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育技术(精选12篇)
语文课程教育技术 篇1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一、整合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应从信息技术、语文学科的特点入手。
1. 信息技术的特点。
(1)资源的海量化。“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
(2)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3)活动的交互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4)学习的主动性。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
2.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信息技术时代,语文教学必然有新的特点。
(1)阅读。信息时代的阅读应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
(2)写作。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
(3)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
二、学习环境的构建
学校建立语文网络教学网站“网络语文实验室”。网站分为资源区、学习区、交流区、教师区。
资源区分为站内资源和网络资源。站内资源有在线图书馆、基础知识、高考特区、新闻中心、学习方法、课件等;网络资源精选网上相关网站进行链接。
学习区分为课文、阅读、写作、口才、研究几个版块,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相应的版块以不同的课件形式呈现。
交流区有论坛和聊天室供学生进行异步或同步交流。
教师区介绍在线教师情况,提供电子邮箱,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整合的模式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语言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文,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1. 教学内容问题化。
根据语文学科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2. 教学过程探究化。
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及其他的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3. 教学活动网络化。
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养成从网络获取资源的习惯。
4. 教学结果创新化。
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述的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四、整合的实例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力于探索“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此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搜集、甄别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电子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小组内成员之间交流、协作,小组与小组之间以问题的方式进行质疑、辩论,最终达到全班同学都能共享任何一组的学习成果。
应用“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题化。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分析教材,然后确定系列课题,供学生选择。选题时,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有事能做”;二要与学生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有事可做”;三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让学生“有事愿做”。
2. 自我学习、小组学习成果作品化。
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一定要以电子作品的形式呈现并在班级交流。因为学生根据选定的课题,在研究中会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和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在头脑中是零散的、无序的,在让其制作成电子作品时,他们会对这些知识、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3. 组间交流问题化。
每个小组研究的课题不尽相同,为了使全班同学共享其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其目的有三: (1) 全班同学共享其研究成果; (2) 其研究的成果会存在不完善甚至错误认识的可能,通过展示会为其他同学或教师所发现,并通过解答其他组同学的疑问,使问题探讨的程度加深,认识更加合理; (3)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和向其他组提出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倾听、观察、分析、概括、归纳、讲解、提问、辩论、思维等能力得以提高。
五、引发的思考
在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
1.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革命的支柱。
信息技术不应局限在“媒体论”的阶段,不能成为教师“机灌”的工具,应该认识到它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最佳环境,对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甚至是教育体制产生深刻的变革。
2.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等。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3.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信息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方向,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所以,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教育技术 篇2
一、教学目标
1.语文知识与能力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既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多年来语文单独设科的根本原因。语文新《课标》继承了以往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每一位教师都不能忽略这个基本目标。
2.过程与方法
克服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因为有时候过程与方法比结果更重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将对学生的人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因为在资讯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仅仅读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学会收集整理信息,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积极发掘教材的内涵,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探索未知世界的神奇与奥秘,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对学习内容会有深刻的记忆。学习的目的是运用,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打破学科界限,从不同学科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鼓励学生创新;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建构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的语文课程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内容陈旧、固定、呆板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富有活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语文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到生活,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指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新的语文课程体系要突破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障碍,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做到了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最终达到了让语文教学变得加开放、更有活力的目的。
三、教学方式
新《课标》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合作是指教师确定一个主题,学生共同讨论,相互学习,得出结论。探究是指教师将课堂内容延伸更深更广的范围,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广泛深入地讨论,把探究结果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教师作点评。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地位,建立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评判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手脑并用,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思考的乐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讨论,更多的发挥组织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自由地发表意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悟,参与对话讨论,但不能放任不管,注意纠正明显的错误。
四、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教育技术 篇3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文教育;历史分期;发展规律
对于百年语文教育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目前大致有七种观点,其中以王松泉、钱威的《中国语文教学史》阐述的最为详细,即:以文学设科、建国为时间节点,把语文教育史分成古代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教育期三大时期。这种观点可以看成是对其他六种观点的概括,其注重社会政治等要素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对研究语文教育内在的发展规律重视不够。基于此,课题组查阅近百年来关于语文基础教育的大量文本及研究材料,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依据,提出语文教育史由1904年文学设科为起点,1932年颁布语文课程标准与2001年颁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两个时间节点,把语文教育史分为三个时期。即:1904年~1932年的语文教育开始时期,1932年~2001年的语文教育探索时期,2001年至今的语文教育发展时期。
课题组认为,语文课程标准(包括语文课程纲要、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相同)是国家关于教育方面的法规性文件,对语文教育的发展起着引领方向的作用,它是语文教育发展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育发展规律一致,则有利于语文教育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偏离语文教育发展轨道,则会阻碍语文教育规律的发展。选择语文课程标准的衍变进行研究分析,体现语文教育的发展,是研究语文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视角。
一、语文教育开始时期
语文教育开始时期是指文学设科至20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语文独立设科,
语文课程的建构才刚刚开始,从当时的法规性文件中,可以了解语文课程的早期发展状况。
课题组认为,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和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是课程标准的雏形,课程内容简单,按照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三个部分进行表述。其中《奏定学堂章程》各科目教学要义对中国文学的目标作界定,课程内容清楚,课程实施明确,语文课程的名称称做国文。《奏定学堂章程》阐述中国文字、中国文学都应该作为语文学科,这也成为文学设科也就是语文学科独立的佐证。1923年的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国语课程纲要,课程增加毕业最低限度的标准。1929年颁布的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把课程内容具体化为作业类别、作业要领。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语文课程暂行标准增加时间分配、教材大纲两项内容。语文从独立设科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初期发展,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已初见规模,语文成为中小学堂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
二、语文教育探索时期
语文教育探索时期是指1932年至2001年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前。课题组借鉴顾黄初先生在教育史分期小类上的时间节点1932年,选择为语文教育带来变革的2001年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的时间节点来划分这一时期。
顾黄初先生从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发展的角度,研究奠定语文教育基础的是1932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但对此的阐述较少。课题组先后查阅了顾黄初先生的《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等文本及当时的教育法规后认为,1932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完善了语文课程在内容上的架构。对其后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在课程与教学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从表二中分析,1932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范围比较全面,包括幼稚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四个部分;内容具体,与1929年及以前的语文教育法规文件相比,提出了教学大纲这一重要内容,并規范了以后语文教育的发展走向,一直到2001年新课标施行,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结构框架基本不变,语文学科在教学领域形成了比较成熟、比较完整的体系。
三、语文教育发展时期
语文教育发展时期是指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至今。
2001年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与之前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及教学上都有较大改变。201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等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上看,课程性质表述有补充,阐释语文课程问题基调与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一致。课题组在研究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内容的基础上,审视2001年课程标准。这种倒推式研究,使得对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更加深入,更有分量。
从表三可以看到: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核心概念语文、语文课程,以及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作用和地位等重要问题上起到修订完善作用。课题组认为,语文课程标准的变化与语文教育发展密切相关,语文课程标准施行是体现语文教育发展的核心所在,厘清语文课程标准的衍变,可以清楚地认识语文教育的发展规律。
总之,对语文教育规律的研究,把文学设科后的课程标准完善的1932年与重提课程标准的2001年作为体现语文发展规律的切入点研究的较少,特别是2011年对课程标准的修改完善,使2001年之后的语文教育又有新发展,课题组强调对语文教育内在规律的研究,以使得对语文教育问题的研究更加科学规范。
参考文献:
[1]王松泉,钱威.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2]秦训刚.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 2003.
巧借语文课程, 实施环保教育 篇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这说明环境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可见,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加强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 是保持“环境保护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环境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就初中阶段而言,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独立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初中阶段实施有效的环境意识培养, 对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 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 要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培养, 教师首先要有环境教育意识, 充分重视学科渗透教育的作用, 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注意多从环境教育的角度考虑。然后, 教师应该根据所教的学科特点, 利用所教学科的优势, 充分挖掘课本中的环保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都明白,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具有重要意义, 而环境意识正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 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 怎样来进行这方面教学呢?
一、把握意境, 加深环境体验
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历代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现行中学课本里选入了很多这类作品, 这些作品中有很多与环境相关。我尝试着在课堂中借助这类作品进行环境体验, 让学生既可以把握文人笔下优美的自然景物, 又可以理解环境与作者抒发感情之间的关系, 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例如, 在诗词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诗词中的意象, 让学生去感受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所描绘的优美自然景物, 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让学生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美丽画面之中, 从而感受环境的美好。以“四季”为例, 白居易笔下的“早春”活泼优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杨万里笔下的“初夏”浪漫惬意:“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范仲淹笔下的“秋”深情雄浑:“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毛泽东笔下的“冬”大气磅礴:“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在作者的笔下, 波涛汹涌的大海、浩瀚无垠的草原、雄伟巍峨的泰山……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了生命, 都是那样充满生机, 那样壮丽可爱。在教学中, 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 或展示图片, 或播放音乐, 或展播课件……加深学生对美好环境的体验, 来唤起学生对优美风景的神往, 使他们油然而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从而使学生渐渐产生环保意识。
二、亲近自然, 提升环保理念
让学生去感受美, 热爱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 每个单元后都有综合性学习活动, 有一些活动就是可以让学生去大自然中感受美的。例如, 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等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 让学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让学生沉浸于大自然之中, 获得对大自然亲近而美好的感情, 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当然, 在活动中, 我们既可以安排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博大浩瀚、魅力无穷;也可以安排学生走近环境遭破坏的地方, 让他们亲身感受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从而提升学生的环保理念。
三、感悟危机, 增强环保责任
目前,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 各地的环境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的清澈小溪, 因河水污染已难得一见;“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洁净空气, 因二氧化碳排放加剧已难觅踪迹;“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的清静环境也随着城市噪音污染范围的扩大, 逐渐离我们远去了……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环境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的灌输。
为了树立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编辑们特意在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安排了《敬畏自然》《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五篇文章, 这几篇文章有小说, 有散文, 有议论文……它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 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课本中现成的环保资源, 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环境的危机, 进一步明确关注自然, 保护自然, 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师不仅要利用课本资源, 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更应该从实际出发, 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在写作训练时结合环境教育。比如, 离我们学校500米左右的小溪, 五六年前还河水清澈, 鱼虾满溪, 可这几年由于某电镀厂的污水排入小溪, 河水严重污染, 时黑时红, 水体散发出阵阵恶臭, 鱼虾更是难觅踪迹, 甚至连水草都难以见到, 小溪两岸的树渐渐枯萎……我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再让他们查资料, 向环保人士请教, 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 从而提高环境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总之, 在我们语文课堂, 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教育, 培养初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大事, 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5册
语文课程教育技术 篇5
考试提纲
一、名词解释:
语文、课程论、教学论、三百千、五经四书、六艺、壬寅学制、癸卯学制、《红领巾》教学法、《昭明文选》、《古文观止》、三个维度、三主四式、六步教学法、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二、:分析理解
1、古代识字、阅读教学的主要经验、问题、弊端;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简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总目标;
4、综合性语文教材的特色;
5、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6、板书设计美感要素;
7、阅读能力、作文能力;
8、赫尔巴特的五阶段教学;
9、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
10、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11、教学语言的特点。
三、阅读议论:
论基于语文课程的情感教育 篇6
关键词:语文课程;学生;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70-01
目前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对学生认知功能的研究,很少考虑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缺失。语文教学实施情感教育是学科本质回归的必然发展趋势。新课程下,情感在语文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情感,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的问题,对于当前新课标环境下实施语文教学实践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情感的内涵及其在语文课程中的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它具有激智、动力、调节、感染和移情功能。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满意、愉快、热爱、欢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否则就会产生忧伤、痛苦、厌恶、愤怒等消极的情感体验。情感的核心意义是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人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个体通过反映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态度体验而形成自己的各种性格特征,如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等。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着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健康的情感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语文学习动机和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切实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语文课程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语文新课标把情感目标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这是情感因素的内涵、特征和其在语言学习和人的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在学生青少年阶段,随着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等认知能力的提高,学生会产生比较积极的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 “有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与表达”,达到“保持学习语文的愿望和兴趣” “有较强的自信心”,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愿意主动向他人求教”的学习方式,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热情。在合作情感方面,情感目标设定为学生“在学习中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学会“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增长“尊重汉民族文化”的文化意识,以及具备“合作精神”品格。
然而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情感教育历来是一个薄弱环节。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积累和发展,造成学生“情感空白”,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通常是一些“冷冰冰”的语言文字或语法规则,虽然有大量的语言输入,但没有学生积极的情感过滤,导致语言输入的效率偏低,常常出现一些消极情感,如缺乏自信、焦虑、厌学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及其语文学习的进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重视情感因素,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也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这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也是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因此,语文教学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具有科学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语文课程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做“转运站”,而必须“披文入情”。
2、在阅读课文中尊重个性体验
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应该是读者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
3、融化学生的心灵交流进行情感教育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初探 篇7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语文学科教学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共同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重点是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语文课程, 信息技术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工具, 整合的主体是语文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目标
(一) 可以提高学生使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
语文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就是为了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检索信息和积累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查阅语文的有关信息的能力。
(二) 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如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语文信息资料的搜索、存储和处理, 同时, 还可以通过在网上合作以及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使用信息手段进行语文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图文视觉效果, 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且可以持续延长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突破时空限制, 运用多媒体画面的形象, 生动、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想象, 并在想象中产生丰富的联想, 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优势
(一) 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网络技术是通过超文本结构, 使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状结构, 它的特点是大容量存储, 从而可以提供丰富的知识和学习信息, 并且界面友好, 可以多向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的交互式教育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条件和空间。在这种环境下, 学生就会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探究者”,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信息, 也学会了思考与研究问题。
(二) 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就是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结果的主要途径, 在有限的时间里,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将大量信息高效率、高质量地传递给学生来改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也提高了综合能力。
(三)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名言都强调了兴趣激发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如果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 更谈不上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渗入, 使学生感到新奇而有趣, 客观上加强了学生的感官刺激, 可以迅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充满学习的欲望, 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进入良好的状态。
(四) 有利于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 体验成功对于学生来讲就更强烈了。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对于学生来说, 成功的情绪就是学习的动力。体验过成功, 就会更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获得知识的可能性就更大。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都尽量多地让学生体验成功, 利用学生都喜欢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的心理, 使学生成功的体验充分到位。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可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 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 为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建网络环境, 创造有利条件, 促进学生扎实基础,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代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
(二)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协调和监控的作用
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丰富,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师生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网络在新的师生关系中成为了联系教师与学生的关键因素。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是利弊并存的, 不利于学生的方面:一是网络本身没有生命, 这种特征决定了网络教育中会发生疏于思想品德教育、人格感情熏陶的情况;二是丰富的网络资源中也有很多不健康、不科学的内容, 还有网络游戏的存在, 这些都可能会使学生堕入其中;三是网络资源的信息内容多而广泛, 重复出现的内容很多, 出现查找到的信息与教学内容无关, 学生很难找到主体, 容易产生迷茫。教师应该努力克服这些不利因素, 加强教学手段, 教师要及时通过教学软件或是巡视加强对学生的监控, 防止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平时, 教师还要教育学生要把电脑当成学习的工具, 不能把电脑当成玩具。在网络教学环境下, 教师要把精力放到电脑和课件上面。但是, 教师的注意力不能全部放在机器上, 还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 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 该停就停, 该慢就慢。
总之,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们要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 从而更有力地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总体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还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和高效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指导有助于发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 避免信息技术运用的弊端, 从而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高中语文课程要实施创新教育 篇8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 素质教育就不能取得成功, 因而可以说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有关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笔者认为树立“大语文观”也好,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观念也罢, 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 但它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与农村中学的现状不相适应。一、在农村中学没有推行大语文观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二、农村中学学生的生源素质决定了在课堂上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去发挥出他们的主体作用。
换个角度来看, 长期以来, 围绕语文教学的最大难题并不是语文观的问题而是“学”与“考”的关系问题。正是因为未能妥善地处理好“教什么”与“考什么”的关系, 结果导致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混乱和语文考试的盲目, 以致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对语文课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甚至出现了高分低能和“学得好”却“考不好”的奇怪现象。这也直接导致了在我们农村地区中学语文课程备受各方人士的冷眼和歧视。
二、开展好语文“活动课”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 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 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占据了一席之地, 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课程的一部分, 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 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活动课的“活动”, 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内容上, 活动课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 内容显得狭窄, 有时也有点陈旧, 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 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 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 活动课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 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 活动课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 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 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 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 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 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 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 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从教育学看, 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 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 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 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 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 要熟练地掌握它, 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 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 形成技能, 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 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 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 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三、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为优化高中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 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首先,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 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 美妙的自然风光, 奇特的自然现象, 事物的本质特征, 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 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 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 变小为大, 变快为慢, 变慢为快等等, 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 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 清晰的逻辑, 深刻的印象。
其次,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 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 大都缺乏学习兴趣, 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
再次,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优化课堂教学, 突破重点难点。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 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 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 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
最后, 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有效配置时间, 加大教学容量。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必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众所周知, 当今的中学语文教育, 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围绕中招和高考来学习, 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狭隘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 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去阅读, 获取更多的知识, 而多媒体教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扩大了知识面。
参考文献
[1]吴冰沁:《走进高中语文教学现场》,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厉复东:《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 商务印书馆, 2007年。
[3]李平刚、许荣:《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和谐天地》, 《读写算》, 2010, (21) :144。
语文课程信息技术学生主体的整合 篇9
一、充满吸引力与诱导力的课堂氛围可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营造
好的语文课, 教师要能调动学生全部的生活经验和艺术联想力, 让课堂充满自我陶醉的激情。当学生对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描绘的优美意境产生强烈的兴趣时, 语文就会像磁铁一样吸引他们, 使其欲罢不能, 以至达到痴迷的程度。
语文课形象性非常强, 学生的思维能否积极展开, 与教师课前调动有很大关系, 因此, 教师备课往往精心设计教学切入点, 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氛围, 创设情境, 让学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课文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长处就是能利用图像、音乐、文字、动画的处理, 以动态、立体、全方位的视听效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教师可以按教材的逻辑序列和学生的思维序列, 设计方案, 进行多种画面和音响的整合, 将课文内容演示在屏幕上, 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世界和背景中, 自主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收到了抽象与直观相通、历史与现实相映、内容与情感相融的教学效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很好地营造课堂氛围, 能使学生思维集中于所学课文, 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
如《一束白色的栀子花》一文, 配上《鲁冰花》那首略带伤感的音乐, 将文中叙述的浓浓情思凸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去体会、感悟, 伴着音乐品读着小姑娘微妙的内心世界, 创造了浓浓的抒情氛围。当多媒体将“视通千里, 思接万载”的想象和联想变成眼前画面时, 既拓宽学生的视野, 活跃学生的思维, 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具有感染力与震撼力的整体赏析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
真正的教学欣赏需要厚实的积累, 在积累的基础上领悟。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快捷、信息量大, 能给我们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课文的很多背景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现给学生, 为进一步地赏析作基础。如《奇异的激光》《天游峰上的扫路人》这些课文的理解和赏读, 都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 需要各种门类的艺术欣赏的相通相融。信息技术突破书本的限制, 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 极大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学生学到的不再局限于课本中的内容, 而是能开阔思路。应用信息技术能起到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作用, 给语文教与学以很大的方便, 使语文课的整体赏析有了依托。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 还要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动。教师要适时调整情感, 及时给予引导, 把学生的注意力找回来, 让学生由对精美的画面的关注转移到主动积极的思考上。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 也不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分析、思考。整合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情感因素, 并为学生主动学习、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极富情趣性与挑战性的自主学习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去实现
语文课的魅力最终要体现在感染、感动之后的创造上。学生在品味中发现, 在发现中凝聚, 在凝聚中升腾, 在深入领会文人骚客情感意趣的基础上, 产生过一过锦心绣口之瘾的冲动, 才算真正引导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我们应改变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 切实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 相互沟通, 相互影响, 相互补充, 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 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信息化教学中也要努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沟通起来, 鼓励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真实感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见, 常常是某种情况下的灵光一闪, 闪过即逝。这是语文教学中极其宝贵的资源, 如果凭借信息技术改造师生互动方式, 那么这笔宝贵资源一定会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
四、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与活跃性呼唤现代信息技术做坚实的后盾
“三位一体”对于教师来讲, 首先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目前语文教学使用最广泛的多媒体开发平台是Office2000套件中的PowerPoint和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PowerPoint的操作极其简便, 配套模板、素材丰富, 系统提供的模板和各种提示让教师在短时间内就能做出一个生动美观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创设教学环境, 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学科教学资源, 让信息技术中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的直观、形象、立体效果综合效应充分发挥出来, 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语文能力的发展, 与广泛的语文资源和丰富的现实生活联系得最为密切, 利用多种形式实施课程整合, 可把狭隘的语文课堂拓宽到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去, 如学生研究性学习, 师生共同完成课件, 利用网络作文, 网上观摩、交流、评改, 利用多媒体练习朗诵等等。为此, 要开发信息技术在交互性、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的强大功能, 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要求。
小学生年龄小, 知识少, 阅历浅, 接触事物有限, 他们的想象能力受到限制。教师可以利用媒体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 提高学生运用已有表象进行想象的能力。而多媒体色彩鲜艳、声像同步、亦动亦静的直观优势可以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便利。
再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程,多媒体制作,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 多媒体教学显示了其独有的优越性: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 把枯燥的文字演绎成精美的画面, 让无声的作品显得更为多姿, 大大扩大了课堂容量, 这些都是常规的教学手段所无法企及的。但是, 这种“不着一字” (不用写粉笔字) , 是否真能“尽得风流”呢?未必!如果要想把信息技术很好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恰如其分地表现语文魅力是很需要下番功夫的。在十余年的语文与信息整合的探索中, 我有过许多的思考和提高, 这里就谈谈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是非成败。
一、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我在教《秋天》一课时, 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 画面缓缓秋叶落下, 一缕阳光撒在满是枯叶的地上, 画面更换, 远处是渔夫收网的剪影, 偶有一两声号子传来……然后是导语:同学们, 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能用一两个词来形容吗?凋零, 寂寞, 冷清, 怀旧, 思念, 等等。
古有秋风秋雨愁煞人, 其实秋天不全是这样的感觉, 看看课文中的秋天结合我们的画面你能想到什么?这样先声夺人, 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活跃”———视听结合, 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起来
如教学《春》时, 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 一边听多媒体的朗读, 一边欣赏春的画面, 效果自然比教师范读或单纯的听录音朗读要好得多。又如在教《真正的英雄》一课时, 我使用多媒体课件, 重映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的一幕, 在同学们一片惊呼声中, 屏幕上出现了课题———真正的英雄。
三、探索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应用媒体教学, 能实现课程安排、教学活动及过程的最优化, 提高教学质量, 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 培养非智力因素,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必须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选用恰当的应用模式, 在适当的教学环节和范围内应用。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 主要有几种常用的交互模式: (1) 训练和实习。这个模式是由计算机逐个显示问题, 再由学生键入自己的答案, 然后计算机断定答案正确与否, 正确则进入下一个问题, 不正确则提示给予帮助并再给一次机会。 (2) 个别指导。利用计算机扮演讲课教师的角色, 首先计算机向学生呈现一小段教学内容, 然后向学生提供有关问题, 如果回答正确, 计算机将控制转入下一个单元, 否则将转向相应的分支。 (3) 会话教学。此模式的教学目的与个别指导相同, 但允许学生与计算机进行比较自由的通讯。一方面在计算机提问时, 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来解决;另一方面, 允许学生主动提出与课题有关的问题。对话教学的模式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但在课件设计上比较困难, 通常要用到人工智能技术。
这些都是在多媒体制作与教学过程中体会到的乐趣, 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种倾向:
1. 画面叠加, 无用之用。
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 只怕不用”的心理, 强拉硬扯, 将多媒体拖进课堂。实际教学中,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 运用多媒体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标准, 不顾所选乐曲、画面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这种强扭的运用, 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 干扰学生的注意力, 不仅不能促进教学, 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2. 盲目“拿来”。
目前, 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 在这种情形下, 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怎么办?当然是“拿来”。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 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 它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 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 就这个角度而言, 课件是个别的, 不可移植的。教学中, 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 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
3. 课件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和课改理念。
按照全新的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但教师在注重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信息功能的同时, 却无意中把教学过程程式化了, 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个课堂。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中, 教师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程序, 体现的是教师上课前已有的教学构思, 教师在课堂上做的只是顺着这样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学。要学生按教师的“圈套”发展, 就得引导学生“上钩”, 一旦学生“不配合”, 就只好代替他们回答。这种课件的程式, 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何谈提高?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诱导下, 学生便很少有兴趣、有时间来关注课文本身, 用心体悟文章的语言文字, 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只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来说没有比这样的教学更乏味的了, 谈何探究式教学呢?什么东西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 没有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机智、生动、活泼, 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课改精神的。
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 选准中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是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 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认真去研究、敏锐地捕捉, 我们就会拥有多种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利用多媒体, 那么, 摆脱那种以知识灌输为能事或以支离破碎肢解教材为乐事的课堂教学状况, 是指日可待的。相信语文的教与学会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1]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语文课程教育技术 篇11
修订工作组:应该说,十年语文课改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具体来说,我们觉得主要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一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已经为广大语文教师所熟悉、所认同,并且逐渐融入一线语文教师日常工作的话语系统,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
二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渐发生变化。那种“满堂灌”的讲解少了,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强调诵读领悟的多了;以教参中的解释作为唯一正确解释的少了,尊重学生的理解,强调通过阅读讨论、分享交流生成对文本的合理解读的多了。注重积累,培养语感,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的表达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初步的转变。
三是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新时期教材编写的新理念,成为语文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教材注重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力求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教材内容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和态度、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和弹性,为教师和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
四是语文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语文课程的活力都在逐渐增强。扩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推进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成为许多教师课程开发的重点。随着各实验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语文课程基础性及其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得更为明显,语文课程也明显增添了一分活力。
五是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有所改变。人们普遍比较看重的考试,实行的改革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语文试卷从测试材料的选择上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从测试的内容上看,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基本价值追求。关注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注重对学生语文运用实际能力的考查;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和对问题的多角度理解,侧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重视学生有创意的表达等。评分方式也有所革新。所有这些变化,对语文课程改革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六是随着新课程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十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组织的教师新课程培训逐渐制度化、系统化,校本教研制度也在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初步建立,学习、实验、探索、反思、改进成为教师教育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基于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行动研究在各地普遍开展。在这十年间,许多一线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大批的研究型语文教师逐渐涌现。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给语文教师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专业发展空间。
《江苏教育研究》: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课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对它的修订应该是一件慎重的事情。我们想知道,这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修订工作组:课程标准的修订起始于对课程改革实验的调研,包括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的通过实验区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的广泛调查,由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从报刊杂志有关文章中搜集的意见和从中小学直接获取的更加具体的意见。充分的调研为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调研情况显示,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向是正确的,义务教育阶段实验情况比较平稳健康,效果总体良好。同时,在调研中发现,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也还存在一些欠缺和困难,课程标准有必要作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个依据是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努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改革创新的目标。另一个依据是对调查中收集到的意见的研究分析。这方面的意见内容十分广泛,比较集中的主要有: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定位和基本特点的问题,关于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目标的问题,关于语文课程具体内容切合性的问题,关于课程实施建议的可操作性问题,关于语文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的问题,关于识字写字教育的问题,关于课程标准体例和语言表述的问题。
《江苏教育研究》:这次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以实验稿为基础的,既然是修订,“修订稿”与“实验稿”之间在基本精神和主体内容方面应该是一以贯之的,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修订工作组:是的,这次修订,“实验稿”中的基本思路我们是坚持不变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语文课程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
二是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全面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
三是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人文性特点、实践性特点、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特点以及课程的综合性特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
四是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
五是坚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以“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的核心概念,更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地发展。这一理念,和党中央关于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各个方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是相符的。
六是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在学习语文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七是坚持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免固步自封,能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始终适应时代的变化。
《江苏教育研究》: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订?这是广大一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修订工作组:这次修订对“实验稿”进行了充实加强和增删调整,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概括起来主要是五个方面:
第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都给予特别的关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标准当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而且语文课程是一门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基础课程,承担的是祖国语言文化传承的功能,更应该着力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课程的灵魂。语文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实践性课程,同时也承担着育人的功能,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渗透的方式,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因此,本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并努力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实施的各个方面,与学科教学尽可能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第二是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当今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继续坚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对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再作适当的调整,在本课程里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关注自己的成长,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着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是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长久以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截了当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近些年,许多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强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能作出明确的回答。这些意见是正确的。这一次的修订,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如下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江苏教育研究》:明确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任务、核心目标很重要,这些都是决定语文教育往何处走的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回答了多年以来一直困扰一线教师的“语文课程是什么”这个问题。具体到语文课程的实施指导这一方面,“修订稿”有哪些亮点?这个问题一线教师更为关注。
修订工作组:是这样的,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广大语文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修订,最突出的意见和建议是在一些具体的内容上,并且希望设定的课程目标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增强可操作性。所以,这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第四个主要方面就是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修订工作组深入研究在课程改革实验中了解到的问题,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经过系统的梳理之后,着重考虑对相关内容的目标、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进一步强调了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了相应的措施和说明。例如,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需要作一定的调整和补充。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如,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等等),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在一系列的修改之后,课程标准比原来更好地体现了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实施的要求。
《江苏教育研究》:近年来,关于中小学生语言规范的问题,大家关注比较多,如网络语言的使用、写字能力的下降等。2011年8月,教育部还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三至六年级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书法课。关于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这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有没有进行回应?
修订工作组:这个问题我们也很关注。这次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的第五个方面就是针对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增强改革力度。
关于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这一、二两个方面的问题,既存在于中小学生之中,也存在于成人之中。要转变汉字教育的理念,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学习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提高书写意识、书写技能,培养习惯、性格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
此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而“实验稿”主要在第一学段“课程目标”中提出这样的要求,其他学段不再提出。二是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三是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希望下功夫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四是在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下,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过去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普遍是对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字,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同样的方法平均使劲,往往每学一字一概要求学生抄写十遍二十遍以上。实际上,不同的字学习难度不尽相同,不同的学习阶段识字写字的难度也不相同。《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选出的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时间和力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江苏教育研究》:刚才提到“修订稿”附录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这个字表是怎么确定的?怎样来使用?
修订工作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和“字表二”共列出3500个常用字,将这一学习要求的内容具体化,这一字表可以给教科书编写和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估提供参考。另外,根据统计,2500个左右的汉字可以覆盖95%以上的现代阅读材料,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早期先学习这一部分字,有利于较早地顺利开展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中的“字表一”,就是要求在初级阶段的教学尽可能先安排学习这些字。此次修订工作还根据字表的设计,补充了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建议。“字表”和“建议”将推动识字写字教学更加科学有序地实施,引导教师合理安排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识字写字学习量,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
《江苏教育研究》:有些教师认为,“修订稿”修订得并不彻底,一些比较具有普遍性的建议并没有得到体现,这个问题怎么看?
修订工作组:首先说明一下,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是综合各方面意见的结果,这必然会导致有些修订建议没有被采纳。这里,我们想就大家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作一个解释。
第一个是关于“语文知识序列”的问题。有人建议课程标准拟出一个语文知识序列,以便于教师讲授。在“实验稿”中,有关的语文知识内容已包含在课程目标里。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像其他一些学科的标准,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个部分,而是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结合在一起。针对这方面的意见,修订工作组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题研究,对有关语文知识及相关建议尽可能“细化、系列化”,将课程标准各学段目标中所涉及的语文知识整理出来,把原来的附录《语法修辞知识要点》扩充为《语文知识要点》,增加了关于汉字、拼音、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后来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一些老师指出这样做可能存在新的风险,过分细化和系列化,有可能使课程标准显得繁琐,并对教师造成束缚。而且,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所以,最后我们放弃了这个表。
第二个是关于“内容标准”的问题。有一些教师参考其他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增加“内容标准”这一系列。修订工作组对此也作了专题研究。有的学科,有本科目完整的知识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内容标准”这一设置比较适合于具有此类特征的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具有与这些学科不同的特点,这一设置对语文课程标准不合适。英语、俄语、日语这三门外语学科的课程标准,在实验稿中原本也有“内容标准”,在十年改革的实验中发现,这一设置不切合本学科的特点。现在修订后的课程标准,采用跟语文课程标准同样的办法,将“目标”和“内容”融在一起,不单设“内容标准”这一部分。
第三个是关于“训练”的问题。有人要求在语文课程中强化“训练”。其实语文新课程并不排斥训练。“能力”、“训练”过去一个时期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它们现在虽然同样存在于语文新课程中,但是被包含在新的“语文素养—养成”的模型中,所以“训练”一词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出现。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实施策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这一次修订课程标准,又在教学实施方面补充了更多的提示和说明,“训练”的举措包含在内。相信原来感到不习惯的教师,将来在观念上和做法上能够逐步真正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江苏教育研究》: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已经颁布,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对于接下来的语文教育教学,有什么建议?
修订工作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十年实验的基础上完成修订,目标和内容比“实验稿”更加明确、清晰和充实,将使积极投入改革的教师更加充满信心,明确前进的方向。
在这新的起始点上,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是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催促之下投身于大规模改革的,各方面的准备都还不够充分。在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在今后语文课程的实施中,也必然会滋生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
一次重大改革,遭遇种种复杂问题,自然不可避免。经济、社会的改革是这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如此。但是我们没有理由退缩,退缩只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代价。世界发展、社会进步的潮流,不容许我们等一切条件都成熟之后,再实行改革。我们只能毫不犹豫地投入改革的洪流,边实践,边建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一个重大转型的路口,首先是观念决定成败,对前进方向的选择决定成败。然而,在通过对有关事业和发展大势的研判,确定改革的理念之后,实施过程的各个细节,就可能上升为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
我们必须正视面前的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使课程改革能够更加健康、平稳、顺利地向前发展。我们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把语文课程的所有问题都解决好,但是希望通过探索和改革,能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一步。
试论职业教育语文课程重构 篇12
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建设, 应从时代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要求出发, 在充分考虑其职业素质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际交往频繁, 信息传递加快, 口语的运用日益重要, 由此引起了语言运用观念的转变, 由“重文轻语”转变为“文语”并重。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运用汉语的实践能力的独特功能, 使职校生获得适应岗位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汉语能力。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语文课是学生充实文化底蕴、提高审美情趣、形成职业汉语能力、完善职业素养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
一、课程设计思路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适应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课程设计既要在学生原有语文学习水平的基础上,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提高, 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总之, 就是要建设一个新的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结构。
设计原则, 一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源的初始语文实际水平;贴近就业需要, 即其就业职业群对语文能力的岗位需求;贴近当今的社会生活。二是要贴近规律。遵循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语言的教学规律, 广泛吸收语言教学研究和语言习得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兼顾文学性与工具性, 既重“文”, 又重“语”。三是要注重题材体裁、语体风格的多样化, 让学生通过解读已有的言语成品 (课文) 生成新的言语成品 (作文) , 在活生生的言语实践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因为“一切语言通过实践去学比通过规则去学来得容易” (夸美纽斯) 。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解与表达两部分。理解包括阅读理解和听话理解;表达包括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学生通过应用语文的学习, 具有一定的思想文化修养和必需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 教学应注重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课程分必学与选学两个模块。必学8个单元, 选学4个单元。这样设计有利于灵活安排课程, 有利于课内外结合, 有利于学有余力、对语文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同学获得同步扩展学习的辅助。
二、课程目标
(一) 总目标
1. 美文美读。在阅读好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2. 交流沟通。基本适应一般社交环境和职业场景对汉语能力的要求。
3. 养成习惯。通过网络、广播、影视、书报、杂志等文化传媒扩大阅读, 培养查找资料、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 分目标
1. 理解
(1)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字类等多种文本,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 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效率, 能理解较为专业性的文字材料。
(2)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 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3)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外阅读名著 (五部以上) 以及其它图书, 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2. 表达
(1) 书面表达要观点正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 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 合理安排结构。
(2) 能根据任务的需要, 从相关材料中选取恰当的材料组织到自己的文稿中, 并较为清楚地表达文稿内容。
(3) 掌握复述、叙述、阐述、评述、介绍、解说等说话基本技能, 并具备一定的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 恰当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框架
总体上体现了语文教材的三个特点:
(一) 突出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担负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专责, 因此必须设置言语实践的序列和具体方法。
(二) 突出人文素质培养, 担负涵育汉民族精神、塑造完美人格的使命, 所以, 它又是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读本。
(三) 突出做中学, 着眼实际、循序编写, 遵循一切语言学习的共性规律, 即“通过实践去学”为主, 同时渗透少量简明的语言规则, “帮助并强化从实践得来的知识”;贴近实际、强化训练, 教读自读结合, 技能素养并重。
四、教材编写建议
应建构以技能训练系统为统领, “助学系统”、“练习系统”、“测试系统”、“扩展系统”为辅助的综合型体例框架。选文不再居主体地位, 而是作为技能训练系统的语料。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技能训练系统以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为主线, 也就是从语言材料入手, 通过理解、分析达到运用的目的。
【语文课程教育技术】推荐阅读:
幼儿教育语文课程09-13
近现代语文课程教育07-30
语文教育课程能力管理09-21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在阅读08-0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08-18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09-07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之体会08-27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改革的构想教育论文08-18
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