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1500

2024-11-0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1500(共7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1500 篇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

(四)填空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发展(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图形与几何)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 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19、《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20、“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图形与几何学习领域在一、二学段都设置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四种结构形式的学习内容。

22、综合实践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学生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操作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

2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25、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6、“数据统计活动初步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2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9.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30、课程标准降低了运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的要求,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

(三)步。

3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3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3.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3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35、教师的主导主要。

36、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7、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的推理是(合情推理)。

38、《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学习领域。

39、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数学教育的始终。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40、小学数学三种基本课型是(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

41、在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应该准确地把握(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

42、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应依据(经历)、(体验)、(探索)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 主。

43、对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

44、情感态度的评价应依据课程目标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主要方式有(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课后访谈)等。

45、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表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1500 篇2

一、体例与结构的调整

在保持“实验稿”基本体例不变的基础上,“修改稿”在结构上有以下调整:

(一)重新撰写“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明确阐述了数学的价值,数学教育的意义,数学课程的性质,课程基本理念以及数学课程设计思路。

(二)整合三个学段的“实施建议”。

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进一步突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完整性,“修改稿”将原来分三个学段撰写的实施建议进行了整合,三个学段统一撰写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

(三)将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

将“实验稿”课程目标中的“术语解释”和内容标准中的“案例”统一放在附录中,分别成为附录1和附录2。对案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大大缩短了“修改稿”正文的篇幅。

二、“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的修改

(一)修改了对数学的意义、数学教育的作用等表述。

重新阐述了数学的意义与性质,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教育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特征。

“修改稿”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和应用广泛性,决定了数学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特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基本理念”的修改。

“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这次修改基本保持了“实验稿”的结构,对某些表述进行了修改。

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将原来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从整体上阐述了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并就数学教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修改稿”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设计思路”的修改。

“实验稿”中设计思路的表述不够清晰,“修改稿”对设计思路做了较大的修改,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中。

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等八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并给出具体描述(“实验稿”中的关键词是六个:“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三、“课程目标”的修改

对课程目标进行了完善,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更加凸显了课程改革倡导的“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等。

(一)明确提出“四基”。

在我国传统优势“双基”和“实验稿”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二)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对于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在原来实验稿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了一些对具体目标的描述。

如对于学习习惯,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又如对于分段目标的表述,尽量使用了“修改稿”规定使用的课程目标的术语。

四、“内容标准”的修改

在三个学段中,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并且使用“修改稿”规定的课程目标术语,对某些课程目标的表述进行了修改。

各领域知识点的数量有增有减,但整体数量上没有明显变化。

(一)数与代数。

1.内容结构。

数与代数部分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

2.第一学段内容。

①增加“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②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例如将“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修改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3.第二学段内容。

①增加的内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X数量、路程=速度X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②删除的内容:

“理解等式的性质”,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y-x=3)”,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改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

4.第三学段内容。

①增加的内容:“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最简分式”的概念:“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但作为选学内容,不作考试要求;“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不要求应用这个关系解决其他问题)”;“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但作为选学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②删除的内容:“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有效数字”的概念;“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中的函数的自变量范围”;“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改为“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改为“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二)图形与几何。

1.内容结构。

第一、二学段,内容结构没有变化;第三学段,将原来的四个部分调整为三个部分,具体修改见“第三学段内容”。

2.第一学段内容。

①删除的内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

②降低要求:对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不要求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降低要求为知道这些方向。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改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第二学段内容。

①删掉“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②增加“知道扇形”。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改为“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4.第三学段内容。

①结构调整。整合了“实验稿”中“图形的认识”与“图形与证明”两部分,合并为“图形的性质”。这样,由“实验稿”的四部分变为“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三部分。这种变化有利于学生在探索发现、操作确认、推理证明的过程中,体现两种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

②图形的性质。“修改稿”明确了9条基本事实。增加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不再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作为基本事实,而作为定理加以证明,证明过程作为选学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为适当加强逻辑推理,“修改稿”增加了下列定理的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及推论,切线长定理。但是,不要求运用这些定理证明其他命题。

对于“证明”,不仅要求“知道证明的意义和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而且要求“知道证明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强调证明除了用简化了的三段论证表达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符合学生思维过程的表达形式。

删去了有关梯形的内容。

“尺规作图”中增加了“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要求了解作图的道理,不要求写出作法。

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改为“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

③图形的变化。

将“实验稿”中“图形的认识”里的“视图与投影”内容移入到此部分,改名为“图形的投影”,突出了图形的变化,强调了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图形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图形的轴对称的一些要求更加明确,表述更加清晰。

降低了对图形的投影的要求,删除了“视点”、“视角”、“盲区”、“阴影”等内容。

④图形与坐标。

这部分包括两大内容:坐标与图形位置、坐标与图形运动。比“实验稿”的内容有所增加,要求也更加具体、明确。

(三)统计与概率。

1.内容结构。

“修改稿”对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做了较大调整,使三个学段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方面更加明确。强调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

统计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第一学段与“实验稿”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与“实验稿”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

概率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在第一学段,去掉了“实验稿”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

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在第三学段,学生通过列出简单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来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概率。

2.第一学段内容。

①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删除“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平均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

②删除“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③删除“不确定现象”部分,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

(3)第二学段内容。

①删除“中位数”、“众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三学段。

②删除“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

③降低了“可能性”部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放入第三学段。

(4)第三学段内容。

第三学段与“实验稿”相比,强调了对“随机”的体会。比如,增加了“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通过表格、折线图等,了解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

(四)综合与实践。

根据课程改革实验积累的经验和进一步的研究,这部分内容做了较大修改。

1.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和要求。

“修改稿”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中应强调问题情境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2.进一步明确了三个学段的目标要求。

一方面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和特征,另一方面在具体要求中突出了不同学段的特点。例如,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第二学段,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第三学段,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合作研究,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

五、“实施建议”的修改

(一)整体结构。

“实施建议”部分的内容由原来按学段表述,改为三个学段整体表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增加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二)教学建议。

与“实验稿”相比,“修改稿”有以下特点:

1.强调了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有机结合。

2.对教师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作用进行了具体阐述,并且阐述了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3.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四基”的目标,如何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如何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4.对一些教师难以把握的内容,比如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如何进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

5.提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课程以来教师的某些困惑,又注重了对某些基本理念的全面认识。

(三)评价建议。

与“实验稿”相比,“修改稿”有以下特点:

1.对课程目标的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分别提出了评价建议。

2.增加了“参与数学活动情况的评价表”、“课堂观察表”等具体的评价案例,提高了评价建议的可操作性。

3.专门阐述了如何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试,对于书面测试的评价内容、试题的设计等给出了具体建议。特别指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因此,在设计试题时,应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不出偏题怪题”。

(四)教材编写建议。

与“实验稿”相比,“修改稿”有以下特点:

1.提出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教材编写应体现科学性、体现整体性、体现过程性、贴近学生现实、体现一定的弹性、体现可读性。

2.拓展了教材科学性的内容,教材科学性不仅仅是指符合数学的学科特征与要求,而且还表现在要全面体现理念和目标、要体现课程内容的数学实质、要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要有一定的实验依据。

3.提出了教材编写整体性的内涵:整体体现课程内容的核心、整体考虑知识之间的关联、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要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等。

4.对于过程性,指出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5.全面阐述学生现实的内涵,既包括学生的生活现实,还包括学生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

六、“案例”的修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1500 篇3

经过几年来对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情况的跟踪研究以及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深入研读,我认为修订版是对实验稿的继承和发扬,改进与完善,但又不乏创新之举,让人读来眼前一亮,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定位更准确,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更明晰,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教学策略与手段的指导更明确,对课程内容的调整更合理。

在研读标准的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标准明确提出了“四基”这一学生培养目标,即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第二,标准明确提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原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共同组成了“四能”;

第三,调整和界定了10个数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进一步完善了基本理念,明确了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并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情感态度目标做了细致描述;

第五,第一、二学段一些具体课程内容的调整与修改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实际,使得数学课程内容的安排更趋合理。

下面就对以上几点谈谈自己的研读体会与思考。

一、从“双基”到“四基”——“十年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收获”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是在实验稿基础上对传统“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发展,虽然实验稿中的总目标也出现过“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但没有像修订稿这样明确地把这四方面的目标并列起来作为统一要求。这说明标准修订专家组在充分肯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传统优势的同时,更加关注到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应该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学生当前数学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获得“四基”,可以看做是学生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集中体现,它关系到学生当前学习和长远发展。这是对“双基”的继承和发展,必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课标研制组专家孙晓天教授则把“四基”的提出誉为“十年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收获”,“是这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取得的最重要、最具成长性的标志性成果”。

我们知道,提出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仅依靠熟练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更需要思想方法的指引和活动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要创新,需要具备知识技能、需要掌握思想方法、需要积累有关经验,几方面缺一不可。

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说:“创新能力依赖于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

那么,什么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他们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标准》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说明,研究者目前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这也给了研究者更大的研究和讨论的空间。相信在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一个基本的共识。

关于基本思想

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数学思想有很多,比如分类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归纳思想、方程思想等,在众多数学思想中,哪些属于基本思想呢?基本思想应该有哪些特征和功能?这些基本思想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会表现出怎样的理解和接受状态,在教学中应该渗透到何种程度,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求才算适宜?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史宁中教授曾在报告中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是最上位的思想。这里所说的思想,是大的思想,不仅仅是在数学学科中,是希望学生领会之后能够终生受益的那种思想。同时,他也强调,如果站在数学学科的角度来看,数学的基本思想有3个:抽象、推理、模型。

人们通过抽象,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建立了数学学科;通过推理,进一步得到更多的结论,促进数学内部的发展;通过建模,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沟通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比如,由数量抽象到数,由数量关系抽象到方程、函数(如正反比例)等;通过推理计算可以求解方程;有了方程等模型,就可以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

顾沛教授则认为,“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可以有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模型的思想和数学审美的思想。” 相较史宁中教授的观点,又增加了“数学审美的思想”,并认为“通过数学审美,看到数学‘透过现象看本质’‘和谐统一众多事物’中美的成份,感受到数学‘以简驭繁’‘天衣无缝’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并且从‘美’的角度发现和创造新的数学。”

上述这些基本思想应该属于数学思想的最高层面,由其演变、派生、发展出来的数学思想还有很多,比如:分类思想、集合思想、符号思想,归纳思想、演绎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

在用数学思想解决具体问题时,对某一类问题反复推敲,会逐渐形成某一类程序化的操作,就构成了“数学方法”。如等量代换法、数学归纳法、换元法、配方法、列表法等。数学方法不同于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往往是观念的、普遍的、深刻的、一般的、内在的,而数学方法往往是操作的、特殊的、表象的、具体的、程序的、技巧的。数学思想常常通过数学方法去体现,数学方法又常常反映了某种数学思想。教师在讲授数学方法时应该努力反映和体现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和领悟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归纳、演绎、抽象、转化、分类、模型、数形结合、随机等。对数学基本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先从这些与具体内容紧密结合的具体的数学思想入手。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逐步感悟、领会这些思想。但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感悟数学思想,并不依赖于知识本身的难度。同时,对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感悟尤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思维发展的规律。

关于基本活动经验

对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目前学者们也是各抒己见。

张奠宙教授指出:“数学经验,依赖所从事的数学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大体上可以有以下不同的类型:直接数学活动经验(直接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间接数学活动经验(创设实际情景构建数学模型所获得的数学经验)、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由纯粹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实际情景意境的沟通,借助想象体验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本质)。”

徐斌艳教授认为:“我们还可以将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细化,它包括基本的数学操作经验;基本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孔凡哲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王新民等学者则认为,“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

尽管不同学者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描述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指向于“学习者在数学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当前以及后续学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经历、体验”。

本人比较倾向王新民等学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的阐述,尤其是他们对“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的解读,并关注到了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体验,更加全面、深入、细致。“感性知识是指具有学生个人意义的过程性知识,也包括学生大脑中那些未经训练的、不那么严格的数学知识;情绪体验是指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对数学严谨性与数学结果确定性的感受以及对数学美的感受与欣赏等;应用意识包括“数学有用”的信念、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意识以及拓展数学知识应用领域的创新意识,而且应用意识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

在数学学习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亲自去探索,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是要选择那些蕴涵丰富数学思想的数学知识,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思想的形成不同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难度和过早的抽象化、形式化就能“速成”的,它是需要学生慢慢理解、逐步感悟的,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基础上的再认识、再深化的不断内化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在重视 “四基”目标整体实现的同时,一定要避免走入形式化倾向,走向“唯思想”、“唯经验”的另一个教学极端。

二、从“两能”到“四能”——创新能力形成的源动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标志,也是产生数学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将会非常有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数学教育应当重视的重要议题。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第二条中特别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验稿相比,由过去一贯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发展到要“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并将原来总目标中4个方面之一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充分表明了数学学习中问题的重要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具体体现,是创新的前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发现和提出问题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所急需的。《标准》在对“创新意识”这一核心概念的阐述中明确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由“两能”发展到“四能”,强化问题意识,这正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源动力,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将有助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美国的“问题解决标准”对比,会发现我们的标准要求的比美国高。其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在问题解决的目标中出现。我们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呼唤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小学阶段要给孩子们埋下一些创新和发现的种子,激发出他们创造的潜能。但美国的问题解决更加强调问题的开放性与挑战性,强调学生是问题解决的主体,能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及学会如何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一点对我们的教材编写以及教师对问题解决情境的设计与教学会带来很大启发。

在美国的问题解决标准中,对教师的作用也给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议,包括一些教学策略,明确提出“教师应当把问题解决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通过经历这些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的基本技能、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题策略都会得到发展。”“教师为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所做出的决定,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当教师创设一个对全班大多数学生来说既质疑又能解的情境时,他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学生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 我们过去更习惯于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交流、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教师要做出很多重要的决定——什么时候提问,什么时候给学生反馈以肯定正确、指出错误,什么时候不表达意见但设计同类题目以及什么时候借助课堂讨论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给学生思考时间,相信学生能够解决问题,认真听取学生的解释以及创设一个重视学生努力的环境,教师能够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他们阐明自己的解题策略。” 这些教学策略对于我们更好地落实“问题解决”的目标,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1500 篇4

发布者:黄秀华 发布日期:2012-04-17 我校数学组把新课标挂在校园FTP软件上,要求全体数学老师用两三天时间进行自学,然后于2012年3月13日下午数学教研时,组织了教师对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同时对新、旧课标进行比较,还结合教学实际

提出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旧课标比较】

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11年版: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 “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根据几年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在深入调查、认真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组形成了的《标准》(修改稿)。标准(修改稿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例与结构做了适当调整

本次修改,在保持原课程标准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经充分讨论,在结构上有两处调整。

一是前言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在前言重点阐述了《标准》的指导思想、意义与功能。明确了《标准》应以《义务教育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依据。明确了《标准》的意义和功能。在前言中指出,“《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是将课程目标中的关键术语的解释和所有比较完整的案例统一放在附录中,案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同时减少了《标准》正文的篇幅。

2、修改和完善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对个别表述的方式进行了修改。如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理清了《标准》的设计思路

《标准》中设计思路表述的不够清晰,修改稿对设计思路做了较大的修改。主要是对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做了明确的阐述。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等七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并给出较清晰的描述。

4、对学生培养目标做了修改

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提出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两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体内容做了适当的修改,表述方式更加合理

对于三个学段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增加了一些论证的要求;对“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增强了三个学段内容的层次性;

为了削弱形式化,明确指出,几何证明不限于“综合证明法”。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修改中适当减少的一些知识点。如“图形与几何”中减少10个左右的知识点;在“数与代数”中删去了“一元不等式组的应用”等。具体修改情况如下: 数与代数 第一学段

1、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第二学段

1、增加“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2、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4、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图形与几何

1、内容的结构的调整:

《标准(实验稿)》的“空间与图形”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二学段为(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与变换;(4)图形与位置。

《标准(修改稿)》的“图形与几何”,第一、二学段仍分为四部分,具体表示有所变动,(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的运动;(4)图形与位置。

其中,第(1)部分大体整合了《标准(实验稿)》的第(1)、(4)部分的内容,以利于在探索、发现、确认、证明图形性质过程的过程中,体现两种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标准(修改稿)》在总体目标中提出的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第(2)部分除了《标准(实验稿)》第(2)部分的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相似外,还包括了图形的投影。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图形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第(3)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坐标与图形的位置、坐标与图形的运动,比《标准(实验稿)》的第(3)部分内容有所增加,要求也更加具体、明确。

2、主要内容的修改 第一学段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3)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改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第二学段

(1)删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2)增加“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

统计与概率

1.统计

与《标准》相比,《标准修改稿》对统计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使三个学段统计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方面更加明确。主要变化如下:

(1)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第二,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第三,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

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2)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需要学生重点体会;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他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不宜集中学习。

另外,删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

(3)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实际上,体会数据的随机性是《标准修改稿》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个重要变化。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这种变化从“数据分析观念”核心词的表述,以及案例

21、案例

43、案例73中也可以看到。

(4)增加了一些案例,特别是对案例在数学上、教学上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2.概率

与《标准》相比,《标准修改稿》的主要变化如下:

(1)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

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

(2)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在第三学段,学生通过列出简单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来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概率。(3)增加了一些案例,特别是对案例在数学上、教学上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

综合与实践

在标准的修改中,根据课程实验积累的经验,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主要变化为:

一、把三个学段的名称作了统一,统称为“综合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目的和内涵: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还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三、对三个学段的差异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一方面突出了创新的核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突出了不同学段的特点。第一学段:

内容安排应强调问题情境相对简单、生动有趣、学生容易参与,可以把操作活动作为主要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力求使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目标和步骤,引导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题,争取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具体目标

1.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所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第二学段:

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探索,引发学习的兴趣和培养思考的习惯;通过交流,发展理解他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师应通过问题设计、求解过程的引导,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克服困难、积极进取;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具体目标

1.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于所用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过知识之间的联系。

2.初步获得在给定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经验。

3.结合实际背景,初步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学习新课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新课标将于2012年9月开始实行,而教材跟不上新课标的理念,造成老师教学

不便,如:新课标将平移中的“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改为放在第二学段,而现在所用的人教版在二年级就有这个教学要求了。

2、新课标中把旧课标里的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是否理解为“只要求会解简单方程就可以,什么方法都可以”?

3、《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育良好的情感。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评价重诊断性,轻激励性,淡过程性。

4、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1500 篇5

勐库中学苏有川

生物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确实有必要把生物教学以及生命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在《生物课程标准》及时的反映,做到与时俱进。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实质上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适应经济的需要?这是当今各国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问题,虽然见仁见智,没有统一的答案。但一般都认为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个性和开放的头脑。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生物学,在教学中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我通过学习课程标准及修订解读有以下一些个人的体会,现与大家交流。

一、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

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初中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生物学课程的对象是全体初中学生,标准规定的要求是全体初中学生经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同时,也强调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因材施教,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均指出要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不仅在内容标准中单列“科学探究”主题,而且在其他主题中都给出多项活动建议和探究案例,并在教材编写建议和评价建议中都特别要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修改后更符合实际

原“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的要求提得比较高,这意味着不仅要求学生能“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还要能从光学和成像原理的角度加以说明。这样的要求对高中学生比较适合。修订后改为“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显然比较适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对应于“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具体内容,原“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学生参观养鸡场,了解鸡的产卵、孵化过程”被删除,原因主要是养鸡场的防疫要求不允许该活动的开展。

三、为教材编写修订提供选择的空间

原“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活动建议改为“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原活动难度较大,涉及动物的饲养、观察和探究。新活动可以涉及动物饲养也可以不涉及动物饲养,将“探究”改为“观察”,难度也明显降低,给予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更大的自主选择的余地。

《标准》将原先分散在课程标准中的“案例”改为“实例”,集中放在“附录1教学与评价实例”中(共计11个教学实例和2个评价实例),《新标准》没有要求将这些实例编入《生物》教材的实例,教材可以选用这些实例,也可以选用其中部分实例,甚至可以不选用所有实例。这些修订为教材编写修订提供选择的空间。

四、强调核心概念在教学中和生物素养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在漫长的求学过程中,学习要接受很多知识,有些知识因为经常不用而

随着时间逐渐遗忘,但有些知识很难被遗忘,那就是一些核心概念,如与光合作用,发酵,基因工程有关的知识。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这些概念源于学科中的各种概念、理论、原理和解释体系,也为学科之间提供了联系。《标准》增加“重要概念”有其积极意义。

(1)学好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的关键,在教学中,事实性知识一般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即可获得,其学习的主要形式为记忆,检测时主要是复述;而概念性知识一般需要学生归纳推理,需要逻辑加工,需要学生去理解,检测评价时一般需要在新的情境中应用。

(2)重要概念的内涵决定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期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实现重要概念的螺旋式发展。过去的教学大纲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表述主要采用“名词”或“术语”的方式,现在的课程标准则采用“描述”的方式。这样的表述无法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

(3)关注重要概念可以纠正教学误区

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把某个概念等同于一个词或术语,进而把某个概念的教学等同于理解词义和识记词义的教学。例如,生态位、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但学生知道了某个名词术语绝不意味着理解了这个概念,如果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将注意力过分集中于“概念”的“替身”——名词或术语上而不是对概念的理解上,学生也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记忆概念上,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去提出和解答有关真实世界中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上。这就陷入了误区。

五、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实验区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中考不考《生物》的地区,《生物》课程难以受到重视。许多教师认为,《标准(实验稿)》非常重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忽略了知识目标的检测。这其实是误解。但在很多地方和学校确实存在这种现象。我们参加研修人员在初中教学生物的过程中是否很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呢?这次增加的,检测学生知识目标达成这个评价建议,应该切合实际的。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感受很深。全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保证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课堂再也不是以前的教师唱独角戏的场所了。《课程标准》要求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彻底的改革,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生不再是吃老师咀嚼之后索然无味的知识,他们变成了主动参与的学习者,变成了课堂上的思考着、探索者。通过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的思维、素养、甚至人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1500 篇6

1答: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具体从以下五方面要求评价:(1)

(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5)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2答:(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尊重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和引导。教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个性倾向。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它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答:(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1500 篇7

一、关于数学的概念与价值

(一) 数学的概念界定。

实验稿: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对于实验稿中数学概念的表述, 张奠宙早在2005年《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理念部分的意见》一文中就指出, 实验稿把数学说成是一种过程, 未免牵强。数学是一种认识, 一种科学, 一种思想体系。在实验稿的界定中, 除了“定量刻画”一词和数学有关之外, 其他都和数学无关。这句断语开头的两个字“数学”, 换成“物理”、“化学”也说得通。因此, 这样描述数学是不准确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至今依然是界定数学的关键词, 不可以随便绕开。2011年版采用“属+种差”的方式对数学概念进行了界定, 将数学概念规划到科学的范畴, 并以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一特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 揭示出数学的特有属性, 可以说这是对数学本质的回归。

(二) 数学的价值解析。

实验稿: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 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 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 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 建立数学模型, 进而解决问题, 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验稿仅从数学的手段、工具、技术价值层面进行分析, 而2011年版不仅概述了数学的价值, 还指明了数学教育的价值: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作用。这样的表述, 既强调了数学的工具性价值, 又突出了作为“思维的体操———数学”的思维训练这一重要的、根本性价值, 强调了数学教育对学生学会思维的关注。

二、关于数学课程的目标及达成方式

(一) 数学课程目标。

实验稿: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 (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 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011年版: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两稿所确定的目标都体现了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特征, 突出了数学的工具性功能, 也凸显了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功能的多样性理念。和实验稿相比较, 2011年版对于课程总目标的阐述更为精练、清晰, 更便于教师理解和领会。同时, 对相关方面的表述也进行了完善。

首先, 关于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实验稿和2011年版都关注了数学的多方面价值及数学教育目标的多样性, 均对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进行了阐述。实验稿要求对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进行体会, 强调的是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的问题。2011年版对实验稿的相关表述进行了调整完善, 要求对“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的体会, 增加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数学家波利亚说过, 解决问题就是有目的地去思考和为达到预期目标而想方设法。而问题解决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 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 在过程中认识、理解和感悟数学, 学会学习, 学会数学地思考。可见, 问题解决更强调学生的思维过程。2011年版将“解决问题”改为了“问题解决”是对数学教育要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方式的重要体现。

其次, 在数学基础的表述上, 2011年版在传统的“双基”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自1953年提出“双基”以后, 重视“双基”教学成为我国数学基础教育在世界的影响力功不可没, 但是, 传统的“双基”教学, 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也使学生忽略了发现, 缺少了创造。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 也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 是数学学习的灵魂, 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 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将之转化为创造能力。将“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作为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活动, 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意味着数学活动经验已经与知识、思想和技能并列, 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再次, 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 2011年版在实验稿“解决问题”这一提法的基础上强调了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增加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进一步凸显了新课改中让学生掌握过程与方法,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理念, 符合当前教育发展中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大趋势。

(二) 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方式。

实验稿: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2011年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 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 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实验稿强调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实现数学生活化。可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是有限的, 不可能支撑所有小学数学的内容。同时数学作为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对象的一门科学, 其内容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程序性, 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往往很远, 因此, 不可能都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经验来达到对数学内容的理解, 还要用接受的学习方法获得大量的间接知识。所以, 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2011年版不再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 而是在强调“重视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并对实验稿中的“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行充实, 具体化为“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 加强了具体操作性, 增强了指导性, 避免了数学教育中片面追求数学课程的“生活化”、“实用性”, 而忽视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这一基本功能的不良倾向。

三、关于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实验稿详细列出了6条基本理念, 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2011年版则从包括“数学课程”、“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信息技术”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基本理念, 对实验稿中个别的表述方式进行了修改, 并将其中第3条:“数学学习”、第4条:“数学教学活动”合并成一条, 使之更精练、更能从宏观上阐述数学过程的特征。

(一) 数学课程的追求。

实验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与实验稿相比较, 2011年版在表述方式上更加合理与完善。数学作为一门学科,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其包含的各项内容的价值虽有大小之分, 但均有各自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之外的数学内容同样具有其自身的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容易将人引入“有价值”和“无价值”的争论之间, 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成为一件难以落实的事情。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是人们所期望的, 但这种提法也有可推敲之处:在现实中并不能保证人人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学;“必需”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 既然是因人不同, 就难真正达成“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之现实。因此, 作为基础教育, 小学数学应凸显其基础性的特征, 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 提倡每一个不同的个体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都能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数学基本素养, 在数学上都得到符合他自己需要的不同的发展。

(二) 数学课程内容。

实验稿: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2011年版: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 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 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 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 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实验稿强调了数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有用性, 关注了社会需要及学生需求, 但未强调数学自身的学科特征。2011年版则突出了数学课程内容的学科特征, 增强了课程内容的数学味。强调结果和过程的统一, 提出课程内容包括数学的结果及其形成过程和所蕴含的思想方法, 将实验稿中对课程内容要关注数学过程所指向的目标直接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以此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 要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并强调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凸显小学数学的普及性和发展性特征, 以确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数学课程追求的实现。

(三) 数学学习方式。

实验稿: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011年版: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 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验稿中的提法, 曾被很多教师片面理解, 在数学课堂上不太敢讲解, 以免有让学生记住结果, 依葫芦画瓢之嫌。2011年版对相关语句进行了调整, 取消了否定句式, 用肯定句的形式阐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探究式教学, 同时强调接受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体现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并重的思想。与实验稿相比, 言语表述更为清晰、准确。

(四) 数学学习评价。

实验稿: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2011年版: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更要”是强调后者比前者重要, 而“也要”表示前者与后者同样重要。将“更要”改为“也要”, 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结果与学习的过程同等重要, 学生学习的水平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也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课程功能的多样性,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思想, 强调了数学学习评价要在了解学生学习的结果的同时还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 以便更有效地激励、指导学生的学习, 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师的教学。

(五) 学生和教师的作用。

实验稿: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011年版: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011年版:突出强调了数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 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教的主体, 要注重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的学, 和学生良性互动, 有效促进学习主体———学生在数学课程上的发展目标的最终达成。

四、关于数学课程设计思路

2011年版把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基本线索用简洁的语言作了清晰的阐述。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课程内容重新作了明确的阐述。将原来的“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 更通俗易懂。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等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词, 并给出描述。

2011年版加强了培养运算能力和模型思想。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 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2011年版还注重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统一。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是其两种主要形式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这两种推理缺一不可, 在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方面合情推理充分发挥功能, 在证明结论上由演绎推理发挥优势, 两种推理共同参与, 相辅相成是顺利进行问题解决的重要保障。

总之, 2011年稿通过文字叙述上的进一步精确、清晰, 语言表达上更显科学、通俗, 加之结构上的调整, 提高了课程标准实施的实践性和可行性, 增加了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的指导性, 为数学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改善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上一篇:一年级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下一篇:博州图书馆档案分类体系标准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