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教育改革分析

2024-09-03

法律教育改革分析(精选12篇)

法律教育改革分析 篇1

一、教育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宏观调控法是一系列具有共同属性的带有经济技术规则的法律规范的集合体, 首先国家先制定计划, 然后制定相关政策, 最后是专业调节。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调控关系, 间接性和引导性是其法律规范的形式, 内容则具有程序性。物品一般可分为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特点表现具有非独占性和非排他性。私人物品则是独占性或排他性。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独占和全体成员共享的一种中间状态。教育兼具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双重特点。教育产品, 也被称为由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义务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广播电视和其他形式的公共教育具有公共属性, 无法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实现其供给和需求, 其供求只能由法律来进行调节。民办教育、自费教育、自费出国留学教育、职业培训班等具有专属性和排他性。具有私有属性, 教育服务的所有费用都是由享用这种教育服务的人提供。教育产品的准公共性体现在社会团体、集体组织、协会或企业为自己的成员设立的学校和培训班等, 既其非单纯的公共性, 亦非单纯的私人性。公共组织作出的决策才有可能实现相关的教育发展和规制关系, 这些都是由相关部门提供的教育服务的属性所决定的, 而该属性就包括了公共属性和准公共属性。现代社会, 政府的职责是通过公共决策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间接干预。这样的干预以确保整个教育和社会经济长期协调发展, 以满足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需求, 满足教育的供给和需求总量的收缩和扩张的需求, 从而协调供需平衡。因此, 政府拥有了法律赋予的对教育事业的宏观调控权。其次, 宏观调控法规定了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管理关系中可利用的调控方式。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立法规定政府的投资义务、宏观调控手段等。

二、日本教育法制发展历程概述及其分析

日本教育体制的法制发展主要依托国家教育方面的立法引导以及其他各方国情因素的影响, 具体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差异明显的阶段。一是二战之前占据主要地位的《教育敕语》, 二是二战之后起主要指导作用的《教育基本法》。

日本教育体制发展历程分为《学制》、《教育令》、《学校令》、《教育基本法》、《终生学习振兴法》五个阶段。教育体制改革在国家法律制度改革进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其与国家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步调一致。

(一) 战前日本的教育法规

国家通过设立文部省来集中教育权, 监管日本教育改革, 这一举措为国家教育法的诞生提供了政治层面的保障。而推动日本教育法制不断进步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二个, 从外因来说所必需的客观因素已经成熟, 从内因来说国家整体的教育改革和完善有此需求。1872年8月, 日本颁布了首部针对教育发展的法律规定《学制》, 为强调其具有的法律效力, 国家特地安排由太政官发布并进行公告, 由文部省有序地向全国各级机关下令以促进其合理运行。其后, 明治政府吸收了美国教育制度的精华公布了《教育令》, 推动了其西洋化进程 (P14) 。1886年制定了《帝国大学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学校令》, 这一系列教育法令的集合形成《学校令》, 对日本教育界、思想界和理论界的影响深远, 一度成为日本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基准, 与此同时, 所有的教育法规都以敕令的形式纳入了以《教育敕语》为顶点的君主立宪的法制轨道。此后为了发展军国主义教育,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 但使日本教育陷入了重大危机。这些法令包括:《国民学校令》及其《实施规则》和《国家总动员法》等。其中新创设了武道教育, 并将战争主力来源瞄准学生, 强迫学生参加战争, 教学环境混乱。然而, 1885到1945年间, 虽有上述消极的法律制度的颁布, 但相应也有不少积极的法律制度予以施行。综合作用下, 较为完善的日本资本主义教育法律体系还是得以确立。这对整个日本教育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可以把它看作是现代资本主义教育法律的原始形态, 对二战以后该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战后日本的教育法规

1.《教育基本法》主导下的日本现代教育法规体系成型

《教育基本法》的颁布是日本教育史的一件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一是它秉承宪法精神, 依宪法内容规范完善了教育的各项基础理论, 拔起了日本教育体制的劣根, 取而代之的是和平、民主的教育理念以及法令主义。鉴于其压倒性的影响力, 《教育敕语》于1948年被彻底舍弃, 这使得教育民主改革的发展道路更为顺畅。二是它是整个日本教育法律体系的基础, 在二战后成为国家教育民主改革完善的中坚力量, 使日本教育体制走向民主化。《学校教育法》是根据《教育基本法》第11条制定的, 是战后学制改革的重要依据, 其详细而又全面地规定了学校教育, 使日本的教育问题走上了有法可依的法制化道路。

2.《终生学习振兴法》开启当代教育法规改革

1987年, 日本政府出台了《教育改革推进大纲》, 1988年, “终生学习局”取代“社会教育局”。1990年的第118届国会上通过了《终生学习振兴法》, 该法是国家第三次教育改革中最突出的贡献。目前, 该法已经收到了一些成效。为构建以《终生学习振兴法》为中心的终身学习立法体系, 日本对一些教育法律规范进行了调整, 也制定了延续性的法律规范。

三、日本教育调控取得的成就

(一) 教育政策调控

第一, 招生政策。1956年到1973年间, 日本经历了两次经济的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政策也由弱变强, 将重心逐渐转向科学技术的系科分类方面。实践上采取了在理科和工科方向加大招生比率, 并大力支持工业类高等专科学校的建设等措施。

第二, 高等教育奖学政策。主要包括: (1) 日本政府选拔人才时更加务实, 不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功绩”, 而是侧重于国家和社会需求; (2) 灵活的奖学金。

第三, 对学生的援助政策。日本政府采取对大学生和研究生不同的援助政策。

(二) 计划调控

1957年, 日本政府提出了增招800理工科学生的教育计划;60年代初, 文部省根据教育计划调控的要求又提出了针对理工科类的扩招计划, 具体目标为8年左右实现学生人数2万的增幅 (P35) 。80—90年代, 日本以教育发展为基础, 科技振兴为动力提出了“科学技术立国”的发展战略。

(三) 产业调控

在中东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的重创下, 日本开始思考其产业结构和供求模式的缺陷, 1975年之前的日本经济完全依靠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而国内所能提供的产业发展所需的材料和资源又非常有限。日本政府以开发知识密集型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带动了其高校快速发展, 而高校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 财政调控

二战后, 日本从战后的颓败中逐渐恢复, 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教育经费也随之逐年增加, 1955年4373.5亿日元, 1970年35470.31亿日元, 1985年204246.5亿日元, 1997年30.38兆亿日元, 日本教育经费增加了37.6倍, 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如此庞大的教育投资为日本教育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力后盾。多元化的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制度保障了财政支持, 国立学校以国家财政性投入为主, 私立学校也会得到国家财政性补助和通过地方自治体会计制度获得补助金 (P95) 。

(五) 税收调控

1954年, 日本采用了地方交付税制度, 该制度是日本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核心, 其资金来源中央税收, 包括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法人税和酒税收入。这些资金保障了日本基础教育的实施 (P10) 。

(六) 金融调控

在投资者教育方面, 国家加大了力度, 倡导投资者积极进行直接投资以此转换原有的间接投资模式。2003年10月, 金融系统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投资教育的重要性。2004年, 对于投资教育有了更具体的要求, 这在《未来金融改革项目》里都有明确和体现, 其内容涉及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方面投资者的教育, 使投资大众化, 鼓励更多的人直接参与投资。

(七) 价格调控

日本的义务教育制度就是国家对价格调控的重要举措。日本的免费义务教育期限为9年, 公立学校的中小学生不收入学金、学费和教材费等费用, 保障了日本的基本教育体系。

四、日本教育调控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分析

(一) 日本教育调控存在的问题

第一, 缺少承担助学贷款的政策性银行。日本虽有很多投资银行, 但其大多不是为承担教育所需的助学贷款, 现今, 高等教育的学费越来越昂贵, 学生没有助学贷款越来越难以承受, 寥寥无几的奖学金难以满足学生要求, 再加上无息助学贷款名额有限, 使更多毕业生承担更大的压力。此外, 由于受日本经济的影响, 就业难或者就业后的收入低于经济景气时的收入等现象普遍存在, 使学生毕业后无法按期偿还贷款的不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 专门用于负责教育贷款的政策性银行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 高等教育收费价格过高, 导致贷款学生数量剧增。从日本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学费的对比来看, 1975年私立大学的学费是公立大学的1.9倍, 而在经历了20年后, 私立大学的学费与公立大学已经拉近到只差约一倍 (P11) 。

(二) 日本教育调控存在问题的法律分析

1.承担助学贷款的政策性银行缺位

一方面是日本的产业政策以及政策法相对比较发达, 尤其是日本在高校收费较高的情况下, 采用了一系列政策, 如前文提到的高等教育奖学金政策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政策性银行所应发挥的作用, 充当了替补的角色, 但这些政策并不能完全充当承担助学贷款的政策性银行的角色;另一方面, 日本的政策性银行设立的目标也并不是为了发展教育。负责教育的政策性银行的缺位, 必然导致日本金融法调控教育范围有限 (P183) 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日本政府和立法者的责任。

2.日本高校收费高

日本的国立高等院校的经费由国家负担, 列入国家预算, 公立高等院校的经费由地方政府财政负担, 国家根据地方交付税等措施使其保持必要的水平;经营私立高等院校所需的费用都是由其法定代表人承担, 其盈利方式是向学生收取学习费用。私立高等院校从国家以及地方成功获取此补助的几率很小。导致私立高校的学费越来越高, 发展越来越困难。私立高校学费的收取以及价格制定, 均是由学校一方来决定的, 日本的价格法并没有作出相关规定, 在某种程度上说, 价格法调控私立高校收费是虚无的。因此, 日本高校收费昂贵的原因, 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私立高校数量非常多, 而国家财政补助额度有限;二是价格法没有发挥价格合理配置资源的调控功能, 起到应有的规制作用。

摘要: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宏观调控以及宏观调法对日本的教育起了至关重要作用, 战前与战后日本教育的法律基础发生了很大改变, 日本教育调控在教育政策、计划、产业、财政、金融、税收、价格等方面取得很多瞩目成就, 但日本教育的调控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对此作了法律分析, 以期能为我国教育调控的完善提供若干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日本教育,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法,调控政策

参考文献

[1]姜丽华.日本教育政策的演进及其特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14-17.

[2]崔巍.战后日本教育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J].日本问题研究, 2003 (2) :34-39.

[3]刘金龙.英、日、德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 2009, (12) :94-96.

[4]刘志广.日本地方交付税制度及其对中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 2011, (1) :31-37.

[5]窦心浩.日本の高等教育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国立大学と私立大学の機能[J].日本学论丛, 2001, (11) :8-15.

[6]杨英法, 王子彤.高校投身“文化强市”的路径研究[J].开发研究, 2009 (4) :182-184, 181.

法律教育改革分析 篇2

案例1 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谈谈加强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思考题1)P5页

学校对学生的处理是否恰当,合法:

某初中生马超,学习成绩不好,守纪情况也差.一天,在教学楼内玩球,故意将一个价值三百元的吊灯打坏,学校在查明事实经过后,依据学校有关“损坏公物要赔偿和罚款”的规章制度,对马超作出三点处理决定:一是给予警告处分;二是照价赔偿吊灯;三是罚款三百元.(对此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均没有感到什么不妥当.该校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以此事为案例,大谈依法治校,从严治校的重要性)

对此做法,你认为是否妥当? 为什么?

学校对马超的处理意见并不都是合法的,一,二条处理意见是合法的,但对学生课以罚款则是一种典型的违法行为.因为行政制裁分行政处分和处罚两个方面,而实施行政处分和处罚的单位是有明确要求的,国家特定行政机关享有行政处罚权如工商,税务,治安等机关,而学校只有行政处分的权力,可以对学生处分(纪律处分),但没有对学生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因为行政处分是一种内部行政法律行为,是隶属关系之间的双方,上对下实行如医院对医生,学校对学生教师,机关对工作人员,处分类别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开除,免职;行政处罚是一种外部行政法律行为,具有公共行政意义,由特定行政机关实行如治安机关进行的拘留,劳动教养,罚款,没收财产等.∴罚款是行政处罚,只有特定国家的行政机关才有行政处罚权,学校不是行政机关,而且学校对学生是隶属内部行政行为,学校对学生予以罚款没有任何法律依据.96年《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案例2 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合法吗?

不合法,除法律规定的部门外,任何人不得开拆他人的信件。

所谓依法治教,就是用法律来规范教育管理,协调教育关系,指导教育活动,解决教育纠纷,保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依法治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广大青少年家长的迫切期望。

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

⑴、依法治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领导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⑵、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⑶、依法治教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选择⑷、依法治教是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

2、我国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原则?(思考题2)

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是指我国教育立法、执法、司法活动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它既是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总原则在教育法制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教育基本政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性质和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具体讲有以下几点:⑴、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工作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实施的一项根本性原则。

案例3 “读书是为挣大钱娶美女”

尹建庭1996年12月20日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原为株洲市第二中学在聘语文高级教师。在他撰写的《入学教育课》论文中,提出了“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个人生活,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羡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聪明的儿子。所以,我强调读书是为了自己”的观点。该论文曾被株洲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小组二等奖。一家媒体刊登了批评尹建庭“读书是为挣钱娶美女”论文观点的文章,引起社会上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尹健庭:我们有统一的教育理念,也要有独立的教育理念。但这个理念它一定是要正确的,学生无论撞到什么样的老师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就足够了。2006年7月他作客搜狐聊天实录)不应该在课堂上明目张胆的这样讲

⑵、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指公民有受教育方面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不因公民的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的不同或差别而受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案例3:.某高校市实行学年学分制的学校,其制定的“淘汰制”规定:无论考核课程的成绩积点高低或者是否及格,每班学习成绩排列在最后5%之内的学生均将被列为“淘汰”对象。列为“淘汰”对象的学生,允许交纳一定的费用后跟班继续学习,如果这些学生在下学仍位居最后5%之内,则实行“淘汰”――被勒令退学。在实施“淘汰制”规定之后,好多学生感到压力很大,都认真学习,希望不被列入“淘汰”对象。已被列入“淘汰”对象的学生,在下半所修读的课程经努力均取得及格以上,但分数不高,积分偏低,仍摆脱不了名列最感后5%之内,最终同样被学校勒令退学。对此,学生议论纷纷,认为学校这个规定不合理,应当修改或废止,但学校管理部门无动于衷。

试分析学校的做法的违法之处。包括:起点、过程、终点三个环节,也就是在入学、就学、学业成绩三个方面的平等。

⑶、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教育法》第八条关于“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国家对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应当做到:①在中国境内实施教育活动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而不是对是对个人或者小团体负责。②我国的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办学应该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办学。③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家和社会的依法进行的管理和监督。④教育的公共性原则还体现在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

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⑷、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既要依法行使其教育权或者受教育权,又要依法履行相应的义务,不能把权力和义务对立起来,片面地强调权利的享有或者义务的履行。其体现在,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是统一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行使权利的同时。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

教育领域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体现在:首先,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是统一的。接受义务教育既是适龄儿童少年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其次,权利和义务的相互依存。权利人权利的享受依赖于义务人履行其义务,义务人如果不履行义务,权利人就不可能享受权利。再次,行使权利的同时,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

⑸、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教育法制统一是指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由国家机关统一制定,统一实施,对全体公民和法人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体现为教育法律法规制定权只能由国家机关在各自的职责权限范围内行使;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权只能由国家机关或有关机构依法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行使;教育法律法规的效力按发布机关,调整对象及适用范围,形成层次有序,协调统一的整体,以维护教育法制的统一和权威。

3、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我国依法治教?(思考题3)

⑴、提高教育法律意识,转变教育管理观念

⑵、依法治教的重要条件是有法可依⑶、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促进、深化教育改革

⑷、初步建立新的运行体制,不断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能力与水平⑸、继续推进教育法律的实施与监督工作

4、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思考题4)

案例4:王力是一个15岁的初中生,她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想到一家餐馆去打工赚钱,可是,她又听别人说,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是不允许被雇用的。

请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的关系。

后一观点是正确的。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3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所以,王力还暂时不能去打工。如果她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她就应该继续她的学校生活;如果她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不想继续升学,那么,她可以参加一些国家和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我国的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的意志和根本任务的相同的。

⑴、政策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而法律是政策的特定表现形式,因此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在政策指导下进行。法律的制定不得与党和国家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及其各项基本政策相违背。执行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也是

有效地贯彻实施党对教育工作政策的重要保证。

⑵、政策和法律有着共同的本质,这是政策和法律保持协调一致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政策和法律之间会发生不一致,甚至相抵触的情况。就应当区别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或者修改法律。

⑶、政策和法律由于各自不同的特点,使其在调整社会关系上具有各自特有的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在保持政策与法律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策和法律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既要发挥政策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作用,又要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发挥教育法律的规范性作用。

5、你认为依法治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有哪些?(思考题5)

①依法治教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关系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工作方针。②随着依法治国思想的深入人心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依法治教成为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任务。

③加强教育的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教,使教育工作全面走上法治轨道,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案例分析

案例1、2001年7月高考时,某县中学的6名考生与2名社会青年互相勾结,利用手机将试卷答案信息发送到考生所携带的传呼机上。还有一名考生通过该中学体育教师刘某,用8000元收买6名监考老师,这些监考老师收款后,对该位考生在考场作弊均视而不见,甚至还有一名监考老师帮他填写答题卡。案发后,该县招生委员会和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进行调查,很快就查清了这宗考场作弊案。为严肃法纪,该县对涉及违纪作弊的老师和考生作出严肃的处理。该县中学体育教师刘某被开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名监考教师分别受党纪政纪处分;违纪作弊的6名考生被取消考试资格,并停考3年。

问:⑴、该县对涉案教师和考生的处理是否合法?为什么?

该县对涉案教师和考生的处理是合法。符合《教育法》第77条规定:“ 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⑵、该县中学体育教师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体育教师刘某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体育教师刘某用8000元收买6名监考老师,这些监考老师收款后,对该位考生在考场作弊均视而不见,甚至还有一名监考老师帮他填写答题卡。其行为是属于受贿和行贿行为。其结果破坏了国家考试的公正和公平性。

案例

2、某中学初三(1)班黑板旁边贴着一张班规:值日卫生不整洁者,每人每次罚款1元;上课教师提问回答不出者,每人每次罚款2元;上课迟到者,每次罚款3元;上课不专心听讲或交头接耳者,每人每次罚款4元;

考试不及格者,每人每科罚款5元。罚款由生活委员统一收取、保管,由学习委员造册奖给每次考试前“五名”的学生。

钟某是该班的学生,其父在外地工作。1997年3月28日,母亲突然生病,为了照顾母亲,他上学迟到了,成了第一位受罚者。第二天,钟以买笔为由,向母亲要了3元钱,“主动”交给了班上的生活委员。这条班规制定实施仅1个月,就有13位同学受罚。对此,学生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而老师们则认为对违纪者实行经济制裁,会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问:这样的班规合法吗?学校是否有罚款权? 参考答案:这样的班规是违法的,学校没有罚款权。首先,班级罚款,坏教师的形象,影响老师的声誉。其次,班级罚款,侵犯学生及监护人的财产权,并激化矛盾,引发悲剧。再次,班级罚款,误导学生的思想,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最后,班级罚款,对班主任而言,也是有害无益的 总之,班级罚款危害甚大。班主任应当坚决摒弃这种做法。教育的本义是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班主任以学生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案例3、2009年期末考试结束,某县一中学在工商银行办事处和镇政府门口张贴两张“成绩汇报”,除公布了本校部分学生的高分成绩外,还将该中学读书的4名学生的不理想考分作了公布,引起4名学生及监护人的不满。一周后,该中学又将此“成绩汇报”交镇党政办公室。为此,4名学生状告学校侵犯名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问:

1、该县中学的做法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什么权利?

参考答案: 该县中学的做法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该中学公开张贴“成绩汇报”,虽然主观上无侵害原告名誉权的意思,但在客观上公布了学生不愿公开的成绩,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应该向四名学生赔礼道歉。

因为:首先,被告损害原告的事实存在。被告在没有取得原告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其不愿公开的成绩公布于众,侵犯了原告的人格尊严,对原告名誉造成事实上的损害。其次,被告有不可推卸的过错责任。客观上起到宣扬本校、贬低他校,损害原告名誉的作用。最后,被告的行为具有违法性。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也是侵害名誉权行为,加害人要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

2、你认为教师应该如何尊重学生的权利?

作为教师应该:①教师要树立儿童权利的观念。儿童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四项基本的权利,也拥有隐私权。既然考试分数可以成为个人隐私,儿童完全有权利决定是否公开以及对谁公开,②公开学生的分数仍应尊重学生的意愿。真正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并非分数,教师与家长分析学生状况应单独交谈。

③每次考试测验之后,可以表扬几位成绩突出的学生,指出他们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的优点,也可以不点

名地分析某些学生的失误原因。这样既抓住了要害,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效果也会积极健康。

案例4:某幼儿园 一天下午到了离园时间,家长纷纷到班上接孩子,父母还没有到的孩子就在活动室里玩玩具。东东和明明两名幼儿因争抢一支玩具手*枪扭打起来,正在与其他家长沟通的老师文珊闻声立即走上前去阻止他们,并没收了玩具手*枪,教育他们不能打架。待两名幼儿各自去玩其他玩具后,文珊继续接待来园的家长。此时东东心有不忿,突然跑到明明身后,用力将其推倒,造成明明额头被摔破,缝了四针。

事故发生后,明明的家长要求幼儿园和东东的家长共同承担赔偿责任。但幼儿园认为自已不存在过错,无需承担损害赔偿。而东东的家长则认为,孩子是在幼儿园将人推倒致伤,是教师文珊监管不力造成,应该由幼儿园负全责。

问 ①本案涉及的是何种类型的法律系?

参考答案①、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②、这起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究竟应该由哪一方来承担呢?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

结合这起事故,幼儿东东的行为与明明受损害的后果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东东是伤害事故的责任者。教师文珊在发现东东和明明之间发生纠纷打闹时,及时劝阻幼儿间的不当行为并进行了教育,尽到了管理教育职责,东东事后报复伤人是她无法预见和制止的突发行为,故教师和园方在此事件中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并无过错,故无需负法律责任。这起幼儿间的伤害应由致害人承担责任,但造成伤害发生的幼儿东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应由东东的监护人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教育法基本理论

1、教育法的基本特征和原则有哪些?(思考题1)P18-19页

案例6:小学校长挪用教育经费,造成校舍倒塌师生死亡

某地一所农村小学,学校的房舍由于年久失修,房舍损坏严重,上级主管部门为其专门拨出经费2万。让他们完善整修校舍,而校长张某却把此款用来为其情妇小翠仙修建了房屋。在一个阴雨天,校舍倒塌,致使三个学生和当堂教师死亡,10人受伤。案发后,引起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其立案审判。地方高级人民法院从重判处他有期徒刑20年,没收一切非法所得。

案例中张校长的行为兼有侵占教育经费与玩忽职守的性质,且情节严重,已经构成贪污罪与玩忽职守罪两项罪

名。地方高级人民法院从重判处他有期徒刑20年,没收一切非法所得。

⑴、教育法的基本特征:

①、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教育法所规定的事项,主要是表达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和意志。为此,该事项具有公认而确定的效力,即公定力。

②、教育法的规定性具有强制性。教育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所规定的事项,与其他法律一样具有国家强制性,不允许任何人违犯或变更。

③、教育法具有多变性的特点。教育法的多变性主要是由于具有立法主体的多元性所致。在我国,立法的主体不仅有最高权力机关,地方权力机关,而且有最高行政机关及其所属部、委以及地方行政机关。

④、在教育法之上没有统一的法典。教育法与民法、刑法不同,它们都具有统一的法典,分别适用于民事活动和刑事活动。而教育法在形式上散见于宪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法规之中,没有统一的法典和完整的系统,也没有共同性的或一般性的规定。

⑵、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所有教育法律、法规应遵循的总原则,它贯穿于一切教育法律规范中,是教育立法、执法和研究的出发点及基本依据。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①、方向性原则。教育法必须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方向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必须保证教育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二是必须保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②、公益性原则。公益性原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它是指教育事业的过程和结果具有社会影响,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③、平等性原则。平等性原则主要是指人们在教育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平等的承担法律责任,任何人不得拥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④、终身性原则。终身性原则是指人的一生应当不断地接受教育,应当在任何阶段都有机会接受教育,教育应当面向所有的人。

2、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法作用的认识。(思考题3)P19-21页

案例7:女儿被留家观察 父亲扰乱学校教学秩序被拘留 2003年5月,在各方全力防治非典的紧要关头,孙家村郑某的儿子从疫区返乡,因与在孙家村小学上学的妹妹有接触史,校方依照通知规定,在例行对学生的身体检查中,要求女儿在家留观14天。其父对此不满,5月6日一大早就到学校问缘由。校方作出解释后,郑某仍然不理睬,在学校内拨通关山镇教育组的电话,破口大骂教育组工作人员,还当场撕毁了区教育局文件,连续吵闹1个多小时。

扰乱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关山派出所依照《教育法》第72条第1款规定,将郑某传唤至派出所,并对其治安拘留14天处罚。

案例8: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不仅造成阳台玻璃破碎,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

问: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教育法的作用教育法的作用也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教育法的规范作用,二是教育法的社会作用。

⑴、教育法的规范作用

①指引作用。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法律规范实现的。法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明确的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则。它明确地规定了人们应该怎样行为、禁止怎样行为和可以怎样行为,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指出了方向 ②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是判断、衡量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

③教育作用。法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它对于人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④预测作用。由于法具有严格而稳定的规范性,这样可以使人们预先知道从事某一种行为或不从事某种行为将必然发生的法律后果,从而调整人们的行为。⑤强制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法对人们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加以规定,而且还要使人们必须去接受,这体现了法的强制性特征;其二,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要受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⑵、教育法的社会作用

教育法有着其独特的社会作用,其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保证我国教育的正确方向。我国教育法的首要作用就在于通过立法的形式切实保障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也就是要保障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保障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保障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提高劳动者和全民族的素质。②保障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法保证了我国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③保障按教育规律办教育。由于我国教育法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教育法应该是教育客观规律的体现,通过教育立法将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的一般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以避免教育工作中的随意性。它可以保障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按教育规律办事。④保障有关各方在教育上的合法权益。教育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和保障与教育相关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在教育活动中,各方享有什么权利,承担什么义务,教育法作了具体规定,这样教育法就可以保障有关各方在教育上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可以防止和制裁违法行为。⑤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教育管理是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组织和使用人、财、物、时间、信息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设法提高被管理系统的功效。

3、谈谈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教育法律条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思考题2)P22页

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教育法律条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说,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及教育法律条文的内容,而教育法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法律条文是教育法律法规的载体,它们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⑴、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的区别。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教育活动中全部行为规则的总称。教育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指的行为规范,而不是行为规范的“总和”。二者在逻辑上是从属关系。

教育法是种概念,它的外延大于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规范是属概念,全包含在教育法概念的外延之中。

⑵、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律文件的区别。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各种规范性文件的基本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

⑶、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条文的区别。教育法律规范要用教育法条文来表现,但教育法条文不一定就是教育法律规范。有的教育法条文不包括规范。

4、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有哪些?(思考题4)P24-28页

法律的渊源是指法的效力的渊源,即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它们是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教育法的渊源是国家根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有: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以及教育条约和协定。

⑴、宪法 ①宪法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则。宪法是一国之根本大法,它规定了一国的根本制度和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制定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原则性规定了教育法的指导思想。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公有制、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宪法至上。

②宪法规定了教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一是规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形式和任务。二是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三是规定了从事教育工作的公民有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自由。培养人的创造性能力是教育的重要原则。四是规定了父母或监护人的具有义务。养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所以父母有责任和义务保证自己的子女受教育。五是规定了教育管理的权限。现代教育主要是由国家推动的,为了保证教育的有效发展,国家必须重视对教育的管理。

⑵、教育法律、①教育基本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可以说是教育法律体系的“母法”。教育基本法律通常规定国家的教育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度以及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如:《教育法》

②教育单行法律教育单行法律是国家根据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律的原则制定的规范和调整某一类教育或教育的某一具体部分关系的教育法律。我国已经制定并公布实施的单行法律有五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五常13)1980年12月12日通过,1981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六常4)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八常4)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八常19)1996年5月15日通过,1996年9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九常4)1998年8月29日通过,1999年1月1日施行;

⑶、教育法规①教育行政法规 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教育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一是条例。它是针对某一方面的教育行政工作比较系统、全面的规定。二是规定。它是指对某一方面工作部分规定。三是办法或细则。它是指对某一项行政工作的较为具体的规定。

②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制定的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地方性教育规定是我国教育法的重要渊源之一。从立法目的和立法的依据上划分,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执行性、补充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规。第二种是自主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与一般性的教育法规比较有其特点:一是与国家的宪法,教育法律法规保持一致,不得违背或有抵触;二是只在本地区适用,在其他地区则不适用;三是更具有可操作性。

⑷、教育规章

按制定发布机关的不同,教育规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规章,称部门教育规章,经常称之为:规定、办法、规程、大纲、标准等。另一类是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在范围上只局限于本行政区域,⑸、教育法的其他渊源

教育法律的渊源还有行政法、民法、刑法等。教育政策、教育判例也是教育法的渊源。

5.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及特征

法律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即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的形成必须以法律规范为前提,不由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不是法律关系 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政治、经济关系,家庭、爱情、邻里关系,师生关系等等,只有由法律所调整的,才具有法律关系的性质

教育法律关系,是指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联系的社会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的特征:①教育法律关系是依教育法形式的社会关系,是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教育法律关系与教育法律规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②教育法律关系根植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并由教育关系和教育法律的性质和内容所决定。③教育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社会关系,对违反和破坏教育法律关系的行为,予以相应制裁。④某种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总是以相应的现行的教育法律为前提。

6、简述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P24-28页

教育法是调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纵向性的法律关系,一般称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另一类是横向性的法律关系,一般称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⑴.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教育行政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反映的是国家与相对人的纵向关系,其实质是国家如何领导、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这一关系中,国家教育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当事人,与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相对的另一类当事人则主要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职员、学生及其家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等;这一关系中,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与其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国家行政机关处于管理的、领导的和主动的法律地位,而其管理的相对人处于被管理的、被领导的和被动的法律地位。

⑵.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是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学校与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之

间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这类关系是共同意思表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是一类具有教育特征和民事性质的教育法律关系,随着教育民主化的发展,这种平权性的教育法律关系的范围将会逐步扩大。

8、简述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P24-28页

教育法律关系由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教育法律关系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第一、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者,是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可以成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自然人和法人有:教育行政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者、学生及其他受教育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公民等。在华的外国人、无国籍人,财团法人也可以成为我国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作为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教育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教育法上的权利能力,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能够享受教育法上的权利和履行教育法上的义务的一种资格或者能力。教育法上的行为能力,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教育法上的权利和承担教育法上的义务的能力。如教育者在教育法上的细微能力除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外,还应该具有相应的学历并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如果相对人不具法定的相应学历或未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即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行使教育法上教育者的权利和履行教育法上的教育者的义务时,也就不具备教育法上的教育者的行为能力。

国家教育行政机关是依照组织法建立起来的行使教育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主体。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是具体组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施教育活动的社会组织,个人捐赠成立的以发展教育科技为宗旨的教育基金会其性质属于财团法人、在教育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属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任何一种教育法律关系,没有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的主体参加,都不能构成。

第二、教育法律关系客体 指具有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教育法律关系客观化的表现形式,是教育法律关系构成的要素之一。一般包括物、行为、与人身相联系的精神财富等。

⑴ 物:物可分为不动产和动产两大类:①、不动产。包括场地、房屋和其他建筑设施以及场馆等,②动产。包括资金、教学仪器设备等。

⑵ 行为:行为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实现权利义务的作为与不作为,主要包括: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立法行为和行政执法行为。行政立法行为从狭义上讲,专指行政机关制订有关教育行政管理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广义则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订有关国家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②、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行为。包括制订学校或机构内部管理规范的行为;具体组织教学科研活动行为;决定给予违纪教育者或受教育者一定的教育纪律处分,接受被处分者申诉的行为;决定给予工作出色、成绩优秀的教育者或受教育者一定奖励的行为;对修业期满,符合国家学历水平要求的受教育者发给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的行为等。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教育教学行为。还有学生家长、各种社会组织参与、支持教育活动的各种行为。

⑶、精神产品和其他智力成果:它是智力的创造性活动的结晶,属于非物质财富。主要是包括各种教材、著作在内的精神产品和智力成果,各种具有独创性并行之有效的教案、教法、教具等的发明。

第三、教育法律关系内容

教育法律关系内容,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依法成立的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某种权能和应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它由法律规范所确认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教育法律关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核心,没有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则无所谓法律关系。

法律上的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利益或资格,表现为权利享有者可以作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一切法定的权利,国家都以其强制力给予保障,当法定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的享有者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法律保障

法律上的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责任。表现为义务承担者必须依法实施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一切法定的义务,国家都以其强制力强制其履行,当义务的承担者拒绝履行时,就会受到相应制裁。

案例10:无证学校 违法招生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有一所民办学校。场地不达标、消防未通过、法人资料缺、办学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区教育局不给学校发办学许可证。然而,主办想先开学,再补办。2004年9月在开学初,投资方却无视教育行政部门的劝阻,大张旗鼓违法招生和办学。

由于,在前进村附近的工厂里有很多外地打工仔,加之该学费相当便宜,比附近学校收费少一半,其他学校一年级一个学期每人学费1000元,而该校只收600元。所以有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该校读书,生源充足。9月3日,区教育局对该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于7日给该校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指出该校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办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并要求整改完成后于13日交齐办理办学许可证的证照和资料,否则将发通知责令停办。(2004年9月14日 《南方日报》)

案例中的办学者在场地不达标、消防未通过、法人资料缺等办学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擅自办学,且无视教育行政部门的劝阻,大张旗鼓地违法招生,是一种违法行为。

分析本案中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的主体:办学者、学生、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法律关系的客体: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办学行为、教育行政部门查处行为。法律关系的内容:学校的办学及其对教学的组织管理。

9、如何理解教育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思考题7)P24-28页

①、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法律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其最主要的是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我们在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同时,我们大学生应培养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

②、权利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密不可分。任何一项权利都必然伴随着一个或几个保证其实现的义务;义务的存在是权利存在的前提, 权利人要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法律关系中的同一人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 权利人在一定条件下要承担义务, 义务人在一定条件下要享受权利。

案例分析

案例1:杜某,男,19岁,2009年10月因其结伙打架,被甲中学开除,之后转入乙校学习。94年10月22日晚9点左右,窜入甲校男生宿舍,在9:20—10:30期间内,先后强行进入10个寝室,口称借钱,出言不逊,利用威胁、恐吓手段,向十几名学生索要人民币800多元,对不拿钱者拳打脚踢。一名已经入睡的学生被打得头痛难忍、耳鸣不止,当晚在同学护理下去市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花掉医疗费、车费700余元;另一名学生左腮被打一拳,致使面颊内侧被牙垫破;还有一学生左眼被打青,造成眼内淤血。事发后,学校及时将情况反映给上级各有关部门,三天后区公安分局将杜某收审,责令其退还了强行索要的人民币,赔偿了伤者的医药费和其他费用,并处以15天拘留。

案例1:问:⑴、本案中,存在哪几类法律关系?有两类:杜某与受害学生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杜某与治安管理机关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

⑵、这些法律关系的主体分别是谁?

多个主体:杜某、受害学生、治安管理行政机关都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皆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其中杜某,每个受害学生为个人主体;治安管理行政机关为集体主体.从杜某与受害学生法律关系看,杜某和受害学生间是平权型的民事法律关系,都为主体,受害学生为权利主体,有权利要求杜某不侵犯自己的财产权与人身权,杜某是义务主体,有义务不侵犯他人财产权与人身权.但杜某向受害人索要人民币并将人致伤,客体为学生的财产(100多元人民币)和身体健康.杜某违反了禁止性规范,应对受害学生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具体方式是:返还财产,即退回要的100多元钱;赔偿损失,赔偿医疗费和相关一些费用如营养费等 从杜某与治安管理机关的法律关系看,都为主体,治安管理机关是权利主体,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权利;杜某为义务主体,有不扰乱公共秩序的义务,客体就是公共秩序,具体就是学校正常的生活秩序.杜某与治安管理机关之间属于隶属型行政法律关系,杜某应对公安机关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具体方式就是接受行政拘留15天处罚。

案例2:现年13岁的王玲玲在某小学学习。2002年9月下旬的一天,上数学课时,数学教师赵某在课堂上向王玲玲要数学作业,因王站在座位上未动,赵老师便又重复喊了一声,让王玲玲把作业交上来。但赵老师看到王玲玲还没有做完作业时,一气之下就把作业摔到地上,并对其来回推搡,接着又照王玲玲同学的脸上打了几耳光。当时,王感到头晕眼黑,第二天开始出现高烧症状,接着出现恶心、头疼、头晕、呕吐、不能走路尿床,神志不清等症状,后经司法技术鉴订为阻塞性脑积水。

问:(1)、本案涉及的是何种类型的法律关系?参考答案:是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2)、该校数学教师赵某应该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应该承担王玲玲身体受到伤害后的医疗费、护理

费、营养费、住院补助费、交通费、鉴订费的民事法律责任。

案例3:刘芳是初二年级学生,家住农村,离学校较远,每天上学要走好长一段路程。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刘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刘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刘芳的爸爸,劝他让刘芳继续上学。刘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刘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

请问:(1)、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

参考答案:不对。(2)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案例4:2010年5月20日中午,某小学9岁的一年级学生黄某和阿敏一起离开学校,来到学校附近的津头砖厂一水坑游泳,黄某在游泳过程中溺水身亡。黄某死亡后,学校支付了1000多元丧葬费,另外给了家长4000元。此后,黄的父母与学校双方未能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黄的父母将学校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赔偿20年的死亡补偿费112680元。问:(1)、本案涉及的是何种类型的法律关系?

参考答案: 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2)、本案中学校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学校在当年招生简章中承诺免费专车接送学生回家,家长送其子到学校就读,表明家长接受了学校提供的专车接送学生回家的服务,双方之间已就此达成约定。黄某未满10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学校未能按照约定在放学时将学生集中点名后用专车接送回家,而是任由黄某私自离开学校,导致黄某在校外游泳溺水死亡,对此,学校是有过错的,应承担赔偿责任。2003年6月25日,该法院一审判决新城区某小学赔偿黄某死亡补偿费112680元。

案例5:2010年6月,某小学三年级两名学生(均为9岁)在课间休息时,在操场上相互嘻闹,学生甲将学生乙摔倒在地,致使学生乙脊椎受伤,当时学生乙下肢不能活动。其他同学将此事报告了班主伍老师,伍老师立即与学生乙的家长取得了联系,要求其迅速到学校未处理此事。家长来到学校后立即将学生乙送到医院治疗。乙住伤治疗了26天,共花医疗费8674元。出院后,学生乙的右腿仍行走不便。学生乙的父母以学生乙作为原告,将学生甲的父母、其所在学校列为共同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赔偿诉讼。要求技告承担医疗费8600元,护理费1200元,伤残补助费1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费10万元。问:(1)、本案涉及的是何种类型的法律关系?

参考答案: 教育民事法律关系(2)、本案中学校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根据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9条明确规定了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责

任的情形,对于不属于该条规定的情形,学校不承担责任。学生乙虽然是上学时间在学校受到的伤害,但是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在于学生甲、乙之间的喀闹,学校没有过错,学校不承担赔偿责任(3)、学生乙的父母提出的民事赔偿诉讼要求合理吗?

参考答案:不合理。根据《民法通则》第133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0条的规定,法院判决学生甲的父母承担部分赔偿责任,赔偿医疗费4300元、护理费600元、伤残补助费2万元。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学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1、法学视角上学校的概念是什么?学校的法律地位如何?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思考题1)P36---37

案例11;1995年9月开始,在一无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无合格的教师,三无标淮的教学场所,四无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未源的情况下,未经县教育行政部门批淮,以营利为目的,在其住处办起了“太平社区联户家庭辅导学习室”。后改名为“蒲江书院”,据初步调查:从1995年下学期至1997年上学期4个学期,李某其向学生收取75380元,除去4个学期支出部分,李某私人办学违法所得达25000元。对李某以营利为目的非法办学的行为,县教育局于1996年4月和1997年4月两次发文,责成李某停办“家庭辅导学习室”。但李某置若罔闻,拒不执行,因此,县教育局于1997年4月中旬申请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于5月4日依照法律程序,对李某私人办学实施强制停办。

问:县教育局为什么要责成李某停办“家庭辅导学习室”?

分析:⑴、,实体要件不具备;《教育法》26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⑵、没履行程序;《教育法》第27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⑶、,以营利为目的 《教育法》25条第三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⑷、,承担的法律责任《教育法》75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①、法学视角上学校的概念,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和登记注册的教育机构,是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组织。正确理解法学视角上学校的含义,应注意三点:第一,学校是法律调整的对象。第二,必须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和登记注册,否侧不能成立。第三,学校以经批准设立和登记注册,就享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②、学校的法律地位 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从我国现行行政法、民法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学校具有三种不同身份与地位。第①、学校是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活动中,拥有很多职权,学校在行使这些职权时与教师、学生形成不对等的法律关系。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学校是享有国家权力的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学校能以自己名义行事行政职权;学校能独立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第②、学校具有民法上的法人地位。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法人,自成立之日起取得的法人资格,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学校作为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构,属于事业单位法人,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第③、学校是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学校具有两种主体资格,它既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又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相对人。学校作为行政相对人应有以下权利:排除违法行政的请求权和行政介入权;参与制定教育法规或计划的权利;听证的权利。

2、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与程序 P39-40

“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个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其他教育机构”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实施非学历性教育的教育机构,一般情况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权力义务是相同的,只是在涉及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以及国家对学校有特殊优惠政策和特别要求是,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区分才具有实际意义。

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

《教育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应具备组织、人员、物质、经费等四方面的基本条件。(1)组织机构和章程。组织机构和章程是学校设立的必要前提,举办者申请拟设立的学校,应当有权责分工明确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以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转。(2)合格的教师。设立的学校应当有可靠的教师来源,同时,教师必须由合乎一定的资格,并经主管机关认定的人员组成,即具有法定的教师资格,取得教师资格证书。(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是办学必备的物质条件,也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来源。学校的设立与运行需要不断的投入流动资金,所以,应保证机构设立后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设立学校的程序《教育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我国现行对学校设立、变更和终止的管理,根据机构性质的不同,分别实行审批制度和登记注册制度。审批制度一般适用于各级各类正规学校、独立设置的职业培训机构等。主管机关根据设置标准和审批办法,有权决定是否准予办学。

3、学校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P41---43

⑴、学校的权利学校作为依法成立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专门机构,为完成其基本职能,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利。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享有的具体权利可以概括为如下方面:①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章程是指为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运行,就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及各项重大原则制定的规范性文件。②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的职责和权利。③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④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⑤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⑥聘请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⑦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

和经费。⑧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案例12:1996年某市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 教育行政部门聘任校长,学校聘任教师,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聘任制.1997年暑假前,某小学公办教师陈某向市教委申诉,说他所任教的小学提前终止聘任合同,解除对他的聘任,侵犯了其本人的合法权益.市教委组织调查小组,到该校调查,事实如下:陈家住学校附近,盖有两层楼房,利用底层开了一间杂货店,96年9月,学校分别与全校教师签订了任期3年的聘任合同,合同明确了学校与教师双方的职责,义务和权利,合同签订后,陈经常骑摩托车为家里进货,骑车载客,一学期里陈因进货或载客而15次迟到半小时以,,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学生家长意见很大。陈作为教师,业务水平不高,学校检查备课工作时,发现陈有10多节课无教案且教案写得过于简单,不少教案不足100字,期末考试中,陈所教四年级语文科平均分比同年级成绩低14分。96年底,学校给陈的考核结果为不合格,按市有关文件规定,对考核不合格者可作试聘处理。97年春节后,学校对陈改为试聘,时间半年,不发奖金和聘金。陈在学校的收入从1300多元减至850元,试聘期间,陈以各种理由请假。97年3月,学校发现陈两次请假后去进货,以后就很少批准其请假要求。陈继续经常早晚骑车载客,中午进货,这个学期,陈27次迟到半小时以上。学校领导听陈的课,发现其多次没备课就去上课,对学生作业批改马虎,期末考试,陈所教的班该科成绩比其他同级科成绩平均分低15分。10多位家长向学校提出。不让陈再教他们的孩子。97年7月学期结束,学校对陈的考核结果仍为不合格。决定解聘陈。在教师大会上宣布,并将陈在试聘期的表现写成书面材料,向镇教办报告。

陈在申诉中认为:(1)学校与他签订了聘期3年的合同,签约1年就解聘,侵犯了其本人作为教师的合法权益。(2)现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的人比比皆是。自己过去是民办教师,直收入很低,转为公办教师后,近几年待遇才大幅提高,家庭经济还有困难,利用工余时间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虽然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点影响,但也不应被解聘。

学校认为:(1)陈只顾经营家庭的杂货店且早晚又去载客,不履行教师义务和职责,属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且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损失,(2)陈在学校的收人与当地其他行业同等学历或同等专业技术职务档次的人比较已属中等偏上水平;即使陈不参与经营家庭杂货店,不早晚载客,陈的家庭收人在当地也属中等偏上家庭,不算生活困难,陈忙于从事第二职业,经多次教育后仍不改正,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不可原谅。按照教师法第37条的规定,学校有权解聘陈。

学生家长认为:陈只有一半心思在学校工作,另一半心思搞个人创收,这样的教师误人子弟,不应继续留在学校任教。

上述事实表明,教师与学生不得从事商业性活动;陈没有履行聘任合同中规定的职责和义务,应负不履行合同规定职责、义务的法律责任,合同的一方发现另一方不履行义务时,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有权提出终止合。.因此,学校可提出终止聘任合同。《教师法》第5条第三款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确定了学校与教师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根据《教师法》第37条规定,学校解聘陈并没有违

法,也没有侵犯陈的合法权益

分析:在该案例中,尽管合同规定学校对陈某的聘期为三年,但学校提前将陈解聘却并未侵犯陈的合法权益,因为陈并未履行一个教师应履行的义务,学校的行为是依法治校的正当行为。

⑵、学校的义务学校有一系列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我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贯彻教育方针、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③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④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情况提供便利。⑤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⑥依法接受监督。

4、学生法律地位的确立对保障学生的权利有哪些作用?(思考题3)P45---46

①、使师生关系由尊卑发展到平等。学生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权利的实现和主体性的发挥。②、学生观的转变。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学生逐渐被视为是有思想、感情、意志、需要的主体,并在法律上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做了明确的界定。③、学生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学校生活中,逐渐意识到他们是拥有权利的,而且其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得随意侵害。④、通过立法确立学生的法律地位。法律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规定,确立了学生的法律地位,使学生权利的保护有法可依。

5、学生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思考题4)P45---46

⑴、学生的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①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③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④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对学生具体权利的规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①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②、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③、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④享有申诉权;⑤享有人身权;

案例2: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答:不可以。根据《预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⑵、学生的基本义务: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了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学生权利和义务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年龄特点,义务教育的对象是中小学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思

想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等不成熟。(2)心理特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认识能力、情感、意志和自我意识上不成熟。(3)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身体形态、体内机能、神经系统和性成熟。了解这些特点,正确的行事权利和履行义务。

6、学校有关的法律关系P51—53

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政府依法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行政管理、行政干预和施加行政影响,学校则处于服从地位,必须履行行政命令所规定的义务。同时,学校可以依法享有独立自主的办学权利,并可以对政府行使以批评建议为中心内容的监督权。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学校与不具有隶属关系的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之间,既有相互协作、相互支援的关系,又存在复杂的民事所有和流转上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学校是以独立的民事主主体的资格参与其中的。

学校与教师的关系 是一种由权责分配和学校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管理关系。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支配与服从的关系。但是,由教师可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既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同时也在于营造学校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浓厚的学分,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的成长。同时,学校也负有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的责任。学生在学校享有充分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7、特殊学生群体由哪几个部分构成?他们分别享有哪些特殊教育权利?(思考题5)P48

特殊学生群体主要有女生、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等。他们享有的特殊教育权利是:

①女生。法律规范对子女受教育权予以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教育法》、《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父母或监护人要保障女性青少年身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②、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了保证家庭困难的学生也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国家通过立法机关对这些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补助或者减免学费;社会团体、组织、个人提供的助学金,对经济困难学生帮助;

③残疾人。残疾人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国家有责任保障这部分人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实现。《教育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举办特殊学校(班)”《残疾人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免收学费和杂费,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残疾学生就学。

案例分析:

案例1:2010年夏,某县教委实行机构改革,将原来的勤工俭学管理站改为县教育服务公司,并决定于2010年6月18 日上午(星期四)举行挂牌仪式。为了营造热闹氛围,县教委提前半个月通知县城内各小学腰鼓队排练节目,届时到场助兴。6月18 日上午,教育服务公司挂牌仪式如期举行,县城7 所小学的小学生共计200多人次参加典礼,一时鼓乐喧天、歌舞翩翩,县教委的领导们十分满意,感觉效果好极了。

问:⑴、本案中,县教育局的行为侵犯了学校的哪项权利?侵犯了学生的哪项权利?

参考答案:县教育局的行为侵犯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县教育局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上课权)

在这个事件中,县教委以县教育行政机关的名义下发通知,让所辖的县城小学学生在正常的学习时间内停课参加商业庆祝活动,严重的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侵害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学生的受教育权(上课权)

⑵|县教育局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哪一种法律责任?

教育局应当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责任形式为赔礼道歉,赔偿

案例2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问题:⑴、就上面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学校教育中是否有不合法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学校教育存在着不合法的现象,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或以帮助学生通过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其原因就是应试教育所致,应试教育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育,成为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绊脚石

⑵你认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纠正这些问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二是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三是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四是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五是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六是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

纠正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其二,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全面育人的工作机制。其三,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四,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其五,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其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适应新课程和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

是搞应试教育还是搞全面素质教育,决非教育学术观点之争,而是对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是否真正负责的大问题。

第四章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教师的法律概念与法律地位各是怎样的?(思考题1)P56

⑴、“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对教育法上教师的概念,要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教师是了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教师地位的本质特征、是教师概念的内涵。①履行教育教学、教书、育人职责是教师的职业特征。只有直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人,才具备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②专业人员是教师的身份特征。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专业人员”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师要达到符合规定的相应学历;二是教师要具备相应专业知识;三是教师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二是、教师必须从教于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三是、教师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教师具有两种身份(双项),一方面,他们是普通公民;另一方面,他们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并由教育法律规范所设定。②与教师职务和职责紧密相连。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权利义务始于其取得教师资格并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任职,终于解聘。二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其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要求和基本保证。③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能予以保证的。

⑵、我国教师法律地位 ① 教师的法律地位就是通过立法确立的教师的职业地位。《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教师的平均工资应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从法律上来说,教师是一个专业人员,他承担着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历史使命,应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②、教师法律地位主要通过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体现出来。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从本质上确立了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专业人员所特有的政治、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①我国教师的政治地位通过其享有的政治权利体现并受有关法律的确认与保护。②我国教师的经济地位通过法律所规定的收入水平和其他物质待遇来体现。③《教师法》的颁布确立了教师的职业声望。教师的职业声望是教师职业的声誉和名望的总称。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思考题2)P59

案例14:张某系某第一高中教师,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二十余载。由于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先后在教育报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探讨教学方法的改进。其中某篇论文主张在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基础上因人施教,教学工作要有针对性,而不能不顾对象,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生搬硬套,那样只会把工作搞砸,误人子弟。此文见报后,受到教育界同仁的一致好评,被评为教学论文二等奖。

张某本人不仅刻苦钻研理论,更重要的是他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付诸实践,他利用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班上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张某某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学生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

由于张某在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5年他被评为县模范教师,获得县教育局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金500元。

2005年底,县教育局某位领导找到张某,想让他的侄子进入张某任教的毕业班,但由于该领导侄子的成绩较差,张某按照学校的规定婉转地拒绝了该领导的要求。

事隔不久,某县教育局突然收回张某某所获的模范教师称号,收回所得奖金,理由是教学模式老化,学生反映意见挺大,张某不配得模范教师称号。

张某得知此事后大为吃惊,立即找县教育局交涉,要求县教育局承认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保护自己辛苦得到的荣誉称号。但县教育局不予理睬。张某所在学校议论纷纷,人们传说张某出了问题,要不怎么回被剥夺“模范教师”称号?张某为此精神恍惚,精神压力很大,以至住院月余,花去医疗费500余元。张某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县教育局非法剥夺自己的荣誉称号,给自己造成了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要求人民法院判令县教育局返还荣誉证书及奖金,并在原有范围内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

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方法,用它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效果十分显著。这已经被实践所证实。张某所撰写的教育方面的论文,受到广大教师的好评,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对实践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他提出的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的观点,发展了前人的理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其已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重视,证明是可行的。县教育局所说的“张某撰写的论文哗众取宠,没有实际效果;张某教学模式老化,学生反映意见挺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县教育局未经认真调查,只凭领导个人好恶(本案中所提到的领导在剥夺张某荣誉的称号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未依法定程序便剥夺张某的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及奖金,构成对张某荣誉权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判令:县教育局返还张某模范教师的荣誉证书及奖金500元;在原有范围内为张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4000元等。

教师依据法律规定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是国家赋予教师职业的特定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干涉或阻挠。本案县教育局的某领导打击报复教师张某的行为,侵犯了教师享有的合法权益,县教育局对此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⑴、教师享有的权利。

①、教育教学自主权。是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包括:自主的组织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在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和完善。

②、学术自由权。是指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的权利。包括:有权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创造性劳动;参加有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术研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学术争鸣的自由。

③、管理学生权。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的权利。包括:教师有权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因材施教,指导学习;教师有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学习、劳动

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师有权运用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④、获取报酬权。是指教师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包括:教师有权要求所在学校及其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教育法律的规定、按时、足额的支付工资报酬;教师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⑤、参与教育管理权。是指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包括:教师享有对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批评和建议权;教师有权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以及其他适当方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⑥、培训进修权。是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的权利,该权利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包括:教师有权参加进修和接受其他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采取各种形式,保证教师进修培训权的行使。⑦、申诉权。教师的申诉权是指教师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教师有权向所属机关或者上级机关提出申诉要求做出相应的处理。包括:教师有权对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的有关侵权行为或不公正处理提出申诉;受理教师申诉的机关必须对教师提出的申诉做出客观公正的裁决;教师的申诉必须向主管机关提出,不可向行政机关个人提出,以免造成延误。

案例15:某中学,因翻修校舍,急需一部分资金,1990年扣留了全体教师从7月份到9月份的全部工资款额共计4.32万元。全体教师对学校的行为极为不满,联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其申诉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3条:“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7条第4款规定: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带薪休假”的权利。要求学校马上归还扣留教师的全部工资。问:学校侵犯了教师的什么权利?教师的申讼能得到县教育局的支持吗?为什么?如何处理?

教师获取报酬权被学校侵害。教师的请求能得到县教育局的支持。原因是

拖欠教师工资,违反《教育法》、《教师法》,是侵害了教师合法权益的行为。它不仅侵害了教师获取劳动报酬的基本权利,危及教师及其家庭生计,还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处理:经县教育行政部门深入调查,查明该校拖欠教师3个月工资的情况属实。县教育行政部门责令该校及其责任人限期归还被挪用的教师工资,修建校舍的经费由该校另行解决。并决定对该校领导及其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⑵、教师的义务

《教育法》第8条规定了教师的六项义务:

⑴、遵纪守法义务。教师应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包括以下几层含义:①教师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民主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

⑵、教育教学义务。教师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①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全面贯彻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②教师应遵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制定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③教师应当履行聘任合同中约定的教育教学职责,完成职责范围内的教育教学任务。

⑶、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义务。基本含义包括:①教师应自觉的结合教育教学业务特点,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之中。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要遵循宪法确定的四项基本原则。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③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⑷、尊重学生人格义务。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不能侮辱、歧视他们,不能泄露学生隐私,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因侮辱学生影响恶劣或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泄露学生隐私的,造成的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⑸、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教师应对有害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制止,批评和抑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其包含两方面含义:①教师制止的范围是特定的。教师在学校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活动中,对侵犯其所负责教育管理的学生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给予制止。②教师批评和抑制的范围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

⑹提高思想觉悟水平义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案例16:某校化学教师赵某参加了县教育学会组织的为期一天的学术研讨会。事先未向学校请假,也没有和教同班课程的其他教师串课,致使他所任教的两个班各有一节化学课没有上。学校按旷职论处,按照本校的有关规定,扣发其当日的工资和本月全勤奖,并在全校职工大会上提出批评。教师赵某对学校做出的处理决定不服,向这所学校的主管部门提出了申诉。其申诉理由是依据《教师法》第7条第2款规定,“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要求返回扣发的工资和资奖金,在全校职工大会上取消对其所做的批评。

教育行政部门经调查,教师所述所情况基本属实。但认为,教师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也应当完成法律规定的义务。《教师法》第8条第2款规定教师应当履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赵老师只强调了权利的方面,而没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执行教学计划,没有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学校做出的决定符合权限和程序,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事实清楚。因此决定:维持学校原处理结果。教师赵某内未向有关部门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

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是正当的一项权利,也是教师法中所予以保障的,但任何权利的行使,不是没有条件的,应在完成本职工作或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否则,这种权利的行使是得不到法律保护的。本案中教师赵某

因参加学术研讨会,而使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受到影响,其行为就不受法律的保护。

3、当前我国有关教师的法律制度

当前我国有关教师的法律制度通常由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教师考核与奖惩制度、教师待遇制度、教师申诉制度等组成。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一般包括教师资格基本条件、资格认定、丧失和撤销的原则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程序等内容。教师资格一经取得,即在规定范围内具有普遍使用的效力,非依法律规定不得丧失和撤销。《教师法》以及《教师资格条例》中,规定了在各级各类学校实行资格制度,对教师的资格分类、教师资格条件、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都有具体规定。

教师资格分类。主要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学,中等学校教师资格、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4、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条件有哪些?(思考题3)P62

它包括六个要件:一是必须是中国公民。这是成为教师的先决条件。二是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取得教师资格的一个重要条件。三是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四是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五是身体素质。教师工作特点,从客观上要求教师的身体状况应符合有关规定。六是心理素质。教师工作繁重复杂,常常会遇到挑战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悲伤,还要承担来自各反面的压力,所以作为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从容面对挑战,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5、教师的任职条件是什么?教师聘任的形式有哪几种?(思考题4)P65

教师的任职条件是:担任一定的教师职务,必须具备相应的任职条件。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具备各级各类相应教师资格;二是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三是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能全面、熟练地履行职务职责;四是具备学历、学位及工作年限要求;五是身体健康。

②教师聘任的形式。教师聘任形式依据其聘任主体实施行为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形式:一是招聘。即用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拔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二是续聘。即聘任期满后,聘任单位与教师继续签订聘任合同。三是解聘。即用人单位因某种原因不适宜继续聘任教师,双方解除合同关系。四是辞聘。即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的法定行为。

6、谈谈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意义何在?(思考题5)P66页 《教师法》以教师为立法对象,把国家尊师重教的方针上升为法律,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意志。总则第一条对其立法宗旨作了明确规定:“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的任用、培养、培训、考核等作出规定,使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措施、标准,优化教师队伍,以尽快在我国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案例分析(P70-71页)

案例1:2009年12月15日上午,育才学校的老师刘某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小雨做错了一道很容易的题,并且这道题曾经讲过,就很生气,于是朝小雨腿上踢了一脚,没想到一脚下去之后,小雨一直喊疼,被同学扶回家。次日,小雨家长将小雨送往某社区卫生院进行诊治,后因疼痛并伴有高烧于2009年12月19日转入巩义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小雨家长和刘某的丈夫达成了给付全部治疗费2000元和其他费用3100元的赔偿协议。

2010年3月19日,小雨因右腿疼痛加剧再次入住某市人民医院,2010年4月5日被医院诊断为右股骨血原性骨髓炎,因为该病,小雨于2010年7月3日入住某部队医院进行治疗,前后共花去医疗费9425.43元。经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小雨右腿软组织受伤是血原性骨髓炎的诱因,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随着治疗费的增加,小雨越来越感到此前签订的赔偿协议不公平,遂于2010年7月28日诉至法院请求撤销该协议,请求被告育才学校和被告刘某共同赔偿各项损失12380.69元.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刘某作为被告育才学校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踢伤原告,与造成原告血原性骨髓炎之间有因果关系,被告育才学校应承担被告刘某给原告造成的相应损失。但鉴于血原性骨髓炎系原告自身血液中带有细菌所致,且原告受伤后,治疗的不及时、不彻底导致损失扩大,育才学校承担全部损失17505.43元的30%即5251.63元为宜,扣除被告刘某代为支付的5 100元,应再支付151.6元。

问:⑴、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刘某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

刘某的行为不合法,因为他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规定。⑵、在这一案例中,学校为什么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案件中刘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粗暴的方法,踢打学生,造成学生小雨身体伤害,应对小雨生命健康权的侵犯以及所造成的危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为教师刘某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属于职务行为,故学校要对此行为承担责任。⑶、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应该如何认识自己的职业?怎样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①教师是了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教师地位的本质特征、是教师概念的内涵。履行教育教学、教书、育人职责是教师的职业特征。只有直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人,才具备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为此,教师要达到符合规定的相应学历;具备相应专业知识; 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

教师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与教师职务和职责紧密相连,教师的权利义务始于其取得教师资格并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任职,终于解聘。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其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要求和基本保证。

②、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师与学生之间的管理关系,一是基于教学的宗旨和任务,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

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教师必须享有一定的对学生的管理权限,二是基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的履行,实际上具体规定了教师对学生管理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平等的关系。首先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虽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居于受教育者的地位,但人格尊严是不许侵犯的。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再次,学生有权要求教师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公正评价,教师评价不公正,学生有权向学校要求更正。

案例2:王某从某师范院校毕业后,被聘为某校初中数学教师。一年后,其所教班级的教学成绩明显下降,学生对他意见很大。教研组多次找他谈话,但王某态度消极,在成绩评定时,把对他有意见的学生的成绩评定为不及格。学校根据这种的情况,经研究,认为王某不再适宜当教师,决定调他负责学校的治安、收发工作。王某不服,于是,向教育局提出申诉。

问:⑴、本案中,学校是否侵犯了王某的教育教学权?为什么?

在该案例中,学校没有侵犯了王某的教育教学权。①因为王某虽然学历达标,但由于专业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尽—个合格教师应尽的义务,不能履行—个教师的法定职责,因此,王某就不应再拥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权利。②学校不让李某担任教学工作而改任其他工作是依法实施的学校行政管理行为,并没有侵害李某的“教育教学权”。

⑵、通过这一案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履行《教育法》第8条规定了教师的六项义务:⑴、遵纪守法义务。应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⑵、教育教学义务。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⑶、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义务。应自觉的结合教育教学业务特点,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⑷、尊重学生人格义务。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不能侮辱、歧视他们,不能泄露学生隐私,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⑸、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教师应对有害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制止,批评和抑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⑹提高思想觉悟水平义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

1、教育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思考题1)P72-73

⑴、教育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是同义语。狭义的法律责任

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实施了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教育法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从法律意义上理解教育法律责任,应当注意:①、教育法的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紧密相连。存在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是教育法的法律责任的前提。②法律后果的承担者,是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义务的特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③教育法的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紧密相连,表现为一种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是国家对违反教育法律、法规行为的不赞许态度。

⑵、教育法律责任的特点:教育法的法律责与其他社会责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必须有法律明文的规定。也就是说对教育活动中的哪些行为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由谁追究,以及法律责任的种类,都必须在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或其他法律、法规上有明确的规定。②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的追究是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并对所有的违法者和一切违法行为都普遍予以制裁。③由违法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无论是自然人和法人,均必须是处在教育法律关系中,其行为侵犯教育法上规定的权利和违反教育法上的义,才能导致教育法律责任。

④由国家专门机关或国家授权机关依法追究。对违法行为追究责任的主体,必须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特定的国家机关或组织。

案例17:某小学校长王某,曾因该校教师袁某调离时带走了公物,按学校管理规定,对袁作出扣工资25.50元的处理。袁的夫兄张某道听途说,不辨是非,先后四次对王校长进行威胁,多方寻衅。在此之后,王路过张家附近,张某再次上前侮辱,并喊来10多个家人将王围住大打出手,王当即被打得鼻子出血,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过路群众再三劝阻,张某等人才住手,扬长而去。王被送进卫生院,经抢救两个小时后才苏醒,后又转区、市医院治疗37天,共花去医疗费、护理费4000元。后经市级法医所鉴定王校长的伤势为:脑震荡,多发性软组织挫伤,现有脑外伤综合症,影响工作。

问:王校长被侵害的责任由谁来承担?应该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根据张某及其家人对王校长的侵害程度,分别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是一起本校教师勾结他人殴打校长的事件。王校长按本校规定严格管理,扣了袁某的部分工资以抵偿他带走学校公物所造成的损失,是完全正确的。张某及其家人应赔偿王校长受伤的各种损失。王校长可以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判决违法者赔偿损失并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2、教育法律责任的主体有哪些?(思考题2)P31页,80-82页

教育法律责任主体是指承担教育法律责任对象。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可能成为教育法律责任主体的有:①教育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行政机关;②教育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③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校、校长 ④教师;⑤就学学生⑥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⑦其他负有遵守教育法义务的公民和法人。

3、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 P73-75

教育法根据违法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违法行为的性质,规定了承担法律责任的三种主要方式,即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⑴、行政法律责任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构成行政违法而应当依法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两类,(双项)即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①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组织或个人进行惩戒、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②行政处分是根据法律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由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给予犯有违法失职行为或内部纪律的人员的一种制裁。行政处分有时也称“纪律处分”,共有8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校察看、开除。

⑵、民事法律责任 是指行为人由于民事违法行为而承担的法律后果。民事责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它主要表现为一种财产上的责任。教育法上的民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破坏了平等主体之间正常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是一种以财产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在义务教育方面,应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的行为有:(1)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的;(2)侮辱、殴打教师、学生的;(3)体罚学生的;(4)将学校校舍、场地出租、出让或者移作他用、妨碍义务教育实施。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案例18:依法维护学校的土地使用权

某校周围皆为居民住家,私房甚多,某日校长发现学校东边围墙被扒开一个豁口,约20平方米空地被丁某占为房基,且打下了基脚。校长即领人前去察看,丁某毫不掩饰,并说此地原为其祖业,对此校内议论纷纷,一种意见认为学校权益不容侵犯,应当夺回;一种意见认为丁某为当地一小霸,学校难以斗过地头蛇,况且这块空地学校用处不大,且人家说是祖业,难辨真假,让他家占去算了.校长认为,纵是再小一块地方,也不容他人侵犯,于是,组织了四五个人去丁某家再次交涉,希望他停止侵占学校用地的行为,并出示当年建校图纸,足以证明该地为学校所有。但丁妻当即撒泼,又哭又闹,并操起凳子向校长劈去,校长在扭打之中头部受伤,校长回校后向当地公安局派出所报了案,要求对丁某非法侵占、破坏学校场地围墙的行为予以处罚并赔偿损失,对丁某和丁妻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并应赔偿医疗费用。公安机关通过取证调查,依法对学校提出的要求进行了及时处理。

问:⑴、村民丁某的行为性质是什么?造成了哪些危害后果?

⑵、村民丁某应该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村民丁某的行为属于民事侵权行为。造成了学校围墙被扒开,学校场地被侵占和校长被打伤的危害后果。

根据《教育法》28条7项“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教育法》72条“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

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规定。在本案中,学校资产是国家所有,所有权在国家,学校对其占有的场地依法享有使用权,并受国家保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侵占。

村民丁某应该对学校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恢复原状。并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并承担校长的医疗费用的民事责任。

⑶、刑事法律责任 指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教育法的刑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违反教育法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达到犯罪的程度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有以下6种:(1)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2)扰乱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秩序,情节严重的:(3)侵占或者破坏学校校舍、场地和设备情节严重的;(4)侮辱、殴打教师、学生情节严重的;(5)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6)玩忽职守致使校舍倒塌,造成师生伤亡事故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法律责任往往表现为给予行为人以刑事制裁,即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人运用刑罚。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4、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思考题3)P75-76

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行为人承担教育法律责任须具备的标准或必要条件。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只有具备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才被认定为教育法律责任主体,承担相应法律后果。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损害事实。即有侵害教育管理、教学秩序及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客观事实存在。这是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基本前提条件。

②、损害行为必须违法教育法。即责任人实施了违反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这是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

③、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这里的过错是就行为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的心理状态。它是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主观要件。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

④、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违法行为是导致损害事实发生的原因,损害事实是违法行为造成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前者决定后者的发生,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5、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类型、原因各是什么?P89页(思考题4)

⑴、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⑵、学生伤害事故的类型① 运动伤害 上体育课,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伤害。②课余伤害课余时间学生在操场、走廊和楼梯旁嬉戏玩耍,或是自己不小心,或是他人推搡打闹,引起伤害。③、校外活动事故 与学校其他事故相比,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的事故上升的最快。

⑶、学生伤害事故原因分析

①制度不严,管理不善。是导致学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设备陈旧老化,未及时修复或拆除。这就为学校带来事故隐患。

③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不强,这二者属于不同性质的行为,前者为渎职行为,通常要承担法律责任,后者属于认识问题,主要给予批评教育。

④体罚或变相体罚。学校相当一部分事故是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所致的。体罚构成的伤害,一般属于故意行为,必须由教师本人承担责任。

案例19:陕西一教师“体罚”学生过火被判刑 2003年10月23日下午,绥德县某乡镇中学初二年级英语竞赛中,马某为监考老师。临开考马某强调考场纪律时,考生景某突然发笑。马某随即将该生叫上讲台,问其笑因及名字未果的情况下,马某恼羞成怒在景某的左右脸部大扇耳光。马某发完试卷后又带景某来到其办公室,继续施暴。考试结束后景某感觉病情严重,到榆林市第一医院治疗。住院6天后,景某被家人送往西安交大第二医院治疗。因诊断与榆林第一医院相同,景某又被安排回绥德县一医院住院19天。后经榆林中院法医鉴定为左耳鼓膜外伤性穿孔。

问:你认为马某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马某应该承担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受害学生还可以提出附带民事赔偿.2004年8月17日,绥德县法院一审因马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由马某及绥德县中学赔偿景某治疗及各种费用39152.19元。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师体罚学生造成严重伤害,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⑤安全保护措施不力。体育课,课间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常常因为保护措施不力而引发事故。

⑥学生体质特殊或疾病。有些事故由学生体质特殊或疾病引起,对此学校一般不承担责任。

⑦自尊心较强,心理承受能力低。有些学生自尊心过强,或是心理承受能力低,在家备受宠爱,到校后违反有关纪律,受到教师批评,一时想不开,走上绝路。学校和教师按规定办事,没有过失,不负任何责任。

6、监护职责与教育保护职责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思考题5)P92页

监护职责与教育保护职责的区别。

一是、监护和教育保护的主体和对象不同。监护的主体为自然人、与监护人有关系的社会组织;教育保护的主体则为国家和学校。

二是、监护和教育保护产生的根据不同。监护制度主要以亲权和亲属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和身份关系为纽带,以民法为根据;教育保护则主要以学校与学生的教育关系为基础。三是、监护和教育保护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不同。监护为私法范畴。监护人和监护职责可以依法转移。教育保护为公法范畴,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都不得放弃、转让教育保护职责。四是、监护和教育保护职责的产生方式不同,监护有法定和指定两种。教育保护职责只有法定这一种方式。五是、监护和教育保护的内容不同。监护包括对被监护人的人身和财产的监看和保护,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代管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教育保护为随附义务,一般限于对学生的人身健康的关照,并无代管学生财产。六是、监护和教育保护的手段不同。父母对未成年人的监管

享有实际上的惩戒权。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只能依法采取劝导,批评和行政处分手段,禁止体罚。七是、监护和教育保护的责任不同。监护责任为无限责任,实行无过错原则。教育保护为有限责任,只有当学校教育管理有过错才承担相应责任。可见监护与教育保护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法律制度。

7、《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基本内容(思考题6)P97-99页

教育部制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的基本内容有:①、关于学校责任范围的界定。所谓学校责任范围,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伤害事故要界定为学生伤害事故。《办法》对学生事故作了如下界定,学生伤害事故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了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这一概念首先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明确了学校管理职责的范畴,而与管理职责无关的学生伤害事故,不属于学生伤害事故。同时,这一概念也将伤害事故的概念限定在造成人身损害后果。其他校园事故或者教师个人的侵权行为,排除在学生伤害事故的范畴之外。有关问题将通过制定其他的相关法规或规章,予以规范和解决。

案例20:王某,男,9岁,山西省某市某小学五年级学生。父母均为工厂职工,自小对王某管教比较严格,所以王某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觉得老师喜爱。王某上五年级后,因与王某同桌的李某爱好玩电脑游戏,经常怂勇王某和他去街上网吧玩游戏,王某渐渐地玩上了瘾,逐渐地经常和李某逃课出去玩电脑游戏。对此有的任课老师向该班班主任张老师反映过,但张老师认为现在学生不好管,而且学校也不指望每个学生都有个好成绩,就对王某逃课睁一只眼闭一只睁,听之任之。这样一个学期下来,王某成绩一落千丈,后王某父母才明白王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这才对王某严加看管,每天上下学由父母轮流接送,但由于王某沉溺于电子游戏太深,难以控制自己,仍然偷偷溜出学校玩游戏,晚上在家时,精神不振,无精打采,不但功课不想做,而且身体也一天天地差下去。其父母为此专门带王某去看过几次心理医生,并花费不少。王某父母觉得,要是学校早点将王某逃课的情况向其父母反映,好让父母早日管教,那王某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他们认为学校应当为此负责,于是他们找到学校,要求学校为王某补上落下的功课,而且要赔偿为王某花去的心理咨询费。学校认为他们只负责教育在学校内的学生,学生出了校门,他们管不着。双方争执不下,王某父母于是将学校诉至法院。

第一、学校与王某之间的法律关系。学校有义务保护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有义务保障在校学生的受教育权,如果学校违反了这些义务,那么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学校应对王某受到伤害承担责任。本案中学校虽然虽知王某经常逃课,却没有对他进行管教,也没有向王某家长反映,致使王某因缺课太多而成绩一落千丈,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对此学校应承担责任。学校以不作为的方式侵犯了王某的健康权。健康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以保持其身体机能安全为内容的权利。虽然,传统上健康多指身体健康,但在现在社会,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侵害心理健康可能是对健康权的更大侵害。本案中,学校对王某逃课行为听之任之,致使王某迷恋上了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这对于一个正处于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说,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因此,学校应对此承担责任,32

即学校应部分赔偿王某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经济损失。

②、《办法》适用的范围。各类学校,即大中小学都适用。幼儿园对幼儿的看护义务,按照《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了较为严格的责任。

③、关于学校责任的性质。明确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教育关系,不是基于民法和血缘关系形成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监护关系。根据有关规定,明确学校的责任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同时,依照《民法通则》及有关规定,确定学校按照过错责任原则承担事故的责任,如果学校未履行规定的义务与职责,有过错的,造成了学生的伤害,则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学校已尽到相应义务,无过错的,则无责任。

④、关于伤害事故的责任类型。一是学校责任事故,即由于学校过错而造成的事故。二是学生责任事故,即由于学生本人或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的过错造成的事故。三是其他相关人员的责任事因与学校或学生个人活动有关的其他个人或组织的过错造成的事故。四是混合型责任事故,多方当事人的共同过错而造成的事故。处理中,责任者根据自身过错程度的比例,承担与过错相应的责任。实践中也会有学生伤害事故是由于不可抗力或意外因素造成的,或者在学校的管理职责范围之外发生的,办法也做了相应的规定。

案例21:四川某小学校的两个学生课间休息时,在学校空置的教室内玩耍。下午1时40分左右,学生玩耍的教室房顶突然坍塌,造成1人死亡,3人重伤,18人不同程度的伤害。事故发生后,学生得到及时的救治,所有受伤的学生病情得到稳定。

分析本案的责任类型及承担的法律责任.本案属于学校责任事故。该学校的教室明显有不安全因素,同时,学校也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以致学生能够在该不安全的教室玩耍而造成严重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有关人员的行为明显构成了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应当依照刑法的规定予以处理,同时,学校还应当对受害学生或其家属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于刑事责任按照刑法进行处理。这里主要分析民事赔偿事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可以肯定,学校对伤害事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即学校是该伤害事故的赔偿主体

⑤、关于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程序。《办法》规定学生伤害事故主要由学校进行处理,教育部门予以指导、协助和调解。《办法》在具体规范教育部门的调解程序时明确规定,调解需由学校及学生家长双方共同提出申请。教育部门起居中调解的作用,根据有关规定提出意见供双方协商。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签订调解协议,双方达成不一致,可以终止调解,进入诉讼程序。

⑥、关于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原则与经费的来源。明确学校应根据其在事故中所负的责任,承担相应的赔偿。解决赔偿经费来源及筹措的问题,《办法》设计了三条途径:一是学校筹措,学校无力筹措的,由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举办者协助筹措。二是县级以上有条件的教育行政部分可以通过设立学生伤害赔偿准备金等多种形式筹措。三是鼓励学校、学生参加相应的保险,包括学校责任保险等。

案例分析P102

班主任苏老师以所带班级一名16 岁的女生与同班一名男生关系密切为由,在课堂、教研室和家长问捏造、散布虚假事实,并当众翻她书包,强迫她交出日记,还将部分日记和信件在班上公布,在不同场合进行辱骂。在长期压力下,这名16岁女中学生于2000年6月4日离家出走,6月8日才被从南京找回,但因此患上了忧郁症。

16岁的女中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受到侵犯为由,将班主任和学校告上法庭。并最终赢得官司。当地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苏老师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确有翻看书包、日记等歧视性行为,侵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苏老师的行为和学生离家出走、精神抑郁有因果关系,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后果。因此,法院一审判决,苏老师和学校向这名16岁的学生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3000余元,精神抚慰金500元

问:⑴、在此案中,班主任苏老师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应该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同时还应该赔偿经济损失3000余元,精神抚慰金500元

法律教育改革分析 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院校法律教育 权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36-02

随着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的不断牢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对于中初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旺盛,而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深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培养要求与标准越来越高。中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技术人才教育培养中的重要一环,肩负着为国家输出中初级技术实践性人才的任务,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在校人数越来越多,在中职教育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日寸,学生普遍出现有技能素质,但综合素质比较低,法律纪律意识比较淡薄的现象,这应该值得我们所有职业教育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

一、当前中等职业院校法律教育的现状

法律教育固然对于中等职业院校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在法律教育方面普遍问题较多,现状堪忧。

(一)学校与学生对于法律教育重视不够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技能人才,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但目前,法律教育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也没有建立起专职的思想政治与法律教育师资队伍,即使从事学校法律教育的教师,多数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法律培养,自身法律素质与法律意识不高,教育方法滞后,教育效果差。

(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处于智商与情商形成的关键期,正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黄金时期,由于法待教育的不足与缺失,许多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认识是懵懵懂懂,法律意识淡薄,对于法律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缺少对于法律进行学习的主动需求和内在需要,这样的结果跟社会的环境和学校法律教育工作不到位都有关,学生大多都没有认识到法律对于自身的作用,没有感受到学习法律知识是自身生存的需要,甚至导致学生对于法律教育的厌倦、消极的态度。

(三)法律教育实效性不强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对于法律教学,长久以来都是依附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是按照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更多的只是在课堂上向学生机械的讲授法律条文,讲几个小的简单的案例,就算是法律教育了。这样的教学难免会显得枯燥、单调、乏味。而学生在接受这样的法律课程教育时,大多也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对于法律的认识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不求甚解,没有将学习的法律知识与自身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结合。

(四)法律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毕业后,除了升学的之外,绝大部分立刻就会面临就业与创业问题。对于他们的法律知识教育应该以在劳动与就业合同相关的法律知识培养为主,辅助以其他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意识培养。劳动与就业法律法规的教育,不仅可以让现在的学生了解我国劳动就业法律法规,还可以为其将来就业做准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陷入被动被侵权的状态。而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有关法律教育恰恰缺少劳动就业法律教育,缺乏正对性。

二、中等职业院校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一)就宏观社会角度而言,法律教育是学生受教育的必然组成部分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教育法律宣传是重要途径。中等职业院校学生,他们年龄较小,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对他们加强法律教育,使他们早日形成法律意识,成为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对于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法律教育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补充

教育学家们在谈到素质教育时,都首先谈到思想道德与修养教育,但是,德育并非全能,人们开始更多地求助于法律,希望法律能用他更强有力的措施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就充分说明,法律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显然是对调整人们思想活动的道德规范的有力支撑。由此可见,法律对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起着极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三)加强法律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预防犯罪

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各地中学毕业生中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的一批人。由于文化素质不高,思想素质也比较低,导致接受法律教育的悟性也就差,导致上进心不强,自由散漫,法治意识淡薄。这些学生往往由于过分的放纵、任性,导致品德行为失常,以致产生违法犯罪的行为。其实他们的不守法,往往源于不懂法;而不用法,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懂法。若中等职业学校真正重视对于学生的法律教育,从他们一入学开始,从源头抓,必定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现实效果和法律社会效果。

(四)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也需要法律知识

从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角度而言,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对于他们就业保障而言不可或缺。中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专业技能知识、非专业的广度知识和有关劳动与就业的法律法规知识。专业技能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非专业的广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等,而法律知识,即有助于扩大他们的非专业知识储备,又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我权利保护意识,通晓如何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法律教育的进一步完善

(一)中等职业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明确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开设专门法律教育课程,使之从德育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提高法律教育的地位。

(二)学校法律教育教师,要相应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法律教育系统培训,在传授知识时要在深度上、难度上把关,尽量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复杂的问题表述得简单明了。有针对性教学,以劳动就业与创业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为主,引导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三)法律教育不要局限于课堂。现代教育若只限于课堂的知识传授,就已经是很落后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法律教育,可以拓宽法律教育渠道,让他们到现实生活中去接受教育。比如参观法庭审案的旁听,参观监狱、公安局等场所,让他们感受法律威严,切身感受到法律的权威。

法律教育改革分析 篇4

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史, 科技的重要发展都会引领经济甚至社会各方面的重大变革, 而科技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对它的规范和保障。因此, 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 必须要下大力气开展并尽快完善科技法制的建设工作, 充分的发挥法律对创新驱动的机制保障功能。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1) 创新驱动的概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是新常态的时代背景, 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 其核心思想是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化发展为导向, 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 加强对创新活动外部环境的设计和优化, 推动产学研合作, 确实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不断提高创新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 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2) 健全创新驱动法律保障机制的必要性。科技创新需要资金投入、创造研发条件、成果推广应用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需要很多方面尤其是法律制度的激励和保障;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科技创新成果, 承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 保障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使社会形成自觉的、普遍的创新热情;需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法来保护科技研发者的成果, 需要加强落实保密法来维护我们国家通过不懈努力才在某些方面确立的科技领先地位, 要通过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手段;我们不但要在立法中明确保障资金投入、研发条件, 而且要对成果应用进行制度规范, 要避免对科技成果的不当应用, 确保科技成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恰当的使用。

二、我国创新驱动法律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1) 创新保障和激励制度落实不到位。目前, 虽然中央层面已经出台了关于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 但在制定具体的配套实施措施方面, 各地、各单位之间做得参差不齐。相对而言, 沿海发达省市和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做得稍好, 中西部地区和传统行业的配套措施制定的不够完善。在配套政策落实方面, 问题更加突出, 大部分省市、科研单位、大型企业都缺乏完善的成果应用和创新奖励落实机制, 没有充分发挥出制度应有的激励作用, 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深层次挖掘技术创新的潜力, 不利于新兴产业的长远发展, 不利于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2) 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在当今时代条件下, 单纯依靠资源禀赋和企业实力是无法保持持久强劲的创新动力, 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 甚至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 我国创新环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缺乏高效的政务环境。近年来, 我国一直努力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但因受落后行政观念的影响, 有些政府部门仍然存在官僚主义作风, 主动服务地方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强, 行政效率低下;其次, 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不能有效满足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此外, 市场环境建设不够完善, 诸如假冒伪劣、交易欺诈、不守诚信等市场败德行为还依然很多;最后, 金融环境也不容乐观,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 但由于创新活动风险较高, 企业在这方面的融资相当困难。

3) 对创新成果保护力度不够。虽然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但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仍然触目惊心。其根源在于, 国家虽然加大了宣传力度, 也加大了查处力度, 但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 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并不太重, 侵权者的侵权成本低、责任小, 因此屡禁不止。与之相反的则是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诉讼举证难, 科技工作者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应对这些, 只能寄希望于监管部门, 而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力更严重挫伤了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当然, 知识产权有它的特殊性, 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关知识产权的监管执法、司法审判都要求有一支相对专业的队伍来专门处理, 除按照正常的执法、司法程序运行外, 还要运用其特有的工作程序, 遵照其特有的程序要求。发达国家和地区因市场经济运行的时间较长, 在处理知识产权问题时也相应的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专门设置了有知识产权法院专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4) 对科技工作的细化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目前, 国内不少大中专院校和专门科研单位的评价导向都存在着论文打天下的现象, 在对科技创新的奖励方面、在职称的评定方面, 都将发表论文情况放到了决定性位置, 对科技成果的实用型和可操作性关注不够, 没有建立产学研一体的科学分配机制, 缺乏对科技成果的细化评价和奖励机制, 有些单位虽然制定了一些奖励政策, 但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体制的障碍, 这严重影响了科技工作者主动面向社会需求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 国家对孩子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努力还十分不够, 国家的教育体制还相当落后,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还需要国家和教育工作者下更多的力气才能有所成效。在人才成长发展的过程中, 对创新人才宽容、保护和激励的社会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动态有序的人才配置市场需要真正建立。

三、创新驱动法律保障机制的改革路径研究

1) 提高对创新驱动法律保障机制的认识。要在不断深化各级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相关人员对创新驱动重要性认识的同时, 加大普法知识的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关于科技创新类法律法规对于促进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

2) 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立法工作。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一定要逐步健全完善科技法律法规尤其是配套落实制度, 要充分发挥创新评价和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 想方设法营造出易于自主创新生存的优化环境, 不断壮大科技创新工作者队伍, 提升创新成果的质量, 积极推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营造出宽容、鼓励和帮助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3) 重点健全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制建设。健全、细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要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 提高损害赔偿的标准, 增加侵权者的违法成本, 完善赔偿制度, 降低科技工作者的举证标准, 加大监管部门的举证义务, 完善司法审判程序, 提高判决执行的可操作性, 完善维权机制。

4) 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对于垄断行业, 要加快改革步伐, 引入竞争机制, 建立适合科技创新的竞争有序的行业环境。推动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研究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推动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 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密切关注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经营者涉嫌垄断行为, 执法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 能够及时发现和制止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 要依法查办有广泛影响的价格垄断案件, 并公开曝光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 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宽空间。

5) 以法律形式健全人才考核评价制度。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明确科技创新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健全公平合理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打破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域之间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 务必使人尽其用, 安心的扎根于创新工作。

6) 依法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 相对集中执法权, 推动综合执法和执法力量下沉。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推进事业单位综合设置, 逐步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总量。要切实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加快推进省管县的改革步伐, 最大限度向县级政府放权分权, 凡是能下放到县级政府的职权全部下放。深化提升审批效能的体制革新, 落实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再造, 动态清理审批事项, 进一步推进服务提效。健全审批中介组织监管机制, 限期实现与行政机构脱钩, 着力规范中介机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2]李远.政策导向与外向型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3]王家庭.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研究[J].开发研究, 2007, 6.

[4]高新才.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与展望[J].西部论丛, 2007, 6.

[5]洪银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J].经济问题, 2010, 11.

[6]陈大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4, 3.

[7]柳卸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法律教育改革分析 篇5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____的特点。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

2、朱华一向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朱华属于()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3、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的影响。A:社会生活和群体 B:教育对象 C:教育法规 D:教育原则

4、关于“师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出于私情之爱

B: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

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 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

5、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形象属于____ A:气质特点 B:情感特点 C:能力特点 D:性格特点

6、由于先前做了活动或经验、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____ A:定势 B:原型启发 C:变式 D:同化

7、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所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表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即为知觉的__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8、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是()A:讲授法 B:实验法 C:讨论法 D:参观法

9、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____高。

A:孔子的《论语》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C:1903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的梅伊曼

D: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10、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____ A:未来性 B:滞后性 C:连续性 D:广延性

11、通过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A:观察法 B:调查法

C:自然实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

12、国有企业员工李某经常在家酗酒后打骂孩子,对于李某的行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可由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劝减 B:可由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处分 C:可南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行政处罚 D:可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行政调解

13、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中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____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14、极大提高人类信息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效率的是()A:语言媒体阶段 B:文字媒体阶段 C:印刷媒体阶段

D:电子传播媒体阶段

15、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性质是____ A: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 B:教学的唯一工具

C:学生学习的客体和目的 D: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

16、教育的社会性表现为教育同社会()A:共存 B:共发展 C:共产生

D:共存、共产生、共发展

17、()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A:观察法 B:自述法 C:会谈 D:强化法

18、在价值辨析时,教师对学生说“你会把你知道的选择途径告诉你的同学吗”,这属于____ A:选择阶段 B:赞赏阶段 C:行动阶段 D:思考阶段

19、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成为()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20、教师和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的关系。A:上下级 B:平等 C:授受

D:相互促进

2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2、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A:生产经验 B:生活经验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23、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____ A:概括性 B:灵活性 C:具体性 D:抽象性

24、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____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25、()是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A:教学实验 B:教学调查 C:教学观察 D:教学问卷

26、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 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D:教育的发展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27、幼儿园开展幼儿发展评价工作,应以()为主要方式。A:考试 B:问卷调查 C:日常的观察 D:家访

28、教师和学生要从教学活动中及时获取信息,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A.反馈性原理 B.科学性原理 C.发展性原理 D.主体性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下列哪些不是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义务?()

A:按时获得薪水和报酬

B: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C: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教师的__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A.权威 B.威信 C.角色

D.社会地位

3、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__ A.课程目标与课时日标 B.课程目标与单元目标 C.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 D.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

4、教学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关注对象应当面向__。A.问题学生 B.优秀学生 C.每位学生 D.个别学生

5、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A:联想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预测过程

6、、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A:普及教育 B:普及义务教育 C:普及基础教育 D:普及国民教育

7、(2005年4月)“教育即生活”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8、4岁儿童军军在拼图过程中,常会这样自言自语:把这个放到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对,就应该把它放在这里„„军军的这类言语属于。

A:游戏言语 B:问题言语 C:对话言语 D:连贯言语

9、我国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是指____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0、以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概念主要发生在()A:学龄期 B:学前期 C:成人 D:以上都是

11、____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A:学前教育目标 B:学前教育手段 C:学前教育启蒙 D:学前教育内容

12、布卢姆等人在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又把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等级。其中,形成价值观念是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重要等级,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形成价值观念的是。A:愿意改进与团体交往的技能 B:喜爱所学的内容

C:为发挥集体的有效作用而承担义务 D:形成一定的人生哲学

13、教育的特质至少有以下几方面__ A.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有意识活动 B.教育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生存活动 C.教育是人类特有的认识活动

D.教育是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E.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哪几个阶段?()A:动作的定向阶段 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E: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15、对个别学生的教育__。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16、”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体现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因素

17、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____ A:班级教育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D:班会和校会

18、学会写“木”字后,有助于学习“林”字,这是____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负迁移 D:垂直迁移

19、德育过程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必要()A:条件 B:途径 C:动力 D:内容

20、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__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21、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____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2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的科学。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23、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____特点。A:主体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24、下列关于我国近代前期科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 A:洋务运动引进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海国图志》中有关西方近代科技的介绍

C: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全线通车

D:李善兰和徐寿合作试制出我国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标志着我国近代造船业迈出了第一步

25、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A.原有知识经验 B.原有认知结构 C.相似性 D.共同性

E.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6、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 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D:教育的发展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27、幼儿园开展幼儿发展评价工作,应以()为主要方式。A:考试 B:问卷调查 C:日常的观察 D:家访

法律教育改革分析 篇6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教学改革;应用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个性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中,能够促使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等不断提升。案例分析法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作为为公安部门人才培养机构的警察院校也要逐步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法,尤其是在法律类专业的教学中,由于法律类专业教学理论性较强并不是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因此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促使学生對案例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提升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好的提升教学成效。

1 案例分析法在警察院校法律类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的意义

1.1 激发警察院校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警察院校法律类专业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主要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模式,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课堂固有模式,教师讲学生听,这就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拉开了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减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基本不能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不能理解所学的内容,很难记忆,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警察院校主要是为公安部门培养的优秀的人才,这种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今后警察职业的要求,因此,警察院校法律类专业教学需要及时改革。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现状,案例教学法的融入,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索,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培养了师生感情,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促使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都会又很大的提升。

1.2 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在警察院校法律类专业教学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虽然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但是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也会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传统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提前组好备课准备,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并要做到对相关知识的内容的教师,为了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而且需要在课堂时间内将固有理论知识讲解完毕。但是在实际中由于教师并不具备较高的的能力,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枯燥乏味,而且再这样的模式下即便是教师提问问题,也很少有学生真正的回答,这就给教师教学带来更的雅鹿。这就需要教师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的应用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虽然案例教学法的融入对教师的能力以及教学质量提高了要求,比如说需要在案例教学法应用之前需要教师做大量的查找资料的工作,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阅读量,教师的能够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只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做最终的评价语总结,虽然这对教师来说需要很高的能力,比如:应变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等,但是无形中有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这也能够促使教师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促使教学的成效不断得到提升。

2 应用途径

法律类专业教师要想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就要合理的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2.1 案例的选择

案列教学方法的应用,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能够适用与课堂中,法律专业类教师要在授课之前,对所有的案例进行筛选,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案选择更加贴切的案例。选择案例的标准需要满足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所选择的案例最好是近期发生,这样才能做到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选择的案例最好是真实的,只有真实才能使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出现纰漏,才会促使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从而促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记性提升,而编造的案例往往指向某一个知识点,而不利于学生全面思考。再次所选择的案例要精准,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不需要引入大量的案例,只要都某个或者是某几个案例即可,从而能够对案例进行精准的分析,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促使教学的目标尽快实现,如果引入案列过多或是学生产生疲劳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所选择的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同时又需要是典型性的案例,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只有选择这样的案例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案例教学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把握案例教学法的过程

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就是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展开讨论,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作较为开放的讨论气氛,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案例进行解读,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对某些观点进行评论,否则会影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展开想象进行讨论,骄傲是可以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朝着多唯独的方法发展,大胆的提出自己质疑的观点。同时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能够通过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而促使自身的知识西沟的大改善。而且为了能够更好的加入讨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将会更加积极,这比传统中教师辛苦的讲授的成效要高出很多。

2.3 教师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最终评价与总结

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最终评价与总结是非常必要的,警察院校法律专业教师不仅有熟练地专业技能以及广博的知识体系,而且具有较为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在最终评价与总结中能够提出更加深层的见解以及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对深层问题进行分析与理解,使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更加本质的内容,从而促使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大提升,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今后的警察职业。

总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有效的改善了警察院校法律类专业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法律知识的学习的现状,使教学课堂气氛更加的和谐融洽,从而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也可以说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更加符合警察院校法律类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升了教学成效,仅而培养出大量优秀警察专业人才,满足公安部分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何丽坤,廖冬庭,王永方.论案例分析法在教育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2]李黎明,吴禹达.浅析案例分析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

作者简介

柴若冰(1981-),男,辽宁省阜新市人。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与教育。

作者单位

法律教育改革分析 篇7

一、义务教育制度的宗旨与父母的责任

1. 义务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的制度设计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 提高全民族素质, 根据宪法和教育法, 制定本法。”这一法条明确了义务教育制度的宗旨在于保障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

受教育权利是由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到实践中, 少年儿童因处于身心发展、获取知识与成熟心智的重要阶段而实际地构成了受教育权主体的“主体”。青少年儿童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关系其未来和国家前途。同时, 比之成年人, 少年儿童在身心各个方面都是天然的弱者, 自我保护能力差, 权利也容易受到侵犯。因此, 虽然《宪法》已明文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仍然特别制定了《义务教育法》来专门保障适龄少年儿童的受教育权。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 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法》第2条的这一规定, 就显示了国家通过强制手段的途径实行免费的具有普及性的公共教育, 以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的特点。

2. 父母:应以积极的作为保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教育法》第18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49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

《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综合上述各项法律规定, 父母作为适龄少年儿童的法定监护人, 是义务教育的“义务”主体之一。其基本义务内容在于:以积极的作为保障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父母的这一“义务”, 具有必须履行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法》第58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 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 责令限期改正。”根据这一规定, 如果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未履行保障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则政府部门将以公权力介入。若仍不履行, 则通常会执行强制入学, 失职父母要承担法律责任。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许多地区都曾发生过地方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起诉家长不积极作为导致子女失学或辍学的案例, 通过法律救济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 (1) 就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情况来看, “在家上学”并不同于辍学或失学。“在家上学”的情况中, 孩子的受教育权并未受到侵犯, 而是通过在家接受个别化教育这一特殊形式得以保障。同时, 只要在家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内容得当, 父母也以积极的作为妥善保障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那么, 孩子在家上学, 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就义务教育阶段的权利保障而言, 并无不妥。

二、法律规定的模糊与缺失导致“在家上学”陷于“非法”假象

1. 法律有关“入学”的规定缺乏明确概念解释

从前述法律条款来看, 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途径是“入学”。然而, 此处的“入学”是否就等于“进入学校”, 在查阅过相关法律后发现, 并未见明确的概念表示。

对此, 一般认为, 规定中的“入学”即指进入获得办学资格的正式的公立学校或民办学校。产生此定势思维的原因是《教育法》第17条规定,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同时, 《义务教育法》第三章全篇对“学校”这一义务教育的直接实施主体进行了规定, 而该法也并未体现出可以有学校教育之外的义务教育实施方式。因此, 以系统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来看, 系列教育法律中的“入学”仅指由国家统一实施的正式的学校教育, 而不包括“在家上学”。[1,2]

单就法律文本来说, 这种解释看似合理。根据这样的理解, “在家上学”无疑是一种违法行为。然而, 这种解释是否是对“入学”这一模糊概念的合理理解, 却值得推敲。因为当我们这么解释“入学”时, 实施义务教育的思路就变成了国家建立学校教育制度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 父母就必须让孩子进学校接受国家提供的教育服务。而如果家长没送孩子进学校, 则无论孩子实质上是否受到适合其自身发展特点的有效教育, 家长都有错, 都必须承担责任。这种思路里, 强调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的责任无可厚非, 因为根据《宪法》第46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以及《教育法》与《义务教育法》的具体规定来看, 国家确实是教育权的权利主体。但如果因为承认国家的权利主体地位就认为此规定是为强制公民必须接受国家提供的学校教育服务则尚有偏颇。因为这种理解就将学校教育这一保障儿童受教育权的手段窄化为“唯一手段”, 从而, 就容易导致对“义务教育”的错误理解, 即把“进入学校”这一接受教育的途径当做义务教育的目的, 无论具体的个体是否能够适应学校教育均质化的教学模式, 是否具有特殊的个人情况, 是否在教育服务上有特殊需求, 都必须强制性地接受学校教育。这样不仅剥夺了那些有特殊情况的孩子获得可能更适合其特点的教育机会, 甚至造成部分孩子“在校不在学”的情况, 反而违背了义务教育保障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的根本目的。因此, 从“保障权利”这一法律根本价值来看, “入学即入校”的理解并不恰当, 甚至涉嫌违宪。然而, 相关法律在一些规定上的不明确, 确实也容易导致人们得出这种不恰当的认识。这也是实践中有教育行政部门、法院与部分舆论判断“在家上学”是违法行为的根据。 (2)

如果我们从保护孩子的受教育权这一义务教育制度的宗旨的角度考虑, 那么, “入学”也可以理解为“进入合理的学习过程”。即只要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方式能够满足孩子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并且所提供的教育能够达到国家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 就同样应该作为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形式。按照这样的理解, 则“在家上学”并不违反法律关于“入学”的要求。

2. 有关义务教育办学与管理的法规失于片面

由于法律并未明确“在家上学”是否是义务教育的可能途径, 相应的办学资质与教育管理的规定对此也不具有针对性, 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办学条件和教育管理的规定基本是针对学校而制定, 难以适用于在家教育和全日制私塾, 因此, 以这些用于管理学校这一规模化办学的教育机构的规定, 来衡量为个别孩子提供个性化特色教育的“在家上学”形式, 则后者的特质注定其在不少方面都几乎不可能符合相关规定。实践中, 有教育行政部门因此判断“在家上学”违法。 (3) 这种判断, 实在有失公允。

(1) 有关办学条件的规定

《教育法》第26条:“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 有合格的教师; (三)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10条规定:“设立民办学校应当符合当地教育发展的需求, 具备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执行。”第14条规定:“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学校的, 举办者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 筹设批准书; (二) 筹设情况报告; (三) 学校章程、首届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四) 学校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 (五) 校长、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

上述条文中有关组织机构、章程、师资、场所、资产、董事会等办学条件的规定都是针对规模化办学的学校而制定的, 适用性较低。比如, 对于以父母为主力军、以家庭等小规模空间为固定活动场所、以个别孩子为教育对象的“在家上学”教育形式来说, 仅就“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这一项要求就几乎难以达到。

(2) 有关教育管理的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政府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然而相关管理规定同样有不适用于“在家上学”形式之处。

首先是考试制度、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根据《教育法》第20条、24条、35条、36条的规定, 国家实施教育考试制度、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 相关事宜由政府主管负责。如果要保证孩子在家接受的教育能够达到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要求、家长行使家庭教育权不实然损害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则应当将“在家上学”纳入相关制度的监督约束中。然而实践中, 业已建立的教育考试、教育督导和评估体系同样仅以学校教育为对象, “在家上学”的督导与评估制度仍是空白。

其次是教材标准。《义务教育法》第39条规定:“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未经审定的教科书, 不得出版、选用。”家长之所以选择“在家上学”, 所期待与所践行的是针对个别孩子的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自主选择教材及教育内容, 是确保孩子能够以适应其个性、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方式与内容有效接受教育、切实保障其受教育权利的关键。法律规定教科书应根据教育部规定办法审核, 而在《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中, 在教材编写上要求“主要编写人员具有相应学科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教材审核上要求分别由教育部成立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省级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审定国家和地方课程教材的审定。这些规定成为“在家上学”模式中自主选择教材的“拦路石”。普通家长难以达到教材编写人员的资格要求, 同时教材审核的层级之高又为其自编教材或选用其他教材增加了阻碍。

三、解决“在家上学”与法律规定间矛盾的思路

“在家上学”是父母以积极作为的方式保障子女受义务教育权利的行为。“在家上学”完全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形式, 并作为义务教育的实施途径之一而存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模糊与片面是导致其合法性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 简单地禁止或整顿都将侵犯公民权利。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思路在于, 承认公民“在家上学”的权利, 并将其实践过程纳入政府的有效管理之中。法律层面上, 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开展以下两项工作。

第一, 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的“入学”概念出台确定的司法解释, 该解释应当明确“入学”不仅是“入校”, 还包括所有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内容的形式, 或直接修改相关法律, 明确“在家上学”的“合法”身份。

第二, 修改完善有关办学条件与教育管理的法律规定, 为政府管理与评估“在家上学”提供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 建立一套规范的“在家上学”管理体系, 为其准入、监督、评价、退出及与学校教育的衔接提供制度依据, 协助、监督父母在家教育的活动, 防止家庭教育权的不当行使造成国家教育权和少年儿童受教育权的损害。对于不利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在家教育”, 政府应及时纠正或取缔。

参考文献

[1]相关案例:不送孩子上学吃官司, 修文八位家长成被告[N].法制日报, 1998-11-20 (2) ;家长不让孩子上学, 乡长控告家长违法——酒泉一乡政府将4位家长推上法庭[N].法制日报, 1999-03-30 (1) ;湖北基层法院帮数百名学生重返课堂[N].法制日报, 1999-05-28 (3) ;为了孩子的权益贵州一乡政府状告失学儿童家长[N].法制日报, 2001-11-01 (7) .

[2]类似案例:2006年上海“孟母堂”事件中, 上海市松江区教委与上海市教委以未按时送子女入学为由宣告“孟母堂”的学生家长违法;2006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王育诉侯波抚养权”案中, 法院在判决时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被告应当尽快解决侯鸿儒的入学问题, 使其接受全面的义务教育”。

[1]林祖鈆.“入学”不是保障受教育权的唯一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 2010 (8) :3-5.

法律教育改革分析 篇8

一、高职法律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

高职法律教育专业, 主要培养的是具有法律基础、能够胜任法律相关工作法律资格从事人员。要求所有的毕业生在修满课时毕业以后, 可以独立处理一些法律案件或者担任专业法律人士的助理, 成为辅助角色的人才。原本施行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 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在学生具体的顶岗实习环节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困境。首先, 观念上存在问题。受到传统普通教育制度的影响, 很多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学校等, 对于大规模而正式的校企合作的观念并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 认识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单位对于校企合作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免费使用劳动力”或者“白用谁不用”的局面, 却没有真正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对于学校也是停留在“只要以学校的名义将学生送到企业工作, 就可以算作是实现了校企合作”等片面的观念。导致校企合作模式很长时间内无法形成科学而完整的体系, 导致校企合作的长期滞后。其次, 合作制度和内容上存在问题。在法律教育的校企合作过程中针对合作相关的内容和制度存在很大的矛盾。例如, 针对法律教育专业的特殊性, 学校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对口专业内容实习, 必须到法律从业单位、律师事务所、法院或者检察院等指定单位, 然而由于这些单位工作内容的严肃性和特殊性, 多半不会让实习生去参与主要工作, 通常都只是让实习生从事一些简单的档案信息整体、档案装订或者一些综合事务性的工作, 学生会有种在“打杂”的感觉, 再加上没有相应的薪资待遇, 很多学生会因为学不到东西而选择放弃机会, 从而导致校企合作的中止。

二、高职法律教育校企合作的出路

针对阻碍学校与法院等法律机构的校企合作的因素,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更好地实现新的发展出路。首先, 必须转变双方的合作理念、端正合作态度。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必须促成双方思想上的一致与统一, 需要学校和法院等相关机构都能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双方都要尽可能地位促成合作而提供有利的条件。从学校层面上讲, 学校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加强对学生法律人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 为相关单位提供优质的实习资源。从法院层面讲, 法院应该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 安排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 保证学生可以学到真东西。其次, 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加强双方合作的吸引力。要提高双方的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校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法律人才, 而法院也应该具有让学生过来实习是为了给自身注入新鲜的活力, 使法律事业后续有人的心态, 相信学生能够把事情做好而不是给自己添乱。学校也应该不断加强法律专业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 有能力为相应合作单位提供培训等课程服务。此外, 为了使双方能够促成合作, 学校也可以为相关法律合作单位的工作人员免费开放一些资源, 如体育锻炼设施或各种娱乐设施等, 可以开放一些图书资源或者场地资源等供合作企业使用。最后, 要勇于创新, 不断促成新的合作方式。合作双方可以就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的相关事宜展开恰当的谈论, 学校可以要求合作企业将一些在实习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法律教育专业的学生, 综合其平时表现给予适当考核通过后可以在实际结束后继续留在实习企业。在企业确实因为存在自身的困难而无法接收学生时, 可以与企业就一些具体原因展开其他方面的合作讨论形式, 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合作的机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尽管高职法律教育的校企合作发展道路比较艰难, 但是只要采取的合理的措施, 一定可以很好地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法律教育学生的学习质量, 促进毕业生对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通过积极寻求高职法律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出路, 可以更好地缓解目前法律从业单位或者法院、检察院等一些国家机关出现严重的法律人才荒, 出现“案多人少”的巨大工作压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对各样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导致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职业院校的教育发展越来越迅速。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主要特色和常见的教学模式, 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高职法律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着重分析解决困境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高职,法律教育,校企合作,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袁银枝.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其突破[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1:33-36.

法律教育改革分析 篇9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近几年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大学生犯罪问题触目惊心。高学历犯罪现象凸显日益成为干扰社会秩序的严重问题, 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犯罪主体广泛化。大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中的17%, 且涉案大学生不乏名牌高校学生。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某院所承办涉案75人中硕士4人、博士2人。接受过高等教育, 智商高, 知识面广的大学生犯罪的手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但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法制观念薄弱。这应当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大学生法律素养亟待提高。

1.目前, 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人数占高校总人数的1.26%, 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为考试而学习的情况普遍存在。大学生法制教育成效不容乐观, 究其原因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急待提升, 但很多从事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都不是法律科班出身或从未真正研究过法学。许多大学生也错误地以金钱作为衡量个人得失的标准, 很多学校师生直接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课程简称为“思品”课。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 学校更重视德育、轻视普法。

2.目前高校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一起作为课程来开设, 造成法制教育环境的不力性。专业教师匮乏、教学手段单一, 造成大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片面、零散, 甚至错误。授课时采取灌输、照本宣科使得学生产生疲劳乃至厌恶情绪, 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全面性。大学生法制学习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 但是老师和学生更为看重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这为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带来极大的考验, 体现着“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尴尬地位。

3.社会的多方位发展促使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多重变化, 但其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尚未养成。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成为一些大学生的人生信条, 对法的本质、作用和看法尚不明确。中学教育环境中接受法制教育的机会几乎没有, 对现行法律要求和态度、法律意识和思维方面存在极大的欠缺。部分大学生直接把扭曲的价值观定性为利己至上, 缺乏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怀有极其强烈的投机、侥幸心理, 无法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缺乏对法律的评价和界定。有些为达到个人的目的不惜把自身的高智商运转到作案的手段上, 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不明确。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优化对策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对法制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现有的法制教育课程设置是放在思想教育为主的背景下, 结合司法实践多措施并举地改进教学方法。需改进法制教育的实施方式, 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法治。结合各高校的学校类别、就读专业、社会环境等特点, 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有法律意识的人才。注重对学生成人、成材的双重培养, 在教学中应当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大力宣传法制学法制建校的思想, 使学生真正理解法律。

1.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的安排有的放矢, 改革考试考核方式。

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 改变过去重记忆、重突击的闭卷考试。多渠道引导大学生的法制学习进程,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双边互动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 加大对学生利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察。采取多样的形式, 通过课堂讨论、研讨性论文、调查研究报告等进行考核。与学校其他相关教育环节相联系, 从而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 优化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 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素质。

法制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工程,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增强实践性。为保证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实现法律素养实践教学的实践性。必须配备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 健全学校的制度保障。教师队伍的专业教学培训力度要加大, 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其业务水平。坚持学习法律知识,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完善课堂教学, 鼓励教师投身实践教学中。聘请法律界人士、学者定期为学生做讲座, 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生活中应作到公平、公正、守法和护法, 增强其实践素质。使大学生生活的整个空间都融入法制知识, 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

3.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 构建法制教育社会环境、坚持依法治校。

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 营造良好的校园遵守法规的氛围。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和后勤管理, 实现教育管理法制化。配合属地公安机关做好学校周边营业行业的安全防范工作, 加强学生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意识。优化社会大环境以及校园环境, 使校园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教育领导, 充分征求师生意见。把大学生犯罪率降到最低限度, 依法律健全各项管理规定。吁其他教育环节的共同努力, 提升学生法律素养。

4. 法制教育的实施还需要增设法律选修课, 开展法制主题班会、文艺汇演等宣传活动。

有法律专业的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法律教师人才资源为非法学专业的法律选修课, 并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网络。充分考虑非法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点, 及时发布法律信息及学校重大法律事件。充分启发学生法律学习兴趣点, 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高度重视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 以增强对复杂环境抵抗的心理素质。

三、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使学生通过心理知识的学习全面认识自我。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有针对地开展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明确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真正成为建设的中坚力量, 最终建立起自律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1.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大学生正处在从他律向自律转型的过程之中。

在实现依法治国进程的宏伟蓝图中, 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法制校园环境。公民法律素养的提高具有基础性地位, 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是改变当代大学生法制观念现状的需要。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法治土壤, 通过法律素养的有效教育帮助大学生拥有现代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是国家现代法治建设的需要, 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我国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及进程, 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迈向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最终建立起自律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 当代文明的法律理念乃是通过法律这种机制实现人的自律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形成教育知识、塑造人格的新模式的任务, 使其最终成为与法治国家相适应的现代公民。

在培育学生德育时, 使其意识到自身行为的社会效果。完善青年人人格, 并为自己的行为担当责任。满足生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 催化其对自身行为的评价意识和自由选择意识。使其抱有理性冷静的态度去处理, 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运用法律知识来解读, 加强法律素养教学的实效性。用比较低的成本 (法律途径) 而非过激等行为来实现自己诉求, 使即将走上社会舞台的大学生成为素质健全的合格公民。真正成为建设的中坚力量的重大意义, 满足法治国家对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法]列雏纳斯, 欲望的欲望[M].关保艳, 译.商务印书馆, 2015.

[2]黄菲菲.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10) .

[3]陈锡敏.试论道德的法律底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 (03) .

法律教育改革分析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教学,重要性,问题

实践教学是法律类职业院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只有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情况下,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在进入社会后取得更好的发展。但根据法律类职业院校的教学现状,其实践教学并不能让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作为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社区矫正的教学目前存在重视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其不能满足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需求。因此,加强对法律类职业院校社区矫正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法律类职业院校社区矫正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较少

根据我国法律类职业院校社区矫正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其中有很多学校还存在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不足的情况,导致其实践教学难以满足相应的教学要求。这主要是因为法律类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重视,片面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导致其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忽视实践教学的根本需求。而根据我国法律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所以法律职业院校在开展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围绕这三个目标进行,但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相关人员对社区矫正实践课程的重视不够,导致其在开展教学设计活动的时候将其忽视。

(二)实践教学的质量不高

由于法律类职业院校对社区矫正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配置的教学资源有限,其中主要是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限,并且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有限,导致实践教学难以正常开展。这主要是因为法律专业的理论知识很多,而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片面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认为学生在理论知识丰富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但实际的情况是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也不重视,学生在开展实践技能学习的时候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导致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如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经常会让学生自己探索相关技能知识,给学生一种随意的感觉。这样就会让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开展实践技能探索的过程中也会像教师一样应付了事。而社区矫正课程实践技能丰富,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并不能有效掌握相关技能知识,导致教学质量较差。

二、法律类职业院校社区矫正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一)构建法律类职业院校独有的社区矫正实践教学体系

法律类职业院校在开展社区矫正实践教学的时候,经常会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片面强调社区矫正的相关理论,并不能将实践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有的法律类职业院校引进国外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但其并不能满足我国法律类院校的实际需求,导致社区矫正实践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开展社区矫正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法律类职业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路径进行探索,在不断的发展中构建符合我国现状的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如根据我国社会对法律类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更多实用的技能,还能让其在进入社会后满足社会的要求,从而取得更好的发展。

(二)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根据我国法律类职业院校社区矫正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其教学方法有很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但根据院校社区矫正实践教学的要求来看,其取得的成果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其现有的教学方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很多法律类职业院校开展教学的时候会使用顶岗实习教学法,直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相关技能知识,但每个实习单位的工作类型不同,所以学生在实习期间掌握的技能将会十分有限。所以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如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使用情境模拟教学法,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教学中掌握更多的实用性技能。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情境教学的进度,每堂课程为学生安排不同的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

职业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所以法律类职业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苏海莹.法律类职业院校《社区矫正》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5(4):19.

法律教育改革分析 篇11

关键词:法律职业技能;法律教育改革;目标与模式;法律训练制度

中图分类号:D90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25702

1关于法律教育目标的不同观点

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法律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是法律教育的首要问题。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从两个侧面展开:(1)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定位上,法律教育是学术理论性的法律教育(academic legal education)还是从业性的法律培训(vocational legal training);(2)在法律教育的性质上,是旨在提高学生素质的通识教育还是旨在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所关注的焦点都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此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①贺卫方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应当是让学生获得从事多种法律职业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法官、律师、法学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本科法律教育的定位只能是职业教育。” 

②苏力认为,“一般来说,法学本科教育的方向是为改革中的和改革后的中国培养带有现代意识的、具有一定学术背景的合格律师,同时注意为法律高级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

③罗国民、王学沛认为,“目前我国法律教育是按素质教育或通才教育设计的”, 但“应该是通才与专才的结合。” 

前两种观点都是对法律教育定位所作的规范性价值判断,但结论显然并不完全一致。虽然都肯定了法律教育的职业教育性质,但苏力强调要兼顾学术理论性教育。第三种观点实际上是对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定位的客观描述,带有典型的实证性。三种观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法律教育目标的关键问题

对法律教育改革的目标定位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法律教育是学术理论性教育还是从业性职业培训;法律教育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

2.1关于法律教育是学术理论性教育还是从业性职业培训

什么是学术理论性教育和从业性职业培训?概括地说,当人们说法律教育是学术理论性教育的时候,指的是法律教育以学术为导向,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学目的等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当人们说法律教育是从业性职业培训的时候,指的是法律教育以从业实践为导向,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学目的等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从表面上看,我国现行本科法律教育是一种学术理论性教育。大学法律本科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环节,就是必须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论文,只有论文成绩合格,才能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毕业论文似乎是四年本科法律学习的最终检验。但是应当看到,我国大学本科法律教育对象大多是高中毕业生,他们进入大学后的头两年,主要学习英语、政治、计算机等课程,要到大学二年级以后才能开始专业课程学习,还要除去至少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大打折扣。由于是在入学前完全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基础,所以,所谓的专业学习主要是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学基础理论。学制为四年的大学本科法律教育,所能做的基本上是为法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本的知识背景,还很难谈得上是“学术的”还是“职业的”。因此,从现实的角度,我国目前的法律教育不存在学术性的和职业性的区分。

那么,法律教育应是学术性的还是职业性的呢?显然,我们已是在价值取向的层面上讨论这个问题。既然法律教育必须服务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培养,那么,法律教育当然应包含职业教育的成份,应为培养对象日后从事法律职业奠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这种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就是贺卫方所说的“从事多种法律职业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苏力所谓“带有现代意识的、具有一定学术背景的合格律师”所应具备的能力。那么,这些能力中是否包括学术的能力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正如苏力教授肯定大学本科法律教育应具备更多的学术性,贺卫方所强调的能力中实际上也包括学术能力,因为,他所指的多种法律职业包括法学家。从这个意义上,两位学者的观点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同。真正的差别也许是,苏力认为现在的法律教育对学术性重视不够,而贺卫方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恢复法律教育在于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本质。

基于目前现状,我国法律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学术能力上都有很大欠缺。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宜作学术性的或职业性的划分,应定位于学术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服务于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这一终极目标。换言之,法律教育应兼顾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双重需要。

“无论法学院……如何演变,通过不断地冲淡学术内容,是不可能保持其优秀素质的。” 法律职业共同体所需要的能力不仅有学术的和职业的,而且还必须包括多种综合能力。1996年英国大法官法律教育的行为顾问委员会(The Lord Chancellor's Advisory Committee on Legal Education and Conduct)关于法律教育和培训的报告提出,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应具备更灵活、更广泛的知识面和能力,高等法律教育应从着重培养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转向培养更全面的能力,基于此,法律教育应使受教育者达到综合全面的学术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intellectual integrity and independence of mind )、掌握核心知识(core knowledge)和背景知识(contextual knowledge)、培养法律价值观(legal values )和职业技能(professional skills )的目标。 

2.2关于法律教育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

这个问题受两个因素的影响:(1)教育对象。教育对象的年龄、阅历、学历,对法律教育的定位有很大影响。在美国,进入法学院学习的学生必须已取得理学或文学学位,是正在为进入法律职业行业而努力的年龄较大的“本科后”学生。因此,美国的法律教育是专业教育。相反,如果学生年龄偏小、阅历浅、学历低,那么法律教育很难定位为专业教育。具有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如德国、日本,进入法学院学习的是高中毕业生,他们年龄偏小、不够成熟、阅历不深、学历不高,法律教育基本上是以培养素质的通识教育。(2)法律教育体系。法律教育的起点不同导致整个法律教育体系的不同。美国式的法律教育起点高,是大学本科后职业教育,所以J.D.教育是法律教育的核心,获得J.D.学位的人,通过各州举行的律师资格考试,就可成为开业律师。德国和日本的法律教育起点较低,主要是一种素质教育。为了弥补大学法律教育在职业教育上的不足,在他们的法律教育体系中设置了旨在培养职业能力的法律训练或法律研修期(legal training),即取得大学法律本科学位并通过了淘汰式的国家司法考试者,必须参加两年左右的司法训练,才能进入法律职业。这种法律教育体系的特点是,在法律教育中把法律素质与职业教育分开。

我国具有与大陆法系相近的法律传统,法律教育对象也与德国和日本相似,因此,目前我国的法律教育可以认为是一种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我们需要理顺法律教育制度和司法研修制度,将法律教育归还给大学,将司法研修还给实务部门”。 法律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广泛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法律训练旨在培养和锻炼法律职业能力。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使进入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人既有宽广的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使本科毕业后的法律学生实现顺利分流,只有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需要参加司法考试并接受法律训练,从而减少人才浪费和法律教育资源浪费。

3以法律教育目标为依据设计法律教育模式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法律教育模式有四种。(1)以美国为代表的法律博士(Juris Doctor)教育模式:四年本科非法律教育+三年法学院法律职业教育;(2)以英国和香港为代表的法律深造文凭(The Postgratuate Certificate in Laws)教育模式:三年法律本科教育+一年法律职业深造教育+一年或两年学徒式实习;(3)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法律训练(Legal Training)教育模式:四年法律本科教育+淘汰式的司法资格考试+两年司法训练所教育;其四,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双学位复合法学课程(The Combined Law Program)教育模式:五年双学士学位教育+六个月至两年不等的法律实践培训。

上述四种不同的法律教育模式,都把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训当作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必经程序。美国模式把法律教育完全当作职业教育,英国模式则保留了传统的学徒式职业训练方式,德国和日本模式则把司法训练交给司法部门统一进行,澳大利亚模式则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以上模式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且行之有效的,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那么应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法律训练制度呢?改革应以哪种模式为原型呢?根据前文所述法律教育目标,(1)就当前以法律本科为主的法律教育体制下,应以德国和日本模式为原型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法律训练制度,即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者要进入法律职业行业,无论律师还是法官、检察官,都应参加由司法部会同全国律师协会、法院和检察院系统组织的,管理和要求严格的统一法律职业训练,训练时间应不少于一年,最好是一年半至两年。只有法律训练考核合格者才能成为开业律师或初任法官、检察官。(2)从长远看,中国大陆法律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从当前的以法律本科为主转向以法律硕士(JM)为主。JM是大学本科后教育,招生对象主要是非法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和已参加工作的非应届法律本科毕业生。本科后教育意味着学生的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可以更好地领悟作为实践型和社会性学问的法律学,从而改善法律教育的效果。从长远看,法律教育模式将由目前的以法律本科为主转向以JM为主。随着JM法律硕士成为法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法律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和效果都将有根本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观察[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苏力.法学本科教育的研究与思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罗国民,王学沛.法学专业人才的素质构成与课程设置[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4]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法律教育改革分析 篇12

要构建一个国家的法学教育模式, 首先必须明确其培养目标, 并通过这种培养目标来确定法学教育的层次结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1]

(一) 对于本科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定位不同, 主要有

1、职业教育的定位。

其主张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 或者说中学后的第一次法学学位获得阶段的法学教育应该立足于职业教育。[2]

2、法学基础教育的定位。

其认为应将培养学生道德情操, 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这三项内容作为我国法律本科教育的主要目的。[3]

3、基础和职业教育的结合。其主张应该将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基础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基本位置上。[4]

4、定位为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

例如有学者认为新世纪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 应当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 完善的人文知识背景, 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 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 具备崇尚法律, 恪守职业道德的精神品质,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属于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和治国人才。[5]

对比分析以上几种本科法学教育的定位, 我们认为:

将本科定位法学职业教育可以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很好的衔接起来, 使得法学教育培养目的更加明确, 也可以为法律职业化、法律人共同体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但在我国现行法学教育体系结构下, 进行本科法学职业教育存在以下条件的欠缺:

其一, 法律职业者需要相当的社会经验与知识技能的积淀。其二, 由于我国法学生的“年幼化”, 因而在职业选择上还不成熟、清晰、明确。其三, 法学生数量激增以及由此带来的较大就业压力和进入法律及相关职业存在的客观的准入难度等。

将本科法学教育定位为法学基础教育, 很好的强调了法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但我们知道法学基础教育是任何本科法学教育目标的应有之义, 这一定位是将教学内容提升为教学目标, 有混淆概念之嫌。

综合以上分析, 我们也不同意基础和职业教育的结合的目标定位的说法。

(二) 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纵观本科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 尽管各专家学者意见不同, 众说纷纭, 但蕴涵了一个一致的观点, 即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的素质是非单一性的。王保树教授早年撰文指出我国十分需要大批既懂法律, 又懂经济, 科技, 人文, 社科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因而, 笔者认为, 本科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接受国民一般高等教育的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法律人才。而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的具体目标是, 培养具有法学基本理论素养, 掌握法学基础知识, 具备法律实践基本技能的初级法律人才, 此外还能够在法学专业之外掌握一至两门的他学科他专业知识的拥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情操的高素质人才。

二、对传统复合性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完善

(一) 我国本科阶段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概述

1、双学位的教学培养模式。

为培养复合型人才, 各大学允许各专业的本科生选择一门本专业外的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二专业, 进行一定时间的学习, 通过考试获取相应学分, 通过论文答辩, 即拿到第二学位。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法学第二学位教育就是以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6]法学双学位应该包括法律专业的选择他专业的双学位, 以及他专业选择法学作为二专业的双学位, 但就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我们还是就法学专业的学生选择它专业作为二学位的情形加以探讨。

2、辅修制教学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 辅修另外一学科专业, 修满规定学分, 获辅修证书。[7]

3、选修课制教学培养模式。

选修课制即通过跨学院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 建立学科或专业选课模块, 让学生自由选读。该模式是各大高校广泛采用, 且学生受益最大的培养模式。

(二) 各复合型法学教学培养模式之不足及对选修课制的完善

我国的法学二学位培养存在着的问题有:学制太短;二学位在就业市场上不具有权威性和竞争力;二学位学生一般只是对他专业基本课程的学习, 对其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则欠缺, 可以说法学二学位学生接受的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跨学科教育;学校和学生所付出的教育成本颇高。

就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而言, 选修课制所存在的问题有:选修课程整体所占的学分比重偏低, 课程开设的广度不够, 教学管理松懈,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到堂率低, 考核不严格等等。

所以应大力发展和完善选课制, 提高选修课的学分比重, 严格教学管理, 作好学生上课的考勤, 对不到堂上课的学生应当加以严厉处理;改革选修课的考核方式, 不允许只是简单的论文形式的考核, 禁止抄袭, 规范学术。

三、为培养复合性法律人才需要完善课程设置

对于人才的培养, 课程的科学合理设置无疑是最为基础的内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复合型的课程设置。

(一) 增加国学作为必修课程

中国有其自己的经史子集, 纵无决定中国文化的功效, 至少已经渗入了中国的文化。圆通的中国教育绝不能疏忽中国的经史子集。[23]没有国学根基的文科类大学生 (法学当属文科) 是缺乏厚重文化底蕴的。由于其基础性, 对该课程建议在大一开设。

(二) 增加经济学和政治学以及社会学、心理学作为必修课程

经济学和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的知识是进入法律专业学习的学生应当具备的基础知识, 没有这些知识背景作为铺垫, 对法律的理解或许就只能限于条文;而心理学的重要性体现在法律是行为之学, 不探究人的内心, 只探究人的行为只会流于表面。建议在大一大二时分别开设, 其中经济学应多一些课时和学分。

(三) 增加辩才学和法律职业道德作为必修课程

建议将辩才学安排在大二学年;将法律职业道德安排在大三学年, 因为在前两年完成了大部分专业课的理论学习, 而即将进行实习的时候, 进行该课程的学习将起到一个良好的职业警醒和教化作用。

法律作为一种职业, 有其职业道德。法律职业是对人间是非曲直的权威评判, 是对人们权利义务的终极定夺, 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 法律职业的这种特殊性质直接决定了法律人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8]总的来说教学内容安排方面应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从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 要防止法律职业道德的教授成为枯燥的单纯的说教, 学生上该课程成为一种必要的应景形式, 还应对该课程进行除课堂之外的实践性教学。

笔者认为, 对该课程应施行感动和警示两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考核方式, 笔者认为一个人的道德的高低 (包括职业道德的高低) 非纸面可以测试, 但作为一门课程, 按照正常的教学模式而言, 在期末应当进行一次考试。就考核方式而言, 笔者认为法律职业道德准则作为基础知识应加以考察, 另外, 还可以分组施行角色扮演, 辩论等作为平时成绩加以考核。

四、为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需改革本科传统法学教育方法

就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而言, 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我们认为应当引进以下教学方式:

(一) 双语教学

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采取。如采用英语和汉语讲授外国法、国际法等。该种方法的采用需要具有良好外语水平和专业水平的教师, 也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 因而建议对高年级采用。

(二) 讨论式讲学

一般认为大学生具有自学的能力, 因而就教材上的法学基础性知识学习完全可以通过自学的形式完成, 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在课前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或布置论题、案例待下堂课学生讨论, 如果讨论的问题较多则分配到个人, 问题较少则可实行分组讨论, 如分为两组实行对抗式辩论;老师在课堂引导讨论, 提供解析案例问题的思路、视角、方法, 最后给出参考答案, 并总结。

(三) 双师教学

这一教学方法在西南政法大学由行政法王学辉老师等予以实行过,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却是限于法学教学。借鉴这一方法为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可实行不同专业老师同台授课, 当然为避免戏谑和难以衔接, 老师们事先要就授课内容很好的融合。

五、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其他方面

在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方面的关系:

(一) 处理好法学专业课程学习与他学科他专业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怎样处理好不同专业和学科之间的学习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有益的办法, 但总体而言, 不外将关联的二学科交叉学习融合贯通最为裨益, 其实各个学科之间很多是相通的, 正如杨振宁所言:物理研究到了最高的境界就属于哲学的问题了。

(二)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我国大学教学注重理论传授, 而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稍显不足。本专业如此, 跨专业的学习存在这一问题会更加的明显。古人云:“君子之学, 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才能够为学子所真正的掌握, 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因而在专业的实践过程中有意识的将跨学科的知识加以运用会更能够促进专业之间的融合, 从而成为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 跨学科跨专业的选择问题

在跨学科跨专业的选择上要坚持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即感性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以选择, 同时也要理性的考虑到所选专业和课程与法学的结合程度, 以及日后工作的需求等等。

(四) 为营造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问题

现在的政法大学多属以法学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这类大学较综合型大学而言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则会有环境的局限性, 因此应多加强不同专业学科同学间的交流, 不同学校之间同学的交流, 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 以促进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甄贞.方兴未艾的中国诊所法律教育——2002年-2004诊所法律教育文集.法律出版社, 2005.

[2]宋鸿雁.本科法学教育定位与改革探讨.理工高教研究, 2004 (5) .

[3]杨春华.论我国现行本科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高教探索, 2008 (3) ;83.

[4]蔡镇顺.法学教育的定位与改革.太平洋学报, 2008 (20) .

[5]金宏武.21世纪我国法学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 .

[6]21世纪法学教育暨国际法学院校长研讨会综述.人大复印资料, 1999 (11) .

[7]梁文彩, 刘晓霞.浅谈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的建构.社科纵横, 2008 (10) :66.

[8]邱本.论法学教学的内容.中国大学教学, 2005 (6) .

[9]宋鸿雁.本科法学教育定位与改革探讨.理工高教研究, 2004 (5) .

上一篇:鄂州乡村下一篇:脉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