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创新

2024-12-10

课程改革与创新(共12篇)

课程改革与创新 篇1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大学数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之一,高等代数精品课程的建设尤为重要,如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使之在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基础上,符合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形成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这些都是从事高等代数课程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

1. 传统高等代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代数是数学抽象性较强的一门基础课,它是几何的抽象化,有概念多、抽象程度高、逻辑推理要求严密等特点.高等代数精品课程建设中需突出解决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六个方面:

(1)教学内容需要更新.高等代数是初等数学、高等数学和现代数学相衔接的一门课程,在高等代数课程教学之中强调与中学数学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教育学基本思想是至关的重要.同时结合《高等代数》课程自身特点,进一步添加与其后继课程《近世代数》、《计算方法》和其他数学课程或其他学科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内容,也是迫切需要的.

(2)教学方法需要变革.在《高等代数》课程教学中应注重使用引入图表法、几何直观法和实例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注重训练学生严密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注重解释每一个抽象概念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得到.教学手段也应该适当地配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

(3)实践教学有待全面启动.《高等代数》课程既体现对经典数学的继承,具有高度抽象性,又蕴含近代物理、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背景,具有重要的应用性.《高等代数》课程这一特质决定了应该突破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添加相关数学实验内容,启动实践教学.

(4)教学手段需要丰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高等代数》网络课程和辅助双语教学课程,提高网络课程的利用率,使学生能够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学习本课程.

(5)学习评价方式亟待改革.传统的期末考试往往是一张考卷定成绩,这是不科学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出勤状况,作业完成情况及期中考试成绩等诸因素.因此,成绩评定方法的改进是必要的.

(6)教学团队整体力量亟待发挥.目前教师教学任务普遍繁重,还缺乏进一步深造和短期培训的机会.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善和教学研究经费的提高,应有计划、分阶段地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

2. 改革与创新

(1)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依据大学本科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等代数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建设高等代数课程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即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领会思想、感悟魅力.

(2)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创新意识.在以理论课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中,除分析推理教学法以外,引入图表教学法、几何直观教学法和实例教学法等,使得高度抽象的内容让学生学起来感到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与引导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促进理论的应用,以便提升教学效果.

(3)启动实践教学,鼓励形象思维.突破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针对部分内容,设计实验课题,由学生自主选择并完成.有利于发挥高等代数传统的教育教学对满足学生获取知识功能和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功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修养和利用高等代数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高等代数相关数学实验内容的补充和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可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和教育教学有奖征文活动等.

(4)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高等代数网络课程和辅助双语教学课程,使学生能够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学习本课程.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高等代数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作为数学专业考研科目,提高高等代数网络课程的利用率,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办“高等代数网上教室”及“网上高等代数讨论区”,将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5)改进学生成绩评定方法.通过调整学生平时成绩、其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撰写课程论文,将其折合成分数,在成绩评定时,加大平时成绩分值,促使学生主动培养科研习惯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拓宽学习视野,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善和教学研究经费的提高,有计划、分阶段地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研和科研能力.同时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随着高等院校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不断深入,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改革高等代数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特色,使之在培养高素质数学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严格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高等代数课程,开展全方位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更新教学理念,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培养,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和发挥高等代数精品课程的作用.进而不断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和对学科发展规律、教学规律的认知水平.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研究与实践,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培养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数学专门人才.

课程改革与创新 篇2

课程名称: 大学计算机基础 授课教师:

护理龚鸣敏 建工0902-04 园林0901 0901-02 生工

开课学期: 2009-2010-1

选用教材: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二版)

出 版 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专业班级: 0901-02 环工0901 编著: 刘永祥 出版日期: 2008年8月

课程类型: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总 学 时: 64

填表日期: 2009.11.9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1—

—2—

—3—

—4—

改革与创新 篇3

关键词: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38-01

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自1978年以来,改革变化幅度最大的一次,它顺应了改革、创新、素质的时代脉搏,抓住了社会向前发展的主旋律,也昭示新世纪高考作文演进的走向和态势。

话题作文有其形式和特点。它必须有提供的材料(或图形),这样也就具备供材料型作文的特点。2000年高考作文题,就是围绕四种不同的图形符号,“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最后解释说“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要认真阅读文字说明,尤其是具有提示性文字,“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实,这段文字是对所给材料的点评,考生应紧扣住它,它即是对材料的炼意,又是写作的话题或引子它启示着写作的内容和要求。另外,也有观后感或命题作文的特点,最后写出“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虽然有命题作文的特点,但是完全不相同。(1)文体不限。这是与一般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区别的最显著特点。或记叙经历,或编故事,或抒发感情,或发表议论,或展开想像等。它就势必突破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或散文、小说、诗歌、剧本的攀篱。这虽然是形式的突破、解放,同样,也极大地发挥了考生写作的特长和个性,极大丰富和拓展了写作的内容和视野,极大促进了写作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一次突破和飞跃。(2)题目自拟。这是它与命题作文相区别的另一个特点。命题作文的题目是惟一的、限定的,而话题作文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显得突出,既可按“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来命题,也可以充分发挥考生在写作上的特长和个性来命题行文,尽情施展个人的聪明才智。在内容丰富多样的基础上,考生所拟的文章题目琳琅满目、目不暇接。(3)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内容及它的命题立意,只是具有相关性的特点,而并非像命题作文内容要紧扣中心,。也就是说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及内容要求,仅仅是写作的“范围”而已,并非是命题作文的中心内容。话题作文范围是远远大于材料的本身,它不像命题作文与材料内容范围要保持一致性。(4)话题作文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2000年的作文内容就充分地展示了每个考生丰富的内心世界,或闪烁着智慧火花的人生哲理,或倾诉衷肠的悲欢离合,或陈述文明长河中的典故历史,或赞美祖国秀丽的山川,或对清风明月的感悟,或对人生艰辛的惊叹,或对时光流逝的依恋,或对亲情友情的忧伤,等等。这些都是供材料型话题作文的特点。

认识和辨析了供材料话题作文的形式和特点后,应该有效指导中学作文教学和应试作文的训练,以符合高考试题“致力改革,稳步推进”的命题宗旨,以适应一个多元、开放、个性、灵活的作文命题的发展和要求。

一、要拓展视野,蓄积广博而深厚的知识。结合教材,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教材为聚点,辐射出丰富的课外阅读,除文学作品外,有意识有重点地浏览古今中外的文化著作,以及有关科技类的文章。

二、捕捉灵感,提高深切细微的感悟能力。灵感是写作的原动力。但是灵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长期关注、积累和思考社会、自然、人生的结果。当然灵感的突发与个性是分不开的,有的文静腼腆,多情善感,对落花流水、风霜雪雨,有着真实细腻的感触;有的活泼开朗,积极进取,对红日高山,江海湖泊,有着深厚透彻的感慨;有的善于写景言志,表现独立的自我;有的专于说理论辩,字里行间,迸发着智慧的火花。如,“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人生岁月流失的顿悟。朱自清的《匆匆》是对时间易逝的具体形象的描述。秦牧的《土地》、茅盾的《风景谈》和叶圣陶的《夜》等都是对景物人事的深切细微的感悟。因此,这些都是人生阅历、个性见识、心灵体验的充分展现和生动表述。

三、强化思维训练。培养灵活多样的思维活动。思维方式是创新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所在。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灵活而多样的思维方法。如,“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专心和恒心。要从单一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如“开卷有益”,也可以逆向思维为“开卷未必有益”。要学会多角度的思维方法,如《说“8”》,谐音“发”,横看是数学上无限大的符号,也可看做是人戴的眼镜,也可看做两个深不见底的隧道等等。要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如材料作文《鸟的评说》,由自然的鸟而演绎类推到社会上互相诽谤攻击等现象,最后归结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和“不要求全责备”等观点。如《树木、森林、气候》,一是学会全面联系和质量互变的观点看问题,常说无木不成林,就是“个体”量的积累与“整体”质的变化的关系,只有由木成林、由林成森才能改变气候。当然气候同样也对树木、森林有其制约的作用。由此而联想到,培养人才、任用人才、组成人才群体,才能改变社会经济,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四、积累词汇,全面提高语言文字表达效果。在高考语文试题中,除作文外,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就有9题,计30分,约占三分之一。就是在高中教材中也有《简笔与繁笔》、《作家要锤炼语言》等篇目。同样在文学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也有具体的要求,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常说语言是文化载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真是一语破的。所以,积累词汇、锤炼文字、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是话题作文必备的前提和条件。

成人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篇4

关键词:成人教育,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

1 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忽视成人教育的特点。成人教育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社会性, 表现为社会组织, 全民参加;二是非正规性, 指成人教育的组织形式及行为方式超越了普通教育常规, 采取“按需施教”。现行的成人教育的课程体系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课程门类不齐全, 不能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充分灵活的选择机会。其次, 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方面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及个体的需要。再有, 现行成人教育课程体系, 忽视成人学习的独立性、实践性、实用性和选择性等诸多特点。

课程目标以学历为导向。成人教育是一种为成人提供的各级各类教育, 其根本目的是扩大教育机会, 提高国民素质, 增强就业能力, 实施终身教育。但成人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调资、转岗、提干、分房、晋级等都与学历息息相关。于是, 许多成人学校甚至教育主管部门都看好这一市场, 课程建设过分强调以学历为目标导向, 偏向于为学历而学习, 其实际效果和目标差距很大。

课程结构不合理。我国成人教育课程在设置上普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各校课程设置大一统, 各类学校, 各地区无特色无区别。必修课程一统天下, 选修课很少。重理论课, 轻实践课;重知识型课, 轻智能型课;重专业性课, 轻基础性课。重视分科课程, 轻视综合课程。重视智育, 轻思想品德教育。

专业设置重文轻理。目前, 成人教育的招生专业偏重文科, 偏重热门专业, 对理工科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个别学校注重经济效益为争生源, 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情况, 盲目申报新专业、热门专业, 甚至个别专业有其名, 无其实。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原有的专业重复,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造成教育投入的浪费和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调, 也限制着自身的发展。

课程内容陈旧。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内容更新缓慢, 许多成人学校直接采用普通学校的教材, 有的虽有改动, 但基本上是借用或移植普通学校教材, 结构体系主要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这与现代科学知识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不相适应, 也不适应各类成人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成人在职学习的需要。表现在:专业基础课内容与实际联系不密切, 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层次偏高, 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等。

2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突出成人特色原则。成人高等教育的是专门针对成人进行的教育, 对比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 成人在生理、心理发展基本成熟, 个性比较稳定, 自我意识较强, 而且经历了社会生活的磨炼,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设置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成人学生的这些特点, 才能发挥成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成人学生学习策略、学习风格的形成。总的来说课程门数不宜太多, 教学内容应做到“少而精”, 体现出成人特色。

突出开放性原则。成人高等教育是面向社会对“当班人”进行的“开放性”教育, 是针对成人各个时期需要的岗位教育以及适应“活到老, 学到老”终生需要的知识充电教育, 这要求成人高等教育相应的课程体系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课程的设置应从强调教育的统一性转变到强调创新能力和革新精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将体现高新科技和社会发展最新成果特征的多学科知识, 反映到课程设置中去, 使人才充分适应多样化世界的需要。

突出实用性原则。在新形势下, 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的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教改革的世界性潮流。对此, 要审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对经济、文化和整个社会变化的能力, 即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促进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可持续性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突出综合性原则。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发展广泛交叉、相互渗透, 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环境、人口、文化冲突等重大问题。因此, 成人教育必须摈弃传统的以知识点为主的教育内容设置, 以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间的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性素质能力为原则来设置所需课程, 强调科学思维方式、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的学习。

3 成人教育的创新

3.1 树立新的教育与学习观念

传统教育与学习的观念是, 一次性学校教育能够满足人一生正规学习的需要。这显然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学习不再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学习是无围墙的, 不局限于学校学习。学习应包括在职学习、社会学习等, 学习形式是多样的, 不仅包括正规学习、系统学习, 还包括非正规学习。大量学习是在生活中、交往中、工作中发生的, 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 还包括态度、方法、行为、习惯等。接受教育不仅是择业的需要, 更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全面发展的需要。继承是学习, 创新也是学习。学校教育要重视培养人的终身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 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2 建立现代成人教育制度

成人教育的发展与促进, 除了舆论宣传与倡导外, 更重要的是用立法和制度保证。我国教育法规和条例在逐步完善, 但是还缺少专门的“成人教育”或“终身教育”法令法规。在教育发达的国家, 例如法国于1972年通过了《终身教育法》、美国于1976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日本于1990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振兴法》等。这些法规的出台, 都发源于成人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 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体与核心。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各种组织的内部制定治学促学规章制度和奖励办法, 鼓励成人的学习积极性和各种教育资源对成人学习培训机构的投入。建立回归教育制度, 让所有的毕业生或者成人学习者, 只要条件允许, 他们在其生涯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回到原校或到别的任何学校接受再教育, 建立带薪学习制度。

3.3 划分成人教育的结构层次

成人教育由于其接受者的年龄、文化层次、专业不同, 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 所以发展成人教育也应该按照客观实际情况来决定。多种形式办学, 扩大自由度, 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水平, 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其中来。现阶段主要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来进行:一是以高等院校为依托, 成立成人教育学院, 这种学位授予制的成人教育是较高水平的。另外, 也可以通过在开放性大学里举办讲座、培训班的形式传授知识;二是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对本单位内部职工进行长、短期的专业知识培训, 这种形式范围小, 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三是社区内部培训, 即针对本社区特定人员的培训, 比如说, 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 社区可以利用单位优势对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 这也属于大的成人教育范畴之内。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 笔者认为第二种情况是最适合、最可行的, 因为我国现阶段经济欠发达, 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水平还不高, 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培训, 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比其他两个途径更能发挥作用。

3.4 构建成人教育网络

将各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办成学习型组织, 共同参与成人教育。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适宜的学习机会与环境。拆除成人教育机构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的藩篱。组建成人教育联合体, 共享广播电视、函授、自学考试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快成教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闲暇时间增长,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 老龄人口增多, 家庭生活时间增多, 社区活动的对象和时空成倍放大, 但是, 我国的社区成人教育尚在起步阶段, 因此社区成人教育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还应该特别关注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农村成人教育还停留在扫盲的初级阶段, 发展方向不明确, 缺乏经费, 机构不健全, 队伍不稳定。没有农村的成人教育, 就没有农民的全面发展, 也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所以我们应该特别地关注农村成人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创意与创新课程总结 篇5

创新,是挺进新时代的一张通行证;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是成为高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因此创新的重要性决不容我们忽视。刚从20世纪迈进21世纪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迅猛,是因为创新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国防实力的提升、教育水平的提高、科研成果的不断问世、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无一不以创新作为它们的中坚力量。因为只有创新,才可以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只有创新,才可以不断取得进步;只有创新,才可以随时都走在世界前列。

而创新的方式多种多样。创新,需要的不止是灵感一瞬间的闪现,也需要有效的思维方式。经过查阅文献和资料搜集,以及课堂上的内容,总结了以下创新的方法: 1.头脑风暴法

这种创意方法的运作方式是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创意人员等,以会议的方式共同围绕一个明确的议题进行讨论,共同集中思考,互相启发激励,借助与会者的群体智慧,引发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以产生和发展出众多的创意构想。头脑风暴法—般分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交待背景。介绍所讨论问题的有关资料,明确讨论目的。第二,说明规则。这些规则包括:不做任何有关优缺点的评价;允许异想天开,自由奔放;追求创新构想的数量;鼓励在已有想法上综合修正、锦上添花等。

第三,营造氛围。组织者应是善于启发且自身思维敏捷的人,应能使会议始终保持热烈的气氛,鼓励与会者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活动。

第四,综合评价。将各种设想整理分类,编出一览表后,挑出最有希望的见解,审查其可行性。

2.戈登分合法

戈登分合法是通过同质异化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由合而分),或通过异质同化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由分而合)的一种类比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模糊主题。和头脑激荡法相反,主持人在会议开始时并不把研究目标和具体要求全部展开,而是将与设计课题本质相似的问题提出来讨论。

第二,类比设想。由于提出的问题十分抽象,与会者可以凭想象漫无边际地发言。当随意提出来的想法中有利于接近主题时,主持人及时加以归纳,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第三,论证可行。将类比所得到的启示进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并编制具体的实施计划。

在新产品的开发和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设计时,戈登分合法对设计思维的提喻效果较为明显。通过这种抽象的类比的方法所获得的启示往往会使创意领域更为广阔,更有深度。

3.六W设问法

六W设问法是根据六个疑问词从不同的角度检讨创新思路的一种设计思维方法。因这些疑问词中均含有英文字母“W”,故而简称为六W设问法。即:

(1)为什么(WHY)——即产品设计的目的。用来检讨设计目的中究竟想解决原有产品的缺陷,还是开发全新产品;是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是想保护环境适应潮流。

(2)是什么(WHAT)——即产品的功能配置。用来分析产品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的相互关系如何,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是什么。

(3)什么人用(WHO)——即产品的购买者、使用者、决策者、影响者。用来了解消费对象的习惯、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生理特征、文化背景、经济收入状况究竟怎样。

(4)什么时间(WHEN)——产品推介的时机以及消费者的使用时间。企业根据产品消费的时间,合理安排生产,把握好产品的营销策略,等等。

(5)什么地方用(WHERE)——产品使用的条件和环境。即针对什么样的地点和场所开发产品,有哪些受限和有利的环境条件。

(6)如何用(HOW)——消费行为。即如何考虑消费者的使用方便,怎样通过设计语言提示操作使用,等等。该方法试图运用增加、缩减、置换、颠倒、改变的设计概念,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的逻辑变换,形成丰富的创新思维。6W设问体系是提高思维的严谨性与灵活性、培养概念综合化能力的最为简单而直接的方法。4.仿生模拟法

仿生模拟法是模拟生物系统的某些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类似于生物系统某些特征的一种设计思维方法。其研究范围包括机械仿生、物理仿生、化学仿生、形体仿生、智能仿生、宇宙仿生等等。

无论从功能性还是装饰性看,仿生模拟型设计思想并不是自然主义的,它包含着设计思维“举一反三”的素质,是创造性的初级形式。在功能方面,从雷鸣闪电到发电机的发明;从镭的发现到原子裂变的利用,其创造性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在形式方面,从纸草到埃及神殿的雄伟柱廊;从飞禽走兽到希腊神话仿生模拟型设计是从模仿自然开始的,从发生学看,它是原始社会依赖自然的经济形式的衍生物。人类曾有一个使用天然工具的时期,当直接依靠双手和天然工具已不符需求时,不得不创造了“人造工具”。他们首先从自然获取灵感,使人造工具具有与自然物(尖锐的兽爪、牙,锋利的蚌壳等等)相似,但具有更为有效、,更为持久的功能。这与当时的思维水平是相一致的。

在高科技时代,模仿的水平又有了长足的进步,直至模仿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以及机器人的出现,我们还是没有完全摆脱模仿的设计思想。

8、属性列举法

属性列举法是根据设计对象的构造及性能,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性提出各种改进属性的思路从而萌发新设想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由R.R.克劳福德教授提出。其步骤如下:

第一,确定设计对象,分别按名词、动词、形容词列出其属性。名词属性指材料、部件名称、整体、局部等,动词属性指技能、动作、方式等,形容词属性指形状、颜色、款式等。

第二,对众多的属性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提问或自问产生特性联想。第三,推敲各种设想,找出最佳方案。

课程改革与创新 篇6

一、体育课程教学需组织创新

根据体育新课标的理念,体育教学组织创新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在我们的教学中,应有选择地学习竞技运动的项目。有些项目要进行改造和简化,根据学生的需要大胆地创新和发展,寻求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学生喜欢的,能激发他们兴趣和积极性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在学习体操时,如果我们只是为学会一些体操动作,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传授动作技能,如果我们瞄准为健康而学体操,那么就是既学动作又学锻炼方法,而且课中还要想着进行锻炼。于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就随之产生了变化。教师必须告诉学生哪些体操动作可以进行哪些肌肉的锻炼;哪些素质的锻炼应该用多大的运动负荷和如何安排练习间歇与休息,甚至连应补充什么营养都要教给学生。

二 教学组织创新需注重教学改革

1、关注学生智力的开发。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

2、关注教育因素的多样化。第一,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有的趋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趋向于师生关系,有的趋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趋向于教学内容,有的趋向于教学安排,有的趋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

第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像、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第三,教学内容多样化。体育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基础性、实用性、趣味性、科学性、人文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3、妥善处理几种教学关系。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课程教学的创新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第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

第三,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他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强烈的创造意识,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跨世纪宏伟大业的保证。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而实现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组织创新。

课程改革中传统与创新的思索 篇7

当新课程已如燎原之火给基础教育带来一片生机,在欢呼这场变革给我们带来的冲动时,也使我们常常陷入了阵痛的迷茫。在如火如荼的教师培训和大讨论中我们的思维是令人振奋的“原来可以这样啊!”,但实际的操作中这种思维的火花却常常无法给按部就班的工作带来希望。因此培训就成了因为行政指令不得已而为之的任务。当一项兴趣转化为强迫的任务时,这种任务在人们内心引起的共鸣和参与的热情是可想而知的。

“理论很好,但对我们用处不大”这是广大教师在应付培训时谈论最多的。而且有很多在我们认为似乎也是非常合理的理由。比如,考试不改,教学再改,也是形式。因为校长和家长看的是成绩。尤其是当新课程在今年全面铺开以后,广大的教师首先关心的是考试怎么考?在他们眼里,任何教育教学理论都不如学生的成绩能体现他们的工作。所以在他们眼里,要他们改变教学首先得改变考试。那么考试怎么改,那是不是真的考试改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也会改变呢?

1 课程改革认识误区的反思

首先在观念更新的传输中我认为出现了极端,我们说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一种教学文化的变革。那么要推行一种文化首先是必须建立在人们对它认同的基础上,即首先评估现有文化和预期文化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宣扬它的危机意识,通过改变人的认识、观念,行为来达到变革的目的。在这点上我们的课程改革准备工作做的很到位。一大批大学教授,学科专家纷纷发表着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对现有教育的反思并在政府的支持下,使新课程的理念很快进入了千家万户。但我们说,成功不是因为对理论了解得有多深,而是在与本地实际情况融合的深浅。理论与实践往往存在着巨大的空白地带。尤其是到了操作层面,能够从高层传递给低层的信息就变得非常模糊,而这种模糊信息往往也使操作层面因为理解不到位而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那么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在观念更新的传输中出现了误区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讲座与案例。大部分都是对现有教学的批判,还有很多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新教法的心得,这是成绩。但我们也注意到了很多,就是很多地区的教育改革也出现了老师和家长的担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发生变化了,但学生普遍掌握的基础知识程度降低了。当学生的成绩开始下滑而老师认为她也已付出相当艰辛时,考试要改的呼声则掩盖了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原因。

人类认识的发展最终都要精确到量化的程度,素质教育不是为了取缔考试,而是考试更能体现素质教育!当我们在学一门新的技术和操作时,最初的反应是好奇或者因为习惯而出现拒绝情绪,当不得已而照猫画虎时,仅仅注意了表面的形式:即,“像”还是“不像”?课程改革初期这种思维的混乱就是如此,而且比它有着更为复杂的情境。

2 课程改革从理念到操作的反思

综观世界教育改革,大部分国家的教育改革都是自下而上引起的(当然这和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系),而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则是一种自上而下为主,自下而上为辅的改革。这种改革相对于自下而上的渐变无疑是一种文化的突变,这种突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们的思想、情感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人们要完全适应这种新文化,需要付出感情、精神等方面的代价。“教育从来也不是由一片白板开始,总会有一些架构是继承下来的。”[1]任何教育体制都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融合体。蕴含了“过去”的是宗旨、价值观、架构和教学风格。传统文化常常以其“遗传特性”。影响并作用着教育变革。因为现在的教育必然都是建立原有教育基础之上,它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的根基而任意创建。因此这种历史与现实的更替,旧教育到新教育的更新,始终只能是一种渐变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生是经历了一段教育历程的学生,还带有他们从小养成的那种学习习惯。而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还保留着从前因需要而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因此要使教师和学生适应课程改革的新文化,并成为新文化的建构者,使课程改革成为他们内心愿意倡导和遵从的自觉文化,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实践证明,即使在教育领域内进行急风暴雨的革命,也无法改变这种变革的渐进性。保罗·莫特认为:一项注定要在全国普及的新创作法出台以后,一般要15年才会在3%的学校系统中得到采用。只有当这种做法普及率达到3%以后,普及的速度才会加快。通常要过20年才能全部普及[2]。因此课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3 课程改革深化的价值反思

努力是你的本份,超越是你的价值!课程改革具体到操作层面的不仅仅是理念到行动的深化,更是我们在自己行为中坚持的一种信念。只有当文化积淀到行为层面我们才能说它真正的变迁了,因此广大的基础教育的教师要理解课程改革并把它付诸行动,首先是对自己过去成绩的肯定,并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即教育创新不是对原有理论和做法的完全摈弃,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和突破,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课程改革中的下降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只是在表面层次上注重了形式,而并没有真正的深化,因此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能够结合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实际把理论化归为己,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创新,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真正在现实层面完成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Bob moon,Patricia Murphy编,陈耀辉,冯施钰珩,陈瑞监译.环境与课程[M]香港公开大学社,2003,(156).

课程改革与创新 篇8

关键词:建构主义,包装测试,设计性试验

《包装测试》是高等学校包装工程专业学生的限定性选修课, 是一门重要课程[1]。它由基础理论和实验构成, 其中实验内容在课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够检测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件的性能, 评定其质量;模拟流通环境, 检验被包装产品的可靠性等;[2]同时能够对前面所学课程进行综合, 使之能够进行整体设计和测试。

培养具有丰富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包装人才将是包装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则是包装工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并且能够初步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3]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学习理论, 也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理论。其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学习观和知识观能够很好的指导我们进行教学, 因此我们基于建构主义来包装测试实验课程环节改革来加以巩固、验证和创新, 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 密切联系实际。

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由20世纪初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论发展而来, 随后1966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J.Piaget) 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阐述了发展的实质和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 揭示了人类学习的认知规律, 阐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等。学习就是一个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 (社会文化背景) 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其主要思想有:

1.1 知识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知识不是现实的纯粹客观反映, 它只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说, 而不是最终答案, 它必将随着人类经济、科技、社会地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 并随之出现新的理论对客观世界进行解释或假设。学习者对知识不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 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把知识作为自身预设好的东西填鸭似的输送给学生, 教育者不能以自身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强迫学生接受。真正学习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学习者自身经验背景和认知基础上的, 同时取决于特定情境下, 针对具体的问题还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4]

1.2 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学生自己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其过程不是被动的接收信息刺激, 也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 而是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知识结构重组过程。因此, 学生在此过程中, 需要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不断思考, 对新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认识和加工, 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

1.3 教学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简单强硬的将知识强加给学生, 而应该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生长点, 引导其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师只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合作者, 起到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的作用, 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构建者, 最终成为能够独立学习的建构者。

2 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

目前《包装测试》实验课程安排中, 共有10个实验课时, 2个实验项目。分别是:实验1, 落镖式冲击试验, 验证性实验, 4学时;实验2, 透气性试验, 演示性实验, 6学时。实验1是一个验证性实验, 通过该实验, 学生了解落镖式试验机的工作原理, 并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和原理, 主要验证包装材料 (纸、薄膜、复合材料等) 的抗冲击性能, 使学生直观了解目前常用的包装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并进行分析和对比不同实验材料直接的性能。实验2是一个演示性实验, 演示了柔性材料对气体的阻隔性能及原理, 需要学生掌握材料的加工制作并进行机器的操作, 同时分析和对比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 找出其原因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由以上的实验安排上可以看出:《包装测试》实验课程只是安排了一个验证性实验和一个演示性实验, 学生仅仅是能够操作实验仪器, 验证了塑料薄膜的抗冲击性能和透气性能, 无法起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且实验项目偏少, 性质较为单一, 因此造成学生在进行产品包装设计时缺乏整体思路和系统设计能力从而出现实践训练短缺的问题。

3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实验课程改革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建立教师的新的教学观因此重新设计该课程的实验内容。新的实验课程内容如下:实验1, 落镖式冲击试验, 验证性实验, 2学时;实验2, 透气性试验, 演示性实验, 4学时;实验3, 产品包装试验, 设计性实验, 4学时。实验3为设计性实验, 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设计的,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观,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纠正学生的知识观, 要求学生必须树立好正确的知识观, 夯实基础知识, 熟悉产品包装的方法和步骤, 并进行测试, 评价, 然后建立自己的新的知识观, 最后给出整改意见。在此之前, 教师先树立自己的教学观, 可根据热门话题或典型案例来进行给定或自选一种产品, 然后根据产品的特点、流通环境特点等因素, 对产品进行分析、设计, 包括内包装、外包装及缓冲衬垫等相关结构设计, 再将产品装入设计的结构及包装箱内, 最后将包装件进行相关的跌落试验、整箱压缩试验以及振动试验进行性能测试, 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原因分析、提交整改意见加以改进或重新设计, 最终形成到一个完整的包装设计, 并提交一份实验报告。

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由此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 在有限的学时内, 能够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为学生以后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仪器的利用率。《包装测试》实验课程能够对学生所学知识起到一个综合和巩固的作用, 在其大学专业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性实验能够开拓学生视野, 增强其设计和动手能力。因此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 充分利用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迟建, 于志彬, 陈志周.包装测试课程体系改革[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11, 13 (3) :351-354.

[2]王怀奥, 计宏伟.包装工程测试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许文才.包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包装工程, 2003, 24 (4) :152-154.

课程改革与创新 篇9

关键词:动画,雕塑,教学改革

雕塑课程是一门在我校艺术设计系动画专业都开设的基础课程,共计72学时。作为本学期我校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笔者在分析前期雕塑课程教学不足的基础上,就雕塑课程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作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

1 前期动画专业雕塑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雕塑课是我系动画专业所开设的造型基础课程,主要采用传统雕塑泥料教学的教学体系,侧重培养学生的人物立体造型能力。经过这几年的实践,笔者感到该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传统雕塑泥料教学教学目的与动漫产业的市场需求脱节,忽略了动画雕塑作为动漫周边产品的客观存在,切断了动漫衍生品从课堂走向市场的通路。(2)传统雕塑泥料教学教学内容和动画专业后续课程联系不大。雕塑在动画上的最直接应用是偶动画,尤其是黏土动画。传统雕塑泥料不容易做精细雕刻,致使学生的作品大多都很粗糙,不适合作为偶型制作的材料。另外,因为传统雕塑泥料干燥后非常容易开裂,无法实现定格动画中偶型“动起来”的可能。(3)传统雕塑泥料教学使学生丧失了对于雕塑课程学习的兴趣。传统雕塑泥料没有颜色,完成的作品全部都是“土色”。另外,因为传统雕塑泥料没法保存,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雕塑课程学习的兴趣。

2 动画专业雕塑课程改革策略

2.1 找准课程定位

人才培养的定位决定着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市场的无缝对接,首要的是准确定位动画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是革新动画课程体系的前提。

雕塑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程、主干课程。如何使学生掌握雕塑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真正掌握设计动画角色的技巧与能力,并且能将自己所学的内容运用到偶型的设计与偶动画的动画片制作中去,是我们在教学中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基于如上目的,笔者在分析前期雕塑教学不足的基础上,根据动画专业特点,提出“动画雕塑”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旨在建立一个适合动画专业特点,课程分化更加细化,实现课堂教学与动漫衍生品开发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通常在传统雕塑教学中会强调对人体解剖结构的观察和练习,其教学内容是从严谨的、系统的、长期的、写实性造型开始的,主要以准确地再现生活中的人为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去感受自然形态在空间中存在的最基本状态,并通过雕塑手段来领会写实风格所包含的雕塑语言。教学模式以具象真人泥塑写生模特儿为主。这种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很强,优点也很明显,可以让学生比较透彻地了解头骨及面部肌肉塑造以及男女人体的形体特点,但缺点是作业千篇一律,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度很低。作为我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笔者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把目前市场上先进的雕塑材料——软陶引入到本学期我校雕塑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中来,并根据动画专业课程特色,把动画雕塑教学从原本技术型训练转换成思维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摆脱模特儿写生的刻板要求限制,将自己感兴趣的动漫角色运用雕塑手段变为真实的三维立体造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把握动漫人物造型和雕塑整体造型之间的关系。

2.3 教学形式的改革

雕塑课程作为动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动手操作性课程,积极(下转第191页)(上接第161页)挖掘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体现了该课的时效性、针对性,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

本学期,我系雕塑课程的改革以满足本土动漫企业的岗位需求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通过邀请企业的动漫从业人员作为兼职指导老师对就业中的专门化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外,还组织学生到我校实习实训基地进行现场考察等形式教学,充分发挥了特色专业的引领作用,加大了课堂教学与市场的全面融合。

2.4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校动画专业以往雕塑课程的学生成绩测评方式是在校内利用期末集中进行的,评定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给出一个成绩,再根据平时作业完成的质量以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的方式相加得到学生的期末成绩。这种评定方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存在以偏代全的因素。再加上这门课程采用传统泥料教学,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作业也完成得差强人意。今年笔者在承担了这门课程的同时,把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动画专业的专业特色结合起来,提出“动画雕塑”的概念;把目前市场上最为先进的软陶制作工艺引入到雕塑课堂教学当中,完成了课堂教学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以软陶代替传统雕塑泥料的“动画雕塑”教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型多元化的素质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三创精神”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笔者认为它的评价指标不仅要求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注重多元智能的评价,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良好的责任感、出色的团队能力和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原则,以培养符合产业界需求的优秀动画师为目的,实现课题教学从“虚学”到“实学”的一场改革。因此,笔者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雕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加班级互评与小组评价环节,通过“展销会”等形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加大了市场对于课程的考验。

3 课程改革的意义

高职院校影视动画课程改革与创新 篇10

1 课程目标与教学现状

1.1 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Flash影视动画制作课程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2]。

(1) 专业能力:能够进行角色、场景、动作、特效、影视合成等创意设计

掌握图形、补间、时间轴、库、AS、音视频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技能;掌握动画设计审美意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创造性思维和创意设计的表现技能。

(2) 方法能力:能够自主自学、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等

具备利用网络搜集资源素材、积累素材和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具备发现问题并进行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3) 社会能力: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等

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 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进行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够进行团体协作。

1.2 课程教学现状

Flash影视动画制作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是职业院校影视动画制作、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生除了掌握Flash基本操作技能外, 还要开阔视野, 培养创意设计想象力, 提高艺术修养和创意设计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比较薄弱, 掌握技能依然依靠教师传授, 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4]。图1为笔者做的学生学情分析与方法对策。

2 课程改革与创新

2.1 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基于课程目标与学情分析, 笔者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引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想、议、做、讲、评”专题活动教学法和“投票定乾坤”多元评价方法, 并给出了具体应用实例。

2.1.1 专题活动教学法构建

Flash动画短片制作过程一般分为前期策划、角色与场景设计、动画制作、后期处理和发布影片五个阶段[3]。根据教学内容, 每一个Flash动画短片项目, 可以构建一次或多次专题活动。专题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课堂教学“想、议、做、讲、评”五个主体活动, 经教学实践证明, 教学效果良好。该教学分五部分:

(1) 情景导入, 项目引出

构建意图:体现学生“想”的主体活动, 意在加强学生思考力度, 进行创意设计。根据Flash影视动画项目, 要求学生思考并进行创意设计或搜索类似动画影片。教师根据学生创意或搜索的精彩影视动画, 导入Flash影视动画项目。

(2) 师生互动, 分析实操

构建意图:体现学生“议”的主体活动, 意在加强学生沟通力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Flash影视动画项目, 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提出任务需求、关键知识、注意事项、实操项目。

(3) 项目拓展, 组内实现

构建意图:体现学生“做”的主体活动, 意在加强实操能力, 进行团队合作。根据Flash影视动画项目, 布置类似新项目, 组内实现。组内角色:组长、讲解人、制作人。

(4) 组内分工, 作品展示

构建意图:体现学生“讲”的主体活动, 意在加强团结协作, 提高表达沟通的能力。

组长组织讲解人、制作人, 制作PPT, 展示PPT与作品。

(5) 师生参与, 作品互评

构建意图:体现学生“评”的主体活动, 意在集体参与, 赢得荣誉, 提高学习积极性。

2.1.2 专题活动教学法应用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想、议、做、讲、评”专题活动教学法, 以专题活动《人间处处有真情》影视宣传片为例, 阐述教学设计改革创新过程。

(1) 情景导入, 项目引出—学生主体活动:想

内容:观看一系列贫困山区学生学习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贫困大学生资助, 引出《人间处处有真情》影视宣传片项目。学生进行创意设计或在网络上搜索相关影视短片, 编写剧本。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 引起学生共鸣。结合实际应用情境, 引出项目。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课时安排:2课时。

(2) 师生互动, 分析实操—学生主体活动:议

内容:提出任务需求, 讨论专业知识。分析注意事项, 实操项目内容。包括:角色、场景、动画设计分析。

设计意图:遇到问题, 讨论分析问题, 给出解决方案。

课时安排:4课时。

(3) 项目拓展, 组内实现—学生活动:做

内容:设置拓展项目“京北职院处处有温情”, 分小组实现。以原有《人间处处有温情》Flash影片为基础, 加入京北职院元素, 还可以自主创意设计。分组实现:小组角色有组长、制作人、讲解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课下时间或者课堂上机剩余时间。

(4) 组内分工, 作品展示—学生活动:讲

内容:组长组织组内讲解人、制作人, 制作PPT, 展示PPT和作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表达沟通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5) 师生参与, 作品互评—学生活动:评

内容:构建并应用“投票定乾坤”评价方法评定作品排名。采用多元评价:教师评价, 学生互评, 学生自评。

设计意图:集体参与, 赢得荣誉, 调动积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2.2 学习评价考核设计改革与创新

2.2.1 学习评价改革创新

Flash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构建并应用了“投票定乾坤”的学习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是专题活动教学的“师生参与, 作品互评”环节, 运用了“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的多元评价体系。

该评价方法操作共分为四个环节:

(1) 发票:教师发放选票和评价标准。班级按组, 每组发两张选票, 教师一张选票, 每张票用来选择三个优秀作品。教师和每组学生按人数发放评价标准单, 用来评价每个作品。

(2) 评价:根据组别题目, 对作品、讲解人、PPT展示给出最终整体评价。教师和学生填写选票, 每票三个优秀作品。教师权重为2, 1票相当于学生2票。

(3) 唱票:选择班长和课代表唱票, 教师检票。

(4) 乾坤:最终选出优秀作品。并记入平时成绩。

在课程三大专题中应用“投票定乾坤”评价方法, 学生课堂参与效果较好。

2.2.2 考核设计改革创新

根据课程需要,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过程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将过程考核的成绩比例加大 (见表1) 。

3 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在高职Flash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教学的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

首先是教师的问题, 要求教师有很高的课堂掌控能力。在构建应用“专题活动”教学法与“投票定乾坤”评价方法时, 虽然以学生的个人努力为主, 但是对教师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在开展专题活动前, 要全面熟悉Flash动画制作风格以及美术基础训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并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励学生, 避免学生在时间的作用下丧失激情[4]。

其次是教材方面的问题。现在市面上的教材大同小异, 基本上是从Flash制作软件工作界面开始, 逐一介绍工具、元件、动画, 最后介绍Action Script脚本语言。在选择的时候, 尽量选择较多大型案例、基础知识穿插在案例中的教材, 这样的教材便于开展“专题活动”教学法, 并且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没有完美无缺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是只要不断改进, 教学方法就能越来越适合教学, 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4 课程改革创新的初步成效

4.1 构建应用“专题活动”教学法, 学生快乐自主学习

Flash影视动画制作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想、议、做、讲、评”专题活动教学后, 学生展示欲望强烈, 学习兴趣浓厚, 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加强了组内协调沟通团队合作能力。该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方面的职业能力, 使学生快乐地自主学习。

4.2 构建应用“投票定乾坤”学习评价方法, 科学评价学生学习

Flash影视动画制作课程尝试了“投票定乾坤”学习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运用了“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的多元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设计奠定了基础。学生参与评价, 对考核的公认度大大提高,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5 结束语

本文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想、议、做、讲、评”专题活动教学法和“投票定乾坤”多元评价方法, 并给出了具体应用实例。本课程改革后, 学生参加大赛人数及获取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数逐渐增加, 教学效果良好。

摘要:对高职院校Flash影视动画制作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构建并应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想、议、做、讲、评”专题活动教学法和“投票定乾坤”多元评价方法, 并给出了具体应用实例, 阐述了该改革创新的初步成效。

关键词:课程改革,专题活动教学法,多元评价方法,考核设计

参考文献

[1]唐慧妮.高职院校Flash课程教学方法思考[J].才智, 2012 (5) :95.

[2]张红兰.高职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职业教育, 2013 (1) :74-76.

[3]先锋教育.Flash影视动画制作与案例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4]闾燕.高校“Flash动画制作”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11 (32) :458.

[5]杜治国.高职《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12) :222-223.

[6]张旭.动漫专业Flash动画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初探[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1 (2) :98-101.

[7]李静.浅议高职Flash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 (26) :1753-1754.

[8]孙莹, 宋钛.关于Flash动画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6) :212.

[9]蒋玉芳.高职院校Flash动画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浅探[J].考试周刊, 2011 (42) :10-11.

课程改革与创新 篇11

关键词:实践探索;高职教育;改革创新

高职院校作为为国家输送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与社会大众的认可。教育模式的设置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对人才的需求程度进行改革与创新。职业学校与全日制本科院校的不同之处在于职业院校更强调专业性,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更加熟练,专业化的课程设计更加明确等。但在高职院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践行能力较弱等,因此,应加强对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推进新的教育模式。

一、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不足

1.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设立与发展是针对国家的改革发展而一同进步的,其区别于全日制本科院校,也不同于高中,其特色是门槛较低,在专业化培养方面要求相对较高。但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仍比较注重成绩的高低,专业实践培养并没有落实到实处。

2.整体素质偏低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被动型,在高中时期成绩偏低,在高考中不慎落榜的学生;二是主动型,主观意愿就想去高职院校学习,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但在历年的各院校生源统计中,前者仍超过一半的比例。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整体素质相对偏低影响了教育改革的开展。

3.实践改革能力较弱

职業学校的主要特色就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三年的学制中,规定学生至少有一年时间在工作岗位上实习。然而,在多数的高职院校中,最后一年的实习,有的是学校安排的,有的是学生自己找的,还有学生因要升本科需专心学习而不去实习,以上多种因素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新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1.旧观念上推陈出新

高职院校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既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育理念,也不能将生硬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应针对高职院校所设立的课程特色,将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应用于课程设计中;发现某一专业的优势所在,设立最优专业,增强学校的硬件设施,使特色专业的学生在三年的高职院校中真正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全面抓素质教育

针对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研究适用于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方案。学生的成绩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自尊心与信心的发展。职业院校应设立专业的德育与心理方面的机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全面抓素质教育。传统意义上的说教式教育在当今教育环境下显得尤为枯燥,教师可以采取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使素质教育融合进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手脑并用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的学制设立是三年制,对学生的学术理论水平要求相对较低,更多的教育倾向是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但多种原因导致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学校的教育管理对学生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要在专业的硬件配备上使学生做到手脑并用,不能等到实习前期才让学生浅显地认知专业设配及工作内容。在实习期间,高职院校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检查,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相匹配。

三、结论

高职院校作为现代教育的重点实施基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教育建设上既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来实施,又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对教育事业的研究推陈出新。职业院校的设立在效仿本科院校的前提下实施改革,秉承了本科院校重视知识理论的学习理念,在此基础上对课程的设立更加全面化、专业化,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并进行学习培训。但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等。本文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大胆创新,将新的教育模式运用于课程实施之中,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彩平.实践导向的高职思政课程改革与创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0):226-227.

[2]彭秀兰.实践导向的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10):39-42.

课程改革与创新 篇12

一、传统培养方案的弊端

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往往重理论轻实践, 使得学生在初入企业时不能快速地适应企业的设备与工艺, 使得就业率大大降低。因此传统的实验课程体系设置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及模式陈旧、课程设施不合理这三方面。

1. 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传统的实验课程体系设置中, 1~2年级的课程设置基本为基础课程, 其学习内容并不涉及专业方向的课程内容, 学生对于所学专业接触认识较迟, 导致学生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不甚清晰, 对所学理论知识与专业应用之间的关系以及专业发展状况不甚清楚, 从而产生学习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并不能主动适应行业企业对应用型工程人才的要求, 无法满足企业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 根据现代社会对于食品加工行业人才的需求, 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已基本确定:主要面向食品加工、食品安全品控与食品营销等岗位,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湛的实践技能和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 能从事乳制品、肉制品、果蔬饮料等各类食品的生产、储运、加工、质量管理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综合型技能型人才。

2. 教学内容陈旧。

传统的实验培养方案教学内容陈旧, 仅局限于使学生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 或者仅仅学会几种大型仪器的操作, 造成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呈现出一些问题, 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 只关注知识的接受, 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 无法激发学习热情。随着时代的变迁, 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代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分析实验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 必须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 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向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当前实验课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 课程设置不合理。

按照传统培养方案的教学模式, 学生进校学习一、二年后才可以接触到所学专业岗位技能, 才能对所学专业了解一二, 但在大学1~2年级, 由于对未来的职业或岗位没有概念, 使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怎样学, 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在课程设置中, 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 实验实习教学条件较差, 导致工程类课程和实验教学课程较少, 培养出的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由于涉及到实践性课程较少, 专业实践技能明显不足, 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食品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因此, 应该以实用性和适应性为原则, 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 在稳定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 大量增加实践性强的专业实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培养可以更快适应社会需求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强的毕业生才是当务之急。要想全面地掌握食品工艺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认识食品工艺学对提高食品质量和促进食品工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更要通过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在食品工艺及加工方面的工艺及创新能力。然而传统的食品工艺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无法提供生产企业所有的设备和工厂环境来给学生学习与了解当下最前沿的食品加工工艺学技能。

二、培养方案改革的调整与创新

1. 增加食品工艺学前沿技术的实践教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食品行业飞速发展, 企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 对人才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这一现状决定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成为相关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因此, 针对此类问题, 如表1所示, 食品工艺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开设了食品品质检验及感官评价分析、焙烤工艺学、调味品工艺学, 豆制品工艺学和糖果工艺学的课程, 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及时学习更新兴更专业的工艺技能, 调整后的培养方案是以就业为导向, 可以培养更适合食品行业要求的具有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因此也适合食品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2. 强化理论与实践一体, 知识与技能全方面培养。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加强培养方案的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努力打造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三大教育模块, 如表1所示, 增加了一些专业课程的实验与实践, 开设了感官评价分析、调味工艺学、豆制品工艺学和糖果工艺学的实验课程, 此外还增加了一些专业课程的实验学时, 如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饮料工艺学等专业课程, 目的是加重实验与实践环节, 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以及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3+1”课程体系改革。

我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遍采用4+3+1的教学模式, 即4个学期的基础课程学习, 3个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1个学期的毕业设计。采用这种模式, 两年基础课学习后, 对多数学生而言, 仍对所学专业知之甚少, 而新型的“3+1”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为突破口, 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入手, 采用三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 在三年的在校学习中也非常注重实践与实验, 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年在工厂实践锻炼, 把学生的毕业论文放到工厂去做, 将工厂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平台, 同时教师的科研与工厂生产实际相结合,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样的培养模式更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三、改革成效

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传统培养方案的改革, 使得学生无论从理论学习还是实验操作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具体体现在连续7年成功的举办了大学生食品节, 在食品节上学生发挥自主创新能力, 开发了柠檬酥皮泡芙、苦荞烘培食品、猪肉蔬菜糯米肠、米酒蛋糕冻、新型发酵米酒乳、“三心二艺”冰激凌、微波核桃小蛋糕等上百种新产品, 可见改革后的培养方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更加紧密, 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优于传统的培养方案。

四、对2015级培养方案修订的建议

本次培养方案虽然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其专业化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建议按照专业化方向分流培养学生,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摘要:本文比较了2007级和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情况, 分析了2007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即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及模式陈旧、课程设施不合理等。而2011级增加实践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一体以及“3+1”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结果证明改革后的培养方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岁楼.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J].农产品加工 (学刊) , 2014, (314) :80-82.

[2]张海生.食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农产品加工 (学刊) , 2011, (262) :136-139.

[3]朱新鹏.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4, (2) :57-60.

[4]吴威, 孙明哲.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11 (21) :178-179.

[5]孙月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农产品加工, 2014, (10) :81-84.

[6]师邱毅, 何雄, 陈乐乐, 曹小敏, 王隽, 史海波.高职高专食品检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9, (9) :82-85.

[7]叶向库, 金海珠, 赵玉平.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教育, 2010, 38 (18) :9911-9913.

上一篇:引风机轴承下一篇: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