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景观设计

2024-07-22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精选12篇)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 篇1

从亘古蛮荒开始, 一个个标志着工业化、现代化的文明城市的诞生与完善把人类文明推向高潮。月盈则亏, 城市工业建筑的大肆扩张, 人类居住建筑的日益侵蚀, 钢筋水泥丛林成了城市生活的主格调, 以原始森林为代表的绿色只能羞涩地偏于一隅, 象个受尽欺侮的小媳妇。跨入新世纪以来, 看着毫无生机、线条生硬、缺失造氧功能的无机化城市, 人类开始反思自身的行为, 全球人的绿色意识、生态意识、健康意识再度萌发, 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和需求日益强烈, 开发城郊森林公园成了各地扩大以休闲、旅游为主导改善人居环境、营造绿色、发展城市天人合一生态理念的主打曲目。在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中, 如何搞好森林景观的设计, 成了森林公园能否唤醒人们爱护环境、勃发自然享受情绪的的亮点。仅广东省, 近几年先后升级改造的森林公园就有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帽峰山森林公园、火炉山森林公园、大夫山森林公园、王子山森林公园、百花森林公园、金坑森林公园等。下面, 本人就从几个方面对森林公园景观改造中植物景观的设计进行一些思考。

1 森林公园改造升级的内容

城市原来的森林公园并不少, 一般都是原野森林在城市的照搬照抄, 景观性不强, 不符合游人的休闲审美需求。森林公园升级改造一般包括现有自然与人工景物的整饰、人工造景、旅游线路、服务设施、景观资源保护、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投资概算、效益预估这八方面。在具体改造设计中, 首先得搞清楚森林公园建设改造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作为一个设计者, 能否拥有源于自然和高于自然的思想, 能否能按照森林公园的功能分区、现代林业理论、森林美学理论, 围绕游览区、疗养度假区、野营区、旅游服务区以及行道植物景观区等所体现出来的不同规划设计重点, 提出森林公园不同区域的规划思路, 使其体现出人工巧作宛若天成的回归自然功效, 是公园改造升级成功的关键。

2 森林公园人工雕塑景观设计的设计技巧

森林公园中自然景观很多, 山体、水体、岩石、植物、气象等景观在设计中都要巧妙运用, 发挥各自最大的园林景观功能。除了这此自然的景观外, 适当运用现代园林建筑雕塑艺术手段来充实森林公园的造园意境日益为造园家所采用。雕塑小品的题材不拘一格, 形体可大可小, 刻画的形象可自然可抽象, 表达的主题可严肃可浪漫, 根据园林造景的性质、环境和条件而定。常见的园林雕塑小品有:

(1) 人物立雕和动物立雕; (2) 以植物为题材的雕塑小品; (3) 用几何形体为题材的雕塑小品; (4) 山石雕塑小品等。

以上无论哪种形象的雕塑小品, 应用在森林公园的升级改造中, 其取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虽然不如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纪念碑雕塑或建筑物的主题性雕塑那样具有突出的地位和重大的题材, 但却能以其装饰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小品造型来表达其生命的活力、青春的美妙、麦的高尚等, 它们强烈的生活气息激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在设置时, 园林雕塑的取材应与森林公园整体园林建筑环境与植物生境相协调, 要有统一的构思, 使雕塑成为园林环境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雕塑的取材绝不能脱离园林建筑的特定环境, 甚至宁静与活泼这两种性质在森林公园不同的空间, 都应在取材上有对应的差异性反映。绝不能只孤立地研究雕塑本身, 应从建筑环境的平面位置、体量大小、色彩、质感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雕塑的大小、高低更应从建筑学的垂直视角和水平视野的舒适程度加以推敲。其造型处理甚至还要研究它的方位朝向以及一日内太阳起落的光影变化。

3 搞好人文景观的开发设计

在我们广东以人文景观为主体的森林公园很多, 如广东天湖森林公园、广东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以独特人文景观而闻名, 在开发保护中, 要重视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 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内涵, 科学合理地利用。同时呢, 还要满足人们对绿色的需求, 注意植物景观的烘托效果, 否则, 只见人文建筑等主体景观, 而不见绿意盎然的植物景观, 主体景观就会失色, 游人的游兴就会大减。而在人文景观周围设计植物景观时要遵循协调和谐原则。在格调上要有高山、大川、瀑布的壮观, 也要不失小桥、流水、人家的秀丽;更要充分利用森林公园区域的名胜古迹纪念圣地, 以对游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可以设置景观小品, 如:亭、榭、台、池等, 以备游人观赏休息。在森林公园的主景区, 可播放一些格调高雅, 旋律优美的音乐, 不仅可以舒缓游人的紧张情绪, 降低血压, 还能促进树木生长, 花卉竞放。

4 森林公园中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植物是森林公园的主导, 植物景观的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要根据自然条件、植物的生态习性、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技术性规定, 按照森林类型、地理位置、周围环境, 具体要求细化在以下四个方面:

4.1 追求生态效益最大化, 优先化, 是森林景观设计的最根本原则。

森林的存在能大量地制造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氧气, 有效地降低太阳辐射和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中国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 本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 优化生态环境质量, 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生态效益优先。

4.2 而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是贯穿在具体的设计实战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不同的森林公园处于不同地域, 气候条件也各有差异。作为设计师, 在树种选择方面, 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立地条件的选择、组合配置生态景观树种, 应采用乡土阔叶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 注重发展乡土树种, 积极引进适生的、观赏性较佳的外来树种。

4.3 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 通过移步造景, 步移景异, 满足人们对景观多样性与变化万千的基本赏景要求。

按照地带性森林植物群落的特性, 应用植物种类多样性、观赏特性多样性, 做到乔、灌、草相结合, 建设复层混交林, 增加森林公园物种多样性, 达到移步换景效果, 增加趣味性, 才能保持森林公园生物群落多样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使人工化的景观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4 突出森林景观美原则。

我国地大物博, 植物资源丰富多彩, 很多著名观赏植物以我国为分布中心。在规划设计中, 只有充分利用森林植物所具有的外形、色彩、风韵等方面的美感, 配置出百娇千媚的森林景观, 才带给都市人美的享受、身心的愉悦, 使人工的森林公园成为人们观光、游乐、度假与疗养的理想场所。

5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技巧

5.1 围绕“绿”植物形、色、香、质巧搭配。

森林公园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给游人一个游览的空间, 在设计技巧上要要突出一个“绿”字, 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兼含灌木、草本植物, 创造起伏不平的地形地貌、林分的层次结构、色彩的随季节变化、光线的明暗等景观效果。

构成森林植物风景中的植物可谓是千姿百态、风格迥异, 除自然生成的形态外, 还有人工培育和创造出来的五花八门的园艺造型。种类繁多的的形、色、香是设计师可以利用的精华所在。比如叶、皮、花、果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季节能带给人们种种色彩美感;发香部位不同的叶香、花香、果香、皮香、木质香等浓度不同的香味植物更是对游猎森林公园的游人极富诱惑力;而不同质地的景观植物则给人一种很实在的生理应激感受。巧妙利用植物上面的几个特性, 通过与假山、水榭、玩石等景观搭配, 或孤植, 或群植, 或隔景, 或障景营, 造出步移景换、景随人走的视觉感受。

5.2 开发林地的观赏景观价值。

森林林地有两方面的观赏效果:其一是林区内部, 在林冠下漫步观赏;其二是从林区外部可以看到作为森林公园一部分森林外貌。除了处于峡谷的森林外, 一般都可从森林内部去欣赏其景色, 因此可以通过树木的镶嵌组合创造林地内部景观。在设计林地时, 多设计成垂直郁闭型, 即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森林群落, 不同树种的组合形成色彩多变的季相。垂直郁闭型林相应为森林景观的主体, 无论从生态上或美学价值上考虑, 都处于首要的位置。在实践中, 天然林可改建为观赏林地, 即通过有目的的采伐, 采伐方法有平面配置伐、改造伐、景观形成伐和更新伐。这种种采伐方法都有促成森林公园景观的功能, 可以统称为“景观伐”。景观伐的特点是采伐目的不以获取木材为主, 而是为了改善林地卫生保健条件和提高森林美学价值。

5.3 巧妙利用岩石配植置植物景观。

在森林公园中, 岩石常以其自身的形体、质地、色彩及意境作为欣赏对象。如果用色彩丰富的观赏植物与之有意相配置, 那将是锦上添花、意味无穷。我国许多岩石不但外表奇特, 而且能为植物根系提供凉爽适宜的环境, 如石灰岩含钙化合物, 外形美观;砾石又叫布丁石, 含铁成分, 有利植物生长;红莎岩含铁多, 吸水且保水能力好。在这些岩石旁应种岩生植物, 岩生植物植株低矮, 生长缓慢, 节间短, 叶小, 开花繁茂且色彩绚烂;木本植物则应尽量选择适生、低矮的乡土树种;多年生花卉应尽量选择小球茎和小型宿根花卉。

6 结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以恢复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旅游, 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 由此而兴起的“回归大自然”、“绿色觉醒”、“森林旅游”、“森林浴”等新兴旅游项目迅速发展起来。在森林公园建设中, 只有从模拟自然森林入手, 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设计, 使植物不同类型优缺互补, 创造出丰富的植物人工群落, 促进生态高效、景观优美的森林植物群落的恢复, 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 以利于植物的持续性生长和景观的永续利用, 为人们营造一个充满自然、简朴、野趣而又可持续发展的森林休闲度假环境。

摘要:森林公园承载着人们休闲与生态游乐的健康梦想, 如何提升森林公园传统荒芜的形象, 与现代艺术与园林美感接轨, 让人们畅想绿色、美观、艺术化的森林游乐梦, 是园林设计师们的责任。园林雕塑的取材应与森林公园整体园林建筑环境与植物生境相协调, 要有统一的构思, 使雕塑成为园林环境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森林公园的主角是植物, 自然状态下的植物并不等于优美的植物景观, 它还需要进行后天的植物景观的挖掘、开发和加工。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 通过移步造景, 步移景异, 满足人们对景观多样性与变化万千的基本赏景要求。

关键词: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人文景观,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叶渭贤, 许文安, 颜添林, 等.广东大南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Z].2004.

[2]林志洪, 林雄.广东肇庆七星森林公园生态景观区景观林的营建[J].中国城市林业, 2004 (4) .

[3]杨芸, 祝龙彪.上海市绿地系统建设与规划的原则与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 2000, 19 (4) .

[4]张上洪.广东大南山森林公园生态景观林的营建[J].粤东林业科技, 2005 (2) .

[5]黄少锋.广州城郊森林公园林分改造探讨[J].广东林勘设计, 2002 (2) .

[6]梁金兰, 郭双宙.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初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2) .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 篇2

一、基本概况

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位于从化市风云岭东北方,东临城镇干道,东北有度假区,西为风云岭。本次规划的森林公园总面积约121公顷。公园地势较为平坦,园内还有两个人工湖。现状绿地内的观赏价值较高的树木及部分常绿大乔木应保留利用。公园土质良好。水源丰富,水质好。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总体气候环境良好。

二、设计主题

本方案设计取址风云岭,说风云岭之“风云”,联想到《周易》中的“云从龙,风从虎”,比喻相近的事物相互吸引,而从化这地方从名字入手,可以理解为从“化”,即变化,也就是本设计的主题。

三、设计总原则

生态原则、开放性原则、多样性原则

1、生态性的设计原则:

从化森林公园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近郊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生态平衡,是近郊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花卉、草四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旁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公园”,成为城市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2、多样性的设计原则:

公园保持植物多样性,力求保留各乔灌木花卉种类,适度增加其他植物。设施多样性满足各类游客的需求。

3、亲水的设计原则: 水,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园林的亲水性设计就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因此,沿湖设置亲水平台木栈道,沿河边布置铺装硬地,布置园路,点缀景观建筑小品,部分的铺装小广场、园路、景观小品依水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同时,又可从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

4、休闲的设计原则:

休闲性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设计中精心设置了园路,休息观景亭、台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一切园林要素的布置都要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休闲,最终体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亲和统一”的原则。

5、游览与文化结合的原则

在整体布局和景点的具体规划中都要突出文化概念,特别是从化地方文化和特色,以不同的主题安排各种景点,以文化营造环境,以文化提升品位,形成公园精品,打造公园个性。

四、设计目标

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素,提供一个既具有功能性、景观性又有一定消费的森林公园,使它不仅为从化市提供大面积的绿地,成为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使其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游赏活动。

五、景观布局规划

以一级路为主线,为方便游人,将公园划分为八大区,分别为中轴景观区、科普展示区、休憩散步区、登高望远区、湖滨生态区、园艺趣味区、种植观赏区、停步坐乐区,方便各类人群游玩。

1、中轴景观区

该景区公园面积较小的一个景区,是人们刚入公园内的一个小广场及主干道,是公园的中心。主干道两边有列植的树木,两条彩带构筑物依干道扭曲飘扬,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2、科普展示区

该区主要为科普建筑及半岛。

3、休憩散步区

该景区为不同层次的小路组成路网,以及大型亲水廊道。

4、登高望远区

该区为公园的最高点,仅设置山路供游客登高

5、湖滨生态区

湖边设计成小型湿地区域,供水生植物生长和游客玩乐。

6、园艺趣味区

该区建有不同的花坛形式,种植各类花卉。湖边有一大型艺术馆,作为从化艺术品的展示。

7、种植观赏区

该区主要种植果树,除了可以供游客游乐,还规整式保留原来的龙眼树荔枝树。

8、停步坐乐区

该区为公园的最小的区域,仅设置小型木屋提供给游客娱乐休息。

六、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1、可达性、安全性、合理性、识别性、公共性的原则。

2、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

出入口和停车场

根据地理位置既周边环境,在东边及东南位置分别设置主次入口,并在入口旁设置生态停车场。

交通设计

主干道为一级道路,宽12m;游览车道为二级道路,宽为6-7m;其他人行道为三级道路,宽为2.5-4m。

七、植物配置

绿化是优化公园环境的重要因素。本案设计强调生态,注重环境。尊重现状资源。在景观空间塑造上,结合各种要素穿插组织,营造立体的绿化系统。结合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绿地上开辟必要的道路和尺度怡人的活动硬地,设计富于诗情画意和人文关怀的生态区。植物配置原则是要通过种植设计以达到界定空间,方便人们活动的作用。

本次设计中强调植物形态和季相变化,创造活泼的视觉效果和时空景观的趣味性。同时,考虑种植效益,采用生态聚落的观点配置植物,不仅使植物景观和时空景观的丰富多姿,且通过自身的循环,调节公园微气候,保持空前清新。此外,由于公园原本有大片植物存在,应遵循以其原有的植物为主,尽量使其在原来位置不动。

植物配置力求做到乔、灌、草结合,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体现植物的季相变化,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无穷魅力。

植物种植采用丛植,列植为主要形式,使公园自然形成丰富景观,也采用了多种种植形式,有对植,孤植等,选用的树种多为常用的南方树种,并配以叶色叶形丰富的植物,强调园中色彩的变化。

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设计

上层大乔木——形成上层界面空间;

中层乔灌木——应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果、叶、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

下层矮植物——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植物及草坪。

八、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是现代公园中不可欠缺的点缀,它们既给游人带来了便利,又给环境空间增添了丰富的情趣。在公园环境中设置园林小品的目的有:一是满足功能的需要,二是满足审美的需要。

对此既要满足使用功能又要具有观赏功能的小品设施,其尺度既要满足适用人体功能的要求又要余整体环境基调相协调。其色彩质感一般都与整体环境形成对比效果。将具有视觉功能的景观小品,布置在与空间环境中人的视觉交汇点或端部,以形成空间环境趣味中心,其主题应与公园主体景观气氛一致,比例和尺度都要求与空间环境相协调。

园林小品设计讲究整体感和系列感,设计色彩鲜明,形成简洁、人性化,满足适用要求的前提下,形成公园景观设计中不可欠缺的标志系统,营造亲切宜人的景观环境。

园桥:本案在流溪河较窄处设置以桥梁,一方面连接公园各分区,同时它是水面的一道风景,引导游览路线,点缀水面景色,增加风景层次。

廊架:廊架在本方案中点状布置,形成一个小观赏点,同时廊架下设木椅,供人们休憩、乘凉,坐赏周围风景,同时花架外形美观,可供装饰环境,与周围植物等有组景功能,还用来分割空间。但在选材上要注意与周围环境和绿化栽培再风格上相统一。

其他设施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篇3

关键词: 湿地;湿地公园;景观规划

1.湿地及湿地公园

1.1湿地的基本概念

湿地的具有多样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拥有大量独特的物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保障,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公约》指出:“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做成或成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区。”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湿地具有很强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1.2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念

1.2.1湿地公园的定义

广义的理解,湿地的主体为生态景观系统,具备较完整的湿地保护系统,并具备一定的规模。同时具有一定的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作用,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

湿地公园通常分为自然湿地公园与人工湿地公园.自然湿地公园一般是在原有湿地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的同时,开展相应的旅游和教育.人工湿地公园一般是重建或者恢复原有湿地生态系统,引进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对城市环境有一定净化作用。

1.2.2国家湿地公园的定义

国际湿地公园的建筑风格、设施配套、景观设计、人文内涵等应与湿地生态系统及相关的自然环境协调。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备保护生态环境,宣传普及科普教育等多项活动。

2.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浙江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2.1设计原则

2.1.1系统保护原则

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持湿地资源稳定性,使其可持续发展。

2.1.2合理资源配置原則

合理配置湿地动植物的生态资源,包括其经济价值与观赏价值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适当的开展休闲游览及科研科普活动。

2.1.3规划协调原则

湿地公园的应该体现自然野趣,具备湿地自然资源特征。建筑风格应具备当地的地域特征;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因地制宜,选择有益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环保材料。控制和管理各类服务设施的数量与规模,与生态系统相融合,对于其所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安排。

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德清县城东南,面积约36.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五大内陆湖,江南最大的天然湿地,是朱鹮易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基地、国家野生大豆保护区。具有丰富景观结构的天然湿地公园,岛屿交错,动植物种类多样。

2.2设计方法

2.2.1结构分区

国家湿地公园一般包括湿地保育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湿地体验区、服务管理区等区域。

保育区内一般有需要保护培养的湿地生态系统,及珍贵的稀有物种,可设为禁区或限时限制人口数量进入的区域;湿地功能展示区与体验区,可以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同时,允许游客科学的参观体验农业渔业生产。服务管理区一般选择在非湿地景观范围中,提供游客及相关行政和管理机构活动的场所。

下渚湖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两山一湖、一廊一带”的结构分布。

“两山”:塔山和防风山,两座山植被丰富,作为景观结构的背景依托,同时又是具备人文景观的内涵,两山各具特色。

“一湖”:保护性的开发中心湖面及周围景观区域,整个景区的核心区域,保护生态完整和持续的同时,一定程度的开发观赏游览区域。

“一廊”:在下渚湖与防风山之间的有狭长的过渡地带,规划中,与沿线的村落改造结合,使山水之间的绿色廊道既具有原始生态景观地貌,又具备江南民居的建筑风貌特色。

“一带”:景观周边现状多为农业用地,整合规划资源,设计一条的体验展示农耕文化的特色区域带。

2.2.2景观规划设计

A.自然景观规划设计

a.水体景观规划设计

水体设计是指对湿地中的水域面积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其中的湖泊、溪流、泡沼、滩涂等景观。

下渚湖河网密集,水资源丰富,保护了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又具备蓄水,分洪,调节水位的作用,湖中遍布600多个形态各异的岛屿,水网交错。在设计规划时,进行有保护的开发,保留原始地形地貌,配合生态驳岸建设。规划中以主体湖面为中心,保留大面积的芦荡湿地和水体,根据水域特征及地形地貌,设计划分为水乡村落、水荡花田、湖山舟韵三个景区。

b.植被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以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多样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设计规划时,应地制宜,选择本土植物种植。

下渚湖景区东部湿地区域以水生植被为主,湖内大小土墩分布茂密的竹林,古樟树群;沿湖芦苇成片;下渚湖湿地风景区西部区域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以塔山为中心,由云岫寺景区、山林特色活动区、林泉野趣景区构成。

B.人文景观规划设计

人文景观规划设计应与湿地的自然生态景观相融合,具备较强的地域特征,具有当地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的景观设计。将历史文化与民风民俗充分结合,设计纪念性历史文化景区,同时规划体验民俗文化的游览区域。

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中部规划设计了防风揽古景区位,纪念远古时代防风国的先民首领和治水英雄防风氏;同时结合村落和河道景观,设计一条水街民俗游览线,开展旅游度假活动,推广民俗文化。

3.结语

目前,我国湿地公园的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还需要将自然的湿地公园保护于建设与城市生态和谐统一,在规划建设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能合理的保护湿地的自然景观,将生态保护,休闲旅游与教育体验有机结合。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自然生态学为基础,美学与生态互融,使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赵学敏.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20-123.

[2]崔丽娟,Siephane Asselin.湿地恢复手册——原则·技术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潮洛蒙,李小凌,俞孔坚,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城市问题,2003,3:9-13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 篇4

1 森林公园的概况

大夫山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以西3km处, 跨市桥、钟村两镇, 毗邻顺德碧桂园, 北与祈福新村接壤。总面积约600hm2, 是广州地区生态型森林公园的又一奇葩。园内湖光山色、参天树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鸟语花香, 令人产生来到世外桃源的感觉, 多种棕榈科植物营造的热带风情更使人陶醉。

2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2.1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依据

其一,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需要以森林美学为理论依据。讲究的是, 森林美学与景观管理之间的相融相合, 以体现出生物多样性保护, 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能。无论是森林公园建设, 还是森林调整, 乃至植物造景, 都应该以森林美学为引导, 去展现生态美学价值。简单来讲, 依据森林美学理念, 从树种分布、区域分布、采伐规模、培育形式等角度入手, 去处理森林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其二, 景观生态学在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斑块、廊道、基质、边缘带的景观格局设计方面, 可以在景观结构、功能效能、时间空间方面发挥巨大的效能。

2.2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2.2.1 明确森林公园规划功能分区和景点分布。

依照公园开发和保护的基本需求, 本着和谐处理游览与生产服务之间的关系, 合理利用地域空间, 因地制宜满足森林公园功能需求, 表现出不同功能分区的效能, 并且展现出整体的协调性。由此, 将森林公园规划为5个分区: (1) 众春天香植物景区, 以周主山、北山沟、瓦窑沟为主。 (2) 文化风情区, 以茶园、秦腔戏园、滑草运动场为主。 (3) 滨河游览区, 主张的是水体景观的形态变换, 季节更替, 城市游憩休闲的和谐布局。 (4) 经济林带, 以经济林开发区, 农家乐、纪念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为主要特色。 (5) 退耕还林建设区域。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个景区的景观资源, 合理处理好主景和次景之间的关系, 以达到景观效能。

2.2.2 制定完善的森林公园景观基础设施体系。

基于其基本效能的考虑, 森林公园景观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 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其一, 主干道要保证车辆能够顺利通过, 不要占据太多的空间, 在消防环道宽度、坡度, 转弯半径的处理上也应该达到相应的要求就可以了。其二, 次要干道秉持自由舒展原则, 灵活布局地形和建筑群。其三, 合理处理好建筑空间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保证对于原有资源最低浪费的基础上, 实现建筑成本的降低, 比如以半边街、之字路、爬山街的形式太构建特色的道路网络结构体系。其三, 森林公园区域内道路系统就应该处理处理好出入口, 景区车行路、人文景观步行路、停车场、会车处的布局和安排, 以保证道路系统的合理性。其四, 给排水规划方面, 在现有给排水系统基础上, 合理分点分区供水, 以达到公园生活, 消防绿化需求, 使得景区的水源能够得到保护, 在此基础上处理好自然环境与排水设施之间的关系, 污水处理也要做到慎重排放, 避免给予环境造成影响。其五, 在电信工程规划方面, 健全内部管理和对外通讯体系, 满足游客和公园工作人员之间的文化生活需求, 在此基础上合理组织布局电视接收系统, 以实现对于景观的保护, 达到电信规划设计效能, 比如供电供热规划的合理性, 森林防火规划的科学性。

2.2.3 构建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的审核机制。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需要健全的审核机制, 才能够保证森林公园景观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 在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方案形成之后, 就应该结合森林公园景观设计经验和教训, 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森林公园景观设计审核工作, 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来讲, 应该高度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 组建专家小组, 制定健全的森林公园景观设计审核制度, 强化制度建设, 以保证审核工作的切实开展。其二, 组建专业化的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审核组织体系, 保证各项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最大化保证森林公园景观规划方案的科学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不仅仅牵涉到森林公园景观项目经济效能的实现, 还有利于促进森林公园景观长远目标的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讲, 不断总结和归纳森林公园景观设计经验和教训, 在此基础上实现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体系的构建, 最大化发挥森林公园景观规划效能。

参考文献

[1] 卡尔·斯坦尼兹著, 黄国平译.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 (下) 一在北京人学的演讲[J].中国园林, 2001 (6)

森林公园中公共厕所的规划与设计 篇5

摘要: 阐述了森林公园中厕所的规划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森林公园公厕选址,蹲位数量确认方法,对森林公园公共厕所类型、建筑风格与景观、公厕标志与内部装饰设计和厕所文化设计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关键词:森林公园 公共厕所 规划 设计

厕所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其历史相当久远。据记载,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厕所设施是公元前1700年罗马人的遗迹。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厕所可算是一个被打入冷宫的文化概念,难登大雅之堂,“唯厕是臭”已经根深蒂固。即使到了科学昌明的今天,仍有很多人对厕所的态度更多的是无奈、忌讳和规避。也许正因为如此,使厕所缺少了普遍的大众关怀与深层探究的兴趣。以致在持续多年来,厕所服务投诉已成为国内外,尤其是国外游客投诉的重点,也是不满意服务的焦点。

森林公园自1980年始建张家界森林公园以来,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森林公园建设也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但也是鉴如上述文化原因,森林公园厕所的建设一直满足于低层次的、功利性需要性级阶段,无论是从数量、质量、景观效果、文化与人文关怀上与游客实际需要相距甚远。

厕所作为森林公园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旅游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营造出卫生、舒适、文明的公厕环境是对人的尊重,更是对人性化更深层次的关照。因而,随着森林旅游的发展,应该更加关注森林公园中公共厕所的规划与设计。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暂且把单独建筑的为大众所公用的“厕所”称为公共厕所,而附属于旅馆、酒店的个人专用或公用的“厕所”称为“卫生间”。本文重点讨论公共厕所的规划与设计问题。1我国森林公园公共厕所的现状

经过多年调查、考察、分析,我国森林公园公共厕所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是:档次低,数量不够拥挤与为卫生状况差,设计缺乏人文关怀和低层次的厕所文化体现。

对厕所文化的排斥:中国的文化传统则决定了对厕所文化的排斥,认为它是难登大雅的低俗之物,所以出现了厕所文化的极端表现——在墙壁上的胡乱涂抹的污言秽语。

数量少拥挤:在许多森林公园和旅游景点在旅游旺季,都增设了摆卖食品饮料的摊点,而且生意异常红火。但令人失望的是在旅游旺季没有增设一些临时公厕,以解游人燃眉之急,绝大多数的旅游管理者,面对着公共厕所前面焦急的排着长龙的游人熟视无睹。原因是增设临时厕所是只会增加成本不会带来经济效益的举措,景点经营者当然不愿为之。节日期间旅游旺季公园公共厕所前面游人摩肩接踵,厕所里也是人声鼎沸,有时候需要排队才能进入正位,壮观景象令人叹为观止。规划与布局不合理是产生拥挤的主要原因。

脏:部分公园一些单独干厕,长期无人清扫,时逢夏季,厕所门前废纸,垃圾遍地,空气臭味难闻。

缺乏对人的尊重:很多厕所没有门,甚至蹲位间没有档板,男女蹲位之间墙壁隔音效果极差,毫无个人隐私可言。

厕所建筑景观效果差,文化档次低:大多数的厕所建筑未经正规景观与建筑设计,外表装饰文化与景观效果差。亦有不少与自然景观不协调。厕所内简陋得可以是一无所有,更谈不上对联,字画与其它人文服务设施了。

内部服务差:应该说绝大部分森林公园厕所服务几乎是空白,使得许多排了长队,进了厕所,出恭之后,无法洗手或者整理衣襟,更谈不上其它诸如读物,音乐欣赏了。2森林公园公共厕所的规划

森林公园公共厕所规划内容主要涉及到蹲位数量与营建地址选择两个方向。2.1 公共厕所蹲位的数量确定

森林公园由于面积大,线路长,其旅游方式与其它旅游区,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方式有明显不同。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其规划厕所的数量与布局也有所不同。但是迄今为止,公园内公共厕所蹲位的计算,还未见文献报道,笔者根据相关资料与设计体会认为,公园内公共厕所蹲位的数量确定可以依据下述不同情况来确定。

2.1.1 按景点规划公共厕所

森林公园景点一般分布较广,较多。因此,每个景点必须有一个公共厕所。其厕所的蹲位主要与景点年平均游客量,景点逗留时间以及平均每人/天蹲厕次数有关。可根据下面三个步骤来初步确定总蹲位数。

1、确定标准游客

标准游客量=

2、确定公厕需求

游客人次×景点平均逗留时

间 景点开放时间

总时间 量(人天)

公厕需求总时间=标准游客量×平均蹲厕次数×平均蹲厕时间平均蹲厕次数与平均蹲厕时间可以采用市场调查法确定。

3、确定总蹲位

总蹲

公厕有效使用率一般可

公厕需求总时间 公园开放时间×公厕有效使

用率

取0.7—0.9。位= 高峰与低峰日明显时,取下值0.7,日游客人数比较均衡时可取0.8~0.9。

有本地林农居住的景点如民族村等。应同时考虑林农居民和管理者对公厕的使用,在蹲位数量确定时,应予考虑。2.1.2 线路上的公共厕所蹲位数

线路公共厕所次要的布局,相对产生拥挤的现象明显。一般考虑5-8人小团体同时使用公厕。因此,一个单栋公厕蹲位6-8个即可。厕所相隔距离步行或车行时间(视交通工具或游道情况)1.0-1.5h为宜。2.2 公共厕所地址选择

一般而言,公共厕所视具体的游客人群流动方向与分布规模,以及行为习惯,来确定具体位置。以不影响主景点的游览观光效果,不影响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整体性,对环境不造成污染为原则。尤其要注意常年风向,以及小地形对气流方向影响。线路上的公共厕所要醒目,距游道20-30m为宜。民族村的公厕选址要尊重民族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布置营建的公厕不得污染任何用水源。

3森林公园公共厕所的设计

3.1 公共厕所的类型设计

不同档次的公厕要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要注重公厕外部形态和内部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又能树立经济意识,公厕建设体现出对生命个体的人文关怀,尤其是特殊人群如低幼高龄、残疾人士使用,尽量采用无障碍设计。由于森林公园范围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游览项目种类多,人群集中分散未定及不一,游览性、体验性、参与性项目相互混杂,环境自净能力强等因素,森林公园公共厕所在设计上应体现自身的特色。应区别不同的情况,大致可以设计以下几种类型: 3.1.1 农村新型无污染厕所

适合于开展林农村生态旅游景区,民族村景区以及不能设计冲水型厕所的景点或景区。可以单独设计或结合农村住宅建设。

厕所一般建在院子的角落处,方便出入,粪池开口在院外。3.1.2生态沼气型无污染公厕

适合于结合农村村民住宅,在农户构建,构建方法大致同农村新型无污染厕所,可结合农村沼气池建设进行。3.1.3 改进节水环保型厕所

适合开展林农村生态旅游的景点或景区,在农户自有厕所基础上改造。节水型环保厕所是在原有的家庭抽水马桶的基础上改造成的,使废水得到了再次利用,极大的节约了用水。3.1.4 生态厕所

生态厕所是一种与自然环境共存的循环型水洗式厕所。它不仅不受安装条件和地域环境的限制,而且在没有水电的地域也可以使用的系统,具有舒适卫生的特点。

3.1.5普通冲水型厕所

该型厕所依据供水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依靠自来水供水的厕所,另外依靠收集雨水,坡面集水的自供水厕所。尤其是后种,适合于森林公园,可以在距离公厕20-30m的山坡设计蓄水池供水,单供厕所冲洗用水。3.1.6农宅型干厕

适合于没有水源条件或者纯农家乐旅游公共厕所。在注意环境卫生条件下,及时收集厕所堆积物以供农家肥料。3.1.7活动式公厕

活动式公厕作为旅游旺季固定式公厕的补充必不可少。根据需要,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式公厕,一般有以下三种:(1)帐篷型临时公厕

这是在节假日在中心景区,标志性景点或者游客集中娱乐区放置的。一般在春夏季节,仅供游客小便使用。

(2)活动木屋型临时公厕

同上功能,但可满足基本卫生需求。(3)汽车公厕

投资较大,也可利用即将报废的汽车,外表装饰后使用。3.2 公共厕所的景观设计

公共厕所的景观设计,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大的课题来总结和研究。在森林公园设计公共厕所的景观,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处理大尺度的自然景观与小体积的公厕结合的矛盾,绿色文化与“排池”“臭”观念的矛盾,人造设施与自然景观的矛盾,客观需求与管理困难的矛盾。因此在体积、大小、颜色、形状上的设计是公共厕所景观设计的要诣。森林公园的厕所景观设计,在体积大小上,宜小不宜大,以小衬森林之大;宜亮不宜暗,亮可明目,更衬森林之深遂;色彩宜柔不宜刚,人工之柔可与林木天然之柔相呼应。形状应视具体位置,变化多样,以衬森林景观变化之不足,尤其是人工造景的不足。不同的景区,根据游径不同,游客人群不同,其景观设计要求不一。

厕所是一个特殊建筑类型,它涉及技术问题、设备问题、经济问题,更有建筑艺术问题,反映一个社会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

为了让厕所与自然协调,也可以采用迷彩设计,但这种厕所虽然形状色彩与自然协调一致,但是游人难以找到厕所。

打破传统公厕统一的“火柴盒”式外型和古板单一的颜色,将古典艺术、园林风景和现代建筑风格巧妙地融进公共卫生间的建设中,做到“一厕一景”、“一景一厕”让公厕成为一道亮丽的公园景观。3.3公共厕所的建筑设计

公共厕所的建筑设计在遵循国家及地方《公共厕所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还应适应国家旅游局2003-02-24颁布,2003-05-01实施的行业标准《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要求》① 3.4公共厕所的标志设计

森林公园公共厕所标志设计既要简单明了,满足标志指引的功能,同时又要有创意,富含文化功能,体现绿色文明。因此,相对难度较大,设计不好,会招来非议。例如,国内某地采用阴阳点来设计分辨男女公厕。结果,由于大众认同效果不一造成游客男女难辨。因此采用大众文化所接受的公厕标志及男女分辨标志尤为重要。过去男女分辨标志大多在公厕入口墙面上,现在也可尝试在入口处采用不同的如雕塑来分辨男女。当然柔和的语音指示在有条件的公厕也可采用。总之要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公厕与男女分别的标志。3.5 公共厕所的文化设计

厕所也是一种文化,厕所文化是文化观念的一种表征,和民族的历史心理积淀密切相关,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导致了东西方厕所文化不同的情态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厕所有了新的认识,很多城市新建的厕所也越来越具有一种文化美感和人文关怀。

目前某些厕所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人文关怀。体现森林公共厕所的文化主要应在“绿色环保”、“高雅文明”上做文章。在材料上尽可能采用森林产品。如原木、岩石等。在形状上尽可能多样性,与森林结构生物多样性一致。在色彩上以柔和为主,在入口处可以雕刻多种对联,木刻木贴画,陈列少许根、木雕艺术品,播放森林乐曲与仿大自然如溪流、鸟鸣乐曲。提供木浆环保卫生纸。3.6 公共厕所的内部装饰设计 森林公园的公共厕所的内部装饰设计,以往国内外都非常鲜见。然而从做小处见概貌。从旅游角度上,任何细小的环节都可能影响旅游者和旅游质量。因此,必须重视森林公园公共厕所的内部装饰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色彩与光线 :由于森林的色彩较暗而杂,因此为了表示反差,森林公园的公共厕所应该采用低彩度、高明度的色彩组合,色彩运用上以卫浴设施为主色调,墙地色彩保持一致,这样才使整个厕所有种和谐统一感。卫生间灯光要充足,尤其是夜晚。但森林公园内蚊虫过多,灯光的诱导会招引很多的昆虫,因此解决这一难题也是设计者必须面临的困难。

装饰材料 :森林公园厕所装饰材料应以木石等自然材料为主。但要解决安全、防潮等问题。厕所的地板宜用砌石非完全形式拼装。接缝间用细沙铺垫。室外要有足够的空间,以草坪或沙石坪为主。

安全设计:森林公园公共厕所安全需要注意几大问题:一是老人和儿童用厕安全,无障碍设计非常必要。厕所与游径之间不要有台阶,地面防滑、防冻处理。二是夜晚用厕安全,夜晚照明和毒虫防治措施。三是隐私安全。四是用厕时个人财物安全,公厕里面应该设计暂时存放财物的平台、挂钩等。

内部的布置:厕所内部宜选择一些抽象或者温馨的木质装饰画,打破卫生间的这种紧张沉闷的气氛,创造一种更为休闲的环境。

卫浴产品:卫浴产品主要是提供特色厕所用纸和友好美观的废纸篓。墙上挂上园艺用的交叉横板,只要加挂S形挂钩,就可以挂上许多个人用品。

3.7公共厕所的服务设计

厕所的演进,也可以看出人类文明的进步。从过去乡村的马桶、露天竹篱笆的茅坑,到今日高级的化妆间。甚至现在有些五星级饭店,化妆室内不但有梳妆台、镜子、沐浴乳、面霜、卫生纸、擦手纸,有的还会摆上一套沙发,插上一盆花,墙壁还会挂上几幅画,简直比一般人家的客厅还更豪华。当然,森林公园的公共厕所要达到这一要求还为时过早,也比较苛刻。但是称心、舒适、周到的服务会给森林公园旅游平增不少色彩。森林公园公共厕所一般是无人管理厕所,也是不收费厕所,但仍可改进增加一些服务项目,如友好的标志提示服务,关上门,电灯自动开启,门外则显示“正在使用”的字样。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小画。洗手池台上摆着几盆小花,小便池前的墙上还贴着几句格言。女用盥洗室要有专门的化妆台。

现在,天安门广场已经设计了豪华公厕,里面有电视,安装计算机“厕位显控器”。标志着我国公共厕所的建设已经步酒店、宾馆后尘,朝星级化方向发展,森林公园的公厕建设虽然还没有起步,但从现在开始,在技术规程、标准、人文设施上开始更新,在设计上探索,在实践上创新。使森林公园的公厕不但能满足游客的生理需求,还能同时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国家旅游局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要求》,2003-02-24颁布,2003-05-01实施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研究 篇6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基础的公共配套设施,为市民的娱乐、休息提供了良好平台,与此同时,企业是公共绿地的主要组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于城市公园景观需求标准,日益提高。论述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人文理念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包括植物种植、城市衔接、设置功能区、区域绿化等多方面内容。一旦处理不好,将会对公园的整体氛围以及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新形势下,加强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问题。

一、 城市公园类型与景观设计要素分析

城市公园有多种类型,按照不同的层次划分,就能够得到多种类型的城市公园。通常情况下,按照公园层次进行划分,主要分为综合性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儿童游乐园、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多种类型。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不同的公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其在占地面积上有一定要求,比如说,植物园面积需超过40hm2,,儿童公园面积需超过240hm2,大型综合性公园面积应超过10hm2。

植物、道路、地形地貌、设施、建筑小品等等,都是城市公园设计的基本要素。上述要素随着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会带给市民不同的空间效果与体验。所以说,在设计城市公园时,必须结合上述因素,“因地”、“因时”的设计出高品质的公园景观。

二、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分析

规划公园景观的最终目的,是将公园造景与功能区进行完美结合。对于植物、山水等进行艺术化组织与设计。根据不同的构思,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景区与景点,进一步营造多样、丰富的公园艺术效果。

(一) 生态性原则

植物与水体,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公园中,水体具有满足生物多样性、改善湿度等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公园水体面积,需占城市公园的10%左右。为了更好的保障公园水体质量,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的水,不能直接排入公园水体中去。与此同时,植物在改善气候、调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园植物中,乡土植物,应占到总数的60%左右。在新建的城市公园中,乡土植物应保持在70%左右。

(二) 人性化原则

城市公园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进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城市公园的设计应该符合人性化设计原则。为了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必须在城市公园中,设计相应的避难场所与应急设施。在设置基础设施方面,必须做到细致、全面,灯具、坐凳、饮水系统、卫生间、无障碍设计等必须齐全。结合城市的规模以及人口数量配置合理的生活设施。

(三) 功能区分

城市公园,是人们进行休憩的主要场所,在功能设计上,应以安静为主。休憩区域应占到纵面的70%以上,康复活动区域,应低于总面积的15%,儿童活动区,应低于总面积的10%。合理划分城市公园的功能区域,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休息服务。入口区,是重要的公园区域,其对城市交通,与市民进出公园的方便性,产生直接影响。需要与城市道路,有直接衔接,能有效组织内部交通。文化娱乐区域,承担着组织文娱活动、传承地域文化的作用。文化娱乐区域,应在配套建筑小品、位置选择、视觉效果、实用性方面与其功能定位相配合。作为城市公园最大面积的安静休息区,必须结合公园,已有的自然景观、地形等进行。在安静休息区的小品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强调色彩胆怯、密度适宜、体量小等特点。

三、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未来发展重点与趋势

(一) 结合城市特点,体现艺术气息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要站在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基础上进行,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专属景观。通过树阵设计以及花坛设计,能有效改善场地原本的不足,有效提高公园环境质量,给人们营造舒适、清新的环境。在人文气息浓郁的地区与城市,应多采用梅兰竹菊等植物,有效展现人文性关怀。要想体现城市大公园的“大方得体”,还可以通过生态廊道的形式体现,积极采用精雕细琢方式进行充实。现今社会下,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追求与特色,在设计公园景观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人文艺术特色,积极融入地方特色,展现其独特性。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积极吸收我国古典文化艺术,促进现代化城市公园的建设瘀发展,进一步实现艺术景观设计手法的广泛化与多样化。站在观赏者角度,处处皆情,这样的景观,是其他景色不能取代的,积极借鉴中国园林艺术的设计理念非常重要。

(二) 市郊森林公园的设计

现今社会城市矛盾日趋增多,我们需要按照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对城市公园景观进行设计规划,在人们回归自然需求强烈、绿地面积有限、交通发达的情况下,在市郊建立森林公园成为了设计新宠。以野趣、自然、生态为特色的森林公园,需要结合地区的风景资源,创造性的设计差异性公园。森林公园的主题应向着回归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森林资源、户外活动等方面发展。另外,公园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也应进一步加强。市民在进行旅游过程中,有非常方便的交通,游览路线与主要景观紧凑。必须进一步强化公园的安全性能,完善安全带建设,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四、结语

作为现代化城市,必备的城市公园,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为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余,提供了休息、放松的场所。所以说,在进行城市公园设计时,必须全面掌握人们的生活习惯、地方风俗、城市地貌、环境等因素,综合多方面因素设计实用性强、高品质的公园。

【参考文献】

[1].张为平.隐形逻辑:香港,亚洲式拥挤文化的典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董瑞.试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探讨 篇7

1森林公园的概念

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 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 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 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从本质上说, 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的性质、任务并无原则上的区别, 但由于我国现行体制, 森林公园前身皆由国营林场或苗圃改建, 从属关系不同。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是由建设部门主管, 而国家森林公园则由国家林业局主管。

2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指导思想不明确。森林资源作为大自然的丰富产物, 为人类带来了无尽的资源, 有形的资源包括木材、山珍美味、药材以及各种稀奇的动物等, 无形的资源可以有生态环境方面的, 比如吸收大量的温室气体、保水蓄土以及改善环境等。这些好处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但是在开发森林公园的过程中, 上层的指导思想不明确, 不能全方位的认识森林的结构产业, 使得森林的开发建设过于片面, 一度追求经济利益和结构的美观, 人为的蓄意破坏比较严重, 不能顺应森林的自然发展。

2.2规划设计不科学。在开发建设森林公园的同时, 设计开发单位对于森林的规划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建设方案, 过多的注重了开发森林的经济效益, 将建设单位的盈利目的渗透到了森林公园的规划中, 使得森林过度的挖掘采伐, 破坏了森林的整体结构。一些开发单位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对森林大肆地改造, 许多自然的资源被去除, 修建了人为景观, 这就使得整体的感觉不和谐, 视觉冲突严重。有些建设厂商在设计时没有考虑本地的气候条件, 引进一些外地的植物物种, 很有可能造成物种的入侵, 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2.3规划设计部门与建设单位沟通不够。想要做好森林公园的修建工作, 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多多沟通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及时的将自己的想法和构思融入到森林公园的建设中, 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增添一抹亮色。但是, 在实际的工作中, 设计部门对于公园的规划都是实现拟定, 经过多方审核最终敲定的项目, 其图纸和设计要求都已经规定好了, 施工单位只要按图纸修建即可。这就造成了双方的沟通不够, 设计图纸将施工注意的事项清楚的标示在图纸上, 交由施工方后就撤出了公园的建设, 一旦施工有什么问题或有改动的地方, 只能自己看着办, 少了一些科学依据。

3对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

3.1明确规划设计指导思想。森林公园, 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大自然的景象, 自由、纯天然、空气清新……所有这些有关大自然的词汇都会清晰的跃入人们的头脑当中。因此, 在对森林公园的建设规划中, 一定要明确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自然景观的开发建设为主, 融娱乐、休闲、度假以及旅游为一体, 打造一个纯生态的养生之地, 为游客呈现出一副山水结合的怡人景象。设计规划的团队在实际的时候, 可以根据游客追求原生态生活的心理, 精心打造几款原住民族的生活场景, 让游客能参与其中, 得到游玩的乐趣。

3.2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3.2.1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总体规划。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是对公园发展方向的一个概括, 要科学合理的制定一个总开发的方针规划, 发展一个集娱乐、养生以及科研为一体的生态项目。纵观森林公园建设的全局工作, 一切以便于民众游玩为基础, 可以发展一些娱乐项目、竞技比赛之类的活动, 让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还能彻底的放松心情。在总体规划的同时, 设计团队要注意建设森林公园的本意, 不能让人为的因素过多的影响森林的自由发展, 对于适宜开发的景观只要适当的修饰即可, 不能过度的发掘, 以免破坏自然的生态环境。

3.2.2坚持分类指导。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项目是在总体思想的指导下确立的, 并与各森林公园的地域特色相融合。对于历史名胜类型的森林公园, 以局部环境保护为主, 在重点保护范围以外, 可适当规划建设一些旅游服务设施, 增添游人的娱乐性。对于综合性的森林公园, 在不破坏风景资源的前提下, 应加大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 使游人在自然环境中充分体会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乐趣。为有效满足游人要求, 规划设计项目应体现出超前意识, 高起点, 高水准, 着眼于长远, 使建设项目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先进水平。

3.2.3注重植物景观规划。作为森林公园, 人们会慕名而来, 肯定是因为对森林自然景观的向往, 在印象中都是山水怡人、茂密的树林层层叠叠、空气清新甘甜、流水清冽透明、芳草萋萋连成一片等, 这些自然景观确实引人入胜, 令人瞎想连篇。森林公园的建设就要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 注重自然景观的规划设计, 合理的利用季节变的交替美感, 还要运用色差的对比来突出设计的主题, 增强视觉冲击, 给游客带来震撼的效果。依据四季的变换, 可以适时栽种一些特色的景物, 比如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垂柳、秋天的枫叶以及冬天的松柏, 都是季节变换的标志, 可以大力的开发利用。

3.2.4提高规划人员思想和业务素质。森林公园的开发设计离不开规划人员的奇思妙想和辛苦付出, 随着人们对都市生活的厌倦, 对亲近自然的追求也是日益膨胀, 因此, 森林公园的建设步伐也逐渐加快了进程。面对当前的形势, 提高规划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是势在必行的, 森林在开发的过程中, 难免会碰到一些稀有的树种, 要及时发现并加以保护, 可以的话, 就根据这些稀有的树种设计一些景观, 供游人鉴赏。规划的时候也要根据森林的走向和深度适量的开发, 一般只是在森林的边缘地带开发景观, 以免对森林的内在结构和食物链组成构成威胁。

3.3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吸收企业资金做为开发建设的主要资金, 是多元化投资建设森林公园的一个特征。企业资金建设森林公园的主要目的是在开发建设的基础上, 释放森林这种特殊商品的价值并获取经济回报。因此,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 必须与建设方充分协商、沟通, 充分了解建设单位的意图。第一, 在政策、法规允许的情况下, 应在设计文件中充分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 与建设单位充分沟通协调;第二, 建设项目的年度安排上应与建设方保持协调, 以利于其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第三, 规划设计中应充分了解建设方的建设意图, 建设项目设计具有适当灵活性, 以利于建设方的后续操作;第四,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规程, 规范的要求。

摘要: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 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 发展十分迅速, 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对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给予了简单的介绍, 对其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说明, 希望能促进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存在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韩业全.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 2003 (4) .

森林公园景观建设问题初探 篇8

森林旅游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成为我国林业部门转变发展观念, 深化林业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林业部门利用自身资源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环境而进行的立体开发、综合利用的一项林业发展的优势项目。它不仅是发展我国生态经济型的一项较为重大的举措, 同时也将森林的多种效益充分地发挥出来。出于现代生态环境的建设, 我国林业部门对原有的林业产业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我国林业部门对森林旅游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不断地扩展和深化。森林公园景观建设就是林业部门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2 规范我国森林公园景观建设的必要性

2.1 规范我国森林公园景观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要求

森林公园景观的建设, 是以我国森林风景资源为依托, 以不断增长我国的森林旅游市场为导向, 以把我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建设发展成为能够促进我国林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林业生态文化建设阵地为根本目标。森林公园景观的建设, 既满足了我国社会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户外旅游需求, 也缓解了社会环境的保护与发展间的矛盾。

森林公园景观的建设, 有力地促进了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森林旅游业由于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 逐渐成为我国林业产业中最有希望且最具活力的替代产业和新兴的支柱产业,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被誉为“朝阳产业”。森林公园的飞速发展, 标志着我国林业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林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充分发挥森林的3大效益, 走出了一条可以让森林资源、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道路。因此, 规范我国森林景观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要求。

2.2 规范我国森林公园景观建设是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规范森林公园景观建设,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 就是要通过科学地规划、进行严格管理, 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封山育林, 林相改造等特殊的技术措施, 为我国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以此促进森林景观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建设森林资源是实现森林景观资源保护的一项有效措施, 他通过在森林开展旅游活动, 为游客提供空间享受来获取经济效益, 同时, 它也利用这些获取的经济利益对森林景观资源提供一定的保护, 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培育起到了一定的反哺作用, 这样一来, 有效地促进了森林景观资源的良性循环, 为森林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林业部门对森林景观资源进行越好的培育和保护, 就能越好地使其发展潜力展现出来, 使其实现更大的价值。反之,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

3 促进森林公园景观建设和保护的有效对策

3.1 在建设的过程中, 以保护为主, 将保护、开发和利用三者相结合

一方面, 它为人们的旅游、娱乐提供了场所;另一方面, 森林公园景观作为本质上是一种森林资源, 它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考虑在内。在森林公园景观的建设中, 其前一方面的性质必须依托其后一方面的性质。

由于森林景观这一资源具有生长周期长的特点, 因此, 一旦其遭到破坏, 就很难恢复到之前的样子。在森林旅游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经常会有大批量的游客同时涌入, 这样一来, 难免会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消耗。此外, 在森林公园景观的开发过程中, 由于开发着对森林资源没有足够的认识或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 经常对森林资源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破坏。所有的这些情况, 都会将森林公园景观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持续发展的基础破坏掉。所以, 森林景观的建设, 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将保护资源放在首要位置, 坚持以保护为主, 并将保护、开发和利用三者相结合为建设原则。

3.2 坚持先规划报批后开工建设

森林公园景观的建设, 首先应当认真地搞好建设规划, 严格地报批程序, 按照规定逐级报批。在开工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严格贯彻和实施已经批准的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 然后在森林公园内建设一系列的服务、文化娱乐消遣设施和人造景点景物。这些景点的建设, 必须符合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

3.3 保证各项景观设施的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森林公园景观建设, 必须从长远的利益出发, 以保护原有的生物工程为主, 合理开发和大力培育森林景观, 将森林公园原有的环境宜人、宁静清晰的景观特点展现给游客。

4 结语

当前, 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森林公园景观的建设, 不仅符合了林业发展方式的转型, 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和娱乐生活。但是, 建设森林景观必须符合其建设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生态保护和经济收益的双重效果。

摘要:文章对森林资源景观建设进行了分析, 结合规范我国森林公园景观建设的必要性, 提出了促进森林公园景观建设和保护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森林公园景观,建设,林业

参考文献

[1] 萧玉瑜.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5

上海森林公园生态与景观初探 篇9

1 共青森林公园

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为主要景观的特色公园, 共种植200余种树木, 总数达30多万株。公园分为南北两园, 北园占地108.7hm2, 南园占地160hm2。南北园风格各异, 北园着重森林景色, 有丘陵湖泊草地;南园则小桥流水, 一派南国风光。

全园乔木与灌木之比为1:0.58, 常绿树与落叶树之比1:0.46。植物主要以群植、林植方式栽植。东部沿江岸密植乔木, 下植灌木;道路两侧, 水岸旁边, 采取间植或丛植;在平缓的草地上则布置疏林 (密度小称为疏林) 。园的东北部本身地势较高, 林植雪松、香樟、柏树等高大常绿树, 凸显雄伟挺拔气势。其他地区结合地形和意境, 布置以一种乔木为主体的树群、树林, 形成大小、高低和郁闭度 (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 不同的园林空间:如“秋林爱晚”附近主要种植彩叶树种乌桕、红枫、火炬树、石楠等, 以烘托秋季季相;“水乡映秀”景区以竹林与水景相得益彰;水岸湖边种垂柳、蒲芦;浅水处点缀慈菇、水芋、菖蒲、水蓼等水生植物;湖中种睡莲和荷花。地被植物种有酢浆草、石蒜、葱兰、书带草、地蒜、野菊花、诸葛菜等。公园露地栽植的花卉有松果菊、火星花、千屈菜、大花萱草、福禄考、毛地黄等宿根花卉, 和天人菊、百日草、江甜菜、风铃草、虞美人、一串红、金盏菊等草花。

2 滨江森林公园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面积约300hm2, 它占据上海独一无二的“三水并流” (黄浦江、长江、东海汇聚) 的地理位置, 分布着自然森林景观群落、滨江湿地生态系统, 并且是日出和日落的观赏点。公园隔黄浦江与炮台山相对, 隔长江与横沙生态岛、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九段沙湿地保护区相望, 是上海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郊野森林公园。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乡土植物和动植物的栖息地, 适合游客享受休闲的乐趣。公园设湿地植物观赏园、生态林保护区、滨江岸线观景区、蔷薇园、木兰园、杜鹃园、果园区等多个自然景点。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的建设着重突出“自然———生态———野趣, 保护———创新———发展”的主题, 以生态为主和以乔木为主, 凸现出野趣和自然风貌。充分利用苗圃的原有资源, 因势利导, 创造更吸引人的城郊森林景观的同时, 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各项功能服务。

“湿地生态观赏区”位于公园西侧, 约占13.4hm2。走在错落的水边石道上, 在一片片水杉、枫香、广玉兰丛中, 乌桕、枫杨等本地乡土乔木交错, 顺着起伏不定的地势, 几条溪流从林中穿过, 汇集到低处, 形成一个4hm2的浅湖。湖边鸢尾、水葱等植物生机盎然, 时不时有小鸟掠过水面。这里的水生植物共有50多种, 到了夏秋季节, 水中的荷花、莲花绽放, 岸边则是芦苇丛生。自然湖岛、沼泽湿地、溪流、林地等原生自然景观, 形成了“林溪间杂”的景观氛围和游憩空间。

3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崇明岛的中北部, 总面积为360hm2, 是目前华东地区已形成的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森林公园植物资源丰富, 有乔灌木、藤本类、水生植物、陆上野生植物近1000种, 其中, 仅药用植物就有100多种。园中林木以水杉、柳杉、白杨、刺杉、棕榈、刺槐、楝树、银杏、香樟为主。其中素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 高大挺拔、树形优美, 种群庞大, 为公园的主要树种, 几乎遍布了公园的每一个角落。

4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上海市郊西南松江境内。公园地跨佘山、天马、小昆山3个镇境, 包括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北竿山、厍公山、薛山、凤凰山、东佘山、西佘山、辰山、钟贾山、天马山、机山、横山和小昆山等大小山峰12座, 其中天马山最高, 海拔98.2m, 佘山居其次, 97.2m。绵延长约13km, 山地总面积4.01km2[1]。佘山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是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胜地。佘山地区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是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绿化覆盖率达81.2%, 植物资源丰富, 有低等植物104种, 高等植物788种, 涉及216科578属。树龄百年以上的香樟、枫杨、麻栎等古树名木147株, 其中天马山古银杏有700多年。

5 滨海森林公园

滨海森林公园坐落于上海南汇滨海旅游度假区, 公园总面积358.7hm2。滨海森林公园以生态学理论作为规划指导思想, 是东海滩涂上建筑的人工森林公园, 设计总面积达3.6km2。它以自然生态学为设计理论, 模拟自然森林生态, 充分贯彻“以人为本, 与自然共存”的理念, 将森林、草地、沼泽、沙滩、水面等组成观赏性、娱乐性具备的整体生态系统。运用植被的丰富多样, 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 强化多层次美感而彰显文化内涵。

6 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

总面积为53.46hm2的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位于宝山区东部, 沿江的岸线长达1974.13m。该公园的设计突出生态恢复及文化重建理念, 不仅让原有的滩涂湿地在设计中得到有效的保护, 并在沿江岸线一侧利用大小生态岛的组合及潮起潮落的水位变化, 营造11hm2的迷人湿地景观。公园陆地面积约60hm2、滩涂湿地约50hm2, 沿江岸线长达2km, 分为森林休闲观光区、谷地生态走廊区、荒漠景观区和滨水湿地景观区等5大区域。

7 世纪森林公园

世纪森林公园位于奉贤区海湾镇。园内植树达400多万株, 品种约350种, 是在模拟自然、回归自然的基本理念指导下, 通过人工营造形成的近自然形态的森林。园内营植浑厚而又凸显自然的复合混交林群落, 将观花、观叶、观果有机结合, 用各种彩叶树种星点在绿色的本底之中, 已经形成了以森林生态为基础的多彩的城市森林景观。园内植树达420多万株, 植物种类达79科342种, 其中梅花6.7hm2、30品种、万余株;竹类26种30.4万株;还有沉水樟、舟山新木姜子、黄檗等多种为国家珍稀濒危树种。

世纪森林公园中的1号景观林, 面积为38.7hm2, 层次感丰富、野趣味足、物种丰富。乔灌木种类达60种以上, 其中以榉树、乌桕、重阳木、香樟、枫杨、海桐、蚊母、银杏、女贞、乐昌含笑、香椿、臭椿、湿地松为主。在4年内能形成如此景观, 是源于良好的绿化理念:种植采用随机不规则种法, 实行乔、灌、草立体配置方式, 做到常绿与落叶, 速生与慢生树种搭配恰当, 实现景观林功能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森林公园的目的是保护其范围内的一切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并为人们游憩、疗养、避暑、文化娱乐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城市森林公园具有森林生态系统和公园的双重功能, 对于建设城市生态和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改造提升思路 篇10

1 广东森林景观建设概况与作用

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的主体, 是林业自然保护结构体系的组成部分, 与大都市人群生活息息相关, 是林业向社会提供生态服务的重要形式, 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吸引着各地游客。维护和提升森林公园的林木花草景观, 既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多样性, 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户外游憩场所。作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林业大省, 广东的森林景观建设与大发展历时半个多世纪。解放初期的广东省森林覆盖率很低, 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18.7%, 凭借有限的森林资源, 根本谈不上森林景观建设。为扩大森林资源,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依托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森林景观建设飞速发展, 在全国已处于领先地位。至2009年底, 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园419处, 总规划面积98.09万hm2, 占我省国土面积的5.5%, 占林业用地的8.9%。其中国家级26处, 面积20.66万hm2;省级61处, 面积10.32万hm2;市县级331处, 面积67.11万hm[2,3]。森林公园建设作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 开辟了一条不损耗森林资源但又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道路, 很好发挥了森林资源的多功能效用。

首先, 各地的森林公园不仅成为保护森林风景资源的主要形式, 而且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

其次, 以森林公园为依托的森林生态旅游业初具规模, 成为旅游业和林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的铁杉林、广东松林、高山矮林, 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典型常绿阔叶林等。

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森林景观, 尤其是阔叶林景观资源。提高对这些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对促进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地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4]。

2 广东森林景观的主要类型

广东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环境带内, 植物区系年代久远, 分布着以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以及热带季雨林, 还有亚热带针叶林、热带针叶林、红树林以及杉木、马尾松、桉树、木麻黄、竹林等人工林, 森林景观丰富, 大致可以分为八类, 下面仅介绍与广东森林景观密切的几个主要类型[2,3,4]。

2.1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作为我国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之一, 一般优势树种不明显, 林冠繁茂, 参差不齐, 多呈波浪起伏, 由于落叶树种的存在, 具有较明显的季相林相变化, 是属于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之间的过度类型, 在广东主要分布在粤北山地, 因适应气温的变化, 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 是海拔升高效应所促成垂直分布带谱上的森林植被类型, 其分布下限同常绿阔叶林相接。森林群落结构通常分布为乔木、灌木及草本三层, 有的还有苔藓活地被层;常见的落叶树种有水青冈属等, 而常见的常绿树种有樟属、山茶属、柃木属等[6]。

2.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在中国亚热带地区分布广泛, 是具有代表性的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 也是广东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之一。构成广东常绿阔叶林的基本成份, 是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木兰科等科的常绿树种。这些科的常绿树种在广东非常丰富, 往往是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或共优种。

按广东常绿阔叶林的组成、结构和生态特征, 可分为3个森林植被亚型, 即:典型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矮林[7]。

2.3 热带季雨林

热带季雨林是在热带干湿交替显著的季风区, 由多种能耐干热的常绿和落叶树种组成的季相变化明显的森林类型。热带季雨林在广东主要分布在西南部雷州半岛一带, 北至廉江、茂名、阳江一线。广东热带雨林的植物区系与龙脑香林及山地雨林相比较, 虽然仍以热带区系为主, 但从树林群落的建群树种看, 已有较明显的变化。

2.4 亚热带针叶林

亚热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丘陵低山区, 这些针叶林分布区的土壤多属酸性红壤、黄壤和赤红壤, 有的马尾松和在相同立地条件生长的阔叶林有较强的抗性, 能够在干旱瘠薄的立地上蔚然成林, 成为绿化荒地的先锋树种。

2.5 热带针叶林

热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广东西南部, 大多数树种都是散生于阔叶林中, 形成针阔叶树混交林。

3 森林公园林木景观存在的问题

上述讲了广东森林景观的八大类型, 虽然在各大森林公园基本上都有分布, 但因为人类活动过于频繁, 把原有地带的森林植被破坏了, 原本丰富的森林景观类型大多已演替为人工次生林, 不仅林相破碎, 而且观赏价值差, 让植物景观本应有的疏密相间、晦明变化的美丽图景消失。从扩大森林公园的吸引力、提高旅游者的关注度与回头率来看, 大都存在着一些景观缺陷[5,6]。

3.1 古树名木稀、观赏林木缺

由于森林公园多处在城郊结合部, 频繁的人为活动产生各类污染, 使园内部分景观植被受到破坏, 目前大多数园区缺乏具有较高价值的珍贵植物和体量巨大、景观效果好的观赏树木。

3.2 树种较少, 林相单一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以马尾松、杉木、相思树和果树等树种所构建的同龄针叶纯林植物群落为主, 目的建群阔叶树种较少, 林相单一, 物种多样性单调, 树型优美的阔叶树和观花观叶的植物较少, 景观类型不够丰富。

3.3 季节色彩变化少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以彩叶树种作为建群树种较少, 以彩叶树种为主的植物景观比重小, 整个森林植被更是缺乏季节色彩上的变化。从总体上来说, 缺乏季相变化, 景观效果不佳。

3.4 缺乏波动起伏的层次变化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层次单调, 以单层结构为主, 复层林及树种组成多样、林龄古老的复层混交林较少, 使得植物景观缺乏波动起伏的层次变化, 美学价值偏低。病虫害更容易大面积暴发, 不利于森林可持续发展。

3.5 缺乏树影婆娑的自然美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中, 现有常绿阔叶林分布局有限, 缺乏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科、山茶科、冬青科、山矾科等组成的常绿阔叶林 (地带性顶极森林群落) , 造成公园植物景观缺乏树影婆娑的自然美。

3.6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地域差别显著, 局部落叶树种、灌草连片等的植物景观在冬季时显得十分荒凉与萧条。

4 森林景观的改造思路

以上问题的存在, 让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的改造升级成为当务之急。森林景观的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景观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景观植物.成功地组织和建立园景, 改造出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在森林景观建设中, 应根据森林公园内自然概况, 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 以当地特色树种、花 (叶) 色树种为主题树种, 以乡土阔叶树种为基调树种, 坚持生态化、乡土化, 注重恢复和保护地带性森林植被群落, 不搞“一刀切”的形象工程[6]。

4.1 摸清森林公园家底有针对性地引进植物资源

森林公园主体景观是植物景观, 森林植物景观资源的调查、认识、评价、开发和组织是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改造的核心和基础。大多数珍稀植物起源古老, 是大自然进化过程中的幸存者。由于各种原因, 它们的生存受到威胁, 有的甚至处于绝种的边缘,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意义重大.是研究植物进化的活证据。要摸清家底, 就必须组织林学专家进行植物资源调查, 对公园各种自然或人工栽植的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等植物景观的地带分布、珍稀度、吸引度和科学度进行评定, 确定出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特色, 找出最突出、又具有代表性和当地特色的植物资源。为增强吸引力, 公园可以建立珍稀植物园、兰花植物园、梅园、药用植物园、野果植物园等专类植物园景观, 进行挂牌说明, 建成科研科普基地, 寓教于游赏之中。昆明的金殿、西双版纳的热带花卉园在这方面都做得很有特点, 在公园大门附近地段、服务接待站和住宿点及游览步道两侧, 选择配置了反映公园主题的代表性植物[5]。

4.2 对天然林、次生阔叶林进行封禁性保护

森林公园中的天然林和次生阔叶林是宝贵的森林景观资源, 应当对其实施封禁性保护或限制性经营。一些本来有林而后被破坏沦为无林地的地方, 只要条件允许, 一般都适于采用封育措施任其自然恢复森林, 具体措施有两种[7,8]:

一是对森林公园内具有天然下种或者萌蘖能力的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地实施封禁, 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 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 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者灌草植被。

二是对森林公园内低质、低效的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 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 以提高森林质量。比如, 通过合理疏伐、补植等技术措施, 突出功能分区的植物景观特色, 并适当增加花果、色叶、芳香类等植物, 进行美化和香化, 使园内植物景色宜人, 森林景观丰富多彩[9,10]。

4.3 林分改造提高森林景观价值

在森林景观管理中, 对不合经营要求的低密度、低产值以及有严重病虫害的低价值林分, 可以通过林分改造, 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 使之向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林分转化。比如可以引进和保留目的树种, 将低劣的多代萌生阔叶林、不符合经营要求的灌丛、杂木林改为以针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还可以对原有林分的密度和结构进行优化, 组建新的合理树种、科学密度和林分结构, 让整个林木的质量和稳性提高, 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11,12]。

4.4 明确森林景观植物配置的主题

在大面积早已无林、自然恢复无望的地方, 如森林公园中的废弃地, 或在急于要取得森林的生态和景观成效的地方, 就只能求之于人工植树造林, 这时就要注意植物景观搭配主题。

只有确定出森林公园植物景观配置主题, 走差异化道路, 从立意上从地域特色入手, 才能保证所开发的主景具有不同于其它公园的独特景观, 凭借这核心竞争力, 才会吸引游客的脚步。比如惠水野梅岭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改造, 以岩溶地貌上的野生腊梅为主题, 围绕“梅”字做文章, 在公园大门、住宿点以腊梅为主, 在宜林空地和石灰岩杂灌山地上, 栽植腊梅、枫香、乌柏、紫树、火棘等景观植物进行绿化, 反映出公园的“梅”主题。

4.5 适地适树营造森林景观

植被是森林景观的重要基础。植物景观规划在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 要坚持因地因景制宜、适地适树和植被多样化的原则, 通过林分结构的改造与配置, 构成公园境内枝繁叶茂、疏密相间、季相丰富的景观效果。园区内的一些宜林荒山空地.不利于旅游区的建设和开发, 应搞好环境绿化改造。在林木花草的选择和配置时, 只有满足各类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热、水份、温度及土壤等外生态环境的不同要求, 做到适地适树, 才能使植物因子正常生长和保持稳定, 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与旅游环境相吻合[14,15]。

绿化时量利用原有林木, 清理有碍观瞻的枯草和杂灌, 因势利导补植耐荫的林下花、草植物如:南天竹、十大功劳、八角金盘、孔雀木、鹅掌藤、栀子花、夜来香等。还可以根据沿途自然景观及植被情况, 采用木棉、木莲、盆架木、凤凰木、石栗、第伦桃、银桦、白兰、广玉兰、红千层以及适生的棕榈科植物等进行绿化, 配置高低错落的花境, 或种植低矮植物进行遮挡, 或选择适生性强、具观赏性的地被植物进行边坡绿化, 分段营造山花道[16,17]。

4.6 林木景观层次结构合理配置

对于针叶林面积偏大的景区, 可以通过林冠下造林等营林措施, 以逐步过渡的形式建立新的阔叶林植被类型, 使各景区形成独自的植物景观特色。在重点保护森林公园可视范围内森林植被的基础上, 可根据现有植物状况, 注重创造出植物大空间与安逸小空间的不同氛围, 使之在宏观上既有植物的多样性, 又有植物的统一性, 形成春花灿烂, 夏荫浓郁, 秋叶斑澜, 冬景苍翠的气势。同时, 每一个景区在植物的配置上, 注重植物视觉的平面和立面。有景可借处, 树木适当稀植, 或选栽低矮的灌木花卉, 以留出透视线。景观资源不良地段, 要组织较密的树丛遮蔽, 以取得“嘉则收之, 俗则屏之”的效果[18]。

平面上种植点的配置, 对于林木而言, 应根据成年树木的冠幅来确定种植点的株行距, 同时结合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来调整密度。

竖向上应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注意将喜光与耐阴、深根系与浅根系、速生与慢生、乔木与灌木、花草等不同类型的植物种类相互搭配, 按垂直结构的规律台理地结合, 在满足景观植物的生态条件下改造出稳定的复层景观绿化效益[19,20]。

5 结论

破坏森林生态景观系统, 就是破坏人类经济发展本身。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作为林业工作者, 在森林公园的建设或者升级改造中, 必须集思广益, 可以通过多种植物景观改造方法, 将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季相特色的植物按照叶色、花色及观赏期的不同, 运用衬托和对比等手法对森林植物景观进行多层次的改造, 逐步改造成一个层次感强、具有一定色相、季相变化、树形美观的植物景观, 增加人们视野的深度, 切实提升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价值、档次和品位。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国有林场建立的森林公园植物景观为典型, 对森林公园绿化景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 提出了诸多改造思路。森林植物景观要通过合理的选择、配置、改造, 才能为游客提供独具特色的森林景观, 让人们尊享健康、收获视觉美感, 让森林公园有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析 篇11

关键词:文化主题公园;文化表达;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5-75-02

1 文化主题公园的含义

城市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的主题与内容,具有创意性的形式与特征,以人文景观为主体,人工建造的一种能够满足游人多样化休闲、娱乐与文化需求的现代旅游目的地[1]。我国主题公园根据主题内容大致可分为2类,即以娱乐文化为主的主题乐园和以展示文化为主的文化主题公园。文化主题公园是以各地的历史人文、风土风貌等文化景观为创作源泉,提炼出1个或多个主题,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全园的景观营造[2]。

2 文化主题公园景观的文化表达

文化内涵是文化主题公园灵魂所在,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是对公园土地上的人文景观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设计,既要满足一般公园的各项基本要求,又要通过某一文化主题的集中体现,创造具有公园游赏娱乐和特殊园林环境特征的休闲娱乐空间[3]。

2.1 地域景观的再现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受自然环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历史发展的影响,会出现一些令人难忘、具有标志性作用的地域景观,这些地域景观往往使人一下子就能联想到该城市,从而成为城市特色的代表。地域景观主要包括城市的风景名胜、传统建筑、特色构筑物、农业景观、聚落景观等。通过对城市地域景观的直接模仿和复制来表达城市的地域文化,便于游人理解[4]。

2.2 传统形式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风格和手法的借鉴: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小中见大,精在体宜”,通过借景、框景、对景等造园手法,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园景。传统形式的提炼与融合:对于传统形式的继承与创新不仅仅在于整体风格和手法的应用,通过单纯语汇式的,或者对形式的抽象变形,也能取得相应的效果[5]。历史场景的再现和文学诗歌的物化:将文学、诗歌通过景墙、铺装、雕塑等方式表现出来,或者还原文学、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和场景,或者再现历史场景,都可以给人丰富的联想和美的感受。当对传统生活中的某些典型同时又具有特定的地点、地域特性的场面进行物化,将会使人想起某个时代的生活,某个地域特定的传统景观,从而更加具体和生动地表达城市文化[6]。

2.3 象征与隐喻 突破功能与表面形式的束缚来传达具有深层内涵的内容,一般有直观和抽象两种形式。象征或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传达设计者某种深邃的思想,引起人们对空间环境的联想与意象。隐喻借助于具有某种情感语言的物质属性或人们赋予景观的不同文化场所的精神内容与性格,使希望表达的概念具有直观效果,使人们与场所精神进行对话和共鸣[7]。

3 “明月清风”廉政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案例

3.1 总体构思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特殊文化。大力弘扬廉政文化,在全社会形成以廉政为荣、以贪为耻的精神境界和良好氛围,对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安庆市在菱湖风景区内打造一处具有廉政主题文化的景观花园——清风园。“清”取清新雅致、清明廉政之意,意在营造一方沉淀心灵、静雅沉思的公共活动空间。

总体设计构思体现“融合”的理念,把现状、生态、人文、艺术4个层面叠加,构建绿色文化休闲空间。通过艺术的手段解决现状中的不利因素、发挥有利因素,更好地结合景观和人文层面,使其成为集文化、游憩、休闲为一体的景观花园。

设计中选择“墙”与“石”这一空间构筑,作为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之间契合点,赋予其思想与内涵。在“墙”的引导下,通过空间转换,让廉政主题文化在不同的空间片断中得到“叠加”,突出公园的主题文化氛围。

3.2 文化内涵的表达 公园设计中,以“地方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为主题进行设计,结合广场、园路、园林小品、植物配置等景观元素,融入历史典故、风土文化,在每个景区主题展现中起到重要作用。

3.2.1 景点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 园区内分为清风广场、源远流长、片墙语望、宜城清韵等8大景点。(1)清风广场:为入口处休闲小广场,一组组合式景墙将人们视线引入公园。景墙之上题刻“清风园”3个大字作为公园入口标志,并配有清风园简介及总平面图,让人一目了然。周边结合现状雪松配置景石、矮墙、坐凳及花木,形成亲切宜人的入口空间。(2)源远流长:通过亲人的人物场景雕塑与故事墙,艺术讲述历史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太守陆绩身上的故事——廉石的故事,以此表达中国廉政文化源远流长。石墙选用不同纹理的自然面与镜面花岗岩进行块面切割,配以场景雕塑、抬高的地面及矮墙等形成艺术气息浓厚的画面。(3)片墙语望:以一组掩映于雪松林中的石墙来突出空间的引导性,石墙选用不同纹理的自然面与镜面花岗岩(或不同材质的铜浮雕与花岗岩)进行搭配。石墙之上按时间顺序分别镶刻3位安庆地方名人赵朴初、陈独秀等人有关清廉的箴言、诗句,表达智者先贤的人生态度,让人不经意间有所感悟。这是一组过渡空间,以现代感的疏林草坪和序列感的景墙等要素,将空间处理得精致而富于变化,在感悟之时也让人领会到细腻的园林空间之美。(4)宜城清韵:香樟林下浓荫匝地,以一组浅浮雕的形式讲述两则发生在安庆本地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六尺仁巷等,这里没有悲壮的、戏剧性的或轰轰烈烈的事件发生,但却在看似平凡的小事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芒,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这里也是一处停留、休息的小空间,游人至此可在一片轻松、闲适的氛围中细细品味。(5)明月清风:这是一组以石为主的景点,景石布置力求有聚有散、顾盼呼应,错落有致,宛若天成。清风徐来,明月从树的罅隙中洒落下来,一组景石自然散置于微微起伏的地形之上,主景石上题刻赵朴初先生“明月清风”4个大字,点明主题。此处为点晴之处,前面通过艺术手段表现的各种情境与故事至此令人豁然开朗、恍然大悟。(6)清风竹林:结合现状竹林向北延伸,竹下林缘,三石成组,错落有致的散置景石,构成竹石为绘的园林画意空间。石上题刻咏竹诗句,以竹喻人言志,烘托气氛。游人漫步其间,或走或停,慢慢观赏,自然过渡到下一空间。(7)爱莲怡情: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花中君子。利用莲湖水域,水中植莲,岸边设台,置身台上可观赏湖中大片荷花,故名“爱莲台”。莲者“廉”也,借物言志,意味深长。同时通过莲花汉白玉浅浮雕铺地,“莲”字篆体文字雕刻,题刻于景石之上的咏莲文字等,营造整体环境氛围,以感染游人,陶冶情操。(8)怡莲幽思:利用园内闲置的游船码头——莲怡港,进行修缮,廊内增设碑刻,或季节性开展宣教活动。廊外在草坪上、竹丛旁散置三组亲人尺度的人物寓言故事雕塑(或人物雕塑),以富有哲理的故事宣扬正义,启迪人生,寓教于乐。

3.2.2 植物配置中文化内涵的表达 植物是营造景观的重要素材之一,植物配置以体现主题文化为原则。设计时对园内现有的香樟、雪松、竹、梨花、龙柏等植物均采用保留的方式,既是对现状的尊重,也避免浪费。局部地段结合景点建设及地形改造,适当增植苗木,以丰富植物空间层次。为了更好地营造文化氛围,突出主题,增植的苗木以竹、梅、莲花为主,喻意高风亮节。

4 结语

文化主题公园不同于一般概念的主题公园,而是现今主题公园向文化资源转向的产物,其景观设计接近园林化、自然化,担当多种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安庆市“明月清风”廉政文化主题公园,通过深入发掘和提炼安庆文化的丰富内涵,借助丰富的景观设计语言和多种文化表达方式来传递城市信息,塑造城市特色,创造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园林新文化。

参考文献

[1]吕勤智,冯阿巧,刘美星.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11(6):39-43.

[2]杨晓曼,段渊古.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营造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18-19.

[3]韩敏,段渊古.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6):310-316.

[4]姜涛,杜莹,杨芳绒.郑州绿博会城市展园景观设计与文化表达[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2,29(2):37-40.

[5]李岚.文化的表达与挖掘一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倾向性分析[J].规划师,2001,17(6):57-60.

[6]张群,高翅,裘鸿菲.从景观符号看传统景观文化的传承[J].华中建筑,2006,24(8):135-136.

[7]陈明,陈勇.园博会地方性展园中主题的表达一以江苏省第六届园艺博览会地方主题展园为例[J].绿色科技,2010(5):l-3.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 篇12

城市公园是指除自然公园外的公园, 包括综合性公园与公园的类别 (如主题公园, 城市广场, 植物园, 动物园, 等) 。在中国, 城市公园具有:生态功能, 景观功能, 防灾功能, 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在国外, 除了旅游, 休闲, 商业活动和文化宣传功能, 还具有美化的功能和人性化的功能。

在一般情况下,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无形价值, 因此, 合理规划公园广场布置, 对人们的各种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广泛使设计适合的地方, 优化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 增强城市的活力, 更好的城市更加丰富多彩的建筑。

2 城市公园设计的理念

“城市溪肺”, 引入“海纳百川”的气势, 并更加强调这种气势之源;将主题升华到本源的深度, 并借助“溪”的形态和体量来形容这一项事业所需要的精致度。同时“溪”较之“川”更强调融汇, 和“百舸争流”的自然力量, 也更符合城市文脉和地壳特征。

“溪”是交织的川, 是细腻的川, 是绿色的川。作为城市的人工肺, 公园的路网形态。将人们的欲望总结成这样的一种枝状结构, 气流、人流从四方汇集而来, 以明月湖为终点, 完成多种轴线的交织。

人的动线规律, 心理需求等串接关系, 以及各种功能交织的多种因素的叠加, 自然而然的决定出公园的形态结构, 宛若肺叶的血管;似珊瑚状的绿色树林。它将经脉上的尘土和二氧化碳等进行吸附转换, 变成新鲜的氧气提供给市民, 这是呼吸的本质。

更像是海潮冲退后, 在滩涂上刻下的美丽纹脉, 经历着岁月的冲刷、新陈代谢, 或许滩涂上还留下一颗颗晶莹的海珠, 而我们是在沙滩上的顽童, 拾起的是对纯真的回忆。主脉轴线就是在这个溪脉上的一条绿色低碳之路, 也是一条低碳科技展示的走秀台。综上所述, 公园应当满足以下四个功能:

⑴创建一个生命体系完整的绿色城市展示空间

⑵平衡和协调周边建筑的功能关系

⑶提供人们一个最大程度的和自然互动的多功能空间

⑷创造一个可以烘托时代氛围的地标性景观空间

3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

景观设计是以创造绿色优美的环境为目标, 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及审美取向。绿化景观要体现融入性和参与性。充分体现园林给人们的遮荫, 快乐的灵感, 陶冶性格, 舒适的效果。

3.2 生态优先原则

利用生态学的理论, 在设计过程中要尊重物种多样化, 减少资源的稀缺, 保持营养和水循环, 保持原有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 改善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健康,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对象。

3.3 植物造景原则

利用植物色彩, 姿态, 风韵美, 等多样化的特点, 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的融合, 彩叶的树种和常绿树种配置, 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 显示季节动态变化, 达到三季有花, 四季看到绿色, 从而提高生态环境。

3.4 整体性原则

城市公园是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开放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园的空间部分必须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协调。因此, 城市公园和市区之间应该要加强联系防止公园地区防止公园地区成为孤立规划的一个独立体。

规划公园必须要与整个城市联系起来, 把活动引向城市公园, 以开放的绿色空间系统和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统连接城市和公园, 使城市肌理的延续。此外, 公园内虽然会因为各地块的属性不同而导致使用性质的不同, 但不同的地块的风格应统一, 在整体效果具有和谐感。

4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措施

4.1 公园区域空间设计

区域空间“以人为本”是公园的设计非常重要部分, 应该善于利用设计地形, 在自然景观与植物的情况下, 充分体现地方的技术优点, 使每一个空间相互渗透, 和谐统一。

城市公园建设过程中, 空间的景观设计应动态和静态相结合, 开闭相间。创造多层次的绿色景观空间。利用高低错落, 层次丰富的花草树木, 花坛, 长椅, 石饰品, 景观多样化, 实现生态功能, 景观和便利的多样化。公园开放空间较大, 可适当做一些地形处理, 控制在路面约50cm, 可以更丰富景观层次。

4.2 公园设施设计

城市公园内设施的设计要考虑人们更多的参与机会, 在观看景观的同时, 也需要有一点可触的机会,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放松心情, 心情开朗, 这也体现出了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

考虑到开放式公园设计的特征, 城市公园的另一部分的边界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过渡, 必要时连墙都可以被取消, 这样可以让公园直和其它空间接触, 变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 也可以为公园的参与性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绿地中设置的照明设施应与整体环境相协调, 照明设施采用混合照明方式, 利用庭院灯、投光灯、草坪灯等灯饰及不同光源将自然光 (月、星光) 和人工光混合起来。

在公园绿地上的座椅和板凳的数量应根据20%-30%游人容量设置, 每公顷土地面积的座位的平均数一般不小于20只, 要合理的分配, 并可以按照现场情况设置相应的锻炼器材。

公园广场路面尽可能铺设透水材料, 形式和颜色的搭配应该有图案模式, 不应使用无防滑的石头, 地砖及玻璃等。公园, 广场出入口和公共厕所, 应符合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4.3 植物造景设计

植物在公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合理有效的植物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设计实践效果来看, 公园绿地内部土地利用率按照用地类型和用地面积来确定, 同时, 绿化, 建筑, 公园道路, 水体用地率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公园绿地率要达到65%。

城市公园设计要以植物造景为主, 要有街景艺术效果, 同时要设置休息设施, 绿化率应达到65%。休闲、景观为主的绿色广场, 绿地率应达到60%。在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 对于植物造景的最终原则是按照功能, 艺术成分和生物特性要求的完美结合,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充分发挥植物的形式美特征, 为公园增加色彩。

园内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 密度适当, 高低错落, 一定程度的意识的形成;色彩丰富, 主要树种常绿的为“背景”, 四个季节都开花的灌木不同颜色的搭配。尽量避免赤裸的地面, 广泛的垂直绿化和各种灌木和草本花卉装饰, 使植物达到四四季常青, 三季有花;和园林小品的妥善安置, 草图设计中的形状, 有新的思想色彩, 实践, 使其与建筑兼容。

城市公园在植物竖向设计上, 考虑用苗木、构筑物 (亭、廊、花架、景观柱等) 跟平坦地势之间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组团, 突出公园的景观层次。考虑到道路及绿化排水, 标高设计上以自然地形稍加平整, 利用场内挖填土、外购部分种植土来满足公园的土方需求。既保证了排水通畅, 亦能节约财政支出。部分地势较低处为亲水休闲、活动、嬉戏区, 主要有亲水平台、游船码头、沙滩休闲、滨河栈道等。

4.4 水景设计

我们在城市综合节水研究中指出, 作为最受市民欢迎的动态水景, 在慈溪市具有众多明显的优点。故在景观设计中, 除了神秘幽谷区以外, 我们把大型水景打破为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动态水景。在大幅度节约水资源的同时, 以更小的代价创造更多的亲水空间。极大的提高了整个区域的水景可视率与水景参与率。

5 公园园路景观铺装

公园园路铺装的表现要素园林铺装的形式多样,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主要通过质感、颜色、纹理相互结合而发生变化。

5.1 路面质感设计

园路路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质感给人的感觉。铺装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空间的大小, 大空间要粗一点, 应该选择质地厚, 粗线条清晰的材料, 因为粗糙常使人感到安全, 沉重的, 开朗。所以, 大面积的铺装应使用较粗的铺装材料, 细微处, 应选择质地优良细质感的材料。

5.2 路面色彩设计

色彩是灵魂的表达方式, 它可以让设计师的情感强烈地贯入人们的心灵。色彩要有鲜明的个性, 温馨的色彩, 冷暖色调典雅, 明亮的色彩轻快, 黑暗的寂静。色彩的应用应该统一在追求变化, 彩色路面要和景观相协调, 另外, 对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 用视觉上的冷暖节奏变化以及轻重缓急节奏的变化, 打破了压抑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实现稳定而不沉闷, 亮丽而不俗气。

5.3 路面纹理设计

路面纹理发挥道路的装饰作用, 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和不同的地方的变化, 每个人的心理感受不同的纹理也是不一样的。一些使用砖铺设地面铺装路面设计效果增强直线或平行线。但是, 必须要小心使用, 具有增强可以改进的方向和视觉空间感的垂直线, 能起到组织路线引导游客的作用。

在公园环路路面上铺装大部分是使用一种形式, 使用白色的鹅卵石组成的线条在景观环境尤为突出, 真正体现了功能与美观性的和谐统一。此外, 在城市公园的小路上, 使用大小不同的卵石相互搭配, 并取得了一定的纹理, 在颜色上极具变化, 不仅具有防滑作用, 还可以给人的感觉温暖很多。

5.4 路面尺度设计

铺装图案的大小对外部空间会有一定的影响, 形体比较小的、紧密的形状, 使空间具有压缩和私密感, 形体较大的会使空间产生一个宽敞的尺度感。不同尺寸的大小的图案和与周围的材料的不同的颜色、纹理, 而且影响空间的比例, 可以与环境的和谐构建布局。

该公园在进行空间设计时, 对较大尺寸的花岗岩, 抛光砖等材料适合大空间的, 小尺寸的瓷砖, 和体积小的马赛克, 更适合小空间。但形式感, 在美感上, 大和小的尺寸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不是越大越好, 有时小尺寸材料路面纹理效果或拼凑图案的形成往往能产生更好的形式;或使用体积小的铺装材料组合成大图案, 也可以与大空间取得比例上的协调。

结语

作为一个城市的中央公园, 慈溪商务区中央公园既集中反映了该地域的文化, 又映射了艺术和高科技的融合, 一个新型类的中央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地, 逐渐也会成为一个新城区的旅游胜地。

摘要:城市公园也被称为“景观建筑”的设计原则的主要产物之一。所以, 要加强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 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理念及原则。并结合慈溪商务区中央公园实例, 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公中央园景观设计思路。

关键词:中央公园,交流空间,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园路铺装

参考文献

[1]杨永胜, 金涛.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营建技术[M].中国城市出版社.

上一篇:整合信息提高实效下一篇: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