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文教育专业

2024-07-18

高校语文教育专业(精选12篇)

高校语文教育专业 篇1

伴随着经济发展与全球化文化、科技、教育的一体化交融趋势, 工程师在国际间的交流和工作越来越频繁, 而相关国家也需要建立起与国际认证制度具有实质等效性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 并取得国际间的互认。这对工程师跨国执业和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发展以及区域性经济文化交流都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关于工程教育学历的国际间互认协议有《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和《华盛顿协议》, 关于工程师专业资格互认的协议有《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亚太工程师计划》和《工程技术员流动论坛协议》。其中《华盛顿协议》 (Washington Accord) 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性协议, 也是签署时间最早、缔约方最多、体系最为完整、世界范围内权威性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本科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1]。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经过正式表决, 全票同意接纳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协议签约成员, 我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 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及其质量保障迈出了重大步伐, 并获得了国际教育界和工程界的认可, 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推动作用。

1998年5月, 建设部人事教育劳动司与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共同签订了土木工程学士学位专业评估互认协议书。与此同时, 中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管理委员会与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也共同签署了名称和内容相仿的协议书。这两份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我国大陆地区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初步实现了国际接轨, 并为我国工程学位获得国际教育界和工程界的认可打开了通道, 为我国工程人才以正式专业执业资格走向世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本任务是培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需要的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首次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任务。而非211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基数大、开设工科专业种类丰富, 因此地方高校想要在为数众多的高校群体中谋得一席之地是大有希望的。但这同时要求地方高校充分挖掘自身独特优势, 积极转型为应用型、创新型和技术型大学, 紧密依托行业、积极联系企业, 瞄准用人单位的需求, 牢牢抓住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发展趋势与社会、行业、企业需求之间的契合点, 主动遵循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 并以专业认证工作为契机, 以专业为基本单位, 梳理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建立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打通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 提高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但目前高校的学科划分过窄、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工程实践性不强、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等问题依然存在。在毕业产出方面, 工程性因为专业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一些工科毕业生热衷做论文的理论研究或实验仿真而不愿做工程设计, “真刀真枪”的工程设计比例较少, 仅仅通过仿真和模拟来应对毕业设计问题[2], 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仿真做出毕业设计的较多, 而毕业设计的背景既缺乏工程实践环境, 又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导致毕业设计最终在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关”上无足轻重。加之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是在学科导向教育背景下构建的, 因此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十化”倾向, 即培养目标空泛化、知识结构学科化、能力培养片面化、创新教育奢侈化、通识教育常识化、专业教育功利化、实践教育初级化、课程设计知识化、课程配置简单化、第二课堂边缘化[3]。导致了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 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造成了毕业产出与雇主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与严重断层。中国工程院2009年年初发表了题为“走向创新———关于中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的调研报告, 对国内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十分尖锐和中肯的意见: (1) 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远胜于水平。 (2) 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 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3) 专业目录与课程体系设计落后、学科交叉欠缺, 导致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 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和重视。面临着对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不适应, 高校的工科专业或多或少都在努力改变工程教育不适应社会要求的局面, 但效果明显的不多[4]。

据统计截至2013年, 我国共有2100多所普通高校, 设有本科工科专业的普通高校有1077所。而本科工科专业布点数占普通高校全部本科专业布点数的32.2%, 远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管理学 (16.8%) 和排在第三位的艺术学 (11.9%) 专业布点数所占比例。在普通高校在校本科生中, 工科学生所占比例接近1/3。其中, 非211高校所占比例为80%, 远远高于985高校 (8%) 和211高校 (12%) , 且普通高校本科工科在校生规模的增长也主要以非211高校为主[5]。因此, 认证工作及其衍生出的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创新对于地方高校在教育新形势下扩大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来引导课程教育改革, 引领专业建设对于地方高校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浪潮中崛起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尤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专业顶层设计, 构建认证保障体系

高校应引导专业建立符合专业认证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 树立培养学生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的的理念, 打破传统学科间的藩篱, 将专业内核心课程知识点和知识单元进行系统性的组合和划分, 规划好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群集聚工作, 设立贯穿大学四年的“项目式”教学, 做好专业顶层设计工作。此外, 专业还应就教育部即将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认真进行专业建设的问题梳理, 对症下药, 并对专业建设和认证工作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做好梳理和规划工作。其次, 做好专业建设的各项保障制度与专业认证的对接工作, 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鼓励教师投身教学、主动教改, 对负责的课程按照认证标准和理念针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

2搭建认证教学体系,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基于专业认证视角下的教学体系应遵循“知识、能力、素质、情感”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在广泛征求代表性行业和社会的人才培养意见后确立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专业顶层设计, 完善涉及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培养和情感塑造的各个教学环节, 建立符合专业认证标准和理念的教学体系。此外, 专业应就企业针对教学内容、毕业生反馈的问题、专家提出的建议等方面建立自身的持续改进机制, 形成完善的闭环管理模式, 从内部自身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3根植专业认证理念, 注重工程教学设计

2013年度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中提及, 在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 工科教师所占比例接近30%, 约80%的工科教师在非211高校中任教。而我国高校大部分教师直接从高校毕业后即到高校任教, 缺乏企业的工程经验和工程理念, 更缺少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因此, 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加强教师在专业认证理念以及工程实践性的培训力度, 引导教师遵循认证工作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并将认证的标准和理念自觉贯彻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中, 保证专业的每门课程都严格按照认证的理念进行教学, 加大实践性内容的教学设计比重, 这样也从人才培养最基础的部分保证了专业建设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4完善专业实践教学, 丰富校企合作内容

从整体上看, 目前工程教育与工业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教育界与工业界密切联系的机制, 也在于目前高校过分强调在优秀刊物上发表论文, 过度重视理论研究而忽视了社会和企业需求。因此地方高校应积极打造校企结合的创新实践平台, 强化校内“工程实践示范中心”, 主动走访各企业用人单位, 了解他们的需求, 丰富校企合作内容, 将企业的需求转化为实践性课程项目, 并通过建立校企实践实习基地等手段强化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在今后的高校发展博弈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方高校想要在教育新形势下异军突起, 必须积极应对认证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和挑战。以专业认证为依托, 积极谋划专业建设, 实践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为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本报特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向我们走来[N].中国石油大学报, 2007-10-26 (7) .

[2]顾秉林.大力培育工程性创新性人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 35 (4) :1-6.

[3]李志义, 朱泓, 刘志军.克服“十化”倾向完善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方案[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7) :25-28.

[4]陈平.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 2014 (1) :42—47.

[5]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编委会.2013年度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J].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014 (6) :10-16.

高校语文教育专业 篇2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教学改革

摘要: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承担了为中小学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重任,但是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等具体方面与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仍需进行深入的思考。

多年来,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承担了为中小学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但是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等具体方面与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从现在的课程建设的整体上来看,基本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问题分析

1.实际教学还是没有完全脱离音乐学院培养专业表演人才的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的学科类课程中音乐技能类课程过多,音乐学理论类课程不足。音乐教育是理论学科,在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时候理当更加注重理论课的教授,而在实际设置的课程中涉及音乐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的比重过小。

2.教育实践类课程单一,甚至脱离实践。比如以教育实习来说,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通常安排在第七学期一次性完成,时间为4~8周不等,多数为6周,内容是教授中学音乐课。学生在实习前由于实践太少,所以仅从理论层次对于教育活动的认识出发不可能单方面地提高未来音乐教师职业前期的学科教学水平。

3.教材内容单一,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常有必要整改、充实和完善上课的内容和教材等。教学一线的工作者有必要和有义务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与符合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反复实践和组织,精心编写音乐教材,把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新的设想

1.课程设置。首先,需要对技能课进行改革,改变重技能、轻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技能课的学习中,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演唱或演奏几首作品,更应当从理论上让学生们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演唱(演奏),如果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

本文由郑州seo整理

样的不同效果。只有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明白了,他们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次,改变以往课程的单一性。就拿声乐、钢琴两门专业课来说,长期以来就是相互分离的,这就造成声乐专业的学生不能弹伴奏,甚至于不能在钢琴上视谱,而钢琴专业的学生又不能演唱。这种能唱不能弹、能弹不能唱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开设一种配套的课程,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使二者有机结合。再次,就是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仅仅依赖于音乐学科教学法和普修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会造成作为今后要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学生不甚了解或完全不了解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以及该如何应对这些学生。最后,就是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实践类课程不仅仅是指舞台实践或教育实习,还应体现在学生每个学期的学生实践中。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中小学进行实地的旁听学习,教师应及时掌握当前中小学的教育动态,以及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模拟教学活动等。

2.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力求多样化。当前很多教师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涉猎更多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更加直观。比如在教唱《龙船调》这首作品时,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峡江情歌》和《新龙船调》的演唱视频,使学生了解到具有同样音乐元素的歌曲。而且同样一首歌,教师可以提供多个歌手的演唱视频,让学生对比地去看不同艺术家的表演及演唱风格,提高音乐鉴赏力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3.教学形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是教师讲、学生听,可以改变一下教学形式,让学生以回课的形式来上课。可以同级学生互相上课、听课,或者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上课,等等,教师在旁指导,及时纠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4.教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力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应包括戏剧、歌剧、舞剧等与音乐有关的一切门类,同时还应包括音像资料。教材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技能训练功能等。

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原则

1.课程结构以学生全面发展、学习内容创新为原则。也就是说教学要想创新,首先就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教学思维意识敢于创新,思维要创新。传统的音乐教学将学生看做是存储燃料的罐子,教师只是负责给被当做“罐子”的学生灌输燃

料,不给他们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因此要想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音乐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革新,弄清对“创新”的认识,教师只有自身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2.课程设置要以紧跟时代步伐、母语文化为本、多元文化并重为导向。音乐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音乐学科与教学艺术结合最密切的科学,音乐教学要创新,必须了解国际国内的音乐信息和文化信息,了解国际国内的教学动态,具有前瞻性的教学观念。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创新,应该着重于关注“创新”的发展价值,要看到学生在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就能使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可能。也只有在此前提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性教学,我们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在学到东西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3.整体思路要坚持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标。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技能的发展上。教师要转变观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用好高职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服务。教师要从基础教育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出发,拓宽专业知识途径,更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使之向综合性、应用性发展,培养出复合型声乐人才。也使得我们的声乐课适应新的音乐教育形势,稳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为高校声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高校护理专业综合素质教育探讨 篇3

关键词:护理学生;素质教育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要求。高校应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其特点是护士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人、是社会的人、是需要给予健康照顾的人,护理工作服务于人生老病死的各个阶段,人们期望护士有高尚的情操和智慧、娴熟的技能和优雅的举止、良好的文化素养及健康的人格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职业素养。为此,我们在培养高校护理学生上应更新观念,积极探讨如何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以应对当前社会对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信念和政治方向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等;二是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它主要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的高低,體现为对人民、国家、集体能否献身的精神等。这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中心。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依托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在平时工作中应注意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作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同时结合青年学生活泼好动,希望多方位发展以及反对空谈的心理需要,把抽象的理论教育与关注、讨论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相结合,与欣赏经典爱国影片、党史教育片相结合,与参观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改革开放成果展相结合;积极开展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注重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二、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可以为学生的业务素质的培养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面对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加以解决。因此,广博的文化知识能为业务素质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护理工作在本质上是充满关爱的服务,而服务是无形的商品,给人带来的远非物质和感官的满足,所以要求护士必须理解人,关怀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护士具备宽容、豁达、博爱的胸怀,才能为病人提供有感情、有内涵、有爱心的护理。因此人们把护理称为——极具人文特征的专业,把护士——称为极具人文精神的人。根据这一专业特征,加强对护理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培养尤为重要。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大学始终,不同年级都应具有不同的培训内容。首先是通过增加人文课程设置或加大人文课程的课时数来加强对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力度,如开护士人文修养、护理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护理礼仪、护士形体训练、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护理法律等课程,同时还应注重隐性课程的开设,将护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护生日常的学习和实践,结合专业特色,在入学教育、5·12护士节、学生毕业教育及学生日常活动中进行护理人文素质的教育和职业教育,目的是通过人文素质的教育使学生们懂得热爱、学会奉献、学会沟通、学会合作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成为有教养、有品位、有尊严、有内涵、懂得尊重人、理解人、体贴人、照顾人,以及具有高雅的气质、仪态、行为等由内到外散发出知性之美的专业人才。

三、深化护理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大学专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核,应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有专业特色专门人才,基础扎实是专业人才进一步发展的前提,现代科学的综合性与交叉性,需要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成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上必须在教育思想、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优化教学总体设计,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继续加大人文学科的比例,将专业课程提前,让学生早接触专业,早了解专业;改革实践教学、强化护理技能训练,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医学护理学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方面得到较好地培养和提高。

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对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熏陶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深刻、更牢固。因此要努力营造学院文化氛围,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造优良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栏、名言、名句、名医、名画、专题文苑等文化长廊、宣传学院办学理念、护理学发展及护理研究动态等。利用各种形式及时向学生宣传国际、国内新闻,教育新思想、新动向及校内的新人新事。开展多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化、体育、文艺、美术等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每学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专业知识与技能大赛、歌咏比赛、文艺表演、书法展览、法制讲座等活动来锻炼学生、教育学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未来医学护理学发展的趋势都要求培养具备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医学护理人才,因此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必须把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准则,力求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并具备基本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学会做人即有高尚的理想、优良的道德、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求真的科学精神、文明的人文素养,具备基本专业能力包括:护理专业技能、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独立适应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国实现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齐艳.对护理专业实施人文教育的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8,8,(3):57-59.

[2]刘春娜,杨新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文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50-52.

高校新生入学专业教育研究 篇4

1 当前高校新生专业思想现状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处于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有着较为鲜明的思想特点,现阶段一些入学新生却表现出对所选专业的乏味与无奈,对专业学习的自信心缺乏等问题。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入学专业教育。新生刚入学时其选修专业的教育水平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入校学生可否快速地以最优越的状态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关系到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现阶段高校入学新生形成的专业理念现状如下:

(1)专业选择的随意性。长期以来,尽管绝大多数大学生是由本人填报高考志愿进而进入相应的高等院校相关院系的,然而学生们在填报所选专业时却一般被若干个因素所制约。我们国家著名教育专家张伟远对上海市212名高校学生展开相关的调查,其中91.2%的高校新生在填报专业时均对其所选专业知之甚少。

(2)专业了解的粗糙性。高校所录取新生在进入校门前或新生刚进入校门时,他们对高校生活和所选志愿均有着极高的期望值,但是在他们融入到大学校园生活后,普遍都体会到他们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单调古板,没有能力与当今社会现实密切配合。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出现错误认知,以为其所填报的志愿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条件和期望。

(3)专业择岗的无目的性。由于我国高等学校不断扩招,每年均有大批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奔向就业岗位,择业压力成为当今高校在校学生的无形负担。每名新生走进高校校门,在对其本人所选专业志向毫无知晓的状况下,必然要对本人所选专业的就业前景做出全面的估判,大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认识到,只有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尽其所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方可为将来顺利就业或创业奠定基础。对将来发展前景的无所适从,让新入校的学生们难以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致使其容易虚度大学时光。

2 当前高校入学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1)对新生的专业理解状况了解不深。在对新生开展专业教育以前,未对新生的专业意念给予透彻掌握,而充分把握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是做好专业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多数新生对本人所选的专业根本没有深刻的认识,谈及本人不珍惜自己所选专业的具体原因,大部分学生又所知甚少,甚至有不少新生连自己真正热爱什么专业,适合从事什么专业的学习和工作,都不甚了解。但是,相应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把握新生的专业理解状况,对症下药,方可提升入学专业教育成效。

(2)没能真正展示高校新生入学专业教育的主导角色。很多高校在对刚入校的新生开展专业思想主导教育时,具体业务执行者一般是对学生实施填鸭式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们在新入校门开展专业学习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更遑论对学生施以有针对性的引导了。

(3)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模式单调,缺乏针对性。我国高等学校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的方法一般是以举办讲座或开会的方式为主,依靠教师实施单方面传授,模式单调,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入学专业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早已脱离了时代发展轨道,不知晓入学新生对所学专业的具体认知情况,实际学习成果不尽如人意。

3 入学专业教育核心实施方案

(1)讲透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是教师组织专业教学的重要依据,包括培养目标、就业岗位或者岗位群、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等。结合目前新生入学普遍存在的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的迷茫状态,特别是对专业学习领域的茫然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习惯、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新生讲透专业培养方案。在开展入学专业教育时,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在学校将要学习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2)分析专业课程体系。关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介绍作为新生入学专业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师作用,重点解决新生在入学之初对即将接触的学习内容缺乏统筹兼顾、系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尽早建立起专业课程体系的认知,以便为日后的学习理清思路。

(3)加强就业方向分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就业方向分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专业就业方向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调节新生的心理,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从容面对即将面临的学业以及就业问题。

(4)开展学业规划教育。学业规划教育是指导学生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统筹安排自己的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将个人发展与组织、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充分考虑个人兴趣、爱好、能力以及特长等基础上,对决定其就业方向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评定及总结,最终确定个人最佳的就业目标和长远的发展方向。

4 高校学生年级阶段目标

(1)大一:准备与适应阶段。准备阶段:适应大学自由生活和教学模式;了解所学专业的性质、特点、学习方法、发展前景及就业方向;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学业规划教育的程序和理论,确定专业发展目标。适应阶段:明确大学生活在个人发展中的地位;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夯实学业基础,特别是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结合专业和个人情况制定学期或学年计划;初步参加一些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沟通、协作和交往能力,适应环境和角色的变化。

(2)大二:选择与定向阶段。选择阶段:增强自我认识,探索个性特长,明确自身情况;初步制定专业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定向阶段:重视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有方向地多争取多获得一些能代表和彰显自身学习水平、业务能力、资格档次的证书证件,为将来走出校门选择职业、争取上岗积累资本;积极争取学校各类学生组织中的职责担当,增强本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大三:发展阶段。明确自身发展目标,根据学业规划,初步确定职业发展方向。付出极大的努力来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应当充分利用学校中现有的各类学习资源,让自己变得博学多才、心胸开阔。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研讨活动,稳占学术尖端领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丰富实践技能。

(4)大四:分化阶段。继续推进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发展目标:就业、考研、创业;所学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上学期继续专业课的学习,完成毕业论文;准备考研,继续学业深造;充分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信息,做好求职准备;制作简历,联系实习单位并积累工作经验,谋求一份专业对口或相近、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加强择业、就业观教育,强化就业心理素质;介绍最新就业政策,及时公布市场需求信息;介绍就业工作流程和办事规则。

5 结语

高校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利于建立新入校学生的专业主旨理念,加强对所选专业的认知感,增强专业学习热情,构建科学的治学思想,运用科学的治学手段,塑造敬业修养,摆正人生追求,完美实现大学求学历程,只有如此方可成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一段完美的新生进校专业理念建立过程,一定能对新生入校学习发挥积极的作用,亦助力于高校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具备很强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崔艳玲,刘政.加强高校新生入学专业教育的思考与探讨[J].科技信息,2009,No.29410:155.

[2]聂松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v.8;No.19029:93-94.

[3]付成华,涂兴怀,刘晓辉.大学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模式及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4,v.31;No.11501:57-59.

[4]岳超,强国民,白雪.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v.12;No.3702:65-69.

[5]陈平.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浅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0,v.2803:9-12.

高校专业通识教育发展论文 篇5

本文主要分析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利于其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通识教育;高校;英语专业

通识教育正逐步发展成为主流的教育模式,中国也在此方面不断探索。

然而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尤其英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在教育系统、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

但是通识教育发展空间大,需要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根据自身发展现状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应对新世纪的教育发展。

一、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令一些高校逐渐意识到专业化教育存在的缺陷,忽略了将学生作为一个全面的人来培养,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大降低。

高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英语专业被细分为诸多分支——英语国家概况、文学、语言学、翻译等,不能否认对英语学科进行分类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均有涉猎,提高了学习的视野。

但是,对于英语学科分类过细,也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每一分支内容都浅尝辄止,只涉及一些皮毛,很难触类旁通,对学过的知识难以全面把握。

二、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发展情况问卷调研

1.问卷设计目的

为了解通识教育的普及程度、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高校通识教育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影响及作用,以便进一步分析通识教育的发展之路,特设计本问卷。

2.问卷分析

(1)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共收到111份有效问卷,第一部分就高校的课程设置及学生的选择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有67.57%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能全面培养人的素质,有58.56%的学生仍旧以学分为选课标准,选择通识教育类课程更多是为了获取学分。

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仍停留在了解通识教育的初级层次。

(2)课程缺陷。

在回答“所在学校通识教育的不足之处”这一问题时,有54.95%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实践类课程少,有接近43%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课程种类单一,不够丰富。

从学生的体验角度,有38.74%的人倾向于课堂氛围活泼自由,可以多讨论,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目前,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还多为选修课程,因此在课程改革方面,64.86%的学生希望能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课,超过50%的学生希望通识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有更多创新。

(3)发展前景。

问卷旨在通过此次调研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通识教育的本质目的。

超过70%的学生赞成通识教育继续开展,这是通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

同时,63.06%的学生意识到通识教育能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发展方向及建议

1.拓展视野,开放心态

英语系的通识课程要做到有效利用目前学分有限的“通选课”,并要着重建设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在内容上做到“少而精”,这有利于拓展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

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本专业课以外的知识,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在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当鼓励英语专业的学生跳出学科限制,引导学生多读外文杂志,多听新闻节目,多接触反映大师思想灵魂的著作,引导学生质疑传统,挑战权威,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吸收多元化的知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欣赏和借鉴其他文明创造的灿烂文化。

2.加强师资,改革教学

为上好通识教育课程,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基础。

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之外,还应该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根据学科特点采取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研究学习、主题研讨等多种教学方式。

不同的课程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开放、民主、自由的教育氛围,师生合作完成教学。

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是关键。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院校的成功经验,并形成自身独特的课程体系。

不可直接照搬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这种盲目照搬的方法是极其不可取的,缺少明确的教学目的。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形成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学生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训练,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作者:宋文靖 李昊琪 王秋 单位:石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3)38-65.

高校法学专业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篇6

关键词:法学专业;人文素质;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勇气和魄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203—03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一般意义

法学专业以培养具有一定法学理论,通晓法律规范的法律人才为目标。这些法律人才走出校园后将主要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以及其他与法律相关的职业等。鉴于社会需求的不同,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更多地将从事律师工作。因此,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应以培养优秀的律师人才作为侧重点。这正是本文以律师职业为视角的原因所在。

从我国目前的行业准入制度来看,要想专门从事律师职业,单纯掌握一定的法学理论、通晓法律知识、具备法律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在形式上通过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在就业率高于一切的大背景下,在法律法规作为司法考试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高校法学教育往往会在无形之手的引导下过分强调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是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它注重的是学科专业的发展能力与就业技能的教育,是人的經济属性的培养。而本文所述之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大学生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以及勇气与魄力等方面的教育,它注重的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培养。

重视法学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人文素质教育是人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法学教育的特色极其鲜明,它以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为终极目标,但法学教育毕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法学教育在关注法律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必须要承担高等教育的一般任务,即实现受教育者的人化教育,而人文素质教育是人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法学专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法学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通晓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技能的法律人才。这些法律人才应当能够在现实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各种法律问题,从而推动国家的法制建设进程。一般来说,能否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取决于人们的人文素质的高低。换句话说,人文素质的好坏将决定一个人在法律道路上能够走多远,以及能够取得多大成就。

二、重视事业心的培养

所谓事业心,是指努力成就一番事业的奋斗精神和热爱工作、希望取得良好成绩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人类一种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事业心将决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状态。现代的大学教育是一种半开放式的教育,宽松式的管理与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处的环境与其在高中阶段与处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在这种环境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彼此交融,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影响着学生,许多学生正是在不断的追波逐浪中迷失了自我。与此不同的是,那些具有较强事业心的学生往往目标远大而明确,他们会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强烈的事业心如同灯塔一样指引着他们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目标和需要对各种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会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作出科学的计划和安排。在事业心的指引下,他们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动力强劲,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得到极致的发挥。第二,事业心将决定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程度。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离不开立法者们的理性思考,更离不开律师、法官等实务工作者的践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律师的工作不论是就其个人来说,还是就整个国家来说都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它更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然而,任何一项事业的开创与延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间,必定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困难压力。没有事业心或者事业心不强的律师往往会在困难和压力面前选择屈服和回避,相反,只有那些事业心较强的律师才能坚强地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因此,事业心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未来事业发展的程度。

从法学专业的特点来看,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事业心的培养应重视学生人生观和法学理论的教育。事业心的培养是以正确的人生观为前提的。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基本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它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和其他方方面面。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只想吃喝玩乐的人会有多么强的事业心。相反,只有那些不想混沌度日的人才希望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事业来。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只有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才有可能将法治社会的实现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另外,事业心的培养应当重视法学理论的教育。①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是培养事业心的前提和基础,而能否将法治社会的实现确立为自己的事业则有赖于法学理论的教育。事业的选择需要主体的价值判断,只有那些符合自己价值标准的对象才可能成为自己的事业。法学理论教育的目的正是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法律制度的价值和法治社会的意义。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会将法律制度的实施与法治社会的实现作为自己的事业。

第二,事业心的培养可以采取阅读、讨论及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阅读是获取各种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理解人生意义和法律意义的必要前提。然而仅有阅读是不够的,还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单纯的理论学习只能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知识,而能否将这些知识理解并融会到自己的思想中是需要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的。讨论和交流正是对各种知识进行消化吸收的有效方式。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正是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们才能发自内心地相信各种知识所传递的道理,并最终将其确立为自己的信仰。此外,典型案例分析也是培养事业心的较好方式。所选取的案例可以是法律案例,也可以是人物案例。法律案例的分析将会使学生认识到法律的意义,而人物案例的分析则会使学生在现实中找到榜样。

第三,事业心的培养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但以一年级为重。事业心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某些学生很快就树立起了事业心,也可能会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再次丧失。因此,事业心的培养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以起到巩固和强化的作用。不过,在四年的大学时间里,事业心的培养仍应以一年级作为重点阶段。这不仅是因为较早的树立起事业心将有利于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还有其必要的现实需要。从目前的高考情况来看,很多法学专业的新生对律师职业并不十分了解,有的甚至一无所知。他们往往是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对律师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以及从事律师职业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认识不够。因此,在这一阶段及时对他们进行事业心的培养是极其必要的。

三、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责任感是主体对于责任所产生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责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一般来说,由于人类都有着趋利避害的本性,因此,人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但由于社会利益与自身利益相距较远,表现不明显,因而,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往往会相对较弱。但是,社会责任感对于一个社会的和谐,对于人类的进步,最终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自身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极其必要的。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種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社会责任感以社会整体利益和人类的未来命运为目的指向[1]。其常态表现是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最高境界是民族兴亡匹夫有责。就一般意义而言,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不过,相比之下,律师应当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由律师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的。法律是调整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法律的作用是实现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其目的是使公平、正义得以实现。与其他工具不同的是,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利益往往是社会成员最根本性的利益。这些根本利益中,有的甚至关乎某些社会成员的生死存亡。因此,这些利益调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否。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律师是法律实施中的主要推动者。律师对于某一案件的处理不仅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更涉及国家的法治进程。因此,律师的社会责任感应高于其他的一般社会主体。

法学教育是以培养包括律师在内的法律工作者为目标的专业教育,其直接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形成法律技能。然而,法律知识的掌握和法律技能的形成并不能决定它们是否被运用以及如何被运用。在决定是否运用和如何运用的时候,往往需要主体的价值筛选。在这个筛选过程中,人们会判断哪些是值得自己去做的,哪些是不值得自己去做的。不难想象,一个只想赚钱的律师是很难积极参与到公益诉讼中去的。同样,一个视法律为儿戏的律师也可能会为了一己私利而知法犯法[2]。基于此,法学教育应当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只有具有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们才能在未来的律师工作中准确理解法律,正确使用法律,从而确保法律目的的实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缺失在大学生中是较为常见的。小的方面如随处乱扔果皮纸屑,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大的方面如不关心他人,不关心社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违法违纪,甚至可以不顾及他人的生命(如药家鑫案、李启铭案、罗吉军和卓科跨省抢劫案等)。可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鉴于法学专业的自身特点,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以正确的世界观教育为主。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及缺失归根结底是世界观的问题。这样的学生往往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对立起来,在过于看重个人利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利益。在这种世界观的驱使下,学生们常常表现为“只管自家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极端情况下,则会表现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因此,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所在。在世界观的教育中,应当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对立的统一,二者并不是单纯的矛盾关系。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个体利益的总和即是社会利益,而社会利益的实现也会促进个体利益的实现。作为社会化的动物,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我们应当在关注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必要地关注社会利益的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生存空间,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个人利益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

第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采取阅读、讨论和实践的方式。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首先是认识问题,其次是实践问题。因此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过程中,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哲学著作,以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适时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理念和信仰。另外,应教育和引导学生努力将所学的知识,所懂的道理转化为现实的行为,通过集体互相监督和鼓励的方式促使学生关心他人、遵守秩序、遵守公德、乐于助人。通过这种教育形式,会逐渐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习惯,并最终转化为一种责任意识。

四、重视勇气和魄力的培养

“勇”作为德行是一种道德力量,即正视危险、克服困难、摆脱恐惧、抗拒欲望、抵制软弱和忍受痛苦等为善力量。不惧、果断和坚毅是“勇”德的基本内涵,坚韧不拔、勇于生存,敢于担当、见义勇为,知耻改过、去恶迁善,以及独立自主、持节不恐等,则应当成为“勇”在现代社会的主要实践内涵[3]。“勇”作为一种道德品性是人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勇气和魄力的培养更具有现实意义。

如前所述,法律是调整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与其他工具不同的是,法律在调整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往往是社会成员最根本性的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有人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有人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有人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律师的工作是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处理现实中的各种利益纠纷,当某一利益纠纷的处理方式不能使某些人满意时,这些人就有可能会通过一些非法的方式来追求利益的实现。这些非法方式可能是利益诱惑,可能是施加压力,也可能是人身威胁。这就使律师们会比普通人更多地面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与选择。在这一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中,勇气将扮演重要角色。现实中,坚持原则、持节不恐,铁肩担道义的律师有之,一心赚钱、唯利是图,置公平正义于不顾的律师亦有之[4]。前者是勇气为他们提供了力量,后者是软弱让他们失去了脊梁。由此可见,一个律师要想成为真正的正义的伸张者、法律的捍卫者、法治建设的推动者就必须要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魄力。而作为培养律师的摇篮,法学教育在本科阶段就应当重视学生勇气和魄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律师。

在勇气和魄力的培养过程中,同样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勇氣和魄力的培养应当重视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如前所述,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基本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通过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应当使学生认识到,人不仅是实体的存在,更是意义的存在。对意义的追求是人的生存方式,人就是在追寻意义的过程中获得了精神生命的超越和心灵的安顿[5]。人活着应当有理想、有追求。这种理想和追求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更应包括精神层面上的。尽管物质利益的实现是精神追求的基础,但精神追求更有意义,因为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活着要有尊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尊严的一种表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也是尊严的一种表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还是尊严的一种表现。总之,尊严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内涵。它保证一个人“作为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并且保证每个人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6]。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对勇气和魄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为学生们提供恒久和不竭的动力。

第二,勇气和魄力的培养应当重视实践。勇气和魄力的培养不应只停留在纸面上。单纯的说教只能培养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见证学生们的勇气和魄力。这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检验,更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勇气和魄力的外在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即敢为和敢不为。面对学生们的敢为或敢不为,教育者要仔细观察、冷静分析、准确判断,不能全都当作异端一棍子打死。要知道,这些“犯上作乱”的学生身上往往都燃烧着勇气和魄力的火苗。因此,我们不仅要保护他们,而且还要适时地鼓励他们。这一点对学生勇气和魄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彭定光.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3,(3).

[2]辽宁7名法官涉嫌制造驰名商标假案被调查[DB/OL],http://news.sina.com.cn/c/2009—12—14/061319253519.shtml[2012—02—22].

[3]林贵长.论勇德[J].齐鲁学刊,2007,(1).

[4]王思鲁.律师界要有敢于挑战强权的勇气和魄力[N].南方日报,2011—07—07,(F02).

[5]梅萍.生命的意义与德育的关怀[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我国高校专业伦理教育实践探析 篇7

20世纪中期,随着西方专业化运动的兴起,专业领域中涉及更多的高科技应用,这不仅促进了社会发展、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产生了新的道德挑战,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出现了许多用普通道德伦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 由于专业行为和专业主体的“不可替代性”,使专业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多,“商业伦理学在西方引起众多学者以及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始于20世纪70年代, 当时美国工商经营活动中欺诈行为日益泛滥,如行贿受贿、垄断价格、商业欺诈、环境污染等,种种丑行被披露出来”[1],这些都促使西方高等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更加注重专业伦理教育。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各领域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大,许多专业领域中的伦理缺失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生产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等事故频发,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态度和创新精神等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传统的以群己关系和自我修养为中心的伦理观已经不能解决由现代科技活动产生的很多现实伦理问题,“代价论”的伦理态度也会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帮助他们认同专业的内在价值,遵守专业伦理规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专业工作中能够规范自己的专业行为,对可能出现的伦理难题有所了解、思考和警觉,当面对专业伦理冲突时,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和“应该怎样做”。

二、高校专业伦理教育现状

(一)专业与专业伦理的内涵

在专业社会学的领域,“专业被看成一个富有历史、 文化含义而又变化的概念,主要指一部分知识含量极高的特殊职业”[2],专业是“运用特殊技能和知识,为社会或个人提供服务,以促进人类幸福生活的行业”[3]。专业人员由于掌握专门知识、熟悉专门技能,为那些无法自己满足需求的人服务,所以专业人员的服务具有特殊的责任或义务,他们“需要接受和分担对他们工作的责任,做到适当关注,富有想象力地预见危险,自觉地尽可能地监控项目,并且提醒他人注意危险,以便使他们对风险做出知情同意”[4]。专业人员的这种责任,不仅仅是为了保障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而且有利于维护专业人员的社会形象和专业地位。专业人员的表现只有符合社会的公共期待,达到专业者应有的道德标准,公众才会对该专业或专业人员建立起信任的态度,才会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医生,住进楼房而不必担心它会坍塌,相信律师会为自己伸张正义,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与稳定。因此,专业人员在获得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伦理素质。所谓专业伦理,是指“职业群体为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职业声誉而制定的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一套一致认可的伦理标准”[5],是 “社会中所有牵涉专业角色与专业行为的哲理思想、价值体系、原则与标准”[6]。专业人员只有掌握了专业的内在价值,才能够自觉遵守专业伦理规范,并对专业行为进行道德考虑和可能的违规惩处有所认识。

与专业伦理接近的概念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普通职业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对从业者行为的道德规范要求,强调从业者对社会规范的遵循和内化,是对从业者的品德修养提出的要求,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等。德国哲学家谢林指出,道德只是针对个人的规范要求,而且只要求个人达到人格的完美。 伦理则强调社会关系和群体规范,主要体现为对人的行为应当如何的理由所做的抽象的、理性的反思和考问, 力图要得出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结论。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是伦理的基础,伦理是道德的提升[7]。专业伦理主要由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规范等要素构成,专业人员不仅要遵循专业伦理规范,更要关注与专业行为相关的伦理问题。应该说,对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困境的关注,是专业伦理有别于一般职业道德的关键。

(二)高校专业伦理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的专业伦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对我国70所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8],当前国内一些大学开设了相关的专业伦理教育课程,如将“工程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司法伦理学”等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就整体而言,开设专业伦理教育课程的学校还很少,大多数学校还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停留在既有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上,而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不仅要了解社会对职业的一般规范性要求和作为未来从业者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更要认识到专业所肩负的伦理责任, 要将专业价值观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指南以实现对专业行为的自我控制,所以应该把专业伦理教育视作专业发展和专业精神提升的一种需要。

三、专业伦理教育的伦理学取向

道德判断像其他判断一样,总是可以做出解释的, 伦理理论就是关于道德的综合视角,它为做出道德选择和解决道德难题提供了识别、组织和整合道德理由的综合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就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某种伦理取向来实现其伦理价值,使大学生明确所学专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认识到专业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将这种考量置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当中。毕竟,基于理性思考的行为遵行才更有自觉性和约束力。

沈清松先生在谈及专业伦理教育时提到了三种相关的伦理学理论,效益论伦理、义务论伦理和德行论伦理[9]。效益论也称为功利主义,它认为区别一件事情的善恶依据,在于它是不是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益,并使大多数人能够获利。义务论伦理认为人们应该不为任何目的、自律地遵守义务,同时个人的道德自律性还需要外在的制度约束,如法律或法规。德行论伦理强调人应该发挥其本身具有的良好品格和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三个伦理理论相互补充和相互丰富,它们对专业伦理教育提供了富有启发的视角。

一般说来,效益论是一个被广泛认同的伦理思想。 一些功利主义者认为快乐是唯一的内在善,“快乐是人存在的目的”[10]。在现代社会,许多人所追求的目的就是趋向于效益的最大化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例如,在商业活动中强调赢利性、市场可行性、时机和投资能力,就是为获得最大物质利益的“快乐”;对工程师强调技术的可行性、提高效率和节约能源,把公众的安全、 健康和福利放在首位,其理论基础大体上也是效益论, 因为这是一种涉及“造福于人”的快乐。应该说,效益论推动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也可能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功利化,使“快乐”处于“物所带来的愉悦”这个层面上,从而难以看到专业工作的内在价值,导致道德失范和伦理价值在社会生活中遭到贬抑。

因此,在效益论专业伦理教育的基础上,需要运用义务论伦理加以提升,教育学生认识和学习专业伦理规范,强调应自律地遵守规范。例如,工程师不仅要考虑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劳动环境是否安全、卫生标准是否符合要求,生产的产品是否存在安全缺陷,这些都是出自义务论的要求。义务伦理学家康德认为只有为道德义务本身而做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道德义务是“绝对律令”。例如,“要诚实”是道德———不是因为这样做对我们有利,而是因为诚实是我们的义务。但是由于人类生活的复杂性,道德理由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因而造成道德困境,例如,“保护无辜的生命”比“不撒谎”更为急迫地涉及对人的尊重。在纯粹由义务建立起来的秩序里,人们可能是遵守规则的,但却是缺少美德的,这是义务论在现代社会中遭遇的困境。哲学家罗斯认为,当与更紧迫的义务发生冲突时,有某些可允许的例外的义务。他指出人们必须简单、 仔细反思特定情况,依据所有事实权衡所有有关义务, 努力得出一个好的判断[11]。因此,一个杰出的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自由和创造的精神,不只是自律地遵守义务,同时还应该是一个充满实践智慧的人,这种智慧是一种美德,是需要学习和经验的。这种精神正与德行论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相符合。

德行论伦理学一方面注重人本来具有的良好能力的卓越化,例如公益心(仁慈、公正)、职业胜任(能力、创造性)、人格完整(自律、正直等),另一方面也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例如忠诚、尊重合法权威等等。弗罗曼最强调的两种美德是胜任和忠诚,他认为专业人士要“尽心尽职”地实现客户和雇主的期待。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重要的美德是实践智慧,即道德上好的判断,道德美德使人们通过理性的积极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或快乐的生活)而实现自我,获得幸福。因此,德行论专业伦理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如何透过专业实践工作将外在的专业伦理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美德,培养学生不仅以“专业者”的身份更是以一位“有德之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因为“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做一个具备德性的专业人员,并不必然是件违背人生或是充满痛苦的事情,相反,由于实践德行可以兼顾个人卓越的情形下促成人生的整体目的,所以实践德性应该是件愉悦自然的行为”[12]。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整体转型,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德行论专业伦理教育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也是高校应该加强的。

四、践行专业伦理教育的策略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专业伦理教育的课程,其原因有很多,例如,受“技术工具论”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技术只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 使专业教育步入“技术化”的误区;专业伦理学是一门涉及内容广泛的交叉学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导致专业伦理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等等。虽然专业伦理教育的实施面临着各种困境, 但我们还是应该多途径和多层面积极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

(一)采用理论教学和专业渗透教学结合的方法

理论教育是专业伦理教育的首要环节,将专业伦理教育纳入课程设置规划,单独开设一门专业伦理课程, 集中教学。教师可以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以及阅读相关书籍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学习,例如,指导学生利用图书文献查询所学专业的发展史,了解本专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发展前景,指导学生阅读专业伦理章程和专业伦理著作,了解专业领域最基本的伦理规范和专业实践活动中所遭遇的伦理问题。如果在现有的课程计划中增设新的课程比较困难,可以选择一些公共必修课程,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增加专业伦理教育专题,将一般的伦理原则或道德规范应用到专业领域涉及的伦理议题上。例如,将安全生产与社会责任相结合,追求效益与提高公众的福祉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到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责任意识和道德敏感。这种将公共课和具体专业相结合的方式,需要哲学或伦理学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共同开发。因此做好课程整合,加强资源共享,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将是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任何一个专业都会引发各自独特的伦理问题,专业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专业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渗透伦理教育,促进专业伦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例如,将专业伦理问题融入专业导论、专业实训等环节中,或者将专业领域中的各种功能命题转化为伦理命题并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对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的体验和认同,认识到实践中的价值和伦理问题以什么方式存在,形成判断的能力和习惯,这种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渗透专业伦理教育的方法,不仅要求专业教师要有意识和责任感,还要求教师有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帮助专业教师恰当地将伦理问题融入专业教学中。

(二)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性教育是专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学生如果没有对专业活动自主参与和深刻体验,专业伦理教育就很容易成为与学生的责任感和幸福感无关的一种 “虚化活动”。专业伦理教育可以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在学生专业实习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让学生了解专业技术标准,同时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和所肩负的道德责任。指导教师要具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否则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专业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一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另一方面,邀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以及哲学或伦理学教授给学生做专题报告或联合教学,从价值和伦理角度分析专业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伦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密切联系。这种“请进来”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的内在价值以及专业行为应遵循的伦理规范, 能够意识到在未来实践职业责任时会遇到来自包括自身利益欲望在内的各种挑战,专业人员不仅要有坚定的职业道德,完善的独立人格,还需要具备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高校新生专业认知教育研究 篇8

据了解, 某某学院多名新生入学不久, 便向辅导员或者高年级的同学咨询如何才能转入本高校的其他专业, 理由各种各样。对于学生转专业诉求的本身, 笔者认为并没有错误, 如果大一新生能够在充分了解各个专业特点之后, 做出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选择, 不失为一件好事。然而在笔者所调查的对象中, 绝大多数同学转专业的诉求是盲目的, 他们不但对自己的专业缺乏了解和认知, 对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就业方向等也不甚了解, 而且对其想要转入的专业也只是道听途说, 自认为某某专业“热门”, 便千方百计想要转入;认为只要进入所谓的“热门”专业, 便意味着能够就业无忧。

这种盲目转专业的诉求, 折射出我国专业认知教育的缺失。[1]实际上, 我国专业认知教育从高中阶段就是缺失的。大部分的高中生填报志愿对专业没有什么概念, 更没有做过职业测评和职业倾向分析, 填报志愿只能凭借印象, 或者招生简章上面的简单介绍, 或者听从高中教师的指导, 或者干脆由家长一手包办。[2]

专业认知教育的缺失, 导致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上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 一旦进入自己不喜欢或者不适应的专业, 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学生的学业和将来的发展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另外, 专业认知教育的缺失, 容易造成学生专业心理不稳定, 学生盲目跟风转专业, 导致学风建设陷入困境, 造成学校教育质量下降, 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因此, 必须加强对大一新生的专业认知教育, 既能填补高中时期的空缺, 做到亡羊补牢, 又能帮助学生建立专业思想, 做到未雨绸缪。

二、加强新生专业认知教育的作用与重要意义

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专业认知教育不但可以在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稳定专业思想, 促进其主动积极学习, 提前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对于专业自身的建设和改革、提升专业品牌等方面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稳定专业思想

大一新生刚从高中步入大学校园, 绝大多数同学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是模糊不清的, 有的同学在填报考志愿之后甚至闹出认为材料专业是整理文档资料的这样的笑话。即便是传统的大家自认为非常了解的专业, 认识也是片面的, 缺乏系统的。因此必须加强开展专业认知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稳定学生专业思想, 改变盲目跟风转专业的现状,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

(二) 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提前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良好的专业认知教育, 有利于学生按照专业的设置制定学业计划, 促进学生从应试被动教育转为积极主动探求学习;同时, 专业认知教育还可以让大一新生对本专业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性质、专业技能要求有了感性的认识, 有助于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为将来大学学业和步入社会提前做好准备。

(三) 有利于促进专业自身建设和改革, 提升专业品牌和知名度

俗话说教学相长, 要组织实施好大一新生的专业认知教育, 对专业所对应的行业性质有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 各院系首先自身需要做好安排计划、理论联系实际, 做到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这对专业自身建设和改革就有推动作用;同时, 也为形成专业品牌, 提升专业知名度打下良好基础和提供改革指导方向。

三、当下专业认知教育现状和不足

目前, 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专业认知教育的重要作用, 大多数高校结合自身的特点,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业认知教育, 如增设专业导论课程, 专家讲座、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参观、新老生座谈等。然而, 高校新生专业认知教育依然存在诸多缺陷。

(一) 专业认知教育的现状

1. 专家讲座报告

许多院系在新生入学时, 便安排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或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新生开专业认知相关的讲座, 介绍本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学院概况、师资队伍、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等等。

2. 新老生交流

新生入学, 一些院系会安排优秀的高年级的学生干部担任新生助理。这些学生除了负责一些日常事务, 帮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之外, 还会承担"小导师"的角色, 通过新老生交流会等方式帮助新生认知本专业。

3. 设置专业导论课程

当下, 许多院系为了进一步加强专业认知教育, 还会专门增设了专业导论课, 企图通过专业导论课, 进一步详细介绍专业在科学领域中的地位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等等, 期望学生可以通过学习, 对本专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知道本专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 专业所涉及的行业性质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等等。

4. 实验室实习基地参观

为了让新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更为直观, 院系会组织学生参观本院系的实验室, 让学生了解将来学习中所要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另外, 条件允许下, 一些院系还会组织新生去学生实习基地参观, 这样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本专业和社会生产实践之间的联系。

(二) 专业认知教育的不足之处

1. 缺乏系统设计安排, 教育效果欠佳

高校新生专业认知教育缺乏系统严密的设计安排, 精心细致策划组织, 院系在这一环节并没有投入应有的精力, 一些院系甚至只是将其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部分, 没有足够重视, 准备和安排完全由学工系统来承担, 严重影响教育效果。

2. 缺乏长效机制, 教育安排时间不当

由于系统安排欠缺, 进而也导致了新生专业认知教育部分的内容都集中在新生刚入学的一个月内。这种集中的教育模式往往刚开始确实能让新生耳目一新, 但是频率过高的讲座、座谈或者交流活动会导致新生疲于应付。结果往往不但无法取得让新生认知专业的效果, 有时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另外, 有的院系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时间相对靠后, 时间安排不恰当。

3. 理论多于实践, 与生产实际脱节

从新生专业认知教育内容来看, 目前的专业认知教育, 无论是哪种方式, 都处于理论多于实践阶段, 即便是参观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也只是理论讲解, 很少有甚至是根本没有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环节。除此之外, 目前一些院系开设的专业认知教育内容较为陈旧, 缺乏更新, 没有联系到生产实际, 学生经过学习之后, 更加茫然。

4. 形式单一枯燥, 缺乏吸引力

从教育的形式来看, 专业认知教育多以理论传授为主, 没有在方式方法上的教学创新。短时间内, 学生可能较为关注和感兴趣, 可是一直这种讲授式的单一形式教育, 缺乏吸引力, 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抗拒的情绪, 在听讲座或者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为应付, 兴趣缺缺, 即便再精彩的教学能力, 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新生专业认知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对策

新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在稳定专业思想, 树立专业意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也关系到每个院系的生存发展和品牌建设。笔者认为,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新生专业认知教育。

(一) 科学规划, 全面推动专业认知教育改革

首先, 各院系必须根据自身特点, 适当前置专业导论课。依托专业导论课是切实疏通新生专业情绪的有效途径。[3]适当前置专业导论课, 一方面, 可以让新生在学习公共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接触到本专业的课程, 能够理解基础课程和今后专业课程之间的相关性, 帮助新生摆脱迷茫情绪;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专业导论课的讲解, 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 促使其将专业学习与人生理想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与认同。其次, 各种形式的专业认知教育必须协调一致, 统筹安排。应该统筹规划其他类型的专业认知教育形式, 避免重复冲突和粗制滥造。专家讲座的内容要深入浅出, 符合学生目前的接受能力;在新老生交流之前, 要加强对老生进行培训等。最后, 要合理安排各个环节, 让专业认知教育长期有效。

(二) 开拓思路, 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创新

要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创新, 一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专业导论课程中引入讨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 增强新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兴趣, 提高新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水平和认同程度。二是要加强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 创造条件, 引入项目式教学、现场教学等等方式, 让新生可以更加明确和清晰地了解所学专业的行业性质和在社会经济中所处地位, 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和探索精神。三是要提供新平台, 为专业认知教育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院系可以根据自身特色, 组织教育性强, 学术氛围浓厚的主题活动, 培养学生爱学习, 爱专业的高度使命感和荣誉感。如我们材料成型专业可以开展制图大赛、模型设计大赛、材料知识科普、建筑材料环保性能调查等活动, 让新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并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查阅专业资料, 主动积极地对专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三) 整合资源, 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

首先, 建立纵向的专业导师制度, 将“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实现大众化教育的精英化培养。其一, 本科专业导师一般由在专业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担任, 他们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 他们是学生专业认知教育的主体。其二, 建立纵向的专业导师制度, 在新生入学便进行师生双向选择, 确定专业导师, 从而形成一个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梯队。一方面, 改变了当下许多院校学生读完四年大学, 还只认识辅导员或班导师的现状, 充分调动了专业课任老师的积极性, 让专业认知教育落到实处, 彻底落实了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 有利于利用资源, 加强新老生联系, 且有利于专业导师结合自身课题或社会资源, 努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提升人才质量和综合素质, 积极推动精英化培养模式, 这种方式既高效, 也可行。

其次, 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班导师在专业认知教育当中的作用。新生专业认知的问题, 不仅仅是专业认知的本身, 还涉及到新生对新环境和新学习方式的适应能力甚至是新生心理健康程度。辅导员或班导师作为和新生交流沟通最为密切的人, 既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帮助新生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保持健康心态, 加速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方式, 又可以精心组织策划主题活动, 将专业认知和自我定位以及人生理想等结合起来, 开展专业认知教育。

五、结束语

高校新生专业认知教育事关大学生的成才成长, 关系到大学生的成就和未来, 也对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在大学不断扩大, 高校教育质量逐步下滑, 大学生就业日益艰难的今天, 如何做好做强本专业, 专业认知教育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应当重视专业认知教育, 特别是高校新生的专业认知教育。笔者认为, 关于专业认知教育的研究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业认知教育缺失新生入学忙转专业转出又悔.广州日报, 2008年10月

[2]同上

高校语文教育专业 篇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情况。

1. 2 调查对象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长江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湖北文理学院、三峡大学、湖北科技学院、黄冈师范学院等湖北11 所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实习情况。

1. 3 研究方法

1. 3. 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与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相关的理论成果和相关资料,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

1. 3. 2 问卷调查法

依据现有资料和研究成果, 制订《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问卷调查表》, 对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等11 所高校开展体育教育实习的情况进行调查。

1. 3. 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借助Excel等分析工具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1 教育实习模式情况

根据现有研究和高校安排教学实习实际, 教学实习模式一般分为集中型实习、集中与分段结合以及分段实习三种模式。“集中型实习模式”, 是指一次性集中安排实习时间并完成所有实习任务的实习模式。调查中发现, 湖北省大多数高校将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实习时是安排在第七学期。“集中与分段结合实习模式”是指在集中实习之前的一两个学期里还安排少量时间 ( 通常是每学期一周) , 以见习形式进行看课、评课、模拟教学等, 为集中实习时做好充分的准备, 再到第七学期集中时间进行教学实习的一种模式。“分段实习模式”即不集中时间实习, 将教育实习穿插在各个学期, 边学习边实习的一种实习模式。然而, 目前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分段实习教育模式的相关实践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 尚未真正实行, 详细结果见表1:

2. 2 教育实习基地

教育实习基地是实现教育实习目的的基础。目前湖北省各高校基本已形成了各自稳固的实习基地。调查中发现, 湖北省11 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基地一般均位于学校附近或各地市下属县乡, 且多为中小学, 现有的实习基地在数量上基本能够确保学生的实习工作。然而, 调查的学校中都有少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实习。究其原因, 主要与严峻就业形势压力下学生就业多样化趋势以及高校教育实习基地类型的单一性有关。从现有调查研究看来, 当前体育教育学生的就业出路主要有:资教、体育企业、体育俱乐部、销售、创业等几种形式。然而,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传统老套的实习基地选择模式未能与学生的多样化就业趋势形成对接引发矛盾, 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2. 3 教育实习时间

调查显示, 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 实习时间大多为4—8 周, 其中实习6 周及以下的高校占到了总调查数量的63. 6% , 而10 周及以上的只有2 所高校。不难发现, 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习安排的时间相对不足, 除去学生从到达实习单位到正式工作以及实习工作结束时的总结工作, 其真正可用于教学实习的时间较短且大多数只有4 - 5 周时间。而依据专家多次调查论证结果 ( 见图一) 得出:体育教育实习任务由多个子目标构成, 实现各个子目标所需要的时间也有较大差异 ( 见表3) , 4 - 5 周的实习时间无法从根本上完成实习任务。

研究结果表明: 要全面地实现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目标, 实习总时间应为10—12 周, 甚至在12 周以上。总体而言, 高校目前安排的教学实习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

2. 4 教育实习管理

完善的教育实习管理是有效鞭策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和达到实习目的的重要手段。调查发现: 当前大多数高校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够理想, 虽然每个实习小组都设置有指导教师, 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委员会。然而大多数学校的实习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多为兼任, 同时承担校内教学工作, 不仅在管理、指导实习生的时间上难以保证, 甚至在教育实习管理和指导的胜任力方面都存在问题。调查中, 部分实习学生反映实习指导老师做“甩手掌柜”, 仅在进实习单位之初和实习结束总结中出现过, 其余时间难觅踪影, 加之部分实习单位人数安排较多, 以致实习生分配到实习学校后, 由于监管缺位等原因, 放任自流, 并未认真完成实习工作、敷衍了事。另外, 部分以自主实习为名的学生, 也存在从未参加教育实习得以蒙混过关的现象。

2. 5 实习成绩评价

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是教育实习工作的重要一环, 是全面检验实习生的思想品德、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通过实习评定, 可以全面检查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情况和生存技能, 也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质量的有效反馈。

目前, 关于体育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 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 但它们都不外乎是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或者二者结合。评价者有的是以院校带队教师为主, 有的是以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为主, 还有二者综合评价。但无论是那一种方式, 都存在不足之处。较常见的问题有: 定性评价太粗糙, 且教师个人主观成份过大; 定量评价制定的量表太复杂, 缺乏实际操作可能性, 纵然部分量化指标制定得比较合理, 也依然存在执行不到位等现象。

3 改革优化对策研究

3. 1 采用“集中与分段结合”教育实习模式

教育实习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更应作为大学四年的全程性培养过程。针对教育实习的性质, 结合现今社会对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就业需求和教育实习存在的各种问题, 提出完善“集中与分段相结合”的教育实习模式 ( 如图2 所示) 。

集中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 这也是教学实习的主要部分, 分段实习就是在集中实习之前, 从大二开始, 每学期安排一周时间, 从组织学生到附近中小学看课开始逐步过度到让学生在校内进行模拟实习, 最后进入到集中实习阶段。其实, 从表面上看这也是一种分段式教学实习模式, 但它注重的还是最后的集中实习阶段, 以前的每学期一周的实习安排只是为这一阶段做准备, 这样便于学生能够通过提前预演及时发现问题,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针对性的解决以及到集中实习阶段时能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专业技能。

3. 2 建立多途径教育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的选择要突破常规, 注重实际效益。目前, 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来看, 体育教师、公务员考试、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产业公司等依然是学生就业的主流方向。因此, 在实习基地的安排上, 应与社会紧密联系, 建立多样化的实习基地。及时了解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质量规格, 打破传统的集中时间、集中地点、单一对象的实习形式, 实施多形式、广范围的教育实习。具体的实习途径如下图3 所示:

3. 3 适量延长教育实习时间

由于4 - 8 周的实习时间, 在时间上无法保证学生圆满的完成教育实习任务, 达不到教育实习的真正目的。因此, 采用“集中与分段结合”的教育实习模式, 安排相应的实习时间有利于实习生较好的锻炼、提高和掌握专业技能。在“见习”和“演习”阶段, 每学期安排一周的时间, 由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就地取材, 通过初步感悟过渡到置身其境, 再上升到切身体验。经过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 实习生对体育课的教学已有了初步的体验与认识。在第四学年的上学期, 我们再集中安排10 周左右的时间来开展真正的体育教学“实习”阶段。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学生的适应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师角色, 从而更流畅、更出色地完成实习任务。

3. 4 实行教育实习双重管理

建立严格、科学的教育实习管理体系, 要结合当前形式下体育教育实习的特点, 摸索新的实习管理方式, 挖掘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资源优势, 创新教育实习管理体制。在实习生中加强师德等职业道德与职业标准的相关教育, 严格执行各项实习规章制度。要遵循实习指导教师权责对等原则, 强化教师责任意识。首先, 要制定明确的指导教师任命标准, 选聘有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其次, 选定指导教师后, 在实习工作期间, 应对其工作建立规范、严格的工作考核机制, 尤其是中学指导教师, 确保其圆满完成指导实习生的工作。

3. 5 完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

3. 5. 1 对学生教育实习的评价

采用结构综合评定法, 建立成绩评定表 ( 如表4 所示) 。

3. 5. 2 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评价

高校实习指导教师既是教育实习业务的指导者, 又是实习工作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其工作责任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实习效果, 为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和管理水平, 表彰优秀指导教师, 实习结束时, 可由学校领导、教研室主任及全体实习生来共同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并与教师的奖金、职称评定相结合。对于不称职的指导教师给予扣除奖金, 取消以后的指导资格等方式进行惩罚。

参考文献

[1]孙杰, 陈玉霞, 张政权.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质量评估方法探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 (4) :15-17.

[2]李相如, 周林清, 顾韦农.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 (6) :20-23.

[3]许声宏.社会需求与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教育实习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12) :57-60.

[4]徐开春, 刘丙权, 江志强.关于体育院系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43-45.

[5]金健秋, 车保仁, 于军.体育系教育实习改革的研究[J].体育学刊, 2000, (4) :68-71.

[6]余纯璐.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模式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报, 2002, (11) :19-21.

[7]陈家起, 杨祖辉.体育教育实习的“多元化”[J].体育学刊, 2001, (11) .

[8]李树怡, 孙敬, 朱越彤, 李秀华, 苏连勇.体育教育实习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8) :54-57.

[9]高等学校教材编写组.体育教育实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295-298.

[10]张弛.体育专业教育实习之我见[J].中国学校体育, 1999 (4) :67.

高校语文教育专业 篇10

关键词: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相比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观念的逐步转变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高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一般的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了创业类相关课程,并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数据显示,仅2010年全国高校就举办了2万多场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和创业沙龙,参与学生超过300万人次。

然而,高校创业教育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方面。因此,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05月13日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相关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1.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体现形式。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实践,不是专门化教育和精英化教育。因此,高校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这就要求高校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与专业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创业的精神、意识和技能。

2.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创业教育的本质需求。创业过程涉及多方面内容,如发现商机、管理团队、研发产品、组织生产及开拓市场等,这就要求创业者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一方面是需要掌握专业技能,从而体现出企业的技术优势,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识课程的知识和理论支撑,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理论。因此,创业教育离不开专业教育,二者的相互融合也是创业教育的一种本质需求。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模式

相对而言,欧美国家的创业教育的理念较为成熟。他们在数十年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中总结出来了磁石模式、辐射模式、混合模式等三种课程模式。

1.磁石模式。磁石模式一种高度中心化的课程模式,它是将学校创业类相关课程集中在一些讲授通识课程的学院,如管理学院、商学院和工程学院。所有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选修上述学院开设的相关创业课程,这些学院还将其实践场所提供给全校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使用磁石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其斯隆管理学院承担全校的创业课程。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创业教学的资源更加集中,但缺点是承担创业课程的教师不能根据各专业同学的特点开展教育,弱化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

2.辐射模式。辐射模式与磁石模式相反,它是一种高度去中心化的课程模式。全校的各个学院均承担创业类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这就需要各专业的教师都能掌握创业类课程的讲授并进行跨专业、跨学科领域的教学合作。辐射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由于创业教育融入到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当中,最大限度地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但缺点也十分明显,资源分散到各个学院当中,且对师资队伍要求也高得多,因此,实施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3.混合模式。混合模式即上述两种模式的综合。在这种模式下,各学院负责设施创业教育,而师资、课程开发及设计等由管理学院等相关学院负责,进而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混合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马里兰大学。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发挥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的优点,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融合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实要求

1.组织成立领导机构,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创业教育牵涉面广,涉及学校的很多部门,如教务、学工、实训中心、后勤及各教学单位等。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把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由校领导负责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教务部门牵头,学生工作、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整合各方的优势资源,协调各部门积极参配合学校创业教育。高校还可以组建创业教育相关机构,如“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等实施并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

2.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开发适应课程体系。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和课程体系的开发是其重点。为深化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高校应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首先,高校应根据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要求调整人才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要调整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即要将创业教育的目标纳入进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创业人才。在这方面一些国内知名高校已经率先垂范,如清华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术志趣,提高培养质量”;上海交通大学致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特征的高水平、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二是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要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中,实现其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原先单一注重专业知识和素养的培养目标转化成为即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又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如将技术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植入到理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高校还应根据改革后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与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开发课程的类别一类是由通识的课程组成,如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物流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和消费者心理学等;另一类是创业类基础课程,如:创新与创业、解决问题能力、SYB和GYB等;还有一类是结合专业的创业类课程,如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开设“互联网+与创业”、生物食品化工类专业开设“知识产权法”、旅游类相关专业开设“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由于创业教育与传统的教育要求不同,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组织和指导的作用,因此在授课形式上,应该更多采用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课程实践的教学形式。此外。高校还要积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开发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各高校还要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创业教学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校创业教育良好的开展保证和前提,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创业师资队伍,一般高校都是选择辅导员、团干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授课教师,其中部分教师甚至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这必然给授课效果打了很大的折扣,更加无法做到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当中。因此,高校应重点培养一支专门化的师资队伍以适应要求。首先,吸收一批在通识课程的专业中积极创新的教师,并对其展开专业的培训,合格后从事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授课工作;其次,挑选一批具有活力的学工干部,经过对其进行相关课程如KAB、SYB等培训,负责创业类基础课程的授课工作;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即是将部分优秀的专业类课程教师引入到创业师资队伍当中,由于大多数专业教师相对上述两种类别的教师来说对创业教育的认同度较低,不太容易接受创业教育的理念,因此,首先要扭转他们的观念,然后再通过专门化的培训使之成为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要掌握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及教育方法的教师。最后,由于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指导,因此,除了大力鼓励和支持校内创业课程授课教师积极参与创业实践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聘请校外创业实践者来学校担任创业实践课的专任教师。

四、结语

随着国内创业氛围越变越浓,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既面临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推动创业教育面上的发展进而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创业教育的观念跟不上面上的发展,必然会导致高校教育偏离社会需求,从而影响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因此,高校要积极转变观念,深化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项伟.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综述(1978—2008)[J].网络财富,2010(10).

[2]黄兆信.以岗位创业为导向:尚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2).

[3]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

[4]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5).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构建 篇11

构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关键是突出 “师范”二字,走出办“小美院”的误区。

关键词:美术教育 课程构建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

我国政府明确要求:“中小学校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由于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途径,而高师美术教育又主要肩负着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重任,因此高师美术教育能否培养出优秀人才,这是关系到民族兴衰、人口质量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那么,怎样的毕业生才是优秀的呢?可以肯定:一方面,他们应具备从事普通教育必需的职业道德、理论修养、教学组织与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美术的形式和手段,去启迪和开发中小学生审美能力、艺术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按照这一标准,高师美术教育目前所完成的任务并不乐观。据许多中小学校长反映,高师美术教育毕业生的普遍状况是:虽然美术专业基础扎实,但教育教学能力差,不会写规范的教案,不懂得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不能自如地控制课堂纪律,板书、美术字不规范、不熟练,组织学校宣传工作的能力不强,而且专业思想不牢固,职业道德修养不高……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长期以来,由于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忽视自身的“师范”特色,从而导致在课程编制上,美术专业课程片面追赶美院,而文化和审美素质课程却开发不够,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课程更是明显不足。这种状况如果不尽快改变,势必影响整个国家的素质教育大计。显然,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当务之急是构建新课程,而构建新课程的关键是突出“师范”特色。笔者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们在构建新课程实践中的体会,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改变:

一、整合美术专业课程

多年来,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基本上沿袭着美院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模式,习惯性地以美院的专业要求作为本身美术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无形中迫使自己拼命追赶前者,致使出现多种严重偏向,失去了自身鲜明的特色。据了解,在许多院校美术师范的现行课程表中,美术专业课程常常占去总课时的70 %之多,且课程结构散乱、机械,缺乏针对性。更为严重的是,脱离新形势下改革了的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的实际。

以之前我院的美术教育专业为例:大一、大二每学期前10周都是清一色的素描和色彩课,而且基本上均为课堂内的长期写生;接下来是国、油、版、雕和工艺设计的各门课;两年之后分专业侧重,学的仍是国、油、版,每学期安排12—13周。这种课程设置实际上并没有摆脱美院的课程结构,它的缺陷在于:首先,容易造成学生从一踏入校门,直到毕业,甚至站在中小学讲台上,始终都把自己定位于“画家”的高度,只重视素描、油画、国画创作,而轻视儿童画、手工制作、卡通插图、美化环境、文艺宣传等中小学美术教育必备的技能和手段;其次,缺乏综合考虑,造成每个学习单元或断断续续,或各自独立,或反复重叠,既不利于学生绘画技能、技巧的形成与巩固,也不利于学生对相邻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还造成在某些内容的学习上无谓地重复。另外,对专业技能过分深入地追求,必然占用大量宝贵的课时,从而挤掉其它师范美术教育必备知识的学习时间,不符合现行中小学美术教育“淡化学科本位”的实际。因此,应该对目前这种美术专业课程模式进行整合:

(一)缩短战线节省空间

根据“师范”的特点,对学科中各专业的学习“深度”要有一个客观标准,不能脱离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尤其应对大三以后专业侧重学习的内容作适当调整,删减某些程度深、费时多,且不实用的内容。如高年级大量的人体写生,就明显脱离实际,应压缩。这样就能将余出的空间用来安排其它更重要的课程。要清醒地意识到,培养“国画家”、“油画家”等并非美术教育专业的任务。因此,在编制四年所学的美术专业课程时要有整体的观念,毕业生最终应达到怎样的水平?各科目所占的比重多少?这些都必须明确。各美术专业课程布局要讲究,衔接要合理,进度要科学,在有限的学习空间里尽量提高效率。

(二)综合课程优化组合

课时缩减之后,为了保证效率,应尽可能多建立起综合课程。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在教育课程构建上的大趋势,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且优化的知识结构,克服盲目、分散、孤立的现象,使学生在多种不同的逻辑所组成的知识链条中进行多向的同时性立体思维,通过知识的广度达到知识的深度,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欧美和日本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已走在前头:如法国一些学校实行废除分科制,把图画、音乐等艺术学科与理科合并起来进行综合教学;德国一些学校也将美术与德语、常识、数学、音乐、宗教综作进行教学。

美术与其它学科之间都能建立起综合课程,因此,美术学科内部各专业之间当然也可以。但如何把综合课程的种种优势合理运用起来,这仍是一个新课题。我们都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美术中各个门类在纵向深入的同时也进行了广泛的横向拓展。新思维、新观念、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使各种表现技法、各类艺术语言得到综合运用。如:现代装饰艺术就是把绘画、雕塑、设计等艺术沟通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中国画也在吸收设计艺术中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意味而变得既有现代感和装饰味;色彩绘画也由原来的写生色彩发展出对色彩进行变调、归纳和平面化处理的装饰色彩表现方法;素描更是出现了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强调分析、理解对象内在结构的设计素描。还有吸收平面构成中透叠、渐变、发射和切割等手法,将具象变抽象,将立体变平面的装饰造型素描……所有这些都说明:建立美术专业综合课程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切实可行。

(三)调整内容学以致用

1、以基础课中的素描和色彩为例,过去学生永远都是看着对象写生,习惯于复制自然,一旦离开了对象,便不知如何下手。而且绝大多数是长期作业,花20课时画一张头像、一张静物,许多学生把感觉都画迟钝了。于是旷课、迟到、早退现象经常发生,真正用到画上的时间不足三分之二。这样的课程内容千遍一律,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脱离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实际。在这方面我们的调整是:少安排长期作业,多安排短期作业以及速写、默写、推理作画等。素描可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指导学生尝试不同的作画工具和方法、不同的表现风格和手段;色彩不仅要求熟悉写生色彩,还应探讨装饰色彩和观念色彩。

2、按“以基础理论为出发点,以设计为主线,以应用为归宿,以培养美术教学技能为宗旨”的原则,将图案基础和平面构成联合,并揉进创意设计,三合一为“图形设计课”;将立体构成与包装、模型设计整合到一起。这样做,把从基础原理到应用设计连成一体,承前启后,目的是使知识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3、根据目前中小学美术新课程的需要,增设一些新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如:包含插图和卡通的“创作构图课”;包含剪纸、刻纸、纸版画和纸雕的“纸艺课”;包含了“三笔”书法和美术字的“文字书写课”、“板报设计课”;以电脑美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艺术课”等等。

二、重视文化和审美素质课程

长期以来,尤其是受近年不断“扩招”的影响,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招生录取的文化分数线逐年降低,实际上远远低于普通高校,从而造成了美术师范生文化知识底子单簿的软助。入学后,又重美术专业的教学而轻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大地阻碍了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美术创造能力的发展和美术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果,美术教育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不强,往往需要基层教研和师训部门再进行各类培训,以弥补他们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从过去我们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表 “文化和审美素质”部分,可以看出两个突出的问题:第一,各门课程之间分散、独立、互不关联;第二,课程门类少、内容单调、占时不多、没有特色。如公共必修课中“两概论”、“两原理”和“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五门课鲜有相互间的串联,也缺乏与美术学科的沟通。“艺术概论”和“文学”两门课程仅各占72课时,且内容十几年一张脸孔,似乎一个方子包治百病。

在新课程的构建中,与削减美术专业课程的课时相反,我们增加了文化和审美素质课程的课时,而且重点放在各学科内整合内容、各学科间综合课程上面。比如,思想素质类课程开设一些向美术学科渗透的课题,如:“哲学思潮与美术流派”、“意识形态与艺术风格”、“经济发展与设计理念”,等等;审美素质类课程则改变只重视艺术美中视觉造型美的偏向,加强对社会美、生活美、自然美的认识和理解,增加对听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的研究。这样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鉴赏能力。我们增设了一些实用的课题,如:“电影、戏剧和舞蹈赏析”、“生活中的美学”、“行为美与人格美”等;并且综合了一些课题,如:“美术中的音乐思考”,把视觉和听觉这两门姐妹艺术从流派的风格和特点、作品的精神和内涵,到表现的方式和手段作全面的比较和对照,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加对美术本身的感悟;美术理论课的“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也按综合比较来进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对各自美术发展的影响,体味中西方美术思想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三、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训练课程

美术教育专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双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美术专业的理论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素质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教学能力。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指出:“一个涉及一切其他科目的科目,而因此是在教育中应该占最高地位的科目,就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毫无疑问,对师范生来说,加强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构建的重中之重。但是,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恰恰在这一方面显得最为薄弱。因此,必须加大这方面课程的比重。

(一)增设和拓展教育理论课程

过去我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表中相关的教育理论课程仅有三门,且课时少得可怜。其中心理学和教育学各36课时,美术教学法140课时,合计212课时,占四年总课时不足5%。这根本无法与其他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如:英国占25%,德国占30%,美国占33%,而且门类多、内容广。德国高等师范仅在教育学领域开设的选修课就有:普通教育学、普通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等。这些国家重教育学理念的培养,重课程结构科学化以及加大课时比例的做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因此,我们在新课程的构建中,除了增加原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的课时量以外,将“教学法”拓展为“美术教学论”,增加了“美术教育学”,还针对本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设置了一门课程:“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利用”。此外,增设和整合出一些新的、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技能课程,如:“手工制作教学”、“多媒体艺术教学”、“美术欣赏教学”、“书法篆刻教学”等。在每一门“技能教学”课程进行之前均安排与其对应的“技能”课程学习,使会“做”与会“教”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试图通过加大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学习的力度,从而达到强化师范生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学校教育实际情况的认识和对学生心理的了解,提高他们处理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健全和规范教育实习课程

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主要是通过“教育实习”这门课程来进行的。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过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和教学实践的一次综合训练,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地从事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非常关键。根据资料,德国和日本十分强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要求他们必须经过修业和见习两个阶段的实践,修业在大学里进行,而见习都在中小学中度过,时间在半年以上。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这门课程仍不规范,为什么这样说?首先,没有合理完善的教学大纲,操作时带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经常是带队教师以教大学生的经验去指导教中学生,实习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式等无据可依,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走到哪算哪;其次,上讲台的时间极少,4周实习时间实际上学生才能试教一两节课。实习结束时,学生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的基本环节、教师的知识结构等了解很少。更有甚者,实习期间学校根本不派带队教师,任由学生自己分别联系实习学校。结果,许多学生就象放了长假,甚至连实习学校都不用去,实习结束时找熟人在实习鉴定表上签个字就返校交差了事。这种轻视教育实践的做法,使学生错失了在校期间唯一一次教学技能训练的实战机会,不仅导致他们在毕业求职的激烈竞争中陷于被动,而且降低了基础美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最终必定影响国家素质教育计划的贯彻和实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改变:第一,着手编写完整的“教育实习”课程大纲。只有在完善的“大纲”指导下,实习课程的教学活动才有明确的依据和统一的标准,教学质量才能保证;第二,增加实习课时,保障学生的试教机会。我们由过去的只有一次实习增加到现在的两次,分别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和大四下学期3周和4周,共7周。课程规定,学生在实习中要同时担负班主任工作;课程还规定,实习结束后要举行“汇报展示”,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讲义、教学课件、课堂示范作品、学生作业、授课实况影像或图片资料等。“汇报展示”采用“展板”的形式来体现,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版式设计能力和文字、图片的组织、编排能力。而且每一次的“教育实习”课均安排教师带队,并从实习学校聘请指导教师。其间,学院和美术师范系领导巡回听课,检查学生实习的情况;第三,建立教育实习基地,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稳定性和经常性。只有建立和建全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才能避免过去那种每年教育实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临时行为,增加稳定性,提高效率。目前,我们固定的实习学校有5所,学院在这些实习学校建立起“人才培养基地”,并正式挂牌。平时,我们与这些学校之间保持经常联系,每到“教育实习”课程安排时,得到当地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既方便又可靠。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在“教”与“学”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不仅仅依靠两次教育实习,在校期间还适当安排学生到基地学校参加班级的活动。有了感性认识,就会增加学生对学校美术教师角色的了解和体验。

高校语文教育专业 篇12

关键词:专业,教育经济学,分析

一、高校专业“冷”“热”分析

“热门”专业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词汇, 它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现状的一种体现。专业的“冷”与“热”是以专业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关系为依据进行评价的。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由社会需求来决定, 人才市场受价值规律的支配,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活动的冷和热。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 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多, 学生毕业后就业就相对容易, 工作待遇相对较好, 收入也相对高。这就反过来刺激人们的关注度, 高考时报考的人就多, 就成了热门专业, 反之为冷门。二是专业“冷”与“热”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衡量一个专业是否“热门”, 主要是看社会对它的需求程度及用人单位对它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欢迎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 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程度的变化, 一些专业在某一段时间社会需求较旺, 专业培养人才数量大为增加, 但由于市场总容量的限制, 当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紧缺状况逐渐缓和之后, 需求量趋淡、热度就会渐减。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还表现为, 有一些专业眼前看不是太热,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 需求量可能渐渐增加前景看好。三是盲目性, 我国的高考填报专业志愿制度, 都要求考生在入学之前进行专业选择, 由于对高等学校专业信息了解不多, 对专业所要求学习内容认识不足, 对专业的未来职业定向不太清楚, 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 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

二、影响专业“冷”与“热”的教育经济学理论

从教育经济学视角来看, 对选择专业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高等教育投资专业风险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由成本和收益构成。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 是指接受高等教育而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间接成本, 又称为机会成本, 是指因上学而放弃的可能的工资收入。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 经济收益指上大学的未来经济收益中超出不上大学可能收益的那部分。另外, 还有非经济收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收费普遍化的阶段, 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时,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不会与其他可行性投资收益进行对比, 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是必要投资。由于个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是一个预期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等教育投资可以增大收益, 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非经济收益 (获取社会身份, 形成完整的人格, 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等) 与经济收益 (得到更高的劳动收益, 更易获得机会, 面临更优越的劳动环境等) 。同时, 高等教育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即投资也可能减小收益, 甚至导致损失。高等教育投资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投资就在:其他项目投资失败可以重来, 而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是彻底的失败, 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意味着高等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归零。

高等教育投资可能因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 一些生产领域存在着结构性失业, 这对于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来说是最大的风险。我们把这种风险称为专业风险, 即高等教育投资者个人所选择的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目前高等教育的专业基本是按行业、职业进行设置, 专业类型决定职业类型, 而各类职业类型的市场需求在未来某时期内是不确定的, 因而进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体在自己所选择专业, 无法预期未来市场需求, 因此所选择专业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存在风险。于是人人都想选择预期市场需求大的专业, 而市场需求又无法预期, 多数人的做法是随大流、跟风, 在专业招生的名额有限的情况下, 选择的人越多, 专业的热度就会越高。对于那些已经选择热门专业的学生来说, 也面临专业风险, 因为今日的热门专业在经过四年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必然会有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能够把握信息, 主动寻求信息, 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选择专业和找工作。

2. 人力资本理论的投资回报

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提出, 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凝聚在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健康状况的信度和效度在调查中难以保证, 在此忽略, 因此, 经济学家雅各布·明赛尔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的形成, 最主要的是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 使其人力资本存量增加, 成为复杂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 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着更宽的就业空间, 更多的就业机会, 待遇也相对较高。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最主要的是为了未来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虽然目前高等教育收取学费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 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坚信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都愿意投资高等教育, 以此增加学生人力资本存量, 从而在几年后获得良好的回报。因此, 在决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 即选择专业时, 就要考虑就业预期收益。能否获得回报, 取决于毕业后能否尽快就业, 以此, 预期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也就成为热门专业。

3. 人力资本的通用性与专用性

根据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大小和对企业的依赖程度可以把人力资本划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通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指在广泛的应用和活动中具有价值的那些能力和素质, 它不专用于某项任务或企业, 在企业或行业之间转移的成本较低。专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来讲, 它专用于某个企业 (例如关于某个企业的非正式组织知识、人际关系等) , 这种人力资本一旦离开其专用的企业, 其市场价值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价值, 因而其转移的成本相对来说较大。人力资本专用性人才是具有特定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 由于具备特定的专业技能, 能适应社会的某种特定需要, 具有“非他莫属”的优势。即当人力资本所有者将自己的劳动技能与某一特定的工作职务相结合, 并按职务要求发展自己的技能时, 才能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这种专业技能只有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组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才能取得一定的投资回报。金融专业之所以成为热门专业, 在于我国金融业近些年的迅猛发展, 民营银行的兴起和国外银行的进入, 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金融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是与银行紧密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也是持续升温, 十几年前就是热门专业, 曾经有许多人预言, 会计专业人才将饱和, 但时至今日, 各高校会计专业仍然十分火爆, 是因为会计专业人才也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特征。

人力资本通用型人才具有通用性的基本素质, 具备学习和发展更复杂、更专门化劳动技能的能力和水平。以较小的代价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技能或以较高的学习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和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或个人发展方向变化的需要。近些年来, 许多高校认识到学生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重要性,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在大学一、二年级打通学科专业的壁垒, 力图打破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的传统, 将跨学科的课程提供给学生, 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向更大的范围辐射, 共同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 让学生开阔视野, 打好宽厚的知识基础。

4.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 许多制度性因素 (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 和社会性因素 (如社会地位、歧视、社会习俗及习惯等) 都会分割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不同部分, 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就业条件, 并雇佣不同的劳动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涉足劳动力市场分割领域, 分别从理论应用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进行了研究。赖德胜提出转轨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构成的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 是被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分割性收益是以货币收入或非货币化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形式存在的, 一旦大学生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 则各种分割性收益就无法获得。而且, 在人力资本与垄断因素的双重作用下, 我国明显存在着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这种分割不仅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而且导致不同市场区间人力资本回报的差异。因此, 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 都要考虑其所学专业在劳动力市场的位置, 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 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 是在被劳动力市场中被分割的那个行业, 那些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与优势行业相对应的专业就会成为大家热捧的热门专业。

三、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现象

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以来,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一直处于“计划模式”, 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否, 都要通过教育部审批与备案。这期间, 教育部于1987年、1993年、1998年和2012年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虽然教育部在第四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 专业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 但高等院校仍然没有设置专业的“权力”与“自由”。这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其一, 高校专业无法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节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节奏之间产生错位, 即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快与慢很难合拍。其二, 高校设置专业, 不是从自身学科发展优劣, 自身所具备条件考虑问题, 而是盲目跟风, 抢办“热门专业”, 从而导致违背教育规律现象的出现。

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 作为高等学校, 应适度把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既要准确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也要全面考虑自身办学条件, 充分有效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首先, 高校专业设置不能一味地跟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走, 若专业总是在产业结构的屁股后面进行不断调整,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就会丧失独立性与自主性, 高等教育就只能越来越被动, 完全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其次, “热门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较高, 生源较为充足, 并且学费相对比“冷门专业”也高。一些高校只注重短期市场效应的影响, 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 设置专业争相趋“热”避“冷”。只追求当下的就业率, 盲目“抢滩设点”, 从而可能出现一段时间内某专业人才骤然饱和现象。在市场需求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高校盲目设置专业, 扩大招生人数和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够理性等因素, 都会造成曾经的“热门专业”就业难现象。第三, 高校不考虑自身优长学科, 不去办所谓的“冷门”专业, 从而导致各高等学校趋同现象的出现, 即专业设置趋同, 人才规格雷同。由此可能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 从而导致高校丧失特色, 教育机制创新能力降低, 教育资源浪费, 最终导致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彻底脱离, 人才培养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杨智, 阎高程, 王培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决策.当代经济, 2007 (10)

[2]张婵香.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与消解.煤炭高等教育, 2009 (2)

上一篇:创新培训内容下一篇:屋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