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语文课程

2024-09-13

幼儿教育语文课程(通用8篇)

幼儿教育语文课程 篇1

“全纳教育”需要语文校本课程

吴龙颜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中提出了“全纳教育”这一理念,主张教育要民主、平等,强调群体、强调合作。并指出这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人人理想中的“教育”。

布思教授认为,“全纳教育”是“要加强学生参与的一种过程,主张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会的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也就是说,“全纳思想”在教育中的体现即加强学生的参与,减少学生被排斥。

2001年国务院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区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还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时,应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些话语阐述了校本课程的含义,同时也印证了布思教授的观点,强调了“全纳教育”理念下对校本课程的迫切需要。

一般学者认为,“语文课程的价值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水平的发挥,影响教学效果、效率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所培养人才的规格。”所以说,只有选择科学合理的语文课程,让生动的教材走进语文,走进生活,走进学生,教师才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 的兴趣,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有所提高和发展。

“全纳教育”理念下,我们一直都在追求的目标就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只有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才可能实现,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步、发展、成长和提高。由于语文校本课程充分体现了“教育要民主、平等,强调群体、强调合作”的宗旨,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因此,在“全纳教育”的指导下,语文教育迫切需要校本课程来丰富我们的课程,拓展我们的视野。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首先,语文校本课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当今世界各国语文课程的编写,从结构到内容,都以人的发展和促进生命的成长为基本点。“全纳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本),遵循人本化的原则,从知识本位走向人格本位。因此,只有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逻辑组织语文课程内容,强调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把握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人格的建构和发展。而语文校本课程能结合各校传统和优势,根据学生兴趣和要求进行课程编订,因此能够获得学生的支持,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

本人尝试开发的《对联赏析与创作》便收集了历史上诸多饶有情趣的名联及自己创作的对联作为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创作对联的激情。如“赏析”一节中我列举了本人结婚用联“云绕宸居飞彩凤,龙盘府第焕新颜”和“龙腾盛世旌旗舞,凤翥高阁琴瑟鸣”,激发学生 对对联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这两幅对联嵌入了本人与妻子的名字,学生第一次感受到文学原来就在自己身边,每个人都感到从未有过的新鲜和刺激,能够自觉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因此,当我现身说法向学生分析对联含义之时,学生能将结婚的喜庆氛围和幸福心理真切的在大脑中还原,不再觉得教材是枯燥的,而是鲜活的。另外如“天后宫中慈圣母,原为海上神女;紫薇洞里弱书生,终成天下探花。”一联则分别化用我校附近名胜“乌石天后宫”里妈祖林默娘的传说与“紫薇洞”中探花林士章的典故入联,借此抒发人生感悟,蕴含生命哲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勤奋为善,由于是学生熟悉的人、事、物,故能引发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又如“创作”一节中,我以“鸿为江边鸟”为上联,通过分析指导学生明白拆字联的相关知识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出自己的下联:“岩为石上山”、“吴为口下天”等,经过讨论最终归纳出最理想的下联“蚕为天下虫”。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其次,语文校本课程能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全纳教育”的目的是“减少隔离造成的恐惧、无知和偏见,建立友谊、尊重和理解,发展他们的社会关系,为其在主流环境下的生活做准备。”因此,语文课程也就必须体现学生的团体意识、集体主义以及合作精神,只有学生间的互助友爱,才能达到和谐共融的理想状态。而语文校本课程则恰恰体现合作,提倡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倡民主平等的氛围,共同学习,愉快学习,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因为语文校本课程注重学生以语文实践能力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发展,由此决定其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可能是某个个体单独的问题,而是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集体合作,互助完成的系统工程。因此,语文校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互助主义具有重要作用。就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来看,它的整个学习过程基本上是研究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光凭学生个体单枪匹马是难以完成的。因为,在研究过程中会面临到各种问题,学生只有靠集体的力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最终得出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这里,每个个体的问题不再单单是个体的问题,而是集体内部作为团队合作的问题,吴文化各种资料的搜集汇总、筛选整理、分析研究,到最后写出研究性报告,这整个过程需要全体学生进行细密的分工并很好的互相协调配合才有可能顺利完成,整个研究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过程。

再次,语文校本课程能启发学生关注生活的思维。

俗话说,文学来源于生活,一切来源于生活。但是由于地域、时代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如今的语文国家课程并不能适应全国所有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有许多内容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而语文校本课程则能避免此种尴尬,它符合“全纳教育”理念“就近文化、课程、社会的活动”的特点,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理解生活,体悟人生,感受生命的价 值和意义,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发展自我。由于语文校本课程贴近生活,注重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最喜欢、在学习中最有乐趣的文本和素材,设计学生主动参与的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活动,所以能够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参与。

我校语文校本课程《长春中学校园诗抄》,便是为了满足广大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从实际需要出发编写的,该课程搜集整理了我校师生中反映真实生活,抒发真切感受的众多诗歌作品,能多角度、多层面的反映我校师生的生活面貌,真实体现了师生对生活及学习的真切感悟,赢得了师生的普遍欢迎。比如近体诗《虞美人••忆旧》结合个人经历,真挚委婉的抒发了教师对人生坎坷曲折经历的独特见解,其中的躁动、落寞、孤寂与无奈,令学生感同身受,收到了既能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又能陶冶情操的双重功效。

附:《虞美人•忆旧》

三更野舍蛙声噪,往事萦怀抱。披衣起步伫江边,唯见寒星私语笑人颠。红尘几度阑珊路,来去皆天数? 霜华逝水与谁抒,莫过凭栏邀月影相读。

纵观不断变化的各种语文国家课程,无论其内容形式如何变更,总有某些环节不能真正满足所有地区学生的需要,而语文校本课程则能弥补国家课程的诸多不足之处,因此,在“全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发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语文校本课程则显得迫切而有意义。

幼儿教育语文课程 篇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这说明环境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可见,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加强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 是保持“环境保护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环境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就初中阶段而言,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独立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初中阶段实施有效的环境意识培养, 对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 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 要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培养, 教师首先要有环境教育意识, 充分重视学科渗透教育的作用, 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注意多从环境教育的角度考虑。然后, 教师应该根据所教的学科特点, 利用所教学科的优势, 充分挖掘课本中的环保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都明白,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具有重要意义, 而环境意识正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 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 怎样来进行这方面教学呢?

一、把握意境, 加深环境体验

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历代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现行中学课本里选入了很多这类作品, 这些作品中有很多与环境相关。我尝试着在课堂中借助这类作品进行环境体验, 让学生既可以把握文人笔下优美的自然景物, 又可以理解环境与作者抒发感情之间的关系, 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例如, 在诗词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诗词中的意象, 让学生去感受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所描绘的优美自然景物, 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让学生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美丽画面之中, 从而感受环境的美好。以“四季”为例, 白居易笔下的“早春”活泼优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杨万里笔下的“初夏”浪漫惬意:“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范仲淹笔下的“秋”深情雄浑:“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毛泽东笔下的“冬”大气磅礴:“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在作者的笔下, 波涛汹涌的大海、浩瀚无垠的草原、雄伟巍峨的泰山……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了生命, 都是那样充满生机, 那样壮丽可爱。在教学中, 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 或展示图片, 或播放音乐, 或展播课件……加深学生对美好环境的体验, 来唤起学生对优美风景的神往, 使他们油然而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从而使学生渐渐产生环保意识。

二、亲近自然, 提升环保理念

让学生去感受美, 热爱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 每个单元后都有综合性学习活动, 有一些活动就是可以让学生去大自然中感受美的。例如, 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等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 让学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让学生沉浸于大自然之中, 获得对大自然亲近而美好的感情, 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当然, 在活动中, 我们既可以安排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博大浩瀚、魅力无穷;也可以安排学生走近环境遭破坏的地方, 让他们亲身感受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从而提升学生的环保理念。

三、感悟危机, 增强环保责任

目前,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 各地的环境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的清澈小溪, 因河水污染已难得一见;“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洁净空气, 因二氧化碳排放加剧已难觅踪迹;“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的清静环境也随着城市噪音污染范围的扩大, 逐渐离我们远去了……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环境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的灌输。

为了树立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编辑们特意在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安排了《敬畏自然》《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五篇文章, 这几篇文章有小说, 有散文, 有议论文……它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 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课本中现成的环保资源, 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环境的危机, 进一步明确关注自然, 保护自然, 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师不仅要利用课本资源, 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更应该从实际出发, 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在写作训练时结合环境教育。比如, 离我们学校500米左右的小溪, 五六年前还河水清澈, 鱼虾满溪, 可这几年由于某电镀厂的污水排入小溪, 河水严重污染, 时黑时红, 水体散发出阵阵恶臭, 鱼虾更是难觅踪迹, 甚至连水草都难以见到, 小溪两岸的树渐渐枯萎……我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再让他们查资料, 向环保人士请教, 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 从而提高环境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总之, 在我们语文课堂, 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教育, 培养初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大事, 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5册

近现代语文课程教育 篇3

由于传统的私塾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样就有了近代语文教育的萌芽。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成为我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推行的学制;1905年,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等一系列新政措施的框架之下开始单独设立“中国文学”一科。

1909年(清末光绪三十四年),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林纾编的《中学国文读本》和吴增祺编的《中学国文教科书》。这是我国较早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其中,最通行的是《中学国文教科书》,这套书共五册,选文七百篇,每课八百字,每册前有例言一篇,论文家渊源、文章优劣,介绍一些文学史常识;选文全部是文言文,编排由近及远,从清上溯至秦汉;文章分析采用传统办法,对精彩的文句加以圈点勾画,还有总评、眉批。

民国初年,中学语文教科书大多承袭旧版而了无生气。谢无量编的《新制国文教本评注》是当时流行最广的教科书之一,全套书共四册,选文三百一十九篇,也全是文言文,按从今到古的系统编排。

尔后,教育部相继颁发了一系列的国文教育法令与教学规定。1918年12月28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以筹备国语统一及方法为宗旨的《国语统一筹备会规程》,国语运动初见成效。

再后,在新文化运动的直接推动之下,语文教育迈上了现代化之路。由于初创阶段的国文教科书全部是文言文,基本只是文章汇编,有少量圈点评语,后经胡适等人提倡,语文教育才逐渐摆脱文言文的模式,开始采用现代白话文,不但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语言而且教学用语也渐渐白话文化。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言文终于为白话所取代,一向被讥为“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的白话文,终于合法地进入了语文教材。1924年,叶圣陶等编写的《初中国语教科书》共三百六十篇,白话文就有九十五篇,占到教材篇目总数约百分之二十六。

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是沈星一编的《新中学古文读本》与《新中学国语读本》、顾颉刚与叶圣陶等编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与《新中学教科书高级国语读本》。

抗战前,中学语文教科书仍主要由民间编写、政府审查出版、学校自行选用。这时期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加强了语文知识的编排,大多附有作者介绍、题解、注释和少量习题,逐渐形成现代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制传统。比较通行的教科书有傅东华编的《复兴初中教科书国文》和《复兴高中教科书国文》、宋文翰编的《新编初中国文》和《新编高中国文》、夏丏尊与叶圣陶编的《国文百八课》。其中,《国文百八课》是一套最具特色的初中语文教科书:这套教科书选文语体文比文言文多;应用文和说明文比较多;语体文中记叙文居多,且多数是后世传颂的名篇,如《孔乙己》、《背影》、《最后一课》等。这套教科书对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乃至语文教育的科学化都进行了重要探索,迈出了一大步,对后世语文课本的编制有重大影响。

1937年抗战爆发后,出现了教科书编制、印刷和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国民党政府趁机将一直沿用的教科书“审定制”改成“部编制”,统一筹划和组编中学语文教科书,语文教育党化意识较浓。为了加强思想钳制,在教科书中编入大量“党国言论”、政界要人的文章讲话,大大削弱了国文教育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思想性,这引起了不少有识之士的不满和抵制,各大出版社纷纷重印或新出各种国文教科书。

传统语文教材的主流模式是“文选模式”。“文选模式”的构成要素有课文、诠释、练习和知识短文,课文大多是选来的文章和文学作品,这种模式最早可追溯到萧统所编写的《昭明文选》。文选读本所选的大都是历朝历代的名家名著,有利于学生阅读和仿作习文。

清末民初,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语文教材也不断演变,不同形式的白话文教材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1905年语文单独设科后,语文教材的体例编排也做了相应变革,一改传统的“纯诗文选”单一型状态,出现了以单元为单位的组合。随着语文教育的继续发展,1920年,白话文在语文中取得合法地位,白话文在课程中的分量逐步增大,最终取代了文言文占据了主要地位,为解决传统语文教育脱离语言实际和应用实际的问题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929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课程的《暂行标准》。此时,教材编制主要采用的是“审定制”,民间自编教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孙俍工编写的《国文教科书》是较为典型、有所创新的教材,全套书以“文章作法”的知识作为线索来建构教材体系。

由洪北平和何仲英编的供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的出版是中学白话语文教科书产生的标志。从此,中学白话语文教科书迅速发展起来,并在短短的十余年间,经过不断的探索,在选文和编排等方面都逐渐走向成熟。相对于白话逐渐进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过程来说,中学白话语文教科书的出现则比较突然。《白话文范》四册所选的文章大多数是当时报纸杂志发表的白话文,也选了一些古代的白话小说、诗歌和语录等,这是专选白话文作为中学语文课本的最早的一套教科书。

当时商务印书馆对此书所作的广告说:“近来中等学校,很提倡白话文,但是没有适用的教本,取材也很困难,这部书是南开大学教员洪北平、何仲英两位先生选辑的,有古名贤程颢、程颐、朱熹及现代教育家蔡元培、胡适、钱玄同、梁启超、沈玄庐、陈独秀诸先生的著作,不但形式上可得白话文的模范,就是实质上也都是有关新道德新知识新思想的文字,并且和中等学校的程度很合,另编参考书,凡是考据解释和语文的组织法,都详细说明,还有新文谈若干放在后面,好算一种破天荒的教科书了!”〔1〕1921年,此书的广告又说:“提倡白话文以来,中等学校苦无适当的教材,这部书精选古今名人的白话文,分订四本,并且有参考书同时出版,内容很切现代思潮、国民修养。就是语法篇法,都很妥适,可作模范,要算唯一的白话文教本了。”〔2〕

《白话文范》这套书的出版对当时文言独霸天下的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冲击是相当大的。另外,朱毓魁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国语文类选》(民国十年七月版的中华书局新教育教科书高小用《国文读本》的封三上的广告说:“这书是选集现在最流行国语文,分文学、思潮、妇女、哲理、伦理、社会、教育、法政、经济、科学十类,做的人有胡适、蔡元培……人等都是新文学大家。”)与前者遥相呼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虽然不太符合教科书的体例,但为当时教师和学生们提供了较详备的参考资料。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作为参考或课外阅读的,如秦同培编的《中学国语文读本》四册,世界书局民国十二年七月出版。其《编辑大意》说:“国语文的推行,稍有知识的,都已觉得急不容缓。现在不但小学中感必要,就是中学学生,像在初级中学的,也感得非用国语不可。然而现在文学界编辑这一类书,已经出版的,却是很少很少。本书为供这一类的需要,特取小学后数年,及初级中学可以通用的教材,辑为是编,定名曰《国语文读本》。”

这段时间,白话文也进入了高中语文教科书。民国十五年,穆济波所编的《高级国语读本》三册由中华书局出版,选文全部是现代人的文章。另外,民国十三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吴遁生、郑次川编的新学制高中国语读本《古白话文选》二册和《近人白话文选》二册。

民国二十年五月出版、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校教务处编的《中学国文教材》,其选文的标准是:初中部,第一学年,近代及古人浅近文言;第二学年,古今名人著作较为平易者;第三学年,古今名人学术论著及文艺作品。文体的分量:第一学年,语体文占十分之七,文言文占十分之三;第二学年,语体文占十分之五,文言文占十分之五;第三学年,语体文占十分之三,文言文占十分之七。高中部选文中语体文分量逐渐减少,没有具体的比例。

特别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夏丏尊、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开明书店出版)颇具水准。《国文百八课》的“编辑大意”说:“本书用分课的混合编制法,共六册。每册十八课,供一学期的教学。”全书共一百零八课。编书的目的是出于这种想法:“在学校教育上,国文科向和其他学科对列,不被认为一种学科,因此国文科至今还缺乏客观具体的科学性。本书编辑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予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从来教学国文,往往只把选文讲读,不问每小时每周的教学目标何在。本书每课为一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文话以一般文章理法为题材,按程配置,次选列古今文章两篇为范例;再次列文法或修辞,就文选中取例,一方面仍求保持其固有的系统;最后附列习问,根据文选,对于本课的文话、文法或修辞取复习考验的事项。”这套书选文力求各体匀称,不偏于某一种类、某一作家,内容方面亦务取旨趣纯正,有益于青年的身心修养的。编者特意不在选文中附注释,留下余地给教者学者利用工具书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编者对语文教科书之科学化与完美化的大胆探索和不懈追求。

新国文教育以来,还须书上一笔的是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本特殊的语文教材。作者将语文知识用生动的“故事”形式深入浅出地写给中学生看,使他们在读很切近于他们生活的故事中,获得丰富的读写知识。朱自清在该书的“序”中评价道:

丏尊、圣陶写下《文心》这本“读写的故事”,确是一件功德。书中将读法与作法打成一片,而又能近取譬,切实易行。不但指点方法,并且着重训练;徒法不能自行,没有训练,怎么好的方法也是白说。书中将教与学也打成了一片,师生亲切的合作才可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这本书不独是中学生的书,也是中学教师的书。再则本书是一篇故事,故事的穿插,一些不缺少;自然比那些论文式纲举目张的著作容易教人记住——换句话说,收效自然大些。至少在这一点上,这是一部空前的书。

课程内容的改革必然引起教学方法的变化。“自从白话提倡以后,有许多吃国文教员饭的,根本上虽然赞成他,但很觉得在教授上不能教。因为教白话却又用不着从前教古文的翻译法了;教古文可以叫学生抄典故,现在典故又用不着抄了。翻译不要翻译,典故不要查考,那么教员还有什么事可做呢?这几年来,教授白话文很困难的声浪,常流动在教育界中;而白话文教授很不易普遍的原因,也大半为此”〔3〕。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提倡白话文教学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国语文侵入中学教科书里不过二三年的光景,倘若不从教法上研究,那前途的发展就非常黑暗了”〔4〕。所以,现实中产生的问题迫切需要人们努力探索一套有别于文言文的白话文教学方法。

在教学白话文时,语言文字方面对于已经具有一定文言文基础的学生的确没有多大困难,但对于文章的内容,学生确实未必明白。当时报纸杂志所刊载的白话文,大多充满了激烈的变革思想。这些内容,中学生没有听说过,教师也没有见过,对那时人来说也都是新鲜的,否则它们也就不会在具有新闻性质的报纸杂志上出现了。“实际上那时所谓新思潮,人生哲学和社会问题,几乎占了全部的地位;从报刊上抄下来的文章,也多是讨论主义问题的新思潮。”〔5〕所以,对于不久前还是满嘴子曰诗云的中学生,认识、理解一些从未见过的名词和内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实他们懂的是白话,至于白话文,文的内容,文的做法,未必能够全懂。我每每讲一篇千字左右的白话文,如陈独秀《人生真义》、蔡元培《杜威博士生日讲演辞》等,要用四五小时,若照原文念一遍,大约五分钟便够了,然而学生如何得懂呢?”〔6〕四五个小时的时间,除了文章的做法之外,就是讲解文章的内容,可以想见,对内容的阐发和解释有多少了。“还有好些教师,不知白话文如何讲法,倒不如拿些主义问题,可以离开文字,凭空口讲。只要学生欢迎,便是一等新老师,一等新教法!新的便是好的,更有谁去怀疑中学国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否应该如此?所谓新而好的教法,是否应该如此呢?”〔7〕为了能够在课堂上讲解出内容,教师不得不注意各种思潮、各种主义,语文课堂上教师便宣传各种主义,讲解各种问题。

因而沈仲九说:“我希望这回中学国语文教学法的讨论可以替将来中国中学国语文教学的教育学术界树立一种基础。自从西洋教育思潮输入以来,关于教育上学理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上方法的介绍已经发表过好多种了。却是直接地用本国材料作学理上的研究可算很少。要提到拿国语文里头的具体的材料来做系统的中学教学法上的研究,简直可说没有。”〔8〕当时具有一定开放意识的、提倡白话文教学的人们,首先从视野狭窄、思维封闭、思想保守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很快接受了教育上的新思潮、新理论,并努力把它们和实际相结合,试图解决面前的问题,以使白话文教学尽快走出困境。“我们对于国文的旧教授法,真是十二分的厌恶了,我们决不相信那样的教授法于学生还有多少利益;所以遇着新的教授法,敢毅然决然的去采取他。即使他试行得没有好结果,然而我们敢预断也不好到像从前的样子罢了。”〔9〕

因此,随着教科书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白话文的教学,这促成了研究和介绍新教学理论专著的应时而生。如1920年商务印书馆的《白话文范参考书》、1921年商务印书馆的《新法国语教授书》、1924年中华书局的《新学制国语教授书》、1925年世界书局的《初级国语读本教学法》、1926年商务印书馆的《新撰国语教授书》、1927年商务印书馆的《中学国语教学法》等。

以《新撰国语教授书》为例,该书把语文教学的过程分为目的、动机、考查、体味、推敲、练习六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尤其是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评点串讲之法。就语文教育的目的而言,已由传授“圣贤之道”转向“练习常用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启发想像力及思想力”。白话文教学逐步取代文言文的教学,是现代语文教育与古代语文教育教学内容上的本质变化;从注重评点串讲到讲求师生互动,是现代语文教育与传统语文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本质变化;从以“传道”为主到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是现代语文教育同古代语文教育在教育目的上的本质变化。

这期间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胡适关于教法改革的构想。胡适在《中学国文的教授》和《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两篇文章中系统地阐明了对语文教学改革的看法。其主要观点是:1.以作文、演说为首要——把说和写作为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改“以阅读为本位”为“以表现(说、写)为本位”;2.用“看书”代替“讲读”——认为阅读教学“没有逐篇逐句讲解的必要,只有质疑问难、大家讨论两件事可做”;3.所读的要有趣味——认为阅读没成效是跟学生所读的内容没有趣味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他设想的教材中最大量的是小说;4.用活的语言作活的教授法——主张到了中学第三、四学年,国文课的教学内容就是演说和辩论,因为“凡能演说能辩论的人,没有不会做国语文的”。

“胡适之先生主张用看书来代替‘讲读’,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如果希望学生对于国文一门有一点确实的心得,除非把‘被动听讲’改成‘自动阅读’不可”〔10〕。胡适在《中学国文的教授》一文中说,语体文的教授法,应该是先由教员指定阅读的分量,学生自行阅读之后,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进行讨论,根本用不着教师讲解〔11〕。一些人对此颇加推崇,这种方法在当时语文教学中被很多人付诸实践。

下面是孙俍工、沈仲九在1922年出版的《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里的《初级中学国文教授大纲》教法部分:

国文教授,专在指导学生以研究的门径,使他们养成自己研究的能力和习惯。无论读本和其他书籍,都要学生自己阅看,做成读书录,记载下列各事:一、注释;二、各段大纲;三、全篇或全书的提要;四、批评。

教员在教室内,除临时讲解考问外,所做的事,大约是下列数种:

1.备学生的质疑;

2.指示研究方法和参考材料;

3.指导学生讨论。

讨论应注意下列各事:

1.句法,分段,文体,描写的技术,全篇的要义(表明的,含蓄的)等;

2.对于问题文,当注意问题的发生、要点、解决法和对各方面的关系;

3.对于艺术文,当注意作者的情调生活和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文艺思潮。

以上各项,都应笔记。

读书录和笔记教员应每月或每周取阅一次,作为国文成绩的一种。

这个教授大纲放在选文全是白话文的教科书卷首,编者的意图很明确,即白话文的教学就应该这样进行。从这个教授纲要可知,贯穿这个教学法的精神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原来是靠教师讲解给学生听,现在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先进行自学,遇到困难后,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以求得解决。“我们教授白话文的,也不能说教学生‘看得懂’,就算尽我们教授的责任。还有内容形式方面种种推敲;要大家预备,要大家讨论;讲堂里不是教员一人说话,要大家说话。尽管一篇很短的白话文,一目了然,也许讨论几小时未曾完结”〔12〕

随着白话文教学法从讲解发展到看书讨论,这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即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不能完成所要求的阅读量,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同时,对于所规定需要阅读的文章又不可能平均用力,不但时间和精力不够分配,而且会陷入混乱状态,什么都看了,可能什么都一知半解,没有重点,也就失去本学科的系统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精读和泛读的方法也就应运而生。

“现在的学生,多不喜欢精读。语体文原也读不上口。然就因为不读的缘故,遂使很多的词句成语,不会记熟,不会运用。究竟这不可读的语体文,是否要有别种方法来代读,尚是疑问。”〔13〕所以对于精读课文,不用逐字逐句的讲解,也不要求完全背诵,这就又产生了读而不精的问题。据1925年所作的一项调查,当时精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是这样:

精读怎样教授?我们须记得上面所述的事实,即各校三分之二是自编教材,油印发给学生的。其教授的顺序,有简单讲读的,有预习讲读的,有预习、问答、读讲、讨论、应用、欣赏等阶段的。

与精读和泛读紧密相关的就是单元教学法的产生。所谓单元教学,这里是指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选择内容或文体相似的一组课文,首先重点教学其中的一至二篇,再通过学生的知识迁移,以学生自学为主完成其余课文的教学。最初人们在选择白话文作为选文时,是按照当时报纸杂志上的编辑体例,以问题作为分类的方法,如恋爱、科学、妇女、道德、人生等。“每一星期或两星期,由教员提出一个研究的问题,将关于本问题的材料,分给学生,并指示阅览的次序。如学生不能全阅,可指定专阅一二篇”〔14〕。“大约每问题选集了七八篇文章;教授时候,不过讲解一二篇,其余的,学生作参考”〔15〕。对于重点进行讲解的课文,是贵熟贵精而不贵多。从内容到形式,力争达到理解透彻、掌握熟练。对于单元中要求以自修为主完成的课文,其教学目的是与重点讲解的课文内容进行比较,使之深化,并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

除了上述以“问题”为单元进行教学之外,梁启超在1922年著文所主张一组一组的讲,也是在单元教学方面进行的探索。“讲文太花费时间,而且使学生讨厌,我主张教学须启发学生自动的在讲堂以外预备(各门教授都应如此)。须选文令学生能多看,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的讲。讲文时不以钟点为单位,而以星期为单位。两星期教一组,或三星期教一组,要通盘打算”〔16〕。虽然这并不完全是针对白话文教学,但是针对包括白话文在内的语文教学而言是毫无疑问的。梁启超提出的以“组”为单位,似乎比以“问题”为单位更接近于单元教学。因为一组课文,既可指内容相关或相近的几篇课文,也可指体裁相同的一组课文,从选文的内容扩展到了选文的形式。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变革比较复杂,不难发现,贯穿这个变革的灵魂,就是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是,在变革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充分地暴露出来了,即在深刻地批判文言文教学太偏重于形式的时候,人们却又过分地强调了语体文内容的教学,从而使语文教学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民国八年以后,优秀的教师受了杜威教育学说的影响,优秀的学生们受了所谓‘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于是中等学校的教学法才发生变动,而趋向于启发式的自动主义。大概情形是这样:国文科参用新文学作品或译品,侧重人生问题或社会问题的讨论,而忽略文字或技巧方面的研究”〔17〕

语文教学如果只注重各种问题的讨论,必然忽略形式上的训练,以致严重影响了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流弊至今,祸害很深。抑或,“载道”与“授道”之淡出,乃至匮乏,于责任与伦理融为一体的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风飘云散,更是惊心动魄。由此可见,如何保证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工具性的辩证统一,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一个总是发生偏差的问题。另外,在这时期,人们在借鉴、学习国外的教学理论的同时,大胆地进行了各种实验研究。例如,东南大学附中的道尔顿制实验等〔18〕,这些探索对当时的语文教学变革,尤其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借鉴。

注释:

〔1〕〔17〕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良友图书公司1934年版,第134、123页。

〔2〕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二册,中华书局1928年版。

〔3〕〔9〕沈仲九:《国文科试行道尔顿制的说明》,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5、26页。

〔4〕〔8〕周铭三、冯顺伯:《中学国语教学法·下卷·发端语》,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5〕〔7〕阮真:《时代思潮与中学国文教学》,《中华教育界》第二十二卷,1935年第一期。

〔6〕洪北平:《中等学校与白话文》,《教育杂志》第十二卷,第二号。

〔10〕朱经农:《对于初中课程的讨论·国语科的内容》,1920年《教育杂志》第十六卷,第四号。

〔11〕《教育丛刊》,第二集。

〔12〕〔15〕何仲英:《白话文教授问题》,《教育杂志》第十二卷,1920年第二号。

〔13〕陈东原:《国文学习法》,《学生杂志》第十卷,1923年第六号。.

〔14〕沈仲九:《对于中等学校国文教授的意见》,《教育潮》第一卷,第五期。

〔16〕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华书局1932年版。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篇4

一、构建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教学中这样一个反面例子值得大家深思。一位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记》,当时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问道:“同学们,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重回桃花源时‘寻向所志’,结果却‘遂迷,不复得路’,这说明什么?”话音刚落,一个男生几乎是大喊似的叫到:“老师,这说明渔人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学生们立刻哄堂大笑,议论纷纷。而那个老师马上找出那个男生厉声训斥了一番。然而当老师继续回到课文讲解时,却发现学生的反应明显冷淡了许多。课后,老师找了几个学生询问,他们战战兢兢的说:“老师,您可别生气,我们感到您很严厉,都不敢说,怕说错了。”这样的教学中,老师很严厉的剥夺了学生的安全感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对他们有出入的回答本可以借题发挥趁机引导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从而有效实施有效教学。

二、注重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内容的“案例”作用决定了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例子的作用还是要发挥好其语言的典范作用。然而,许多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对教材理解得不深刻、不透彻,缺乏对课文的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见解,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对教参解读的照本宣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面面俱到而不能抓住文章最重要、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师只教教材,不用教材的情况是不能有效利用或开发教学资源的。那么,也就无法实现有效教学了。

现在很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所确立的话题也是越来越偏离语文教学本身:《愚公移山》讨论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愚公的问题,从《孔乙己》出发讨论绍兴的酒文化。也许这些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语文教学本身的角度看,似乎有点舍本逐末,放弃言语形式和语感教学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错失。这样的教学对语文教学而言是无效。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的第一部分说得很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重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不能人为地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对立起来。文学不是语文的全部,语言也不是语文的全部,在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上,不应忽视了学文学,更不应该漠视甚至否定学语言走上另一个极端,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艺术欣赏课等。

三、强调对语言的品味与揣摩

幼儿教育语文课程 篇5

一:关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俗话说:“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进行学习,才能紧跟时代变化。尤其是语文老师,我们要求学生能写会读,自己不会写,读书少,就无法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尤其是现如今的部编版教材,对老师们语文素养的要求就更高了。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指导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各位专家教研员,提起了很多教育著作,特别是部编版语文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的书,现场很多青年教师包括我在内都没有读过,甚至对如今的新教材也都是一知半解,没有摸透,这都是没有及时学习,及时读书的缘故。一位不学习,不进步的老师是无法教育出优秀的学生的。老师的专业发展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觉。

二:关于阅读。

部编版教材的诞生,标志着教育“一纲多本”局面的终结,部编版(统编版)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排,历时五年,100多名专家及一线教师编写而成,总主编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温教授在语文专业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他曾经说过“语文课最基本的内容目标,是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部编版教材专治不读书”,在洛龙区教体局的张艳芬老师培训过程中她由中招考试谈起,分析了现如今的中考,高考。谈到了温儒敏教授曾经在高考采访时说过的话“往后的高考语文,要让百分之十五的学生做不完题。”“这句话正在得以实现,高考改革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改变,首当其冲的就是阅读量的加大,试卷阅读量激增,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会阅读的学生,中高考肯定是要吃大亏的”,张老师说道。

部编版语文注重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这些能力在小学阶段就要得以培养,往后是要层层递进的,如果小学阶段该读的书没有读,到了初高中想要拿高分也是很难的。部编版语文的“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老师们要及时引导学生阅读,这在之后的考试中都会得以体现。“死知识记忆时代,一去不返了”。

关于阅读,部编版教材强调突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即精读(教读)、略读(自读)、课外阅读相结合。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杨锦辉教授介绍了当下主要的几种教学策略。1+X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提醒老师们上好导读课的重要性,在引导学生读书时可以在学期初将需要读的书进行导读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学期可以安排两节课,学期初导读课,学末读书展示活动(开故事会、读后感比赛,改编小剧本等)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在学期中,进行读书交流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三:重视课后题。

部编版教材重点突出,每一幅图、课文中的每一个批注都是重点。尤其是课后题,就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西工区教研室王小敏教研员说道:“我们要聚焦课后题,落实语文要素。这就是考点,也是我们上好优质课的重要抓手”如果一位老师讲课过程中,没有紧扣课后题那么他对教材的把握是不够透彻的,换言之就是不知道部编版重点是什么,培训过程中众多优秀的语文教研员,在这点是达到共识的,尤其是在“如何上好一节优质课?”过程中,也多次提到要紧扣课后题进行教学设计.

四:教师的自我修炼。

教育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6

宁海县深圳镇初级中学 胡志英 315614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它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精深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更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充分借助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对学生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诸方面进行审美教育,逐步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美,追求美和创造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

鉴赏

创造

审美 高尔基说“人类一天都不离开美。”作为教师更应该认识到审美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格完善、心胸开阔、思路明晰,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大多是文质兼备的课文,它们当中蕴含着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秀的语言艺术,多样的表达手段,因此,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教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其艺术化即审美化的途径,通过审美化的途径使其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在艺术殿堂里占据一席之地。

一、现代中学生的审美特点

在讨论审美教育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现代中学生的审美特点,只有了解了现代中学生的审美特点以后,我们才能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提出施教方案。中学生是审美观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的审美兴趣与其它年龄段的学生相比有如下特点:

(一)敏感性

一般的学生由于其思维定势,对新鲜事物开始往往采取观望、疑虑的态度,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感觉细腻,面对新事物新东西,容易表现出一种亲近,认同的倾向。他们喜新厌旧,标新立异,偏爱独特,富有个性,他们的这种审美观点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指正。

(二)趋同性

中学生还处于由少年到青年的过度阶段,他们渴望成熟,又尚未达到成熟,因此常常身不由己地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对学生们的这种从众审美观加以指正,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个性化的审美观。

(三)浓烈性

审美活动是一种情感活动,主要是视听感官的愉悦活动。与小学生向往神奇,老年人喜欢恬谈、幽静的情景相比,中学生在审美中往往更向往鲜明、浓烈、有力度、强刺激的效果,这种倾向在现代社会中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也不失为一种欣赏途径,但毕竟不是值得提倡的事情,也是与我们语文教学的宗旨相违背的。

(四)娱乐性

“美”给人以启迪,又给人以快乐。“寓教于乐”是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往往更多的追求娱乐性,这是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与乐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学生有如此独特的审美特点,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他们的这种独特的审美观使我们看到了中学生的审美可塑性和开放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纠正中学

用心

爱心

专心

生的这种独特的审美观有一定的困难,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努力向前寻找引导中学生正确审美观的方案。

(一)感受美

这是语文美育的首要任务,是判断美、创造美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培养现代中学生健康审美观的前提。只有学生能够感受和想象蕴含某种生活真理的具体的生活图像之后,他们才能对社会上的一些丑陋现象有辨别能力,不去盲目推崇。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调动学生的高级审美感官——视觉、听觉,去感受文学形象的美。语文教材中有优美、崇高、滑稽的美;有柔和、俊逸的美;有语言美、结构美和意境美等,所有这些都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其感官去感受,由产生简单初级的美感到形成复杂高级的美感。就语文知识的审美感受而言,语言讲究节奏韵律,结构讲究比例对称,词汇讲究准确清晰,如同主干和枝叶的句子成分,枝繁叶茂,所有这些正是美的体现。教师要尽量唤起学生的视听经验,激发其想象,并化为形象的观照和情感的体验。

(二)鉴赏美

鉴赏美,就是进行审美判断教育。在学生们有了感受美的能力以后,老师就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美,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被有些低级丑陋的美所侵蚀。具体到语文教学中,课文中的每篇文章作者都把他的审美理想、审美评价浸透在作品之中,作品是作者审美观的物化。作为审美主体对客观的感受必须借助于形象思维,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愉悦。“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就是“以情感人”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创造美的氛围,让学生不仅能辨别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丑,而且能理解和评价为什么是美的,美在什么地方。

(三)创造美

马克思说过,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并在创造中直观自身。表现美和创造美并不神秘,它大量地存在于生活实践之中,例如美化学习、生活环境,在与人交往中创造协调、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高尚的精神风貌等。

然而,作为语文教学表现美和创造美更大量集中地体现在文学艺术活动之中。表现为:

1、有写作各类文章,尤其是写作各类文学因素较强的文章的能力。中学阶段,主要是运用模仿进行写作,在内容和形式一致的基础上,力求创作出形式优美的作品来。

2、有创造性阅读能力,语言艺术的形象不是直观性的视觉形象,阅读时要进行审美再创造,只有再创造才能真正体验到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内容。

3、具有演说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有“能作有准备的演说”,“能在一定的会议上即席发言”的要求。演说是表现美,有表情地传神地读出文中内容的情感,是一种美的创造,演说时仪表美、手势美、节奏美等,更是一种美的创造。

三、实施审美教育的方法

(一)建立师生共同的情感场

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应该流动着丰富热烈的教与学的良好情感,还要流动着课文所具有的丰富情感,让课文的情感既感染教师又感染学生,然后教师学生互相感染形成一个流动着热烈、浓郁、良性情感的情感场。语文教学应能够唤起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各种情感,这就是要求老师不能仅仅能用理性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它不应该成为语文知识的冷静,甚至冷漠的介绍,更不应该成为冷漠而强硬的技艺训练,它应该成为流动着热烈的教学情、学习情和各种丰富细腻情感的情感场,在这个情感场中,既有老师对自己职业、对自己学生、对自己语文课的热爱,更有教师自己被课文感染后,又融入了自己情感体验的各种情感表现,同时也有被教师和课文所唤起的学生的情感在这个情感场中,师生之间交流着种种热情,老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教学中充满着教与学的成就感、满足感,欣赏快乐,高峰体验等高级审美情感。

用心

爱心

专心

(二)挖掘学生的审美情感

学生的审美情感不会自发形成,它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来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借助课文本身的语言和自己语言修养,通过渗透融化的方法,把美感教育导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一篇好的文章总会有其独具的艺术魅力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审美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的因素,并加以整理,然后把整理出来的内容按一定的方式贯穿到授课中去,引导学生感受美。授课时,按照预先的设计,依次向学生展示课文中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以此感染学生,使学生通过想像,理解得到美的体验,丰富美的情感。例如教学老舍的《五月的青岛》,就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优美的语文。课文写白花,是“似绿枝上挂了一层春雪”。将初发的花朵的洁白、繁密写得惟妙惟肖。我们看他写藤萝,则是“往往顺着墙把花穗儿悬在院外,散出一街的香气”,“顺”、“悬”、“散”,这三个动词都是慢节奏的它把藤萝生长的特征,花穗儿开放的姿态,香气弥漫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写味觉,则是“街上的花香与海上的咸味混到一处,浪漾在空中”将浓烈的花香与咸涩的海味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形象地描述为可见可感的荡漾的“浪”,好似历历在目,写绿更是细致入微,“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不光将绿的层次表现得很分明,其中的“灰绿”,更是鲜为人知,绝少描摹,不能不叫人赞叹作者语言的精美,讲读时如能抓住这些美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欣赏、体会、从形体、感受、色彩上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并进而让学生感受到美。

(三)分析美的情境,指导学生鉴赏美

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有特殊的年龄特征,此时,他们的性格没有定型,对问题的看法往往失之偏颇,审美能力也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他们对周围的新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抽象的思维能力还不健全,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不强,容易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所以常常忽略很多美好的东西,对较高层次的美难以体味,甚至美丑不分。这就要求通过让学生合作的引导探究具体的分析来揭示课文中美的内涵,引导学生透过现象,鉴赏美。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就应在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鉴赏美。父亲的背影“肥胖的,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色棉袍蹒跚地走„„”当他爬上那边月台时,“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收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对课文中的这些描写,学生缺乏鉴赏能力,他们不能理解,这样的“背影”为什么会令作者感到难忘,使作者无比感伤?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抓住“在特定的背景下展示父亲的背影”这一写作特点,启发学生思考:父亲的背影是怎样被引到我们读者面前的?通过看书,自然可以知道父亲的背影出现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卸了”,真是“祸不单行”,只好“变卖典当”,“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祖母的丧事,这时“家中的光景很是惨淡”,父子二人为了谋事糊口和读书寻求出路,不得不在车站依依惜别,临走时,年老的父亲怕儿子长途口渴,不辞辛苦,不顾体态肥胖,步履艰难,蹒跚地穿过铁路,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水果,在这种情况下,父亲那“肥胖的,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的背影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正是用他沉重迟缓的笔调表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爱心,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思想上产生了共鸣,欣赏到课文深层次的美。这样将传授知识和审美教育融为一体,提高了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感和审美趣味。

(四)引导学生创造美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一个更高的境界,中学生不仅要有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样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也能有创造美的能力,表情朗读和作文练习是实现创造美的两条途径。

1、表情朗读

美感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美的直觉感,人们的审美感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艺术,让学生感受美的基本形式应当是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它是中学生所

用心

爱心

专心

喜爱的一种活动,它既是一种欣赏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过程。教师通过有表情地朗读,展示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人格美;学生凭听觉去感受这些美。成功地朗读,能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设置的氛围中,使学生深切地去感受,去体验,这样给学生带来的理解是深刻的,记忆是持久的,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优美的散文和诗歌,朗读时最好配上音乐。对于那些语言较深的课文仅靠朗读,不易引起美感,应当辅以语言的描绘。例如,朗读余光中的《乡愁》诗,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怎样朗读才能更充分地表达诗人的感情?”让学生结合例句来谈体会,再试读评议,之后再伴着悠扬而凄美的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课文的意境中,将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交融在一起,将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感态度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中,领会其语言的感情色彩,然后通过朗读时的音调、姿态、表情再现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2、作文练习

作文练习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教师平时应提醒学生观察生活中美的事物,体会生活中美的情感,留意生活中美的形象。例如,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练习,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了亲情。学生的回答肯定会五花八门,然后让他们自己筛选感受最深的,亲身经历的,并比较新颖的题材,让学生在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将生活中的这些美再现于自己的习作中,从而逐步地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1)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美源于生活,因此创造美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要使学生写好作文,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教学生学会细心观察生活,尽量去发现啼天哭地的美的因素,并将这些素材记录下来,多方面进行整理归类,这就是常说的积累素材阶段。

(2)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进行美的想象。神奇的美的想象能力为学生提供创造美的灵感和激情,如果学生能把获取的五光十色的表象素材,放进申请加入熔炉里去冶炼、重组、创新,就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来。(3)要引导学生正确驾驭美的语言。尽管你发现了美,尽管你的美丰富多彩,但最终还是要靠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创造美的活动就是一句纸上谈兵的空话,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和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举措,而语文学科内容丰富多彩,有开掘不尽的审美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具备浓厚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创设适宜的审美情境,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广泛通过合适的途径,全方位地开展审美教育,一定能够把各种不同形态的美如春风吹拂到学生的心里,如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如阳光洒满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审美创造,促进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蒋念祖,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2、王一民、干建亚,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10月;

3、王晓辉,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11月;

4、彭立勋、曾军,审美教育与语文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1月;

5、吴资颖,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美育的几点思考,《语文世界》,2004年3月。

用心

爱心

中职语文素质教育课程设计初探 篇7

以我国人口大国的国情, 很大部分初中生完成义务教育后, 都得走向职业学校接受教育。这部分人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 也将极大影响未来社会人群的整体素质。因此, 我们身上肩负了对社会的承担和责任。但是, 因为职高学生难管难教, 使得现在大部分地区的职教工作, 都不太理想。职业学校老师厌教, 职业学生厌学, 都是很严重的。于是,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职业教育停滞不前。要改变这种现状, 需要职教的老师们, 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在困难前面, 始终怀抱虔诚的教育态度。因为职教的学生和普高的学生比较起来, 行为习惯, 学习兴趣, 学习能力等等都相差很远。他们是一群需要老师们更大的耐心和更大的爱心去教育的孩子。职教老师面对这种现状, 不能泄气, 而是要积极寻找芝麻开门的钥匙。

2、素质课程设计方案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渐渐得出一些零星的体会, 拿出来和读者诸君切磋探讨。除了完成职教的语文教材要求完成的内容, 笔者还自主的在教学中, 进行了一系列语文素质教育课程实践探索。素质课程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阅读课程, 诗歌晨诵课程, 日记写作课程, 电影课程, 口才课程。

2.1 阅读课程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

“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 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孩子们接触到一些好的书籍, 那些书籍里的精神营养就会滋养他们的灵魂。也许有人会怀疑, 这些学生本身就不爱读书, 还给他们增加内容, 他们会感兴趣, 会配合, 会响应吗?其实, 这种心态就是一种悲观的心态, 学生再差, 也有求知的欲望, 只是需要老师和学校去耐心引导。而且, 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入手。只要老师努力不懈的去做, 学生就会慢慢地感化浸染的。

2.2 诗歌晨诵课程

诗歌是文学的精华。作为为语文教学, 笔者觉得诗歌教学是一个重头戏。同时, 学生们都处在青春年少的黄金时期, 诗歌很自然的契合他们的生命气质。诗歌既然是一样好东西, 为什么不能在他们生命勃勃生机的时候, 给予他们呢?那样会很好的润色他们以后的生命。

每个学期的语文教科书上, 都会有一单元的古诗和一单元的现代诗。建议大家先将诗歌在开学之初进行教授。这样, 学生就能利用一个学期的早读课时间, 好好的诵读。当然, 仅仅书本的那些, 是远远不够的。每个星期有两节语文早读课, 至少应该利用早自习的时间, 每周晨诵两首诗歌。诗歌内容应该选择跟学生当下的生命相契合的内容。自由单独的吟诵要多于集体的齐诵。要让每个学生亮出自己的声音, 感受自我的存在, 真正地进入诗歌, 体验诗歌, 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在生命的黎明让心灵在诗歌里得以自由舒展。

2.3 写作课程

如果说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的话, 那么, 写作其实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行动就有收获, 坚持才有奇迹”, 告诉学生要学会坚持记录自己的生活。每天思考与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 并且用随笔和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 同时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日记、书信、批注等手段, 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教师与学生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成长, 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

笔者很多年以来, 一直养成了要求学生写周记的习惯。通过写周记, 老师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写作与批改的过程中, 进行心灵的沟通。在批阅中, 老师可以帮助成长期的孩子解决人生的困惑与迷茫。有很多时候, 其实, 就是一种心理的支持。所以在周记的批阅中, 老师们更多的应是带着欣赏和鼓励去做的。即使写得再差的学生, 都应找出他文章中的闪光点, 加以鼓励。“你很棒”“加油”是对差生常常说的口头禅。即使是对缺交作业的厌学的学生, 我们都应该说“你的文字, 老师很喜欢, 希望可以每周与你的周记本见面。”通过周记, 我们可以知道很多连班主任都不了解的情况。周记, 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对学生内心的关注, 人性化的教育。

2.4 口才课程

口才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 笔者也在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口才训练的课程。例如, 结合小说戏剧单元, 排演剧本。在教授《雷雨》和《茶馆》《士兵突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课文中, 我都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表演。其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古典和白话以及方言几个版本的表演, 在表演中, 学生们其乐无穷。学习的兴趣很好。通过表演, 同时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平时还有课前五分钟演讲。可以故事, 可以小品, 可以笑话, 可以诗歌朗诵, 不拘一格。

3、结束语

笔者相信, 给学生一些好的东西, 自然而然的吸引他们的目光和心灵, 让他们汇聚到伟大事物的身边。《放牛班的春天》里, 那个老师, 就是利用一个唱诗班将一群顽劣的孩子, 引向美好的方向。老师本身付出的真诚, 也会潜移默化的感化那些愚顽的学生, 慢慢的渐化他们。当他们被一些美好事物所吸引的时候, 自然而然就远离了那些不好的事物。例如违纪, 早恋, 打架等等。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职高生, 就放低对他们的要求。只要我们不懈不急于求成的给予他们一些积极的引导, 相信他们慢慢的会改变的。

摘要:本文提出了在中职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些课程设计方案, 希望职高语文在乐教乐学中, 提高学生的终生素养。

关键词:中职,素质教育,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郑海燕.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初探[J].现代语文 (理论研究版) , 2005, (09)

[2]黄乃佳.语文教师如何应对课程改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3)

幼儿教育语文课程 篇8

对语文教育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主要强调了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是前一段时期比较忽略的一些方面。下面我简要谈几点对语文课程和语文教育的认识。

1 对语文教育人文性的认识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不同。自然科学的学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组成。这些原理、公式、定理、法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些学科的教学可以先讲清原理公式,再围绕公式做一些练习加以巩固,这些练习的答案往往是惟一的。语文则不同,它是对人们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又是深广的。另一方面,许多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所谓“艺术的空筐”。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这样的认识出发,语文课程应该考虑: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而且,常常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因而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像理科学习那样,围绕知识点、能力点作大量的练习,难以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生学习语文,接触大量语文材料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语文对人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其影响之深广不可低估。语文课程应该从对人的发展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的内容。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这是语文特点所决定的。

2 对语文教育实践性的认识

在人文学科中,语文与哲学历史等学科有所不同。哲学可以由概念、范畴、法则、方法等构成一个知识体系,历史则是由大量的史实和历史观构成历史知识,而语文课程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阅读与表达本身既是一种实践的行为,又是一种实践的能力。由此出发,语文课程应该考虑: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感等等.

——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靠传授阅读的知识来培养阅读能力,不如让学生多读书;学生记住了一整套完整的写作知识,而没有写作的实践,也难以形成写作的能力;学生背诵了许多语法规则,而没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是说不好话。这些都是很明白的道理。这样的知识没有实践的环节是难以转化为能力的。因此,语文实践能力主要应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而不能片面强调“知识为先导”。

——义务教育阶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知识是需要的,但是诸如语法修辞文章做法之类的知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必过多,也不必追求系统和完整。这一时期学生还处于感性的时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感性材料,参加感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把握语文规律。学那么多理性知识没有什么必要,也没有多少益处。

3 对语文课程生活化的认识

这是与实践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母语课程,它与外语不同。学生进校前都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因而,不必像学外语那样从零开始,花很多气力去记忆大量的词汇,掌握语法的规则。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大量实践中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应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习得,强调日积月累。

4 对语文教育民族化的认识

语文课程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考虑这些特点与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汉语特别具有灵性,它是具象的、灵活的、富有弹性的,创造的空间特别大。汉字富有神韵,具有审美价值,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汉字由形、音、义构成,其中“形”是关键,这区别于拼音文字象形、会意、指事、形声都是汉字特有的极富有创意的造字方法。有研究脑功能开发的学者提出,拼音文字是“单脑文字”,汉字则是左右脑并用的“复脑文字”。汉字因形求义,因声求义,可以省去许多死记硬背的苦恼。学习、理解、探究、书写汉字,本身就应是很有兴味、富于乐趣的事情。

上一篇:高定价2010年度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下一篇:浙江省安全员a证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