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因素影响

2024-08-18

外部因素影响(精选12篇)

外部因素影响 篇1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 又是重要的医药和轻工业原料。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 玉米的用途发生了重大发变化。人们对玉米的认识更加深入, 玉米品质变得越来越重要。生态环境是决定玉米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外因, 对作物的品质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明确指出, 气候 (以温度和湿度为主) 和土壤因素是影响作物品质的重要因素。就玉米品质而言, 生态环境因素对其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何调控生态环境而改善玉米品质?国内外学者都作过一系列研究。现试对这一问题做浅显的分析。

一、玉米品质的质量指标

优质首先主要指的农产品本身及其延伸所表现出的品质。包括营养成分, 如蛋白质、脂肪、淀粉以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等。进一步说, 就是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 (如赖氨酸、色氨酸) 、脂肪中所含的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之比值等。其次是指加工品质, 也可称为食用品质或适口性, 它是在产品深加工后所表现出的品质, 高营养食品不但要品质好, 而且还要有好的适口性, 才有良好的食用价值。最后是指商品品质, 指的是产品的形态、色泽、整齐度、容重及表现性状, 也包括是否有化合物质的污染。我国玉米在营养品质上蛋白质含量为8%~9%, 属中等水平, 但赖氨酸的含量偏低, 一般为0.2%, 这大大降低了营养品质。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优质专用玉米是指具有优良品质和专门用途的玉米, 如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米、糯玉米、青饲青贮玉米等。实验证明, 为能生产高质量、高效益的配合饲料, 为玉米工业提供大量的优质原料, 必须大力发展特殊用途的“三高”玉米, 加强深加工力度,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 形成玉米生产区的经济优势。这些都是对玉米品质提出的新概念、新要求。

二、影响玉米品质的生态因素

影响玉米品质的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温度、光照、CO2和水分。一是温度。温度是影响玉米籽粒形成与灌浆的重要环境条件。灌浆期间的最适日平均温度为22℃~24℃, 但实际经常出现的低温 (小于15℃) 或高温 (大于35℃) 则会严重影响籽粒的发育, 导致败育粒的增多。而高温则可影响糖类代谢及淀粉的合成。温度对籽粒蛋白质含量 (浓度) 的效应主要表现在:影响根系对氮的吸收强度和数量, 影响蛋白酶活性和蛋白酶降解度, 影响光合作用的形成及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影响组织衰老和籽粒灌浆期的持续。一般认为, 玉米籽粒的营养成分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表现为;低纬度、高温度, 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 脂肪含量偏低。二是光照。玉米属短日照作物, 在短日照条件下发育快, 在长日照条件下发育缓慢。在强光照下合成较多的光合产物, 供各器官生长发育, 茎秆粗壮结实, 叶片肥厚挺拔;而在弱光照下则相反。玉米的不同生育时期都有一个适宜的日照时数, 特别是乳熟至成熟期正值营养物质向籽粒转移的时期, 如光照不足, 对籽粒品质也有影响, 但影响小于温度, 但这方面的详细报道还比较少。三是CO2。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玉米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叶温都与大气中CO2浓度密切相关。CO2浓度增加, 提高了玉米的光和能力, 净光合速率增大, 夜间呼吸速率相对减弱, 对于物质积累有利。并且CO2浓度增加, 叶片气孔开度小, 蒸腾减弱, 故而使叶温升高, 大大提高了水分利用率。随着CO2浓度的增高, 玉米的赖氨酸、蛋白质含量有所增长。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共同作用对玉米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是淀粉含量下降, 脂肪、赖氨酸含量增加, 蛋白质品质提高。总之, CO2浓度增加对玉米品质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出负效应 (赖氨酸、粗蛋白、粗脂肪及蛋白质品质下降) ;在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共同影响下, 这种负效应明显减弱, 甚至出现某些正效应 (赖氨酸、粗脂肪、蛋白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可能是温度升高对改善玉米品质有某种积极的作用。四是水分。水是玉米进行生命活动需要量最多的物质, 是影响玉米品质的重要因素, 水分在玉米的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水分对籽粒品质影响的生化原因是降水可使根系活力降低, 造成土壤中硝酸根离子位差下移, 有碍于蛋白质的合成。当土壤水分因子是限制因素时, 仅降低产量;而硝态氮是限制因子时, 对蛋白质含量和产量均不利。干旱有利于土壤氮的积累, 从而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

三、影响玉米品质的土壤环境与营养因素

㈠土壤环境因素对玉米品质的影响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腐殖成分和养分在玉米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及矿质营养主要来自土壤。因此土壤条件和玉米籽粒品质有密切关系。在不利气候条件下, 土壤状态和组成成分影响作物的生化过程和 (下转第89页) (上接第87页) 籽粒的最终形成。

㈡养分因素对玉米品质的影响评价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主要是考虑籽粒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淀粉、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质量。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证明, 增施肥料可提高玉米籽粒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总量, 对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也有显著影响。

施用氮肥能明显提高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 施氮量在180kg/hm2范围内, 施氮量与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呈直线关系。更应值得注意的是, 氮肥对蛋白质的不同组分的含量影响程度不同。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达14%以上, 每增加1%的蛋白质含量则玉米醇溶蛋白增加的比例平均高达5.2%, 但醇溶蛋白含的赖氨基酸和色氨酸量很少, 施氮肥虽然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 却降低了蛋白质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氮肥对玉米籽粒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影响明显。增施氮肥显著降低了色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 施氮肥能提高玉米籽粒含油率。另外, 氮肥还可以增加普通玉米籽粒溶重, 降低籽粒的易碎性, 提高玉米的商品品质。

磷肥能明显改善玉米籽粒的品质。随着施磷量的增大, 籽粒中蛋白质、淀粉和含糖量明显提高。据报道, 施磷肥明显提高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 并增大了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的比值。施磷肥还可以提高玉米籽粒含油率。在缺磷条件下, 施磷26kg/hm2, 籽粒含油量比对照提高了30%。

钾肥能显著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 同时蛋白质中亮氨酸、胱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均明显增多。但过量使用钾肥对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和形成积累有抑制作用。

氮、磷、钾按适当比例配合施用比单独施用能更有效的改善玉米籽粒品质, 并能避免单独使用氮肥。对蛋白质品质的不利效应, 同时可大幅度提高含油量。氮、磷、钾的具体用量和比例需依不同的品质类型和栽培条件确定。

玉米对缺锌敏感, 在缺锌土壤上施用锌肥, 不仅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 而且能明显改善籽粒品质。施锰肥使玉米籽粒中粗淀粉、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5.14%、1.49%、0.65%。硫素与玉米籽粒品质密切相关, 施硫后淀粉含量降低, 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比值增加5.5%, 但无氮浸出物减少了14.7%。

四、气候变化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大气中CO2等气体浓度的不断上升将使全球范围内的气候有显著变暖的趋势, 气候变暖使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中水热态势发生较大变化, 病虫害危害现象加重, 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对玉米品质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在大气中CO2逐日增加的情况下, 为了提高玉米籽粒品质, 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外部因素影响 篇2

网站的外链一直是各位站长最关注的地方,天天的发贴,做链接,归根到底就是想增加外链数,提高排名.不可否认,目前在百度和Google中,网站外链所占权重还是非常重的,但我们如果仔细分析和了解外链权重的各种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去制造外链,那效果自然事倍功半.下面我整理下,结合些实例,列出十点因素:

1.链接关键字及其说明

通常我们做链接的时候,需要将特定的关键字作为链接文字,或者在链接文字中包含关键字.如,小说网,小说阅读网,言情小说网等.很遗憾的是,目前很多站长对SEO一点都不了解,外链文字中,都是用自己网站这最冷门的名字.这是种极大的浪费。

2.链接存在页面中的位置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这个顺序是很多事物的顺序,这也被很多SEO同行用在搜索引擎优化中,认为页面上方的链接权重比下方的权重高.这点是细节.比如你的博客,尽量把链接的区块移动到左上,那传递的权重自然就高很多.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

3.链接所在页面PageRank值即PR

PR越高,相对来说链接越有价值。这个同样适用于要害字排名当中,同等条件下,PR高的站点可能会排在更靠前的位置。不过目前来说,PR的作用越来越小,几乎可以忽略.对于追求流量和排名的网站来说,苦苦追求高PR的链接,远不如去追求百度快照更新频繁,收录多的低PR站点。

4.链接站点权重

即链接在网站的整体权重问题,通常情况下,门户网站>行业网站>专业网站>普通网站>公司网站......存在这么一个从大到小的权重关系,所以有时即使你的链接在门户网站的内页,也有可能比在普通网站的首页价值高,其链接更有价值,理由已经很明显了。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举个例子:这就是一个被惩罚的站,在百度中“site: www.51hlht.com ”,看看对方的首页是否在第一位,因为现在外链传递的权重,是页面与页面的传递.对方的站再怎么好,如果site不到他的首页,说明该页面权重低或者被惩罚,这种情况的外链,得不偿失。

5.链接的方式

链接的方式有很多,文字链接>图片链接>JS链接等.....通常情况下,文字链接最好,假如有做图片链接,那纯粹是为了整体页面美观,呵呵,做图片链接的时候最好加上ALT文字标签说明,不推荐JS类的链接,这个很少能被搜索引擎抓取,老调重谈了。

6.链接存在时间

链接存在的时间长短对SEO有什么影响,很多人想不明白,其实道理很简单,有些搜索引擎对你站点的更新很慢,非凡是GOOGLE对外部链接的更新,3个月啊,假如你的外部链接时间不到3个月,你的链接基本上白做,

假如引擎对你的站点更新很快,几乎天天更新,你做好的链接很快可以被引擎抓取,这个当然是好事,但要是你过段时间链接取消了,搜索引擎再来更新的时候发现不存在了,这空白不太好吧。所以重视这些链接,如果对方偶尔出现快照更新慢等其他小问题,不必急于去掉,可以多观察一两天,否则是一大损失。

7.nofollow的问题

这点在之前不用考虑,自从搜索引擎识别nofollow标签的时候,假如有网站使用了这个功能,链接便不会被引擎抓取,你把链接做在这种地方算是白忙。目前站长的素质还是不错的,有天兴起,我专门检查了一百多个外链,没有任何一个网站使用了这个标签。

8.链接和被链接网站页面内容相关性

内容相关性,这个是众多搜索引擎评判链接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假如你链接的文字跟你的网站及页面内容无关,那么其权重会相应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垃圾留言本群发已经不起作用的原因。网站或页面相关性越强,链接权重质量越高,这点很重要。

站与站之间的相关性也是如此.不同类型网站的链接,虽然同样有效果,但同类的网站链接,在传递权重的同事,也在传递着该行业的权威性,从而提高关键词的排名,比如小说网,和各种文学,网络小说,甚至论文网做链接,效果最好.可以说,辛苦的做几个不相关的外链,不如仔细做一个相关贴切的链接。

9.链接和链接四周文字相关性

这个通常用在软文推广和网站内部建设当中,链接和链接四周文字相关性越高,链接权重就越高。这点很重要,软文高手,总会在自己的目标关键词周围适当的分布一些相关关键字来衬托,例如为了推广“小说网”,在其四周巧妙的分布些“文学”,“小说阅读”,“免费小说”等.一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四周,并不只局限于该链接的周围,其实和关键词密度一样,和该软文的题目,该页面关键词密度有关。

10.链接中牵连的两个网站之间的关系

网络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假如两个网站在同一主机IP下,或者域名注册信息相同,链接权重会被降低,假如已经有过链接,之后的链接权重也会降低。对于这几种说法是很多朋友给出的经验,我个人没有体会到,不过有一点我到是可以证实:假如有一个网站被搜索引擎降权或者惩罚,那么满足以上三个“假如”当中的一个,链接的网站很轻易受到株连九族之害。

外部因素影响 篇3

关键词:外部性  教学质量

0 引言

外部性理论是指当一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的活动,但这种影响不付报酬或得不到报酬,这时就产生了外部性(Externality)。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不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的存在,对双方主体都会有着不利因素,如果不解决,都会产生市场失灵等消极结果。教育具有经济属性,教学过程也具有经济属性。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建立在交换关系基础上的集知识的流通、增殖和教师与学生身心愉悦地消费于一体的经济运行过程。此外,教学过程也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教师代理高校组织,对高校的顾客——学生、政府、社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是委托人,教师是代理人。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动机和行为。也就是说,教学过程存在着外部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具有外部性,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也会产生一定的外部性。根据上文对外部性理论的探讨结果来看,外部性在教学质量这一活动中的体现,可以表述为:某些个人(教师或学生)、教学管理者的行为及因素影响了其他人,却没有为此付出应付的成本或获得应有的报酬。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参考文献,很少见到将外部性理论引入到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本文试图对教学质量外部性的类别及其存在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从教学活动的内容来看,教学质量相关的外部性,主要是指外部性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具体而言,分为四类。

1 教师创造的外部性

1.1 教师产生的正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主要是由于教师优秀的资源禀赋、充足的授课经验、良好的教学态度等相关因素,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成果,例如由于教师的原因,教学质量提高之后,可以促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充足,让学生走向社会或工作岗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创造更大的价值;又如高校整体教学质量与声誉更加良好,促使高校提高科研水平,提高专业培养水平。但种种较好的影响所产生的收益并没有被此种收益的创造者——教师所获得,此时,便产生了正的外部性,正是由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学校教学品质等成果是一直以来时代发展和教育目标所期待的,并且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发展,所以此种正外部性一直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1.2 教师产生的负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主要是由于教师群体中的某一类人,其消极的心态、行为、较低的自身素养水平对教学活动相关主体产生的外部性,表现为:①教师群体中部分消极行为会导致教学质量低,学生未能掌握专业技能,教学效果差等不良后果,直接损害学生的利益、学校的利益,但这部分消极群体并未对产生的后果得到惩罚;②教师群体在相同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下,分配同等的薪酬,部分教师消极工作、不备课、课堂教学质量差、学生满意度低,继而教学质量较差,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对工作积极认真的教师心理上和工作态度上也将产生消极影响,但这部分教师的消极行为并未为其产生不良的教学质量的后果而付出代价,于是,便产生了负外部性。而且,这种外部性的产生还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

2 学生产生的外部性

2.1 学生产生的正外部性。学生,是在学校接受学习的人。在本科教育中,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更多知识,培养能力,心智得到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人才。因此,可以认为学生具有学习使命感和责任感。但由于家庭背景、思维结构、行为方式、学习基础等种种条件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每个学生学习的习惯、偏好、主观能动性、自觉性都有所不同。在本科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纪律,虚心好学,较强的自制力和学习欲望,较高的素质和优秀的品德,均能对其他学生群体产生积极的作用,致使其他学生群体获得了帮助,或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和较大的进步,提供帮助的这部分学生也未能获得利益的补偿,此种行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正外部性,但这种现象是被鼓励的,被认为是应该的。

2.2 学生产生的负外部性。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简单的说,分为以下几类:①部分学生给他人身体或精神带来伤害的行为。例如嘲笑、排斥同学的行为,会给同学造成心理压力或带来心理阴影,此种行为若不牵连到法律范畴,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所以此种行为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②在学生自学活动中破坏他人学习环境的行为。学生自学和复习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学生的自学活动需要有较好的环境氛围、完备的学习场所和设施,如果存在部分学生在教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破坏学习氛围,大声喧哗、吸烟、交谈等行为,会直接的影响其他人的自学活动,此种行为在不能控制和制止的时候,造成不良后果的群体并不承担补偿责任,因此,该行为具有负外部性。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影响他人学习的行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尊重教师,自觉遵守纪律是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但有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经常做出迟到、早退、随意进出教室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直接影响到教师授课的思路,直接破坏班级纪律,影响班级同学的课堂学习,此种行为同样具有负外部性。④部分学生在考试中舞弊的行为。期末考试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起着考察学生学习成果的作用,在考试中,存在着部分学生舞弊的行为,并且有部分学生可以依靠舞弊来获取奖学金等荣誉,此种行为直接损害着另一部分学生群体的利益,但舞弊的部分学生并未对其他学生进行补偿,因此,该行为具有外部性。⑤在教学活动中不爱护教学设施的行为。教学设施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例如桌椅、多媒体设施、实验设备,部分学生对这些基础设施的破坏,直接影响其他师生的使用,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但一般情况下并不承担责任,并不给予补偿和恢复,此种行为同样带有负外部性的特点。以上种种不良行为所产生的负外部性,直接来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间接来说,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和学校的感情,影响学校教学水平,影响学校声誉等等。总而言之,负外部性产生的后果是难以估量和控制的。

3 其他主体产生的外部性

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但相关主体还有教学管理因素和教学评价考核等因素,例如,教学管理有效实施可以产生正外部性,有效考评措施可以产生正外部性。因此,可以认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多个因素都存在产生外部性的可能,但其外部性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

4 教学质量外部性的分析

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外部性,有正外部性,也有负外部性,是复杂的外部性,也是不可预期的外部性。由于高等教育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教育手段具有非经济性,高等院校的学生还处在发展的上升期,高等院校的管理政策还在不断的完善,教学活动中相关因素产生正的或负的外部性是不可避免的,是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如何将外部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有多种正外部性是被教育观念所支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正外部性都是积极的,是值得鼓励的,正外部性的产生者在不获得应得利益的情况下,短期内的付出,可以满足内心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但长期以往,如果未得到一定物质上或情感上的补偿,则会导致心理状态和情绪的变化。负外部性通常是被教育观念所抵制的,负外部性会对教学活动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如何对负外部性的产生者给予一定程度的处罚和控制,将其外部性实现内部化,还需要依靠素质教育、制度纪律管理、激励惩罚措施等多重手段。

参考文献:

[1]尚元江.改革管理制度 提高办学质量[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S1).

[2]董素玲.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J].煤炭高等教育,2003(04).

[3]朱鸿飞.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J].天中学刊,2003(05).

[4]吴春珍.从教学质量入手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J].辽宁高职学报,2005(05).

[5]陈怀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外部因素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篇4

市场是通过把社会资源有效合理的配置到各个产业和企业来实现其优越性的。市场环境的公平、统一、开放和有序竞争是创新的前提。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需要公平的获取资源的机会和开放资源。一是因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可以使创新者成功的凭借其创新产品超越其竞争对手, 实现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二是因为竞争者是受到市场机制的导向引导, 通过学习创新、超越创新, 达到创新产品扩张和转移的目的。三是通过在市场机制内部的流通转移, 达到减少创新率的作用。四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下, 企业可以将压力转化在创新产品上, 并通过产品超越对手, 不断获得竞争优势。五是市场机制通过淘汰、甄选出一批真正在市场中得以生存的企业, 通过自主创新使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完整的要素市场

只有健全完整的市场要素, 才能有效的开展创新活动。完整的市场要素包括, 金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技术交易市场、产业集群、中介服务等。健全的市场要素会形成一个有效的创新服务体系。而产业集群和完整的创新环境是企业创新能力水平的关键。曾有数据显示,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风险投资是其高科技产业可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企业在创新方面人才缺乏的问题, 一方面可以培养企业家、奖励高科技人才, 通过引进具有国际水准、复合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另一方面, 加大改革力度, 使企业各级别员工具有满足本行业竞争需求的能力。所以, 教育是科技创新的根本, 教育普及水平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技术市场和中介机构是其获取技术信息和技术服务的“中转站”。在进行技术交易的过程中, 产品主要是商品的专利技术和其他形式的研究开发成果。如果企业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查阅资料文献能把研究的时间缩短60%, 并且节省40%以上的科研经费。

三、政策的有力保障

政策的倾斜和调控是引导、调控市场和企业行为的有力武器。政府应该改变以往的组织创新活动, 通过宏观调控、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以提供服务等方式扶持、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及有能力进行科研的机构自主创新研究。应充分利用政策调控的工具, 引导其创新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而不是进行干预。有研究数据表明, 政府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比政府投资的效果还要明显。政府采购往往都是数量巨大的产品订单, 对创新有着巨大的刺激作用。政府采购的方式有预付定金、高于成本和进货价格进行收购等。在政府采购行为的过程中, 有着严格的采购标准, 而公平、公开、公正等因素是影响政府采购行为的有力保障。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予以扶持, 这是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持。目前, 很多国家都将科研经费计入产品成本, 并且免税, 对于新技术、新产品和某些高新产业和新能源及绿色能源等都实行免税或者减税, 并且对技术贸易在税收上给予优惠。而对于国家的支柱和重要产业, 政府会进行财政补贴, 虽然此种行为会成为国际上贸易冲突的原因之一, 但确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

四、明确清晰的法律制度

国家出台的有关创新等法律, 如专利法、著作权法、科技进步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科技成果转让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 对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都有着直接和意义深远的影响。通过法律条例约束并引导企业对创新产品的发展。韩立明, 赵新华 (2006) 曾指出, 有利于创新的产权制度和法律体系能够约束企业的运行方向和运行状态。汤明, 冯之浚 (2006) 指出, 政府应出台更为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并对发明人和单位进行奖励。

五、融洽的合作关系

不同的创新体之间的沟通合作, 有利于创新产业即创新产品的发展。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 都应该摒弃地域、集团之间的独立发展的小意识思维方式, 通过合作和联合, 加强创新体系的整体形成。企业应在面对多变的环境时, 积极的收集外部信息, 通过对信息的不断累积, 达到收集创新资料数据的目的。徐信艳 (2006) 通过以上海市技术创新为例指出, 鉴于上海市科技资源丰富和便于利用, 使得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采取了多种途径进行合作。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的合作, 通过合作大大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并且释放和实现了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创新潜能和创新技术成果。近几年, 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势以形成, 大量的科技资源和技术成果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重组。在此同时, 我国企业有效的利用外部科技资源的能力也不断攀升, 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然后再创造已经成为国内企业吸收新知识的重要渠道。

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并且获得回报的核心因素。我国要保证经济持续发展, 需要转变经济形式和发展模式, 通过建立创新型社会, 使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的向着有利的方向进步。研究发现, 完善的市场机制体制、完整的要素市场、政策的有力保障、明确清晰的法律制度、融洽的合作关系是企业能否进行创新的能力和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雷宏振, 李垣, 廖貅武.知识资源的企业创新:市场与产业环境特征[J].商业研究, 2006 (9) .

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研究 篇5

冯 长 《 人民论坛 》(2011年第14期)

【摘要】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内外因素的制约。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村镇银行信用认可度较低、新型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方面。我们应当从政策上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监管水平,抓紧完善农村新型社会信用制度,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关键词】村镇银行 制约因素 改善 对策

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构建新型的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势在必行。近年来,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推进的发展历程。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已经开业的村镇银行有214家,正在筹建的村镇银行有52家,但这与银监会的规划目标仍相差甚远,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制约。其中,外部因素制约是阻碍村镇银行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

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与内部因素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发展环境的制约。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相关配套政策还没有完全到位。尽管银监会已陆续发布了村镇银行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但对村镇银行的财政支持力度和税收优惠政策等具体规定还没有完全出台,很多配套政策还没有完全到位。表现在:一是大多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执行的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比农村信用社的标准要高;二是村镇银行没有享受到税收政策的优惠待遇。根据我国银行业营业税率的征收情况,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率基本都是3.3%,而村镇银行和商业银行一样都是按照5%征收;三是再贷款利率没有享受优惠待遇。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再贷款利率一直以来都低于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表现了国家在政策方面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而村镇银行作为新兴的服务于农村、农民、农业的金融机构,却没有享受到和农村信用社同等的政策待遇,把村镇银行同商业银行同等对待,这对村镇银行的成长和发展非常不利。

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过度和不足。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对村镇银行的监管模式采取的是“低门槛、严监管”,其中“低门槛”指的是国家对村镇银行的设立和业务的市场准入条件要求较低,这对于快速增加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覆盖面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严监管”指的是监管机构实行比较刚性的监管措施,这有利于村镇银行设立初期的规范化操作,避免出现失控现象,造成金融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很难实现政府的政策意图,如村镇银行设立时的持股比例要求就不尽合理。这些问题充分表明,我国银行监管机构对村镇银行的监管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同时监管的力量还略显不足,监管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社会公信度比较欠缺,村镇银行的信用认可度较低。村镇银行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相比,在社会认可度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它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短期之内很难建立起来,直接结果就是刚刚成立的村镇银行很难吸纳到农民的个人存款,而想要贷款的农民却很多。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原因:一是村镇银行作为新生事物,开始建立的网点较少,农民不敢将钱存入;二是村镇银行没有国家背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都具有国有和集体背景,这些金融机构经营多年,深受农民信赖,让农民感到放心,而村镇银行却没有这样的背景。

地方政府定位不清,经常存在不当干预。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应该体现在:充分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发展生产,积极促成和协调农村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不断提高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农民存贷款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区域内农民的资金需求和还款能力,这样既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促进村镇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的迅速发展。但是,实际操作中,一些设有村镇银行的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府对村镇银行的组建、管理和监管干预过多的问题,尤其是对村镇银行的放贷业务干预过深。

新型社会信用制度、信用体系的建设滞后。当前,我国农村信用制度、信用体系还是传统占据主要地位,很多农村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农村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观念,很多农民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都是国家开办的银行,小额贷款就相当于国家发放的扶贫款、赈灾款和救济款,这些贷款不贷白不贷、贷了也不用还了,国家的钱不用白不用,傻子才还。这样的信用观念直接导致了农民借贷不还,没有信用约束,因此,尽快建设新型农村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势在必行。改善村镇银行发展外部环境的对策

为了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快速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改善村镇银行外部发展环境。

加大政策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要加快村镇银行的发展,不断拓展其生产空间,给予其足够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其健康快速发展。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一是适当地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实际发展状况、资金供求状况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地确立贷款利率;二是在一定年限内对村镇银行实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初期不断壮大;三是央行要像支持农村信用社一样,支持村镇银行,给予其同等支农再贷款的优惠政策,以帮助村镇银行解决资金难题,扩充其资金实力;四是监管部门应出台促进村镇银行与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竞争和发展的有关政策,帮助村镇银行增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此外,还要建立一定的政策协商机制,针对村镇银行面临的发展难题和实际困难,协商统一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待遇,帮助村镇银行尽快发展起来。

加强监管,完善政策,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加强村镇银行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和运营水平。政府应对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或商业银行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检查考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突出村镇银行的支农指标的考核。监管部门要对村镇银行的贷款对象和资金用途严格控制,保证村镇银行对农民的适当的贷款比例。要适度控制村镇银行的担保额度和担保行为,尤其要控制村镇银行与控股银行、重要关联人的相互关联授信。要适度控制流动性风险,要求村镇银行建立与控股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相互支持机制,保证控股银行在流动性方面对村镇银行的支持。要积极引导村镇银行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和风险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村镇银行应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加强宣传,提高自身公信度。创建初期,村镇银行应加强宣传工作,不断地利用各种广告和公关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将村镇银行的性质、服务宗旨和自身特点,以及开展的主要业务介绍给广大农民。村镇银行还要充分利用接近农村腹地的地域优势,坚持深入农村经常拜访客户,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美誉度,对农村的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文体活动比如庙会提供赞助,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不断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提高自身公信度,随着自身公信度的提高,广大农民逐步熟悉其性质和业务后,就会打消顾虑。这势必会有利于提高村镇银行的储蓄能力,不断地增加存款。

俄国术语学产生的外部因素 篇6

关键词:术语术语学俄国语言

术语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开创人物是奥地利学者欧根·维斯特(E.Wüster 1898~1977)。术语学诞生标志性的事件是维斯特于1931年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术语学的论文--《在工程技术中特别是在电工学中的国际语言规范》。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术语学派之一,俄国的术语学也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稍晚的时候。为了系统地了解这个学派的发生、发展历史以及其主要的理论建树,有必要先弄清该学派产生的内部与外部原因。本文着重探讨的就是推动俄国术语学产生的外部因素。

一般说来,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总有一个酝酿、孕育过程。这个过程又往往与大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思潮分不开。就一个具体学科而言,它还有更具体、更直接的相关因素。经过彼得一世的改革,俄国通向西欧的门户洞开,各种进步的科学思想乃至技术文化大量涌入。对于俄国的术语学来说,西方逻辑学与科学理论的引入与传播,为其孕育与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土壤。俄国学者在阐述这一问题时,有两个人的名字必然被提到。一个是英国著名科学史研究者惠威尔(1794~1866),另一个是英国哲学家穆勒(Mill J.St. 1806~1873)。前者的《古今归纳科学史》一书于19世纪60年代译成俄语出版。后者的《三段论与归纳逻辑系统》则在1914年译成俄语。20世纪初,胡塞尔(Husserl E.)的《逻辑研究》也在俄国问世。

惠威尔在自己的著述中已经大量涉及到术语问题。请看他的有关论述:

"虽然,古希腊哲学家从研究词的日常意义开始,但他们很快就不得不对某些意义赋予某种固定的主导的意思,……他们使自己的语言技术化了……"

"大部分读者可能以为,所有写作者都应该满足于使用日常的词的普遍认可的意义,而对技术术语表示反感,如同对学究气与故弄玄虚反感一样。然而,如果有人要对某个科学学科加以完善的话,他马上就会看到,没有技术术语和硬性规定就不可能有可靠的或者不断发展的知识。日常语言的不确定的质朴的意思不可能像科学研究所要求的那样严格确切地表达事物,并把它们逐级地概括上升。只有牢靠的科学固定语机制才能做到这一点。"

"有些人觉得我们所描述的术语非常令人犯难,并且,既然让某个术语表达某个意思是按人的意愿确定的,要想出它们并不需要认识自然。针对反对术语的观点我们可以说,技术性的描述是唯一可能清楚明白的东西。不过这种技术语言如同任何其他语言一样,不经学习是不可能理解的。因此,学习者应该把术语与自己的印象与知识直接联系起来,而不限于间接地按字面去解释:他不应该去猜测它们的意义以及像通常那样,通过特别的解释或者翻译成较明白的语言来认识它。植物学的语言对植物学者来说应该是最习惯最容易的用语。当学习植物学的人学会用植物学的语言来思考时,如果对他说‘聚伞圆锥花序‘与‘总状花序‘有区别时,--那时,他自己就会觉得,植物学术语是最有益的工具,而不是额外的负担。"[1]

不难看出,惠威尔不仅很早就注意到科学技术语言与日常语言的重要区别,而且对科学语言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它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都有清醒的认识。

另一位英国哲学家穆勒写道:"在任何科学中,分类总是根据科学知识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这些科学里的定义也是不断变化的。"

"所有致力于引入某一术语正确用法的人,都应当准确地熟悉这个词的历史以及它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述的意义……"

"哲学语言的第三个条件是,要使每个自然类别具有自己的名称,换句话说,不仅要有术语,还要有名称。"[1]

穆勒注意到术语的定义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他还不止一次地谈到术语和名称(nomenclature)的区别。这个问题直到后来术语学正式诞生,也一直是该学科所关注并特别注意区别的两个概念这里所说的"名称"是英语词(nomenclature)和俄语词(номенклатура)对应的译词。现有的术语学译著多译作"名称",其实,外文的意义与汉语译词不尽一致.有的词典把该词解释为:⑴(专门学科中)有系统的命名法。⑵ 专门用语;术语表(集)。⑶ (编类)名词……这样处理至少注意到了汉外语词的不等之处。至于"术语"与"名称"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待另文讨论。

惠威尔和穆勒的著作在俄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逻辑学教科书中,已有相当的篇幅涉及到术语问题。例如在维金斯基(ВведенскиийА.И.1856~1925)主编的教材中,已经开始关注概念与术语之间的互相关系以及建立科学术语的规律等术语学的重大问题。

维金斯基还制定了使用术语的4个原则。第一,术语只用一个意义来对应一个概念。第二,有俄语词时要避免使用外来语。第三,对已经稳定下来的术语的意义就不容许再作改动。第四,如果对某一个术语,学者们使用的意义并不相同,那么,每个作者都有权选择其中的一个意义,甚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意义附加在这个术语上。[2]对于维氏的上述观点,抛开第二条不说,我们似可作这样的理解:第一,术语最好是单义词,要尽量避免多义与同义现象。第二,术语的意义要经过商量最终确定。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容许再作改动。第三,术语的最终确定要有一个过程,不同学者用于不同意义的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一阶段,容许学者提出并坚持自己的意见。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俄国学者是普安卡列(ПуанкареЖ.А.1854~1912)。他在《科学的价值》、《科学与方法》、《最后的沉思》等著作中,对术语有许多重要的阐述。他认为,科学事实只有借助语言、公式和话语表达才能存在。因为"单纯的事实本身常常失去特别的意义:它可能被不止一次地注意到,但对科学没有任何效用,只有当深邃的思想家发现它……并用某个术语象征性地来表示它的时候,这个事实才获得了意义。"[3]透过这些话语,我们都不难读出,作者对术语的重要性有相当充分的认识。这也反映出当时俄国知识界对术语问题的重视程度。

与惠威尔、穆勒相比,德国人列昂纳多·奥尔什基(Olschki L. 1885~1961)与奥地利学者维斯特的著述、思想对俄罗斯术语学派的影响可能更直接。维斯特的名字已逐渐为我国术语界所熟知,而奥尔什基的名字则可能还是陌生的。据维斯特的著述披露,奥尔什基是海德堡大学罗曼语教授。他在1919年发表了一部题为《新语言科学文献史》的3卷本巨著。其俄译本于1933~1934年在俄国出版。该书研究了中世纪到文艺复兴过渡时期技术语言的发展状况。

科学总是通过用语言写下的文本来表述的,奥尔什基把这人所共知的事实变成了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在奥尔什基的著作问世之前,没有人知道,甚至没有人注意到,科学文献的语言问题应该属于哪个知识领域来负责研究。因此发现并提出这个问题就应该视为一大科学成就。这也正是奥尔什基的历史功绩之所在。

正如作者在引言中写道:"科学史从前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对学者的传略及其成就的描述,如今则变成了描述科学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历史……它完全拒绝研究平行发生的语言发展过程。而语文学对科学语言的形成、科学文体的表述也不感兴趣。哲学史、数学史和自然科学史都把语言看作是已有的,随时准备效劳的,而对表达思想和推理并不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比如:依靠符号和公式的自然科学通常把词语的作用看得很消极,对概念及其表达之间存在的惯常的联系也不感兴趣。"

"一般说来,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并不认为语言是自己思维的必需的前提条件,但在他们看来,语言却是使思想缜密的必要手段。一位当代物理学家说得好,各种已获得的认识的完善都取决于这一工具的性能。语言向来是科学建设的工具。……而在思想家与发明家眼里,语言的作用还不仅限于此。他们富于创造性地确定地影响了语言的发展与准确化,而当代的民间以及文学语言的财富……也潜在地、持续地为思维提供刺激与准确表达思想的手段。"[1]总之,在奥尔什基看来,科学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是互相依存、紧密相关的。

为了更深入阐释自己的上述观点,奥尔什基以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早期学者阿尔倍提(Alberti L.B.)、德国文艺复兴艺术的奠基人丢勒(Dürer A.)以及伽利略、布鲁诺等人为例,以敏锐的洞察力与科学的开拓精神,挖掘了他们的科学实践中与构建术语有关的实例,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术语的单义性问题、概念与词的关系问题、术语中的同义现象等。

奥尔什基著述的价值在于他对科学家如何凭借语言创造力来创建科学的概念进行了敏锐的观察,并把术语作为一种文化历史现象来对待。但术语在他那里还称不上是一门新学科。他的巨著会载入史册,但是他的光辉却多少被随后诞生的维斯特掩盖了。

维斯特是一个具有非凡创造精力的人。他一生的著述近500篇。他的学术、社会和经营活动的成就,同样令人赞叹。他在那篇具有开创意义的论文的开头提到了奥尔什基并且特别引用了奥尔什基的话,"语言学忽视科学语言的形成"。接下去,他写道:"这项任务迫使技术人员研究这一他们似乎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又一直轻蔑看待的问题。然而,只要深入观察概念、名称及实物间存在的联系,他们就会愈来愈承认语言领域内科技工作的重要性。"

"应该承认,语言学家没有技术人员的合作而单独地进行研究,就不可能卓有成效地开展技术语言的规范工作……把语言建设看成是一项与修路或造机器毫无区别的技术课题,也同样是错误的,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科学地规范语言应该看作是应用语言学,正如同可以把技术称作应用物理学一样。在这项工作中,语言学工作者应该获取技术知识,而工程师应该学习语言知识,要进入这两个领域的临界地带,工程师比语言学家要容易些。"[1]维斯特的著作正是致力于开拓这一临界地带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

维斯特认为:"科技语言是与概念对应的声音符号(语言表达)体系。"他创立了一套技术语言的词语与构词的结构体系。后人认为,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它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但也不无启发。许多年以来,这本书成为术语学唯一的一本像样的参考书。特别是对那些非语言学家出身的术语学家来说更是如此。语言学家对维斯特研究语言和术语的内部形式以及隐喻过程是表示支持的,对维斯特描写的一些语义现象也很感兴趣。

维斯特对术语的准确性与单义性的认识已经非常明确,有碍准确性的情况诸如同音异义现象、同义现象、多义现象等,在他看来,都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由于对确定术语本身的复杂性有较深的了解,他没有走向极端。他曾写道:"完全取消同音异义词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不同专业间的同音异义词,他是主张保留的:"实际上也不要求绝对的单义性……相对的单义性就足够了","然而,当需要强调同一概念的某一个方面时,同义词常常是必需的。"

在强调规范化的同时,维斯特并不反对创建新词。他认为,"规范化对构词有促进作用,在规范化过程中构造新词要比选择已有的词重要,因为专门为已有概念创造的新词语比之科技思想尚未达到现代水平时创立的词语更能体现术语与概念间的对应。"

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

据有关材料记载,最早报道有关维斯特著述消息的是1932年第1期的《俄德科技导报》。该刊同年的第3期还载有维斯特著作的详细摘要,可是作者的名字被隐去。[4]

在俄国术语学派的创始人洛特的文集中,出现在参考文献中的维斯特的著作,都是用德文注出的。另一位俄国术语学派的重要人物德雷津(ДрезенЭ.К.1895~1936),在1932年的《国际语言》杂志上刊登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技术语言规范》一文,这实际上是德雷津的第一篇术语学著述。但此前他发表的其他学术领域的专著已经有10多部了。今天读来,德雷津的这篇东西明显地带有当年的意识形态烙印。作者没有忘记指出,维斯特"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了某些现象和事实之后,维斯特被迫做出一系列资产阶级科学意料之外的结论。"德雷津一方面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为资产阶级利益实行的规范语言的方法应该批判地由无产阶级来掌握",另一方面又说:"无疑这些方法中有许多有价值、有用的东西,应该由我们来加以研究";"值得我们关注、研究并批判加工"。

德雷津本人对维斯特的著述的确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不仅如此,他还与几位合作者一起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使维斯特那本书于1935年在苏联用俄文出版。更为重要的是,在翻译研究维斯特著述的过程中,他本人的学术研究立场与视角也发生了很大的转折。

当然,维斯特的著作影响绝不仅限于此。可以说,整个俄罗斯术语学派的产生与形成,都与维斯特以及维斯特之前的西欧学者的启发与影响分不开。这一点是当今俄国术语学界一致肯定的事实。

参考文献

[1]ТатариновВ А.Историяотечестве нного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я.Том2,Книга1,Москва:МосковскийЛицей,1995.

[2]ВведенскийА И.Логика,какчасть теориипознания.СПБ,1912. 460-462.

[3]ПуанкареА.Онауке,1990.389.

外部因素影响 篇7

关键词:总图布置,物流,外部因素

1 前言

对总图运输专业而言,在大型钢铁企业的建设过程中,总图布置是前期规划及设计的重点工作之一,其落实和执行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并延伸至投产后的企业日常生产管理,是非常重要而又漫长的过程。它对物流成本、企业规模、未来发展方向等均有重大影响,因此常常引起企业决策者和钢铁企业总设计师的高度重视。

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宝钢总图设计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影响钢铁企业总图布置的主要外部因素,以钢铁企业设计和管理人员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

2 外部运输条件

钢铁联合企业生产每吨钢所引起的相关外部物料运输量达6t之多,内部运量可达12~15t,故钢铁企业的总图布置与外部运输条件必须紧密结合,使内外物流更加短捷、顺畅、成本最低。常见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道路、铁路、水运等,从成本上讲,一般水运最低,其次为铁路,道路最高。钢铁企业外部物流条件往往决定了内部物流方向,同时也基本确定了其总图布置方式。通过对外部运输条件的分析,可以使钢铁企业的总图布置更加合理。

如宝钢股份厂区,整体布置在长江南岸,一期工程原、燃料水运率达到95%,成品水运率也达到45%,因此,采用“一”字形布置,使原料和成品都贴近长江布置,原料码头与原料场靠近布置,成品码头尽量靠近成品车间,为利用水运创造条件,同时铁前系统紧密衔接,铁后系统相对集中顺畅,厂内物流整体顺畅短捷。

2.1 码头岸线、航道条件

水运包括码头岸线条件和航道条件两部分。码头的设置决定了现在和远期的船舶大小,而航道条件又决定了专用码头的规模。码头的设置受水运运量大小、可利用岸线长度、港池深度、海水流速、波浪大小及后部配套设施场地等条件的影响,其对钢铁企业总图布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料进出的方向上。一般如果岸线较长,总图布置可以考虑"一"字布置,原料从一端进入,成品从另一端发出,物流成本最低(如宝钢、日本福山制铁等);如果岸线较短,总图布置可以按照“U”形或者“L”形布置(如日本鹿岛制铁),使物流顺畅,无折返或迂回。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进口铁矿,同时煤、钢铁成品等利用水运也越来越普遍,因此毗邻港口建厂的优势也就越来越明显。有条件采用水运时,在总图布置方面必须妥善处理好港址的选择及码头的布置问题,并慎重考虑与企业近期、远期的发展关系。

如湛江钢铁基地的北侧海域,风浪小、海水流速低、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因此,其总图布置形成北面临海,东、南、西为陆地的格局,这也是没有布置在东海岛其他位置的原因。

2.2 接轨条件

铁路运输在陆地运输中由于其运量大、成本低、运距远且稳定可靠而备受重视。同时,铁路运输也受区域铁路枢纽的能力、铁路建设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大部分钢铁企业位于内陆地区,外部运输主要以铁路为主,因而外部铁路对其物料进出有重要的影响。接轨条件对总图布置的影响具体体现在接轨站的站场型式、疏解能力、位置、铁路专用线的进厂形式上。同时,对钢厂的发展方向和外部运输的要求也有较大的影响。另外,接轨点距厂区较近时还应考虑铁路标高及展线的影响。

2.3 外部市政道路条件

道路运输虽然运量有限、运营成本较高,但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外部道路的建设也不像水运和铁路运输那样有诸多限制。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采用道路运输的比例逐年提高,特别是在原料来源地和成品销售地均较近的情况下,往往采用道路运输。因此,外部道路的进出位置及其等级也对总图布置有较大的影响。如外部市政道路条件较差时,总图布置就需考虑铁路、管道、胶带等运输方式。

3 水文、气象因素

3.1 水文条件

水文条件中有两个因素对选址及竖向布置具有较大影响:一是防洪、防潮标准的设定,该条件对总体布局中的竖向设计影响较大,在内陆靠近河流的地区建厂,竖向最低场地标高主要考虑防洪、防涝的要求;在山区建厂时除了考虑周围河流的防洪以外,还应考虑四周山体的截排洪设计;在沿海地区建厂,除了考虑防潮标准中的最高潮位外,还应考虑防浪和场地排水的要求。二是地下水的深度和地下水是否对混凝土有侵蚀性,地下水位较高或地下水对混凝土有侵蚀性的场地应尽量避免布置主体车间或地基处理量较大的设施,从而避免建设投资的大幅度增加。

3.2 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包括气温、降水、风况、雾况、湿度、雷暴等。其中对总图布置影响最大的是全年主导风向,其对钢铁企业污染源设施和对环境要求较高的设施的布置都有重大影响。随着产品的深加工的不断深入,其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外在总图布置中首先考虑将轧钢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侧,然后再考虑其它厂房的布置,可见深加工设施对环境要求及其布置的重要性。这也是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和予以重视之处。对于钢厂中产生污染或本身环境要求不高的设施和车间,宜将其布置在最大风频的下风侧,从而避免其对环境要求高的车间和设施的影响。

4 地形、地貌和地质因素

平原往往是河流长期冲积而形成,其地形、地貌均较平坦,地质条件也较均匀(除非场地存在断裂带等不良地质情况),因而对总图布置模式的影响较小。但一般在厂址选址时为节省耕地,多选址在丘陵和山区。考虑钢厂建设用地面积较大,往往建设场地的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质情况也多有不同,从而对总图布置产生较大影响,我国的大部分钢厂均建设在丘陵或山区。故分析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对总图布置影响显得尤为必要。

在丘陵或山区建厂,为保持场地的稳定,节约土方和工程地基处理费用,方便运输联系,总图布置中的厂区方位宜与自然地形的等高线平行或大致平行。钢铁企业的建设场地往往在选址时已经确定为适合建厂的场地,但场地内的地质情况并不尽相同,因此,在总图布置时要摸清各种地质分布情况,尽量避免将主体车间布置在地质条件差的场地上。特别要注意场地内存在的流沙、地质断层、地质漏斗、滑坡、地基承载层较深等地质条件。必要时适当调整总图布置方案,这样既可以减少地基处理的成本,也进一步保证了主体车间的安全性。

5 相关规划因素

钢铁企业往往是城市经济和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又需要以城市为依托充分利用众多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往往邻城而建。因而,钢铁企业的建设和生产应满足和适应城市规划的要求,与城市构成有机整体。

城市规划内容繁多,主要包括用地规划、工业规划、农业规划、居住区规划、交通运输规划、电力系统规划、环境规划、给排水规划等。其中的用地规划明确了钢厂建设和发展用地范围;工业区规划明确了钢厂周边的工业布局情况;居住区规划明确了人流的方向;交通运输规划明确了外部物流的方向;电力系统规划对开关站和电缆沟的布置提出了要求;环境和给排水规划则对企业的污染源和外排废弃物场地的布置提出了要求。以上规划从物流、人流、用地范围、与周边的环境关系等方面对总图布置提出了要求。特别是交通运输规划,其对钢厂的总图布置模式的影响尤为重要,因而合理的总图布置方式应与之相协调。

6 建设场地的面积和形状

建设场地的面积和形状对总图布置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前苏联对钢铁厂用地形状的分析研究结果,钢铁厂主体设施的用地长宽比以1誜1.4左右为合理。这种比例即保证了主体设施的合理平面布置,同时也保证了主要物料流向及各种能源介质管线长度的合理。这种比例对钢铁厂建设中前期的用地范围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果场地受限较多,所提供的用地面积较小或用地形状不规则,则往往需要根据建设场地的面积和形状来确定总图布置模式。如在呈狭窄长条形的场地上,宜采用长条形或“一”字形布置模式。

鉴于新建钢铁基地的建设、生产规模以及社会影响较大,我国在新建钢铁企业时往往不会对此过多限制,而是尽量保证场地面积和形状的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场地的面积和形状对钢铁企业总图布置的影响相对较小。

7 其他外部因素

根据钢铁企业所处的地区不同,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企业周边的军事设施,包括军事通道、军事训练场地、隐蔽性军事设施等,还有钢铁企业附近机场飞机起降高度、机场跑道方向,周边大型企业的位置、防火防爆要求,附近居民点的卫生防护,用水用电条件、工业配套条件等因素,这些设施对钢铁企业的总图布置(如原料场、炼焦、烧结、炼铁等区域)也有较大影响。虽然这些设施距钢铁企业有一定的距离,看似不起眼,但对钢铁企业总图布置仍然具有较大影响,往往限制了钢铁企业中某些设施的布置,因此,在总图布置时要充分考虑现有的周边各种企业、设施等的特殊要求,以免因某些比较隐蔽的因素而影响整个钢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8 结语

钢铁企业总图布置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泛,遇到的问题错综复杂,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也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建设成本和生产成本高低,系统地、综合地分析各种外部因素,分清主次,适当调整总图布置方式,最大程度地保证总图布置简洁、功能分区明确、物流规划合理。除此之外,钢铁企业总图布置还需要考虑诸多内部因素,如企业规模、产品方案、工艺配置、厂内物流衔接方式、建筑朝向等因素,本文就不再详述。

参考文献

[1]雷明.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外部因素影响 篇8

关键词:会计,诚信,评价体系,税收征管模式,财政监督

一、引言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更是会计行业生存之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 会计信息与公众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强。会计信息的失真失实, 不仅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还会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 更阻碍了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构建。从2001年4月朱镕基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写下“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原则, 不做假帐”到现在, 从国内的四川长虹财务造假案到国际上的安然、环球电讯、世界通信、施乐的财务舞弊案, 因会计诚信引发的危机俞演俞烈, 整个会计行业面临着信任危机, 这不能不说是整个会计界的悲哀。学者们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利益驱使、制度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等方面分析了会计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 本文认为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不恰当的评价体系及管理模式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并进而影响会计诚信的重要原因。

二、会计诚信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 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公司所有者 (以下简称所有者) 、债权人、政府机构、公众。其中所有者、债权人中的金融机构, 以及政府机构中的涉税部门、财政监督部门等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程度最为突出。外部信息使用者给企业经营者的各项考核指标、评价指标、管理指标为会计信息的造假提供了“原动力”, 它诱发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并最终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发生。本文认为, 导致影响会计诚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恰当的评价体系导致企业粉饰数据

(1) 所有者的业绩考核、资本市场的“生命线”是粉饰数据的原动力

如同高考过分强调分数而成为社会的顽疾一样, 所有者对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这些经营业绩考核设定的指标也成为管理者期待逾越的魔障。这些与报酬、晋升等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业绩考核指标的计算又无不涉及会计数据。因此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有效的调节数据、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也就成为管理层受益的最佳途径和最后的法宝。

而在火热的资本市场, 企业为了发行股票多募集资金, 连续盈利、10%的净资产收益率已成为上市公司的“生命线”。有趣的是, 证监会相关的统计资料表明随着监管部门“生命线”的调整, 各上市公司公告的年报数据也总是随标准的变动而变动, ST企业也往往会在连续巨额亏损后迎来一个利润丰厚的年度。企业按照监管部门的政策调整数据、利用规则创造数据也就成为资本市场的奇观,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整个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丑陋的一面。

(2) 金融机构不切实际的资信评价体系导致企业篡改数据

资信评级是对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价,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资信评级结果越来越被市场经济主体广泛采用, 但纵观金融机构的评价体系, 能够发现其评价体系过于侧重定量方面, 资信评级分析方法多以业绩分析为主, 并且其评价体系也未能考虑不同行业、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因素, 其指标往往高不可攀。对于大量需从信贷市场融资的企业来说, 篡改数据成为其唯一的可能。而通过恶意编制假报表、假数据, 骗取资信等级不仅有国内的还包括国际著名企业, 美国安然公司曾因隐瞒公司的真实财务和经营状况, 恶意欺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信用评级机构和广大投资者, 操纵公司的股票价格, 隐瞒巨额债务而破产。而国内大部分企业往往因为取得贷款的银行不同会编制不同的会计报表, 其原因仅仅是各银行评价指标的不同, 在一定程度上, 现行的一成不变、脱离现实、短期性的资信评级体系也成为企业篡改数据、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诱因。

2、现有税收征管模式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1) 征税依据比率化、方式简单化导致企业倒挤、拼凑数据

税负评价本是参照各个行业的行业标准以及同类企业的能耗、物耗平均值, 结合当地实际, 而制订出的用于评估的分行业投入产出比、产品耗能比、行业平均利润率以及行业平均税负的指标。它通过对同一纳税人不同时期的情况进行纵向比较, 对同行业不同纳税人同一时期的情况进行横向比较, 综合分析测算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实际纳税的差距, 以确定管理和检查的方向与重点的一种管理评价手段。它其实是一种理论数据, 不同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工艺流程、机器设备、管理水平的客观差异其实际上的税负必有差异。但实际在税收征管过程中, 企业人员视其为高压线、红线, 而税务人员把它看成了一把尺子, 对于低于税负的企业就会被约谈, 进而成为补税的依据。其粗放的征管模式最后导致的结果是, 根据增值税税负计算进货成本, A成本替换B成本;根据所得税税负倒挤人工成本、管理成本, 我们企业的各项指标在此种征管模式下就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在各方面都符合了“规范”的要求。税务机关与企业各取所需, 企业在拼凑出符合“规定”的数据时, 会计信息虽然“可比”但不再“可靠”不再“真实”。

(2) 强势的“税法”与弱势的“会计法”使得税务部门成为会计行业“伪主管”, 并进而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 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不得采用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相悖的会计处理方法。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也强调, 加强会计监督、规范会计秩序, 是赋予财政部门的法定职责。现实中由于编制及体制等诸多原因的限制, 财政部门基本未能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有效检查, 也更谈不上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反观税务部门由于经常性的税务检查、评估、稽查, 每年例行的年度汇算清缴, 使得税务机关对会计的影响程度远大于财政部门, 同时也让“税法”在和“会计法”的抉择中更表现出“普遍适用性”和“强制性”。其结果就是理应服务于企业所有者、债权人, 并为其提供符合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财务报告的财务会计变成了服务于税务部门的税务会计。税务部门也顺势占位代行“伪主管”职权, 因此会计在遇到会计政策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 通常为避免纳税调整就错误的选择税法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促进会计诚信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完善资本市场管理措施

管理层为满足业绩考核及资本市场管理的需要, 调整会计信息源于企业会计准则及资本市场管理的缺陷, 因此制订会计准则时应尽可能的减少准则本身的不确定性, 减少管理层通过会计政策多向选择的方式变相实现业绩考核目标。此外, 资本市场监管者应减少过多的政策性限制, 增加非会计指标体系在市场监管中的比重, 减少上市公司通过调整会计信息的手段满足资本市场监管的可能。

2、强化财政部门会计监督职能, 引导企业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财政部门应切实履行会计监督职能, 定期联合工商、税务、监察、检察、银监会等部门加大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力度, 充分发挥其财政监督的主导作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提高企业及相关会计人员的违法成本。财政部门也可授权行业协会加强对本行业会计信息的检查, 以行业自律的方法对违反准则、制度的企业在行业内予以通报。通过各种途径的引导企业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为维护会计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创造条件。

3、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库, 实现企业资源共享

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要求, 会计信息提供者往往有不同要求, 一方面希望能减少纳税, 希望会计信息能反映较少的收益和较低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金融机构, 它希望能从会计信息中反映出其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会计信息数据库, 让不同信息使用者直接从数据库获取资料, 进而实现企业资源共享对于杜绝企业修改会计信息至关重要。当前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广泛, 如工商、税务、海关、财政、银行。近期我们也注意到国家通过了《企业信息公示条例》并建成了企业信息公示平台, 这将为是改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创造条件。

四、结语

倡导会计诚信不仅仅要求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的素质, 作为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更应为其营造诚信经营的氛围、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困惑已久的会计诚信问题, 为构建诚信社会、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贾彦兴: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12) .

[2]张前: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剖析—基于公司治理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 2009 (3) .

外部因素影响 篇9

外部经济失衡, 指的就是国际收支表的失衡。我国外部经济的失衡, 最突出的表现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持续盈余, 也就是我们说的双顺差。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成功, 但是外部经济失衡带来的超长增长的双顺差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 添加了许多的不稳定因素,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 贸易顺差的大量增加使得2008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顺差达4361亿美元左右, 大量和不断上升的经常账户盈余恶化了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关系, 引发贸易摩擦和冲突;另一方面, 巨额贸易顺差与资本净流入一起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 外汇储备的大量积聚引发流动性过剩, 表明资源的配置并非处于最佳状态。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能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 但过量的外汇储备就会导致资源浪费和储备货币贬值的风险, 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二、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影响因素分析

在开放经济的背景下, 讨论影响我国外部经济失衡的因素, 就不能单方面分析我国的原因。我国外部经济失衡的影响因素主要可集中为经济总量最大、最具代表的中美两国的经常账户失衡的影响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中美贸易发展迅速, 双边贸易总额持续增长。按照中方的统计, 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由1990年的118亿美元扩大到2011年的4467亿美元, 现在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随着双边贸易总额的增长, 美中贸的不平衡也开始加剧。从1993年开始, 中国对美贸易从原来的逆差转为顺差, 之后顺差规模不断扩大, 到2011年已达到1884亿美元, 比1993年的63亿美元增长了近30倍, 扩大趋势十分明显。而据美方统计, 美对华贸易逆差始于1983年, 并且从2001年开始, 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 逆差规模在2005年时为2016亿美元, 占美国全部贸易逆差的26%。长期以来经常账户的顺差一直在双顺差中占据主要地位 (从2009年开始, 双顺差中资本项目顺差的比例有所提高, 但仍然不占据主要地位) 。以下主要从美国和中国两方面来讨论影响我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各种因素。

1.美国方面的影响因素。

(1) 高消费、低储蓄。储蓄不足是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主要原因。美国属于典型的消费拉动型经济。二战后, 美国一直采取刺激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并以此来维持经济增长和就业, 推动美国向消费性社会的加速蜕变。同时利用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发达的金融体系鼓励增加消费甚至是提前消费, 导致进口需求不断扩大, 储蓄水平偏低。

近年来, 美国政府大规模的减税、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 人民收入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个人消费的增长。而同时,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美国连续降低贷款利率, 大规模减税, 不断刺激着国内需求。再加上美国一直宣扬的超前消费和借贷消费, 其国内消费规模更是超过了其消费水平。另一方面, 在维持着高消费的同时, 储蓄率却保持着极低的水平。美国的私人储蓄率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更远低于东亚国家。近年来, 美国储蓄率不断下降, 更是在2005年4月至2007年底连续每个月保持负的个人储蓄率。

(2) 巨额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与经常账户赤字有非常高的相关性, 从宏观经济学中经常账户赤字的等式[ (G-T) + (I-S) =经常账户赤字, 其中G-T为财政赤字, I为私人投资, S为私人储蓄]就可以看出财政赤字对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

2001年, 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对克林顿执政时期的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最突出的是采取了以减税为核心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 截止到2011年为止, 小布什政府执政时期所推行的减税政策所带来的累积财政赤字达到3万亿美元。在2011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0%的警戒线, 达到了二战后的最高水平。美国财政部研究机构对美国自2001年以来产生的财政赤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从2001到2011年, 累积财政赤字约为11.7万亿美元, 由小布什执政时期所推行的政策导致的财政赤字累积为7万亿美元, 占到了这10年财政赤字累积额的59%。其中减税政策导致的赤字累积为3万亿美元, 而由奥巴马政府所制定和推行的政策所导致的赤字积累约为1.4万亿美元, 占这10年累积额的12%。从有关资料可以看出美国对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反恐、减税等措施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 在金融危机后为了恢复经济增长, 为了抵消私人储蓄增加所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 政府采取激进的财政政策。另一大负担源于美国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所造成的巨大养老保险支出。

(3) 产业结构调整。美国、欧洲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进行了以“去工业化”、“空心化”、“虚拟化”为特征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其主要内容是在国内集中资源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会计、律师以及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同时, 将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低附加值的加工业通过跨国公司或者加工贸易向外转移, 使得纺织、钢铁、服装、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资本外流和劳动力成本提高而逐渐丧失了国际竞争力, 从曾经的国内传统优势产业转变为主要的进口竞争性产业。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具备劳动力比较优势以及较大的市场潜力, 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加快了将传统的制造业的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中国在这样国际分工的浪潮下日益成为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和各类制成品的出口基地, 也因此被称为“世界工厂”。这就使得中国在部分产品的生产上的绝对优势转化为出口竞争力的优势, 导致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方面使得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增加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的比重却不断下降, 大量消费品和制成品依赖进口, 贸易逆差扩大。加剧了美国与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不平衡。

(4) 对高科技产业进行贸易限制。美国在转移其国内产业链末端落后产业的同时, 国内主要发展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大量的消费品和制成品依赖进口, 但却限制高技术产业产品的出口, 进一步加剧了不平衡。

(5) 美元的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地位。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长期居于核心货币地位, 同时作为最具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国际储备货币, 使得其他国家长期以来形成对美元的依赖, 美国因此能获得别国无法获得的特殊利益和权利。美元的这一特权开始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 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赋予了美元中心货币地位, 美元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力的最主要来源。这一体系虽然于1973年解体, 但是美元的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地位却没有动摇。这一美元特权不仅使得美国可以通过发行货币来维持经常项目逆差, 不受外汇储备的约束。美国利用经常账户逆差获得了国内高消费所需的大量物质产品, 弥补了国内巨大的储蓄缺口。而其他国家则需要通过贸易顺差或借贷来获得对外支付能力, 但借贷形成的债务最终仍需靠贸易顺差来偿还。同时其核心地位和其作为最具流动性的货币的事实使得经常项目顺差国将美元资产作为外汇储备的主要资产, 从需求上又推动了美国经常账户的逆差。美元的这种特权可以说是美国经常账户长期赤字的根本原因。

2.中国方面的影响因素。

(1) 储蓄过度, 消费不足。中国由于国情以及历史和文化传统, 形成了老百姓强烈的储蓄意愿。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1999年的59621.8亿元增长到2010年3月的303302.5亿元, 同比增长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倾向于保持收入的部分比例用于储蓄, 以备不时之需。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人口结构。弗兰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 消费者理性地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来使用自己一生的收入, 据此来安排其一生的消费支出。年幼的时候依靠消耗前一辈的储蓄生活;到了年轻的时候, 开始工作, 倾向于保持一定比例的储蓄来应对不确定的需求和养老。而50岁以后人口倾向储蓄的原因是因为老年人不确定的意外支出和医疗支持较多, 同时为了养老支出, 减轻子女负担;到了年老的时候 (65岁以后) , 就主要依靠年轻时候的积蓄生活, 这个时候对储蓄是负的影响。

(2)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消费意愿不强。从长期来看, 中国居民储蓄一直都很高, 这反映了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强。居民存钱, 是为了医疗、子女入学、养老等, 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会直接导致居民对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 如果社会的保障体系完善, 那么居民就完全没有必要存钱, 反而会积极消费。

(3) 农村人口收入较低, 增长较慢。从图1及数据中可以看出, 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率远远低于城镇家庭, 城镇家庭收入在1988—2007的20年间增长了17倍, 而农村家庭收入仅增长了10倍。且农村家庭收入水平较低, 2010年的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相当于2002年的城镇家庭收入水平。接近8亿的农村人口收入严重滞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 农村潜力巨大的消费力得不到释放,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美好愿望就不能实现, 过剩的产出仍然只有严重依靠出口消化, 经济增长仍然要依靠出口拉动。

(2) 依靠劳动力低成本优势, 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20世纪80年代起, 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对外经济的开放发展。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加快制造加工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加工贸易, 持续增长的出口量为我国带来经济增长。在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分工发展及产业转移的外部环境下, 中国抓住了有利时机, 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充分发挥了中国的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将中国人口红利同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优势以及资本优势有机地结合。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作出了贡献。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也服务于进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为了鼓励出口,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如出口退税、减免所得税、货币贬值以及贴息贷款等优惠的对外经济政策, 这些政策对我国外部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但是, 中国粗放型出口增长方式的缺陷也非常明显, 除了产生的大量经常项目逆差以外, 也使得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

三、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的选择

1. 被解释变量。

以经常项目顺差为主要研究对像, 则经常项目顺差可以用进口差额来代替, 因为中国经常账户中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账户顺差的主要原因, 于是选取进出口差额 (出口减进口) 为被解释变量y. (同时由于中央银行每个季度只公布一次经常项目数据, 本文考虑选择月度净出口数据作为经常项目数据的替代变量。

2. 解释变量。

(G-T) + (I-S) =经常账户赤字 (盈余)

(1) 其中G是政府支出, T为政府财政收入, (G-T) 为政府赤字, 是国家借款的政府组成部分, 于是选择政府收支差额为解释变量GT。

(2) I为私人投资, S为私人储蓄, (I-S) 是国家借款的私人部门组成部分。这两个变量都是受利率影响, 于是选择了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作为解释变量I。之所以选择储蓄存款利率而不选择贷款利率是因为存贷款利率的变化方向一致, 而高储蓄低消费的现状是我国消费力不足, 主要靠出口拉动经济的一个主要原因。

(3) 选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作为解释变量EXR。人民币汇率直接影响的进出口, 并且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人民币币值低估是造成中国经常账户长期顺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检验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程度。

(4) 选取抚养比 (人口负担系数) 作为解释变量P。根据收入的生命周期理论, 非劳动人口主要是储蓄的消耗者, 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消费水平, 间接对贸易差额产生影响。

(二) 模型的设立。

(三) 计量分析。

1.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对被解释变量进出口差额 (Y) 进行单位根检验。从检验结果看说明进出口差额 (Y) 是非平稳序列。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EXR) 是非平稳序列。财政收支差额 (GT) 是平稳序列。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 (I) 是非平稳序列。人口负担系数 (P) 是非平稳序列。模型回归结果的残差项的t检验统计量的值为-4.506140, 小于相应临界值, 可见残差项序列无单位根, 各变量之间协整。说明可以按照这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2. 回归结果。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得到以下结果:

3. 经济意义检验。

从经济意义上来说, 政府财政支出越多, 赤字越大, 进出口差额越小, 经常账户逆差越大。回归结果中β1=-1.21, 变动方向与经济意义相符。利率水平越高, 国内消费意愿和投资意愿越低, 则出口越大, 进出口差额越大。回归结果β2=492.75, 与经济意义相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越低,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 则出口减弱, 进出口差额变小, 检验结果β3=-140.99与现实经验不同, 经济意义检验不通过。可能是由于多重共线性的原因, 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人口负担率 (抚养比) 越低, 说明非劳动人口比重变小, 是属于增加储蓄的因素, 同时非劳动人口没有劳动收入, 非劳动人口比重的缩小会带来更多投资, 过剩的产能就只有转出口, 因此会加大贸易顺差。检验结果β4=-911.39, 与经验判断符合。

4. 统计检验。

(1) 拟合优度: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到R-squared=0.763, 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757, 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高。

(2) t检验:与β1β2β3β4相对应的t统计量都比较显著。说明有较高影响程度。

5. 计量经济学检验。

(1) 多重共线性检验。由于前面的EXR变量的经济意义与传统的经验估计不同, 初步判断存在多重共线性。于是进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 选择EXR、GT、I、P数据。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 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 证实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或者说多重共线性不严重。说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EXR) 系数确实为负, 人民币越升值, 经常项目顺差的问题越严重。

(2) 异方差检验及修正。恩格尔 (Engel) 于1982年提出了在时间序列背景下也有可能出现异方差性。由于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 所以运用ARCH检验判断是否存在异方差。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得到 (n-p) R2=33.4>χ20.05 (1) =3.84, 说明存在异方差。运用使用White异方差一致协方差使用进行修正得到:

四、结论

从回归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人民币汇率对于经常项目顺差的影响并不是像传统经验想象的那样, 升值有利于缓解中国长期经常项目顺差以及全球经济失衡状况。人民币从1995年开始一直升值, 到2009年3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了19%。但是这期间中国进出口差额不断上升, 对美国贸易顺差却没有停止增长。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对全球经济失衡的的程度有所缓解, 因为人民币升值会促使企业进行技术管理的改革去提高效率, 弥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价格优势减弱。并且中国廉价劳动力价格优势明显, 不论在人民币升值前后, 其工资成本不仅低于美国, 而且低于第三国。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虽然低于中国, 但是这些国家不具备与中国同等的生产能力, 因此不具备成为第三国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的出口既不会被第三国的出口所替代, 也不会被美国本国的生产所替代。中国对美国出口数量不会减少, 但是出口价格会相应上升。因此缓解失衡问题, 不能单单依靠人民币的升值。政府财政收支差额影响投资和消费, 支出越多, 赤字越大, 进出口差额越小, 经常账户逆差越大。利率对经常账户差额是正向的影响, 对资本账户也是正向影响, 利率越高, 投资越少, 国外资本流入越多, 因此为了缓解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 有必要在不影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调低利率, 引导消费和投资。

参考文献

[1].周凌飞.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分析.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2007.4

[2].苗长青, 李冬梅.认识全球经济失衡的症因.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7)

外部因素影响 篇10

不同的电气设备由于材料构造、使用情况等等不同其寿命也不同。但是,我们发现相同的电气设备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其损耗程度也大不相同,寿命相差很大。不同的自然环境对设备的影响程度不同,如温度、湿度等等都可能成为影响电气设备的主要因素。因此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制定不同的对策,采取针对性措施,将有利于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 外部环境因素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几乎所有电气设备的技术指标中都有对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振动等使用场所环境因素的限制规定。这说明外部环境因素对电气设备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设备的故障率、使用寿命、甚至是能否正常工作等。因此,探讨外部环境因素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对电气设备管理工作而言意义重大。

1.1 温度

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长期超过规定的允许范围,均容易引起设备故障。温度过高,铜铝等导电金属材料长期工作温度超限,金属材料可能软化,机械强度也会明显下降;电接触导体表面剧烈氧化,接触电阻明显增大,导体接触不良,电接触稳定性差;对于根据耐受高温能力分级的绝缘材料而言,温度超限会导致绝缘材料老化,性能下降甚至击穿;环境温度过高或空气流动性差,散热效果不佳,将导致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准确性下降,容易过热跳闸,甚至损坏。低温环境对电器中的油类、弹簧机构、液晶屏、电子芯片等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1.2 湿度

湿度过高会降低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一方面湿度过高,空气的绝缘性能降低,容易引发短路故障。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分附着在绝缘材料表面,会使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降低,特别是年限较长的设备,内部积尘吸收水分后,绝缘电阻更低,容易造成绝缘击穿故障。再者,湿度高利于霉菌的生长,易破坏设备的绝缘性能。大家都知道,潮湿空气容易导致电气设备内部和外壳金属部件锈蚀,易降低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引发电气故障。

1.3 粉尘

粉尘的产生,不仅会污染环境,损害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危害。如粉尘在断路器上端凝结沉降容易造成相间绝缘强度大大降低,诱发相间短路事故。粉尘在继电器、接触器等触头间堆积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故障。粉尘若堵塞通风道,导致设备散热不畅,温升过高,设备可能会无法正常运行。

1.4 海拔

海拔对电气设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绝缘强度、分断能力和温升三个方面。海拔越高,气压降低,空气的密度和湿度相应减少,会引起外绝缘强度的降低。电气间隙击穿电压下降,空气介质开关电器灭弧性能降低,设备的分断可靠性下降。海拔越高,空气介质冷却效应降低,散热能力下降,加之紫外线辐射增强,绝缘材料易老化,电气设备易发生故障。

1.5 振动

振动会造成电气设备零部件疲劳损坏,磨损和松动,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如对于有触点元件而言,振动极易引起触点接触不良;对于机壳和机座而言,振动频繁容易出现断裂或变形。有数据显示,振动还将加大尘土进入电器内部的几率。[1]

1.6 人及动物人或动物有意或无意触及电气设备导致触电或设备误动作,易发生人身伤害或电气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设备的防护装置缺失或者设置不合理。

1.7 其它

其它因素是指一些不可预见的外力因素,比如暴风、雷电、大雪等恶劣天气下产生的不可抗力。比如暴风刮倒电杆电线、雷电导致跳闸等等。在一定时期内有很大几率发生诸如此类的异常天气时,设备管理人员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电气设备检查和维护。

2 针对影响制定的对策

2.1 防暑、防冻措施

高温天气,考虑温升的影响,应对电气设备采取“防暑”措施,包括加强通风管理,保证设备区域以及设备本身的散热;由于高温导致轴承润滑油易流出需补油;加强设备点检,及时反映设备的异常温升、响声、振动等;对工作在温度过高环境的电气设备,可采用冷却风机进行强制降温等。冬季低温天气,应注意防范油压控制的电气设备易因液压油粘性增大无法正常启动和运行,需提前投入电加热器,做好“防冻”措施。

2.2 除湿措施

环境相对湿度过高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将造成较大威胁。因此采取合理措施,减轻环境湿度对电气设备运行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对其室内外环境进行防潮除湿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的防潮除湿措施包括:采取通风、局部隔离等除湿措施,必要时给电控柜加盖防水罩;有条件的安装空调或工业除湿机,快速自动解决潮湿问题;为防止凝露,可在电气柜内合适位置装设加温型或排水型除湿器;封堵连通室内外的电缆通道口,在防小动物的同时也能防止潮湿水气进入;杜绝屋顶屋面积水渗水透水;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关好门窗和柜门;长期未开动设备,有可能受潮的必须先进行烘烤,经摇测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送电运行等等。

2.3 通风防尘措施

使用场所中的粉尘在设备上沉降容易影响设备散热、导致触头电接触不良或加大相间短路的可能。对工作在灰尘过大环境的设备,要选用防护等级高的产品或及时采取通风防尘措施,必要时可在重点电气部位上加盖防尘罩。电气维护人员应定期对电缆接头、接触器和断路器等主要电器元件以及大型电机、变电所、变压器等等进行除尘,定期检查开关设备的触头及接线,提高电气设备的抗尘能力。有条件的电气柜或者场所,在采取通风措施,风道入口应设置过滤装置且保证足够的空气流量用于散热。

2.4 合理选择产品型号

电气设备选用时,首先应该根据设备所处位置、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初步选定产品的种类和型式,如考虑户内户外、海拔高度、环境温度及防尘等等。接下来才是根据负荷情况、工作电流、工作电压等基本运行参数来选择准确的产品型号。在计算设备的额定电流和电压时应考虑工作环境温度和海拔高度对额定电流和电压的影响,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一般非高原型的电气设备使用环境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当使用地区海拔超过制造厂家规定值时,由于大气压力、空气密度和湿度相应减少,使空气间隙和外绝缘放电特性下降,应对设备最高允许工作电压进行修正,另选高原型产品或者外绝缘提高一级的产品。[2]又如在实际运行中,环境温度超过规定的基准温度时,由于温升过高超过设备可接受范围,也需要对其额定电流进行修正。根据设备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型号是保障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

2.5 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

电气设备本身做好保护接地,以避免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后在设备金属外壳上和电缆的钢带上产生危险电压,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保护接地装置和漏电动作保护装置相互配合,实现对漏电的检测和设备保护性动作。保护接地装置应完好无损,做到定期检测。电气设备的危险部位应做好防护,并设置警示牌,以防人和动物误触。

2.6 加强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加强电气设备的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非常有必要。环境状况和电气设备自身状况随时间动态变化。电气值班人员每日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巡查,发现电气隐患如发热、接触不良等及时处理,防止造成更大的电气事故。对一些大型的、高压的、平时不便停机检查的设备一定要制定计划定期检查,利用一些停车间隙,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根据天气情况、设备种类等组织的如雷雨季节专项检查、起重设备专项检查等能补充我们在特定的时期对电气设备的防范性检查工作。将电气设备的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三者结合起来,电气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3 案例分析

某厂一离心车间共有18台11kW的离心机,均由变频器控制运行。变频器本身对环境的要求是:周围湿度90%以下,室内应无水蒸气、无水滴等。实际的车间环境条件是:离心机不可避免的大水作业加之南方气候潮湿,特别是每年3月~4月回南天的影响,电柜极易受潮起水珠,特别是在长时间停车后再启动时经常出现变频器故障。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空气湿度过大内部电路板或元器件受潮致使变频器无法正常工作甚至直接烧坏。为此,维护人员在柜内增加了加温型自动除湿装置,清除了电柜下方的积水,有效降低了变频器的外部环境湿度,减少了湿度高所致电气故障。如表1所示。

4 结语

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电气设备而言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温度、湿度、粉尘、振动等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对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威胁。老话说“出门看天色”,生活中的我们经常先“看天色”,预见性地解决出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应正视外部环境因素对设备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合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有效地将可能造成的危害降至最小,保障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

摘要:外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粉尘、振动等都对电气设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探究外部环境因素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对于我们制定对策、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保障电气设备高效安全运行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因素,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田瑞利.振动对尘土进入电器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2]GB/T 20635-2006,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用高压电器的技术要求[S].

外部因素影响 篇11

关键词:双语教学;新闻传播学科;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39-03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兴起,全球性的交往愈加频繁,正如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预言的那样,“整个世界将成为一个地球村(Global Village)”。国内舆论环境和国际舆论环境的关联度日益密切,社会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话语体系多元化的局面。面對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十分重要。树立良好国家形象需要舆论引导,舆论引导简言之即“用观点和事实影响人”。舆论引导需要人才,引导国际舆论需要既精英语又通传播学的人才。因此,在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双语教学主要指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方式。“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1]教学中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范畴对应、作用互补,使得教学呈现出里因外合的完整环节。为此,笔者试探析新闻传播学科双语教学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统筹优化的途径,以实现该学科的蓬勃发展,培养能作用于国际舆论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中的外部因素指影响教学发展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两个方面。内部因素指影响教学质量的教与学自身的因素,如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方式等。

一、统筹教学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当教学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形成正向合力时,教学发展呈现良好趋势,当这两者形成反向合力时,教学则呈现出局部发展甚至停滞、倒退的现象。因此,要实现教学的快速、良好发展,则要实现内外因素的合力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考虑,构建一个良性循环传播学双语教学系统,以统筹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是较好的选择。

教学系统的第一步为外部社会大环境统筹发展。如国家颁布政策、下发资金支持传播学双语教学,工作岗位大量需求传播学双语教学人才。第二步为外部环境中的学院与社会支持、认可新闻传播学科进行双语教学。有了社会大环境的支持作保障,则能促进学院与社会重视、认可传播学双语教学的工作,从而能更多可能地满足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的物质(资金、场地、设备等)与意识(研究理论、发展规划、教学组织等)的需求。第三步为教与学内部因素的加强——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教学效能感主要指提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教学经验的总结和进一步学习以及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高昂度。学生学习动机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以及学习目标等”[2]。学院对学科的大量投入与激励政策,势必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使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大的精力,表现出更大的热情,不断学习有关知识,总结各方面的经验。学生更加关注的则是就业信息,社会对传播学双语教学人才的认可度高,需求量大,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双语学习。第四步则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融合。教师教学效能感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将较大地促进教与学的融合,这又将反过来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师生共同探索高效、多样的教学方式。最后,通过考核反馈教学信息,教师与学院要认真研究双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作为日后教学改进的实际材料。

二、优化教学外部因素

(一)社会环境

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新闻传播学科双语教学发展的有力支持。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9月出台的《关于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正式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力争在三年内开出5%~10%的双语教学”。同年10月,教育部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专业、开课比例等做了具体规定:“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金融、法律等专业,以及国家发展急需专业领域,力争3年内外语教育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这两段文件充分反映了国家教育局对双语教学的重视。

社会的认可度是新闻传播学科双语教学发展的核心动力。学生较为关注的问题是学习了这门学科是否为社会认可和需要,社会认可度高、需求量大将更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反之则可能表现为学生的被动学习。因此,应增强社会对传播学双语人才的认可度,在学生中形成双语学习的氛围,才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学校环境

充足的物质条件是传播学双语教学发展的基本保障。如果没有必需的资金、场地、设施和环境等物质资源,双语教学目标就不可能充分地发挥和全部实现,即使有所发挥和体现,也是局部的、小范围。笔者重点分析了传播学双语教学需要的场地与设施:语言实验室供师生进行听力、口语以及视听说课程教学时使用;电子阅览室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使用,学生可以浏览电子图书,使用各种音像资源,也可供教师在进行特殊课程或者课程的特殊章节教学时选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较大的网络教学活动如在线讨论等;社团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各学生社团活动和涉外交往,如英语俱乐部、日语俱乐部、ELLA、英语角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双语教学活动。组织海外回国人员举办指导性讲座和进行经验交流、图片展活动。同时定期邀请外籍教师进行传播学专题讲座,借此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丰富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一种会学习、会生活、会思考的人文精神。

学校的重视是传播学双语教学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物质力量本身并不直接发言,但它通过人的思想而间接发言”[3]。很多高校的决策者并没有真正洞察到传播学双语教学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媒介一体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因此并未真正给予传播学双语教学以全力支持,使传播学双语教学无法获得足够可支配的资源。“即使实践中双语教学计划制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同‘鸡肋’。[4]”所以要促进传播学双语教学的发展,必须得到学校的真正重视,努力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建立实施完善的激励措施。

三、优化教与学内部因素

(一)教的因素

1.教材

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选用合适的教材是双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预备两套教材——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外语水平有一定差别,教材的选择应紧密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对于外语起点较低的班级,应以中文教材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英文教材为主。如果盲目地追求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会挫败外语水平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外语水平较好的班级,应着手培养学生形成母语和英语两种能自由切换的思维模式。对这些学生应以英文原版教材为主、中文教材为辅,因为“只有读懂、真正地理解原版教材的内容,掌握知识体系,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西方思维方式的培养”[5]。另外,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应在网上下载最新资料作为辅助教材,以保证教授课程的与时俱进。

2.教育方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双语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讲授知识点、理论、方法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新教材的使用也仅限于PPT的使用”[4]。为改变传统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形成学中练,练中学的教学模式,笔者提出以下传统课堂之外的教学方式,以供参考。

(1)建立专业网站,实现知识的进出口贸易

新闻传播学科双语教学的内容既要切合国情,又要跟踪西方前沿,还要保证地道的英文,这样的高要求难为传统教材所企及。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网络教学是现阶段较实际的双语教学方式。

一是上传开放课程视频。开放课程主要选取海外名校,特别是美国常青藤大学的课程。开放课程的内容之丰富、理念之创新,大大超出新闻与传媒的范围,“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获得世界先进教育、教学资源的途径”[6]。

二是建立中英文案例库。案例库深入涉及国内外新闻传媒的各个方面,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剖析国内外新闻案例中得以运用,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库收集整理各种案例,不仅仅受用于本专业师生的双语教学,更是为其它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双语教学提供充足的中外新闻案例资源。

三是开设新闻日志专区。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日志专区,新闻日志是学生发表文章,上交作业的主要板块。教师要求学生定期写英文报道,并直接在网上批改报道,并反馈在报道下的评论栏里。学生通过定期练习、及时得知反馈信息,学习效果更加明显。通过新闻日志的提交与反馈,师生的交流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2)建立雙语实习通讯社,实现练中学、学中练

所谓双语实习通讯社,则为用中文采访,英文报道。系内学生被分为多个人数相当的实习小组,每个小组均有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小组成员在该组负责老师的指导下,每两周做出一期英文成果——一份报纸、一期电视新闻、一期广播。每一期的实习成果在网上公开,并邀请各高校和媒体的资深老师进行评析。配合通讯社的实习,全系学生每两周举行一次集体学期,期间展示并现场点评通讯社上一组的实习成果,以总结经验拟定下一组的实习计划。实习表现纳入学生必修课的评估中,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实习。

(3)阅读西方报刊书籍,增强西方文化素养

目前,一些学校的新闻传播学双语课程中英语学习成为了主要部分,笔者认为这样的双语课程是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双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语言学习学科知识,英语只是作为一种媒介和工具。双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促使学生领会西方经典理论的精髓,从而用西方接受的思维方式引导舆论。

要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则有必要广泛阅读西方的报刊、杂志以及经典著作(著作最好是中英文双语版)。结合教学需要,专业可设置一个专门的资料室,供学生借阅报刊书籍。为了促使学生将阅读落到实处,教师应要求学生定期上交读书心得,并形成奖惩机制。在学生阅读国外报刊的同时,教师应重点讲解国外报刊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分析中国媒体对相应问题的报道。长此以往,学生将逐渐形成母语和英语的两种思维模式,最后达到双语教学的终极目的——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思维的自由切换。

3.教师队伍

新闻传播学科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首先,教师应具有勤奋、负责、严谨、与时俱进等优秀教师的品质。这样的教师才能保证双语教学不是一个“挂牌”,而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真功夫,真真切切地为国家输送人才。其次,双语教学的教师应熟悉国内外新闻传播规律,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精神,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专家型”人才。再次,双语教学的教师应是“复合型”人才,即在深厚的新闻传播学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最后,双语教师应能熟练地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母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自由切换。

深厚的专业知识来源于教师的日积月累,负责、严谨、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决定于教师的环境、性格等因素。这两项条件不容易由培训得来,学校若难以招聘或具备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师资,则应挑选兼具优秀品质与专业知识的人才进行英语水平与思维的分步培训。第一步,利用本校资源对双语教师进行英语表达的训练,着重培养口语语音、语调;第二步,建立动态的、开放的教师培训机制,实现院、校间的人才共享;第三步,在专业教师中选拔英语基础较好者去国外培训,使教师快速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学习国外最新的专业学科知识,从而实现母语与英语思维方式的自由切换。

(二)学的因素

1.学习动机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听到学生说“我英语水平差,根本听不懂老师讲了什么内容”“我又不出国,学那么多英语干嘛”这样的声音。目前大多数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都关注其是否被社会需要,是否有用,“这种‘实用性’学习动机是学习主体通过判断学习客体是否满足自己物质或精神需求的前提条件下,自发地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7]。当学生将学科学习能否提高个人素质和实现自我价值建立在“实用性”上时,学科的“实用性”就会驱使学习主体长期有效地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新闻传播学科双语教学的应用范围与应用前景,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内化为学习内驱力。

另外,教师可以以丰富有趣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引导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涉外活动,组织海外回国人员举办指导性讲座和进行经验交流、图片展活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听外文歌曲、收听外语广播、阅读外文专业材料、撰写外文论文等途径进入到外文语境中,通过潜移默化使外语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2.学生基础

采用双语教授新闻传播学科的一大问题即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较大的差异,教师无法保证双语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区别分班授课,这一点在“教的因素”中笔者已经详细论述。另外,让学生的双语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

初级阶段的双语课程,以中文讲授为主,英文讲授为辅。这一阶段的学习旨在为学生适应真正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教师的PPT由英文呈现,但是主要使用汉语讲授,并用英汉对照陈述专业术语。课堂上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教师或其他学生用英语回答。中级阶段的双语课程,中英文讲授并重。这一阶段为双语教学的过渡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汉语和英语整合起来,不分主次,交替使用。教师采用中英文结合进行案例分析,并要求学生搜集英文资料,并尽量用英文进行课堂讨论。高级阶段的双语课程是以英文讲授为主,中文讲授为辅。这一阶段的双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来思考、分析、解答专业问题,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思維的能力,最终实现在母语和英语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思维切换。

(三)教与学的融合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和基础,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新闻传播学科的双语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应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共同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融合,这种融合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这种融合关系具体表现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让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学术问题,摸索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座谈、调查、网络沟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困难、要求、掌握程度、瓶颈进行及时的了解,并随时调整课堂安排及课后辅导”[4]。

新闻传播学科的双语教学中,教与学的融合关系使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丽红.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误区的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1(2).

[2]廖雪红.试论双语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8).

[3](英)柯林伍德.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孙冀萍.普通高校双语教学实践改革探析——基于“会计”双语教学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8).

[5]赵正堂.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6]郑静雅.整合理念下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为例[D].河南大学教育技术系,2009.

外部因素影响 篇12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时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通过理解审计风险的涵义, 有利于审计人员分析和判断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 这也方便了后期做好控制审计风险工作。不过在实际的审计行业中, 就算是审计人员所提供的审计报告是准确的, 但是一旦使审计单位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那么他们不会去追究问题出现哪里, 只是希望能够从会计师事务所获得相应的补偿。这种现象对于审计行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从本质上看, 审计是一种“购买风险”行为。一旦审计人员“出售”的“信息”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注册会计师就可能面临被诉讼的风险。审计风险涵义的扩大, 使审计风险的决定不仅仅取决于审计客户与审计人员的会计和审计行为, 审计关系的第三方 (报告使用者) 和外部环境各因素将转化为审计风险的内在因素, 直接对审计总风险产生影响。

2外部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2.1传统财务报表的缺陷加大了审计风险

2.1.1确认与计量原则使财务报表偏离了企业真实价值

过去的财务报表往往习惯于通过历史成本来反映一个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使用者通过这个财务报表能够更加了解这个企业的真实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有些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把自己展示给其他人, 往往在财务报表上并不体现负债情况, 同时企业有些资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计量。传统的财务报表还存在一个弊端, 就是不能把企业的知识性财产和人力资源具体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 这也就无法真实地体现出企业的收益情况。

过去的财务报表只是针对企业的硬资产进行计量和确认, 使用者需要根据这些数据制定相应的决策。也可以说资产的计量和确认是为决策服务的, 一旦资产信息和决策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那么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发生改变, 这就导致审计目标和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的目标出现背离。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不仅仅希望能够从财务报表中看出企业过去一年或几年的财务情况, 同时也希望通过财务报表对未来的企业发展有一个适当的评估, 并制定发展政策, 尽量减少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一旦财务报表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这种需求, 那么就会出现审计风险。审计人员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营运情况, 那么风险会相应地增加。

2.1.2财务报告滞后引起审计风险

财务报告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及时性, 但是当前的财务报告却很难实现及时性, 也就是不能第一时间反映出企业的财务情况, 这对于企业决策是十分不利的, 同时也不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审计工作是在财务报告制作完成之后进行的, 所以财务报告的滞后必然导致审计工作的滞后, 使得审计数据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取, 进而影响到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影响到审计人员对数据的准确判断。企业的决策都是建立在最新的数据信息基础上, 所以滞后的信息必然导致决策缺乏科学性。当前的审计报告也只是对过去历史的陈述, 已经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如果使用者不考虑企业的当前情况, 只是根据审计报告进行决策, 一旦出现决策失误, 那么必然会认为是会计人员工作出现了失误, 追究会计人员的责任。

2.2经营失败带来的审计风险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但是当前外部竞争日趋激烈, 难免会有一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失败的情况,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势必会连累到审计人员, 而目前很多的会计人员并没有深刻理解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之间的关系和差别。审计界经常强调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之间没有联系, 但是实际情况是一旦出现经营失败, 报表使用人往往会认为是审计失败导致的, 这就给审计人员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审计工作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审计过程也十分繁琐, 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很难判断审计人员的工作是否严谨, 司法方面也很难判断审计方和被审计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3审计人员的对策

由于影响审计风险的外部因素越来越多, 而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 这些外部因素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很难适应变化如此之快的外部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控制工作往往很难落实。审计领域根据现代审计要求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希望他们能够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做好审计风险控制工作, 减少外部因素对审计风险影响的不确定性。

3.1增加审计程序, 降低内在风险

每一个企业都存在着经营风险, 作为审计人员在了解到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审计风险时应该制定该阶段的审计计划, 帮助被审计单位及时了解自身的情况。在审计风险中, 被审计单位的行为和固有风险以及控制风险有直接关系, 会计事务所应该选择有经验的审计人员, 根据相关的审计程序, 使出现审计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2关注期后事项的发生, 注重期后事项的审计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巧号———期后事项》规定:“在审计报告日之前, 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 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以确认期后事项是否发生。”“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实施审计程序或进行专门程序以发现审计报告日到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的期后事项, 但应对其知悉的期后事项予以关注, 并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期后事项的审计不仅是对期末余额审计的辅助性证据, 而且是对审计一报告滞后性的修正, 使报告使用者了解资产负债日后企业经营的重大变更事项, 并对报表公布日财务状况作大致的确定。但为了减少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应考虑在成本费用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关注报告发生日的所有期后事项, 并对企业该期间的经营状况作适当判断, 对影响企业发展趋势的重大事项在审计报告中作必要披露。

3.3在报表附注中提供稳定、真实而综合的风险信息

在审计人员制作报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一张关于企业风险披露的报表, 通过上面的数据就能够了解到当前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次要风险, 这样企业就能够据此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企业损失。此外, 通过提供真实的风险信息, 还能够使报表使用者参与到风险收益判断, 这也能够减少审计人员所承担的诉讼风险。

审计人员还应该在审计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 并对外部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判断, 同时关注企业内部各种资产类型的情况, 特别是人力资产和无形资产, 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出企业的真实情况。作为审计人员应该在审计工作中坚持谨慎的态度, 并严格按照相关的审计要求开展工作, 运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技术, 尽量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机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文章对当前审计风险的相关内容以及外部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审计人员的相关对策。审计工作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被审计单位及时了解自身发展情况具有积极作用, 并制定出科学的发展策略。做好审计风险控制工作, 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对整个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龙平, 陈建明.独立审计准则导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

[2]徐政旦, 胡春文.论民间审计风险[J].

上一篇:责任品牌是核心竞争力下一篇:操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