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教育资源

2024-07-11

外部教育资源(精选12篇)

外部教育资源 篇1

自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以来, 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经过多年发展, 高职院校从431所增加到1 321所, 年招生规模从54万人增加到318万人, 在校生规模从95万人增加到973.6万人。尽管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形势喜人, 但也面临诸多困难, 不少问题已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随着高职院校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其在办学经验、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经费等软、硬件条件上表现出一定的不足, 尤其是教学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各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所以, 高职教育如何共享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外部教育资源, 提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就成了各高职院校解决办学条件不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1 外部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指为教学有效开展提供的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 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 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及相关教育政策等内容。通俗来讲, 是指一切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物化了的、显性或隐性的、可以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组成要素。

外部教育资源包括社会资源、校际资源、企业资源、网络资源等。外部教育资源的利用是指对校外可利用资源的挖掘和校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 收到校内外资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互相补充的效果。

2 高职外部教育资源利用现状

2.1 社会参与程度不高

社会、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及专业建设的参与度不高。 (1)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还没有形成。管、办、评分离, 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还没有形成。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 社会团体、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建设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形成。 (2) 缺乏社会广泛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由高职教育界、科技文化产业界及政府部门代表共同组成的地区性学科专业建设协调机构尚未健全。第三方评价机构或社会媒体对各类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的相关政策机制不健全, 专业建设透明度不够。 (3) 多渠道融资机制不健全。社会投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 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还没有完善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 个人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的所得税税收政策还不够合理。

2.2 校际合作意识淡薄

各高职院校缺乏合作交流机会, 校际合作意识淡薄, 校际资源难以共享, 未能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性竞争关系。各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来协调资源共享过程中各方的分工和合作, 也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来约束和规范各方在资源共享中的态度和行为, 更缺乏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来解决资源共享各方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分配问题。

另外, 各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硬件条件、软件设施、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师资水平、学生基础方面也不尽相同。整体实力较强的院校在课程互开、学风互认、教师互聘等软件资源共享方面缺乏内在动力, 条件优越的高职院校会对本校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某种程度的保护。

2.3 校企合作层次较低

目前, 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层次较低。合作形式大多为顶岗实习安排、订单人才培养、兼职教师建设等, 而学校、企业的深度融合, 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 工学交替、实岗培养等深层次合作不够。合作运行机制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没有真正实现“双重”管理、“双元”育人, 校企合作质量难以保证。

2.4 网络资源使用率低

(1) 网络资源种类不全, 建设质量不高。各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等网络教学资源还存在门类不全、重复建设等问题, 部分网络资源质量不高。 (2) 网络设施系统落后, 网络速度缓慢。一方面是由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系统不够完善, 存在网速慢或网络资源无法打开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网络资源访问权限低, 网络资源访问受限的问题较突出。 (3) 网络资源平台不兼容, 使用不便。由于各种网络资源使用的检索方式、系统平台不统一, 给用户使用资源带来诸多不便, 检索效率低。 (4) 网络资源读者认知度低, 使用范围小。有些高职院校中还存着读者“不知道有什么, 不知道如何用”的现象, 网络资源认知度低, 读者范围小, 网络资源浪费严重。

3 高职外部教育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高职教育重点发展方向, 对于实现校际资源共享、加强校企合作与科技开发、促进教学改革与中高职沟通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统计, 全国已建立927个职教集团, 参与单位达到6 000多个, 其中成员学校2 400多所, 合作企业3 600多家[1]。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总体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比较规范、明晰、有力的组建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多数职教集团组织松散, 约束性不强, 集团成员责、权、利不清晰, 校企共建合作实体的产权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职教集团化办学的评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还不够完善, 缺乏能调动各方积极性、集聚多方优势的内部运行机制;公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还很有限, 企业深度参与集团办学仍有体制障碍。

3.2 高职教育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由于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量与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张不相适应, 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硬件资源较为短缺, 缺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设施和设备, 大部分实习场所和环境也不够理想。部分学校实训仪器设备相当紧缺, 严重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同时, 院校间硬件资源差距较大, 加之各高职院校分布分散, 独立运作, 还存在着硬件资源重复建设问题, 没有实现校际间教学资源的共享, 没能充分发挥资源使用的最佳效率。

另外, 大多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学科等结构和层次还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缺乏“双师型”教师、实验教师。目前, 高职师资大多毕业于普通高校, 是“出了校门又进校门”, 而真正来自企业且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师资相当少, 教师中真正具备双师素质和能力者为数不多。因受限于高职院校现行管理体制, 各高职院校一方面缺乏真正有较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教师, 而另一方面, 极少数专家级教师由于受本校招生规模限制和缺乏校际间教学交流机会, 难以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3.3 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

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 各高职院校间交流较少, 各自为政、闭门办学的情况较为普遍。交流合作意识淡薄和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 导致院校间硬件教学资源出现了重复浪费的现象, 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许多高职院校存在“小而全”现象, 有些学校为了某个专业建设购买昂贵的设备, 建好后的高水平实训实习基地仅为本校、本专业使用, 造成了严重的财力、物力资源浪费。高职院校的软件资源也缺乏沟通和共享, 师资间互访教学、合作办学、专题研讨等交流较少。

3.4 与地方经济融合度不高

高职院校要为用人单位提供“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最终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因此, 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调整应满足地方产业和经济结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但是, 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还存在着与地方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与区域经济匹配度低的问题。以甘肃省为例, 甘肃省现有高职高专院校25所, 共871个专业点, 涵盖了19个专业大类;其中包括文化教育大类143个专业点, 制造大类119个专业点、财经大类108个专业点、电子信息大类101个专业点、土建大类73个专业点等[2];这与甘肃省实施“以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还不相适应, 各高职院校在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专业布点较少, 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3.5 校企相互融合度低

目前, 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都停留在浅层次合作上面, 基于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尚不健全, 企业积极性普遍不高。究其原因: (1) 制度缺失问题[3]。尽管国家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方针及原则, 但对校企双方在实施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没有明确表达, 缺乏具体的、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 使得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约束力和驱动力。 (2) 运行机制问题。目前真正实现受教育者和企业用人单位的权利与责任全面表达、合理平衡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无法协调好企业、受教育者、院校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政策难以具备较高的权威性与可行性。 (3) 学校向企业提供的服务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很难满足企业需求。职业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水平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 有些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和专业技能水平还达不到企业要求。 (4) 校企合作缺乏起协调服务作用的第三方。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 应有第三方进行协调、监督和服务, 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顺利进行, 目前的校企合作中还没有任何组织和机构起到第三方的作用。

3.6 网络资源认知度低

在对读者查找资料的渠道进行调查时发现, 大部分读者首先还是利用搜索引擎 (如百度和Google) , 少数读者会利用网上图书馆、网络精品课程等查找资源, 从这点可看出大部分读者还不习惯使用网络教学资源, 或者对网络教学资源不够了解。现有高职教育网络资源使用过程中, 还存在资源种类不全、更新不及时、访问速度慢或无法访问等问题, 也存在各网络资源使用的检索方式、系统平台不统一, 使用不便等问题。

4 结语

随着高职教育发展, 办学规模扩大, 各高职院校在办学经验、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经费等软硬件条件上都存在一定不足。尤其是发展资金投入相对不足、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 各高职院校如何共享、利用校际资源、社会资源、企业资源、网络资源等,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就成了各高职院校解决办学条件不足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要途径。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校际资源、企业资源、网络资源等外部教育资源是各高职院校解决教学资源紧缺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在外部教育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如社会参与度不高、校际合作意识淡薄、校企合作层次较低以及网络资源使用率低等, 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高职教育,外部教育资源,校际合作,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情况调查[EB/OL].http://www.jyb.cn/zyjy/zyjyxw/201506/t20150609-625563.html.2015-06-09.

[2]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建设调研报告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研报告的通知[Z].2013-11-05.

[3]颜楚华, 王章华, 邓青云.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4) :80-82.

外部教育资源 篇2

做网站一段时间了,总结出来了一个结论就是要用好网站的外部资源.什么使网站的外部资源资源呢,外部资源就是除了自己网站上面以外跟这个网站有关的东西.就比方说反像链接友情链接这些都属于网站的外部资源,这些东西都是在别人网站上出现的却都有自己的网站链接.其实外部资源不只有外部链接,还有很多东西,一般大型网站都在很好的利用自己的外部资源.

其实搜索引擎也是网站的外部资源,因为他也不是你网站之中的内容,但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人上网,通过一个网站在接触到另一个网站,形成了这么一个蜘蛛网一样的结构,如同一张大网网络了所有的网站这就是互联网.自己的网站,只在这个大网里很小的一点资源,而通过这个网进入你的网站的资源全部都是外面的资源.我现在一直在做这个论坛www.5idid.cn,下面我就把论坛与网站结合你来详细的分析一下网站有哪些外部资源.

搜索引擎,在网站外部资源中起着这最重要的作用.90%的网友第一次浏览一个不熟悉的网站都是通过引擎进来的.因为他不可能随意打一个网站就进去浏览,他之所以浏览这个网站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搜索引擎恰好给了他这个帮助.

反向链接,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只要不是在自己网站上出现的网站链接都是.比如我在我的论坛上发一条帖子又正好被引擎收录的话,帖子里面只要夹带自己的链接就是一个反向链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增强网站的反向链接.

友情链接,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明白.也是在别人的网站上出现的链接,与反向链接不同的是在首页中出现的.不管是友情链接还是反向链接只要利用好了,都能对自己网站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网站的知名度,这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个外面资源.我认为也是对的,当一个网站的知名度很高了不需要大量宣传就能有很高的访问量,就像百度 新浪 搜狐等,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些网站也知道他们的作用所以理所当然的访问他们.所以当你的网站知名度很高就会成为一个宝贵的外部资源.

外部教育资源 篇3

一、社会人文因素

作为组织的一种形式的企业,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企业的各项管理无不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社会人文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性会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风险。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心理品格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文化和道德品格等人文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透过人的理想、价值观和道德品格等心理因素去影响人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因而对行为产生约束或驱动力。我国正处在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意味着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况向另一种状态过渡,在过渡中会有不稳定因素,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推行经济改革,重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在打破原有不合理的利益格局时,形成了许多新的利益集团或利益共同体,导致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各种思潮交错起伏。其中既有进步的,也不乏消极腐败、丑恶落后的东西,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所以产生“一切向钱看,、“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会公德意识都受到不同的冲击和污染。作为社会人,他的心理、行为都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而社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影响不可低估。社会文化是特定社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托特定的气候、地理、生态环境,以群体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创造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情感和思想交流规范的总和,是特定社会认同的共同价值体系。有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文化,人们的心理沟通也更容易,对所在企业的集体意识也会进一步加强,责任心也增强了,由此,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就会与组织有较强的一致性。良好的社会文化、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它的作用在于让员工从内心深处减少风险的发生,因此它防范风险更彻底,是任何有形的规章制度不能相比的。另外工作和生活环境好坏决定吸引人才的程度,是人员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文化氛围、生态环境等。

二、政治法律因素

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政策注定要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企业对这些因素及其发展趋势没有进行有效的研究,很可能引发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由于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不配套,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孕育和爆发留下了空间。在一些地区劳动者地位低下,企业以赚钱为中心,伤亡事故以及损害员工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国家对危害企业员工身心健康的职业限制和劳动保护要求,有助于员工的人身安全保障,同时也能降低这类事故的发生,减少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在转型过程中法律制度上存在以下问题:1、转型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行为估计不足,立法上还存在漏洞。2、法律意识和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不依法的现象严重,如在劳动合同法上,人们普遍法制观念淡薄,如应届毕业生,签订几份就业合同的现象很普遍。3、执法不严,执法犯法。4、权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经济因素

经济周期的波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影响很大,进而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当经济不景气时,较高的失业率会降低员工主动离职和怠工的风险。而当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员工的需求就会提高,企业需要制定更多样化的员工管理,满足多层次的员工需求才能够留住员工。但经济的波动有时很难预料,这给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规划、培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人才市场是企业选才和个人求职的地方,人才市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发育良好的人才市场可以提供较多及较准确的信息,从而降低企业的招聘、培训等风险,同时也使企业招聘过程更加合法化,避免了陷入有歧视招聘嫌疑的法律诉讼中。显然规范的人才市场,一方面能给用人单位提供较多的应聘者,便于企业参考个人背景资料挑选人员,降低招入不合格人员的风险;另一方面,求职者也会获得较多的机会来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降低由于对工作不满而发生流失风险的概率。区域经济的发达与否也会影响到人力资源。一般地,越不发达地区越急需人才,越易发生人才流失风险,有的企业虽然自身条件不错,却因地处欠发达地区,难以吸引人才。这些地方的企业花重金从外面引进人才,但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感觉到这些地方的发展不如发达地区,各方面的条件比较差,即便有较高的工资,也不能吸引他们。有些企业在引进不到人才的情况下,自己培训人才,可是培训的人才往往被发达地区的企业挖了墙角。使这些地区的企业陷入了引进不行,自己培训也不行的尴尬

境地。

四、技术因素

技术也是引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更快,对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挑战。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依靠先进知识和高素质人力资源为主动力来发展企业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导致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提高,企业要想保持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对员工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企业如果忽视技术进步给人力资源带来的风险,必然会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的逐渐枯竭,最终失去竞争的优势。由于技术进步的原因,教育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例如,当企业需要IT人才时,教育却提供了大量的机械工程人才,这样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当企业需要高学历技术人才时,市场却提供了大批中低学历的技术人员,必然引起企业很难招到符合要求的员工,或招聘成本过大,并且加大了企业对员工培训的费用。如果企业培训了某类技术人才,这类人才还未投入使用时,由于科技的进步这种技术已经过时,这便造成了培训的浪费。

五、人口因素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决定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来看,主要是对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的影响。企业外部影响人力资源供给因素有:企业所在地人力资源的整体情况;(2)企业所在地的有效人力资源供求状况;(3)企业所在地对人才的吸引程度。以上因素的不确定性,构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来源。

参考文献:

[1]林洪藩,周霞.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

[2]童泽望.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及其防范(J).当代经济,2010

[3]陈明宪.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风险及其防范仍.重庆工学院学报,2012

外部教育资源 篇4

从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提不起兴趣, 可以说明我们现行的音乐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学生的需求与发展, 课外教材资源不完备等。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我们有责任把学生引进音乐的艺术殿堂, 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接触更多的音乐表现形式, 如民族的、流行的、古典的, 甚至可以将它们巧妙地糅合在一起,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享受到音乐艺术带来的无限乐趣和想象。我从流行音乐、民间音乐、教材开发、学科整合等方面入手做了尝试, 取得了一些收获, 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引入流行音乐——激发兴趣

1. 流行音乐为课前导入增色添彩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虽不是一种能力, 但却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动力。我把流行音乐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带入了音乐课堂, 例如, 中、低年级上课前的课前律动音乐, 我采用了流行歌曲《嘻唰唰》和《健康歌》, 这两首歌曲节奏欢快, 简单易学, 学生很喜欢, 而且大部分学生都会哼唱, 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放松身心, 为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音乐氛围。又例如, 我把舞曲《兔子舞》作为教师带领学生进教室的音乐, 欢快的旋律、整齐的舞步, 既使学生马上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又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为课前导入增色不少。

2. 流行音乐在欣赏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欣赏聆听, 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特别是高段欣赏教学中的一些曲子让学生听了“昏昏欲睡”。而当代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流行音乐, 在欣赏教学中引进这一教学内容, 且使其巧妙地进入到欣赏教学中, 学生肯定能提起兴致, 认真地学习与欣赏。但是, 关键还在于教师能否对教学内容进行正确的筛选和运用, 能否让学生接触到最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流行音乐吸收了传统音乐、民族音乐或西方古典音乐元素, 得到了广泛的传唱, 比如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东风破》《花田错》等, 大胆地使用了民族乐器, 我们可以将其放入民族乐曲的欣赏课中,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加深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认识。在欣赏《歌唱祖国》时, 可以加入刘德华的《中国人》和孙楠的《五星红旗》这两首歌曲,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 流行音乐给教学方法带来启发

在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的过程中, 也可以将某些有代表性的曲目拿到课堂上来演奏。比如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中的插曲《往事难忘》的主旋律就是运用了爱尔兰民歌《多年以前》的旋律, 学生非常喜欢;另外, 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中的歌曲《拨浪鼓》也备受学生喜爱。在练习竖笛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唱一唱这几首曲子, 再来练习吹奏曲子的主旋律, 让学生明白, 其实一些好听的流行歌曲也是运用了一些民歌旋律, 而这正是音乐教材试图要教给大家的。

虽然流行音乐是一种“大众文化”, 但流行音乐毕竟不是主流音乐, 不能真正取代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地位, 还有部分流行音乐不太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因此, 我们要尽力把握好“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尺度, 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年龄及身心特点的、健康向上的优秀音乐作品引入课堂。

二、挖掘教材资源——扩大容量

音乐课程中最基本的资源是教材, 是我们实施音乐课程的主要依据和载体, 它包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作为教师, 要开发好、使用好教材, 通过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创新教材,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引导学生搜集课外资料, 深入挖掘教材资源

在教学《银杯》一歌之前, 我让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请教他人等途径搜集有关西藏的地理、风俗、歌舞、文化信息, 让学生了解西藏、感受西藏、赞美西藏。课上举行“西藏知识知多少”竞赛, 充分挖掘学生的课外知识资源, 扩充信息;教师和学生一起“喝”青稞酒、呼“扎西德勒”、唱饮酒歌、跳藏族舞, 整堂课围绕西藏, 大胆地进行素材整合, 使学生在主动、快乐的氛围中了解西藏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歌曲风格, 为理解和表现藏族的风格及形成要素构筑了良好的基础背景。

2. 学习创作音乐, 丰富教材资源

爱因斯坦曾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音乐创造有极大的自由度, 是最具有开放性的, 只有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而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 我用替换歌词的方法来教孩子们创作音乐,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我在教学人音版第四册温州民歌《月光光》一歌时, 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月光光》曲调改编成一首新歌《夸家乡》, 让学生创编歌词夸夸自己家乡的美景, 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民歌的特点:

编创一:“山连山, 水连水, 余杭风景美名扬, 超山梅花满山香啊, 双溪漂流惊又险啊, 一片啊好风光……”

编创二:“说余杭, 唱余杭, 余杭美景传天下, 风景优美特产多啊, 山好水好人更美啊, 欢迎你啊来余杭”……

通过合理挖掘资源,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3. 把影视画面带进课堂,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材中的许多作品是电影 (视) 的插曲或者主题曲。然而, 很多时候学生不能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 老师仅仅靠讲解, 肯定是不够到位的, 显得有点苍白无力, 如果能搭配一段这部影片的画面, 则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也能较好地把握歌曲的内涵。如教授第11册歌曲《茉莉花》的同时可以播放动画片《图兰朵特》, 学生看得认真, 听得仔细, 学得就更加专心了。同时, 学生也可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融入民族民间音乐——课堂变美

音乐教学大纲指出, 我们要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 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 以扩大文化视野。因此, 我们音乐教师应该始终把弘扬民族民间音乐这一课题融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积极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欣赏水平和鉴赏力。那么, 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呢?

1. 培养兴趣

小学音乐各册教材都收编了许多优秀的民歌,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利用好这些资源, 运用多种手段,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民歌及其所赋予的内涵。如学习民族舞蹈动作、了解民族风俗;选一些好听又上口的民歌, 如《半个月亮爬上来》《跑马溜溜的山上》作为器乐练习曲。除此, 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特长充实课堂, 比如在欣赏《渔舟唱晚》时让班里会演奏古筝的同学上来演奏主旋律, 在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时, 让会葫芦丝的学生为大家伴奏。这样的教学, 才真正充分调动了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和音乐的积极性。

2. 激发情趣

戏曲音乐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 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流行音乐充斥整个社会, 人们接触戏曲等艺术形式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对于小学生来说, 戏曲音乐更是陌生。例如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时, 学生一听到戏曲音乐, 第一反应就是哄堂大笑, 觉得滑稽。但是, 通过教师的范唱, 用几个简单的亮相动作, 加上风趣的模仿, 一下子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 也可以通过画脸谱、知识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戏曲的风格特征, 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使他们感受到民族民间音乐的美, 了解继承祖国悠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四、整合多种学科——视野更宽

1. 音乐与语文的整合

学习歌词时, 可以模仿语文中诗歌的朗读方法进行朗诵, 还可以结合歌曲内容, 加入儿歌或者古诗的诵读。如在学唱《郊游》时, 我加入了《登鹳雀楼》《咏柳》等描写景物的唐诗, 同时进行情景剧表演, 形成郊游的浓厚氛围。

又如在六年级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结尾时, 我在宁静、优美的乐曲中加入了唐诗《枫桥夜泊》的诵读:月落乌蹄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不正是这首乐曲的写照吗?

2. 音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的形象, 美妙的图画, 艳丽的色彩, 动听的音乐, 充分展现了各种美的元素。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可以极大地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与外延, 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第一, 可以运用PowerPoint、Flash等制作教学辅助课件, 平时多收集一些流水声、鸟鸣声、雨水声等音素, 课堂上可以增强音乐的视听效果;第二, 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立体教学, 把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引入音乐课堂, 在高品质的音响设备下聆听音乐作品, 充分体会作品所蕴涵的艺术美;第三, 从网上下载有关视频、音乐家介绍、名曲欣赏、古典乐曲等音乐素材供学生在音乐课中欣赏。

音乐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它还包括社会文化资源、生活经验资源、人才资源、家庭资源等。除了以上两种整合, 我们还可以和美术、劳技等学科整合, 这全看你是否是个有心人了。

外部教育资源 篇5

地点:沈阳市大东区大北街2号

冠亚美式英语学校创立于1997年,是国内办学最早、最早实行中外教师联合授课、培养优秀学员最多的外语品牌学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实行规范化管理,网络化办公,不断创新、超越,与国际模式接轨,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被辽宁体育总局定为“奥运健儿指定英语培训基地”,被国家民政部授予“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并在“沈阳市民最信任英语教育品牌”、“辽宁省优秀民办学校”等多项评比中荣居榜首。

“做就做第一、第二,要不就不做”,秉持着这种信念和精神,冠亚始终摒弃浮躁与浮夸,致力于为广大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和服务,以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严格的管理体系,丰硕的教学成果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和一致赞誉,成为了学员心目中的“英语专家”。

目前,冠亚在沈阳设立了14所分校,在大连、鞍山、锦州设立了3所学校、6个教学点,教学辐射辽宁省多个城市。规模宏大、管理科学的学校,阶梯上升的课程体系,使任何年龄段、任何英语程度的学员都能在冠亚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和班级,真正解决了学习的后顾之忧。

冠亚的竞争对手像瑞博外语、新东方教育、思瑞外语等都是很有力的对手。冠亚重视教学研发及突破,办学特色、教学优势深入人心。每位学员入学都经过程度测试,由专业教师为其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及动态电子学籍档案。中外教师联合授模式,让学生得到最优质、最深入透彻的英语教育,保障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被高效利用,学生理解、学习无死角。冠亚注重人才的选拔及培养。外籍教师全部来自美国、加拿大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并且持有外籍专家证,拥有丰富英语教学经验,2006年至2008年,冠亚外籍教师连续三年荣获了辽宁省政府颁发的“辽宁外国专家荣誉奖”;中方教师团队汇聚博士、硕士、海归、专业英语八级等精英人才,多次荣获辽宁省政府颁发“沈阳市先进教师奖”。冠亚教师的“梦之队”,帮助无数学员突破了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每一位走进冠亚的学员,都能感受到冠亚独特的教育文化。有专业的教师为其进行免费测试,为学员选择最经济、最实用、最高效的培训课程,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每一位入学的学员都拥有一份电子学籍档案,时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效果,800教学监督热线直通总裁办公室,最大程度保障学员的权益。

3.关于成人的2:

名称:新东方教育学校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小津桥路78号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由1993年11月16日成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发展壮大而来,目前集团以外语培训和基础教育为核心,拥有短期培训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基础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教育研发系统、出国咨询系统、文化产业系统、科技产业系统等多个发展平台,是一家集教育培训、教育研发、图书杂志音像出版、出国留学服务、职业教育、在线教育、教育软件研发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目前拥有十余所新东方学校,新东方教育发展研究院、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两家专业研究机构,以及北京新东方大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新东方职业教育中心、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北美分公司等子公司。

经过十年奋斗,作为短期培训系统的新东方学校已成为中国出国考试培训、国内考试培训、基础英语、中学英语、少儿英语、多语种培训、IT教育等领域规模最大最有声望的教育培训基地,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杭州、哈尔滨、襄樊、太原、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设有十九所新东方学校。

截至2005年5月,新东方已累计培训学员达250万人次,其中仅2004年就培训学员75万人次。

外部教育资源 篇6

内涵发展是近期职业教育的热门话题,其实质就是职业学校通过狠抓内部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并没有形成共识,有人认为教学质量就是统考、抽考的优良率、合格率,有人认为教学质量就是技能大赛、信息化大赛、“两课”评比、创新大赛等各类比赛取得的奖牌数,有人认为教学质量就是企业的满意度、学生的满意度等,无疑这些都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教学质量,但不一定是对职业教育的本质把握。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就是通过技术教育达到让学生增值的目的,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这两则案例就是这一思想的明证,也就是说学生的发展和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才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真正动力。

从现实来看,技术工人薪酬水平低和职业教育技术含量不高是造成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阻力,“按技定酬按劳取酬”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法宝。所谓“按技定酬按劳取酬”,就是按照劳动者的技术等级确定报酬标准,按照劳动者的工作成效给付工资。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表明,按技定酬才能推动全社会关心技术、热爱技术、崇尚技术。国家要进行劳动者收入的顶层设计,改变目前工资按工龄定酬的办法;职业学校则要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出行业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提高职业教育的技术含量。

(江苏省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马永祥)

人力资源角度的外部环境分析 篇7

关键词:人力资源,外部环境,职责

组织作为环境中的一个主体, 需要随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只有了解外部环境, 与外界环境中的其他主体有共生的机制, 才能实现生存和发展, 下面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的角度, 分一般环境分析、具体环境分析及信息获取渠道三个部分对外部环境分析进行论述。

一、一般环境分析

所谓一般环境, 即指对环境中任何主体都会产生影响, 而不是针对特定组织的环境要素, 这其中与人力资源相关的要素共有以下几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薪酬水平、劳动法规、社会心理及舆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

1.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对组织而言是最基本的外部环境, 作为组织的必要构成部分, 缺少劳动力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正常运转。而评价劳动力市场不仅要关注劳动力供给的数量, 还要关注其质量、结构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 不仅要关注供给, 还要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 本文认为, 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目前行业内的从业人数, 随着分工专业化的加深, 越是职业化程度高的劳动者, 对职业的忠诚越高于对企业的忠诚, 因此这部分人就成为了优质的潜在劳动力供应者, 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能够了解行业内职业人员的总体状况及变动的可能性, 以便为组织吸收优质劳动者, 同时防止组织内优质劳动者的流失;二是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员, 这其中大学毕业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每年相关专业大学生的人数、学历层级及地域分布等是企业预估劳动力供应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面对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招聘, 要根据他们的特点, 把握好时间节奏和招聘的方式, 如果招聘行动时间过晚或采取了毕业生不易接受的方式, 将因此丧失一批人才;三是要关注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结构差异, 不论是目前的行业从业人员还是新进入市场的人员都存在这样的差异, 比如同是项目管理人员, 是否全程参与过一个项目就成为一个关键的质量指标, 而同是学习软件工程专业, 是擅长JAVA语言还是C#语言就造成了结构上的差别, 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相关外部环境分析时要有所侧重;四是要关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加入时间轴, 动态的考虑相关要素对企业而言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未来三至五年由于扩招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增加趋势, 及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带来的就业范围扩大趋势等, 都是做劳动力供给需要考虑的事项。

组织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是为了更好地获取适当的劳动力, 而其他主体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对此产生影响, 所以也有必要进行分析, 例如某跨国企业决定退出中国市场的业务, 由此会带来对该业务人才的需求的降低,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同行业的企业就面临相对充裕的人才供给, 可以因此调整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

2. 市场薪酬水平的分析。

市场上薪酬水平的分析是环境分析中的重要部分。组织都希望以较低的成本吸收、使用优秀人才, 但在节省用工成本的同时, 必须注意到组织薪酬水平的外向竞争性。因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买卖双方, 狭义上讲, 用人单位通过付出薪酬来购买劳动力, 而劳动者则出卖劳动力换取薪酬, 虽然这个市场的建设存在着缺陷, 但仍需要出卖的劳动力与薪酬是等价交换的关系, 否则就难达成稳定的交易。这要求组织对劳动力市场上的薪酬水平有一个了解, 再结合自己的战略定位设定相关制度。需要注意的是, 薪酬水平不仅要看工资、奖金等形式, 还要综合考虑各种福利、津贴等形式, 换言之, 要以劳动者能感受到的收益来评价市场薪酬水平。例如某应聘者年薪12万, 但每月有一定数额的用车、通信、饮食补助, 由公司提供停车位, 且不定期的发放各种消费卡, 此时他感受到的薪酬水平比只有固定年薪工资12万还高, 公司单就薪酬水平讲, 对他是没有吸收力的。

3. 劳动法规政策方面。

劳动法规是组织受到的诸多法律规范中的一种, 具有强制性, 又因与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 影响面大, 是组织运营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点。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劳动合同法》出台对企业的影响, 该法规对劳动合同签订及期限、试用期、经济补偿金等诸多事项的规定,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及管理方式提出了规范的要求, 一旦管理不到位, 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此外, 诸多地方性的政策法规也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及时掌握, 例如医疗保险报销制度的变动、外来人员的用工制度、社会保险的跨界流动问题等等, 这不仅是企业规避法律风险的措施, 也是为员工贴心服务, 使其更好发挥作用手段。

4. 社会心理及舆论方面。

社会心理及舆论并不像薪酬或法律等刚性的环境要素, 它对企业的影响可大可小, 且其形成和发挥作用的机制也不像其他要素那样清晰, 但如果组织没有注意到这个要素, 就可能处于不利的竞争环境中。这其中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富士康在2010年五个多月的时间内连续发生12起跳楼自杀事件, 一时间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事后回顾整个事件, 12连跳有深刻的社会心理因素:高强度的重复工作, 收入与理想的差距, 工作生活条件造成的心灵空虚感、忧郁情绪的蔓延及交叉印证带来的情绪加强等等, 这些社会心理不仅存在于富士康员工身上, 而是社会中一大批青年的共同心理现象, 富士康公司没有注意到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因此成了这种现象的第一个实例, 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 也极大的损伤了公司的美誉度。而事件本身也成为了社会舆论的一部分, 引起了人们对用工方式、体面工作的思考, 站在富士康之外的企业角度讲, 如果不注意这一舆论倾向, 并采取相关措施, 也会重蹈覆辙。

5. 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全球化的一个特征就是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 人力资源要素也不例外。对于组织而言, 不仅会遇到自身利用全球人力资源的问题, 还会涉及到与其他组织内多样化人员进行交流协作的问题, 这与组织全球化的程度, 法律经济文化方面的差异、全球化管理人才的供需、多元化员工的管理等有着密切关系, 需要组织进行关注。

二、具体环境分析

所谓具体环境, 是相对于一般环境而言的, 它是特指组织所处的竞争环境, 本节借鉴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思想[1], 认为组织需要对购买者、供应商、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生产者等五个市场主体进行分析, 因为这些主体是组织决策的限制条件, 会对组织的协作、竞争、战略定位等决策行动产生影响。从人力资源角度讲, 应该分别从这五个主体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例如, 大型汽车厂商等与供应商有深度协作的组织, 制定战略时必须考虑供应商有无足够的人员数量及人员素质予以保证,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组织就需要变更战略, 或者寻求有足够人力的供应商, 或者要求现在供应商做人力资源战略方面的调整, 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缓冲, 为了不影响组织战略的实现, 在战略制定时就将其考虑进来是明智的。除此之外,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范围的竞争态势是值得注意的, 换言之, 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考虑这五个市场主体。

三、信息获取渠道

外部环境分析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 可以借鉴竞争对手情报分析的相关理论方法, 就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 本文认为有公共信息渠道、人际沟通渠道、招聘渠道、专业咨询机构渠道等四个。

1. 公共信息渠道。

公共信息是最易获得的, 但也意味着它的价值不会太大, 这个渠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年鉴, 专业协会及相关专家发布的行业性报告、专题研究, 及个别公司主动披露的信息等, 这是较直接的信息形式, 除此之外组织还可以通过搜集社会新闻中的各种线索, 综合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

2. 人际沟通渠道。

此渠道是通过各种会议、展览、交流活动等形式及个人的人际关系来搜集信息, 与公共信息不同, 这种渠道中的信息虽然也是公开的, 但需要通过沟通来获得, 对搜集者的交流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3. 招聘渠道。

招聘渠道是正常招聘流程的副产品, 是通过向应聘者寻问前顾主的情况来搜集信息的, 例如通过寻问应聘者在前工作单位的职级水平、下属人数等问题, 来推测此单位的人员数量及结构关系, 又如通过询问其期望薪酬或目前薪酬水平来推测此单位的薪酬水平等等。

4. 专业咨询机构渠道。

借助专业咨询机构进行信息的搜集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 但同时成本也较高。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咨询公司的主业不是信息搜集, 而是做管理咨询、招聘外包等业务, 但为了开展工作它有机会接触到“圈内”企业的很多内部信息, 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它就成了信息的富集地, 在信息网络中拥有了独特的地位。这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信息搜集的渠道, 同时也提示组织在与这些机构打交道时要注意把握分寸, 保守组织秘密。

除了信息搜集渠道外,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获取手段的道德问题, 因为某些信息获取的手段与商业间谍、欺诈、盗窃行为之间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晰, 如假装成记者向竞争对手询问相关问题, 购买竞争对手的内部通讯录等等, 这需要组织根据自身的情况以一定的标准作出判定, 以免产生组织成员在道德上的危机[2]。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外部教育资源 篇8

一、校企合作引入高职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和技术服务类企业之间以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定向培养为目的建立起的长期协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 本质上是以院校和企业共同主导的双轨评估, 辅以政府指导和社会监督。以理论、实践双中心;学生、教师双本位;院校、企业双主体三个维度, 三管齐下。

(一) 紧跟发展步伐, 顺应教育民主化发展趋势

从1985年5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再到199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均鼓励用人单位、教育界、知识界在党政机关领导下共同参与高职院校的质量评估工作。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教育活动从其浪漫主义层面来看, 是培养人的精神解放与灵魂自由, 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自己, 从而彰显个体的存在及独特价值。从其现实层面来看, 教育活动却又无时不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的控制, 从而使得其自身也演变成社会控制系统的工具。如何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既实现学术争鸣又满足社会需求?校企合作下的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不仅符合中央对于完善高职院校质量评估工作的总体要求, 而且其多方共商的机制倡导决策民主化、社会化, 为高职院校教育民主化引航。

(二) 创建校企共赢, 架设教育及时化沟通桥梁

高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培养模式刻板守旧;人才结构乖张畸形……面对社会公众日益膨胀的质疑, 企业的参与将使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更具公信力, 有效化解社会舆论施加的重压。企业, 作为行业甚至是整个社会的代表, 直接成为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进行细致监管及公正反馈。校企合作下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既是院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也是调整高职院校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策略。

对企业而言, 参与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 是企业获得优秀的人才与先进的技术的新途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指出, 加快推进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 以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政策引导下, 企业可从自身长远发展考虑, 向高职院校提出切实的人才培养方案、科技实验项目。使高职院校的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形成良好衔接, 实现合作共赢。

(三) 实现资源优化, 打造教育高效化运作模式

校企合作下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能推动校企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双向流动的资源市场。在人力资源方面, 促进人才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第一, 技术理念入校门, 保证学生和教师在校接受与时俱进的先进理论知识, 避免时间上的滞后性。第二, 为学生和教师充分提供提升实践操作技能的实战演练机会, 剔除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第三, 技术人员入校门, 为院校师生传授操作技能的同时, 增强企业技术人员的理论开拓力, 为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储备理论力量。

物质资源是二者实现资源交互的另一点。2005年, 温家宝在全国职教会议上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 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要达到这一目标, 就不能忽视高职院校对于硬件设施和科研技术的要求。校企双方以合约为保障, 进行场地车间、硬件设备、科研项目或知识产权的交互, 具体有租赁与免除租赁两种形式, 介入外部质量保证体系以实行监督监管。既为校企双方的合作提供保障, 也为可能出现的问题实行预估评判。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权力

(一) 政府权力———宏观管理与过度管理的对立性

政府的宏观管理既为参与校企合作的院校、企业提供可以信赖的保证;也提高了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可信度和公信力。但同时, 也要强调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独立性。只有保证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充分享有政府支持且独立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才能保证其监督有效、公正。高等教育是学术自由的领域, 政府的过度管控只会抑制高职教育的开展。

纵观国外先进经验, 不难发现其各自建立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共同点是:国际通过立法、拨款自助建立或扶持一个独立、自治的评估机构, 对学校、专业、课程进行外部评估。随着教育的商品属性日益得到彰显, 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独立第三方质量保证机构从外监督监管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与活动有利于高职院校面向世界教育潮流。为未来我国高职院校可能开展的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国际比较研究与国际教育竞争奠定质量基础。

(二) 社会权力———积极问责与过激问责的把控度

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 代表了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切。评估过程中, 企业代表、教育家等第三方人士公正地对高职教育提出合理的质疑与问责, 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 也为其指明努力的方向。

但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并不等同问责制。问责制意味着高等教育机构回应外界、参与者和支持者的要求。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职责是针对院校教育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活动进行合理监督, 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高校在外部质量保证体系下是“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若保证体系内的第三方社会人员偏离客观的质量保证轨道, 那么沦陷为社会问责工具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将失效于质量保证, 同时可能引起高职院校内部的混乱无序。

(三) 管理权———标准管理与多样管理的统一性

校企合作下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势必形成一套标准的、规范的管理制度, 才能对高职教育进行指导和梳理。这既保障自身指导水平, 也确保体系内成员的日常工作有序。由此, 体系内成员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其公布的结果具有横向对比的可行性, 形成高职院校间的良性竞争。

另外, 企业充分参与下的外部质量保证更应该注重不同地域间经济环境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同, 对与企业深度合作的高职院校的教育也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顺应其区域经济形势, 适度调整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在标准管理的共性中发挥个性。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几点思考

(一) 以理论、实践双中心为教育理念, 避免政府过度管理

政府之所以对高校进行行政管控, 一来, 是行政权力上的划分;二来, 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把控。2013年11月19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公布, 其中包括了高校去行政化。这符合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定向培养目标下, 以理论、实践双中心为教育理念, 既是顺应社会需求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指引;同时符合学生、家长、社会多方面的内在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2~2020) 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以,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必须明确其高等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既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但也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全盘理论令其背离培育直接面向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力资源的定位, 而将实践操作视为唯一重点也令其高等教育的地位弱势化, 与中专技校的功能同化。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程度将是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考察重点。

(二) 以学生、教师双本位为教学原则, 避免社会过激问责

社会力量作为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一员, 在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合理评价的同时, 也可能对其造成不实的负面评价。学生、教师是完全参与教育教学过程的两大主体, 这两类人对教育整体或是细节具有绝对发言权。以此二者为教学“指导员”, 不仅有利于提升教育民主中的个体参与度;而且有利于促进双方主体认识观的形成和培养;更重要的是, 面对社会过激问责时, 学生和教师的切身体会才是明确教育质量好坏的最佳依据。

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工作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 而这必然以学生本位, 同时兼顾教师。只有这样, 开展的质量保证工作才能真正负担起保证和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目的。一则, 针对学生本位, 为其全方位的理论实践学习提供支持和保障, 为营造优质育人环境积极落实人才培养“第一责任人”制度。二则, 针对教师本位 (包括院校编制内的正式教师和担任临时讲师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 为提高其师资水平营造良好的在职培训环境, 并凭借优良的师资队伍带动良好的教学风气。

(三) 以院校、企业双主体为管理主力, 避免管理专制化

高职教育环节中缺失的正是与企业联动的动态机制。以上海某印刷专科学校为例, 构建和实践基于企业需求的COD模式 (Cooperation On Demand) 既提高学生就业率也顺应出版行业最新发展。并于2014年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职业教育) 特等奖。该项目实施以来, 共培养1514名毕业生, 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签约率由2011年的63%增加到2013年的89%, 年增长近19%。显而易见, 在高职教育中突显企业的主导地位将大大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确立企业代表在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中的主导性, 一方面, 高职院校以自身特点和教育目标为出发点, 确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优化、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能力教学体系等问题方案。另一方面, 相关行业分享其发展动态, 为高职院校提供质量保证的衡量标准和依据, 使构建个性化的质量保证体系成为可能。校企合作下的外部质量保证是针对社会、市场需求主动出击, 多渠道地进行高职教育质量管理, 制定符合市场导向的教育方案。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 高职教育更贴近社会经济的实质发展。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将助推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另外,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适应不断革新的高职教育变革, 为高职学生成功走向社会保驾护航的同时, 也为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力资源。建立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 正是为高等职业教育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办学提供制度保障;也为学生和社会适度参与高职教育监督管理提供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徐祖胜.试析推进教育民主化[J].中国教育学刊, 2011 (11) .

[2]邓志新.中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 2012 (01) .

[3]温家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34) .

[4]任居庆.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及对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质量保障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4 (02) .

[5]柳亮.高等教育问责制:内涵、缘起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 2010 (02) .

[6]田恩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的建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7) .

[7]阙一帆, 包新慧.论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J].中国成人教育, 2003 (11) .

[8]马宽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政府、企业与学校的角色定位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31) .

[9]朱泓.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模式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9) .

外部教育资源 篇9

一、惯用中的“外部动机”术语

外部动机是我们熟知并惯用着的一个心理学术语, 凡有些心理学基础的人对之都不会陌生, 这不仅体现于学术研究中, 而且在日常话语中也会不自觉触及到它。在高等教育的学术著作中, “外部动机”的表述更为司空见惯。如, 依据动机的动力来源, 动机“可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内部动机是指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它取决于个体内在的需要。如体育爱好者从事体育活动等等;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它是在外界的要求或作用下产生的。如学生为了避免教师惩罚而进行学习”[1]。显然, 外部动机一词在“心理专家”手中被毫无疑义地运用着, 并随着时间序列发生乘数效应, 即不知外部动机的人, 通过学习的方式了解了它;知道它的人, 则忠实地传承着它, 把它发扬光大。

被传承的东西未必都正确, 也未必全是真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 人们有时也会良莠不分, 视谬论为真理。“盖天 (天圆地方) 说”即是明证。同样, 在没能科学认识动机的发生机制前, 为了表述的方便, 人们也会凭主观经验构造出一个与外部诱因相关联的动机术语, 以对应源于外部的动机概念。但不无遗憾, 这样的对应有失严谨, 因为依照对动机的通俗理解, 动机指推动人行动的内在力量, 既然动机作为推动人行为的一种内在力量, 又何来“外部动机”之说, 难道在外部也存有动机吗?显然, “外部动机”这一概念与动机的题中应有之义“内在的”相牴牾。就是说, 伴随着对它的理性批判, 它终将成为一个历史的存在。

外部动机称名上的谬误显而易见, 但为什么如此常识性的错误却能够广泛承传, 甚至达至近乎普及的地步呢?难道在运用它的人流中, 全都失缺鉴别力了吗?盲目的从众也许是人的共性。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群体成员的地位和专长影响从众。尽管在一些人的潜意识里, 偶尔也会涌生“外部动机”提法不妥之念, 但究竟有何不妥, 却又难以理清。正如斯奈德等人的研究[3]所证实的:信息缺乏的条件下, 与预言相一致, 从众的人数会相应增多。如此, 人们沿用外部动机的说法也就有了的托辞:既然很多专家都在运用外部动机的说法, 它就是千真万确的, 我又为什么不能说呢?

若追究外部动机的“始作俑者”, 个中原因又有不同, 主要: (1) 与翻译英文文献时作了片面理解有关。当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沟通和传递书面信息时, 语义障碍造成的问题就更加严重。因而, 对翻译工作者的要求是:不仅要能够理解对方语言的字面含义, 还必须在特定的情景下理解词句以及它们被表达的方式。“当我们依据自己的假设而不是客观事实来解释—个符号时, 我们是在进行某种推断。推断是大多数沟通必不可少的, 我们无法避免它, 因为我们不可能等到所有的沟通内容都是事实时才接受它。但是, 推断可能造成对信息的错误理解。”[4]“动机”是个舶来词, 这意味着我们已获致的“外部动机”信息是英汉互译的结果。英语词汇通常包含着多种含义, 而我们在沟通和翻译时需要从中选择一种含义。有时, 我们选择了错误的含义或对原意作了某种更改, 从而导致对英文原义的曲解。从“外部动机”术语的错误来看, 即是选择了错误含义的这种。“extrinsic motivation”指受外部情境所支配的动机。在这里, extrinsic: (of qualities, values, etc) not belonging to or part of the real nature of a person or thing;coming from outside, 含有“外部的”、“外来的”、“外源的”之意。而我们在翻译此类文献时, 恰巧没有选择其“外源的”之所指, 取而代之的是汉语“外部的”之意。这样, 我们在引入“外部动机”的头道关口———翻译入口处首先犯了语言不对称的错误; (2) 与对动机机制作了浅层化理解有关。关于此点, 详见下面的部分。

二、对“外部动机”称谓的证伪

(一) 发生学证伪

发生学关注的是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的端点, 以及作为端点, 它的内在机制是什么?论及动机的发生, 通常与需要和诱因两个术语息切相关。需要是内驱力的基础, 当机体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需要时, 机体内环境的内稳状态便遭破坏。例如, 需要水分或需要食物时机体内细胞内外的水的渗透压或血液中糖分的一定水平遭到了破坏, 这种生理变化所产生的需要便对机体形成一种紧张的内驱力, 从而导致求饮、求食行为, 以恢复内稳状态。简言之, 因为需要的存在而产生了行为的内驱力。

但日常经验的观察并非完美提供“需要是产生行为内驱力”的证据, 而是给我们提供一些反例, 从而敦促我们对原有的认识进行某种程度的修正。有时, 有机体并不仅仅是由于内驱力的驱使才被迫活动的。外部刺激也能激起有机体的活动。例如、饥饿会导致有机体去寻找食物, 但并不饥饿者看见美味佳肴也会引起食欲, 即使已吃饱也会再次进食。因此, 诱因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引起动机的另一个原因。表面上看来, 这样的认识似乎合乎学理,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因奇异刺激而引起行为的现象。比如, 乘火车时, 当看到别人津津有味地吃着在火车停靠站点买来的卤鸡腿时, 也会产生买卤鸡腿的动机, 虽然自己备有充饥的方便面。不过, 这种情形中产生的动机行为已不单纯受到诱因的拉力作用, 因为人的内在需要也经历了“潜在”到“明显”的变化。在别人吃卤鸡腿以前, 自己偏爱卤鸡腿的内在需要可能以潜隐的方式存在, 但当别人吃鸡腿的外在刺激呈现于自己面前时, 那种潜隐的内在需要就会发生量上的急剧变化, 从而由潜隐态变为明显态。当这种内在需要的推力与诱因的拉力的合力足以让人产生进一步的行动时, 动机便产生了。

可以看出, 由诱因引发的动机行为比单纯由需要引发的动机行为要复杂得多。在这个过程中, 诱因除具有拉力作用外, 还具有触发内在需要“由弱向强”转化的功能。诱因的这种触发功能类似于内燃机中火花塞的点火作用, 它可使产生动机的影响因素由一变二, 由单纯的拉力变为推、拉力共存, 并一致作用于行为主体。由于内在需要作用的嵌入, 通过诱因发动行为的可能性就大为增加。但不可忽视的是, 此处的诱因仅为引发动机行为的第一原因, 而真正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根植于人的内在需要, 即第二原因。

人们臆想出“外部动机”的称谓, 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对动机的形成机制存在模糊认识有关, 因为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 仅有外部诱因就可引发动机行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误解之处在于, 人们仅从现象的观察上实现着动机与诱因的简单照应, 殊不知在诱因的幕后还遮蔽着动机的真正源泉。换言之, 人们把诱因看作是引发动机的另一原因, 是犯了以表遮里的肤浅化错误的。

(二) 命名学证伪

命名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会不断地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东西。这些新的东西需要一个名称, 需要为之命名。新事物不断产生, 命名活动也就延续不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人们几乎每天都在为新事物命名。从语言的角度说, 这里的“名”乃是指称事物的语言符号。万事万物皆有其名。《老子·道德经》云:“无名, 万物之始也;有名, 万物之母也。”这的确是语言事实。

虽然万事万物皆有名, 但命名却不是随意的。命名需要遵从命名学的规范, 否则就会引发名实不对应、意义晦涩难懂、指称无真值等语言混乱现象。在命名学中, 最为基点的工作就是拓展命名事物的信息确定性, 最大限度地缩小符号与对象之间的距离, 以保证人们从命名符号顺利到达所指的命名对象, 即坚持“零度原则”。零度原则, 对初始命名来说, 主要强调对应性和透义性两个方面。

对应性是从命名符号和命名对象之间的静态构成来分析的, 指二者之间的严格对应, 即概念应该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正如《墨子·经说上》所云:“所以谓, 名也;所谓, 实也;名实耦, 合也。”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认为, 在名实关系中, 实是第一性的, 名必须符合实, 即“名, 实谓也。”可以说, 名副其实是命名的最起码要求。从“外部动机”之名与“由外部诱因引起, 与外部奖励相联系的内在倾向性”之实的关系来看, 外部动机之“名”与其“实”有些文不对题。“外部动机”旨在表达“由外部诱因引起, 与外部奖励相联系”的心理倾向性, 但却运用了与心理倾向性的“内在”所指相矛盾的“外部”一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外部”是指“某一范围之外”, 显然“外部”与“内在”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对抗和矛盾。换言之, 动机是一种类意识的存在, 在客观现实中, 是不存在也不可能有“外部动机”这个虚无指代的。

透义性指命名符号表达所指对象的确定性程度高, 能够准确地反映所指对象的本来面目, 即命名符号与所指对象具有同构性。透义性强的命名, 能指与所指之间会按照约定性原则建立有机联系, 能指和所指间不会出现遮蔽或干扰现象。例如, 人们一看到“化学实验室”这个称名便知其指代什么。从“外部动机”的“所指”来看, 是要指代一种内在的或心理的倾向性, 但其“能指”却偏向了“外部”, 反映的身体界域以外的世界, 这就与动机的内在性质相矛盾, 或者说, “外部动机”在此语境中并无真值。简言之, “外部动机”若进入人的视界, 不能顺达“望文而知义, 顾名而知实”的境界。

三、结语

“外部动机”指代中的错误会引发“乘数效应”, 即由于名称的专家解释与普通人的援引的分工使谬误关系沿着因果链一环一环地传递下去, 进而给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带来阴影。在深远的意义上, 可能会殃及心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长期以来, 心理学由于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而被确证为自然科学, 但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为主要意向的, 由于人并非纯粹的自然直观, 所以对人的研究需要合理的解释部分, 这一事实又成为把心理学看作社会科学的论据。若心理学研究者漠视概念的严谨性, 则无疑为心理学的社会科学归属增添砖瓦, 心理学迟早也会像教育学一样出现学科性质的焦虑。为此, 我们必须存名正实, 为“外部动机”类的心理学错误作出必要的语言逻辑学矫正。

公孙龙认为, 概念应该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要“审其名实, 慎其所谓”, 即要根据其“实”慎重命“名”, 做到“制名指实”, 而不能随心所欲。而要做到“制名指实”, 首先, 应遵从命名学的“对应性”要求。如前所述, “外部动机”是由外部诱因所引起, 但外部诱因仅为激发动机的第一动因, 起拉力的作用, 而真正促使人行动的是起推力作用的人的内在需要。就是说, 诱因 (外因) 是动机产生的条件, 而需要 (内因) 才是动机产生的根本。extrinsic用于修饰motivation, 表达的正是“外来”和“外源”的含意。为了使人明了动机产生的第一原因, 我们不妨把“外部动机”更名为“外源性动机”。这里的好处在于, “外源”是指外在的本原, 它与“外部”含义有本质的差别, 因为“外部”凸现的是存在的状态, 一种“此在”, 而“外源”除了表明推动人们行为的第一动因源于外部环境外, 它并不排除“第二动因” (内部需要) 的基础性作用;其次, 应符合命名学的“透义性”规范。用“外源性动机”指称“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 可以准确反映动机的本来事实, 即命名符号与所指对象具有一致性。人们接触“外源性动机”自然会与“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建立约定性联系, 而不会产生语言的歧义。

摘要: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环境中, 人们一直惯用“外部动机”这一术语。实际上这一称谓并不科学。本文对之进行了发生学和命名学的检视, 指出这一貌似科学的称谓却存在不能圆说的逻辑谬误。

关键词:外部动机,外源性动机,心理学,术语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294.

[2]约翰.P.霍斯顿.教育心理学 (孟继群等译)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270.271.

论健全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见, 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政策要求, 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

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 开拓创新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路, 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教育发展要求,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持续发展, 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内涵和构成

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指学校外部为了对学校教育质量实施连续有效的质量监控所建立的监控体系, 由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门机构组成。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领导、组织、实施和协调高等教育质量鉴定活动[1]。

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具有保障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功能的整体, 其构成主要包括保障目标、保障主体和保障客体等[2]。

保障目标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目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目的是保障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应定位于通过监督、调控、指导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促使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需求, 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作贡献。

保障主体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主体是政府和社会, 包括国务院各部委、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专业评价委员会、社会评价机构等。保障主体相互配合, 形成合力,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切实发挥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作用。

保障客体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活动所指向的对象。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客体是高等教育实施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过程。在我国, 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实施的主要机构, 所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客体是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

二、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一直是以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评估为主, 属于行政性评估。

自1990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发展很快。从1993年到2003年, 我国已有170多所高等学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 有80多所高等学校申请参加了优秀教学工作学校评估, 其中已评估了13所高等学校。2001年, 国家教育部又对全国25所本科院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的试点工作[3]。

2004年2月, 教育部在《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实行以五年为一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从而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些措施, 在促进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积累了经验。

三、当前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 以政府行政性评估为主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在保障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方面虽然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 立法滞后, 评估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规范。

我国在教育评估法制建设方面, 至今除了《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这一部行政法规外, 其余的只有散见于其他法规中的零星评估条款。《暂行规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其中关于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机构等有关规定, 不适用于新时期评估工作的开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社会与高校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职责与权限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界定和规范。

(二) 质量保障主体单一, 政府对评估工作进行独家控制。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完全是行政性的政府行为, 社会其他各方面很少实质性参与评估过程, 评估的目的、标准和价值取向只能体现政府的愿望[4], 这样就会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1. 评估活动封闭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由行政部门发起、实施, 评估结果由其解释和使用, 有很强的封闭性, 这样既不利于高等学校的各项信息向社会传递, 又会影响到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评估失真

由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与高校工作的规律不同, 评估人员大多也并非专业出身, 使得政府不可能收集到全国几千所高校准确、全面的质量信息, 会引起评估结果的失效, 乃至决策的失误。

3. 评估效率低下

政府是评估的唯一主体, 带有明显的权威性。高校对政府自上而下的评估结果只能消极地接受, 处于被动的地位, 这样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三) 市场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不强。

专门性评估机构是一种社会机构, 政府职能部门把教育评估看作是一种既定利益而不愿委托给社会机构。专门性评估机构要解决不少“生存”问题, 例如接受委托问题、与行政部门的关系问题、评估市场开发问题等, 只有政府转变职能, 形成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各评估机构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评估市场, 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四) 质量保障机构职能重叠, 设置分散。

目前, 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构还没有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的有机整体, 有些组织之间在职能上还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叠。而且, 国家没有统筹规划专业评估机构的设置, 没有按大区设立评估组织, 使得专业评估机构多而分散。另外, 无论是政府评估机构, 还是各专业评估机构, 其专业化程度不高, 特色不强。

四、健全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制度化的过程。借鉴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 结合我国的实际, 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 加强立法, 使评估和保障工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我们应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 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和政策, 吸收其他国家质量保障的法治经验,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和实践, 对《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 对政府、社会与高校在质量保障中的职责与权限加以界定和规范, 从法律上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制。

(二) 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外部保障组织体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一直是由政府主导, 外部保障组织体系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表现出很大的行政依附性。对此, 政府应转变职能, 变行政管理为政策调控, 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法规、财政拨款资助、组织评估检查等非行政指令性的措施来发挥作用, 逐步建立起独立于高等教育各利益主体的质量保障组织体系[5]。

(三) 加强评估中介机构的建设, 发展中介性评估。

发展中介性评估, 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有效途径。评估中介机构要通过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素质, 建立评估信息网, 积极开展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 建立探索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办法, 形成评估机构的特色和专业优势[6], 坚持独立性与公正性, 树立权威形象。

(四) 构建彼此协作、上下贯通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分工协作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有助于节约评估开支, 减轻多重评估给高校带来的负担。应分别建立国家和地区级的专业性评估中介组织, 分别领导、组织和协调相应范围内的评估活动, 实行分级设置、管理, 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和职能, 并促进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形成一个上下贯通、责权分明的外部保障体系。

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只有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切实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监控, 才能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实现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和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运行机制[J].高教探索, 2003.

[2]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9.

[3]贺祖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障[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张波.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9.

[5]许建领.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指向与建构[J].高教探索, 2001.

外部教育资源 篇11

[关键词] 战略联盟 出版集团 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2-0053-06

怎样通过出版集团战略资源的获取、整合与配置利用活动生成新的竞争优势,进而保证社会效益与获取超额利益,已然成为出版集团要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在内部资源不足以使出版集团提升竞争力的情况下,出版集团从外界获取自身所需的资源禀赋与潜力,并借助独特的整合能力使之转化成出版集团的战略资源,是将经营能力转化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自愿采取的企业间合作安排,也是联盟各方资源一体化的结果,即由战略资源需求和社会资源机会推动的合作性关系。合作是出版集团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出版集团需要通过与多家优势企业的合作来形成战略联盟,最终通过这种战略资源流动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1 出版集团战略联盟类型

出版集团战略联盟的形成主要是便于出版集团获取与保持自身发展所需的战略资源。出版集团在分析自身资源的优劣势后,针对行业环境中的关键成功因素,制定出适合出版集团的发展战略,并将集团所需战略资源与自身拥有战略资源相比较,就会发现两者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可叫做资源缺口。资源缺口有三方面的涵义:一是资源供应缺口,即出版集团未能拥有需要的战略资源;二是资源质量缺口,即出版集团所拥有的战略资源质量较差,需要进一步增强或进行资源替换;三是资源管理缺口,即现有战略资源配置效率不足,出版集团未能对其进行合理整合与使用。由于资源的异质性造就各出版集团的竞争优势,因此出版集团所需的资源很可能是其他出版集团的战略资源,出版集团无法通过购买或是学习获得全部所需战略资源,从而形成难以模仿的资源障碍。战略联盟有助于联盟双方达到彼此资源边界的最优,可以帮助出版集团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是出版集团获取战略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

战略联盟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治理结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股权式战略联盟、双边契约型战略联盟和单边契约型战略联盟三种主要类型,如图1所示。

股权式战略联盟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股东相互授让股权或共同出资组建出版联盟,包括建立新的经营实体公司、少数股权投资及交叉参股投资等多种方式。这种类型的战略联盟由于较容易发生默会知识转移,因此在出版联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民营图书公司与国有出版集团的战略联盟合作多属于此类型,即一方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资源,另一方提供以产权为基础的资源[1]。双边契约型战略联盟指联盟各方通过契约的形式建立合作关系,如联合生产、共享营销渠道、研发协作等。这种方式中联盟各方都处于学习状态,一旦学习过程结束,战略联盟就会中止。双边契约型战略联盟不涉及实体的构建,适用范围广,灵活性较强,可以涵盖出版集团的各个运营环节,便于联盟双方根据形势变化修订协议,从而维持出版战略联盟的稳定与成员间的利益合理分配,目前我国跨国合作出版和营销渠道联合多数属于这一类型。单边契约型联盟的具体形式包括业务外包协议、许可证、分销协议等,适合联盟各方都只为战略联盟提供以产权为基础的资源,通常运用于出版集团非核心的业务环节。

2 战略联盟中的资源组合

战略联盟中的资源组合是指联盟成员间资源的匹配模式与在战略联盟中一体化的模式[2],从战略资源获取角度出发,可将出版集团战略联盟资源组合分为强强型资源组合、互补型资源组合、过剩型资源组合、浪费型资源组合四大类,参见图2。

如图2所示,A为强强型资源组合,B为互补型资源组合,C为过剩型资源组合,D为浪费型资源组合。

强强型资源组合是指出版联盟各方都提供相似的优势资源,强强联合下使资源产生协同效应,最终创造的资源价值大于资源分散状态下所能创造的价值。强强型资源组合有助于战略联盟快速在某个领域建立竞争优势,设置进入壁垒,以及获得生产、研发、营销等经营业务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提升联盟成员的市场地位。如2011年安徽出版集团和波兰马萨雷克出版社共同出资在波兰建立文化传媒公司的资源组合类型就属于强强型,安徽出版集团与波兰马萨雷克出版社作为战略联盟的双方,均提供相似的优势资本及内容资源,有助于提升双方在中波跨国合作出版领域的市场地位。

互补型资源组合指战略联盟双方提供互相弥补且兼容的优势资源进行综合配置,有助于联盟各方优势补缺,进而创造竞争优势,是出版集团战略联盟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资源组合方式。互补型资源组合又可分为纵向互补型与横向互补型,前者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共享资源与能力,后者主要通过共享价值链同一环节的资源与能力来创造竞争优势[3],参见图3。

目前的跨所有制资源合作大部分属于纵向互补型资源组合,如中南传媒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一个数字资源全屏营销传播运营平台,就是将中南传媒的内容资源与策划生产实力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雄厚技术实力和遍布全球的运营商通道资源相组合。湖南天舟文化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北出版集团共同组建北京北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同样是集合了天舟文化的内容策划、营销渠道优势和河北出版集团的国有资本优势,力争在全国教育类图书营销市场上获取更强的竞争力。

过剩型资源组合是指出版联盟双方提供相似但并非优势的资源,属于富余资源的整合。这种资源组合针对性不强,也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通常是战略联盟双方出于资源过剩的考虑,进行的一种风险性较小的资源组合尝试,但由于资源的兼容性好,也可能会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在资本资源较为富余的情况下,联盟双方都投入一定的资本进行某个项目的合作。如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与天津市邮政公司的部分战略合作就偏向于此类资源组合,双方在缴费一站通、期刊印刷、票务预订、个性化邮票等方面展开资源整合,联盟双方所提供的资源并非是双方的优势战略资源,但此类资源组合在有效整合的前提下,有可能分散集团企业的投资风险,或是为集团创造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nlc202309021043

浪费型资源组合是指联盟双方都提供了异质的优势或非优势资源,但资源间存在不兼容情况的一种资源组合方式,也是出版集团战略联盟最需要避免的一种资源组合方式。有的出版集团过于追求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没有对出版市场做出准确判断,导致联盟合作仅停留在双方资源的提供,而没有整合的路径,最终不仅没能创造价值,还浪费了原有资源,给联盟双方造成损失。

3 出版集团外部资源整合路径分析

资源整合,是指出版集团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选择、配置、融合,使之具有独特性、不可模仿性、价值性等战略资源的特征,从而提升原有资源的综合战略价值,形成新的战略资源体系。我国出版集团资源整合活动方兴未艾,对资源的配置利用也成为出版集团目前的主要抓手。当现有的资源已无法适应出版集团新的战略需求时,就必须从外部获取新的战略资源,同时对其进行整合,使集团拥有的内外部各类资源产生协同效应,创造出新的战略资源,使之成为集团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从而满足出版集团的战略需求。善于获取资源并实施资源整合的出版集团往往较容易拥有竞争优势,提升组织经营绩效。目前来看,我国出版集团的外部资源整合问题可以通过构建跨国、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战略联盟四条不同路径解决。

3.1 跨国资源整合

跨国资源整合是出版集团战略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多种资源整合方式使出版集团逐步走向海外市场。出版集团可以提前完成产业布局,为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充分挖掘资源提供帮助,目前我国出版集团还处于国际出版产业链上的低端位置,参与全球出版工程、成立专项合作基金、合作出版、跨界合作等都是出版集团可以通过战略联盟选择的资源整合方式。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在跨国资源整合方面走在前端,创造了不俗的业绩,虽然集团并未上市,但2011年度,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的总销售金额达到117亿元,总资产110亿元,成为全国第二个双百亿出版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跨国资源整合方式较为多元,表1为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跨国资源整合的部分内容与成果。

除浙江出版联合集团通过构建战略联盟来广泛进行跨国资源整合外,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商务印书馆和荷兰的威科集团,签约联手开展中外双向全媒体出版合作;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宣布和日本株式会社讲谈社未来将在动漫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一系列和动漫相关的创意合作项目[4],也都是基于战略联盟的跨国资源整合运作。

目前我国出版集团较为成功的跨国资源整合主要偏向于融合国内外的内容资源优势和资本资源优势。由于跨国资源整合有一定风险,受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影响较大,文化、语言差异不可避免,因此出版集团在准备实施跨国资源整合战略时,要明确集团资源的现状,现有资源的缺口以及通过跨国资源整合需要达到的目标,不能盲目地认为与国外建立战略联盟并进行合作就是有效的资源整合,避免出现资源组合中“1+1<2”的结果。

3.2 跨地域的资源整合

跨地域的资源整合是出版集团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按行政区域划分进行资源配置的模式,是消除地区封锁的重要手段与有效途径[5]。纵观世界出版产业发展历程,跨地域发展是出版传媒集团做大做强的必然趋势。西方的一些大型传媒集团,如贝塔斯曼集团、皮尔森集团等均为跨地域经营的大型跨国公司,目前我国出版集团跨地域的兼并重组困难较大,地方保护、行政干预对出版集团跨地域的兼并重组都有着一定的阻力。此外,地方出版集团所属出版单位出版内容同构现象造成的重复出版、资源浪费,使得出版集团不能仅靠兼并重组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出版资源[6],通过战略联盟进行跨地区战略合作,签署相关战略合作协议能为出版集团搭建良好的资源平台,从而进行资源间的整合与交换,成为出版集团进行出版资源整合的新路径与新潮流。

2011年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与中广传播集团签署《三网融合创新教学平台及电子书包应用系统业务战略合作协议》;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与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广东省出版集团与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山西出版集团与河北出版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十家出版发行单位签订“社店战略合作协议书”等。

出版集团签署契约型的战略合作协议能更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做到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集团层面的跨地域资源整合以共同投资重大项目、合作建设基地、共享或拓展发行渠道、打造数字出版平台、投资成立股份制公司等为主。由于跨地域资源整合方式灵活,机动性大,因而是我国出版集团整合产业外部资源做大做强的一条重要路径。

3.3 跨行业资源整合

在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出版集团纷纷通过技术提升来寻找发展其传统业务和拓展新的内容服务机会,跨行业的资源整合行为越来越普遍。尽管我国出版集团跨行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国外大型传媒集团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常见的跨行业资源整合方式有价值链上下游的延伸、出版产品的多次开发、合作关系建立等。产业融合下出版集团构建跨行业的战略联盟能有效拓宽出版集团的发展空间,促使集团业务结构合理化,进而推动出版产业的结构优化。

如2011年中南传媒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中南传媒下属子公司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增资3亿元。双方的合作将结合中南传媒的内容资源优势与华为的技术资源与物流资源优势,打造出面向全球华语市场的数字资源全屏营销传播运营平台。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与浙江普达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联手,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杭州娃哈哈集团的强大资源,形成从商业策划、创作研发、创意设计、生产制造、电子商务、交互体验到整合营销的一整条少儿文化产业链,吸引和凝聚一批同类优质企业聚集,打造专业化的以少儿文化内容创作、研发,少儿文化产品设计、加工、生产,少儿文化产业运营及相关服务提供于一体的综合性少儿文化产业基地。凤凰传媒与江苏开放大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合作共建江苏开放大学,着力打造“江苏开放大学资源建设联盟”。2012年5月,方正信产集团和新华传媒集团合作签约,就“云出版服务平台”为基础的电子书业务和“POD(按需印刷)”业务解决方案进行合作,并通过协力打造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阅读模式,共同为全球读者提供一站式数字阅读和移动阅读服务,有效实现传统图书行业与新兴数字阅读产业的融合。

nlc202309021043

通过战略联盟进行跨行业的资源整合更侧重于出版集团产业链的延伸,是出版集团多元化发展、进军新兴行业或新兴领域的一种较快捷而安全的方式。出版集团在进行跨行业的资源整合时,不仅要重组自身的业务领域和组织结构,还要尽可能实现出版集团层面的多元化经营与集团子公司层面的专业化经营,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多元化与专业化有机结合,使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为出版集团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打下良好基础。

3.4 跨所有制资源整合

跨所有制资源整合主要指国有出版集团与民营企业,或是民营出版集团与国有企业通过构建战略联盟展开的资源整合活动。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指出,全国有15.3万的新闻出版企业法人单位,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占81.2%,较2010年提高5.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的稳健发展使得跨所有制资源整合方式呈现出更为多元的态势,如项目合作、人才合作、股份合作等。早期的跨所有制战略联盟的合作内容以选题等内容资源整合为主,由于出版集团拥有更好的政策资源,如书号,较低的税率等,而民营图书公司内部管理政策较为灵活,有着更强的市场意识,并由于策划营销能力的出众,在市场上有着不可小觑的品牌书目口碑。因此民营图书公司负责选题的策划与组稿,出版企业负责书号提供,发行营销等简单的1+1项目合作一度成为跨所有制战略联盟资源整合的主要表现方式。

随着出版产业的不断发展,民营图书公司在人才选拔、职级晋升、员工培训、企业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与规范,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得到充分释放,并在各种激励机制的保障之下,形成良性循环。国有出版集团在这个方面则表现出一定劣势,因为其准入门槛较之民营图书公司要高,虽然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员工受教育程度的平均水平,却也不可避免地阻挡了一部分专项出版人才。职能式的组织结构设计容易导致出版集团对市场敏感性的降低,并局限员工创新力的发展。因此,跨所有制战略联盟合作日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联盟成员间除继续开展以内容资源为主的项目合作外,逐步向资本资源整合为核心的战略合作过渡。2005年4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以文件形式确认了允许非公有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资本投资,其中就包括对出版业的投资。这在政策上给予出版集团跨所有制资本资源整合的支持,民营图书公司与国有出版社的资本合作现象更为频繁,如表2所示。

在资本重组的战略合作模式中,股权式战略联盟较为常见,即国有出版集团与民营资本合作成立新的股份制公司,投资双方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决策权限。由于以资本资源整合为主的战略合作的特点是稳定性与长期性,因此互相选择是这种合作方式的特点,战略联盟中的强强联合现象较为普遍,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投入、共同操作、做大蛋糕、双赢多赢”成为双方共识[7]。与市场前景良好的民营资本进行合作,成为我国出版集团资源整合的一大方式。

4 结 语

作为出版集团战略诉求的产物,构建与发展战略联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出版集团基于战略联盟的外部资源整合利用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通过经验积累与知识学习得到提高。随着出版集团运营的边界日益柔性化,在构建战略联盟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浪费型资源组合,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目标的资源整合路径,这一点对我国现阶段的出版集团尤其具有意义。尽管和世界强国相比,我国出版集团目前的发展规模普遍偏小,导致集团竞争力不强,但盲目地追求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对出版集团的发展毫无帮助,只有鼓励出版集团寻求有价值的战略联盟,培育出版集团在战略资源层面上的竞争力,才能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出版传媒集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注 释

[1]以产权为基础的资源包括资本、厂房、分销渠道、技术专利、知识产权等。

[2]刘建清.战略联盟:资源学说的解释[J].中国软科学,2002(5):52

[3][美]迈克尔·A.波特.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第10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28-229

[4][6]郝振省等.2011—2012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245,247

[5]秦艳华.出版资源整合的风险及制胜之道[J].出版发行研究,2009(12):21

[7]耿晓鹏.民营图书文化公司与出版社的合作模式探讨[J].出版广角,2012(10):63

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外部性问题 篇12

关键词:有效需求,外部性,政府补贴,高教改革

一、高等教育市场的供求问题

关于高教费用问题, 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97年, 这一时候高等教育的经费全部来自国家财政 (九十年代的试点改革比重很小, 在此忽略) , 第二阶段为1997年至今, 全国大学并轨, 所有的高教学生都要交费上学。对于毕业生工作问题, 笔者也分为“统包统分”和不“统包统分”两个时期来研究, 分界年份为1993年。智力问题在此不考虑在影响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之内。

(一) 1997年之前

高等教育的费用来至国家财政, 不考虑价格因素, 把这一时期再以“统包统分”为分界线划为两个时期。

1、“统包统分”之时。

消费者对高等教育的偏好极大。在当时的环境下, 考取大学——毕业——分配到事业单位 (“铁饭碗”) 是普通消费者 (这里指可以在读大学和直接参加工作之间做出选择的消费者) 最好的选择。

2、不再“统包统分”之后。

有数据显示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继续增加, 笔者认为原因在于:

(1) 这一时期国家对人才的重视, 政策上对大众的引导。

(2) 攀比效应:就某些商品而言, 一个人的需求也取决于其他人的需求。特别地, 已经购买了该商品的其他人的数量可以影响一个人的需求。正的连带外部效应的例子之一就是攀比效应 (bandwagon effect) ——一种追赶潮流的欲望、想拥有一件所有人都已经拥有了的商品, 或想沉溺于时尚之中。

(二) 1997年之后

大学生入学需要交纳学费, 价格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消费量的因素。消费群体发生变化, 即有些极低收入消费者不得不放弃。另一些消费者被迫改变所消费的商品组合。但这一时期对高教的消费量不但没有下降, 反而继续增加。笔者认为原因除了上面所讲过的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 还在于接受高等教育部再是为了能在将来得到最大的利益, 而是为了取得消费者为了得到的工作报酬所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 简单劳动以不能满足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其科学技术水平激增) 即该商品的价格的需求弹性极低。

二、运用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原理说明国家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补贴

(一) 关于外部性的定义和市场失灵

经济学中, 作为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 外部性 (或者外部影响) 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对他人或别的厂商产生了一种有力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利益 (收益) 或有害影响带来的损失 (成本) 都不是消费者和厂商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

例如, 在河流的下游, 渔民们每天靠捕鱼为生, 当一家钢厂向河中排放废水时, 负的外部性就出现了。这里, 厂商的私人成本低于他给全社会带来的成本。当一个房主重新修理他的房子并种植一个惹人喜爱的花园时, 就产生了正的外部性。所有的邻居都因这一活动而收益, 而房主在作出重新修理房子和美化的决定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把这些收益考虑在内。这里, 房主的私人收益低于全社会的收益。

(二) 教育中的外部性影响和对策

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在接受教育之后, 得到了先进的知识和技能, 自身素质和修养极大提高, 给全社会带来了好处, 这种好处大于消费者个人的好处。根据学者庇古的理论, 全社会应为此给以补贴。

有数据显示, 2001年和2002年我国高校的学费占总经费的比重分别为25.04%和26.04%。财政的高等教育支出比重由1993年的78.13%下降到了2000年的53.88%, 学杂费比重逐年上升, 到2000年已达到总经费的一半。用于教育的税收收入只占很少的比重。企业的办学费用所占比重偏低。这显然不能满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要求。

三、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高教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 国家在大力实行扩招政策的同时, 学杂费等各项费用却年年增加, 已经到了一个中等收入家庭难以维持的程度, 所以难以形成有效需求。另一方面, 由于外部影响, 高等教育需要国家的大量财政补贴, 而目前的现状是用于教育的支出的增加速度远远低于我国GDP增长速度。三是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够密切, 学术科研成果不能够及时的、完美的服务于社会生产。企业对大学的支持不够。

政府一方面应给予高等教育更多的财政支持, 让高等教育市场尽可能的达到有效均衡。另一方面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处理好企业和大学的关系, 使生产、科研、教育三者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别敦荣, 杨德广,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P70~P90

[2]、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P350~P377

[3]、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P600~P650

[4]、尹伯成,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格致出版社, 2004年P310~P340

上一篇:一体化融合下一篇:现代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