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体系

2024-09-23

语文课程体系(共12篇)

语文课程体系 篇1

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最具综合性、基础性的课程之一,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高职语文课程评价不仅是对高职语文教学成果的检验, 而且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分析高职语文课程评价的现状, 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等方面入手, 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意义重大, 势在必行。

一.目前高职语文课程评价的现状

虽然近年来高职语文课程评价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目前高职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在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等方面仍然问题不少。这种评价模式不仅无法满足高职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 更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 评价目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忽视过程性评价。现行高职语文的评价目的是以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为主, 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不够重视。其结果导致学生只注重期末不注重平时, 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只注重分数不注重实施。长此以往, 学生根本不重视平时岗位职业能力中要求的实操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导致学生上岗后无法直接对接岗位要求, 企业还必须组织学生重新进行岗位培训, 否则无法上岗。

(二) 评价内容的选择随意、死板, 重视知识的识记, 轻视实践运用能力考核。目前, 国家教育部门还没有编著过一部正式的高职语文教材, 这样使得不同的高职院校采用的高职语文教材种类繁多, 难以统一。不同学校或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 教学内容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评价内容的选择就更加随意, 缺乏标准。其次, 当前高职语文评价的内容过分依赖于教材, 侧重考核知识的识记和再现, 轻视实践运用能力考核, 考核的内容死板单调, 缺乏与岗位职业能力的有效对接, 专业性不强。如高职院校很多专业都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而事实上各专业《大学语文》评价的内容却完全相同, 根本没有体现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和学生就业岗位能力的差别。

(三) 评价方式以书面标准化考试为主, 忽视多种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从评价方式上看, 现行高职语文往往以标准化考试为主, 常常用百分制表示某门课程的考试成绩, 对等级评分制、激励评分制等评分方法采用很少。这种单一死板的书面标准化考试, 忽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应用文写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考核, 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能力的考察, 更谈不上考核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岗位职业能力。从学生的反映来看, 这种评价方式既没有趣味性, 更没有开放性, 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 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 忽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在高职语文评价体系中, 不论是评价的主体, 还是评价的客体都显得单一与不足。在整个语文课堂中, 教师既没有给自己留有评价学生、评价自我的时间和机会, 也没有留给学生评价教师、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时间和机会。特别是在高职语文学科地位边缘化、学科课时不断压缩、语文教师对行业语文要求又十分陌生的现实情况下, 语文教师大都就只仅仅满足于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 忽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就理所当然了。

二.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评价体系

目前, 高职语文教学紧紧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大方向。高职语文课程评价要对应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 把高职语文教育与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发挥高职语文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激励、调节、导向作用, 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 在评价目的上,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 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的排序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 人际交往能力占56.8%, 自我表达能力占54.4%, 专业能力占47.7%, 外语能力占47.7%。毋庸置疑, 现代社会仅凭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并不能完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成为一名现代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适应社会、创新思维等综合素养。高职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训练和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 正是培养这些非技能素质的重要载体。因此, 高职语文的评价目的要从侧重区别功能转向发挥激励性功能, 通过评价使每个学生建立新的语文学习态度, 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 在评价内容上, 以选择考核学生多元化岗位职业能力的内容为主。明确高职语文的评价内容才能真正有效促进高职语文教学,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打破评价内容仍过于依附于教材的现状, 增强评价内容的时效性和专业性。高职语文的评价内容要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保持一致, 但更要应与提高职业人文素养、增强就业能力有机融合、互相促进。这就要求在加强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的同时, 语文教师要增强评价内容的时效性和专业性。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专业职业特点, 在评价内容上也有不同的专业性要求, 这就要求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 把语文基本教学任务和专业教育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属性与学习需要, 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与职业能力培养相沟通的语文教学突破口, 实现语文知识评价与专业技能评价的有机融合。

第二、弱化对知识与技能再现性评价, 增强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评价。高职语文评价不仅要关注语文知识素养, 而且更要关注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和获得这种能力的过程与方法。因此, 高职语文的评价要弱化对知识与技能的再现性评价, 增强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评价。非智力因素虽不是语文学习本身的内容, 却与语文学习活动及其效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与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要增强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评价必须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根据不同的专业并结合行业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取仿真实训考核的办法, 加强对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考核和过程性评价。仿真实训考核就是遵循工作流程需求, 精心策划出仿真的工作场景,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职业语文能力的训练考核。例如考核文秘专业的学生, 在高度仿真的现代化企业实训环境中, 要求学生身着职业装, 接受各项专业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实训考核。在情景模拟、案例操作过程中考核学生对办文、办会、办事等一系列秘书工作流程的熟练程度, 以此评价学生是否具备秘书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职业技能, 加强测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核评价, 这种仿真实训考核的办法能迅速对接市场的现实需求, 深受企业欢迎。

(三) 在评价方式上, 以运用全方位、开放性评价方式为主。教师应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 倡导多视角, 多种方法评价学生, 实行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个别化评价, 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着眼点, 提高语文评价的实效性。在评价方式上, 改变期末终结性考核方法, 注重阶段性考核, 每一门实训课程都注重平时成绩与基本技能考核, 分段进行过程控制考核, 及时巩固、检查。为凸显能力本位, 分别采用卷面理论考核、实践运用考核、情景考核、参加证书考级等多种形式, 以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 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考核秘书证书, 可以采用机考、面试、仿真、现场模拟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进行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案例的实训要求, 邀请企业专家做考官, 采取学生和教师共评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开放性综合评价。

(四) 在评价主体上, 以多元评价主体为主。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语文教学评价要求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努力实现单一评价主体向多元评价主体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 要求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四者相结合, 从而将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对比反思、共同促进的过程, 使课堂评价更全面、公正, 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性。

教学评价与课程目标是有机的统一体, 它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调节作用, 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高职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功能是诊断与定位学生学习状况, 调整教学方法, 促进教学效果, 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并服务于课程目标。基于此, 我们应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最大限度地适应和满足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

语文课程体系 篇2

一、课程现状分析

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西方文化正以迅猛的态势向我们袭来,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相关联的是,曾经广受重视的大学语文课程也正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其具体现状为:

1.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北京大学温儒敏先生指出:“大学语文„„虽然被设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它却仍然处于边缘位置。”许多高校领导者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模糊,学生也不知道学习的作用与意义,更不知道它对培养人才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而以强调专业教学为借口,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缩小了开课范围、减少了开课时数,或者干脆取消了它。这一切就导致了大学语文地位的低下,呈现出日益“边缘化”的态势。

2.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队伍也日益“边缘化”。正是由于大学语文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大学语文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自然越来越不受重视,存在着严重的缺位。教学大学语文的老师往往学历最低,职称最低,自我评价最低,他人评价也最“矮”。优秀教师不愿意承担大学语文教学,年轻老师一旦成熟也纷纷“转岗”。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边缘化”,使他们在所有教师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

3.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和教学队伍的日益“边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首先,使教师们所教授的大学语文课程更加变成了弱势科目,教师对教材建设的兴趣大减,对先进教学理念的探索和新型教学手段的运用没有动力,教学效果自然就会越来越差。同时,学生学不到东西,对大学语文就越来越失掉了兴趣。

大学语文课程的这种尴尬现状,不仅存在于其他高等院校,在我们绵阳师范学院也或多或少存在。为此,我们人文基础教研室全体同志在教务处周明圣处长、文学与传播学院梁中杰副教授的指导下,在文学与传播学院的主要领导及杨栩生教授、李超教授、蒋志教授的支持下,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从现实出发,重建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承担起培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责任,造就国人建设和谐世界的大国胸襟、大国风范。”这就是我们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自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满清帝国封闭的国门之后,一百多年来,我们几乎一直笼罩在民族虚无主义的阴影之中。一方面,西方列强从外部贬低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中国自身在寻求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失去了自信,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误区,从内部大肆摧残传统文化。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仍然处于深深的断裂之中。中华文化处于断裂的现实,需要我们抛弃门户之见,修补裂痕,正本清源,承续传统,发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重新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中华新文化。需要我们以此增强民族自信,树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在文化上,自立于世界民族强列之林。需要我们以此消除西方社会对中国经济成功、民族复兴所带来的和平崛起的疑虑,造就国人建设和谐世界的大国胸襟、大国风范。因此,我们提出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有充分的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三、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内涵

(一)准确定位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历来是争议纷繁的话题。要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首先就必须解决课程定位问题。

我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是:大学语文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汉语文教育的重要课程。它以对具体文章的字词句篇的分析为手段、以对文章中的中华思想文化信息的探索为核心,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人文性而又以人文性为主的基础学科。

早在1978年重新开设大学语文时,匡亚明等教育专家就指出了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一是具有“交流工具训练作用”,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三是“对现代人类共通精神文明的建设”,四是“应对和解答当下开放社会各种文化困惑”。四点之中,第一点强调了工具性,后面几点强调了人文性。工具性、人文性兼具而又以人文性为主是其鲜明的特色。教育专家们对大学语文的这几点认识,一直得到了大学语文学界的高度赞同,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而这也正是我们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课程的基础。

我们认为,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识书、读写六项。听话、说话属于口语,识字、书写是书面语的阶梯,阅读、写作属于书面语。书面语包括白话和文言。传统的语文能力包括了工具性知识和思想文化信息两个层面。现在我们所重视的是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工具性知识,往往忽略了语言所蕴涵的思想文化信息,模糊了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中国人的“大学语文”如果不从语言所蕴涵的思想文化信息入手,把握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自然是不可能学好中国语言、具有真正的中国语文能力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自始至终把汉语文所蕴涵的思想文化信息与文字词汇语法等工具性知识融合在一起,确定在一个多维文化时空场之中,一个知识点,一篇文章,在这个时空场中具有相对固定的位置,既便于学习过程中的比较,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结构的建立。而且,一千多年来这个多维时空场的结构基本保持了不变。这一多维时空场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的思维结构基本一致,符合初学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学习,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也就逐步建立起来了,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也就逐步把握了。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正处在中华民族汉唐以来又一次伟大的复兴中,而此时恰逢冷战结束,世界秩序面临重大转折的关键点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代、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肩负起复兴中华,建设和谐世界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们要承担这样的使命,就要求大学生具备最基本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民族心理结构,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

因此,我们进一步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一方面继续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大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把握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文化心理,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复归五四以前的传统,探索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为创造造

福于全人类的中华教育文明、建设和谐世界开辟道路。而这也正是我们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深层次原因。

(二)选择经典的教学内容

与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课程定位相适应,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体现了“教育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我们发现,中国对人类文化的最大贡献应当是“教育文明”。

教育文明,开始于先秦,两千多年来不断有所发展。这是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是其他民族文化至今仍然没有的内容。至圣先师孔夫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法律是底线,但是,我们更应当用“德”和“礼”引人向善。先秦的许多典籍都有类似的思想。如《乐记》:“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和禁。”《冠义》:“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婚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等等。

教育文明的核心是道德、礼乐、教化,与宗教教义不同的是,它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礼运》所言:“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育文明不是宗教而具有宗教的作用,同时从内、外规范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教育文明超越各宗教,沟通世界各民族文化,统摄民主、科学等工具理性,是现代世界迫切需要的博爱和谐的人类共同的思想信仰。

体现了“教育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一是反映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主流价值观念,对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章诗词作品。二是这些作品在当今世界文化中是最优秀的,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和谐世界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就应该以体现了“教育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其教学内容。

(三)进行创新的教材建设

目前的种种大学语文教材,其改革的力度一般很少涉及基础理论的创新。文言与白话、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思想性与工具性等等,基本上沿袭着“五四”以来的观念。我们认为教材改革实践,必须从这些基础理论的突破开始。

我们认为,课堂内的语文是中华语文,文言文乃是中华语文的高级书面语,不能与拉丁文作不伦不类的类比。中华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主流价值观念,培养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心理。基于这样的理念,又联系选择经典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进行创新建设。

依据创新建设的原则,我们可以把大学语文教材的结构设计为“明道”与“学文”两个部分。明道侧重于观念、思想,学文侧重于感性、情感,同时也可以对其注释作特殊处理。

1、明道

主要应筛选确定的“教育文明经典”,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学习的经典。具体而言,明道又可分为三个部分:总纲、分论和综论。

总纲,一篇文章——《大学》,提出目标以及实施的步骤。这作为全书的总纲领,分论和综论都必须围绕这一总纲展开的。

分论,可根据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就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五大方面,选取经典作品作为主干。同时,为便于在比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适当选取一些观点相近或相反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全文或节选编入作为“比较阅读”的材料。

综论,全文或节选《老子》、《庄子》、《论语》、《孟子》、《荀子》。就文章的观点来看,这五子书与分论某个主题中的主干文章之间的关系略有不同。但这五子书与分论中的主干文章一样,都是可以构成教育文明理论的基础性经典文献。就大的方面看,如果说孔孟荀与分论中的主干文章属于动力源、催化剂的话,那么老庄的文章,则是调节它们的阀门、枢纽。只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教育文明”理论才可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学文

主要应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认同中华文化,帮助学生建立语文阅读理解的思维结构,逐步形成阅读理解能力。学文可以分为天文、地理、人事三个部分。

学文,数十个主题分列天文、地理、人事之下。每个主题为一个单元,包括:题解、典故、诗文三个部分。题解,沿用历代名家解释,不再另外增加新解。典故,包括成语、故事等,凡有关的风俗习惯趣闻逸事可以尽量收入,长短不拘。诗文,包括诗、词、文、赋、诗话、词话等体裁。围绕主题,各类文章兼收并蓄。

3、无需自己注释

“明道”部分的“教育文明”经典在历史上有许多人做过注疏,历史上有名的注疏,其对这部经典阐释的本身,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所以,“明道”部分可以不加自注。

“学文”部分,由于诗文与题解、典故可以相证而解,因此也可以不再另加注解。

(四)整合院内资源 优化师资队伍

长期以来,我院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主要由文学与传播学院人文基础教研室的一位教授、三位副教授、四位讲师和两位助教承担,虽然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学位结构却是难达要求。要全面承担起改革后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在知识结构上还不是人人都具备。与此同时,我们的历史学、法学、人学、政治学、哲学、文学等领域,还有大量的博士和硕士、教授和副教授,他们在传统文化领域造诣颇深,个个堪称专家。

为此,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人文基础教研室的事,我们完全可以整合院内各方面的人才资源优势,形成一个优化的师资队伍来共同完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使命。

(五)改革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前列数项改革解决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问题、教学内容和教材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师资问题,但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为了充分发挥优化的师资队伍的优势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们认为还应该实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认为应该实行专家的大班专题讲座和教师的小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我们计划每周教学3学时,每学期16周。其中单周由专家大班专题讲座,双周由人文基础教研室教师做小班辅导。所谓“大班”指一个系(学院)或者几个系(学院)的同年级

数个班的集合体,“小班”指自然班。专家的大班专题讲座和教师的小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具体规划如下:

1、专家大班专题讲座安排:

第一次:总纲。主讲: 卿小平(课程改革的提出者,改革教材的主编,人文基础教研室教师)

第二次:正心、修身。主讲:李超(哲学教授,人学专家)

第三次:齐家、治国、平天下。主讲:周明圣(历史学博士、教授、教务处长,课程改革负责人)

第四次:综论部分。主讲:蒋志(历史学教授)

第五次:天文部分。主讲:梁中杰(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课程改革负责人)第六次:地理部分。主讲:杨栩生(李白研究中主任,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

第七次:人事部分。主讲:张永强(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人文基础教研室教师)第八次:总结,评论和论文写作。主讲:李海涛(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人文基础教研室教师)

2、教师小班辅导思路:

(1)回顾大班专题讲座的主要观点

(2)明确了解学习要解决的课前问题

(3)课堂朗读元典

(4)学习具体的经典篇章(中华经典、比较文章)

(5)总结以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采用这种模式教学,其优越性是非常明显的。第一,专家的特长、人文基础教师的特点均可全面展示,发挥出了人力资源的优势;第二,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第三,因有前两者,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规划

(一)前期准备

1、思想共识完成。在2005年的秋天,卿小平同志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想法。年底的教研室工作总结会上,卿小平同志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应邀与会的文学与传播学院资建民院长、梁中杰副教授发表了重要意见,李海涛教授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次会议在人文基础教研室基本达成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共识。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专家、四川师范大学钟仕伦教授对我们的改革予以了及时的关注和支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同时,教务处周明圣处长在了解我们的改革思路后,也给予了及时地鼓励、指导和支持,使“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成为了绵阳师范学院人上上下下的共识。

2、教学内容、教材准备就绪。从2005年12月到2007年4月,卿小平、朱昌林等同志完成了120多万字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该教材完全体现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以体现了教育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具有适合实行专家的大班专题讲座和教师的小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架构,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完善的物质基础。

3、师资和开课准备已经展开。为了及时推开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人文基础教研室的全体同志作了大量的讲座和辅导的前期准备工作。2007年5月,梁中杰副教授代表我们也与参与大讲座的专家教授取得了联系,获得了他们的支持与同意。师资和开课准备

已经部分具备。

(二)后续规划1、2007年6月中旬,正式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改革方案”审批申请。

2、2007年6-8月,人文基础教研室全体老师和相关专家共同修订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辅导资料和新的教案。

3、争取于2007-2008学上期在部分专业的专科新生班级展开试点,为全面铺开总结经验。

4、计划在2007-2008学下期在全院新生本专科专业中全面展开。

绵阳师范学院人基础教研室

语文课程体系 篇3

关键词:通识性?公共课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课 题: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语文公共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ZC211052。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建设发展迅猛,而语文公共课程建设相对滞后,理论研究中具有建设性、实践性的认识较少,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针对语文公共课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建设以专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语文公共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重视通识性语文公共课程

在高职院校,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语文公共课程分为文学基础和语言基础两大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和理解鉴赏能力是开设语文公共课程的意义所在。高职院校要重视通识性语文公共课程的设置,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避免高职语文公共课程开设科目不当和课时不足的弊端,语文公共课程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紧跟高职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学生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构建立体式、延伸性课程体系

在高职语文或应用文写作被确定为公共基础课后,高职院校还应构建立体式、延伸式课程体系,以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和行业文化讲座的形式开设多层面、开放性、阶梯式的人文课程。语文公共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三、改革语文公共课课堂教学模式

为专业服务是语文公共课程改革的宗旨。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语文公共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

如在进行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时,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高职教育“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计中以多元智能的学生观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为教学理论指导,根据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综合素养所需,坚持“必需、够用”原则,以岗位职业素养所需确定课程内容,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序化,选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载体。课程采用“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展開,采用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应用写作技能及综合职业素养,实现课程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他语文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应突出情境、强化能力,教学做一体,渗透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人文教育。

四、建立多元的评价考核体系

当前,语文公共课程的考核方法比较单一,要构建多维度的评价考核体系,将企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落实到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中,采用学习过程性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的评价考核体系,使专业评价、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发挥评价的检查、反馈、激励功能在语文教育中的导向作用,让各专业、用人单位、社会的反馈激励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使人文素养、行为习惯、职业操守落实到学生的职业行为实践中。一般从自我、教师、团队、企业考核四个方面建立评价考核体系。在考核体系中,企业考核主要体现在语文公共课程的开发、标准的制定、教学的组织、教学任务的遴选等方面。

考核方式也应多元化,除采用论文、评述、文种写作等形式评定学生成绩外,以行业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也可采用职业大赛、活动组织、专业汇报、方案设计、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总之,高职院校要重视语文公共课程体系建设,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的主导作用,利用已有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课程建设提供文化、伦理、审美、艺术等方面的环境。通过建设系统性、有专业特点的语文公共课程体系,加以实施,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校园文学与语文课程体系 篇4

校园文学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学是语文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几年, 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在许多学校特别是在农村中学蔚然兴起, 文学报刊如雨后春笋, 显示出盎然生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校风学风, 激发着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和荣誉感, 也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人格、信念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成为语文隐性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校园文学的兴起,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行的语文课程体系结构单一呆板的格局亟待扭转。语文教学服从和听命于中考和高考的“传统”, 只能驱使老师和学生一味地“抓纲务本”, 花大力气在语言基础和应试作文上下苦功而忽视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学习。所以, 从构建显隐并重的新课程体系这个角度来看, 学生自发成立的文学社团以及创办的文学报刊就有着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 学校和语文教师理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扶持, 绝不能抱有“听其自生, 任其自灭”的态度。

二.校园文学有利于营造语文教学的环境氛围

我们都知道,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 他们的禀赋个性因人而异, 其中不乏一大群对文学情有独钟, 具有特殊“天赋”的学生。因材施教, 爱护和培养他们的文学情趣, 激励他们的文学创作热情, 不仅会强化师生的语文环境意识, 也会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自身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旦脱离, 势必会造成课程体系的缺损和教学环节的脱扣, 进而也会妨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笔者所在的学校属农村中学, 地方偏僻, 办学条件差, 但我校“溪畔”文学社及其社刊《溪畔》创办十余年, 社员队伍不断壮大, 刊物由手抄本到誊印本再到今天的塑封彩印本, 从形式到内容日臻精美。文学社还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些活动, 如“文学知识百题竞答”、“好作文评选”、“文学名著影视剧欣赏”、“建国六十周年征文比赛”等, 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宽松愉快的语文教学环境。

三.校园文学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者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学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理应得到高度重视。所以, 扶持学生文学社, 开辟文学园地, 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 都能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武汉测绘课程体系 篇5

课程代码:1300659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2 课程负责人:花向红 课程简介:

教学目的: 实用工程测量软件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工程测量工作所遇到的各种测量计算,能根据自己所学的计算机语言(VC、VB、FORTRAN 等)采用计算机编程实现。通过学习,掌握工程测量数据的常用数据处理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项目中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基础。教学内容: 测量坐标系及坐标转换程序设计;水准测量及水准平差程序设计;导线测量及导线平差程序设计;三角高程测量及三角高程平差程序设计;面积计算程序设计;土方计算程序设计;道路纵横断面程序设计;等高线绘制程序设计;交会计算程序设计;施工放样程序设计;变形分析与预报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编程、上机与自学相结合。课程开设时间: 第七学期。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面试、笔试或程序演示考试方式的一种或几种方式相结合进行。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实习

课程代码:1300600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2 课程负责人:花向红 课程简介:

教学目的: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实习是《数字地形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大地测量学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课堂教学完成后的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现代测绘技术,完成区域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及数据入库工作。通过实习实际动手能力和仪器操作能力得到较大的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综合实习主要有GPS控制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图根三维导线测量、全站仪碎部测图、内业数字成图。

1、GPS控制测量:依照任务要求、测量规范或行业规范等,确定布网方法、网的精度,编写技术设计书;进行选点,绘制网设计图;设计测量安排表(测量时间、搬站时间、人员分配);GPS静态外业作业:找点、仪器架设、天线高测量、卫星状态、电源状态的监视。记录点名、时段、天线高、卫星状态和特殊情况;内业进行基线解算;进行基线解算结果的质量控制;设置网平差参数,进行网平差;进行网平差结果的质量控制;编写技术总结,提供测量成果。

2、精密水准测量:采用外业和内业相结合,使学生熟悉整个精密水准测量的全过程,并提高仪器操作和内业计算能力,提供测量成果。

3、图根三维导线测量:采用外业和内业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三维导线测量全过程,独立进行三维导线测量数据计算,提供测量成果。

4、全站仪碎部测图:采用草图法(测记法)等进行测图。

5、内业数字成图:使用数字测图软件(南方测绘CASS软件)编辑大比例尺1:500的地形图。

6、GIS入库: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入库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集中实习与自学相结合。课程开设时间:第七学期,四周时间。课程考核:

1、平时成绩30%。(1)实习态度和执行纪律情况(考勤情况);(2)任务完成的数量;(3)实际动手能力(含组织与协作能力);

2、实习成果及实习报告50%。包括测量成果、实习报告的撰写情况等;

3、考核20%。课程考核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面试、笔试或仪器操作考试方式的一种或几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工业测量

课程代码:0800405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2 课程负责人:徐亚明 课程简介:

教学目的:工业测量是继“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和“数字图像处理”后的一门专业课,主要研究以特高精度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类工程的测量、放样与变形监测相关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工业测量领域中常用的和特殊的高精度、自动化技术手段、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掌握和应用知识能力。教学内容:工业测量方法概论,工业测量常用的测量技术,三维工业测量技术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23学时);课外实习(2学时)和参观(2学时)。课程开设时间:第六学期。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课堂测验、期末考试;

评分标准:课堂测验30%,期末考试70%,按百分制进行评定。教 材:

工业测量方法与技术(自编讲义)。工程项目设计与实践

课程代码:1300599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1.5 课程负责人:徐亚明 课程简介:

教学目的: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撰写测绘工程项目设计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熟悉测绘工程项目设计书的内容和要求,掌握编制项目设计书的方法,重点掌握测绘工程的作业流程、价格的构成、质量保障措施、执行项目的风险评估等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给定的工程案例,编制相应的项目设计书。课程开设时间: 第七学期。课程考核:

按照平时成绩30%,实习成果及实习报告50%,考核20%的比例计算实习总评成绩。教 材: 测绘工程监理学

课程代码:0800437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2 课程负责人:邹进贵 课程简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测绘工程项目中实行监理的重要意义,工程项目管理学的一般规律和内容,测绘工程项目监理的特殊规律和内容,主要涉及到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三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二项管理)和一项协调等理论、方法及应用等相关知识。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可以安排6个学时左右的实地参观实习,了解当前大型工程中测量监理的地位和作用,及如何进行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以及如何进行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等。课程开设时间:第七学期。课程考核:

考核形式:笔试、开卷。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位置服务技术与应用

课程代码:0800658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2 分 课程负责人:巢佰崇 课程简介:

《位置服务技术与应用》是测绘学科的一门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位置服务的基础概念、系统框架、有关的技术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LBS的定义及技术背景,LBS的系统架构,定位技术、GI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在LBS中的应用,LBS中的数据组织与管理,LBS中的导航与路线规划,LBS的应用等。课程开设时间: 第七学期。课程考核: 考核形式:笔试。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雷达干涉测量及应用

课程代码:0801931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地球物理学专业 学 分:2.5 课程负责人:温扬茂 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雷达影像干涉测量的有关原理和方法,主要阐述了复型数据配准、干涉图生成、干涉图滤波、相位解缠、高程计算、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和地表形变的获取等,在此基础上还详细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高级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包括PS-InSAR,CT-InSAR和SBAS等。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为主,上机实习为辅,使学生能够较熟练掌握至少一种雷达干涉测量数据处理软件(DORIS、ROI_PAC或GAMMA等),并可以在将来的科研和生产岗位上直接从事初步的InSAR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

本门课程的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课程考核:

考试,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卫星测高技术及应用

课程代码:0801707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授课对象:地球物理学、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 2 课程负责人:褚永海 课程简介:

卫星测高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空间卫星观测技术,它以卫星为载体,借助于空间技术、电子技术和微波技术来观测全球海面高度,进而研究与其关联的海洋、气候及全球环境等问题,在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海洋学、气候学、水文学等相关学科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卫星测高技术发展、卫星测高基本原理、卫星测高误差分析、卫星测高数据处理理论方法、卫星测高技术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卫星测高学这门现代空间观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卫星测高技术在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海洋学及相关学科中的主要应用。

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辅以课堂讨论以及课外查询资料撰写读书报告或作业。该课程授课对象为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时间为第六学期。课程考核:

考核形式: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遥感原理与应用

课程代码:0800036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地球物理学专业 学 分:2.5 课程负责人:闫利 课程简介: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遥感成像的机理,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遥感图像的应用以及遥感的发展。

主要教学内容:介绍遥感的发展历史,遥感的应用;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遥感传感器及成像原理;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知识;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遥感图像辐射处理;遥感图像判读;遥感图像自动识别分类以及遥感技术的应用。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多媒体授课;遥感图像处理上机编程。课程开设时间:第五学期。课程考核:

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

课程代码:0800033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2.5 课程负责人:闫利 课程简介:

航空航天成像技术是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体系中关于机载和星载成像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航空航天成像技术,掌握航空航天摄影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具有编制航摄计划的能力,为从事航空摄影奠定基础。要求学生掌握航空航天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航空成像系统、航天成像技术,特别是立体成像技术,能够编制航摄计划;基本了解多种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成像过程,基本掌握遥感图像质量评定的原理和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以多媒体授课形式,并以数码摄影、相片冲洗等作为实习。课程开设时间:第四学期。课程考核:

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教 材:

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自编教材。遥感图像解译

课程代码:0800669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 2 课程负责人:闫利 课程简介:

教学目的:遥感图像解译是一门遥感理论和遥感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特别是目视解译的经验性很强,涉及的专业范围较宽。通过学习遥感图像解译的原理和方法,初步具备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能力,具有制作分类专题图的能力,进一步理解遥感图像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原理和过程,了解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原理,初步具备解决遥感土地祥查、遥感土地变更调查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遥感图像解译的原理和过程,重点掌握多源遥感影像特点、遥感影像元数据、地物影像特征、解译标志、解译过程,基本掌握多光谱遥感影像的解译,了解遥感影像解译在地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了解遥感图像解译的研究问题、遥感研究对象的特性、遥感数据的特性等。掌握遥感图像解译标志、遥感图像信息单元、遥感图像解译的方法。对水体、居民地和岩性等典型地物进行判读解译。使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对遥感影像中水体和植被等地物进行光谱响应特性曲线绘制,并归纳相应的提取模型。掌握光谱信息、GIS信息、多源遥感信息、经验知识等在地物解译和识别中的应用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课堂实习。课程开设时间:第六学期。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代码:0800073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 2 课程负责人:李妍 课程简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图像处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的基本技术。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教学内容: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数字图像处理基础,Visual C++图像处理编程基础,图像的平滑与增强,图像的几何变换,图像分割与边缘检测,图像频域处理,彩色图像处理,图形特征与理解,常用图像处理库及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上机编程实验。课程开设时间:第四学期。课程考核:

考核形式:考试。平时成绩占30%;上机实验20%; 期末成绩占50%。教 材:

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西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何东健,2008年。近景摄影测量

课程代码:0800668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 2 课程负责人:邓非 课程简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近景摄影测量在摄影机的选用、摄影方式、精度要求、控制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及原理,培养学生应用摄影测量原理解决工程与工业中有关问题的能力。主要教学内容:

1、近景摄影测量的摄影、摄像设备:专业量测相机、普通数码相机、摄像机的基本知识。

2、近景摄影测量的摄影技术:首先介绍常用的正直与交向两种摄影方式,及其精度估算方法和摄影方案的制定等。然后对新的旋转多基线摄影方式进行详细介绍,说明它在现代近景摄影测量中的作用。

3、近景摄影测量的控制:介绍控制点、相对控制以及高精度控制网的建立方法。

4、近景像片解析处理方法:基于共线条件解法、二维/三维直接线性变换解法、基于角锥体原理的空间后交—前交解法、基于四维代数法、移位视差法、区域网光束法平差等解法的数学模型及解算过程。

5、近景摄影机的检校:主要介绍近景摄影机的检校内容及检校方法。

6、近景摄影测量的自动化处理方法:近景影像变形及其自动化匹配,点云滤波,模型表面重建及其纹理映射等。

7、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介绍近景摄影测量在工程测量、滑坡监测、文物保护、建筑立面重建、交通事故、工业量测等方面的应用。

8、程序设计及软件操作:基于二维/三维直接线性变换、角锥法或四维代数的单像解析程序设计,相机标定和近景摄影测量软件实例操作。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课件讲解,程序设计,软件系统演示和实例操作相结合。课程开设时间:第七学期。课程考核:

课堂作业20%;程序设计20%;课程考试60%。激光雷达测量技术

课程代码:0801933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2 课程负责人:邓非 课程简介: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激光雷达测量的工作原理和流程,点云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常用点云数据处理软件操作,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应用。

主要教学内容:介绍激光雷达的发展历史和进展;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其性能;激光雷达数据采集的工作流程;激光雷达测量定位原理及误差分析;点云数据的结构和组织方法;点云数据的配准、修复与融合;点云数据的滤波;点云数据的特征提取与分割;基于点云数据的三维重建;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多媒体授课;点云数据处理上机实习。课程开设时间:第六学期。课程考核:

考查。平时成绩占50%,课程论文成绩占50%。地图学基础

课程代码:0800638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2.5 课程负责人:乔俊军 课程简介: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悉数字环境下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较好地掌握地图学的地图投影理论、投影变换理论、符号设计理论和制图综合理论,重点掌握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和编制方法。了解地图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为后续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课堂教学与习题课相结合。课程开设时间:第五学期。课程考核:

三次作业:1.数学基础 2.地图符号 3.制图综合,成绩占30%;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占70%。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导航

课程代码:0801812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2 课程负责人:乔俊军 课程简介: 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导航是一门讲述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导航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应用的专业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子地图、GPS定位和空间数据库等测绘技术在汽车工业、智能道路系统和车载导航技术等领域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得学生在今后的技术生涯规划中获得领悟,培养学生挑战边缘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意识和潜力;另一方面训练学生从事智能交通和车载导航系统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主要介绍智能交通和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远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智能交通系统中信息感知、信息收集、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对车载导航系统的技术体系和构成有初步理解。学生还将掌握导航电子地图的数据模型、存储格式以及导航系统的相关核心算法。

在采用正常的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前提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引入实例进行讲解。给出一些建议性的阅读文章,引导和鼓励学生阅读最新外文文献,并将此作为课程考查的一部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若干主题,提供若干资料,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某一主题,并最终以课堂PPT形式进行讨论,互相提问。课程开设时间为第六学期。课程考核:

考核形式:平时作业占30%,课题小组讨论占20%,考查占50%。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课程代码:0800566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 3 课程负责人:虞晖 课程简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与问题解决方法, 提高编程水平。掌握常见的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的使用和开发方法, 了解地图空间数据库的特性。多媒体演示, 上机实习10学时。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 课程考核:

考试形式:考查;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

课程代码:0801823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 2 课程负责人:赵前胜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学gis统一地理数据模型和地理信息共享数据模型(gml)、gis数据转换技术、gis互操作技术、地理数据空间关系的共享与重构技术、基于空间服务的地理信息共享技术、基于空间元数据的地理信息共享技术,使学生对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的原理和方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掌握地理数据共享模型、地理数据共享机制和相关的实现技术等内容。课程开设在第六学期。课程考核:

考核形式:考试,平时30%,考试70%。不动产测量与管理

课程代码:0800600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2 课程负责人:蓝悦明 课程简介:

了解不动产测量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不动产测量有其特殊地方,这是与其它测量不同的。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不动产测量与管理的基本手段,将来能够从事不动产方面的工作。教学采用教师授课与学生报告、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第七学期花费36个学时完成课程。课程开设在第七学期。课程考核:

考试形式:考试,平时成绩占 30~40%;期末成绩占 60~70%。教 材:

不动产测量与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蓝悦明、康雄华,2008.5。土地资源管理学

课程代码:0810442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 2.5 课程负责人:康雄华 课程简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的基本概念、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和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行政体制和内容体系,掌握土地统计、土地评价、地权管理、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市场管理、土地环境保护、土地行政与法律等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流程,明确土地管理尤其是城市土地管理的特点和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课程考核:

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程论文)占40%。教 材:

土地资源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王万茂,2003年。导航学

课程代码:0801928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 2.5 课程负责人:朱智勤 课程简介:

导航定位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中一门重要的技术学科,在航空、航天、航海和许多民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导航技术和方法。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学生了解惯性导航、卫星导航、天文导航、重力导航、地磁导航、视觉导航、脉冲星导航等各种导航技术和方法,掌握目前存在的占主导地位的几种导航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理解它们的基本性能和特点,从而对导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系统认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定位与导航等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掌握以下内容的知识:与导航有关的基础知识;重点掌握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天文导航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了解无线电导航、地形匹配导航、重力导航、地磁导航、视觉导航、脉冲星导航等导航技术手段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方式。课堂教学采用以PowerPoint 课件授课为主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形式;注重设计和开发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的课堂实践项目。通过课堂实习,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采用网络答疑,比如布置作业、网上讨论,网上解答疑问。通过email形式师生相互间进行交流。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安排开设在第五学期。课程考核:

考核形式:考试;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GPS导航应用

课程代码:1554331 开课学院:测绘学院

开课学期:每学期 授课对象:地球物理、测绘工程专业 学 分:1 课程负责人:黄劲松 课程简介:

GPS导航应用是针对非测绘及导航类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概要地了解卫星导航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GPS系统的基本组成、基本信号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GPS导航定位中常用的协议及数据格式;GPS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现有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及卫星导航的发展方向。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结合课间实习为主,并辅以课堂讨论,讲授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及专题短片。开课时间为每学期。课程考核: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篇6

一、“档案袋评价”简介

“档案袋评价”又称学生成长记录评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当前国外教育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新兴的评价方法,并逐渐得到国内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究其原因,档案袋一方面能够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真实地反映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另一方面,档案袋也为教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评价材料,使教师能够更加开放地、多层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档案袋评价”具有如下特点:

民主性:“档案袋评价”中的各个环节是由教师、学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沟通、协商共同制订的,并允许学生对评价结果进行申辩、解释。这种民主化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间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改进与发展。

多元性:“档案袋评价”不仅能展示认知性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而且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全面目标的达成,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个性彰显,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也让教师能看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开放性:“档案袋评价”把评价的时空范围由校内拓展到课外、家庭、社会,把评价的主体由教师拓展到学生、家长、社会,把评价的媒介由教师指定完成的作业拓展到可代表学生水平的任何作品。这种开放性的评价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

反思性:“档案袋评价”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了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通过阶段性反思和期末总结性反思,让学生客观、准确地看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获得正确的自我认识,进而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更明确、更理性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学生的自我反思是档案袋评价中最具有特色的地方,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部分。

二、“档案袋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做好准备工作,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我向参与“档案袋评价”的学生介绍了档案袋的基本理念,阐明创立档案袋的目的,通过平等的对话和协商,师生共同拟订评价内容、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其次,我就如何建立档案袋给予学生详细的指导,并给出档案袋的样例。我本人还就档案袋如何用于教学,怎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做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平等民主的参与方式,详细严谨的准备工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档案袋评价能真正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成长。

2.确定收集材料的内容、时间和方式。

档案袋的内容应包括:

学期初反映学生学业基础的档案材料。收集这部分材料的目的不是进行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是便于了解学生在每一阶段的成长和进步幅度。

学生学习行为记录册,包括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学生自评、课堂表现得分表、单元测验成绩登记表,通常以月为单位收集。评价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思维水平、能力发展、知识累积等方面。

作品集。作品集给学生的学习表现提供证据,所以它的收集不是无目的的,而是多种有代表性的学习作品,分课内与课外两大类。课内作品包括每单元有代表性的作业,参加各种指定学习活动的成果。课外作品包括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的各种信息材料如随笔、读书心得、小论文等以及其他可以描述自己进步的材料。

反思报告。包括每单元的学习日志、阶段性学习的反思与自评、期末总结性反思与自评材料。

3.及时收集整理,定期反馈调控。

有了确定的收集项目,学生一方要及时地、有意识地把每项活动的设计、参与过程以及活动结果都放入档案袋,在预定的日期内如实记录自己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写下反思报告。教师一方要经常关注和监督学生学习档案袋的进展情况。当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方面有进步或表现突出时,教师、家长、同学要及时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利用班会、家长会定期举行“语文档案袋”交流展示会,每个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档案袋,其他人可以提问并发表意见,介绍的同学可以答疑,甚至可以为自己申辩,大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给出改进的建议,以便对学生的成长方向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调控。

三、语文教学中运用“档案袋评价”的收效

一年来,“档案袋评价”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档案袋评价”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且使我在档案袋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更新了教育观念,拓宽了教育教学的视野,促使我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实现了师生共成长。“档案袋评价”不仅帮助我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真实客观的学习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且为家长们全面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提供了机会。档案袋评价更好地促进了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学校间的相互了解和思想沟通,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语文课程体系 篇7

一、识字教学的创新

在识字理念上, 解决了识记汉字与学生口语隔断的问题, 让识字与学生的口语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顺序上, 先学学生最想学习的汉字, 然后再学习汉语拼音;在识字目标上, 提高了识字的密度, 低年级识完3000 个常用字;在课程设置上, 把识字课列为低年级的课程主体, 同时安排阅读课、说话课、写话课。

“言语识字”不是凭空冥想出来的, 而是《语文课程标准》 (包括“实验稿”和“2011 年版”) 在“教学建议”中提出的要求。“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 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 力求识用结合。”其中的“语言因素”就是指“语音、语义、词汇和语法”, 而“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就是“语音”。同时, 学生熟识的“语音”就是要认识的汉字的“字音”。 因此, “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应该成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阅读的创新

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教材阅读的效益;明确规定教材阅读的课时, 避免对文本的过度讲解和分析;根据课文主题, 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 (师生同时推荐拓展阅读的材料) 。

教材课文简单易懂, 其特点是:主题单一, 内容浅显, 结构简单, 篇幅短小。学生只要能够把课文读通顺, 就能够轻松地掌握课文内容, 包括其中的思想内容。因为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已经接近成人, 只要他们认识了汉字, 这些课文的阅读、理解还真就是“小儿科”。可是, 我们却一直在低估学生的母语水平, 对课文内容掰开了、揉碎了再喂给学生, 不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极大浪费, 而且还消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课外阅读的创新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把课外阅读的内容纳入规定课时之内;教师不推荐规定读物, 不进行阅读指导, 只组织读后自由交流。仅靠12 本教材, 无法满足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阅读是最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 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阅读实践, 主要是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教师阅读行为的陪伴。教师只要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书籍阅读的兴趣, 语文教学就成功了, 因为无数事实已经证明, 学生的阅读量与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成正比例关系。

四、写话 (习作) 练习的创新

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教师营造学生喜欢参与的情境, 让学生亲自参与、深刻体验, 为习作提供基本素材;教师不进行写前指导, 不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在习作课上, 师生现场习作, 现场自改, 小组交流, 推荐佳作, 现场展示, 师生点评;每周安排一次习作课, 加大习作练习量。

教师的写前指导, 往往成为学生习作练习的“紧箍咒”。不允许老师进行写前指导, 就是避免教师的“指导”压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写后立即当堂进行自读、互读、展示, 就是为了趁热打铁, 让学生在思维兴奋的时候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长处, 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师不再批改学生习作, 是因为教师的批改虽然累苦了自己, 但是却无益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语文课程体系 篇8

一、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1.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提高语文运用能力。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 实践性和应用性在高职教育中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只有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之下, 全面更新教育观念, 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才能达到高职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要求, 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2.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应结合专业———服从专业, 为专业建设服务。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应结合专业需要, 为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 高职《大学语文》应构建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服从于专业需要, 为专业建设服务。因此,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教学要以实用为先导, 注重高职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培养, 为专业成才搭建平台。

二、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 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之因

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 还应具备较强的言语交际能力、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应用性文章的写作能力等等职业素养。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就要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 使《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实用为内容, 真正发挥《大学语文》服务作用。因此, “大学语文”应该还其“语文”的本色, 将言语技能的训练这一内容置于《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地位上来。

(二) 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之路

高职院校的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应当是以学生为实践主体, 以人文精神为内核, 以言语技能培养为主线, 全面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言语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实践为核心, 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于实践之中。

1. 以实践为主线的语文言语、写作技能训练之路。

任何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经过艰苦的系统训练, 个人言语、写作技能的提升, 同样要经过专门的系统训练。没有训练, 没有实践, 就没有知识的真正掌握。因此, 《大学语文》教学应淡化课程系统理论学习, 以“实用, 够用”为课程教学原则, 走以言语、写作技能训练为主线的课程学习之路。

2. 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养成之路。

人文素质的教育对于高职学生而言, “践行”是最为主要的。高职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还应该具有完备的“人文精神”内容, 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要素, 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 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之重

1.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 在课改的指引下, 课程的总体思路是, 将《大学语文》视为一个课程群概念, 而不仅仅是一门单一的课程。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审美性、应用性、和工具性的课程目标进行分解, 分别由不同的课程来承担, 下设《大学语文———文学欣赏》、《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等等课程。本校各学院可根据自己的专业、课时等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2. 改革教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学更是如此, 脱离学生的实情, 去追求理想化的教学, 那就只会是曲高和寡, 只有教学的“形”, 而不会收获到真正的“质”。

现代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 它主张“学”重于“教”。这种“以人为本”的现代国际高职教育理念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 就要求高职语文改革教学方法。 (1) 侧重以应用写作教学为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高校的学生, 无论是在校的学习, 还是毕业后的工作、生活, 都涉及应用文的写作。因此, 培养学生学好应用文, 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法, 并通过典型的范例分析, 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好文章, 什么是应用文体的特点, 让“格式化”写作的感性认识深入学生的头脑中。通过学习与训练, 使学生们对应用文体形成的要领及语言美感有所理解、体认和感悟, 从而提升其语文修养和语文运用能力, 最终达到在工作中能说擅写, 得心应手, 获得职业发展。这么多年下来, 笔者总结了自己的学生主要有四点:一是不太会学习, 学习方法不佳;二是自信心不足, 内心缺乏鼓励;三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性学习欠缺;四是管不住自己, 内心静不下来学习。针对学生的“四缺”情况, 我采取“十八个字”:展开抓“心”教学, 提倡“快乐”学习, 建设“和谐”课堂。一简化课程, 减轻压力。多年的教学让我把这门课浓缩为五个字“格式化写作”。课前通俗告诉学生这门课就讲这五个字, 把格式学好了, 再多的同类应用文体也就是换汤不换药。随后整门课程就围绕这五个字开展, 把这五个字牢牢地灌输给学生。二创造教学点, 鼓励学生, 快乐学习。众所周知, 在人的成长道路上, 如果缺少鼓励和赞扬, 只是一味的责备, 人就会变得不自信与自卑, 人性就会变得不健康。知透了这一点, 在教学中, 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 创设教学点鼓励学生, 在教学互动中, 让学生擦出“火花”赞扬他们, 从而使他们在赞扬中找到成功感, 收获一份认可的满足, 体味一种身心的愉悦和快乐。三教学环节细致入微, 从细微处改变学生,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获取知识太重要了。它包含有多个方面, 比如预习、认真听课、集中精力、不开小差、不抄袭作业、上课带好教材、笔和笔记本等等。多年来我所教授过的班级, 能做到以上这些的学生有, 但并不是太多。其他不说, 就拿最基本来讲:上课带好教材、笔和笔记本。可有些学生习惯上就是上课书、笔不带, 光带人来教室, 如此情形, 不能视之不见, 置之不理, 这些学习习惯缺失的学生更需要我去关注和研究, 以便采取好的方法给予改正。四让学生多动笔, 少动“机”。学生们现在手上的“机子”种类很多, 俗话说:玩物丧志。有些学生是一刻也离不开它, 从进教室那一刻至下课, 一门心思, 都在那上面, 即使说说两下, 过不到一会又拨弄起来。心不静, 身不安, 如何有心思集中精力在学习上。做教师可不能干着急啊!得想办法解决这种状况。如何能让他们的手有控制地离开这些机子, 我至今能想到的办法不多, 只是让他们动手练习, 让他们的脑子暂时忘掉那些机子上的内容。仅此而已, 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办法帮助他们。 (2) 侧重口语训练教学。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是社会交往对人们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了解别人, 介绍自己, 合作共事, 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 无论是择业面试或者是走上工作岗位, 对大学生来说, 口语表达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作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个重点, 把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大学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从教学内容上, 课时安排上给以充分保证。 (3) 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 拓宽《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容量。多媒体技术大大提高了教学信息的容量和宽度, 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直观问题。为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这种学习渠道, 给学生学习《大学语文》提供巨大的资源库,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4) 坚持并积极推进课内授课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布置课外阅读的重点书目, 并要求做读书笔记。另一方面,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学习。在教学中, 随时留心学生们的需求。记得在上课时, 投资理财专业2010级的卢欣欣和崔汉平同学向我请教学习书法的事情, 我把他们些爱好写字的同学来共同学习, 我利用每周三晚上义务为他们教授书法知识。 (5) 精讲多练。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中, 就要改变讲得多, 练得少, 理论多, 实践少的做法, 加大对应用能力训练的力度, 讲练结合, 精讲多练, 组织多样生动的实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掌握应用技能。例如, 笔者教授《应用文写作》课时, 每一章节内容, 我都有一张练习纸, 根据应用写作文体来设计内容 (格式+模拟场景) , 练习前我先给学生开个头, 然后学生们根据我的格式思路往下写;同时鼓励学生把多年的语文知识好好运用与发挥, 给好时间, 当堂完成, 当堂批分, 按要求表现好的学生多加分等。

3. 更新评价。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打破常用的考核方式“一次考试分优劣”、“重期末、轻平时”的做法, 应确立一个新的评价标准, 比较全面地测试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语文课考核的方法要遵循一个原则:突出平时, 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平时成绩要力求占到学生总成绩的70%左右。此举才有利于改变“临时抱佛脚”式的应试考试模式。

语文》教学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直面挑战, 建构基于实践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院校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才是一条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朱玲.谈大学语文的定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5, 5) .

[2]彭庭松.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 2008, (5) .

[3]陈厚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理论的发展及中学语文教学面对现实的反思[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 .

[4]易敏.关于大学语文改革教学的调查报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陈巧虹.谈谈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6]艺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2, (4) .

语文情感美在新课程体系下的贯彻 篇9

下面我就新课程体系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美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学内容的改进;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去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些研究的问题多来自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它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 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所以它必然会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 了解社会, 体验人生, 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 从而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笔者认为, 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学语文教学现实与倡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存在矛盾, 要解决矛盾,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只有从新课标立旨的高度来变革中学教育制度, 给学生以人文关怀, 真正落实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

尊重历史, 追求真实, 传承人类优秀传统与文明成果, 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从公平、公正等人类公理的高度对待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即各类学科知识, 对语文学科进行科学定位。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需要持续终身。

二.养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提升生理心理素质, 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作为一门社会学科, 具有独立性, 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费弗乐所言:“历史是关于人的科学, 是关于人的过去的科学。”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认为, 历史是一门可以对话的学科。历史是一门可以与之进行对话的关于人的过去的科学。而语文教学中的许多文章以文学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历史, 如《小狗胞弟》《囚绿》《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与历史展开对话, 让遥远的历史不再遥远, 让学生在感受历史中成长, 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亲近中发展。这也正是语文学科和从事历史教学者的使命。新课改是这一征程的崭新起点, 初中语文教师理应是这一起点中应该最先起步的人

三.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近年来一直在强调:“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 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这一方面是近代以来理性主义哲学和主智主义教育主流思想的反映, 同时也是习惯于把原本为整体的事物, 分割为部分、方面的思维方法的表现。具体地说, 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 突出其重要性, 把完整的生命当作认知体来看待。”因而, 她大声疾呼:“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人的教育。”所以说, 教育要回归人本, 首先就应该是恢复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决不能以单一的知识、技能甚至所谓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来遮蔽了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的光芒。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新课程需要有新理念支撑, 需要教师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如果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转化为教师们自己的教学决策, 没有转化为常规的教学行为, 没有在教育实践中找到落脚点, 高中新课程就会在实施中处于“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境地, 出现“标准是新的, 教材是新的, 然而, 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

要点一: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内在依据, 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是高中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

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以教学理念为指导, 教学理念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 是教学行为的内在依据。因此, 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是高中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 是改革“发生”在高中课堂上的必要前提。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最终要靠教师自己。

要点二:尽量把高中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情境。

语文课程体系 篇10

关键词:“五文课程”,诗意语文,校本选修课程,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我们的学生“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 “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 “能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 并以此涵养“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1]

语文教育是审美的, 诗意的, 充满情趣;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一种意境、一份情怀。于此间, 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彼此感染, 进而感动, 终至沉醉。

基于这样的认识, 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以“文”立意, 以“唐之韵” (2012 年被评为浙江省第三批精品课程) 课程研发开端, 构建了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文明等五个向度的语文“五文课程”体系, 旨在引领“语文诗意”发展, 同时为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五文课程”的内涵建设

《现代汉语词典 (第6 版) 》对“语文”一词的解释基本沿袭了1965 年出版的试用本解释: (1) 语言和文字; (2) 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叶圣陶先生说, 口头为“语”, 书面为“言”, “文本于言,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其后, 关于“语文”更有提出“语言和文章”“语言和文化”的释义, 由此, 基于课程内涵的争论持续不断。[2]但是, 无论是怎样的解读, 语文的成品主要是实用文章和文学作品, 语文的任务就是通过分析文章、鉴赏文学作品的言语活动, 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提高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水平, 并且学习文化和传播文化, 进而走向文明、走进文明、传承文明, 成就核心素养的养成。

在语文这座庄园里, 文字是基石, 文化是梁柱, 文章是庭院, 文学是花园, 文明是灵魂。语文是人的语文, 人是语文的人。人的站立, 须以文字、文化为身, 以文章、文学为臂, 并以文明为其头脑。

我们将语文选修课统摄到语文的内涵中, 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文明五个向度建设“五文课程”体系。

二、“五文课程”的体系构建

(一) 课程结构

教育的选择性, 选修课程是关键, 优化课程设置、防止“碎片化”建设至关重要;建设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突出学生与学科核心素养要求、顶层设计选修课程体系是核心。

基于课程建设的五个向度和“诗意语文”的建设目标, 结合教研组36 名语文教师的“术业专攻”和已有语文相关的国家与地方选修课程, 我们规划开发、开设42 门选修课程, 图1 所示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些课程。

其中“《论语》选读”“诸子选读”“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等是国家选修课程, “话说南孔”“龙游风景诗词选”等是地方选修课程, “唐之韵”“易经之美和生命之道”等是利用现有资源二度开发的选修课程, “汉字里的生命密码”“千字美文阅读与欣赏”“人文龙游”等是校本选修课程。五个向度的选修课程涵盖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规定的四大类别 (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和社会实践类) 并有所拓展, 我们统称它们为“地方人文类”。

(二) “课程群”及其年段设置

作为服务学校语文教育的课程建设, 除了必修课程, 少不得选修课程, 而选修课程因其切点“小而专”的特点, 不可能以一统面, 所以, 在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下, “课程群”应运而生。

什么是课程群?陈玉敏老师说, 课程群就是“为完善特定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 将本学科“若干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构成的动态课程体系”。[3]根据这一理论, 我们横向以国家、地方、校本 (含二度开发) 课程为内容, 纵向以年段递升和层级发展为目标, 研发建设了“文”体系课程群, 如表1。

三、“五文课程”的实践思考

(一) 课程的生命力:“厚积薄发”与“收放自如”

自2006 年新课程实施以来, “唐之韵”等“文”系列校本选修课程以其系列化、层级递升的特点得到广大师生肯定与青睐。一方面, 它充分考虑到选修课程基于“必修课程知识终点”之上“体验拓展”的要求, 是“厚积薄发”;另一方面, 它充分考虑了选修教学基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重在情感体验与自主抒写”的设计理念, 是“收放自如”。[4]以“实用文体写作”为例, 一方面, 它是学生基于自我生活的习作学习, 所以, 他们喜欢写、喜欢学;另一方面, 在必修教材“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教学之后, 结合生活中的实用文写作学习的要求, 开发与开设该课程, 不仅是对必修课程的有效拓展, 更因为我校是浙江省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试点学校, 课程进而“二一分流”, 学生可以进入文秘专业班学习, 参加相应专业的单考单招, 而连年高考文秘班学生令人惊叹的优异成绩足以让这样的课程极富生命活力。

(二) 课程的原动力:“自成体系”与“硕果累累”

语文学习尤重阅读、写作。单以写作课程为例, 高一年级有“名联欣赏与对联创作” (文字) 、“阅读与微写作” (文章) 、“生活与写作” (文章) 、“摄影与摄影散文写作” (文学) 、“ 舌尖上的衢州———‘舌尖体’的写作与欣赏” (文化) , 高二年级有“演讲与辩论” (文字) 、“批注评点读文章之走近民国大师” (文章) 、“实用文体写作” (文章) 、“宋之韵” (文学) 、“二高, 我想对您说” (文化) , 而高三年级, 写作进一步与“阅读”“欣赏”相关联, 可谓“藏锋于中, 笔化无形”了。

再以“唐之韵”课程为例。我们从大处着笔, 设置了“吟诵之韵”“品悟之韵”“赏析之韵”三大板块, 内容上始终围绕一个“韵”字横向舒展;而第四板块“流风余韵”, 内容上则从另一个侧面纵向展示“韵”字的独特魅力。四大板块全面而系统地从“读”“品”“析”“拓”四个层面介绍了唐诗的内涵与价值。同时, 我们从小处着眼, 以“吟诵指要”入手, 详细介绍了“吟诵”的方法, 将“唐”从诗歌、从作者作品推向唐韵吟诵, 体现了课程重视读以及读的方法指引并着意从读中去理解诗的内容、作者的情怀进而真正走进唐人情感世界的特点。

几年来, 在选修课程的开发过程中, 学校教师和学生获奖众多, 并有多项课题获得不同级别的立项。这些除了证明课程的价值外, 更让我们看到了“诗意语文”收获美丽的“硕果累累”时课程发展的原动力!

叶圣陶先生说:“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 (学生) 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5]探索新高考与学生 (语文) 核心素养建设背景下的“诗意语文”选修课程体系, 我们把目光投向未来, 只因为我们都有一颗“关注明天的语文成长, 关注今天的孩子诗意生活”的拳拳之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语文[EB/OL] (.2016-04-24) [2016-05-09].http://yun.zjer.cn/index.php?r=studio/post/view&sid=203&id=199133.

[2]王星.叶圣陶和夏丏尊共同创造了“语文”[EB/OL]. (2014-8-15) [2016-05-10].http://mt.sohu.com/20140815/n403467277.shtml.

[3]陈玉敏.课程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EB/OL] (.2011-04-08) [2016-05-10].http://www.docin.com/p-173919781.html.

[4]钟芙蓉.谈谈高中新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关系[J].福建教育研究, 2009 (4) :7-8.

语文课程体系 篇11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但是,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方面,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和加以改进。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1.高职大学语文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的学科体系,教学目标模糊。2.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设置较为混乱。3.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缺乏良好的教材。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并不少,但缺乏优秀教材。4.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实施方法陈旧和评价方式呆板。5.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倾向较为明显。人们对它的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赶不上专业课,而作为母语培育的基础课,它的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面对此种情况,我们更要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加强其课程研究与教学教改。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必须花大力气,从调查研究入手,立足于教学实际,认真考察研究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期明确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构建完整的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体系,同时还要尽可能地编写出适合培养目标、满足学生需要的教材。

二、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研究

(一)《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必须考虑学科的基本特点

大学语文除了具有普遍的工具意义之外,还有不容忽视的人文教育功能。语言文字、文学作品,除了具有识记功能外,还有情感培育功能。大学语文的教学对学生个体素质的形成和个人能力的培养,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在教材建设中,必须考虑学科的这些基本特点:1.不同体裁的特点。《大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作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教材编写时,既要考虑文体的多样性,又要考虑每一种文体不同篇目的个性特征。2.不同时代的特点。不同时代的作品会打上那个特定时代的烙印。这就要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取历史的、现当代的文化精华,去其糟粕。3.不同个体的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作为人,其个体和个体之间有着不同的风格。个性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对后人的影响也不同。在世界文学史上,不同国别、不同时期的文人,又有其不一样的个性风采。

总体而言,不同国别、不同时代、不同体裁、不同个体的文学作品,都在追求着“真”“善”“美”,抨击着“假”“ 丑”“ 恶”,它们都体现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人精神。所以,在高职《大学语文》教材中,使我们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享受我国乃至世界几千年文明成果的精华,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修身养性,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并能走向世界。

(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

教材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同时又必须适应教育对象的实际。根据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和这一层次教育的特点,高职语文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在教材编写时,应突出语文的育人功能,兼顾它的工具功能。

1.遵循学科基本规律。教材建设要考虑学科的内在规律,既要考虑不同体裁作品的联系与区别,又要考虑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作者作品的比例。

2.结合高职教育实际。在教材编写时,要考虑高职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水平,不能简单地照搬中学语文教材模式,也不能按照本科教育的要求盲目拔高。总之,要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掌握知识为原则。

3.侧重人文教育功能。教材的编写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情商缺失、理想信念淡漠和功利主义至上的现象,通过选编思想水准高、艺术感染力强的名作名篇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接受艺术熏染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创新编排体例。前些年,我院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一年一个版本,其缺陷是,让学生永远想象不到世间的美文到底有多少。心中茫然一片。有鉴于此,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就注意了以历史流线为经,以各个时代的美文为纬,给学生一个历史的整体感。当然,我们的教材永远需要改进,尽管有了一个方向。

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有相当一部分篇目需要学生课余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让学生养成看书留下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查阅资料的习惯,让学生养成不自我解决问题不罢休的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语文课程体系 篇12

自上世纪末师范院校的并轨改革,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在学历层次上有所提升、专业建设上有所成就, 但在课程与小学师资需求的对接方面并不理想。

一、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专业开口过宽

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从业人员众多、教育对象年龄跨度大、教学方法丰富多样的行业, 它需要那些经过系统、专业培训培养出的人才。但绝大多数院校对此专业的命名过大, 现有专业名称主要有语文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的师资, 许多院校虽然在人才培养中将范围缩小到培养中小学师资, 但专业建设制定也需要考虑基础教育十二年、四学段对语文教师的各项需求, 这无形中增加了学习培训项目, 不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应是能够从事小学语、数、外、音、美、体、舞、科、品等学科教学的人才, 这不符合当前教师招聘岗位分工细划的要求和未来教育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多是由专科、本科及少量研究生层次的师范院校兴办。长期以来专科院校意图升本, 教学型的本科院校意图转型为综合型研究性大学, 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向综合性大学水准看齐, 存在着浓厚的“重学术、轻师范”倾向。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出路, 不少院校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原则, 将专业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语言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从事语文教育、新闻出版宣传与文化行业的人才。这种人才定位势必导致课程设置众多而繁杂, 分散学习注意力和精力。

(二) 课程比例不合理, 重专业轻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与非师范类中文系课程设置并没有显著差异。专业理论课程分类过细, 大量开设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儿童文学、文学概论、写作、美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形式逻辑等课程;教育类课程门类较少, 仅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口语、教学法、班主任管理等课程, 平均每科课时量仅达到专业课程二分之一。从设置门类和课时量可看出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过于突出人才培养的学术性, 忽视师范性, 只会使学生沦为教书匠, 不利于语文教育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违背了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从职业岗位出发的要求。

(三) 课程对接脱离小学教育实际, 重理论轻能力

高职教育相关文件明确提出高职应按照“实践为主, 理论够用”的原则来设置课程,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小学语文教师工作主要包括班主任管理和语文教学, 后者主要包括拼音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欠缺指导这些领域教学的课程。

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形成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学科专业课和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沦为教师的空洞说教, 没有把培养学生教师教学能力放在首要地位, 这在专业课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专业课教师仅考虑本学科自身逻辑, 注重理论传授, 忽视对学生语文阅读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 普遍认为学生教学能力的提升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任务, 忽视所教学科与小学语文教学间的联系, 淡忘了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职业特点, 造成学生专业理论死记硬背, 语文能力低下。

教育专业课程也存在着内容单一空泛、脱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问题。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中, 教师比较注重理论传授, 内容泛泛, 缺乏实践示范性和语文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只是得到几个抽象、空洞的概念和原则, 而对未来教育教学实践缺少指导意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主要传授陈述性知识, 极少为学生教学活动提供程序性和操作性知识, 缺少教学训练和教师恰当的指导。

二、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 要能满足社会及行业对人才的特定职业素质要求, 科学准确地定位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教师从业领域和岗位职责要求, 确定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 适应小学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 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及并能教授数学学科教学的具有大学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

具体需具备下列素养:

(一) 情感态度素养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热爱祖国, 热爱教育工作, 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关心学生, 为人师表, 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高度的责任心;热爱语文教学, 有不懈的钻研精神。

(二) 专业知识素养

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语文能力。掌握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必需的文字、文章和文学知识。具有基本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知识, 懂得语言的一般规律和文章的基础知识, 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熟悉经典的中外文学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 具有较高的分析文章和鉴赏文章的能力。

(三) 从教能力素养

具有深厚的教育素养和突出的从教能力。掌握小学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教学基本要求与教学策略, 了解各年级的教学进度、重难点, 能够根据学情合理设计并开展上述内容的教学;具备教材独立分析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 并能够根据小学生认知水平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 能够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组织调控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掌握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策略、方法, 能恰当地导入、讲解、提问、应变、巩固和总结组织课堂教学;掌握基本的教师工作文体写作要领, 具备较强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和较高的记叙文批改、指导能力;能说较标准的普通话, 能进行示范朗读, 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能够运用规范的课堂教学语言开展教学, 能够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实现同家长的有效沟通;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能够及时反思自身乃至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克服和弥补;能自制简单的教具, 会画简笔画, 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 能够恰当选择、熟练制作并使用现代教学设备及课件;能够科学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学生, 具有较强的班级日常管理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具备规范的楷书书写能力和板书设计能力;能顺利开展公关活动, 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支持。

三、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高师语教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单一、封闭与滞后的现状, 促进课程的多样化、现代化与规范化, 按照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语文教育课程三大模块, 重新构建高师课程体系。

(一) 突出师范特色, 提高教育课程比重

小学教育中, 教学知识本身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学生学会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 “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因此要大量开设教育类课程, 如语文教材分析、语文名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案例评析、阅读教学研究与设计、作文教学研究与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微格教学、教师口语应用、语文教育技术、班主任管理、教师职业素养、教育科学研究等必修课程, 增开朗诵、即兴讲话和班会主持、说课、书法 (粉笔字、钢笔字) 、简笔画、常用字词、写作、古诗词背诵、教具制作、小学数学教学法等选修课程。同时根据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需要, 调整心理学教学内容, 增加儿童心理学, 使其对学生今后工作更具有示范性和指导意义。改变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与练习, 使抽象概括的理论具有可操作性。

(二) 调整专业课程教学重点, 提高能力

压缩专业课程课时, 改变文学史课程名称, 变文学史为文学作品选读, 调整课程教学重点, 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由知识向能力的转移, 精炼介绍文学发展脉络, 精选代表作家作品, 指导学生阅读分析, 提高作品文本解读和鉴赏能力。现代汉语重点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汉语拼音、词汇比较辨析、修辞手法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等内容进行大量训练。古代汉语要注重对汉字造字法、《说文解字》、《笠翁对韵》等有关字音、字义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学中要注意从当今语文教学实践中引入案例, 提高解决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文学概论与写作课程关联比较紧密, 可以考虑合二为一, 在习作中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巩固知识, 提高写作能力。将教育学、心理学与语文教学三者相结合, 开设语文教育心理学。

(三) 建设以学科教学论为核心的课程反馈机制

根据语文教师工作需要, 按照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确立以学科教学论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避免课程设置的盲目性。长期以来学科教学论一直承担着提高学生教学能力提升的绝大部分使命, 通过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剖析可以明确小学教师需要开展哪些教学、哪些内容是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试讲能够发现哪些能力欠缺、哪些内容学得不扎实, 可以说, 学科教学论任课教师最了解学生的教师素养如何。因此建立以学科教学论课程为核心的教学能力提升方案可以说是当前教育专业改革最直接、最有效的做法。

(四) 有效利用教育实践, 加强反思能力、科研能力培养

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可以促使教师通过长期的自我分析, 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可以将教师下意识中偶然为之的体现教学艺术的行为加以强化, 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是教师保持不断进步、终身学习的不竭动力。

反思能力的提高重在抓好教案设计、试讲说课工作和教育实习汇报。这些考核不仅要有, 还要有考核后的评价和总结, 不仅要有教师的点评, 更要有同学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重在抓好教育见习、教育科研课程、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四项工作。通过教育见习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当前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现状, 培养问题意识;通过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课程传授科研方法, 培养教育科研意识, 带领学生在对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研讨中提高科研能力;充分利用教育实习这一与基础教育和教育对象密切接触的机会, 积累掌握第一手资料, 独立自主选择科研选题, 开展实验和研究;汇总提升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 形成文字资料, 鼓励学生将之形成毕业论文。

上一篇:历史书写下一篇:牙根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