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宣传标语

2024-09-26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宣传标语(共12篇)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宣传标语 篇1

1. 提高“两基”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 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 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

4. 实行综合治理,打造平安校园。

5.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6. 拯救一个失学儿童,就是拯救一个未来。

7. 家庭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

8.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9. 全社会都应关心和支持教育。

10. 教育改变命运,智慧引领辉煌。

11. 支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大发展。

12. 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全力创建教育强市。

13. 办人民满意教育,营造社会关心支持教育良好风尚。

14. 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素质。

15. 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1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7. 办好一流教育,争创教育强市。

18. 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19. 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20.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宣传标语 篇2

重庆市面积8.24万平方公里, 人口3 200万, 辖40个区县 (自治县) 。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 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任务繁重, 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截至2010年, 重庆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2 059所, 其中高等院校60所、中等职业学校271所、普通高中267所、义务教育学校8 133所, 在校学生609万。

一、重庆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基本情况

据统计, 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累计总值达到15.89亿元, 其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11.36亿元、小学生均545.75元 (全国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358.89元) , 初中教学仪器设备4.53亿元、生均341.12元 (全国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542.42元) 。

初中小学拥有图书3 533.53万册, 其中小学2 449.24万册、小学生均图书11.77册 (全国小学生均图书14.59册) , 初中1 084.29万册、生均图书8.16册 (全国初中图书平均生均17.53册) 。

初中小学拥有计算机17.05万台, 其中小学10.78万台、小学计算机生机比19.3:1 (全国小学计算机平均生机比26.16:1) , 初中6.26万台、初中计算机生机比21.21:1 (全国初中计算机平均生机比17.17:1) 。

实验教学仪器配备达标学校数:小学3 852所、达标率54.28%;初中661所、达标率63.73% (全国初中平均达标率73.14%) 。

体育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数:小学3 819所、达标率53.82%, 初中620所, 达标率59.79% (全国初中平均达标率66.02%) 。

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数:小学3 571所、达标率50.32%;初中587所, 达标率56.61% (全国初中平均达标率59.87%) ;

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数:小学3 509所、达标率49.45%;初中582所, 达标率56.12% (全国初中平均达标率58.84%) 。

全市初中小学有合格教学黑板10.5万块 (合格率66.49%) , 课桌椅182万套 (合格率50.12%) 。

2000年以来, 通过实施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 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得到改善;2003年以来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工程, 使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获取方式得到革命性改变。真正实现了“同一片蓝天共享教育资源”的梦想。2007年以来, 市财政投入近2 000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学黑板维护改造工程, 投入4 000多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配置基本体育器材工程;2009年市级补助资金启动中小学塑胶跑道改造工程、全市投入建设资金达到64 107万元, 其中市级补助资金21 480万元, 区县财政投入资金34 345万元, 学校自筹资金8 282万元, 建成中小学塑胶运动场1 080片。2009年以来重庆市启动实施教师装备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配备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笔记本电脑8万台, 市级投入资金8 400万, 区县及学校投入资金5 600万元, 教师个人投入资金1.4亿元, 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195 694名教师中40.88%的教师拥有了笔记本电脑。使我市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重庆市推进教育装备事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 理顺体制机制, 加强机构建设

为促进重庆教育信息化和装备事业的快速发展, 进一步发挥教育技术装备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2008年市教委按照“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做大、做强、做优技装事业”的要求, 将原我市电化教育馆和重庆市教学仪器管理处合并成立了我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以下简称“市技装中心”) 。2009年, 又将重庆市教育服务中心整合进了市技装中心。新成立的市技装中心由原来的工作范围小、职责单一, 调整扩大到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和装备事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市技装中心现有在编人员103人。内设11个部门, 1个下属公司。

(1) 工作思路:中心一盘棋, 服务为宗旨, 工作求效益, 创新求发展, 构建和谐中心。

(2) 工作目标:市技装中心以“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求突破、四年创佳绩”为工作目标。建成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科学、队伍结构优化、技术服务一流的技装战线, 以服务为宗旨, 抓好全市教育信息化与装备标准化建设、管理及应用工作, 努力建好重庆教育资源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 工作要求:争创六个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教研一流、贡献一流。

(4) 新成立的技装中心负责全市教育信息化与装备的建设、管理、指导与服务工作, 有“八大职能”和“八大任务”。

八大职能:一是负责全市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二是负责全市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三是负责全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四是负责全市教育信息技术教研、科研和培训工作。五是负责指导和推进全市教育系统信息技术及教育装备工作。六是负责市教委机关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工作。七是受市教委委托负责重庆大学城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管理、运营、维护和后期建设发展等工作。八是负责为重庆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提供综合后勤保障服务。

八大任务:一是探索建立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二是加强重庆教育网、区县教育城域网、学校校园网建设, 以及重庆市教育资源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大力推进重庆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四是加快重庆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建设, 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五是推进重庆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六是扎实推进市教委机关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工作。七是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和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实验区。八是开发教育服务项目, 拓宽服务领域, 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综合优质服务。

重庆市整合成立的新的市级教育技装机构, 站在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 负责全市教育信息化与装备标准化工作。重庆技装战线体制在全国是一个创新。从近两年工作来看, 体制顺了, 整合后作用发挥大, 工作效率高、力度大, 技装事业得到了加快发展。各区县和学校也相应设立了技装机构或部门。做到了市、区县、学校技装机构健全, 职能职责明确, 工作任务落实。为加快全市技装事业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2. 积极出台文件, 提供政策保障

(1) 出台经费保障文件, 推进教育装备事业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 2009年3月我们争取到了市教委和市财政局出台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有关工作的通知》 (渝教财[2009]13号) 文, 文件规定各区县教委和直属中小学要根据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建设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特殊性, 将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购置、更新、维护、运行和人员培训所需资金纳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预算, 保证中小学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的正常添置与维护的经费来源, 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促进城乡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均衡协调发展,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各区县可以以区县为单位统筹安排、集中使用, 整体推进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各项工作。据统计, 每年各区县在中小学公用经费中可以统筹10%~25%的经费用于教育技术装备, 全市一年统筹经费可以达到2亿多元。

(2) 出台《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

为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实现标准化建设, 促进均衡发展, 根据国家有关装备标准要求, 结合我市标准化学校建设对教学设备的配备要求, 市教委经过反复讨论、征求意见, 于2010年3月正式下发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的通知” (渝教基[2010]9号) 文件。这个文件的颁布对于全面指导和规范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标准化建设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测算, 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要达到基本配备标准, 需要投入资金22亿元左右。

(3) 出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的意见》 (渝教基[2010]33号)

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 (教基二[2009]11号) 文颁布以后, 为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中小学实验建设与管理, 结合我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实际, 市教委于2010年6月就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精神明确了实施意见。对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提出了要求。

(4)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 (室) 图书配备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渝教基[2011]46号)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 (室) 图书配备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基二[2011]1号) 文件精神, 加强中小学图书馆 (室) 的规范化建设, 提高学校图书馆管理与应用水平, 进一步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 针对目前学校图书馆在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 市教委、市新闻出版局于2011年6月下发文件, 提出了贯彻实施意见。

(5) 出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六大功能室建设的实施意见》 (渝教基[2011]66号)

为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将减负提质工作落到实处, 保证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及设施设备, 针对我市大部分学校功能室严重缺乏, 配备不齐, 教学仪器设备, 图书以及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 (劳技) 、科技活动器材严重不足, 种类不全的情况, 重庆市教委于2011年10月专门针对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 (劳技) 、科技活动六大功能室建设及教学器材设备基本配备提出了意见。

(6) 出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意见》 (渝教基[2011]68号)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 (教基一[2011]2号) 精神,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市教委于2011年10月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提出了意见。

我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以“四三二”模式为主要内容, 强调弘扬主旋律、贴近学生生活, 引导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实际的过程中, 加深对国情、民情、社情的了解, 增进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真挚情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走向社会的四项实践行动。走进基地、走进社区、走进工厂农村和军营、走进大自然。 (2) 学校组织的三类实践活动。校本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专题教育实践活动。 (3) 参与家庭两项实践活动。自我服务活动、为家人服务活动。

(7) 出台《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 (试行) 》 (渝教基[2011]69号)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有关要求, 市教委于2011年10月研究制定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 (试行) 》。《基本标准》共六章21条。主要从校园规划建设、装备条件、公用经费、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涉及装备条件的有5条规定。

(8) 出台《关于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 (渝教财[2011]75号)

为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 明确建设规划发展目标, 根据全国实施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有关工作要求和我市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实际, 市教委于2011年11月制定下发了《关于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 明确了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经费投入要求和有关的管理措施。计划到2013年底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 (劳技) 、科技活动六大功能室建设和教学器材配备;到2015年年底义务教育学校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室建设、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黑板课桌凳等教学设备基本配备达标, 满足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对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的需要。鼓励有条件的区县 (自治县) 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提前达标或者高标准配备。

3. 理清发展思路, 明确工作重点

经过直辖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的加快发展, 重庆教育已经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解决了“有书读、有学上”的问题之后, “上好学、读好书”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新任务。

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标准化建设, 就是使学校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 达到国家和市规定的基本标准。基本达到区域间、校际间的均衡发展, 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

学校要实现标准化, 一定离不开基础设施、教育装备和师资的标准化, 从目前情况看, 装备标准化既是学校标准化的短板, 也是学校要实现标准化必须重点突破的难点。

从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历史看, 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 有大发展时期, 也有发展相对停滞时期, 有高潮, 也有低谷;教育装备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能一直是建设投入的重点。但当一个重点建设时期到来的时候, 抓住机遇, 工作就会主动, 事业也能得到大的发展, 但是如果错过了机会, 工作就会很被动, 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 既要坚持标准, 又要实事求是、不单纯为达标而配备。不仅要配备到位, 更要设备有用。要注重标准化建设的系统要求和整体要求, 既要整体规划, 也要分类指导, 既要重点突破, 也要区域均衡。如果讲“普九”是重达标, 重检查, 重结果。重点是解决“能上学”问题。那么“标准化”就是重过程、重发展、重自我完善。重点是解决“上好学”问题。

在学校教学设备标准化建设推进工作中, 要善于寻找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善于寻找工作的兴奋点和结合点。要进一步一如既往地争取领导重视是关键;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争取经费投入是前提;进一步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是保障;进一步强化队伍、提升队伍素质是基础;进一步加强应用、发挥效益是目的。

我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实行市教委统一领导, 区县政府负责、区县教委统一组织实施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市教委对各区县实行目标管理, 各区县要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市技装中心要加强指导、区县教育技术装备部门要负责标准化中的有关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教育装备系统要重点在标准化建设的技术与业务上当好参谋、把好关、做好指导、做好服务、做好检查。

一是要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在区县教委的领导下, 积极做好学校教育装备标准化的调查摸底工作, 摸清家底, 分析差距。

二是要搞好统筹规划, 根据调查摸底情况以及相关标准统筹制订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总体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每所学校的标准化建设要求。

三是要积极做好统筹经费工作, 统筹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制订资金的分担机制和落实办法, 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统筹落实前期工作经费和项目建设资金;统筹安排项目资金额度;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机制, 及时、足额下达建设资金, 加强对资金使用与管理的监督检查。

四是要做好协调落实工作, 要统筹协调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有关政策。加强对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 督促各部门严格履行职责, 严格执行有关政策, 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有关优惠减免政策, 保证建设的顺利实施。做好建设任务分解, 招投标方案制定, 负责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工作。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奖惩考核制, 规范建设标准, 规范建设程序, 规范建设管理, 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动态监控, 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建设质量。

三、重庆市“十二五”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 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下, 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重庆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 以“数字校园”建设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契机, 加快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为重庆率先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

1. 围绕一个目标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到2015年, 建成“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实验区”, 完善教育资源库、教育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工作, 学校基本建成“数字校园”, 基本建成“三大平台” (网络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 , 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为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西部地区教育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做出新的贡献。市技装中心围绕以上目标, 配合相关部门为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做好工作, 服好务。

2. 完善“三大平台”

一是完善重庆教育网络平台。继续完善教育城域网络平台建设, 加快校园网及教学终端设施普及, 逐步实现教育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通讯网三网合一, 构建起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到2015年, 中小学“班班通”和职业学校“室室通”覆盖率达到100%, 计算机生机比高校、中职、中小学分别达到4:1, 6:1, 8:1, 学校上网率达到100%, 学校校园网达100%。高校教育城域网、重庆大学城网络、区县级基础教育城域网有机组合在一起, 形成重庆教育城域骨干网, 建设市级、区 (县) 级IDC中心, 为高等院校、中职学校、中小学以及教育科研单位提供高速安全可控的网络交换平台。

二是完善重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充实完善重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内容, 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和教师教育“五大资源库”, 建立优质资源开发、利用、引进、征集、遴选、认证、共享机制。2011年起, 全面推广应用重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实现师生互动、校校互动, 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三是搭建重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以重庆市教委门户网站为核心的信息服务和电子政 (校) 务系统, 到2015年, 建成集信息发布、行政办公、教育管理、互动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重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实现教育行政电子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网络化, 全面提高重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

3. 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2011年, 全市95%的高校、70%的中等职业学校、90%的市级重点中学、90%的教师进修学院 (校) 、主城9区70%的中小学校和其他区县50%的中小学校建成“数字校园”。到2015年,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建设成为“数字校园”。

二是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2011年起, 每年完成20%的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 到2015年, 全市所有中小学完成教学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

4. 完成“两区”建设任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提出的支持重庆建成“两区”:一是建成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 二是建成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试验区。

5. 做好“两库”建设及应用

一是认真做好教育资源库建设及应用工作。2011年完成中小学省级优质资源300节课时建设。到2015年, 完成全部课程的资源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 篇3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全面改善农村最基层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从2013年起,江西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统筹整合50亿元资金,改造1万个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确保到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得到基本满足。

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工作开局良好,成效明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工作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有些地方领导不够重视,思想认识不到位,畏难情绪突出,工作主动性不够;二是工程建设进度在整体上还不平衡;三是配套资金不到位,筹资渠道单一。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保障民生底线的重要举措。当前来看,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是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短板”,村小和教学点是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公平,首先要从最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开始,从最薄弱的村小和教学点抓起。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教育工作“补短板”“兜网底”的当务之急,必须抓紧推进,抓出成效。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紧迫任务。由于我省农村学校建设历史欠账多,发展底子薄,不少学校还不同程度存在校舍简陋、附属设施破旧,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音体美器材欠缺,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特别是一些村小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我们必须切实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步伐,尽快改变这些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落后面貌,为统筹城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破解城乡义务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办好农村义务教育,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既能解决农村学生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也会减少农村学生向城镇流动,对缓解城镇地区教育压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好,力争早日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二、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2015年要全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到目前为止,时间已经过半,如期完成三年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和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成工作合力,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高效、有序推进工程实施。

一要强化政府职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广泛,涉及部门多,各地要切实加强政府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明确责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沟通协调和决策机制。县(市、区)政府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责任主体,要真正将这项工作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靠前指挥,加强协调指导,切实把职责履行好,把工作部署好,把政策落实好,把项目建设好。要加大工程推进力度,各设区市要结合实际,健全制度建设,加强工作调度,尤其是工作进展慢的设区市要借鉴学习先进经验,查找工作被动的原因,拿出可行的措施和办法,迎头赶上。

二要强化资金统筹。各地要围绕促进均衡这一目标,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增加义务教育支出在整个教育支出中的比重,新增教育经费要优先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市、县(区)要加大统筹,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足额落实工程实施的配套资金。省财政要严格执行有关奖罚制度,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坚决扣减下一年度资金。各地要合理使用好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防止资金、项目安排重复交叉或支持缺位,做到精准发力,把资金用到最急需、最紧迫、最薄弱的地方,把钱花在“刀刃”上;要统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项目资金使用,提高各类资金使用的综合效果。

三要强化合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各地一定要量入为出,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安全实用、功能齐备、勤俭办学和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教学点、村小的规模和实际需要,科学适度安排建设内容,要充分利用现有校舍和设备资源,缺什么补什么,规范操作。不允许集中财力搞“重点校”或“示范校”建设,更不能安排按照当地布局调整规划拟撤并的学校或不具备项目实施条件的学校。同时,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要分轻重缓急,解决急需,分步实施,优先建设改造最基层的教学点、村小,特别是一些山区、贫困地区的教学网点。这些教学网点尽管生源少、成本高,但为了当地群众的子女能就近上学,一定要坚持办下去,并且要办好。

四要强化监督检查。省政府已经把农村义务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各设区市政府要开展定期巡查,监督和指导基层始终把工程质量摆在首要位置,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严格执行建设改造程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绝对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要抓紧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验收考评工作,对所有工程项目进行全面验收检查,确保建设成为廉洁工程和放心工程。要严肃财经纪律,有关部门要适时组织评估,对贪污、截留、挪用资金以及举债建设、项目管理失职渎职等违纪违规问题要“零容忍”,决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以对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高度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真正把这项民生工程抓实抓好。

三、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改善农村最基层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在提高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硬件水平的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农村教育的“软实力”。

一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各地各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江西厚重的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和赣鄱历史文化等融入中小学德育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配齐农村学校的音体美教师,特别要加强村小和教学点对学生音、体、美的教育,提升青少年审美和人文素养。要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二要切实办好村小和教学点。村小和教学点是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保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要真正把村小和教学点办好,仅仅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不够的,各地要明确系统推进的思路。一方面,要科学规划布局,依法调整学校网点。各地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关系,科学规划学校布局,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不因学校撤并引起学生辍学;要认真执行学校网点布局规划,严格布局调整程序,审慎从严控制学校撤并,确有必要调整的,必须充分听取家长、师生、村民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另一方面,要建立保障村小和教学点正常运转的长效机制。要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地区小学、特别是教学点倾斜;要认真执行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于不满100名学生的村小和教学点,以100名学生为基数下拨生均公用经费;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方式,实行全过程检查,确保资金到位。

三要积极推进校长轮岗教师交流。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有效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根据全省统一部署,不断完善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和师资统筹配置机制,规范有序组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要建立完善包括考核、档案、跟踪问效在内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指导。要把组织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作为交流轮岗的重点,推进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师资配置效益,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安全标准化的宣传标语 篇4

1、安全在心中,生命在手中。

2、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3、多一份小心,少一份担心。

4、树名牌意识、创精品工程。

5、事故就在一瞬间,时刻精心保安全。

6、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遵守安全法律法规。

7、精心设计,精良工艺,精益求精,精品非凡。

8、人人讲安全,家家保平安。

9、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10、人人讲安全,家家保安全。

11、同创安全工地,共享美好生活。

12、贯彻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13、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稳步促进安全形式好转。

14、推动全员品质活动,提升全员工作士气。

15、抽一块砖倒一堵墙,松一颗螺丝断一根梁。

16、安全生产年年好,职工生活步步高。

17、我为安全作贡献,安全为我保平安。

18、内强职工素质,外树交通形象。

19、常添灯草勤加油,常敲警钟勤堵漏。

20、科学管理、施工规范。

21、严谨思考,严密操作;严格检查,严肃验证。

22、贯彻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

23、马虎、迷糊、不在乎,早早晚晚出事故。

24、科学管理、精心施工。

25、忽视安全抓生产是火中取栗,脱离安全求效率益如水中捞月。

26、聪明人把安全放首位,糊涂者把安全置脑后。

27、安全是效益的保障,安全是幸福的源泉。

28、确保安全防治措施落实,加强专项整治重点监管。

29、安全靠规章严守不能忘。

30、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工人。

31、依法严格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32、安全管理完善求精,人身事故实现为零。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33、重视安全硕果来,忽视安全遭祸害。

34、安全带、牵挂着你的平安。

35、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下不为例。

36、防护加警惕保安全,无知加大意必危险。

37、安全是增产的细胞,隐患是事故的胚胎。

38、平安伴我在校园,人人事事保平安。

39、造高楼打基础,保安全抓班组。制度严格漏洞少,措施得力安全好。

40、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41、辛辛苦苦代替不了规章制度。

42、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43、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人民。

44、违章违纪不狠抓害人害己害国家。

45、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居安思危,警钟常鸣。

46、人以安为乐厂以安为兴。

47、革除马虎之心,提升产品品质。

48、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争创一流。

49、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安全教育标语 安全教育宣传标语 篇5

2、安全生产“五同时”,各级领导要落实。全国人民奔小康,安全文明第一桩。

3、明天的幸福靠今天,今天的平安靠安全。

4、为了你的幸福,请你注意安全。

5、回避事故隐患,等于放虎归山。

6、珍爱生命,关爱为先,切实做好防溺水工作。

7、严格执行安规是遏制事故的关键,加强现场监督是保障安全的根本。

8、客户是上帝,质量是生命,地球是市场,安全是保障。

9、最盼的是你的平安,最怕的是你的意外。

10、一丝不苟保安全,半分疏忽生祸端。

11、致富千日功,出事当日空。

12、安全是一台“天平”,能称出领导人的心灵。

13、安全知识记心上,危险的`事儿我不干,自我保护最重要,我是妈妈的乖宝宝。

14、江河湖海几分深,切莫下水自己测。

15、革除马虎之心,提升品质之源。

16、要安全.懂安全.事事安全.人人安全。

17、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18、安全措施做足,家庭美满幸福。

19、依法监护子女,杜绝溺水事故。

20、校园安全共担当,和谐生活同分享。

21、谨慎一小步,方行千里万里路。

22、穿马路是左右看,用家电是看插头,用火是要小心,平平安安过生活。

23、只有紧绷安全意识的弦,才能弹出平安快乐的调。

24、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25、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

26、不下河,不玩火,按时回家莫乱跑。

27、开展安全月活动,深入贯彻安全法。

28、安全不能指望事后诸葛,为了安全须三思而后行。

29、班前常自检,事故可避免。

30、安全与守法同在,事故与违法相随。

31、坚持“三不生产”,做到“三不伤害”。

32、安全是职工的生命线,职工是安全的负责人。

33、精心施工保质量,消除隐患保安全。

34、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事故。

35、管理基础打得牢,安全大厦层层高。

36、校园是我们与老师的家,安全也要时刻铭记在我们心中,同学们我们共同携起手,让安全永远在校园内。

37、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没有终止。

38、可爱的校园平安的一天,两者的结合,就是幸福。

39、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是职工最大的福利。

40、你对违章讲人情,事故对你不留情。

41、完善质量体系,强化工程质量。

42、平安要靠每一个人的,而不是要靠一个人做到就行。

43、责任心是安全之魂,标准化是安全之本。

44、过马路,不要急。红灯停,绿灯行。做个平安小市民。

45、关注自己一言一行,创建你我美好校园。

平安建设宣传标语 篇6

1、立足岗位,勤劳苦干,热情服务,就是参与平安建设。

2、以服务患者为第一使命,以救死扶伤为第一职责,以群众满意就是参与平安建设。

3、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就是参与平安建设。

4、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上下班安全检查,就是参与平安建设。

5、人人遵守医疗管理制度,人人要预防医疗事故发生。

6、人人要树立病人第一,平安第一意识。

7、查隐患防火灾、固门窗放盗贼,就是参与平安建设!

9、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就是参与平安建设!

10、不贪便宜、不信诈骗、不信邪教,就是参与平安建设!

11、参与平安宣传、义务巡防、救火救灾是参与平安建设,教育家人遵纪守法,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盗等家庭安全防范也是参与平安建设!

12、食品安全抓紧,百姓健康就平安。

13、人人参与,家家共享平安成果!

14、手拉手参与平安建设,心连心共享安居乐业!

15、创建平安医院,开启平安列车。

16、平安和谐是一家,大家都来参与她;我为平安添彩,你

为和谐来助威!

17、发展需要平安,创业需要平安,幸福安康更离不开平安。

18、你出力我出力,平安建设齐出力;你添彩我添彩,平安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宣传标语 篇7

《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基于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中视频系统特点和需求, 主要规定了视频系统设计规划、系统配置、设备检测和验收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适用于建设单位、检测单位和生产厂商, 可作为视频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检验、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和评估的技术依据, 真正做到了将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视频系统标准进行严格的量化, 以确保信息化校园建设有迹可循, 有章可依。

新世纪以来,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实现跨越式发展, 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战略选择。为了规范教学环境建设, 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国内数字校园建设的现状,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10年5月成立了技术标准委员会, 致力于行业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工作。

技术标准委员会牵头, 经过具有代表性的行业知名企业、学界专家认真总结经验, 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 广泛调查研究, 实验测试,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写了《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物理、信息网络、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音频系统设计规范;视频系统设计规范;多媒体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数字语言学习环境设计规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6个标准于2012年8月28日通过全国信息化标准委员会和教育部信息化技术委员会专家组评审。68所院校和其他顶尖科研机构为标准的出台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为标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化建设浅探 篇8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标准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多年以来,人们不断探索和研究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积极寻求办出具有“高等”和”职业”双重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但目前看来高职教育的特色并不明显。要办出有高职特色的教育来,必须转变观念,大力进行课程改革,打破学科体系的构建传统,开发和创建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标准,引领高职院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探索高职人才培养途径,真正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1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

高职教育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多年来的探索、研究与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课程改革中,还没有形成一整套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标准体系。为此,我们必须不断探索,不断改革,逐步形成完善的、系统的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体系,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形成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潜力。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定,包括课程的性质(定位)、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框架和实施建议等内容。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在目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编制课程标准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无论是高等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等教育, 课程标准的概念都是一样的。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应注重“三性”和“三观”。高职教师在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根据各门课程的目标和具有的特点,设计课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2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2.1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构的主体问题

当前,涉及职业教育的国家机构主要是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诸多的行业部门。职业岗位名称与标准、技能标准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事情,而高职教育却是教育部的事情,使用与管理职业人才又是行业部门的事情。当前,这三者在主体上没能完全形成彼此关联的、相互直通的紧密关系,各自为政的现象无法避免。因此,应成立一个权威的组织来协调各职能部门并最终指导制定高职教育课程标准。

此外,在高职课程标准建设中,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企业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主体。如果说,成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具有权威性的职能部门是为了管理与指导课程标准的建设,那么,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企业部门则是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具体制定的主体。由于两种不同层次主体的存在,理想的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建设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整体推进过程,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的适应与调整过程。

2.2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问题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体系的对接问题凸显在当代职业门类的多样性, 我国于2005 年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和1838个细类职业。由此可见,在国家层面上实现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此,在管理层面上,必须将这一任务进行逐步分解到地区、行业、学校、专业等层面,国家进行组织、规划、指导、监督、评价与验收;而在技术层面,必须要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将职业种类转变成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课程要素与模块,针对职业岗位群来进行开发与设计相应的课程标准。目前国外在这领域已有一定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如流行于英、美、瑞典、加拿大等国的MES课程开发模式着眼于如何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求同存异,使学员获得社会生产中实际有用的技能,MES将职业领域内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按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以及相互关系分成若干工作范围,再将工作范围按生产活动的性质、任务分为具体的工作,而生产者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标准。

2.3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体系构建中的适应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平衡,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一种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基本框架指导下,需要构建不同层级与层次的课程标准,如建设具有地方与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标准,建设具有院校特色的学校校本课程标准以及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科领域课程标准等等。在建构多层级的课程标准之外,还应加强各个地区、各个院校、各个行业之间的学习、交流、支援与合作,要以领先地区的成功经验带动相对落后地区的课程标准的建设。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与体现地方特征和学校特征的地方课程标准和校本课程标准在目标定位上有着诸多的不同。作为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体系的适应性是立足于全国总体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教育条件,并以此作为基础和前提的适应性。因此其课程目标的定位首先应该具有一般性和统一性,它不可以和地方课程标准与校本课程标准意义上的适应性相混淆。后者追求的是具有本地特色、学校特色以及专业特色的课程标准,即通过差异性来寻求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刘晓欢,向丽.高职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04).

平安建设宣传标语 篇9

2、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3、净化社会风气,消除社会隐患。

4、平安创造价值,和谐成就未来。

5、滴水汇成大海,平安你我共建。

6、弘扬社会正义,铸造平安堤防。

7、社会平安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8、发展民生水利,建设平安岚皋。

9、争做平安使者,共享平安成果。

10、社区多一份平安,社会多一份和谐。

11、综合治理掀巨浪,平安花开遍地红。

12、平安建设人人动,社会和谐事事新。

13、平安建设千秋业,和谐松滋万代兴。

14、和谐以平安为媒,发展从建设开始。

15、公共安全共同抓,平安相伴你我他。

16、唱响和谐主旋律,打好平安主动仗。

17、平安建设手拉手,和谐生活心连心。

18、寒来暑往岁月增,平安和谐伴我行。

19、走街串巷做宣传,日日夜夜保平安。

建设宣传标语 篇10

1、美化城市环境,建设美好生活。

2、大事一定要清清楚楚,小事也不可马马虎虎。

3、一支粉笔育俊才一代,两袖清风行德智双(两)道。

4、要想心情好,卫生先搞好。

5、林区住着你我他平安建设靠大家

6、授业,奉献千载总觉少;解惑,索取半毫亦嫌多。

7、你出力我出力,平安建设齐出力;

8、“博大的爱心、天大的耐心”方能成就一名人民教师。

9、建设美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一项民心工程。

10、热爱资中,建设资中,发展资中,美化资中

11、走进新时代,建设新国防

12、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提升旅游产业素质。

13、落实科学发展观,关心和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4、满腔热血尽洒三尺讲台,两袖清风书写踏实人生。

15、百径绿化,建设城市。

16、建设平安化隆始于一砖一石,谋取稳定发展出于一点一滴;推进法治进步在于一言一行,共享幸福和谐源于一心一意。

17、社会平安人人有责,平安社会人人共享。

18、奋力拼搏建小康,扎实苦干达小康。

19、稳定才能发展平安才能和谐

20、将反腐行动进行到底,还大家一片洁净蓝天。

21、做事先做人,为官先为民;治学先治德,育人先育己。

22、一片丹心,播撒爱与希望;清风两袖,收获满园桃李。

2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

24、做文明市民,创平安上饶

25、规范建房,统一特色

26、医学好平台,腾程赢未来。

27、春蚕吐丝哺育圣洁心灵,呕心沥血滋润桃李芬芳。

28、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和深化平安建设。

29、坚持富民优先,建设小康社会。

30、以爱心唤起爱心,用生命影响生命,让智慧点燃智慧。

31、为官应学荷,出泥而不染;做人当似竹,挺拔且有节。

32、库尔勒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平安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33、留下知识,留下文明;带走回忆,带走满足。

34、人人参与平安小区创建,个个投身和谐家园建设

35、一颗心、两颗心,共建平安甘肃一条心。

36、矢志不渝务求传道授业,安贫乐道立志教书育人。

37、扣错风纪扣将一错到底,起了贪欲心将不堪回首。

38、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谐干群关系。

39、崇尚科学,关爱家庭。

40、以人为本平安为先携手共建平安林区

41、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

42、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43、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全力建设小康社会。

44、两袖清风诲万千学子,一树桃李遍四海芬芳。

45、宁静以致远,学高为师;淡泊以明志,身正为范。

46、创先争优献身阳光事业;拒腐防变打造灵魂工程。

47、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年活动,开创银川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48、让学生对老师既敬且爱的唯一源泉是老师的德与才。

49、为环境,创百径百径环境。

50、营造先进网络文化环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1、建设平安小区,守护和谐家园。

52、创新驱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3、水润安乡,洞庭明珠。

54、两袖清风点染百年人生,一肚学问挥洒三尺讲台。

55、怀着一颗爱心上讲台,不带半分私利出教室。

56、警民携手筑铜墙,甘肃平安有保障。

57、两袖清风成就平凡人生,三尺讲台铸就光辉事业。

58、海纳百废,净无止径。

59、平安是福全家盼,法制同遵四海宁。

60、把学习放在生活的首位,把家人放在心里的首位。

61、诲人不倦寒暑浑不知,辛勤耕耘清泉甘自来。

62、你为平安出一份力,平安为你添一份福。平安建设无小事,一言一行成大事。

63、世情宜淡,立志贵刚;刚则欲不能屈,淡则欲念不起。

64、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热情的态度对待生活。

65、万众一心,团结奋进,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

66、三尺讲台点线面体勾世界,两袖清风加减乘除算苍穹。

67、爱洒特教心不悔,于无声处铸师魂。

68、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切实维护教育和谐稳定。

69、百城清洁,当选百径。

70、千教万教,以身示教为首;千学万学,学会做人为先。

71、一言一行为风范,一举一动作表率,一心一意树楷模。

72、没有什么比浊富更贫穷,没有什么比桃李满园更富有。

73、兴文明家风,创平安社区,建文化名城

74、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宣传标语 篇11

关键词:移动网络;社区安全建设;手机应用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11.52

近年来,社区居民的流动频率和规模同比上升,居民的自主性、多元性、流动性、分散性明显增强,思想活跃。同时,随着移动技术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基于移动互联网安全社区宣传教育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

2013年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约4379万人,发展速度迅猛。移动互联网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应坚持与时俱进抓安建,加大对信息化、新技术的关注和调研力度,及时引入新理念、新方法,全力打造一款手机应用平台,将现代移动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引入街道安建管理,通过推进安建信息化工作,扩大安建的宣传教育舞台和辐射范围。同时,紧紧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坚持贴近社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方针,以辖区社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实际安全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安全社区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街道(社区)安建创新引领社会管理的创新。

2 基于移动互联网安全社区宣传教育平台可行性分析

2.1 媒介优越性。相对于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插上移动互联翅膀的手机应用这一新传媒不仅克服了排版印刷、摄录编排等繁琐程序,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时间,显得更为灵活便捷、及时性突出、传播性强,而且数字化的信息无线推送与更新,规避了纸张等耗材的消耗与浪费,更为低碳环保,顺应了新时期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要求。因此,充分借助智能移动设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搭建安建各促进项目组织及互助共建者间的联系和社区自治的畅通及快捷渠道,提升安全社区的建设水平和实时宣传教育能力。

2.2 客观需求性。近年来,社区居民的流动频率和规模同比上升,居民的自主性、多元性、流动性、分散性明显增强,思想更加活跃,同时“朝往暮归”的生活模式成为广大中青年群体参加安全社区建设、参与社区自治服务管理的瓶颈。这类群体迫切需要一个移动应用平台来帮助其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其对移动性交互的诉求。运用移动信息化技术,借助广播式移动感知工具,在安建组织和居民之间建立能突破时空限制、方便快捷的联系通道和工作平台是破解社区居民参与局限性难题、提升安建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趋势,同时也是推动安全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

2.3 管理模式革新。移动互联信息化技术可以完善各种信息的采集模式、共享机制、决策支持,很巧妙的克服上述弊端。将移动信息化技术落实于安全社区管理是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实现动态条件下社会管理、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的有效手段。可以实现“科技化、人性化、精细化”的安全社区宣传、服务与管理,让广大居民享受“均等、高效、健康、安全”的安全服务、社区服务及志愿服务。

2.4 顺应变革性。移动信息化技术落实于安全社区管理及社会服务管理是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推进人性化、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安建促进项目组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安建的科学化水平,顺应形势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2.5 目标可实现性。安全社区手机应用服务软件,是基于移动终端为载体,提供基于Android\IOS\Windows手机系统的服务平台,使用GPRS\WCDMA等无线网络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建立起一套可移动化的无线安建APP系统。其功能定位、内容涵盖等完全自主设计,并且前期微博、微信、微群“三微一体”安全社区平台聚合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技术基础,所以通过较低的制作成本投入便可达到覆盖社区所有人员及社会组织的安全社区教育宣传平台。

3 手机安建应用软件宣传教育平台的主要功能构思

3.1 设计便捷的安建服务功能窗口。安建应用软件应全面展示辖区内安建促进项目和服务信息,涵盖了安全社区诞生背景、创建理念、社区安全促进组织以及社区安全促进项目等。辖区居民可以通过自助查询,与相关部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交流等方式获取各类安全社区服务信息,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提升了服务。

3.2 拥有畅通的安建互动渠道。街道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民意征集和民意诉求,手机应用软件可设立留言板块,通过移动互联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接受监督、解决问题,拓展密切联系群众的新途径,以即时、便捷、高效的安建良性互动平台解决好广大居民群众的迫切诉求。

3.3 构建特色社区自治平台。构建手机应用软件,志愿服务与安全社区建设相结合,搭建居民、社会组织参与安全社区管理的智慧网格管理平台,提供动态的网格选取模式及动态的项目管理方式,每个群众个体都可以自主申请成为所选区域的网格长或网格管理员,利用智能手机图、文、音、影等多媒体手段,及时准确地上报空间环境、安全稳定、网情舆情等社区管理问题,并进行相关模块问题的处理。

3.4 形成全面的安建教育宣传阵地。利用手机应用软件这一灵活便捷的移动网络平台,全面发挥移动互联新媒体的教育宣传作用,公开安全社区活动信息、实时发布工作动态、展示街道建设成果等。用户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可在第一时间查询安建项目组各项活动,了解项目开展目的、查看工作动态,知晓工作成果,提升辖区居民和社会组织对街道安建工作的知晓率与认同意识。

4 手机安建应用软件宣传教育平台功能评价

4.1 满足民生需求。安建手机应用软件平台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及时获取各类安全促进项目开展情况,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社区安全需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提升了群众对街道安全社区持续建设的满意度和信赖感。

4.2 拓展安建工作。安建手机应用软件平台提升了安建组织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搭建了面向辖区所有社会组织及居民特别是“朝往暮归”中青年群体的沟通及教育宣传平台;加强了安建组织与社会组织及居民的互动交流,居民及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手机反映问题、表达诉求、谏言献策、监督检举等,并得到及时的针对性的回馈和解答。

4.3 培育社区文化。素不相识的社区居民尤其是中青年群体通过手机应用平台自发地组织参与到老年人安全、精残智障安全、居家安全等各类安全促进项目互助活动,在公益活动中彼此建立起友谊,培养志同道合的公益梦想,传递公益正能量。提倡志愿服务、互助交友,促进安全社区邻里文化建设。

4.4 助推社区自治管理。安建软件平台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居民自主、自助式的成为网络管理员或监督员,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参与社区自治管理,破解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扩大参与管理主体覆盖面,调动社区居民自主积极性,手机平台用户参与程度将影响以自主理念为导向的社区管理方式形成,助推社区自治管理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健才,洪洲.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区课程学习平台建设研究[J].大众科技,2013(11).

[2]李容珍,徐锋.打造掌上团结湖建设指尖上的幸福家园[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3(06).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宣传标语 篇12

一、整体工作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

3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经过各区县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以及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广大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为推动我市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化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截至今年上半年, 全市1200所义务教育学校, 已有708所通过了“达标”评估验收, 占总数的56.41%。其间, 我们还先后对477所达标学校进行了随机复查回访, 进一步促进了区县、学校积极巩固成果, 不断提高水平, 全力把创建达标变成工作常态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回顾3年来的工作, 全市义务教育的主要成果体现在3个层面的根本性变化。

一是区县政府的教育职责得到落实。随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逐步深入, 义务教育在全市各区县已经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 并形成了规划优先安排、经费优先投入、资源优先保证的新局面。为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区县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亲自组织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制定政策、部署任务、检查指导。不少区县的“一把手”还定期听取汇报, 现场解决问题。目前, 河西区、河东区、南开区、红桥区、东丽区、北辰区、西青区、静海县等8个区县的“达到度”已经超过60%。其中, 东丽区为98.15%, 北辰区为94%, 河西区为86.36%。值得欣慰的是, 5个远郊区县在学校数量很大、整体基础薄弱、财政经费困难的情况下, 去年以来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正在跟上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步伐。

二是区县教育的管理方式开始转变。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过程中, 通过缩小校际差距、缩小城乡差距, 努力办好每所学校, 教好每个学生, 正在由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理念转化为管理行为。2008年以来, 各区县教育局都把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作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 精心组织, 统筹规划。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仪器配备等有关部门, 不仅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 结合标准的相关规定, 各司其职, 合力推动。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 加大了对普通学校的关注程度和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力度, 主动帮助学校查找问题, 理清思路, 解决困难, 落实标准。教育督导部门也坚持“监督和指导并重”的原则, 在加强督导检查的同时做好具体指导, 促进辖区学校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这种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不仅体现了效率, 更加凸显了公平。

三是基层学校的素质教育有了发展。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使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硬件”的规范化, 不仅使校舍更加牢固、安全, 环境得到净化、美化, 而且使城乡学校全面实现了集中供暖、水冲厕所、标准场地和电子监控。特别是教学设备的再次补充和图书资料统一配送, 进一步缩小了学校之间的历史差距, 为所有学校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创造了更加完善的基础条件, 激发了广大校长、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目前, 无论是已经达标的学校, 还是正在创建的学校, 都把“软件”建设作为自己的核心工作, 积极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办学思想更加明确, 规章制度更加系统, 运行机制更加健全, 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尤其是以推进高效教学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形成新的共识以后, 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受到了学校的广泛关注, 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大课间活动和“2+1”项目的认真落实、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定期开展, 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是这些根本性的变化, 让人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 随着天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全市义务教育真正步入了现代化的阶段。今年, 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的有关政策, 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同, 特别是择校问题在中心市区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 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义务教育学校较高水平均衡发展的政策和效果, 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普遍认同。

二、当前面临的困难和突出的问题

为了确保今年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出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工作目标, 年初的蓟县会议以后, 我们就责成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 对各区县的有关情况开展了摸底核查, 并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认为, 当前有4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制约着今年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目标的落实。

一是区县工作还不平衡。今年3月底市政府在蓟县召开现场推动会后, 各区县政府及时传达会议精神, 落实张俊芳副市长讲话要求, 并客观分析现状, 采取有力措施, 整合资源, 加大投入, 重新调整了标准建设计划。根据初步统计情况来看, 下半年将有400所学校申报评估验收,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可望实现。预计年底, 河西区、东丽区、北辰区、宝坻区、宁河县等5个区县的达到度可以实现100%, 河北区、红桥区、武清区、静海县、蓟县、滨海新区等6个区县的达到度可以超过90%, 河东区、南开区的达到度可以接近90%, 西青区能够达到80%以上, 和平区、津南区由于种种原因达到度距9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整体推进难度加大。今年, 是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攻坚”之年。之所以用“攻坚”来定位, 是因为经过两年的评估验收以后, 剩下的学校普遍条件差、基础弱、“欠账”多。不要说加倍投入、加紧建设及加快装备配置、加速教师调配的任务非常艰巨, 就是指导学校端正教育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 也有很多工作要做。至于农村地区, 这些困难更为突出。今年下半年, 蓟县有90所学校需要验收, 武清区有65所学校需要验收。这么大量的学校需要创建和达标, 难度肯定更大。

三是突出矛盾比较集中。一方面是多年积累的矛盾。比如中心市区, 本来就老旧校舍较多, 校舍面积紧张, 再加上前期城市建设拆得多、建得少, 造成现有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明显不足。不仅新建、扩建必须协调用地, 就是改造、提升也有较大困难。这个问题和平区尤为突出。另一方面是近年出现的矛盾。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不断提速, 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进入城市, 他们随迁的子女急需入学。再加上新项目需要大片拆迁, 新农村也在加快建设, 这些地区的生源也急需安排。本来运行平稳的学校, 生源突然增加, 造成巨大压力。这个问题先是出现在近郊四区, 随后又凸显于滨海新区, 而且预计还会有更加严重的趋势。

当然, 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过程中, 具体的困难和问题还有不少, 比如学校施工过程拉长、教学装备到位滞后、农村教师学科失衡、学校管理过于粗放等, 总之都是影响全局工作的因素, 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提出方案、切实解决。

三、下一阶段的任务和工作的要求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是本届政府的工作任务。下一阶段的任务还将实施两年。这两年我们计划做如下安排:今年下半年, 对400所学校进行评估验收, 完成达到度90%的总体目标。2012年进行扫尾, 包括4项工作:一是对另外10%的学校进行评估验收, 确保工作目标全面落实;二是对区县撤并的学校进行专项督导, 现场核实认定, 确保完成任务真实可靠;三是对已达标的学校进行随机督导和复查回访, 确保创建成果得到全面巩固;四是对特殊教育学校实施现代化标准建设, 进行评估验收, 确保这个项目能够全面覆盖。应该说, 这是党和政府的愿望, 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只有这个计划得到全面落实, 我们才能向全市人民群众正式宣告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了高水平、均衡化。

为此, 我们还要从3个方面着力做好工作。

一是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其实也是一个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应该贯穿工作的始终。各区县要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指导义务教育学校、全力推进这项工作的同时, 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它是通过缩小学校之间差距、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大力促进社会公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一件实事。它也是通过落实义务教育科学发展、助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项目、战略举措。所以, 我们一定要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坚定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各区县政府要对今后两年的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具体详实的办法, 按照整体部署, 争取如期完成各项任务。

二是努力破解工作难题。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其实也是一个不断破解难题的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同样也会伴随工作的始终。所以, 能否理性对待这些困难和问题, 把困难当作机遇, 把压力变为动力, 是破解难题的关键所在。各区县一定要把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 认真分析情况, 充分挖掘潜力, 本着既实事求是又竭尽全力的思想, 提出有效措施, 做好方案, 抓好落实。不管是历史积累的问题, 还是近期出现的矛盾, 我们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我们不能回避,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下一阶段, 各区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区域“十二五”规划, 把学校布局调整切实纳入其中, 完善学校建设整体规划, 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 确保学校建设工程又好又快按时竣工、交付使用。同时, 有撤并学校任务的区县, 要按计划做好撤并工作;有班额超标现象的区县, 要按规定保证逐校达标;有学校面积不足的区县, 要按要求做好校舍资源整合;有需要校舍加固、旱厕改造、集中供暖、设备补充等项目的区县, 要按标准全部落实到位。总之, 区县政府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 努力破解难题, 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的现代化标准建设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

三是充分发挥督导作用。去年年底, 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正式成立, 具有天津特色的统一决策、标准实施、督导保证的教育行政机制基本成形。下一阶段, 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将针对上述任务, 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的评估验收和对区县的督导检查。在此期间, 各区县政府也要在组建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同时, 健全和完善教育督导工作机制。特别是要把督学队伍建设和责任督学制度结合起来, 真正发挥专项督导和随机督导的作用, 指导、督促学校按照标准加强硬件管理、加紧软件建设。要把指导学校提炼办学理念、挖掘特色优势、健全精细管理、完善电子校务、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文化建设、规范一日生活、推进高效教学、开发课外活动、落实社会实践、扩大交流合作、促进社区互动等方面列入督导范围, 在加强工作监督的同时, 搞好工作指导, 帮助学校在现代化标准建设这个平台上, 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使全市义务教育真正走在全国前列。

上一篇: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会议议程下一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