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资源

2024-06-24

公共教育资源(精选12篇)

公共教育资源 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文教政策、课程实施现状、课程实施管理的比较得出, 公共艺术教育相较于公共体育来说, 其发展确实过于薄弱。比较研究不是为了寻求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之间的异同, 更不是为了区分两种教育的优劣, 而是为了实现两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共教育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追求一种更为合理的教育模式、教育观念, 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发展经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种教育现象、教育观念的宽容与共处, 发挥公共体育对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发展薄弱现状的参照、选择、创新和反思功能。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比较

在目前的高校教育格局中, 普通高校公共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愈显突出, 公共艺术教育与公共体育同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公共艺术与公共体育教育有相同的学科特性, 在课程体系中均包含着理论课和实践课内容。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共艺术教育远没有达到“高等教育”的层次, 在教育认识、教育水平、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完善、教师水平、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都不够规范和健全。因此, 本文就从两种教育的课程实施作为落脚点, 通过对教育政策、教育实施、教学管理等具体情况的比较, 找出两者的发展差异。

一、《课程指导方案》的比较分析

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体育课程纲要》) , 2006年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以下简称《艺术课程方案》) 。从标题看, 虽然《体育课程纲要》中并没有出现“公共体育”一词, 但是该《纲要》的附则一章中表明“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本纲要”, 《艺术课程方案》在前言中也首先表明“本方案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 由此看出两份文件所界定的教育对象范围是一致的, 均非针对专业高等学校的专业体育和专业艺术教育, 而是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艺术素养教育, 并且两份文件都是对进入学校教务系统的课程教学提出的指导要求。

之所以要比较这两份课程教学指导的纲领性文献, 是因为文教政策是教育实施的“源头活水”, 它们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和艺术教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 是新时期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现将两份《课程指导纲要》的内容对比用表1表示如下:

从表1中看到, 《体育课程纲要》比《艺术课程方案》在政策内容上要完善很多。《体育课程纲要》是由八大部分组成, 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育方法、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附则。《艺术课程方案》则只包含了四部分内容, 分别是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保障。其中的“缺失”内容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这些课程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细节内容。从表1中还可以看到, 两份文件中的“共有”内容是前三部分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 这些“共有”的内容分别明确了公共体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该课程的作用和性质, 对课程学习的要求等。以下表2再将两份《课程指导》前三部分的具体内容分别列出, 做一个对比:

从表2的对比来看, 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设定比较笼统, 一门选修课程 (一般30个学时左右) 和公共体育144个必修学时教学要求相差甚远, 可见, 同样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教育课程, 国家在制定文教政策时是有倾斜的, 对公共体育和公共艺术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

二、课程教学实施情况的比较分析

接下来再将两种公共教育的课程教学实施情况归纳为课程结构、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评估体系等四个方面, 在以下表3中分别列出, 做出比较:

通过调研, 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类型分四类, 一、二年级学生为必修课, 共144学时, 每学期1学分, 共4学分;三、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为选修课, 每36个学时1学分, 可任选多个学分;选项体育课和保健体育课分别针对体育特长生和身体弱势学生开设。课程内容设置按学期为单位划分, 对同一运动项目设置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类型, 保证至少5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锻炼要求;对不连续选择同一运动项目的学生, 也提供其他运动项目的选择机会, 并规定交叉学习运动项目时的层次性要求, 实现和满足不同年级和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对活动内容的兴趣要求。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分为三类:体育理论课、体育实践课、体育保健课。其中理论课学时占总学时数的10%, 实践课学时占总学时数的90%, 专项训练占65%, 身体素质占20%, 考试考核占5%。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对从事体育锻炼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是进行体育运动的基础理论课程, 从多个角度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知识、卫生知识、体育竞赛规则, 体育欣赏等内容。体育实践课以提高学生兴趣出发, 在“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让学生在自己喜欢或特长的项目上技术水平有所提高。选项课的类型就是在运动实践的基础上, 对某个专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技术的再提高, 形成运动的习惯,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体育保健课是为专门不能正常跟班上课的残、弱、病学生设置的, 这类学生长期处于弱势群体之中, 心理承受的压力很大, 因此这类课程除了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项目和保健理论外, 还包括了心理卫生课程。

反观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在:课程结构单一, 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以及校外艺术活动自成一体, 没有紧密结合和开发校内外艺术资源;课程类型多为任意选修课, 且只需修满2个学分一门艺术, 课程多为音乐类课程, 不能开全所有艺术门类课程, 不能满足各类兴趣爱好的学生;课程内容随意, 因人设课, 多为欣赏类和实践类课程, 理论和史论类课程极少;课程没有任何评价体系, 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 等等。针对这些课程教学的规范性问题, 公共体育在《体育课程纲要》中的规定非常细致。《体育指导纲要》“方向明确、任务具体”, 完善的细则为体育课程的开展、实施提供了有效地参照系数。而《艺术课程方案》对上述教学规范性的问题确实没有指导性阐述, 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以及课程评价等这些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内容没有任何细致的明文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较可以看到, 公共艺术的具体实践指导严重缺失。显然《艺术指导方案》在这些方面出现了“指导盲点”。

三、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管理体制的保障, 表4比较的就是两种公共教育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差异:

从表4看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的机构设置, 以纵向看, 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 主持全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每年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会议,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并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工作, 且将之纳入年末总结评比范畴。体育教学部是落实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部, 按工作性质下设课堂教学、群体活动、训练竞赛、办公室及器材管理。以横向看, 体育教学部下的各部门为同一级的中层机构, 分管不同的工作内容, 课堂教学是中心工作, 群体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训练竞赛是高水平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训练, 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 器材管理是体育教学的后勤保障。此外, 整个体育管理体系包括了体育师资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群体活动管理、业余训练管理、体育科研管理、体育场馆器材管理、体育经费管理等, 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一整套科学体系。分析高校体育管理体系, 它调动着整个学校从体育管理部门到其他相关部门、从体育教师到学生的积极性, 优化整合学校管理资源, 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组织、指导、检查、评定, 促进基础建设, 完善内部管理, 规范教学行为, 强化过程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调研得知,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如专业教师配备严重不足, 专职教师的教育培训机会少, 科研机会少, 职称晋升困难;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建立, 教师培养聘任制度、考核制度、课程管理制度等都还没有配套;教学没有大纲, 没有统一的教材, 没有教学方法, 单凭教师的个人艺术经验执教;公共艺术教育场馆器材没有规划建设, 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等等。在表4中看到, 高校根据《艺术课程方案》确实都设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或“艺术教育中心”等, 但这些机构往往归属在团委或人文学院等部门下, 俗称“挂靠”, 其“挂靠”的性质决定了机构在课堂教学、师资管理、经费运作等没有独立权, 更不可能全局规划整个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 此外也不具备监督、检查、落实全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职能, 更不可能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实施机制来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

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致力方向

与同处高等教育公共课程的公共体育不同, 公共艺术教育目前不是一门高等教育中硬性规定的必修学科。它自2006年“公共艺术教育”的概念被提出之后, 一直以选修课的身份, 承担着培养审美意识、健全综合素质的教育任务。比较教育家何塞·加里多认为:“通过比较, 人们可以了解其他教育制度, 可以更准确地认识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也有助于选择更好的教育前途。”本文在比较中发现, 公共艺术教育其“副科”的身份并不是主要问题, 而是在“副科”的背景下, 公共艺术教育要改革成什么样, 怎么改革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教育制度做出明确细致的指导, 也需要一个政府机构来评估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监督其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

1.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的细化。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处于兴起和激发阶段, 如果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目的不是一目了然, 或者改革可能带来的优势和价值不够明显, 那么, 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行政管理人员, 就会缺乏激励, 不愿意继续接受改革, 改革也会渐渐被置于一旁。再次审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政府部门对教育改革的指导缺失和教育制度对教学实践的指导缺失是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最大的“盲区”。这从《课程指导方案》的比较中也可以找到依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只规定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保障”, 而缺失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更具操作性的实施规范。因此, 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中, 出现众多不规范的教学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为能给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发展提供切实有效地指导作用, 现有的《艺术指导方案》亟待完善。弥补教育制度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缺失可以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 实施改革的细则方法, 及时评估改革的现状, 提高对改革的认知程度。

2.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机构的确立。

《艺术课程方案》规定:“为保证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该规定的真正用意是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第一课堂教学, 将其纳入普通高校的教务处, 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件日常普通工作, 由这个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计划、调控、管理。从表4中教学管理体系的比较来看, 如果是挂靠团委、宣传部、二级学院等设立的“艺术教育中心”或者“艺术教育委员会”, 就不是真正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 实质是“团委”下设的一个部门。现实工作中多在操作艺术的第二课堂实践工作, 将校园文化活动充当公共艺术教育, 将各类艺术竞赛成绩当作公共艺术教育的成绩。对这些至今还是由“团委”负责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校而言, “团委”的核心工作不可能是公共艺术教育, 它只是作为锦上添花、装饰门面的工作内容。这种体制管理的后果, 不仅公共艺术教育得不到真正的独立发展, 更严重的是造成了普遍的错误认识, 不管是学校的高层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和学生, 均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就是丰富校园文化的工作, 这样的认识完全违背了《艺术课程方案》规定的艺术进入课程教学以达到“育人”的初衷。此外, 很多学校甚至还存在多家部门负责管理的现状, 比如教务处“抓”公共课程教学, 学生处、团委“抓”学校的校园文化工作, 宣传部也来“抓”一些艺术交流活动, 这些学校表面上多家部门负责抓, 实质上常常是多而无人抓。与高校公共体育完善的管理体系相比, 改革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管理体系就显得必要和急迫了。

五、总结

本文进行的比较研究是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在不同阶段、相同视点上, 对现存教育现象进行多维度之间的“对话”。在比较研究中, 研究者们容易无意识地将“优劣差异”预设地加入到比较标准中, 也就是提前设定某个比较教育对象是相对优越的, 带着这种“有色眼镜”再去比较, 其研究结果的价值就不一定客观, 这是做教育比较研究时要避免的。本文通过对文教政策、课程实施现状、课程实施管理的比较得出, 公共艺术教育相较于公共体育来说, 其发展确实过于薄弱。所以笔者选择这两种性质相同的高校公共课程进行比较时, 并没有预设公共体育发展的“优越性”, 也一再遵循公共艺术和公共体育做比较的价值取向:比较不是为了寻求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之间的异同, 更不是为了区分两种教育的优劣, 而是为了实现两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共教育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追求一种更为合理的教育模式、教育观念, 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发展经验。因此, “表面”现状的比较只是比较的入手点, 接下去更应从两种公共教育的“背后”开始, 在不断的、并行的、参证现象的“向内理解”中达到两种公共教育的“视界融合”。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种教育现象、教育观念的宽容与共处, 发挥公共体育对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发展薄弱现状的参照、选择、创新和反思功能。

参考文献

[1]何塞·加里多.比较教育概论[M].万秀里,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杨子华.公共艺术教育应树立的四个基本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9) .

[3]李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评述[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6) .

[4]徐红.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规范化建设刍议[J].高教探索, 2008, (2) .

公共教育资源 篇2

第一课

社会生活安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学校、家庭、社会等生活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

2、提高学生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树立自我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方法,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一些预防和应对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等突发事件的方法、技能,避免和减轻特定伤害。

5、培养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报刊、网络或身边发生的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等事件的资料;制作课件,显示案例图片、声像等案例资料。

学生准备:身边发生的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等事件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分析安全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学们:你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家人和老师的呵护;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关爱,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倍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学会正确认识遇到的人和事,明辨是非,区分真善美和假丑恶,遇事有自己的措施和办法。每个人平日都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和掌握一些应对这类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能,从而避免或减少对自己人身安全的伤害。

二、了解安全常识

(一)、当同学们独自在家时,如何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 生抢答:

1、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2、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

3、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者远方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后再来。

4、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人室内的情况,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

5、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

(二)、遇到敲诈、抢劫、绑架、恐吓时该怎么办?

真实再现,交流讨论

1、课件显示网上搜集的两个案例。

2、交流收集到的类似案例,特别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些类似突发事件。

3、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敲诈、抢劫、绑架、恐

吓等违法犯罪行为?

设计必答题:学生分三组回答,本组人可以补充回答。

4、预防和应对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等突发事件的办法还有那些?

在小组里与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然后抢答。

(三)、了解一些安全警示

1、中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直接威胁和侵害时,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2、匪警电话是多少?拨打时要注意些什么?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后记:

第二课

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吃好一日三餐的重要性;

2、认识到充足的睡眠,适当饮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要;

3、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也比较大,为了健

康,要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言:

我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也比较大,因此,为了我们的健康,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导入: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副图片,你们猜猜看,这几幅图片是关于什么的?(课件出示)

三、小组讨论:分析图片中展示的现象、原因、出现的己的建议。

1、根据你所看到的,说说日常生活中那些是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些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健康有哪些负面影响?

2、小组汇报,师板书:

(1)、乱扔垃圾;

(2)、偏食,光吃干不稀;

(3)、零食当正餐;

(4)、常光顾街边的小食摊,不知不觉潜伏疾病;

(5)、随地吐痰;

(6)、晚上不睡觉,白天课堂打瞌睡;

3、分析汇报后得出结论:早餐必须吃,不能挑食,偏食,晚上要休息 好,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聊聊早餐,午餐和晚餐

学生讨论汇报后,课件出示关于早餐的小知识。

五、聊聊关于午餐和晚餐你都知道那些小知识?

学生讨论汇报。课件展示。

六、议一议:对于中学生,怎样避免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呢?

学生看书后抢答

七、教师小结

有一句话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说好的习惯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令我们终身受益!

八、教学后记:

第三课

拒绝营业性娱乐场所

教学目标

1、知道那些是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娱乐场所。

2、让孩子们了解未成年人进入这些娱乐场所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3、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诱惑,不进入营业性的娱乐场所。

教学重点 培养孩子远离娱乐场所的意识,增强抵抗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难点 让孩子认识进入娱乐场所所带来的危害,使孩子能明辨是非。

具 图片 视频

教 学 过 程

一、出示一组歌厅、网吧、酒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图片

提问:同学们,这是些什么场所啊?我们小朋友能不能进入这些场所呢?

学生讨论回答

为什么不能进入这些场所?如果沉迷于这些场所,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

二、导入:娱乐场所,一类是以人际交谊为主的歌厅、舞厅、卡拉OK厅、夜总会等;另一类是依靠游艺器械经营的场所,如电子游戏厅、游艺厅等,还有宾馆、饭店、咖啡厅、酒吧、茶吧、网吧,洗浴、桑拿、按摩中心等场所,而中学生经常进出的娱乐场所一般有网吧,游戏厅,歌厅、舞厅、卡拉OK厅等。许多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还在形成阶段,对许多东西还没有识别能力,这些场所鱼龙混杂,有许多东西是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会使得一些学生误入歧途。中学生出入娱乐场所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又将如何拒绝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拒绝营业性娱乐场所》

板书:拒绝营业性娱乐场所

三、学生讲述教材中的两则故事:

1、一名15岁中学生暑假迷恋游戏机的故事

2、陈某沉迷网上聊天的故事 师提问:

1、我们应如何面对游戏机的诱惑?

2、电子游戏是不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我们应如何面对它?(教师提问并进行讲解)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开始借钱,然后可能逐渐发展到抢劫、偷盗、勒索。我们自己周围也有极少数这样的同学。我们应该劝告他,让他人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性。

师:电子游戏是一种新型娱乐形式,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但是,由于电子游戏的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使人一旦置身其中就得全力以赴地进入“角色”,因而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力。当我们休闲时,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

自己,但决不能沉迷于电子游戏,过度、沉迷于玩电子游戏则有害无益。我们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3、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哪些严重的危害?

生讨论回答: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严重的危害:一是长时间在网上逗留,会造成身心劳累,眼睛近视,影响学习;二是长时间费用高昂,寄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又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诱发各种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三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许多信息垃圾对青少年的思想冲击很大,毒害较深。

师:从这两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讨论回答

四、拒绝进入不适宜的娱乐场所 师问:

1、中学生为什么不进入营业性的成人场所? 生抢答:(答案略,见教材)

2、中学生为什么不进入游戏厅和网吧? 生抢答:(答案略,见教材)

师小结:拒绝进入不适宜的娱乐场所,首先就要远离不良诱惑,要做到远离那些不良诱惑首先又要做到不涉足这些容易滋生不良诱惑的场所,从根源上避免和减少与不良诱惑接触的机会和可能。要做到远离不良诱惑其次就是要做到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

请同学例举自己的兴趣爱好,共同分析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教师:为了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场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作出了明确规定。因此,同学们如发现学校周边200米内有这些营业性场所要及时举报,共同维护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师小结:同学们,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正确利用网络,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很多的帮助。如果沉迷网络,终究会被网络毁了我们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去利用网络。

3、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分析案例:初一某班学生杨某原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是在朋友的带动下他开始出入网吧,家人非常生气,老师也多次教育,可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最后沉迷于网吧。成绩一落千丈,性格也变得沉默不语,几近痴呆。

师问:为什么杨某会从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变成几近痴呆呢? 生答:自控能力太差,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教师:老子曾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就是说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抵制不良诱惑就是要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克制自己的冲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抑制自己的欲望,不做自己想做而不应该做的事。在不良诱惑面前,做一个理智的学生。

五、情境体验

小品表演一下情境:上晚自习,小丁邀小明去网吧上网。周六,小明约小鹏打麻将赌博。

为了上网,小华叫小江一起去向低年级同学勒索 逐一表演,让同学说说该怎么办。

六、总结

首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同学们,面对周围五光十色的诱惑,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去拒绝。首先要远离不良诱惑,把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其次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再次就是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等。希望同学们用在学校生活中,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做一个健康向上的好学生。

七、教学后记:

第四课

怎样预防性骚扰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性骚扰的常见形式,学会防范和应对 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隐私部位,知道男女差异,哪些部位不能让 人碰,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心健康,树立珍爱自我的意识。

3、培养正确审视性骚扰,观察分析和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防止性骚扰的基本技巧,学会共同生活。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处理性骚扰 教学方法:情境创意法、互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板书课题

1、提问:

(1)见到过哪些性骚扰现象?(2)讨论过什么是性骚扰吗?

集体讨论,让同学们充分发表见解,观察员在黑板上记录,注意引导但 不加评判。

2、教师小结:

(1)所谓性骚扰,是指一种带有性意识的不受欢迎或不被接受的语言 或行为。性骚扰多发生在异性之间。

二、1、认识形形色色的性骚扰。

少女遭受性骚乱的事在国内外屡见不鲜,社会学家、犯罪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校园内性骚乱”、“办公室内性骚乱”。对少女进行性骚扰的人,常常是利用从属关系或同事相处环境实施的。对这类性骚扰如不及时有效排除,很可能发展为性侵害。

2、面对形形色色的性骚扰,女孩应当向小刘那样,积极行动起来,勇敢面对性骚扰采取预防措施,即使面对性骚扰的现实侵害也不要一味害怕,应当调动自己的全部智慧,审时度势,判断情况,思索对策,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措施。

A.保持警惕,一身正气。

B.明确态度、正告对方。女孩在第一次受到性骚扰时,就应当向对方明确表明态度,这种态度的表明方式,可以是无声的断然拒绝,也可以是有言在先,要求对方检点自己的行为。

C.疏远关系,减少接触。当女孩发现有人不怀好意,有性骚扰行为时,应主动回避,尽量疏远他,减少接触和交往。

D.光明正大,不贪小利。

E.敢于求助,断绝往来。

F.以智取胜,保护自己。女孩要警惕那些行为不端的成年男性的骚扰,一旦发现有异常,可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和人员。

3、怎样预防性骚扰

三、深入探究

1、师问:一般常见的性骚扰有哪些?生答:a、口头性骚扰;(例略)b、行为性骚扰;(例略)c、环境性骚扰;(例略)d、信息性骚扰。(例略)

2、设置情景,角色扮演。情景一

人物:一女学生 场景:公共汽车上

事件:受到某男士的骚扰 表演:如何应对

3、组织讨论:

上面的表演中应对性骚扰的方法是否适用,为什么?

4、小结:

应对性骚扰的技巧有很多,大体归纳为: 第一个技巧:警觉镇静

遇到性骚扰时,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要怀疑,但要冷静。

对性骚扰不要抱轻视或置之不理的态度,忍让或逃避解决不了问 题。对性骚扰的反应不可过分强烈,以免激起对方的攻击欲望。第二个技巧:防卫反应

性骚扰是超越了可以接受的亲密界限。因此,无论男性或女性,碰 到性骚扰时,必须慎重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及可以接受的界限。拒绝的态度要明确、平静,清楚地告知对方你的不悦,请对方尊重 你,也请他自重。

四、拓展延伸:

第三个技巧:求助存证

若事情解决了,与人倾诉,可以寻求精神支持与安慰。

若事情尚未解决,必须与人倾诉,一起想办法以阻止事态的发展。倾诉的对象可以是父母、老师、值得信赖的同伴、心理咨询专家。若是经常受到性骚扰,就必须将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对方的行为言 语记录下来,以便作为日后投诉的证据。

五、课内反馈:

询问同学们在性骚扰问题上还有何困惑。

(针对困惑,视时间而定,或当堂解答,或课下回复)。

六、结束语

同学们,朋友们,人生之旅有鲜花、掌声、欢笑,也会有困惑、痛苦、烦恼,了解和掌握了应对性骚扰的技巧,将会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 中,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成熟,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从容。祝大家学业进步,每天都有好心情。

七、教学后记:

第五课

传染病的预防与处理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流感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首先了解和认识,从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谈起。说一说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学会一些预防措施。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生过病吗?都生过什么病啊? 学生自由发言:有,感冒,发烧等等

师:这些都是一些少年经常得的病,我们称为流感对不对?刚好现在又到了流感的季节性的高峰期了。今天给大家上个关于流感的课程提醒大家这时候该怎么让我们远离它。

(二)了解病症

师:有哪个同学清楚表述什么是流感吗? 学生自由回答:我只是体会过而已„„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首先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约每隔十年发生一次变异,继之会发生世界性大流行。是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发病后全身症状严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一般多在冬春季节,而大流行多数从夏季开始。而我国南方每年的3月至7月的是发生季节性流感的多发性季节,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

第二个就是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常呈暴发流行并多次反复。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第三就是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起病急,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全身酸疼,体温高达39—40℃,2—5天后热退,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

第四流感类型

可分为三型:

1、单纯型:最常见,症状如上所述,病程约一周。

2、中毒型:全身中毒型症状严重,具有脑炎、脑膜炎或中毒性心肌炎等临

床表现。

3、肺炎型:老幼患者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本型流感,可由流感病毒引发,也可继发于细菌性肺炎。

(三)辨析

1.给学生看一些片段和图片,从视觉上认识流感。2.以本班某同学的病症判断是否属于流感?为什么? 第(1)天 该同学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第(2)天 该同学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增多。2.后面为学生讨论。自我认识和分析

3.小结:上述同学就像我们班的邓艳霖同学的症状类似,只不过她当时身上没出现水泡,以为是感冒,打了两天针后才出现白细胞增多。这些传染病的早期症状难分,一旦发现不适需及时报告老师,这就是我们每天为什么都要坚持的晨检和午检,就是要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四)治疗过程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腔清洁。2.对症治疗。高热烦躁者,给解热镇静剂,高热持续伴呕吐、食欲差,适当静脉补液,并辅以物理降温。3.抗病毒治疗。病毒唑、板蓝根、金刚胺等。

(五)预防措施

1、三避免:①避免到人群拥挤场所扎堆;②不要随意用手触摸鼻子、嘴巴和眼睛;③避免密切接触流感样带症状者,特别是来自美国、墨西哥来的人。

2、五做到(核心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①做到睡眠充足;②做到摄入足够、齐全、丰富的营养(肉、蛋、奶、米面与新鲜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这一关:如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吃小商小贩的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等。③做到坚持合理锻炼身体;④做到勤用肥皂洗手,尤其饭前、便后、咳嗽、喷嚏后;养成勤剪指甲、勤洗澡的好习惯。⑤做到远离或避开不加防护的咳嗽、喷嚏者,自己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等遮掩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等及时丢入垃圾箱桶,然后用肥皂清洗双手。

⑥做好厕所、走道等校内场所环境卫生工作,保持房间通风出气,卫生良好。

3、一及时:发现症状,及时就医,并要到正规大医院就医;同时注意休息、多喝水。

4、一稳定:情绪乐观,心理稳定,切忌惊慌。

六、小结:

流感并不可怕,每年都会发生,但我们要做到的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最重要。认识区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那么我们就要做到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七、教学后记:

第六课

食物中毒和防治

教学目标:

1、了解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和急救预防措施;掌握和应用食物中毒急救和预防措施;参与应急生存教育知识的传播,促进其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学生培养生存自救和救护他人的能力,增强辨别食品安全隐患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获取信息能力。

3、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培养珍爱生命,回报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遇事冷静处理,挻身而出,救人危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2、教学难点: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课前准备:

青番茄,长斑红薯,发芽土豆、生四季豆等直观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述最近发生的瘦肉精事件和地沟油事件以及对消费者的健康危害。

2、简述卫生部办公厅通报2013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5月7日公布,2013年第一季度,国家卫生计生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4起,中毒755人,其中死亡18人。这些数字比上年同期明显增加,但与前4年同期平均数基本持平。

3、结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本,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强监督打击力度,打造一个健康的食品市场,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同时老百姓也要多多学习有关食品健康常识,才可在生活中辨别食品的优劣并且在不慎食物中毒后能够紧急救治。

二、授新:

1、什么叫食物中毒?

人吃了病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有毒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2、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该类食品多为变质的动物性食品,如鱼、肉、奶、蛋等。毒物性食物中毒是人误食了有毒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该类食物如河豚鱼、毒蕈、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酸败的油脂或喷有农药的蔬菜和水果等。

3、常见食物中毒的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毒

4、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6、常见的几种食物中毒

a、豆角中毒;b、发芽马铃薯中毒;c、河豚中毒;d、生豆浆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e、毒蘑菇中毒;

7、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要做到:

①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品要新鲜卫生。②食品要生、熟分开。

③厨房要有防蝇、防尘和防鼠的设备,避免食品被污染。④食物要烧透煮熟,充分杀灭细菌。

⑤饭菜要现做现吃;剩饭剩菜要彻底加热后再吃。

⑥不吃本身带有毒素的食物,如河豚鱼、毒蕈、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等。

⑦避免误食含有化学性毒物的食物,如汞、有机磷、亚硝酸盐等。

8、食物中毒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a、催吐

救治食物中毒者应以催吐为主要手段。通过人工办法引起中毒者呕吐,将中毒食物吐出来,达到清除毒素的目的。

方法是用手指、羽毛、筷子等物伸入中毒者口腔,刺激咽喉部位,引起中毒者恶心而呕吐。此方法可反复进行。直到将胃内食物吐尽为止。在进行催吐时,还应根据食入有毒食品的种类采取辅助措施,如水产品中毒可在催吐之前让中毒者喝几杯盐水或苏打水,以利解毒和呕吐;如食用蘑菇中毒,可在催吐前多喝白开水或盐水;如野菜、马铃薯中毒,可喝茶水、醋水后催吐。

b、导泻

中毒后期即食物经胃消化后全部进入肠道,毒素己被肠道吸收较多,中毒症状较重了。这时作为自救或他人救助手段应以导泄为主。即采用必要措施,加速肠内残留食糜及粪便的排泄减少吸收,排出毒素,减轻中毒。常用的导泄手段是服用硫酸镁制剂,可以较快地造成腹泄。但一般家庭不大可能备有此制剂,还是去医院由医生处置为好。

c、解毒

三、课堂练习:

1、填空:常见的食物中毒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尤以___________最为常见。

2、说一说:

①什么叫食物中毒?

②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③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四、课堂小结

经过本课的学习大家对于食物中毒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学习了一些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那老师不只希望你们能够在这里学到这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将你所学到的知识宣传给你的亲人朋友,在生活中注重食品卫生,遇到食物中毒事件时

可以冷静处理,灵活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努力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公共资源不是唐僧肉 篇3

当前正在进行的银行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件关键性大事,这项改革究竟是成是败,是好是坏,目前妄加评论还不合适。然而对改革中的某些操作,讲一点话以利统一思想,还是有必要的。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改革中应节约公共资源的问题,或者说是节约改革成本的问题。

所谓公共资源,是指来自全国人民,属于全国人民所有的财富资源,例如来自税收的财政资金。自1998年以来,为了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问题,国家动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大致可历数如下:

■ 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30年期国债,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

■ 1999~2000年,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约1.4万亿元不良资产;

■ 大约在与上述相同的时间,国家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以及某些地方在90年代乱办的金融机构,为了兑付公众存款,人民银行提供了数额不小的再贷款,日后要由省级财政偿还;

■ 2003年以来的本轮银行改革,国家先后动用数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再次为国有商业银行注资(中行、建行和工行,其他银行还没有给);

■ 本轮银行改革中,国家再次剥离改革试点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额依然十分巨大。

以上各种操作,动用的公共资源形式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但本质并无不同。

国家取得公共资源的途径,基本上就是两条:一是运用国家政权依法向社会强制征收税、费形成财政收入;二是运用国家发行货币的法定特权,发行信用货币换取人民手中的资源,实质上是国家向全体人民征收的通货膨胀税。

发行长期国债,是在动用国家未来的税收,是让将来的人民为现在国家做的事情埋单,是提前吃了将来的公共资源。先用中央银行再贷款(即发行货币)垫付资金,将来用地方财政的钱偿还,无论眼前垫付的资金,还是将来还债的财政资金,也都是公共资源。

剥离银行的不良资产到资产管理公司,以让银行摆脱困境,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叫做“好银行-坏银行”模式,当把本已成了坏银行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后,仅从资产质量这一点上,让国有商业银行“金蝉脱壳”,暂时变成了好银行,而承接了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就成了坏银行。道理不难说明白:资产管理公司是用自己发行的债券来交换国有商业银行手中的不良资产,它的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是接收来的不良资产,负债方是发行并被国有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剥离了不良资产的国有商业银行,其资产负债表上对应于被剥离不良资产数额的资产变成了对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即使如此,如果这个“金蝉脱壳”是真实的话,其必要条件是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并被国有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是信用风险接近于零的优良债务。但是,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是不良资产,其回收率不过20%左右,扣掉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成本,最多不过百分之十几的回收率,就是说这些资产的八成以上都是毫无疑问要损失的。所以,仅靠资产管理公司本身,它的债务不可能变成优良债务,相应的,国有商业银行拿不良贷款换来的债权资产也变不成优良资产。只有靠国家财政担保来增强资产管理公司债务的信用,确保国家财政会拿出资金补助资产管理公司来全额偿付其债务,几年来搞得轰轰烈烈的剥离银行不良资产的工作才有意义。通俗地说,就是资产管理公司的巨额损失要不折不扣地由国家财政兜底。五年前第一次剥离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中,国家财政兜底的损失估计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也必定要在未来动用税收取得的公共资源。

2004年以来,对本次改革试点的国有商业银行又剥离了巨额不良资产,但用的方法与上次有所不同。资产管理公司用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按50%价格收购试点银行的不良资产,它们不再是对改革试点的国有商业银行负债,而是改为对中央银行负债,当然,这债仍然是不良债务。实际上这是使用了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得到的公共资源。改革试点银行不良资产另外50%的价值损失直接核销了其自身的资本金。这被核销的资本金是以往积累的国有资产,也是公共资源。因此,这次剥离的上万亿元不良资产,其九成以上成为损失(假设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一半不良资产的回收率是20%),直接消费了当期的和历史积累的公共资源。

国家外汇储备是由人民银行发行货币在市场上收购外汇逐渐积累而成的。我国现有的7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以及已经注资到改革试点银行的几百亿美元外汇储备,基本上是1994年以来积累起来的,为此发行的人民币基础货币约6万多亿元。国家外汇储备是非常重要的公共资源,它是国家维护国际收支稳定的基石,是将来万一发生金融危机时维护我国货币稳定的靠山,是在国际上提高我国的国家信用级别的主要依据。现在我国的外汇储备多了,许多人就只议论其弊,忘了其利了。话说得多了,以致许多人在研究政策时似乎不把外汇储备花掉心就不安。

讲的最多的话是我们把外汇储备买了美国国债,把我们的钱借给美国政府用了。这确实没错,但单讲这一点而不及其余就是片面地看问题。首先,我们的外汇储备在币种上不仅是美元,还有欧元等其他货币,因而投资的也不仅是美国的债券;其次,外汇储备应当做投资运用,以避免其时间价值的损失、机会成本的损失和由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用其中的美元储备购买美国国债,是因为迄今为止在国际市场上美国国债仍被看做信用级别最高的投资工具。假如美国经济每况愈下,美国国债的信用级别降低,我们就应该选择其他高信用级别的债券来投资。诚然,用外汇储备给国有商业银行注资,是把钱用回了国内。然而,我们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级别还不高(假如不靠国家信用兜底),对它们的投资属于风险较高的投资。况且,我们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投资还不是债权投资,而是普通股股权(资本金)投资,它要承担国有商业银行的最高风险。问题在于,把外汇储备做高风险投资是否合适?因为外汇储备是承担稳定我国国际收支和稳定货币等职能的重要公共资源,所以,从一般原则上讲,国家外汇储备应当只做低风险的安全投资。我们的外汇储备数量不小,拿出一个小比例来做高风险投资,以解决最紧迫的问题,还能说得过去,要是大量地做高风险投资就成问题了。

现在的问题是,要求把我们的外汇储备做高风险投资的声音很响亮,其原因不仅是认识问题,还有利益动机。我们的金融机构仍然以国有为主,国有企业的思维模式依旧普遍存在,一个突出表现是大锅饭思想。使用公共资源要利益均沾,既然国家给别人用了公共资源,就不能少了给我的一份。于是,公共资源就成了唐僧肉,谁都想吃一口。

净是想吃唐僧肉的,谁来保护唐僧呢?公共资源本应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使用公共资源本应遵循严格的依法审批程序,然而我国法治体系的不健全,在这个问题上又清楚地显示出来了。在90年代的立法高潮中,我国有了《预算法》,每年的预算必须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特殊情况使用财政资金办事也必须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例如1998年发行2700亿元长期国债给国有商业银行注资一事,在国务院通过后,还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但是如何使用同属公共资源的国家外汇储备?就既没有法律的充分依据,也没有法律的足够限制,不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多重审批程序,行政部门就可以作决定了。也许是十年前国家外汇储备的数量还不大,还没必要为它单独立法。但现在可就不同了,国家外汇储备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一年全国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资金的总和,这么大一块资源,不让人想它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么大一块公共资源没有严格的法律保护,我们怎么还能若无其事地谈论其他国有资产的流失或保值增值问题呢?

不管怎么说,这几年为了解决金融业的问题,国家已经动用了巨额公共资源,却只是表面的治标,没有及时推进体制的变革,没动体制之本。没过几年,不良资产率又很高了,资本又不足了,造成巨额损失的大案要案依然不绝,仅仅使用“好银行-坏银行”的办法而没有及时跟进的银行改革,并没有真的把国有商业银行变成好银行。2003年后的第二轮,动用的公共资源更多,假如深层次体制问题依然不动,所有投入的公共资源最终都将是打了水漂。

不过,看来这次国家是下了真正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体制的决心,2004年初国务院领导在全国银行、保险、证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是明证。温家宝总理在那次会议上非常明确地要求不能治标不治本,指出注资、剥离不良资产和上市都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真正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这一年半时间里试点的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确实在公司治理结构、产权结构、内部管理体制上开始做出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改革,观其进程,我们看到了希望。工商银行的改革也开始了,进展较大的还有交通银行。当然,他们的改革距离目标模式还有较大距离,改革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

还有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开始改革,可能也还要消耗数额巨大的公共资源。想把公共资源当唐僧肉吃的想法也会继续存在。动用了数以万亿计的公共资源,假如还没有换来银行业和整个金融业的彻底体制改革,还不能从根上把金融业的病治好,实在是不好向人民交待的。

在体制改革的问题上,不能叶公好龙,让我们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下定决心,彻底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好好努力吧。别忘了爱惜公共资源。

作者系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资料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情况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了防范银行的金融风险,借鉴了美国解决储蓄信贷协会危机的经验,由财政部向各家资产管理公司出资100亿元而相继组建。在成立之初,就接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券14000多亿元。随后,为了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在2004年6月又承接了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4757亿元的不良债权,2005年6月工行4600亿元可疑类贷款全部剥离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共承接了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近2.5万亿的不良资产。

根据银监会7月22日发布的消息,截至2005年6月末,中国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7174.2亿元,累计回收现金1484.6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20.69%。其中: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2201.3亿元,回收现金442.5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20.10%;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2294.8亿元,回收现金239.2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10.43%;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096.1亿元,回收现金262.5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23.95%;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581.9亿元,回收现金540.4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34.16%。距离2008年还有三年多的时间,已处置的不良资产占承接的不良资产不到50%。

美国教育公共治理的公共性转型 篇4

一、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两个维度:多元中心治理和择校制

所谓教育公共治理改革,是相对于传统教育公共管理而言的,它包括两个维度:从治理结构上看,其主要改革框架是要在公立学校系统内突破教育官僚制结构,实现多元中心的治理;从机制上看,它在公共教育系统内注入市场因素,引入竞争机制,比如采取凭单制的形式为学生择校提供自由。

教育官僚制包括学校内部官僚制与外部官僚制。学校内部官僚制虽然也侵入了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但学校教育还是在科学训练与艺术性之间求得相对自治的空间,因为学校毕竟在教学上具有自己独有的专业领域。外部官僚制主要是指学校外部力量对学校治理形成的官僚制结构形态,它具有垄断性经营与生产的特点。教育外部官僚制结构的缺点在于,学校一旦“失败”,官僚系统内的治理力量很难实行自救;而且这样一种垄断性特点使得公立教育系统过于笨重,缺乏灵活性,不能回应学生的教育需求。

在公立学校系统内引入社会与市场的力量,突破教育外部官僚制,改进教育的公共治理,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政府、市场与市民社会各自在公共教育管理中的权力限度问题,实际上是个如何在相互合作与相互监督的关系中加强政府的主导、控制与监管的问题。特许学校就涉及到教育服务的提供者与生产者相互分离的问题,政府如何与学校经营者处理好关系是特许学校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此外,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兴建职业技术类或特色实用类的学校,关键也是要处理好各自的权限与职责,在此基础上谋求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

公共教育多元中心治理的结果存在两种可能性,它既可能导致公共性的衰退,也可能保障教育公共性。拥护与反对的声音都有。从公共行政理论看,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拓展“公共”和“治理”的内涵,认为“公共”不是政府的同义词,[1]它既不属于公共权力领域也不是市民社会领域,而属于一个超越私人领域之外的空间;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2]同时,学者们认为,公共行政的范式也需要转换。欧文·休斯认为,公共行政是与官僚范式、技术路线、服从、政治与行政二分、过程等范畴紧密相联,公共管理是与非正规组织、市场范式、技艺、责任、政治与行政相分离、结果等范畴紧密相联的。[3]治理理论想要突破的正是官僚制结构,寻求公共事务的多元治理———治理主体不限于政府,还包括社会公共组织,市民社会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各组织形成相互协作机制,最终形成一个有别于官僚系统的自组织网络。教育公共治理也需要形成政府、市场与市民社会三种力量之间的合作治理,它强调的是三种力量的互动关系及其形成的框架或模式。倡导者认为,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学校间竞争,可以改善效率;反对者认为,市场的力量会损害教育的公共性。后者包括,个人利益超越公共利益之上;[4]个体价值超越于教育的公共目的之上;[5]公共教育对培养公民精神与德性的公共责任的放弃;[6]强化种族分离。[7]

同样,对于公立教育系统内部的凭单制式的择校改革也有不同的声音。倡导者的出发点是在公立学校之间实行竞争,可以提高学校质量,也为学生提供择校自由,特别是为那些“失败”的学生或得不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的学生提供择校机会。反对者认为,自由择校的结果必然是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利益受损:普遍的凭单制方案只会加剧美国教育中存在的不平等,隐蔽与阻碍对平等的追求;[8]学校教育中的择校制,包括凭单制、特许学校和磁石学校使富裕的、白人家长和学生享有更大的特权。[9]

显然,改革教育外部官僚制,并非是要在公立学校系统内完全推行多元中心治理。以查布(John Chubb)和莫伊(Terry Moe)为代表的教育市场化改革倡导者认为,公共教育可以由政府供给,但不一定由政府生产;市场化的教育生产更能提高学校的学术成就。这样的说辞有它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如果市场化的教育生产完全被证明更能提高学校的学术成就,那么,多元中心治理就完全有理由在公立学校系统内外全部推行,它就获得了政治上的正确性。事实上,教育多元中心治理的合理性在于:官僚制系统内的学校失败使得外部力量治理的尝试可以推行,所以它主要是充当传统公共教育的外围竞争物,改善了一些“失败”的学校,也满足了“失败”学生的教育选择需求。

同样,择校也并非是完全的择校。个体择校虽然来自于个人自由的理念,但这样的改革首先还是政治上的考虑。全面地推行凭单制必定因损害低收入者的教育公平而造成公共性的衰退,这是哲学上的考虑而不是政治上的考虑。

二、教育公共治理公共性转型的可能:政治的考虑与家长的需求

教育公共治理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前还没有成为一种理论话语,[10]在实践上也还不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换句话说,当教育公共治理成为重大的社会与政治问题时,改革开始进行。20世纪80年代后,教育公共治理成为政治与社会的问题,即“失败”的学生和学校影响到国家的竞争力。当然这是一种政治的考虑。

通常认为,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与福利国家的失败有关。应当说,20世纪80年代后的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是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势和新保守主义学说抬头的背景下进行的,或者说是在福利国家的失败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把教育公共治理改革放到公共服务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总体上说是对的,但是,它与其他公共服务改革的原因与动机还是有重大差别,虽然采取的形式基本类同。通过比较两者的差异,可以看出教育公共治理改革关涉到公共教育利益和个体教育利益。

公共服务改革主要是从经济效率上考虑的,着眼于缩减公共开支,教育公共治理改革则不同。其一,国家希望提高公共教育质量,增强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以满足经济竞争的需要。1983年《国家在危机中》的报告把美国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归结为公立学校的平庸和失败,一些公司也把注意力引向学校失败和经济衰退。于是,教育市场化取得了政治因素的支持。其二,个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出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财富的向上转移,大公司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大量解雇,信贷市场化加深出现了大量的个人债务,制造业转向工作时间长而报酬低的零售业和服务业,导致美国中产阶级的急剧萎缩。身份危机中的中产阶级放弃了对教育公平政策的支持,优质的公共教育成为首要资源。[11]

一般公共服务的改革主要着眼于缩减公共开支,提高公共服务的生产效率,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的“善治”。教育服务改革不同的地方在于,它被期望是国家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手段,同时也与个体的教育需求密切相关,不过这种需求并非完全基于学业考虑。作为教育市场化的主要形式———公共投资凭单制,最初目标是瞄准低收入者,特别是黑人低收入者,其后扩展到在公立学校失败的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最后扩展为所有家长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凭单计划。从凭单制的参与学校来说,起初是在公立学校内进行,其后扩展到私营学校,后甚至扩展到宗教学校。凭单制的推行从所有人到所有学校,表明教育公共治理改革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政治考虑外,即实现教育的公共性,解决教育公平,提升劳动力的经济竞争力,它还表明教育服务改革与个体的教育需求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择校制,尤其是跨学区的择校,对学校管理者并没有产生预定的影响,即学校教育模式并没有产生改变,学校的行为表现也没有得到改进,[12]对部分学校而言倒是减少了问题学生,降低了入学率。择校制的存在与家长的需求密切相关,然而,家长的择校需求并非完全基于学生的学业失败,学校的安全和种族歧视问题对家长的择校有很重要的影响。拉波斯基(Thomas Rabovsky)认为,家长的择校在低年级阶段主要基于学校的安全与种族歧视的考虑,而在高年级阶段才是基于学生学业失败的考虑。[13]所以,就择校制而言,政治的考虑与学校和家长的考虑是不相吻合的:政治上的考虑是基于学校与学生“失败”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但学校没有改进教育效率的愿望,家长则是基于学校安全、种族因素与学业因素的多种考虑。应当说,政治的考虑与家长的需求共同推进了教育公共治理公共性的转型。

三、在教育均衡政策与官僚制失败下的个体择校需求应对中实现公共性的转型

教育外部官僚制比较好地保障了教育公共性,较好地实现了教育公平,但是公平永远是动态的。教育外部官僚制的问题就在于,它可能存在学校教育的失败问题,其自身系统内难以迅速调整,缺乏回应性和灵活性。其在系统内的可能解救办法就是寻求外部力量,改革教育官僚制型态,实现多元中心治理。

同样,公共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即教育均衡和相对优质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按学区就近入学政策如何应对学生“失败”就成为一个问题。可能的解救办法是在公立学校系统内外推行择校制。

这两个问题归根结蒂是一个问题,即教育官僚制系统如何应对学校“失败”与学生“失败”的问题,这个问题因为它的政治性使美国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使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教育市场化或私营化会冲击政府垄断性生产教育下的公共性问题,因为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工具在形式上是中性的,而教育市场机制的运作过程也是中性的,缺乏对“公共性”的价值追求。因此,教育公共治理改革在教育的政治性与哲学性之间存在冲突。公共教育关切公共利益,而教育哲学则关切个体幸福。教育公共治理改革一方面要保卫公共性,但同时也需要避免呆板的教育均衡政策与公共性对个体教育需求的忽略。均衡化的教育政策与“失败”学生的择校需求之间总是存在矛盾。这就是美国教育公共治理在现代性社会中的境遇。

这种境遇实际上是现代性自身矛盾的体现。集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始终跟随着现代性自身。社群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对此有过激烈的争议,除了各持自身的理论观点之外,至今没有也不会有同一化。现代政治哲学就是这样,“诸善共舞”,既要公平,又要自由。但正如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ille)的深刻洞察,自由与平等往往是矛盾的。事实上,集体与个体的矛盾问题在卢梭那里就有了最为深刻的探讨。在卢梭看来,自然状态下的人是最为自由的,而人的社会化因为使人活在他人的认同中,从而使人失去了内心的快乐和真正的自由。当然,卢梭知道,人是无法逃避政治社会的,也不可能重返自然状态;卢梭的政治哲学也不是主张回到自然状态,而是要为政治社会的联结的正当性找到合适的方式,[14]为在人道的范围内朝向自然状态寻求最大可能性。对择校制的探索实际上在一个层面上保持了这种卢梭式的追问。

从终极上看,教育公共性与择校自由之间一定是矛盾的。作为问题的实际解决,教育政策必定是调和的产物,必定是在两种政治哲学———以国家利益为中心和以家庭选择为中心———之内寻求平衡。有些学者试图调和这种冲突,[15]还有一些学者,如帕奎特(Paquette.Jerry)、[16]库克森(Cookson.Peter)、[17]库恩斯(Coons.John E)[18]等从治理结构上对择校制、凭单制、特许学校等提出了很多改进策略。比如,帕奎特主张在某些领域实施政府管制,为公立学校择校制提供平等框架;库恩斯主张实行有目标的凭单制(针对穷人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与普遍的凭单制。这些策略都希望找到一种新的治理结构以解决公共性与私人性的矛盾,解决公共教育系统的低效率状况,既想保持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功能,又想有限地满足个体的择校自由。

教育公共治理正是在这种价值冲突中、哲学的追问中实现了公共性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仅表现为治理结构上的转型,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公共性内涵的转型:既持守教育均衡,又尝试满足个体择校自由。在转型中对教育公共性丧失的担忧是对的。但是,从终极上看,多元中心治理与有限的择校是方向性的策略是必然的趋势,这是由教育官僚制的缺点所限定的。只要操作方法得当,它不但不是教育公共性的衰退或丧失,反而是教育公共性的提升。当然,多元中心治理与择校,只可能是某种限度内的突破,或者说它是教育官僚制的外围存在物,旨在给传统的教育官僚制解放出某些活力,弥补均衡教育政策下的对个体教育需求的反应迟钝。从根本上说,它并不想突破教育官僚制系统,也不会以个体的教育需求作为最高的指向。它的基本的政治逻辑是,始终要体现教育的公共性。

作为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主要政策成果,特许学校通过实现多元中心治理,为学校教育的成功奠定了外部力量的保障,弥补了教育官僚制的缺陷,既保卫了教育公共性,又在均衡教育政策下通过择校制回应了个体教育需求。它是对教育公共性内涵的重要拓展和提升。这种内涵的拓展与提升,可以解除我们对义务教育治理与政策的保守的认识:即认为教育的公共性意味着教育的政府生产与治理,意味着统一的就近入学。

四、对中国教育公共治理的反思

中国当下的教育公共管理改革(指义务教育阶段,下同)并不处在美国教育改革的阶段,因此,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对中国有多大的借鉴意义是值得反思的。多元中心治理与有限的择校制对中国并没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可能的借鉴在于,实行多元评价,推进教育评价机制改革。

当下中国的教育官僚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与美国教育官僚制的问题并没有相似性,我们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灵活性和回应性的问题,而在于我们教育官僚制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表现为教育质量普遍还不高、教育还不够均衡,自身该承担的职责还没有履行好。我们现在还不是引入外部力量实现多元治理的问题,外部力量无法改变教育官僚制普遍的效率不高(教育质量不高和不均)的问题;也不是推行择校制的问题,相反还需要杜绝择校制,因为教育不均衡的条件下更应禁止择校。

中国与美国的教育官僚制系统有一些共同点,比如义务教育的政府统一提供与生产;而差别主要在于,我们没有处理好教育行政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教育教学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艺术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有自身相对自治的空间。美国虽然也有官僚制侵入日常教学领域的问题,但总体上对于行政与教学有一套区分的系统。教育官僚制有自身的优势,政府统一指挥、统一生产、强有力的教育质量监管,但统一指挥是指教育理念、教育大纲、教育监管的统一,而不是教育公共权力的高度统一。因此,教育的质量改进与均衡发展有赖于教育官僚制系统自身的改革,而不是靠引进外部力量。美国教育的多元中心治理,改变的是教育生产的主体结构,而不是改变教育模式;中国教育最需要改变的是教育模式,而不是谁来治理的问题。多元中心治理对我们当前教育问题于事无补。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主要策略,即教育多元中心治理和教育择校的有限尝试,是在学生学业“失败”上升为一个公共问题的条件下,因教育官僚制自身缺陷而必然采取的策略。它并不想整体突破教育官僚制和实现完全的择校自由,而是在持守教育公共性的前提下对教育官僚制缺陷的自我调整和弥补;它不仅仅体现为治理结构的改进,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卢梭式的追问中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公共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公共治理实现了公共性的转型。对教育公共性的内涵我们需要重新理解。

公共资源交易运转报告 篇5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继续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交易中心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科学发展、求实创新,各项工作进一步发展。截止6月30日,共完成交易项目113项,涉及交易总额11.9亿元,增收节支2.9亿元。现将上半年工作报告如下:

一、全力保障“六大高潮”建设项目。

凡“高潮”建设项目,坚持“好”字优先,“快”字当头。按照“绿色通道”和“特事特办”的工作思路,提前介入,超前对接,优化作业,为招投标各方主体提供全方面、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对重点、重大项目交易中心领导更是带头跟标,上门服务,现场服务,与招标人共同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促进工作配合、协调更顺畅。切实做到不让招标文件编制出现差错、不让开标评标组织发生失误、不让质疑投诉发生,最终不让“高潮建设”工程项目招标发生延误。截止6月30日,共组织实施“六大高潮”项目工程招投标7个,总投资8677万元,中标金额7167万元,节约资金1510万元,平均节资率17.4%。

二、全力以赴电子交易服务平台建设。

今年,交易中心以第三次创业(挂牌成立-网上招投标)精神,积极建设电子评标系统,并自我加压,进一步探索建立集电子招标、投标、评标和电子监察、网上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网上服务平台,以期提高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尽最大努力实现科技防腐,真正实现全程无纸化绿色交易。通过非常之举,整合各科室骨干力量全力快速推进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建设工程标准招标文件版本的固化编制,“会员库建设”、“电子评标流程”两个重要环节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整个系统预计在10月份上线试运行。

三、始终保持三项业务工作健康有序运转。

(一)工程招投标方面

(二)政府采购方面。

(三)土地交易方面。一是召开拍卖会4场,出让宗地6宗193亩,成交金额4.8亿元,高出起拍价1.7亿元,均价248万元/亩;召开挂牌会一场,出让宗地1宗56.83亩,成交金额1022.94万元;以310万元成功出让县高庙镇七里坪地热普查探矿权,高出起始价190万元。二是派员远赴、学习考察土地(矿权)网上操作系统的先进经验和具体做法。

民办教育应充分发挥公共教育职能 篇6

具体来说,由于对民办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够,有些地方存在着歧视民办学校的现象,个别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对民办教育实行“封杀”政策,大大限制了民办教育的发展。从民办学校外部监管来看,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还不够大。以湖北省为例,除黄石市、黄冈市以及赤壁市等少数市、县、区有专门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外,多数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其次是管理不到位,一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民办学校的设立、变更、终止、招生、教育教学、财务运作等诸多办学环节的管理上不到位甚至缺位。

《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应作为社会上的个人、组织和社会团体回馈社会的公益性事业来发展。但从民办学校内部来看,目前仍有部分民办学校的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他们对举办者投入的资产、国家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没有分别建帐,混淆了学校资产不同来源的产权性质。有些举办者趁机肆意支配学校资产、抽逃办学资金的现象十分严重。

针对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民办教育的办学效益,充分发挥其公共教育职能,成为当前及今后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加强党对民办教育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加强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解决民办高校党组织隶属关系不顺畅的问题。要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工作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维护民办高校和谐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各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发展民办教育的工作力度,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建立、健全各种协调机制。例如,在信贷、建设规划等方面给予民办学校合理的优惠政策,让其能享有同公办学校同等的地位;建立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互通机制,实现校际教师人才资源共享,使民办教育成为真正的优质教育;加强对民办学校资产和财务管理的监管,建立风险控制机制,确保民办学校运行安全;建立民办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评估机制,督促民办学校依法办学,提高教育水平等。

发展民办教育是为了完善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与教育的差异性需求。为此,民办教育要力争办成优质教育,不能走低标准、低水平的办学道路。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来落实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全方位管理。例如,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政府可建立相应的督导制度,由省级教育部门向民办高校派督导专员。督导专员除了要监督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外,还要监督、引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行为和办学质量,参加学校发展规划、人事安排、财产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等重大事项的研究讨论。

此外,由于发展优质的民办教育需要优势的资金支持,所以应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办学,对投入的办学经费施行优惠政策,以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快速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其公共教育职能。

公共教育资源 篇7

公共资源是指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 在法律上不属于个人或组织的全部资源, 是社会共有的生产或生活资料, 包括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行政资源。公共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权力本质上是公共权力。法治社会中, 政府公共性, 就是政府在社会授权的基础上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利益诉求的性质。[1]按照人们对现代政府的理解, 公共权力来源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活动秩序的需要, 本质上是一种凝聚和体现公共意志的力量, 作为其载体的政府是为社会公众所有的, 政府存在的目的与合法性就在于维护与保障人民的权利。[2]正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国家是‘公共权力’机关。它之所以具有公共性, 是因为它肩负着为全体公民谋幸福这样一种使命。”[3]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公共伦理价值取向是“交易为公, 服务为民”。公共伦理, 亦称公共管理伦理、行政伦理, 是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履行公共管理职责中形成并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规范, 是作为个体的公共行政人员和作为群体的各级党政机关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总称。公共资源的公共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公共权力的公共性, 必然要求“交易为公, 服务为民”的公共伦理价值取向。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应首先考虑到人民的需求, 努力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最大程度地为人民谋利益, 而不是随时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 甚至与人民互争利益。加快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建设, 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强政府服务水平, 更好地保障经营者权益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推进反腐倡廉。

二、践行“交易为公, 服务为民”, 推动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应坚持“交易为公, 服务为民”工作理念, 不断创新运作机制, 优化服务举措, 积极探索, 主动作为, 力争在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集约化、配置市场化、运作阳光化的道路上成功迈出第一步。

(一) 深化监管体制改革, 确保政府的权力真正在阳光之下运行

推行联席会议制度, 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 坚持管办分离的原则, 构建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确保政府的权力真正在阳光之下运行。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公共资源配置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市场机制在公共资源配置中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目前全国各地各部门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改革, 整合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分散建立的招投标市场, 加强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涉及到财政、住建、交通、水利、卫生等多个政府部门, 改革要将它们的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减、放、转”, 必然导致各部门为避免自身利益受损而产生对改革的消极态度。成立以政府办、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检察院等为成员单位的公共资源交易联席会议, 地区主要领导任公共资源交易联席会议主任, 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 积极启动监管联动机制, 联合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 对招投标事项联合审议、对招投标过程联合监督、对招投标情况实施联合检查、对施工合同履行实施联合管理, 切实加强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破除公共资源支配在少数团体或个人手中, 防范政府公权力蜕变, 确保政府的权力真正在阳光之下运行。

按照行政监督职能与执行服务职能分离、管理机构与服务机构分立的要求, 即各监管部门与交易机构的职能分离、人员分离、财务分离, 成立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承担地区工程招投标 (交通、水利、建设、农业资源) 、产权交易、医药采购、政府采购、学校基建和学校技术装备、国有 (集体) 资产出售、出租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组织、管理、服务职责。全地区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信息发布、报名受理、资格审查、交易文件发放、开标、评标、挂牌、拍卖、竞价等交易环节, 全程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已逐步形成“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操作规程、统一进行监督”的集中交易监管操作模式。

(二) 高标准建设好中心网站, 让所有的交易更阳光

高标准建设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规范招标信息发布程序, 减少人为干扰因素, 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让所有的信息更透明, 让所有的交易更阳光。

交易中心网站是为参加招投标活动的各方当事人提供的一个规范、便捷、高效的网上服务平台, 设有工程 (货物) 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最高限价、资格审查情况、中标公示、项目经理变更、不良行为公示等专栏, 全面即时发布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及产权交易等方面的信息、政策, 统一提供招标文件的范本、咨询、查询服务, 还设有主任信箱, 意见征集、答疑信箱及民意调查等模块, 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投诉。

交易中心网站主要具有三大功能:第一, 信息发布功能。报道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工作动态, 宣传推介有关创新工作, 全面即时发布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及产权交易等方面的信息。第二, 服务平台功能。为交易各方提供最新的公共资源交易相关的法规、规章及地区出台的制度和规定, 为投标企业提供招标文件的范本等。第三, 社会监督功能。通过设立主任信箱, 意见征集、答疑信箱及民意调查等模块, 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投诉, 使网站成为中心与外界工作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快捷渠道。

(三) 科技防腐, 让潜规则无处容身

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招投标评标关键环节, 实行科技防腐, 让所有进场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全程阳光运行, 让潜规则无处容身。

利用现代监控手段, 着力建好电子监控系统、同步录音系统、信号屏蔽系统、多媒体展示系统等监督平台系统, 对招投标评标全过程实行电子监控、现场直播, 并刻录备查。全面割断评标信息链, 改革评委抽取和通知方式, 用无情的电脑制约有情的人脑。评标现场实现全封闭, 对非评标人员实行清场, 评标室使用通信信号屏蔽器, 有力防止任何形式的暗箱操作。

创新交易载体, 推行电子招标系统, 并拓展至工程货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领域, 实现招标投标全程电子化、文件标准化、评标远程化、信用信息化和监管网络化的目标。推广电子化招投标, 开标时由招标人现场导入电子投标文件中的数据信息, 评标时由专家评委利用局域网系统接收相关投标文件进行辅助评标。相对于传统人工招标方式, 电子招投标平台是招投标运行模式的重大变革, 是规范招投标各方行为, 维护公开、公平、公正招标环境、预防招投标过程中腐败行为的重要举措。

在产权交易上, 推行实时互动的电子挂牌竞价系统。让竞买人通过计算机终端, 以匿名的形式, 进行背靠背的竞价交易。竞价活动不分场次, 不限地点, 标的随时发布, 价格实时“滚动”, 极大地节约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人力、物力, 也便于监管部门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实时监督。通过电子竞价, 不仅实现了国有资产处置竞拍活动的公开、公平、互动、实时, 更重要的是切断了委托人、组织方和竞买人三方间的联系, 杜绝了蓄意串标、围标及敲诈勒索行为的发生。

(四)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不断总结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介服务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投诉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或制度文件, 减少围标串标及资质挂靠的可能性,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解决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预防和惩治腐败, 维护招投标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条例》的贯彻者和执行者, 应结合地区实际, 制定“关于进一步创新机制, 规范行为, 营造竞争有序、效率优先招投标环境的实施意见”、“国有 (集体) 资产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及“工程建设项目串标、围标认定办法”等一系列的地区规范性文件, 进一步增强招投标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为破解招投标领域的围标串标及资质挂靠这两大顽疾, 努力探索“资格后审”、“法人全程参与”、“双合同制”、“合理固定区间报价”、“小型工程项目随机抽取”、“开标现场严格分离”及“招标预算价第三方审核”等多项制度。

资格后审: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资格后审。这种“保密+阳光+公平”的资格审查模式, 有效割断了招投标的信息链, 实现了投标人身份的不确定性、投标人之间的不可接触性、投标人数的广泛性及投标人信息的封闭性, 从时间、空间上消除了产生围标串标的土壤, 有效维护了招投标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人全程参与:投标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等参与招投标全过程, 基本遏制了资质挂靠这一工程招投标领域的“毒瘤”及常见的围标串标现象, 有效预防了“正规军投标, 游击队施工”情况的产生, 相对减少了投标企业不必要的投标成本。

双合同制度: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廉政合同, 并随中标合同一道备案、一道审核、一道存档、一道检查。凡廉政合同未正常履行的, 视情况给予信誉扣分、暂停投标直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等。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起信用调查、信用评级、信用记录、失信惩戒等信用诚信体系管理规定, 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各方行为。投标企业、中介代理机构和专家, 是资源交易中最重要的主体, 制定“工程建设投标企业诚信管理办法”、“工程建设招标代理机构诚信管理办法”、“评标 (评审) 专家诚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 规范各类交易主体的行为。

实行投标企业动态管理, 实现信用平台实时交换、数据共享, 推行不良行为记录与公示制度, 建立政府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政府采购协议供应商制度, 构建优胜劣汰的良好氛围。

规范中介机构代理行为, 以代理机构信用手册为抓手, 严格执行代理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对代理机构日常不良行为予以通报, 增加失信成本。

进一步完善投标企业信息库及诚信档案数据库的管理, 使企业基本情况、项目经理、业绩获奖情况、不良行为、在建工程等信息等均能在网上免费公开查询。

加强评标专家日常考核, 提高对评标专家的评标质量要求, 对多次评标不合格或评标质量不高的评标专家依法予以警告、暂停或清退, 并建立评标专家诚信档案库, 确保评标专家的廉洁自律。

三、公共资源阳光交易的实践意义

加快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建设, 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工作, 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改革实践,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 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政务公开,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升市场竞争力, 最大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提升公共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水平、更好保障经营者权益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改善民生, 解决社会矛盾, 推进反腐倡廉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张洪武.政府公共性的流失与条件依存[J].重庆社会科学, 2008 (10) .

[2]冯英.论公共行政之公共性及其何以可能[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5) .

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分析 篇8

公共池塘资源与一组类似的概念相关, 例如commons, common property, 它们意义相近, 有时可能通用, 但各自又拥有自己的独特的确定性。如果用两个维度 (可排它性、可衰减性) 来衡量物品, 物品可以被分为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 俱乐部物品和公共池塘物品, 公共池塘物品是指不可排它, 同时具有可衰减的性质 (使用后数量会减少) 的物品。

公共池塘资源, 它既不同于纯粹的公益物品 (不可排他, 共同享用) , 也不同于可以排他、个人享用的私益物品, 同时也有别于收费物品 (Toll Goods) 或者俱乐部物品 (Club goods) (可以排他, 共同享用) , 它是难以排他但是共同享用的。

正如奥斯特罗姆教授所言:“公共池塘资源是一种人们共同使用整个资源系统但分别享用资源单位的公共资源。在这种资源环境中, 理性的个人可能导致资源使用拥挤或者资源退化的问题。”

2 公共池塘制度的设计

“通过自主组织来治理和管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占用者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与私益物品占用者的问题相似, 所面临的另一些问题与提供公益物品占用者的问题相似。”因此, 在政府和市场之外, 应该还有一种可能的模型来解决公共池塘资源的问题, 奥斯特罗姆在《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中从博弈的角度提出了“自筹资金的合约实施博弈”, 认为没有彻底的私有化, 没有完全的政府权力的控制, 公共池塘资源的使用者可以通过自筹资金来制定并实施有效使用公共池塘资源的合约。

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分析的框架就是集体行动的分析框架, 要解决公共池塘资源的集体行动问题, 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1) 新制度的供给问题; (2) 可信承诺问题; (3) 相互监督问题。而且必须突破现有的集体行动分析只着眼于操作层次的分析, 区分长期影响使用公共池塘资源时的行为和结果的三个层次的规则:“占用、提供、监督和强制实施的过程发生在操作层次;政策决策的制定、管理和评判的过程发生在集体选择层次;宪法决策的规划设计、治理、评判和修改发生在宪法层次。”对这三个层次的规则而言, “一个层次的行动规则的变更, 是在较高层次上的一套固定规则中发生的。因此提高了根据规则行事的个人之间相互预期的稳定性。”

对于长期存续的自主治理的公共池塘制度的设计原则,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Elinor Ostrom) —在《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中提出了八点:

(1) 清晰界定边界。公共池塘资源本身的边界必须予以明确规定, 有权从公共池塘资源中提取一定资源单位的个人或家庭也必须予以明确界定。

(2) 使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规定占用的时间、地点、技术和资源单位数量的占用规则, 要与当地条件及所需劳动、物资和资金的供应规则相一致。

(3) 集体选择的安排。绝大多数受操作规则影响的个人应该能够参与对操作规则的修改。

(4) 监督。积极检查公共池塘资源状况和占用者行为的监督者, 或是对占用者负有责任的人, 或者占用者本身。

(5) 分级制裁。违反操作规定的占用者很可能要受到其他占用者、有关官员或者他们两者的分级制裁 (制裁的程度取决于违规的内容和严重性) 。

(6) 冲突解决机制。占用者和他们的官员能够迅速通过成本低廉的地方公共论坛来解决占用者之间或占用者与官员之间的冲突。

(7) 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占用者设计自己制度的权力不受外部政府威权的挑战。

(8) 分权制企业。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权制企业中, 对占用、供应、监督、强制执行、冲突解决和治理活动加以组织。

对于这八条设计原则, 只有制度安排基本符合这些原则时, 这些制度才有可能是强有力的, 否则, 有可能这种制度就是脆弱的。因此, 自主治理的制度安排, 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解决公共事物问题的制度设计, 突破传统的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的束缚, 在小规模的公共池塘资源的政策选择中, 自主治理的制度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模式, 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 它为我们提供的一种集体行动的新理论, 一种抽象的理论模型为我们的实践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3 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的制度因素

3.1 制度分析框架下的群体特征对合作的影响

影响困境中个体的获取行为的群体因素主要有:

(1) 群体的大小。当有更多的人卷入困境时, 合作的水平会降低。

(2) 困境的报酬结构。即对资源使用最少的给予奖励, 对使用最多的进行惩罚, 这两种方法都显著地减少了资源的消耗率, 惩罚在减少个体需求和增加供应率方面比奖励更为有效。

(3) 困境中的交流。关于决策制定的交流在促进合作方面是有效的。 (4) 行为可辨识性。如果其他人可以观察到一个人的个人行为选择, 则可以促进合作。 (5) 群体认同感。如果困境中的人们有着强烈的群体认同感的话, 它们会对行为后果负责, 并倾向于合作行为。

3.2 个体特性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个体特性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主要因素有:

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发展进程综述

林志弟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自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以后, 西方各经济学派均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修正, 并提出各学派所认为的菲利普斯曲线形状, 总结了八个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不同论述, 并作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失业

中图分类号:F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 (2010) 03-0024-02

0前言

菲利普斯曲线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的。他研究了英国1861-1957年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得出这样的结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之间是负相关的。当失业率降低时, 货币工资增长率会上升;反之, 则下降。低失业率总是与高货币工资增长率联系在一起的。菲利普斯曲线一经发现就很快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热点, 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等经济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都进行修正并进行了相关的论述。虽然菲利普斯曲线备受争议, 但它对于解释经济波动以及阐述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对二十世纪以来各经济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研

(1) 个体自我约束。如果个体认为自我约束对维持共享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是必要的话, 人们便可能合作; (2) 不确定性。人们对资源大小、增长以及最优集体获取越不确定, 倾向于获取该资源的人就越多。主体的环境不确定性越高, 越倾向于多获取资源; (3) 对他人行为的预期。如果一个人预料大多数人将会合作, 他更可能采取合作, 反之他会选择背叛; (4) 信任。对他人的信任程度越高就越乐于合作; (5) 社会价值取向。研究表明社会价值取向影响社会困境中主体的行为, 合作者更喜欢最大化自己和他人的总体收益; (6) 个性因素。外向和随和的个性因素影响获取行为, 在可耗竭资源条件下, 高外向性和低随和性的人明显倾向于获取更多资源; (7) 个人责任感。当困境所涉及的人越多时, 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就越小, 就越不可能正视其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8) 道德。如果人们预先讨论过合作的道德和背叛的不道德的话, 人们就越倾向于合作。 (9) 财富异质性。一个人与群体中其他人的财富差距会给合作带来负面影响。

3.3 外部力的影响

市场的一体化程度的增加通常会对CPRs的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当公路将地方经济与更大的市场连接起来的时候, 资源占用者可能开发更多资源进人市场获利。当新的市场参与者获准进人某一CPRs时, 他们可能会寻求与政府参与者结盟以努力将公地私有化或保护其权利的首要地位。在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转轨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制度真空环境下同时存在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为机会主义行为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由于权力分配的关系, 关于制度变革的信息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一些人甚至以其他人为牺牲品而获利, 既得利益集团会阻碍有利于大多数人但有害于其自身的政策的实施, 政府官僚的权力滥用常究结果进行综述, 下面将列出各经济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结果。

1新古典综合学派传统菲利普斯曲线

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深入研究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以及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 从不同侧面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改。其中最著名的修改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做出的。他们利用美国的数据分析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得出这样的结果:通货膨胀率越高, 失业率就越低。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二者是负相关的, 在图上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该理论假设前提为市场非出清, 货币工资刚性。该学派提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很好地常被忽略。

4 研究的局限性及发展的方向

影响公共池塘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各种因素, 其所起的作用强烈依赖于一系列要素所构成的背景空间, 以及一些调解性因素, 而我们对它们的理解还是十分有限的。Elster在研究基层正义 (local justice) 时, 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凌乱的研究题目, 以至于不可能界定出一系列要件来创建有关基层正义的理论。他为此开出了药方:与其在“理论”和“描述”之间进行取舍, 还不如多关注-分析-界定“机制”, 或者说“可鉴别的因果模式” (identifiable causal patterns) 。奥斯特罗姆在对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做述评时也有过类似的表述:政治系统是被以极其复杂的形式被组织起来的, 我们很难判定某一自变量总是和因变量呈正相关或负相关。

虽然学者们界定出了影响自然资源治理和可持续利用的众多变量, 但他们对于哪些变量起了关键作用, 甚至是这些因素是否起了作用, 起正向还是反向作用, 意见并不一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这类研究多倾向于“案例”式分析有关。由于采取了“案例”式研究的范式, 所以不同研究之间在研究设计、抽样技术、数据采集方式等方面各异, 由此造成缺乏统一的、令人信服的分析框架来系统地检验研究发现, 以及比较研究假定与背景的关联关系, 或者仔细地辨析出与成功的治理相关的历史和背景因素。

摘要:公共池塘资源是一种人们共同使用整个资源系统但分别享用资源单位的公共资源, 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奥斯特罗姆提出了自主组织和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制度理论, 阐述了公共池塘制度的设计, 分析了影响自主治理合作的可能性因素, 并探讨了目前公共池塘资源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公共资源,制度,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胡杨.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制度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 2002.

美术馆与公共教育(一) 篇9

美术馆是一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和促进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提升国民审美素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对于博物馆,美术馆与当代美术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更为紧密。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当代美术馆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多样,逐渐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场所。但是,无论是展示、交流等对外功能,还是收藏、保护、研究等自身建设,美术馆的核心功能和文化价值都集中体现在“教育性”上。然而,目前我们的美术馆在艺术资源共享、普及教育和享受文化权益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够令人满意的地方,而这又不仅仅是公共教育本身的问题,更关涉到当代美术的更好发展以及美术生态建构的整体性规划。因此,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不等同于“开放性”,也不是简单地打开大门办馆就可以解决的,还需要我们从展示方式、展示空间、展示内容等各方面进行整体性思考。

[前沿报道]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学习总结 篇10

一、课程概述

( 一)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组织在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中, 准确预测和科学分析供给状况和人力资源需求, 通过不断完善措施和政策让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 数量、质量、结构) 的过程。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一般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不同的。首先, 公共部门的含义是指拥有公共权力, 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以谋取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体系, 以及由政府投资、开办、以国有制形式运作的企业、科研院所、学校、医院和得到行政授权的其他机构等组织体系。主要包括: 纯公共部门, 即国家政权组织; 准公共部门 ( 第三部门) 即, 非营利组织、国有企业和公共公司。所以,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公共部门中的各类公共组织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目标, 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薪酬待遇、甄选录用、权益保障、教育培训、绩效考评、职业发展、职业规划、科学潜力等多项管理活动的总和。

( 二) 职位分析

职位分析是指通过调研分析, 对某一特定工作所包含的任务和责任作出明确划分与界定, 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的承担者要成功完成该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知识、能力等资格条件的过程。利用收集的岗位信息, 科学规划岗位的工作分工、任务或目标, 最大发挥每个工作岗位的效能, 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潜力。

( 三) 招聘

竞争的关键是人才,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离不开人才, 通过人才培养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企业效益。人才的挑选和录用是企业占据竞争主要地位的重要环节。人员招聘的原则: 第一, 公开原则; 第二, 平等竞争原则; 第三, 德才并举的原则; 第四, 法治原则; 第五, 能岗匹配的原则。

( 四) 培训

人力资源培训是公共组织根据自身需求, 为提高公共部门生产力及其整体绩效、改善员工素质、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 对公共部门人员所实施的知识增进、能力和技能提高以及文化认同和价值观改造活动。培训分为岗前和在岗两大类培训。提高生产效率都离不开员工的培训。

( 五) 绩效管理与考核

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 可以改变之前由于考核不足造成效率下降, 达到对症下药。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绩效提高广大员工工作技能。制定绩效考核标准的原则: 第一, 基于工作而非基于工作者。第二, 是可以达到的。第三, 是为人所知的。第四, 是经过协商而制定的。第五, 尽可能具体而且可以衡量。第六, 有时间的限制。第七, 必须有意义。第八, 是可以改变的

( 六) 福利和薪酬

对现代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 当企业劳动成本偏高, 可以适当削减薪酬和福利, 降低成本, 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占有优势和先机; 另一方面,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社会环境中, 通过合理的报酬和福利等待遇吸引和留住员工, 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和力量。

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和进度的新方向

( 一) 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的薪酬改革

央企负责人薪酬从2016 年1 月开始执行新的方案, 即要规范和限制其负责人的待遇, 包括工资、福利等收入, 将过高和不合理的收入去掉。今后, 央企负责人将执行统一的薪酬待遇制度与标准, 就是所谓的三结构。首先是企业年薪, 其次是考评绩效收入, 最后是任期激励待遇。年薪通过按月发放。根据企业的考核的情况, 确定绩效考评收入, 不同国企的经营规模、经营的效益, 其考评收入是不一样的。当然, 原则上, 考评收入不能超过年薪的2 倍。任期激励待遇, 3 年一个任期, 按照企业不同的标准来发放。总体上, 不得超过年薪工资的30% 。这次改革包括53 家央企和19 家金融铁路的央企, 这会是以后公共部门薪酬待遇的发展新方向和趋势。

( 二) 人力资源的发展和开发

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过程中, 要从几个方向去发展: 一是注重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二是加强员工的先进性培训和学习; 三是将员工的职业规划和教育培训结合起来进行; 四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后备骨干队伍, 为企业长远发展, 培养有后劲和潜能的储备人才; 五是注重企业培训外包和内训建设的结合。

( 三) 公共部门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

公共部门的软实力就要靠文化建设和学习提上去, 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企业的文化建设目的培养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致力于企业员工规范和工作价值理念的转变和形成; 立足长远, 脚踏实地, 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这学期通过学习和了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课, 我所获颇丰, 我获得可许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和在企业面试、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发展、企业规划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我越来越意识懂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伴随人力资源专业的不断的发展与进步, 其使命不断得到神话。人力资源与传统的单纯人事管理有巨大的不同, 已经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 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密切, 息息相关。在公共部门和企业活动中, 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好与坏, 离不开其对人的能动性、协调性、拓展性和积极性调动和发挥, 必须管理好企业的人力资源, 做到人真正尽其用,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关键。

参考文献

[1]吴琼恩.公共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孟晓飞.学习型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 2001.

[3]滕玉成, 余宪忠.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浅析公共资源管理问题 篇11

摘要: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关系到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因此,研究如何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问题,有利于处理好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维持好良好的社会和谐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共资源管理;黑树林;自然资源

一、前言

黑树林地区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与普洱市的交界处,因过去的林大树黑而得名。这个村的大半属于红河县,部分属于墨江县。以这个村为中心,包括红河州红河县垤玛乡、三村乡,普洱市龙坝镇、那哈乡方圆841平方公里的地区被称为“黑树林地区”。黑树林地区是我国哈尼族聚居区之一,哈尼族在这的人口比例高达95%以上。自清朝起,这里的人们为了获得灌溉用水便向大山里开沟引水,同时,围绕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分配和管理,经历了近三百来年的纷争。“在普遍缺水的情况下,水源地与用水地又分属于不同的行政管辖区域,相互之间为争夺水这一最重要的生存资源,便自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于是,共同生活在黑树林地区但又分属于不同行政区域管辖下的同一民族以至同一支系(族群)的人们,便首先围绕着水资源以后又发展到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权属,展开了长期的争斗,逐步把一个原本很普通、很平常的黑树林地区,演变成一个民族问题热点地区”。①据统计,自1952至1992年间,红河、墨江两县村民间共发生近四十来起纷争与械斗,部分械斗参与人数可达上千人,一度成为云南省民族问题最为突出的热点地区之一。

二、黑树林公共资源管理问题的分析

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 “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交易费用为零,那么无论法定权利归谁都不重要,资源配置都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产权经济学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组成部分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它强调产权、激励与经济行为的联系。它为解决外部性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产权经济学认为,产权不清是造成外部性和“搭便车”的主要根源,外部性的产生与产权的起源有着必然的联系,有效的产权可以降低或克服外部性。

那么影响产权的形成因素有哪些了?根据卢现祥归纳的有:第一,技术。新技术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而缺乏相应的技术可能是“搭便车”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人口数量。人口数量的增长与资源的有限,造成了人均资源的降低,于是,资源变得“稀缺”起来,这必然导致排他性行为。而产权就是种排他性的经济权利约束。第三,资源的稀缺程度。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离开产权,任何稀缺资源的配置都是无效的。第四,要素和和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明晰产权可以解决责任不清的问题,有利于激励经济主体,有利于形成约束机制。

黑树林这场纠纷的主体实则是“同一民族的同一个支系”,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一种“地域认同”高过了“民族认同”的一种现象。胡忠文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是贫穷和人的素质低。杨剑波认为,在传统观念中,部份自然资源属于公有,谁使用谁拥有,部份村寨和农户仍按传统习惯去做。我们都知道,水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对于公共资源的产权界定是相当困难的。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公共性、外部性等特征。正是由于公共资源具有这些基本特征,才使得公共资源具有尤为明显的外部性问题,而这种外部性伴随的产权问题是无法像私有财产那样界限十分分明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要解决外部性问题,应该从产权的界定。经济学界一致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也就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或者说是一种有价使用的权利。而像黑树林纠纷中的水这样的公共资源能够用“产权”进行解决吗?虽然黑树林纠纷中有以立碑方式的“契约”、购买等权利意识,但是却没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产权”之说。

黑树林纠纷的最终解决办法还是从治贫和解决当地生活条件入手。由于当地人的利益不同,认识不同,行政介入是不当的。云南省政府在黑树林地区大力投资,通过兴建水利工资、能源和通讯基础设施,改善当地交通,修建贸易市场,投资发展教育、卫生、科技,有其修建一座新水库,多头并举,有力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这为解决当地资源纠纷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些措施恰恰有效解决了当地资源“稀缺性”的贫困性竞争问题。

谈到公共资源的管理,韩方彦认为,公共资源产权的界定制度缺陷突出表现为未能清晰界定公共资源产权主体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经济权利。因而,需要健全公共资源产权制度,强化公共政策执行的目标指向,维护公共利益,建立并完善公共资源政策工具体系,构建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管体系。

由于公共资源的特殊性,它注定无法像用私有财产那样产权明确,所以,应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索恰当的解决因公共资源造成的纠纷的办法。黑树林是几个村之间因水引发的纠纷。对于群体性争夺资源使用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解决:第一,以发展当地经济作为根本大计。集体性争夺自然资源的使用权,无非是因为经济生产条件的制约,目的是为了生产和生活。因此,发展经济,解决贫困是首要的大事。第二,公共资源的参与式开发利用。由于共同需要同一资源,而中国乡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制,这就决定了不可能从私有产权的角度进行解决。公共资源的参与式开发利用要求各方主体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有节制的使用资源,而不滥用、消耗等。各方制定好规则,依据制定的规则,根据自己的权重进行活动。第三,搁置争议,合作共享,共同开发。建立一种合作机制是互利双赢的模式,集体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第四,建立综合治理管理机制,协调好集体之间的矛盾,及时处理潜在的纠纷问题。第五,进行教育引导。第六,政府应当特殊问题特殊解决,对因资源稀缺而造成贫困的地方,应该大力投资,帮助发展,解决人们发展的自然制约条件。

三、结语

黑树林地区的问题是典型的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的问题。这在国内、国际都有体现。比如湄公河流域上游的澜沧江流域的资源使用问题,就需要一种妥当的机制来解决。新制度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思路,从产权的角度和交易成本的角度,以及外部性问题解决的角度,去解决公共资源的问题,未尝不是一个科学的方式。但是根据我国的产权制实际,我们需要把产权理论灵活运用起来。公共资源的合作共享机制或者参与式管理模式,应该算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公共资源在不同集体之间的开发、使用的办法。(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本研究得到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YJCXZ08)。

参考文献:

[1]姚开建.《经济学说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3]郭家骥.从矛盾冲突到共同发展———云南黑树林地区族群关系“百年干戈化玉帛”的启示.思想战线,2009,(5).

[4]胡忠文.黑树林地区的变迁及其启示.今日民族,1996,(10).

[5]杨剑波.黑树林问题社会成因初探.今日民族,1996,(11).

[6]王艳.我国公共资源产权界定的路径依赖及制度选择.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4).

公共部门人才资源培育探讨 篇12

一、公共部门传统人事管理的现状

(一)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市场化不足、效率堪忧

目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不足导致培训针对性不强, 公共部门在强调培训规划的同时, 忽视了对培训需求的分析, 没有将组织战略与组织成员个人需要有效结合, 培训需求分析的弱化, 直接导致培训针对性不够, 无法满足不同成员的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评估体系不完善, 也极大地阻碍了培训效果的提高。目前公共部门对培训的评估仅限于培训结束时对受训者学习成果的考核评估, 缺乏对培训前培训计划的整体评估, 培训中培训过程的监控评估, 以及培训后培训效果的跟踪评估。培训评估体系的不完善, 容易导致培训形式化, 培训效果无法得到检验和进一步提高。

(二) 绩效考核框架基本形成但量化水平不足, 绩效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公共部门绩效考核实施的依据是《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办法》, 办法对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方法和程序、考核结果的使用以及考核机构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 绩效考核框架己基本形成。但是绩效考核的科学性不够, 总体上沿用的还是“德、能、勤、绩”的模糊评价体系, 竞争性、科学性和量化程度很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能有效实现对工作实绩的考核, 由于缺乏定量指标的设计, 绩效考核结果与工作业绩的相关度不高, 考核结果的模糊化使得考核区别功能趋于虚化。

(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日渐科学, 但功能及有效性不足

我国公共部门近年来推行了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改革。但是绩效薪酬的低效用与固定化弱化了薪酬激励作用。公共部门现行薪酬体制不同职务、级别之间的薪酬差距较以往有所拉大, 但是作为薪酬激励主体的绩效薪酬, 由于数额较少, 对个人效用的影响不大, 其激励作用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在一些地区, 包括绩效工资在内的所有薪酬项目均和级别直接挂钩并固定下来, 然后根据工龄和任职时间长短, 划分各种档次, 这种固定化的薪酬大大降低了薪酬的激励作用。与此同时公共部门人员晋升通道的不畅与晋升程序的非透明弱化了晋升的激励作用。目前公共部门人员晋升具有强制度性, 职务晋升条件严格, 级别晋升又由于受到级别数量的限制不能作为成员职业的发展通道。

二、公共部门人才培育对策

(一) 完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提高培训效率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现实的培训需求分析中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战略性, 通过对公共部门总体目标和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判断, 提出适应环境不断变化的公共部门培训目标;二是针对性, 通过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绩效水平培训意愿的调查, 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三是收益性, 通过对公共部门资源的分析, 综合考虑公共部门和成员个人的培训需求, 将有限的组织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 公共部门需以全面的培训评估为手段, 建立有效的培训反馈机制,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 提高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如何设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科学指标体系, 是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的重点和难点。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建立在科学的工作分析基础上, 公共部门必须健全工作分析和职位说明书, 以此研究制定适合不同层级、不同职位的考核标准。当前应该尤为注意量化考核指标的设置, 凡能量化的指标, 应该尽可能量化, 以强化考核指标的可比性和可度量性, 最大限度减少考核中的主观随意性, 使定性考核建立在尽可能清晰明确的定量考核基础上。

(三) 提高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水平和有效性

公共部门具有生产公共服务产品的特殊性, 要求其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精神, 推崇“奉献”的“公仆”意识, 但是不能因此而忽略薪酬作为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和心理满足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人们对于薪酬的要求包含了更多的心理需要因素。要想使薪酬发挥激励作用, 必须在我国公共部门组织内部构建具备内部公平性的薪酬制度, 同时关注组织外部的薪酬变化, 保证公共部门薪酬的外部竞争力。

三、结论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当前, 我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 应加强研究与交流, 发展符合我国特点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理论并致力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实践。

参考文献

[1]、滕玉成、俞宪忠主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董泽芳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一篇:新闻写作的细节分析下一篇:辽宁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