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2024-06-02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精选12篇)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1

“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 应把“职业价值、态度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保证毕业生具备“基本要求”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国际医学人才培养标准对医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学教育中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愈发重要, 把人文教育渗透于科技教育之中, 二者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培养出适应21世纪世界卫生发展的医学生, 不仅是本科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是医学高职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科技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现代医学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医德高尚、基础宽厚、医术精湛、具有适应能力及创造意识的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 除了应具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之外, 在人际关系方面要有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在学识方面要求广博的、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知识;在工作方法上要具有分析与解决问题、策划运筹、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所有这些知识和能力单纯依靠专业技术教育是无法达到的, 是需要通过人文价值向度的通识教育和在医学专业技术教育的人文渗透中最后完成。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教育可以使医学生形成对生命的发自内心的依恋和敬畏, 形成对医学过度技术化、商业化的心灵对抗, 从而完成从人的医学到医学人文的认知和苏醒, 从而促进医学教育人性化和医学生人格的陶冶、知性的培养、精神生活的提升, 学会立身处世、服务于人的道理, 学会观察社会、分析和理解社会的方法。

中外专家指出, 21世纪医学进入了“活的医学”时代, 医生应对患者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不能只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发生了变化, 由以前简单的“治好病”向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宽慰等更高层次的方面转变。1993年8月, 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提出了21世纪的医生应是交流专家, 有判断力的思想家, 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信息专家、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 卫生小组的管理者, 社会的支持者和初级保健的提供者。1995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未来的医生是保健的提供者、决策者、健康教育者 (或交际家) 、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因此, 新时期合格的医学人才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能够深入研究社会的需要、个人的要求, 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生理与心理、医生与患者等各方面的关系, 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以此来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当前的当务之急是让这个价值追求不只是作为一种个体策略, 而要成为一份群体共识, 不仅仅是医学学科和医生的外在社会呼唤, 而要成为医学生的内心焦虑和饥渴。

二、科技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医学教育职责的必然选择

就医学院校来说, 学生从进校的那天起, 就在医学专业课程里学习, 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学得很少。然而医学教育的本质不是把人塑造成知识的载体和工具, 而是要培养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在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思想指导下, 我们为培养医学类高职生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过于偏重技术教育, 而且是偏重于操作程序方面的动作技能训练。缺乏策略性知识, 缺乏心智技能训练, 就谈不上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目前,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用主义遮蔽了大学精神。过于专业化的教育, 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 “把人才培养变成职业训练, 大学成为职业养成所”。我们不可能把医院的职业培训搬到学校, 同样, 我们要完成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任务。

大学之初, 原是一些青年追随智者自发组成的团体。它以追求真理获得知识为目的, 以促进年轻学子的心身健全发展为宗旨。经过长期的发展, 到今天, 大学才拥有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然而即便这三种职能, 在不同的大学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有些大学侧重教学或科研, 而高职教育倾向于社会服务。但如果所有大学一味追求就业率, 重视一些实用的技能培训, 某种程度上, 这是违背大学本身的宗旨的。然而如果不能实现顺利就业的话, 何以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并实现个人价值, 这同样是一个悖论。

三、科技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职生素质提高的必然诉求

高职院校很多学生来自基层普通农民、工人家庭, 父母的知识水平、家里的藏书条件明显不足, 又多是独生子女, 家里的宠爱造成一些学生自我倾向比较严重, 缺乏爱心与同情心。再加上受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 多年施行的应试教育, 结果必然是学生知识面窄, 文字表达、语言功底和人际沟通能力比较薄弱。

另外, 有人提出, 近年来, 医学生的过度扩张, 已成为医学教育的一大“公害”, 成为医学界的一种潜在“威胁”。扩招直接导致入学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和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下降。

四、科技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的必然之路

近年来, 医学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多成果, 但从总体上看, 仍没有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教育模式上还没有出现全面性根本性的改革。新世纪的医学模式将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也将由重治轻防型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一体化转变。医务人员将走入社区、步入家庭, 针对社会成员进行身心健康教育, 进行生活方式卫生保健措施的指导和操作, 这对医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现在医学高职教育这种重职业特定技能, 轻未来发展;重专业知识, 轻复合知识;重技能操作, 轻素质培养的模式, 使学生不能很快很好地适应社会, 缺乏发展后劲。

转变现行的医学高职教育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面, 就要改变人文课程类型单一, 没有形成多种课程类型并存和互补的局面。在课程内容上, 许多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存在重复的现象, 而且没有很好的把现代、国际化的科学知识与传统思想文化结合起来, 把培养基本素质的公共性人文课程与培养专业素质的专业性人文课程结合起来。

转变现行的医学高职教育模式, 在教学模式方面, 就要改变狭窄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单向输入式”的旧模式, 向“多向智能开发式”的新模式转变。现代社会的发展, 使新生的科学知识以加速度甚至是爆炸式的速度急骤增长, 传统的把人的大脑仅视作储存知识的容器的“仓库理论”已经过时了。“单向输入”教学方法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阻碍了学生智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高职医学教育模式转变具体要实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单纯地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到获取应用性知识能力的方向转变;二是从经学式以记忆和刻板的操作为主的灌注式教学法, 向启发智能的方向转变;三是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向开辟多种课堂的方向转变;四是从以信息知识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向以方法论教育为主的方向转变。

摘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优化融合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历史使命。高等医学院校应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 积极探索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使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医学高职教育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2

3.2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中美术教师整体水平。初中美术教师应注意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树立人文教学观念,丰富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传达给学生,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对学生素质修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基础知识教学中,强调学生思想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引导,开拓学生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材内容的欣赏上,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安排难度适中的欣赏内容,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自主学习,对难度较大的美术作品,应对文化背景、创作环境、创作意图和表达的思想进行详细的分析解读,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互联网搜集更多信息,进行深入了解。

3.3重视美术教育投入:学校应平衡升学率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引导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教育理念的更新势在必行,增加美术教育的投入是未来优化初中教育体系的必然途径。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应注重结合课外、校外教学,与国际教育接轨,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如增加学校图书馆美术学习资料,开设美术长廊或展馆,展示大师美术作品和优秀的学生作品,还可以同地方的美术机构合作组织大型的集体活动,给学生更加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3.4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错误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演示大家喜闻乐见的优质节目或动画,引入课程或作为作业布置,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将课程学习同实际生活相结合,如观看画展、进行户外写生和生活体验等,使学生真正的爱上美术学科。此外,由于美术本身就具有人文属性,还可以同其他学科进行联合教学,如音乐、历史、文学文化等,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如在学习色彩知识时,可以增加趣味的游戏,如联想描写色彩的成语或诗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结束语美术教育在初中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虽然数学、语文等科目作为教育目标的重点课程,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略美术课程的学习,相反,通过美术教育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缓解学习的精神压力,更有利于学生对“主科”的学习。因此,应促进初中美术教育同人文教育的结合,使美术教育真正的发挥塑造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3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时代发展的价值诉求

1.当代教育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历史地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分野到融合的漫长过程,两者在相互抗争中交错发展。在古代教育中,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不需要学校教育来反映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节,因而导致在学校教育内容中人文科学占主导地位,自然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微乎其微,学校成为上演人文学科的主阵地,如我国古代教育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书》、《礼》、《易》、《春秋》等,欧洲中世纪大学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都关注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19世纪以后,伴随欧洲机器大工业的兴起和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工业化社会对生产者的科学知识与操作技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关注科学知识传授和劳动技能的训练,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结合。一种以开发人力、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科学教育思想开始诞生,并在后继的学校教育中地位渐升。而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内,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日新月异地变化,使得科学教育的地位空前提升,并演化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教育思潮,主导着学校教育,人文教育在与之抗争中屈居下风,退至次要位置。

20世纪70年代之后,尽管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价值得到人们的认可,但其负面效应同样值得人们反思探究,人们所面临的种种社会挑战和精神危机不得不使人们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一度被科学发展所遗弃的“人文”,因而充满着对人类社会自身终极关怀的人文教育开始复苏涌动,找回了其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位置。

不可否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有其自身的合理内核和社会价值。科学教育在于传播科学知识、培植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求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其操作要义指向于“是什么”的问题;而人文教育作为一种传授人文知识、培植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求善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其操作要义指向于“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毫无疑问,只有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真正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等一系列交织的问题,方能显现教育的内在魅力,方能体现教育的本质和现实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割裂,或重一方而轻另一面的教育,都是不完善的教育。

社会的发展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教育的自身完善和固有功能的挥发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早初的对垒抗争到融合统一,两者在当代社会“握手言和”昭示了如是道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代教育不可缺失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融合是当代教育的必然。

2.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当代社会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然改版重构,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为内在动力,其基础是知识,关键是人才。当今社会,伴随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型的速度加快,学科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已越来越明显,学科间的界限和隔阂正在消解。由于知识性质的变化,过去关于知识是中立的、客观的这一普通定位,在后现代视域中正在转化为境域的、文化的和有价值的,人文知识的价值正在提升,这也极大地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由于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也决定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当代教育应肩负的历史使命。由于知识经济社会大量需要创新型人才和国际通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必然是复合型人才,必然是一种既通晓科学知识,有宽厚的人文素养的人才,必然是一种既有不断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科学精神,又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优良品质和健全个性的人才。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把高素质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之道,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虽然发展的重心在于科学与技术,关注点在科学和工程学,但并不否认人文科学的价值,强调文理相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人文课作为理工各科学生的第二主修课。格雷院长认为,麻省理工学院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人文教育对工程技术人员丰富自身很有必要,这种做法很可能对美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也是为生活做准备,学生接受教育整体的环境很重要。[1]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复兴,仅仅依靠科学技术这一单一的力量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先进科学理论的引领,没有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支撑,没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是不可能的事情。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理论创新的先导,也是培植民族精神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同时,自然科学要真正地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必须通过人文科学加以导引和规范,而其承传与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文科学的整合和中介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认为,人文,不仅直接关系着个人的人性与灵性,而且严重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强弱与社会进退。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这个民族实质上就消亡了,就是“不打自垮”。国家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关键是民族凝聚力,此即对人文文化的认同。社会进步退让,取决于科学技术、物质文明与人文文化、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没有先进的人文文化、高度的精神文明,而只有发达的科学技术、高度的物质文明,这是人类最严重的危险,乃至是毁灭之灾。[2]

实现社会和谐,构建美好社会,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根据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特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的方式构建和谐教育。因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素中,蕴含着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规设,彰显着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体现着人的知识、道德、情感和心灵的内在结合,也必然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培育和谐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和谐社会构建,既需要科学技术的推力,更需要人文科学的助力。其实,随着人类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并相互发生作用的趋势已日渐明朗。自然科学的发展必须借助于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其明晰方向,而人文科学的研究更需要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自然科学的技术力量支持。在人才的培养规格上,人为地割裂两者的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和谐社会构建所需的全面发展人才,同时也不利于“科学”的真正发展。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也是人类社会在现代化目标追逐中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在现代化的乐园中,亮点与阴影、欢乐与痛苦并存。伴随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在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恩泽的同时,其身心也正在承受着高科技负面效应的煎熬。高科技也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毁灭性战争、贫富悬殊加剧、道德的颓丧、亲情缺失、人际紧张、信仰危机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问题不断浮现,也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如是说:“所有的国家都承认,发展是必需的,而发展意味着要具有一种科学精神。发展中国家只有把科学吸收到它们的传统文化中去,把世界思潮吸收到它们自己的民族生活中去,才能更新自己而又保持它们的民族特点。一个文化,只有它自己能够变革,才能生存下去。”[3]因此,如何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如何有效构建和谐社会,教育的作用无比巨大。重理轻文,强调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做法难以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因为,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教育才能真正地回应时代呼唤。现代化的困境呼唤民众人文素养提高,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并重。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必由之路

基于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对我国新世纪的教育方针进行全新规设: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方针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兼顾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对“劳动者”素质作出全新设定,目标取向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这是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决定着人才的培养方向。

当今时代,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是经济一体化和东西方文化思潮激荡交融的时代,它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有全新的知识构成和心智模式,必须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能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人文艺术方法结合起来,并具有终身学习、创新、创业、服务的精神和能力。尽管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十分丰富,但对于当代学生发展而言,主要是指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应是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身体与心理及其自然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在教育过程中,仅靠单一的技能训练或某一学科知识的传递是难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也如爱因斯坦所言,学校教育不能培养“为谋生而学习的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而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4]没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手不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但理性反思当前人才培养现状,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过窄。由于学科本位主义浓重,整个教育是严格按照狭窄的“专业”铺展运行,教学程序是严格按学科内容构设,学生也是围绕所预设的方向“自我完善”,文理分家,画地为牢,互不干涉,缺乏整合,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过窄。二是创新能力不高。“三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把教学看作是知识经验的传递系统,片面地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把学生目光定格在书本之上,行为禁锢在校园之内,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相对薄弱。三是功利主义浓重。重视显性价值效应的学科学习,学习完全围绕着考试进行。学习的“工具——功利”意识无形放大,造成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相对下降。四是人文素质偏低。由于“科技至上”思潮的流行,重理轻文,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加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念左右,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个人的荣辱观和人生观倾斜,集体主义思想淡化,团队精神欠缺,法制意识不强,社会公德较差,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下降,这与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人才不吻合。这就要求我们从基础教育做起,改变当前教育过程中的纯功利化的倾向,加强人文关照,营建良好的人文发展环境,为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发展失衡,人文教育十分薄弱,重理轻文现象十分严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重分离,缺乏沟通,导致了学生人文科学知识贫乏,自我中心主义膨胀,缺乏良好的个性品质,文化熏陶不是,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民族精神淡化,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文化的甄别和过滤能力较差,影响了青少年一代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可以说,在素质教育主旋律唱响的今天,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稳定推行,它不仅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和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也是我们的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回应。

知识经济社会要求当代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构成和能力组合;具有竞争意识、自主意识、法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开放精神;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创新型人才应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非片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而非单一能力发展的人,他不仅要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还应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审慎、勇气、克制、仁慈以及明智、思想独立、智慧、幽默和活力等品质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特征”,“知识是美德的必要前提,而知识本身不是教育目的。”[5]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应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支柱。在人才素质的构成要素上,文化素质是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以文化素质为切入口,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这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打造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两者的粘结度,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在教育过程中,仅强调自然科学人才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同等重要是不够的,更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重视学生的能力优化组合,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而非仅仅强调某一“科”或某一“育”,才能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郝平,程建芬.创新与挑战——世界名校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5-136.

[2]杨叔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1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1-122.

[4]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70.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4

1 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

科学诞生之初就有了人文文化。人文文化是一个很大、很广的词汇, 它不仅包含着每个人的个人素养, 还展现了集体的精神面貌, 比如远古时期的人类集聚、现在的城市。20世纪, 斯诺提出, 科技与人文是对立的, 正在分割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这个问题提出后, 各个国家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意识到了两种文化分裂产生的后果。20世纪, 科技文化盛行, 但科技是把双刃剑, 是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严重问题。在斯诺提出该问题后, 各个国家均提出了共同发展、和谐进步, 将两种文化融合的策略。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如何具有可持续的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运用科技的力量和人类的头脑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中创造最完美、最舒适的环境设计。本着以人文为中心的想法, 使科技走向原生态, 回归大自然。因此, 现代化环境艺术的中心思想即将两种文化相结合。科技人文共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为居住环境提供了最方便的工具材料、基础设施等, 而人文能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完美。人文与科技的融合能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文明生活的双重需要。因此, 完美融合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是生态环境与科学力量在环艺中的完美展现。

2 环艺设计的本质

环境艺术即绿色、科学的艺术。城市规划、园林艺术、雕塑建筑和壁画等艺术都属于环境艺术, 其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环境的恶化, 人类遭遇了能源危机。同时, 人类进行着深切的反思。环境艺术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艺术, 应使自然环境和谐、完美, 且能利用科技进行修饰和改造, 这是人类主观创造的一种, 并不是一个或多个设计师就可以做到的, 其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人们耳闻目睹的一切事物, 包括山水、草木、建筑、声音和衣服等, 都可以称为艺术。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即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在科技的力量下变得更舒适、更持久, 使两者形成一个循环。因此, 应利用科技的力量积极地使用新技术、新想法。

3 环艺设计是人与自然融合的桥梁

从远古时期到现在的社会, 从远古的自然环境到现在的社会环境, 人类经历了沧海桑田, 自然环境也变得岌岌可危。因此, 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环境艺术设计, 应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设计城市、塑造环境艺术, 利用科学技术规划环境。从世界范围看, 花艺设计火速发展, 并经过很多设计师的努力, 当今的设计都已能熟练掌握并有效地运用高科技的力量探讨人们的生存环境。

目前, 国际上已承认的三条设计基本原则分别为:有利于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使用者、欣赏者的身体健康;使使用者的精神和谐、身心愉悦。这是园艺设计中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因此, 要在利用自然科技、人文力量设计环境时考虑持续性战略计划, 使科技与人文在环艺的利用下得到充分发挥。

4 结束语

环艺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会以人文为主、以科学技术为辅, 做到共同发展、相互协调, 使科技融合进自然, 在自然中存在科学。做到相互结合、完美。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将是这两种文化的完美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也会成为两种文化融合的纽带。

参考文献

[1]邬琦姝.谈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发展[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4) .

[2]李乐山.设计调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5

摘要: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高分低能的人才逐渐被淘汰,因此,基于这一教育背景,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融合人文教育。从人类发展的趋势来看,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必然的,因此学校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积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从而促进科学发展。主要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中地理;融合策略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就我国社会的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现状来看,其中存在严重的缺失问题。归根究底在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扩大,使得国内民众受各国思潮影响,造成价值观动摇、道德缺失等,进而引发巨大的矛盾冲突,并导致人们逐渐形成金钱或物质至上的错误价值观。因此,基于这种情况,各界学者普遍指出在教育教学阶段,要加强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注人文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难发现,当前人地关系非常紧张,自然环境更是遭到严重破坏,还有各种资源短缺等问题屡见不鲜,以至于人类社会发展受到阻碍。同时也表明人文精神缺失,是制约社会发展等的主要原因。因此,人地关系的合理管理,人文精神及其素质的培养,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要想提高人文素质,就需要从学生阶段着手。地理知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地理教师既要重视地理教学,又要积极渗透人文教育,引导学生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进而自觉自主地爱护、保护环境,并通过人文精神引导,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充分提高其整体素质。同时人文精神作用的发挥,可以促进社会、人地的和谐发展。另外,引导学生构建人文精神,可以加深其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地理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中地理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策略

1.激发兴趣,增强科学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探究精神和观察力的培养。比如,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中,可设置如下情节:二战前德国人向本部上报盟军登录的消息,然而本部并未给出指示,盟军最终顺利登录,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通过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参与讨论,不但可以培养其探究精神,更能增强其创造性意识与思维。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产生疑问才能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进而不断推动科学发展。由此可见,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如海地扩张说、大陆漂移说等,均是建立在质疑基础之上,再结合具体海底岩石和陆地形状所创立的,就以其中的“大陆漂移说”来说,它的创立是维格根据海岸线吻合现象提出的。总之,要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与激发,可通过强化逆向思维,积极训练其求异思维,组织实践活动等,使学生恍然大悟,踊跃表述自己的见解。

2.结合实际,培养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实质上就是理论知识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对学生毫无吸引力,难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因此,要实现高效地理教学,关键是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更何况当前的地理课程考试,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人文地理综合知识的能力也非常重视。比如,我国的酸雨为什么以硫酸性为主,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积极分析,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而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只要与水结合,就会形成硫酸性酸雨。针对这个结论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化,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条件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在实践中证实结论。另外,地理教学中还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运用正确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并将地理理论转化为能力。总之,人文精神培养必须立足实际,做到实事求是,通过增强其动手实践能力,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同时实践也是学生深刻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和谐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

3.构建科学地域观念

地理最鲜明的特征即地域性,特别是人文地理中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具有非常典型的区域化特点,因此,地理文化之间的差异非常巨大。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人文地理知识教学,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并树立起多元化、多样性的区域及地域文化意识。世界文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均不同,而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域差异。因此,让学生尊重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也是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在高中地理人文主义精神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理解和意识到不同区域文化发展的差异及其多样性的重要作用,使其积极构建科学地域观,为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奠定基础。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自觉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地理课程的教学特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走进地理课程,同时还要注意将书本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对学生而言学习地理知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未来的生活,并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因此,这就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杜志忠.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融合性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

[2]赵仁静.高中地理教学中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本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6).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6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在校人数已占我国高校在校人数的半壁江山,但是从培养目标上看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这既背离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初衷,也给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加强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成人”的视角,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分析阐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的融合的重要性及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融合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定义阐析

1、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偏重于技能型,专业设置体现职业性,课程内容注重应用型,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条件设备体现仿真型,师资队伍是双师型。从技能型的角度来看,职业技能包含专业技能、心智技能和基本技能。其中专业技能是主体,心智技能是内核,基本技能是支撑,这三者有主次之分,但又相互依存,不可或缺。受过高职教育的大学生具备专业技能是从事职业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市场对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

2、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意义

1、是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学生来说,职业技术是谋生的技能,技能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物质回馈上的区别,通常技能水平越高,回馈越高,反之亦然,但有时候也不绝对,并与靠体力谋生有本质区别。人文素质水平高低可以体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端正,也可以说是待人接物的水平如何,主要从幸福感上表现出来。两者的有效融合是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果只有职业技术,缺乏人文素质,则只能停留在最基本的谋生基础上;反之,如果只有人文素质,职业技能不高,则人文素质不能有效体现,更缺乏在社会中立足的本领。只有内外兼修,促进硬本领与软实力的共同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是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4年8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鲜明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院校,在突出技能型的同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

3、是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任何一个单位用人首先需要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知识,这是用人的基本条件;其次还需要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这两个方面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基本要求,因为用人单位不同于学校这类培养人才的单位,它如果培养一个人不仅需要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还要担心培养的人才跳槽的可能性。现在所说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有时候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这就倒逼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现状

(1)、领导重视层度不同。高职院校领导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程度比人文素质教育要高。一是干部选拔上,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干部大多从事过专业技术教育,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干部相对较少。二是经费投入上,专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一般占学院教学经费投入的三分之二以上,远远超过人文素质教育的经费投入。三是专业技术教育的学时安排数量,师资力量的引进力度等远远超过了人文素质教育。

(2)、课程设置不一。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从培养本目标出发重点突出了应用技能型,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一是技术教育占据了课堂的主流,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以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的形式出现。在课程设置上两者发展不平衡,有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熏陶的倾向。二是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未能交叉融合进行,而是各自为政。三是在教学效果评价上专业技术教育要求更严更高,更见实效;人文素质教育本身比较务虚,不易量化考核,在评价上也可有可无。

(3)、教师综合素质不高。高职院校有的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技能不熟,不能胜任教学任务,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愿望。二是日常行为不能约束自身言行,在学生面前表现的举止粗俗、不雅,给学生造成了老师就是这样的素质,我也可以这样的印象。三是有个别教师道德品质败坏,利用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崇拜心理玩弄女学生,既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深深伤害,更败坏了教师队伍的名誉。

(4)、校园文化熏陶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喊口号、搞形式、走过场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一是校园文化大多以学生活动的形式体现,学生活动的开展以吃喝玩乐为主,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传承少。二是活动开展讲场面、搞形式、内涵不足,即使有时候想表现出内涵,也仅仅体现喊口号上,行为上表现不明显。三是校园活动的专业性和艺术性不够突出,没有将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在学生活动中实践运用出来。

(5)、学生的个体有差异。有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急功近利、金钱至上、关系第一、道德品质低下的现象。一是在学习生活中突出自我利益,不肯吃亏。二是碰见困难和问题,首先不是找方法,而是想通过花钱或找关系解决。三是不懂得感恩,别人为其做了一百件好事,只要有一件没做好,就心生怨恨。四是对待感情如同儿戏,以玩弄异性为荣,没有荣辱感,道德品质低下。五是对待技能学习能混就混,为人处世投机取巧等。这是人文素质严重匮乏的具体表现。

2、原因分析

(1)、观念因素。高职院校领导层没有在观念上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一是高职院校的领导层从学院发展的自身角度出发,为迎合市场需要,培养的学生以就业为目标,注重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实践、轻德育的现象。二是学院领导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没有整体规划,针对性不强,上行下效,没有在全院形成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共识,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全员育人的氛围。观念上的错位,进而导致行动上重视程度不同,两者发展情况也产生了差距。这两种现象不仅削弱了人文素质教育,还为高等教育留下了隐患。如:学生群体矛盾频发影响校园安全稳定,学生职场的可持续发展等等。

(2)、课程体系设置因素。一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专业针对性很强。二是自从国家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开始借鉴,学习本科院校素质教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但许多学校课程设置简单,流于形式,那些与市场经济和现实紧密联系的选修课几乎没有。三是有些学校选修课不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实际需要开设,而是本末倒置让老师选课程,再决定开设。各校开设最多的也是国家硬性规定的“两课”,其他人文素质课程作为必修课的几乎没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顶层设计。

(3)、教师因素。一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学校合并升级而成,中专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学历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不宽广,人文知识不扎实,综合素质不高。而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人处世的原则、治学精神、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有些学校的辅导员只管学生日常生活及政治思想表现,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关心不够。而任课老师只关心学生对自己所授课程的学习,不管学生日常表现。三是教学管理人员通常只管本部门的工作,缺少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更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

(4)、校园文化氛围因素。校园文化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相对于第一课堂的专业教育来说,通过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各级各类社团文化活动,对提高或者说潜移默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流于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内涵建设不足。学生活动的开展没有从高尚的人格塑造、优雅的气质培养、良好的修养锻炼等人文素质提高入手,更多的是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缺乏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正确理解,更没有从大学生“成人”的角度加以引导和教育。

(5)、校外因素。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较差,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过很多的挫折和失败,这其中有家庭环境的因素,也有社上不良风气带来的影响等等。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实反映了他所处的外部环境。主要原因一是有的学生家长自身素质较差,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轻则呵斥,重则打骂,养成了孩子胆小自卑或倔强不讲理的性格。二是有的学生受到社会上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腐朽思想影响,为了追求享受和物质利益,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讲仁义道德,缺乏“为人”的准则。

四、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途径

(1)、转变办学理念。高职院校决策层思想上要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职业技术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把职业技术比作学生的硬实力,那么人文素质就是软实力,这可看做学生成长成才的两极,只有两者协调平衡发展,让学生技能精湛,人文素质高,才能使其真正意义上“成人”。其次,决策层要在办学经费、政策、人事安排上向人文素质教育倾斜,在校内形成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加大力度弥补这个短板,使之经过一个阶段达到与职业教育同等水平,则学校的发展会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再者,学院领导要在行动上主动谋划人文素质教育学科发展的方针办法。一是要把自身优秀的人文素质通过各种渠道向师生进行传帮带。比如近些年一些大学校长利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向广大师生传经送道,弘扬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就受到很大欢迎,社会影响也很大。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所处平台的优势。高职院校领导因工作需要每年各种学习考察交流比较频繁,在这过程中可把先进的理念、办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我所用,以此推动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2)、改革课程设置。一是要增加人文素质学科学时。针对人文素质学科教学和实践环节相对职业技术教育学时较少的情况,要明显增加人文素质学科的学时,使之达到技能教育相同或接近的水平。做到小平同志说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二是各校要切合实际安排人文素质课程,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每所学校素人文素质教育发展情况不一样,校情和学生素质也不一样,有的学校做得好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另外一个学校可能就不见得行得通。所以一定要清醒定位,围绕培养目标,紧密与市场相联系,从实际出发设置人文素质课程。避免橘生南为橘,生北为枳的情况。三是要加强人文素质学科课程的顶层设计。首先无论是人文素质选修课或必修课,还是国家要求必设的“两课”,都是人文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课程的设置一定要科学规划,要请熟悉校情学情的校内外行业专家科学规划设计人文素质学科,负责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部门也要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如学工部、团委、工会、思政处等等。做到要先有课程,再围绕课程聘请或培养教师,杜绝出现因师设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思想处和基础教育部职责的情况。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成败起关键作用。所谓方针政策定了,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一定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引导以往由中专学校合并升级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转变观念,不能按照过去教育管理中专生那样来应对高职院校学生;帮助他们拓展知识结构和知识面,提高自身人文知识,以较高的综合素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二是新进教师要有严进严管的原则。首先用科学的方法考察新进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技能和人文素质,这是其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其次要避免新进人员入职后被校内遗留下来的一些不良风气所影响,从而同流合污,恶性循环。三是待遇上要给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提高。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老师大多是文科专业出身,收入来源局限于工资和课酬,不像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收入渠道广,还可以运用技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而创收,所以适当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待遇,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有利于队伍的稳定和安心从事教学工作。

(4)、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上个世纪9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校园文化氛围好比泡菜汤,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莘莘学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一要突出校园文化的专业性和艺术性。专业性体现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在第二课堂的有效延伸,艺术性体现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校园文化的建设围绕专业性和艺术性开展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二要加强社团指导老师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指导老师的作用很关键,相较于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相对不高,社团干部在开展社团工作时对指导老师的依赖较大,所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指导老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具有战斗力的社团指导老师队伍,对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牌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要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培养。社团干部是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执行者,对校园文化的繁荣昌盛起着重要作用。而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社团干部的成长往往是一年培养,一年使用,培养使用周期短,所以做好社团干部的培养工作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步骤。

(5)、加强学校与学生有交集的校外关系沟通。学生能否“成人”,除了校园的学习之外,校外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学校作为培养单位要主动与学生有交集的校外关系沟通联系,做到育人环节无死角。一是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辅导员可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末和离校实习前通过写信或打电话的方式与家长沟通,把学生在校表现做个通报,向家长告知学校安排学生校外实习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家校互动,让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充分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做到“有的放矢”的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避免有些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给学生带来伤害,甚至是让学生走向极端,既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难度,也容易发生家庭悲剧。二是要利用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校外各类实习实训的机会,结合行业发展、市场的变化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用最真实生动的案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是要加强与学生实习单位的沟通。辅导员在学生离校后要和学生实习单位领导保持沟通,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也可以把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带回学校,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提供一手资料。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成人”,其次才是成才。“成人”是要让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融入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中,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成才是市场和学生家长对高校的期望,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深刻阐明了技术和人文的关系。对高校来讲,育人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高职院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是要在党的教育方针下,一手抓专业技能学习,一手抓人文素质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发展,才能实现育人的培养目标,才能满足市场和家长的期望,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高校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朱耀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8.

[2]刘科.全球化视角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9(4):75-78.

[3]金燕.高职人文教育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2,(1).

[4]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12(1):25-42.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7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爱因斯坦曾经说道:“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意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 一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必然是把科学和人文知识相融合, 提高科学认知与运用水平, 对价值观念具有判断与选择能力的教育。

1. 人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系, 同时也要有对精神的体验与享受。同时满足人的外在物质和内在精神的发展需要则要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才能实现。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 (learning to do) 与学习做人 (learning to be) 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 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 养成人文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关心物质世界的同时, 也关注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 科学和人文精神因此有了更高层次的融合。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 人文理论也需要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理论来充实和支撑,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人文理念的正确引导, 才能使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 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 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走向。

2. 教育发展趋势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加强人文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把培养更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美国教育在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 也非常注重人文教育。相比较而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形式单一, 偏重政治理论课程, 只是把人文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 削弱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 因此不易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也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

所以这两种教育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必需的, 让大学生既会做学问, 又会做事, 更会做人, 这也是现代大学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二、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教育的作用对象, 既是工具, 也是目的本身。要达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目的, 应致力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停留在知识灌输的传统定位上, 而应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 以科学和人文知识作为实体内容, 以人文素养——“价值理性”、科学素养——“工具理性”作为价值取向, 在追求自然、社会、人自身规律的过程中要合乎客观发展规律, 合乎主体目的, 尊重主体价值, 进而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教育主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协调发展。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的途径

1. 树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统一的教育办学理念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的前提。教育观念建立在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 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当今社会, 人们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逐渐提高了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视。

(2) 树立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 培养人的个性特长, 开发创新能力以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双翼,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社会的需要, 而在此基础上,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又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要首先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因而,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就成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引导与坐标。

2. 重视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1) 开发、构建、实践多种教学模式, 积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 重视实践教学, 改善评估方式, 加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力度, 使科学教育课程建设产生质的飞跃;将应用型教学理念贯彻教学过程始终,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使学生夯实基础, 提升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水平, 在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互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确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授课方式应由连续式细节授课转变为跳跃式平台教育, 教学形式应由单一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多样式互动教学。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促使其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与科学、人文素养融合的研究在个性发展、文化传承发展、完善教育等方面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3. 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 为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而努力。其好处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识应用于实际, 并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 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增加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精神, 从而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摘要: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 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如果将教育中的人当成一种“工具”, 而忽视他的价值、本质、需要, 则是对教育生命本质的漠视, 并将教育引向“工具化”的歧路。因此, 教育必须将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 创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新的科技文化理念模式, 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技,教育,素养,人文

参考文献

[1]龚光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37-40.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 篇8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融合,统一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最为重要的两种因素, 相对应的, 在学科知识体系上就有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 在教育的分类中也就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认为:教育是人类最为复杂的两项工程之一。但是不管教育的内容如何复杂, 如何包罗万象, 总不外乎两大类即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

1 科学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科学教育是指通过向人们传播自然科学技术知识, 开发人的智力, 从而达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 促进人类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目的的教育。而科学教育所具有的两个最为重要特点是功利性与实用性, 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已不再注重关心自然是什么样的了, 而更关心的是如何能够利用自然为自己做些什么, 即人类由最初对自然的冥想转为后来对自然的实用。同时科学教育也传承了古希腊的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 在强调功利性与实用性的同时, 仍强调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的发展提升了人类的智慧, 拓宽了人类认识的领域, 同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使人类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中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人文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何谓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人文精神, 它是通过知识的传播和环境的熏陶等方式将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人文科学知识内化为人的人格、修养和气质, 使之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并将人类历代所积累的精神智慧、心性的精粹和经验智慧传授给下一代, 使之能够洞察人性, 理解人的生存的目的与意义, 完善其心智、净化其心灵, 从而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同时现代的人文教育也是针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人性的束缚和扭曲而提出来的, 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完整性和健全性人格的人。

因此, 一个完整的教育必须是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组合而成的,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只是教育的一半, 它们各有其自身的价值, 但又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它们相辅相成, 相互补充, 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怀特海就曾经说过: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 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

3 专业化及功利化教育的偏颇

但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分工也越来越细,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以发展本国经济为最主要的目标, 而科技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科技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 甚至出现了科技的崇拜, 这样, 就使现代科技与人文出现了严重的分离, 这种现象在教育上则表现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严重分裂, 并且在学科上表现为过分的强调专业化和功利化。这时的人们将谋生的首要工具几乎定位为对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 这时的教育也失去了培养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终目标, 陷入了一味地追求功利性与实用性的泥浊之中, 与之相适应的则是过窄的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和机械化的教育方法, 这使得理工科的学生由于受不到人文情操、人文精神的陶冶而缺乏必备的、良好的人文素质;而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生来说, 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 而在以后的学术研究和工作中不懂得使用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 甚至会出现漠视科学精神的现象。教育的专业化、功利化与实用化只会让学生片面地注重获取其以后谋生的手段, 而失去对自己人格、心性、修养和气质等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样, 就会使人文学科的学生日后过于世俗并学会投机钻营和趋炎附势, 失去了其应有的做人的人格品性;更会使理工科的学生日后仅仅从功利性和实用性上片面地理解科技和从事科研活动, 同时也会使他们变得麻木、狂妄甚至变得冷酷无情, 从而也会加剧科技的非人性化。正如斯诺在分析两种文化分裂原因时所说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专业化教育的狂热推崇……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有一种使我们的社会模式僵化的倾向。” (1) 同时, 许多教育家也针对现在过分的专业化和功利化的教育不断地呼吁说, 如果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只会依自己学科的内部标准来评判事物, 那就不能成为真正的高等教育。真正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既能够掌握自己学科的内部标准, 同时也能够用其它学科的方法和原理即所谓的外部标准来衡量和评判自己的学科, 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学科的优势及局限性。但是, 在现代高科技发展的时代, “教育已成了实利的下贱侍女, 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陷入了功利主义, 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病, 一个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 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 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 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 (2)

4 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其实, 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由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所构成的整体,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科学教育虽然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 但它只能够体现培养人力的教育作用, 而不能够起到提升人性的作用。很好地提升人性, 使人具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使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完美的心灵, 这是人文教育的目的。人文教育是教会人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社会、如何更好地了解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教育。科学教育是在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教会人们怎样做事, 而人文教育则在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心灵的过程中教会人们什么事是应该做的、什么事是不该做的。对于现代社会的这种只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半人教育”, 如果任其继续下去, 其结果只能加速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因而, 要走出现行学校的专业化教育偏颇的困境, 关键是要真正的重视素质教育, 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过程, 才是完整的教育, 才是绿色的教育。“这个‘绿’字, 象征着一种文化与文明, 即作为教育的目标, 又作为教育内容与方法, 而其思想与观念这一核心, 就是素质教育。这样, 我们的大学所培养出的学生必将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是主动、全面而健康发展的高素质的毕业生与高度负责任的公民。” (3)

当然,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 其实质是指两种教育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 其目的和原则是:“其目的就是要陶冶人格, 开阔视野, 传承文化, 提高思想境界, 用一句话来概括, 就是要培养出集真善美于一身的高素质的人才。其原则是应强调默化、相互渗透、融合古今、贯通中西。” (4)

因此, 要真正更好地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 我们就必须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4.1 端正教育理念是前提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等教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拓展。它对人的个性的完善及人的创新能力的开发, 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的全面进步都起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并且其作用还在不断地增强。尤其是在当今社会, 人们越来越鲜明地意识到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发展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不可或缺的双翼时,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及相互统一的社会需求也就变得越来越强烈, 这种需求在高等教育领域, 首先就必然的体现在要求端正教育理念, 即确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统一的教学理念, 确立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也就是说“一旦教育目的确定了, 它就制约着人们如何去选择内容、方法与手段。” (5)

4.2 改革教育体制是根本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分离, 从根本上来说也是教育体制的原因。在现行的高等院校, 人文学科与自然、技术学科划分越来越明显, 专业划分也越来越细, 甚至国家还专门成立了一大批独立的文、理、工学院及专门的技术学院。这就必然强化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分离, 致使二者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虽然后来国家教育部实施了一系列合并高校、合并专业的措施, 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的规模、实现了高校的资源共享、学科交又及优势互补, 目的是以此来打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分离现状。但是, 这些举措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想在根本上打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分离的现状, 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 就必须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上下功夫, 从根本上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4.3 合理的调整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是关键

要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 在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高等院校, 关键是要合理地调整学校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 使课程设置及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富有前瞻性的思维方式, 有利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与统一。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加懂得如何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 更加明确人类生存的意义,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使缺乏人文知识的理工科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人文学科能使一个人变得更加完美和纯粹”。

4.4 创建校园文化环境是媒介

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历来也是教育家们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所谓的“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其实也就是指环境对人的影响, 因此, 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精神熏陶的作用我们不可低估。学校的环境一般包括学校的历史的传统、学术的风尚、管理的作风、课外的活动、群体的气氛、社团的生活、景观的布置和建筑的风格等等。学校环境的营造和设计风格可以反映出教育者对未来社会的理想与追求, 也可以反映出了他们对寄予希望的下一代的社会主人翁的形象要求。如果学校的环境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着文化与精神的熏陶,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在这样一种文化环境中,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学校的管理规范、纪律严明, 但同时又能够体现出学生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学生的课余生活及社团生活丰富多彩;学术思想自由而开放,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样, 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媒介也可以间接地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

参考文献

[1][英]C·P·斯诺.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M].陈恒六.刘兵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3.

[2][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60~61.

[3]杨叔子.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1) :23~24.

[4]顾秉林.促进人文、艺术、科学教育的融合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4) :1.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9

1 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在中国古代汉语中,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1]它是与反映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而言的。它最初见于《易经》, 《易·贲》说:“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有关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的自然现象叫天文;而诸如诗、书、礼、乐等人类社会文化现象则叫人文。因此, “人文”是指人本身或与人有关的种种社会文化现象, 而不是人之外的自然现象, 并且也不包括诸如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等具有制度性的社会现象。总之, 人文既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也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而人文关怀则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的主体、地位、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等。人文关怀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人本文化, 一种人文情节, 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 重视人的作用, 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精神和人的主体性, 是对人生命存在价值的终极关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并且, 在马克思的许多著作中都包含着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 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马克思认为, 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推动社会发展, 满足自己需要, 并逐步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使人类最终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指出,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

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融合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倡导和彰显, 亦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既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为其发展提供了保障条件。

第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由于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传播、知识灌输, 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广, 但实践能力缺乏。此外, 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注重教师的参与, 而忽视学生的感受;教师照本宣科, 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导致了学生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状况评价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但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看, 主要是我国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 而要改变这种状况, 有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在人文关怀的高度,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发展。

第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人, “始终是与作为整体的人有关。”[3]正如卢梭认为, 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由的生存, 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所以“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们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是一个历史概念, 不同社会, 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 不只是单个人的发展, 而是指“每个人”、“任何人”, 即“全体社会成员都普遍地得到发展”, 包括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在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中得到自由发展, 人的才能得到多方面发展, 并随着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 以及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发展。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 而且要促进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实现全面发展。由此可见,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的, 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基本体现。

第三,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 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 但也并不排斥人文关怀, 相反, 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呼唤人文关怀。因为, 建立在人文关怀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满足其内在的精神需求, 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和谐社会需要造就大量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 和谐社会要求在教育领域就是要实现和谐教育, 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的状态,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融合的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首先应转变传统教学方式, 采用灵活、多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传统教学法重理论传播、轻独立思考, 重知识灌输、轻思辩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 往往是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书本为中心, 采取满堂灌式的、单向交流式的教学方式, 漠视学生的主体性, 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缺乏师生双向互动的交流。在教学中, 学生理论知识虽然得到了不断的灌输, 但理论应用能力却没有提高。为了避免以上弊病, 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师生双向互动式教学;可以采用“启而有发”、“启而能发”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启迪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给学生与教师之间搭建一个自由、平等的对话平台, 在平等的交流中, 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在认识上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下转117页) (上接115页)

其次, 在加强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 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 并不需要整齐划一的学生, 因此, 学生的个性应该得到充分发挥, 扬其长处, 避其短处。所以, 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用爱心去理解学生、关怀学生, 特别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 只有这样, 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符合人的本性的基本要求。

再次,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人文内涵。通过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内涵,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寓思想政治理论课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之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最后, 努力营造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实施,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形成, 离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就难以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因此, 社会环境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社会环境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 同时, 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量, 具有强烈的导向和规范作用, 可以引导、约束学生个体的行为, 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基本道德规范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辞海 (缩印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3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2736.

【3】G.米亚拉雷:.教育科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32.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10

1 构建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篮球教育目标模式的必要性

1.1 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是国际高等教育和体育发展趋势

人文教育出现于15~16世纪, 并曾现出空前的繁荣。而随着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西方工业革命, 推动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 “唯科学主义”的盛行, 走上了否定人文科学的极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 人文主义开始复兴, 西方教育史上在这一时期出现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存在主义的教育理念对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理念的形成和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并逐渐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20世纪初期现代奥林匹克诞生, 现代体育在科学主义的推动下, 形成了西方现代体育的强势文化, 它以专业竞技和奥林匹克运动为发动机。到了20世纪70年代文艺复兴使得人文思潮扑面而来, 无论是西方思想家, 还是美国的新体育流派都对体育的人文价值观进行了论述, 至此, 世界范围内的体育项目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1.2 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贫乏、情感冲突、修养浅薄、人生追求低俗等人文教育缺失现象。其缺失的原因有:家庭、社会及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面对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我们将有何对策。2002年中国教育报刊登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中一片文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找到了答案, 其题目是《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 当时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的周远清在讲话中指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多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薄弱和人文与科学教育脱离已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 党和政府对此问题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2 构建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篮球教育目标模式的理论依据

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在继承前人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精华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他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首先是人的体力与智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其次是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发展;同时, 人的全面发展也包含了每个人富有个性特点的发展。总之, 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及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即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中的人的全面发展。此学说为篮球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框架。

2.2 人的双重生命观

哲学界认为人同时具有两种生命, 即“种生命”和“类生命”。“种生命”为人与动物所共有, 为自然给予, 非人所能自主;服从自然的法则, 与个体共存亡。“类生命”则是由人创生的自为生命, 仅仅属于人所特有。类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充分开发人的种生命。前者须以后者为性质规定, 后者则以前者为实体依托, 因此, 人的两重生命是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关, 这一理论观点为篮球教育目标的核心内容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3 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篮球教育目标模式

我们将以上学说理论作为依据, 构建了篮球教育的“科学—人性—健康—创造”四位一体的目标模式。科学目标即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的目标;人性目标即学生人性修炼的目标;健康目标即学生身心群发展的目标;创造目标即为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新的使命。

3.1 科学目标

篮球教育的科学目标即篮球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的目标。篮球教育的科学目标可分为知识类目标和实践技能类目标。知识类目标是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文化内涵与文化功能, 较系统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对篮球理论层面的问题能有所创新和发展, 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实践技能类目标是较系统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战术方法, 并能熟练地运用, 具有从事篮球教学、训练、竞赛组织和临场裁判的能力。

3.2 人性目标

人性是一切科学唯一稳固的基础。马克思认为, 这种特征主要指人在同自然、社会和自身三者的关系中, 所表现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实践属性。所谓修炼, 其源于印度佛教的修行, 其含义是纯洁心灵, 增进健康的普世性的育人思想。

篮球教育中对人性修炼的目标追求的是真善美的统一。“善”是主体理想通过物质手段向现实性的转化。实动总是受着善的尺度、人的价值尺度的规定和制约。“真”体现的是主客体的统一, 是本质上的统一, 是理性通过概念的抽象活动超感性所达到的结果。“美”体现的是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中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关系的自觉而现实的协调, 通过这种协调寻求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融洽和和谐。篮球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途径或手段, 其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是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的。在篮球教育中, 人性修炼目标即对学生的和谐价值观的追求, 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协作意识、关爱意识、公共精神、世界精神等方面的修为。

3.3 健康目标

健康目标即学生身心群发展的目标。人具有两种属性, 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 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种新的健康观念使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此模式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 又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 从而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任何一种教育不应当将人的躯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分割开来理解, 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篮球运动作为集体项目, 不仅具有这种健康教育功能, 更具有这种健康教育的使命, 在教育过程中要依据“生物—心理—社会”的健康模式, 加强学生的“身、心、群”的教育, 具体目标体现在学生的健壮的身体状况、健全的心理状况和较强的适应性、挫折承受力和抗压能力。

3.4 创造目标

21世纪是以科技为先导的时代, 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也正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开展创造教育是实现这种转轨的关键所在。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 创造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了民族的前途,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需加强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 人的创造素质是经过培养、锻炼而成的, 创造素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智力因素即学生的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因素;非智力因素 (情商) 即理想、信念、情感、兴趣、爱好、胆魄、意志、毅力等因素。其具体培养目标表现为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追求真理、坚定意志和信念等。

4 结语

构建体育院校“科学—人性—健康—创造”的篮球教育目标模式不仅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且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此目标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且有利于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43-68.

[2]王铁成, 宋丽媛.篮球教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21-28.

[3]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篮球文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7) .

[4]论三人制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

[5]常州高校篮球文化活动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科技信息, 2008 (32) .

[6]试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11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英语作为中职学生的必修课,它既是一种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把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突出人文教育,并把两者有机融合呢?

一、重视感情投资,融洽师生关系,树立服务意识

职业中学英语教师施教的对象一方面是心理压抑、厌倦学习的所谓“双差生”,一方面是充满活力、善于幻想、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年轻人,他们特别渴望情感体会、情感共鸣,特别希望能得到人格上的尊重。师生间友好相处,建立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探求知识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从“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传统角色中脱离出来,从凌驾于学生之上到主动为学生服务,真正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挚友,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知晓他们学习英语的甘苦,用博爱和厚爱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二、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改革把学生推上课堂的主体,即人文交互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天性,创造“敢说”的氛围。职中学生英语基础差,再加上害怕心理,他们在课堂上根本不敢读、不敢说。为了让学生的嘴动起来,我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不管讲对还是讲错,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发言一次就给一个“★”,一堂课结束后,比谁的“★”多,谁就是本课的最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打破了说的沉默,敢于发言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然后,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从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让学生用英语回答,比谁回答的次数多,正确率高,从而激发学生“想说、敢说”的热情,实现课堂的最佳教学效果。为了创造活泼、轻松的课堂环境,消除学生压抑、恐惧的心理,依据法国大教育家卢梭主张的“要以天性为师,不要以人为师”的理念,允许学生上英语课时可以任意调换座位,自由组合,这种志趣相投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不再害怕,能够大胆体验、交流。最后“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丰富多彩的情感或认知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活动为载体”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这也是人文精神的内容。

三、以鼓励表扬为主,加强正面教育

无论哪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引起教师的重视。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他们的心理、智力发育尚不成熟,教师不能以学生一时的表现来做“好生”、“差生”的定论,特别对于差生,更不能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扼杀其学习兴趣。教师要更多地从正面引导学生,不要吝惜使用“Good”“Very good”“You are clever”之类的赞美词,这些赞美词对学生来讲是极大的鼓舞,他会从内心感到高兴,从而会更加努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处于一种良好的情绪之中,处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从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如:“你读得很流利”,“你发言很响亮”,“你在小组讨论时很活跃”等等,这种激励性评价就像催化剂,增强了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这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

四、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文化气息,培养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正确认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从社会信仰、价值以及风土人情、文学艺术乃至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故常称为“社会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挖掘文化内涵,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助于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1)充分展示教材内容的自然美。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的母亲。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懂得尊重大自然其实就是尊重人类本身,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珍爱生命。(2)充分展示教材的社会美。课堂既是英语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英语教材中许多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伟大品格,崇高的思想感情,以及丰富的哲理,通过教者的传播阐释,学生自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3)充分展示教材的艺术美。中职英语教材以学生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为主题和內容,它本身反映这些生活时,采用最美的艺术形式塑造的艺术形象,把客观存在的美和审美情趣融为一体,给人展现出令人难忘的美的境界、美的事物,同时也是教材本身体现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魅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4)充分展示教材中的文化差异,为实现跨文化交际排除干扰。如中西方在称呼语、感谢和答谢、赞美、打招呼、隐私、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许多差异。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 Sir和Madam,而我们称Comrade;中国人初次见面时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在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学生创新个性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12

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重视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 是回归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目的的重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 其主要作用是培养高职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 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

由于高职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接受了比较系统的科学与人文知识教育, 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 加上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鲜明特点, 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留给通识教育的空间有限。因此, 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重点应从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普及转移到方法、态度和精神的培养上。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 科学教育的重点应为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人文教育的重点应在提升人文精神和培养职业道德方面。在教育实践中, 应注重科学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培养, 应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尤其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特殊性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特点, 其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较普通高等教育有明显区别, 具有特殊性。

(一) 高职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和技能培养不是相互对立, 而是互为促进和统一的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不同, 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与人文课程相比本科教育而言, 学时学分比例小, 学科系统性差。在一些高职院校, 受“唯专业教育论”的影响, 技能培训成为职业教育的唯一目标, 专业实践课与素质教育课的课程冲突问题严重, 素质教育里的科学与人文课程或是被排挤, 或是被砍掉, 有的即便开课, 也是有名无实。因此, 如何辨证看待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和技能培养的关系, 在技能培养和科学人文学科的课程设置之间寻求平衡与统一, 以达到培养学生成为融技能、科学人文素养于一体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素质劳动者, 既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特点,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 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具有强调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这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质量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因此, 高职院校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作风。

实施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目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主要呈现以下两种情形:

(一)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不受重视或偏废一方

培养学生只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角度出发, 排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目前, 在我国相当部分高职院校中流行“唯专业教育论”, 并且呈一定的主流态势。该论点认为, 职业教育就是职业培训, 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满足企业及岗位对职业技能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就业。持此观点的学校从实用功利性出发, 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 极力排斥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 素质教育更无从谈起。

逐步重视和普及人文素质教育, 科学教育仍呈空白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 尤其是近年来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 人文教育的理念逐步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和认同, 人文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一些高职院校从拓展专业教育的需要出发, 开始进行一些与专业有关的人文教育;一些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进行探索。但培养和提高科学素质的教育仍处于空白。

(二) 进行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研究, 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开始起步

进入21世纪以来, 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思想开始走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 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当前尚处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初步阶段。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 研究思维仍停留在“科学素养由科学学科、科学教育来培养, 人文素养由人文学科、人文教育来培养”上, 研究方向主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学科平衡与互补, 具体研究策略主要是: (1) 改革教育价值观念, 转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思想, 注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 (2) 改革课程体系以达到文理平衡互补。主要是兼顾科学与人文课程, 开设综合性、社会性课程和活动课程, 大量开设选修课等。 (3) 完善教育者的科学与人文知识结构, 实现其思维方式的变革。 (4) 营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校园文化人性化。

以上这些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如何建造科学与人文教育沟通的桥梁, 开发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综合化课程 (如科学史) , 构建系统完善的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 从根本上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 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本质上相互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仍显得薄弱。

由于教育价值观念落后, 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已逐渐呈现, 因人才培养出现缺陷而引发的各类问题逐渐增多, 这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思考。在教育界, 反对文理分家、重视“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教育的首要价值在于培养完整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而非工作机器。学习的意义在于思考和珍爱人生, 而非仅仅为了生存而习得一技之长。随着教育价值的逐步回归,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技能与素质并重、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也将得到重视和更大的发展。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普及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意义

(一) 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

首先,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素质和技能两者缺一不可。进入21世纪, 职业教育具有发展终身职业教育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因此, 高职院校要切实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其次, 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加强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积极的人生追求, 是学生精神成熟的需要。再次, 素养具有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的特征, 它的形成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在学生进入大学以前, 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科学及人文方面的教育, 有一定程度的知识积累, 并逐渐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等。大学阶段是这些方面得到加强和提升的关键时期, 这是符合教育和认知规律的。最后, 加强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 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世界经济逐步一体化的过程中, 许多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核心技术的掌控都不在我国手里, 科技发展落后仍然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软肋。高职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大军, 是劳动者里的中坚人才, 他们肩负着技术创新的任务。不懂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没有科学创新精神, 就实现不了技术创新。

(二) 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 经过近30年的蓬勃发展, 已经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如何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 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就成为当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新理念、新思想、新手段, 它的普及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的课时冲突问题,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曹文彪.科学与人文——关于两种文化的社会学比较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8.

[2]侯样祥.科学与人文对话 (第二辑) [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0.

[3]刘乒, 江洋.科学史与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3

[4]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课题研究教学法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