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课程能力管理

2024-09-21

语文教育课程能力管理(共12篇)

语文教育课程能力管理 篇1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 新版课程标准与原来的《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相比, 为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恰到好处。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是指该课程综合了字词句篇的知识及各种语文素养, 包括知识与能力, 情感与态度, 过程与方法的辩证关系, 综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尤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学习方式及学习评价等方面。

语文教师应该围绕“综合性”及“实践性”的课程性质, 明白综合、实践体现在何处, 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少学者认为,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但笔者认为, 语文课程应首先致力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品!

我们当代语文教师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我认为, 应该正本清源, 摒弃教学中的假大空现象!教师每教一篇课文, 首先要让学生把字词搞懂:课文中哪些字是生僻字、多音多义字?每个字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什么?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该字词又是什么意思?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用这些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意思?如果不用有什么影响……这些字词句综合起来表达了什么意思?现在部分教师盲目地进行“整体感知”, 而对字词句不加推敲, 学生读起来囫囵吞枣, 理解起来一知半解, 与作者意图大相径庭, 甚至是背道而驰。这就启迪每位语文教师要重视字词句的教学。

课程标准要求教者重视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它从发展受教育者的思维角度来谈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这一问题, 可见“语感”是多么重要!语感, 即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有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中, 语感不敏捷, 常常出现词不达意,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等问题。中考填报志愿时有位学生说:“填什么高中, 我们初中毕业生首当其冲, 家长的意见仅作参考。”这是不了解成语意思、不规范使用语言的典型例子。“首当其冲”, 是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者遭遇灾难。这里填报高中志愿显然不是什么灾难问题。在语文教学中, 教者可以经常让学生填充有关相应的常用词语。例如:在…… (中、下、里) , 开展…… (活动、运动) , 掀起…… (高潮、热潮) , 既然…… (那么) , 宁可…… (也不) ……经常训练, 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前不久, 笔者让学生做了两个小练习:1.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必要 (措施) 坚决维护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 (主权) 。2.温家宝还对莫桑比克政府所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表示 (赞赏) , 并与希萨诺总统就中非合作等问题 (交换) 了意见。经统计, 两道练习的正确率分别为92%和85%。为什么第二道正确率低一点呢?我进行了分析, 发现很多错的学生将“赞赏”误填了“感谢”二字。我就和学生探讨, 赞赏与感谢有什么区别, 经过合作探究, 学生们明白了, 感谢主要指用言语或行动表示感激;赞赏意思是赞美赏识, 站的高度似乎更加高一些。还有的学生讲, 我们国家领导人对外国坚持一个中国表示赞赏, 有赞扬欣赏之意, 认为他们做得好, 也应该这样做, 彰显了大国的风范!我还要求学生, 今后碰到类似的词语, 要细加辨析, 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还要告诉他人注意语感的培养及道理。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 语文工作者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而让学生多读、多写、多说、多听, 则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

如何多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要求初中生阅读诗歌散文作品《朝花夕拾》《繁星·春水》, 长篇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鲁滨逊漂流记》等等。如何指导学生脚踏实地地阅读这些大部头作品呢?除了制定好每学年每学期的阅读计划外, 教者一定要向学生讲明阅读课外读物的意义。“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教师要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啃这些大部头作品, 必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一位理科成绩相当出色的学生就曾经大胆地问过我:“老师, 我们为什么要看这些长篇小说?我觉得有时间还不如花在做数学题上!”我就启发他, 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不仅理科要好, 而且文科也要好, 并且列举了好多文理兼优的科学家的例子;同时一个健全人格的人, 肯定是一个人文素养很高的人;文学名著中, 有大量的风土人情, 是我们闻所未闻的, 有大量的惟妙惟肖的描写, 是我们见所未见的……这位理科尖子在我的循循善诱中连连点头, 接受了我的观点。

当然, 在学生阅读多达几十万字的鸿篇巨著中, 仅仅满足于“明确阅读名著的意义”还是不够的。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逐渐摸索出一些阅读名著的方法。1.规定学生每天阅读的页数或章回。阅读时, 做好圈点勾画的工作。2.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每天写7——8行, 大概10多分钟。3.有时让学生读写结合, 针对某一片段写一段欣赏性的文字。4.经常抽学生走上讲台脱稿复述有关内容。5.结合适合表演的内容, 让学生合作表演, 以增强阅读名著的趣味性。

现在不少语文公开课、评优课, 出现了一些怪现象。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然后选几个句子赏析一下, 最后由学生分组讨论, 谈谈感悟, 有的教师再拓展一下。这样的课貌似热闹, 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大多数有良知的语文教师都会着急——这哪是语文课啊, 哗众取宠, 华而不实。不少语文教师忽略了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读。语文书中的课文, 大都是编者精心挑选来的, 含义深刻, 值得反复诵读, 反复咀嚼。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在阅读中鉴赏, 在阅读中感悟, 在阅读中提高。阅读文本有多种方式:默读和朗读, 精读和泛读, 个人读和分角色读, 一般读和表演读……

多写, 是指学生一周内, 学生要写2-3篇小作文 (或者叫日记、周记) 。普通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一日不写不要紧, 多日不写怕动笔。提起笔来, 顿觉才思枯竭。即使是语文教师, 也是如此。只有经常写了, 思绪才会像汩汩泉水, 不断涌出;才会浮想联翩, 思路开阔。那么学生写什么呢?可以写家人、同学、老师, 写社会上的好人好事, 写自己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还可以结合节假日写作多篇日记或随笔。例如, 我们学校组织学生清明前夕去烈士陵园扫墓, 步行了三十里路, 他们感想颇多。笔者就抓住这个机遇, 让孩子们写去扫墓路上的艰苦, 写烈士的事迹, 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 写聆听烈士事迹后的感想, 写自己战胜脚疼的毅力……你看, 一个活动, 可以写多篇文章!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写了, 但是不讲诚信, 只布置, 不检查, 根本不批改、不评讲。这样长期下去, 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就日益降低。

学生不仅要多读多写, 还要多说、多听。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规定在第四学段 (初中阶段) , 学生口语交际时, 要学会倾听, 根据对方话语和肢体语言进行文明得体地交流。还强调对学生口语交际进行及时的评价, 提出考察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 要求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教育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标准, 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参加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我们可以让学生走进商场, 了解有关产品的性质、使用方法、有何优点……当然, 教者要提醒学生采访中要注意什么;可以举行班级辩论会, 就青少年上网利弊进行辩论;可以举行神八、神九科技知识发布会;还可以围绕“中国要不要出兵南海”进行讨论。在语文实践中, 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特点与要求。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 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教师要把握其性质, 注意综合性, 加强实践性, 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语文教育课程能力管理 篇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所谓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局限于课本和课堂里,对区域语文课程资源优势认识不足,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造成了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内容空间小,语文知识结构单一,实践能力不强的局面。随着课程改革推进,我想,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应针对儿童特点,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立足学生发展,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在不同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丰富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这对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十分有益。

一、紧扣教材,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上《火车的故事》《兰兰过桥》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鼓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在语文课上,有时我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莫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而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就变得很有兴趣,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非常积极主动。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小动物过冬》《称象》等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课文中的人物,结果学生们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自己也增长了见识。

3、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我负责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我认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以往学生单

一、低效的识字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识字量,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乃至影响学生今后终身学习和发展。对此,依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借助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们积极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多渠道、多方法、多方式教学识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玩中识字: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是人所共知的。针对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如果把“玩”和“识字”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玩”和“识字”融合为有机的一体,使学生在玩中识字,在识字中玩,相辅相乘,相互促进,必将事半功倍。有鉴于此,我们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方法。例如把识字和拍纸牌、找朋友、登高峰等游戏结合起来,或是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方法好,看谁认得快,看谁认得多,学生们争强好胜,乐于表现,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积极开动脑筋,充满了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为了在活动中有一个好的表现,在课下、课外都积极准备,这就强化了学生的识字记忆,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识字任务,也为识字扩展和学习扩展作好了铺垫。

2、学中识字:

这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中识字”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识字。教师的示范也好,怎样引导也好,或是让学生反思自己是怎样识字、读书的,能够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其学习必将突飞猛进,其自身必然体验成功和胜利的喜悦,从而唤起其学习语文更高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进入良性循环地学习状态。如识字教学中,示范类型中的一个字的识字方法,学生通用同样的方法迁移应用到期他字上;又如学习了几种类型的字后,把它们综合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启发、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并鼓励创新,把自己与众不同的识字好方法展示一下,介绍给同学。如从广告、路牌、商标、商品包装、日常用语等中,或是自己通过课外注音读物,或是自己独创的方法,等等,都给予肯定并表扬,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识字,还学会了注意观察和思考,并且它会反作用于学习、促进学习,使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3、做中识字:

这是“学以致用”的体现,在实际生活中,语文有着广泛的应用,这勿庸质疑。在课本中学到的语言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变为自己的真知,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练习运用,并鼓励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实际实用,力求用的恰如其分。如在学习了课文中一些人物的语言、动作后,问学生:你见到师长、同学怎样打招呼?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该怎么说?到商店购货怎么说?„„也可以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乐于表现的学生表演一下,或是让学生把自己做的一件事的过程讲述下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用到了学过的哪些生字。如果学习知识之后,不会运用,那学习还有什么用呢?更何况只有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才能把知识和能力结合来,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巩固所学知识。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表现在读书、写日记上的能力水平明显提高,基本达到识字预定目标底限。谁也无法代替学生学习,这是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因此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组织、引导、帮助的作用,使他们能自能学习、自主学习,改变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期达到教育教学的既定目的。通过一个学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感觉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充满自信,培养了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走出了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三、搭建平台,激励多读,让学生语言更丰厚

阅读是语言实践活动、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有机结合,也是渐次推进的思维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各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事实上,农村小学生要做到并不容易,主要有两难:一是阅读时间难保证;二是阅读兴趣难保持。我们在结合课题实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我们为了保证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目标的实施,努力为学生搭建好课外阅读平台。首先留给学生读书时间,并将读书时间作为一门课,写进学校课程表,学生除了可以自由借书阅读外,每班学生每周不少于一节的读书课。其次,交给学生读书方法,如读哪些书?怎么读?课外时间如何安排?阅读得怎么样?教师都做具体辅导和检查,提高了学生阅读速度,增加了学生阅读总量。最后,每学期召开一次读书报告会,举办一次“古诗词大王”竞赛活动,评选一、二、三等奖若干人次,激发阅读兴趣,对评选出的获奖者由学校奖励你喜欢的图书或古诗文故事书,激发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保证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实现。

四、“言论自由”,创境多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说,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多说,尽量说出自己的见解,是语文口语教学重要前提。可是,事实上课时教师讲学生听,在家里家长讲学生听,言论的自由度实在有限,难怪长辈们常用“锅堂门口一张嘴”来形容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口头表达能力。他们是生人面前怕说话,话题不对不说话,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注意创设交际情景,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定期举办故事会、演讲会等。在课堂通过学生独立小声说、同位练习说、小组互相说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见解,如“你喜欢课文的那一部分?那一段最精彩”、“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个人?”、“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等,让学生有话说。

在课外,按自然村庄自愿组合课外语文学习小组,让每位学生无拘无束地交际,完成课后作业。同时还要求学生经常和父母、亲戚、邻居多接触,明白做人的道理;要求学生经常和父母购买自己需要的衣物、学习用品;要求扩大视野,认识社会;关心国家大事,认清今日世界。现实生活的综合性、复杂性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利用多种多样渠道途径引导农村小学生轻松愉快地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能力的建构 篇3

关键词:课程能力;小学语文;建构

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能力,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教师的课程能力逐渐成为其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改革后的新课程给了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同时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能力的建构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建构设计整合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的设计整合能力,主要是指教师自己先深入解读文本,之后根据课程中的教学要求,进行选择性地删减与添加教学内容,最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小学语文教师在建构设计整合能力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建构对教材的取舍能力,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需要仔细分析教材,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其次需要建构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在建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通过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小学生一般喜欢教材中的感性成分,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构创造性实施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实施能力,是指教师结合学生与学校的具体状况,对教学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从而提高语文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建构创造性实施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建构自己的课程重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来调整教材中的教学顺序与知识结构,从而让教材更适合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需要教师具备有效的拓展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将教材中的内容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在学生的生活中开展各种语文教学活动,比如,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内容来刷新相应的作文等。

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能力不仅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建构自己的课程能力,才能够在新课标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并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闫桂芬.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导入新课[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05):65-98.

[2]李玲.论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J].黑河学刊,2014(02):115-156.

语文教育课程能力管理 篇4

一、激发审美阅读兴趣

从学习结果看, 学生经过十几年的语文学习, 语文能力的不足仍十分明显。普遍情况是语言贫乏, 知识面窄, 见解肤浅, 思维板滞。究其原因, 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 文化快餐的粗制滥造、媚俗文艺的泛滥流行, 致使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如阅读品味不高, 阅读能力低下, 阅读兴趣缺失, 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总之, 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审美能力尚未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新《大纲》的出台,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新教材的启用, 倡导着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倡导着教育中人文因素的挖掘, 倡导着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 为语文带来了新鲜气息, 为语文教育构预设了美好前景。

为了让语文教育走出尴尬的困境, 我赞同“以阅读教学为龙头带动整个语文教育是一个标本兼治的通途”这一认识。因为“阅读是未来教育的一块基石。阅读是语文之根, 阅读是学习之母, 阅读是教育之本, 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 才能生存, 才能发展”。法国画家安格尔说过:“要拜倒在美的面前去研究美!”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美的世界,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对美的作品产生浓厚兴趣。为此, 我将语文教材分专题进行了整合。

二、创设审美情境

语文阅读审美教育与情境和心境有关, 因此, 要培养审美能力, 就必然要创设一定审美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审美情境之中, 在学语文的特定环境中, 不知不觉地接受审美教育, 形成审美能力。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有二点:

1.“读”出诗词的壮美

壮美的景物高大雄伟、辽阔奔放、大气磅礴。从美学上讲, 壮美表现在外在方面, 高山大海, 狂涛巨浪, 风雪雷电, 长空丽日, 森林莽原, 本身就带有壮美的特点。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种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的多, 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曾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诗词中用相应的文笔来加以表现, 就显示出一种壮美的风格来。在诗词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词的这种壮美风格, 我的办法是“读”。可以分组读, 集体读;可以范读, 自由读;可以领读, 跟着录音读。要求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掌握诗词节奏的轻重缓急, 反复朗读, 抓住关键词语, 体会诗词描绘的意象, 通过想象和联想, 理解诗词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总之, 要读出诗词的诗味、品出诗词的诗情。

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这种壮美的风格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最为鲜明。在教授这一课的时候, 我让学生酝酿好感情, 放声朗读:“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通过各种形式的“读”, 把学生们带进了无穷的深秋境界, 使学生们看到了一幅立体的, 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 使学生们“读”出了一个革命者崇高心灵的美, 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赤心的怦然跳动, 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学生们得到了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熏陶, 汲取了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通过朗读, 让学生体会诗词包孕丰富和引人想象玩味的美感, 使他们得到极大的审美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那种崇高、那种威慑、那种昂扬奋进、那种激越壮阔, 充斥胸怀, 读得自豪, 读得过瘾。现代诗词这样, 古代诗词亦如此。

2.“画”出诗词的秀美

秀美的景物小巧妩媚, 纤细柔和, 清幽典雅。山泉小溪、春风明月、彩虹流霞, 花卉鱼虫、鸣禽竹树, 都具有秀美的特点。诗词中用相应的文笔来表现, 就显示出一种秀美的风格来。在诗词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略诗词的秀美风格, 我的办法是“画”。“画”的含意有多种:可以用语言讲述出来;可以用图画画出来;可以编织联想的彩衣, 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它的意境。

(1) 讲述

教师、学生均可讲述, 或个人讲、或分组相互讲。如讲到秦观的《鹊桥仙》, 词中织女华丽的锦衣, 牛郎如飞的步伐, 奇特神秘的鹊桥, 白浪翻滚的银河, 黑夜茫茫的夜晚, 相会时迫切欣慰的心情, 长久相爱的誓言……这些幽微纤柔、含蓄婉约的深层的秀美, 通过维妙维肖的讲述, 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可谓淡语皆有味, 浅语皆有致。

(2) 画图

无论是抒情的诗词, 还是叙事的诗词;无论是想象的诗词, 还是联想的诗词;无论是虚写还是实写, 都有一个意境。这些意境, 都可以用“画”表现出来。如柳永《雨霖铃》中的景物描写:“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当学到这首词的时候, 我让学生在读懂词中意境的基础上, 用图画把这首词的意境表现出来。

(3) 联想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 没有比联想更经常、更普遍、更大量的活动了。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在阅读中使用很广, 可以说没有联想就没有阅读和欣赏。如讲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我让学生们静静闭上眼睛去联想, 去感受作者厌恶官场、辞官归家、回归大自然的静心之美;去感受作者笔下幽雅恬适、清新自然的田园生活之美;去感受作者高洁脱俗、悠然自得的情思。联想为学生们提供了形象思维的巨大空间, 为学生们学习知识提供了畅达的通路。所以, 任何一篇秀美的诗词都是联想的精灵编织的绚丽彩衣。

总之, 壮美给人的感觉是崇高、是威慑、是昂扬振奋、是激越壮阔;秀美给人的感觉是温暖, 是轻松, 是陶醉, 是细腻, 它们从不同角度给人以美的享受, 具有更强的审美魅力。我用这种方法来教学这些诗词, 学生不但了解到作者写景的有情有序有法, 而且还领略了作品语言的美、意境的美。

三、尝试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是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是美的产生过程的深切体验。在审美创造过程中, 人们能得到特有的审美愉快和享受。要想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 必须引导学生走一条自觉自愿、持之以恒的实践之路。审美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

1. 阅读欣赏活动

以往的阅读欣赏满足于分段划层、落实“知识点”这些简单的物质层面上, 特别是文言文阅读教学, 教师激情盎然地讲解, 学生无可奈何地记录。结果是学生能回答字词问题了, 也能翻译了, 可是, 对整个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知之甚浅, 课文文学审美的魅力被另置一旁, 文章的美妙之处、精髓之处, 都无从领会, 最后导致提起文言怕文言, 背起文言恨文言的现象, 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篇章语言之美如简洁、凝练、生动、传神、形象而富表现力, 思想之美如深刻、睿智、灵动、富哲思理趣之妙, 是用翻译教学无法尽极其美的。在阅读教学中倡导“学习古文, 贵在会意”的精神, 注重诵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知体验, 这样, 学生更能在饶有趣味的学习中走进作品, 走近作者, 在文学的殿堂与思想的美餐中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

2. 创造活动

自由随笔可以作为主要的训练形式。写作时, 体裁题材不限, 可长可短, 可诗可文, 可议论可记叙;可以是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的评介赏析, 可以是对一个文段一个句子的品味咀嚼;可以是课文学习时意犹未尽的延展生发, 可以是对身边生活的精彩捕捉;可以是人情世态的窥探与思考, 时事热点的有心关注, 也可以是自我天地的心情写真。因为有阅读作保障, 学生的源泉不枯竭, 也因为阅读带来几许思考, 生活中就有丰富的素材可以入文。因此, 小小的随笔本, 唤醒了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命、对于世界的感觉, 他们自由驰骋, 尽情挥洒, 加上不定期的随笔精华交流, 学生的写作热情大增, 读与写交相辉映, 构成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还可以在审美教学中, 选好审美的话题。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 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尤其是古诗词, 短小精悍, 字字珠玑, 常常是一字惊人, 千锤百炼的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容, 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更是语言文字训练最丰厚的载体。教学中, 引导学生通过激情诵诗、领略诗韵、再现诗境、积累背诗, 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 以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效果。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尤其是那些推荐背诵的古诗词, 不仅内涵丰富,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而且短小精悍, 词句优美, 韵律和谐, 节奏性强, 易读易记, 特别适合中学生诵读。那么, 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 对于陶冶其情操, 培养审美能力, 提高文化素养, 显得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乏美, 而是缺乏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美, 要教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可以说生活的空间有多大, 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史学家劝人为真, 教育家劝人为善, 艺术家劝人为美。阅读审美教育要兼有三者之长, 既劝人为真, 也劝人为善, 更劝人为美。这应是我们所追求的在阅读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宗白华《美学散步》,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全脑教育课程ESP超感知能力 篇5

方法一,选择3张卡片分别让宝宝逐一看一遍,最好每一张都详细讲述,同时让家长也跟着一起看,请宝宝看着妈妈的眼睛选出妈妈喜欢的那张,妈妈确定是否正确。这个主要是心灵感应的训练。

方法二,取3种水果,分别让宝宝感受吃每种水果的感觉,然后把其中一种水果放在不透明的黑盒子里,请宝宝说出是哪种水果。这是透视力的训练。

方法三,把三种毛绒玩具分别介绍给宝宝,然后选择其中一个放在不透明的黑袋子里,宝宝伸手去摸里面的动物玩具,按照教师的要求选择出正确的动物。

参考书籍:

《儿童早期发展指导师职业培训教材》 《国家全脑教育培训教材》

语文教育课程能力管理 篇6

关键词:课程资源;探究能力;探究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而探究学习方式极好地体现了新课程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的理念,它是冲出传统教学的最好方式。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究能力的培养比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要更难操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整合课程资源,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探究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让探究推陈出新

学生乖巧听话固然好,但是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中有多少是这样的呢?固守前人的旧说、循规蹈矩的人已经不太适应时代的要求,相反头脑灵活的人才会有所突破。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要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焦虑感。学生在求知欲的驱动下,思维活动会情不自禁地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便为探究的有效进行作好了心理上的准备。

教师在探究学习中创设情境的导向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探究效果。好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活跃思维,让探究成为自觉的过程。只要适合学生的一切课程资源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内容。因为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

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去探究。如,学习了《莲》专题,学生对荷花有了许多的认识,但是你还能不能再为此专题增加些内容呢?有的学生了解到荷花在日本是一种不吉祥的花,一般只出现在葬礼上。再如,学习了《窗》这篇小说,认识了人性的美与丑之后,可以让学生探究一下自我,大胆地解剖自己人性方面的美与丑,像卢梭一样写一篇忏悔录,以此来点亮自己的心灯。另外,我也让学生尝试仿照学过的专题形式,自己设计专题,有的学生设计“爱心”专题,有的设计了“月亮”文化专题,都十分成功。

所以,一旦选择了恰当的教学资源,学生的求知欲就会像滔滔江水源源不断,探究便能如蛟龙戏水一样酣畅淋漓,一切是那样自然、自觉、游刃有余,时时处处有新招。

二、让探究八面来风

语文学习应是一个无比开放的系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和领会的范围将扩张。”教材无非是例子,由此延伸、展开,就能为我们打开探究学习的广阔天地,从而,探究学习也就触类旁通,八面来风。

探究学习如果仅限于课内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在文本的基础上渗透、领悟、创新、发散也是十分必要的。课后开展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全面辐射,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够增加学习的信息量,扩充学生的积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总之,信息社会呼唤信息课堂。如,学习了歌颂父爱的《背影》,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此类题材的文章,他们便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人类的父爱。又如,学习了《松鼠金龟子》一文,学生对金龟子的求爱方式十分感兴趣,生物世界本身就是奥妙无穷的,我就引导学生成立课题组,去研究动物的求爱方式。他们便趣味盎然地投入到研究中去了,还写出了一篇课题报告为《动物的爱情》,其中写到了蜘蛛舍命求爱的死亡爱情、以优美的舞姿求爱的海马那浪漫的爱情、胜者得婚,弱者孤单的海象那激烈的爱情。他们表示今后还会继续去寻找诸如此类的课题去研究去探索。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切身体会到了动物学家认真研究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让探究掷地有声

探究是由现象深入本质的一种学习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那么它就形同虚设,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利于探究学习取得实效。

当学生学习了一些被贬人物的诗文后,他们居然写出了《从爱国诗文中看贬谪诗人的情怀》的小论文。由此,班上又掀起了“走进古人”的读书热潮,这是我始料未及的,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当对某一问题学生产生分歧时,我便让学生展开辩论,辩论也是一种探究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练胆量、练口才、练思维,在辩论中有些问题才会逐渐明了。如,《国宝大熊猫》一文可以针对把熊猫送出国这一问题展开辩论,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挡,那场面会使人想起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辩的场面。

又如,在教学《老山界》时,有一位学生忽然问我:“老山界有没有开发?”我便神秘一笑。“没有开发,我们来开发一下老山界的旅游资源呢?”此语一出,四座沸然,学生都在眉飞色舞地说着自己的想法,课后他们通过查找各种资料,熟悉广西的民俗风情,结合课文中老山界发生的故事,因地制宜地开发了老山界。过后,我才告知他们的有些创意与现实不谋而合,这让他们着实高兴了一场。从这个探究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老山界的特点,也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对红军长征的这一段历史,对红军的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这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潜能是座金矿,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

语文教育课程能力管理 篇7

(一) 当前职校语文教学改革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在当前全国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的导引下, 多数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重心放在了如何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上, 关注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从学生自身角度看, 他们则希望能学一门技术在社会上立足, 认为学习语文对将来就业没有立竿见影的联系, 因而不重视, 甚至觉得可有可无。在当前这样的形势下, 文化课的改革进度大大落后, 更无从谈起语文的职教特征。

(二) 职校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脱离, 与职业能力脱钩

大多数学校对学生所学专业的差异性关注不足, 所有学习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同一种语文教材, 所有学习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语文教学计划 (包括课时安排等) 都是一样的。简而言之, 在职业学校, 涉及到语文教学, 对各专业来说就是“一刀切”。这样的教学模式是违反“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不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展开有指向性的、有目的性的教学, 那是对学生的“视而不见”, 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 这样的教学“副作用”也是相当大的。

试想我们如果能把学生所学的专业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能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 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 目前的语文教学怪现状或许可以被打破。

(三) 职校语文教学偏重人文性, 忽视工具性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 职校语文教学也应不断向前发展, 教法、学法不断更新、完善, 但总体上来说, 目前的教学仍然重在品味、鉴赏、感悟, 操作性、应用性不强, 特别是很难体现专业特点。职校学生很快就会步入社会, 如何将语文知识指向就业, 使知识迅速转化为技能, 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语文教学者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二、动漫语文课程开发的思路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明确要求“对接职业岗位实际要求, 构建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根本、理论实践一体化、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教学体系”。动漫语文正是依照这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来构建课程教学体系的。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 就是要将现行的语文教学从教材、教学目标到教学评价作一重新建构,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一) 以就业为导向, 语文学科与专业技能深度融合, 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一线的生产、服务、技术人员, 因此, 基础学科的教学也应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努力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在动漫语文的开发过程中, 我们尝试把动漫专业知识与语文学科知识融合, 利用语文学科的功能, 开展有专业特色的学习活动, 使这门课成为提高动漫专业学生语文素养和动漫专业知识的综合课程。由于该课程不同于一般的通用课程, 故建议在动漫专业二年级使用 (一年级可使用中职语文通用教材) 。

(二) 以能力为本位, 创设职业情景, 以做带学

在动漫语文的课程中, 加大了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教学时, 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各种职业情景, 通过开展与专业相关的语文活动,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语文知识, 提高专业技能。

(三) 以兴趣为入口, 激发学习热情, 挖掘潜能

动漫语文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终极关怀。该课程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及最终目的, 遵循教育心理学的一般规律, 以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为切入口,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空间,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基点, 激发出最大的学习热情, 抵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四) 以工作为目标, 产教融合, 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要与产业对接, 要为产业服务, 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 利用假期进行实习, 把工作中的问题带回课堂来研讨。有条件的学校可请企业知名人士、取得成功的毕业生回校介绍经验, 把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介绍给学生, 使课堂与社会接轨, 工学结合, 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三、动漫语文课程开发的过程与方法

(一) 紧扣动漫行业的行业需求

伴随着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的进一步成熟, 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必将更为广泛, 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既精通职业技能, 又具有创意、策划能力, 同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将会大受欢迎。我们对一些动漫专业的毕业生和动漫企业进行了调查, 反馈信息如表1所示。

1. 企业

第一层次要求:作为动漫专业的一线员工, 需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基本技能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第二层次要求:除精通动漫软件制作外, 还需具备原创、策划能力;第三层次要求:动漫管理人员应有市场调研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 满足客户的制作需求。

2. 毕业生

进入动漫制作行业后, 发觉文化积淀很重要, 动漫作品的创意、策划都依赖制作者的文化素质。如果没有厚重的文化知识储备, 无法创作高层次或大家喜闻乐见的动漫作品。

(二) 以工作岗位要求分解职业能力

动漫行业的经营范围为:制作、发行电视综艺、专题片、动画片;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电脑图文设计、制作。

行业的经营范围决定着该行业的员工工作内容和需要具备的能力。那么动漫行业的员工需具备哪些工作能力呢?

1. 语言交际能力

动漫行业属于文化行业, 要满足客户的产品要求, 需与客户展开大量的交流工作。文化产品从制作到成品, 期间需进行大量的修改工作, 因此要求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

2. 动画编剧能力

动漫行业员工的大多数工作时间要用在动漫制作上, 动漫制作不仅需要专业的制作技能, 更需要动漫作品的创意、构思、情节展开等剧本创作能力。一个好的动漫作品离不开一个好的题材、创意、构思等, 动画编剧能力决定着动漫作品的层次和水准。

3. 专题片解说词创作能力

动漫行业里一个很重要的业务就是制作电视综艺、专题片等, 其中片中的解说词是制片工作的灵魂。实际上, 解说词即为专题片的剧本, 故解说词的创作能力在制片工作中尤为关键。

4. 综合文化素质

动漫行业也是艺术文化行业, 动漫创作者其实也应该是文学创作者、文学爱好者。动漫艺术与文学艺术终究是分不开的。培养艺术气质, 积淀文化知识, 需要多多品读、感悟文学经典作品, 要善于挖掘中国文化, 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感悟能力及应用文写作能力。

(三) 围绕职业能力, 以模块为结构, 编写《动漫语文》校本实验教材

为使职校学生更好地步入动漫职场并获得良好的发展, 课题组以动漫专业为试点, 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我们借助模块教学的理念, 编写了《动漫语文》校本实验教材。模块 (module) 是一个外来词, 也可以译为组件, 原指功能独立、组合灵活的部件。在职业教育课程中使用“模块”这个概念多指有特定目标、相对独立又便于组合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学习单元,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掌握既定的学习目标。模块之间仍然存在着并列、组合、交叉等关系。模块相对独立, 目标指向明确, 通过每个模块的学习, 可以获得一项知识、技能或者能力;每个模块的内容以培养某种能力或技能为中心, 通过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加以强化。模块的组合是由职业活动目标的实现和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形成决定的。

在《动漫语文》校本实验教材中, 围绕该专业的职业能力, 我们拟设的模块如下:

(四) 动漫语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 运用模块教学理念实施有效教学

动漫语文的每一个模块都指向一组专业知识与技能, 在内容的编排与活动的展开方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每个模块学习之前, 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浏览该模块设置的活动, 将整个模块以“先行组织者”为先导 (这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重要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 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设计“组织者”的目的, 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 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以促进类属性学习。也就是说, 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给学习者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 使其更有效地学习材料, 暗示学生调动过往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作好准备) ,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展开活动。每个模块配置了五个环节:

●导言: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的简介, 创设学习情境。

●项目分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任务及要求,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子项目活动设计:依据子项目学习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多维度评价。

●结论:总结学到了什么。

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 使知识与能力同时得到提高。

2. 评价体系

在教学当中“评价”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功能不在于筛选和甄别, 而在于发展与促进。在动漫语文的课程中, 我们采取量表评价与有效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量表评价法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 并给出评价的等级, 在评价过程中, 评价者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有效教学的构成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教学环节的完整性, 教学评价的激励性, 教学状态的自主性, 教学氛围的和谐性, 教学探究的科学性, 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教学特色的艺术性。量表评价与有效教学评价相结合的目的在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教育、促进功能。

动漫语文课堂评价表设计如下:

(1) 学习者评价表。

(2) 教学者评价表。

有效的学习是积极的学习、主动的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关键是活动聚集人心, 趣味激活欲望, 使学生全员参与, 全程参与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主动探究。评价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学生能否主动学习, 教学目标能否全面达成。

四、几点补充说明

一是本实验教材只是一个尝试, 教师可以在理解和工学结合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二度开发”。通过对学习环境、学生态度等教学变量的控制, 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本课程的开发使用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它要时刻跟踪行业的需求, 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变化而作出相应改进, 才能使学校与社会顺利衔接过渡。

三是职校文化课教师有必要下企业锻炼。职校文化课教师肩负学生升学与就业的双重使命, 如果对专业知识一无所知, 对职业发展毫不敏感, 职校文化课将失去生命力。因此, 职校文化课的教师也应多创造机会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培训、考察、调研、实践。

摘要:随着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 导致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以职业学校动漫专业中的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为切入点,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从课程开发的思路、过程、方法、实施、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研究动漫语文课程的改革方案, 力图为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改革探路。

关键词:职业能力,动漫,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余祖光, 荀莉, 苏敏.关于文化基础课设置的有关问题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4) .

[2]曹琼.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改革现状及对策探讨[J].江苏教育, 2012 (18) .

新课程语文教学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篇8

在语文教学中, 利用文本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和联想的余地, 抓住其中的契机, 可以让学生兴趣大增。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 在这篇课文中,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春天的美景。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 我首先让学生找到文本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从修辞出发, 让学生体味其中之妙处。课后, 将课文中的修辞一一列出, 让学生运用相同的修辞方法来描绘自己心中的景物。出乎意料, 竟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师生共笔, 同尝写作苦乐, 培养学生的写作激情

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即使有了写作兴趣, 没有写作激情, 也写不好作文。犹如修房建屋, 有了基础 (兴趣) , 没有优质的材料 (激情) , 也建不出好的房子 (作文) 来。因此, 激情也是写作的关键。 (1) 师生同时写课堂作文, 互评作文, 培养学生的写作激情。在作文课堂中, 老师和学生一起写作文, 一起评改作文。以互评的形式 (生生互评, 师生互评) 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就感,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激情。 (2) 教师先行, 提升学生的写作激情。在“练笔” (日记、周记) 中, 教师在检查学生“练笔”情况之前先读自己的习作给学生听, 让学生在听中增添几分写作的激情, 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感染了。 (3) 学生互相阅读作文, 提高写作激情。每次检查学生作文之后, 鼓励学生相互阅读对方的作文, 增加阅读量, 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激情。 (4) 适时指导,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节气到了, 可以指导学生写写对节气的认识和了解等。

三、注重想象思维培养, 创设想象情境, 激发想象力

写作能力的真正提升离不开学生想象力的提升。因此, 想象思维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而创设想象情境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作文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呢? (1) 要注重想象场景或片断题材的选择, 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级的学生, 选择一些大多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经常遇到的喜闻乐见的片断来写作。 (2)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启发和引导, 场景或片断设定后, 要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相关的情境, 包括某个特定的细节动作、心理状态、语气、表情等。通过启发和引导, 让学生尽量把自己融入片断场景中, 拓展想象空间,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记下来。 (3) 要注重学生之间想象思维的相互启发, 采取现场模拟表演、相互交流讨论或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尽量把各自想象的情境都展现出来, 达到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 (4) 要注重把想象思维与学生课余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通过这种思维与实践的结合和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以文本结合实际, 巧设问题,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以文本知识为基础, 结合学生实际,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在《期行》一文的教学中, 我提出这样的问题:陈太丘的朋友已经下车拉元方, 元方却头也不回地进了门。结合课文内容, 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 对元方作一个简单的评析。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得出这样的答案———A生:“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不正确。因为父亲的朋友下车拉他, 说明父亲的朋友已经知道自己错了, 那么元方应该友好地接受他的道歉。”B生:“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不妥, 因为作为一个孩子, 你已经知道父亲的朋友没有礼貌了, 那么你应该是一个有礼貌、懂事的孩子。为什么又‘入门不顾’呢?所以, 我认为元方的做法不妥。”C生则说:“元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他‘入门不顾’主要是因为父亲的朋友骂父无理、没有礼貌。元方用这样的方法来惩罚他。”听了学生精彩而丰富的回答, 我满意地笑了说:“是啊, 同学们不愧是七年级的学生了, 掌握了不少知识。但是, 我们来看看文中的一句话———‘元方时年七岁。’这又说明了什么呢?”顿时, 学生明白过来了, 齐声说:“元方还小, 是儿童。”我接着又问:“作者在文末说元方‘入门不顾’合理吗?”学生笑了说:“可以。”我又追问:“为什么?”学生回答说:“这是为了体现儿童的心理和性格特点而写的。”到了这里, 我将文中的主题一转, 得出这样的题目:“同学们, 如果我们把文中的‘时年七岁’改成‘十二三矣’, 结尾又该如何写呢?请同学们用两三百字来补写一个结尾。”这样的“练笔”作业一安排, 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语文教育课程能力管理 篇9

孔子云:“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健全发展的基础,对个体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道德教育是教育中不可忽视而且应当加倍重视的环节。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他人教育转向自我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而德育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力抓手。

德育活动课程是活动课程的一部分。 活动课程是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1]它立足于学生的兴趣、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切体验,开发其潜在能力,发展其个性。 德育活动课程是“ 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 通过活动的形式,以学生的经验、生活、劳动、社区等活动为德育内容,旨在增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改善其道德生活而实施的德育课程”[2]。 其主要形式是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和情感体验,如班团体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德育活动课程与德育学科课程相并列、互为补充,共同组成学校德育课程。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规定, 德育活动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应占有相当的位置。[2]在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 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 中也阐述了德育活动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

自我教育是与他人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是人作为主体将自己视作教育对象进行的教育,即自己教育自己。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就教育而言,他人教育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外因,而自我教育是促进个体转变的内因,只有内外因有机结合,个体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3]在道德习得、道德践行过程中,内因即自我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唤醒其道德意识、激发其内在动力机制、 协调其与外界平衡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自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个体,在面对纷杂的道德问题时,才能做出正确的取舍、调整,进而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道德问题。

二、 德育活动中学生自我教育发生的内在机制

当代教育家张楚廷指出:“ 社会能够对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只是推动,而主动的是人。 ”[4]人具有自我教育的潜在性,如何在德育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这一潜在性是教育者关注的重点,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德育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而德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

1.德育活动让学生认识自我

自我教育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对自身发展提出一定的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及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 主体的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开端,要完成自我教育就必须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由于人自身往往缺乏一个反观自身的视点,我们并不能单凭自我意识对自身的直观来认识自身, 而必须经由中介的迂回。[5]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自我认识,是以实践活动为中介,在与他人交往中发生的。 在这一过程中,德育活动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将自己已有的道德认知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作用于对象之中,以作用对象对自己行为所做出的客观反馈为镜直观自己、 认识自我。 德育活动过程中凝聚着学生的认知、 情感、意志、能力等,展示着学生的自我本质、特性,让学生通过作用对象来认识自我。 道德教育中如果没有活动, 无法使概念的道德存在转化为行为的道德存在,也就无法实现道德教育中的自我认识。

2.德育活动让学生反思自我

道德教育是在活动中实现的,活动像一面镜子让学生照映、审视着自我。 当教育主体借用外在“ 环境之镜”来映照、审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来教育自己时, 自我就产生了本体自我与映像自我的二重化。[6]人自身作为自己审视的对象时,是本体自我的体现,即自我对象化,而主体在所从事的活动中看到了自我,这便形成了映像自我,即对象自我化。 学生通过作用对象在照映、 审视自我的过程中,进行着自我反思。 在自我对象化和对象自我化的转变中,伴随着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生将自我看做教育对象进行反思时,遇到不协调一致的因素,会自觉地与认识环节相结合,并反馈到认识环节,重新进行认识。

3.德育活动让学生内化道德认知、平衡自我

德育活动让学生将形成的新的道德认知经过顺应、平衡,内化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了自己的道德图式,从一种道德状态过渡到更高的道德状态。 孔子也非常重视道德的内化,他认为只有自我努力才是提高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 他要求学生克己内省,“ 不怨天,不尤人”,并强调:“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的德育思想告诉我们: 外在的律令只有通过内在的认同,才能说是道德自觉。[7]而这里的道德认同不只是表面的认同,应该是内化为自己原有道德认知结构中的认同,而德育是基于这种道德认同的基础上的。 在平衡、内化过程中,学生将认同的外在道德观内化于自己已有的道德认知结构中,而不予认同的则重新反馈到认识与反思环节。 如此,学生在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协调、平衡过程中,完成道德内化,形成自我的道德观。

4.德育活动让学生将道德观念外现于德行

德育活动让学生形成内化的自我道德观念,最终的归宿点是让学生践行道德,通过外显的德行表现德性。 只有在德行或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性。[8]德育活动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和学生发展规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具体行为运用道德认知、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辨析能力和解决多种真实复杂的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 在与他人交互过程中, 学生履行社会、集体提出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同时自身也会产生遵循道德原则和协调个人行为的需要,这一过程便伴随着学生的自我教育。

5.德育活动让学生进行德行反馈并形成新的认知

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将形成的道德观念进行选择、平衡,内化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丰富自己的道德图式,最终是以德行体现出来。 而德行并不是终结,这一德行最终又反馈到学生的认知中, 让学生进行新的认识、反思、协调和平衡自我,这一过程即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这样的自我教育又会成为下一次道德活动的起点, 并在下一次道德活动中螺旋式上升。 由此,德育活动促成了学生自我教育的发生、发展, 学生的自我教育也使德育活动的开展更加有意义, 最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由此, 德育活动过程中学生自我教育的发生、 发展如图所示。

三、 如何在德育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如前所述,德育活动与学生自我教育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前者能够促进后者的发生、发展。 但 “ 能够” 只表明德育活动具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发生、发展的潜质,而“ 潜质”并不代表这种促进会必然发生。 要想让德育活动的这一潜质发挥出来,对其所附着的载体———德育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会有一些要求。 德育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应注意以下方面。

1. 围绕学生兴趣需要设置并实施德育活动课程,激发其自我教育内在动力

兴趣、需要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德育活动课程的设置要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围绕学生的兴趣、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设置的德育活动符合学生的需要、兴趣,才可能使内部动机转化为外显行为中的有效动力。 兴趣就是自我和某一对象的主动的认同, 学生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程度越高,越容易激发其内部动机。[9]德育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动机和体验为核心的活动,弥补了普通道德教育的不足。 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设置并实施的德育活动课程,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机制,使“ 外部要求”转化为内部需要,才能最大限度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整合德育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没有一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学到所有的知识。 德育活动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将所有的德育知识教授给学生,需要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 在德育活动开展中,一方面注重德育活动课程与德育学科课程的整合,鼓励学生将学科德育课程中所习得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运用于道德实践活动之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另一方面,活动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没有一类活动只涉及道德而无关其他学科,德育活动课程应该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整合,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认知、情感的培养离不开其他学科课程的配合,如语文课程中传递的道德情感,历史课程中传承的道德文化。

3.通过德育活动课程生活化,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社会生活是学生道德认知的源泉,只有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道德冲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体悟, 学生的道德认知才能充分内化,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通过德行体现出来,循序渐进地提高其道德水平。 杜威有名的“ 教育即生活”这一论断便阐明了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认为“ 教育在它最广的意义上就是这种社会生活的延续”[9]。 道德教育最终要回归生活,个体的存在离不开实际生活,这也是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 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而搞形式主义。 传统的灌输式道德教育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大量道德理论,而课下践行的很少。 德育活动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道德情境、道德冲突,在与他人进行交往过程中,把认知结构中的道德观念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将道德观念运用于实际生活并在实践中强化道德行为,真正实现了道德教育“ 知行统一”的最终目标。

语文教育课程能力管理 篇10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精神生活的幼年阶段,其亟须正确的思想熏陶与文化浸润。但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多地追求成绩、 强调教材、缺乏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一些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丧失了兴趣,同时也对语文教育的实效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以学生为本”,培养阅读兴趣

受小学生年龄、心理因素影响,其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 往往会对语文教师产生较多的依赖;而语文教师的一言一行均会对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言行一致,课堂中积极鼓励小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以进一步发挥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语文教师还应侧重对学生科学阅读方法的培养,使之可以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 《草船借箭》一文时,语文教师则可以让小学生先自己阅读,再从课文中找出诸葛亮神机妙算体现在何处,并讨论为什么会“借箭”成功。学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天气算得准”“鲁肃会借船给诸葛亮”“曹操多疑,不敢出兵”等等。此时,语文教师可以适时对课文进行讲解,并在课堂讲解结束前,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进行总结,以激发小学生对诸葛亮这个人物产生兴趣;然后,教师再鼓励小学生自己去阅读《三国演义》或诸葛亮的相关书籍、故事等。结果,这平常、简单的语文课却激发了小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这也成为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切入点。

二、以阅读课为基础,实施个性化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也对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每周创设两节左右的阅读课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大纲规定课内外阅读,并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更适合其年龄段的阅读文本。与此同时, 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以及自我情感体验,进而加深理解和体验阅读文本中的内涵,使之有所感悟与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在阅读中享受更多的审美乐趣。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大胆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阅读、发展平台,积极鼓励小学生进行自由式阅读,通过开展诵读、略读、精读以及笔读等形式对所阅读的文本提出不同的看法、感受,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独立思考、自主思维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时,还可以鼓励小学生大胆说出或写出自己的想法与内心真实的情感,进而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其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面

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整体语文素质、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也是为小学生打好人生底色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有机地结合教学大纲和个性化阅读来进一步通过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来扩大其阅读面,让学生既可以徜徉于人文、激情的课外阅读之中,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感受到更多的社会人文。如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年龄、喜好等来帮助学生选择、推荐一些文本进行阅读,进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围绕不同的年级、不同的阅读要求,为学生合理布置相应的读后感等,以进一步提升其对本文的理解与体验。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对其的阅读方法加以指导,并对其阅读感受、体验进行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等来进一步提升、强化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这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引导、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自由思维、自由创造的天性。如学生在阅读 《武松打虎》后,可以让学生设想“武松打虎后的故事发展”“武松打虎不成功的结局”等等,进而引导、培养学生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对《水浒传》进行深度的、感兴趣的阅读,使阅读成为培养小学生积极思考、创新思维的原动力。

语文教育课程能力管理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增强;实践能力从2001年开始,我国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开始进行,到2005年秋,新课程改革结束,新课程在试点地区全面开展,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主旨,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旨在培养初中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其中培养初中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正确解读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实践能力

通常我们一提到实践能力就是指进行课外活动的能力,在说到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时候,也很容易想到语文实践能力就是指培养初中生进行课外活动的能力,但是,这其实是对语文教学中实践能力的不正确的理解。语文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语文实践能力不仅仅是指进行课外活动,而将课本上练习题、课堂语文实践等丢到一旁,语文实践能力包括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的听、说、读、写的练习,早读课上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朗读和背诵。初中语文教科书上的课后练习思考题,还包括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切以提高初中生学习语文能力为目的的活动。因此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可以从以上多个角度进行。

在听的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理解听的内容,学会快速地从听的内容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说的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两方面训练,一是阐述式的或演讲式的单人说,二是双向或多向对话交流中的对话说,前者要注意围绕主题思路清晰地说,后者则还要考虑配合原则、礼貌原则等;在读的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广度上要求读得多,深度上要求读到深,理解得深;在写的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学会把心中所想转化为书面文字。

二、有针对性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都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初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将自己学到的教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应当一味地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死板地讲解,还应该结合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对初中生进行一定的课外知识的讲解,并且鼓励学生在课上多举手回答问题,表达自己观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结合教材进行语文教学,在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注重初中生实践能力的强化训练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当中,对语文教学中初中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这里的实践能力是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其中语言表达能力是其他各项能力的基础,逻辑思维能力是关键。語言表达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情感思维的的一项综合能力,逻辑思维逻辑能力是指 初中生通过一种自然的可掌握的规律来思考事情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训练主要是指对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逻辑能力的训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以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教学重点,不断地加强对初中生实践能力的强化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

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仅仅依靠课本上的内容是不够的,语文教师还应当多多举办课堂活动。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举办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去;通过情景教学,模拟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让学生亲身实践,思考该怎样的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是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果说学校是一个小的活动圈子的话,那么社会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圈子,在学校里只有教师、学生,在社会上就不一样了,鼓励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参加实战演习的一种形式。在社会大舞台上,学生可以通过与多种多样的人进行交流,学习到不同的语言表达技巧,从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知识系统和实践系统是相互依存共同作用的,传统的初中语文教材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知识系统,所以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传统的观点认为语文教学中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对初中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语文是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的一门学科,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引导、帮助学生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培训,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实践中发现语文的乐趣,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参考文献:

[1]雷良启,于英媛.吸收党带语言学的适用理论.构造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言语知识体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胡晓.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设—中学语文高层论坛暨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29届年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0.(2).

[3] 刘丽.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策略之初探.[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8):167.

[4] 吕晓莅.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路及对策探索[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3):199.

语文教育课程能力管理 篇12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能力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有智力因素, 也有非智力因素。由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等组成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疏导, 在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等的同时, 预防学生学习的不良心理, 使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自觉检查自己的阅读行为, 不断地把有关学习的变量和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对照、检查、评估阅读方法的有效度, 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 并采取补救措施。下面就阐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一些措施。

一、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内学习方式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就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技能等方面和谐发展。因此, 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 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它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学习方式, 更能发展人的个性, 体现人文关怀。

所谓自主学习, 就是“自我导向, 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有以下的特征:学习者参与制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 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中有情感投入, 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支持, 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 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所谓合作学习, 就是指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 共同完成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特征是:成员“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 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期望所有的学生能有效地沟通, 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 寻求提高活动有效性的途径”。

所谓探究式学习, 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并借助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 发展情感与态度, 特别是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自主、合作、探究,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是主人。学习过程就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对新的知识进行加工、理解、提炼, 从而自主地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 借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阅读, 形成独到的见解, 并通过交流学习体会表达个性阅读的收获, 展示个性的思想。

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小说阅读教学, 有设定目标、自主阅读、鉴赏品味、交流研讨、扩展延伸、经验总结这样几个环节, 各环节之间紧密联系, 把感知和鉴赏讨论结合在一起;全体学生参与了整个学习活动, 查资料、做记录、分析鉴赏、讨论与交流, 亲自体会发现的快乐;在探讨的过程中, 认识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把握了小说的三要素及鉴赏方法, 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教学中, 我们发现, 当学生把个性的思想表达出来和大家交流的时候, 他个人所受到的教育是教师永远也给不了的。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对学生个体生命、思想、行为的尊重, 为个体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更深广的意义, 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充满人文性的教学。

二、优化课堂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学, 不仅仅是“教师教, 学生学”, 而应当是“教师教——学生学”, 是师生双方的协同活动。通过这种活动,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 发展智力和体力, 培养道德品质和世界观, 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课堂阅读教学在学生学习系统知识的同时, 还要做到整体素质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双向交叉点中去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最佳结合点, 从教育科学和学习科学的高层面去探求教与学两大行为的最佳协调点, 从师生合作与教学媒体传输的运行机制中来研讨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的最佳融合点, 从课堂的空间和时间的统筹把握中, 来谋划针对性和效益的最佳平衡点。”

1. 师生和谐相处, 相互促进原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者和学者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是主导,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善于引导学生,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越高, 教学效果就越好, 教学质量也就越高。所以, 在课堂上, 在师生交往中, 教师要摆正主体与主导的师生关系,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灵活巧妙地组织教学, 设计提问,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使教学效果更加优化。

2. 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原则。

巴班斯基曾说过:“如果没有学生积极的、自觉的学习, 怎么教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使课堂阅读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 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 可以发挥全部才能的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 如果兴趣低或无兴趣, 他的才能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所以说, 阅读兴趣的有无会直接影响阅读的过程和结果。而民主、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 积极动脑思考, 自由畅谈, 并从中获得成功体验。这样才能激发强烈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 营造宽松环境, 愉快学习原则。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给他们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多元的精神空间。在课堂上, 要作到使师生的情感始终处于一种最佳的和谐状态, 教师就要注意在授课过程中, 把情感因素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 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 兴趣盎然地参与阅读活动, 并“不失事机地把这种最初发生的愉快情感和认知兴趣引导到热情而紧张的追求知识, 探求真理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正确方向上去”。同时师生之间要崇尚教学民主, 相互信任, 沟通心灵, 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只有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相互尊重, 相互信任, 相互理解, 才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展露;只有在课堂上形成浓厚的民主气氛,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习, 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

三、改变评价模式, 在阅读中帮助学生树立批判意识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储备、能力构成的考查, 且一份试卷中这两方面在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养成中的比重较小, 很难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考试要求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答案, 对于语文学习, 尤其是阅读很难使学生发挥自己阅读的主动性、创造性, 对自己不愿苟同的观点也迫于应试的压力而勉强同意, 从而失去了质疑文本、质疑教参、质疑教师的批判性。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改变评价模式, 将单一的答案式阅读趋向于多元化解读, 只要能言之有理, 自圆其说。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树立一种批判意识, 不人云亦云, 在阅读中读出个性。当然, 多元解读一定要围绕文本, 从文本中生发, 而不是无中生有, 苏轼说:“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学生不是机器,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个性, 我们不能也不可能用一个模具复制他们, 所以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势在必行, 也只有真正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才能调动他们的潜能, 使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亮丽的风景线!

上一篇:文学讲座下一篇: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