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公共服务性(精选12篇)
教育的公共服务性 篇1
近年来, 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育事业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属性, 即教育是政府为人民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简言之, 教育具有公共服务性。在此基础上, 我国政府第一次提出了“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目标。然而, 何谓教育公共服务性?就笔者目前所阅读过的资料来看, 除了屈指可数的著作简略地提及之外, 我国学者, 尤其是教育学研究人员, 对此研究尚欠深入。本文试图就此论题, 从教育公共服务性的本质、核心价值以及服务方式等三个方面, 提出一些浅显的见解。
一、教育公共服务性的本质:政府教育责任
针对传统公共行政管理模式的过分强调等级、集权、计划和直接控制, 从而导致公共教育领域效率低下、政府垄断、漠视家长与学生的需求等诸多弊端,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在公共教育领域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改革。在这场公共教育的重构运动中, 新公共管理理论成为其主导思想。这场公共教育重构运动首先打破了政府垄断学校教育供给的局面, 放宽了对学校的统一管理与控制;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 促进了学校等教育服务提供部门之间的竞争, 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率;家长和学生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教育选择权, 促使学校重视家长和学生 (客户) (1) 的不同需要和愿望。
然而, 正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新公共管理理论统领的公共教育体制重构, 通过展开竞争等方式提高了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与此同时, 却把原本应由政府履行的职责交给了市场来承担。而市场追求利益的天性必然导致在教育实践中对效率和经济利益的过分关注, 使得政府公共教育责任被弱化, 而且这种教育利益配置机制也无法满足公民的教育需求。有此前车之鉴, 我国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 强调了必须落实政府的教育公共服务职责, 如政府工作报告就多次明确提出加强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职能。这是非常有见地的务实之举。
提供教育公共服务之所以是政府的责任, 除了上述来自实践经验的支持之外, 更有理论上的合理性。
第一, 提供教育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责任之一, 是由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 (即责任) 所决定的。只有服务型政府, 才是一个真正的责任政府, 其服务宗旨决定了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公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是对公民负责, 而不是使顾客满意。具体到公共教育活动, 就要求政府要承担举办和管理公共教育事业责任, 要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满足大多数人的教育需求, 为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负责。政府要优先发展公共教育, 努力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受教育的宪法权利, 真正实现受教育权人人平等;同时, 要贯彻差别原则, 使教育利益向弱势群体倾斜。
第二, 提供教育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责任之一, 是由教育的公益性特征决定的。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商品一样通过市场自由竞争的方式来提供给消费者, 而必须通过市场以外的资源配置机制来提供, 这就决定了现代国家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 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行为, 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和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 促进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 还在于它是造福他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公益事业, 是从文化、精神、体质、社会诸方面开发人的潜能, 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各种基本条件的公益事业, 而政府恰恰是这种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第三, 提供教育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责任之一, 已为世界各国理论与实践所证明。迄今为止,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履行了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 各国《义务教育法》的纷纷出台和完善便是政府履行公共教育责任最好的例证。 (2)
二、教育公共服务性的核心价值:社会公平正义
针对传统公共行政中官僚科层制组织低质、低效的弊端,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质疑官僚行政有效性的基础上, 提倡把企业管理理论引入公共部门, 认为公共行政官员其实也如同企业家一样, 以追求“3E”即economy (经济) 、efficiency (效率) 、effectiveness (效能) 作为自身的价值基础。 (3) 作为公共管理主要领域的教育管理也受到来自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针对公共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低质低效现象, 以追求“3E”为目标的教育改革在世界各国风起云涌, 如教育领域的分权、择校和合同等改制, 都是应“3E”目标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殊不知, 这种以追求“3E”为目标的教育管理模式, 却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公平、正义等公共服务核心价值的冲击。它忽视了人类对公平愿望的要求, 加重了社会不公平现象, 扩大了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 人为地强化了社会分层, 并有可能将那些因社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而被边缘化的群体排除在竞争新机制之外。
公平是政府的首要伦理责任,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公平与正义是政府基础公共服务追求的永恒价值。事实上, 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从以美国的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H.George Frederickson) 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开始, 尤其是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以来, 人们强烈呼吁政府职能的转变, 要求政府不仅要关心经济效率, 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更要把社会公平、正义作公共行政追求的目标, 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人民政府作为“公义与公器”的现代理念之下, 要求国家必须通过正义的社会制度安排来缩小先赋性制度所导致的不平等, 以确保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得到真正的落实。
政府提供的教育公共服务在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方面具有基础且关键性的作用。关于这一点, 国外学者用50个国家的数据做了相关统计和研究, 其结果证明,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受教育程度不同、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是导致人们收入差距巨大的重要因素, 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其收入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发达国家注重使用的缩小贫富差距的主要手段, 就是给低收入者提供取得高收入所需要的相应教育的机会。 (4)
公共教育之所以能确保公民能力公平, 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二点。
第一, 公共教育确保公平的生存能力, 并为机会公平奠定基础。公共教育是为个体获取一定的诸如听、说、读、写及计算、思考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这种基本知识和技能不仅是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因为这种知识技能是现代社会谋取一份职业的通行证, 成为所有雇主雇佣员工的基本要求;同时, 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也为受教育者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机会奠定了基础, 诸如使得他们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面前具有了竞争力。
第二, 公共教育能够创造公平的生活能力。现代社会要求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国民之间实现融合, 统一行为习惯准则、基本的道德规范及相同的价值标准。因此, 一个人只有接受一定的公共教育, 才能真正融入现代公共生活, 获得公共生活的能力, 并顺利获取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因此, 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历程中, 政府教育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是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教育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基石。
三、教育公共服务性的方式:民主协商对话
受传统公共行政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公共教育体制, 都是由政府举办并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 因而具有强烈的国家垄断色彩。公民在向国家纳税之后, 只能无条件地接受由政府设立的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 他们对于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没有任何发言权, 只能被动地接受。此外, 由于政府的垄断, 公立学校的办学完全根据政府的计划进行, 而不必直接面对学习者的选择和同行的竞争, 对于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可以置之不理。针对政府垄断学校教育供给的局面和政府漠视家长和学生教育需求的状况, 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社会公众是政府顾客”的理念, 坚持“顾客至上”。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回应性的教育服务, 要尊重并赋予顾客应有的权利, 坚持“顾客导向”, 以“顾客满意”为宗旨。
然而, 新公共服务理论也认为, 与政府互动的并不简单地是顾客, 同时还是公民。与政府直接交易的人的确可以被视为顾客, 但从政府那里接受一种职业服务———例如教育——的人则可以恰当地被称之为当事人、公民。公民不只是顾客, 他们是“所有者或主人” (Schachter, 1997) 。正因为接受政府服务的人是“所有者或主人”, 而不单纯是“顾客”, 因此, 有权参与决定政府提供哪些公共服务, 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 以及以什么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等等, 而不单单是处于服从、被动接受的地位。换言之,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该坚持民主协商对话的方式。这就要求公共管理者积极回应公民的要求, 倾听公民呼声, 方便公民选择, 鼓励公民参与, 部门绩效评价以公民为主体等。
教育领域的民主协商对话要求公民成为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 让公民来参与教育决策的制定, 让公民和政府共享政策制定的权力;关注教育政策的回应性, 建立公民表达教育利益和诉求的畅通渠道, 培养公民的教育责任意识。实践还证明, 只有注重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的公众参与, 政策制定才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政策的实施才具有效力。对政府而言, 则应该致力于搭建舞台, 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与公众的沟通对话机制、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和公众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 以确保政府与公众进行无拘无束、真诚的对话, 共商教育公共事务应该选择的发展方向, 而不只是政府官员或公务员在主观臆想。只有这样, 教育的公共利益属性才能实现。
另外, 作为教育公共事务当事人的公民有责任主动关注教育发展状况, 参与政府的教育管理活动, 在活动中推动教育的发展, 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 从而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通过政府与公众良好的沟通对话机制, 通过与政府的全面接触, 通过这种各方力量都能参与公共政策的计划和决策的机制, 可以使政府部门及时了解到公民的教育需求、愿望和抱怨, 获得大量反馈信息, 提高政府对外在环境的敏感度和回应性, 更好的改善教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同时, 还可以提高公众对公共事业的参与热情, 满足公众的尊重需求和表现需求, 也使公众加深对政府的认知、理解和忠诚感, 形成政府与公众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氛围。
因此, 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新背景下, 教育的公共服务性要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机关以民主协商对话的方式提供教育服务, 同时致力于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与公众沟通对话的机制。这样做, 才能推动政府对教育负起责任, 同时满足和尊重了公民合理的教育需求, 形成了公民和政府之间的良好信任与合作关系, 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2]迄今为止, 全世界192个国家和地区中, 已有170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实施义务教育。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推进义务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全民教育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做法。参见《求是》, 2006年第17期 (总438期) 。
[4]王洛忠:《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团结》, 2005年第2期。
教育的公共服务性 篇2
为进一步加强中心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中心形象,形成严明 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保证中心各项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决定 在中心全面开展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我们决心做好以下 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工作积极主动,尽职尽责。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局窗口工作人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中心的各项纪律,积极探索和改进窗口工作的新路子,为做好本窗口的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厉行“依法、规范、高效、便民、廉洁”的服务宗旨。我们以为学校和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一站式服务为目标,从最方便学校和群众的目的出发,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三、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全部面向学校和社会公开。增强了收费工作的透明度,更有利了社会、群众对教育收费的监督,有力地制止了教育乱收费现象的发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教育的公共服务性 篇3
一、建立公共教育服务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
中等收入国家的经验表明,教育与经济增长具有互动机制。要通过改善公共教育服务,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人力资源。
(一)公共教育服务与经济增长具有互动机制
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公共教育服务与经济增长,主要通过“较高的经济增长—较好的公共教育服务—较好的人力资源—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经济增长”形成互动机制。
日本、韩国、新加坡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经验,充分说明了教育为经济增长提供内在动力的作用。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60年代普及了中等教育,70年代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80年代推进了教育的个性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60%靠技术进步取得,而技术进步又依赖科技人才的培养。日本、新加坡适应中等收入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适应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要求,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技术人才上,培养出一大批能够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应用新技术的中级人才。新加坡通过以分流筛选为基础的因材施教制度,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重视发展各种职业学校,对就业者进行技术培训。政府有关部门下设有训练学院和职业培训中心,推行企业培训计划。教育部门和政府机关还与一些跨国公司合作,选送本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
巴西在1964—1985年的军人统治时期,对教育重视不够,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低于发展中国家当时的平均水平,造成低小学入学率、高留级和辍学率、高文盲率现象,导致人力资源得不到改善,直接影响到经济持续增长,并带来了产业升级困难、就业困难、犯罪多发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80年代“经济神话”破产后,巴西经济停滞,外债沉重,整个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加剧。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巴西通过改善公共教育服务,提高了全民的教育水平,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好的人力资源。
(二)改善公共教育服务以为经济增长创造人力资源
受教育体制改革滞后的影响,我国当前创新型人才短缺,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性问题突出。能否形成以公共教育服务改善促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全面调整的体制机制,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而顺利进入高收入阶段的关键。结合代表性中等收入国家的经验和我们的现实国情,应当适应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的需要,以创新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
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制定有关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专业设置的计划,并在一定范围内动态调整。二是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多向沟通的机制。三是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四是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二、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要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完善的公共教育服务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公共教育服务的水平受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不能对所有教育级别和类别、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无差别的高标准服务。应当立足国情,将部分教育级别和类别划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范围并优先保障。
(一)公共教育服务的广范围、高标准与普适主义可能带来“福利陷阱”
英国于1948年建成的福利国家有如下特征:保障项目完整,保障水平很高;国家责任突出,政府主体地位凸显;覆盖范围和享受条件方面存在普适主义,社会福利待遇与其收入、缴费脱钩;以福利国家模式取代家庭保障。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基本上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然而,由于社会福利水平的刚性规律,该模式的社会福利项目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开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1974—1975年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该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加剧了“经济停滞—社会福利支出增加—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社会福利支出增加—财政赤字”的恶性循环,使英国陷入“福利陷阱”。
英国的教训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和标准不能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教育尤其如此;二是谨慎实行普适主义的社会福利待遇,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有限的社会福利资源的极大浪费,会造成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赤字扩大的结果。在公共教育领域制定补助政策,也应当像巴西仅对贫困高中生提供奖学金一样,避免普适主义。
(二)确定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范围和标准要立足国情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很高,各地经济发展还不平衡,不可能像“福利国家”一样,对各级各类教育、为全体国民提供无差别的高标准服务。因此,应当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实国情,围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协调处理好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保障和供给水平、政府财政能力三者间关系。我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也将“保障基本”作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要求“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提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扩大范围和提高标准”,这是比较客观和科学的。
相反,我国有些贫困地区不顾自身经济落后、财政收不抵支、主要依靠上级政府转移支付的实际,盲目提出发展“十五年免费教育”,即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实行全部免学费。这种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公共教育服务必然不可持续,长期下去势必对其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endprint
立足我国国情,在公共教育服务领域“保障基本”,应当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列入基本公共教育的范围,在现阶段仅对义务教育全部免学费,对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某些困难学生免学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实行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全部免学费制度。
(三)制定基本公共教育补助政策要坚持补缺原则
随着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的自然减速,公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教育服务需求与政府财政收入有限的矛盾势必激化,需要尽可能地将有限的教育补助资金用于真正需要补助的人群。我国《规划》仅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提供寄宿生生活补助;仅为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制定营养改善计划;仅为农村学生、城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提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等等。这种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范围内,将享受教育补助的人群限定为困难学生,而不是对全体学生提供普适主义的教育补助的做法,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与群众迫切需要的,因而是比较科学的。
三、坚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多元主体、分类供给
为解决中等收入阶段教育资金来源不足与运用低效问题,提高办学水平和人力资源素质,应当按照公益性质对公共教育服务分类,推动筹资主体与供给主体多元化,合理界定政府、社会、市场在教育筹资与服务供给中的责任。
(一)多元主体、分类供给能够保障教育资金来源充足与运用高效
1、公共教育服务分类供给能够影响资金运用效率
日本、韩国通过对公共教育服务分类供给,提高了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韩国由政府公共资金重点保障教育均等和义务教育,私人资金保障教育效率与义务教育后阶段(高中和高等)教育;教育层次越高,私立学校比重越大。巴西过去没有分类供给,应由政府保障的初等教育由于投入不足而质量不高,应主要由市场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占用了大量的中央教育经费,对经济增长造成不良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更加重视政府对基础教育的保障责任,通过将州教育预算的15%用于基础教育、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实行免费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等举措,创造了更多的人力资源,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2、没有经济增长支撑的全部由政府负担的教育筹资体制不具有可持续性
英国之所以改革过去以单一政府为教育筹资主体的体制,主要是由于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入滞胀阶段,政府财政赤字不断增加。我国当前经济减速,也不能采取这种筹资体制,而应当实现教育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3、教育筹资主体与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能够提高教育效率
日本、韩国以及教育政策调整后的巴西之所以能够解决中等收入阶段教育资源短缺的共同难题,提高教育效率,主要是由于采取了如下共同做法:在私立学校中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如韩国强调政府责任,推行免费基础教育;减轻企业的教育税负担,如巴西将“教育工资税”占各单位工资总额的比例从1964年的50%降至1996年的2.5%,对调动企业缴税和投资的积极性、走出经济停滞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将民办教育作为公共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予援助,如日本借助私立大学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覆盖范围,韩国形成了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这启示我们,应按照公益性原则、再分配原则与受益者出资原则,合理划分政府、企业、个人的出资责任;政府在教育资金筹集与服务供给中应承担主要责任;企业负担比例不宜过高;应形成多元主体竞争型教育服务供给体制。
(二)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要坚持多元主体、分类供给
1、将公共教育服务按照公益性质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类
公益性公共教育服务主要是义务教育,应当坚持政府负责;准公益性公共教育服务包括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应当坚持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经营性公共教育服务主要是高等教育与终身教育,应当坚持市场为主、多元参与。我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仅包括公益性与准公益性公共教育服务。
2、实行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筹资体制和办学体制
政府必须优先向全体国民提供均等化的义务教育服务。一是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借鉴日本义务教育经费以中央投入为主的经验,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二是完善公办为主的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提高公办教育办学水平。借鉴日本、韩国经验,以财政拨款补贴民办义务教育的公用经费与教师工资,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3、实行多元化的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筹资体制和办学体制
一是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在公共财政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时,实现教育投资负担结构多元化已成为世界趋势。从日本、韩国的学校构成看,其教育投资由政府、社会共同承担。我国由于财力有限,在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中,也应当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调整学费标准;破除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二是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促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各级政府要鼓励和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对民办幼儿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免税或低税政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或者购买民办学校服务。借鉴韩国经验,破除民间资本创办教育机构的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对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在学历、学位管理和职业技能认定上给予同等待遇;在学生就业、职员社保、人才流动、土地划拨等方面,消除所有制歧视。
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探 篇4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正在迈向大众化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竞争要求提升高校学生的质量,而政府财政却越来越难以支撑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市场理念、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都主张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国家(政府)不应“专营”高等教育,应积极鼓励私人和非政府的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一些社会组织,如各国的教师协会、欧洲各国大学生联盟也发表声明,支持高等教育服务的互惠互利,但认为要秉承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和责任感,不主张把高等教育服务等同于商品进行买卖。那么,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公益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关系就成为界定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内涵的关键点。
对于高等教育产品属性的研究,涉及到教育公平、教育财政、教育绩效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认为高等教育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或兼而有之,众说纷纭。由于纯公共产品一般是由国家政府提供的,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不会因为每个人的消费而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也可以理解为,由政府提供给公众的、可以平等享有的全民性服务,更趋近于纯公共产品或者说准公共产品的理解。
(一)公共服务:大学使命的重要转向
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信息时代的到来将高等教育的系统改革与创新推向了又一顶峰阶段,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的中心,而且将成为社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源。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
就大学的演进与发展脉络而言,大学的使命经历了由教学到科研再到社会服务的三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中世纪的大学关注宗教神学教育,强调教学,没能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在第二阶段,19世纪初,德国“洪堡精神”所提倡的“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树立了现代大学的完美典范,更加注重大学的科研功能。第三阶段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大学开始走出“象牙塔”,向服务社会发展。威斯康星大学提出了“服务社区”的教育思想成为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自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的大学率先在其学校介绍中发布使命陈述,二战后,美国各州立大学纷纷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服务公众代表了现代美国大学的新转向。到20世纪50年代,服务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第三项使命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也指出:“应该把高等教育视为一项公共服务。尽管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需要多元化,需要吸纳公共和私人资金,对高等教育和研究公共的财政支持仍然是保证其教育成就与社会使命平衡的关键。”[1]
时至今日,大学的服务社会功能已经成为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经常和参与社区服务、公民责任、外展服务等相联系,强调合作以及学校与社会间的双向互动。
(二)质量与责任:公共服务的核心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机构,其“为公共大众服务”的使命是由政府决定,并由行政和立法机构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因此,大学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品质,以及如何发挥教育的服务功能就成为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核心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逐渐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走向普及大众化教育,而且随着国际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市场取向的经济发展趋势,大学逐渐从在围墙中提供少数人教育的强势状态,转向为大众提供服务的态势。追求卓越,提升大学教育质量,已是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高等教育服务公众的本质所在。
那么,由谁来保障大学提供高品质的教育呢?既要能够促进大学自身的发展,又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责任的问题就在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务中突显出来,由于公共服务本身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其供给就要求社会的每个公众能够平等地享有,因此,政府在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务中承担了重要责任。
(三)服务而非掌舵:政府在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中的转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转型的背景下,政府必须转变其高等教育管理职能,但转变并不意味着放弃,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将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承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财政,培育高等教育竞争市场,发展教育中介组织,构建教育法律体系,均衡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引导高等教育价值观念,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主要高等教育公共服务责任。
21世纪以来,由美国学者登哈特夫妇(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越来越受到关注,指出了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将公民置于整个治理体系的中心,强调政府治理角色的转变是服务而非导航,推崇公共服务精神,奉行服务理念,强调在民主对话、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加强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合作互动。作为一种新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建立在民主、责任和服务的基础上的,其基本理论内涵在于: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承认责任并不简单;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2]这对政府在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中的转型具有重大的启示与借鉴作用(表1-1)。
二、国际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发展趋势
(一)走向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服务竞争市场的形成以及高等教育决策民主性和有效性的提高,不同的治理方式影响着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品质的高低。高等教育治理强调将公共教育的管理权限和责任,从传统的政府垄断中解放出来,形成一种多元主体(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共治的局面。
从目前国际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治理模式来看,大致可分为集中式、分散式和混合式三种。但这三种模式也不是截然分开的,集中与分散治理往往处于动态的调整中,不断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集中式表现为由国家政府拨款,制定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大政方针,各地方或院校具有相对较少的自治和分配权,如法国、德国等。分散式主要由地方政府出资,大多依靠市场调节高等教育服务的供需,由地方或院校制定各自的服务方案,其典型代表是美国。混合式即上述两者兼而有之,如英国和日本由国家政府拨款,多数院校具有法定的独立自治地位,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具体见表2-1:
公民社会的兴起、中介组织力量的壮大,以及国家、市场协调形式的建立,这些因素也逐渐改变了高等教育领域的治理结构。但是,采取任何一个特定的治理模式都必须考虑与之相适应的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问题同样也需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二)呈现合作型的高等教育发展取向
走出围墙,走出“象牙塔”一直是社会对大学的呼唤,而同时,放权与院校自治也是大学对政府管理变革的不断要求。显而易见,服务公众、密切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大学融入社会,而政府也不再是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单一提供者和管理者,高等教育中的公共服务需要合作与交流。从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三种形态的高等教育合作类型:区域间合作、产学合作、政府与教育中介机构合作。
第一,区域间合作。自1999年博隆那宣言后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计划是典型代表,其成员国已达到46个,目标是建立欧洲范围内共同的质量保证标准,对学位、学历进行衡量,促进学生就业,协调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体制。
第二,产学合作。近年来大学城和高教园区的建设代表了对这方面探索的努力。如美国在波士顿地区和加州地区形成的高教、科研和生产结合体系。波士顿地区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的帮助下,从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地区一跃成为了“科学工业综合体”。加州地区在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的帮助下,由100多年前的荒芜之地,一跃而成为闻名全球的“硅谷”电子工业基地。还有韩国的“大田科技工业园区”、日本的“产学合作制”、瑞典的“工学交流中心”、英国的“科学公园”等,都体现了同样的发展战略。
第三,政府与教育中介机构合作。国外活跃在教育领域的中介组织很多,如民间政策咨询机构、各类教育协会、各种教育基金会等,为政府提供决策和咨询建议,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评估方面。如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理事会、卡内基高等教育审议会、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加拿大魁北克大专院校评估委员会等,每年都会发布相当数量的研究报告,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
(三)鼓励参与式的高等教育监管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由传统的监管方式逐渐转变为服务方式,从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向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者和监管者转变。在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构建高等教育投入的市场运行机制方面,需要逐步转变行政部门职能、改革审批制度,建立高等教育投入的监管,建立平等、公平、透明的运行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另外,办学体制的多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完善监管法规,改进监管方式。
目前,很多国家都采用了多方参与的高等教育监管与评估模式。特别在高等教育认证领域,大多都是由校外的,而且通常是政府的认证机构进行的。如美国是由教育界或专门职业界组织和承认的几十个认证机构分别进行。其中地区性认证机构共有8所,分属6个地区性院校协会管理,负责美国各州和其他政区的院校认证,担负了全国几千所高校的认证工作,在美国的认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是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其质量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声誉和经费的获得。
三、和谐社会与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完善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也将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体而言:
(一)将有效满足和谐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
高等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技人才,是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是面向全民的文化场所和学习场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银行曾指出,没有更多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将会发现自身越来越难以从全球性的知识经济中受益。高等教育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体都具有新的重要意义:国家的贫富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要取决于高等教育质量;掌握了专业技能和拥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能获得前所未有的经济成功,那些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则会发现他们面临几近绝望的状况。[4] 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5]极大地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高等学校成为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
(二)增强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的公益性
世界银行《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报告提出,高等教育带来了公共利益,因为接受过良好训练的劳动力有助于税收的增加、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公共机构资金的增加等。高等教育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实际上是互相重叠的:高等教育既提高了个人生活质量,也丰富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的生活;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工资和生产率,使个人和国家更加富有。[6]完善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对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承担公民教育、服务社会具有重要的责任,和谐的高等教育发展使人们得以享受到一种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在文化和政治方面受益。
政府应通过加大投入,保障受教育者的机会均等和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提高人口素质和地区综合竞争力,以体现政府职责,保证高等教育不仅履行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还要履行社会使命和职能;同时,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7]提高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缩小社会发展的差距
现代经济的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上来。“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已成为各国的战略性选择。因为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到来,使得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社会生产、生活和工作的中心。成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逾越日益扩大的知识、技术、教育和发展鸿沟的必备桥梁。”[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大学对整个社会发展所负的责任,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为突出。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工作为国家的发展计划、政策制定和中高级人才培养打下重要基础。人们不会过分强调地方和国家一级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提高本国发展水平方面可能起的作用。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的非工业化国家之间架设桥梁的主要责任应当由高等教育机构承担。[9]
在现代社会,社会成员的身份和地位越来越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个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拥有量,人们也把高等教育看作是改变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理想手段与途径,因此,只有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完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体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摘要:公共服务是大学使命的重要转向,质量与责任是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核心,政府在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中的角色是提供服务而非掌舵。国际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合作型的高等教育发展取向、参与式的高等教育监管方式。完善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将有效满足和谐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增强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的公益性,缩小社会发展的差距。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国际化,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高等教育宣言[R].巴黎,1998-10.
[2].(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41.
[3].(美)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15-150.
[4].蒋凯.从“奢侈品”到“生存的必须”——世界银行关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新观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2, (6):65.
[5].中国教育新闻网.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毛入学率达22%[EB/OL].http://www.jyb.cn/xwzx/gdjy/xkd/20070- 607_89600.htm,2007-06-07.
[6].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M].蒋凯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0.
[7].OECD.Redefining Tertiary Education[R].Pairs,1998.
[8].周济.今后几年中国要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EB/OL].http://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3/2119080.html, 2003-10-2.
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篇5
1.建立社区健康教育网络,定期召开例会,依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根据中心的计划,大力推行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健康教育。
3.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控烟、限酒、合理膳食、健身等干预活动。4.对社区的病人按不同病种或不同人群,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健康教育目标考核要求。
5.在中心相关科室的业务指导下,开展整体人群精神卫生健康和残疾预防宣传教育。
6.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可设立建康咨询台和咨询服务热线。7.利用学校和居委会,每月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8.健康知识宣传栏或板报每月更换内容:
9.免费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人进行分类指导。10.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各类有关健康教育及管理的各种资料。
北头营卫生院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工作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设兼职人员负责慢性病管理工作,有县、镇村、三级防治网络。
2.根据服务中心、村医普查结果,建立社区站慢病统计学资料,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按要求免费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于慢性病人实行分类管理,定期入户访视,并有详细的记录。有条件的可实行微机管理。4.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有进行防治慢性病的宣传场所,应有黑板、桌椅、录音机、电视等必备的宣教设备。
5.公共卫生服务服务中心针对不同人群定期举办慢病防治知识讲座;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活动;要有详细的记录;定期发放慢性病宣传材料。
6.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应开设慢性病咨询电话热线。
7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针对不同居民制定相应的体育锻炼计划,组织慢性病人开展相关的健身活动。对特殊人群进行健康饮食指导。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8.建立慢性病各项工作登记记录,并按要求统计上报。
教育的公共服务性 篇6
一、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审视,“社会大课堂”建设是一项政府加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
“社会大课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教育部门主动联合各有关部门以及行业管理机构,整合全市资源惠及学生的举动,适应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的新要求、新期待。其次,从实践科学发展观、代表学生根本利益、体现素质教育方向、德育有效实现途径等多个维度来看,也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第一,“社会大课堂”建设适应了当前改革发展新时期社会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为学生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特别是为他们学习、生活提供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社会大课堂”的建设适应了当代中小学生渴望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参加实践的强烈需求,为他们课外、校外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它顺应了新时期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弥补学生实践生活的缺失,有利于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结构的建设。这一共识也是全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积极响应和应用“社会大课堂”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社会大课堂”建设体现了政府在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责任担当和主体作用。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根据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相继制定了本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发展战略。“社会大课堂”由政府进行资源统筹,由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对学校进行财政补贴,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资源单位共同努力,优惠或免费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体现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第三,“社会大课堂”建设成为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来自中国教科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15名教育专家一致认为这是政府发挥教育统筹作用的重大举措,彰显了政府统筹教育发展的作用,也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许多区县认为“社会大课堂”建设是在新时期、新阶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首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社会大课堂”推出后,远郊区县反响积极、行动迅速、成效显著,认为大课堂是促进教育公平,让山里的孩子“眼珠转起来”、走出大山、走进城市、开阔视野的良好机遇。
二、“社会大课堂”建设和发展中凸显的障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教育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大课堂”的建设和应用在经费投入、统筹管理、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社会大课堂”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等政策性问题上。实际上,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我们教育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完成“社会大课堂”三年建设工程、实现常态化应用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力度、明确社会协作职责,反映了当前教育公共服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大课堂”这项工程的突破口、切入点是以德育为开端,但在实施中,围绕着“育人”这一核心问题,它所涉及的范畴已逐步突破德育,已涉及与教育内涵发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代教育管理创新、课程改革等密切相关的重要教育课题,远非教育部门所能统筹,需要政府综合协调,多个领域协作。目前,“社会大课堂”建设还比较多地存在着教育部门热度高、“唱戏”积极、社会部门“友情出演”的状态,如何让“社会大课堂”从政府支持变为政府行为,如何让社会部门从“积极配合”转为“自觉行为”,如何加大统筹协调的力度仍是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主要在于落实政府办教育,将教育部门办教育的现象,转变为全社会办教育、全社会育人。根据我国基础教育分级管理体制和法定“三个增长”的要求,区县是基础教育管理的主体。区级政府考虑和提供教育公共服务,局限在本行政区内,有其合理性,局限性也很明显,主要表现为许多社会部门、资源单位是中央或市级,区县很难统筹管理,在这种背景下,跨区县教育公共服务的问题就慢慢凸显出来。
第二,“社会大课堂”建设和应用还需要经费、安全、时间等政策支持,反映了当前教育公共服务管理中各项配套政策的缺失。无论是“社会大课堂”基础建设任务的实现还是学校、学生常态化的应用,都涉及经费、安全、时间等因素,只有有了这些保障,学校、学生才能走进“社会大课堂”、用好“社会大课堂”。以经费为例,前期的基础建设是一次性的,容易保证,但是后期的常态化应用却需要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目前,尽管市、区县教育经费做到了“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但在以区县投入为主的教育财政体制下,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仍然显得不足,学生免费走进“社会大课堂”还不能完全做到。
第三,远郊区县学生走进城市文化活动场所面临重重困境,反映了教育公共服务中的弱势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尽管各区县采取了多种措施推进“社会大课堂”建设,但远郊区县在推动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方面仍旧面临重重困境,主要是经费难以支撑。由于远郊区县资源单位分布相当分散,学生远离城市中心区的资源单位,学生在参加大课堂活动中的交通费用成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三、建好、用好“社会大课堂”,并以此为切入点提高首都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第一,将“社会大课堂”建设由政府支持变为政府行为。将“社会大课堂”列入政府直接抓的实事工程,由政府牵头直接推进。将区县“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列入教育工作政府督导项目,作为政府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内容。
第二,为“社会大课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清晰的政策支持。研究制订《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社会大课堂”社会单位职责,经市政府同意,以12家部门名义印发,进一步调动、激活社会资源服务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门票由政府买单和社会支持,研究相应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
第三,建立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的财政支持和补偿机制。在坚持经费投入市和区县两级负责,区县为主的前提下,从促进教育公平、让农村学生共享文明建设成果的角度出发,建立市级财政补偿机制,对远郊区县农村地区和山区学生走进城市“社会大课堂”活动场所给予适当补偿,实现农村学生渴望走进城市“社会大课堂”的愿望。
【徐志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一处助理研究员】
教育的公共服务性 篇7
目前,传统的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存在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资源重复建设严重。不同层级都建有资源库,这些资源良莠不齐,重复建设严重;第二,资源服务共享性差。各地区、各学校之间,资源库单独建设,资源库底层平台开发技术各自独立,标准不一,导致跨平台优质资源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形成了一个个资源库的信息孤岛。第三,公共服务平台质量不高。目前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不够开放,互动性差,用户体验不佳。我们亟待一种新的方法或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云计算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曙光。教育部2012年3月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所以,运用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到教育资源建设公共服务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该方面的理论研究方面,经不完全统计,中国知网近年来共收录有关云计算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的文章共计165篇,结果显示,最近三年的论文最多,说明这个课题越来越受到教育技术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周伟提出建立云服务理论的教育资源搜索引擎。鸡西大学的刘丽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理论的区域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按管理体制分为集中型、分散型、混合型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实践方面,在国外,美国西蒙公司在格雷汉姆小学首先开展了云计算项目,该项目为西蒙教育春雷项目。通过连接 " 通用云计算服务 " 来获取虚拟电脑桌面,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在国内," 世界大学城 " 云技术支撑云平台开发成功,该平台是 " 基于云计算以用户空间为基础的资源共建共享型网络云平台 ",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2010年8月,戴尔公司承建的云计算平台落户广州大学网络中心,为不同用户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是目前国内教育行业领先的云计算项目。
2 存在的问题
但是,由于需要的网络规模和资源协调的限制,真正实现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
2.1如何保证资源的质量问题
目前,很多地区都在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包括基于云计算方面的建设,但是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资源的质量不高,好多学校的教师为了应付上级的行政命令,敷衍了事。急需要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来调动资源提供方的积极性,保证优质资源的稳定来源。
2.2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中的技术
主要包括三个问题:第一,教育云的整体框架?第二,教育云的实施方式?云计算在教育方面的应用还处在研究和实施的初级阶段,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实现方式,对资源如何进行规划、调整和分类。
3 对策
云计算目前没有普遍一致的定义。中国云计算专家刘鹏给出如下定义 :" 云计算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IT专家李开复认为云计算是要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让互联网这片云成为每一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鉴于以上观点,本文中的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指的是用户通过互联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教育资源,提供教育资源的网络被称为 " 教育云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利用教育云获取资源,也可以在云里开发教学资源、开展信息化教育应用服务。
3.1建设一种新的POG 模式
根据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权威定义,云计算有SaaS( 软件即服务 )、PaaS( 平台即服务 ) 和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 三大服务模式。这是目前被业界最广泛认同的划分方式。IaaS是对所有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包括处理、存储等基础资源。SaaS是运营商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各种设备上通过客户端界面访问。PaaS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种应用。
教育云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指的是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根据从云服务的类型来看,教育云服务依然可以被归为IaaS、PaaS和SaaS三类。EIaaS、EPaaS和ESaaS.EIaaS指的是以教育资源提供方(Provider)为用户提供教育资源存储、数据中心等大规模教育资源服务。EPaaS指的是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服务商 (Organization) 为用户以中间件的形式提供集成化运行平台环境。ESaaS具体表现为众多的Web应用,也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服务商 (Organization) 提供,例如中科育SAAS模式“中小学数字校园”解决方案,800APP教务管理系统等。另外,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政府(Government)的重要工作内容,政府发挥着重要的监管作用,所以教育云服务应该还包括教育管理云。
综上所述,我们把这种教育云服务模式叫做POG模式,P代表模式中的资源提供方Provider,在资源提供方主要指学校等教育机构,角色不仅仅包括老师、学生,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家长。O代表模式中的运营服务方第三方专业机构Organization,G代表模式中的管理方政府Government。POG的意思就是由资源提供方为区域教育资源云平台提供资源 , 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来提供云平台服务,由政府部门监控管理。
3.2POG 模式框架及运作模式
基于POG模式的教育云框架由三层组成,最下层为EIaaS,这层主要包括服务器、通讯设备及线路、数据中心,向上提供海量数据资源。Provider是教育资源的来源,主要指的学校用户,它根据EIaaS层中的服务器、数据中心、存储器,向上提供海量数据资源。EIaaS层中主要使用虚拟化技术对资源进行按需动态分配,以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这种技术对Provider来说,是透明的,Provider只要掌握简单的上传资源技术即可。
教育云由公有云和私有云组成,私有云是各个高校自行组建,数据资源由自己管理,平台软件可以购买第三方的软件,目前很多公司提供数字化校园云计算软件,如联想、锐捷、乾云等公司,像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试用上述三家公司的云计算软件,最终从从整个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资源利用率和软件功能角度选择联想软件,该软件对用户的使用权限开放,灵活性较强。具备移动终端支持能力,对用户账号的管理功能完善,服务器能实现负载均衡,该软件维护由第三方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公有云是学校把一些向大众开放的教育资源放到一些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大公司平台上,像亚马逊公司EC2平台、Google云平台等,数据资源和日常维护由这些公司管理和提供技术支持。多个私有教育云互联成一个区域性教育资源云平台,EIaaS层由各个高校共同建设和管理;EPaaS由专门开发教育云软件的第三方机构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ESaaS层则可由各个学校根据其具体的需要,由高校或是教育软件开发企业进行开发。为保证资源的质量,应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标识,为提高检索效率,还应建立资源索引库。
3.3 POG 模式的优点
通过长沙环保学院等几所大学的应用,实践证明,基于POG模式的教育云可以使得教育机构只负责教学资源的采集,而不用负责那些非常专业技术的维护。管理方也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来约束其他角色,如对第三方运营机构的安全机制、服务方式实施监管,以确保教育云服务能健康运行。教育云服务建设涉及到一些关键技术,如虚拟化、负载均衡和分布式存储等技术,教育机构和政府在这个方面都没有能力实现这些技术,而第三方运营机构能发挥专业核心技术优势来实现,而且用户不用担心数据资源安全、网络访问速度、资源建设成本高等各种问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PC、手机、平板电脑等方式获得教育云服务。
4 总结
教育的公共服务性 篇8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农村成人教育,趋向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成人教育关系解读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 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 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 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 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决定》专门指出: “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 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 指由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 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 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指面向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
2.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农村成人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村成人教育是指对从事农业的农村成人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和实用技术培训。广义的农村成人教育泛指对县及县级以下从事农业等各行业的成人进行的一切有组织与无组织、有计划与无计划、正规与非正规的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内容宽泛, 涉及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生产教育、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等方面;教育途径和方法灵活多样,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比较常见的形式。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成人教育有共同的交集, 且从广义文化概念看, 农村成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农村文化活动。两者皆事关农民的基本文化和教育权益,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工程, 都具有帮助农民掌握新知识、新经验、新技术, 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的功能, 进而通过人才培养、信息传递、科技普及、市场开拓等途径,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 两者也存在内在的运行逻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赋予农村成人教育新的时代意义, 拓展了农村成人教育领域, 使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同时, 我们还应注意发挥农村成人教育的传递、传播、选择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进而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撑。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概述
2007年3月17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 [2]。这五项工程奠定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框架。
1.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为解决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收听广播、看电视难的突出问题, 1998年,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广电总局共同组织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以下简称“村村通”工程) 。2006年, 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目前, “村村通”工程已成功走过了三个阶段:一是1998年到2003年, 完成了11.7万个已通电行政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二是从2004年开始, 完成了10万个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三是“十一五”期间, 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 全面加强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十二五”期间, 国家将继续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以直播卫星应用为主, 全面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 力争基本实现“户户通”[3]。“村村通”工程使农民群众便捷、及时、生动、形象地了解各级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国内外大事, 为其修建了一条通向和谐小康的信息之路。
2.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政府举办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是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各类文化活动于一体, 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而建设的。2009年9月, 文化部颁布《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性质、职能、任务, 从规划、人员、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和管理作出明确规定。截至2010年底, 新建和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67万个, 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4]。
3.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 文化部、财政部于2002年开始在全国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以下简称“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各种类型的文化信息资源精华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 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 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 并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地 (市) 、县 (市) 以及部分乡镇、街道 (社区) 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 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据统计, 截至2010年, 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为文化共享工程投入57亿元,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时期建成各级服务点83万个, 覆盖90%的行政村, 累积服务人次8.9亿[5]。“共享工程”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 对于迅速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4.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2007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意见的通知》, 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 (“2131”工程) 。“2131”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不断扩大农村电影放映覆盖面, 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逐步建立以数字化放映为龙头、以乡为重点、以村为基点, 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相协调的农村电影放映新体系。截至目前, 全国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28条, 数字电影放映队3.8万支, 年放映公益电影达780万场次。数字电影放映已完成了对4个直辖市、310个地级市、2333个县级地区、2.61万个乡级地区、43.65万个行政村的覆盖。结构合理、网络连通、院线发展、规模放映、服务优质的覆盖全国农村的数字电影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2010年底, 顺利实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所提出的全国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规划目标[6]。
5.农家书屋工程。
为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2007年3月, 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总体思路、组织领导、实施方式、建设要求等作出了明确的阐述和说明, 成为指导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的纲领性文件。由此, “农家书屋”工程 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 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 报刊不少于30种, 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 (张) [7]。目前, 中国已建成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等共38万家, 基本覆盖了中国一半以上的行政村, 累计投入资金近80亿元。 农家书屋工程为农民找到了一个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命运的文化平台[8]。
三、公共文化服务折射出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趋向
1.发展目标社会化。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既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必要途径, 又是提高广大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保障。其宗旨是推动社会的发展。
农村成人教育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顺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 充分发挥自身在提高农民素质、劳动力转移与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在2002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 “农村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重要内容, 承担着提高农村成人思想政治和科技文化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任务。”[9]农村成人教育只有真正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并为其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撑, 才会赢得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国家及地方政府才有可能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并提供政策、物质、财政、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因此, 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目标社会化, 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要求, 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组织管理合作化。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之所以取得较为扎实的成果,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多部门的有效合作与协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体框架中每一工程的实施, 都不是某一部门单独能够胜任的, 需要多个部门密切协作。正是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服务工作, 各负其责, 形成合力, 确保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农村成人教育是一项服务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职能, 也是政府其他部门的重要职责。目前, 农村成人教育还没有完全脱离普通教育的管理模式, 封闭办学、条块分割、管理分散、各自为政的局面依然比较突出。因此, 应重建农村成人教育的主管部门, 建立由主管部门牵头, 科技、文化、扶贫等部门协同的管理体制机制, 统筹协调、统一规划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多部门的协同与合作将成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3.学习形式自主化。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众多项目, 主要采取了提供资源、引导民众自学的方式, 虽然没有建立专门的学校, 没有聘请专门的教师, 但却同样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同时这也说明, 广大农民初步具有了自学的愿望和能力。第一, 当前我国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 他们一般都受过初等教育, 具有基本的读写能力;第二, 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广播、电视、网络普及到广大农村地区;第三, 随着城乡经济的互动发展, 农村储存了一批在城市经过培训和锻炼的新生代农民工及少部分大学生村官等带头人;第四, 农业机械化的大范围普及使得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民众自学的成功引导, 开启了农民的自我学习意识, 培养了农民自我学习能力。
4.教育手段科技化。
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多个项目都广泛应用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多媒体等科技成果, 既节约了资源又及时、高效地传播了先进文化和知识。农村成人教育面向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 要“以农民培训为重点开展农村成人教育,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继续发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10]。受地理位置和条件的限制, 我国有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农业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十分有限, 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比较低。要克服自然条件的屏障, 为边远农村地区提供优质的教育与培训, 必须充分发挥电视、多媒体和网络远程教育的不受时空、年龄、职业限制的优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关注科技发展及其在农村成人教育中的运用, 为农村成人提供更广阔、更灵活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公共文化服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71186.htm.
[2]杨志今.高度重视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N].中国文化报, 2010-08-31.
[3]李韵.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N].光明日报, 2011-11-24.
[4]我国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初见成效[EB/OL].[2011-01-25].http://www.gov.cn/jrzg/2011-01/25/content_1792228.htm.
[5]周玮, 璩静.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EB/OL].[2011-11-2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2/28/c_121131945.htm.
[6]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的问题[EB/OL].[2010-09-19].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0/09-09/2521847.shtml.
[7]杨三省.科学发展观学习全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9:305.
[8]中国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已建成农家书屋38万家[EB/OL].[2011-01-13].http://news.cntv.cn/20110113/100874.shtml.
[9]付陆平, 王帮超.沈阳市农村成人教育业务读本[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7:37.
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服务于公共卫生 篇9
几年前,健康教育机构经历了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整体划归到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市)区健康教育人才因多种原因不同程度的流失(有来自国家政策及体制改革原因),出现了区(县)级健康教育人员配比严重不足,特别是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专业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业务工作不够熟练的情况。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扎实工作在基层、在社区:根据重庆市“十一五规划”,提出五个重庆的其一“健康重庆”,合川提出了“美丽合川”,倡导和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整体健康素质,实施“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战略目标。
以“美丽合川,五城联创”为契机,以“相约健康社区行”、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健康街道”为载体,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依托,全面推动社区健康教育。抓好典型健康街道、健康社区,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典型村,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得到提高。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方案、培训和活动记录。每个行业要抓好典型。
各单位及时下发上级分配的宣传材料,并根据自身的条件制作并下发针对传染病、慢性病等相关内容的宣传材料。同时指导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开办健康专题节目,及时开展宣传资料发放使用效果总结评估。
要依据工作规范对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设置进行规划调整,有条件的要设置人财物独立的健康教育中心,要加强对专业机构硬件建设的督导和考核工作,加大协调力度,提高政府对卫生工作的考核指标比重,真正使专业机构拥有专业身份,达到专业素质,行使专业职能。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尽快培养健康教育综合型人才。实施健康教育需要社会系统工程,更需要综合型人才,要适当增加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稳定专业队伍。
教育的公共服务性 篇10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以美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罗伯特·丹哈特为代表的公共管理学者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 其所提供的理论框架有助于从新的视角拓展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的创新思路。为此, 本文将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主张对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的要点及途径进行新的探析。
一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服务于公民, 而不是服务于顾客;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思考要具有战略性, 行动要具有民主性;承认责任并不简单;服务, 而不是掌舵;重视人, 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1]。从其核心内涵来看, 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
1.强调公民权。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 政府必须关注公民的需要和利益。公共服务的对象是公民, 公共服务的着眼点是人。只有在充分尊重人, 尊重人的公民权, 并且努力满足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人的各项合理需求的前提下, 公共服务活动才能取得成效。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追求公共利益, 强调政府必须致力于建立集体的、共享的公共利益观念, 创造共享利益和共同责任。新公共服务理论家认为,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试图控制人类行为的理性做法在组织成员的价值和利益并未同时得到充分关注的情况下很可能要失败[1]。
2.强调公共服务。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 政府的职能是服务, 而不是“掌舵”。要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需求, 而不是试图通过控制或“掌舵”使社会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 当代公共政策实际上是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结果。相互作用涉及多重群体和多重利益集团。政府的作用在于从控制转变为议程安排, 使相关各方坐到一起, 为促进公共问题的协商解决提供便利。特别在确定社会远景目标或发展方向中, 广泛的公众对话和协商至关重要。政府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把人们聚集到对话环境中, 共商社会应当选择的方向。为公民通过对话清楚地表达共同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1]。
二
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民权的主张, 构建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应当充分关注社会成员, 特别是成人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需要和利益。只有在充分尊重社会成员, 特别是成人的公民权, 并且努力满足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社会成员, 特别是成人的各项合理需求的前提下, 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才能取得成效。为此, “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必须以体现多重利益需求、体现共享利益和共同责任为重点。
1.推进继续教育与人事制度的相互衔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已明确指出:“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 (聘用) 、职务 (职称) 评聘、职业注册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再次强调:“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激励制度与机制。要着力加强继续教育激励制度建设, 特别是在关系国家经济命脉、人民生活与生命安全的专业和行业领域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实施继续教育和劳动人事制度沟通与衔接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定期更新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将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状况作为各类证书定期注册的重要条件, 把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经历和成果与岗位聘任 (聘用) 、职务 (职称) 评聘、职业注册等人事管理制度相衔接。”
2.推进继续教育与财税制度的相互衔接。
《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提出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与机制”, “ 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 “ 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以及继续教育学习者学费支出所得税前扣除政策。设立继续教育发展基金。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于继续教育的捐赠支出, 准予在缴纳所得税时按国家有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我国香港在推进继续教育与税务制度的相互衔接方面值得借鉴, 我国香港在2002年5月50亿港元持续进修基金, 从1996年起, 我国香港税务局实施“个人进修开支扣除”, 扣除的数额由12000港元逐步增至2007年的60000港元[4]。推进继续教育与财税制度的相互衔接有利于继续教育经费的筹措, 更有利于调动继续教育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推进继续教育与教学制度的相互衔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学分是衡量课程教学量和课程学习量的计量单位。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 实现不同学校、不同教育形式间的学分认定, 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 满足个人多样化学习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探索建立不同学习系统的资格对接和不同学习系统的等值互认标准, 成为一种新的世界性发展趋势。目前, 我国继续教育学分认定机制尚未健全, 缺乏互为兼容的课程标准及其转换对接办法, 学分认定壁垒仍然是沟通衔接各类型教育的主要障碍。通过建立劳动者培训个人账户、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等教学制度, 实现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搭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贯通的制度“立交桥”, 使继续教育的学习成果能与其他类型的学习成果互通互认, 对激励社会成员, 特别是成人参加继续教育活动,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
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服务的主张, 政府的服务要面向公众, 围绕公众切身利益;政府的职责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的一切合理需求。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的重要路径应当是改善政府的服务职能。面对涉及人事、税务、教育等多重群体和多重利益集团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 政府应当帮助社会成员, 特别是成人表达并满足他们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共同利益需求, 表达共同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 符合公共需要的政策和计划, 只有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的过程, 才能最有效地、最负责任地得到贯彻执行。为了实现集体的远景目标, 在具体的计划实施过程中, 依然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 使各方的力量集中到执行过程中去, 从而迈向预期的理想目标。为此, 政府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把人们聚集到对话环境中, 共商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应当选择的方向。公共管理者的重要作用并不是体现在对社会的控制或驾驭, 而是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政府公共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使相关各方坐到一起, 为促进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等公共问题的协商解决提供便利[1]。
继续教育是公共物品, 政府在继续教育中应该准确定位, 为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服务。各级政府应落实管理职责, 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功能, 根据地方实际, 整合各方力量, 把继续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同时,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政策措施和改进管理方式, 及时研究解决继续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针对目前继续教育条块分割严重、继续教育质量良莠不齐、教育效率不高的状况, 成立继续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 统一进行规划和管理, 明确各部门责任, 加大经费和政策保障力度。要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 针对社会组织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不同需求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把继续教育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社会组织和主要负责人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 鼓励和引导社会成员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 推进本地区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广泛开展。
摘要: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 提出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必须以体现多重利益需求、体现共享利益和共同责任为重点。推进继续教育与人事制度、财税制度及教育教学制度的相互衔接, 并进一步改善政府的服务职能,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工作协调机制。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2][3][5][美]珍妮特.V.登哈特, 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 而不是掌舵[M].丁煌,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教育的公共服务性 篇11
摘 要: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使每个青少年自信、自尊、自强,学会学习知识、学会获取知识。与此相适应,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应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相契合,用其素质教育的职能发展来培养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创造能力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应针对青少年读者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初衷出发,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5-0126-03
1 历史状况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为成年读者,青少年读者服务工作常常被忽视。尽管近年来有些馆在这方面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大部分馆开展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工作仅限于设立少儿阅览室,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单一,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少年读者各个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少数的公共图书馆甚至未设少儿阅览服务室。在中美教育的比较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在美国教育模式中,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都离不开对图书馆丰富资源的利用以及广泛的阅读,在美国教育中,公共图书馆在青少年的日常学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在中国教育模式中,则存在着公共图书馆功能的严重缺失。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当前党和政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关心和重视的大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做好青少年读者服务工作,特别是个性化服务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研究课题。
2 公共图书馆对青少年素质教育不可缺失
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必须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者充分结合起来。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的知识信息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知识与信息优势,在素质教育中能起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2.1培养青少年广泛阅读的习惯
一个在未来社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青少年,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纵览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乃至于在自身工作领域做出很大成就的人,没有不重视读书的,他们都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的知识宝库和文献信息中心,它是青少年在课本以外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基地。
2.2 培养青少年获得知识的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时代,培养学生收集、判断、综合信息的能力,是公共图书馆深化读者服务工作的任务所在。例如通过向青少年介绍公共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等,让他们对图书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强青少年利用图书馆的意识。许多青少年正是在公共图书馆这所社会大学中首先接受到信息的启蒙教育,逐步获得鉴别、利用信息的本领,从而能够终身受益。
2.3 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的能力
公共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青少年提供了广泛的、自主选择的机会,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书籍,或是与教材上内容相关的资料。学生在图书馆检索、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独立完成这一过程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4 培养青少年道德素质
以我馆为例,自从我馆举办小学生社会实践开始,这些学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到我馆参加社会实践,每年有约千名学生参加。学校和家长都认为我馆安全、放心,工作人员的优良品德可潜移默化给学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小读者,形成了爱心的品格,对于遵守阅读室的借阅秩序,孩子间的相互督促,比起工作人员的提醒更有效。青少年在我馆的社会实践中既学到了工作技能,也能体会家长工作的辛苦,对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公共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内涵剖析
个性化服务应该是能够满足用户的个体需求的一种服务,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提供服务,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地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服务。对个性化服务的倡导始于经济领域,源于商人追求利润而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效果。随着文化市场竞争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个性化服务在公共图书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对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资源等优势的公共图书馆而言,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利用资源,开展个性化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内涵即是基于公共图书馆用户的行为、习惯、偏好、特点及其特定的需求,以人为本,关心、尊重、理解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准确的服务。针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讲,公共图书馆应该从青少年的个体特征出发,以青少年为本,关心、尊重、理解青少年,提供满足其人性化需要的特定的服务。
4 公共图书馆青少年素质教育与个性化服务契合的表现
公共图书馆在实施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职能的同时,只有与对其的个性化服务相契合,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在很多时候,公共图书馆在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时很自然地表现在对其进行个性化服务的各个方面。
4.1 体现人文关怀
服务是衡量公共图书馆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准。特别是针对广大青少年,我们作为馆员尤其要对其体现人文关怀。青少年读者在图书馆的学习进程完全是依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是独立的、主动的、自觉自愿参加的活动,我们要尽力把青少年吸引到图书馆来,用“心”去发现、去倾听、去交流,使他们在爱与知识交汇的海洋里度过自己的心理成长期,真正地把素质教育做到孩子的心里。桂林市图书馆少儿阅览部的工作人员平时注意和前来借阅的读者交谈,通过交流,知道他们近来喜欢看哪些热门的书刊,希望图书馆进购哪方面的书刊,在借阅方面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问题等等,所以她们很受小读者的喜爱,就是陪同前来的家长也很乐意和她们交流。
4.2 充分凸显青少年读者的地位
正确对待读者、端正对读者的态度是关系到公共图书馆馆员工作态度的问题,也是图书馆工作者对社会的正义良知所在、对公民的终极关怀所在,对青少年读者更应该如此。笔者所在桂林图书馆少儿阅览部为着力强调这一点,将管理体制分为业务建设部门和读者服务部门为主的两部门结构,以充分凸显青少年读者的地位。服务部门专门的工作职责主要围绕青少年读者的相关服务工作,组织各项个性化服务,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想法,让青少年真正成为本馆的的主人而不仅仅是被服务的对象。
4.3 注重为特殊读者提供特殊服务
公共图书馆应注重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全面为读者考虑,为各类型读者提供方便,使读者充分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注重为特殊读者提供特殊服务,确保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正常使用图书馆的读者能够得到平等获取图书馆服务的机会,以充分体现图书馆的平等意识和关爱读者的精神。笔者所在桂林图书馆少儿阅览部多次为聋哑学校的学生和身患疾病、残疾青少年开通绿色通道,使其能够真正地利用图书馆,感觉到自己和正常的孩子一样,能够享受在图书馆阅览的时光。
5 公共图书馆青少年素质教育与个性化服务契合的主要内容和服务方式
公共图书馆在对青少年读者进行个性化服务时要根据青少年读者的要求、愿望和需求来确定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5.1 宏观上
5.1.1 实施地区性图书馆青少年素质教育
随着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将本地区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纳入图书馆工作的总体规划。结合青少年读者的特点和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实际,积极研究和制订本地区图书馆为青少年读者服务的计划,策划一些切合实际的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社会教育活动,并将这些活动延伸到学校、社区乃至家庭,使公共图书馆服务惠及全社会的青少年。
5.1.2 加强青少年服务网络化建设
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地区文化信息传播中心和社会教育中心的地位,在做好为青少年读者的阵地服务同时,加强与学校、家庭的联系,加强与各级公共图书馆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规划好为青少年服务的网络,不断延伸图书馆为青少年服务的途径,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教育氛围。自2000年以来,桂林图书馆在青少年服务网络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馆不仅深入学校、社区开辟图书流通站,将青少年读者需要的文献资源送到他们的身边,而且不断加强与学校、家庭以及其它社会教育部门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开展一些富有特色的活动来吸引青少年读者,取得了非常好的服务效果。
5.1.3 推动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
公共图书馆是青少年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我们要针对社会热点和青少年读者的需求,充分挖掘丰富的馆藏资源,不断优化藏书结构,合理配置一些适合素质教育的书刊,宣传、推荐给青少年使用;有效利用图书馆的现代化设备和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的信息意识、信息组织和信息利用能力的提升。
5.2 微观上
5.2.1 多元化的青少年馆藏资源
青少年馆藏资源不应仅仅局限于纸质型文献,还应包括网上资源和视听资源。据悉,国家“十五”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适合青少年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将分别占总数的25%、38.6%和24.2%。因此,不仅要在印刷品馆藏上大量补充,还应加强针对青少年网上资源和视听资源的建设,并通过建立青少年网络为他们提供电子阅览服务,将他们从网吧、游戏室等不健康的场所吸引到图书馆来。
5.2.2 与中小学校联合协作
图书馆可以就近选择一些中小学校,主动地与他们联系,取得学校的支持,进行联合协作,首先向在校学生介绍图书馆,让学生认识图书馆。比如通过向学生介绍图书馆,让学生认识图书馆,让中小学生懂得图书馆藏书可以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既可以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又可以培养课余爱好特长; 既可以在哲学、文学、艺术、美学等方面加强人文精神的塑造,也可以在数学、理学、逻辑学等方面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既可以满足自己查找特定资料的需求,又可以扩大知识面及广泛阅读的愿望,从而吸引学生走进图书馆。
5.2.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图书馆要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如成立读书会,组织朗诵赛、故事演讲赛、读书心得会、读书笔记展览等,这会使学生产生深厚的阅读兴趣,提高分析辨别能力、写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使每位学生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在阅读中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美国的图书馆在每个暑期,都为不同年龄的孩子举办节目。图书馆还举办家庭读书计划,每人领一本精美的小册子,把读的书名添上去,读完50本之后,就可以到图书馆领到一本免费的书。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5.2.4 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
如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围绕革命传统教育题材、古文化等照片及实物的参观活动,增强青少年爱国、爱乡的观念,激发其报效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这些都是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的有益的尝试。实践证明,图书馆举办这样的活动是可行的,有意义的,能够吸引青少年踊跃参加,令他们在参与活动中,有所收获。桂林图书馆一直在为中小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生在参加过本馆的社会实践后,均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国外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图书馆每年都邀请各方面的学者、专家开设各种内容的专题讲座,吸引了大批的中小学生。如利用周末、假期举办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多种内容的专题讲座,一定会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读者走进图书馆。
5.2.5 吸收学生参加图书馆管理活动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创立的“儿童自治图书馆”模式,是利用图书馆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形式。笔者所在桂林市图书馆开展的“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拉近图书馆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深入认识图书馆。同时给他们提供一个认识社会和课外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
总之,公共图书馆应适应社会教育发展的要求,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积极开发馆藏资源,把丰富新颖的知识信息与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结合起来,把适合青少年读者的教育内容与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结合起来,把知识信息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学校、家庭,延伸到广大青少年心灵的深处,为其学习知识、认识社会开辟一个学习交流的窗口,特别是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对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田稷.图书馆多粒度个性化信息服务[J].情报杂志,2003,(7).
[2] 林健.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服务工作的思考[J].情报探索,2006,(1).
[3] 李韩芬.从中美教育差异论公共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
[4] 姜洪良.省级图书馆为少年儿童读者服务的优势与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9).
教育的公共服务性 篇12
根据规划,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国家将对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保障标准是免学费、杂费以及农村寄宿生住宿费, 免费向农村学生提供教科书。针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 国家将提供生活补助。针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 国家将提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服务。
根据规划, 在高中阶段教育, 国家对农村学生、城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提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对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 资助标准每生每年不低于1500元, 资助两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 平均资助每生每年1500元。在学前教育阶段, 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提供资助。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薄弱现状, 规划提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实行全国统一的基准定额。各省 (区、市) 应遵循实施国家基本标准, 并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适当拓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标准。
【教育的公共服务性】推荐阅读:
教育公共服务08-29
美术馆的公共教育05-22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07-20
公共艺术的特色化教育08-28
公共教育投入11-24
公共教育学教育大纲08-18
公司公共安全教育08-26
公共教育资源06-24
公共音乐教育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