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改革呼唤创新

2024-11-05

语文课程改革呼唤创新(精选8篇)

语文课程改革呼唤创新 篇1

创新教育的内涵广泛而深刻, 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 发展学生的能力, 创造民主、进取、开放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学的核心价值和至高境界。课堂是学生创新精神成长的主要园地, 不管什么样的教学任务, 最终都只能在一节又一节平常、平凡、平淡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完成。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是学生的创造性, 而创新精神又是学生创造性的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主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推进课堂教学创新, 需要相应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转变语文课堂教学观念, 教师首先要发挥示范作用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支配地位。长期以来, 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 即不少教师在教学上完全被教科书、教参束缚捆绑, 按部就班, 照本宣科, 亦步亦趋, 墨守成规, 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 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反馈, 基本上按照教师既定方案实施;从信息来源看, 主要是教师讲, 学生听, 只能形成“教参-教师-学生”这样一条狭窄的信息通道, 学生缺乏信息的采集机会, 要么当配角, 要么“陪坐”;从评价的标准看, 也是以教师 (教参) 观点作为衡量尺度, 学生很难有不同观点, 只能统一于“标准答案”之内。如此课堂必然缺乏活力, 学生得不到启发, 不可能有主动发展的机会, 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具备怀疑精神、评判精神, 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学会自我反思, 转变教学观念, 发挥示范作用, 要能够点燃课堂“创新之火”, 只有这样, 课堂才可能出现创新的“燎原之势”。

策略二:革新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 “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三条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要真正实现语文课堂创新, 就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要使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就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最深,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某一框架或路径来教学, “启发”、“引导”甚至“牵引”学生, 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被剥夺, 甚至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一些所谓新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沦为了“捆绑式”教育的点缀。但是, 语文学科的特点又比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能够真正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 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创新始于问题, 质疑和创新相伴相生。中学生的思维最活跃, 想象力最丰富, 求知欲极强, 喜欢标新立异, 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正处在思维转型时期, 他们的抽象思维、创造思维水平有限, 质疑正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教师要有正确对待质疑的策略和方式, 要学会科学应对学生的质疑, 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 使学生的质疑在课堂中有释放的空间, 要允许学生犯错甚至鼓励学生尝试错误, 要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善于启发和引导, 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养成对问题和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让学生既要“学会”又要“会学”, 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训练创新能力。陶行知先生有一个理论:“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具有大胆质疑的精神、主动求知的意识、答疑解惑的能力时, 可以说就达到了教育的更高境界:“无为而教”。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完全把语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创造出一套“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小结”六步教学法和“三结合”的语文自主学习方法, 学生靠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一样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尔文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对我们不是有益的启发吗?

策略三: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 所谓的创造力教学, 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 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为培养创新人才, 我们必须利用各种手段, 创设丰富多彩的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首先, 师生之间要加深理解, 这其实是关于课堂创新的支持性策略。通过改善师生关系, 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人际氛围。理解本身具有潜在效应, 师生之间的理解状态对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和课堂创新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眼光出发看问题, 需要有向学生学习的正确态度, 只有努力打破师生关系长期所处于的紧张、对立、僵化状态, 这样课堂才会发生变化, 学生才会发生变化。

第二, 要注重给学生创造一种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特别是学会宽容。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对我们应该极富启迪性, 它是促进学生个体自我实现的一种教学思想策略, 要求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可以接受的心理氛围。课堂心理环境既能对学生的学习起正向的促进作用, 也能起到负面的抑制作用。就拿教师提问方法来说, 既要考虑学生群体, 又要关注个体和个性的差异。如果某些学生平时比较胆小, 或者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突然点名让他起来发言回答问题, 可能会出现张口结舌, 也可能引起哄堂大笑, 结果呢, 焦虑和压抑感会破坏学生的学习心情, 甚至中断他的智力活动, 学生的发言勇气就会这样被打消, 对语文好不容易才有的一点兴趣和热情就会被消磨得荡然无存。

同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要欢迎学生提意见, 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 欢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允许讲错答错, 允许改变观点, 允许保留意见。马斯洛的需要论证明, 只有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信任, 才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教师要多包容学生的“不是”, 多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多预留一些学生发展的空间。

第三, 要改变教学媒体观念, 有效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及其巨大的潜力, 带来了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巨大变革, 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事实证明, 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 可以使学习时间减少, 使记忆内容增加, 使课堂效率明显提高。目前, 我国中小学的电脑拥有量明显增加, 网络质量正逐步提高, 这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对创造穿越时空的语文课堂, 都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和突破性的进展。

策略四:要注意保持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开放

书本和生活是学习语文的两只翅膀, 脱离了生活的语文教学不可能腾飞, 语文教学急需打开课堂的大门, 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 让学生接触生活“下水”实践, 把课堂教学延伸开去, 通过语文活动课, 社会调查、采访、辩论等多种渠道, 开阔学生视野, 以获得创新的源泉。课堂教学的封闭和僵化不是正确的选择, 我们应该走向多样、灵活、生成、创造的弹性教学;教学目标、过程、方法、评价既要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同时也要保持动态调整和开放。

知识和智慧是教育基本理论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教育不仅具有知识性格, 而且更具有智慧性格。知识性格是指教育具有保存、传播和创造知识的功能和属性, 智慧性格则是指教育要引导人的智慧成长、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二者需要协调发展, 教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只要真正把课堂教学的创新当成教育改革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中一件大事来看待, 认真探索, 付诸行动, 语文课堂就一定会发生期待中的可喜改变。

语文课程改革呼唤创新 篇2

语文实践活动呼唤创新型的教师

语文实践活动呼唤创新型的教师 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李松林魏斌 (刊用于《江苏教育》第24期) 众所周知,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 所谓创新型的教师,就是以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为己任,积极吸收现代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 小学语文新《大纲》的第二部分,把“语文实践活动”与“课文”并列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将二者视为不可分割的两大块。我认为:高素质人才来自开放式的教育,语文实践活动呼唤创新型的教师。语文实践活动能否走出新路取得高效,完全在于教师的设计、组织、指导。这就要求广大教师需要在具备扎实基本功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语文实践活动的实践性、主体性需要教师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 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师不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明显减弱。因而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能,在实践活动中应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由讲授变为设计、组织、建议、指导、鼓励。笔者前不久听过一节关于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内容是人教版第十册中的《我们的学校》。执教老师在课堂内借助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练习导游之后,放手让学生为客人老师做校园导游。教师同时跟踪摄像,回到教室后回放实况组织评议。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鲜活的创造性能力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对老师来说,这何尝不是一次挑战与创新呢?《我们的学校》一课的执教者就主动“让出位子”。学生导游前,他是耐心的导演;学生导游实践时,他跟踪摄像,甚至请客人老师向小导游们提些问题;补充评议时,他又学起了崔永元。总之,他自始至终没有“抢戏”。 二、语文实践活动的高效性、开放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的教育能力。 1、具有不断创新的教学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要善于从课本中挖掘可开展实践活动的素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校园到社会,突破教学时空,拓宽教学范围,充分考虑各个环节设计出新颖高效的活动流程,实现活动过程的最优化。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笔者观摩过一节语文实践活动――《春游柳敬亭公园》。执教者组织学生参观柳敬亭公园,先画“柳园春色”,再以歌舞形式赞“柳园春天”,最后写“春游柳园”。既探索了语文与美术等各学科间的渗透与沟通,又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画的综合能力。 又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组织学生收集材料编辑《绿色行动小报》,宣传环保知识;也可组织学生利用休息日调查校园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提出治理方案,撰写建议书,寄给有关部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这样的切入点还很多,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真知,磨练了才干。。 语文实践活动的范围可拓展到工厂、商场、证券市场等;形式可以是参观访问、读书交流、办报、演课本剧、实话实说、法庭辩论等。可以结合祭扫举行革命烈士诗歌朗诵会,可以给“海空卫士”王伟的父母写封信,可以上网声讨“FLG”。总之,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创造才能,充分运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活动的.设计也可以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产生,既能体现教师的民主又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2、具备过硬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还要求教师有设计、制作相关的课件以及熟练地使用各种电教设备的能力。 课件融声、光、色、形、动态于一体,信息量大,使学生身临其境,思维潜能得到充分调动。合理地运用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重点难点的解决,还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教师设计课件时,要重点考虑该课件如何激发兴趣、突破难点、开拓视野以及提高效率。让课件为活动服务,切不可徒有其表。 如《我们的学校》一课的课件设计,重点以直观形象的画面(图画+动画+录像),为学生练习导游时创设情境,突破难点。当客人老师刚坐定时,大屏幕上由点到面出场显示暖色调的“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教改实验区欢迎您!”,渲染气氛,培养学生热情好客的小主人意识。上课了,下拉式显示课题及听说要求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点击构成板书,使学生在兴奋中像了解电脑游戏规则似的明确了训练要求。练习导游时,首先显示校园平面图,一动画小精灵,提示学生向客人老师问好。介绍时,学生可以自由点击自己所需要的场面,也可以用视屏展示台展示自己所画的校园一景向客人老师介绍学校的情况。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练习之后,动画提示进入导游实践阶段,并显示导游前的准备事项,如落实导游地点、路线等。由此可见,合理地设计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使实践活动更加趣味盎然,有条不紊。 《我们的学校》中,当学生为客人老师导游时,执教老师拿起摄像机跟踪拍摄,通过大屏幕回放导游实况,组织评议。电教设备的使用熟练、自然,丝毫不影响活动的进行。可见,为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要能熟练地使用电教设备。这是现代化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 三、语文实践活动的综合性急需交叉复合型的教师。 无论是实践活动内容的综合性还是实践活动实施的综合性都要求教师对音、体、美、英语、自然等各学科的教学有所了解,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保证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也就是要求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由单一型向全能型转变,逐步把自己转化为“T”字型的人才。 组织能力。语文实践活动复杂性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活动的策划、准备、落实、实施等,需要教师从宏观上进行管理,放手培养小助手、活动骨干,让他们在活动中起组织带头作用。教师要善于给学生下达“承包”任务,让每个同学种好各自的“责任田”,而且还有对其它“责任田”里的活“说三道四”的责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民主的作风,优秀的组织能力,灵活应变的心理素质,是语文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仅此一点,学生就能受益匪浅。 交际能力。语文实践活动内容的综合性决定着活动内容有时是跨学科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同事关系,争取其它学科老师的配合,大胆探索学科间的渗透互补;实践活动有时需要走出校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 风趣幽默。小学教师应始终怀着一颗童心。语文实践活动除了自身的兴趣性、课件的新颖性还要求教师风趣幽默。活动中教师应该具有机敏的智慧、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轻松的心情,善于将自己变作普通的一员参与活动,善于在幽默中包蕴理性。 四、语文实践活动的发展性决定了教师应有不断完善的探索精神。 当今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决定了语文实践活动必须紧跟形势。语文实践活动的发展,需要教师们不断“实践、学习、科研、再实践”。 语文实践活动的发展性要求教师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教师,首先要勇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本着科学的态度自我总结。如,写出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设计、课件设计、学生活动前后相关情况对比、根据教学录像整理出相关资料等,为教研准备素材。其次,“多渠道”向别人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理论。把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再次,通过再实践进一步检验自己的设想,把它上升为理论。如此循环,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创新型的教师应当“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陌生”,尤其是跨世纪的一代教师应当在动手能力、指导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教育管理能力方面从更高的水准上重塑自己。创新型的教师必将促进语文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出一批批创新型的人才。 江苏省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李松林

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 篇3

关键词:渗透美育 培养美的意识 发展审美心理 提高审美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尤其是我们的苏版国标本,可谓图文情并茂,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主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时充分挖掘这些美的因素,诱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引起学生的审美心理,让学生在对这些美的事物的感受、体验和鉴赏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一、咀嚼文字,品啜语言美

我们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博大精深。它表情达意的准确与细腻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更是精妙绝伦,不仅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有的讲究韵律格式,表现出一种形式美;有的朗朗上口,洋溢出一种韵律美;有的浓笔重彩,描绘出一幅景观美;有的满怀深情,歌颂撼人的人文美;有的铿锵有力,掷撞出一股凝重美。如《世界多美呀》,文章以一只刚出壳的小鸡的视角来描绘这个世界,语句优美清新,字字叮当有声。“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三个词语是全文的灵魂,凝练出世间醉人的美景,使人神清气爽,回味无穷。直觉得语言材料,以它特有的极强的感染力,吸引着学生去阅读、去探索,去感受这些美言美语的无穷魅力,并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二、营造情境,领略自然美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表现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如:描写日月星辰的《鲜花和星星》《夕阳真美》《云房子》等,描写山川草木的《春笋》《春到梅花山》《咏华山》《台湾的蝴蝶谷》等,这些课文中描写的事物、景观,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而且融进了作者的感情,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这一类课文时,我们可充分利用幻灯、影视、录音等辅助手段,让课文中的画面、景象、情感跃然眼前,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图像声音,为学生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情境,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沉浸其中,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体会、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斟酌言行,感悟形象美

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孔繁森、大禹、达尔文、居里夫人、梅兰芳、怀素……他们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就该引导学生好好斟酌他们的言行,并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从而感知人物的心灵。学生从而受到真、善、美的感染,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实现了“文道结合”的教育目的。

四、诱导想象,体验意境美

所谓“一草一木皆入景,一事一物总关情”,作者在艺术地反映生活的时候,总会将它与自己的感情熔铸在一起,这就形成了需要读者自己去意会的“意境”。如《江南》是一首古诗,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质朴精练,形象地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教学时,我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想象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鱼儿是怎样欢快地游来游去的?这些景物若画下来应该如何安排?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上面滚动着晶莹的水珠。荷叶间露出一张张粉红的笑脸,那是亭亭玉立的荷花。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玩。最后点出最美的是画面上没有的采莲姑娘。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把作品描写的内容再现了出来,进入了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从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五、提高升华,培养创造美

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比如表演,既是一种欣赏,又是一种再创造;进行写作练习,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如《雨点》,文中介绍了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看出雨点的活泼可爱。雨点不只是落在这些地方,我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语言文字材料,让他们从中发现雨点还会落在其他地方,先说一说,然后仿照课文的形式编写儿歌。不多长时间,一首首生动优美的儿歌就从这些小诗人的手中诞生了。这样的教学,于师于生都受益匪浅。

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渗透美育,就要紧扣教材中的精彩语言,刺激学生的知觉形象思维,拓展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心理上产生愉悦,精神上得到满足,课堂上形成轻松沸腾的氛围,在强烈的情绪感染和心灵震撼下,激“愤”发“悱”,使学生真切的感知美,成为新世纪的一代新人。

语文课堂呼唤创新思维 篇4

一、培养学习兴趣开发创新思维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能使学生主动的去克服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并把克服困难当成是一种享受。但如果不能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则很难让学生不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 那么后续的教学操作即使再精彩都不会起到良好的作用。那如何让学生把对学习语文感兴趣呢?一个好的导入。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 扣人心弦,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渲染课堂气氛。例如在学习《山市》时, 可以先展示了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 在学生惊叹之余, 马上设疑“海市蜃楼是怎么形成的”“那你们了解‘鬼市’吗?”“‘鬼市’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呢?它和海市蜃楼有什么联系?”这一系列有悬念的问题, 会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 接下来学生会主动去探究, 去寻找。在这种想求明白和想学习的跃跃欲试的状态下, 创新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传统的语文中教师是注射器, 学生是接收容器, 教师说的头头是道, 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因此教学方法法必须改进。

1. 创设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以往我们的教育都是老师讲, 学生听, 而新课程提倡的创新教育是一种合作性教育, 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民主、平等、合作、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思维驰聘想象, 敢于标新立异。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所拥有的创新能力的自信, 鼓励学生积极去探索、思考, 善用新途径和新方法处理问题, 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追求创新的状态之下。在创新教育的课堂中,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是个引导者, 要留给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 鼓励学生创新, 在宽松的课堂中让学生敢于创新。

2. 训练学生求异思维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求异思维开发, 鼓励学生独立地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 求得多种答案,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龟兔赛跑的故事, 大家都很熟悉, 传统的观点都是兔子因骄傲而失败, 乌龟不气馁坚持到底取得胜利。但我们何不引导学生从新观点、新角度大胆质疑:“兔子睡觉的原因仅是骄傲吗?”“兔子值得跟乌龟赛跑吗?”“乌龟尽管如何不气馁坚持到底, 但跟兔子再比一次的话还会取得胜利吗?”……这样的质疑不仅开阔了思路, 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运用能力。

3.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只有疑, 才会思, 才能从墨守陈规中走出, 才能创新。质疑问难的长期运用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它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我认为关键要鼓励学生“放胆”, 大胆地提问。一开始学生所提的问题, 即使是杂乱无章, 甚至提得不恰当, 也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要肯定其积极动脑筋的一面。这样学生才敢问, 要不然连问都不敢, 何谈有质量的问题呢?而一旦学生敢问, 将问变成自己的学习习惯, 提的问题质量便会逐步提高。这样长此以往, 学生便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发明, 从而创新的能力也能逐步提高。

三、改善评价方法, 加强创新测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求知与求学的欲望, 而教师激励性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我表现提供条件和机会,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解题思路, 特别是对那些非常离奇的、出乎老师预料的想法或见解, 要给以激励性评价, 这正是学生创造思维闪现的“火花”。

另外教师一定要重视开放性问题, 当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提出以后, 学生会给出各种答案与设想, 这时教师应仔细倾听, 参与讨论, 引导更多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而不要过早地评论好坏对错。教师应当准确把握课堂教学重点, 予以恰如其分的延伸, 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让学生始终处于向前向上的追逐中。我们的老师要让学生体会出:生活是五光十色的,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思维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总之, 如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势在必得,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从而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向成.任强:《点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语文课程改革呼唤创新 篇5

一、把学生当人看,建立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平台

“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教师常常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道德的口袋,只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执行教师的指令,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教师中以训斥、禁止、惩罚,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教育手段的现象屡见不鲜,师生关系不平等。”① 因此,把学生当人看,就成了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当然,这里的“人”并非单单是指一种存在上或行为上的个体,更重要的是一种生命上的实体。也就是说,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自由选择,有自己的独立梦想……教师只有清醒地意识到这点时,学生才可能不被物化,教学过程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才有可能被凸显出来。

仅把学生当成一个生命的实体,还远远不够,因为“传统的驯化教学与传授教学状态,是以不平等为前提的”②。教师在课堂上搞满堂灌,往往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就跟着说什么,不敢有不同见解,严重压制了学生的思维,压抑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还必须建立一个师生间平等对话的平台,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自由、平等地进行课堂对话,学生的许多观点可以得到充分的重视,师生之间的观点甚至可以是对立的。教师说《荷塘月色》中“我”心里的“颇不宁静”是由于社会的动乱造成的,学生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认为是那时“我”与妻子发生了争吵造成的,也可以认为是“我”与父亲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这样,虽然出现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但不会导致师生之间的相互对立。相反,由于相互讨论还会促成对话双方的相互沟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在观点上达成最终的一致。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才真正是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的,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二、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鲁迅先生当年就曾经提出过,把现代化的目的分为两个:一个就是“立国”;另一个就是“立人”,“也就是保障每一个个体的精神自由。”试想:“如果一个国家以丧失人的个性,丧失人的创造力来换取现代化,这种现代化究竟还有多少意义?”③

我们可以这样去设想,如果让一个在写作方面很有天赋和兴趣的学生去学习,他并不爱好但很热门的计算机专业,结果会怎样呢?我想,对于这个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痛苦,而且即使培养出了一名计算机人才,也只能是个二三流的人才,但我们却可能因此而失去一位一流的作家。这难道不是对人才的一种变相的扼杀吗?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必须要做到以“立人”为根本,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培养其特长;要把教材知识和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以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人”的角度去关注学生,既要注意因材施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法,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式,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

“立人”还应包括教学生学会做人,也就是“要通过教育,不断增进人们的不气馁、不媚俗、擅自处的理想人格,增强人们的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④这也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之一。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那些优美的篇章,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深入地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真、善、美,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学会宽容、关爱与理解,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特级教师于漪也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因此,千万不能忽视了对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此次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求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三、注重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实施“有生命”的语文课堂教学

1.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进入中学以后,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了。课堂上,教师不能搞一堂言,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因为,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体验、感悟获得语文素养,如《荷塘月色》的“文中有画”的特点以及《听听那冷雨》的“诗化语言”等等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体验才行。这个过程教师显然是无法代替的,也不是教师通过讲授能达到的。所以,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兴趣,强调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兴趣的结合,学习活动与创造活动的结合,强调由“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的转变。而教师也应该从单纯的灌输者或“教”的这种角色向充当学生对话者的角色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就课堂上的一些问题或对文本的一些感受、理解和看法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帮助学生去解决或发现问题,但决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和观点,要鼓励学生,语文课堂也会因为有了轻松而富有思考的相互对话,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有生命的教学”。

所谓“有生命的教学”,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和需求,按照学生的天性所进行的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⑤我们经常在教学中谈,要尊重生命个体,不只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重要的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欲望。因此“有生命的教学”,首先要求课堂教学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而不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制造考试的机器。其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该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相互合作,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和成果。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自身能力,这才是新课改的终极目的。

【注释】

① 孙爱军、王钰城.《让每个教师走向成功》,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版,P15-16.

② 董汀丰.《试论语文教学的对话状态》,《课程·教材·教法》,2003 年第8期.

③ 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62.

④ 王晋堂、李晓.《实践中的做人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4.

⑤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P142.

语文课程改革呼唤创新 篇6

一.语文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第一, 是改变过去语文教育教学现状的需要。过去, 我国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 人们共同认为, 过去语文教师所授的教育教学内容、所用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过时, 传统的语文教学, 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 其特点是追求固化的系统性和严谨性, 重教轻学, 信息交流以单向交流为主, 课程呈现出流水型作业的特点。这种机械化和程式化的操作过程, 一方面将浑然一体的美文肢解成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特点;另一方面脱离语境而孤立和片面地分析语文语法和逻辑知识, 使语文教学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语文教学必须加以改革, 而任何改革都必须以人为本, 所以语文教育教学首先是人的自我更新, 语文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

第二, 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当今国际间的竞争, 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竞争, 而科技实力的提高要靠科技人才, 并且这种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过去那种教师高高在上的灌输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人的创新精神的。语文教师必须转换角色, 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 是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的需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因特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育领域中, 网络学习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网络信息更是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无疑, 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无法回避网络的巨大冲击, 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的挑战, 网络时代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换。

二.语文教师如何进行角色转换

首先, 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 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而非传统的只注重“灌”的教师。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 教师不再是纯挚地教授历史常识、解答迷惑, 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讨常识, 课堂上呈现的不是教的场景, 而是学的场景, 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朝气勃勃的进修排场, 学生的进修体例与思维体例发生了质的飞跃。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 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其次, 语文教师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研究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事实上, 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 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新课程的出现, 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倡导的“行动研究”, 它是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教师由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 是提高教师水平的关键, 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语文课程改革呼唤创新 篇7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高中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指导学生学好语文, 继承和发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使语文教学在新世纪里焕发出新的光彩,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认识到, 语文教学更应从旧观念走出。一方面, 教师应该从“教”的角色转变为“导”的角色;另一方面学生由被动接纳变为主动地学习, 让学生从阴影中走到与教师平等的层面上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就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一、倡导的学习方式

1. 自主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的自主学习, 主要指变过去掌握语法式的学习为探索性学习, 反思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因此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 合作讨论, 相互补充, 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不管学生讨论的情况怎样, 老师也不要急着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 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 指出彼此间的优缺点。在观察和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这样, 语文课堂就活跃起来了。

2. 合作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围

绕一个主题开展学习, 各自承担自己的任务, 既分工又合作, 最后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特别是综合学习单元, 它涉及的知识面广, 内容多, 需要学生“合作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 又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造意识。

3. 探究学习方式, 即个性化学习。

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文本对话的环境, 学生在学习时, 就是一个与文本作心灵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是互动的, 多样的, 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文本中的问题, 得出自己的真切感受。“探究性学习”有两种类型:一是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资料中收集并筛选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种类型是可取的, 但作为语文课堂教学, 这种方法受条件、时间的限制, 不便于实施;二是就所学语文在课堂上进行“探究”, 让学生自主探究语文课中的问题并得出个性化的感受, 这种类型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课型。

教师的职责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独立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方法是引导, 在知识、方法、能力的结合中, 让学生享受知识的力量,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这种主体性地位, 决定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唱“独角戏”, 不能搞“一言堂”,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课堂上要尽量调动起来, 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实践证明, 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 认真研究, 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就会大大增加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就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使学生乐学、会学, 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 课堂教学更为关注如何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为中心。只有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 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变指导学习为自主学习, 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圣坛中走出来, 做一名观赏风景的向导和引路人;做一名组织演出的导演。正如于漪老师所言:“‘教’是为‘学’服务的, ‘教’不是统治学!也不是代替学生学。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 引导学生学,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应从教出发, 而必须从学生的学出发, 因为任何教学观念不作如此根本性的转变, 课堂上就不能改变教师越俎代庖的状况, 学生也就摆脱不了只当听众的命运。”

教无定法, 学无定法, 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个性创造性地创设合作、探究的情境, 使课堂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交际的阵地。

在上学期, 我坚持每周抽一至两节课的时间给学生介绍名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己定介绍的名著, 自己定介绍的方式, 自己定介绍的内容, 自己定每个组员的任务 (每个组员都必须承担一项任务)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 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特别是锻炼了学生大方、坦然地面对全体同学讲话的能力, 而且初步养成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合作的精神。

开学初, 我就把所有的讲读课文分摊给了学生的四人小组, 每个组只需要承担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我在课堂上详细讲了如何布置预习、如何抓住课文重点、如何合理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如何针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讲授方法、如何布置作业等等。每个组在备课中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每个组完成上课任务后, 我都会组织全班同学来评议这节课的得失, 以利于后面上课的同学取长补短, 不断进步。越往后, 学生们上课的水平越高, 采用的方式也越灵活。一个学期实践下来, 同学们已经能纯熟、快捷地利用网络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 制作课件的能力甚至超过了老师, 而且经过亲身实践, 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应该说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运用,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真正“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当然, 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忽略教师的作用, “唯自主化”的课堂效率也将是低下的。老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都要远远高于学生,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仍然是必要的, 而且是重要的。放胆让学生去处理教材, 老师的工作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每篇课文我只让学生上一个课时, 剩下的一到两个课时还是老师上, 以弥补学生在上课中的缺漏, 也让学生在听老师上课的过程中, 意识到自己在对教材处理中的不足。由于两个班的学生对同一篇课文的处理可能截然不同, 因此, 老师查缺补漏的备课必然是不同的, 一份教案两个班用是不现实的。由于两个班的“小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不同的, 老师批改两个班的作业也是不同的。如果把课文交给学生, 老师就闲置在一边, 只会导致教学水平的降低, 因此,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需要老师强烈的责任心。

语文课程改革呼唤创新 篇8

地点: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会场与会人员:

翟京华北京西城区育民小学

刘学慧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张红北京市北京小学

王秀凤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

李玲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刘利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

申春娟北京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

黄丽梅北京宣武区上斜街小学

刘畅北京石景山区六一小学

逄静北京崇文区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尹梅芝北京石景山区教研室

陈先云郑宇王林周国华张%沛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牛瑞雪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

第一会场

主题一:交流观摩活动的总体印象

主持人郑宇:

很高兴大家来参加这次交流会。我们都参加了江西南昌第一会场的听课活动, 希望各位先从宏观的角度谈谈对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感受, 然后再对自己感兴趣或印象深的课谈谈认识和体会。

陈先云:本着平等参与、提高实效、共同发展的活动原则, 全国小语会对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不断进行改革, 得到了全国小语界同仁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同。2007年12月底, 在北大附小召开了全国小语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会议讨论通过上课教师可以自选年段, 并可从自选的5篇课文 (精读课、略读课都可以) 中抽取1篇上现场课。所以, 此次观摩活动中有教师教学略读课文, 这在历届观摩活动中属首次。

今天请大家来, 就是想收集各方面的意见, 希望大家重点谈谈此次观摩活动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借鉴, 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李玲:我的第一印象是所有的课都非常实在。以往教师要提前见学生, 所以学生对课文很熟悉。这次则比较自然。学生有些错误或读不通顺的地方, 正好展现了教师指导的过程。有三个课例, 我印象很深:1.词语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例如《沙滩上, 有一对天鹅》一课, 教师不但介绍“饮”的各种读音, 而且讲解了它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尤其是“给老师饮水”的例子, 能使学生印象深刻。2.《盘古开天地》一课中, 教师让学生用成语来概括段意, 并要求及时写在书的旁边, 这就实现了概括段落意思和积累语言的目标。3.《小动物过冬》一课, 课文中的三个好朋友常常在一起, 语言时机出现得非常好。

这次阅读教学观摩课, 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不要只注意教案的完成情况。我们设计教学、策划课件、进行授课的真正目的是为学生服务, 而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才华。

我有一个困惑:这次观摩课只安排第一课时, 而第一课时应该有哪些内容, 与第二课时的内容应如何分配?

郑宇:这个问题特别有意义。比如, 第一课时通常要完成新课导入、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等等。对于那些可以灵活机动, 既可以安排在第一课时也可以安排在第二课时的内容可以进一步讨论, 但是一节课的教学容量是必须考虑的。观摩课往往又有别于日常的语文教学, 一节课既要有一定的容量, 还要上出新意, 这对上课教师和他们的团队来说是一个挑战。

陈先云: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课堂上应该体现出一个过程。以前的观摩课, 本该需要完成的任务, 有的教师说在第一课时完成了, 或者第二课时再来完成。这样在评课的时候非常困难, 难以把握, 所以, 后来只强调40分钟一个课时。我们在听课的时候, 能否暂不考虑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只界定在课前不接触学生、40分钟内的有效教学上呢?

王秀凤:我们参会的期望值很高, 认为全国性的观摩活动课应该特别精彩和新颖。但听完第一节课后, 觉得太常态了。但观摩课全部听完后, 逐渐有个领会的过程, 反而觉得这样的课有参考价值, 有现实的意义, 在向常态课回归。

刘畅:我感觉此次观摩活动有两个主要目的:第一, 明确告诉大家如何实实在在地进行教学;第二, 怎样教学生读书, 提升阅读能力。尤其是听了台湾赵镜中教授的《阅读教学策略》讲座, 更是豁然开朗。阅读教学策略是今后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

刘利:全国小语会举办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具有权威性。这次没有提前见学生, 比较公平。课风非常朴实, 手段平实, 训练扎实。教师基本功过硬, 教学技能、板书、语言表达等比前两届有很大飞跃。有进步的地方是:实现了向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非常重视品词析句;立足文本, 适度拓展, 教学资源使用比较恰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师注重用语言引导学生感悟, 如《七颗钻石》一课,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教师通过语言将学生带到文本中去, 如《圆明园的毁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教师的朗读中, 每一个学生都投入了感情。以前的语文课过度铺垫, 人文性过强, 但学生能力发展不扎实, 此次观摩课普遍重视语言的品味与鉴赏;重视表情达意方法的体会;重视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体现了听说读写思的过程。如《老人与海鸥》一课中, 教师用“饼干丁”“工资”等一系列重点词语,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中, 教师抓细节描写, (表现在哪儿?说得太笼统, 不清楚) 训练学生的说与思。另外角色置换不再轻易用了, 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开国大典》的教师, 不是直接让学生想象、充当其中的角色, 而是想象旁观者的心情;不轻易联系生活实际, 尤其是一些无法联系实际的神话文章。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多元思维和理解。需要改进的地方:观摩课体现的创新性不够, 应该尝试更多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由于对学情了解不足, 许多教师不敢放手去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平时第一课时的教学多为初读课文, 熟悉词句, 疏通文意, 不会承载太多的要求, 因此观摩课中第一课时的实际指导作用不太明确。希望专家能给予一定的指导, 引领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

这次观摩课请来了香港的郑思建老师, 她的课学段特点体现得比较好, 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她用了半节课的时间在画画, 但这样做是否符合学科特点?这种方式我们是否可以借鉴?

郑宇:阅读教学的方式本来就应该多样化, 表达对文本内容理解的方式为什么不可以多样呢?低段儿童对文本的理解或感悟常常是心里明白, 但嘴里说不清楚。采用他们喜欢的绘画方式, 把理解融入画中, 学生画的过程, 就是表达理解的过程。学生画完后, 再去读课文, 确实感受到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此外, 这节课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内地教师好像现在也忽视了。

香港的课在教师角色定位、师生关系的把握方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很有启发的。有一个让我感动的小片断, 教师在巡视小组绘画的时候, 一个学生对教师说:“老师, 我不想画。”教师摸摸他的头, 微笑着说:“那你可以指导其他同学画呀。”教师的机智, 以及对学生的包容和尊重, 在这个细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尹梅芝:本次大多数观摩课在年段目标的处理上比较合适, 但有的课年段特点不太明显。很多课的开篇要求学生看教师写课题, 比如《城市的标识》, 这其中并无难字, 所以教师不必带着学生写课题, 应该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考的问题来导入。

我们发现, 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比较滞后, 这与教学是有关系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引起学生的思考。中、高年级的课难以区分。高年级在自主学习的突破上不是很大, 应该培养学生运用一些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真正让学生去质疑的课还是不多。虽然是课前十分钟才见到学生, 但上观摩课的教师应该想办法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生。有的课没有把握好前后单元之间的关系, 如《开国大典》, 只是就文本而言, 学生很难体会到当时人们参加大典的喜悦心情。其实之前“勿忘国耻”的单元, 本可以作为学习《开国大典》的教学资源, 但教师没有结合获得的资源, 没有让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翟京华:良好的教学质量应该体现在效果上, 应主要看学生是不是在语文学习方面有所得。从教学效果来看, 中、低段显得强一些, 高年段稍稍弱一点。我个人认为高年段弱的原因大多出在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上,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老人与海鸥》, 这两篇课文的共性是沿着情感生发的脉络而来。《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教学设计、情感的营造上是比较好的, 但教师把力量全部用在讲父子情上, 有点可惜。其实, 我们将父亲的行为理解为一种信念的力量更为得当, 教师作了颠覆性的平移, 从而淡化了父亲行为了不起的根源。《老人与海鸥》一课中, 正是因为老人爱海鸥如同爱儿女, 所以海鸥才敬老人如敬亲人。教师先说海鸥如何纪念老人, 而轻轻地带过老人对海鸥的所作所为, 就把课文的重点内容忽略了。

我们上课不能仅从教学设计入手, 必须吃透文本, 将教材用好。教法是为内容服务的, 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文本, 但不能背离文章的主旨。这次观摩课欠缺的地方表现为:1.发展语言的意识强于发展思维的意识, 忽视了培养思维、质疑的能力。如《圆明园的毁灭》, 教师可以从思想内容到表达方法很好地引发学生质疑:“为什么叫毁灭, 不叫毁坏?”“为什么要用很多笔墨先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写毁灭要说不可估量的损失?”2.阅读内容的目标性强于表达的目标性。虽然很多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写一段话, 但往往在即将下课的时候布置, 看不到效果, 也不容易落实。3.引导学生对文章表达方法的体会不到位。4.许多课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性尚不明确。高年段的第一课时应该是初读课文之后, 对课文初步感悟, 整理思路。

陈先云:《老人与海鸥》一课,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对海鸥感情部分用力不够, 有舍本逐末之感, 可能是教师希望对文本内容的处理有所创新, 但创新的前提是对文本的正确把握。《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 只是抓住三十几个小时的细节, 却没有抓住文章的整体。第一会场上的课例, 给我的感觉是高年级的课主要在文本的内容把握上出了问题。

黄丽梅:此次观摩课的特点是:教师非常重视朗读,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抓住租界里情景对话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课堂上重视引导学生感悟, 如《花钟》一课中, 什么样的花如何开放, 让学生从多方面感悟, 并提供表达的机会。关注学生的发展, 课堂上师生间的合作体现得很好。特别是香港的课体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大陆的课生生间的合作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缺乏同学之间的互评互议, 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存在的问题是:对单元主题的运用还不够, 如《开国大典》并非真正让学生认识到课文在单元主题中的作用。如何有机整合课内外的内容, 如《圆明园的毁灭》, 怎样真正寻找课外的资料, 为勿忘国耻做好积淀。随文识字的方法多样灵活, 但如何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 不让情感打断, 是今后需要研究的内容。

申春娟:教师能够根据课文本身的语言特点进行正音、分析字形、认读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意等, 不仅重视理解意思, 而且重视激发情感, 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教师精彩有效的范读, 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许多课设计巧妙, 如《小动物过冬》, 用一个词“商量”贯穿全文;《盘古开天地》课前谈话设计的反义词思考练习, 有效地回应了课文中的反义词理解。如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还给学生的问题权, 还给学生的话语权,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语文教学努力的目标。

张红:这次观摩课体现了一种导向:真语文课、实语文课和语文训练课。1.语文训练的意识得到了重视, 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去理解表达的效果。巧妙设计的写话训练, 提示了习作的方法, 也就提高了写话训练的效果。2.重视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指导, 如指导写字的方法时, 连写字的姿势、收拾文具等习惯也照顾到了。3.教师的评价语蕴含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教学《盘古开天地》的教师告诉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是读书的好方法”, 教学《花钟》的教师告诉学生“读书要有疑, 是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老人与海鸥》的教师告诉学生“在学习中要抓住关键词语, 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是好方法”。

几点思考:有些课应该更实在些, 可以注重一课一得, 一节课不可能兼顾太多的学习目标。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有的课堂上, 要么不让学生提问, 要么让学生散着问, 要么设好圈套让学生提问。其实, 最需要的是学生有自己真实想法的疑问, 教师应该教学生质疑的方法。语言的评价和引导角度可以更多元, 在情感评价之外应该有更具体的引导。

刘学慧:从这次观摩活动中可以看出教师越来越重视语文基本功训练了, 对于阅读理解更注重方法的引导, 更注重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有两个思考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多留给学生一些沟通、表达的机会。

郑宇:高年段的阅读教学, 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文本思想内容的体验感悟上, 更应该关注文本的表达。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文章条理清楚, 是一篇文学性的描写和说明性的表达有机结合的文章, 表达方法上有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 教师不应该只让学生简单地体会、想象, 在人文内涵的把握和文本表达的方式上, 还应该让学生多作一些思考。

逄静:印象:教学做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和读中运用;低年级的课, 教师能把“好理解”“好记忆”“好感悟”转化成“理解好”“记忆好”“感悟好”;注意了板书示范, 如《小动物过冬》一课, 在教“暖”字的时候, 教师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视角, 用左手书空, 保持与学生一致的方向书写。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 教师教“惩处”的“惩”, 加入了很多个人情感:“一撇愤, 一撇怒, 一竖恨, 正义在哪里?正义在心中。”这样教写字的方法是否合适?

周国华:许多教师听到这里的时候都在笑。这是一个书写指导, 当然可以有很多精彩的设计。但是所有精彩的设计, 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和美观地写字。抛开这一点, 其设计也就没什么价值了。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写字教学是否应该渗透情感?我觉得这个“惩”字的教学, 对于教会学生写好字并没有正面的帮助作用。

翟京华:作为一个课例来说, 这个“惩”字的教法未尝不可, 但是没有普遍推广的意义。其实, 学习过程本身是需要有情感投入的, 否则无法学牢固。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 想尽各种办法赋予知识情感的因素, 所以记得牢。中国的文字本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所以教字的过程也是教文化。这样, 学生才记得深, 也才能产生对中国文字的情感。

陈先云:我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较为普遍的问题:很多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的时候, 学生都变成了齐读, 然后教师打断学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想是读前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出了问题, 要求提得较宽泛, 或者要求不够清楚、明确。既然学生已经开始读书了, 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打断学生。

现在强调尊重每一个学生, 但提出一项学习活动时, 照顾了个体, 却浪费了大多数学生的时间。所以在安排学习活动时, 要考虑到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情况, 教学目标要尽可能体现层次性, 以解决“吃得好”与“吃得饱”的问题。

主题二:讨论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课例

陈先云:有个现象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 就是多篇课文的主题, 教师都归结为“爱”, 并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郑宇:每篇课文都有自身独特的人文价值, 有时教师并未将课文本身的内涵挖掘出来, 因而用笼统的“爱”作为主题。因此教师对文本的钻研应更深入和个性化。

刘利:教师授课时, 可能考虑到只挖掘到此层次还不够, 希望进一步升华课文的主旨,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就把主旨提升到整个人类共有的理念:父爱。

黄丽梅:《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 只落实到“父爱”的层面是不够的, 比较片面。作者本人希望唤起美国人对生活的信念。教师把握课文的时候需要结合时代背景。

郑宇:身处困境的时候, 不放弃就能创造奇迹。在我们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 再来反思这篇课文, 确实感受到课文有与众不同的价值观, 需要教师提炼出来。

周国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重点是介绍异域风情, 让学生明白别样的生活方式。教师引入了“爱”的主题, 拔得过高。

尹梅芝:在编制教材过程中, 课后思考练习题是否隐含了一些教学目标?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课后习题2。课堂上, 教师一开始就处理“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耽误了许多时间, 但对课后思考练习题则未有效利用。许多教师更多的是在复现文本, 但编者的意图更多的是让学生结合背景资料来思考:在我国的土地上, 在我国的皇家园林中, 为什么外国侵略者能够恣意妄为?编者是希望培养学生一种使命感, 反思“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第3题, 编者希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会思考, 善于思考, 更让学生体会描写的方法, 但教师并未落实该目标。

郑宇:课后思考练习题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和汗水, 它直接体现了编者意图, 反映了教学目的和要求, 有助于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和把握。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十分重视课后思考练习题, 将每一道课后思考练习题都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过, 教学实践中, 我们也确实发现有的教师不重视课后思考练习题的现象, 舍弃教材精彩的问题不用, 用一些零零碎碎的问题来组织教学, 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太好。这一现象要引起重视。在一般情况下, 不要轻易改动课后思考练习题。

当然, 任何事情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建议教师要重视课后思考练习题, 也并不否认教师就不能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例如《燕子专列》一文的课后思考练习题, 教材课后小练笔的设计是:“我想对小贝蒂说几句话, 再写下来。”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改为:“如果你是小燕子, 会对送行的人们说什么?”这种处理比较成功, 扩展了要说的对象, 不仅可以对小贝蒂说, 还包括对其他千千万万的瑞士人说。所以, 对这个问题, 我们一定要有辩证的态度。

王林:课后思考习题是从大处着眼的, 希望教师们用足。但教师使用时却拘泥于琐碎的问题, 反而舍本逐末。另外, 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带。有的学生问得很好, 但是教师忽略了。带得太深又不适合学生的认知, 因此需要把握好度。

陈先云:课后分为思考题和练习题, 这是编教材时的难点。从理解的角度, 我们编时不能太多太碎。所以我们提出一些少而精的能够统领教学全过程的问题, 希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学目标都是以暗线的形式编排在课后思考练习题中的, 但是教师对课后思考练习题重视不够。

对文本的解读, 教师要明确单元主旨, 同时要解读单元导语。单元导语很有价值, 既点明了本单元的训练点, 又可以作为新课导入的凭借。教师需要将导语作为一种教学内容来引读。

郑宇:在进入单元教学之前, 可以让学生看一下单元导语, 了解本单元的大致内容。方式可以多样, 关键是教师要明确导语的指向。

王林:单元导语既是提示教师, 也是提示学生的。但是让学生读了导语之后不一定领悟得很明确, 还得靠教师在教学中渗透。

周国华:课后思考题是教学目标的体现。教材中其他的板块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以前的“读写例话”。与以前的教材相比, 教学点不那么明显。

陈先云:我还发现一些问题。如现在的词语教学, 年段特点不强, 中高年级识字、学词缺少方法, 而且很多教师都将词语分为几类引导学生认读、理解, 又出现了模式化的问题。这次观摩课很多教师的意识改变了, 注重关注学生, 注重教给学习方法。我感觉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略显生硬, 存在概念化的现象。

又如, 教师很重视课堂巡视的教学环节, 从教学效果来看, 往往流于形式。巡视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发现问题, 了解学情。

此外, 在这次观摩课上也存在教师不把话讲完, 话只说半句、让学生接的现象。我个人比较反感这种做法, 觉得非常不妥。训练学生说通顺的话, 说完整、连贯的话, 说一段内容具体的话, 是语文教学目标之所在。

刘利:阅读教学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 不管是中年级还是高年级, 都应该从整体入手, 首先理清脉络。比如《珍珠鸟》一课, 教师尚未把握整篇课文, 就直接切入第十三自然段, 似乎有点不妥。每个年级都重视词汇、词语的教学。但部分教师的词语教学读一遍即完成, 既枯燥单调又没有落实目标。低年级应侧重音、形, 而高年级应注意如何运用。北师大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都提倡以读促写, 但教师抛开文本的语言, 就不恰当。如《老人与海鸥》让学生写老人与海鸥幸福的画面;《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学生写文中的父亲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文本的描写已经很好了, 没必要让学生再写。

周国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 从课前导入到中间板块的设计都很碎, 也看不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

郑宇:事实上, 对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训练, 感觉普遍训练不扎实。如《开国大典》一课, 教师要求学生浏览课文后就提出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这样的要求过高。学生可不可以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然后再进一步梳理提升呢?学生回答不出来, 教师只好自己给出答案。在概括了课文描述的几个场面后, 其实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兴趣, 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但教师这个时候显示出较强的主导性, 认为第二个场面最好, 就带着学生详述第二个场面, 这样的处理非常生硬。

当然, 也有一些比较精彩的案例。如《燕子专列》一课, 一个学生问:

“燕子是候鸟, 能长途飞行, 怎么还用专列送呢?”教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想这个问题, 拿笔圈画, 再进行交流。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很清楚, 但他几乎把第一段的内容全都说了一遍。教师说:“要是抓住重点词语, 就更简练了。找不到食物, 这样的情境可以用哪两个词来形容?”学生说:“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教师说:“那你用上‘因为燕子……, 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学生马上回答到:“因为燕子饥寒交迫, 濒临死亡, 所以用专列来送。”这样的训练过程确实让学生得到了提高。

王林:《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可以从抓住“毁灭”入手, 问学生是否有毁灭的体会。要让学生起于悲愤, 止于思考:为何会让侵略者烧杀掠夺?学生记不住圆明园的构造也没有关系, 只要记住圆明园是何等的辉煌即可。

刘畅:我认为诗歌、神话以及高年级的美文, 比较适合用赏读的方式教学, 并不适合用分析的方式来解读, 否则美感全失。

刘学慧:《盘古开天地》一开始出来是动画人物引出神话, 但是结尾并未呼应开头, 没有点出神话的文体特点。

郑宇:这节课其实有一个很好的生成点, 就是在引导学生质疑的时候, 一个学生问:“盘古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反映了学生的困惑。如果能结合这个问题, 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神话故事, 盘古是古代人民假想的创造天地的英雄, 并不是真实的人物, 这课就比较完美了。

尹梅芝:《城市的标识》一课, 教师用两排词语导入, 但似乎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真正读透了课文, 才能体会到词语的表达效果。

郑宇:《城市的标识》文本较长, 我认为教师对文章整体的把握非常薄弱, 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太过琐碎, 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

张红:我觉得《窗前的气球》这一课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没评上特等奖有些可惜。

尹梅芝:我觉得《窗前的气球》没评上特等奖并不意外。这一课, 教师对课堂组织不是很得力, 问题设计有些前后矛盾。如教师提问“谁指的是哪些人”时, 学生答得五花八门, 教师却未给予有效引导。而且问题有点难度, 有中年级化的倾向, 二年级的学生并不好回答。

陈先云:这一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虽然没有让大家耳目一新的课, 但教学的整体水平普遍提高了, 语文教学正在理性回归常态。值得肯定的是:1.教学的目标意识、训练意识普遍得到了提高,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凸显出来了。2.比较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3.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体现了师生间的良好互动。4.加强了文本意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把握、处理比较到位。5.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都在力求创新。虽然创新力度不够, 但仍在想方设法出新意。6.上课教师的基本素质普遍较高。

当然, 观摩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也值得我们反思。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还存在着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痕迹;训练的意识有, 但是还缺少训练的方法;重视词句教学, 但是形式较单一;阅读教学的年段特点不明显;没有重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境中获取相关的信息来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语文教学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 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观摩活动得到全部解决。全国小语会的大门是敞开的, 希望大家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整理:张沛审定:陈先云郑宇)

第二会场与会人员:

刘曼华北京景山学校

盖燕惠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康馨洁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刘东燕孔雪春耿春龙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尹永宾姜彦华北京市朝阳区兴隆小学

吴琳北京市崇文区教研室

刘天华北京市宣武区教研室

徐轶王贺玲张立霞熊宁宁王宁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胡晓郭利萍%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

第二会场

主题一:交流观摩活动的总体印象

主持人徐轶:

很高兴大家来参加这次交流会。我们都参加了江西南昌第二会场的听课活动, 希望各位先从宏观的角度谈谈对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感受, 然后再对自己感兴趣或印象深的课谈谈认识和体会。

吴琳:教学《猴王出世》的教师基本素质没有问题, 课堂也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为什么没有获特等奖呢?不清楚到底说它好, 好在哪里?不好, 又不好在哪里?

徐轶:主要原因是略读课上成精读课了。该课得了最佳教学设计奖, 没有得特等奖, 评委和一些听课的教师意见不一致。为什么会不一致?这是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略读课的教学会成为现阶段小语教研的热点话题。

吴琳:有的教师觉得大会的组织形式有调整的空间, 能否不评奖, 而且取消大会之前的预备会, 由各省市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准备?诸如课堂不写字要扣分的规定和限制能否取消?观摩课与常态课不同, 很多教师平时上课四十分钟不是这样上的。

徐轶:各省市都有一两位小语会理事, 每次大会的组织形式都是由大家讨论决定的。从历届活动来看, 组织形式一直在改进。就目前而言, 各省小语会还是希望保留评奖等级。

吴琳:写字是否需要全国观摩课上来呈现?观摩大会如此宝贵的时机, 应该多就大家可能困惑的问题展开交流。浙江的课上成这样, 大家反倒觉得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从中可以引出很多思考。如果大家都按一个模式中规中矩地上, 讨论价值反而不是很大。

徐轶:观摩课, 按照我的理解, 这种形式天生带有负面影响。但还是希望教师可以尝试看淡奖项, 看重课例设计和课堂导向。下一步, 我们要通过网络把光盘提供给大家, 让大家来讨论。通过类似的途径对赛课这种形式作一些弥补。

刘天华:我想就课说一些自己的想法。《猴王出世》反响很大。很多教师说这篇文章在人教版教材中是比较有特点的。它是近代白话, 处理的时候要贴近孩子的阅读特点, 而且要通过这篇文章把孩子领进名著的大门。我个人看这节课时, 感受很深。这篇文章孩子读起来有点困难, 但教师设计很巧妙, 利用了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让学生理解、感受, 非常好;抓的语言点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也不复杂。抓语言点是为感知内容服务的, 语言点贴近学生的理解很重要。“食草木”等四句话, “夜宿山崖之下”“我进去我进去”等语言表达形式, 这些都抓得非常巧妙。作为阅读课的特点, 这两点表现很突出。引起争议的地方在于语言点的处理方式。略读课文, 要加强整体感知和整体感受, 教师可以重点突出学生的感受, 要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发现。在这方面, 这节课还是存在一些缺陷的。整体而言, 这节课还是瑕不掩瑜, 值得反复咀嚼和欣赏。

吴琳:这节课是有整体感知的。教师围绕阅读提示, 浏览全文, 交流后, 抓住一小段话, 让学生感知语言。这样的处理层次感不错。第一个层次轻盈跳跃, 第二个层次有板有眼, 第个三层次非常有古诗文韵味。这些都是由学生自读自悟的。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感知文本语言, 这样分析课文, 能让人感知到语言的魅力。教师为什么不能讲?讲了才知道好在哪里嘛。

刘曼华: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确实具有导向性。现在课改实验已推进八年了, 中间有经验也有问题。总结经验和研究问题一样重要。数学课标几乎是颠覆性的, 大的问题都在重新进行调整。但语文课标不是这样的, 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目标的设立以及彼此间的融合, 综合素质的培养等等, 这几个大的问题大家都还是肯定的。但如何贯彻是一个问题。现阶段应该是继承、发展、创新。语文教学改革要有继承, 不能割断历史。天津的课语言训练很扎实, 教会了孩子知识和方法, 这就是继承、发展和创新。应该总结这些教学经验。

《猴王出世》确实有很多新意。记得教师有一个读经典应该如何如何的提法。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去读经典课文?要让孩子有兴趣, 要教会读的方法。从这点来说, 这课真的很好。这节课归纳了一些规律, 试图解决“如何读经典”是它的意义所在。我不赞成“引导学生寻求文本经典的表达方法”, 比较赞成刚才刘天华老师说的要“透过这篇文章把孩子领进名著的大门”。另外, 《黄鹤楼送别》也尝试教会方法。教会孩子读书方法很重要。从这点来说, 教师的引导是不是太多了点?孩子自己去读的机会是不是少了点?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三个维度目标统一的问题是总结了语文教学很多年的经验才提出来的, 这是个方向。在教材编写和教学中都渗透了这种理念, 好的教师能把这三种东西糅在一起, 非常和谐地传递给学生。从这个角度而言, 我很欣赏《生命生命》这节课, 三个维度融会贯穿得很好。

《黄鹤楼送别》是古诗学习, 它有两个特点:渲染兴趣和在词语、文章上面作充分铺垫, 但后来读古诗的时间有点不够。《最后一头战象》是篇长文, 两千多字。但这不是问题, 学生的阅读量、智力发展, 远远超过教材的设定, 而且现在学生的生活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长的文章。怎样引导孩子读长文章呢?教师是根据文章特点来处理文本的, 他以事件为线索, 既有全篇又有重点, 长文短教处理得很好。长文短教, 也要教给学生读长文章的方法。《美丽的小兴安岭》我觉得不错。从字词句到段落, 对三年级学生这样讲是不是过浅、与学段要求不符合呢?我不这样认为。因为人教版的三年级教材还有相当的识字任务, 而且也是低中衔接的需要。

盖燕惠:《秋天的怀念》在情感的生发方面层层推进。教师优美的语调感染了孩子, 新表格简洁明确, 我们能看到教师提升的过程。《生命生命》我也很有感触。我很欣赏中国画中留白的构思, 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 因为留白才能有学生智慧的生成。教师讲得很朴素, 学生有大段空白来思考, 是一种教学智慧。

刘曼华:学生写了东西来回应, 证明他们有所收获。

盖燕惠:这篇课文放在小学, 有一定难度。教师讲课讲得很精。密不透风的课让学生有多大的空间呢?香港教师没有精彩的生成, 但是注重学生的发展。课堂可能平淡, 但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会越来越高, 我们可以学着稍微关注一下学生的生成, 把学生推到前面去。

王贺玲:香港的课特别自然朴实。教师在台下, 学生在台上。大陆有些课则相反。

盖燕惠:语文素养不仅包括听说读写, 还包括情感审美和文化。我们平时可能会更关注听说读写, 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 应该有不同的设计。

康馨洁:“两岸四地”的课我听过几次, 这次又听到了香港的课。香港的教师长期这样上下去, 孩子肯定有收获。而我们的课更多的是导语的激情, 对课前知识的调动, 用不同的手段让孩子去认识、学习课文。香港的教师激发兴趣的方式也不同。比如在学生走进文本后, 再分组来读, 把孩子们总结出来的东西展示给大家。这次“猜下面的情节”, 教师处理得也很好。另外一点, 大陆教师在40分钟里能给学生多少就全给学生, 密度很大。其实很多时候对学生有的关注太多, 有的太少。《猴王出世》一课, 孩子听下来, 如果大部分孩子都觉得有提高, 这节课就有效果。香港教师的课上完后, 孩子们都懂了。我希望大陆教师也能和香港教师那样真正和孩子去交流。

刘天华:我同意康老师的意见。我们语文教师上课承载了太多的目标, 读写迁移、读写结合、思想的提高等等。但每一个人的阅读体验差异很大, 每个人感动的点也不同, 常态的阅读往往不是这样的。教师应教给孩子常态阅读、高效阅读的方式。香港教师的阅读猜想、阅读概括、复述故事等, 看似简单, 但特别贴近孩子。这种阅读、表达在孩子生活中是特别常见的。怎样把孩子的日常交流也纳入到孩子语文学习的正常轨道中来很重要。课上怎样去指导学生?课堂上学的东西怎样在平时自然而然地运用?我们缺少香港教师那样自然无痕。

郭利萍:不能提前见学生, 所以课前十分钟更见功效。第一会场大陆的课, 全都没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这个现象值得思考。课改之初, 小组合作的形式非常多, 是不是所有的课都不需要这种形式了?

刘天华: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上, 这次的观摩课更凸显了工具性。《美丽的小兴安岭》背了四遍, 但感觉背得有意义。写字, 虽然有时也有打断文章脉络的感觉, 但穿插其中, 绝大部分无可厚非。但有的很值得思考、探究。如《最后一头战象》, 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设计了主要内容和品细节两条线, 并贯穿始终。阅读课上需要引导学生体会阅读方法, 但怎样让方法的悟得和内容理解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 而不是让人觉得方法的引导很生硬、很概念化呢?这是篇很悲壮的课文, 文章情感很浓烈, 但教师的情感怎样自然融进去, 才不显得装腔作势呢?有的文章, 如《颐和园》, 特别适合教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有的文章就适合把阅读方法隐藏在最后。文章在教材中的定位决定了文章该怎么教。《最后一头战象》在教材中不是第一篇文章, 这个单元要求体会作者怎样把文章写具体。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怎么教?怎么用?很值得讨论。方法不是教给学生的, 而是让他们感受到的。

康馨洁:第一课时应该怎么上?不同年段的课, 要处理到什么程度?第二课时到底要上什么?有的教师处理得不到位, 有的把第二课时的内容移到了第一课时。

徐轶:观摩课上教师会总体考虑这节课怎样出彩、上出特点, 所以课就有点像压缩饼干, 只把精彩的环节拿出来, 我们很难说观摩课的第一课时就是我们日常教学的第一课时。我们只能看教师的设计思路, 包括对文本的解读, 对孩子的引导。

刘天华:观摩活动组织中的细节要求其实也很有导向性。以前的教案第二课时设计得特别简单, 这次第二课时要作什么要求能清楚地看出来的, 这样就促使第一课时更真实, 更常态。

盖燕惠:应该把语言训练与文本阅读有机融合起来。有时候在语言文字训练时把学生带开了, 学生的情感就淡了。

郭利萍:前40分钟, 该按常态课处理还是按压缩饼干式处理, 我跟评委交流了一下看法。他们提出另外一个意见:不要把文本目标与课时目标混为一谈。评委评课是按前40分钟评的。上海的徐根荣校长认为, 目前教学都是一篇课文一节课上完, 关键要学习教师对教材如何处理。

刘天华:人教版教材大部分是主题单元, 是从不同角度来组织文章的。每篇文章承载着其特定的作用, 要求落实的读写重点也不同。扩大阅读面是对的, 但其承担的特殊作用如何体现呢?怎样体现这篇文章的价值呢?

吴琳: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略读课精讲, 精读课略讲, 教师可以灵活处理, 否则不符合课标理念。

徐轶:教师有没有权利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处理教材, 调整教材?

吴琳:教材只是例子。这种形式什么时候可以这样上, 什么时候不可以, 其他教师不能回去完全模仿。但《猴王出世》中教师这样处理是完全可以的。

王贺玲:我个人认为《猴王出世》这节课比较好, 以精读为由将它打入冷宫是不合适的, 它带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到底是什么关系?略读课究竟要完成什么任务, 承担怎样的教材功用?个性的东西如何发掘?对古代白话文小说的特点, 教师抓得很好。让孩子读、体会, 感受语言的美和精练。课文的两部分处理得也很好, 一段教师讲, 一段学生自己总结。读古代小说也好, 学习这组的经典名著也好, 首先要读懂它。读不仅要念出来, 还要理解, 体会词句。一下子提到表达方式, 是不是过高?教师是不是过早提出语言表述方式?是不是拔高了要求?表达方法指的是现代文的表达, 而不是古代白话文的表达。

徐轶:该课出彩的地方也很出彩, 但前面的教学部分有漏洞, 应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来呈现。学生课间确实读了四五遍吗?

刘天华:主题单元, 每篇文章的价值点不同。略读课文必须把点抓得特别准。虽说很困难, 但必须实现。

郭利萍:在教材编写过程中, 编排略读课和精读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如何确定略读课?教师的处理与教材定位有何不同?

徐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精读、略读、浏览的要求。处理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呢?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我们希望在略读课上, 孩子更多的是有机会进行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郭利萍:教材编写是不是有两点意图:围绕主题拓展知识面;文章有值得挖掘的教学点?

徐轶:这个要根据学段目标来定, 如读完文章发表自己的想法。略读在课标里要求比较低, 如粗知文章大意等。安排略读的原因也是多角度、多侧面的, 一方面是丰富该单元的内容;另一方面, 即使是迁移, 迁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很多课密不透风, 跟着其他人跑。孩子在课堂上难得说一句完整的话, 只是答教师的下半句。孩子很难思考整体的问题, 很少自己去概括总结。特别是高年级, 应该让孩子自主读。

吴琳:有一种现象:学生天天研究课文写了什么, 但不知道课文怎么写。语文教师天天研究课文怎么教, 但不知道教什么。

姜彦华:关于课文的比较阅读。如学习了《窃读记》之后, 再学习《我的长生果》。教学《钓鱼的启示》, 我先让学生质疑。学生质疑时也会先看课文的阅读提示,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课后的问题还是比较吻合的。学生之间提问与教师提问相比, 学生更爱回答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落花生》一课, 教师一上来就问你读懂了什么, 没读懂什么。对此, 学生抓得很准。所以, 我觉得前面那篇课文的学习很重要, 要带学生深入学习。后面的文章要让学生放手去学, 孩子能比较快地找到重点。人教版教材, 一个单元教下来, 第一篇讲好了, 后面就很好教了。

王贺玲:教材安排的略读课文, 提倡精读和略读课文的比较学习。如《长生果》与《窃读记》, 在比较中阅读是很好的, 也是教材的编排意图。如《陶罐和铁罐》与后面的略读课文, 也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刘天华:不同的两篇文章, 一起比较学习, 学生收获就很大。如都写鲁迅, 《一面》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不同的人写, 写法就不一样, 对比地读效果很好。

主题二:讨论存在的问题;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课例

《猴王出世》

对于《猴王出世》争议很大, 无法调和。两方的观点都很激烈, 甚至有极端的看法, 认为该课上得比精读还精读。

张立霞:这堂课就具体教学设计来说, 它有特色, 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作为古代白话文, 有语言自身的特点, 教师意识到了, 也通过几个点去抓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也比较深。课的一开始两个问题抓得比较清楚。通过深读和简析, 读得多, 分析得少。很多地方比较有高度, 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来用, 有这样的意识。但有的地方抓得太过了。让孩子一遍一遍读那几句话。孩子读出了感觉, 照教师的样子来读。有的语言点处理得不够准确。“我进去, 我进去”, 体现的是猴子的语言风格, 语速中可以看出猴子的顽劣, 而不是孩子说的勇敢。“禽言兽语”孩子说是拟人, 教师没有纠正, 为的是把自己的课进行下去。还有一个需要探讨的是, 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点, 教师做得是否到位?从全文来看, 古代白话文的特点不在于教师抓的那几句对仗工整的句子, 而在于其他寻常语言。教师通过读来让孩子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色, 应该偏向于课文中的平常语言。还有, 孩子读了文章, 除了那两个问题, 还有其他问题, 但教师没给孩子太多的机会来提。“你读到了怎样的猴王?”孩子主要还是围绕教师提供的问题来思考。把握语言的特点, 学的应该是现代白话文, 而不是古代白话文, 两者之间的过渡还解决不了, 就抓住一些语言来体会表达特点, 比较难。不如花时间先让孩子体会语言, 以后读《西游记》就会有更多的体会。总的来说, 上出了特色, 但并不那么完美。评委的评判其实很合适。

姜馨洁:教师抓的是兴趣点, 而不一定是有代表性的。激发兴趣应该更重要。

张立霞:我认为第一段抓得比较好, 但有虎头蛇尾之感。

盖燕惠:课文属于古典白话文, 且有一定的深度, 所以放在略读课文中。既然作为略读课文, 选它的目的不是在语言表达特色上受益吗?教师抓的东西都是比较对仗的东西, 以兴趣点来切入。既然是略读课文, 是不是要整个疏通文意, 对内容有个理解?课有精彩之处, 但作为略读课文, 应该考虑教材的编排意图, 考虑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过去提倡“依纲扣本”, 这在任何时候都有现实指导意义。有的学生程度不是特别高, 他听完这节课, 收获在哪里呢?

张立霞:在 (五下) 古典名著导读单元中, 希望孩子读完这篇文章, 有兴趣去读《西游记》, 去读名著。分析猴王特点, 的确是在引导孩子读书, 但后面部分教师的指引还是有些偏。

《黄鹤楼送别》

吴琳:总的感觉, 文包诗的样式, 让人很舒服。教师的引导启发很细腻, 很注重关注学生。如“某学生读到最后一句时, 读得特别慢。我来学他的样子来读这一句, 慢一点, 缓一点。”评价很巧妙。有的地方不太妥当, 男教师上课时应该有阳刚之气。课前十分钟看功力, 但教师却话多怯场, 上课风格也有点“油”。引入其他的送别诗是有必要的, 但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是情诗, 不太合适。

徐轶:关于文包诗, 一首古诗, 给它限定一种情境, 也许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具体情景、语言,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刘天华:李白“把你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有很多背景的东西。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 不是文包诗能解决的, 应该有更多背景性的知识。我如果解读, 会从孟浩然的诗歌入手。这篇文章, 教师借助文章解决了诗意的问题, 文的意境的营造又为诗的意境作了铺垫。总的来说有点偏移, 没体现既像兄弟又像兄长的情谊。这篇文章表达的不仅仅是送别和思念。

王贺玲:很多地方处理得很巧妙。先读词, 而且读词就能读出故事。文包诗设定特定的场景, 限制了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意境的体会。学习古诗, 不提倡文包诗这种呈现形式。

刘天华:教师巧妙的地方在于读词之前整体感受已经完成了。依依惜别抓住后, 再处理两组词。可见必须定位情感后, 才能把词读出情感。

张立霞:我同意这个看法, 关键是程度的问题, 内在的引导。这个教师处理得并不别扭, 很合适。

姜馨洁:教师在上课之前介绍李白和孟浩然的关系, 对孩子理解文章的情感还是很有帮助的。

盖燕惠:教师上课情感很饱满, 处理教学资源也很好。教师的点评和引导都很妙,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也有诗的感觉。

《最后一头战象》

刘天华:我们上过这篇课文, 而且以此为基础研究过长文短教的问题。我们上的是第二课时。几个大的板块抓住了, 处理起来就比较方便。这一点上课教师做得很好。品细节也是长文短教的好方法。既然要品, 就要品透了。教师抓了两个点:看到象鞍的时候;重返战场的时候。后者是全文高潮的地方, 体现战象豪迈的地方, 带着非同一般的情怀死去的, 很壮烈, 值得细细品。再回到第一课时的问题, 如果抓事件, 就要把披象鞍的地方做足了, 后面这个部分太重要了。这个地方不处理好, 太可惜了, 战象的形象没有办法树立起来。教师没有品透, 想把两个地方都做了, 结果都没做好, 学生都浮在表面上。长文短教一定要舍得留, 也舍得省, 这样才能把文章的价值体现出来。我们要把课文放在教材中, 放在单元中, 看看哪些内容是不得不教的。

盖燕惠:长文短教还是很有效的。教师能抓住两个问题拎起全文和多种形式的朗读, 40分钟达到这个目的, 还是很不错的。

吴琳:六年级的学生, 课前一定要预习。所以教师上课时让学生先浏览、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这节课还有一点, 引用课外资源较多。如教师一开始说“作者是沈石溪, 写的是动物, 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此外, 教师还介绍了作者其他的几篇文章。

《秋天的怀念》

刘天华:教师准备的表格很精心, 很巧妙, 给人印象太深刻了。为什么母亲一次又一次提出要去看菊花?这是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课文本身很有哲理性, 我们能感受到人生应该是怎样一个绚丽的人生。但是把这篇课文引到这么深的一个层次, 教学设计密不透风, 相互衔接贯穿也做得很细腻, 学生要追着教师跑, 很辛苦。果子挂得很高, 要够得着。有深度的文章的教学, 听课的教师觉得特别好, 但学生是否上得快快乐乐的, 符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很难说。可以考虑让环节再略微宽松点, 张弛有度一些。

盖燕惠:教师对教材的感悟很深, 后面一层一层推的处理也可以看出教师的功力。原来的表格有些繁复, 修改后的表格简化了很多, 是可以把环节处理得宽松一点。

吴琳:教师对生字的处理非常好。另外, 抓住“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这样的问题, 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体会作者的自责、惭愧, 以及之前的残暴, 母亲内心的憔悴等。教师的预设不错, 引领的功夫也很厉害。

盖燕惠:本文也有史铁生自身作品的魅力。我们自己去读的时候, 也会品出很多东西。有锥心泣血的感觉, 这是文字的魅力。文章中, 菊花很不一样, 这种深沉的、悲伤的铺垫有其作用。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吴琳:教学设计不错。但我在整理实录的时候, 觉得语言不是很好, 比较嗦。

刘天华: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巧妙利用文本的特点, 很有实效性。这节课上不是整段引用资料, 但资料都很有价值。文章分为两部分:叶老改文章和“我”去他家做客。教师利用这种特点把修改病句的方法, 修改符号, 词语积累的训练与文章结合在一起, 很好, 一点也不多余, 也不影响感受叶老的平和与温暖。这节课也给我带来一些思考:这节课的重点情节, “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 作者不是说“一张”是用错了, 而是语境中用“一幅”更恰当, 这不是正确与否的问题, 而是准确与否的问题。把文章分两部分的处理很好, 但文章本身是两个事件, 但不是两个完全分离的事件, 应该找出之间的联系。第二课时教学时可以分部分去做, 但要有延续的脉络。

《月光启蒙》

刘天华:这节课让我想到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的课上, 学生的问题都是课外的、浅层的。但这节课, 学生的问题很有深度, 有思考的价值。如, “妈妈不识字, 为什么是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不长五谷, 只长歌谣?”从中可以看出, 教师还是很有教学智慧的。课上不可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但可以留待课后或第二课时解决。第一课时教学应该让学生质疑, 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虽然没有特别的设计手段, 但效果很好, 这一点值得思考。

这节课也让我很受启发, 即如何处理好词语理解与课文内容理解的关系。如“混沌”, 同一个词在不同课文中的理解不同, 通过后面的“豁然开朗”来理解“混沌”, “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是什么, 这样词语与文意就互相融通了。这说明孤立地去理解词语不是好办法。

熊宁宁:第一课时提出问题“读了课文后能否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有点突兀。但整个课听起来非常舒服。课文很美, 作者没有逐句分析, 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感受。

刘天华:我觉得有点虎头蛇尾。歌谣讲得比较多, 其实后面的谜语和民谣不必都做完。课文的核心问题是“不识字的母亲为什么能为我们启蒙”, 最后一个段落必须要抓住。教师最后也抓了, 但根基不是很牢, 张弛不够。

耿春龙:听完这些课, 我们有点含糊, 脑子里有很多问号。最大的问号是:以后的课怎么上?感觉这样的课堂, 总是想追求本真, 上常态精品课。但不知道上课教师是听从背后智囊团的设计才这样上, 还是功力不够, 上成那样?或者迫于评奖压力, 所以呈现成那样?看一节课, 怎么看?不过我感觉我们听课时不求划一, 不据定规, 要多看深层的、细节的、智慧的东西, 还要多结合教材编写意图去看课。

徐轶: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来交流, 有不同看法时候怎么办, 针锋相对时如何取舍?我个人特别不建议听权威怎么讲。权威很多, 而权威之间意见也不一致, 听谁的, 不听谁的?这时更需要我们的教师学着自己去思考。我相信大家在且行且思的过程中, 能对小语教学做更多的实事。

上一篇:太阳能建筑技术下一篇: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