能够引导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乐本》)“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说明音乐有利于社会的改造和稳定和谐。

音乐与政治的密切联系使礼乐制度之所成。儒家推崇雅乐,反对“淫乐”和郑卫之音,提倡“节欲”、“节乐”。说明音乐虽出自人心,但人心有好恶,音乐也有雅乐和淫乐,正如天地有阴阳,儒家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提倡音乐的积极作用——“乐以和其性”、“以教民平好恶”、“大乐与天地同和”,“和,故百物不失”“礼与天地同节”,“节,故祀天祭地”(《乐记·乐论》)、礼乐使“四海之内合敬同爱”(《乐记·乐论》)。通过总结前人纵欲王国的教训,提倡理性的、节制的使用音乐。

四、音乐审美角度看“和乐”和“淫乐”

从审美角度看音乐并无好坏之分,音乐的好坏来源于音乐作用与人的内心所引发的结果,因此笔者认为音乐的性质源于人心。有德之人是可以节制自己的欲望,在君子那里是没有淫乐的;反之佞人常与奸邪之声相伴,亡国是必然的结果。儒家的音乐思想推崇“和乐”,雅乐就是“和乐”的代表形式之一。对于雅乐的审美,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因为从审美角度来看,淫乐不一定就不符合人的审美感受,然儒家反对“淫乐”这种“散、慢、流”的过度放纵自己情感的音乐形态,认为不加节制的音乐与礼不符《乐记》云:“大礼与天地同节”,“节,故祀天祭地”,可见节乐才是符合天道、符合礼的理性的音乐。儒家将音乐与天道相联系,利用人对天的服从和崇敬,认为“乐者,天地之和”赋予和乐以正当性,正如君权神受思想一样。儒家的“和乐”思想,具有导人向善,促进人心、社会的和谐的效果。

孔子认为尽善尽美是乐的最高境界,乐不仅在形式上要尽美,在内容上还要尽善。所谓美就是形式的和谐统一,所谓善其实就是内容之美,道德之美也就是仁。实际上所谓的尽善尽美是在文学层面上强调文学内容于形式的统一,而在政治层面上则是强调一种否定武力杀伐的安定和谐。③因而“美”、“善”均可以用涵盖在“和”的概念当中。“和”可以代表,和谐、德行也代表儒家的中庸思想。

【注释】

①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修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328-329

②郭强.《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解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3(12).21:198

③孔祥安.先秦儒家音乐思想探微.[J]山东:滨州学院学报.2012.(12):67

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 篇3

文章第一段实际上提出了“声无哀乐”的理论前提。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嵇康一直在强调声音的自然属性。“夫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性,五行已成,章为五色,发为五声。”即认为声音是自然存在的,是天地元气的产物。声音与气味一样,本质是一种物质,因此它的善与不善(物质特性),是不会因为人们的爱憎而发生改变的。这实际上进入了对音乐本质的思考,在他看来音乐本质上是一种音响,这种音响是具有独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情感而转移的。至于秦客所提出的“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现于金石,安乐之象行于管弦……其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嵇康认为这其实是人们将情感后加进声音之中的。

音乐的本质体现的是音响,是不能因人的爱憎而变化的。这一观点在现实中突出的表现在“音声无常”这一问题上。但是嵇康并不是简单的把音声与人截然分开,实际上嵇康在全文中一直试图解释音乐的特殊性问题。接下来嵇康认为音声虽然是独立存在的,但是音声有自然之“和”,声音可以达到一种协和,而和谐的声音是可以感化人心的,“然声音之合比,感人之最深者也”。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感人最深”和前面“声音本质上是自然的、客观”的观点并无矛盾,音乐可以感化人是音乐对人的情感的作用,并不否认音乐是客观的。嵇康认为音乐的感化作用是因为“夫哀心藏于内,遇和声尔后发,和声无像而哀心有主”,也就是说,哀乐之情是先存在于人的内心的,遇到和谐的声音才被激发出来的,而声音本身是不能表现什么的。

接下来嵇康的论述涉及到认识的主、客,名、实等诸多问题。如“今以甲贤而心爱,以乙愚而情憎,则爱憎亦属我而贤愚亦属彼哉?”嵇康认为即“心爱”、“情憎”都是人的主观认识,“贤”、“愚”是对象的客观属性。不能因为自己爱某人,而称这个人是“可爱”的人,这是因为认识对象有其客观存在的一面,“可爱”是人的主观表达,人是不会具有“可爱”的属性的(实),因此“可爱”的名也不能存在。声音也是如此,声音之中并不存在主观的情感之实,也不应该有“哀”、“乐”之名。去掉音声的这种名与实,声无哀乐的道理便昭然若揭了。

以此作者得出全文的中心观点,“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而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即声音自然应当以好、坏的客观属性来区分,那就与哀乐没有关系。哀乐是人的情感受触动后的抒发,也就和声音无关。

第一段交待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声无哀乐),中间六段是针对秦客的不同问题而做出的具体回应,最终都是为了说明声无哀乐的观点。

第二段,秦客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季札观乐知众邦风俗”的事例证明“心戚者则行为之动,情悲者则声为之哀,此自然相应,不可得逃”(高兴发出的音声就会高兴,悲哀所发的声音亦悲哀),嵇康则直接怀疑这些历史的真实性。“此皆俗儒妄记,与神其事而追其耳,令天下惑声音之道”,嵇康认为这些历史记载神乎其神,并不符合事实的道理,因此不足为信。并且进一步提出要推理证明,应该探求事物本身的道理,然后再借古代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自己的心得就不能亲信前人的观点。这样实际上就从方法论上驳倒了对方。

第三段中,嵇康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声音具有复杂和无法直接描绘的特点,认为人不可能对音乐内容进行具体的感知。并通过音声与汗、泪的类比,证明声无哀乐的观点。“夫食辛之与甚噱,熏目之于哀泣,同用出泪,是易牙尝之,必不言乐泪甜恶人苦”,大笑和悲哀会使人流泪,但即使是易牙也无法尝出泪中有哀乐。离娄和盲人的最大区别是在于眼睛,而不是什么不可捉摸的神力。因此作者反问,这些(泪汗中没有哀乐)都是我们生活中不会怀疑的事实。为什么只对声音产生怀疑呢?

第四段,嵇康对秦客提出的三个例证(葛卢问牛鸣,致其三子为牺;师况吹律,知南风不竞;羊舌母听闻儿啼,而知其丧家)进行了一一分析,认为这些记载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如嵇康认为“葛卢问牛鸣,致其三子为牺”是不存在的,因为即使是圣人也不可能听懂牛的声音,更不可知牛的声音所表达的具体内容。如果说可以的话那么圣人如果到了异域那就不用带翻译了。

第五段,秦客辩难道“平和之人听秦筝、笛、琵琶,则形躁而志越;闻琴瑟之音,则体静而心闲。同一器之中,曲调每殊,则情随之变。奏秦声则叹美而慷慨,理齐楚则情一而思专,肆娇弄则欢放而欲惬。”即当人听到筝、琵琶的声音时,就会比较激动,当听到琴、瑟的声音时,就会安静而闲逸。即使是同一乐器弹奏不同的曲调,也会表现不同,演奏秦声就慷慨激昂,演奏齐楚之音就思绪专注,演奏小曲就欢欣愉快。这实际认为人的心情是随着曲调的不同而变化的。

在这个问题中,嵇康引入了情绪这个概念,即“躁、静”,并认为声音是可以引起人的躁静的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是由声音之自然属性“单复、高卑、善恶”所造成的,如“盖以声音有大小,故动人也有猛静也”,“齐楚之曲多重,故情一,变少,故思专”。音域低、变化少,所以听众会比较专一;声音大,人的感受会激烈,相反会安静。但是这种变化只限于情绪上的相应(情绪是对不同声音的反应),“然皆以单复、高卑、善恶为体,而人情以躁静、专散为应”,“此为声音之体尽于殊疾,情之应声亦止于躁静耳”。曲调中所存在的只有声音的自然之和,虽然声音可以引起人情绪的变化,但不能认为哀乐就是由声音产生的。即“躁静者声之功,哀乐者情之主也,不可见声有躁静之应,而谓哀乐皆由声音也”。

第八段作者主要议论音乐的社会功能问题。嵇康是以“乐”(音乐)的存在为前提,来谈音乐的社会功能的。既然声音与情感没有关系,因此声音也就不具有移风易俗的基础。在具体分析时嵇康首先认为最初的社会是不存在音乐的。“御无为之治,君静于上,臣顺于下,玄化潜通,天人交泰……而不觉其所以然也”,先世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因此音乐也是顺应自然的道理,而成就音乐的自然之美。嵇康认为现世所谓移风易俗,必定是世道衰败后的产物。因为人性衰败,人心已经脱离了自然的状态,先王为了使人们感情不放纵,防止世道的衰败,才加以人为的控制,制订礼、乐。也就是说音乐的社会功能是后人强加的产物。但是嵇康同时认为一种音乐应该平和,而防止过分,只要音乐具有“平和”精神,就能使人消除欲念,使人心归于平静,人心归于平静,风俗也就改善了,如此便达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总之,嵇康对音乐功能的描述是建立在对音乐本质的论述基础之上的,他强调的是音乐对个人的作用,而不是对社会的功用,肯定的是美感的、感化的作用,而不是道德教化的作用。

综观全文,嵇康的论证主要是建立在第一段的基础上的,其核心是音乐本质问题。这一问题的论证主要由是建立在两点相互辩证的认识之上,这两点构成了全文的论证基础。1、音声是一种音响,是客观的。2、音声可以引起人的躁静的变化,可以感化人,但是音声是没有情感内核的。

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 篇4

一、原声音乐的概念与美学特点

所谓原声音乐, 在许多时候可以被同类划分为电影原声带。其主要是将一部电影中的主题曲以及主要的配乐与插曲录在一起, 最后交由唱片公司制作成CD进行发行。

原声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是为电影故事情节发展服务, 其本身具有极强的美学特点与美学价值。许多歌曲都是作曲家专门为电影的情节与主题而创作编写的, 比如《泰坦尼克号》中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 在之后的电影宣传以及电影推广过程中, 原声音乐的呼声与关注度, 曾一度与电影相媲美。整体而言, 电影原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可以为剧情的推进而服务, 更能贴合主题, 满足导演创作意图, 从而促进电影叙事情节的顺利推进。

二、电影《后会无期》中原声音乐美学思想的体现

要说《后会无期》这部电影, 其在我国电影发展历史上的成就可谓是令人赞叹的。不得不说作为我国的公路电影, 虽与美国公路电影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 可是在其余方面的弥补, 足以将《后会无期》这部电影的关注度和评价提升到新的高度。邓紫棋首次献唱的《后会无期》同名歌曲, 作为韩寒专门为电影制作的主题曲, 其音乐表现本身与电影内容紧密贴合, 同时也将原声音乐的美学特色一展无余。电影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差别则在于电影音乐无法离开电影主题思想以及其中对于人物的刻画。人物之间彼此的矛盾都是音乐进行创作的源泉。电影所带来的美学价值, 除了电影本身的情节与主题之外, 其彰显的更是音乐的张力以及其想要传递的情感。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 曾出现江老师的小房子被火烧掉的情景, 这时候两位主人公都曾想要后悔, 可是却再也无期。这时候, 伴随着剧情开展, 响起的音乐就是影片的同名主题曲《后会无期》。歌曲的引入同时, 夹杂着主人公无比痛苦与后悔的眼神。此时电影拉开了序幕, 也正在此刻表达出整部电影的主线与主题。这时原声音乐的融入, 就起到了开篇立意的作用。在整部影片开始之初奠定了影片的基调, 也引出了影片的中心与内涵, 使得观众更为清晰影片想要表达的内容, 掌握影片主线之后, 随着剧情的推进与开展, 不断追寻新的故事线索。

影片中, 江老师与小姐苏米相遇时, 苏米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这时候的铃声插曲为《quesera sera》, 通过音乐不难听出, 乐曲具有一定的时代感与沧桑感, 是怀旧的体现。同时乐曲中选用了古典乐器进行演奏, 使得古典主义风格与怀旧主义色彩展现的一览无余。加之与现代的结合, 既富有沧桑特色, 又富有时代价值, 使得人一旦听到, 就会在耳中以及头脑中国深深烙下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独特效果。而这时候江老师则将手机铃声中的歌词用中文翻译出来, 这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现实与浪漫的对比, 也是对怀旧的一种冲破。

就在这一情节背景之下, 利用这样的原声音乐, 似乎可以使得剧情与主题更加深化。观众不得不深思, 怀旧音乐渲染与衬托之下, 是欲望与金钱的现实诱惑。在如此平静的翻译与讲解之中, 竟然还有如此纯净的心灵, 这将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思想与境界。所以就是这样的一个画面和细节, 利用了原声音乐, 更加符合电影《后会无期》想要营造的人物形象, 同时也使得观众可以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之中, 感受心灵的洗涤。

实际上, 在《后会无期》这部电影当中, 原声音乐的体现不仅仅将其作为一种音乐形式, 作为一首歌曲展现, 而是给观众留下听觉享受的同时, 也对观众的情感进行了熏陶。观众在听到这些原声音乐之后, 再次对电影进行品读, 可以实现思想的升华, 感悟到影片本身想要传递出的一种凝重思绪。因此原声音乐在《后会无期》中的美学价值, 正是通过其自身将电影中的人物与情节联系了起来, 实现了彼此之间的互动, 推动情节的发展、主题的深化, 也将观众深深地吸引到其中。

结束语:

原声音乐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方式, 更是电影剧情开展与决定的要素。《后会无期》这部电影的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丰富的原声音乐利用方面。所以利用原声音乐可以使得观众与电影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 更可以将电影的美学特点展现出来, 推动电影创作内涵的提升。

摘要:在电影当中, 原声音乐的融入是至关重要的。电影原声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电影剧情推进节奏的决定性因素。利用音乐对影片进行推动, 不仅可以使得观众的情感伴随着影片情节不断升温, 还可以为剧情的开展提供帮助。本文就将以电影《后会无期》为例, 简单阐述原声音乐在其中的体现与运用, 并且分析原声音乐所具有的独特美学思想, 以期为相关的电影制作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后会无期》,原声音乐,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子鉴.从《后会无期》谈音乐与电影的微妙关系[J].黄河之声, 2014, 15:115-116.

[2]婷婷.细数那些好听的电影原声音乐[J].黄金时代 (学生族) , 2015, 05:71-73.

上一篇:工程事故分析下一篇: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