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资源

2024-06-22

教育科技资源(精选11篇)

教育科技资源 篇1

摘要:黑龙江省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是一个全面支持科技资源建设、共享、增值应用、增值服务、运营管理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而承担该平台建设的科技信息中心同时具备查新机构的资质, 开展科技查新工作已经十余年, 其中丰富的科技查新资源 (人力资源、数据资源、用户资源) 在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查新机构,科技查新,资源共享平台,查新资源

一、什么是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是一个全面支持科技资源建设、共享、增值应用、增值服务、运营管理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应该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及科技活动人员信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实验室、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信息;为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提供信息情报的图书资料、信息 (数据) 库以及中介咨询机构信息;独立科研机构、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所属研究机构等信息。

资源共享平台能够使分布在各地、各种结构的数据库、网页及其他各种知识资源可以互相关联并且光滑无缝连接。用户不需要关心资源在什么地方, 只需要通过平台统一的操作界面, 就可以一站式检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这个平台包括四大版块和十大系统, 其中十大系统主要有科学数据共享系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仪器设施共用系统、资源条件保障系统、试验基地协作系统、专业技术服务系统、行业检测服务系统、技术转移服务系统、创业孵化服务系统、鼓励决策支持系统。

二、建立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是信息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是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 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而搭建的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共享服务平台。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方便, 相互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也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各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需求越来越大。这就直接推动了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就是这样一个资源共享平台, 它是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下, 同时借鉴上海等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 并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 采用当今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搭建的一个虚实结合、软硬结合的大平台。该平台不仅有效地整合了黑龙江省现有省科技信息、省科技情报所、省成果转化中心等相关部门的1600多万条信息资源, 同时整合了黑龙江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的2000余种设备仪器资源, 省重点实验室、省中试基地、省企业技术中心、技术研究工程中心等近2 0 0个技术服务资源。省科技信息中心作为省科技厅的科技查新机构, 在该平台的科技资源有效整合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查新机构具备的科技查新资源

1、查新机构的国内外主要的数据资源:

1.1国外文献数据资源主要有:Dialog及S T N、欧洲专利、美国专利等国际联机检索系统, 这些文献检索系统不仅回溯年代长、更新及时, 而且数据量大、学科覆盖面广, 已被公认为国外文献检索的最佳选择。

1.2对于国内文献资源而言, 必须拥有中国知网、重庆维普资讯或万方数据、NSTL、中国专利网资源系统等相关数据库的使用权, 但是想要成为高水平专业查新机构, 还应具有自建的、有自身专业特色的数据库 (例如黑龙江省成果数据库, 黑龙江省软科学成果数据库) 。

2、查新机构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查新员和审核员, 查新员和审核员是完成查新的第一要素, 是控制查新质量的首要保证。科技查新不仅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信息服务工作, 而且也是一项高智力的信息活动。因此, 它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3、查新机构的用户资源:

查新机构主要是面向企业、大专院校、研究所等提供信息服务, 企业、大专院校、研究所等不仅成为查新机构的用户资源, 同时也能够为查新机构遇到的难点疑问提供技术支持。

四、科技查新资源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中的作用

黑龙江省科技信息中心查新已有1 4个年头, 黑龙江创新创业共享平台是由具有查新机构的省科技信息中心承建, 该中心的科技查新资源在共享平台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查新数据资源的促进作用:

查新资源的数据资源 (目前已有国内外文献资源) 可以为共享平台的科学数据共享系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提供文献数据支持。

2、查新人力资源的促进作用:

查新资源的人力资源 (查新员和审核员) 素质普遍较高, 一般来说, 都是拥有丰富的文献检索实践经验及较高的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较强的综合分析对比等能力。该资源在共享平台的专项咨询子平台的运行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查新员和审核员作为咨询用户与专家之间的桥梁、分配专家, 不仅要能够领会咨询用户的意图, 同时作为平台信息服务员也能回答用户咨询的问题。

3、查新用户资源的促进作用:

查新的用户资源包含一大批行业专家, 仅在高校方面就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这些人才的专业覆盖面很广, 基本上各学科的专家、学术带头人、业务骨干等都涵括在内, 该资源在共享平台的专家库建立, 各项专业咨询服务 (技术难题、专利战略、科技立项、竞争情报、科技成果奖励申报、企业管理等) 过程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同时, 共享平台上丰富的资源如研究所、企业技术中心、试验基地等这些也都成为了科技查新工作强有力的后盾。

结语

总之, 科技查新工作可以通过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扩大科技查新工作的服务范围, 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同时, 通过科技查新工作, 使共享机制下的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最佳优化, 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科技查新的个性化需求, 使得科技查新工作和科技资源共享机构能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颖.科技查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情报科学.2005 23 (9)

[2]何琼, 薛敬.构建北京地区高科技查新机构联合体的可行性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08 (10)

[3]朱亚华.电力科技查新网络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发展[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 (1)

[4]邵奇.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27日开通[EB.]东北网.http://heilongjiang.dbw.cn/2009-09-27

[5]彭琰, 朱红.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信息资源共享现状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 28 (6)

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篇2

【关键词】办学思路;校园文化;教师队伍

1 理清办学思路,树立教育服务意识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政府高屋建瓴,站在全新的高度,指出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服务于人民群众,而且要让人民满意。可见,判断办教育成功与否,是否让人民满意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

毫不讳言,过去,办学指导思想与十八大报告的教育指导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是南辕北辙的。为了和全县的兄弟学校竞争,不惜牺牲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是牺牲薄弱学科的开设,以削弱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代价片面追求成绩。学校开设重点班,优秀教师集中在好的班级,教师的阳光雨露只沐浴那些学习尖子生,成绩差的学生被冷落一边。同在一所学校,同是一名学生,却得不到平等的教育。这有悖“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了成绩而置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与群众对教育的本质要求而不顾,怎能让群众满意呢?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把一所曾经被称做“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农村联办初中打造成了一所远近闻名的全国名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是他们对社会的公开承诺。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得益于教育让群众满意的强烈的服务意识。受到洋思中学的启发,服务群众的办学思路逐步明朗起来,实践探索的步伐日益坚定起来,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

2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均衡育人的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强大的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共享的校园育人环境,着力从物质、制度和理念三个层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2.1 让物质文化承载理念。充分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布置宣传挂图、标语,内容丰富,各具特色。一年级的是基本礼仪,二年级的是养成教育,三年级的是行为习惯,四年级的是热爱科学,五年级的是地方乡土文化,六年级的是面向世界、展望未来。每班都有自己设计的个性化的寓意深刻的班名、班旗、班徽,有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班主任寄语、才艺展示园地,教室成为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阵地。力求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形成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即让“物质文化承载理念”。

2.2 让制度文化彰显个性。校园文化建设如果缺失了制度文化建设,那么就停留在物质的层面,缺乏内涵和制度保障,所以学校必须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彰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个性。学校已着手学校制度的修订,努力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以期逐步形成城关小学制度文化范式管理体系。

2.3 让理念文化深入人心。理念文化是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潜在的隐性文化。它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无形资产,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力求将文化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

3 打造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整体服务水平

家长对教育公平的追求首先体现在对学校的选择,而择校的本质是选择教师,选择教师是为了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人说:“当代学校应有两个系列的素质教育,一个是学生的素质教育,一个是教师的素质教育;没有教师的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教育就难以达到。”可见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品质,自然影响着是否能办成群众满意的学校。因此,为了让学生均衡、公平的享有教师资源,一方面致力于教师的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调动教师的业务研修积极性,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学生享有公平、均衡的教育的几率就增大了。

4 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要发展,管理要创新。为使学生获得均衡的教育资源,享受公平的教育,学校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为学生享受公平、均衡的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各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力度,每位校级领导负责一个年级,形成校级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各年级享有同等的管理力度。二是建立“两个机制”,即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和合理的学科评价机制。三是达到“三个均衡”,即达到各年级各班教学设施的均衡,师资配备的均衡,起步学情的均衡。四是实施“四项工程”,即实施好“校园文化打造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高效课堂打造工程”、“学困生关爱工程”。

学校决心从实现“三个均衡”着手以保证学生享受公平、均衡的教育。具体措施是:一是实现教学设施配备的均衡。每个教室都配置了教学白板,统一实现教学手段网络化、现代化,达到各年级各班教学设施配备的均衡,保证各班享有公平的现代化教学媒体资源。二是实现起步学情的均衡。本学期开学初学校将进入高段的四年级进行了重新编班,先将全年级学生按成绩排序,然后以要分的班级数为一个单位,把依成绩排好序的学生按“S”形分成N个组,每个组名次对应的学生分入对应的班级。三是实现各班、各科教师配备的均衡。班级分好后,预定的班主任通过抓阄确定所带的班级,各科任教师再通过抓阄确定任课的班级,若抓阄结果出现了科任教师组合强弱悬殊,适当予以微调。为了解决因选择座位而导致家长和教师关系庸俗化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2006年开始实施的座位轮流制度,确保学生座位上的公平待遇。这样一来,各班教学设施配备均衡了,起步学情均衡了,学科教师配备均衡了。因起步学情不均衡导致的各种弊端消除了,学校管理科学了,精细了;学校给学生教育资源公平了,家长和学校因择班而生的矛盾化解了,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相应提高了。

5 发展特色教育。创造学生均衡发展的机会

一所学校要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心理认同,不在于盖几座明亮的教学楼,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而在于能否培养出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全面发展而又学有所长的素质型人才。这是学校教育应当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生存的基础。为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决心结合自己的办学实际,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走特色之路,办特色学校,育特色人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这将是学校今后努力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沈利华.展现文化底蕴,陶冶人文情操,提升办学品位——蠡口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缩影[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4

浅析教育之珍贵资源——学前教育 篇3

一、幼儿文学是一种艺术的“妈妈语”

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 幼儿会面临许多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 但并不是每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都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当婴幼儿听新闻联播这样的政治时事语言时, 是难以学会语言的, 这其中除了其内容不能为婴幼儿理解之外, 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 就是其语言形式难以为婴幼儿所同化。那么, 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最容易为婴幼儿所吸收?笔者以为是“妈妈语”。

妈妈语充满爱意。儿童教育的最高法则之一就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被爱。如果让孩子感受到被爱, 教育就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就有源头活水, 就有巨大的可能。如果幼儿感受不到被爱, 整个世界将会在他面前关闭。幼儿文学就充满了“妈妈语”所拥有的爱意、关怀, 它呵护、抚慰孩子的情感, 悉心地关怀孩子的成长。格林兄弟的童话《小红帽》就是妈妈语。本故事写到狼吃了外婆, 又把小红帽吞到肚子里时, 故事并没有马上结束。这时, 出现了猎人。他最终救出了外婆和小红帽, 最后他们还一起分享小红帽带来的面包和葡萄酒。可见夏尔·贝洛的故事给孩子留下的是恐惧, 而格林兄弟的故事对幼儿情感是一种抚慰和关怀, 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爱意。另外, 妈妈语富于幼儿生活的情境性。在幼儿文学中, 能够让幼儿感知的生活情境随处可见。如“杨树叶哗啦啦, 小孩睡觉找妈妈, 搂搂抱抱快睡吧, 麻猴子来了我打它”这首摇篮曲就可能包括两个幼儿生活情境:一是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时候, 风吹动院子里的杨树, 树叶哗啦哗啦地响;二是妈妈唱着“搂搂抱抱快睡吧”这一句, 会把爱意传达进“搂搂抱抱”的动作中。幼儿置身于这样一个情景的“场域”里, 就能敏感地体会出妈妈哼唱的摇篮曲的意义。

三、幼儿文学的可预测性

全语文理论认为, 孩子们的语言修养是在有意义的语言现实中学会的。笔者以为这个观点对于语文教育、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对孩子们来说, 幼儿文学即是一种最好的、呈现意义的方式。我们知道, 幼儿学习语言表达, 也是从意义开始的, 哪怕他说出的只是最简单的一个词。譬如说, “妈妈, 给。”这个“给”不是一个词, 而是一句话。他的这个“给”, 可能是“给苹果”, 或者是“给妈妈个吻”。这个“给”, 对幼儿来说, 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件, 尽管他只会用一个词来表现。

阅读是一种心理的猜测游戏。幼儿的心智正是在这种心理的猜测游戏过程中, 切实地向前发展的。而在所有的幼儿读物中, 幼儿文学又是最具可预测性的文本。阅读为什么有趣, 小孩子为什么喜欢听故事, 就是因为他可以不断地去猜测这个故事下一步会怎么发展, 如果有些地方被他猜中了, 他会掌握住规律;有些地方他不能猜中, 他就会修正自己的方法, 同样在掌握规律。幼儿文学为了增加故事的可预测性, 常常运用反复的手法, 所以我们翻一翻《格林童话全集》, 会发现它很喜欢“三”这个数字, 如有一对老夫妇, 有三个儿子, 老夫妇让三个儿子出去学本领。因为是三个儿子, 所以就有三种学本领的方式, 幼儿读者就会去猜测这三个儿子中哪一个能成功。幼儿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都有多次情节上的反复, 是典型的可预测性故事。

三、幼儿文学认知的整体性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各种材料中, 幼儿文学在认知方面的整合性上是做得最好的。在幼儿文学里面, 科学知识或者生活中的常识等, 都是作为文学形象和故事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 而不是机械的、割裂的、孤立的知识。我们都知道, 教幼儿知识和科学是很难的, 做法不当, 就会对其想像力和人文情感造成伤害。而幼儿文学在知识、科学教育上有很高的智慧。在优秀的儿童文学中, 知识与想像力、科学性与人文性都是并行不悖的。

综上所述, 在幼儿心智发展的过程中, 幼儿文学以自己的“妈妈语”、可预测性以及整体性认知等艺术特质, 对幼儿的心智形态和发展规律,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而强大的教育功能, 从而成为学前教育的珍贵资源, 我们一定要重视它。

摘要:教育就是要顺着孩子的天性做事, 并以此为珍贵资源。文学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文学为幼儿的文学教育提供了最容易被幼儿吸收的表现形式。在幼儿心智发展的过程中, 幼儿文学以自己的“妈妈语”、可预测性以及整体性认知等艺术特质来促进幼儿的心智发展, 从而对幼儿有着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独特而强大的教育作用。

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篇4

余庆县凉风小学 罗德友

[摘要]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内各小学教育的差距。教育均衡发展之“根”首先是落实教育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教育均衡发展之“本”是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教育均衡发展之“魂”是学校发展的创新。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天时、地理、人和兼备。只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奋力追、全力赶、努力超,不懈怠,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更高目标一定能实现。

[关键词] 均衡发展 教育布局 队伍建设 发展创新

伴随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催人奋进、气贯长虹的“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强音在黔北边陲小县——余庆大地激荡: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奋力赶超,凝聚力量,攻坚克难,2012年实现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到2020年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全县教育工作者反思的焦点,更是对十八大精神怎么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怎么干的行动部署。作为学校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地意识到:面对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尽最大努力统筹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实现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为了提升学校的师资水平,促进校际联合与合作,缩小区域内各小学教育的差距,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凉风小学从2010年就率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了多种措施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优质化,使本片区由原来的四间“小而分散型” 学校合并成两间“综合型”学校。向“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教育资源”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来之不易,他主要来源于认识与实践相并重。

一、教育均衡发展之“根”首先是落实教育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社会的公正,全力维护教育公平,让每一位公民的子女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创造尽可能均衡的接受教育的条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底线,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更是地方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敢于担当起维护公众教育基本权利的责任和义务。为均衡化教育提供服务,实行公平化教育给足政策,并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尽力向弱势群体倾斜,逐年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农村最边远薄弱学校得受益。凉风小学就是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主动对接,奋力赶超,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采取了多种措施,顺利地对原来的“家巷小学”“后平小学”撤并建,全力打造新的“凉风小学”。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内部分配、确保原来的“长征小学” 校际分配的力度。另一方面合理、有节的诉求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硬件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大力支持。在2011年、2012年最终实现了校园“班班通”工程建设和学生“借读制”宿舍楼的修建。学校多媒体教室、学生计算机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多功能室、实验仪器室、音乐体育美术器材保管室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推进教育公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均衡发展之“本”是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

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软资源强才能算强、软资源均衡才是真均衡。为了更好的培养区域内的教师,整体推进教育均衡化的发展,使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培养出优秀学生,学校在教师队伍的打造和培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过程管理,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1、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对学校发展必须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优先发展的认识,针

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知识构成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构成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起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亲自抓,教导处具体“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分层培训、分类推进、高效务实”的工作原则去实施。形成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培训网络”,制定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方案”。确定学习目标,专人辅导,按计划开展培训提升。

2、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规范、实效的过程管理,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大计来抓。根据不同层次对教育教学的需求,设立不同的内容,采取专题系列培训、自学辅导和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等多种形式培训活动。让教师的技能培训常学常新,与时俱进,适应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师的严格要求。

(二)、全面提示“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做到“五个践行”:

1、践行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教育理论、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养。

2、践行模范遵守师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模范遵守道德规范,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3、践行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践行深入课堂、深入班级,关心师生,尊重师生,积极为师生解难题、办实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5、践行模范遵纪守法。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遵纪守法,维护稳定,坚决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做斗争,达到社会评价满意度高。

三、教育均衡发展之“魂”是学校发展的创新

自信源于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我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正能量。源于外部机遇聚合、内部机遇凸显的双重并进。解放思想,就是要结合实践,“十破十立”树立学校发展新的观念新的体制。凉风小学学校发展创新的主题是——创建农村示范型特色学校。具体内容和要求是:

1、彰显特色育人环境

2、践行有效的工作制度

3、创先发展教育特色

4、突出学校工作亮点

5、打造社会满意度高的教师团队

努力做到“四个好”:

1、领导班子好。班子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重大考验和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班子应具有较高的谋划教育发展、推进教育改革、勇于创新的能力和科学决策、依法管理和民主管理的能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认真研究和解决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工作措施符合实际,成效显著;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切实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班子健全团结;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班子带头应发挥表率作用;思想解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

2、教师团队好。严格履行学校工作制度和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教师团队的管理和监督,教师整体素质要高标准,突出敢闯敢“我为人先”的模范作用。

3、工作机制好。紧紧围绕学校科学发展,切实履行职责。强化制度建设,结合实际积极建立健全本部门本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制度完善,民主氛围浓,落实措施得力,工作成绩突出,师生反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度高。

4、环境育人好。抢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遇,围绕“城乡同质、设施同配、师

资同优、学生同享”大力彰显学校教育特色,亮化校园建设,为师生打造优美、怡人、温馨的育人环境。

教育科技资源 篇5

关键词:幼儿园; 多种教育资源; 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24-001

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积极主动把园内园外的教育资源相整合,使这两种教育资源达到综合化和最优化。

一、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环保教育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从中引导幼儿珍惜自然资源,加强爱护自然界生物的意识。如在实施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的时候,我们带领孩子去田间玩一玩,看一看田间的农作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人们种植的原因,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在幼儿园有一个种植园地,每个班级都种上不同的蔬菜,班级的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悉心照顾蔬菜,让幼儿知道种子是怎么发芽的,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得有一次,我带着班上的幼儿去某个小区春游,孩子们在小区的草地上尽情地玩耍,尽情地拥抱大自然,临走的时候,发现小草都被踩烂了,回到教室后,针对这个情况,我就开展了环保教育的活动,告诉孩子不能随便糟蹋草坪,这样是在破坏我们美丽的环境,通过这个活动,初步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利用教学活动资源,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活动是幼儿学习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可分为语言、音乐、社会、科学等,我们可以将环保教育渗透于这五大领域中进行。例如我在组织语言教学中,通过故事《烟斗萨克斯》等活动,使幼儿在语言讲述中受到启发,人们抽烟就会污染环境,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在组织绘画活动《美丽的小区》,我让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小区环境的美丽,知道要保护小区里的环境。在组织手工活动《变废为宝》,我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废旧材料来制作手工,并评出一、二、三等奖,激发家长和幼儿的制作兴趣,活动效果比较好,同时家长也能向幼儿渗透环保意识,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在社会教学中,则通过《可怜的鱼宝宝》等活动,通过播放课件,以前小鱼在河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玩,但是现在小河里的小鱼都死了,知道是环境污染所造成的,通过组织这个教学活动,幼儿在宽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环保教育,知道要保护我们的小河;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我投放了一些现成的游戏材料,不能满足孩子的游戏欲望,争抢材料的现象很多,于是我和幼儿一起讨论怎么样来丰富游戏材料,围绕这些问题,孩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教师可以提供成品的游戏材料,同时也可以收集废旧材料放在游戏区角中供幼儿使用。因此我发动家长,让家长收集药品盒子来开展“小医院”游戏;收集幼儿不用的小衣服、奶瓶、尿布等,让幼儿来开展“娃娃家”游戏;收集各种盒子、饮料瓶子、薯片盒子来开展“娃娃家”游戏;收集利用碟片、奶茶吸管、一次性餐盘等材料投入到手工区游戏中来,用碟片做成向日葵,吸管做成项链,餐盘做成小动物;收集不用的花布做成围兜,头巾放在点心店里等等,孩子们懂得了可以回收利用废品来开展游戏,看来游戏材料的投放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利用社区资源,进行环保教育

社区资源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社区的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以及环境道德,犹如百科全书,是个“活”的教材,有利于向幼儿展示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提供参观、感受、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场所。如在开展主题《保护环境》时,我制作了课件,从图片上他们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环境被污染的现象:工厂污水肆意排入河中,河水被严重污染,变臭了,河水臭气熏天;汽车排出大量的尾气,有些公交车还冒出浓浓的黑烟,空气也被严重污染了,人们生活在一个被污染的环境中很难受。接着,我们又带领幼儿来到住宅小区旁边的公园,在公园中,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尽情游戏、玩耍,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但是草坪被我们破坏了,小草都枯黄了。通过这一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乱践踏草坪。同时,我们还带领幼儿参观了住宅小区的垃圾中转站,观察住宅小区里各种各样的环保设施,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利用家庭资源,进行环保教育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帮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环保,规范他们的环保行为。教师努力做好家长工作,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为了让孩子有环保意识,我们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树立榜样;家长经常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引导孩子不能乱扔垃圾,保持公共场所环境的干净、整洁,经常抽烟的爸爸在公共场所尽量不要抽烟,帮助幼儿积累环保经验。带孩子到超市去要带好环保袋子,告诉幼儿这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家长配合老师一起收集一些废旧材料投放到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中来,同时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利用废品制作亲子作品,帮助幼儿了解如何减少生活垃圾及怎样再次回收利用废品。再如开展《动物王国》主题活动时,家长带来了一只小白兔到幼儿园来,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喂小白兔吃东西,让他们知道兔子喜欢吃青菜、萝卜等,从中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奥密的兴趣。在自然角里还有小金鱼、龙虾等,从中了解小动物生长的过程与生活习性,了解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家长还收集各种有关动物灭绝的资料、图书,了解动物灭绝的原因,从而萌发保护动物的情感。在开展《恐龙》主题活动的时候,家长收集了很多恐龙的图片,查阅资料,让幼儿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同时家长引导幼儿把垃圾捡到垃圾箱并学会分类处理,收集废旧电池、提醒别人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乱扔果皮纸屑等,这时家长应给予适当的支持和赞赏。利用家长资源有利于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育科技资源 篇6

1 相关研究回顾

目前国外对于教育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研究较少, 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方面: (1) 教育平台对科技成果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指出目前对科技平台的有效利用率较低, 导致其对科技成果及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建议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对科技平台的有效利用 (Ann Stes, Mariska Min-Leliveld, David Gijbels, Peter Van Petegem) 。 (2) 中国及印度教育科技资源的发展路径。研究指出中国和印度应全面规划科技发展战略, 严格审核教育科技项目, 通过金融、财政等途径加大教育科技经费的投入, 优化教育科技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科技成果及其对生产力的贡献力度 (J.Thomas Ratchford, William A.Blanpied) 。

近几年来, 我国部分学者关注和研究了教育科技资源的有关问题, 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科技资源的整合问题。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与科研相分离, 以教养研, 导致高校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机制不活, 研究项目趋同, 造成教育科技资源的浪费 (阎浩, 吴春桂, 苏敏俊) 。 (2) 教育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研究指出1999年前我国依靠单一增加财力投入满足教育需求, 但其对教育科技资源的拉动及其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很不明显;1999后我国开始以人力资本投入代替财力投入, 教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上升趋势 (赵镇) 。 (3) 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模式。研究认为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充分重视和发挥教育科技资源的独特优势, 以服务高等教育发展为宗旨,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 以“学术交流开放、校企成果共享”为重点, 把教育科技资源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 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陈金玲, 付丹, 傅毓维) 。 (4) 教育科技资源转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指出目前中国教育科技资源的转化及应用程度较低, 其原因主要有:教育科技资源的企业孵化器网络系统结构不合理, 作用机制不健全 (龚完全, 熊正德) ;教育科技资源的整合能力较差 (顾华详;于化龙, 薛文飞) ;教育科技资源的流动性较差 (张炯, 王飞全) ;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不健全 (乔根平) ;信息平台不完善, 绩效考核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等 (王思薇, 安树伟) 。因此, 提出借鉴国外教育科技资源转化的经验 (徐鹏杰) , 推动教育科技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教育科技成果进入国际市场 (吴荫方, 杨杏华) 等对策。

以上研究对于教育科技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促进教育科技资源的转化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 目前对于教育科技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很少。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本文将运用计量统计分析方法, 以陕西省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 力求科学、准确地反映教育科技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进而为教育科技资源的转化及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 指标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

本文从科技人力资源、经费资源、设备与平台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选取陕西省各高等院校的科技活动人员总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入、试验发展研究投入、重点实验室数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作为自变量, 以陕西省GDP总量作为因变量指标, 分析教育科技资源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建立以下模型:

在式 (1) 中, y表示陕西省的经济增长状况, 用GDP总量指标来衡量 (单位:亿元) ;F1表示科技人员总量 (单位:万人) ;F2表示基础研究投入总额 (单位:万元) ;F3表示应用研究投入总额 (单位:万元) ;F4表示试验发展研究投入总额 (单位:万元) ;F5表示陕西省各高等院校的重点实验室数量 (单位:个) ;F6表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量 (单位:个) 。β1、β2、β3、β4、β5和β6均为非随机变量, 其含义就是当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科技人员总量、基础研究投入总额、应用研究投入总额、试验发展研究投入总额、重点实验室数量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量分别改变一个单位, 将会引起陕西省经济增长变化的系数。β0为截距项, β1、β2、β3、β4、β5和β6均为待估计的参数。εt为误差项, E (εt) =0;且E (εiεj) =0, i≠j;E (εt2) =σ2=常数。

3 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陕西省98所高等院校作为研究样本, 收集各研究样本2011年的数据。有关数据是通过实际调查获得, 陕西省GDP总量来自于陕西省2011年统计公告。

4 实证分析结果

运用SPSS软件回归之后的结论如表1所示。

注:1) *表示在10%水平下显著, **表示在5%水平下显著, ***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2) LR为似然比检验统计量, 此处它符合混合卡方分布

(1) β1=0.344, β3=2.378, β4=0.913。其含义是当科技人员投入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将会引起陕西省GDP增长0.344个百分点;当应用研究投入总额增长一个百分点时, GDP将会增长2.378个百分点;当试验发展研究投入总额增加一个百分点时, GDP将会上升0.913个百分点。可见, 科技人员总量、应用研究投入总额、试验发展研究投入总额的增加均会有效促进陕西省GDP的增长, 因此, 科技人员投入、应用研究投入和试验发展研究投入对陕西省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2) β2=0.008, 但是没有通过T检验, 说明基础研究投入总额与陕西省GDP增长之间不存在相关性。主要原因是:一是陕西教育机构中基础研究的可转化性较差, 导致其与经济发展相脱离;二是教育机构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及经验的营销人员、谈判人员等, 导致其科研成果永远滞留在实验室而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 β5=0.003, 但是没有通过T检验, 说明重点实验室数量与陕西省GDP增长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不明显。主要原因是陕西教育机构中的重点实验室的开放程度较低, 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4) β6=0.074。其含义是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将会引起陕西省GDP增长0.074个百分点。可见,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的增加会有效促进陕西省GDP的增长, 因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较高, 对陕西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5) 应用研究投入总额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最大。研究结论显示, 当应用研究投入总额增长一个百分点时, 陕西省GDP将会增长2.378个百分点, 比科技人员投入、试验发展研究投入总额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量分别高出2.03、1.465和2.304个百分点。可见, 应用研究投入对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最大。

(6)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将会引起陕西省GDP增长0.074个百分点, 分别低于科技人员投入、应用研究投入和试验发展研究投入0.27、2.304和0.839个百分点。究其原因, 主要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较低。

5 提升教育科技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对策及建议

5.1 建立健全的教育科技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

(1) 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科技产出的数量, 而且也要重视科技产出的可转化性, 因此应将科技成果 (包括学术论文、著作发明专利等) 的数量、质量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2) 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 应从多角度、全面考核科技人员的业绩, 即采取上级评价、下级评价、平级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准确考核。

(3) 采取多样化的奖励方式。马斯洛指出, 人的需求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 因此, 为了有效激励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应采取经济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

(4) 建立同时实现自身利益和科技人员利益最大化的激励机制, 即让科技人员以一定的比例参与剩余利益的分配。

5.2 继续加大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的投入

(1) 设定固定、较高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经费提取比例。陕西省应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的发展程度, 将其每年度GDP的一定比例提取出来, 作为预留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投入经费, 在需要时划拨高等院校投入利用。为了保证这一制度的真正执行, 陕西省应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

(2) 加大中央转移支付的力度, 发挥中央财政对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活动的支持与促进作用。

(3) 简化贷款审批程序, 加大金融机构对高等院校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程序, 降低高等院校的时间成本;对于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较高可转化性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优先提供优惠贷款。

5.3 提高基础研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1) 加大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 使双方都能及时了解交易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最新动态。

(2) 招聘具有专业营销、谈判等理论知识与经验的专业人士, 设立科技成果营销部门。

(3) 加大科技资源转化平台的建设, 建立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创业平台等。

(4) 设立高校科研成果推广基金, 以弥补推广经费的不足。具体而言, 学校每年从科技活动经费或其他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推广基金, 用来资助经过专家团队评议和可行性论证后的基础研究成果进行重点推广, 加大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力度。

5.4 加强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高等院校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发挥协同效应:一是建立广泛的协作网络, 有效整合高等院校的资源。二是鼓励高等院校组织开展国内和国际交流, 促进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会、论坛、展示会乃至办刊物和网站形成固定的交流平台。三是鼓励进行开放式的研究与开发, 互通有无, 实现共赢。

5.5 提高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开放程度

教育科技资源 篇7

基本特点

———最无私。要搞好家长委员会建设, 除了学校大力支持之外, 一位有境界、素质高、热心于家长委员会工作的学生家长至关重要。这是因为, 家长参加学校家长委员会工作、参与对孩子的教育, 是最无私的。的确,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是没有任何回报、不讲任何代价的, 是天下最纯粹的、不带有任何金钱色彩的教育。

———最快乐。家长委员会作为一种自治组织, 家长的参与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这一特点, 意味着家长参加学校各种教育工作, 对其价值具有最大的内在认同;参与本身带给他们的, 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 是最快乐的一种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体验。

——最丰富。一所学校, 教师资源是有限的, 而家长资源, 从数量上讲, 往往是教师数量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这种资源相对于教师资源而言, 具有极大的互补性。每位家长的职业、人生经历不同, 占有的社会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的人生财富不同。因此, 家长资源对于学校教育资源而言, 是一种巨大的补充, 是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最可持续。与教师资源相比, 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具有变动性, 会随着学生的变动而变动。一批家长随着学生的离校而离校, 必然又有一批新的家长伴随着新生的到来而到来。正因为如此, 家长作为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丰富而多样的可持续性特点。

———最和谐。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以亲情作纽带, 必然呈现出和谐融洽的教育生态。

开发原则

对于家长委员会建设, 有些校长有不同的认识, 担心家长委员会成为学校教育的异己和对抗力量。我认为,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做好家长委员会工作, 关键是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同心。学校与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具有天然的一致性, 这就是都希望学生好。作为学校, 没有哪所学校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好的未来;作为家长, 没有哪位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对待孩子未来的美好期盼上, 学校与家长是完全一致的。

———同德。没有哪位家长不关心孩子所在的学校, 没有哪位家长不希望孩子所在的学校越办越好。在办好学校这一点上, 家长与学校具有天然的一致性。这就使家长与学校具有了“合作共事”的天然基础。

———同向。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 家长与学校做到同心同德容易, 做到“同向”, 即对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共同追求的教育, 要完全达成一致并不容易。学校与家长应在育人为本上形成共识, 在尊重规律上形成共识, 在依靠科学上形成共识。要追求家长与学校教育的“同向”, 最好的办法是让家长广泛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 并在参与中引领家长、在参与中让家长感悟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为孩子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 等等。

———同行。有了内心共同认可的教育方向, 家长就容易找到与学校教育共同着力的领域、时间和空间。在家长委员会组织下,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有“三个领域, 两个时空”。所谓“三个领域”, 即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提升自身教育素质;所谓“两个时空”, 即让每一位家长有序地走进学校, 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也就是说, 要把家长所联系的广泛的社会资源, 变为学校可以有序利用的教育资源, 让学生走进社会, 参与社会实践。

———同育。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收获的不仅是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而且在这种参与中, 家长与孩子在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社会意义

家长委员会是广大家长成长与进步的大学校, 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大熔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生活, 一方面, 教育了孩子;另一方面, 成就了自己。在这里, 家长委员会是引导家长从“爱孩子”走向“爱别人”、从“爱学校”走向“爱社会”的桥梁。家长委员会在家长的这种蜕变中, 促使广大家长从“小爱”走向“大爱”, 凸显出家长委员会建设巨大的社会文明进步意义。

———爱孩子。如果说, 母子之爱、父子之爱是源于生物学意义上的血缘之爱, 是人类一种天然的本能的话, 那么, 当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 有序地走进学校, 在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 这种爱由“血缘之爱”逐步为具有广泛社会学意义的“人文之爱”所取代, 这无疑是一种具有社会化意义的爱的升华。

———爱自己。参加家长委员会工作, 有助于提升家长的生活品质和人生意义。家长在释放、表达对孩子爱的过程中, 也在充分表达和释放自己的生命智慧。每一位家长走进学校, 为孩子、为学校奉献自我的同时, 也在感受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尊严、更有意义。他们走进学校, 为学校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爱心, 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以在学校教育中体现, 他们的生命尊严得以在学校教育中维护。

———爱家庭。家长委员会建设具有家庭和睦的社会意义。打开学校一贯紧锁的大门, 让家长走进学校, 走进学校的教育生活, 走进孩子多姿多彩的世界, 给学校、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教育内容的丰富和补充, 更增进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 由此带来的家庭关系的和谐, 必然让家人更加感到家庭的温馨, 增进对家庭的爱。

———爱学校。随着家长更多地走进学校、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必然加深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与认同, 让家长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与不易、当今中小学生的特点、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等等。这些会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对孩子的爱, 会对学校产生更多的积极认同, 会越来越热爱学校。

———爱社会。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 这些家长今天在小学开展志愿服务, 明天就会走进初中, 后天就会走进高中。在这个长周期的工作链条中, 家长委员会的大舞台培育的是全社会的志愿者精神, 家长必然会从“小爱”走向“大爱”, 从“爱孩子”走向“爱社会”。

教育科技资源 篇8

一、运用航天教育资源, 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抓住我国航天工程的重要发展环节, 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有关航天工程的内容。如, 把“嫦娥奔月”的神话和探月工程结合起来作为切入点, 让学生观看神舟飞船和嫦娥卫星发射的视频资料, 同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告诉学生航天工程以重力定律、惯性定律与能量转化定律等物理定律为理论基础, 并给他们介绍一些太空育种、太空实验等技术知识, 让他们感受宇宙的神奇, 科学的伟大, 引导他们热爱知识, 热爱科学。结合历史教材中有关航天历史的内容,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航天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在世界航天领域的地位;结合思想品德教材中我国在当前世界上的地位等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航天工程对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巨大贡献。把航天教育资源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航天工作者在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那种勤奋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伟大的航天精神, 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科学的伟大价值, 知识的宝贵作用, 并培养他们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质。应用航天教育资源, 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 不仅对纠正中学生错误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把我国航天员作为崇拜的明星

当前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不少人意志薄弱、依赖性强, 而航天员优秀的品质正是他们急需的精神食粮。每一位航天员都经历了长期艰苦的学习和训练过程, 他们不仅付出了比常人多十倍甚至百倍的汗水, 而且也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让学生全面了解航天员的人生经历, 引导每一个学生树立自己学习的榜样, 学习他们怎样制定训练目标;怎样安排学习、训练时间;怎样培养对工作和训练的兴趣;怎样克服外界的诱惑;怎样克服挫折等。这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 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中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爱好, 每个人面临的突出问题也往往不一样。教师要让榜样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把我国航天员作为崇拜的明星, 使其成为给予他们积极影响的典型, 并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将榜样的学习落实在班级的各种活动中, 落实在每一个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三、开展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科技资源 篇9

一、共同开发园本课程, 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通过同研究“指南”规定的目标和教学策略, 结合本地特色, 共同开发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园本教研工作的健康开展需要“联盟园”的共同努力, 联盟园的园长之间要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 充分发挥城乡共同体的优势作用。要经常组织城乡教师互相观摩学习, 互动教研, 在充分挖掘双方办园条件的基础上开发园本课程。园本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活动经过老师细化安排, 通过课例实践的方式判定课程教育效果, 在实践检验中再进行修改,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的共同开发, 有利于城乡共同体的交流合作, 综合城乡办园特色, 让孩子感受更加多彩的活动。如“绿色教育”课程的开发主要以乡村幼儿园为主要课堂, 课程中有剪纸、沙画、自制玩具、泥塑、认识蔬菜、果树等活动, 深得小朋友的喜欢。绿色教育园本课程, 培养了幼儿创新思维, 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度, 认识蔬菜和水果, 丰富幼儿知识储备。联盟园联合开展的优秀课堂评选赛课、幼儿教师才艺大赛等活动, 让每一位都能感受到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城乡联盟教育资源的互补, 可以有效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二、开展城乡交流活动, 推进城乡教研同发展

城乡幼教共同体的构建需要“联盟园”开展多项活动进行交流, 共同研讨幼儿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制定详细的目标达成方案。城乡之间要构建网络交流平台, 同级幼儿教师建立QQ群、微信群等, 实现网络零距离交流。老师把教案、课堂教学反思以及课堂教学实录等上传共享文件中, 便于同级老师的观摩、学习和评价, 互通有无, 共同发展。网络资源共享没有时空限制, 及时为老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老师在互动交流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联盟园”教师之间开展互相听评课活动, 听评课设计为系列专题活动, 各种课型都兼顾。如课内学习、区角活动、吃饭休息等, 听课活动中的每个内容都可以设计成“示范课”作为教研活动的一种类型。每个学期由联盟园发起“优秀活动评选”, 全县幼师都参与, 抽科目、抽内容, 层层选拔, 最后选拔出优胜者给大家展示优秀活动, 老师在观摩与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实岗培训”活动可以让城乡幼师近距离交流, 乡下教师可以到城里实地学习, 边工作边学习, 培训基本功, 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三、城乡互助共通, 实现城乡资源共利用

城乡资源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孩子们的教育上, 城乡互助共通不是“喊口号”, 也不仅仅是老师们的共同学习, 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孩子的教育上。资源共享要让孩子们有切身感受, 获得联盟教育的益处。城里幼儿园给乡村幼儿园送去大批的图书、玩具, 开拓农村幼儿的眼界。但这些还是一些形式, 幼儿教育要重实践, 老师可以为城里和农村小朋友搭建友谊的桥梁。城乡联盟的交流活动不仅限于老师之间, 小朋友之间也要有实际交流活动。

“联盟园”园长根据两个幼儿园的教学实际达成活动共识, 每周小活动, 每月大活动, 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联盟园内的教学资源。孩子们在交流中认识到“好朋友”的概念, 形成良好的品格。城乡幼儿在互助共通中弥补幼儿教育中缺失的内容, 实现联盟共赢的目标。

教育科技资源 篇10

网上资源库的建立,使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一系列变革都将随着共享信息资源的广泛建设而深入,小朋友的自主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会因网络进入校园而被激活。共享信息资源的大量需求与全方位提供,将为幼儿园教育现代化注入强大的活力和生机。

一、幼儿园网上资源库的构建内容

(一)构建网上教师资源库

我们建立了网上教师资源库,它是一个园本教研的资源自选超市。在教学设计区,收藏了许多优秀教学案例;在视频资料区和图片资源区,拥有天文、地理、科普、动植物百科等各类图片、视频资料;在配套课件区,老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课件进行修改完善,为小朋友创设更好的互动和自主学习的空间。这种电子化的自选超市可以让老师按需使用,避免重复劳动,减轻老师的工作量,使老师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学习、研讨,成为老师教学的好帮手。

(二)创设网络幼儿资源库共享平台

共享平台一:娃娃商城,体验别样的购物游戏。在“娃娃商城”里有丰富多彩的商品,有图书区、玩具区和水果区。孩子们在商城购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点击小推车,喜欢的商品就装进购物车内……在孩子们熟悉了网络购物以后,家长和老师还可以设计很多有趣的游戏,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购买商品,商品总价正好是拾元等,使孩子在尝试网上购物的同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共享平台二:芝麻开门图书馆,分享快乐的阅读时光。“芝麻开门图书馆”里有许多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如果他们看中了自己喜欢的书,就可以点击进入借书平台:输入班级、姓名,借书信息就进入图书管理员的信息栏中。在每本图书的后面还有老师精心设计的提问。通过网上图书馆,不仅使家长可以参与借书过程,给孩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而且在老师设计问题的启发下,爸爸妈妈更好地指导孩子进行阅读,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倾听、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习惯。现在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每次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快乐阅读时光”。

共享平台三:亲子俱乐部,走进多彩学习乐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让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共同学习,给予孩子更好的引导,成为教育新的发展方向。亲子俱乐部的开设,正是对这种设想的一种大胆尝试,我们把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和园本特色课程按照由易到难设计成一个个新颖的课件和游戏,并将其归类整理为针对三个年级分为六个学期,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使家长在家也能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理念与内涵,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孩子学习,让家园教育真正同步。

二、幼儿园网上资源库的建设体会与思考

(一)针对几种不同的教学资源采用不同的建库方法

幼儿园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所以在幼儿园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选择时要根据本园实际选择教育内容。同时要对新编幼儿园教材进行必要的筛选,并进行不同教育领域利用信息技术的教材建设,以实现幼儿园之间的资源共享

对于制作资源型课件的素材及资源型课件,尽量购买。随着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统筹规划、联合攻关,加快各级各类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今后这类资源会越来越丰富,如K12教育资源库。买到后由专业教师通过一定方法整合到校园网站中,另一途径是在本校教师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收集大量的原始素材,经过整理分类后,存入校园网站,作为课件素材,共享使用。对于课堂教学所需的课件等,如果买到合适的,或者从因特网上下载到的,先考虑购买或者下载,集中到校园网站上共享。在买不到或下载不到的合适课件时,才考虑到自行开发制作,要求制作的课件是开放的,能被教师进行修改或再次开发。对于网络课件,教学资源建设更多更主要的工作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作基于网页的资源型教学课件。

(二)充分发挥资源库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由于资源库内容全面,素材丰富,具有各学科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包括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先进教学实践经验,启发教师教学的新思路,充实丰富的教学素材,培养教师的创新素质。老师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开展探究式教学,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树立典型,把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上传到资源库中,使每位教师及时地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信息,提高教学能力。

教育科技资源 篇11

一、高校科技档案与科技协同创新的关系

所谓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创新主体(产、学、研、金、政、用)基于目标利益,通过创新要素的有机配合与相互作用,在创新互动机制的约束和协调下,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产生单要素无法实现的整体效应的过程,在形式上属于横向协同创新,即指不同产业主体间的协同[1]38。高校在推进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迫切需要利用承载丰富科技信息的科技档案,同时将形成大量的科技档案。科技档案是档案中的一大门类,是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生产、科研、基建及管理活动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2]11。高校科技档案分为科技成果档案、科技项目档案、科技奖励档案、学术交流档案、科研基建档案和科研设备档案。高校科技档案能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的科技合作机制,实现科技信息社会化,进而真正融入创新体系的科技活动中具有知识储备、依据凭证、情报价值和桥梁功能。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能使高校与合作单位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协同创新活动中摄取大量科技文献、科技数据、科研设备、研发实验基地等各类科技资源,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效率,进一步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最终达到1+1>2的突变[3]32。

二、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于科技协同创新的作用

1.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主观能动作用。高校科技档案是高校科研人员在科技活动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科技文化财富,它的价值和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要使它的价值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就迫切需要高校档案工作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即要建立健全高校科技档案工作。在整个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中,开发利用是发挥高校科技档案作用的直接手段。只有主动充分开发利用高校科技档案才能把档案中的资源优势变为社会化的科技信息优势,服务科技协同创新,服务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

2.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提升效力作用。高校科技档案存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高校科研人员进行服务,是整个高校科技信息的源头。由此可见,深化高校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程度,协助一线高校科研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借鉴、参考和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科技协同创新,有效利用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应当先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类。只有通过对高校科技档案内容的熟悉、掌握,对高校科技档案所处领域的类别进行正确的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进行鉴别,以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将原来分散、零乱、无序的科技档案材料进行系统化整合,优化科技档案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才能提升其对科技协同创新的效力,尽可能发挥科技档案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3.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强力支撑作用。科技信息流动与共享对于科技协同创新而言具有强力支撑作用。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加强科技档案信息多渠道传播,尤其建设科技档案网络服务平台,使服务平台在档案科技信息交流上起到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高校科技档案网络服务平台,档案信息由学校研究人员层面扩散到社会大众层面。社会相关行业成员可以通过检索和档案信息的持续流动,获取有价值的高校档案信息,促进隐性信息的传递、吸收与利用,直接铺垫科技协同创新的基础。

4.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巩固保障作用。高校科技档案由于其原始记录性特点,使其成为提供科技协同创新信息具有保障性的参考资料。在进行科研活动过程中,任何一项创新研究都离不开前人的研究基础,科技档案正是已有科研成果的真实记录,才具有科技协同创新所需科技信息的消息性、客观性和逻辑性。高校科技档案包括数据、图纸、调查统计报告、技术规定、说明书、工艺流程指示、观察记录、实验室条件、实验设备信息等,甚至是失败记录,不论形式和程度如何,都可以为科技协同创新研究工作和开发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保障性促进科技信息向成果转化的作用,构成高校科技档案的巨大科技价值。

三、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

高校科技档案是高校科研人员的智慧成果,是珍贵的科学技术资源,是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档案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才能为社会提供重要的创新知识源泉。据统计,企业部门科技档案被很好地归类,并及时提供知识从而发挥作用的只有12%[4]19。要想高校科技档案为科技协同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进一步规范、完善、优化、创新其管理工作,以求大力开发利用其资源,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规范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夯实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必须做好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基础性工作。首先加强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是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高校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档案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更取决于高校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各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配合默契度。作为高校领导,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科技档案工作,将科技档案工作纳入高校议事日程、配套相关制度、配备相关软硬件和专职或兼职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其次规范高校科技档案收集制度是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高校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储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在丰富科技档案内容的同时又得确保科技档案资源信息的质量。规范高校科技档案收集制度,明确划分范围与内容,优化科技档案信息,改变少收、多收、乱收的现象,要求做到收集完整、归档及时,保证科技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提供者存档时放心,用档者用得方便。最后规范高校科技档案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在高校科技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涉及到科技档案形成者、科技档案工作者和科技档案利用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法律层面正确界定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对象,能统一协调好高校科技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与科技档案信息保密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有效开发利用高校科技档案信息。

2.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科技档案管理队伍的人才结构。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需要通晓科研管理和科研档案的特殊型双向性人才。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科技档案开发工作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首先制度化优化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日常服务工作。通过制度建设,要求高校档案科技管理人员树立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引导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档案资源,全天候及时提供现场查阅、借阅、电话咨询等服务工作。其次有计划教育培训优化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学习档案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使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确保其不偏离正确方向;培训学习科技档案管理知识、科技管理知识与网络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更新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优化其综合素质。

3.改变服务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协同发展。高校科技档案就是高校的科技信息,应当实行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质变,积极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及时全面地服务于高校与整个社会的科技协同创新活动,把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高校科技档案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首先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人员须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服务导向,研究市场经济环境与用户需求,即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科研人员个体对科技档案的利用层次不同,做好高校科技档案的服务工作。同时,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人员须从实际出发,研究、熟悉、掌握本校科技档案的时间、数量、种类、载体、机密等级和编目排架状况,以及科技档案的信息内容、利用价值与完整准确程度,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现代化管理设备与计算机检索手段开展编研服务、专题服务、咨询服务等科技档案服务方式。其次积极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档案宣传服务方式。高校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属性就是服务,只有培养主动服务观念,才能形成协同创新理念。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人员可以积极主动采取印发宣传册等服务方式,定期向社会发布高校科技档案信息,使档案信息传播常态化,提高信息传播速度,进而通过科技协同创新,使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服务于社会大众。

伴随国家“科技协同创新计划”的推进,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以及高校与行业之间的科技合作愈来愈密切,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使其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向广阔的世界,让沉寂的科技档案为高校科研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论文分析了高校科技档案与科技协同创新的关系,阐述了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主观能动、提升效力、强力支撑、巩固保障等作用,提出了规范高校科技档案基础工作等措施,努力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

上一篇:产业集群运行模式研究下一篇:学生资助事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