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影响因素

2024-07-03

产量影响因素(共12篇)

产量影响因素 篇1

一、综述

粮食是居民生活必需品, “粮价是百价之基”, 然而近几年粮食价格波动很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 2005至2010年间, 世界主要粮食价格暴涨至30年来的最高水平。特别像我国这样拥有将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粮食问题更为重要。

粮食的供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阶段性的变化。顾国达[1]等分析了粮食需求和粮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 并采用趋势外推和指数平滑等方法, 预测了2O15—2050年全球粮食供给和需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全球粮食供需预期基本平衡, 但存在结构性失衡。此外, 还有学者[2,3]分别研究了气候变化以及水资源等自然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吴乐[4]在博士论文中构建了GM (1, 1) 新陈代谢模型, 对我国粮食需求中长期总体趋势进行了模拟和判断,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综合考虑粮食产量、贸易、消费等影响因素, 利用机器学习最新技术, 研究影响粮食产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

二、我国粮食生产及需求历史及现状分析

考虑到建国初期的历史状况、自然灾害及文革等因素, 并且时间离目前较远, 数据不具有可比性。本文只考虑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供需历史及现状情况, 即1978年以后的粮食产量历史数据。

下图是1978年到2013年的粮食产量走势图, 从图1 (a) 可以看出, 我国的粮食产量整体上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图1 (b) 是使用k-means聚类[5]后的结果, 可以看出, 在1978年到2013年这一事件段, 我国粮食产量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增长、增长、下降、增长, 在图中分别用“*”、“.”、“◇”和“□”表示。

各个阶段的特征如下:

第一阶段:该阶段粮食产量整体呈现快速增长, 时间范围从1978到1984年。增长的只要原因主要是粮食单产水平逐渐提高。根据全国统计年鉴数据, 相比1978年, 198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虽然下降6.4%, 但粮食单产增长了42.8%。

第二阶段:该阶段粮食产量整体呈现快速增长, 时间范围从1985到1992年。但增速比第一阶段有所下降。单产水平提高仍是该阶段粮食总产量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

第三阶段:该阶段粮食产量整体呈现下降阶段, 时间范围从1993到2002年。粮食产量持续减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较大程度减少, 同时单产水平也有所降低。

第四阶段:该阶段粮食产量整体呈现快速增长, 时间范围从2003到2013年。粮食产量持续增加。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和单产水平的提高, 例如, 在这一阶段, 全国粮食增产17124万吨, 增长39.8%;播种面积增长12.6%, 单产增长24.1%。

表1给出了各个阶段的聚类均值, 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2013年粮食产量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

三、影响粮食产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

样本数据的选取:本文采用的原始数据分别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中国发展报告》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 粮食产量历史数据选择1978—2013年之间的数据。居民粮食消费价格指数历史数据由于统计的原因, 选择1995—2013年之间的数据。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很多, 例如播种面积土地、化肥等的投入量、国家粮食政策、自然灾害等。并且这些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错综复杂, 粮食产量与众多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关系。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灰色模型[6, 7]是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提出的, 该模型认为如果某一系统的全部信息已知则称为白色系统, 全部信息未知则称为黑箱系统, 部分信息确定与部分信息不确定的系统就是灰色系统。灰色预测模型所需建模信息少, 运算方便, 建模精度高, 在各种预测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依据灰色模型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方法, 将研究对象的各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 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 是对系统发展过程的量化分析。

本文选用以下影响未来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粮食产量 (万吨)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千公顷) 、有效灌溉面积 (千公顷) 、化肥使用量 (万吨) 、农村人口数 (万人) 、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受灾面积 (千公顷) 、农村居民收入 (元)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国家农业财政支出 (亿元) 。通过对粮食产量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揭示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 为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并提出一些建议。

表2给出了粮食产量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 图2给出了关联度可视化柱状图。关联度数值大小反映了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密切程度, 该数值越大, 说明二者之间的态势越一致, 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越大。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关联度数值可以发现:

1. 粮食产量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村人口数、受灾面积关联度最大, 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粮食产量主要受种植的面积以及农村劳动力紧密相关, 只有农村劳动力充足, 才能在有限的土地实现粮食的生产;

2. 其次, 化肥使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小于前面四种因素。但也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3. 而相比前几种影响, 农村居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农业财政支出三种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最小。

然而由于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众多, 本文只考虑了9种影响因素, 为了提高未来粮食价格波动趋势的准确度, 需要对更多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 寻找粮食价格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也是下一步重点研究方向。

2011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联合发布了《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要大力推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使用科学方法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关键技术, 实现对粮食市场的动态监测和分析, 合理确定预警指标, 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 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本文结合当前国家政策, 提出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保持粮食供需平衡。

*继续加大科技投入;

*大力推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提倡科学健康的粮食消费观, 减少粮食浪费, 拓宽非粮食物供给, 补充和调整粮食消费结构。

*通过国际粮食市场合理控制粮食的进口及出口, 填补粮食产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差异, 促进粮食贸易平衡, 宏观调控粮食价格。

参考文献

[1]顾国达, 尹靖华, 全球中长期粮食供需趋势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6) :6-16

[2]HUEY L L,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global food supply and demand, food prices, and land use[J].Paddy Water Environ, 2009 (7) :321-331.

[3]HANJRA M A, QURESHIM E, Global water crisis and future food security in an era of climate change[J].Food Policy, 2010, 35 (10) :365—377.

[4]吴乐, 中国粮食需求中长期趋势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

[5]Bishop, Christopher M,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M], 2010, Springer

[6]邓聚龙.灰色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7]王秀, 灰色预测模型粮食产量预测比较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11 (9) :78-80

产量影响因素 篇2

蒋媛媛商学院指导教师:杨春生

一、研究背景及动态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党和政府对此是高度重视的。粮食生产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关系国家的全局。“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等一些古训一直沿用至今。温家宝总理说:“手中有粮心不慌”。因此,如何保障粮食的需求一直是各国政府和人民所关注的问题。基于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人均耕地面积却为世界的40%这一特点,粮食稳定供应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重要因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形态与经济的变化和发展,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再加上水资源稀缺,耕地减少,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国粮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已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农业市场化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格局的国内外环境和主要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播种面积不断缩减而粮食单产提高缓慢,使得粮食持续增长潜力受限;人口刚性增长,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使得粮食和工业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偏紧,世界粮食库存不断减少,使得粮食进出口贸易压力增大。这些导致了近些年来中国国内产需缺口不断扩大,部分省区粮食供求失衡加剧,特别是2007年初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全面上涨,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新一轮担忧,中国未来是否会出现全国性、区域性粮食短缺,已成为当前政界和学术界的中心议题之一。

尽管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但粮食生产尚未得到有效恢复,制约粮食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鉴于我国粮食占食物比重较大的特点,所以我国许多学者在研究食物安全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粮食安全与粮食产量方面的研究。美国学者布朗认为中国的水资源将制约粮食生产,未来必然进口大量粮食,将威胁世界食物安全。因此对粮食产量的变化因素进行研究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 1998年我国粮食产量曾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后几年连续多年呈现下滑态势持续稳产增产基本没有超过3年。自2004年开始,中国连续四年粮食增产, 2007年粮食产量突破了5亿吨。但是粮食生产是由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不确定系统,未来我国粮食产量将如何变动,能否达到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就成为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有效地分析和预测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对政策调整方向乃至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福建省人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2.4%,耕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0%。2007年底,全国的耕地总面积为121735.2公顷,福建省为1333.1公顷,福建省所拥有的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1%,福建省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为0.04公顷,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少的省份之一。这个水平明显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053公顷的警戒线,这将会制约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给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福建省粮食供需矛盾历来突出,粮食产量缺口却在不断扩大。因此,分析和明确福建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建立健全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对今后引导农业结构调整, 加大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提高生产能力, 为福建省粮食产量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保证福建省农业的稳定发展,对提高福建省粮食供给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研究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促进粮食生产量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二、评述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研究理论。

高彦鹏,曹方,陈秉谱,马燕玲(2013)[1]以1978-2011年甘肃省粮食产量变化及各影响因子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各影响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种植面积、受灾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是影响甘肃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种植面积对甘肃粮食产量的贡献呈现出边际递减趋势,有效灌溉面积与粮食产量互为因果关系。

尚锐,董雪(2013)[2] 以黑龙江省1991-2011年粮食产量变化及各影响因子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结果表明,对黑龙江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其中化肥施用量最为显著。

周永生,肖玉欢,黄润生(2011)[3]以年广西省粮食单产,降水量,种植面积和产量为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广西粮食产量预测模型,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广西粮食产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对粮食产量贡献最为明显的因素是种植面积,其次是单位面积产量,降水量对粮食产量影响最小。

赵慧江(2009)[4]以1990-2005年我国粮食产量和各主要因素为样本,建立了以粮食产量为应变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成灾面积五种可量化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检验,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是影响粮

食产量的主要因素。

范东京,朱有志(2011)[5] 以1985-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粮食生产数据为样本,对财政投入、劳动力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率和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基础设施和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最关键因素。

杨聪敏,马长海(2013)[6] 以石家庄17个县市粮食产量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

郭淑兰(2009)[7] 以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2005年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逐步回归法进行估算且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产能的扩张,而非引致价格。

王赞,李松臣(2009)[8] 以1985-2007年之间的粮食产量及6个主要影响因素数据为样本,样本数为23。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协整分析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从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中提出了基础因素和附加因素两个主成分,进而通过协整检验发现,粮食产量和两个因素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最后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弹性问题。

吕爱清,杜国平,卞新民,陈路扬,邱爱保(2005)[9] 以1978-2003年粮食产量、粮食面积、农业劳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灌溉面积、化肥用量、成灾面积为样本,同时引入2个虚拟变量。利用多元回归方法,获得了拟合度较好的中国粮食产量虚拟变量模型,说明该模型预测性较好。从分析结果看,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要生产要素是化肥用量和农业劳动力。

谢杰(2007)[10] 以中国1978-2004年间的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数据为样本,并考虑农业改革的政策影响,利用逐步回归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等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表明:土地和化肥使用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要素,并认为在土地、化肥施用以达极限的背景下,技术进步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新的途径。

许光宇,李阳阳,毛成龙(2011)[11] 以我国1986-2007年22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多元回归方法来探讨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并做出分析,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估计出模型的线性表达式,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调整,最终得到影响粮食产量的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农药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和成灾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庄道元,陈超,杨丽(2010)[12]1983)2006以1986-2006年粮食生产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与化肥是粮食增产最主要的原因,受灾面积对粮食产量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三、结论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的战略物资。福建省人多耕地少,粮食需缺口大,确保粮食稳定供给尤显重要。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粮食播种面积、粮食面积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农药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用量、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等。

福建省粮食产量主要受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播种面积的增加使粮食产量增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使得粮食产量增加。粮食的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而近年来随着农业政策变化及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 福建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量还在不断减少。如果要保证粮食的稳定增产必然要从能够保证耕地面积开始,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要严格保护耕地要从既要保护耕地的数量。化肥使用量虽然对粮食增产有着积极作用,但物极必反,过度使用化肥,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土地肥力,抑制粮食的生产。所以在合理控制化肥量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化肥质的提高。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重大问题,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所以科学地认识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寻找制约我省粮食产量的瓶颈因素,并关注粮食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 高彦鹏,曹方,陈秉谱,马燕玲.1978~2011 年甘肃粮食产量变化原因分析[F]

广东农业科技大学,2013(1):220-232.[2] 尚锐,董雪.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1998-2002[F].现代农业科

技,2013(8):292-294.[3] 周永生,肖玉欢,黄润生.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广西粮食产量预测[F].南方农

业学报,2011(9):1165-1167,42.[4] 赵慧江.基于回归分析的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F].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31-35.[5] 范东京,朱有志.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与贡献度测算[F].内蒙古财经

学院,2011(3):81-87

[6] 杨聪敏,马长海.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F].对策研究,2013(6):34-36.[7] 郭淑兰.我国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素:理论与实证[F].生产力研究

2009(14):8-26.[8] 王赞,李松臣.我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协整分析

[F].天津大学学报,2009(9):398-401.11.[9] 吕爱清,杜国平,卞新民,陈路扬,邱爱保.中国粮食产量虚拟变量模型研[F].安徽农业科技, 2005(11):2136-2137.2155.[10] 谢杰.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9):36-40.[11] 许光宇,李阳阳,毛成龙.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因素的计量经济学研究[F].集体

产量影响因素 篇3

关键词:肥水互作;寒地;水稻;产量;产量构成

中图分类号:S511.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1—0074—05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水分和养分是密不可分的,合理的水肥交互作用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土壤水分和养分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子,水是发展水稻生产的先决条件。水稻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等因素构成,因为产量性状是在不同生育阶段形成,所以不同生育时期干旱会对不同的产量性状产生影响。另有研究表明,适宜的水肥条件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在土壤水分很少的情况下,通过协调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关系,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多年来,国内外关于水分和养分对水稻产量的作用的研究已有丰富的报道。然而水分和肥料对产量的交互作用报道很少,尤其是有关水分和肥料对寒地水稻产量的交互作用报道更少。本试验以土壤水势为指标严格监测土壤水势,研究有效分蘖末至成熟期控水及不同的肥料处理对寒地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节水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于2013年在庆安水利试验站进行。

1.2供试品种和肥料

供试品种为龙庆稻2号和垦鉴稻5号,均为12叶品种。供试肥料为46.4%尿素、46%磷酸二铵、50%硫酸钾、99%七水硫酸镁。

1.3试验设计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各种肥料施人量及比例如表1。分蘖肥分2次进行,第1次施分蘖肥总量的70%~80%,于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用;第2次施分蘖肥总量的20%~30%,12叶品种于6.0叶龄施于色淡、生长差、分蘖少处。用負压式真空表监测土壤水势,设3个水势梯度,分别为当土壤水势达-10、-15、-20 kPa时灌水,即-10、-15、-20 kPa为控水下限,自泡田起就要记录灌水定额。具体操作为秧苗移栽本田后,5~6 cm水层深水护苗返青,在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階段,除了除草和施肥期间,灌水后田面不再保留水层,水分管理如表2,以常规栽培的水分管理为CK,蜡熟末停灌。

1.4栽培方式

育苗按常规旱育壮苗模式化进行,在同一条件下育苗。每小区面积4 m2,每小区内栽植2个品种,每品种4行,行距28 cm,穴距13 cm,每穴4苗,每个小区单排单灌。本田按叶龄指标计划化管理,适期收获。

1.5测试内容与方法

记录每次灌水的时间及灌水量。水稻成熟时每个品种的处理和对照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4穴,带回室内考察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测定项目主要有穗数、实粒数、空秕粒数,并称取相应粒质量,计算结实率、千粒质量和理论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肥水互作对寒地水稻穗数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龙庆稻2号的3种肥料处理以F2处理的穗数最多,F1处理的穗数最少,其中F2与F3之间差异显著,F2、F3与F1之间差异极显著。垦鉴稻5号以F3处理的穗数最多,F2处理的穗数最少,其中乃与F1、F2之间差异极显著,F1与F2之间差异不显著。

水分间的比较:龙庆稻2号的S2、S3、S4水分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其中S2的穗数最多,S4最少;垦鉴稻5号的S1的穗数最多,S2次之,S3最少(图2)。因此,就水分处理的平均效应而言,龙庆稻2号和垦鉴稻5号均表现为S1、S2的穗数多于S4。

由于2个品种肥料与水分间存在互作效应,说明各处理组合的效应不是各单因素效应的简单相加,而是肥料效应随水分而不同。龙庆稻2号的穗数各处理问差异极显著(表3)。其中龙庆稻2号以F2S2、F2S1的穗数较多;垦鉴稻5号以F3S1、F3S2的穗数较多。

2.2肥水互作对寒地水稻穗粒数的影响

肥水对龙庆稻2号穗粒数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间、水分间的差异不显著,肥料×水分间差异极显著;肥密对垦鉴稻5号穗粒数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间的差异不显著,水分间、肥料×水分间的差异极显著;由此说明不同的水分处理对龙庆稻1号的穗粒数有影响肥料间的比较:2个品种的各肥料间差异不显著(图3)。但就肥料的平均效应而言,龙庆稻2号以F3的穗粒数最多,垦鉴稻5号以F1的穗粒数最多。

水分间的比较:龙庆稻2号的各水分间差异不显著;垦鉴稻5号的S4与S1、S2差异极显著,S3与S1之间差异显著,S3与S2之间差异极显著(图4)。因此,就肥料的平均效应而言,龙庆稻2号以s1的穗粒数最多,S3次之,S2最少;垦鉴稻5号以S4的穗粒数最多,s3次之,S2最少。

由于2个品种肥料与水分间存在互作效应,说明各处理组合的效应不是各单因素效应的简单相加,而是肥料效应随水分而不同。龙庆稻2号以F3S1的穗粒数最多;垦鉴稻5号以F1S4的穗粒数最多,2个品种均以组合F1S2穗粒数最少(表4)。其中龙庆稻2号的F3S1与F1S2的差异显著;垦鉴稻5号的F1S4、F2S3、F1S3与F1S2差异极显著。

2.3肥水互作对寒地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肥水对龙庆稻2号结实率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问的差异不显著,而水分间、肥料×水分间差异显著;肥水对垦鉴稻5号结实率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间的差异不显著,水分间、肥料×水分间差异极显著。由此说明不同的水分处理对龙庆稻1号的结实率均有影响肥料问的比较:2个品种各处理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图5),且2个品种均以F1处理的结实率最高,F3处理的结实率最低。

水分间的比较:龙庆稻2号的S1与S2、S3之间的差异显著;垦鉴稻5号的S1與S3、S4差异极显著,S1与S2差异显著(图6)。就水分的平均效应而言,2个品种均以S1的结实率最低。

由于2个品种的结实率肥料与水分问存在互作效应,说明各处理组合的效应不是各单因素效应的简单相加,而是肥料效应随水分而不同。龙庆稻2号的结实率以F1S4的最高,与F1S1差异极显著,与F3S1、F3S4差异显著(表5)。垦鉴稻5号以F3S4的结实率最高,F3S1的结实率最低。

2.4肥水对水稻千粒质量的影响

肥水对龙庆稻2号千粒质量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水分间差异不显著,肥料间、肥料×水分间的差异显著;肥水对垦鉴稻5号千粒质量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间、水分间的差异不显著,肥料×水分间的差异极显著。

肥料间的比较:龙庆稻2号以F1的千粒质量最高,F2的最低,且两者的差异显著;垦鉴稻5号的千粒质量三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图7)。

水分问的比较:2个品种各处理问的差异不显著,且2个品种的千粒质量均以S4的最高(图8)。

由于2个品种的千粒质量肥料与水分间存在互作效应,说明各处理组合的效应不是各单因素效应的简单相加,而是肥料效应随水分而不同。龙庆稻2号的处理F1S1与F2S2差异极显著,F1S1与F2S3差异显著;垦鉴稻5号的处理F2S4与F3S3、F1S4差异极显著,F1S2、F3S4与F1S4差异显著(表6)。其中龙庆稻2号以F1S1的千粒质量最高,F2S2的千粒质量最低;垦鉴稻5号以F2S4的千粒质量最高,F1S4的千粒质量最低。

2.5肥水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肥水对龙庆稻2号理论产量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间、水分间、肥料×水分间的差异极显著;肥水对垦鉴稻5号理论产量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间的差异不显著,水分间、肥料×水分问的差异极显著。

肥料间的比较:龙庆稻2号的F2与F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3与n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垦鉴稻5号的各肥料间无显著差异(图9)。就肥料的平均效应而言,两品种均以F2的理论产量最高,F1的理论产量最低。

由3种肥料中各个组合间多重比较结果可以看出(表7):龙庆稻2号均以S4的理论产量最低,说明在这3种肥料处理条件下,全生育期常规的水分管理不利于其理论产量的增加。垦鉴稻5号F1中各个组合间以S4的理论产量最高,且与S1、S2、S3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垦鉴稻5号F2中各个组合间以S3的理论产量最高,且与S2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S1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S4的理论产量次之,且与S2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垦鉴稻5号F3中各个组合间以S1的理论产量最高,S4的理论产量次之,且4种水分处理问差异不显著。

水分问的比较:龙庆稻2号的S1与S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S3与S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垦鉴稻5号的S4与S1、S2、S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图10)。就水分的平均效应而言,龙庆稻2号以S1的理论产量最高,S4的理论产量最低;垦鉴稻5号以S4的理论产量最高,S2的理论产量最低。

由于2个品种的理论产量肥料与水分间存在互作效应,说明各处理组合的效应不是各单因素效应的简单相加,而是肥料效应随水分而不同。龙庆稻2号的处理F3S1与F1S1、F1S2、F3S4、F12S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2S2、F2S1与F1S1、F1S2、F3S4、F12S4差异达显著水平。垦鉴稻5号的处理F1S4与F2S3差异不显著,与F2S4、F3S1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其他各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2S3与F2S1差异达显著水平,与F2S2、F1S2、F1S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2S4与F2S2、F1S2、F1S3差异达显著水平;F3S1与F1S3差异达显著水平(表8)。其中龙庆稻2号以F3S1的理论产量最较高,F1S4的理论产量最低;垦鉴稻5号以F1S4的理论产量最高,F1S3的理论产量最低。

3结论

3.1肥料和水分的互作反应

2个品种的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在肥料与水分问存在互作效应。龙庆稻2号以F2S2、F2S1的穗数较多;垦鉴稻5号以F3S1、F3S2的穗数较多。龙庆稻2号以F3S1的穗粒数最多;垦鉴稻5号以nS4的穗粒数最多;两品种均以组合F1S2穗粒数最少。龙庆稻2号的结实率以F1S4的最高;垦鉴稻5号以F3S4的结实率最高,F3S1的结实率最低。龙庆稻2号以F1S1的千粒质量最高,F2S2的千粒质量最低;垦鉴稻5号以F2S4的千粒质量最高,F1S4的千粒质量最低。

3.2肥料间的比较

龙庆稻2号以F2的穗数最多,F1处理的穗数最少;垦鉴稻5号以乃处理的穗数最多,F2处理的穗数最少。2个品种的穗粒数各肥料间无显著差异,但就肥料的平均效应而言,龙庆稻2号以F3的穗粒数最多,垦鉴稻5號以F1的穗粒数最多。2个品种的结实率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且2个品种均以F1处理的结实率最高,F3处理的结实率最低。龙庆稻2号以F1的千粒质量最高,F2的最低,且两者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垦鉴稻5号的千粒质量3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3.3水分间的比较

2个品种的穗数均表现为S1、S2多于S4。龙庆稻2号以S1的穗粒数最多,S3次之,S2最少,但各水分间差异不显著;垦鉴稻5号以S4的穗粒数最多,S3次之,S2最少。2个品种均以S1的结实率最低。两品种的千粒质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且均以S4的最高。

3.4 3种肥料处理间

产量影响因素 篇4

1.1 入磨物料粒度。

入磨物料粒度的大小, 是影响磨机产量的主要因素。若入磨粒度大, 磨机第一仓必须加入较多的大球, 才能击碎物料, 这样磨机第一仓在一定成度上起着破碎作用, 这在分磨过程中是极不合理的。目前破碎机电能有效力用率为30%左右, 磨机的电能利用率仅为3~7%, 所以入磨粒度越大, 磨机产量越低, 电能消耗越大。

1.2 物料的易磨性。

物料的易磨性 (或称易碎性) 是表示物料本身被粉磨的难易程度的一种物理性质。易磨性系数越大, 物料越容易粉磨, 磨机产量越高。水泥熟料矿物中的硅酸三钙 (C3S) 的含量增加, 熟料的易磨性好, 容易粉磨;当熟料中的硅酸二钙 (C2S) 含量增加, 则熟料的韧性大, 易磨性小。水泥熟料的易磨性还与煅烧情况、冷却速度有关。黄心料, 它的结构致密, 异常坚硬。冷却快的熟料比冷却慢的熟料易磨性好。熟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 其易磨性也变好。

1.3 入磨物料温度。

入磨物料温度高, 物料带入磨内大量热量, 加之磨机在研磨时, 大部分机械能将转变为热水器能, 致使磨内温度较高。而物料的易磨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磨内温度高, 易使水泥因静电吸引而聚结, 严重的会粘附研磨体和衬板, 从而降低粉磨效率, 明显地阻碍粉磨过程的顺利进行。温度愈高, 这种现象愈严重。当温度超过100℃时, 物料的小颗粒表面相互隔离的一层空气膜受到破坏, 使粘附现象更为严重。当磨内温度升高之后, 还会使石膏部分脱水, 不但会导致水泥速凝, 而且也会粘球。实验证明, 如入磨物料温度超过50℃, 磨产量将会受到影响, 如超过80℃, 水泥磨产量降低约10~15%。由于入磨物料温度影响较大, 因此一般控制在100℃以下为宜, 最好不要超过80℃。

1.4 入磨物料的水分。

普通干法钢球磨机, 入磨物料水分对磨机生产影响较大, 如入磨物料水分平均达4%, 会使磨机产量降低20%以上。严重时甚至会粘堵隔舱板的篦缝, 从而使粉磨过程难以顺利进行。但物料过于干燥也无必要, 不但无故增加烘干煤耗;而且保持入磨物料中少量水分, 还可以降低磨温, 并有利于减少静电效应, 提高粉磨效率。因此, 入磨物料平均水分一般应控制在1.0~1.5%为宜。

1.5 粉磨产品的细度。

按水泥品种与标号, 确定合理、经济的粉磨细度。必须在保证水泥质量的前提下, 才能适当放宽细度。但过分强调细度要求也是不合适的, 不符合经济生产的要求。工厂的生产表明, 产品细度在5~10%的范围内时。细度每降低2%产量就降低5%, 当细度控制在5%以下时, 磨机产量下降更大。

1.6 磨机通风。

加强干法磨机的通风能提高磨机的产量, 降低电耗。这是因为加强通风以后, 磨内的微粉被气流带出, 减少磨内过粉磨现象, 改善条件, 提高粉磨效率;加强通风还可以排出磨内水蒸汽, 防止粘球和堵塞现象;另外还能降低磨内温度防止磨头冒灰, 改善环境卫生, 减少设备磨损。

2 提高磨机产量其它有效途径

2.1 加助磨剂。

磨机在干法生产过程中, 研磨体和衬板的表面被细粉所粘附, 形成“缓冲垫层”, 降低了研磨体对物料的冲击研磨作用, 增加了粉磨阻力, 使粉磨过程变得困难, 降低磨机产量。为了消除上述现象, 在磨内加入一些其它物质, 去破坏这种粘附作用, 以加速粉磨过程的进行, 提高磨机产量, 这种实际上起到帮助粉磨作用的物料, 称为助磨剂。由于助磨剂质量及磨机状况的不同, 加助磨剂一般能提高磨机产量15~30%不等。

2.2 分别粉磨。

生产水泥的原料是熟料、混合材和石膏, 他们是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入磨制成水泥的。由于熟料、混合材及石膏的易磨性不同, 在一起粉磨时, 细度变化是不同的。易磨性大的物料磨的细些, 易磨性小的物料磨的粗些, 但是它们是同时入磨同时出磨, 因而粉磨效率低, 电耗大。若半这些物料分别进行分磨然后再混合均匀。则粉磨效率就会提高。

2.3 水泥磨磨内喷水。

降低磨内温度的方法一般用筒体淋水冷却的方法, 有一定冷却效果, 但有水量大, 环境也不卫生, 还容易腐蚀筒体。现在有采取向磨内喷入少量水的方法, 使磨内空气的湿含量增加, 降低了磨内温度, 从而消除了静电作用, 以减轻物料的粘附作用。磨内喷水后, 由于水分的蒸发和加强通风, 带走了大量的热量, 使磨内气流和物料的温度下降, 从而消除或减轻了水泥粉之间的聚结, 防止石膏脱水, 加速粉磨过程, 提高水泥磨的产质量。另外, 磨内喷水后, 由于温度降低, 还可减小磨机通风量, 从而可选用小型电机而降低电耗。

2.4 增大有效容积。

提高磨机有效容积可同比提高磨机生产率, 衬板厚, 重量大, 增加了动力消耗, 又减小了筒体有效容积, 降低了球磨机的生产效率。如选用磁性衬板, 可使筒体的有效容积增加, 同时重量相对减小, 动力消耗降低了。然而选用较薄的磁性衬板也有一定的弊端, 由于厚度小, 抗击打能力不如现用的Cr-Mn-Mo合金铸钢衬板, 容易出现破裂问题。例如针对衬板问题某些厂家采用沟槽式环形衬板, 增加了球矿接触表面, 加强研磨作用, 且对矿石有提升能力, 减小了能耗, 被广泛应用。

2.5 增加充填率和转速率。

球磨机的处理能力随钢球的充填率增加而增加, 提高充填率增加了钢球碎磨矿石的几率和矿石自磨作用。钢球充填率在45%时球磨机负荷为最大, 超过45%时随充填率的增加其负荷大幅度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充填率的增加, 钢球起抛点被抬高, 钢球落下的冲砸合力作用点加速向回转中心靠近和超过, 其合力矩大大缩短而变为0到负值, 其钢球 (含矿) 砸落下的冲击合力矩所需负荷由大变为0, 直到变为推动筒体转动的动力 (即合力作用点超过中心, 合力矩为负值) 。

结束语

球磨机广泛用于选矿, 建材及化工等行业, 由于我们能够有效的提高了它的产量同时还能准确把握市场脉搏, 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配置资源, 优化产品结构、开拓市场、增收节支, 这样球磨机将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矿山机械企业必须提前看到目前矿山球磨机设备械制造行业的大发展契机, 一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巩固目前市场份额;另一方面, 加大研发力度, 以技术创新迎接行业设备改革浪潮。

参考文献

[1]汤健, 赵立杰, 岳恒, 柴天佑.磨机负荷检测方法研究综述[J].控制工程, 2010 (5) .

[2]汤健, 赵立杰, 岳恒, 柴天佑.基于多源数据特征融合的球磨机负荷软测量[J].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10 (7) .

产量影响因素 篇5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通过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方式和大小,为玉米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85个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进行鉴定,收集参试品种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500粒重、出籽率等6个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的.回归分析程序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其次是粒重和穗粗,它们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421 1,0.450 2,0.473 7),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也较大(P=0.562 5,0.449 9,0.370 8);增加行粒数、粒重和穗粗,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作 者:谭静 陈洪梅 韩学莉 段智利 汪燕芬 番兴明 TAN Jing CHEN Hong-mei HAN Xue-li DUAN Zhi-li WANG Yan-fen FAN Xing-ming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刊 名:华北农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SINICA年,卷(期):24(z2)分类号:S513关键词:玉米杂交种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遗传相关 通径分析 Maize hybrid Yield Yield component traits Correlation Path-coefficient analysis

产量影响因素 篇6

【关键词】气象因素;冬小麦;产量;灾害性天气;防御对策

小麦是濮阳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国家粮食直补政策的实行,近2年小麦播种面积有了进一步的增加。随着科普下乡,农民逐渐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认识到小麦高产与气象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濮阳地区地处北温带,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年平均气温为13℃左右,夏季曾出现过的极端最高气温达43.1℃,冬季极端最低气温有-21℃。无霜期一般有20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毫米。

小麦生长发育和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其生长发育、产量与温度、降水、日照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受这三个因子间配合变化的影响很大。分析温度、降水和日照的综合变化,对了解光、热、水对小麦生产和产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气象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1.1温度

小麦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11-22℃,但在生长初期为了预防小麦年前旺长或拔节,往往要求播种温度低于20℃。濮阳地区以半冬性小麦为主,播种日期一般在10月6日-12日。小麦播种时间选择是否合理,对小麦的生長发育及来年的产量形成都至关重要。小麦播种适宜期的早晚,主要取决于当年秋季的温度和土壤墒情状况以及秋作物腾茬早晚。冬小麦从播种到出苗适宜温度为14-16℃。若温度过低,冬前小麦生长缓慢,不能形成分蘖,不利于小麦越冬。当日平均气温在12-15℃时,有利于分蘖,若冬前形成2-3个分蘖,小麦能够抵抗低温达-15℃,抗冻能力强,有利于安全越冬,翌年开春,形成壮苗。小麦返青后,当日平均气温逐渐回升到8-10℃,是分化小穗的时期,也是提高成穗率的关键时期。气温在10℃以上开始拔节,这一时期,对低温的抵抗能力下降,应注意防御倒春寒、冻害。抽穗扬花期,所需温度为16-21℃,气温若低于10℃,会延迟开花,影响结实率。小麦灌浆最适宜的温度为18-22℃,乳熟期温度为22-23℃,当日平均气温高于28℃,将停止灌浆。因而暴热天气常使灌浆时间缩短,形成秕粒。适当的气温日较差,对灌浆十分有利,利于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千粒重。[1]

1.2水分

冬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期需要水分530mm以上。小麦发芽需要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出苗后,土壤湿度以田间持水量的60%-80%最为适宜,有利于小麦快速生长,为小麦形成壮苗打好基础。拔节孕穗期,田间需水量140mm左右,适宜的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为70%-80%,若此时遇到干旱,小穗结实率降低,降水过多,则秆茎细弱,容易倒伏,影响产量。孕穗期小麦生长非常快速,这时缺水,严重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抽穗扬花期,小麦所需水分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80%-90%,此时水分不足直接影响结实率。灌浆成熟期要求土壤田间持水量在70%-80%之间。若此期遇连阴雨,则影响小麦成熟,易造成小麦发芽变质,严重影响小麦产量。[2]

1.3光照

小麦一生中要求光照充足,尤其是起身拔节期和抽穗开花至灌浆成熟期更为重要。濮阳地区光照条件能满足小麦各生育期的需要。拔节孕育期,小麦进入光照阶段,光照对小麦拔节孕育特别重要,在小麦小穗分化期间,缩短日照长度,有利于增加小麦穗目,光照直接影响着节间的伸长和长粗,粗短节间是构成大穗的物质基础。充足的光照对小麦灌浆成熟十分有利,小麦籽粒中2/3以上的干物质主要靠灌浆期间的功能叶片提供光和产物,此时光照不足严重影响千粒重和出粉率。[3]

2.灾害性天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1干旱

干旱降低了小麦的株高、根长和干鲜重,增加了小麦幼苗的根冠比,同时,造成了小麦脂质和蛋白质的氧化损伤,从而造成了小麦的减产。[4]

2.2冻害

冻害是小麦在越冬期或春季生长期遭受的强降温或低温冻害。冻害是小麦发育期中主要灾害之一,对小麦产量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小麦拔节和抽穗期间的冻害影响较严重。只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它们都有可能抽穗结实。

2.3干热风

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小麦受害后一般可减产5%-10%,个别严重的可达20%以上。干热风时,温度显著升高,湿度显著下降,并伴有一定风力,蒸腾加剧,根系吸水不及,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秕粒严重甚至枯萎死亡,是小麦发育中后期的主要灾害之一。

2.4其他灾害性天气

如冰雹、暴雨、大风、连阴雨等气象灾害,均会对小麦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3.灾害性天气防御对策

适时播种,抓好冬季田间管理,浇好越冬水,实现壮苗越冬;加强春季管理,适时浇水施肥,形成壮苗,抗倒伏;强化后期管理,早浇灌浆水。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尤其注意气象部门的预警信号,做到早知道、早防御。抓住时机,抢收小麦,做到颗粒归仓。

4.对农民朋友的意见和建议

为保证小麦适时播种,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广大农民朋友提出应注意:一、目前部分地区土壤底墒不足,秋作物收获后要及时精细整地,保住底墒,同时要做好抗旱种麦的准备。二、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收获秋作物,早腾茬早整地,提早做好备播工作,确保小麦适期播种。三、错过小麦适播期的地块,应选择偏春性或早熟品种。并适当增加播量。四、往年部分农民朋友秋后急于外出打工,利用腾茬早的有利条件过早播种小麦,出现麦苗旺长,发生冻害,造成小麦减产,今年应引起注意,避免过早播种小麦。

【参考文献】

[1]孙书安,郑国清,刘九芬,孟菊茹.气象因子影响度的概念及其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1993(03).

[2]武建华,陈英慧,房稳静,魏慧娟,王迎虎,翟怀巍.驻马店市冬小麦主要气候特征及高产气象因素研究[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

[3]钱锦霞,溪玉香.山西省冬小麦主要发育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2007农业环境科学峰会论文摘要集[C].2007.

玉米产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篇7

1 影响因素

1.1 选种

购买劣质种子,盲目跟风,没有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所播种地块的土质条件等选种。

1.2 播种

播种期的选择,以及整理不当,导致墒情不佳,成熟不一致。

1.3 管理

未实施定苗,形成大小苗不一,密度不合理。施肥集中,不科学。在生产中多存在一次施肥,且多氮肥,导致玉米抗倒性差,长期缺微肥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1]。

1.4 农药使用不当

对田间杂草喷施除草剂时,比例掌握不当,会形成药害,在对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一些疾病判断不准形成无效施药或药害等。

1.5 气候因素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因干旱、连雨、多雾、寒流等气候因素造成玉米干枯多病、倒伏等影响玉米的丰产。

1.6 收期过早

收期过早,导致籽粒不饱满,产量和品质下降。

2 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

2.1 选种

根据当地土质、水源等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抗病、抗倒且耐密植的品种。在选种时要尽量选用当地农业部门推荐的玉米品种,根据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结合土壤肥力、管理水平选择适宜品种。土壤肥力大、水利条件好的选择喜肥水、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土壤肥力低的,选择耐瘠薄的玉米品种。总之,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土质肥力的、抗性强的玉米品种[2]。

2.2 播种

玉米播种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根据土壤的肥力,配施适量的底肥,农肥用量22.5~37.5 t/hm2。要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去除种子中的杂质,以提高种子的净度。要对玉米种子进行晾晒,以提高出苗率。玉米种子没有包衣的要进行种子包衣,包衣时可选用一些杀虫、杀菌、微肥等药剂复配或种衣剂拌种。

播种时针对玉米的适应密度,合理密植,如宽、窄行播种。一般平展型品种密度较小,为5.25万株/hm2,紧凑型品种6.00万株/hm2左右,根据地块土壤肥力大小可增减7 500~12 000株/hm2。近年来,玉米受天气影响很大,为保全苗,应量在前茬小麦收获完的同时及时进行玉米播种,一般在6月1—10日较好。

2.3 适时定苗

一般玉米在3片叶时定苗,在玉米出苗后观察苗行是否缺苗或断垄等,如果缺苗要及时补种或带土移栽。

2.4 合理追肥及除草

近年来,大多数农户多以底肥的形式一次将肥料施入,这样到后期会出现缺肥现象,导致玉米粒不饱满,植株因缺肥出现抗病性差的现象。玉米追肥要分多次施入,结合苗前的底肥,苗后应在6~8片时施入二次追肥,一般施复合肥225~300 kg/hm2、尿素150~225 kg/hm2,第3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尿素120~150 kg/hm2,并在每次施肥后及时浇水。

在玉米播种后喷施全封闭型的或出苗后在玉米3~4片叶时喷施苗后除草剂。如苗后喷施除草剂,一定要选好药剂,浓度要掌握好,忌过大或过小,以防药害或无效施药[3]。

2.5 病虫害防治

玉米在幼苗期较抗病,在幼苗后期会出现一些玉米植株分叉现象,如果多时要及时掰除分支,并观察此时土下是否有害虫,若有蛴螬、线虫、小地老虎、粘虫、斜纹夜蛾等叶面害虫,可用2.5%敌杀死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液1 000倍液均匀喷雾进行防治。在玉米生长后期多发生小斑病及叶斑类病害、玉米螟等玉米锈病较少发生。玉米的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等多发生在肥力不足、长势弱的玉米上。应从发病初期选25%咪酰胺乳油600~700 m L/hm2或25%丙环唑乳油600 m L/hm2等防治。锈病多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会造成叶片功能丧失,玉米提早枯死,可用25%烯唑醇乳油375~400 m L/hm2或25%丙环唑乳油600 m L/hm2等防治。玉米螟多为钻心虫,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4],影响授粉,茎秆、穗柄、穗釉被蛀食后,籽产量下降,可采用1.5%辛硫磷颗粒剂或毒死蜱颗粒剂,直接丢于喇叭口内进行防治。

2.6 自然灾害的预防

2.6.1 涝灾。玉米在幼苗期时发生涝灾,会造成幼苗在天放晴时枯死,这是由于根系长时间缺氧而窒息坏死,造成根系活力迅速衰退,植株往往未熟先枯[5,6]。出现涝灾时,一是应先排水降渍,疏通田头水沟、田间行沟,降低田间水分的饱和度,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二是中耕松土。在雨后地白时应及时进行中耕,破除土壤板结,防止倒伏,促进土壤散墒透气,改善根际环境,使植株根部尽快恢复正常生理活动,促进根系生长。

2.6.2 阴雨天的预防。

玉米生长后期即抽雄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黏结成团,丧失授粉能力,而雌穗花丝未能及时受精,造成有穗无籽。为预防抽雄期阴雨天气,可适早播种,提前玉米的受粉期,也可晚播推后受粉期,因为雨季也多为抽雄期。可在天气稍好些时做人工授粉,用绳子在雄穗上拉行使花粉散落,也可直接取雄穗花粉再与雌穗授粉,减少因天气而形成的的不育造成减产。

3 适时晚收

正常成熟条件下,玉米应适时晚收,可增加粒重,提高玉米产量5%~8%。无论玉米是正常成熟还是灾后成熟,都要以籽粒乳线完全消失,基部出现黑层为准,此时为玉米收获最佳期。

参考文献

[1]顾盼.夏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49-155.

[2]牛浩,陈盛伟.山东省玉米气象产量分离方法的多重比较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5(8):95-99.

[3]赵文媛,鲁宝良,关国志,等.玉米产量限制因素及相应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5(5):218-220.

[4]王文娟.高效节能的玉米简化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5(9):188-189.

[5]张哲,林栋,周峰,等.玉米生产中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J].种子世界,2014(6):44-45.

影响冀北地区油葵产量的主要因素 篇8

关键词:冀北地区,油葵,影响产量的因素,防护措施

1 引言

油葵是向日葵的一种, 因其籽粒含油量高达40%~55%, 所以称为油葵, 其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对预防动脉硬化、防止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有“绿色健康油”之称, 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主要植物油之一。油葵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也不高, 耐贫瘠, 经济效益比较好, 因此近几年在冀北地区种植面积逐步增加, 然而由于农民对影响油葵产量的一些因素了解不够充分, 从而导致产量不高。

2 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

2.1 习惯性种植细节被忽视影响产量

2.1.1 种子选择不当或没有经过消毒处理造成产量低

向日葵按照性质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有观赏葵、食用葵和油葵, 观赏葵主要用于美化环境, 顾名思义主要是来看花的;食用葵是直接用来食用的;油葵则是籽粒用于压榨出油的向日葵。因为用途的不同所以种植油葵一定要选择相应的油葵品种, 种植前种子要进行杀菌, 不经过杀菌消毒处理, 种子会携带病菌病毒, 导致生长期得病而影响产量。

2.1.2 重茬导致产量低下

因为连续种植, 土壤中存有过多的菌核病毒, 在多雨条件适宜时非常容易产生菌核病, 造成烂盘, 严重时候达到60%, 直接造成严重减产;同时由于油葵是喜钾肥作物, 连续播种, 导致油葵过量吸收土壤中的钾, 使钾肥严重匮乏, 已经不能满足油葵的正常生长, 造成因缺钾抗逆性差而减产。

2.1.3 施肥结构不合理造成产量不高

重化肥、轻农家肥, 偏施氮肥、磷肥, 不施钾肥会造成土壤蓄水和蓄肥能力下降土壤板结, 使油葵不耐旱易脱肥, 根系浅, 容易倒伏。

2.1.4 亩留苗不够合理影响产量

我们知道作物的产量和亩株数有关, 但不结合实际情况, 死搬硬套的过密和过稀都会直接影响油葵的产量。

2.1.5 种植季节不合理影响产量

大部分农户种植过早, 当花期恰好赶在多雨的季节, 菌核病严重造成烂盘, 或由于连续高温没有授粉, 造成籽粒多秕子或空壳。

2.2 田间管理不正确或不到位引起减产

2.2.1 过度灌溉

过度灌溉浇水, 造成地软头重脚轻倒伏。

2.2.2 不及时打杈

杈子多会和主杆挣养分, 形成很多小盘, 造成无效籽粒或空壳多。

2.2.3 没有授上粉, 造成空壳籽粒

油葵主要是异化授粉, 靠蜜蜂传粉, 一个花盘从边缘的舌状花开放到盘内的管状花完全开放完毕, 所需要时间大概是6~10d, 第2~5d是该花絮的盛花期, 盛花期大概占开花数量的75%, 严重时造成减产80%。

2.2.4 病虫害引起减产

虫害防治不到位, 会造成缺垄断苗、啃噬秸秆或花盘, 病害主要表现为烂盘

3 油葵高产采取的必要措施

3.1 改变种植过程中不注重的问题

3.1.1 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选用丰产性好、抗病性强 (有很好的抗菌核病和角斑病) 、出油率高的适宜本地栽培的杂交一代种子, 要求整齐饱满, 形状、大小、色泽一致, 成熟的油葵种子呈深灰色或黑色, 在外观上我们要选择那些籽粒饱满‘臀大嘴尖、陷大皮薄’的大肚籽;根据冀北地区的气候选择成熟期在85~120d的种子, 冀北地区种植的主要品种如由石家庄公司培育的美国矮大头系列。如:567DW、667DW和美国油葵G101等品种。播种前, 优质的油葵种子都已经经过包衣处理, 不需要再用杀菌剂处理, 将购买的种子打开包装, 到在阳光下晒2~3d, 即可用于种植, 对于没有包衣的种子, 将25g50%多菌灵粉剂兑水100mL, 拌种500g, 晾晒3~4d即可。近几年, 因为生态环境的好转, 特别是冀北的一些山区, 野鸡等鸟类非常多, 为了防止收获季节野鸡啄食宜选择株高的种子, 春节防止啄食种子或幼苗, 可用驱鸟先锋或驱鸟剂, 鸟类等动物啄食少的地块最好选植株比较低的种子, 这样有利于防风抗倒伏。

3.1.2 地块的选择

油葵比较耐贫瘠, 对土壤没有苛刻的要求, 能基本满足大田作物的生长的地块均可种植, 但应避免不要连作或重茬, 可与禾本科作物倒茬轮作。以间隔时间3~5年为好。

3.1.3 科学施肥

种植前, 将土壤深翻25~30cm, 然后采用条施法开沟施肥, 亩施腐熟好的农家肥3立方, 施复合肥30~40kg, 或磷酸二铵15kg与氯化钾或硫酸钾15kg。采用大小垄种植的, 行距50cm+80cm开沟, 等行距种植的50cm的间隔开沟, 开沟深为7~10cm, 先农家肥后复合肥, 施肥后合垄。钾是油葵需要量最多的营养元素, 能够激活酶的催化作用, 促进多种代谢合成反应, 能增强叶片光合作用, 增加油葵植株抗病、抗倒伏、抗冻等性能。钾素供应不足时, 秸秆纤弱细小, 易倒伏, 生长缓慢, 成熟期推迟, 果穗发育不良, 形状小籽粒少, 籽粒不饱满, 产量锐减, 子实油分降低。严重缺钾时, 植株首先在下部老叶上出现失绿并逐渐坏死, 叶片暗绿无光泽。叶尖及两端先黄化, 随后黄化向业内侧脉间扩展, 进而叶缘变褐色、干枯并逐渐坏死, 根系短而少, 易早衰, 严重时腐烂。钾肥一般是在基肥时施入 (上述) , 开花灌浆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 每亩喷30kg, 每隔一个礼拜喷施一次, 连续喷施两次。

3.1.4 合理种植留苗

在种植方法上我们建议以穴种为主, (因为油葵的种子比较贵, 这样可以节省种子) 可采用大小垄种植也可采用等行距种植, 大小垄种植行距采用50cm+80cm, 株距采用50~60cm左右, 等行距离种植株行间距为45~60cm左右, 原则上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定株距, 土地肥沃能灌溉的地块亩种植3500~3800株, 地块贫瘠, 又不能灌溉的地块亩种植4000~4200株。开穴位置距离底肥沟同向偏10cm左右, 种植深度3~5cm, 施种子数量采用每穴2粒和1个籽粒间隔的方法, 亩用种子500g左右, 当幼苗长出2叶时, 开始间苗, 6叶时定苗, 每穴留苗一株, 发现缺苗立即补栽;等行距种植如果缺苗在20%以下不建议补栽, 补栽宜早不宜迟, 当长到8叶以上时不建议补栽, 因为油葵的叶子比较大, 后期长势比较快, 补栽的结果因赶不上前期的长势, 而在下面乘凉, 不但争水肥, 还影响了通风效果, 到了收获季节, 补栽的盘小籽粒少而空壳。

3.1.5 种植季节

种植季节选择在6月中旬或6月下旬, 以错过雨季和高温为宜, 这样可有效的避免烂盘和形成空秕籽粒。

3.2 田间管理预防减产

3.2.1 灌溉

油葵在幼苗的生长期一般不需要浇水, 如天气干旱, 浇水要浅水快浇, 水的浇入量不能太多, 防止倒伏。在授粉后15d, 即油葵的灌浆期, 是籽粒的形成阶段, 如干旱可浇水, 原则上遵循‘水过地干’。

3.2.2 打杈

有的油葵品种有分枝的特性, 尤其是在肥沃的土地上, 表现更加突出, 杈子的形成严重影响主茎花盘的发育, 因此, 当植株出现分杈, 应及时打掉。

3.2.3 授粉

油葵是异花授粉, 主要靠蜜蜂传粉。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放蜂授粉, 每4~6亩地最好放一箱蜂。在蜂源缺乏的地方, 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 以提高结实率。人工授粉的时间, 可在上午9~11时, 下午4~6时左右进行。这时花粉粒多, 生活力旺盛, 授粉效果好。人工授粉的方法是, 在开花盛期将两个花盘对在一起轻轻的搓一下, 或用干净毛巾或其它柔软的棉布, 内垫直径5~10cm纸板, 做成圆形粉扑, 用粉扑的正面轻轻的贴着花盘面上擦拭一下, 使花粉颗粒粘在粉扑上, 然后用粘有花粉的粉扑去轻轻擦拭下一个花盘, 依次对其它花盘轻擦下去, 擦拭注意不要过力, 以防损伤雌蕊柱头。每隔2~3d进行一次, 共进行2~3次。

3.2.4 病虫害防治

(1) 油葵苗期虫害主要是地老虎和象鼻虫。防治地老虎的方法是毒饵诱杀或撒毒土。每亩可用50%辛硫磷乳油250mL加水150mL, 掺入3~5kg麦麸, 或敌百虫粉1kg, 掺入沙子30kg, 于傍晚撒在幼苗旁。防治象鼻虫:选用48%毒死蜱乳油, 50%辛硫磷乳油或功夫菊酯1000倍液喷雾。

(2) 病害重点是菌核病和黑斑病。菌核病主要表现为烂盘, 因此俗称烂盘病, 在幼苗至开花期都能发病。黑斑病在叶、叶柄和茎上形成黑斑。防治方法: (1) 合理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倒茬。 (2) 及时排涝, 发现病株要及时摘除病叶, 严重的要拔除病株, 运到田外集中销毁。 (3) 使用杀菌剂, 如800倍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800倍液的多菌灵进行喷雾防治, 或用50%的速克灵1000倍液在盛花期喷雾, 可防治烂盘型菌核病

4 结语

影响油葵产量的因素虽然很多, 但是必须做到心里有数, 每一个因素都要注意防止, 做到有防无患, 不可忽视每个必要环节。无论忽略哪一个因素, 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给生产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郭凤英.油葵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止[J].现代农村科技, 2012 (17) :33.

[2]王桂华.油葵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8) :55~56.

产量影响因素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肇东市位于松嫩平原中西部,是黑龙江省玉米的主产区之一,每年播种面积13万hm2以上,占耕地的87%。该区十年九春旱,不利于玉米的播种与出苗,夏季雨水充沛,利于玉米生长,但雨量大时易发生地面径流。试验设在肇东市黎明镇民主村,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壤属碳酸盐黑钙土,耕层15cm,有机质含量2.52%。

1.2 材料

供试材料为当地主栽品种郑单958。

1.3 方法

1.3.1 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7个处理。处理1:2009年4月22日播种前起垄深松,深松深度30cm,宽度10cm;处理2:2009年4月22日播种前起垄深松,深松深度40cm,宽度10cm;处理3:2009年6月26小喇叭口期结合追肥深松,深松深度30cm;处理4:2009年6月26日小喇叭口期结合追肥深松,深松深度40cm,宽度10cm;处理5:2008年10月25日上冻前深松,深松深度30cm,宽度10cm;处理6:2008年10月25日上冻前深松,深松深度40cm,宽度10cm;处理7:常规耕作(对照),2009年4月22日播种前起垄深松,深松深度15cm,宽度10cm。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处理10行,行距67cm,区长10m,每区面积为67m2。

2009年5月4日豁沟滤水播种,施种肥磷酸二铵300kg·hm-2,氯化钾150kg·hm-2,尿素112.5kg·hm-2,保苗67 500株·hm-2。小喇叭口期追尿素225kg·hm-2。

1.3.2 调查项目

调查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吐丝期和成熟期。测定各生育时期间0~15cm,15~30cm,30~40cm和40~5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记载2009年玉米各生育阶段降雨量。实收计产,采样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降水量

由表1 2009年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降雨量可看出,玉米出苗前降雨量51 mm,占生育期降雨量的12.5%;生育中期(出苗-抽丝)降雨量294.4 mm,占生育期降雨量的71.9%;生育后期(抽丝-成熟)降雨量为64.0mm,占生育期降雨量的15.7%。该地区春季少雨干旱,影响玉米出苗,滤水播种是有效的抗旱保苗措施。生育中期雨量充沛,可满足玉米生育的要求,并为土壤蓄墒提供了水资源。生育后期雨量较少,有利于玉米促熟和籽粒脱水。

2.2 不同深松处理对玉米各生育时期土层含水量的影响

由表2不同深松处理玉米各生育期不同土层的含水量可看出:播种期前深松,整个生育期间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相应对照。深松30cm与深松40cm处理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差异不大。春季播前深松有利于接纳雨水。夏季深松(处理3、处理4),0~15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成熟时高于对照,15~30cm和30~4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在吐丝期与成熟期高于相应对照。深松30cm和深松40cm处理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差异不大。夏季深松有利于接纳雨季的大量降水,增加了玉米生育后期的土壤含水量。秋季深松(处理5,处理6),玉米各生育期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相应对照。深松40cm处理的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在玉米整个生育阶段高于深松30cm处理。可见,上年秋季深松可以充分接纳晚秋和翌年春夏期间的降水,对土壤蓄墒十分有利。

%

2.3 不同深松处理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深松处理加快了玉米的生育进程,尤其在生育后期效果更为明显(见表3)。

月-日

深松处理的拔节期较对照提早1~2d,抽雄期较对照提早2~3d,吐丝期较对照提早1~4d,成熟期较对照提早1~6d。上年秋季深松处理(处理5和处理6)的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和成熟期较对照更加提早,深松40cm处理的成熟期较对照提前了6d。深松处理能促进玉米生育进程,可能是由于深松提高了土壤的蓄水供水能力,消除了土壤缺少对玉米生育造成的不利影响。

2.4 不同深松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深松处理均较对照增产,春季深松(处理1和处理2)较对照增产6.00%~7.46%,夏季深松(处理3和处理4)较对照增产4.56%~6.55%,上年秋季深松(处理5和处理6)较对照增产9.52%~10.94%。从深松深度看,深松40cm的产量较深松30cm的高0.54~1.99个百分点。在所有深松处理中,上年秋季深松40cm的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0.94%(见表4)。

从表4还可看出,深松处理的玉米其穗长、穗粗、秃尖长、行数、粒数、百粒重和粒率等产量构成因素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致使产量高于对照。

3 结论与讨论

深松可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降水下渗量,并减少降雨径流;由于深松改善了土壤的理化状况,有利于根系延伸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而获得了高额产量[1,2,3,4,5]。该研究也表明,深松提高了土壤的渗水能力和各土层的含水量,保证了玉米生育期间对水分和养分的需要,改善了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发掘了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从而获得了较高产量。

由该试验研究看出,春夏秋三季不同深度的深松处理都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状况,增加土壤含水量,并能提高玉米产量。但试验表明,春季深松时,由于耕地尚未完全化透,不仅要耗费动力而且还达不到深松深度。夏季深松时,玉米正处在喇叭口期,深松过程中往往发生“端垅”和伤苗,影响玉米正常发育。秋季深松时,玉米已收净地,既可以节省动力,又能保证深松深度,能完全达到深松的预期效果。本研究也表明,秋季深松40cm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单产较对照高10.94%。

深松作为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措施已研究得较为深入[6,7,8],并肯定了其效果和经济效益,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耕作体系上如何利用好深松技术,还需深入研究。该研究是在黑龙江省中西部玉米主产区进行,研究成果在该地区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但这只是一年的研究结果,其作用机理和后效等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孟庆秋,谢佳贵,胡会军,等.土壤深松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00,25(2):25-28.

[2]边少锋,马虹,薛飞,等.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深松蓄水耕作技术研究[J].玉米科学,2000,8(1):67-68.

[3]肖继兵,杨久廷,辛宗绪,等.旱地玉米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2):57-59;155.

[4]宫秀杰,钱春荣,于洋,等.深松少耕技术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5):32-34.

[5]王仕新,崔剑波,庄季屏.辽西半干旱地区深松中耕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J].应用生物学报,1996,7(3):267-272.

[6]郭新荣.土壤深松技术的应用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5(1):74-77.

[7]高焕文,李洪文,陈君达,等.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体系与免耕播种技术[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3(1):27-31.

影响鹿茸产量因素与增茸措施 篇10

1 影响鹿茸产量因素

1.1 品种因素

鹿的品种或品系的优劣与否, 可直接影响鹿茸的产量与质量。一般来说, 马鹿茸的产量大大超过梅花鹿茸的产量, 但质量略低于梅花鹿茸。饲养优良品种或品系鹿, 可大大提高鹿茸的产量和质量。如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及长白山梅花鹿, 育成的清原马鹿和塔里木马鹿品种, 东天杂交和花马杂交等杂交鹿, 这些鹿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 可比未经培育的鹿种提高鹿茸产量30%~60%。

1.2 雄性激素分泌水平

经研究表明, 公鹿茸的生长是受其自身的雄性激素所调节的。当雄性激素分泌处于低水平时, 茸即开始生长发育;当雄性激素的分泌处于高水平时, 鹿茸即迅速骨化成角。

1.3 年龄因素

梅花鹿公鹿6~8岁是其一生中产茸量最高的时期, 个别的可以到10岁。一般认为, 梅花鹿5~10岁为稳产高产期;马鹿7~14岁为稳产高产期。一般壮龄公鹿产茸量高, 老龄公鹿产茸量低。因此应及时淘汰老龄公鹿, 增加经济效益。

1.4 饲料的营养水平

饲料是动物生活的首要条件, 在鹿茸生长期的各阶段, 营养状况对其均有明显的影响。公鹿膘肥体壮, 鹿茸生长良好。生茸期内加强青绿多汁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的供给, 鹿茸就长的粗、大、肥、嫩。鹿对高蛋白质饲料的采食能力超过一般家畜, 在生茸期, 鹿的蛋白质饲料供给比平时多4~5倍, 不但鹿茸产量高, 茸色鲜艳, 而且油质光泽, 枝头丰满, 生长速度快, 畸形茸也随之减少。生茸期营养不良, 则鹿茸生长迟缓、干瘦, 甚至在茸体上出现“饥饿痕”, 称为“乏养茸”。

1.5 鹿的健康状况

鹿茸生长期公鹿由于患病、体质瘦弱, 也会直接影响鹿茸的生长发育, 致使鹿茸生长停滞、萎缩变小, 茸皮变色脱落、甚至茸盘坏死, 产生各种病态茸, 严重地影响鹿茸的产量和质量。病愈后鹿茸的生长能力可随之恢复, 但会在茸体上形成明显的凹陷、坏死灶等现象, 直接影响到鹿茸的质量和价值。

1.6 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光照是鹿茸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温度对鹿茸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春季气温低, 鹿角、角盘的脱落时期晚, 生长速度慢。4—7月份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鹿茸生长速度和产量。生茸期是日照长度剧烈变化和增长的时期, 同时也是旧角脱落、新角生长萌发的时期。当进入配种期, 由于日照向短日照方向变化, 鹿角的生长刺激素在体内分泌量逐渐减少, 睾酮的含量逐渐增高, 鹿角的生长停止, 茸皮老化并逐渐脱落, 仅留下干枯裸露的骨质棒, 待来年春季再脱落。在鹿角的生长周期中, 光照的季节性变化起到了主导作用。光照强度对鹿茸颜色也有影响。生长初期的鹿茸颜色较浅, 生长后期的鹿茸颜色较深。这是由于光照、温度直接影响到鹿茸皮肤色素的形成、种类和分布状况所致。湿度对鹿茸的生长也有明显的影响。在鹿茸生长期内, 空气湿度大, 则鹿茸生长快, 空气湿度小, 则生长慢。总之, 在生茸期内, 雨后初晴, 温暖潮湿的气候是鹿茸生长最理想的气候条件。

2 增茸措施

2.1 选择优良品种, 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提高鹿茸产量, 品种是关键。吉林双阳梅花鹿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梅花鹿新品种, 其鹿茸的产量和茸形及质量都在同类鹿种的前列;天山马鹿和塔里木马鹿的鹿茸产量也都比东北马鹿高。梅花鹿与马鹿的种间杂交、东北马鹿 (母) 与天山马鹿 (公) 的亚种间杂交, 其后代的鹿茸产量明显高于母本, 根据资料介绍, 东北马鹿与天山马鹿杂交F1代2~10岁公鹿的鲜茸平均单产5.064 kg, 比母本的3.308 kg提高53.1%, 比父本的5.082 kg低0.4%, 其杂种优势率为20.72%, 繁殖成活率比母本高32.7%。同时杂交鹿的再生茸产量也明显高于母本。因此, 通过人工授精、杂交改良技术, 可以推广优良鹿种优质高产的优良特性, 对促进我国养鹿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保证饲料营养全价

科学试验及生产实践证明, 要供给足够的蛋白质饲料如豆饼、豆粕等, 成年梅花鹿生茸前期精料补充料中蛋白质饲料添加16%~26%, 粗蛋白水平达14.5%, 生茸期精料补充料中蛋白质饲料添加18%~28%, 粗蛋白水平达16%时, 比较适宜。饲粮精粗比以1∶1比较适宜。生茸期保证钙磷饲料的供给, 前期钙磷饲料满足供应, 后期为减缓鹿茸的骨化速度, 可适当减少用量。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 可以有效地提高鹿茸产量。饲料添加剂主要补充微量的并且是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如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抗生素以及调节鹿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率的非营养性添加剂如过瘤胃素等。过瘤胃素可以减少蛋白质在瘤胃内的分解代谢, 而使一部分营养物质进入后段消化道消化吸收, 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实践表明, 在鹿精料补充料中添加鹿用添加剂 (预混料) , 可以提高鹿茸产量13.49%~32.67%。

2.3 再生茸生长剂的应用

再生茸生长剂 (或CA增茸素) 主要成分为抗雄激素, 在收获头茬茸时, 于颈部皮下注射, 可以使公鹿100%生长再生茸, 并且能延缓再生茸的骨化, 提高再生茸的产量221.5%, 其中规格茸 (二杠型) 占65.79%, 经济效益极其显著。同时, 应用再生茸生长剂后, 公鹿性兴奋降低, 减少公鹿间的争斗, 避免了不必要的伤亡, 公鹿食欲较好, 体况恢复早, 使公鹿安全越冬, 翌年茸丰。张爱忠等2000年报道, 对51只马鹿进行再生茸生长剂增茸试验表明, 试验组34只鹿100%长出再生茸, 对照组只有23.5%长出再生茸。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增0.613 kg, 增产13.93倍, 平均增收89.00元, 以33只马鹿进行再生茸生长剂与CA增茸素的对比试验, 两组均100%长出再生茸, 平均产量分别为1.196 kg和1.134 kg。于守平等2002年报道了复方增茸剂能提高鹿茸品质。

2.4 合理使用最佳产茸年龄

在养鹿生产中, 梅花鹿的最佳生产使用年限为5~8岁, 部分体质好的可延长到9~12岁。甘肃马鹿高产期在7~11岁, 此期是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时期, 生产力高, 生产潜力达到极限, 同时也是饲料效益最高时期。但是, 一旦使用年限过久, 不但产量上不去, 而且还会造成饲料浪费, 增加成本、浪费人力和财力。

2.5 使用增茸添加剂

2.5.1 添加腐植酸钠

使用添加剂腐植酸钠能促进机体的氧化酸类活动, 增加新陈代谢和吸收营养的能力。因此, 用腐植酸钠作为鹿饲料添加剂, 鹿的食欲增加, 新陈代谢旺盛, 为鹿茸的生长提供了充分的营养。据试验, 每日分3次给每头雄鹿饲喂复方腐植酸钠0.2 g, 喂前2 h将固体复方腐植酸钠用水稀释为0.05%, pH值为6.5, 然后加入精料饲喂。连续喂70 d, 到收茸为止。结果试验组鹿茸单产575 g, 对照组单产491 kg, 增产17%。

2.5.2 添加中草药增茸

沈莉2008年报道: (1) 用增茸散 (由黄芪、当归、陈皮、柴胡、薤白等9味中药组成) 饲喂用20头3岁公马鹿, 每日每头鹿添加增茸散50 g, 共喂61 d。结果平均每头鹿增产鲜茸386 g, 茸头饱满, 茸皮黑亮。 (2) 使用八味增茸添加剂 (由黄芪、山药、丹参、补骨脂等组成) 对24头雄梅花鹿作试验, 在花盘脱落后20~30 d、茸基形成小鞍形时开始添加药物。每日每头鹿用添加剂1头份, 早晚分2次添加于精料中。结果显示:其中13头明显增产, 共产鲜茸28.7 kg, 比对照组增产6.9 kg, 平均每头增产0.53 kg。 (3) 使用促茸生长素 (由黄芩、黄精、丹参、续断、川芎、杜仲、何首乌、女贞子、山药、牛膝、山楂、麦冬、干草等中药组成) , 并添加了维生素A、维生素D、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铁、铜、等矿物盐。用12头雄梅花鹿作试验, 每日每头鹿添加促茸生长素10 g, 共喂93 d。结果试验组平均多产鲜茸332 g, 茸枝饱满粗壮, 而且珍珠盘提前10 d脱落, 换毛提前10 d。以上3种中药增茸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6 合理改善环境因素增茸

控光增茸。养鹿户可因地制宜建筑几个简易塑料大棚, 棚顶安100~150 W水银灯4个, 灯高距地面2.5~2.7 m。从每年1月初开始, 每天可增加光照时间6.8~9.5 h, 增加光照的天数为50~60 d。大棚内的鹿群, 饲养条件与露天一样。经试验证明, 控制光照养鹿, 鹿可提早38~39 d脱角生茸。公鹿头全茸产量可提高0.88%~13.80%, 特别是再生茸, 不但长出二杠茸, 而且产量平均可提高2~3倍。

在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 做好冬季的保温防寒工作, 可减少鹿体内的热量损耗, 降低能量饲料的投入, 使鹿提前脱盘并生长出完美而正常的鹿茸。夏季在高温少雨的天气, 通过人工降雨或地面泼水等方式增加舍内湿度, 也可达到鹿茸增产的目的。

通过光照调节鹿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影响生茸。因此, 通过人工控制光照的方法, 即提前增加光照, 将春分以后的自然光照规律提前到1月1日, 控光在3月底结束, 可以使公鹿提前30~40 d脱盘生茸, 头茬茸产量增长3.82%~26.9%, 再生茸增产显著,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在有经验的养鹿场, 夏季在运动场内设置荫棚, 遇有高温炎热少雨的天气, 还适时进行人工降雨或在圈舍内、运动场内的荫棚上和运动场内撒水, 其作用就是达到降温和提高空气湿度的目的。

2.7 适时收茸

小公鹿头年取茸约在6月中旬。2年以上的鹿, 需待茸长成二杠、顶端呈凹形而第3个分杈还未长出时割取, 此时的鹿茸质量好, 价值高, 一般在6月下旬取头茬, 8月下旬取二茬。适时取茸能保证鹿茸质量的同时, 增加鹿茸产量。

产量影响因素 篇11

一、影响夏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1. 品种选择盲信,造成夏玉米产量提升空间变窄

很多夏玉米种植户,在夏玉米品种选择过程中,热衷于种植新品种,盲目地认为新品种会带来更好的效益,某些农资经销商为了使利润最大化,极力向种植户推荐自己也不十分了解的夏玉米品种,致使部分没有通过当地种子管理部门审定的夏玉米品种在当地种植,因气候不适应或者种植方式不合理等原因,出现空杆、秃顶现象,造成夏玉米减产甚至部分地块绝产。

2. 农家肥投入少,化肥使用不合理

调查发现85%土地常年不施用农家肥,夏玉米所需养分基本依赖化肥供给,因常年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结、酸化,通透性差,根系活性降低,植株生长不良,部分地块甚至出现僵苗现象。肥料的单一性,致使土壤环境趋于恶化,土壤中有益菌活性降低,引起各种土传性病害发生,如根腐病、苗枯病、茎基腐病等,严重影响了夏玉米的安全生产。出现了年年增施化肥,年年不增产,病虫害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的恶性循环。

3. 除草剂危害

90%以上的夏玉米田采取田间喷施除草剂的方法,防止杂草对夏玉米的为害。除草剂的连年使用,致使杂草对除草剂抗性增强,为了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种植户不得不增加除草剂用量,除草剂不合理的大量使用,在生产上对夏玉米造成两种不利影响。一是影响玉米正常生长,植株节间短,生长缓慢,叶片小,严重时停止生长,不利于玉米产量的形成。二是大量除草剂残留在土壤中,致使土壤酸化,直接对玉米根系造成危害。

4. 病虫害呈现加重趋势

近几年苗枯病、茎腐病、根腐病、褐斑病、青枯病、粗缩病等病害对夏玉米的为害呈加重趋势,如2012年至2014年苗枯病、根腐病发生较为严重,个别地块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减产10%左右。2014年青枯病发生危害较为严重,夏玉米出现早衰现象。近几年推广了夏玉米“一增四改”种植技术,粗缩病发病率得到了控制,但是夏玉米根腐病、茎基腐病呈现上升趋势。

为害夏玉米的主要虫害有金龟甲、蓟马、玉米螟、二点委夜蛾、蚜虫等,近几年二点委夜蛾以及蓟马对夏玉米为害较为严重,如2013年在邹城市夏玉米田大面积发生,造成缺苗断垄现象。从2015年种植的春玉米虫害发生情况预测,蓟马田间存有量将会加大。蓟马为害玉米后,玉米心叶扭曲,植株停止生长,造成单株绝产。蚜虫多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即9月中下旬,为害夏玉米的雄穗以及雌穗,致使夏玉米授粉不良,对夏玉米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5. 干旱因素

干旱是制约旱田玉米产量的主要因子。邹城市处于鲁西南地区,近几年春夏连旱现象较为普遍,对于水利条件较差的夏玉米种植区郭里、石墙等镇,由于受天气干旱的影响,播种时间如需推迟到6月20日前后,遇到秋寒年份,往往出现灌浆不好,籽粒不饱满,甚至出现晚熟倒青现象。如2012年、2013年夏玉米大喇叭口期遇到干旱,因水分供应不足,直接造成夏玉米延迟抽雄和授粉,进而影响夏玉米产量,在一些灌溉条件差的镇,大部分玉米田减产甚至绝产。

6. 突发性自然灾害因素

鲁南、鲁西南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大风天气以及冰雹。大风是造成夏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生产中常见的倒伏有2种,一种是根倒伏,多因雨后或者灌溉后1~2天突遇大风天气,出现根倒伏。另一种是茎倒伏,茎倒伏是出现在土壤干旱,大风天气倒伏,茎倒伏往往造成夏玉米减产甚至绝产。冰雹出现在大喇叭口期,如冰雹造成夏玉米生长点受损,对产量影响较大,如只是叶片受损,夏玉米减产不大。2013年山东泗水玉米田灌浆期出现冰雹天气,造成夏玉米减产50%以上。

二、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针对影响夏玉米产量的6大因素,综合采用农艺农技技术措施,避灾减灾,深挖夏玉米生产潜力,确保夏玉米高产、稳产,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1. 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

夏玉米品种选择原则:选用多抗(抗倒、抗病、抗早衰)、丰产、稳产、种植两年以上中早熟玉米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鲁单818等。引进的新品种必须先经过3年以上的小面积试验示范,综合性状确实优良的才可进行大面积推广。防止夏玉米推广、种植的盲目性、随意性。

2. 适时播种配方施肥

鲁西南地区播种时间为小麦收获后的2~3天,即6月8日前后,采取机械单粒直播,株距25厘米,行距60厘米,每亩种植株数4500株,随着播种追肥,每亩使用64%磷酸二铵15~17千克,播种行与施肥行间距不低于15厘米,防止距离近,出现肥料烧苗。夏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追肥,每亩用15-8-22氮磷钾复合肥45~50千克,硫酸锌0.8~1.0千克。有条件的地方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以及随播种一次性深施控释肥免追肥技术。

3. 正确使用除草剂

目前90%以上的玉米田使用除草剂防治一年生杂草,在实际生产中,因除草剂使用不当,对夏玉米生产造成损害的事例屡见不鲜。慎重选择夏玉米除草剂,科学的用量,恰当的使用时期,是规避除草剂对夏玉米造成伤害主要手段。适合玉米田除草的除草剂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三大类,一类是播后苗期除草剂,如40%乙阿合剂、52%乙·莠,每亩用量为150~200毫升;另一类是苗后早期(玉米1-4叶期)除草剂,如23%烟密·莠去津,每亩用量为100~120毫升、50%玉宝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0克。还有一类是玉米生长中后期除草剂,如10%草甘膦水剂200~300毫升/亩、20%百草枯水剂100~150毫升/亩,在无风条件下混合定向喷施。除草剂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上的使用时期、用量等。使用时不得将药液喷洒在夏玉米植株上,也不得和任何杀菌剂杀虫剂混合使用。天气干旱时,使用药剂量不变,但必须增加用水量。

4. 科学防治病虫害

小麦收获前3~4天,采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混合喷雾,夏玉米播种前、出苗后,再用同样的药剂以同样的浓度喷施,能够有效防治白粉虱、灰飞虱、烟飞虱以及玉米螟等害虫对夏玉米幼苗的为害,降低夏玉米粗缩病、心腐病的发生蔓延。玉米灌浆期采用40%辛硫磷乳油2000~2500倍液、4.2%高氯甲维盐乳油3000倍液混合喷施雌穗,能够有效防治金龟甲、玉米螟以及二点委夜蛾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玉米灌浆后期重点防治雄穗穗蚜,常用药剂为70%吡虫啉乳油4000~5000倍液,重点喷施雄穗,防治穗蚜对夏玉米的为害。

在夏玉米苗期采用8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防治苗枯病、心腐病的为害。进入大喇叭口期采用3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施,预防夏玉米大小褐斑病。

5. 科学避灾减灾

近几年极端天气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夏玉米的生产安全,只有采取有效避灾措施,才能减少灾害对夏玉米生产的威胁。避灾措施主要有:培育壮苗,夏玉米苗期以蹲苗为主,防止田间积水和出现徒长苗。适当推迟追肥时间,有徒长迹象的玉米苗,追肥时间推迟到大喇叭口期之后进行。夏玉米进入灌浆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夏玉米抗倒伏能力。因大风天气造成的根部倒伏,雨停后需及时扶正,给茎基部培土,并用脚踩紧实。2~3天可长出新根,迅速恢复生长,对产量影响较小。在拔节前期,若遭遇强风暴雨危害,只要倒伏程度不超过45度,经过5~7天,可自然恢复生长。灌浆成熟期,遭受强风暴雨危害时,因自身负荷重,最容易发生严重倒伏、茎折,若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会严重影响产量,若培土扶正难度大,且效果也不明显时,可采取多株捆扎。具体做法是:将邻近3~4株玉米顺势扶起,用植株叶片将其捆扎在一起,使植株相互支撑,免受倒压、堆沤,以减轻危害,有利灌浆成熟,减少产量损失。如在夏玉米孕穗前期遭受冰雹危害,及时清洁田园,加强管理,追施速效肥料,促使玉米迅速恢复生长,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产量影响因素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东经119°55′22.2″, 北纬34°13′22.3″。供试土壤为滨海粘质潮盐土, 有机质20.5g/kg、碱解氮74mg/kg、速效磷24.1mg/kg、速效钾222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盐粳56。供试肥料:尿素 (46%) 、磷酸二铵 (18-46-0) 。

1.3 试验设计

1.3.1 基本苗数 (A) 试验。

基本苗数设6万株/666.7m2 (A1) 、8万株/666.7m2 (A2) 、10万株/666.7m2 (A3) 、12万株/666.7m2 (A4) 、14万株/666.7m2 (A5) 5个处理。施肥方案为N16P8, 即施N 16kg/666.7m2、P2O58kg/666.7m2, 折合尿素28.0kg/666.7m2、磷酸二铵17.4kg/666.7m2, 不施钾肥。磷酸二铵分2次施用, 苗肥和促花肥各50%, 即各8.7kg/666.7m2, 尿素采取苗肥15%, 分蘖肥40%, 促花肥25%, 保花肥20%。

1.3.2 氮肥用量 (B) 试验。

氮肥用量设施尿素0 (B0) 、10.6kg/666.7m2 (B1) 、19.3kg/666.7m2 (B2) 、28.0kg/666.7m2 (B3) 、36.7kg/666.7m2 (B4) 、45.4kg/666.7m2 (B5) 6个处理, 各处理均施磷酸二铵17.4kg/666.7m2, 不施钾肥。磷酸二铵分2次施用, 苗肥和促花肥各占50%, 尿素采取苗肥15%、分蘖肥40%、促花肥25%、保花肥20%。以不施任何肥料作对照 (CK) 。播量按5kg/666.7m2。

1.3.3 氮肥运筹 (C) 试验。

氮肥运筹设苗蘖肥∶穗肥为9∶1 (C1) 、7∶3 (C2) 、5∶5 (C3) 、3∶7 (C4) 、1∶9 (C5) 5个处理, 以只施磷酸二铵不施尿素作对照 (C0) , 其他施肥处理均施用等量的磷酸二铵, 氮不够的用尿素补足。施肥方案为N16P8, 即施N 16kg/666.7m2、P2O58kg/666.7m2, 折合尿素28.0kg/666.7m2、磷酸二铵17.4kg/666.7m2, 不施钾肥。磷酸二铵分2次施用, 苗肥和促花肥各50%, 尿素苗肥和分蘖肥分别占30%和70%, 促花肥和保花肥分别占55%和45%。播种量为5kg/666.7m2。

试验均设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小区净面积44m2 (4m×11m) , 四周打埂, 埂宽50cm, 上覆薄膜, 区组间挖沟, 沟宽1m, 试验四周设保护行2m。

1.4 试验方法

试验前用GPS定位仪测定试验点的经纬度, 并采集基础土样供室内常规分析化验。本试验于2008年6月23日划小区播种, 生育期内按常规措施管理, 收获前各小区进行测产和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密度对群体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 随基本苗的增加, 株高变化不大, 穗长减小, 穗数增加, 粒数减少, 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大, 产量除处理A1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外, 其他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但随基本苗的增加产量有下降趋势。

由图1可知, 基本苗对成穗数影响较大, 基本苗越大, 成穗数越高, 但成穗数增加到一定程度, 出现一个平缓过程, 即基本苗的增加开始影响分蘖成穗, 继续增加基本苗, 就会趋向独秆成穗。由图2可知, 基本苗对粒数的影响也较大, 基本苗增加, 穗粒数下降明显。由此可见, 不同播种密度对水直播稻中、后期群体质量、产量结构, 乃至产量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适当降低直播稻播种密度有利于优化群体结构, 增加后期光合面积, 提高光合积累, 从而有利于获得高产。

2.2 施肥量对群体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 随施氮量的增加, 结实率和千粒重略有下降, 株高和穗长变化不大。由图3可知, 随施氮量增加, 穗数呈波动增加。由图4可知, 随施氮量增加, 穗粒数先增后减。产量与施氮量之间呈抛物线关系:y=-0.782 1x2+22.119x+434.57, R2=0.793 8 (见图5) 。经分析, 施氮14.14kg/666.7m2, 产量最高, 为590.96kg/666.7m2。

2.3 氮肥前后期运筹比例对群体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 氮肥前后期运筹比例对产量和群体产量结构有一定影响, 但差异显著性较差, 其中基蘖肥∶穗肥=7∶3产量最高, 为642.63kg/666.7m2, 以增加粒数增产为主, 后期运筹比例增加, 可提高直播水稻的结实率。因此, 水直播稻较易保证穗数, 在管理上, 必须施足基肥, 以壮秆大穗为增产途径。

2.4 产量与产量结构的关系模型

对产量与产量结构对应的18组数据进行分析 (表1~3) , 在一定品种条件下 (盐粳56) , 产量 (y, kg/666.7m2) 与穗数 (x1, 万穗/666.7m2) 、粒数 (x2, 粒/穗) 、结实率 (x3, %) 、千粒重 (x4, g) 呈线性关系, 其数学模型为:y=-1 710.76+38.714x1+3.474x2+5.907x3+23.221x4, R=0.999 2**, n=18。

对产量结构18组数据进行变异分析 (见表4) , 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变异较大, 变异系数分别为9.58、7.18和8.85, 株高、穗长、结实率与千粒重变异不大, 变异系数分别为3.85、4.14、2.04和4.33。因此, 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按平均值95.33%和23.86g代入上述方程得:y=-593.59+38.714x1+3.474x2。

3结论

(1) 在一定品种条件下 (盐粳56) , 基本苗6万株/666.7m2, 产量可稳定达到627.12kg/666.7m2左右;随基本苗的提高, 穗数呈波动增加, 粒数减少, 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大;随

基本苗的提高, 高峰苗提高, 成穗率下降。

(2) 产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关系, 施氮14.14kg/666.7m2产量最高, 为590.96kg/666.7m2;随施氮量的提高, 穗数呈波动增加, 粒数有先增后减的趋势, 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上一篇:煤巷掘进防突下一篇:高校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