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机制

2024-07-13

自律机制(通用4篇)

自律机制 篇1

1 前言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清洁生产是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实施综合预防的战略,通过改变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贸易模式、消费模式,以达到工业在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发展。清洁生产的中心含义就是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以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手段,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都减少到最低限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2 清洁生产理念要求制革企业自律

清洁生产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同叫法,如“污染预防”、“源消减”、“废物减量化”、“废物最小化”、“清洁工艺”、“环境预估”和“预防战略”等。我国在已颁布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对清洁生产的定义则为: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企业是一个自利性的组织,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唯一目的。对如此的企业性质定位,几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结果就是如今环境的满目苍痍。在今天的环境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适当改变企业的这种定位,建立一种企业内部的自律机制。当然,这种改变是轻微的,有针对性的,是在不改变企业作为自利性组织这个根本性质基础上的改良。其次,清洁生产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提高产品寿命的有力保障。目前,制革企业生产成本仍偏高,而物耗高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可以从改善工艺条件水平、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提高物料及能源使用效能,同时减少原辅材料(特别是有毒有害原材料)用量,以达到节能、降耗、降成本升效益的目标。

目前我国的企业清洁生产的运行机制尚不科学、不健全,许多企业在信息收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运行机制上存有生产措施不完备、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缺乏系统性分析。制革企业应根据实际,抓好以下三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2.1 清洁生产信息管理机制

清洁生产信息管理机制的实质是指清洁生产要注重信息采集的全面性、系统性,必须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对企业产耗及环境情况进行准确深入的把握。

信息收集运行机制应注重系统性分析。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系统分析:企业基本情况分析,包括企业历史、企业地址、规模、组织机构、主要产品、近年来产量利税及企业规划等等;企业环境背景分析,包括所在地的地理、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和生态环境等等;企业生产排污情况分析,包括能耗、物耗、废物产生部位、污染物的形态、形状、毒性和数量、排污和去向等等;污染治理现状分析,包括治理项目、方法、投资、评价、排污费、污染纠纷、人员健康情况、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排放要求等等;物料、能量的核算、分析和预测。

环境审计信息运行机制应注重系统性分析。必须要进行以下分析:绘制审计对象的工艺流程图,并对工艺流程及各操作单元功能作出详细说明;对各操作单元原材料、能量和水等项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测量,算出物料、能量的损失、污染物的产生量,绘制物料和能量的平衡图;对物料、能量平衡结果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分析物料和能量损失的影响因素,找出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原因。可持续清洁生产。制定可持续清洁生产计划,研究与开发新的清洁生产技术,选拔确定新的清洁生产审计重点、目标。

2.2 清洁生产组织管理机制

清洁生产组织管理机制的系统性分析是指对清洁生产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每个要素都进行全面严格的管理,对全部主要影响因素都要找全搞准,不放过任何一个缺漏,这样才能进行正常清洁生产。具体包括:筹划和组织,设立专门的清洁生产和环保资金,计入生产成本;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使其职能成为比生产、营销、财务等部门更高档次的指导型部门,其主要职能为企业宏观战略发展和清洁生产提供咨询、建议和具体指导。比如设立负责清洁生产(环保)的副总裁、工作组等,建立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EMS),主动开展环境咨询与监测,所有工艺在实践前都要经环保专家评估,建立针对员工的清洁生产和环保行为规范;预告评估,确定审计重点,设置污染预防目标;评估,编制工艺流程图和单元操作工艺流程图,实行输入、输出物流的物料平衡测算,提出实施简易废物削减方案;备选方案的产生与筛选;可行性分析,通过技术评估、环境评估、经济评估、推荐可实施方案。最后是方案实施。

2.3 清洁生产战略管理机制

该分析主要是指清洁生产系统中各要素、各过程之间的关系及清洁生产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处理,以及战略重点的突出处理。首先要坚持先进性战略。要从末端治理延至过程控制,对管理方法和方式、人员结构和素质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立污染防治管理新体系。其次要坚持结合性战略。要将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等环境管理工具结合起来,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相结合,与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排污许可证等制度)相结合,与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相结合。坚持完备性战略,建立比较完善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

3 制革企业自律机制在贯彻清洁生产理念上的不足

清洁生产要求企业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减少资源消耗,进行循环利用。但是企业是一个自利性的组织,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根本目的,很少会考虑其生产活动对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现行的企业治理结构与贯彻清洁生产理念存在着诸多矛盾。

3.1 缺乏专项资金对企业环保设施进行改进

企业是营利性组织,其成立的目的就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一切的资本都用于为企业创造利润。如果没有经济利益的刺激,企业一般不会主动去改善排污设施,提高产品的环境质量标准,更谈不上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改进。只有等到企业的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被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勒令改进或者因产品违反环境标准无法销售时才被迫采取措施予以治理和改善。可以说现在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持这样的态度的。这样做的后果是企业的恶性竞争,对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离清洁生产的理念背道而驰。

3.2 企业缺乏必要的节能压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按照经济学中“经济人”的观点,企业作为“经济人”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虽然从长远来看,清洁生产在给企业带来环境效益的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就短期而言,清洁生产要求企业在改进生产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必然会影响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减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效益。况且,清洁生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使得企业对清洁生产并不热衷。此外,我国资源价格低廉、环境问题外部不经济性等特点,使企业缺乏必要的节能压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4 清洁生产理念下制革企业自律机制的完善

虽然说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是天经地义,但是如果对其行为不加节制,将对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是一方面,而企业内部的自律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4.1 提留专项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改善

根据企业经营项目和经营规模,预留一定比例的注册资本作为日后生产经营过程中改善环保设施的专项资金。

在企业的运营阶段,提留一定比例的环境公积金。公司应当在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之后,提取一定比例的环境公积金。如果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之后已无剩余或剩余利润已不足提取环境公积金应当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后,按法定公益金与环境公益金的份额比例同时提取。环境公积金主要用于减少污染排放,实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改进以及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产品的回收等。不是说提取了环境公积金之后就不再需要其他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改善,而是说这些公积金只能用于环保设施的改善。

4.2 改革工艺和设备

生产工艺落后陈旧,造成原料的转化率和产品的产出率均较低,直观的表现就是消耗高、损耗大、废弃物多。这是造成企业成本增加和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要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这样既淘汰了落后工艺,带动了产品升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又降低消耗,减少了污染,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合理有效利用资源

资源持续利用是顺利发展工业的基本前提,在一般的工业产品中,原料费约占成本的70%,因此通过原料的综合利用可直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废料的产生和排放。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正确的鉴别,在此基础上,对原料中的每个组分都应建立物料平衡,列出目前和将来有用的组分,制订其转变成产品的方案。要实现原料的综合利用,应组织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开发,在宏观决策上,要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优化出发,考虑资源的合理投向,使资源的利用发挥最大的效益。

4.4 注重ISO14000标准和清洁生产的结合

ISO14000标准是企业做好环境保护的管理基础。清洁生产是作好环境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二者共同的目标是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是环境方针下的一个具体目标(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不止一个),是环境管理体系的一条主线,清洁生产解决的是企业存在的诸多环境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ISO14000标准解决的是基本问题,具有一定的广度,并且ISO14000标准不仅要求解决本企业的环境问题,还能通过市场的作用,对相关方施加影响,带动更多的企业共同参与。

4.5 进行必要的末端治理

末端治理是一种采取其它措施之后的最后把关措施。这种企业内的末端治理,往往作为送往集中处理前的预处理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它的目标不再是达标排放,而是只需处理到集中处理设施可以接纳的程度,如清浊分流、减量化处理(脱水、压缩、包装、焚烧)、预处理等。污染物的控制应以源头为主,末端治理对保护环境是不得已而为之。

参考文献

[1]孙大光,杨旭海.企业持续清洁生产的保障措施[J].江苏环境科技,2004,(2):46-48.

[2]田立江,李英杰,李多松.论企业持续清洁生产[J].污染防治技术,2003,(3):76-76.

[3]牟全君,金芳.我国清洁生产的运行激励机制[J].环境保护,2003,(2):12-14.

[4]张颖丽,胡国杰,李鸿雁.我国企业在实施绿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8):8-9.

[5]王旭,韩福荣.我国实施清洁生产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质量,2002,(3):18-20.

自律机制 篇2

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有效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以下简称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根据中共XX县委《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的意见》精神,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预警机制实施主体是院党组、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

第二章

基本制度

第三条

谈话函询制度,适用于对反映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的来信来访、社会舆论与群众意见,需要了解澄清情况的,进行谈话或函询。

第四条

警示诫勉制度,适用于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纠偏,防止错误行为发生。

第五条

责令纠错制度,适用于对已经造成错误事实,构成轻微违规违纪的领导干部,进行批评纠错,使其认清问题危害,切实改正错误。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一节 线索收集与办理 第六条 院党组应当全面掌握本院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收集预警线索。

第七条 院纪检监察部门应当在各项业务工作中注意发现和掌握预警线索;广泛收集其他机关和部门发现的、媒体披露的预警线索;定期征求、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领导干部的意见及反映。

第八条

院业务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的需要给予预警的线索,应当及时向院党组或纪检监察部门移送。

第九条 院党组、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收集到的线索进行筛选、分流和处理。属上级管辖的,及时报告;属本级管辖的,直接处理;属下级管辖的,及时批转,跟踪督办。

第二节 对象排查与确定

第十条 纪检监察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的、信访部门转办的、上级交办的和其他部门移送的预警线索,负责排查,提出确定对象的建议。

第十一条 谈话函询对象可以直接确定,警示诫勉和责令纠错对象应当在了解、初核或调查后确定。

第十二条 院党组对需要实行预警的对象,谈话函询、警示诫勉对象由院党组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确定;责令纠错对象由院党组主要负责人确定。

第三节

分级实施

第十三条 院党组确定的预警对象,预警工作由院党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或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确定的预警对象,预警工作由纪检监察部门主要负责人实施。

第十五条

预警对象属党组主要负责人的,预警工作一般由上一级党委(党组)或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实施;班子其他成员,由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分管负责人或职能部门实施,也可以委托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

第四节

方式方法

第十六条

预警工作主要采用书面和谈话方式,使用统一规范的文书,履行相关手续。

第十七条

对谈话函询对象,通过信访约谈、发询问通知书等形式,告知相关事项和问题,要求其对信访举报等反映的有关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对询问函中提出的有关问题在1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第十八条

对警示诫勉对象,通过警示诫勉谈话、发警示诫勉通知书等形式,对有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要求,防微杜渐。第十九条 对责令纠错对象,通过纠错训诫谈话、发责令纠错通知书等形式,指出存在问题的性质及其危害,剖析错误根源,责令其限期纠正错误。

第二十条

实施预警谈话(包括信访约谈、警示诫勉谈话、纠错训诫谈话),事前可发书面通知,增强工作的严肃性;预警谈话一般由两人以上参加,其中一名为党组成员或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预警谈话应做好记录,经预警对象本人核实签字后,统一归档。

第二十一条

预警工作台账资料是建立预警防线的有效载体。预警工作受理登记、分类处置、跟踪监督,应建立一案一例的台账管理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纪检监察部门留存备案。

第五节

监督整改

第二十二条

预警对象对预警涉及的问题必须作出说明,对存在的问题写出整改报告,并认真整改。实施单位应当跟踪了解情况,督促整改。

第二十三条

对谈话函询对象,谈话后如群众仍有反映,经调查问题属实的,可转警示诫勉、责令纠错;对警示诫勉对象,如整改不力、错误蔓延的,转责令纠错或组织处理。

第二十四条

对责令纠错对象,视情况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整改期限一般不超过1个月;确需延期的,可延长1个月。整改期满,及时了解整改情况,作出结论。责令纠错对象对所涉及的问题,提出异议的,实施的党组、纪检监察部门应当予以答复。

第二十五条 责令纠错情况应及时向组织人事部门通报,并将结果存入个人廉政档案。在整改期限内,预警对象不得评先评优、暂缓提拔使用;整改期满,错误没有得到纠正的,转立案查处或组织处理。

第四章 组织协调

第二十六条

院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综合分析、督促检查,协助党组实施预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第二十七条 将建立预警机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党组有关领导干部实施预警工作情况;

(二)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预警工作情况;

(三)群众信访举报涉及预警内容的处理情况;

(四)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情况。

第二十八条

院党组、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遵守预警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得出现下列行为,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一)对应预警的问题瞒压不办的;

(二)对预警线索排查、移送故意拖延的;

(三)对反映问题线索具有可查性,不经核查而直接予以谈话提醒的;

(四)对应当予以预警,而不予实施的;

(五)对应给予纪律处分,而以预警代之的;

(六)违反有关保密规定的;

(七)其他问题。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实施对象适用于院机关领导干部。其他党员干部比照执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院纪检、监察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自律机制 篇3

一、信评机构的自律发展与信誉机制理论

(一) 信评机构的自律发展

目前世界信用评级市场上主要有三大信评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标准普尔公司 (Standard&Poor’s Corporation) 和惠普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Fitch Rating) 。它们的共同属性是美国私人公司, 三大机构负责为96%以上的结构金融产品评级, 并对98%以上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可机构发行的证券开展评级业务 (3) , 这三大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垄断者。简言之, 三大机构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世界信评机构的发展史。现今, 信评机构已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是世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相对于投资者, CRA通过征信工作免费向投资者提供发行人或发行的相关信息,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资者的信息劣势;相对于发行人, 评级可以有效降低发行人的资本成本, 使其可以迅速获得投资者信赖和较高发行溢价;相对于监管者, 信用评级渗透于多项监管标准与监管规则之中, 良好信用等级几乎等同于发行得到认证性成功, 发行人在监管层面得到许可;相对于世界金融市场, 信评机构向社会发布相关信用信息及其数量分析和质量评估, 极大增加金融市场透明度, 提升了对金融市场的风险预测能力。

自律发展是信评机构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点。由于截至目前全球几乎所有信评机构多由私人创建并采用私人公司和事务所形式, 诸多学者将其形象地表述为“私人部门”。信评机构的报酬来源经历了两个阶段, 最初来自于订阅评级报告的投资者, 后来由请求评级的发行人付费。信评机构当然受市场约束, 主要表现为客户要求与同业竞争;然而, 影响信评机构成长的主要力量却来自于其内部约束, 缺乏更具直接性和强制性的行政监管和法律监管。一方面, 信用评级本质上属或然性评估, 对作为提供该项服务的组织机构, 因缺乏动因证据和该动因与损失后果之间的必然关系依据, 我们很难追究其明确而具体的法律责任, 有些法律甚至成为信评机构权力寻租的工具。根据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the First Amend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 禁止国会立法删节或限制言论和新闻自由。信评机构显然为其快速而有效地发展找到一条捷径, 它们将其评级结果定位为单纯言论, 其核心工作是新闻工作, 即收集并分析具有新闻性质的金融信息并将相关信息传播给大众。因此, 信评机构进行评级的实质内容和相关方法都不应受到监管, 其也无需就其评级结果的误差或错误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毕竟宪法应当保护其言论与新闻自由。根据美国司法实践, 显然, 在某种程度上, 美国司法机构已认同此种观点并将给予了过分保护。 (4) 另一方面, 政府将信评机构评级作为其宏观调控的辅助工具并过分信任信评机构, 导致相关法律约束和法律监管薄弱。2006年之前, 美国证券建议委员会对提出申请的信评机构进行审查, 符合条件者即被授予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 (即NRSRO, 全称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 资格, 换言之, 只是在任命程序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监管。但就目前情况来说, 美国认可信用评级机构的指标体系尚未清晰, 认可制度尚不完善 (5) 。2006年, 美国国会颁布《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 (Credit Rationg Agency Reform Act of 2006) , 授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排他性的监管权, 但对已注册的NRSRO的监管仍延续采用披露主义, 决策者主要依靠NRSRO本身对其冲突和程序的披露进行监管, 而披露范围以外的有关信用评级的实质程序和方法则仍在禁止监管之列。 (6)

(二) 信评机构自律发展中对信誉的价值追求

信评机构自律发展的动力在于对信誉的价值追求。这一结论的合理依据一定程度上体现在信用评级本身性质和信评机构追求信誉的具体实践之中。

1. 信用评级的性质讨论与信誉追求

针对信用评级行为的定性问题, 学界至今仍存争议, 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立足于信用评级结果层面, 有学者认为信用评级行为是观点的表达, 从AAA级到D级的信用等级是信评机构从其专业角度对有关发行人和交易可靠性所作评价, 仅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参考依据;反对者则认为, 信评行为是一种事实陈述, 有关投资信息的真实性验证和相关过剩信息的化繁为简应是信评机构的关注焦点。但无论是信评机构的个人评估还是单纯事实陈述, 两者的共同逻辑起点却是信评机构所依据的基础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其公正立场。从信用评级内容层面看, 有学者认为信评的主要内容应当是评估交易的可靠性, 因此, 信评机构不对发行债券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反对者则认为信评机构应当将投资价值的评判列入其主要信评内容, 因为在投资实践中, 投资者基于其自身的专业局限性, 通常将信评机构出具的信用等级等同为其对交易回报作出的评估预测。但事实上, 可靠性分析与投资价值评估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 基于债券利息的固定性, 可以说两者可以等同, 都是信评机构基于一定客观事实对未来偿债可能性所作主观评价。而这种效果的促成, 必须以其信誉作为后盾保障。从信用评级作用层面着眼, 一部分学者主张信评机构实际上是信息服务机构, 信评机构通过征信、信息分析与加工和出售信息产品等环节成为投资者了解发行人信息的重要媒介;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 信评机构是标准认证机构, 如美国的NRSRO认证制度, 发行人通过评级获得“监管获利”, 其实际作用远已超越单纯信息服务, 几乎等同于发行的认证标准之一。而这一层面的争议, 也并不影响信评机构对信誉的看重与追求, 信评机构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和其NRSRO的准监管地位, 其必须以高信誉作为其立足根基和最高追求。

综上所述, 无论立足于何种层面对信评行为进行界定, 不可否认的是, 信评机构的基本价值理念在于将公正客观且准确评级的信誉作为应有之义。

2. 评级机构追求信誉的表现

首先, 为实现并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何种信誉一直是信评机构管理理念中的重要条目。信评机构成立伊始, 所谓信誉实为基本诚信, 表现为真实客观且公正的评级;之后, 金融市场发生重大变革, 信评业务不断扩展, 如何使信评机构作出公正独立且相对绝缘于利益冲突的评级行为成为重要议题, 由此, 信誉的内容逐渐拓展到审慎优质且具有预测性的评级。其次, 在信评机构的发展进程中, 其逐渐承担起“投资者保护人”或“资本市场守门人”的角色, 与律师、承销商、会计师搭档, 共同审查发行人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发行的可靠性评价及是否存在违约行为。2006年之后, 我们看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对信评机构监管方面作出的努力, 但这也从反面印证了投资者和政府对信评机构基于良好信誉而产生的依赖性。

(三) 信誉机制理论的简要内容与影响

信评机构的信誉机制理论伴随信评机构的自律发展过程, 并逐渐成为信评机构自律发展的思想基础。

1. 信誉机制理论的运作原理

信誉机制运作的主要原理表现为:信誉资本 (7) 作为信评机构的重要原始资本, 其积累和运作成为信评机构的长期利润回报来源。信评机构通过发布准确可靠的评级在投资者中建立信誉而获得最终成功。 (8) 若信评机构丧失其公正独立性, 为发行人意志控制而发布令人质疑的评级, 投资者对其评级价值失去信任, 信评机构信誉扫地使得投资者减少甚至终止对评级服务的市场需求, 如此将导致低信誉评级机构利润回报大幅降低并淡出信用评级市场。

由此, 信誉机制理论的拥护者衍生出如下结论:信评机构履行适当注意义务的唯一且充分的动力是信评机构要维持良好信誉或对失去信誉的恐惧所形成的市场约束。简言之, 信誉机制为高质评级提供了恰当的激励。但遗憾的是, 信誉机制在消除信评机构持续发布不准确评级方面显得非常无力。

2. 信誉机制理论的影响

信誉机制理论至少解释了为何很多国家在对信评机构疏于监管前提下信评行业却长足发展的奇怪现象, 也吸引投资者更信赖信评机构。信誉机制理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至少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前, 多受褒扬, 很多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也默认信评机构的自我披露是对信评机构进行规范和监管的基础, 政府所做的只是辅助信评机构有效实现其自律功能。

二、信评机构信誉机制在金融危机中的失效

信评机构在信誉机制运作下, 缺乏法律与行政监管, 加之其本身也并非尽善尽美, 在美国次贷危机和之后的欧债危机中失效, 反映出了信评机构预警机制的缺失, 其特定行为同时又在金融危机中提高了金融风险性。

(一) 失效表现

1. 公正独立性方面

这应当是信评机构最重要的信誉要素, 信评机构为保证其形式和实质上的双重独立公正, 则应给尽最大可能避免受机构自身、发行人、投资者和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的潜在影响。但无论是美国次贷危机还是欧债危机, 世界三大信评机构利用其绝对信息优势, 积极拓展了其咨询业务, 并由此得到更高的盈利。信评机构为次贷产品进行评级, 有些甚至直接参与到次贷产品的设计过程中, 将原本的垃圾债券打造成具有AAA最高等级的金融产品, 使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试问, 这样的信评机构公正独立性何在?信誉何在?

2. 客观准确性方面

由于信评机构所得相关信息大多有赖于发行人、承销人或结构安排人等提供, 且这些相关人员或机构一般都会附加保密性条款, 信评机构最终对外公布的信息实际上往往数量少且价值低。根据信誉机制理论, 信评机构对基础资产数据的客观准确负有注意义务, 需对这些数据进行复查评估, 并在复查标准升级后进行再监督。目前, 三大信评机构并没有摆脱这一困境, 一旦所获信息本身存在滞后性和不准确性的问题, 就会影响其所作信评结果, 而此时再行客观评级声誉重建将毫无疑义。

3. 透明性方面

投资者只有在充分了解信用评级的种类、方法、过程和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 才可能对信用评级报告的适用与否、在多大程度上适用有较为正确的判断。这要求信评机构充分披露其评级方法、评级程序等重要事项, 要求其保持信息的及时更新性, 同时也要求其保持评级方法的使用持续性。但纵观三大信评机构, 其评级方法是评级模型, 而根据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评级模型属商业机密而受法律保护, (9) 即使具有排他监管权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这类实质方法和程序事项亦无审查权。所以, 即使投资者针对其巨大损失提起司法诉讼, 对新平机构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方面的证据难以获取, 为信评机构逃避法律追究提供了完美借口。

(二) 失效原因

信誉机制有明显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缘何在金融危机中失效?深层次的原因何在?

1. 垄断经营

正如前文所述可得出结论, 美国信评业的市场结构实为寡头垄断, 一方面, 信评业自身是集中度高的行业, 多个评级机构都向市场发布评级相关信息将导致评级符号的混淆、增加资本市场交易成本;另一方面, 对信用评级的基础科学研究高投入、对分析人员的高标准和在基础理论和应用上的持续性投资, 容易形成垄断经营。但垄断经营的结果就是有效竞争的缺乏,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投资者的有效保护。因此, 明显的规范性准入障碍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 收费机制与利益冲突

在信评业的发展过程中, 付费模式经历了由免费评级、付费购买出版物, 到投资者付费, 再到发行人付费的模式转化过程, 这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这一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可的NRSRO的评级结果日益成为监管者和投资者的参考依据, 也直接影响了发行人的融资机会和相关成本。这种发行人付费模式导致利益冲突, 主要表现为信评机构与发行人的利益相交织, 弱化了评级机构对发行人的调查研究力度, 潜在风险扩大。

3. 金融创新过度

随着美国金融创新进一步深化, 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 如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Residential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简称RMBS) 、债务抵押债券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简称CDO) 就是这一过程中被设计出来的结构化金融衍生品。结构化, 实质是将收益、期限、信用风险等要素进行不断的拆分与合并, 凡是能够测算出未来现金流的权利几乎都能够被结构化为金融衍生品, 基础资产被不断拆分与重组, 现金流不断进行分割与重构。 (10) 这使得信评机构不断调整评级方法与模型, 但由于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结构越发复杂, 信评机构很难对其交易结构给予充分检查与论证, 信评结果也就很难真实准确地提示该金融衍生产品的潜在风险。

4. 对信用评级依存度高

目前, 全球金融体系在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方面对外部信用评级高度信赖, 这对信评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1) 相对于投资者, 高度信赖外部信评, 普遍认购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 而所谓信用较高的债券, 极可能是发行人缴纳咨询费调整后而获的较高信用等级。信用评级仅应当是投资者作出判断的辅助工具, 是以中立者的身份向投资者提供信息。因此, 投资者应理性对待评级报告, 对评级机构的高评级应审慎分析和验证, 不能过分依赖信评机构的信用评级而忽视自己对证券发行的判断力。

(2) 相对于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这一特殊群体, 搭外部信评顺风车的惯性做法导致道德风险问题。很多金融机构之间要求投资和风险管理应确保金融产品达到指定评级机构作出的特定级别评价, 这给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传递了这样一种错误心理暗示, 即只要金融产品达到上述标准就无需担心投资组合中投资产品的内在风险, 而问题一旦发生就将指责矛头对准评级机构。但实际上, 信用评级只是以历史经验为基础的违约概率指标, 并不能代替金融从业人员的内部独立判断这一主要因素。因此,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不应将风险评估职能全权委托给信评机构, 应本着最终对自身客户负责的态度不断提升内部评级能力。

5. 监管制度缺失

这一点在前文美国信评机构自律发展史中已有涉及。根据美国2006年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和2007年条例细则在应对金融危机上的失效, 暴露了其监管制度的缺失问题日益严重。其一, 缺少对法律责任的明细规定, 对因虚高评级造成的投资者损失缺乏直接救济规定;其二, 执行效果欠佳, 不能实现对信评机构的有效监管;其三, 监管对信用评级的依赖性仍很高, 监管当局将NRSRO评级视为证券发行重要依据的境况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现行监管制度不仅没有实现有效约束信评机构的目标, 还因对信用评级的高度依赖而使得信评机构有恃无恐。

(三) 信誉机制理论备受争议

信誉机制理论形成于信评机构发展初期, 在信评机构自律发展和开拓市场方面有其优越性, 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 信评机构的探讨语境发生了变化, 信誉机制理论颇显捉襟见肘之势。当信用评级不再准确、公正客观和独立透明, 便会重创投资者利益并阻滞金融市场繁荣。由是, 学者们对信誉机制理论产生争议, 对信誉机制的作用展开了新一轮讨论。

1. 信誉机制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高质评级

信誉机制理论认为, 信誉机制能为信评机构的高质评级提供最优激励。但有些学者否定这一观点, 理由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 “信誉”并非影响信评机构行为的唯一因素。在经济社会中, 信评机构作为经济主体之一, 亦不能掩盖其经济人的逐利本性。一方面, 所谓“信誉”仅是一种间接性资本性资产, 它的功能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发挥, 在这一时间段内, 会遭受各方面的经济性诱惑;另一方面, 竞争也是影响信评机构行为的重要因素, 当竞争与信誉的维护产生竞合, 信评机构的价值理念会受到挑战, 经济行为会有所偏差甚至是偏离。

(2) “信誉”作用的时间局限性。不可否认, 信誉机制理论在信评机构最初进入市场是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誉”就是信评机构的重要原始资本。但这种作用显然具有阶段性, 尤其是当信评机构的市场地位得以巩固加强, 甚至由此形成垄断地位后, 对“信誉”似乎丧失了维护之心, 即便其行为损害了“信誉”, 也不会对信评业产生实质影响。

(3) “信誉”在结构金融市场中难以发挥作用。结构金融市场比之传统债券市场, 具有更强的专业性, 实际进入门槛更高, 其结构产品及相关交易也被诸多专业人士形容为“晦暗隐蔽”。在结构金融市场中, 投资者不能真正理解结构产品交易, 对全盘交易的结构安排和利润风险更是一无所知, 再加之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 投资者的自律尤为重要而有那么不具有可测性, 很难让人相信信誉机制能最好地激励信评机构高质评级。数量模型的模拟辐射范围, 已远远不能覆盖结构市场的实际风险范围, 而投资者明知如此却仍以来评级并愿意购买, 这也远远超过了对评级质量本身的合理评估。

2. 信誉机制能在多大程度上避免低质评级

假设信誉机制能最大限度地为信评机构进行优质评级提供激励, 那么, 信誉机制便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信评机构作出低质评级。这种假设在信誉机制理论中是成立的, 但却颇受争议, 主要表现为信评机构面对以下诱惑, 难以凭“信誉”把持住自己。

(1) 发行人金钱诱惑。前文中已提到, 发行人付费制度让信评机构面临利益冲突而极易“变节”, 为通过迎合发行人需要而增加收入, 它们愿意以牺牲评级准确性并抛弃“信誉”为交换条件。在发行人付费的模式下, 加之绝大部分投资者对评级的无知, 评级机构愿意更大程度地取悦发行人, 愿意冒险去挑战所谓“信誉”。

(2) 虚高评级收益诱惑。信誉资本一旦损失后果严重, 但如果幸运, 这将被掩盖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会显现;而事实证明, 这一幸运指数往往很高。针对不同产品的评级, 信评机构的标准会存在差异, 因为所需技术和基础数据不同, 这导致信评机构部门之间的技术不存在必然关系。信评机构在结构融资评级时, 信评机构不必承担在新部门发行低质评级而产生的对传统部门的风险, 再假设评级新产品的预期收益足够高, 信评机构将有足够理由冒损失声誉的风险, 对结构产品做出虚高或不准确的评级。11

(3) 信誉资本维持下的虚假评级诱惑。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基于信誉的考虑, 信评机构会选择延续其所作错误评级;另一方面, 基于信誉资本的长期回报性, 信评机构在短期内滥用信誉。由于信用评级的结果是公开的, 因此是可观察的、连续的、重复性的, 投资者可以很容易对信用评级结果建立起累计印象, 12因此信评机构认为其在短期内违背信誉是可以进行事后调整和修正的。这也无疑助长了信评机构进行低质评级的行为。

综上所述, 当下信誉机制在刺激信评机构优质评级方面的空间越发局促, 而相对应地, 在诱发低质评级方面的空间却越来越大。

三、信评机构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世界各国掀起了对信评机构进行法律改革的浪潮, 主要表现为三种进路:其一, 通过修补信誉机制和出台法律激励措施, 激励信评机构作出优质评级;其二, 推翻信誉机制, 建立外部监管新法律制度;其三, 肯定信誉机制的某些合理成分, 同时构建外部监管法律体系, 笔者暂将其形象地称为“中间路线”。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也同样面临对信评机构改革进路的思考与选择问题。通过上文分析, 单纯的自律路线在现在较为敏感的经济环境之中, 似乎受到了强烈的阻滞;全然否定信誉机制强化外部监管, 有不可避免地打击市场信心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因此, 在保留信誉机制的前提下, 完善外部监管法律体系方为上上之选。

(一) 我国信评机构信誉现状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我国信评业已初具规模, 截至2008年, 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统计的法人机构共有80家, 2006年和2007年两年内, 评级机构对借款企业主体累计评级8万多笔, 担保机构主体评级累计700多笔, 债项评级累计779笔, 其中短期融资券评级占债项评级比重的89.5%。13我国信评机构的产生发展沿袭了政府主导模式, 我国信评机构的发展缺乏市场活力, 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制定的相关监管规则的约束。尽管如此, 我国信评机构业务种类不断得以拓展, 从最初的企业债券评级逐渐又发展起贷款企业评级、中小企业评级、短期融资债券评级、证券公司债券评级、金融机构评级和信托产品评级等多个类别科目;同时, 我国征信系统数据建设也随着上述进程有了良好进展。但不可否认, 与国际信评机构相比, 我国信评机构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理念层面仍较为落后, 有关信评业的自身管理、市场和监管制度建设等方面也仍存在一些问题。我国新兴评级机构同国际主要信评机构相比, 资龄尚浅且没有积累起厚实的信誉资本, 普遍存在公信力低和信誉机制作用不明显的问题。

1. 我国信评机构的信誉现状

参照IOSCO发布的《信用评级机构基础行为规范》, 大致可将我国信评机构的信誉现状概括如下:

第一, 缺乏公正独立性。依照国际惯例, 信评机构本身必须是独立于发行者和投资者且不受政府控制的独立法人。但现阶段我国大多信评机构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独立法人, 多数依附于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 较多的行政干预影响其公正独立性的有效实现。另一方面, 我国地区封锁、行业封锁现象严重, 信用评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分割垄断, 阻碍了我国信评机构真正独立地开展各项业务, 直接影响信用评级业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及信评机构的权威性。14

第二, 缺乏客观准确性。一方面, 我国征信系统不健全, 公开获取基本信息的渠道偏少。尽管人民银行已建立了两大征信系统, 但主要适用于贷款领域, 远不能满足信评机构对评级基础数据的需求。加之我国目前市场中还较多存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表造假现象, 特殊行业松弛管理下的数据失真也时有发生, 严重威胁我国信评机构信用评级的客观性。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信评业准入门槛低、信评机构业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齐且信评机构评级方法和评级程序的相对落后, 也导致我国信评机构评级信息的准确性受质疑。

第三, 缺乏透明性。我国信评业尚未建立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 加之我国信评机构的信誉机制也并未完全建立, 导致我国信评机构严重缺乏透明度, 使得投资者对其普遍缺乏信心, 市场反应冷漠。

2. 原因分析

一方面, 我国信评业尚处于信誉创建的初步发展时期, 缺乏足够充分的国际评级实践, 国际信誉度较低;另一方面, 世界主要信评机构对我国新生信评机构的收购和我国信评业自身的不当竞争, 使得我国信评业为保证存活率而不得不放弃所谓信誉的长期利益, 导致在国际市场的公信力较差。

(二) 构建我国信评机构规制体系

1. 规制信评机构利益冲突的法律制度设计

全球金融危机后, 各国学者和相关国际组织对如何应对信评机构利益冲突进行了诸多创造性监管法律制度构想, 目前主要体现为三种思路:第一种是废止发行人付费模式, 实行政府资助或公共基金资助模式。但这种思路不但削弱了市场调节的活力, 也引入了政府对资本市场的行政干预, 这不符合初衷。第二种是实行以业绩为基础的惩罚机制, 但其很大程度上依靠新平机构的业绩披露, 并不是一种中国现行经济环境下的较好选择。第三种是实行延期或有报酬制度。即发行人支付的费用并不直接支付给信评机构, 而是将相当一部分费用交由第三方托管, 一旦出现债券违约, 则将该部分费用作为对投资者的补偿。15相比之下, 第三种方案在我国似乎更具可行性。

2. 规制信用评级质量的法律制度设计

信评机构的评级主要方法是, 将已被评级的产品实际发生的违约率和违约损失与之前发行证券时给出的信用级别进行比较, 却接近则信用评级的准确性越高, 代表信评机构作出了优质评级。美国学者John Patrick Hunt提出可以通过建立披露回吐制度完善对信用评级质量的监管。这种设计框架下, 信评机构自行披露低质评级并允许投资者自行选择是否使用;若为自行披露但之后验证了该评级产品的低质量, 信评机构则行回吐之前从中获取的利润。目前我国尚不具备最低质量标准的衡量水平, 若实行此种思路, 尚需借鉴国际主要信评机构对针对信评业所统计最低质量水平的相关数据, 并按此标准对我国信评机构进行监管。

3. 信评机构法律责任制度设计

一个体系有好的开端却没有好的收尾不能算是成功的体系;没有保障性责任制度设计的法律制度体系, 必然因缺乏威慑力而不能得到有效贯彻。为保证我们所设计的对信评机构的监管法律体系是能够得以有效执行的, 信评机构的法律责任制度应被列入进一步改革的议事日程。美国《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 (2010) 立足于对金融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的维护, 将信评机构的责任定性为类似于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责任”, 并对其课以高度注意义务。目前, 我国有一部分学者在国内较为成熟的合同违约责任和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责任基础上, 对我国信评机构的民事法律责任进行了相关假设和研究, 并提出了在我国建立信用评级专家责任保险制度和信评机构民事赔偿责任互助基金制度的初步构想。

4. 相关信评机构规制制度建构

(1) 建立信评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未对信评机构的市场准入问题做专门规定, 相关规定散见于各监管领域的规章之中, 如国务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1993) 第十五条第二款、中国证监会《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2007) 第三条的规定。但整体看来, 我国存在认可信评机构的主体不统一、准入标准不科学、准入程序几近空白和缺乏国外信评机构准入规定等问题。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NRSRO认证制度, 对我国认可的信评机构、资格认证条件、申请认可程序和退出方式等进行概念界定和基本问题的厘清。

(2) 规范信评业信息披露法律制度。针对目前我国对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存在的缺陷, 应当采取进一步扩大披露信息的范围, 保证所披露信息的质量, 强调持续性信息披露, 定期复查信评机构信息披露情况等措施, 并以此为依据, 不断完善我国信评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3) 从法律层面推进信评机构自律机制发展。前文已经充分论证了信誉机制对信评机构繁荣发展的必要性, 也提出了中国走“中间路线”的必然性, 在完善我国信评机构外部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对我国信评机构信誉机制的内部监控体系构建。一是要提高我国信评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 强调评级质量, 加大信息披露强度, 不断促进我国信评机构信誉资本的积累和国际公信力的提高。二是立足于我国经济现状, 借鉴国外先进信评机构的评级技术与评级方法, 对评级模型定期查验改进。三是推动激励约束机制的长期化建设并进一步提升分析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 必要时可建立信评业行业协会以加强信评业的自律发展。此外, 信评业的外部环境也应跟上, 如进一步完善国内金融市场、提高与信评机构相关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水平、和加强信评机构跨境监管合作等方面, 力图建成全方位的信评机构系统发展工程。

摘要:信评机构自诞生至今, 其发展轨迹主要表现为与信誉机制紧密相连的信评机构的自律发展, 而法律外部监管相对薄弱。根据信誉机制理论, 信誉机制为信评机构自律发展提供了一种最佳激励思路。但伴随信誉机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失效, 各国信评机构法律改革围绕是否延续采用信誉机制展开广泛讨论。结合我国信评机构发展现状, 我国信评机构应走“中间路线”, 建立以信誉机制为核心的信评机构内部约束机制和以外部法律监管为主体的外部制约机制相统筹的双重监管体系。

关键词:信评机构,信誉机制,自律发展,监管

参考文献

[1]Amendments to Rules for 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s, Exchange Act Release No.59, 342, 2009 SEC LEXIS 239, Feb.2, 2009.

[2]John Patrick Hunt, “Credit Rating Agencies and the‘Worldwide Credit Crisis’:the Limits of Reputation, the Insufficiency of Reform, and a Proposal for Improvement”, Columbia Business Law Review 109 (2009) .

[3]Deryn Darcy, “Credit rating Agencies and the Credit Crisis:How the’Issuer Pays’Conflict Contributed and What Regulations Might Do about It”, Columbia Business Law Review, 605 (2009) .

[4]Theresa Nagy, “Credit Rating Agencies and the First Amendment:Applying Constitutional Journalistic Protections to Sub prime Mortgage Litigation”, Minnesota Law Review, 94 (2009) .

[5]杨蕊.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战略[J].财经论坛, 2004 (9) .

[6]龚宇.美国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变迁——“次贷危机”下的反思[J].证券市场导报, 2008.7.

[7]肖瑞婷.国外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的经验及启示[J].西部金融, 2008.2.

[8]何伟, 周晓志.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状况分析[J].上海金融, 2009.5.

[9]张强, 张宝.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研究[J].经济经纬, 2010.1.

[10]聂飞舟.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反思与启示——以司法判例为视角[J].东方法学, 2010.6.

[11]彭秀坤.从自律到他律——我国信评机构改革的法律进路[J].西北大学学报, 2012.11.

自律机制 篇4

加强道德主体自律培育理性的社会运行机制

道德是自律和他律的内在统一性,只有自律而无他律的道德,实际上是忽视了它借以律己的道德准则的客观依据,只有他律而无自律的`道德,只是虚拟的不现实的.在现代社会里,道德自律是人们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相互制衡的制度环境中通过博弈而养成的.只有努力创造适当的社会氛围和制度条件,大力建立和健全法制,人们才会对那些不道德和不正当的盈利行为形成自律和自我约束,诚实、信任、善良的社会道德和道德社会才能最后形成.因此说培育理性的社会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作 者:邵宜倩 作者单位:武警哈尔滨指挥学院,哈尔滨,150070刊 名: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HARBIN COMMITTEE SCHOOL OF THE CCP年,卷(期):“”(6)分类号:B82-052关键词:道德自律 社会主体 社会机制

上一篇:报业集团预算管理下一篇:节约型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