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改革管理

2024-05-15

语文教育改革管理(精选12篇)

语文教育改革管理 篇1

在教育理念多元化, 教育个案多样化,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争论乏味化的当下, 唯一不变的是“管理出成效”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教学真经。“组织教学活动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际上是一种管理行为”, 因此管理学是教师的必修课。朱永新教授说:“我们一直认为没有教师的成长永远也不可能有学生的成长, 没有教师的快乐永远也不可能有孩子的快乐。”良好的教学管理可以让教学变成教师的快乐成长, 让学习变成学生的成长快乐。快乐元素最多集中在语言类学科教学活动中, 尤其是承载学生综合素养重任的语文教师, 借助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这一捷径可以直达教育教学的理想殿堂———“教育即生长生活” (杜威语) , 即让教学的主客体快乐地生长生活。

一、语文课堂教学本质上也是一种管理工作

为什么语文教师更适合做班主任, 而且做得更出色?魏书生老师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他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管理工作者和语文特级教师, 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实现了语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在语文课堂中, 虽然言语技能训练是教学中心内容, 但高明的语文教师会巧妙利用言语形式来协调师生关系, 统筹安排教学流程, 激发动机调控气氛, 促使教学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变。所以, “语文比之其它学科, 更需要科学的管理, 语文教师, 应是优秀的管理工作者”, “言语习得的潜在性, 口语书面语的错综关系, 言语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性, 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更需要科学的管理”。语文教师能从本质上认清教学和管理的一致性, 学生的学习便有了根本性的保障。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自动化。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而是活生生的人, 我们要利用生命的灵动, 充分挖掘学生的自我管理潜能, 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魏书生创造的学生课堂自我管理模式可以借鉴。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管理有严谨的系统: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和总结反馈系统。他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此模式保证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进程有序, 长期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目标。魏老师只是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与管理有机结合树立了标杆, 要常规化普及化地把教学目标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还有待普天之下的一线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贯彻“管理出语文素养”的思想, 围绕“实现学习活动自动化”的目标, 去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是权利置换

为什么许多学生喜欢在语文课堂上睡觉、开小差?为什么很多学生偏好数学、不喜欢语文?最能“说三道四”、“一言堂”的是语文教师, 而数学教师少说多写, 因而语文课上学生说得少写得少, 数学课上一题一练即有收获, 恰是这种小收获带来小成就感, 能激发学生的斗志, 使学生的情感获得极大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 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规范, 必须受其内在需要的驱动, 满足其某种需要。学生出现畏难、厌学或叛逆的行为, 主要是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其“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而学有所成的学生, 是因为“自我实现”这一最高等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因此, 课堂管理的关键, 是教师的管理方式应由控制学生的行为向满足学生课堂环境中产生的各种需要转变, 多反馈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语文教师需要借鉴数学课堂管理经验, 并利用本学科优势, 用语言给学生心理和情感上满足。同时, 语文教师的课堂管理角色应该只体现在使用好简练的管理语言上, 把话语权转换给学生, 让学生有权表达自己的语言需求和成就感, 从而把他们的情感天平拉向语文。

置换话语权, 其实就是把学习权还给学生, 给学生置疑权, 给学生选择权, 给学生否定权、放弃权。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永远存在的。教师应把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降下来, 蹲下身来平等看学生, 把语文课堂的权利主体还给学生。

三、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常规武器是习惯养成

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从牙牙学语、接触语言开始的。启蒙时的语文学习必然对学生未来各科目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体现在学习习惯上。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是语文课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又是传承“百年树人”的筚路蓝缕之任, 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行动上事无巨细地严谨严格要求。比如课前常规:学习用品准备、新旧课业准备、学习心理准备;听课常规:积极参与、速记笔记、主动质疑;作业常规:专簿专用、格式统一、重视纠错。加强课堂常规管理, 不是把学生管死, 而是静中求动求活, 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当然, 言传身教才是落实学习常规的保证。教师以“学习常规”规范学生, 必先以“教授常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才能事半功倍地养成语文学习良好习惯。

四、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使用原则是显隐并重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取决于课堂管理水平。方法的单一使用不能称之为技巧, 只有综合运用显性的和隐性的课堂管理方式, 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掌控好显隐并用的使用原则, 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遵循显隐并重的管理原则, 具体操作则可以百花齐放。

1. 冷热渗透。

语文课堂上经常会有耍小聪明、出风头的学生闹出点突发事件, 教师应先采用显性管理方式:冷静分析, 泰然处之, 予以“冷处理”, 以静制动。然后在正常授课中, 采用隐性管理方式, 以情唤情。当课文基调清新爽朗时, 教师必须以愉悦欢快的心情引导学生;当课文基调哀愁悱恻时, 教师必须以沉郁凄凉的心情感染学生。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处理糅合到课文的情感体验中, 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关爱他, 绝不是在“整”他, 以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管理。这也是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2. 以惩代学。

学生出现学习错误与违规违纪现象, 都是必然的, 甚至是合理合情的。因为人的最大进步是在错误中获取的。当堂实施奖优罚劣管理措施是显性的, 学生比较敏感, 所以教师切不可采用讽刺谩骂、威胁体罚等手段, 应当努力将惩罚变为一种学生愉快的自我学习教育。魏书生老师创造了学生学习“违法” (违反语文学习管理的规定) 自我惩罚的五种方式, “违法”学生除要补上学习任务, 还要从五种方式中挑选一种进行自我补偿, 其中有一个是为大家唱支歌或表演个节目, 以此来增强自制观念。在使用这一方式时, 教师运用隐性的管理, 通过含蓄的方法对学生出现的违纪行为进行诱导和影响。响鼓不用重锤, 学生会领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自然会做出知情知理的反应, 在改正自己错误的同时收获学习语文的进步感。

3. 软硬合力。

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最复杂多变, 教师要把环境的显性影响力和隐性熏陶作用发挥到极致。环境的外部影响从客观上看是隐性的, 而教师的主观影响却是显性的, 是有力的, 它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反感情绪, 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语文教师要把客观的软环境与主观的硬环境影响合一并重视落实, 既要注意课堂客观环境的培植, 如课件的准备, 教师的服饰, 等等, 又要以最合适的方式把外部环境对课堂教学管理潜在的影响力充分展示出来。但是课堂管理的正向指引作用更多来自教师显性的言行举止, 教师应慎重对待学生情感和自尊, 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 使对方知道他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而立即纠正。或采用目光暗示, 将自己的愿望、态度迅速传递给学生, 促其集中听讲。最直接的是动作指引, 语文教师的手势具有状物言志、召唤传情的特殊本领, 是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重要教具, 能把自己的意图、语文的宗旨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 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合理调控思维、情感甚至目光眼神, 以达到与教师的默契一致。

当语文课堂管理和语文教学浑然一体, 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合二为一, 课堂教学便成了师生的自由表演话剧艺术, 教师在愉悦的氛围中挥洒自如, 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与师共舞, 一堂完美的课便是师生心灵的契合感应, 是我们语文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

只有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 我们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想, 才能完善落实“教育即生长即生活”的自然教育法则。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教育学.广播电大出版社, 1987.10.

[2]李杏保.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余应源.语文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7, 第1版.

[4]王德清.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 2005, (4) .

[5]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6.

语文教育改革管理 篇2

摘要: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并渗透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反映在教育领域,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体现民主的思想和意识。李老师的语文民主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在其教育思想中,不仅突出了“民主”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民主”更是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民主 语文教学

最近笔者有幸拜读了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在如饥似渴地读完后,我不禁为李老师深邃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对语文教育独到的见解所感动和折服。也正因为他那深邃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对语文教育独到的见解成就了他独特的语文民主教育风格。

一、突出了“民主”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翻开书的扉页,有几行文字特别醒目,那是李老师的一句名言:“惟有以培养独立人格、公民意识、创造能力为己任的民主教育,才能真正使亲爱的祖国走向伟大的复兴,让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在这句精血诚聚而又豪迈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李老师那沉甸甸的民主意识的影子。他说:“在教学中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站在民主教育的高度走进学生的心灵,面对每一个富有个性的学生。”“对教育来说,缺少对学生的民主态度——具体说,离开了对学生的人格尊重和潜能的信任,离开了教育过程中精神与精神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呼应,任何教育都不是陶行知所说的‘真教育’而只能是‘伪教育’。由此可见,任何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过是民主教育思想的体现。如果我们认可柳斌同志所概括的素质教育的要义„„那么,我们似乎就可以这样说,民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他还说:“但对语文教育而言,‘民主’并不仅仅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的内容,更是教育目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氛围必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乃至创造力的激活,而语文教育本身(包括教材)所蕴含的丰富民主养料将有助于学健康人格的铸造;但从长远来说,民主教育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所赋予语文教育面向未来的使命——通过民主的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平等、自由、宽容等民主养分,使学生成为个性鲜明并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现代公民。”

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并渗透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杜威曾认为民主主义“还有一种更为深刻的解释: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①陶行知也曾指出:“民主的时代已经来到。民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对于民主的生活还不习惯。但春天已来,我们必须脱去棉衣,穿上春装。我们必须在民主的新生活中学习民主。”②既然民主“是一种共同交

流经验的方式”,在民主的“春天已来”之时,我们又怎能在语文课堂拒绝民主,被历史潮流所抛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语文课程(教材)如鲁迅、朱自清等民主主义作家的作品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民主养料,必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铸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镇西老师认为“民主”不仅仅是教育的手段,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目的,无疑是十分深刻而正确的。曾经有读者告诉李老师说,他发现李老师的文章和著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心灵。李老师回答道:“10年前的确如此。但最近两年10年以来,我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可能就是‘民主’。”如果说魏书生老师成功的秘密在于商量、商量、再商量,那么,李老师成功的法宝恐怕就是民主、民主、再民主了。

二、“民主”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教学。

民主,反映在教育领域,表现为老师应摒弃个人权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个性体验,以宽容的胸襟和发展的眼光接纳学生,以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心态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协助下自主学习,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创造的潜能得以充分的释放。李老师的语文课堂正是处处体现着这样民主的意识。

1、引入课堂教学,善于创设民主的氛围。

例如,由李老师执教并在四川省赛课中一举夺魁的那堂《孔乙己》是这样引入的: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们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有不同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后,李老师先不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在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板书课题:《孔乙己》)

在这里,李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有不同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他不以教师权威自居,允许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平等地对待学生,无不洋溢着李老师的民主意识。

又如,李老师执教《在烈日和暴雨下》上课伊始:

李老师问学生们:“你们喜欢《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吗?”几乎全班学生都说:“喜欢。”我高兴地说:“嗯,我也很喜欢这篇课文,这的确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可是,有没有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呢?”这时,前排靠边的一个

里面有许多词语用得不太好。”为了说明他的这个观点,他还举了好几个例子。我当即满腔热情地表扬了他:“同学们,虽然我个人并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但是,我非常赞赏他的这种精神,因为他敢于向大多数人说‘不’。这种不盲从多数,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就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同学们应该向他学习!”

真正的民主应该蕴含着宽容精神,也就是要允许别人跟自己不一样——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个性,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等等。我们都知道民主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但现代自由民主同时也强调“多数尊重少数”的原则。前者指的是在决策时应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后者指的是即使少数人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也应允许其存在。伏尔泰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说得很好:“我坚绝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的权利。”由此看来,李老师是深谙此道的。

2、把提问的自由归还给了学生。

自由不等于民主,但没有自由就绝没有民主可言。所以,归还学生提问的自由也是民主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反映。

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学生培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一首小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但不知从何时起,不少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淡化了学生的提问意识。李镇西老师却几乎每上一堂语文课都十分重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执教《孔乙己》一文时,其中有这么一个环节:

教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

(学生独自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

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乙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

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在执教《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李老师也有意识地让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

我停了片刻,又问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啊?”

王驰问:“‘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一位女同学问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当然,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李老师也并未丧失自己的主导地位,他总是善于相准时机,相信在学生提出具有“科研价值”的问题后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

3、善于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李老师在执教《孔乙己》一文过程中,有一个很精彩的片断:

女生A: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教师:好,谁来帮她解答?

男生C: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

女生B: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乙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19世纪末发生的事。

教师:好,出现了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哪个意见更有道理些啊?

众学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

教师:对,我也同意后面一种意见。在这里,作者主要还是为了交待时代背景。

即使学生一时不能解答的问题,李老师也决不代庖,只是稍作点拨,然后还是与大家一起商讨解决问题。

这里仍以《孔乙己》一文为例吧。

男生E:老师,课文上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我想问一问,什么叫“穿长衫的人”?

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呀?

(学生思考)

教师:我提示一下,在这里,“穿长衫”表明什么?同学们可以联系第一自然段的有些描写衣着的语句。

女生C:我想是表明一种身份吧。说明他是一个读书人,有一点身份。

教师:为什么?

女生C:因为前面说“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吃喝。”这说明孔乙己不是干体力活的人。

4、帮助学生破除迷信和权威。

前文已有所述,这里想再举一例。我们依旧走进李老师执教《在烈日和暴雨下》那堂课吧:

„„我有意把“在烈日和暴雨下”写成“在暴雨和烈日下”。

我刚一写完,学生就嚷起来了:“错了,错了!应该是‘在烈日和暴雨下’而不是‘在暴雨和烈日下’!老师您刚好写反!”

„„我很得意地说,“既然是并列短语,那么连词前后的部分并没有主次之分,当然就可以颠倒一下啦!‘烈日和暴雨’和‘暴雨和烈日’,都差不多嘛!”

“不对!”一位女同学似乎有些激动,她说着便站了起来:“题目取为‘在烈日和暴雨下’而不是‘在暴雨和烈日下’,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课文先写的是烈日后写的是暴雨,这既是天气变化的顺序,也是课文的大体结构。怎么能够随便颠倒呢?”

李老师故意设错,学生没有迷信老师权威,据理力争,给同学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5、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得到了张扬和发挥

让我们来看一看李老师的学生给《孔乙己》一文拟的副标题吧:

“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无望的社会造就的无望的人”

这些副标题可不是出自教学参考书和老师之口呀!我至今仍然还记得李老师的学生在作文中写的那一段话:

“郭沫若无疑是我们故乡的骄傲,但是,作为他的家乡人和后辈,一味拜倒在郭沫若的脚下而仰视巨人,是没有出

以郭沫若不迷信权威的创造精神,超越郭沫若!”

总之,李镇西老师痴情地守望着语文民主教育,在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中,他成就了许多学生的希望与梦想。也正因此,他自己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殊荣:四川省中学特级教师、成都市教育专家、全国优秀教师、2000年全国十大杰出教师等等。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李老师所坚守的语文民主教育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①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9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语文教育改革管理 篇3

管理是最普遍的社会现象,只要有人的活动,就存在着管理问题。有自我管理,更有组织管理。“没有一流的管理,就没有一流的经济”,在如今已是公认的道理。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语文教育:没有一流的管理,就没有一流的语文教育。

这里所说的语文教学管理指班级教学层面而言,而非各级语文教学行政管理,是班级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语文教学过程以便协调地完成语文教育目标的活动。作为母语教育,语文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科学的教学管理对语文学科来说尤其重要。语文教育实践中有许多优秀的教学管理经验,只是还没有把它系统地总结出来。一旦它被成功地总结出来,将极大地推进语文教育的发展。当代的语文教育理念的落实呼唤科学的语文教学管理,而科学的语文教学管理必能够给语文教育的成功提供足够的组织保障。所有成功的语文教育都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管理,魏书生先生的语文教育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

一、全新的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的教学管理

现代教育目标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转向人的发展,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语文教育目标由此也作了调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这样来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目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并且进一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具体陈述了各学段的阶段目标。

仅从这个纲领性文件上就能看出语文教育任务的多样和繁琐。它涉及到学生成长的道德品质、人生态度、学识修养、个性人格、学习习惯方法及知识能力水平等多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人的发展的基本素质;而且每一方面的目标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长期反复的熏陶和训练中达到。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使学生在基本语文素养上有较大的提高,并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组织不得力就会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处于疲惫状态,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

语文教学目标的复杂性是语文教学实践的第一重障碍,给语文教师带来许多困惑,甚至形成“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它要求教师做教学计划时,不仅要设计教学内容,更要面向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学识修养、情感状况、学习过程和方法等各方面,相对于单纯的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多了组织方法和教学技巧方面的要求,这也是语文教育改革难以推进,新的语文教育理念难以落实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实践实行科学的目标管理,准确分析各个具体目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在阶段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完善地执行组织计划,恰当地把握组织效果。

许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共同的感受是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魏书生先生在语文教育中利用科学的教学管理很好地帮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非常注重教学管理工作,并以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控制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首先,合理计划统编教材与课外读物的时间安排,利用一学期中两周的时间完成统编教材的学习,其他时间利用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其次,还指导学生有效地控制时间,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大到终生、十年之内,小到一学年、每一天,让学生天天有任务,时时有事做,在积累中进步。如规定一年要写十万字语文作业,四十篇作文,六万字日记,读一万页课外书等。并且,将完善人格、培养个性、传授方法等工作融合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及时加以引导。

魏书生先生的教学管理计划具体,组织周密,如培养习惯有五个环节,分为:首次慢动、逐步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和进入轨道。目标由少到多,由易到难,逐渐提高,兼顾与其他学科的时间关系,制定自检、互检、教师抽查的制度,最后形成习惯,达到管理目的。学生在具体的指导和合理的计划下,明白自己每天要做哪些事情,如何做,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教学工作由此得到稳妥有序地展开,而教师因为抓住了控制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工作也逐渐变得轻松省力。

二、语文学习实践性的特点的把握需要科学的教学管理

实践性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特点之一。“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就强调把听说读写的权利还给学生,并把学生的语文学习放到社会生活之中,打通了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更强调学生要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锻炼听说读写能力。

在课堂中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本身是复杂和琐碎的。它不像其他课程的能力目标那样是一条线贯穿下来,前后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一个环节的训练完成接着是下一个训练,衔接紧密而且不容颠倒,给教学带来很多方便。语文教育的听说读写能力之间,也有联系,但这种联系是内在的影响,彼此之间没有明确的逻辑联系,并且影响的程度也是有限的。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听说读写能力不平衡是常见的现象,或长于听说,或长于读写,顾此失彼。多头绪的语文能力训练给语文教育的设计造成极大的困难。现实中的语文教育为了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往往只抓读写训练,放弃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种状况违背了社会发展决定语文教育目标的规律,违背了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

语文教育实践本来就存在相当严重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缺陷,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的短时间小范围的训练走向社会大背景下的以应用为目的的训练,学习范围的扩大和训练目的的明确更给语文教育实践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协调课内的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之间的关系,科学地规划各项训练占有的时间阶段,还要协调课内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的关系,合理组织安排社会实践的项目任务,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效益。所以,语文学习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需要科学的教学管理。

语文教育改革管理 篇4

关键词:中职语文,困境,改革

一、中职语文课程的困境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 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门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 其课堂教学却常常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1. 社会及学生不重视, 教学效果差

长期的初、中、高考制度造成了社会上绝大多数学生家长老师唯分数论的思想:语文学科无关紧要, 拉不开距离, 学两年不见加分, 两年不学不见减分, 学与不学一个样。被唯分数论思想教育了九年的学生进入职业中学, 其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主动性与普高相比, 都相对薄弱。我校调查表明, 许多学生因为没有考上普通高中而略显自暴自弃, 许多家长对其孩子的表现放任自流。入学时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好, 毕业时也没学到什么东西。用人单位反映回来:很多中职学生表达能力弱, 交际能力不强, 接人待物没有礼貌, 文化素质不高, 动手创新能力不高。这对于承担工具教育、人文教育、思想教育责任的语文教学来说, 无疑是一种耻辱。

2. 教师教法陈旧, 课堂死水一潭

中职的语文教学, 由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 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放松了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关注;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缺乏与学生互动的技巧, 导致知识的传播路径单一, 加上学生本身对文化知识不甚感兴趣, 教学效果差;学校专业老师欠缺, 许多老师是文化课转型而来, 教学常常局限于对教参分析、对“重点”突破, 分析篇、章、句、语、修、逻等知识, 忽视对情感态度、人文素养、创新思维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对专业技能很陌生, 只能照本宣科, 重理论轻实践, 没有切实与企业接轨。

二、中职课程改革探索

1. 转变观念,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 则负大舟也无力”, “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作为校方, 应让相关专业的语文老师尽可能多地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到企业参加实践, 列入考核;作为教师, 要积极参与教改教研, 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所谓学高为师, 终身为范, 只有自身素质高了, 才可以以高尚的人格魅力, 广博的专业知识, 丰富的实践经验去感染学生, 真正做到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2. 改变教法, 做到语文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提高“读、写”能力

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是让学生“学会”, 更要让学生“会学”。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有这样的结论:“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是:懂得如何学习, 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辨别、组织和使用一切学习资源。”学校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是有一定距离的, 所以教学应尽量模拟企业的环境与操作流程, 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要。学校可以邀请企业骨干参与到教学中来, 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经营、运作中去。笔者试行的两种教学方法, 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一是运用任务驱动法, 给学生下任务。教师设计任务, 提供学习资源, 组织任务的开展, 指导任务的实施, 监督学习的过程, 组织评价学习的效果。让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开展名人名胜知识竞赛;创作导游辞;编写导游广告语;制作市场运作计划书。在这些项目任务的的驱动下, 学生会发现企业间激烈的竞争容不得懒散的习惯, 必须要学会学习, 学会交际, 学会抗压, 学会求生存、谋发展。二是运用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新课改把人性、人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提倡学生作文要说真话, 抒真情, 写身边事, 讲平常理。中职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 语文课堂应成为指导他们体验生活和人生的重要阵地, 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老师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感受思考人生, 发现人性真善美;引导学生体验经典, 从阅读中体验快乐, 充实自己的精神境界, 提高鉴赏能力, 积累写作素材;体验情感, 发现感动和美丽的人和物, 丰厚写作的内蕴,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体验大自然,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触摸自然的脉搏, 培养细腻感恩的情思。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 有了切身的体会, 学生才会真正的心领神会, 积淀人生。

3. 开发教材, 做到语文教学与实训课程相结合, 提高“听、说”的能力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 显然以知识为本位, 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此, 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使用统编的教材虽然系统、科学, 但各个地方, 学生素质, 校企合作等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为了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成, 学有所用, 教师应当做到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所以开发新的教材, 适当引入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当然,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能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 能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除了注意选取基础的、切合专业的、思想健康的内容外, 课程内容更需要贴近社会,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文化、社会资源, 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例如, 上表达与交流部分, 可以采用旅游资源网的教材———口才与技巧。让学生知道导游语言是一种口头语言, 具有生动形象、幽默流畅、通俗易懂并能从多方面调动旅游者注意力、激发游兴的特点。要说得有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情感性、道德性、逻辑性、要有严谨的语言结构、流畅的表达方式和技能。把导游语言说好, 还需要积累典故、成语、谚语、诗歌、名人名言, 而且还有神态表情、手势体态以及声调的密切配合。让学生参加旅行社导游实训,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会很好地学习导游语言, 这比单纯在课堂上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4. 鼓励创新,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精神

提倡个性化阅读。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阅读文学作品, 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探寻作品主题, 对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才能发掘学生的真性情,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例如《项链》, 有学生提出要向主人公学习吃苦耐劳, 坚持不懈的精神。这虽然有悖于教参提示的答案“揭露资本主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但老师还应给予肯定。因为这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 是创新思维的火花, 这种火花值得呵护, 值得培养, 或许这一闪而过的火花便造就另一个比尔盖茨、马云……

提倡个性化写作。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关注生活, 思考人生, 写作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思维, 个性化的思想, 个性化的表达, 把身边的事写下来, 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 把当时的心情写下来, 这样作文才能写得逼真, 才能写出情感。贾平凹说过, “什么叫写活了?逼真了才能活, 逼真就得写实, 写实就是写日常, 写伦理。”于是就随想随写, 不拘形式, 不拘体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过“当笔下肆意挥洒的心情化为文字, 我将用它记录永生。”就是这样, “人只有依靠思想, 才能获得自己的个性。”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

中职毕业的学生部分是需要自己创业的, 这更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人生,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正因为有了形形色色的人, 社会进步的脚步才精彩纷呈。

语文教育改革管理 篇5

简 介

博鳌生态语文教育创新发展论坛,是以“传承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以“生态、融合、发展”为宗旨,为推动国际语文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建立的非官方、非营利性、学术性组织;是传递全球前沿语文教育学术和教学信息渠道,以及协助建立各单位合作关系和开展合作项目的操作平台。2017年7月21-22日,首届博鳌生态语文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将在海南博鳌正式召开,自此以后,该论坛将每年不定期展开。

论坛将围绕语文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主题,定期邀请世界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举办高规格的学术讲座,探究与推广国际先进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成果,搭建国际高端生态语文公益交流平台。展开语文教育政策研讨与生态语文科研交流,推动资源整合与文化跨界融合,从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语文教育发展,实现教育领域的跨界交流,共同打造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下的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新生态。

成立背景

语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语文教育亟需权威、系统、科学地指导。当前语文对学生学业及人生成长影响力日益加大,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为深入领悟贯彻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系列讲话精神,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建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论坛发起单位以语文教育为契入点,以生态语文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联合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围绕生态语文教育展开学术交流,进而促进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推动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升国民语文素养。

举办意义

博鳌生态语文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在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生态语文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发展及国民素质提升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将突破地域界限,实现语文教育的国际协同创新,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提供新的契机。论坛还将联合互联网技术、VR、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出版传媒与影视等领域,实现教育与科技的跨行业融合,探讨提升语文能力方式与方法,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首届博鳌生态语文教育创新发展论坛的举办将打造一个规范化、机制化、常态化、品牌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成就首个国际语文教育论坛品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及关注。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社、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富德公益基金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语言文化传播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海南省教育学会、北京语之悦教育文化中心; 协办单位:《知心姐姐》杂志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阳光喔教育集团、海南蓝图会展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上海交通大学网宣办、武汉大学文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通过作文教学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 特别支持:百度公司。

活动时间

2017年7月21-22日(周五至周六,一天半)

活动地点

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

参会代表(约3000人共同参与)

1、各地科教院、教科所、教研室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

2、教育、外交、文化、语言、新闻出版等领域特邀嘉宾;

3、国内外高校与科研单位专家学者;

4、全国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

5、其他语文教育及相关行业工作者。

特邀嘉宾(部分,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序)

Arlene Barry: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 王作峰:中国驻多哥共和国前大使:

白学军: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博士生导师;

连中国:北京市第四中学第一届道元实验班语文老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兼职教研员,学科带头人。

李学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

张化万: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编委;

吴敏而: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台湾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理事长; 吴霓: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肖裕声:军事科学院原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少将,博士生导师; 陈力: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院长,海南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林文宝: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教授兼台东大学儿童文学院院长;

罗珠彪:中国教科院教育试验区特聘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湖北省小学语文研究会副理事长,阳光喔作文创始人。赵亚力:中国驻乌干达共和国前大使;

荣维东: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海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语言文化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 董小玉: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大文学博士,北师大艺术学博士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翟小宁: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主持人

郎永淳:著名主持人;

孔庆潮:广东广播电视台现代教育频道总监,主持人;

张明琪: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属中学校长,天津师范大学语文教学论学科带头人。

会议流程

精彩亮点 看点1: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开启高端盛会; 看点2:央视知名主持人谈传统文化传承; 看点3:中国驻外大使论如何传播中国声音; 看点4:百度-人工智能时代的语文教育;

看点5:国内权威语文教育专家和国际学者齐聚一堂; 看点6:特级教师演绎生态语文课堂; ……

报名方式Registration 首届论坛采用在线报名方式,组委会指定“新语文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为官方报名唯一通道。如需报名或了解论坛相关信息,请提前关注“新语文教育”微信公众号。登记报名咨询热线:黄老师(180 0865 4191)王老师(180 6268 1859)

媒体新闻中心 News

1、媒体合作:如需加入首届论坛合作媒体或支持媒体单位,请于7月10日前联络登记;

2、业界记者如有需要参加,请联络媒体中心登记。新闻报及稿件、相片资料等请联络组委会宣传中心;

3、媒体中心咨询联系电话:唐老师(134 7680 5137)

注意事项Notice

1、首届博鳌生态语文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在到会接站、酒店报到、会议用餐环节均需使用电子门票扫码签到,购买与会嘉宾需注意留存个人电子门票短信信息,或关注“新语文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便捷查询个人电子票信息;

2、参会者签到时间每半天活动开始前30分钟,凭参会证入场;

3、论坛过程中需主动将手机等通讯设备调至会议或静音状态;

4、参会者需规范着装,配合入场安检;

5、参会人员登记时务必填写有效手机号,以便主办方及时通知论坛相关事宜;

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对谈 篇6

孙绍振(以下简称“孙”):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改革前的传统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把语文搞得像政治课,或者是道德修养课,不太像是语文课,时间长了,就产生自我蒙蔽,觉得这一套天经地义,不言而喻,别无选择。我认为,要求实,求语文课之实,求政治课、道德课之实,就不能不把自己从习惯和现状的蒙蔽中解放出来,还原一下,语文、政治道德课的本来面貌,把蒙在它们上面的表面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灰尘扫除。所以说“求实”跟“去蔽”是结合在一起的。

本来语文是非常有趣的,这个语文世界,尤其是文学作品,是超越了实用价值观念的、自由的心灵境界,语言到了这个领域是非常神妙的、非常动人的。我们小时候看小说看书看得都不想吃饭了,可是为什么到了上语文课,就让人感到精神窒息,这里一定出了什么问题。明明是很精彩的课文,你不去看那些教参还好,一看,都是些干巴巴的,叫人哭笑不得的玩意儿。把这个叫人哭笑不得的东西系统化地扫除,这就是“去蔽”。“去蔽”的关键是要知“蔽”,然后,才能实事求是地进入语文境界。学了语文,你对人、对人生、对自我、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的同情、对人的心灵有没有新的感悟?对我们的语言,对我们的母语有没有新的想法?一些精彩的词语你有没有特别的发现?你的书面表达、你的口头表达、你的交际能力、交往能力有没有提高?你讲出话来是让人感到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呢,还是写起文章来让人感到妙语连珠、引人入胜?这是最关键的。如果你学了语文,反而讨厌它了,你讲话反倒更干巴了,你的思想和情感变得很单调、贫乏了,这就说明,你的语文和心灵一直受到了蒙蔽,所以“求实”必须“去蔽”。

我们追求“创新”的时候,“去蔽”就是我们的旗帜,但是我们并不排斥其他的,包括传统的做法,只要行之有效,我们就要向它学习。英国哲学家罗素有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如何防止自我蒙蔽》。有了防止自我蒙蔽的精神,才能“创新”,才能“求实”。就是有了“创新”,不能忘记不断去蔽,时时刻刻要防止自我蒙蔽,防止自我封锁,那就是要谦虚、要谨慎,特别是要有自知之明。

钱:中学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科学,要建立“中学语文教育学”,它还有许多分支,如“中学阅读教育学”、“中学作文学”、“中学口语教育学”等等。这个问题讲起来是一个常识,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被普遍地接受。怎样建立一个民族化、本土化又是科学化的中学语文教育体系,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既然是一门科学,就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这些年,我们比较强调这些东西,有很大的突破, 《语文课程标准》大概就体现了这样一个突破。但是我现在还要讲一点,就是要有自己学科的知识体系,这些年我们好像有点回避谈知识。问题不在于过去知识讲多了,而在于我们过去知识本身有问题。比如说语法,我们就把语法家的语法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学语文教育上来,这样的知识本身就有问题。另外就是知识本身它所处的位置,怎么讲知识,知识能不能代替一切,一味地讲知识体系本身的完整性、系统性,变成知识为中心,而严重忽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人文精神的熏陶等等,这些问题在理解与实践上出了问题。但不是说不应该有知识,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还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对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训练,就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作为支撑。问题是要有什么样的知识——这就有一个知识更新的问题,以及怎样讲知识——这里有一个如何将有关学科的知识转化为适合中学语文教育特点的知识,建立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的问题。

孙:你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创意的出发点。我们老吵什么知识不知识的,实际上在空对空,因为没有把真知识和落伍的伪知识做起码的区分,这在文学和语言两方面都很严重。以语言为例,有些老师常常抱怨,现在课堂上一讲知识,就受到压力,当然这是不正常的。但是,我们的老师也应该反思一下,你讲的知识是不是可靠。比如,你花了很多精力的语法知识,是不是很可靠,有没有自我蒙蔽的地方?从微观来说,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主谓宾,动定补,对学生作文讲话有多少好处?是不是存在一些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的可能?从宏观理论来说,你讲的语法,它是不是在学科上已经陈旧了?你没有考虑过,花那么多时间,讲一些陈旧的东西,是不是自讨苦吃?据我所知,现在中学中里流行的语法,其理论基础,大抵是索绪尔的那一套。但是,这种理论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它的最大局限性就是把一切语文现象都归纳成一套又一套的语法结构模式,或者叫做规律,这种理论体系后来就被另一些语言学理论所补充,所修正了,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误的话,那就是语义学、语用学。一个词语并不是只有词典上那种单调的意义,它是随着语境和当事人情感关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出神入化。我们讲的字、词、句,究其本质而言,往往局限于索绪尔那一套,其结果就是把活生生的语言讲成了僵死的条条框框。

文学理论的知识也同样有个知识更新的问题,有些教参编者,至今仍然只懂得一点反映论,而且是机械的反映论的粗浅知识,连辩证法的起码知识都很残缺,更谈不上活学活用。他们对于这二十多年来我国当代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所取得的突破和进展,没有多少感觉,而教参作者却守着它作为看家本领、衣食父母。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科理论基础还处于这种杂乱无章的状态,有什么条件谈论学科体系的建设呢?

钱:中学语文教育真要深入下去的话,恐怕要再着力于我们这个学科本身的这样一个基本的建设:包括观念,包括知识体系,也包括它的方法论等等,这大概是我们下一步共同应该努力的一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加强中学语文教育学的科学研究。记得我在刚介入中学语文教育时,就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在我看来,加强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是能否建立起本民族语文教育的科学体系的一个前提性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这是语文教育改革能否健康、持续、深入地进行下去的一个关键,而这方面又恰恰是一个薄弱环节。”(参看:《语文教育门外谈·一点感想》)应该看到,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阵的,这有些无奈,我们只能边改革边建设,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知识陈旧,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的问题。正如你刚才所说,对当代文学研究与文艺理论研究的突破与成就的隔膜,就尖锐地提出了中学语文学科需要知识更新的问题。这当然不是说,要将学术界研究的新成果直接搬用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教训的,关键是要根据中学语文教育的特殊性质与教学实际,进行科学的转换与创造,这就需要打破大学与中学、教育界与思想文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提倡多学科的合作。在我看来,你所倡导的“还原、比较的文本分析法”,就是将他自己以及文艺理论界的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个尝试,其所提供的有关新的知识、新的分析方法就是为“中学阅读学”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基石。建立体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体系的建设却需要一块一块的基石逐渐积累起来。我们不妨做这样的设想:能不能集中一批关注中学语文教育的有关学科(如语言学、写作学、文艺理论)专家,和中学语文教育专家、中学语文老师一起,来做这样的知识转换、创造与教学实验,这就有可能对语文教育改革有一个新的推动。

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强调第一线教师的作用。这些年比较强调学生主体,是针对过去的弊病提出的,但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至今也还是一个问题。有的地方却走到另一个极端:忽略了教师的作用,或者对教师的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发生了一些误解。当然,我要说的是,中国的语文改革发展到现在,它的关键在第一线教师,即第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他们的素质。广东一个教师给我写信说,现在第一线教师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还没有话语权。就是说,第一线教师要解决生存权,还有他们的话语权力。生存权的问题和话语权的匮缺,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呢,就是怎么样把第一线教师,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更重要的是,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具体的帮助。你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你的理论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可以解决具体的、实际的教学问题的,不像我更偏重于理念,具有太浓厚的理想色彩。但我仍然是关注教学的实际状况的,我跟很多第一线老师通气,反复讲一点:教育改革的成败,取决于第一线的教师,而我们这些大学教授,实际上做的是服务性的工作。

孙: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中学语文改革的成败,取决于第一线老师。除了你刚才提出的生存权的问题以外,这个问题,各个地区存在着很大不平衡,一下子,我们很难充分解决。但是,这不是说,在解决生存状态、物质条件以前,我们就无所作为。我们一方面解决生存的物质条件,一方面在理论上,要进行一些迫在眉睫的澄清。比如说,现在学生的主体性是得到了强调了,教师的主体性、话语权却失去了。学生主体性的哲学基础是主体性哲学,按理说,一切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体性,可是,我们的理论却在千方百计地回避教师的主体性,这真是一大怪事。为了纠正过去过分强调的教师的主导性,居然把教师的主体性完全抛弃了,这不但在哲学上是讲不通的,而且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应该勇敢一些,将主体性加以分析,学有学的主体,教有教的主体。

为什么这样明显的偏颇,这么多聪明人,却视而不见?就是因为他们对于洋权威的迷信。因为新的课程标准是从欧洲引进的,在许多人的眼中看来,欧洲就是一个整体,也就是世界上最新的潮流。其实欧洲的教育理念和美洲的教育理念有不尽相同的传统,就是欧洲本身,也不是统一的。至少有四种不同的模式。一,斯堪的那维亚模式(北欧式);二,日耳曼模式(德式);三,拉丁式(法式);四,盎格鲁-萨克逊式(英式)。我们新课程标准主要学的是北欧式的,这种模式非常需要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第一位。而法国则比较强调教师的严格管理和系统考试。一个瑞典学生到了法国中学,她这样说:在瑞典课堂上,师生关系很亲密,上课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做事,想做怎么做就怎么做。而在法国,师生关系疏远,上课时间完全由教师支配,课堂上讨论很少,发言的机会也不多,学生在课堂有压力,是正常的,这多多少少有点教师主体为主导的味道。但是,由于这几年的片面宣传和推广,给我们许多教师造成了一种印象,好像西方义务教育都是学生主体性的一统天下。其实,就是在西方,也是流派纷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着重推行的主体性教学理念一无是处,天下只能是主体间性的天下,我希望看到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作为不同的教育学派进行竞争。

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除了中学语文教育民族化、本土化、科学化之外,它还有一个个性化。这可能又是我的一个浪漫主义的设想: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在语文教学课上打上自己的烙印。记得在中学的时候,教我们的几位语文老师都是有个性的,因为那是一所重点中学,有一流的语文老师,老师的个人修养都各有特点,对各个班级的学生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说我们有个老师,特别喜欢语法,可以称得上是语法专家,我是他那班的学生,我们的语法知识就比别班同学要强。另外一个班的老师特别喜欢古典文学,他教出来的学生就多少有点古典味。实际上好的语文老师,总会在自己的教学中打上个人的烙印。我也非常同意你所说的“求实”、“去蔽”、“创新”,这里的关键是“去蔽”。这个“去蔽”,我想做两个层面的解说。一个层面,是根本性的教育目的的“去蔽”,就是我们的教育怎么样能让学生直面自我的心灵,直面自我的生命,真正做到“立人”。而我们现在很多东西,是忽略、遮蔽了“人”,使学生不能直面自己的心灵。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生命,把人的内在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把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发掘出来,提升起来,就是善于直面自我、直面自己的生命,要“去蔽”,就是要去把人培养成驯服工具的教育理念与体制之蔽。另外一个呢,具体到我们语文教育,具体到过去或者当下弊病来说,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直面文本,直面文本语言,而且,只有直面文本才能直面生命,直面自我,而我们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文本被遮蔽了。我们批评过去的应试教育有很多问题,实际上就是你说的,“知识一大堆,文本不着边”,这是一种遮蔽。而我们现在有另一种形态的遮蔽,我们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说难听点,就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恰好这种“表演”使学生不能直面文本。昨天晚上聊天时,听说现在很多学生,你一篇文章讲完了,他还没有完整地读过一遍,我吓了一大跳。如果学生不阅读文本,不把文本读通,这个老师恐怕是基本失职。怎么样直面文本?“去蔽”!让学生直面文本。而文本的核心在我看来是语言,就是怎么样直面文本,直面语言。我们当然可以具体讨论,是哪些东西具体妨碍到我们不能去直面这个文本,直面这个语言。所以,我理解的所谓“去蔽”,就是为了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

孙:我还是要补充一下你的意见。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有脱离文本的倾向,不但脱离文本,而且脱离“人本”。当然这种倾向,好多不是由我们第一线老师搞出来的,是由外来的行政力量强加的,甚至由行政官员搞出来的。实际上我们在一起交谈的时候,有些教育管理方面的官员,把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什么的,对话要到多少次,作为评估的标准,这是太可恶了,太不能忍受了,这简直有教育专制主义的嫌疑。

钱:我来这之前,看到一个报道消息把我吓了一大跳,说某个地方通过一个法规,规定今后语文老师上课“满堂灌”的,一堂课讲到底的,学生没有发言的,就要处罚,就是触犯法规。我觉得这些行政人员不知怎么搞的,动不动就搞法规,这样下去,评价体系肯定会出大问题的。

孙:这个东西呢,我觉得不能完全怪罪第一线的老师。因为不少第一线的老师,一方面重视文本,一方面弄一点多媒体,二者结合得比较好的,还是有的。但是呢,在好多地方,有一种多媒体啊,就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太多的多媒体啊,像钱梦龙老师讲的那样,电脑呀,操作呀,都会出意想不到的问题,包括声音不响、画面空白的问题,钱先生说,这哪是多媒体,是倒霉体!多媒体是文本的附属品,但是,许多时候,我们变成了多媒体的附属品。我举个例子。我到一所中学去听课,老师讲《木兰词》,先放美国那个《花木兰》的动画片,然后呢,就放我们中国的连环画,放完了就集体朗读了一番,然后就讨论花木兰。这就到文本了,但文本和前面放的《花木兰》有什么关系,他完全忘记了。多媒体也没有起什么作用,完全成为累赘。开头的多媒体表现的是美国的花木兰。本来应该提出问题,美国人理解的花木兰和我们中国经典文本里的花木兰,有什么不一样?不是说要分析吗?分析的对象就是矛盾,没有矛盾无法进入分析层次,有了矛盾,就应该揪住不放。美国花木兰是不守礼法的花木兰,经常闹出笑话的花木兰,而中国的花木兰,说她是英雄,要具体地从文本中分析出来这个英雄的特点是什么?连这样起码的问题没有提出来,结果美国的和中国的,好像是一样的,这样,多媒体就变成个“遮蔽”了。

钱: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老师文本的解读能力,这恐怕是当下最迫切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任务。我想是不是从三个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根本上来说,语文老师怎么样提高自己的素养。我想起王立根先生曾经找我,我给他写过两个题词。我的第一个题词是:“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老师。”今年他到我家来,我又给他一个题词,说:“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可爱的人。”就是要可爱,要有人格魅力。昨天晚上,我跟他说,还要有一句话,就是“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杂家”。我在跟很多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交往与通信中,常常发现比较好的语文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读书,而且书读得比较杂,因为语文老师不是一个学者,他不是专门研究文学的人,不需要太深,但要什么都要读一点,懂一点。书读得要杂,读杂之后,你的知识就会通。一个文本你要读懂,需要各方的知识准备,你的书读得杂的话,你的知识就会融会贯通,总的来说就是要多读书。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呢?因为现在不读书已经成为学校里的普遍现象。首先是学生不读书,不仅是大学生,我现在最头疼的是连研究生也不读书,所以我们中文系的孔庆东就写了一篇杂文,题目叫《少爷、小姐请读书》。现在孩子就是不读书,特别是不读原著,只读内容提要。

孙:我实在觉得我们的生命的价值应该重新定位。我们研究文学,研究汉语文学,这么大年纪了,结果到中学一看,完全是落空的,这真是太悲哀了。我们研究文学,拿到了教授这样的头衔,对国家和人民几乎看不出有什么贡献?不能不说,有点失落感。尽管在圈子里大家很热闹,“啊呀,这个教授了不得,很有学问”,实际上并没有看过我的学术文章。但是,我写一篇作品解读,那就不一样,那读的人就很多,而且连中学生都会去读一读,这使我感到很受鼓舞,毕竟我的劳动有所成效。我跟你不同,你呢,更加地喜欢“形而上”,生命啊,精神家园啊,终极关怀什么的,我也在想,但是,我想得更多的是这个国家的教育资源本来就很稀缺,可我们却把它用来挥霍掉了。我这个人是在文艺方面比较浪漫,教书方面则比较“形而下”。我就是要把高度抽象的方法转化为“操作性”的分析,我不但解读,我还要告诉你操作的程序,哪怕机械一点,我都无所谓,这是我的价值观念。不是给你一条鱼,而是提供一种打鱼的方法、门道。这种办法也许不是很完善,但是,那是我的办法,那里有我的个性。你愿意接受,对你有好处;你不接受,推动你去思想,也是一种贡献。

浅论大语文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 篇7

首先, 大语文教育的目的性与素质教育的目的完全吻合

第一, 目的实用性。

时代在发展, 科学技术在飞速进步, 地球变小了, 宇宙间各种距离变近了。人类早已不是“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悠闲子民。二十一世纪, 将是“地球公民”或“世界公民”的时代, 我们面临的是人世界的竞争,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在世界舞台上就必须有发言的能力。语文教育是塑造人的重要科目, 如果还把目光仅仅盯住多考几分的狭隘圈子上, 是不能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需要的。另外,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 学生仅仅掌握一点书本的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据统计, 改革十几年, 汉语新词汇增加了二千七百多个。加外, 学生在完成高中或大学学业之后, 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 使他们不会感到语文知识的缺乏和社会能力的低下, 这种自身文化的需要和社会文化的需要两个方面是大语文教育注重的目标, 它主张的是学生学习是解决生活需要, 而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积累。这就说明大语文教育注重实践, 注重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素质。大语文教育和语文素质教育在这一点目的是相一致的, 它们都是基于这种需要为目的, 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来培养、塑造全面发展、高质量的人才。

第二, 内容的适应性。

大语文教育内容的适应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一个内涵, 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陈旧、呆板、琐碎、无用的形式, 它把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使语文教学的内容除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外, 还要有适应社会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内容, 这样就扩大了广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及一些经验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 大语文教育是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角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其次, 大语文教育内容的构成。

第一, 从大语文教育所覆盖的面上体现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广度。

华特.B.科勒涅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教育的范围是针对小语文教育的范围而言。它的范围扩展到课堂以外的语言活动的一切环境。比如: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学校语文教育都直接影响着语言水平。还有学科 (课堂、课本) 语文活动、其他学科 (政、史、地、理、化、生) 语文活动、影视报刊语文活动, 第二课堂 (文学社、报道组等) 语文活动, 第三课堂 (社会、人生、自然) 语文活动。这个范围完全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内涵。正像张孝纯先生自己论述那样:大语文教育是以语文课堂为轴心, 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 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各方面素质有机结合起来, 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通过这“四个结合”, 发展和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并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深化。大语文教育这个能辐射各个角落的理论, 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二, 大语文教育的溶合性更好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过去, 语文老师为教语文而教, 学生为语文而学, 使语文成了与各科毫不相干的“空中楼阁”, 大语文教育加强了语文同各门功课的合作, 使他们相互溶合, 在溶合中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例如:说语文课知识有的来源于其他学科 (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 而不能让学生误解为语文知识也是用来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的。另外, 其他学科的知识也能解决语文问题, 比如说作文, 如果单纯地为了写作文来提高写作能力是传统的做法, 也是失败的做法。作文最重要的是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材料, 这仅靠语文是不行的。而政治的、历史的、甚至自然科学的内容的“语文化”将成为作文研究的重要课题。

以上可以看出, 大语文教育完全覆盖了语文素质教育的范围。

最后, 全面发展的观念。

受着未来人才需求的制约, 教育教学塑造人的指导思想就是全面发展, 语文教育的全面发展有两层含义:第一, 是素质的全面发展, 即心理素质 (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培养创造力) 文化素质以及思想品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第二, 是大多数人的发展, 教学目的应该面向大多数, 而不是几个优生, 正像贺拉斯.曼斯所说的:“估量科学和文化造福于一个社会, 不应过多地着眼于整个社会拥有少数大量的深知识的人, 而是着眼于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大语文教育是针对我国语文教育局限于课堂、课本;重应试训练轻能力培养, 重分数轻人格发展的封闭性、被动性教育导致下产生的少慢差费而提出的。它走出了封闭狭小的圈子, 它是以课堂为轴心, 再辐射于语文的全部活动的开放性、主动性教育, 它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进行强有力的开发和提高, 而语文素质教育是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不同程度地使学生的各方各面得到发展和提高。语言素质、思维素质、知识技能等构成了语文素质的基本内容。在这些素质教育过程中溶汇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诸方面的素质教育。因此, 二者无论在目的上, 还是内容上, 都达到了高度统一。可以说, 它们的目的是一致的, 就是学生在语文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大语文教育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 很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张孝纯先生提倡建立互敬互爱、平等互助的敬爱型师生关系, 这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教育和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要求做到教学相长, 既要热情帮助学生, 又要虚心接受学生帮助, 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办, 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决策, 这就有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使学生自觉努力, 积极活动, 依靠自己提高自己, 绝不是被动接受培养和训练。

语文教育改革管理 篇8

——题记

一、守望教育的家园,追寻诗意的教育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我们怀着永世的乡愁去寻找心灵的故乡,而故乡永远在大陆的中央。故乡是生命出发的地方,那里山清秀,水长流,让人魂牵梦萦。古今中外,无数诗人留下的乡愁诗篇至今仍荡气回肠。浪迹天涯的游子,终有一天会重返故乡,可是,哪里才是教育的家园、语文的故乡?

脑海里时常浮现这样的情景:在一抹春晖里,我走过狭长的煤屑路,踱过窄窄的小木桥,湖水潺潺,草地芊芊,四面满是青翠欲滴的山峦,迎面的清风裹着优美的歌声飘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陶醉间,巧遇夏丐尊先生,他引我过了一座水门汀桥,便到了校园里。经亨颐的“长松山房”,何香凝的“蓼花居”,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夏丐尊先生的“平屋”……似一幅打开的卷轴画,次第呈现在我的眼前。国文课上,朱自清先生将自己刚刚发表的散文《绿》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教材给>学生讲作文之道。美术课上,丰子恺先生把自己刚刚创作的漫画拿来给学生示范。音乐课上,学生们唱的是由李叔同先生填词谱曲的《送别》……

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由、惬意、美好!

这情景如梦似幻,但却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和无法忘却的记忆!这就是19世纪20~30年代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

这里没有开不完的会议,也没有考不完的试卷;这里没有堆积如山的作业本,也没有写不完的计划、分析和总结;这里没有班级和学生之间的竞争排名,也没有考前悲壮的犹如赶赴刑场的誓师大会。那种“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两眼一睁,开始竞争”“考过高富帅,战胜富二代”“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的恐怖与肃杀,在这里更是闻所未闻!

但,这里有小鸟的鸣唱,阳光的和煦;这里有青青的草地,蓝蓝的天空;这里有堤岸上的漫步,湖面上的游弋;这里有慷慨的陈词,琅琅的书声;这里有沉思时微蹙的眉,斟酌时问号似的腰。这里的学生能在落日的余晖下从容走进湖光山色,能在夜深人静时谛听天籁之音,他们每天都能在晨曦中自然醒来,用来看世界的是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

春晖教育的精髓是教育的自由、个性、活泼、潇洒,还有成人之美的教育宗旨,那里便是我向往的教育的故乡。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教育应当拥有一份诗意,葆有一份本真,吹拂着自由之风,涌动着创新之情,洋溢着快乐之感。

二、沿波讨源,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两千多年前,孔子跋涉在语文的长河边,寻觅着通往彼岸的渡口。“不学诗无以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修辞立其诚”……这位哲人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伟大的语文老师,他以自己的虔诚、睿智与经验不断地给后人指点迷津。

语文教育史已经几千年了,即使现代语文教育史也已百年,无数的语文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艰难探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语文教育指南,但这些探索的经验却各不相同,它们是我们的出发点,却永远不是我们的终点。它们给了我们帮助,但时代的变化仍然让我们常常感到困惑与迷茫。

面对丰富的语文,人们寻觅的方向与手段也会各不相同:有的在对语文教育进行理论的思考,有的在对现行的语文教育现状问难质疑,有的在教学一线的实践中仔细探索,有的则到邻近学科里去寻找支撑……

语文究竟是什么?语文教学究竟应该呈现什么样的景象?我们在反思,在探索,在实践。也许,我们不必在意寻找的结果,风景就在这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沿波讨源,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去寻找语文的家园,让语文教育魂归故里!

我以为,语文教育应当是“半亩方塘”!它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天地。在这“半亩方塘”中,老师和学生就像“天光云影”,于荡漾的碧波之中共同徜徉。在这空灵澄碧、清澈见底的“半亩方塘”中,始终有一股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不断注入。

语文课堂,是纯洁的象征,她应当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获得精神的皈依。

语文课堂,是生活的诗化,她应当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中诗意地栖居。

语文教育,有“非常之观”。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或连峰接天,枯松挂壁;或金戈铁马,古道西风;或杏花春雨,小桥流水……它应当给我们的孩子以知识的滋养、智慧的启迪、审美的陶冶、文化的熏陶……

三、寻找语文的家园,让语文教育“魂”归故里

语文的“家园”在哪里?语文教学的“魂”指什么?我以为,语文学科的特质就是语文的“魂”,回归语文的“家园”就是回到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上来。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追求教学行为的学科品质,让语文课弥漫着浓浓的语文味,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寻找语文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坚守的方向。

语文课堂应当是语文味关照下的语文教学,充满浓郁的语文气息,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要求,也是语文教师的应有追求。在语文教学中,“言语”与“思想”或者说“工具性”与“人文性”,一直是一对困扰语文教师的矛盾。事实上,当我们强调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言语因素时,并不意味着思想内容不重要;而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情怀,又丝毫不能忽视工具的意义。应当提倡“言意兼得”,反对得“意”而忘“形”。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功利驱动下,许多语文教师把语文应试技巧的训练当成教学的主要内容,把应对各类题型的答题模式的总结当成教学的重点,把反复的单项或综合训练当成主要手段,使得语文教学走进了技术、技巧训练的逼仄胡同。另一方面,脱离文本,远离言语,或架空分析,高唱人文主义,或把语文实践泛化为生活世界的日常“活动”,导致课堂空前热闹。一会儿是泛泛的听说读写,一会儿是花样繁多的表演、绘画、演唱、多媒体展示,课堂呈现的景象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所得却往往是“浅草才能没马蹄”。殊不知,语文是一门学科课程,语文的课程形态决定了语文课的听说读写必须凸显其“学科”意义。语文实践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活动”本身,而在于以“活动”为中介,引导学生更有效地经历和接受语文知识,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的特质定性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把语文素养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把语文实践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方式,把养成作为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途径。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指明了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修订稿关于“语文素养”的表述有两个发展:一是丰富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在原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能力”等基础上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把“方法与习惯”纳入素养的视野,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规定性;二是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养成”理念,弄清了语文素养的形成途径。所谓养成,一是指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实践;二是指日积月累,长期修习,潜移默化;三是指综合性、基础性、过程性、非线性。

四、把握语文教学的行为向度,彰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语文教师应当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的行为向度,彰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让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气息,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要求,也是语文教师的应有追求。那么,如何让语文教学弥漫浓浓的“语文味”呢?

(一)强化语感训练,内化语文素养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必须强化训练。训练的途径与方法是:

1. 亲历言语实践,把握训练特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课标特别强调了学生言语实践的意义,要让学生直接接触和使用言语材料,通过“听听—读读一讲讲—写写”等方式,在学生大脑皮层上的脑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神经联系。这种系统达到熟练化、自动化的程度,就形成了语感。因此,言语实践是语感培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和口语交际实践,使他们在听说读写的言语运用中催生新的言语和新的思想,形成丰富、敏锐的语感和高尚的情感。

2. 提升语感品质,明确目标指向

语文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语感品质上,良好的语感品质又主要体现在语感的丰富性、深刻性、敏捷性和清晰性上。因此,语文课应以提升学生的语感品质为目标。语感的品质主要包括语感的独特性、丰富性、深刻性、敏锐性和清晰性。

3. 坚持有机融合,提升训练境界

语感训练中语言内容的感悟与语言形式的赏析是有机的整体,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也是语感训练的两个方面。离开了语言内容进行语言形式的赏析是失之根本,离开了语言形式去进行语言内容的感悟则失之依附。要把握语理和语感两个基本维度,即通过语感实践,敏锐而直觉地领会语言的意义;通过语理分析,把握语言事实中富有普遍性的语言规律,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在落叶缤纷的语言丛林里涵泳品位,实现浸润性习得,进而走进作者微妙的内心世界,从“怎样写”的角度出发来解读文本的思维活力,把握作者的写作心路和思路,因为“语言作品是作者智慧开出的花朵”。阅读教学要实现华丽转身,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从关注“说什么”转向关注“怎么说”,从分析文本思想内容的阅读教学转向指向写作指导的阅读教学。

(二)感悟语文魅力,享受语文之美

语文之美无处不在,感悟方法也多种多样,可以借助情景感受美,展开想象再现美,感情朗读体验美,真情表达抒发美,也可以拓展延伸创造美,这些都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常见的方法和情形,在此不再细述。

(三)注重思维训练,深化言语活动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离开语言,思维的内涵无法显现;离开思维,语言活动便失去意义。很多教师对阅读感悟理解片面,思维训练有所忽略:“朗读感悟”满足于你读他读,而细读深思,具体地感受语言则有所忽视;“形象感悟”满足于看看画面,而透过形象,本质地感受语言则关注不够;“情境感悟”满足于角色表演,而引入情境,深刻地感受语言则不够重视。结果,学生所感悟的只是零碎的形象、粗浅的意义和抽象的情感。脱离语言发展的思维训练固然是空泛的,而缺乏思维参与的阅读无疑也是肤浅的。只有坚持语言发展和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阅读感悟才是有效的,这样的言语活动才可能是深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联想、引导发散、运用比较、灵活理解、鼓励求异等多种手段,将言语活动引向深入。

语文教育改革趋势浅议 篇9

语文教育在发展, 社会对人才所要求具备的知识结构也在发展。目前的语文教育虽然仍旧受到应试教育的局限, 但相比之下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现在语文教学大纲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把教育目标从培养具有建设者、接班人转移到培养具有健全人格, 具有健康思想感情的人上, 使语文教育更注重个人的发展。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培养基础知识的同时, 保护和引导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每一位学生成功。另外, 语文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载体,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 实际上也在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 所以语文教育还担负着传承文化,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感情的任务。与此同时, 还更加注重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只有很好的掌握了语文知识, 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才会得心应手。反之, 则举步维艰。语文也是人际交流的工具, 任何人生存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的, 这得益于交流。而语言又是交流的工具。所以, 语文也是人的生存工具之一。

总体上看, 目前语文教育正经历着巨大的改变。从时间上看, 以往的语文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 语文被简单的看作为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从范围上看, 语文教育走出了学校的局限, 任何国家对语文的教育都不是孤立的, 语文教育遍及社会与家庭的任何一个角落。可以看出, 目前语文教育有了两点显著的变化, 也就是:时间上贯穿到人的一生, 空间上贯穿到全社会。

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趋势, 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的情况, 更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这一点, 从教材内容的组成结构可以看出, 增加了一些更为实际、操作性强的内容。现代语文教育包括三个板块:一、课文系统, 二、助读系统, 三、作业系统, 还增加了语文技能等等。传统的观念中, 语文水平多体现对字、词、句的书面处理能力, 而现行语文教育则从不同方面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目前的趋势来看, 语文教育改革仍将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 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发展,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还会进一步加强。

摘要:我国早在汉代就产生了官方开办的学校, 然而一直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 其积极作用并不明显。直到隋朝, 科举制度的建立, 确立了以儒家经典为教材, 以读经、讲经、作文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自此以后的一千多年里, 历代文人皓首穷经, 把毕生精力耗费在四书五经里, 不可否认, 在科举制度主宰的一千多年里, 中国人才辈出,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相继涌现, 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又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可以说, 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盛是功不可没的, 随着时间的发展, 到了近代, 科举制才慢慢衰落, 沦为时代发展的桎梏。

语文教育改革管理 篇10

关于教材的建设, 几乎是一门专门的学问。语文者, 如叶圣陶所言: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但落实到教材层面, 具体的“语文观”却是千差万别。不过, 再高深的理论, 也不应该违反“学生体验”这一普遍的经验。我们一方面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 另一方面, 也应求诸我们的“初心”。如结合语文的特点和中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核心应该是“美”的。美首先体现为一种亲和力, 从装帧到插图, 贴近儿童的心理, 让孩子喜闻乐见;美还体现为优美的语言文字, 需要多一些容易记住的、节奏感强的古诗, 而不是主题“向上”“贴近时代”却语言无味的记叙文;美还体现为想象、意趣, 如《蜗牛》式的“流行歌曲”。

教材修订要求的其实是要我们放下“教育”的架子和功利, 放下假大空的“爱国情怀”, 真正启迪孩子在快乐中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从这个角度看, 最新修订、刚刚通过评审的语文版小学语文教材, 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一是《我爱上学》换成了《我爱学语文》;二是四册教材共减少15篇, 减少了10%;三是新换了29篇更为“文质兼美, 贴近儿童生活”的课文, 占25%。当然, 不能遽然断定“变化”是否“脱胎换骨”, 但不管怎样, 这些变化起码都是积极的、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时, 还必须看到, 语文教学的改革不是仅靠教材改革就能完成的。知识真正到达孩子, 孩子真正接受教育, 还需要教师思想观念的改革。而一个群体思想的扭转, 可能比一本教材的改革更为艰难。

语文教育改革管理 篇11

社会转型人才培养价值观多元文化语文课程标准

改革开放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一个全面的转型时期,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一次特殊的复杂的整体性的转型。其具体表现在政治上的集中走向民主,经济上的计划走向市场,思想上的保守走向开放,我国社会从整体上向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等方向发展。可以说,社会转型既是语文教育变革的背景,也是语文教育变革的动力。转型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新要求,语文教育自然也需要做出恰当而有力的回应。

一、新时期人才培养规格对语文教育提出的要求

1.社会发展对现代人的要求

转型期的社会发展主要是由传统走向现代,从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到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再到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步步深化,突出表现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民主、法治等观念深入人心等方面。

信息技術广泛应用是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计算机和互联网出现并逐渐普及,信息的容量,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的应用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这些大容量的信息资源包罗万象,内容丰富但又十分庞杂,一些片面的、偏激的甚至错误的观点随处可见。这就要求学习者不但要有较强的信息搜集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能有效地识别、提取、处理各种信息。

民主、法治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那么何谓民主?何谓法治?民主是指人民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法治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治理国家。除了国家制定保障人民民主参与的制度,完善各方面法律法规之外,要实现民主法治,更需要广大民众的努力。这就要求人们整体性地增强民主意识、法治精神,提升参与各项事务的能力,为国家实现平稳的转型贡献力量。

2.经济发展对现代人的要求

我国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经济体制上主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成为时代的宠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这样的经济体系中,自由、平等、竞争、合作、法制、道德等被彰显得淋漓尽致,要求人具有较强的主体性,以自觉主动的积极心态迎接竞争的挑战,不断地开拓、创新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状况。当然,竞争的过程也存在合作,人们必须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市场经济中的合作是以互利为原则的,但也需要尊重道德、遵循法律,它们是市场经济合理长效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还需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增强法制观念,使自己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由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的调整,知识经济越发引人注目。可以说,农业时代以知识的继承和积累为主题,工业时代以知识的普及和扩张为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则以知识的创新和探索为旨归,而知识又以人为载体,所以,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形势,现代人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济转变,粗放型经济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而集约型经济则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种新方式的能耗低,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如果没有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是无法实现的。

3.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回应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语文教育也紧跟时代脉动,锐意进取实行改革,为实现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不懈努力。本次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坚持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不变,即坚持在基础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课程目标方面,语文的课程依然从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不但重视知识与能力,还突出过程与方法,并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融入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是对传统的双基目标的发展,也是语文教育应对时代问题的进步之举。同时,明确了语文的课程性质,将其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突出了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等对人们开阔视野、开放心态、创新思维的要求。在课程内容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都提出了要求,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在课程实施方面,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注重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二、社会转型期价值失落对人文教育的呼唤

转型期社会的经济、科技等发展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失落与道德沦丧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语文课程是一门极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如果能将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地统一起来,它将较好地凸显人文关怀,整合价值观念,遏制功利主义,对学生精神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语文教育凸显人文关怀

我国的人文主义传统主要是群体意识、社会人格、天人合一等思想。现代社会的“人文”主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综合古今对人文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人文精神理解为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它引导人们向真向美向善。但由于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中似乎也不那么实用,所以,人文关怀不断失落,人文精神逐渐被边缘化。

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语文学科性质也受到了争议,有人持工具论的观点,有人持人文论的观点,工具论者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人文论者认为应该弘扬人类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事实上,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这两个目标并非泾渭分明,他们都是语文教育应有之义,决不能顾此失彼。语文教育要突破转型期过于浓厚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氛围,冲破应试教育的苑囿,克服肢解课文、脱离生活、忽视人文精神的弊端,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具有博大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人格底蕴,自觉地把所获得的语文知识、技能内化于心,升华成为稳定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从而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语文教育整合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指关于社会现象的价值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标准、价值规范,如关于主体行为、生命、财富、荣誉、人格、贡献、享受、权利、责任、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等的价值的观念。社会转型过程中,新的社会体系初见端倪,旧的社会体系还未消解,不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新与旧之间游走,而且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观念也变得冲突起来。其冲突主要表现在个人与集体两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上,语文教育则注重整合不同的价值观念,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进行合理引导。

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倾向于以社会、集体为中心,要求个人服从集体,凡事以大局为重。西方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个人本位,它肯定个人与生俱来的生命、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随着世界交往的日益广泛,西方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涌入我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过程中,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受到了个人主义的冲击。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倡导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就是说,语文教育并不把个人与集体完全对立,它力图寻求价值观念之间的契合点,对其进行整合,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趋向合理。

3.语文教育遏制功利主义

功利,即功效和利益,人们重视功利、追求功利是无可厚非,但如果对物质利益的关注超过了对道德精神的关注,就会出现功利主义倾向。我国早期的教育似乎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封建社会的中国,读书可以加官进爵,改变身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原则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不但经济领域加以运用,其它领域也争相试用。所以,在传统与现代的功利思想影响下,人们对功利的追求愈发兴盛。不但对个人的成长极其不利,还会严重影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功利主义在语文教育上的表现主要是教育目标片面化:教育本应该关注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功利化的教育却片面注重智育,輕视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忽视学生长远发展;教育途径单一化,除了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少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育情感淡薄化,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了人文精神的传递、渗透,错误地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获得更高的文凭、找到挣钱而又舒适的工作成了学习唯一目的,孩子的童年与童真被功利化的教育无情地剥夺了。语文教育从各个方面重申我国重义轻利的优良传统,挣脱功利思想的束缚。

三、多元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渗透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集团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等系统中共存的且有一定联系的诸种文化。它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容忍和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促进各种文化的共存共荣。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表示了对待多元文化的总的态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教材编写建议提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渗透主要表现对待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上。

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旨在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这样的思想在语文教育有明显的体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语文教材收录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课文。比如,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我们的民族小学》《文成公主进藏》《云南的歌会》《驿路梨花》《格萨尔王的故事》《敕勒川》《木兰诗》等,它们涉及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还有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关心各民族的生活,尊重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学会从其他民族文化的角度来感受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以此获得更为宽广、更加深刻民族认识。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等,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碰撞,使得多元文化蓬勃发展。如何看待并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如何借鉴外来文化并更新和创造,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时代课题。语文作为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的基础学科,如何体现多元文化和应对多元文化已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改革对多元文化加以关注,使多元文化的思想渗透于语文教育之中。以前,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书中只是点缀,而且主要是苏俄作品为主,揭露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转型期的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数量增多,内容也更加丰富。时间上以19世纪、20世纪的作品居多;空间上突破了以苏俄为中心的局限,广泛涉及欧洲、美洲、亚洲邻国;选文内容包括个人修养、社会伦理、自然科学等方面,如亚米契斯的《争吵》,居里夫人的《我的信仰》,里夫金和霍华德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等。通过语文课向学生展示国外文化,使学生开阔视野,并在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学习中学会批判性地思考。

参考文献:

[1]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

[3]朱慕菊,余慧娟.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课改热点问题访谈[J].人民教育,2011,(18).

[4]徐序修.知识经济与语文素质教育(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07).

[5]王玉毝.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付宜红.准确把握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价值与解读[J].中国民族教育,2012,(03).

[7]张宇.20世纪以来语文教育大讨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8]彭泽平,李茂琦.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1).

[9]李长吉.教育价值观念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2,(04).

[10]李敏.人文关怀:教育转型期师生交往的新需求[J].教育探索,2003,(11).

[11]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比较教育究,2005,(12).

语文教育改革管理 篇12

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平时教学实践与学习过程中的体会,谈谈对“语文味”的理解。

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这一说法与《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基本吻合的,新课标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能正确应用祖国语言文字,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说,如何贯彻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好语文教育的特点,凸显其语文味。

那有些课堂为什么会失去语文味呢?

( 一 ) 一些老师 语文教学 内容泛化,教学手段太过流于形式,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原味”,也就是缺少语文教学特有的“语文味”。

语文课文包罗万象,因此有些教师只要课文中涉及到的知识例如:科学知识,山水风景,文人生活等,便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延伸、拓展、整合,语文课成了“大拼盘”,诚然,在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体现不了语文教学目标,过多的拓展延伸就会导致本末倒置,让语文课变味。

听过一位老师教学《化石吟》(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这是一篇科学抒情诗歌,老师在课前用多媒体展示了大量的化石图片,甚至播放了关于化石研究的纪录片,学生们也很感兴趣,纷纷加入讨论的行列,课堂呈现出一派“生动有趣”的画面。笔者认为老师用这些的出发点是好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但用得过了就本末倒置,本是应该去关注诗歌本身语言、内容、情感等内容,却俨然变成了一堂讲述化石、讲述地球演变的生物、地理课。笔者认为,学习《化石吟》这首诗歌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了解化石如何形成,有何研究意义,更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精美的语言展示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颂了奇异的化石和科学的伟大,还可以通过朗读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不能忽略对课文的研读,不能离开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不能不对诗歌特殊的表现力加以鉴赏。否则,语文教学“语文味”荡然无存。

(二)一些老师过多顺应了考试的需要,为考试而上课,只重视考试内容,而忽视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课程标准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设计思路。语文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听说读写能力。如果老师只讲考试内容,将课文当做演绎语文知识的例子来教,就会走向违背语文教学规律之路,就会将语文教学逼近死胡同,使语文失去意义,更不用谈“语文味”了。也就是说老师们要多专研教材,多挖掘教材,只要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多找出“语文味”。

就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落日的幻觉》为例,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如果按照说明文阅读文体考查内容来教的话很好设计教学过程,如:事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拓展延伸。但这样教的话,只是为考而教,这篇文章就跟普通的说明文没什么两样。但要想想编者将这篇文章编入教材肯定有它的可贵之处,这就需要老师们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好好研究教材本身内容,多读几遍课文找出能体现“语文味”的地方,笔者认为,在《落日的幻觉》中除了以说明为主,同时还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正是这表达方式使文章语言有了生动性。

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若天空有云,你会看见灿烂的晚霞;全天无云,不要忘记回头,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锻有明显的亮弧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还会出现迷人的紫光,随着太阳的坠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线时才消失,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落日幻觉》第二段)

这段描写在教学中可做多种方法处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找出描写的段落,看看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日落景象,也可以进行朗读训练,美文读起来是一种享受,特别是学生认为相对枯燥的说明文教学上也能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一种重要体现。

除了这段文字外,文章语言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所以还可以用比较来体会每组两个语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让学生领会语言的美丽,这也是语文味的体现。

这些都是对文章语言句子的品析,通过品析能提高鉴赏语言的能力,并获得自己独特的个性感受,甚至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这也是语文味的体现。

上一篇:云计算技术现状下一篇:起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