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家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精选2篇)
上海5家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篇1
上海5家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卫生学调查】
Test Results of Occupati onal Hazards in 5Printing Enter p rises of Shanghai City 张小会,郦胜,储成运,王红楼,孙兆波
ZHAN G X iao 2hui,L I Sheng,CHU Cheng 2yun,WAN G Hong 2lou,SUN Zhao 2bo 摘要 目的 调查监测上海市5家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现状,为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职业卫生有关规范和标准,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 印刷企业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毒物和噪声。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作业岗位环境有害因素超标的仅为甲苯,局部有乙酸乙酯,并有逐年好转的趋势,其他危害因素浓度均低于接触限值。结论 采取必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措施,可使企业发生职业病的危险度降到最小。关键词 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3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1257(200922-2374-03 Subject Test Results of Occupati onal Hazards in 5Printing Enter p rises of Shanghai City Authors ZHAN G X iao 2hui,L I Sheng,CHU Cheng 2yun,et al 1(Shenfeng Geology N e w Technology A pplication Institute Co.,L td., Shanghai,201107,China Abstract [O bjecti ve]To investigate and monit or the status of occupati onal hazards in 5p rinting enter p rises of Shanghai City,and p r 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 or occupati onal hazards contr ol.[M ethods]On 2site hygienic investigati on was perf or
med according t o the relevant nor m s and standards of occupati onal health.[Results]The potential occupati onal hazards in p rinting enter p rise were t oxi 2cants and noise as maj or.I n the nor mal p r oducti on p r ocess,only t oluene was over standard in operati on post,ethyl acetate exceeded the standard in s ome post,with gradually i m p r oving tendency;the concentrati ons of other occupati onal hazards were all bel ow the ex 2posure li m it.[Conclusi on]Necessary p r otective measures can m ini m ize the potential occupati onal hazards in enter p rise.Key words Printing enter p rise;Occupati onal hazards;Contr ol effect evaluati on 作者简介:张小会,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 价工作。
作者单位:上海申丰地质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201107
伴随工业化进程,印刷业蓬勃发展。由于受生产工艺及经济因素的制约,印刷车间采取通风换气治理印刷油墨中多种有机溶剂的危害,以及隔离去除噪声危害具有一定难度,印刷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法律法规、卫生标准[123]要求,我们抽取上海市有代表性的5家印刷企业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跟踪监测调查,旨在了解上海市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概貌。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 根据印刷油墨中溶剂的成分和直接感官,以及前
人[428]对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就作业岗位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监测调查。从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作业岗位设置特点,作业场所建筑设计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控制现状、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调查。
1.2 方法 将5家印刷企业分别标为A、B、C、D、E,进行职业 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
1.2.1 采样方法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 BZ 159-2004。1.2.2 检测方法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测定方法》(G BZ/T 160-2004,采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噪声计等方法测定。
1.2.3 评价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 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G BZ 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G BZ 2-2002。2 结果与分析
2.1 危害因素识别 根据文献报道及我们调查认为,印刷企业
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溶剂汽油、苯乙烯和噪声。噪声因素对印刷岗位上的人员可造成职业病危害,而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正常情况下将会控制在安全标准之内。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2.1 印刷机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见表
1、表2。
由表1可见,A 企业在2005年度的印刷机,作业岗位环境中有一组甲苯监测值,包括短时间接触浓度(STE L 和时间加权平均
(T WA 浓度,超过容许浓度;2006和2007年度,A、B、C 企业印 刷机作业岗位环境中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溶剂汽油监测 STE L 值和T WA 值以及噪声均未超标。2年度的同一企业同一
监测危害因素平均值略有变化,但差异不大。
表2为D、E 企业2005和2007年度印刷机作业岗位环境中部分危害因素监测平均值。由表2可见,2005和2007年度,E 企业的作业岗位环境中有一组甲苯STE L 和T WA 值超标,乙酸乙酯浓度虽未超标,却相对较高。其他危害因素浓度和噪声均属合格。
表1 上海市A、B、C企业不同年度印刷机作业岗位部分危害因素监测平均值(mg/m3,n=6 年份监测 企业 苯
STEL T WA 甲苯 STEL T WA 二甲苯 STEL T WA 乙酸乙酯 STEL T WA
溶剂汽油 STEL T WA 噪声 dB(A 评价3 2005A0.30.331.5△22.4△ 2.5 2.584.0甲苯不合格B0.30.3 3.9 2.5 2.5 2.580.0合格
2006A0.30.118.3 6.6 2.5 1.684.3合格B0.30.3 2.5 2.5 2.5 2.591.0合格 C0.30.3 2.5 2.5 2.5 2.510.010.059.036.089.0合格
2007B0.30.3 3.1 2.5 5.2 4.186.6合格C0.30.3 2.5 2.5 2.5 2.57.7 3.418.4 5.888.0合格
注:3评价依据G BZ2-2002:苯PC2STEL10mg/m3,PC2T WA6mg/m3;甲苯PC2STEL100mg/m3,PC2T WA50mg/m3;二甲苯PC2STEL100mg/m3,PC2 T WA50mg/m3;噪声日接触时间4h88dB(A,1h94dB(A;乙酸乙酯PC2STEL300mg/m3,PC2T WA200mg/m3;溶剂汽油PC2STEL450mg/m3, PC2T WA300mg/m3。去除一组超标样后计算的平均值。
表2 上海市D、E企业不同年度印刷机作业岗位部分危害因素监测平均值(mg/m3,n=6 年度监测 企业 苯
STEL T WA 甲苯 STEL T WA 二甲苯 STEL T WA 乙酸乙酯 STEL T WA 溶剂汽油 STEL T WA 噪声 dB(A 评价3 2005D0.30.3 2.5 2.5 2.5 2.5 2.5 2.2482673.1合格E0.30.362.6△39.8△ 2.5 2.5 2.5 2.520813675.0甲苯不合格2007D0.30.3 2.5 2.5 5.1 2.7 2.5 2.5101072.0合格E0.30.322.6△13.0△ 2.5 2.5 2.5 2.5352573.5甲苯不合格注:3评价依据G BZ2-2002;苯PC2STEL10mg/m3,PC2T WA6mg/m3;甲苯PC2STEL100mg/m3,PC2T WA50mg/m3;二甲苯PC2STEL100mg/m3,PC2 T WA50mg/m3;噪声日接触时间5.5h85dB(A;苯乙烯PC2STEL100mg/m3,PC2T WA50mg/m3;乙酸乙酯PC2STEL300mg/m3,PC2T WA200 mg/m3。去除一组超标样后计算的平均值。
2.2.2 覆膜机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见表3,表4。表3为B企业在2005—2007年度覆膜机生产过程中作业岗位环境部分危害因素监测平均值。由表3
可见,B企业在2005和2006年度的覆膜机作业岗位环境中甲苯STE L值和T WA值均超标,苯、二甲苯监测值均属合格。
表4为E企业不同年度涂膜机生产过程中作业岗位环境部分危害因素监测平均值。由表4可见,E企业在2005年度的涂膜机作业岗位环境中甲苯、乙酸乙酯监测浓度(包括STE L值和T WA值超标,苯、二甲苯浓度和噪声未超标。2007年度这些监测指标的STE L值和T WA值均属合格。
表3 上海市B企业不同年度覆膜机作业岗位部分危害 因素监测平均值(mg/m3,n=6 年度 苯
STEL T WA 甲苯 STEL T WA 二甲苯 STE L T WA 评价3 20050.30.3352.4254.3 2.5 2.5甲苯不合格20060.30.3266.3169.5 2.5 2.5甲苯不合格20070.30.310.3 6.89.77.6合格
注:3评价依据G BZ2-2002;苯PC2STEL10mg/m3,PC2T WA6mg/m3;甲苯PC2STEL100mg/m3,PC2T WA50mg/m3;二甲苯PC2STEL100 mg/m3,PC2T WA50mg/m3。
表4 上海市E企业不同年度涂膜机作业岗位部分危害因素监测平均值(mg/m3,n=6 年度 苯
STE L T WA 甲苯 STEL T WA 二甲苯 STEL T WA 乙酸乙酯 STEL T WA 噪声 dB(A 评价3 20050.30.3175.3122.2 2.5 2.571943979甲苯、乙酸乙酯不合格20070.30.357.034.6 2.5 2.5332375合格
注:3评价依据G BZ2-2002;苯PC2STEL10mg/m3,PC2T WA6mg/m3;甲苯PC2STEL100mg/m3,PC2T WA50mg/m3;二甲苯PC2STEL100mg/m3,PC2 T WA50mg/m3;乙酸乙酯PC2STEL300mg/m3,PC2T WA200mg/m3;噪声日接触时间8h85dB(A。讨论
3.1 职业病危害程度 目前,对企业作业岗位或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控制效果评价的方法比较单一,只能反映企业作业岗位环境或建设项目在职业病危害监测指标或评价指标与现行的法规、标准的符合程度,并不能对项目进行全面、动态的评估,也无法评价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噪声对印刷企业作业岗位上的人员可造成职业病危害,然而又不易如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正常情况下将会控制在安全标准之内。
对5家印刷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这些企业印刷机和覆膜机(涂膜机作业岗位环境中的噪声控制效果较好,职业病危害程度较低。甲苯的监测浓度常见超标,不仅出现在印刷机作业岗位环境中,也出现在覆膜机(涂膜机作业岗位环境中。可见,甲苯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相对较高;涂膜机作业岗位环境中乙酸乙酯浓度监测值见有超标,印刷机作业岗位环境中却未见,说明前者的职业病危害区域相对较广。
李莉娜等(2006的研究[4]认为,作业职工同时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单纯接触某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更容易罹患中毒性类神经症,同时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慢性影响更为显著。对5家印刷企业生产过程中作业岗位环境跟踪监测结果表明,作业人员主要遭受来自浓度超标甲苯的危害影响,局部有浓度超标乙酸乙酯的危害影响。其他如苯、二甲苯、苯乙烯、溶剂汽油等,由于监测到的浓度较低,造成的职业病危害程度相对更低。
3.2 职业病危害评价 总体上来说,跟踪监测调查的5家印刷
企业对苯、二甲苯、苯乙烯、溶剂汽油在作业岗位环境中的浓度控制还是有效的,乙酸乙酯仅在涂膜机(覆膜机作业岗位环境中的浓度有超标现象。其中,D、C、B 企业对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苯乙烯、溶剂汽油等危害因素在印刷机作业岗位环境中的浓度控制较好;E、A 企业对印刷机作业岗位环境中的甲苯浓度控制尚存在问题,但自2005年以来有不同程度的改进,A 企业达到合格要求。
由上述调查资料可见,自2005—2007年,上海印刷企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是有效的。虽然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部分作业岗位环境中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接触限值的仅为甲苯,局部有乙酸乙酯。胡小炜等(2004对年产4000t 油墨搬迁工程进行职业卫生等研究[5] 和姜彩霞等(2005油墨生产 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研究 [6] 表明,印刷油墨是困扰职业病危害
因素控制效果的要害,须对印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加强积极防护措施,以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由于受到生产工艺及经济因素的制约,治理印刷使用的印刷油墨中多种有机溶剂的危害具有一定的难度。高虹(2001 的研究[7]认为,选择不同类型油墨有可能使车间空气中有害物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这一实践,对类似印刷企业改善职业卫生状态是一种启示。
5家印刷企业对于噪声控制一直比较好。所以,自2005—2007年,未发生过噪声因素超过限值事件,表明印刷企业已引
起足够重视,并在印刷企业建设或扩建项目职业病预危害评价时,就发出了警告和建议[829]。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2002.[4]李莉娜,于咏梅,李惠玲.某合资企业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联合作用
探讨.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19(1:40-41.[5]胡小炜,刘建宁.某公司年产4000吨油墨搬迁工程职业卫生学调查 和评价.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4,22(4:207-208.[6]姜彩霞,杨章萍,张旭慧,等.某油墨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 评价.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5,18(5:307-308.[7]高虹.更换油墨改善胶印车间职业卫生状况.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1,8(5:208-209.[8]文子.职业噪声和危害与接触.职业噪声的危害与控制,2004(12:45.[9]胡文兰,厉志玉,林仁权,等.某印刷企业异地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 预评价分析.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19(5:314-315.(收稿:2009-06-12(本文编辑:方弘
某混凝土搅拌站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分析
【卫生学调查】
Survey and Analysis on Occupati onal Hazards in Concrete M ixing Plant 祁成,吴家兵,吴琨,朱亮亮,赵同强
Q I Cheng,WU J ia 2bing,WU Kun,ZHU L iang 2liang,ZHAO Tong 2qiang 关键词 混凝土搅拌站;危害因素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1257(200922-2376-02作者简介:祁成,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职业卫生工作。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东风职业防治所,442000
混凝土是现在使用量最大的人造建材,由于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利于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国家已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因此,远离施工现场的混凝土集中搅拌站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推广,2008年,中国商品混凝土产量己达到
6.9×108m 3[1]。为了解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状况,2008年4月,我们对本市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分析和现场检测,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十堰市某建筑公司混凝土集中搅拌站。
1.2 职业卫生调查和评价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检测项目有粉尘、噪声。
粉尘检测按照G 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和G BZ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中的采样和检测方法,分别检测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短时间接触浓度。依据G 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噪声检测依据G 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操作进行,依据G 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上海5家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篇2
关键词: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伴随工业化进程, 印刷业蓬勃发展。由于受生产工艺及经济因素的制约, 印刷车间采取通风换气治理印刷油墨中多种有机溶剂的危害, 以及隔离去除噪声危害具有一定难度, 印刷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法律法规、卫生标准[1,2,3]要求, 我们抽取上海市有代表性的5家印刷企业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跟踪监测调查, 旨在了解上海市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概貌。
1 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
根据印刷油墨中溶剂的成分和直接感官, 以及前人[4,5,6,7,8]对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 就作业岗位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监测调查。从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作业岗位设置特点, 作业场所建筑设计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控制现状、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调查。
1.2 方法
将5家印刷企业分别标为A、B、C、D、E, 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
1.2.1 采样方法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 。
1.2.2 检测方法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测定方法》 (GBZ/T 160-2004) , 采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噪声计等方法测定。
1.2.3 评价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 (GBZ 1-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 (GBZ 2-2002) 。
2 结果与分析
2.1 危害因素识别
根据文献报道及我们调查认为, 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溶剂汽油、苯乙烯和噪声。噪声因素对印刷岗位上的人员可造成职业病危害, 而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正常情况下将会控制在安全标准之内。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2.1 印刷机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见表1、表2。
由表1可见, A企业在2005年度的印刷机, 作业岗位环境中有一组甲苯监测值, 包括短时间接触浓度 (STEL) 和时间加权平均 (TWA) 浓度, 超过容许浓度;2006和2007年度, A、B、C企业印刷机作业岗位环境中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溶剂汽油监测STEL值和TWA值以及噪声均未超标。2年度的同一企业同一监测危害因素平均值略有变化, 但差异不大。
表2为D、E企业2005和2007年度印刷机作业岗位环境中部分危害因素监测平均值。由表2可见, 2005和2007年度, E企业的作业岗位环境中有一组甲苯STEL和TWA值超标, 乙酸乙酯浓度虽未超标, 却相对较高。其他危害因素浓度和噪声均属合格。
注:*评价依据GBZ 2-2002:苯PC-STEL 10 mg/m3, PC-TWA 6 mg/m3;甲苯PC-STEL 100 mg/m3, PC-TWA 50 mg/m3;二甲苯PC-STEL 100 mg/m3, PC-TWA 50 mg/m3;噪声日接触时间4 h 88 dB (A) , 1 h 94 dB (A) ;乙酸乙酯PC-STEL 300 mg/m3, PC-TWA 200 mg/m3;溶剂汽油PC-STEL 450 mg/m3, PC-TWA 300 mg/m3。去除一组超标样后计算的平均值。
注:*评价依据GBZ 2-2002;苯PC-STEL 10 mg/m3, PC-TWA 6 mg/m3;甲苯PC-STEL 100 mg/m3, PC-TWA 50 mg/m3;二甲苯PC-STEL 100 mg/m3, PC-TWA 50 mg/m3;噪声日接触时间5.5 h 85 dB (A) ;苯乙烯PC-STEL 100 mg/m3, PC-TWA 50 mg/m3;乙酸乙酯PC-STEL 300 mg/m3, PC-TWA 200 mg/m3。去除一组超标样后计算的平均值。
2.2.2 覆膜机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见表3, 表4。表3为B企业在2005—2007年度覆膜机生产过程中作业岗位环境部分危害因素监测平均值。由表3可见, B企业在2005和2006年度的覆膜机作业岗位环境中甲苯STEL值和TWA值均超标, 苯、二甲苯监测值均属合格。
表4为E企业不同年度涂膜机生产过程中作业岗位环境部分危害因素监测平均值。由表4可见, E企业在2005年度的涂膜机作业岗位环境中甲苯、乙酸乙酯监测浓度 (包括STEL值和TWA值) 超标, 苯、二甲苯浓度和噪声未超标。2007年度这些监测指标的STEL值和TWA值均属合格。
注:*评价依据GBZ 2-2002;苯PC-STEL 10 mg/m3, PC-TWA 6 mg/m3;甲苯PC-STEL 100 mg/m3, PC-TWA 50 mg/m3;二甲苯PC-STEL 100 mg/m3, PC-TWA 50 mg/m3。
注:*评价依据GBZ 2-2002;苯PC-STEL 10 mg/m3, PC-TWA 6 mg/m3;甲苯PC-STEL 100 mg/m3, PC-TWA 50 mg/m3;二甲苯PC-STEL 100 mg/m3, PC-TWA 50 mg/m3;乙酸乙酯PC-STEL 300 mg/m3, PC-TWA 200 mg/m3;噪声日接触时间8 h 85 dB (A) 。
3 讨论
3.1 职业病危害程度
目前, 对企业作业岗位或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控制效果评价的方法比较单一, 只能反映企业作业岗位环境或建设项目在职业病危害监测指标或评价指标与现行的法规、标准的符合程度, 并不能对项目进行全面、动态的评估, 也无法评价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噪声对印刷企业作业岗位上的人员可造成职业病危害, 然而又不易如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正常情况下将会控制在安全标准之内。
对5家印刷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 这些企业印刷机和覆膜机 (涂膜机) 作业岗位环境中的噪声控制效果较好, 职业病危害程度较低。甲苯的监测浓度常见超标, 不仅出现在印刷机作业岗位环境中, 也出现在覆膜机 (涂膜机) 作业岗位环境中。可见, 甲苯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危害程度相对较高;涂膜机作业岗位环境中乙酸乙酯浓度监测值见有超标, 印刷机作业岗位环境中却未见, 说明前者的职业病危害区域相对较广。
李莉娜等 (2006) 的研究[4]认为, 作业职工同时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单纯接触某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更容易罹患中毒性类神经症, 同时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慢性影响更为显著。对5家印刷企业生产过程中作业岗位环境跟踪监测结果表明, 作业人员主要遭受来自浓度超标甲苯的危害影响, 局部有浓度超标乙酸乙酯的危害影响。其他如苯、二甲苯、苯乙烯、溶剂汽油等, 由于监测到的浓度较低, 造成的职业病危害程度相对更低。
3.2 职业病危害评价
总体上来说, 跟踪监测调查的5家印刷企业对苯、二甲苯、苯乙烯、溶剂汽油在作业岗位环境中的浓度控制还是有效的, 乙酸乙酯仅在涂膜机 (覆膜机) 作业岗位环境中的浓度有超标现象。其中, D、C、B企业对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苯乙烯、溶剂汽油等危害因素在印刷机作业岗位环境中的浓度控制较好;E、A企业对印刷机作业岗位环境中的甲苯浓度控制尚存在问题, 但自2005年以来有不同程度的改进, A企业达到合格要求。
由上述调查资料可见, 自2005—2007年, 上海印刷企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是有效的。虽然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 部分作业岗位环境中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接触限值的仅为甲苯, 局部有乙酸乙酯。胡小炜等 (2004) 对年产4000 t油墨搬迁工程进行职业卫生等研究[5]和姜彩霞等 (2005) 油墨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研究[6]表明, 印刷油墨是困扰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的要害, 须对印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加强积极防护措施, 以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由于受到生产工艺及经济因素的制约, 治理印刷使用的印刷油墨中多种有机溶剂的危害具有一定的难度。高虹 (2001) 的研究[7]认为, 选择不同类型油墨有可能使车间空气中有害物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这一实践, 对类似印刷企业改善职业卫生状态是一种启示。
5家印刷企业对于噪声控制一直比较好。所以, 自2005—2007年, 未发生过噪声因素超过限值事件, 表明印刷企业已引起足够重视, 并在印刷企业建设或扩建项目职业病预危害评价时, 就发出了警告和建议[8,9]。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2002.
[4]李莉娜, 于咏梅, 李惠玲.某合资企业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联合作用探讨.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6, 19 (1) :40-41.
[5]胡小炜, 刘建宁.某公司年产4000吨油墨搬迁工程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评价.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4, 22 (4) :207-208.
[6]姜彩霞, 杨章萍, 张旭慧, 等.某油墨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5, 18 (5) :307-308.
[7]高虹.更换油墨改善胶印车间职业卫生状况.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1, 8 (5) :208-209.
[8]文子.职业噪声和危害与接触.职业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2004 (12) :45.
【上海5家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推荐阅读:
包装印刷品色彩鲜艳的三个影响因素08-30
印刷品质量检测与评价11-09
印刷车间质量管理制度5则范文12-18
印刷包装行业需哪些检测仪器08-22
印刷企业10-30
印刷企业07-30
印刷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08-27
印刷企业成本核算05-22
印刷企业成本控制11-29
印刷企业自检自查报告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