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管理(精选12篇)
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管理 篇1
前阶段爆炒一则网料——一个60后父亲与自己的80后孩子谈论新旧教育制度的本质性比较问题。当孩子羡慕地说:如果也能像父亲那样, 通过高考毕业后能分配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 那该多轻松啊!而父亲则说:孩子, 你们不会知道。在今天的时候, 你们可以跨专业好好就业, 或许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就一番事业, 至少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以此来充分地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而我们则是不可能这样的。透过对话我们不难发现, 能力与素养对人们一生的发展是何等重要啊!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与体会, 试从以下四个方面粗浅阐述——在讲求生本素养目标下, 如何才能生动有效地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并以此期盼获得抛砖引玉之论。
一、尊重学习主体地位, 努力让教学关系活泛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增加, 到了高中阶段, 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相对成熟, 他们对学习的环境、要求以及自觉意识与以前相比大有不同, 这就需要执教者必须潜心研究和注重把握此类特点, 努力创设有利于教学关系趋向统一的和谐氛围, 以不断赢得最大的合力效应。首先, 要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基调, 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应努力废除“讲读”而积极倡导“议读”模式;要珍视学生的个体阅读感悟, 而切不可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强行压制或者“人为规范”他们, 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其次, 要坚持激励性的学生评价机制和学习评价机制, 尤其对那些成绩落后、基础薄弱、能力不强和学习品质较差的学生, 更要从关心和保护的角度出发, 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学习信心为手段, 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心理现象。再次, 努力以良师益友的态势出现在学生面前, 对他们的一切要本着宽容气度进行有效地教化和引导, 而不能动辄作出否定性的批评、指责甚至惩罚。实践证明, 影响教学的情感因素除了教学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能充分发挥亲师信道作用。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努力让教学情境活泛起来
我们并不否认传统教学模式固然有自身的优势和长处, 但是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教学手段, 却更能以其独特的先进功能发挥无可比拟的重要辅助作用, 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活力支撑。例如, 在关于《江南的冬景》一文教学中, 由于学生对江南冬景缺乏一定的生活体验, 虽说他们借助教学挂图和文字描述对课文内容能够有所感知, 但是难以在内心产生强烈的情感应和, 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笔者不是开门见山地进入教学程序, 而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 直观演示了一段江南美丽冬景的动态影视画面, 并播放与之相适宜的媒体音乐, 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观赏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使得课堂教学很快达到了和谐而热烈的状态。先声夺人的情境势必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两相比较, 孰优孰劣, 自是不言而明。
三、优化教学方法手段, 努力让学习过程活泛起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在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 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励和鼓舞他们自觉投入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之中, 努力增强教学互动性, 以充分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例如, 在阶段性复习教学中, 执教者可以事先设计一些主要内容的提纲挈领, 让学生客串教师角色, 对某一方面或某种类型的语文内容开展反串教学, 从中获取“以生教生、以学促学”的良好实效。
四、构建立体教学空间, 努力让课程实践活泛起来
有人说过:过去语文书是学生的世界, 而今要努力把世界变为学生们的语文书。尤其对于身心成熟、能力具备的高中生来说,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和知行统一显得既十分重要又非常必要。一方面是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 有效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和部分学生未能满足的学习需求, 一方面又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获得进一步的深化, 以逐步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和素养。比较可行的语文课外活动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探讨类。如在教学《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之后, 引导学生通过课后的口头辩讨和群体交流, 使得道理越辨越明、信心越变越强。二是知识类。如修辞学用探究小组、语法学用探究小组、文言文学用探究小组等形式活动, 对高中学用语文知识有百利而无一害。三是阅读类。如组织古文典籍阅读兴趣小组、课外各类知识阅读互补兴趣小组等。四是写作类。如组织高中生长期进行习作创新评比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举办文学社团, 开办校园刊物等。
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管理 篇2
论文摘要:语文,我们母语教育的支柱学科。其教学现状不理想的状态却让人无法释怀,究其根源,语文课堂教学大而空问题不容忽视。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手段时髦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等问题,其实都是与教师未能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关。因此,把握准教学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重要保证。强调树立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学目标的概念、功能及制定的原则入手,强化目标意识,谈了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设置方法等问题,强调了树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 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状态的预先设定,是引领教师推进教学的行灯,是影响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仍常常被忽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首先和有些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不明、不简、不适等有关。更有甚者,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根本没有目标可言,天马行空,任其发挥。由于失去了教学目标的约束,一部分教师的公开课上得自由而散漫,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背后彰显出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既与部分教师错误的思想观念有关,更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误解有关。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语文教学瓶颈的基点在于准确把握并制定有效地教学目标。
一、强化目标意识,理性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怎么创新,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是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具体地说,它有以下五大功能:
1、导向功能
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导出有效地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所以,教学目标可以被看做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
2、控制功能
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对教学活动起着控制作用。它作为一种约束力量,把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和学生各个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已定目标而共同奋斗。
3.激励作用
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在教学活动中,要想使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教师就应当在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4、中介功能
教学目标的中介功能,还表现为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联结点。教学活动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式、手段及教师和学生等各个因素构成的动态过程。各个因素发生关系,主要通过教学目标。这是因为,正是教学目标才使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功能系统,并使各个因素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发挥各自的作用;某种教材之所以可用,某种技术手段之所以可用,是因为他们能够为实现已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可以说,正是有了教学目标,才使教学活动的其他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教学系统并使之有效地运行。
5.评价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既是师生双方进行教学双边活动的依据、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评定学生学习结果是否达到特定标准的客观依据,还是衡量教师教学成果的客观尺度。评价语文教学质量的测评体系以教学目标体系为客观依据,就能避免语文考核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教学评价科学化。
(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遵循五条原则:
1、科学化原则
编制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必须要符合语文学科的性质,还要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科总目标、不同学段的阶段目标的要求,并使其在每一个具体目标中得到体现。
2、系统化原则
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按照单元、分阶段、分学期、分年级的语文知识内容和能力训练的体系,使每篇课文、每次作文、每个单元、每册教材的教学目标都形成一个有机的结构,使众多的课时教学目标有层次地实现语文学科的总目标。
3、具体化原则
课堂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具体化、细节化,对教学内容覆盖面要大。应把语文目标体系中规定的每一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分解化为每一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4、行为化原则
制定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到目标描述的行为化。在语文学科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来体现的,是可用语言来表现的,一般应是
5、动态化原则
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双方都不能静止地束缚在教学目标的模式中,使个性得不到施展。教学中,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特长,学生的认知水平,对预设的教学目标作必要补充、调整,使教学目标得以完善,所以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应留有余地,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为好。可观察到的。运用行为描述形式来编制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表现。
二、研读新课标,理清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
1.整合“三个维度”,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标尺
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三个方面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新课标强调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过程中就应力求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一是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作出安排,做好引导;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协调“三个关系”,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特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正确地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首先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隐性与外显性。由语文学科性质所决定,语文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的内隐性和外显性。当然,教学目标的内隐与外显都是相对的,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不能为了使教学目标便于交流、测量与观测,而过分强调行为化目标的价值,也不能为了强调情感体验等内隐目标的重要,而排斥行为目标的价值。其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收敛性与开放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越是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达成;越是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和情感发展目标,达成周期越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要具体、明确,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些目标允许在较长的时间内达成。再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预期性目标与非预期性目标的关系,不失时机地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任何教育机遇。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设置课堂教学目标
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为我们准确把握和设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提供了新思路。教学目标的确立,至少包括两个问题:一是解读教材,二是目标的具体设置。
第一,教材解读是设置目标和整合内容的基础,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完成与编者的对话,备课(教学设计)首先应在这方面花大力气。
解读教材的基本策略是“多维对话”(与文本、与学生、与同伴、与编者、与自我等)这些对话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限于篇幅,本文只对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作简单阐述。,1、与文本对话,就是我们常说的“研读教材”(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参、相关资源等),主要是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行文思路、相关特色等。在多方收集教材反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做到透彻理解课文,才能获得对课文的深层次感受。而深刻与否,则在很大程度上与对价值取向的把握有关。用当代的哲学观念、时代精神重新诠释课文的价值取向是有效操作的基本要求。以国标本苏教版教材《金子》一课为例,如果我们对教材的解读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勤劳能致富”的 价值取向,在当代的视野中似乎说服力不强。自古以来,例如中国千百万农民不可谓不勤劳,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致富。看来,勤劳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光有勤劳还是不够的。课文中主人公彼得之所以能致富(终于找到“金子”),在于其冒险精神、创业精神以及创新意识,这些精神品质恰恰是当代中国崛起所必需的。因此,如果我们对该篇课文作这样的挖掘,就是符合当代哲学观念、时代精神的。
2、与编者对话是准确把握课文宗旨的重要方法,这是我们过去常常忽视的环节。
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在被创作出来之初,并不是为学生阅读而写的。而这些文章一旦进入“教科书系统“,就会多多少少的被加以改造,以适应学生阅读需要在小学语文中更是如此。并且,供学生阅读的”文本“在教科书的某一生态中(同一篇课文可以放入不同的单元)与在其他生态有不同的定位。而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无形之手”在操控,这就是教科书的编者。因此,与编者对话揣摩编者意图就成了我们一线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例如,《小壁虎借尾巴》虽然采用了循环往复的结构,有一定的情节,读起来十分顺口,因而学生学起来很感兴趣。但如果我们只重视情节而忽视其他,那么,我们的教学只会停留在“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 巴”“小壁虎问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妈妈怎样教育它 ”这一层面上,这样的教学就是失败的。从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看,是要通过这样一则趣味童话,告诉读者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形状、特点和作用。所以,我们除了教给学生这些知识外,还应有机的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善于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从学生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认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将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在一起,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不同个体对文本的解读是不同的,教师不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跟文本对话,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新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一方面去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我们的课时目标考虑较多的是教参,是考试的内容,是课文的内容,对教学对象考虑得少,对教学的导向性考虑得少,对教学方式考虑得少。过分的依赖教参限制了老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求知欲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思维的张力,活跃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朝着高效快速的方向发展。
4.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要切实可行,强调可操作性。
就目前的课堂教学状况看,目标的可实施性存在着问题,教学目标或流于肤浅,或过于繁杂,或目标与内容脱节。每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中,要做到有效教学,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明确集中,防止目标过于分散,要善于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解决好一两个问题。这样才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可实施性还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可检验性和可操作性上,否则教学只能是空对空,谈不上效果。
第二,有效地教学目标的具体设置至少有两点要求。
1、要体现目标的三个维度,更要突出语文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要了解小学阶段课程的总目标,熟悉本学段教学目标。在制定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应依据本年段教学目标,想着上个年段教学目标,以便逐渐落实本年段目标,朝着更高年段目标前进,这样才能较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小学语文要唱好“八字经”:识(识字)、书(写字)、读(阅读)、记(积累)、说(口语交际)、写(习作)、法(学习方法)、习(学习习惯)。要强化语言学习,落实能力、方法、习惯的培养。
就一节课而言,我们比较赞同“简单语文”的观点,即简化头绪,目标单纯,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写。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2、要提出“三维”整合的、简而明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有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期中课时目标是最基础的教学目标。实践中,课文目标的设定常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三维割裂,机械地把教学目标分成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未把三维目标进行整合;二是目标泛化,以诸如“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之类缺乏针对性的目标来代替具体的目标。目标的设定,应全面观照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先根据特定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把握教学中“应该教学些什么”,进而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兴趣确定实际教学“需要教些什么”,是特定的教学目标只适应于特定的课题、特定的学生。
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整体思考。既要考虑目标在“三个维度”上的达成度,又要着重思考在语文训练上让学生得到什么,还要想好实现目标的方法、策略。有位老师就《荷花》一课,提出以下教学目标:(1)识字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了解词义,正确书写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美的情境,用朗读表达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3)从感悟作家笔下对荷花的特点中,了解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描写景物的方法。上述教学目标,重视了识字学词——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学词是中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找准了语言训练点——有感情的朗读,读中悟写、学写,既有明确的“三维”目标,又有对学习行为的描述——“在读中感受美的情境,用朗读表达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感悟作家笔下对荷花的特点中,了解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描写景物的方法。”比较适当,切实可行。
又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考虑到这是一篇韵文,教学方式应以诵读为主;学生处于第一学段,应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学生即将进入第二学段,且学生语文能力较强,在字词的理解上课渗透一些“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要求;课文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应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探究和生活实践,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基于以上考虑,制定出三个具体的目标:(1)认识“植、粗”等14个生字,会写“已、准”等8个生字,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植物妈妈、孩子、降落伞、铠甲、挂住、观察”等词语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2)借助图像、实物进行阅读,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丰富语言积累。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 篇3
【关键词】工具性 语文学科 语文素养
只要深入语文教学的课堂,我们仍会有这样的困惑——语文学科教学到底该怎样进行?
目前的语文课堂,已悄然分化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传统型的教学,这类教师仍然特别重视知识的传授,尤其偏爱口耳相传,甚至是一味的灌输。拿到文章,还是掌握字词,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之后是课文“细嚼慢咽”式地条分缕析,最后是归纳中心主旨,小结写作特色。有些老师甚至将教参上的东西全盘搬进课堂,搬上黑板,再强迫学生搬进笔记。这种方式将语文教育的目标仍定位在认知上,它忽视方法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另一个阵营的老师很看重课堂的活泼生动氛围,他们善于组织讨论,善于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善于抓住文中的一句话组织起一节课的大讨论,并且喜好运用多媒体技术。这类教师是课改的生力军,敢于实践,敢于探索,敢于运用新的学习方式,并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但这类老师的弊端在于忽视了语文学科最本质、最基本的功能——工具性的特点。
我们到底该将语文课上成什么样子?我们上的一节节语文课又将教给学生什么呢?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我们更要清醒地把握自己的教学目标,做到教学有目标,育人有方向。那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语文教育目标观呢?笔者以为:
首先,要将语文课定位为语文技能教育课,关注语文的工具性
听说读写、双基训练在当今不仅不可偏废,还需更加重视。我们要将语文还原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个认识上。既然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要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使他们会听善听,会说能说,会读乐读,会写善写。让他们尽快地、尽可能地掌握好语文这个不可或缺的听说读写的工具,交际与交流的工具,从而给孩子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辈子都有用的基础。因此,在思想上,应该十分明确,语文知识是必要的。如果否定知識,语文课程便不复存在。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的正确方法。语文课要学好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的知识,以及词句段篇理解等基础性的知识,还要有听说读写的策略性知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知识,再就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所需要的知识等等。知识获取的手段,也不应该是教师的一味灌输,而应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
其次,努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人文品质
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它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青少年一生的发展打好“精神底色”的功能。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因此应该是有情感的、有生命的。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使他们在生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一句话,语文课应担负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责任。我们的语文应该是人文性的语文教育。语文课对学生的性格、情操、品德的形成作用在任何学科之上。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中所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语文课除了教给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语文基本能力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看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宜帮助学生体验人类的诚实、善良、尊严、虔敬、悲悯、爱与尊重、理性与诗性等情感,并依赖这些对一切的假恶丑进行审视、批判、否定,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
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那些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材料,也宜将语文课堂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打通,与学生的课外学习、阅读打通,让学生从极为丰富的书本世界与生活空间中去感受浓浓的人文气息。
不管是哪一波改革,不管是哪一类教材,不管是过去也不管是新课程背景下的现在,千变万变不能改变语文教育的根本。我们完全有义务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给了学生终生发展所需的语文基础知识与能力,而且更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世界。说到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我们语文课所必须追求的永恒的教育目标,永远不过时,二者不可偏废。唯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能最终落实到一个根本点——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目标探究 篇4
1. 多趣性。
由于内心需求获得满足而感到有兴趣、有意思,但还不清楚为什么,这叫乐趣;因为乐趣产生爱好,进而追求某种价值目标,叫志趣;由于领悟了作品的意义价值,在学习中形成个性化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个性品格,这叫理趣。理趣是语文教学目标的终极化目标,志趣是发展性目标,乐趣是基本目标。三者的实现渗透于三维目标之中,并不是独立的。正如一首古诗,学生读不懂,如何产生学习乐趣,更不会学习诗人渗透在诗中的价值理念。因此,教师应注意文本的选择,只有好的文本才会让人产生学习的乐趣,但要使学生有“志”于此,还必须注重鉴赏技能和方法的辅导,此时不妨以“师”为主。讨论作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既是知识技能目标的要求,也是情感和价值目标的要求,此时不妨以“生”为主,当学生的价值体系和作品价值体系产生“交集”时,理趣便“萌蘖”了。
2. 多向性。
传统语文教学目标多为知识、技能、方法等单一的学习目标,教师总结了许多知识点和鉴赏方法,学生则实行“拿来主义”,结果往往是囫囵吞枣,答案千篇一律。多向性是指语文目标的确立必须是多维的,眼光既要着眼于现实教学,又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成长。语文教学目标多向性的确立,目的是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熠熠闪光。因此,语文多向性教学目标的提出旨在倡导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主体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1)主体性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和情趣(乐趣、志趣、理趣),树立积极主动、独立体验、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自我体验、自我调试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促进其自主发展。
(2)探究性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情趣、态度和习惯。教师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应该是互动的,不是“闭门造车”。探究互动可以从多角度、多样式、多时空等方面进行,多元化的互动既可体现科学研究的精神,又可体现语文学科综合创新的发展特质。
(3)体验性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品味、自我调试、自我领悟。引导学生不断熟悉、感知文学作品,完整地把握作品,要全面审视、整体反思。进而对作品进行本质挖掘、琢磨品味,内化吸收,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指导生活实践,最终不断地优化自己,完善自己。
(4)综合性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体现多种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归纳思维、演绎思维)、多种学习形式(生生互动、生师互动)和多种知识结构特点的学科。综合性学习目标不可或缺。综合性学习可将语文学科内或学科间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综合性学习目标是学科素养的关键,也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最好体现。
3. 多态性。
在面向对象理论中,多态性的定义是指同一操作作用于不同类的实例,将产生不同的执行结果,即不同类的对象收到相同的消息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分属不同层次的,即使是同样一节语文课,不同个体的接收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制定语文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到“多态性”这一重要因素,面向不同差异学生设计教学目标,采取分类目标设计或个别化目标设计。首先,教师有教学目标,也应要求每个学生有学习目标指向。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都要学会选择、认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学要指向不同需求、不同差异的学生个体,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可能。其次,强调尊重和赞赏,强调帮助、引导、服务,根据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激发个体兴趣,调动个体内动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义堂.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3.
[2]语文教师培训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小学语文一、二年级课程目标 篇5
(红字为可笔试的评价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管理 篇6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设计;表述方法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过程及结果评估,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然而,从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看,一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认识及思考不够深入,实施及操作不够规范,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将在分析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表述的几种方法,期望对提高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水平、切实推进语文新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在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表述中,由于对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深入,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正确,存在着目标表述定位偏颇、混淆不清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不是学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向应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堂应当是学生成长的地方,语文课堂教学是为了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目标陈述的主体应当是学生。二是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用语不够清晰。设计的教学目标如果使用一些混杂的、无法观测的描述心理状态的术语,那么一堂语文课下来难以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例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表述的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就成了教师,这是传统的教师本位观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体现。课堂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指向学生的变化的,教师应该做什么并不是教学目标所应陈述的内容。另外,这样的目标表述太笼统,难以操作,难以检测,很难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这样设计的目标难以对教学活动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三是课堂教学目标叙述的条理比较混乱。教学目标设计的表述应当合乎教学内容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表述的条理要通顺。又如,诵读,在诗词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但是,有许多教师只是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安排学生集体朗读,中间安排全班朗读各部分内容。没有发挥诵读在理解诗人感情抒发、解读诗词内涵意蕴上的作用。这样设计的目标就难以起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应当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能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业行为,并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的量度。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评估和激励作用。
与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领域相适应,我们一般可以采用行为性目标表述法、生成性目标表述法、表意性目标表述法这样三种方法来正确表述教学目标。
一、行为性目标表述方法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堂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目标指向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适合于知识、技能领域目标的表述。
行为目标具体应当包含课堂教学目标的ABCD四个要素,它们的含义分别是:
1.A即Audience,意指“学习者”。它是目标表述句中的主语。根据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还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指向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授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为学生……”“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描述。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当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例如,“学生……”,用“能认读……”“能背诵……”“能解释……”“能写出……”“仿照……对……写一段话”“对……作出评价”“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
2.B即Behavior,意为“行为”。它要表明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够达到什么,是目标表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这是目标表述句中最基本的成分,不能省略。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以增强所设计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测性。传统中使用的“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难以检验。而采用“认读”“背诵”“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评价”“模仿”“参与”“讨论”“交流”“认同”“拒绝”等能直接反映学生活动的行为动词,则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
3.C即Condition,意为“条件”。它要表明学生的行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是目标表述句中的状语。所谓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例如:“借助工具书,……”“仔细阅读下列语段,归纳……”“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制定……”“在网上搜集资料,体验……”等。
4.D即Degree,意为“程度”。即要明确上述行为的标准。它是指教学目标设计中学生应当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用来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结果的达成度。例如,“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感悟”“分析归纳出5个要点”“能准确地说出……”“会具体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和补语部分。这样就限定了教学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学生学习结果所要达到的程度。
运用行为性目标ABCD方法的表述,例如:“阅读《游褒禅山记》一文,学生能将文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至少有85%的句子分得正确。”一般说来,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等四个要素。当然,在日常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不妨灵活掌握,有时可以省略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标准)。例如,学生(行为主体)本节课(行为条件)会认会写(行为动词)五个生字(表现程度)。我们在撰写教学目标设计时,为了简便易行也可简化为“行为动词和表现程度”两个要素。如,“学会(行为动词)五个生字(表现程度)”。
二、生成性目标表述方法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如果说行为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预先设定的,那么生成性目标则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的,其最根本的特点是过程性。生成性目标不以事先预定的目标为中心,它着重考虑学生学习兴趣的变化、学习能力的形成等。它适合于过程与方法领域目标的表述。例如,《荷风莲韵——莲文化的魅力》这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可以为:通过对有关莲花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养成探究事物的习惯和方法,养成筛选、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表意性目标表述方法
表意性目标指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的个性化表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学习及其结果的个性化。表意性目标重视学生的内部感受性,适合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领域目标的表述。
表意性目标的表述,不是规定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该展示的行为结果,而是强调学生在此情境中获得的个人意义。由于人的情感变化并不是通过几次教学活动便能立竿见影的,教师也很难预期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什么变化。这种目标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例如,《荷风莲韵——莲文化的魅力》这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成: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可见,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并采取合理的表述方法,一是要明确教学目标表述的学生角度,二是要理解教学目标表述的几个要素,三是要掌握教学目标的三种表述方法。以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目标的定向功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上述课堂教学目标的三种表述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如行为性目标具有具体化、精确化、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只运用行为性目标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因为简单的目标容易具体化,而高级目标如创造性思维、情感的变化等难以具体化。所以,只运用行为目标会导致教师只关注易于具体化的知识、技能领域的目标,而忽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而生成性目标和表意性目标的运用,则可以使教学摆脱固定目标的束缚,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三种表述方法的合理运用是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客观要求。
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管理 篇7
一、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真正贯彻新课改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要在传统语文教学基础上进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将重点放在人文管理上,充分还原了语文课程知识应有的丰富度。同时很多老师忽略了语文课文中的有关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开展各类课堂活动。部分初中学校受到社会潮流的影响,设置许多不相关联的教学内容,一味地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学得多掌握得少。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新课改形势下对初中语文教学定位不清晰,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而是通过语文教育开阔他们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校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忽视语文教育
由于我国一直实行应试教育,很多学校和教师就忽略了语文课程,认为语文课程是中国人与生俱来就会的,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但是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改革,大家开始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大了对语文教学的关注程度,但是还是有很多学校依旧认为数理化才是中考重点,语文只需要熟练理解就可以,没有什么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应付一下而已,根本没有对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三)教学方法单一,多媒体利用率低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语文教材版本也开始增多,许多学校也建立了多媒体教室,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无法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就只能是采用单一的说教教学方式,根本没有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一边是教师的激情四射,一边是学生的浑浑噩噩,多媒体教学设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这样让学生觉得语文知识枯燥乏味,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导致初中语文教学效率较低。
(四)教学内容缺乏适应性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无法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农村教师教学观念有些陈旧,在新课改要求中有些不太适应,农村学校研究经费有限,教师获取教材信息的途径较少,这样就使得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师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第二, 地域的差异性,初中语文课改情况也与地区有关,有些地区经济发达,对于新课改的要求适应较快,而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教学设施不全,这样就导致新课改政策的实施较慢。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以人为本,把课堂交给学生
学生对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从心理上比较排斥,这主要是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教师必须要调整教学方式,要加强课程意识。教师要走下讲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知道学生想学什么、 想怎么学,要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自己思考,教师只需要从旁指导就可以,教师要把课堂学习完全交给学生, 增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讲出来, 教师要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今后步入高中或社会奠定基础。
(二)结合现实,拓展学生思维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特点就是趣味性和答案的多样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一定教师说的观点就是唯一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语文问题,要不断探索搜集,同时还要注重语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要让学生去搜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用语文知识去解释这些案例,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讨, 给学生创造充足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历练,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这样不仅有利于初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结语
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管理 篇8
一、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才能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以前的语文课堂, 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记得满满当当, 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看法。在目标教学中, 教师很少站在讲台上讲解,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 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鼓励他们在课堂的舞台上唱好主角。告诉学生, 语文课只要参与就有收获, 自己去读, 去感悟、体验, 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看法, 不要去管结果的对与错, 在课堂上出错是正常的。对学生不正确的见解, 教师不能批评指责, 而是要宽容引导, 耐心地帮他们分析答错的原因。这样, 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 互动交流。教师在学生的质疑、讨论中进行点拨, 引导他们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 或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针对性服务。
比如, 在教《故乡》一文时, 读到文章的结尾, 一学生质疑说:“老师, 我怎么觉得最后一段跟文章没什么关系呢?”我笑了笑, 没有急于回答他, 而是说:“同学们, 他提的问题很好, 你们怎么看呢?”马上有两个学生有理有据地说出了他们的观点, 回答得相当完整, 其他同学也大声地做补充, 那个提问题的学生连声说:“明白了, 明白了。”这样, 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学习, 积极思考,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但教师要注意教学预设目标能否在规定时间完成, 是由学生基础知识、学生自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决定的。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教材, 更要备学生, 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 在课堂上适当组织引导学生, 要让课堂“放得开”, 还要“收得住”, 不能只图课堂气氛的热闹, 更要能把握课堂, 控制时间。
二、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组织学生围绕学习目标, 进行合作性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是孤军奋战。在目标教学中, 教师将学生按座位和学习程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在课堂教学中, 分小组进行自学、讨论、质疑是常用的教学形式。这一形式一改过去只注重讲读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动”起来, “活”起来。
比如, 一般学生认为枯燥难学的文言文, 在疏通课文这个环节, 尽量让学生组内解决, 组内解决不了的词句, 课堂讨论交流解决, 实在难懂的词句, 教师再指导。这样, 有些不擅长问教师问题的学生在组内可以解决一些疑难, 同时, 学生互动交流, 相互帮助, 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优势互补,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 使学生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进行合作性学习, 教师要做好引导。要求学生真诚地尊重别人, 理解别人, 科学地评价别人, 要学会宽容, 不苛求别人一定要接受自己的意见。在组内学习、讨论, 优等生往往是合作学习的主角, 学困生往往落后他人半步, 问题的答案总是刚刚想起时已被别人抢先说出, 这样容易失去思考的积极性。这时, 教师要提醒优等生为这些同学提供机会, 让他们能表现自己, 从而树立参与课堂的信心, 这样大家才能和谐互动, 博采众长, 充实自己, 为完成学习目标而合力攻坚, 共同发展。然后, 再加上教师的精讲精练就会使学生当堂达标。
三、还要利用“综合性学习”,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
比如, 我利用母亲节组织了一次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一组整理赞颂母亲的诗句或名言, 二组搜集歌颂母亲的歌曲, 三组寻找关于动物母爱的故事或图片, 四组收集听到的或见到的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 整个活动过程让组长带领学生搜集资料, 筛选信息, 然后形成有价值的东西。一次实践课上下来, 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这样的“导学”, 不但让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语文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像古诗词的复习“古诗大比拼”、文言文的字词积累“火眼金睛找异同”等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导学。
总之, 目标是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导学达标这一中心环节上, 教师若具有良好的课堂设问、启导技巧, 应用各种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学生的整体性、主动性, 在他们知道——理解——达标的过程中, 调动他们积极参与, 主动思考, 学会合作, 认真交流与讨论, 总结规律, 课堂一定会是轻松、高效的课堂。
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管理 篇9
语文课程内容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有三种对应关系。1.“属于”关系。课程内容属于课程目标, 因而是课程目标的直接构成部分。比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在这里, 课程内容是“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学习好这些内容, 也就达成了课程目标。语文课程“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学习领域中的程序性知识, 即听说读写的态度、规则和策略等, 一般与课程目标是“属于”关系。一些与听说读写态度、规则和策略直接相关的语言学和文学等相关知识, 与课程目标也是“属于”关系。换言之, 它们是必须学习的课程内容。2.“达到”关系。学习课程内容能够有效地达到课程目标。比如:“耐心专注地倾听, 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 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达到这条目标该“教什么”“学什么”, 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语文课程中所涉及的语言学、文学理论、文章学等知识, 一般与课程目标是“达到”关系, 学习这些内容是为了较好地“达到”课程目标, 具有相应的语文能力。3.“相符”关系。课程内容要与课程目标相符合。比如:独立撰写一份小课题研究报告, 就是与“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条目标相符合的语文活动。阅读指定的课外读物, 就是与“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 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 与文本展开对话”这条目标相符合的语文活动。
———摘编自:王荣生《语文课程目标:转化与具体化———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语文教学建议》, 《中小学管理》2012年第4期
对语文课程目标表述问题的思考 篇10
本是强调“统一”, 实践中为什么会出现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呢?除了整个社会“人文”话语环境等因素外, 语文课程标准本身值得反思, 尤其是课程目标方面。
关于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有明确阐述:“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的评价建议。”其中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实际上就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并且这一要求直接表现了课程目标的基本结构, 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各门课程都如此, 语文课程当然也不例外, 同样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但是, 在表述语文课程“总目标”时, 课程标准却没有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平移, 而是做了调整, “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的理解, 以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经过综合、梳理, 总目标归纳为十条, 这十条并不是随意排列的, 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大致而言, 前五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上有所侧重……后五条目标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 侧重在‘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3]这样就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置于首位, 而将知识和能力维度放到了末位, 突出强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如此调整, 在强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同时却实际弱化了“知识和能力”。三维目标有其内在联系, 知识和能力是基础, 是核心, 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 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随意改变三者的顺序有可能影响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也许是为了凸显课程的人文性, 也许是忽略了三维度间的内在联系, 但无论何种情况, 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总目标是有失妥当的, 教学中出现的过于注重人文性的倾向与此不无关联。有的研究者就明确指出, “表面看来, 这是论述中的逻辑问题, 实质的问题是把‘知识和技能’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末倒置了, 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规定的各科课程标准的三维课程目标设计的内在逻辑是相悖的, 也不符合语文能力生成的一般规律, 致使语文课程目标虚化, 在实践中难以操作。”[4]课程目标关系语文教学活动全局, 它制约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 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实施等起指导和统帅作用。因此, 目标表述要精心斟酌, 慎之又慎。不仅在大的调整方面应当深思熟虑, 就是个别词句的运用也要反复掂量。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以,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核心。在这一理念下有这样一段文字:“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5]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下同) 专家们把这一理念称作“目的的理念”, 指出:“关于语文教育应该达到什么目的, 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6]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它作为语文课程目标来解读的, 与“总目标”相比, 它更概括、更宏观。这段文字在课程标准中处于突出而重要位置, 它的实际影响作用某种程度上比“总目标”还要大。正因如此, 这段文字在表述上尤其要精雕细琢, 务求准确客观, 揭示语文教学规律, 避免因表述不周, 矫枉过正, 使认识和实践出现偏失。
实践告诉我们,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具有历史继承性特点, 它的每一次变革既体现鲜明的时代色彩, 又离不开对原有大纲编写经验的继承和借鉴。这为我们探讨课程目标表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比较”的思路和视角。
事实上, 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就是用与前面引用的这段文字极其类似的形式表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比如,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和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也都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强调。
不同学段中的学生基础不同, 对学生的要求也就不一样。但上引三个大纲的目标表述方式却是一致的, 都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 大致对应着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两方面的要求;二者之间都用“在教学过程中”来联系。
进一步对从1980年到新课标出台之前的所有语文教学大纲进行考察发现, 它们都是按这种方式来表述的, 这实际上是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 (现称人文性) 认识在教学目标中的鲜明体现。
这里, 需要特别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这几个字, 看似无关紧要, 却是多年来课程目标表述经验的积淀, 反映的是语文教学的规律, 并非可有可无。它告诉我们,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目标是基础, 在掌握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人文性目标。离开工具性, 语文的人文性也就无从谈起。从三维目标角度说, 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基础, 是主干, 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在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过程中实现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独立于知识和能力目标之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是不存在的。
这样看来, 前面引用的阐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那段文字中, 还是加上“在教学过程中”几个字为好, 不然的话,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就与“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成了并列关系, 无法体现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知识能力养成过程之中的内在联系。况且, 单从“应培育”与“还应重视提高”看, 语文教学的根本性目标没有得到应有的强调和突出, 而是放大了人文性目标要求。
基于上述原因, 笔者以为应对前面引用课标的话作如下调整:“语文课程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俭明.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26, (3) :34~40.
[2]桑哲.语文:民族文化的薪火传承者母语规范化的责任承担者———访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曹文轩教授[J].语文建设, 2005, (1) :42~44.
[3]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46.
[4]郑玉财.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与比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1 (1) :38~4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管理 篇11
一、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初中语文课堂管理所采用的仍是传统模式
我国各初中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道德、能力、体育方面的考察力度,这是我国传统管理模式的特征,而初中语文课堂管理模式也是如此。其造成的主要后果就是无法与时代发展的脚步一致,而致使初中语文教育无法正常得到展开,无法取得相应的预期结果;学生课堂效率低,对于语文的兴趣不浓,这对于我国而言是严重的一个现象;教师教课内容乏味以及管理实施力度不强,因此,其的发展较为缓慢,易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对于我国稳定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教师对于语文课堂的管理认识错误
教师对于语文课堂的管理缺乏详细的了解,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对此进行看待,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课堂管理是一项教师完全控制的模式,而其主要作用是使教师上课时受到的干扰减少,保证上课的顺利进展,而没有考虑具体的效果,这种错误的概念导致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管理的发展受到进一步的约束和限制。
3.初中语文课堂管理的形式单一以及课堂环境欠缺
初中语文课堂管理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即教师对于课堂的控制时间过长以及控制过度,采用完全强制性的管理,教师完全处于主导地位,这会使得学生的自由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造成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骤减。这对于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判断的初中生而言,易产生语文课乃至中国文化较为无聊的观念,这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播以及继承都极为不利。
二、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管理发展的对策
1.宣传新课程管理模式,推广其使用范围
对新课程下的新型管理模式进行宣传,主要宣传其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其主要的应用方式,使各学校对此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要明白初中语文课堂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否则无法得到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会下降,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及时的提高,最后容易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对此有了全面的认识后,各初中会对此引起重视,从而达到新管理模式的广泛使用,从而到达所期望的目标。
2.改变教师的认识和观念,制定相关的规定
教师需要对此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学校需要要求教师及时补充相关知识,对此进行及时的了解,同时尽快改进自身的管理模式。学校也需制定相关的规定,主要是对教师在语文课授业中的学生反馈情况,对学生进行较为灵活的测试,其中不单单包括书本的知识,还应包括对教师平时的教课进行突击检查等进行全面的评分,最后根据评分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改正措施。如出现学生满意度低,授课管理中绝对掌控等情况则进行相应的知识普及以及一定的培训,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能够向前进一大步。
3.针对具体课堂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善
通过对初中生的兴趣、能力、经验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制定符合学生需求,有利于课堂氛围,以及有利于教师教学进展和质量保证的管理模式。根据学生的自控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适当程度的降低教师的管理力度,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乐趣有所上升,以及课堂氛围进一步活跃。
新课程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其与传统的管理模式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冲突,而也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大的舞台。只有合理科学的利用好这一次机会,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才能更进一步,从而使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更为稳定。
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管理 篇12
一、了解口语交际课程特点, 做出良好指导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 口语交际一般会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 并且会面对具体的说话对象, 这就需要交流的双方能够很快进入谈话的氛围中并很快适应整个谈话语境。小学生由于社交能力欠缺, 年龄相对也较小, 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 在不同的场合之下难免会遇到很大的交流障碍,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帮助学生摆脱交流困境, 同时, 在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还需要对手势、表情、说话者的反应速度等做出要求。这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
二、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借鉴成功经验
在充分了解口语交际课程特点的基础之上还应当明确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 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 这成为他们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 所以, 教师应当对学生有一个足够的重视和帮助, 促进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都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 教师要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针对不同层次的小学生定制不同的目标, 注重教学实践, 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环境, 借助日程生活这个平台, 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加以严格的区分, 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发挥。教学目标的制定最重要的就是实践, 这种口语交际的实践并不是很难实现, 日常的生活和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舞台,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生活”这个舞台搞好教学内容。
三、积极地听取学生的意见, 取得教学成效
学生的很多反映正是教师教学情况的体现, 很大程度上也能够为教师指出正确的教学方向。教师不仅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以缜密的思考教学程序, 还应当在课堂之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多一点耐心和恒心, 让学生没有太大的思想压力, 这样才能够在教学方面做出更大的改革, 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通过和学生的交流, 在交流中积极吸取学生的意见, 就可以成功创设出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 为进一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 教师应当从自己做起, 在教学的时候严格规范自己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热情, 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面对当前口语交际的教学问题, 教师应当积极吸取经验和教学,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摘要: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学的课程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进步。从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来看, 口语交际课程仍然做得不够好, 相关的研究也十分稀少。本文通过对口语交际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 并借鉴了各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结合一些语文教育专家的访谈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势, 提出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方案和分析, 并提出了一系列课程目标设计分析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力范, 刘美凤, 吕巾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10) .
[2]李昊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3.
【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管理】推荐阅读:
语文课程教学01-12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10-10
新课程语文实效教学06-15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12-31
初中语文教学课程05-27
语文教育课程能力管理09-21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07-20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文05-25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习题12-27
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教学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