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2024-07-21

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共11篇)

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篇1

为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项目推广工作,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和云南省曲靖市人民政府达成协议, 携手创建“曲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项目推广示范基地”, 签约仪式于2009年7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会长许孔让、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普、副秘书长秦志辉;云南省曲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军、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和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等有关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许孔让副会长指出:“当前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统一思想, 共克时艰, 抓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 把金融危机转化成中小企业发展机遇,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 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协会和中心与曲靖市人民政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是落实上述工作任务的具体体现。”

曲靖地处西南, 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拟建的转化基地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的指导下, 在科技部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支持下, 通过该转化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工业和科技的结合, 科技项目与需求企业的结合,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新模式和方法, 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曲靖科技转化推广基地的规划中包括构建4个区域性服务平台, 一是公共服务平台, 中小企业共享人力资源、科技信息、培训等服务;二是发展服务平台, 侧重地方优势资源开发、创业配套及企业集群发展;三是建设服务平台, 推动中小企业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发展;四是孵化服务平台, 为投融资担保服务和科技型企业上市服务。曲靖科技转化推广基地计划重点扶持5~10户优势中小企业成为云南省的龙头企业, 优先培育50户中小企业做强做大, 将具备产业开发潜力的优秀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落实到企业。

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篇2

刘芳(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作为项目先期实施单位,学校对此十分重视,紧抓机遇,坚持研究与应用并重,以质量和品牌建设为核心,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2010年项目启动以来,学校围绕项目建设要求,组织专家对继续教育的现状与需求、项目实施方案反复调研、论证。2011年学校把“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并通过“985工程”专项资金加大对该项目经费的支持力度,整合基地建设的各类资源,对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和实施。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建设,以整合融通各类形式继续教育为重点,积极推动继续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构建独具华工特色的继续教育体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4个方面。

一是整合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三种学历教育各自办学的优势,创新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面授+网络”教学模式的试验改革;

二是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实现各类形式继续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建立一套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基地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办学策略。“走出去”:送教上门,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联姻行业、企业,实施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的创新实践;“引进来”:校园文化之旅,依托校园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之旅,面向成人业余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精品文化活动探索和实践;

四是构建立体化、数字化继续教育学习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最大化,扩大了继续教育的受众面,适应全民学习的时代需要,增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本刊记者:在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方面,你们有怎样的建设机制和保障机制?

刘芳:学校高度重视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举全校之力,在人财物、制度机制等方面切实加强保障,3年来,学校相继在运行机制、规章制度、人才培养体系等6个方面做了探索。

一是完善体制,构筑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工作体系建设。学校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主管继续教育工作的学校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由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等管理部门以及承担继续教育业务的专业学院(直属单位)负责人组成。而作为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具体载体,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级培训中心也相应地对其机构进行了科学设置与调整,下设干部培训项目部、职业技能培训部、国际教育项目部等3个部门。

二是建章立制,有条不紊地开展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制度建设。学校出台《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管理条例》,制定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继续教育教学培训效果跟踪评估体系等管理制度和措施。建立继续教育基地工作目标责任制,利用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等管理制度。

三是构建以人为本、遵循继续教育规律与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其科学开放、立体多元。学校积极融通各类办学形式,构建继续教育 “立交桥”,创新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具体为:融合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学分互认机制,实现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有效衔接;借助远程助学手段,促进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相沟通。

四是健全服务体系,有效发挥继续教育市场机制,培训资源优化升级,以更加优质、周到的服务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学校积极探索灵活多样、适合各类培训对象的培养内容与培训形式,突出抓好以继续教育内容、项目和方法为重点的改革,采取集中培训、高级研修班、业务进修、定制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和网络、远程教育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开展生动活泼、实用高效的继续教育活动。

五是加大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学校加大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的专项经费投入,同时引入社会资金,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力度资助示范性高级研修班、继续教育公共必修科目和专业必修科目的课件开发与教材建设、扶持品牌培训项目和精品课程建设及师资资源库建设等。

六是培育品牌项目,打造精品培训项目群。目前培育的干部培训、技能培训、国际教育等已初显特色,并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今后将继续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已经相对成熟的精品培训项目,加强研究、开发,形成系列化的特色培训项目,打造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培训项目群。

本刊记者:几年来,您校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刘芳:经过数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积累,我校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硕果累累,其研究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成果

一是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研究和实践”、“大教育观视野下成人高等教育定位与发展方向研究”等30余项,其中7个有关基地建设的子项目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示范项目;

二是修订或出台了规章制度数10个。

三是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发展问题新探》等论文20余篇。

四是2011年申报获得省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4门,2012年申报获得教育部优秀网络课程3门。

(二)实践应用成果

一是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模式已涉及机械、土建、电力、电子、化学、化工、食品、纺织、汽车、旅游、酒店管理等多个领域。

二是建设了一批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如: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广东)基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基地等。

三是以双方学分互认的形式,与美国、澳洲、加拿大、新加坡多个国家多所高校合作,开展出国留学人员培训。

四是获得多个各类认证和考点资格,代表性的有:中澳天然气技术中国培训中心、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项目(NEC)院校测评基地资格、国家设备监理师培训考试中心、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工程师资格认证申报培训考试中心等。

五是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与办学规模协调发展。

本刊记者:广东是继续教育招生竞争最为激烈的省份之一,在这样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您认为建设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存在哪些机遇,遇到哪些挑战?

刘芳:加快推进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的探索与实践,对学校继续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探究继续教育基地的模式与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远程开放办学与服务模式等都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相信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成果将日益显见,更好地推动学校继续教育向品牌化、制度化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和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华南理工大学在培训规模、培训领域、市场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开发。

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篇3

日前,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 (以下简称四部委) 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有关申报管理规定的通知》 (发改办环资[2012]1762号) , 为加快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以下简称教育示范基地) 制度化建设, 明确了《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管理规定 (暂行) 》 (以下简称《规定》) 、《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评选标准》和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标志, 标志着示范基地建设制度化得到加强。

目前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伟翔环保科技发展 (上海) 有限公司、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疆天业 (集团) 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二厂等9家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开放参观。主要通过循环经济背景知识讲解、产业链展示、生产一线参观、体验互动的形式, 向社会公众, 尤其是青少年, 传播“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知识, 展示我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成果, 宣传循环经济理念。

《规定》在制度架构上, 明确了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评审专家、申报单位各主体应承担的职责, 细化了对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支持措施和监管责任;在内容上, 增加了对评审结果的公示环节和试运行环节;在程序上, 量化了教育示范基地申报、评审、建设、授牌、考核等工作流程的时间限制, 为提升示范基地管理水平, 增加申报透明度, 降低建设成本, 提高运营效率奠定了基础。

黄山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 篇4

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总则

第一条为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培育一批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产业优势明显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增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对社会主义新农业建设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动我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申报条件

第二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是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优势农业区域布局建设,具有较高农业生产水平、人才和信息优势,围绕当地农业主导和优势特色产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转化、示范、集成创新研究,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服务功能,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示范、辐射带动效果显著的农业生产基地(园区)。

第三条 申报黄山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凡在我市从事农产品加工、种养殖业生产、引进示范农业科技成果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均可申请认定;

(二)基地有一定的规模和后续发展能力。种植业示范基地面积不少于300亩,其它农业经济实体已投资规模不少于70万元;

(三)具有鲜明的科技特色,科技含量高,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农业技术水平应明显高于当地水平;基地负责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相 1

对稳定的技术和科技人才依托(有一名以上大学本科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能组织实施多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或农业高新技术应用、开发;

(四)具有一定的产业化规模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功能设计合理,且有较强的防灾、抗灾能力的集约化、设施化、标准化的特色农业基地及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基地;

(五)能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制订基地发展规划以及分期实施的方案,并纳入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规划中。

申报与认定

第五条申报黄山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黄山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申请表;

(二)黄山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三)其它相关材料:

1、营业执照复印件、技术依托单位合作协议书;

2、近两年开展农业科技成果引进示范推广及技术培训情况、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相关材料。

第六条认定程序

(一)企业申报黄山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由所在县区科技管理部门推荐;

(二)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报送的材料进行认证和评审后,选择实地考察,形成评审意见;

(三)通过评审的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经市科技局审核后,下达批复文件,授予“黄山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称号,并颁发牌匾。

目标任务

第七条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的主要任务:

(一)新品种引进推广。围绕基地主导产业,进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实现品种的优化组合,建立自己的品牌,将基地建设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科技示范基地,展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窗口;

(二)新技术引进推广。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进行技术引进并加以试验示范,制定生产技术标准,进行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将基地建设成为生产标准化的科技示范基地;

(三)创新经营模式。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新机制,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将基地(园区)建设成为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科技示范基地(园区);

(四)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资源优势,研究解决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我市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和产品,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五)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应成为科技特派员创业的基地和开展技术培训的阵地,通过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培养和吸引一批优秀农业科技人才;

(六)基地(园区)应对周边地区发挥积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1、技术推广,基地(园区)应每年向周边地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3项以上;

2、技术服务,基地(园区)应每年向周边地区培训农户100人次以上,并提供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服务;

3、信息服务,基地(园区)应及时向周边农户提供产供销相关信息,满足周边农民对信息的需求;

4、组织发展,围绕基地(园区)主导产业或产品,建立和发展区域专业技术协会(或合作组织),每年培育科技示范户5户以上;

5、效益带动,基地(园区)主导产业的经济效益高出非示范区同产业的20%以上。

考核与管理

第八条 市科技局负责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进行组织申报,认定、检查、考核。

第九条对经认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优先承担市农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

第十条 对建设成绩突出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推荐申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

第十一条 为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的管理,实行年报制度。每年12月30日前各基地应将当年工作总结及下工作计划报市科技局。

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篇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把“三爱”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各地各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工厂和田间地头,积极参加劳动体验活动,并在制度化上下功夫。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和工业体验实习,让学生获得劳动的切身体验。要深入研究建立和完善党委部署、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学校主导的社会实践机制,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学工、学农、学军等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我校作为面向广州市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基地,教育资源丰富,有劳动与技术教育、科技教育等。教育辐射面广,每年接待学生前来综合实践活动的人数保持在7-8万人。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校通过丰富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劳动热情等多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本课题旨在立足于学校取得的现有成果基础上,根据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在目前课程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充分调研,完善符合学生需要的课程设计,不断渗透、深化“三爱”教育。为此,本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访谈,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以及根据实操过程中的经验提出深化“三爱”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一、调查概况

本研究采用自编《利用校外教育基地深化三爱教育的研究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9个单选题,5个多选题以及6个开放式问答题,内容涉及学生对学农各课程的感想与收获、“三爱”教育的了解程度和了解途径、学农对“三爱”教育促进程度以及对学农基地开展“三爱”教育的建议等方面。调查对象是前来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学农综合实践活动的广州市中学生,为了兼顾调查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我们选取了市直属学校、越秀区学校、天河区学校、荔湾区学校、白云区学校以及民办学校的学生参与本次调查活动,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86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学生进行学农综合实践活动之前,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的相关调查发现,真正听说过,很熟悉“三爱”教育的学生仅占调查总数的6.5%,只听过,具体不清楚“三爱”教育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46.4%,而没听过的占调查总数的47.1%。这一调查说明在普通中小学校“三爱”教育的推广与普及做得并不是非常好。

在学生了解“三爱”教育的途径方面的调查显示,通过本学校和教师了解“三爱”教育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13.2%,通过学农基地了解“三爱”教育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66.9%,通过电视报刊,家人和朋友交流,以及网络新媒体了解“三爱”教育的学生各占调查总数的7%左右。约7成的学生通过学农基地了解“三爱”教育的数据说明学农基地已经成为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我校的育人环境和各种课程成为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的主要载体。

在学生基地与自己学校开展的“三爱”教育的区别方面,63.1%的学生认为是形式上的区别,33.5%的学生认为是内容上的区别,3.6%的学生认为是效果上的区别。这一调查数据说明学农基地在上课的形式上、内容上与普通学校有很大的区别。这导致在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的渗透方面,学农基地有一些独到的做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调查问卷哪里的“三爱”教育对学生触动更大、感受更深、效果更好的调查中:70.8%的学生选择了学农基地,1.2%的学生选择了自己学校,而28%的学生认为两者的效果差不多。这说明学生更喜欢在学农基地的优美环境中,在各项生动有趣,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中去接受,深化“三爱”教育。

“三爱”教育有三个方面,即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具体到每一个方面,调查显示在学农对促进学生“爱祖国”是否有帮助方面,76.4%的学生认为有帮助或者有很大帮助,23.6%的学生认为没有变化或者有很少帮助,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学农促进自己“爱祖国”的认知方面是有较大的提升作用。根据调查显示,具体能促进学生“爱祖国”的课程主要有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防震减灾教育。

调查显示在学农对促进学生“爱学习”是否有帮助方面,79.8%的学生认为有帮助或者很有帮助,20.2%的学生认为没有变化或者很少帮助,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学农促进自己“爱学习”的认知方面是有较大的提升作用。根据调查显示,具体能促进学生“爱学习”的课程主要有药用植物、花卉栽培、现代农业、消防安全教育、树林生态教育等。

调查显示在学农对促进学生“爱劳动”是否有帮助方面,90.6%的学生认为有帮助或者很有帮助,9.4%的学生认为没有变化或者很少帮助,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学农促进自己“爱劳动”的认知方面是非常大的提升作用。根据调查显示,具体能促进学生“爱劳动”的课程主要有锄地(草)劳动、施肥劳动、砍柴劳动、野炊劳动。

三、校外教育基地深化“三爱”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三爱”教育属于德育工作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开展“三爱”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德育方法、德育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今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必将引起德育工作的重大变革。可以说德育工作也已经处于新常态时期,这要求我们开展“三爱”教育,要与时俱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多途径、多策略,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设计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课程,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以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为切入点,丰富青少年的知识视野、实践经验,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反思、总结,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增进对学习、劳动和祖国的认识,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对劳动的热情、对祖国的感情。

(二)营造氛围,润物细无声

当代中国,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对学生、青少年一代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但当代中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时期,市场经济秩序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整个社会可以说是物欲横行,价值失调,教育没有承担起其应有的职责——重塑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加强对“三爱”教育的宣传并营造相应的氛围。在学生接触频率较高的地方,比如接饮用水处、饭堂、宿舍等地张贴海报和宣传标语,号召人人争做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有为青年。因地制宜,利用学校新建设的风雨走廊,向学校提出建设爱国主义长廊的建议,经过学校的研究决定后开工建设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长廊采用图文并茂的灯箱详细介绍了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风景保护区,通过深厚文化以及大好河山的美好呈现,大大提升学生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中草药种植园地入口处设李时珍的半身像和个人简介,园地命名“百草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祖国中医药文化的了解,通过学习中草药的识别和利用的知识,学习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劳动的价值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树立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意识,让“三爱”教育真正的入眼、入脑、入心。

(三)少说多做,量变引起质变

学农综合实践活动杜绝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的简单空洞的说教,而应对学生上课、学生生活的情况进行恰当的反馈,以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我们一般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有足够的实践动手去实操,去感受,去体会。在小组讨论中碰撞、生发,在实践体验中体会、思考,在探索劳动方法、完成劳动任务、反思劳动感悟的过程中,收获对自我成长的肯定、对劳动意义的认同、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发现理论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是能够引起改变发生,能为我们生活的社会和环境带来变革的能量,能够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从而激发起学生想要通过学习、实践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些什么的内在驱动力,这也正是“三爱”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四)兴趣引导,树立责任意识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学农基地进行学农的过程中除了设计丰富多样的课程,还穿插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篮球比赛、拔河比赛、文艺晚会、手抄报评比、黑板报评比、内务评比、包干区卫生评比等等。各种趣味活动与比赛激发和促进学生的班级的集体感和荣誉感。同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也通过传统体力劳动和现代农业之间的强烈反差对比,让同学们认识到“爱劳动”对人类生存繁衍的必要性、理解到“爱学习”对提升生产力的重要性、感受到“爱祖国”对实现全国人民“中国梦”的使命性。

[本文是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利用校外教育基地深化三爱教育的研究”(编号:14A02)的成果。]

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篇6

7月9日, 雷士照明被授于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的仪式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授牌仪式之前, 记者和几十位节能领域的领导、专家一起参观了雷士在北京的绿色照明示范基地——雷士照明光环境体验馆。

早就听说过这个体验馆, 但一直没有机会进行近距离的接触。雷士照明光环境体验馆座落在北京市朝阳区北五环边, 地理位置优越, 紧邻奥运中心区。体验馆是一座两层钢结构展厅, 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 采用典型的L O F T建筑风格。虽然建筑并不高大, 但却非常引人注目。

体验馆的一层展示厅被分为了多个独立的空间, 每个空间展示一种照明状态, 包括商业照明、办公照明、LED照明、建筑照明、户外照明、家居照明、酒店照明等等, 不论你是要进行商店橱窗照明设计、办公室照明设计、酒店照明设计, 还是你作为普通人只是想为自己的居室装修找一些参考方案, 你都可以在这里对各种灯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得到设计方面的灵感。一层还为参观者展示了雷士照明的各种L E D灯等最新研发产品。二层为功能性展区, 为普通观众提供了照明科普知识, 还为有照明专业背景的观众提供了相关专业知识, 包括专业仪器展示、色温显色性展示和光源光效对比展示等。此外二层还设有高端照明设计工作室、酒吧、VIP洽谈室、培训室和多功能厅等。

整个光环境体验馆向观众充分展示了光环境、光科技和光艺术的魅力, 为观众提供了高效低耗的灯具、光源及电器产品的展示和互动, 体现了“节能、绿色、环保、科技”的理念, 融合了光环境情景模拟、科普知识宣传、灯光运用知识介绍、照明产品展示、科学专动等, 将科普宣传、节能推广、公共活动、最新产品展示等多种功能融于一体, 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沟通的互动平台。

“将把这个基地做成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样板基地, 推动中国的绿色照明事业。”雷士照明北京运营中心总经理吴传炎在授牌仪式上誓言。

搭建绿色教育网络

雷士照明光环境体验馆只是首批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其中之一。以示范基地模式向公众普及绿色照明知识, 提高节能减排意识的提法最早是在2009年。这年的7月24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开展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合作项目, 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被列入了这个项目。中国节能协会作为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的组织和推动单位, 制订了“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的评选办法、评估标准、基地管理办法、可持续发展方案。

示范基地评选活动消息甫一公布, 得到了众多照明企业的支持和积极地参与。在教育示范基地的评选办法、申报程序公布后, 先后有4 0多家企业提交了申请。中国节能协会组织了行业内的专家对候选方案、企业展示中心设计方案进行了评审。最终, 厦门东林电子有限公司、北京朗波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崇华绿色照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波中微光电子有限公司、江苏无锡华兆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佛山托维环境亮化工程有限公司和苏州群光电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八家单位成为了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首批签约单位。

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将通过展示、感受、实验、搭建平台等方式, 向公众普及绿色照明知识, 宣传节能减排政策, 提高节能减排意识, 促进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应用, 推动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在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的官方网站上, 记者看到了建设教育示范基地的条件, 包括学校、社区、照明企业、节能机构和灯具商场都可以递交申请。对于示范基地的管理。组织者也有一套完整方案, 将对已经授牌的示范基地将依据管理办法每年进行一次复核, 并在宣传教育人数等多个方面设定了条件, 不符合条件的将被摘牌。

中国节能协会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要建立20家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 并借助示范基地, 选择10家学校、5家灯具市场、3个社区居委会建立“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窗口”。

在6月10日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签约仪式上, 佛山托维环境亮化工程公司董事长梁启鹏表示, 托维将在公司工业园内提供场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立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 这个示范基地将于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

雷士照明更是走在了众多企业的前面。据介绍, 雷士已经在北京、惠州、上海、南京和深圳建立了“光环境体验馆”, 并规划今年内在天津、长春等全国另外10个省会或主要城市建设“光环境体验馆”, 使其总数达到15个。

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房庆对示范基地将来发挥的作用充满信心:“希望通过中国绿色照明示范基地的建设, 激励从事照明的企业把主要的经营方向、设计方向, 技术的研发方向, 朝着节能的方向努力;让更多的消费者用到质量高、节能效果好、寿命长的灯具, 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的意识, 从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做到节能环保。”

绿色照明, 让我们继续努力

自1996年启动实施绿色照明工程以来, 公众对绿色照明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 并付诸于实际行动。特别是2008年以后, 国家进一步加大了绿色照明的推动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启动了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活动, 对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购买节能灯分别给予30%和50%的补贴。各省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补贴政策, 使节能灯迅速在公共场所和家庭中得到普及。目前居民消费的灯具中, 节能灯占比能达到3 0%~5 0%, 在政府机构和大型公共设施场所, 占比达到了80%~90%。据统计,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以来, 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环保效益, 共实现了节电750亿千瓦时。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照明的工程, 1996年, 就开始实施中国绿色照明工程, 特别是在“九五”、“十五”重大节能工程中都将绿色照明作为重点, “十二五”还将做为一个重点来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资环司副司长赵鹏高说。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响应国际社会淘汰白炽灯潮流, 推动中国绿色照明工程, 中国将于“十二五”期间逐步淘汰白炽灯。

已经启动的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将帮助白炽灯生产企业转型, 完善节能灯市场推广机制, 制定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 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进一步促进中国照明行业健康发展, 加快中国淘汰白炽灯、推广节能灯进程, 为推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房庆则表示, 我国正在致力于节能灯的普及, 通过几年的“淘汰白炽灯, 推广节能灯”的活动。据预测, 到2012年项目结束时, 可形成约40亿千瓦时的节电能力和440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能力, 在项目结束后的10年间 (到2022年左右) , 可实现累计节电1600~216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75~2.37亿吨的节能减排效益。预计到2015年, 我国将彻底淘汰白炽灯。

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篇7

正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09年起在西坡乡宋畔村建成了8公顷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它以农技中心为依托, 建在农村, 接近农民, 方便学习, 集新品种试种展示、新技术试验示范、农民学习培训和推广人员职业技能强化等多功能于一体。让农民能看得见、学的成, 令他们在眼见为实的情况下积极主动接受新技术、新成果, 激发了广大农户学科技、用科技意识, 有效提高了他们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接受能力。通过几年的建设, 一批让农民听得真、看得见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从基地走向各个乡村,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不仅改进了传统的耕作种植技术, 也改变了老旧的推广方式, 让广大的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群众获益良多。

近年来, 正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小杂粮研究中心等十多家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 累计引进各类作物新品种300多个, 筛选推广63个, 其中小麦新品种“陇原031”、“陇原034”、“长武521”在全县种植面积达4 000公顷, 每公顷增产804公斤, 每公顷增效1608元。马铃薯新品种“陇薯3号”、“庄薯3号”、玉米新品种“先玉335”、“甘鑫2818”等在全县大面积推广。为实现农业科技化、专业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践证明, 借助示范基地这个载体, 农技推广人员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直接示范给农民, 将适合当地生产的优良品种及技术展示给农民, 并为农民开展技术服务, 把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缩短了农业技术推广到农民的距离, 增强了农技推广的直观性, 使一大批新品种, 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 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 每个农技人员都参与生产实践, 使农技人员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 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同时也赢得上级部门, 推广人员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新时期的农技推广工作创出了一条新路。

摘要:作者通过近年来正宁县在试验示范基地方面的具体实际和工作实践, 总结经验, 为新时期的农技推广提出了一点思路。

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篇8

综合实践教育作为国家课程, 城区中小学校均难以开设此类课程。现有芦淞、天元等区级基地, 规模太小, 远不能满足城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的需要。因此急需建设市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1 总体规划设计

1.1 基地概况

基地拟用株洲市实验学校场址和胜利村农村集体土地。规划总用地面积162116.84m2 (约243.18亩) 。用地现状主要为农田、菜地、林地、坑塘水面、荒草地及农村居民点。场内环境优美, 有林木山体、池塘水库, 适宜本项目的建设。

1.2 建设内容

根据教育部明确要求, 作为综合实践基地, 项目设施应包括:室内综合实践区、室外劳动实践区、综合训练区、生活区等基本功能区, 有可容纳学生集中食宿, 开展学工、学农、学军、生命安全教育等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场所。

1.3 设计构思

本项目构思的重点为“记忆与重构”、“利用与传承”。通过对原有建设及场地的利用与改造, 环境要素的延生与重塑, 使该综合实践基地成为户外教学的典范。

它不仅是满足青少年开展社会生活、农林劳动、工艺技术、素质拓展等实践活动;同时是开展生命安全、国防安全、防震减灾等主题教育;承担中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查、学分认定及教师培训等工作的场所。

1.4 规划结构

株洲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将按照“一场”、“一厅”、“两园”、“五馆”的构架和思路, 构建8大课程体系, 实现“快乐德育、人文智育、阳光体育”三大主题, 遵循“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 体现“‘两型’理念、‘三育’理念、认同理念、集群理念”四大办学理念 (见图1) 。

1.5 平面布局

采用“重构”与“传承”的设计手法, 对该项目的环境、空间、文化进行整合, 尽可能的保护场地原生环境与机理, 做到人、景、建筑、文化和谐 (见图2~3) 。

(1) 主入口区域是整个项目重点建设区域。总体布局重构校园轴线, 入口为求索广场。沿轴线往北延伸为改造的台阶, 台阶两侧布置阶梯式树阵, 不仅丰富了轴线两侧的景观, 还能在视线上遮挡周边用地不良的视觉效果。拾阶而上, 布置创新广场, 广场两侧对称布置综合楼和科技体验馆, 并通过连廊将两主体建筑相连, 增强办公区与教学区的联系。沿轴线再往上为改造的风雨操场和视觉焦点多功能馆。在科技馆的南侧, 结合场地布置特色馆, 打破传统的教学课程, 增加手工课程的趣味性。

(2) 风雨操场南侧片区为生活后勤区。该片区尊重原有地形机理, 由上往下依次布置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等建筑, 形成特色的台地建筑群。

(3) 风雨操场以北的冲沟, 场地平缓, 结合现有的小水塘, 布置交通安全等专题教育区。

2 建筑单体及空间设计

2.1 合理的建筑设计

2.1.1 生存与科技馆

生存与科技馆是整个项目中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 考虑到与室外部分的体验与实践区配合, 生存与科技馆分为两部分: (1) 布置在学校的主入口, 对学校的轴线关系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 主要布置的是科技体验馆的功能。 (2) 紧邻国防教育与军事体验区, 在室外体验教学的同时可以就近进行室内分析和总结, 便于室内室外课程的有机结合, 主要布置的是生存体验馆的功能。

科技体验馆共有4层, 首层局部架空, 在阴雨天气为学生能够提供一个小型的活动场所。同时架空层的设置, 将该局部地区场地南北的空间联系起来, 形成丰富的室内室外空间。建筑内部采用内走廊形式, 走廊宽度为2.7m, 专用教室与办公用房分居走廊两边, 既相对独立又方便教师的就近休息与授课。在建筑中间部位, 局部敞开形成开敞的活动空间, 为学生提供一个课间休息活动的地方, 有利于身心发展。

2.1.2 多功能馆

多功能馆位于场地制高点位置, 与科技馆和生存体验馆共同形成一条主轴线, 正好成为建筑序高潮。建筑整合报告厅、风雨操场、室内音乐厅等多种功能, 综合性较强, 是学生主要的室内集会活动场地。由于功能的需要, 建筑较高, 设计师巧妙的利用地形的高差, 将建筑设计成半地下式, 有效的使得建筑视觉效果大气恢弘, 又与整体建筑组团协调统一。

建筑主入口位于东南侧, 设计一个大台阶进入一层风雨操场, 正中位置布置一个室内篮球场, 同时作为学生集会活动场地, 两侧设置器械室, 更衣室等辅助功能用房, 正对大门设计观众看台, 功能流线清晰。主入口两侧设计台阶下负一层进入游泳馆, 游泳馆左侧为专业教室, 右侧为辅助用房, 左右各设计一个楼梯与一层风雨操场联系。

2.2 明快现代的建筑形体

实践教育建筑的性质决定了其建筑形象应该是亲切、明快、具有时代特征的, 建筑方案在形体上富有变化, 通过虚与实、开敞与封闭的变化, 给人活泼、和谐之感。建筑立面以黑白灰为主, 屋顶点缀玻璃和构架, 营造出建筑的现代感。

3 环境设计

本项目景观设计形成“一廊、三区, 多节点”的结构。

一廊:结合园区的空间发展轴和道路, 布置株洲文化长廊、农耕文化与瓜果长廊, 形成园区的景观生态长廊。

三区:桃李满园、曲水映华、花木怡情。

桃李满园: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通过求索广场、创新广场、风雨广场、畔学林、丹桂园等景点的塑造, 寓意园区学生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心态, 也是校园的文化亮点。

曲水映华:以山为景、以水为镜, 并通过水石清华、宿水餐风、山水涧等景点的塑造, 打造充满趣味, 山、水、建筑、人融为一体的场所。

4 人性化的安全设计

建筑设计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 满足学生使用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适用等基本要求。

学生宿舍的走道、上下楼梯平台与踏步联结部位, 在其临墙离地高0.40m处宜设灯光照明。电源开关应选用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关, 建筑的临空栏杆保证横推力满足要求, 同时注重可踏面的高度, 保证防止学生攀爬发生坠落事件。

5 结语

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篇9

自2012年兰州市被确定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来, 以兰州高新区作为主要建设载体, 紧抓我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机遇, 在规划建设示范园区、促进文化产业提升、形成产业集群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2013年, 基地文化和文化科技型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8.3亿元, 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56亿元, 企业数量达到128家, 并初步形成了集表演、娱乐、电子出版、创意设计、印刷业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体系。

按照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基地将建设13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 总投资达80亿元。目前, 奇正·马家窑文化科技产业园、南特·敦煌软件和动漫文化产业园等4个园区已启动建设。在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的同时, 基地利用高新技术同我省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优势文化资源相结合, 积极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集群, 初步形成了兰州文化传媒产业集群、兰州创意文化产业集群、珍贵历史文物和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产业集群等3大产业集群。

韩国的“爱国传统教育基地” 篇10

在四项参访活动中,第二与第四项无疑是重点。忠义祠祀奉的是著名志士尹奉吉,显忠祠纪念的是朝鲜历史上伟大民族英雄李舜臣。所以,我们这些中国访问学者把这个文化旅游活动称之为“接受韩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之旅”。

尹奉吉,号梅轩,韩国忠清南道礼山郡人氏,1908年6月21日出生。据称他19岁时便参与以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为宗旨的“农村复兴运动”,为日本殖民统治者所不容,故于1930年辗转流亡到中国。1932年4月29日,尹奉吉携带水壶型炸弹,悄悄潜入日本人在上海虹口公园举办的天长节兼战胜纪念祝贺仪式现场,伺机实施爆破,当场炸死日居流民会会长河端与日本占领军白川司令,重伤多人。尹奉吉当场被捕。当年5月25日,日本人在上海军法会议上判处尹奉吉死刑。并于同年12月19日执行。是年,尹奉吉25岁。1945年,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独立建国后,尹奉吉的遗骸被迁移回韩国本土,以国民葬仪式安葬于首都汉城(今称首尔)的孝昌公园之内。

在广大韩国民众的心目中,尹奉吉是典型的抗日爱国义士,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礼山郡的尹奉吉忠义祠于1968年隆重兴建,当时的大韩民国总统朴正熙曾亲自参加竣工仪式及义举纪念活动。1972年,尹奉吉忠义祠被正式指定为韩国第229号史迹及第568号宝物。此后,忠义祠又经过多次缮修、扩充,遂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和规模。

目前的忠义祠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体,主要纪念馆有:供奉尹奉吉灵位的本殿、尹奉吉出生后曾居住四年的生家(光显堂)、4岁时移住直到其23岁流亡中国前所居住的成长家(抵韩堂)、纪念馆、11景图室、尹奉吉语录碑、纪念塔、纪念碑、遗物展示馆,等等。

纪念馆是整个纪念建筑群的重点,陈列着56种尹奉吉的遗物,免费赠送韩、英、中、日等多种文字的尹奉吉事迹介绍手册。让我们中国人感到特别有意思的是,这里面还很郑重其事地展出了蒋介石的题词:“壮烈千秋”。仔细一想,蒋介石这么做也并不奇怪,他在早年也曾奉其上司陈其美之命令,在上海广慈医院暗杀了光复会领袖、辛亥革命功臣陶成章。尽管他的行为与尹奉吉的暗杀义举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但毕竟采用的手段实有一致之处,这也是“惺惺惜惺惺”吧。

尹奉吉刺杀日本侵略军司令的做法,站在饱受日本殖民统治苦难的韩国人民立场,无疑是正义合理的,在当时也起到了打击日本侵略者嚣张气焰、振奋韩国抗日义士斗争精神的作用,韩国人建造忠义祠加以纪念,褒奖和弘扬其反抗侵略的爱国情操,也是事有固善,理有固然。

参观忠义祠过程中人们得到的一个深刻感受,是日本侵略者在推行殖民统治时手法上的“狡狯”与“精明”。那并非是简单的“凶恶”,而是大恶似善!

因爆炸而死伤惨重的日本侵略者,对尹奉吉义士当然恨入骨髓,巴不得将其五马分尸、千刀万剐。然而,当他们将尹奉吉生擒活捉后,却没有搞“株连九族”式的清算,尹奉吉在韩国的亲戚似乎并未因此而锒铛入狱、杀身成仁。即使对尹奉吉本人,他们也没有从重从快从严判决,而是经审

判程序(哪怕仅仅是装模作样而已),几个月后按正常的枪决方式执行死刑(纪念馆展出的尹奉吉被枪决的照片上,其双眼被黑布蒙上,这是中矩合规的枪决方式)。而且,尹奉吉被执行死刑之后,其随身物品,包括怀表、私人印章、皮夹、钱币、亲友照片等,均由日本当局仔细收集保管,然后送还给在韩国的尹奉吉家人。

这当然绝对不是日本殖民者“仁慈厚道”,这只是表明,日本殖民者在统治手段运用上的的确确相当老到,充满“狡猾阴毒”,有意降低血腥镇压的调门,软硬两手双管齐下,镇压“怀柔”各显神通,以化解或至少降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决心,为维系自己的殖民侵略的长远、根本、全局利益做有利于自己的策略选择。

历史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对过往进行思考和反省,使之成为今天的镜鉴;对日本侵略殖民罪行的声讨,假如仅仅停留在发泄义愤的层面,那只是简单幼稚的冲动,于事无补。只有真正认识了其包藏的祸心与狡狯的伎俩,才能够透彻说明问题,鞭辟入里。

从忠义祠出来,我们就去参观纪念朝鲜王朝时期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李舜臣将军的显忠祠。

恰逢一年一度的显忠祠祭祀目,显忠祠免费开放,参观者络绎不绝。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选择这个日子组织我们前来参观,大概就是为了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韩国民众热爱历史、敬慕英雄的热烈场面。

显忠祠供奉的忠武公李舜臣(1545~1598)系李氏朝鲜王朝中期的著名将领,曾在“壬辰倭乱”中统帅以“巨龟船”为主力(韩国人称李舜臣主持建造的“巨龟船”为世界上最早的铁甲舰,又是一项世界“第一”的记录)水师,多次大败由丰臣秀吉率领的日本入侵军队,最后英勇牺牲,壮烈殉国。

显忠祠占地广袤,建筑庄重雄伟,布局谨严气派,森然肃穆,反映出李舜臣在历代韩国民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这景象是尹奉吉的忠义祠所无法比拟的。或许,这正反映了在绝大多数韩国人的内心深处,更认同从正面杀败敌人,让对手缴械认输的英雄。

参观显忠祠时,我们再一次领教了当年日本殖民统治者镇压控制殖民地手段的狡诈奸猾。显忠祠管理处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介绍,在李氏朝鲜王朝末期大院君擅政阶段,朝廷曾正式下令废止显忠祠(这让人想起“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这句古训,无怪乎朝鲜会遭遇亡国的惨祸了)。今天的显忠祠,乃是1935年由当时的东亚日报等机构团体发起,重新修建的。

众所周知,当时的朝鲜半岛正处于日本殖民侵略者的铁蹄统治之下,即黑暗的“日据时期”,如果没有获得日本殖民侵略者的默许,东亚日报等机构要复建显忠祠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换言之,显忠祠的重建,某种程度上是在日本殖民统治者的允许乃至暗中支持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些日本小鬼子居然“天良发现”,允许韩国民众建祠纪念的民族英雄,曾经打败过他们的大枭雄丰臣秀吉,可以算是自己的“世仇”。这的确让人觉得诧异。虽然其动机是为了缓和与广大韩国民众的尖锐对立,稳固自己的殖民统治,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但其统治手段上所表现出的圆滑老练,我们不能不予以认真省察。绵里藏针,笑里藏刀的敌人远比赤膊上阵的敌人来得危险!学做“愤青”,简单发泄,固然是痛快,但这往往是傻子发飚,徒教对手私底下笑话。

对我们来说,感到有些遗憾的地方,是显忠祠遗物馆陈列与介绍文字里,只有李舜臣和朝鲜王朝军队的事迹,只字未提当时大明王朝派遣大军驰援朝鲜,双方携手共同抗击日寇的历史实情。让邓子龙老将军和众多的中国将士白白为之血染疆场,奉献生命,这当然很不公允!我们并不是要求人家铭记我们的恩典,结草衔环报答,但也不赞成隐瞒历史的真相,抹煞了历史上那些英烈们的伟大贡献。

再一点值得引起关注的是,1935年兴修的显忠祠,祠名用的是汉字,而前些年显忠祠重新修缮,旧祠被迁移至院中的一角,代之而起的,是用韩文书写匾额的“显忠”新祠。虽说这是人家的自由,但多少令我们有些不舒服。

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篇11

变废为宝朔州固废率先“突围”

朔州市是典型的资源型能源城市, 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 其煤炭储量423亿吨, 占山西省的六分之一。煤炭年生产能力2亿吨, 居山西第一;现运行的电力装机容量624万千瓦, 到“十二五”末, 电力总装机容量可达1 600万千瓦。煤电工业的比重占朔州市工业经济80%以上。

据了解, 朔州自建市以来依托资源优势立足转型发展, 在大力发展煤电工业的同时, 逐步培育发展其他产业, 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电为主导、化工、食品、陶瓷、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多元产业体系,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三大工业固废煤矸石、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排量逐年增大, 目前煤矸石年排量达到4 200万吨, 粉煤灰800万吨, 脱硫石膏年排量达到120万吨。到“十二五”末, 煤矸石年排量将达到5 000万吨, 粉煤灰年排量将达到1 800万吨, 脱硫石膏年排量300万吨。大量的年排量加上历年的堆存, 给朔州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如何变废为宝, 变环境压力为转型动力, 是朔州多年来全力破解的重点难题, 也是朔州市以煤为基、循环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朔州市委、市政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提出了打造“五大基地”的奋斗目标, 其中把打造全国一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列为五大基地之一。

2011年, 工信部正式批准朔州市为全国十二个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市之一。消息一出, 朔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开始了高起点规划, 大力度推进的战略布局, 并制定了《朔州市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朔州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规划 (2011-2015) 》, 明确提出了朔州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的主攻方向、奋斗目标, 突出两条主线, 构建四大集群, 抓好八大园区的宏伟目标。到“十二五”末,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平均达到90%, 其中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80%, 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80%。“突出两条主线”就是推进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两条主线。“构建四大集群”即构建煤矸石发电产业集群, 煤矸石材料产业集群, 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集群, 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产业集群。“抓好八大园区”就是对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的八个重点工业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 做到资源梯级利用, 产业循环发展, 固废就地消化。

全力推动四大集群强劲发展

自被工信部批准成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市以来, 朔州市把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突破口。定期召开会议, 协调解决基地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先后出台了《朔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 制定了30条地方性政策, 内容包括组织领导、资金支持、用地保障、招商引资奖励、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等六个方面。

也正是因为朔州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动, 目前招商引资的势头十分强劲, 企业投资固废综合利用产业的积极性非常高涨, 项目建设力度空前, 产业集聚效果明显, 现已形成了四大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煤矸石发电产业集群, 现已建成运行的煤矸石电厂6家, 总装机容量267万千瓦, 在建煤矸石电厂2家, 装机容量180万千瓦, 总装机达到447万千瓦, 煤矸石装机容量全国第一, 年可消化煤矸石2 540万吨;煤矸石材料产业集群, 已建成煤矸石墙材企业36家, 煤矸石烧结砖产能20亿块标砖, 年利用煤矸石200万吨, 建成及在建煤矸石加工高岭土、莫来石企业5家, 产能20万吨, 年可利用煤矸石25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集群, 已建成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50家, 形成10.4亿块蒸压砖、220万方砌块、150万平方米外墙保温板、22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20万吨轻质耐火砖、5万吨陶瓷纤维、80万方隔墙板、1.5万平方米地板生产能力, 年粉煤灰利用量达到470万吨;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产业集群, 投产和在建脱硫石膏综合利用项目5个, 形成年生产建筑石膏粉10万吨、纸面石膏装饰板3 000万平米、烧结石膏添加材料10万吨生产能力, 年利用脱硫石膏40万吨。

产业集群的强劲发展使朔州市固废综合利用率显著提升。据统计, 截至目前, 朔州市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已达到了65%, 粉煤灰综的合利用率已达到了58%, 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已达到了30%。

科技支撑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针对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严重缺乏的问题, 朔州市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 并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目前, 已建成4个粉煤灰综合利用研发中心, 与国内16所高等院校建立起合作关系。尤其是北京大学工学院与中源伟业公司合作共建的粉煤灰综合利用产学研示范基地将成为全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中心, 现已投入运行。在粉煤灰综合利用方面, 朔州已形成了3条比较成熟的技术路径, 高端技术主要有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技术, 粉煤灰制造陶瓷纤维技术, 粉煤灰制造氮氧化物耐火材料技术, 这些技术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地位;中端技术主要有制造碳金家俱、地板砖及各种装饰材料技术, 粉煤灰制造轻质耐火砖技术, 这些技术基本成熟, 产品市场前景很好;低端技术主要有粉煤灰制造蒸压砖和砌块技术, 粉煤灰制造保温板和隔墙板技术。这些技术虽然科技含量不高, 但比较实用, 又可大宗消化粉煤灰。围绕这三条技术路径, 朔州市已获得18项国家技术专利, 通过这三条技术路径基本可实现对粉煤灰的“吃干榨尽”和全资源化利用。

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力度空前

朔州市规划建设的八大循环工业园区总占地33万亩, 规划入园项目261个, 总投资3 246亿元。山阴县北周庄低碳循环工业园区已成为山西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北坪循环工业园区今年新建3个固废利用项目, 已完成了原有产业的循环化改造, 有效拉长了园区的产业链条。

尤其是建设固废示范基地的重点工程——朔州市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 已成为朔州市综合利用的龙头和示范园区, 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固废综合利用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园区选址三大电厂储灰库旁, 目前已有11个企业入驻, 在建项目7个, 16个项目建成投产, 完成总投资40亿元, 有13种产品投放市场, 年消化粉煤灰240万吨, 实现产值16.5亿元。全部建成后, 年可消化粉煤灰1 000吨, 实现产值150亿元, 届时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

省市协作向一流基地迈进

山西省经信委对朔州建设示范基地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提出举全省之力, 建一流工业固废基地。从政策、资金等全方位给予朔州倾斜。2012年1月, 在朔州组织召开了山西省固废综合利用高层研讨会上, 山西省经信委与朔州市政府签署了共建全国一流基地的合作协议, 明确每季度召开省市联席会议, 就固废基地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会商解决。2013年9月, 省经信委协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在朔州召开了亚洲粉煤灰协会年度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国外相关专家学者60人, 在行业引起轰动。近期, 省经信委还就固废园区企业综合利用认定为朔州开辟绿色通道, 明确不受时间限制, 成熟一个认定一个。由于国家、山西省的强力支持, 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技术瓶颈不断攻克, 朔州的基地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上一篇:新形势下的新闻报道下一篇:柴油机发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