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课科技教育

2024-05-30

通用技术课科技教育(共8篇)

通用技术课科技教育 篇1

通用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区别

新课程在浙江已经进行到第三年,但对通用技术学科除了本学科任教的教师比较了解外,其他老师几乎还一无所知。所以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老师对这门学科还是以“劳技课”相称,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到底这门课和以前的“劳技课”有何区别,是不是和以前的“劳技课”有着一种承继的关系。下面我将解答这个问题: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全新的课程,是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要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通用技术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上则更加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课程追求五个目标: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这些目标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是课程所要求学生所形成的技术素养。美国的课程标准对技术素养提出了更加准确的定义,提出“技术素养”实际上包括了学生在设计和开发产品、系统和环境以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形成批判性思维。

综上所述,通用技术课程追求的技术素养主要体现在思维和能力上,一种简单的技能很容易形成,然而一种思维的形成,并物化成一种能力的素养的形成却是有难度的,所以通用技术的学习要立足实践,要动手,但更要动脑,是需要综合其他所有学科的知识形成一种应用、创新思维。

而以前的劳技课和这门课程并没有直接的承继关系,侧重点也完全不同,劳技课侧重于简单技能的培养,是在社会缺少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的前提下诞生的,其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已经不再能满足我们社会的需要。

通用技术课科技教育 篇2

一、解读课程标准, 领悟课标理念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了通用技术的总目标和课程内容, 以及各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特点与教育价值。我们只有认真地解读课程标准, 领悟课标理念, 把握课程结构, 才能确保通用技术课程的顺利实施。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则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所确定的。是从普通高中的性质、特点、任务出发, 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目标定位, 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 着力提高学生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构了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体系。在这三个维度目标中, 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 过程与方法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贯彻过程始终要坚持的目标。这个目标体系, 有助于我们教师把握和组织教学过程。

2.课程内容

通用技术课程设立“技术与设计1”与“技术与设计2”两个必修模块和“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现代农业技术”7个选修模块。这些模块具有时代气息, 体现科技走向, 贴近学生实际, 适应社会发展, 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具有可迁移特征。在两个必修模块中, “技术与设计1”以产品设计为依托, 从问题的发现开始, 经过设计方案的制定、原形与模型的制作、方案的优化, 直到最终方案的确定,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技术与设计2”设立了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4个主题。四个主题涉及的是不同的技术领域, 主题间似乎相对独立, 但是, 它们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 系统与设计中的优化思想和方法;控制与设计中的反馈调节方法;流程与设计中的流程改进思想等均可用于解决其他主题的一些技术问题, 可以说必修模块中技术与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是本课程中选修模块的基础。

二、认清学科地位, 把握关键环节

为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精神, 国家教育部于1981年颁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课的决定。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劳动技术学科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陶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2006年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 作为课程改革一大亮点的通用技术课程, 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是通用技术知识和技能, 传输的是思想和方法, 培养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因此, 通用技术是普通高中学生的重要课程, 是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1.学科渊源

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 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 磨练意志品质, 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于80年代推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是一种素质教育, 把传统的劳动教育与现代的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主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手脑并用的能力, 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与技术素质。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 (小学、初中) 仍然保留劳技课程, 不过在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中, 现将劳技课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 这是课程形态上的重大变化。高中的劳技课已改为现在的通用技术课程, 主要通过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素养。

根据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性质、特点, 从课程的内容学段上定位, 如在技术方面:小学确立为“技术初步”, 初中确立为“技术基础”, 高中确立为“技术设计”。这充分表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脉相承的知识体系。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奠定先行基础, 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便是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拓展与延伸, 学科的渊源和传承性明显。

2.学科特征

上述说明的通用技术课程与劳技课虽然展现一脉相承的关系, 但实际也有根本上的区别。首先劳技课程是以技能操作为主线, 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为目的;而通用技术课程则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 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 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 而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劳技课既不参与会考又不纳入高考, 只在初中实行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合格证书”制度 (在农村初中, 与“绿色证书”结合起来) , 所以许多学校形同虚设;而通用技术课程具有会考和高考的双刃剑作用, 可以确保本课程的实施与自身的发展。

3.关键环节

通用技术课程与劳技课程虽然有相承性, 但毕竟有独特性, 我们应根据它的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握以下环节。

(1) 在学生实践操作中, 避免原来劳技实践操作的倾向。也就是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技能训练。不要过度强调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要求, 而是需要我们重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技术思想和方法, 获得真切的亲身体验, 锤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2) 在课堂教学中, 千万不能像劳技课那么随意, 因为通用技术课程毕竟是会考、高考科目。该课程的内容知识宽泛, 又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技术, 但又与专业技术有区别, 是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技术。所以, 在课堂举例中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精选一些学生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典型案例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 这样才会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高潮迭起。才能吸引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3) 在学生作品评价中, 避免原来劳技作品的评价方式。原有的劳技作品评价有一个参照标准, 只要学生制作的作品与老师提供的样品越接近、模样越像, 说明这个作品制作得越好;而通用技术的作品是完全开放和自由的, 每位学生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通过发挥自身的潜力, 完全可按照自己的方案去设计和制作作品。也正是这种特性, 学生所表现出的思维开放性, 使得最后呈现出的作品千姿百态, 这点也给学生作品的评价上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当前教学评价机制和学习评价机制也不够健全, 作为一门崭新学科, 它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料可供借鉴和查阅, 更没有任何先进经验可供学习, 正如一开始说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从零做起, 一切尚处在探索之中。

我校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对通用技术作品评价做了一定的尝试:也就是作品评价的模式采用“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和教师点评”这三者相结合的一个评价体系。这样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 不仅让学生同时成为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者和被评价者, 更充分体现了通用技术学科的特色与价值。教师点评, 则是在基于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最终评价;也是学生值得信赖的权威性评价, 这样便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此外, 作品评价中不能只注重结果, 还要注意学生的整个制作过程。学生完成的所有作品都凝结了他们的汗水与智慧, 也许在手工上并不十分精致, 但每一份作品都本真地体现出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的那份细心、专注与艰辛。所以教师点评上, 需要做到精彩而贴切的点评, 这样既有利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 又能点燃他们的创作激情, 使得兴趣高涨, 新作品源源不断涌现。

三、结合学校实际, 实施校本开发

1.装备专用教室

技术试验既是技术学习的内容, 也是技术学习的方法与手段, 对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 强调技术试验是通用技术教科书的创新特点。根据《标准》内容中规定的技术试验需要, 根据省教育厅通用技术实验装备要求, 每6个平行班装备一个面积120平方米, 层高3.9米专用教室, 投入设备费9.58万元。可见, 我校25个平行班至少装备4个通用技术专用教室, 将投入经费近40万元。然而, 对于一个三校合拼搬迁只有一年的新学校而言, 经济上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学校经费紧张, 去年只装备了一个通用技术专用教室, 所以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对此, 只有通过多种途径想方设法才能渡过当前难关。首先, 要加强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资源的有机整合, 只要品种和规格基本相符, 在不影响其他学科开展实验活动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设备, 如游标卡尺、千分尺、钩码等。例如原来劳技 (电子技术) 实验室的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电烙铁等工具完全可以用到通用技术选修模块中的电子控制技术教学中。其次, 类似“纸制桥梁的设计”活动, 我们只要买些剪刀、小刀、尺子、胶水、卡纸等材料, 直接可以在教室制作。第三, 结合教学内容和要求, 因地制宜地自行制作工具器材 (如钢丝锯等) 或设计类似的试验项目来替代, 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试验。

2.筹建独立教研组

根据省教育厅《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的教师配备要求, 通用技术必修课按每5~6个平行班配备1位专职教师, 选修课可配专职教师, 也可聘请固定的兼职教师。可以说我校25个平行班必修课至少要配备5位专职教师, 如果兼职教师多几位, 再包括高三选修课的教师, 通用技术教师的队伍更为壮观。为便于展开教研活动,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设立独立的通用技术教研组, 不再与劳技课相提并论。很多学校喜欢把通用技术课程与劳技课程混在一个教研组, 其实二者形似而神不同:通用技术新课程理念发生极大的改变, 内容也更加宽泛而不容易准确把握, 因此需要时常不断地进行教学的探讨、研究和总结, 并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辅助授课, 才有利于通用技术新课程的良好实施。如果学校的规模小, 加上通用技术的教师又少, 建议可以和信息技术课程合并成一个“技术教研组”, 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都属于技术性课程, 笔者认为它们具有共同的课程性质、特点、任务和目标, 有利于整体教学课程的开展。

3.设立展示橱窗

在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 通用技术课程是基础性学习领域, 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不要说学生和家长不了解通用技术课程, 更多老师和领导也往往对该课程产生曲解, 所以需要通过橱窗来进行宣传, 以感悟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此后, 把学生设计制作的优秀作品 (如纸桥、台灯、鸟巢等) 不断地通过宣传橱窗陈列展示, 使得学生信心倍增, 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进一步地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此外, 橱窗中那些设计独特、奇异并充分反映学生个性的作品也能为美丽的校园添加一道更为亮丽的风景线。

4.结合“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教学

“科技创新”小组的创立, 旨在为学生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以选拔和培养科技创新方面的优秀人才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如果能把通用技术课程与科技创新活动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辅相成, 将会在这两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去年10月我们以“科技创新活动”与通用技术课程相结合为题, 为高二1200多名学生作了专题讲座, 并举行了学校“科技创新大赛”,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5月在市通用技术首届学生作品比赛中, 送去参赛的9件作品全部获奖, 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

四、加强专业学习, 提升教师素质

通用技术课程是我国高中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过去, 师范院校或其他高校还没有这个专业或这门课程, 现任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老师也都是从其他学科转行来的。如学校原来任教劳动技术课的教师、校内具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教师、校内具有物理教学背景的教师、工科类或职业师范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等。而这门课程对于通用技术课程教师的要求却比其他学科教师的要求要高, 除了需要具备合格高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外,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多学科综合知识、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所以, 通用技术教师更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转变教师的角色, 才能适应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

1.参与培训

由于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 省、市组织的培训活动很多, 所以, 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①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准则, 是教学的依据。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可以有效把握课程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 有利于教师角色转变。②认真分析钻研教材。因为教材是课程的载体, 只有“吃透教材”, 才能在教学中把握重点和难点、深度与难度、课容量及进度, 这是提高通用技术专业知识水平, 实现教师转型的关键。③积极参与远程研修活动。远程研修活动为通用技术教师提供了一方活跃、学习、互动的舞台, 教师通过学习视频专题、专家文稿、相关文章, 与专家、学员进行在线交流、研讨, 定时提交作业等方式, 获得相关理论知识, 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实现经验的提升和超越。

2.同伴商讨

在新课程实施中, 我们会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新情况, 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遇到各种阻力。这些都会制约着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 已有的老办法不能破解。而教育科研正是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重要途径。所以, 我们要投入教科研活动, 针对问题设立课题进行研究。同时在教学实践中, 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探究、不断地感悟, 有自己的独特经验, 把自己的经验积累撰写成论文, 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通用技术这一门崭新的课程已经在我校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我校各学科的会考成绩中本门课程整体效果名列前茅。 当然, 要想把这门课程良好地开展下去, 在长期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面临着许多困难, 如人们的误解、设备的缺乏、课程内容的宽泛而难以把握等等。但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们一定会继续认真解读课程标准, 领悟课标理念, 再根据学校教学实际修正相应计划, 做实做好各个关键环节, 确保教学质量。我们通用技术教师则需要时常审视自身的专业角色, 并不断地以新教师的角色来要求自己, 刻苦钻研教材, 认真研究学生实际情况, 确保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及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 我们要有终身教育的理念, 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钻研新教材, 应对新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 课程内容广泛而难以把握。所以, 我们必须加强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 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完成学科的目标, 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是门立足于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础教育课程, 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必修的课程。该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技教育相衔接, 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然而, 通用技术课程是刚起步的新课程, 所有的一切都是从零做起, 一切尚且处在探索之中……要把通用技术课程与劳技教育衔接起来, 需要教师认真解读课程标准、领悟课标理念;理清课程关系、把握相关环节;根据学校现状规划实施方案;提高专业知识, 转变教师角色。才能达到把通用技术课程与劳技教育相衔接的目的, 以确保通用技术新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劳技教育,衔接

参考文献

[1]刘微.教师专业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N]中国教育报, 2002 (4) .

科技创新,通用技术课的亮点   篇3

所以,让学生正确认识通用技术课是很有必要的。

一、通用技术课的特点:

1立足实践

技术课程强调学生的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2注重创造

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二、通用技术的课程价值

通用技术的课程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设计任务的完成、技术问题的探究,激发创造的欲望,享受创造的乐趣,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积极、果敢、合作、进取等品质。

每节课后,我都会布置作业,如你是如何发现问题,及如何解决、多功能课桌的设计等等。

三、寻找通用技术的亮点

如何让每一节通用技术课堂教学都有亮点,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找到亮点呢?结合科技创新活动,我找到了一些亮点:

1结合历届我校学生创新作品作亮点

在讲到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中“设计需要不断改进”时,书本上提到了“福特T型汽车”,讲到了改进汽车的各种新技术。我就补充了我校学生获省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的《电解法氧气发生器的制作与使用》,该作者多次进行改进,仅样品就制作了四次。还有我校学生获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滕茶组的研究》也是多次改进的结果。因为是身边的事,有的获奖学生还认得,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2结合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作亮点

在讲到“设计需要多种知识”时,我结合第23届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的《具有节水功能的太阳能装置》,讲到我校高二学生也从节能方面考虑到每次洗澡前,都要放掉大量的冷水以及温度达不到使用要求的温水,才能流出热水,尤其是冬天,放掉的水更多,非常可惜,想回收利用。于是就做了一个简单的收集装置,把水收集起来冲厕所、洗衣服等,只获了一个市级奖励。

云南一个学生设计了一个由太阳能热水箱、太阳能热水箱出水管、热水龙头、进水控制阀、节水水箱等组成的装置,试验后又加了两个利用水的浮力自动控制水位的浮球阀,还加了一个温度显示器。这项发明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还有一些如“旅行用多功能太阳伞”、“可调式拔钉锤”、“节能水壶”、“硬币自动分配器”、“新型节能环保燃气灶”、“人行横道线的改进方案”等简单又实用的例子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听得兴趣盎然。

3结合网络上的科技创新站点作亮点

我找了一些如学生科技网、中国科技创新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平台等。让学生每学期都去几次机房上网。了解科技信息。

4结合电视中的科。技发明作亮点

中央十台的《科技之光》、《我爱发明》等栏目,我把下载下来的视频播给学生看,引发了他们的极大兴趣。

5结合科技类杂志作亮点

通用技术课科技教育 篇4

——以《简单结构设计》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以提高技术素养为主旨,基本理念是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人对完善通用技术教学实效具有启发意义,有助于提高通用技术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本文从通用技术课程里的《简单结构设计》一课为例进行探析。

关键词:人本主义;通用技术教学;创造技法

一、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核心教学思想概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在美国崛起。该学派最负盛名的罗杰斯将“患者中心疗法”将这一方法延伸到教育领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非指导性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调自主学习。能对行为起到重要影响的唯一学习是自我发现、自我挖掘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成为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非指导性”教学强调教学指导的间接性、非命令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的学习。教师的职能是提供学习资源,创造良好学习氛围。“非指导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还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培养,突出了情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至今仍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教师要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要珍视、接受、信任并且理解和认同。教师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会适应和改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二、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在《简单结构设计》一课中的指导意义和教学设计

《简单结构设计》一课内容为“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三节。本章内容总的思路为为让学生能够在认识结构和探析结构进行一定的结构设计,从而能够带着实战经验欣赏结构。该课时内容集中体现了通用技术课程注重学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主旨。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首要分析以下要素:学习对象、确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选取教学方法和构思教学过程。

1、分析学习对象:

罗杰斯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认为必须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指导自己。因而,在定该课的教学目标前,对学习对象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结构,探索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分析了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但认识较浅,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对真正的结构设计的思考和自我创作缺少经验。然而,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在学习完“技术与设计1”模块后,学生普遍对通用技术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乐于自我探究,具有强烈的创造冲动和较大的创造潜能,该课内容正处于这样的时机。同时,高中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处在蓬勃发展期,适应该章节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把握结构特性,进行结构设计。

2、确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意义学习。学习的动机是自发的,教师仅需提供学习范围,让学生获得学习体验。因而该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学生能够了解结构设计的目标及设计规范;理解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侧重点:安全因素的至关重要性;功能、成本、人的个性化需要等)。体验从构思设计到实践制作的创造发明过程,增进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热爱。教学重点为:理解安全因素的重要性;理解结构设计中其他重要考虑因素:功能、成本、人的个性化需要等。教学难点为设计并制作符合一定要求的简单结构模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选取教学方法和构思教学过程:

罗杰斯认为,“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能使学生全心投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寻求答案,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心智,提升求知能力,培养兴趣,从而使学生喜爱知识,获得成就而更加努力。”因而在该课的教学方法上选取了“任务探究法”。任务驱动法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诱导学生亲历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让学生经过思考、探究和教师的指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完

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本节内容具体操作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呈现任务。上本节课前,大多数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从“力”的方面了解了结构,探析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对结构的特定的内在特性有了一定理解,已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实践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提出了“设计一个简单结构”的任务时,学生们热情高涨,跃跃欲试。

第二阶段:明确任务,教师指点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和技能。在这个任务中,包含了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内容,如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如何选取合适的材料进行结构设计,对于要达到“课标”里说的“开放的空间”,激励一部分能力较高的学生能够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结构设计任务,没有理性的指导难以达到效果。必要的概念引导将带来好的效果。本课时最终的目标是要在实践层面上,让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结构设计的技能,因而,本节应布置一定的实践活动环节,使得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下学习技术,体验结构设计并动手制作。教师在给予必要的理论讲解后,指点学生进一步地明确实践任务,形成以下教学思路:

1、教师抛出问题:做简单结构设计首先要考虑什么因素

涉及的知识点:产品设计的三要素,引发学生理解,做结构设计从目标和使用者开始考虑。

2、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涉及的知识点:结构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为安全、功能、成本、人的个性化需要、强度、稳定等因素。

实物演示:让学生观察低龄孩童的“学饭勺子”和普通勺子的区别,讲解结构设计中考虑的个性化需要因素;用反证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 功能、成本要重点考虑;实物(婴儿所用的别针和普通别针)展示,引导学生明确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从学生生活、身边熟悉的物品出发,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深层思考。教师“趁热打铁”,及时总结。

3、教师规划小组合作,阐明制作的任务

涉及知识点: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结构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设计与制作基本知识

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请以牙签、泡沫为材料,小刀或剪刀为工具,制作一个简单结构模型。

制作要求:

1、满足一定的设计规范,比例准确,尺寸适宜;

2、使用安全;

3、考虑成本,用料少而精;

4、简洁美观,满足个性化需要。

通过以上三项逐渐加深难度的层次,使学生明确了任务,产生了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学习内需。在对大任务层层逼近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理解问题,逐步丰富学习经验和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最后解决“制作一个简单结构模型 ”这个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第三阶段: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完成任务,老师起引导作用。在该实践环节,通过活动训练使学生体验到,在制作时先从目标入手,意识到要符合设计规范,重点考虑安全、功能、成本、个性化需要为主要因素。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取长补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共同提高。教师在此阶段成为学生完成任务的协助者,指导者,并能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指点。

第四阶段:师生扩展细化评价任务,总结规律技巧。评价是学习者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最能体现学习者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在该阶段,教师让学生小组自选代表对产品进行评价,先自评后他评,之后总结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集中评析和点拨,增进学生对设计的情感,并适时在该情感上时做到既让学生有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让他们看到有待改进的地方,以便以后做得更好。

三、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实例应用的反思与启发

本节教学设计在课堂的开始,制作了一个小道具,演示一个小实验,是为了抓住学生的情绪,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趁热打铁”,在学生表现积极的时候来精细讲解理论知识。在课堂进行到最后一个阶段时,此时学生精力有些分散,身体进入疲劳状态,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设计了学生动作制作的活动环节,既是检验了学生前面的理论学习,也是为了进行后面的深层实践训练打下了铺垫,让学生体验达成目标的愉悦感和成功的胜利感。通过积极的情感使得教学达到寓情于知的整体教学效果。

通用技术课程这门新课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朝气蓬勃地发展着。课程理念为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课程的定位就决定了课程的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

授,不是单一的纸笔演练,而是重视对学生进行设计思维的训练和操作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习惯了传统讲授课堂的教师,对此有着诸多不适应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协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设计思维,具有一定的操作实践技能是时下许多技术教师的难题。罗杰斯认为,人类生来就有渴望、发现、解决问题的本能动机,对未知充满探求的需要。因此,教师要从观念上相信学生具有创造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自然的创设情境,促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自我展现。教师在意识里保持这样一个信念,也才能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内涵。

在本课的教学中,如果把该内容看做一个纯理论的知识讲授,没有动手环节的教学设计,那就失去了让学生进行创造的契机。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的理论支持。我们在技术教学过程也许会感到学生不动脑筋,想像力不丰富。其实,是我们常常替代了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在《简单结构设计》这一课中,如果一开始就将几个因素展出,而不是层层深入,则学生经历不了一个完整的构思、设计、制作、改进、提升这样的过程,这就容易造成学生隋性和被动的状态。如果我们的老师把问题抛出,并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在实践的层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随着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所获得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们在技术领域中便获得了独特的见解,更加有利于开展更深入、多层次的创造活动。

从整体来看,罗杰斯主张教育要“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这样的教育观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理念与之是一致的。该理念也启发了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智慧。从教师立场来看,任何的学科,都是以对象存在的,因而教师要对这个对象有着充分的把握。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们在教学中,在高度上,最终我们要做的是理解学生的意识。把握了学生的意识,才能促发学生本人去理解。也就是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并重视其人格特征、情感、态度等因素。只有多角度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注重培养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正如古训所说,“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班级中,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群体的“意识流”,外显为一种精神文化、共同的信念。如果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把学习效果当做共同的信念,形成统一的精神文化,那么学习就进入了自然的境界,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达到理想的状态。技术课程的激发创造潜能目标自然达成。

参考文献:

通用技术和技术素养 篇5

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这是我们思考通用技术一切问题的思想基点和出发点。

技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理解技术、选择技术、使用技术、管理决策技术。

家长教育论文(通用) 篇6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教育论文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长教育论文1

一、我国当前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缺乏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还不被作为独立的个体。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权威型家长和家长制的作风受到了推崇,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以父母或是家长的想法来对儿童进行教育,以此来达到高教育的目标,这也使孩子成为家长意愿的替代品、孩子体现的是家长的自身愿望、孩子教育的结构成为了家长强制出的产品,这也是最为传统的亲子观。就现在而言,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中的和谐、民主、平等的亲子观念也逐渐形成。虽然传统的家长制家庭教育观念也逐渐的消失了,当先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平等、和谐的亲子观念,但是很多幼儿家长的儿童观尚不完善,认为儿童还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二)幼儿家长对有些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到。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普遍运用的教育方法是灌输式、教育目标也不是子女的实际想法,教育的内容也重智轻德,对于这些来说,现代的教育观将教育非万能论作为基础,对教育的有效性、教育的原则、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之间的作用更加的重视,在对教育方法、教育任务、教育目标进行设立的过程中,也更加的突出了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健康发展为本这些理念。出了幼儿在教育观形成的时期所能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之外,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教育观,所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全面性认识不深。

儿童观与儿童发展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之间互为基础。儿童观必须要在对儿童的本质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对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遵循以儿童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将对儿童的发展进行有效地促进为原则作为基础来形成的。儿童发展观要将儿童观作为基础,还必须要满足三个要求:

第一,对儿童的发展主体性尊重并且承认;

第二,对儿童的发展潜能尊重并承认;

第三,对儿童的发展差异性尊重并承认。

在我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受到一些错误儿童观的影响,儿童发展观就容易变为以家长的愿望为基础,以家长的意愿为主体。

二、对我国当前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进行有效的改善。

当前,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引导的主要力量并不是专业的机构,而是图书出版商以及电视传媒。必须要承认的是,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图书以及电视节目对我国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改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想要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正确的培养只依靠这两种力量的作用是不可能完成的,主要的原因就是下面两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在对图书的选择上以及收看电视节目上存在非常明显的随意性和随机性,无法为家长提供系统、稳定的指导;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图书市场中出版商有较大的差异,虽然有一部分家庭教育的指导产品质量较高,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不科学、观点较为偏激的读物,这些读物具有一定的误导性。

所以说,相关的机构必须要进行恰当的引导。

(一)构建国家级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当前,我国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的结构主要以妇联组织以及部分专业的学会为中心,对各种资源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政府需要对学术资源、行政力量以及资金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进行协同同坐,构建一个中国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权威性机构,主要负责对全国的亲子教育方案进行推行、研发、指导以及评估,以此来对亲子教育的实践工作进行引导。

(二)对图书和电视等传媒子单元进行规范和引导。

当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方式仍然还是要通过报纸、图书以及电视。所以,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使得传统媒体对亲子教育方面的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进行有效的提高,对网络等现代化的媒体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此来使亲子教育的受众面和覆盖面都得到提升。

(三)鼓励幼儿园开展亲子教育课程。

幼儿园是对家长培训活动进行开展的另一个渠道。当前,幼儿园由于受到自身资源的限制,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时候对外部的资源过度的依赖,也就是对校外的专家依赖过大。幼儿园由于对一些专家教授进行邀请过于的重视,而进行家庭教育活动所讲的主体也是由这些专家和教育随意决定的,这也就导致了学校全部家长的教育内容随意性较强,没有自主性、计划性以及系统性。为了使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就必须要将幼儿园中具有实际经验的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将外部专家作为顾问进行指导,让外部专家能够给予主讲教师一定帮助,让教师能够对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的进行完善,建设出亲子教育的体系。

三、结语。

家庭教育观念在当前是一个新的概念,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性特点,对儿童的发展来说,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其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家庭教育观念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同时提出了对家庭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和改善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家长教育论文2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人类在不断认识、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得以繁衍生息。文章从亲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保护自然教育几个方面,研究如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面对部分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需要加强国民环境教育,尤其要从娃娃抓起。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光靠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很难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文章从亲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保护自然教育几个方面,研究如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一、亲近自然教育。

亲近大自然是环境教育的第一步。环境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在课堂上重视体验式教学,同时还应让幼儿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亲身感受环境的重要性,了解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和对策。幼儿园多为课堂教学,即使带孩子去室外观察,也很难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活动。而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是一对一、二对一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灵活、随意,受教育者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教育关注度”,教育效果当然不言而喻。

其实,亲近自然,家长不一定要带孩子到有山有水很远的地方去,也许门外的大树下、小区的草地上、河边的竹林里都是一次亲近自然教育的生动课堂。可让孩子看看一块小小的地方也有不少自然的宝藏在里面,家长可以指一指不同的树和落叶给孩子看,看花草、看天空云彩、看蚂蚁和小虫子,并让孩子嗅各种花草的气味,和孩子一起感觉凉风的吹拂。在散步的时候,尽可能让孩子去注意小地方,听虫鸣、听鸟叫,等等。家长只要去引起孩子的注意即可,不需要解释太多。还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你有没有听到一种细细的声音”,并让孩子进行简单的描述。如果孩子发现一些东西好奇地问家长时,家长若不知道,那么家长可以把问题记下来,回家后再找书或一起到图书馆去查资料。要记住:家长必须与孩子一起找出答案,才能完成家庭教育的全过程。

二、了解自然教育。

了解自然并不是要熟记很多树、鸟和昆虫的名字。家长帮助孩子了解自然,应该是帮助孩子了解自然运作的法则,比如四季的运转、昆虫的生态习性等,以及自然界里事物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当然是让孩子了解人与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性,了解自然万物内在的规律和互相依存的道理,和谐共存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教育的精髓所在。

家长在帮助孩子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是很重要的。比如,孩子对种子发芽很感兴趣,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种些豆类,让孩子观察它们的生长;再如,土豆块根繁殖,孩子观察后家长可以适当提一些问题,让孩子比较块根繁殖与种子繁殖的异同。或者在大自然中捕捉些小昆虫带回家,让孩子观察它们日常的生活,在喂养时与它们亲切地“交谈”,让孩子了解小昆虫爱吃什么,不吃什么,有什么习性,它们应该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并知道保护益虫的道理。每一次的活动都提醒家长:孩子的活动要重视活动过程,尽量让孩子独立或半独立完成。热爱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家长要善于保护并引导孩子的这种天性。

要引导孩子在玩耍中认识环境与人的关系,家长在陪孩子玩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因素,以此来培养环保意识。亲近自然与自然灾害是互相冲突的,家长在带孩子亲近自然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在野外怎样保护自己。大自然有可亲可爱的一面,生存竞争也有其残酷的一面。例如,走到树下要小心毛毛虫会刺人,爬到山上要当心马蜂蜇人,来到河边更要小心溺水,下雨了旷野里要防雷击,等等。毕竟,在所有教育中,保证孩子生命的安全和免受伤害是第一要义,这同样也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常识。

三、保护自然教育。

所有亲近自然、了解环境的教育行为,都要归结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总目标。幼儿园对家长的指导也要归结到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指导家长怎么做以后,要引导家长去观察、去总结:孩子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以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或改进?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和孩子还有哪些事可以去做?当孩子看到路人乱丢垃圾时,能向家长陈述否定的看法;当家长不经意间开大水龙头,孩子会向妈妈提出批评建议;当家长再次带孩子远足时,孩子不再吵闹,而是静静地看树下蚂蚁搬家,听枝头小鸟鸣唱,敬畏生命之重,感受自然之美。无论事有多小,家长都应惊喜:保护环境的重任,孩子们这一代会用双肩担起。亲自然教育和环境保护都是需要付诸行动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力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一个热爱环保的公民。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环保行为的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受益的。“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是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目的。

四、结束语。

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教育工作,实际上也是家园互动教育在环境教育中的具体体现。要想把正确的`环保意识深植于幼儿心中,让年轻一代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家园配合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家长教育论文3

家庭教育主要是幼儿在家长的引导下认识生活、社会和自然的一种方式,这种教育自幼儿出生开始就一直在进行着。

现在幼儿刚入幼儿园,接触了家人以外的世界,这是孩子所建立的第一个社会关系,这段时期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将伴随孩子一生,所以这段时期的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里的教育并不只是老师的课堂教育,还有我们家长需要进行的家庭教育,甚至家庭教育比课堂教育更为重要,因为幼儿在家的时间比在幼儿园的时间要长,而且幼儿对家长的依赖和信任远胜过老师。现在我就我的孩子的教育浅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首先,爱是一个最主要的家庭环境。

不管是父亲的父爱、母亲的母爱还是父母之间的爱和相互尊重,都要让孩子感受到,但并不是刻意的表现,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现。父母经常与孩子有一些亲密的接触,这样有利于孩子感受到爱。一个充满了爱和和谐声音的家庭将是滋润孩子心田的一份沃土,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苛刻,也不要有攀比的心理。

现在的社会,许多人的思想都很穷,总是看不到自己拥有的,总是觉得别人 拥有的比自己多,这样潜移默化的感觉会带给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到沉重、不快乐,或者会让孩子有一种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也有许多的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老是有一种自己的孩子哪哪都不如别人孩子的感觉,甚至有的直接表露出来,这样的氛围会让孩子有自卑心理的。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谨言慎行啊!

第三,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最特别的。

相信你的宝贝是最棒的,善于发现他的特长,并鼓励他,将他的长处在他的面前放大,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尽量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东西,从中发现他的兴趣,并加以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的,如果孩子对什么东西表现出不感兴趣甚至反感的话也不要强迫孩子学习,或许你可以试着让他对这一件事情重拾好奇心,或者放弃。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对什么事情不感兴趣还要硬着头皮去做的话,我们会更加反感或厌恶,而且会不开心。我觉得孩子有一种快乐学习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对于孩子犯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批评指正,不能视而不见。

但是在批评方式上应是先尽力找出孩子对的地方予以肯定,安抚好孩子的情绪,让他不那么反感的情况下再指出他不对的地方,比如可以先肯定对的,再指出错的,或者先表扬以前的,再指出今天的,甚至可先做自我批评,再批评孩子。批评孩子可以严肃,甚至可以严厉,但这不等于粗暴,更不等于讽刺挖苦、奚落谩骂。否则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势必会引起对立的情绪。

通用技术课科技教育 篇7

成功的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强制灌输, 而是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喜欢学、乐于学, 才能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形成以学为乐的端正态度。为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技术的趣味性和价值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认识到学好通用技术会终身受益。

如, 在“方案的构思与方法”一课教学时, 教师可以点名让其中一位学生展示自己“以一次愉快的旅行为主题的活动方案”, 其余学生围绕方案进行分析, 同时思考该方案的某些环节如果设计不好会引发哪些问题, 从而引发学生对设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直导教学内容的基点。整个导入过程流畅自然, 从日常生活入手, 巧妙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设计的欲望。

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精心挑选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精选案例有助于教学, 但选择的案例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衔接, 与学生现有的水平相一致, 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 并能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对于学生设计制作的课题选好之后, 教师要设法采用一些技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是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的形式进行, 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作品的机会和平台。学生在完成一件作品后, 教师应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展示其作品和设计方案, 畅谈设计感受。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二、启发想象力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的敲门砖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是创造力的基础, 缺乏想象就很难有所创造。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因此, 教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构思, 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激发创造激情。

如, 在教授“设计方案的制作”一文时, 为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自主发挥, 教师可以预先布置项目:1.拟定课题“小台灯的设计与制作”;2.前后桌四人一组合作进行;3.材料自选, 工具自备。任务下达后, 学生根据设计的原则及一般过程很快进入状态,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一节课下来,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且类型丰富, 结构形式多样, 作品有大有小, 不拘一格。教师从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 让学生介绍作品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然后进行点评。这堂课让学生在三维目标的培养与落实方面获得了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 创造氛围空前活跃, 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 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展示交流作品等有效的交流与评价方式, 学生广泛地参与课堂教学实践, 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 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又提高了其创新实践能力。

三、亲历实践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验证码

通用技术课科技教育 篇8

一、在方案构思的过程中利用专利网站检索学习常见的专利

台灯常见的设计分析是围绕“材料、结构、功能、成本、安全可靠”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由于学生平时的见闻和生活经验的欠缺,往往无法有优秀的或者有创意的设计分析,这时候需要适当的引导。这里可以推荐相关知识产权的网站,例如:http://www.cnipr.com/。在检索的地方输入“台灯”就会有一系列的实用新型台灯供学生参考借鉴。例如:“两用台灯,所述两用台灯包括台灯底座,所述台灯底座上固定有台灯支架,所述台灯支架上连接有出光部,所述台灯底座上固定有花盆本体。本实用新型两用台灯在使用时,可以在花盆本体内种上植物,增加了台灯的使用乐趣。”“可以定时关闭的台灯,所述台灯在底座上设置有一个用于调控台灯的开关定时器。使用时,通过开关定时器,可将台灯装置为所需的开灯时间,由此可有效解决忘记关灯和长时灯的现象,有利节约用电和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得到启发并避免重复。在此启发引导下,学生设计了各种各样台灯:照明组合计算功能的、新型环保材料制作主体结构的、巧妙的新型结构搭建台灯的、外观趣味可爱的女生最爱的台灯等等。设计能力在这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引用相关的专利纠纷案例让学生认识设计中考虑专利的重要意义

例如:苹果三星专利案,指的是苹果公司产品与三星产品之间存在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苹果公司因为三星第一代Galaxy手机与iPhone的相似程度极大,并且在向三星发出专利授权要约遭到三星拒绝以后,将三星告上法庭。2012年8月,美加州地方法院已作出一审判决,称三星电子侵犯苹果若干专利,须向对方赔偿10.5亿美元。对此三星表示不服,并提起上诉。2012年12月7日,苹果与三星电子将在圣何塞联邦法庭再次开庭,以重新审理这场双方各具高风险的法律诉讼。巨额的索赔金额容易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对专利重要性的认识:抄袭侵犯别人的专利是需付出沉重的代价的。联系台灯的设计,在材料、外形、功能、商标等方面,都应该有相关的專利意识。只有这样形成尊重他人专利、保护自己专利的技术习惯后,将来才可以在技术设计领域越走越好。

三、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对台灯进行延伸并申请专利

结合技术与设计1中第一章第2节“技术的性质”中的专利性,面对书本枯燥的专利申请流程,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开发属于自己的专利并体验申请流程。经调查,目前较为常见的延迟控制开关多为应用在楼道中的声控延时开关或触摸延时开关电路,此种电路的目的主要是节省电能,主要控制灯泡由原先的熄灭状态转为点亮状态,且灯泡在点亮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而本设计主要应用到宿舍或家庭卧室等场合,主要应用于在关灯后是灯泡能够延迟一段时间后再熄灭,设计目的主要是出于对安全方面的考虑。该项目成功申请了专利,体验了书中提到的审批程序: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并在班级和年段中广泛推广、宣传,使得大家对在技术设计中专利的重要性得到更深刻认识。

四、开展专利知识竞赛和宣传

每年年段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专利知识产权的知识竞赛,通过笔试和上台演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专利意识的教育渗透,学生兴趣较高,效果不错,并且学校和市工商局合作交流,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专利案例和真假商标,加深对专利重要性的认识。

在台灯的设计中渗透专利权的教育,能让学生更深刻而有效地理解专利的重要性、申请保护流程、自我技术保护等相关方面的知识理论,从而认识到知识产权对技术设计的重要意义,并推广到尊重信息技术领域的道德伦理,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得到全面的教育。

上一篇:南宽坪的星星读后感下一篇:审计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