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共8篇)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1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浙江省教研室滕春友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五、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
比如,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错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师只做PPT,不敢写字。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有的地区,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写字的量反映比较强烈。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2
一、客观看待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教育部印发的《通知》指出:“2001年, 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 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 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 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通知》客观评价了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是政府主管部门对课程“有待调整和完善”的承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经过十年试验, 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有目共睹, 得到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理解与认同。尽管在试验前期曾经面临不少困惑, 但在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专家学者, 特别是一线体育教师的支持与努力下, 不仅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取得了重要进展, 而且也促进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反思与融合, 推动着课程和教学的发展。
(一) 十年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回顾十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取得了许多成绩, 个人认为主要的成绩有三个方面。
1. 广大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新变化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课程改革这件事物的客观存在决定着人们的意识。观念意识发生了变化, 教育教学改革行为随之变化。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几个核心观念上, 即“健康第一”、“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育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十年课改, 这几个核心观念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并且深入人心。核心观念指向的是教育观、学生观与知识观, 即教师用什么样的教育观从事教育活动, 用什么样的学生观与知识观教育学生。核心观念决定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质量。实践证明, 影响课程改革成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而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最基本的。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才能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2.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体育教师, 积累了众多优秀成果
十年课改, 一大批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反思的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研究、地方课程研究与实践、学校课程研究与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改革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从课改之初到现在, 无论是国家层面、省市层面还是学校层面, 课改成果从试验初期的表浅、宽泛到现在成果深入到课程理念、性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如何落实到教师、教材、学生、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 深入到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规律的探索上。这些成果不论是真知灼见还是略有瑕疵, 都是宝贵的财富。
3. 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较大提高, 学习方式有新的变化
课程改革的成效最终要看学生是否受益。十年课改, 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学生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真实主体。主动的参与、有效的学习、适宜的合作、有效的探究等方式涌现在体育课上,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能力不断提高, 这对他们终身学习和终身体育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取得的成绩是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艰苦探索、认真实践的结果, 应该充分肯定。一线体育教师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主力军, 是对课程改革成效作出客观评价最有发言权的鉴定者。十年课改的成果需要珍惜, 更要下工夫梳理、总结, 清楚哪些是正确的, 应该坚持;哪些是有待完善的, 需要修正;哪些是错误的, 应该汲取什么经验教训;清楚成果本身既是新成果, 也是今后发展的基础。
(二) 十年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不足
体育教师在执行《课程标准》过程中发现一些不足是正常的, 这也是推动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的基本动力。实践证明, 十年课改存在的主要不足体现在——《课程标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课程基本理念在国家层面确立了“目标统领内容”的思想, 课程目标按照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分水平建立了目标体系, 但具体到各个领域和水平阶段的内容标准却很笼统、不便于操作;由于缺乏明确的课程内容, 难以支撑起众多的课程目标;依据目标体系确立的评价体系理念很好, 但可操作性不强。
二、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一些基本经验
作为参加了5轮体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研制的人员, 对近十年课程改革经历的理想与现实、激情与冷静、兴奋与沮丧、挫折与成功等有多种多样的感受, 在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与波澜不惊”的经历中有以下一些认识, 与教师们共享。
(一) 课程改革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科
学理论作为指导, 要站在时代发展的起点上, 站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用更宽广的国际视野, 用更扎实的工作,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继承发展、开拓创新
课程改革涉及2亿多中小学生的健康, 事关中华民族未来国民身体素质的高低。因此, 课程标准必须体现国家意志, 确保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这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 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论, 避免空谈或空想, 只有理性、务实、实干才能解决中国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
(二) 课程改革要遵循继承、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 克服片面性, 避免走Z字路, 避免折腾, 少走弯路
课程改革不像建高楼大厦, 对人的塑造需要长期的过程和适宜的环境。因此, 对我国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优秀传统需要继承, 只有知道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哪些是顺畅的、哪些是曲折的、哪些是徘徊或倒退的, 知道我们现在走到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起点上, 才能更清晰地知道我们应该往哪里走, 怎样走得更好。在课程建设中把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 不加分析地把教学大纲定为“内容体系”、把课程标准定为“目标体系”, 既不符合历史, 也不利于课程发展。所以, 遵循继承、改革、创新、发展这一课程改革的基本规律无疑是正确的。需要用全面、辩证、历史、发展的眼光对待课程改革, 避免非黑即白、二元对立、推到重来等思想方法和做法, 可以少走弯路, 减少或避免折腾。
(三) 建立边推进、边改革、边总结、边完善的课程改革机制是课程走向科学化的有效路径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使得课程改革永无止境。每一次课程改革都会感受到“如沐春风”“焕然一新”, 正说明课程改革适应了社会、科学和学生的发展。但教学实践很快就会验证课程本身的科学性、可行性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教学实践会不断提出改革的新需求、新经验。因此, 建立边推进、边改革、边总结、边完善的课程改革机制是课程不断走向科学化的有效路径。完善课程改革机制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整合并协调专家、教授、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体育教师等各方面的力量, 机制的完善和整合协作在新时期课程改革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 建立有效对话、交流互补、互相理解、相互支持的学术氛围是课程发展的必要条件
每次课程改革都伴随着学术观点的争鸣, 有些时候十分激烈。针对课程改革的学术研究, 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越鲜明, 甚至有一点儿“对立”, 越能够激荡人们的思想, 使人明辨是非, 深入思考。有争鸣是课程建设和发展的一大幸事。但是, 应该区分学术争鸣和课程实施的区别和联系, 学术争鸣主要是从理论探索的角度, 而实施主要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 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课程完善和发展。面对艰巨复杂的课程建设, 建立有效对话、交流互补、互相理解、相互支持的学术氛围, 使更多的学校体育同仁参与课程研究和实践, 才能有效促进课程发展。
(五) 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是保障课程科学、可行的基础
课程设计需要坚实的理论做基础, 更需要科学的实证做支撑。仅仅从课程内容构建看, 我们从哪些角度确定课程内容, 是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角度, 是从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方法的角度, 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 是从娱乐学生身心的角度, 是从终身体育的角度, 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 还是从侧重或综合的角度, 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 也无论内容如何分类, 如何分段, 如何确定难易程度, 如何协调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等, 都十分需要更加周密的理论研究, 更加扎扎实实地进行实证研究, 只有用科学分析的方法、用实证的方法, 不断探索体育与健康学科理论, 才能构建出更合适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文陆续将个人学习《课程标准》的体会和如何将《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 提出一些建议, 供教师们参考。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3
一、课程性质更丰富
2011版《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课程性质在“区域性”、“综合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使地理课程的特征更具体丰富。新标准关于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的设计,清晰地体现了课程性质的新要求。
在“思想性”方面,强调地理课程要“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赋予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全新内涵,体现了地理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与融合。
例如,“中国地理”中“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以及“活动建议”中安排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等内容都体现了很强的思想性要求。
“生活性”强调“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这一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认识、欣赏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丰富精神体验。
例如,“地图与地球”中“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世界地理·居民”中的“活动建议”——围绕“住乡村好,还是住城市好”组织辩论,“中国地理·经济与文化”中“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活动建议”——围绕“高速铁路(公路)建设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辩题组织辩论等内容都体现了地理课程的“生活性”特征。
“实践性”强调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这一变化体现了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中国地理”中增加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传和公转”这条标准,删去了相应的“活动建议”,明确了这条标准是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原来可随意选择的“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进行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这对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着积极的影响。
又如,“乡土地理”部分的“活动建议”删去了“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地理调查,提出合理建议”和“通过班级或小组讨论,就家乡某一方面的发展提出设想”等活动,鼓励和提倡开展操作类、体验类、室外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在“活动建议”中增添了更为具体的“开展为实现家乡的绿色生活献计献策活动”的内容。
二、课程理念更简洁
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2011版《地理课程标准》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由原来的6条减为3条,“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内容分别并入“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之中进行阐述,精简后的课程理念更加清晰。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条理念的表述,意涵更为具体明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则强调“地理课程要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树立全面的课程观,具备开发、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转变“教教材”的陈旧观念,拓展地理课程学习空间,为学生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课程平台。
三、课程设计思路更清晰
新标准关于“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由原来的5条减为4条,虽然条目减少,但主要内容并没有减少,只是将原来的表述进行了整合,此外,还删去了两段“例如……”的文字。变化后的“课程设计思路”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尤其是新增加的“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此图原来位于实验稿《地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与设计思路同时呈现,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课程设计意图。
四、课程总目标体现较强时代特征
对于地理课程总目标的表述,突出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而言,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年龄特征降低了认知要求,删去了第二条目标中的“认识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这一内容。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将地理学习的思维过程由“抽象、概括”等改为“分析、归纳”,认知要求更具体。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增强防范自然灾害”、“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等更为具体的描述性文字内容,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彰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的价值。
五、课程内容稳中有变
1.新标准删除了初中学生认知水平不能达到或在高中阶段要学习或在其它学科学习更恰当的内容
例如,“世界地理”中“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这一标准,关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不是十分清晰,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困难。
再如,“中国地理”中“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部分知识能力要求过高、难度较大,且在高中地理相关章节还要进行学习,而删减这些内容不会对初中地理认知结构的形成造成缺陷。
又如,“世界地理”中“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要学到,由于该内容与其它学科交叉且其本身地理性不强,故新标准删除了相关要求。
2.适当增加了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以及与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相关的地理内容
例如,“中国地理”中关于河流的内容增加了“说出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基本特征”,目的是促使学生对我国河流分布有更全面的了解,因为关于外流河、内流河的概念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水资源的知识,对于学生的生活及终身发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又如,“中国地理”关于“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活动建议中增加了“讨论国家为什么要实行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内容,这在当前我国耕地资源缺乏、乱占耕地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意义非常重大。
3.对原课程标准中的部分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进行了细化和明确
例如,“世界地理”中将原来的“知道板块构造学说”明确为“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又如,“中国地理”中“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修订为“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改变了旧标准表述过于笼统的缺陷,更利于教师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4.对部分课程标准的能力层次要求有所调整
例如,“中国地理”、“疆域与人口”中将“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的“说明”二字修订为“认识”,降低了要求。“中国地理”、“区域差异”中“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将原来的“说出”改为“用事例说明”,不仅要求结合实际举例,还要说出“为什么”,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六、实施建议更具操作性
实施建议”仍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建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只是顺序有所调整。修订后的“实施建议”强化了课程理念与课程内容的一致性,建议更具操作性,对引领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来实施课程有积极的意义。
新标准的“教学建议”强调地理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用举例替代原来的教学“案例”,着重指出教学中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关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评价建议”则从“地理学习评价目标的确定”、“地理学习评价方法的选择”、“地理学习评价的实施”、“地理学习评价结果的解释”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强调“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指出“评价应注重评价目标全面性、评价手段多样化,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建议的评价方法有“纸笔测试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方法”、“观察评价方法”等。“评价建议”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教材编写建议”部分基本没有变化,仅对其中的3个小标题进行了修改,使其与内容更加贴切。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在阐述“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时,增加了“学校要加强地理教学设施的建设,逐步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和创建地理实习基地”的要求,为“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等课程基本理念的落实创造了条件,为地理课程资源的拓展搭建了平台。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4
2011年12月28日,经过三次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颁布(2012年秋季正式执行)。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有关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正版文件。2012年7月,我看了省教科院组织的新版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及教材的解读,对专家们细致入微的剖析,下面谈几点我的体会。
一、理解《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是——以《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为指导,巩固和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根据地理课程的特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地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二、《地理课程标准》的修改更趋时代特征
1.对“前言”部分进行修改和调整。“课程性质”重新进行改写,对“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进行精简或归并。
2.对课程目标进行调整、精简。新增“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等意识养成的课程目标。
3.对一些教师认为表述得不够清晰的课程内容标准加以修订,对部分课程内容标准的文字表述以及行为动词的选用作必要修饰;适当补充和增加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果和国家最新发展战略的新内容。
4.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出发,删除或调整部分过难、过繁的课程内容标准。对“活动建议”进行删减,重新调整表述方法。
5.对乡土地理部分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进行梳理和重新调整。
6.删除所有的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对“评价建议”部分重新调整进行改写。
三、课程目标的修订更加系统明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修订,既降低了要求,又增加了新的目标要求。修改后的课程目标在体例上也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保持衔接和一致,并强调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的目标,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
四、“课程内容”部分的修订更能易懂实用
1.课程内容修订的三种情况
“课程内容”(原“内容标准”)部分是地理课程标准的主体,它不仅是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这部分的修订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对一些要求不够明确或不够全面的内容标准进行修订或补充,并在文字表述方面进行精炼和润饰。例如,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修订为“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文字表达更趋准确;
第二,降低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调整(删除或新增)部分课程内容。例如,在“认识大洲”中删去了“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和“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两项要求。“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单元,新补充了“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基本特征”以及“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两项要求;增加了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活动,这在当前我国耕地资源缺乏,乱占耕地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教育意义重大,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是非常有用的第三,调整了活动建议,整理、归并,删去了难以实施的活动建议,由修订前的58条活动建议减少到 24条,只宏观地建议采用如“地理观测”“动手制作”“拼图游戏”“模拟演示”“参观体验”“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学习交流”“知识竞赛”“地理调查”等,提高了活动的可操作性。例如,“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制作简易地球仪”; “高速铁路(公路)建设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开展调查,交流研究结果”。
五、感受《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后教材的变化
1.增加了教材内容
在“学会看地图”中,增加了遥感图像、电子地图等正文内容(七
上P11);在“亚热带的气候类型”的活动中,增加了武汉与杰克逊维尔气候的比较(七上P93);在“大河众多的亚洲”中,将亚洲河流特征改为从水系特征方面进行描述,增加了阅读“流域和水系”(七下P10);等等。
2.精简了教材内容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发展差异”一章中,对原来第二节“国际合作”作了较大的删减,删除了原来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在“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中,对阅读“亚欧政治地图的变化”的内容作了精简,删除了阅读“亚欧的民族”(七下P13);等等。
3.更新了教材内容
我们根据最新的国际、国内统计年鉴,对地理数据进行了全面更新,并将地理热点以及学生感兴趣、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素材吸收进教材。例如,在“海陆变迁”这一节中,将阅读“智利大地震”替换为“东日本大地震”(七上P47)。
4.调整了教材内容
对七年级下册许多章节中过多的“目”标题进行了梳理和压缩,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在“认识地球”这一节中,先讲述静态的地球,再讲述动态的地球,增加了正文内容“地球的运动”,并将原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节中的活动“演示昼夜更替现象”移到这里(七上P25—27);等等。
5.校准了教材内容
针对教材中文字表述不够精准等不足,着力进行修改。例如,对“‘盖天说’与‘浑天说’”(七上P16)、“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七上P17)、“南极探险”(七下P68—69)等阅读材料进行了校准。
6.优化了教材活动
在进行教材活动设计时,特别关注活动设计的可操作性,为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活动作好铺垫,搭好梯子。
7.创新了教材的呈现方式
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我们采取了地图、照片、文字叠加的方式,使图文完美结合、融为一体;采取了多图组合的方式,来展现地理事象的变化过程;采取了整体与局部图像组合的方式,以突出地理事象的特征;等等。例如,阅读“荷兰的风车”(七上P4)、活动“日本樱花开花时空分布”(七下P73)、正文“文化与旅游”(七下P92)、阅读“亚马孙热带雨林”(七下P102)等。
六、今后教学的几点思考
1.要紧扣课程改革理念,紧密联系生活
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并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服饰、饮食、旅行等,无一不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教学时,要从生活中提取地理素材,以社会热点为重点,以增强教材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以阅读材料为例,“荷兰的风车”、“地球在变暖”、“‘地球之肺’”、“印度的牛”、“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欧洲联盟”、“德国慕尼黑啤酒节”等,都有着丰富的地理内涵。
2.要重视地理技能,突出能力培养。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技能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从问题分析入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例如,“探究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七上P80)、“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七上P84—85)、“ “读日本樱花开花时空分布示意图,解释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1个多月的原因”(七下P73),这是对学生“理解”层面的要求;“归纳日本的主要地理特征” 等。
3.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德育教育
教学中,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注重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灾害观和发展观,这将利于为国家乃
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例如,“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七下P4)、“拯救阿布•辛拜勒神庙”(七上P67)、“‘地球之肺’”(七上P90)、“处境艰难的地球”(七上P55)、“地球在变暖”(七上P88)、“亚马孙热带雨林”(七下P106)等,都包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与教育内容。因此,教材在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4.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倡导多样学习方式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教师应因材施教,因生施教,还必须针对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多采用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在学习方法的运用上,学生应针对地理问题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尝试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七上P80—88)、“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差异”(七上P108)、“俄罗斯”(七下P85—89)等,都需要综合分析,从成因上来探究地理现象的原因。因此,教材对地理教与学的方法指导比较清晰、准确,方便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5.要建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有效学习
地理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地理学习的结果及过程,激励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获得情况,而且要密切关注学生地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5
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公布以来,教育界的各位专家老师纷纷对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在研修体的组织安排下,我积极聆听、学习各类关于新课程标准解读的相关讲座,现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谈一谈自己收获。厘清变化 蓄力待发在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学习中,首先需要看清此次课程标准的内容与2011版课程标准中的“变与不变”。只有厘清了两次课程标准的区别,才能明确方向,运用实践。1.课程性质有所丰富,但实质未变。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学科发挥育人功能,努力培养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2.课程理念有所调整,但方向未变。立足核心素养,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3.课程内容结构化,突出综合与实践。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情境性、实践性的学习方式。4.学业质量显性化,明确内涵和水平。学业质量明确了我们的日常教学即要讲求科学性,又要进行认真与扎实的教学,要让日常的教学与训练有厚度、有高度、有难度。5.课程实施更加全面,强化研究与培训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培训的效果。
二、立足学生核心素养 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新课标课程理念中,各个学科的课程理念中都指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一核心目标。语文学科课程理念中也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本次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更以核心素养落地为重点,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素养与知识不同,是知识、技能、态度的超越和统整,是人在真实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能力和素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有利于转变那种将知识、技能的获得等同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取向,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从核心素养视角来促进和观察学生的全面发展。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要“一带三”,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上,培养思维能力,获得审美创造,具有文化自信。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在我们的语文课教学中,充分依托统编版教材,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为抓手,将语文核心素养落地,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实践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得到语言经验的发展。三、利用学习任务群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呈现。语文任务群是有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在学习任务群中,充分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几大部分的内容整合为三大学习任务群,分别是:基础性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只有一个明确的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从学习内容看,涉及到四个不同学段,每一学段都注重在实践活动中,积语言资料和语言经验,发现语言规律,奠定语言基础。这一任务群是落实语文工具性的一个重要目标任务群,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设置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角度。这三个角度都围绕阅读开展,足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对于阅读的要求不断增大,但都涉及到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在阅读不同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提高在日常活中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同时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思考,获取更高的审美体验。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从“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两个任务为内容进行学习,更加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在当下视频媒体盛行的时代,静心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将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与其他学科学习,在综合运用中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多元评价形式 注重学业质量提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业质量是这样描述的,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应核心素养要求。根据不同学段,进行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在课程实施中,强调语文课程评价,具体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可以说对于学习效果有了全过程和阶段性的双重评价,更加有利于教师课程教学目标效果的界定和评价。其中重点提出作业评价中作业设计的重要性,教师需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作业,用少量优质的作业帮助学生获得典型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新课程标准为语文学科的教学确立了明确而清晰的标准,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研讨实践的内容还有许多,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还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思考和运用,最终达到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6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变化解读
根据教研室秦主任对2011版新课标解读,对照新旧两本课程标准,同时结合网络上的资源,主要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与原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原课标)的变化给各位老师作一个汇报: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是以(原课标实验稿)为蓝本经过修改而成的。与原课标相比,2011版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新修订课标主要呈现以下变化:
一、整体结构的变化
原课标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新课标仍为四个部分,只是把“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而且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两部分,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原课标: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把实验稿的第一、二、三句话进行了浓缩、提炼,表达更精准、确切。增加了一句话,说明了数学的地位及作用。
新课标: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基本理念的变化: “6条”改“5条”、“三句”变“两句”
1、“6条”改“5条”:
基本理念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
原课标: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新课标: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数学课程的性质表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这些本应被“突出体现”的属性在实际教学中有被弱化(或“异化”)的倾向;因此,新《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本质属性的进一步作了强调。
此外,将原课标中的第3条“数学教学”与第4条“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
2、具体变化 ①数学课程:
原课标“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标“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出发点不变(人人、不同的人);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②课程内容
原课标: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新课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新课标强调要充分利用现实背景材料,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③教学活动
新课标要求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的学习更加多样化,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原课标提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新课标提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可以发现新课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时并不排斥教师讲授知识。④学习评价 原课标:“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新课标: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可以发现,过程与结果、学习水平与情感态度在新老课标中同等重要。⑤信息技术 原课标: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新课标强调既要开发运用,更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关于课程设计思路的修改:
1、三个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2、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新课标P72)(1)了解,同类词:知道,初步认识;(2)理解,同类词:认识,会;(3)掌握,同类词:能。(4)运用,同类词:证明。(5)经历,同类词:感受、尝试。(6)体验,同类词:体会。
3、对四个课程内容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原课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修改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其并无本质变化,只是数学家更倾向于用“几何”这个词,这样突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象及其体系。
而“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更突出了“综合”、“过程”,重过程是本次课标修订一大特色。
4、对课程内容中的一些关键词(也就是数学核心概念)作适当调整。原课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新课标: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并专门阐述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与原课标相比,在这10个核心概念中,有一些是新增加的: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创新意识;有一些是名称或内涵发生较大变化的:数感、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有一些是保持了原有名称,基本保持了原有内涵: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
新课标将这些核心概念放在课程内容设计栏目下提出,是想表明,这些概念不是设计者超乎于数学课程内容之上外加的,而是实实在在蕴涵于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的。所以,核心概念往往是一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或主线,有利于体会课程内容的本质,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抓住教学中的关键。
它们体现的都是学习主体——学生的特征,涉及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建立和培养的关于数学的感悟、观念、意识、思想、能力等,因此,它们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些核心概念都是数学课程的目标点,所以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五、课程目标的变化:
变化之一:“双基”变“四基”,是最引人注目的课程目标的变化。明确提出“获得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 ;以前强调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现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 “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变化之二:针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明确提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在原来倡导的“双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双能”变“四能”
在数学中,发现结论常常比证明结论更重要;创新性的成果往往始于问题;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学也应该从问题开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教学应该成为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变化之三:针对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也就是体会数学的系统性、综合性、相关性、工具性、应用性。
变化之四:对于情感态度的培养,进一步明确“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次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是因为一个人在学习上的习惯总是处于不断的养成过程中,它是与学习行为相伴而行的,客观存在的;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心理内驱力和学习目标达成的惯性力,它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学习的正向迁移,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学生今后在适应终身学习上受益。
变化之五:针对学科精神的培养,明确提出“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六、课程内容的修改 将“内容标准”的提法 改为“课程内容” ;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统计内容主要变化:删去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强调了对“随机”的体会。比如,增加了“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通过表格、折线图等,了解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增加了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概率部分:通过列出简单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结果,来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概率。
4.在综合与实践领域,统一名称,进一步明确目地和内涵。
要求学生针对问题情境,综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 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
5、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实验教材若干变化 依据课程标准的修订精神,也进行了全面修订,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一些内容和章节结构体系都有变化,章节安排如下:
一、数与代数部分
实数提前,八上→七下,便于学生理解点与实数对的一一对应,以及不等式的解集.二次根式提前,九上→八下,便于解决勾股定理中根式化简等问题.分式提前,八下→八上,体现与整式的联系,便于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一次函数后移,八上→八下,使学生学习函数的难点移后.二次函数提前,九下→九上,加强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反比例函数移后,八下→九下,便于学生理解涉及的一些物理等相关知识.二、图形与几何
七上:图形认识初步改章名为几何图形初步;
七下: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 八上:三角形(七下→八上)、全等三角形、轴对称,“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直接连接,加强知识的整体性与连贯性;
八下: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改章名、减内容);
九上:旋转,圆;
九下:相似,锐角三角函数,投影与视图;
三、统计与概率
七下: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删去分层抽样); 八下:数据的分析 ; 九上:概率初步 ;
四、综合与实践的一些变化: “镶嵌”变为选学内容;(八上轴对称)增加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删去课题学习“重心”;删去课题学习“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
2011版课标下的新目录
七年级上册(62):第1章 有理数(19)第2章 整式的加减(8)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19)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16)
七年级下册(62):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4)第6章 实数(8)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2)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1)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八年级上册(62):第11章 三角形(8)第12章 全等三角形(11)第13章 轴对称(14)第14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14)第15章 分式(15)
八年级下册(62):第16章 二次根式(9)第17章 勾股定理(9)第18章平行四边形(15)第19章 一次函数(17)第20章 数据的分析(12)
九年级上册(62):第21章 一元二次方程(13)第22章 二次函数(12)第23章 旋转(9)第24章 圆(16)第25章 概率初步(12)
九年级下册(48):第26章 反比例函数(8)第27章 相似(14)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12)第29章 投影与视图(10)
七、“实施建议”的修改
实施建议的修改,将原来的按三个学段分别表述改为整体表述,按基本思想编写,紧扣基本理念进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并增强了可操作性。并增补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对于案例的教学功能等进行了比较详细地阐述,使使用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标准》的理念,明确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新课标的七大实施建议:(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意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7)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秦主任列举了数学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
1、数学教学“不自然”,强加于人,压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缺乏问题意识,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不重视基本概念、核心数学思想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4、重结果轻过程,损害数学思维过程的完整性,不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5、解题教学注重“题型+技巧”,学生机械重复、模仿记忆,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数学思维发展迟缓,并导致学生数学课业负担过重;
6、学生学习方法单
一、被动,缺少归纳、抽象等活动,对培养学习习惯、数学能力、数学素养以及创新精神等不利。
秦主任明确提出要求:加强研究方法的引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思想性;
1、加强探究性,注重展现知识的来龙去脉,给学生一个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增强和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过程性,教学内容的呈现要体现数学思维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维活动,展示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领悟数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给出以下建议:
1、强化标本意识,注重四基教学
①加强知识形成教学,解决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在过程中理解,在训练中提高; ②加强数学语言训练,表达规范、到位; ③加强运算能力训练,优化方法,提质提速; ④依据标本踏实教好第一遍,不搞非考题;
2、强化全面意识,加强培优补差,控制分化现象;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7
如果按照三维度的方法去分析《语文课程标准》, 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具体的识字教学教学目标, 具体的解析如下:
一、识字与写字
知识与能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其中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解析以上内容, 要认识到识字教学是以识字、写字为主要目标, 但目标的完成要以正确的笔顺规则、合理的间架结构、端正的写字姿势良好的写字习惯为前提。我们可以发现, 学习较好的学生往往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而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写字歪七扭八, 反复涂抹且姿势难看。这足以说明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写字姿势、写字习惯等亦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求, 不可忽视。很多老师只知教学生识字写字, 而忽略其它, 造成教学失误。客观上, 应该说低年级识字量是十分大的, 平均每天要完成8个字左右。但是会写与会认, 要求并不相同。不少老师不分识字与写字, 课本上所有生字都要求学生写, 一天的量大大超过8个, 学生任业任务繁多, 自然就成为负担, 难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难以达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目的, 并且对于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就往往忽略, 无从考察。久而久之, 就会造成识字教学效率低下, 导致学生成绩差。
二、过程与方法
识字写字教学时要重视掌握识字方法, 培养识字能力。掌握音序和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尤其要掌握利用汉字造字规律识字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加强技能的指导;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解析以上内容, 我们要认识到识字写字教学时要重视掌握识字方法, 加强技能的指导。而在实际教学中, 往往是识字教学方法单调, 训练方法单一。广大教师主要以大量读写, 反复强化训练来实现识字教学目的, 呈现出机械重复现象, 主要做法表现在让学生反复抄写生字, 忽视了字音、字义, 这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又很难实现识字教学的目标, 致使收效甚微。教给学生识字基本方法, 《课程目标》中已经给了提示:即一年级利用汉字造字规律识字与写字,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二年级掌握音序和部首查字典的方法来识字。利用汉字造字规律识字与写字, 既可利用象形字、形声字特点规律来帮助识字。
汉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学生识字过程中, 可依据汉字构字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课程目示》) 。
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图画法。如教学象形字“月”, 先让孩子观察象形字“月”和图片中的月亮, 让学生在字与图中产生联想, 在对比中发现规律, 从而记住要认识的字。在教学形声字“情、晴、请、睛”时, 让孩子根据形声字的特点, 利用形旁去推测字意———“情”和心理有关, 所以是竖心旁;“晴”, 有太阳的天气是晴天, 所以有日字旁;“请”是一种文明的语言, 所以有言字旁;“睛”, 目就是眼睛, 所以有目字旁。
动作识记法。如“蹲”字的字形比较复杂, 这时如果要学生做一个下蹲的动作, 然后再出示这个字, 通过认读加上学生前面做的动作, 他们一定记得很牢。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趴、推、眨等许多表示动作的字词。
儿歌记忆法。这种方法不仅学生喜欢, 而且效果很好。老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编一些识字顺口溜,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思考, 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对一些形近字的辨别, 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间, 小日回家大门关;问, 小口敲门别开门;青, 牛羊吃草, 草儿青;清, 吃完喝水, 河水清;告, 一口咬掉牛尾巴, 小牛要去告妈妈。
在识字教学法结合在学习中大胆地运用这些方法, 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同时也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解析以上内容, 我们要认识到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 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 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但是, 由于方块字本身不表音, 课文中汉字的出现又无由易到难的规律可循;而且识记量大, 而且一些教师思想上对识字重视不够、方法简单, 课堂上舍不得花时间、花工夫指导识字;学生与生字经常见面的机会不多。老师对学生错则批评, 惩罚。因而, 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如何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 就喜欢上汉字, 爱上汉字, 从而主动识字呢?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育行动中去激发、去培养。怎样激发, 怎样培养,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有一段话说的很好:“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 只有兴趣, 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 因此, 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老师而言, 就是要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具体可行地采用多种途径, 让学生“乐”学。
1.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 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 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 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 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 学生的兴趣浓, 主动性高, 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采用直观的教具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 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 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时, 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 尤其是电教手段, 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还能使创他们很快地领悟字词的意思。实践证明, 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 能使生字的出现更为形象、自然, 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 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为深刻。
3. 多表扬鼓励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 爱听好话, 只要教师一表扬, 便劲头十足, 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而一旦受到批评, 则萎靡不振, 注意力容易分散。“要学会‘哄’孩子”, “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 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应以表扬为主, 我常挂嘴边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进步了, 老师真为你高兴!”……有时, 学生表现出色, 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 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4. 在生活中识字, 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看拼音读物识字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8
“教师主体”还是“学生主体”历来是教学争论的焦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①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但在语文教学现实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是非常困难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下呈现其特有的风格:
传统课堂教学与新课堂教学的区别:
在这样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已经从传统的教学管理者转向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从教学的灌输者、传授者转向成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由学生的成绩仲裁者转向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些角色的变化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更多的体现在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那么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里,语文教师该如何通过教学行为来体现这样的教师角色呢?
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最反对“满堂灌”,于是便出现了“满堂问”,由以前的“满堂灌”到后来的“满堂问”,表面上教师由主宰者转变成指导者,其实还是满堂灌的变形,问是由教师问而非真正学生问,教师读文本或参考书、编者读文本的感受转移到学生身上,教师用他的答案移植给学生应该说是不公平的。笔者曾经听过一位高级教师的公开课,他讲的是《病梅馆记》,他设计了许多问题,他在上课开始演示了《己亥杂诗》,后提问:①能否看出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②作者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③能否看到作者当时的思想倾向?随后教师请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似乎不满意,便示意他们坐下,教师就一一列出所提问题的答案,学生习惯性的点头并记录,教师很自然地让学生朗读,接下来又提问了:①文人画士为什么要伤梅,是不是不爱梅?②为什么把这种美看作真正的美?③结合课文做文后习题一;在整堂课中教师还问了许多类似的问题,结果都是教师回答,学生很认真的听着,老师也激情万分,整堂课表面上似乎摆脱了以往的满堂灌,教师的角色好像由主宰者转变成指导者,但问是由教师提而非学生提,学生接受太多的是别人现成的观点,学生还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根本谈不上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恰恰相反,教师反而成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却成为教师的应声虫,教师不顾语文特性设计问题,不分主次的问题轰炸,使得学生失去了思维所需要的空间,大而无当的问题,使学生陷入了迷茫和困惑。
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教师索性不问了,变成了要学生自己问,教师为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有疑而问,很多老师提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宜少讲多听”,学生读完一篇课文后,按理说应该有疑问,可是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有时根本无法把握课文,有时不知如何下手,于是要么什么样的问题都有,要么什么问题都找不到,教师只要学生有疑问就好,就以为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了,是否真的如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呢?教师是否真的发挥了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呢?教师“缄口不言”,学生茫无目的的学习,教师蜻蜓点水般的附和着,好像皆大欢喜。到如今语文教师也许还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不必拘束于一种教法,而应如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从三维角度整体考虑——“情感价值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作为一名引导者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获得感情的共鸣与启发,少一些理性分析,多一些感情,让学生从“被追问”、“被灌输”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仅靠热热闹闹的教学形式是无法真正使学生提起兴趣,热闹之后便是冷清,事实上学生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而不是让他们为赢得学业成就以外的各种奖励所左右。”②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知识,可能是肤浅的,学生的社会阅历毕竟没有教师丰富,因而需要教师引导,不仅使学生想问、敢问,更要让他们会问,“导”中有学生,顺着学生的学,就大家共同关心的“疑”、“惑”来“导”而非教师通过自己不分主次的问题轰炸来灌输,也非只是学生在一边盲目目的的问,教师缄口不言,学生的兴趣、习惯不应是教师讲出来的,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一点一点发现的、领悟的、小结的、归纳的,让发现学习与意义学习联系在一起;学生更需要学习的方法,而非现成的机械的东西,说到底,“教就是为了不教”。
语文教师除了扮演引导者的作用外同样还是个指导者,同样是“导”,但两者有所不同,引导注重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方面,而指导更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学习,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指导学生爱好语文、学好语文、学会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中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阶段目标,就各阶段各方面提出了要求,从“识字写字”到“综合性学习”均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这既要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要规范、优化学生的言语活动行为,因而指导万万不可少。曾经有这样一堂写作课,除教师开始和结束时的讲课外,其余全部时间都是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学。整个课堂一直都很安静,没有教师的声音,也没有学生的声音。教师的教学指导和师生之间的问答都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后来问及教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写作教学,教师说要把写作与网络整合,让网络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好像教师说得挺有道理的,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教师讲解行为的问题,作为一个指导者,语文教师的“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语文课有语文课的特性,“听、说、读、写”往往是相联系的,即使是写作课,作为一门语言如果仅仅靠在网络上写与交流,不说不听,要优化学生的言语活动、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实在太难了,这样的交流与指导仅仅是“纸上谈兵”,所以教师不可能不讲,课程改革的实施,实际是在用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为教师的“合理的讲”创造条件,教师“合理讲”要使自己的“讲”具有吸引力,把“讲”与其它类型的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会指导学生从各种活动中都能提高学习成绩,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写作,而不是盲目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其放任自流,通过知识指导下的语文技能训练,规范、优化学生的言语活动的行为方式,写作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写,一些基本的写作技能、阅读技能都是可以好好讲的,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重过程。这在阅读教学中更为重要,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精读,还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略读和浏览,在学生习惯老师帮着精读的状况下,教师应花些时间教会学生略读和浏览,适当的训练也是必要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和方法,慢慢的就游刃有余了。当然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师指导身份,指导并不是强行的灌输,不是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样的指导,教师就犯了喧宾夺主的错误,指导成了主导,这万万要不得的,千万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创造力,教师更多的是情境的创设者、信息的提供者、探究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不管是引导者还是指导者,都必须以协作者为前提,或者我们称做合作者,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新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性机会,同时教师要有足够余地结合自己个性和知识结构,依据自己的判断力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双方必须是平等的,戴着面具的教学毫无意义,教师在事先预定的步骤下有板有眼的告诉学生该怎样,不懂这是否是真诚的教学,那又从何而来平等?我们所说的平等并不是相等,而是承认并正视“差异”的相互认同和相互尊重的意识和态度。在这中间运用语言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艺术,成为教学能力和风格的重要标志。从而使我们的课程体系更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将对话理论引入教育和语文教学,的确能改变并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实存状况。
教师地位的改变从很早就开始提出,但直到现在依然徘徊在主导与非主导之间,教师们习惯于原先的地位角色,所以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无疑使教师从观念上和教学实践中重新反省自己,面对我们的学生寻找适合的角色加以扮演,引导并指导他们,成为他们真诚的朋友,平等地参与语文教学,这样我们的学生也许会更欢迎吧。
注释: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②《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推荐阅读:
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06-0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08-18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word式)07-29
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09-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说明》07-05
解读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06-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06-2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论文08-1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07-26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