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2024-07-20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共8篇)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篇1

附件3

内蒙古自治区2009~2011年健康教育项目专项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2009版)》,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基本内容,在城乡居民中普及基本健康知识,培养基本健康行为,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其掌握自我保健的基本技能,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二)阶段目标

1.2010年2月底前,完成各级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培训覆盖率城市达到80%以上,农村牧区达到60%以上。

2.2010年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知晓率城市达到50%以上、农村牧区达到40%以上;2011年底分别达到60%、50%以上。

二、项目范围与内容

(一)项目范围

1.实施范围:全区所有旗县市区。2.服务对象:辖区内居民。

(二)项目内容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2.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家长等人群开展健康教育。

3.居民健康教育: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戒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4.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狂犬病、鼠疫、布鲁氏菌病等疾病健康教育。

5.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开展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戒毒、计划生育等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三、主要任务

(一)制定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

1.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内容、方法明确的健康教育组织实施、技术指导与效果评价制度,建立与苏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嘎查村(居)委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协作和联系机制,建立与大众媒体合作的健康教育知识技能传播机制,营造大众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氛围和声势,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2.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中长期规划。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自治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安排,按照《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08~2010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基本内容,结合本辖区实际,针对辖区居民主要健康和卫生问题,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并组织落实。

(二)实施健康教育人员培训

1.培训对象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苏木乡镇卫生院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医生,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机构专业人员和卫生行政部门项目负责人等。专(兼)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上一级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

2.培训内容包括《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08~2010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健康教育服务规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健康教育项目专项方案,项目实施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内容、方法、技巧、设备使用等适宜技术,汇总分析健康档案数据反映的主要健康问题及采取针对性措施的方法,健康教育活动数量、质量、效果评价内容、方法等。

3.培训工作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工作的部门组织实施,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具体实施,妇幼保健等相关机构给予技术支持与配合。自治区和盟市健康教育机构对旗县级培训工作实施技术指导。

(三)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以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这基本内容,结合自治区实际,编制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健康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要有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健康教育内容;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传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安排一定比例的中蒙医药内容。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宣传材料主要由自治区、盟市级统一设计,旗县级健康教育机构负责印刷并逐级发至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1)印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制作并印发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手册和宣传画等,放置或张贴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可供居民免费索取。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

(2)播放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于正常应诊时间,在门诊候诊区或观察室内循环播放。

3.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宣传栏不少于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嘎查村卫生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醒目处,距地面1.5~1.6米高的位置。专栏应标有机构名称,应根据健康教育规律、季节、疾病流行情况、社会活动等及时更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每年更新不少于12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嘎查村卫生室每年更新不少于6次。

4.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在各种卫生宣传日、健康主题日、节假日,利用会议、集会、电影放映等社会活动,开展特定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每年公众健康咨询宣传活动不少于6次。

5.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以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和预防传染病、慢性病、多发病为重点内容,以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孕产妇、0~36个月儿童家长等为主要对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每月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应不少于1次。

6.总结评价健康教育活动效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木乡镇卫生院及时总结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效果评价,并根据辖区居民健康问题,制定实施下一步的活动计划。

健康教育服务流程见具体工作流程图。

(四)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1.健康教育设备配置。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配齐相应的健康教育设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应设健康教育室、宣传专栏,并配备照相机、电视机、DVD机、投影仪等设备。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嘎查村卫生室应设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并配备必要的设备。

2.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各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规定配齐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配备1名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确定由妇幼保健、医疗、预防技术人员作为责任成员,实施分工协作、分片包干的健康教育工作责任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嘎查村卫生室有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保证城市社区和农村牧区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协调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开设健康教育频道或栏目,建立大众媒体合作的传播网络。加强与苏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嘎查村(居)委会,协调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建设健康教育政府组织和群团网络。

3.建立并实施城市社区和农村牧区健康教育技术指导制度。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立定期参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现场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效果评价的工作责任制度,明确人员分工,采用分片包干、联合督导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了解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倡加以指导。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也要根据职责、服务内容等,加强对城乡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图

(五)健康教育信息管理

1.建立健康教育信息汇总分析报告工作制度。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苏木乡镇卫生院、嘎查村卫生室要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见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及时收集、整理、妥善保管健康教育素材、记录、总结、评价等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逐步建立完备的工作档案,以便工作考核和效果评价。

2.逐级建立健康教育信息双向反馈制度,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及时向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机构、人员反馈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居民主要健康问题,针对性措施和建议等。

四、组织实施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工作的部门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负责对健康教育项目的技术指导,负责本级健康教育项目具体实施工作,包括制定实施计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等,组织社区和农村大型、集中性健康教育活动。妇幼保健等相关机构给予技术支持与配合。自治区健康教育研究所负责设计健康教育资料,旗县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负责印刷和分发。

(二)财政部门负责将健康教育资料印制、人员培训、监督指导与考核评估、信息系统建设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实施与健康教育数量、质量和效果考核评估结果相结合的经费核拨制度,实施资金监督管理。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苏木乡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制定和实施本辖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向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分别负责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嘎查村卫生室的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职责和服务内容,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并接受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具体工作要求由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四)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与苏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嘎查村(居)委会等基层管理组织和辖区单位的协调与沟通,积极争取支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宣传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和目的、主要做法、工作流程,引导居民自觉自愿接受并参与健康教育工作。

五、实施时间 2009年至2011年。

六、监督指导与考核评估

将健康档案项目监督指导与考核评估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考核内容,具体考核评估内容、方法见《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标准》(另行制定下发)。

七、附录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篇2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r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city’s entire life level and towns and the social civilization degree.At the same time,as a significant part of urban functions,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security in residents'production and living.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s the spatial carrier of basic public service.During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wit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basic public servic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public life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social public.The researches of basic public facilities have been regarded as the focal point questions,however,most of these researches concentrate on eastern and middle areas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rger population,and the prairie towns with scattered layout and smaller population in Inner Mongolia are seldom mentioned.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layout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of prairie towns from equalization perspective,which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of prairie towns in Inner Mongolia.

内蒙古,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布局

Inner Mongolia,Prairie Town,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Equalization;Planning and Layout

1. 引言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十七大报告,均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放在了重要位置,明确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向和任务[1]。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这是第一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战略性规划,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依据。

2 0 1 1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中指出:

“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发[2011]2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新十年综合部署中均高度重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加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

由此可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公共政策和手段,同时具有强化政府职能、提升城镇品质、满足社会需求的深远意义,因此必然是城乡规划领域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2. 概念阐释

2.1 内蒙古草原城镇

草原城镇一般是由游牧部落定居聚集而成的,是草原地区的人口聚居地。本文所指的“草原城镇”为内蒙古草原地区,旗县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城镇和建制镇、苏木政府所在地的镇。这类城镇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对草原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们是草原牧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地,其公共服务要辐射到周边广域范围的苏木、嘎查,此类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草原深处牧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它承接上一级城市的辐射,将最新的信息和服务传递到草原牧区。

2.2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社会经济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就业服务等方面内容。[2]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源自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拓展概念,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载体。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由公共财政投资建设,保障社会成员平等、公开享用的基本教育设施、基本医疗卫生设施、基本文化体育设施、基本社会福利设施、基本市政服务设施等。其中基本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本中的“基本”[3]。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为广大民众提供纯公益性公共服务,与广大民众的生活活动紧密相关,满足民众的基础水平需求。

2.3 均等化

“均等”在现代汉语字典里解释为平均、相等,是与“公平”相联系的概念。“均等化”则指要达到一种平均、相等的状态[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公民无论居住在哪里,都应该有公平、平等地享受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这是均等化的核心内涵[5]。但“均等化”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调整过程,政府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应尊重个体选择的自由。成熟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状态表现为不同区域、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致。[3]

3. 内蒙古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问题分析

3.1 内蒙古草原城镇基本特征

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广人稀,草原城镇具有规模小、布局松散等“离散型”地域结构特征。人口密度和城镇密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发展处于分离状态,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草原城镇这种“离散型”布局特征制约着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集约建设和高效使用,同时也妨碍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草原城镇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需求与其他城市地区不同,呈现出较强的地域契合性。

3.2 内蒙古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问题分析

由于内蒙古大多数旗县地域辽阔,草原城镇具有规模小、布局松散等“离散型”地域特征,以教育、医疗、文体、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均占有量非常低,且级配不合理,很难满足城镇居民及广大农牧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很多旗域中心城市的公共设施连自身城市居民的需求都无法满足,而像苏木(乡级)、嘎查(村级)等级别的牧区村镇,由于规模小、布局松散,公共设施因无法集中建设和高效使用而配置几乎为零,公共设施的匮乏严重制约了社会进步及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缓慢使得公共设施的发展只能处在一个较低水平,而这些公共设施数量不足、质量欠缺、级配不合理,又反过来限制了草原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能力,成为城镇进步的瓶颈,很难实现“以城带乡”、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

4. 均等化视角下内蒙古草原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模式

4.1 草原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适宜性布局模式

内蒙古草原城镇因具有布局松散、规模偏小等“离散型”地域特征,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有较大难度,牧民获得优质公共服务的唯一途径是由上一级苏木镇、中心城镇提供,苏木镇及中心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仅要满足镇区居民自身的生活需求,还要承担其周边嘎查、浩特牧民的基本服务需求。长期以来较难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牧民子女的教育、老人养老、医疗救助等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针对草原城镇的地域特征,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过程中,必须兼顾到“均质性”和“效率性”两方面因素。即不能因追求均质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能因讲求设施的高效使用而忽视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公平。因此苏木镇应该配备相对完整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起到牧区中心地的作用。距离苏木镇较远的居民点,可以通过周边其他旗县来获取必要的公共服务,或者采用流动服务的形式来弥补当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如:牧区医疗小分队、乌兰牧骑、那达慕大会、电影三下乡等。

与草原城镇“离散型”布局特征相适应,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适宜性布局应采取“混合集中”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的模式。从提高规模效益和降低服务成本等角度考虑,可以将基本医疗和基本社会福利设施或者基本教育和基本文体设施等不同类型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根据功能需求进行适度集中设置,形成一定的集聚效益,“混合集中”布局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途径。此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集中有助于节约土地,降低建设和服务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针对于草原城镇布局松散、规模偏小的特点,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在采取“混合集中”策略的同时应考虑“适度分散”,照顾到草原深处的苏木(乡、镇)、嘎查(中心村)、浩特(定居点),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合理布局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以公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综合考虑经济能力和地域特征,构建草原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适宜性布局模式。

4.2 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途径

基于内蒙古草原城镇这种“离散型”地域结构特征及草原人民的生活习惯特征,公共设施级配体系、布局方式及建设标准不可能等同于发达地区,也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成熟经验。因此如何在内蒙古地区探索合理的公共设施级配体系与适宜的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将成为草原城镇快速、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广大农牧民融入现代生活的切实保障。

(1)构建合理的级配体系

内蒙古草原城镇的村镇体系可分为:旗(县)—苏木(乡、镇)—嘎查(中心村)—浩特(定居点),各聚居点布局也较为分散,人口密度低。旗域中心城市除承担自身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职能外,还要为散居于草原深处的牧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但由于距离遥远,辐射力受限,因此苏木(乡镇)对散居于广大草原深处的牧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具有一定意义。通过对内蒙古草原城镇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社会经济、生产结构、生活方式等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考虑该地域独特的文化习俗、民族传统与生活习惯,结合国内外相关规划理论,探索适合该区域人居环境的公共设施合理性级配体系,是实现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2)制定地域性规划标准

草原城镇因其独特的地域特征,有关公共服务设施的国家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宜性。目前我国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标准主要以“人均量”和“服务半径”为衡量标准。对于草原城镇而言,若按人均量配置,设施的配置总量和标准较低,而以服务半径为标准配置,由于地广人稀,容易出现设施使用率低下,资金浪费的现象。因此草原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应综合考量草原城镇的具体特征,制定地域性规划标准,从而达到设施的最大服务能力以及资金的有效使用。

(3)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制度

地方相关的管理及监督部门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前提,加强管理与监督,使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有效的落实,真正体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求,以保证公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

公共财政是实现均等化的首要保证,相关政府部门要在设施的规划建设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建立专项资金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顺利建设。

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管理体制,逐步探索和建立符合地域特征和富有活力的管理制度。

5. 结语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居民整体生活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是实现居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础和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施的过程中应以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综合考虑问题。针对“布局松散、规模偏小”的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必须兼顾到“均质性”和“效率性”两方面,采取“混合集中”和“适度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方式,构建合理的级配体系,制定地域性规划标准,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制度,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摘要:公共服务设施是城镇整体生活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的代表,同时也是城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居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载体,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公众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研究成为焦点,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较密集的区域,而相对于布局松散、规模偏小的内蒙古草原城镇少有涉猎。本文以内蒙古草原城镇为研究对象,探索均等化视角下内蒙古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适宜性规划布局,为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供借鉴。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布局

参考文献

[1]罗震东,韦江绿,张京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界定、特征与途径[J].现代城市研究,2011,(7):7-13

[2]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基本公共服务与中国人类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张京祥,葛志兵,罗震东,孙姗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以常州市教育设施为例[J].城市规划,2012,36(2):9-15

[4]周连峰.内蒙古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篇3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问题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79-02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实现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提出了要求,相关文件的出台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以推广,使得各地区的之間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而且在其不断深入和推进下,各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起来,推动了均等化进程[1]。各地区也对服务项目、资金投入、各项制度等内容以文件的形式加以确定,各地区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也有所提高,但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实现均等化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导致在实施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各大网站(卫生部网站、政府网站等)的浏览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对现阶段全国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加以了解。选取我国东、中、西三部9个典型地区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各项管理中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得出存在的问题。

1.2方法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研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我国东、中、西三部的典型9个地区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2.1资金方面

2.1.1资金投入不足

各地区之间资金补助的标准并不统一,部分地区资金投入不足[2]。依据资料可知,东部地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比较多,2013年天津市、北京市、南京市、青岛市等东部城市中的资金补助标准为平均30元/人,而在中西部地区的资金补助标准为平均20元/人,甚至还不足。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地方财政资金不到位,使其补助达不到标准;其二是资金补助不能及时到位等。

2.1.2资金使用与管理不当

因为没有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成绩考核制度,这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不能及时到达,使得资金出现拖延现象,有时两年并一年进行拨费,即使资金到位也不能对其进行管理,使得使用不合理,出现资金沉淀现象[3]。同时,地方存在错误的指导思想,出现资金被挪用的现象,使其不能直接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

2.2人员方面

2.2.1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不足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服务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根据资料的分析得知,我国没有建立基层卫生人员的流动制度,编制问题是人员数量不足问题的产生的主要原因,使其具有流动性,对其服务的开展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边远或农村地区,对人员的吸引力更低。

2.2.2不合理的人员结构

根据资料可以得出服务人员结构不合理,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对人员没有一个完善的培养机制,具有全科医生资格的人员不多,尤其是农村地区,人员配备存在很大的缺陷,缺少技术人员,无法为人们真正服务,而且普遍学历较低,城乡差距明显。

2.3地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差异

由于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公共卫生服务存在差异。根据资料显示,城市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项目较多,而且开展时间较长,而农村项目少,开展滞后。根据中部地区的建档率可以看出,就某个城市来说,部分县的建档率为3.14%,而有的区最高可达70.58%,有明显的差距。而且相对于城区,农村地区对于慢性病管理及老年人保健方面的推广率也不高。同时,项目不平衡的开展,许多新项目不能顺利开展,尤其是重性精神病方面,项目开展的质量也具有一定的问题,与国家相关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4]。

3讨论

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解决,使其差异性缩小,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开展,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1资金方面

针对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建立明确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与管理机制,而且要建立责任制,规范资金使用行为使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政府机关要对资金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可以及时的投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中。

3.2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普遍综合素质不高、数量不足、结构不科学的现状,要对其人事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用人机制,比如,竞争上岗、岗位聘用等。同时要明确编制,实行定岗、定编却不定人的制度,要对卫生服务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培养出具有全科医生资格的人才,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

3.3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落后地区的制度建设

针对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差异性,必须加强其相关制度的建设,尤其是健康档案制度。加强老年人保健和慢性病管理在农村的推广,重视重性精神病等,缩小城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使得绝大部分的人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解决,使其地区间的差异缩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全面开展,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保证我国人民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王伟,任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实施策略[J].医学与哲学,2010,31(11):58-60.

[2]陈丽,舒展,姚岚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8):23-25.

[3]陈珉惺,吕军,郝超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的构建与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11):876-879.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篇4

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

为确保我院在本乡镇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顺利实施,根据《2012年江西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范围

全镇内常住人口,以及在现居住地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为重点服务人群,可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在2013年执行,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为主,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卫生监督协管11项。具体目标为:

1、按照国家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

2、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以上。

3、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以上;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疫苗针对性接种达到规定要求;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4、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及时率达,准确率达;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得到规范的随访和治疗管理。

5、扩大儿童保健范围,对0-6岁儿童进行健康管理,管理率不低于。

6、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管理率不低于。

7、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率达到。

8、加强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以上两类人群管理率分别达到。

9、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随访和康复指导,对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达到。

10、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及时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和风险排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达到。

11、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食物中毒和食品安全隐患信息上报、处理及宣教,对常住务工人员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职业卫生宣教,卫生管理巡查及宣教,学校巡访及健康教育,非法行医信息监测及报告。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达到。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公平性,按项目内容免费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着眼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坚持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强化监管,保障农村居民充分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四、主要任务

(一)服务机构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承担。为更好推进我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均等化工作开展,经院务会讨论决定,成立我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均等化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下设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日常工作由负责

(二)明确服务分工

根据《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分工(2012版)》、《江西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分解表(试行)》,结合我镇实际,划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制定具体任务分解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三)强化业务培训

接受上级基本医疗适宜技术、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等的培训,提高我院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服务能力,培养技术骨干。我院于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对卫生院职工和乡村医生进行培训,提高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能力,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四)强化绩效考核

1、制定考核细则。本院接受上级考核,并对村卫生所的考核制定考核细则,细化、量化考核办法。

2、组织实施考核。我院接受项目考核,并组织力量对各村卫生所的项目工作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的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分为三个等次,大于等于90为优秀、大于等于70小于90为合格、小于70为不合格。考核结果作为确定服务提供财政补助经费的依据。对不合格的按已完成服务量结算补助经费;对合格以上等次的,按照规定按服务全部兑付补助资金;优秀的,可给予适当奖励,奖励经费从当地完成服务量不合格扣减的经费中解决。对考核不合格的村卫生所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或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项目提供服务资格,年终考核为不合格,扣除乡村医生财政补助经费,并根据相关规定处理。

3、补助政策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经费均按省、市、县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进行补助,卫生院工作人员按照实际情况每季度发放一次下乡体检费。其他具体情况均按上级相关文件执行。

(五)做好宣传工作

通过张贴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知识讲座、出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

五、工作要求

1、实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关系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我院与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部门配合、分工协作,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我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标的如期实现。

2、落实督查责任制,项目领导小组要加大对参与人员的督查和技术指导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使农村居民平等地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3、各村卫生所应每月20日前上报建档进展情况。

4、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各阶段的各种资料要及时整理归档,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真实,各项目负责人员和包村人员对分管资料负责。

附件:

1、2012年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分工及下乡体检安排表2、2012年镇(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任务分解表

3、信丰县卫生院村卫生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及经费分配情况表

卫生院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篇5

关于落实执行《2017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公卫工作人员及卫生室: 健康教育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健康教育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慢性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全镇的健康教育工作,为全体居民提供优质健康教育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一)总目标

建立健全全镇健康教育服务网络,提高我乡公共卫生服

务机构健康教育人员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大力开展乡镇居民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居民健康水平。

(二)年度目标

全镇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0%以上。

二、实施范围和内容

2017年在全镇范围内开始实施,实施内容如下:

(一)制定健康教育管理规范

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规范》,结合我镇实际组织实施。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内容、方式、流程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疾病预防控制的需要等,现阶段我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活动主要内容如下: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2.居民健康教育: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应付紧张、改善睡眠、戒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3.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父母等。

4.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健康问题。

5.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卫生问题。

(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我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必须开展下列健康教育活动:

1.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健康教育的年度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计划应包括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时间、实施和质量控制方法、组织实施流程、人员安排、设备和材料准备、效果评价等。

2.发放、播放健康教育资料。

一是发放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置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供居民免费索取。印刷资料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分别不少于12种。

二是播放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应诊时间,在门诊候诊区或观察室内循环播放。乡镇卫生院播放种类不少于12种;村卫生室播放种类不少于4种。

3.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乡镇卫生院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室内、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显眼处,距地面1.5-1.6米高的位置。

专栏应标有机构名称,应根据健康教育规律、季节、疾病流行情况、社会活动等及时更新,每年更新不少于6次。

4.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在各种卫生宣传日、健康主题日、节假日,并利用会议、集会、电影放映等社会活动,开展特定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开展咨询每季度分别不少于3次。

5.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以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和预防传染病、慢性病、多发病为重点内容,以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孕产妇、0-36个月儿童家长等为主要对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和必要的健康技能,从而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举办讲座每季度分别不少于3次、1次。

6.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档案管理。要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妥善保管健康教育素材、记录、总结、评价等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妥善保存,逐步建立完备的工作档案、以便工作考核和效果评价。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三)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

1.将健康教育列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主要服务内容,列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

2.配备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农村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有人

抓有人管。

3.为保证健康教育活动正常开展,乡镇卫生院应设健康教育室、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并配备照相机、电视机、DVD机、投影仪等设备,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应设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并配备必要的设备。

(四)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1.基层健康教育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培训。主要培训对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和相关医务工作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内容、方法、技巧,健康教育基本设备的使用,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至少接受上一级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

2.农村健康教育技术指导。定期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现场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效果评价,及时掌握工作进展,了解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和纠正,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当好参谋。妇幼保健、卫生监督机构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也要根据自己的职责、服务内容等,加强对乡镇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3.积极与大众媒体合作。主动邀请媒体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众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效果。

三、组织与管理

1.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领导与管理,健康教育和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负责项目的实施,包括制定实施计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等。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向所辖区居民提供,各级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专业机构负责组织社区和农村大型、集中性健康教育活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和服务内容,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积极发挥大众媒体在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中的重要作用。3.各级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及其他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自己的职责和服务内容,负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的技术指导。

四、监督与考核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实施作为重点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考核项目,纳入各级承担健康教育任务机构的工作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内容。各级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定期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效果评价。健康教育机构对农村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检查不少于2次。

(二)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经费使用、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三)主要评价指标

1、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和任务完成情况;

2、《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率;

3、城乡重点人群及居民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

4、居民满意度。

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小结 篇6

我院按照花卫发(2010)24号花溪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在我乡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化,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我乡按要求逐步推进开展各项工作,为此总结工作如下: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按要求我乡已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服务,免疫规划服务,传染病防治工作,慢性病管理工作等。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基层医疗卫生要回归公益性,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们的工作重心从过去的“重医轻防”向以预防保健为主(九大公共卫生服务)转型,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在观念上尽快转变,要不断改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让广大群众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工作重点,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是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我乡现有2个村卫生室,从2009年4月实行了一体化管理,一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统一了药品配送和财务管理,但还欠规范,九大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卫生室已开展,已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健康教育、老年保健、慢病管理、等方面,但在软件资料管理和利用上(居民健康档案)还有待提高。因此下一步的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责任大,对此我乡将加大工作力度做好一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是党和政府交给我们卫生部门的一项政治任务,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两项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是成立院长为组长的领导组,落实九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责任人;二是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和绩效工资挂钩,同考核、同奖惩;三是建立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制度,分片包村,责任到人。

二、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服务

各村卫生室要严格按照花溪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意见要求,做到五统一两独立,尤其要做好药品的统一配送,每月报送药品采购计划,由我院统一采购。严格村卫生室财务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特别是新农合门诊统筹的规范运作,严格把关,切实履行职责,严格票据管理,严禁出现违法违规套取资金现象。我们将不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将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三、加快实施、确保质量

各村卫生室要尽快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要切实依据卫生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范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要把医疗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机结合,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资料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基础台帐,并提高服务质量和利用率,使城乡居民得到实实在在实惠。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将按要求做好免疫规划工作,传染病防治工作,儿童保健工作慢性病管理等工作。

马铃卫生院

马铃卫生院2010年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 均等化服务综合培训情况小结 为做好我乡的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工作,我院于2010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多次有关知识的培训,现将有关知识的培训情况小结如下。

一、培训次数: 我院2010年上半年共开展各类培训6次。

二、培训人员: 参加培训人员为乡和村级的医务人员。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为传染病管理知识、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识、结核病管理知识、农村饮用水消毒管理知识、免疫规划知识、手足口病诊疗知识、麻风病防治知识等。

四、培训效果: 在培训过程中,我乡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我院还对培训知识以考试的方式进行了考核,参加培训医务人员均通过考核。通过培训,我乡医务人员对一些应知应会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能运用于工作实践中。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篇7

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09年全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卫农卫字

[2009]19号),南昌县卫生局、财政局制定《2009年南昌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我乡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范围

全乡所有常住人口,以及在现居住地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以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为重点服务人群,可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南昌县卫生局、财政局制定《2009年南昌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为主,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9项。

具体目标细则为:

1、按照国家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居民规范化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

2、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80%以上。

3、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疫苗针对性接种达到规定要求;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4、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95%、及时率达95%,准确率达95%;非住院结核病人100%、艾滋病人70%得到规范的随访和治疗管理。

5、对0-36个月婴幼儿进行保健管理,规范化管理率不低于70%。

6、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规范化管理率不低于75%。

7、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率达25%。

8、加强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以上两类人群规范化管理率分别达25%、20%。

9、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随访和康复指导,对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15%。

三、主要任务

(一)服务机构

由乡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承担。

(二)开展专业技术学习与培训

选派有执业资格的技术骨干参加县局主办公共卫生人员培训,然后由技术骨干对乡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及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

(三)转变服务模式

我们要逐步改变重医轻防的观念,从以基本医疗服务为主转变到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按责任分工,具体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村卫生所和农户家中,要全面掌握本辖区内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在上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主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轻并逐步消除危险因素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威胁。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院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使院村两级卫生机构融为一体,形成合力,提高效率,有效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我乡的实施。

四、经费筹集和支付

(一)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以县为单位,2009年按服务人口每人15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其中:中央财政补助9元,省级财政补助5元,县财政补助1元。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项目为居民免费提供。单项项目补助标准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元/份;健康教育1元/人;预防接种3元/针;传染病防治1.5元/人;儿童保健105元/人;孕产妇保健92元/人;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87元/人;高血压病管理88元/人;糖尿病管理88元/人;重症精神疾病管理40元/人。

(二)经费支付方式

1、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实行“当年全额预拨、次年考核结算,专款专用、多退少补”的管理原则,不得转作他用。即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年初按上人口数和人均补助标准预拨当年补助资金,次年根据各乡镇上报截至上年末实际补助金额,并根据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评估情况,结算上中央和省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多退少补。

2、卫生院根据当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总额,提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乡卫生院按规定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由乡政府给予专项补助。乡、村服务机构原则上以2:1比例对预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进行分配,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乡镇卫生院发放。对于承担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卫生机构,实行预拨、考核及次年结算制,即先按服务人口数拨付经费的50%,项目执行结束后按服务量根据考核结果综合拨付补助经费。

3、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弥补人工、耗材及公共卫生服务应分摊的必要公共经费等成本,人工成本包括工资及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不得将专项补助资金用于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他支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八一乡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

组长:刘伟乡党委委员

副组长:田云华乡党政办主任

刘令根乡财政所长

尚孟华卫生院院长

成员:章似愚卫生院副院长

曾晓春卫生院副院长

朱志彬卫生院院长助理

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院防疫组,负责项目日常事务,章似愚任办公室主任,曾晓春任办公室副主任。

2、成立八一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组

(1)传染病防治、扩大免疫规划、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重性精神疾病工作组。

组长:章似愚

副组长:邹开俊胡云生万绍雷

成员:刘全根王荣盛万宝宝彭梅剑

负责全乡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中传染病防治、扩大免疫规划、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的业务指导并负责培训相关工作人员。

(2)孕产妇、婴幼儿保健工作组

组长:章似愚

副组长:邹玉萍万嵘万艳

成员:闵玲玲李琴何红林胡盛兰徐美华

负责全乡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中孕产妇、婴幼儿保健管理的业务指导和负责培训相关工作人员。

(3)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组

组长:曾晓春

副组长:杨平福揭水林

成员:龚明策万小玮

负责本辖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中建立居民

健康档案的任务。

(二)加强宣传动员

乡党委政府、卫生院、各村委员和卫生所应加强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广播、电视、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标语口号、制作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农村居民充分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对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让农村居民积极参与,为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实施好项目,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开展及稳步推行。

(三)强化监督管理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篇8

今年以来,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基本、逐步均等、有序推进”的原则,积极推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不断巩固和完善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既保障了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又充分发挥了流动人口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能动作用。

一、流动人口特点及均等化服务的重点内容

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群体,正值年富力强和生育旺盛期,流动性大,多数居住和工作条件差,对避孕节育、妇儿保健、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等健康服务需求较高。

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实施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需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健康档案,为辖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二是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引导流动人口更好地接受服务;三是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为辖区内居住满3个月的0-6岁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档案,对入托入学流动儿童严格查验预防接种证;四是落实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措施,对建筑工地、商贸市场、生产加工企业等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及时处置传染病疫情,切实落实流动人口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免费救治政策;五是加强流动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为流动孕产妇和儿童建立保健管理档案;六是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

二、信陵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做法

(一)基本情况。

共有流动人口5044人,其中流入人口1198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1296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304人。

(二)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信陵镇成立了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 “政府领导、卫计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将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镇党委、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建立出租房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登记、合同管理、联系通报、一岗双责等制度。

二是明确目标,强化责任。信陵镇党委、政府按照“共聚一地、共建家园、共保平安、共创繁荣”的指导思想,将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实行责任合同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为实现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到位率达到85%的目标,党政领导对所联系的社区、村委会实行“一岗双责”,社区、村委会一把手对本社区、村委会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负总责。

三是摸清底数,综合治理。准确掌握目标人群,建立流动人口月报机制,信陵镇依托村(社区)和属地管理单位,建立流动人口登记册,及时掌握人口信息,真正做到 “人来有登记,人走有注销”,让管理不留漏洞、服务不留死角。实行多部门协作和综合管理服务,全镇成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来。

四是注重宣传,强化服务。通过发放宣传画、宣传单,组织宣传车,办宣传专栏,开展社区文艺活动等形式,广泛进行卫生计生政策和健康知识宣传。镇卫计办联合信陵镇卫生院、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深入开展优质服务,让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真正享受到“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关爱”四同服务。

(三)工作成效

2016年,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一是为流入6个月以上的人员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档案1019份;二是对流入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员开展健康教育,覆盖1019人;三是为流入3个月以上儿童预防接种150人;四是落实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措施;五是加强流动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六是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全年免费生殖健康检查296人,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率85%以上;七是定期开展专项清理清查,今年共开展2次流动人口专项清理。32个村(社区)和104个属地管理单位分别组织专班入户调查、登记、验证,按照社区(村)不漏组(单位),组、(单位)不漏房,房不漏人的要求清理清查流动人口,建立信息台帐。

三、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一是流动人口信息采集难。流动人口流动性大,目标人群与实际常住流入人口有差距,今年虽然开展多次专项清理清查,但由于流动人口构成的复杂性、从业行为的随意性及居住环境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给及时、准确地掌握流动人口信息带来困难;同时流动人口的入户调查,存在着门难进、人难见、话难谈的现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人员由于入户宣传常吃“闭门羹”,存在着畏难情绪,工作难以深入;对于流动人口是否持有《婚育证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制约措施,尚未真正把住关口,大多数流动人口在离开户籍地前未主动到户籍地乡镇(街道)办理《婚育证明》。

二是流动人口健康意识薄弱。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普遍比较年轻,整体上比较健康,认为建立健康档案、接受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对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不配合。

三是齐抓共管未能到位。推进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涉及户籍地、居住地、用工单位、房东等多方主体和卫计、财政、公安等多个部门,关系复杂,需要部门配合和社会力量的支持;虽然对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实行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综合服务的工作机制,但部分干部和本地市民对“均等化”工作认识不够,不理解,同时对协同部门没有有效责任追究手段,实施工作中尚未真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服务的良好格局。

四、推进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搭建服务平台。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二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通过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开展,可以缩小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之间在公共服务上的差距,从而化解、缓解、消除一些社会矛盾,体现公平正义;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市民一样的均等化服务项目和内容,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不仅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意义重大,对推进整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先导性的意义。

(二)整合信息资源,推动信息共享。健全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卫计、统计、公安、人社等部门资源,建立统一的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更新和动态管理机制,开展流动人口变动趋势的预警监测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同时依托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整合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建立健全相关信息共享机制;完善现有的公共卫生服务相关信息系统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公共服务信息跨地区、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共享应用。

(三)抓好综合服务,落实齐抓共管。加强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与户籍管理、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政策衔接和制度协调,进一步完善均等化服务相关公共政策,形成部门合力,协同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

(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宣传教育。依托社区,配齐配强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员队伍,加强业务素质和技能培训;通过制订科学的人才引进和后续培养计划,抓好各级人员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强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流动人口对均等化服务的知晓率;同时积极开展关爱流动人口的主题宣传服务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和健康知识,让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同享一片蓝天。

所有流入人口都可以享受到和户籍人口一样的“12+1”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即: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12项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以创建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街道为契机,以服务为抓手,融合计生工作网络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201 年6月9日下午

活动地点:村卫生所门口

活动形式:咨询、发放宣传单

活动主题:201 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咨询宣传活动

主题:“关爱流动人口,促进全民健康”

组织者:

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协办单位:

村卫生所

参加人员: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村外来流动人员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75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25种宣传单各75张;健康教育处方:6种各75张。

咨询内容:

向受教育人解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内容、政策、好处、免费项目,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问题与常识

宣传单内容:

1、《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宣传资料—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答》1套24张,2、《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健康教育处方内容:

1、《健康生活方式》

2、《中医身体健康的十大标准》

3、《高血压病中医药保健》

4、《心脏的中医药保养》

5、《高血压》

6、《糖尿病》

活动小结评价:

通过本次咨询及发放宣传单宣教活动,约为75名

村外来流动人员解答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均等化的含义,重要性、对流动人口的好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常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个项目的问题,并免费测量血压;向每个受教育人发放了宣传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宣传资料—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答》1套24张,《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1张;健康教育处方6种各1张。通过本次咨询和发放宣传单宣传活动,让受教人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常识、意义与重要性,均等化的含义、意义、对流动人口的好处等。通过宣传,提高了受教育流动人口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知晓率,增强了受教育育流动人口主动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对扩大我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力、覆盖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我镇群众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注度、知晓度和满意度,全面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促进全民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时间紧张,宣教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将利用计免门诊宣教阵地,针对外来流动儿童家长,继续开展宣教活动。

填表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上一篇:政治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大彭镇东风小学德育工作总结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