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建设

2024-09-10

高校专业建设(通用12篇)

高校专业建设 篇1

摘要: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特色专业建设为例, 指出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明确建设方向和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完善质量保障机制等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关键词:特色专业,内涵建设,办学效益

高校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 因此, 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专业建设是否具有特色, 关系到高校能否充分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 培养面向社会的实用性人才, 并形成高校有特色、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南医大专业建设整体布局及思路

我校“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发展思路是:以内涵建设为主线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化学校特色和优势、以医为主促进多科性协调发展、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学校发展、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教学建设为基础, 以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 一手抓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一手抓专业内涵建设, 进一步提高本科专业建设水平, 在办学水平与特色上形成明显优势。专业结构调整遵循稳定临床医学专业规模, 适度发展医学相关专业, 主要通过医学相关专业来实现学校整体规模的扩展, 管理与文科类专业等医学相关专业都紧密围绕医学设置专业方向并推动医学专业的发展, 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医学学科优势和医学教育资源, 同时支撑医学专业向深层次、高水平目标发展。可见, 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是我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也是“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建设任务之一, 对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特色专业建设所做的主要工作

1. 规范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遴选和管理。

在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遴选上我校实行严格的申报和评审制度。包括初级申报、专家评审和公布结果三个环节: (1) 初级申报。由各二级学院及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遴选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所选专业应是学院规划并启动建设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或重点建设的专业。 (2) 专家评审。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专业评审, 必要时通知有关负责人到场进行答辩, 评审结果报校教学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择优遴选。 (3) 公布结果。专家评审的结果经校教学委员会批准后确定为在建特色专业, 正式发文公告, 并给予启动建设经费。省级特色专业的遴选, 原则上在已有校级品牌特色专业的基础上推荐, 国家级特色专业的遴选, 原则上在已有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的基础上推荐, 遴选程序参照校级程序执行。

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一般在立项建设1—2年后进行中期检查, 由专业自查后提交中期检查报告, 学校组织专家和相关专业负责人交流讨论, 提出存在问题, 拟定后期建设计划和方案。

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终期验收, 需要学院对拟申报验收专业的改革、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并提交自评总结报告, 特色专业要提出有关项目的特色报告。经验收达到或超过校级品牌、特色专业验收标准的专业, 由学校正式发文公布并具备推荐申报省级品牌特色专业资格。品牌和特色专业称号有效期为五年, 学校将通过新一轮品牌、特色专业申报、组织已建成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 推动校、省、国家三级建设, 监督建设成效, 充分发挥品牌、特色的辐射作用。

2. 强化特色专业内涵建设, 提升建设水平和示范作用。

(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特色专业建设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注重人才需求的种类、层次的现状及未来变化的调查分析, 及时把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脉搏”, 我校始终把专业建设的目标瞄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2) 确立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选拔学术造诣高、精通专业教育、有志献身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知名教授担任专业建设负责人。特色专业建设实行专业建设负责人负责制。同时, 建设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 学术水平高, 发展潜力大的师资队伍。激励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工作, 促进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3)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各学院、各专业按照学校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潜质”人才的总体要求, 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大胆改革创新,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探索优化课程模块、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科学设置专业方向、着力培养学生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适应能力的新思路、新策略、新方法和新途径, 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4)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建成一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优秀实训基地;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推行体现“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创新性” (四性) 和“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经典与现代、虚拟与实训、基础与临床有机结合” (五结合) 的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 推行虚拟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和实验室开放, 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需要。

(5) 明确教学质量标准, 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各专业都要努力执行学校制定的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在内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要对照质量要求标准, 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开设、任课教师、选用教材、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实践教学、成绩考核、教学档案等各教学及其管理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检查与评价, 对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进行实习生、毕业生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追踪调查, 以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6) 建立开放的专业建设机制, 促进自觉交流和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建立专业建设学术交流的开放机制, 通过组织召开各类教学研讨会, 邀请教学专家做指导报告以及与兄弟院校互访学习等, 不断汲取他人所长, 同时乐于与同行分享自己的经验成果, 既能获得取之不竭的思想源泉, 又能为促进共同发展多作贡献。

三、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 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医学教育投入大, 经费不足, 问题突出。

上级主管部门在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上按专业特点、社会急需程度等有侧重地分类倾斜支持。

2. 高校之间交流不畅。

可以加强组织各高校已建成品牌特色专业之间的交流研讨, 尤其是同类专业间的交流, 以利于推广和互相借鉴建设经验, 积极发挥品牌的辐射作用。

3. 专业规划不合理, 缺乏区域整合。

建议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宏观上科学规划专业布点, 优化区域专业结构, 在宏观调控区域专业发展规划基础上增强学校的自主权, 提高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努力办出专业特色和效益。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

1. 明确建设方向和目标。

特色专业建设首先应该符合学校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 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并与本校办学方向、规模、能力和特色相适应。同时充分调查社会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作好专业发展与调整战略规划, 选择办学基础好、社会需求大、初步形成特色、能够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专业成为特色专业。

2. 实施学科、专业、课程、实践基地一体化建设。

作为知识分支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 专业建设是课程建设的落脚点, 以课程建设为中介, 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坚持统筹规划, 整体推进才能使专业建设获得可持续发展。在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上, 一体化建设可以使队伍建设、基地建设、条件建设、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实现共享, 避免了投入分散、重复建设, 极大优化了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3. 强化实践教学。

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学计划中应精心设计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增大实践教学环节比重, 推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自主学习开放平台, 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和管理, 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 鼓励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结合, 鼓励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4. 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设立专业建设组, 在专业评估指标、专业建设政策调整等方面发挥指挥决策作用。通过校院两级督导组常年深入听课、学生对所有课程教师及临床带教教师进行网络测评, 以及学生教学信息员和附属医院教学质量评估站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与整改, 全方位保障教学质量, 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元元.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7) .

[2]陆为群.以特色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论地——方高等院校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3) .

[3]郭必裕.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教育科学, 2004, (07) .

[4]肖龙阶.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文教资料, 2007, (30) .

高校专业建设 篇2

关键词:特色专业;专业建设;专业定位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转化过程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手段,本文以高等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我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探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从特色专业建设主要任务、优化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和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环节阐述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应注重的若干问题。

一、特色专业建设主要任务

特色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什么是特色专业?就是未来希望能够把我校的一些专业能够建成学校的品牌,提到兰州交通大学很多人就会想起电气工程专业,另外希望能够培养和造就一批从事该行业的优秀人才,扩大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

主要应该完成三大任务:第一,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第二,如何使学校乃至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专业的布局更加优化合理;第三,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提高的专业建设机制。

要完成这些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优化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问题;第二,课程和教材建设问题;第三,实验室建设问题;第四,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第五,教学管理问题。

我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采用统一总体规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质量监控等“三统”方案,采用定任务、定方向、定完成时间等“三定”措施,从上述五个方面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工作。

二、优化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特色专业的建设,本质就是克服高校专业建设同构化、同质化倾向,促进学校特色专业发展的过程。作为原有的铁路高校,如何体现“服务交通、面向铁路”的专业特色就成为我校电气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所在,所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均以此为出发点。

我校从开始,一直围绕特色专业的建设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多方面进行研讨,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工作:

第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第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运用比较科学和先进的专业教育教学思想;第三,建立吸收用人部门参与方案研究制定的一种长效机制;第四,充分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调作用。

为此,修订了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面向交通、服务铁路的特色,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三、课程和教材建设问题

课程建设,尤其是核心课程的建设问题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利用与用人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采纳有效建议

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充分结合各铁路局、地铁公司、工程单位的意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课程设置、方案制定等方面体现铁路特色,保证培养人才在有一定特色的基础上能够发挥用武之地。

(二)教学内容

1.积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鼓励教师开始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

2.将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引入课堂

(三)教材建设

1.课堂教学尽可能选择国家级规划教材,保证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2.制高水平教材及专著,体现学科特色

3.开展双语教学,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能力培养为主,通过开展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工作,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明白电气工程专业主要会遇到哪些问题,遇到问题应采取哪些方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思考能力。

1.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的内容是复杂,除传统的室内实验教学外,还包括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及创新试验的环节,我校实践教学建设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新试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采用教授、教师、研究生三级辅导实验体制;第二,开展项目教学,鼓励课题进实验课堂;第三,有效改善实验条件;第四,有效开放实验资源;第五,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第六,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2.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建设特色专业,所以高校应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上向特色专业建设倾斜、在人员配备上向特色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上向特色专业侧重,以此保持该专业特色,吸引部分优秀研究生留校任教,补充实验和科研队伍,利用各类有利条件进行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此外,从生产一线聘请少数兼职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引进人才、完善师资队伍结构;第二,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教”和“科”相互结合;第三,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兼职教授、补充师资队伍;第四,设立师资队伍培训中心,全面提高教师能力。

(五)教学管理问题

教学管理问题的改革涉及多个方面,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1.制定了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课程负责人制度,由副教授或博士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赋予一定的权力,负责课程建设

2.建立主干课程教学内容讨论制度,采用教师集体讨论和学生参与讨论等方式

3.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政策保障,鼓励教师参与教学

4.设立大学生创新试验基金,推动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等试验活动

5.配合专业建设,建立教学管理体系质量评价和评估机制

四、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电气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我校电气工程专业以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计划特色突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完善、毕业生深受欢迎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参考文献:

[1]刘传林.适应行业需要创建特色专业[J].中国高等教育.,(19).

用教科研引领高校专业建设 篇3

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会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思路,走“提升素质、强化能力、服务行业、打造品牌”之路,在继承中发展,在常规中创新,在改革中提升。在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学院内涵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教科研引领专业建设发展

1、促进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

在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已形成共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实一体、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等教学方法逐步深入人心。从2009年以来,结合自治区教育厅教研项目《楼宇智能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教学改革》等多个教研项目,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对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我们引入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技术学习领域”的理念,按照职业素质要求及学生认识职业技术、学习职业技术、掌握职业技术的特点,重新整合了建筑电气专业、楼宇智能化专业课程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创建了新的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2、教科研引领教研行为。

科研引领教学行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最好的方法。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作用,有目标、有计划,主动加压力,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研讨、学术交流,开展课题研究,增强凝聚力,形成一支专业队伍。如对实验实训装置学习、新的电气设备认识、新的教学理念学习等。因教研活动新颖,提高了教研室凝聚作用。

在理论性较强的《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等课程中,定期组织讨论课,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概念抽象、数学公式较多的《建筑供配电》和《建筑弱电技术》课程中,针对难点、重点,结合学科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进行讨论式教学。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课程中,采用真实的建筑案例,进行课程设计。在实践性强的《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等课程中,边理论、边实践的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广泛进行现场教学(实验室上课)、任务教学(布置任务学生自己完成),理论和实践结合、课内外教学结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教研结合,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正向更科学化发展。

3、教科研促进了团队建设

教师的发展决定学校发展,我们明确提出:“不懂教育理论的教师不可能是合格的教师;不会搞科研的教师不可能是优秀的教师”,以此激励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向教科研要质量,更新观念,促进全员教师专业发展。开创以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新局面,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转变,教科研已成为我系发展特色。

2009年学院教学改革会议以来,先后有14人次教师利用暑假到宁夏建工集团、软件公司等企业挂职锻炼,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挂职锻炼,促进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先后有6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1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先后有28人次参加了各级各类举办的教科研、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楼宇智能师资培训、实验实训等培训。

4、教科研促进了教育质量提高

我系致力于“科研促教”,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依据学院教学检查制度,每学期开展一次涵盖所有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比。通过2年检测,各科课堂教学、实验实训优良率均达95%以上,教育质量保持领先。

学生就业率达100%,建筑安装、消防、安防等企业对我系的满意度达98%以上。学生发展全面,特别是在各项比赛、书法、球类等方面更是取得骄人的成绩。

二、教科研实践中的经验反思。

实践证明,教科研是一条打造学校特色教育的必经之路。

如何让教科研“靓”起来。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意外的收获和美丽的图景。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如何让教科研引领当今课堂向着这一目标“靓”起来?教科研如何开展收效更理想?如何缩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理念与实践的磨擦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

总之,恰当的职业教育理论指导,学院的教育教学实际,清晰的科研发展思路、坚定的信心、强化的措施,再加上狠抓落实,教科研之路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专业建设研究浅探 篇4

一、我国本科人才培养新变化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基本结束了“高投入、高速度、重数量”增长模式,转而进入了“低投入、中速度、高质量、优结构、好效应和新动力”的新常态,这预示着我国行业产业结构将在不降低经济增长质量的前提下持续调整,经济发展也将由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入逐步向主要依靠提高效率和创新驱动转变。效率主要来自于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创新需要市场充分竞争和千千万万市场主体在试错中找到方向[1],而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一般认为,劳动者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要素,而劳动者能力及素质的提高最重要、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从这角度讲,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而社会经济发展又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内容和方式,引导并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方向。因此,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又必然带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面貌。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也发生了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人才培养观念发生了转变。高等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专业教育,高等学校标准化、批量化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今及以后社会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不能再仅仅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应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二是高校人才培养内容不断丰富。高校人才培养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学生不仅仅关心自己智商的提高,更注重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越来越注重从学历培养向能力培养转变,注重从“教”中心型向“学”中心型教学转换,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向开放的综合教育转移,通过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渠道和内容,注重将学校课堂教学与专业、行业的发展,与市场、生产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激发创新思维;三是人才培养方式涌现出新变化。高等教育面临更多来自非传统领域的挑战,以网络教育为代表的新型教育模式弱化了传统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空间概念。现有条件下,高校应更加注重整合校外资源,将第一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充分运用在线教育、大数据等虚拟化、扁平化的学习平台,将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网络教育结合起来,拓宽学生自主学习渠道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社会需求与大学专业建设的闭环互动

社会需求,主要是指目前和今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包括对人才的专业要求和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近年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突出的问题是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脱节,与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脱节[2],社会需求正日益成为影响高校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社会需求在经济学中指市场上消费者对某商品,在某时期内某价格水平上,乐意并能购买的数量,对高等教育而言,社会需求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高校专业设置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目标,我国高校历次专业设置调整,也都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因素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也为高校专业设置开拓了新增长点,有利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并在社会市场的检验下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持。高校专业建设发展既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但又不能盲目迎合社会需求。如果高校不加选择地顺从社会要求,那么高校将失去自身固有的特性,从而沦为培训机构。另外,高校专业建设如果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那么一些学科也就将面临被削弱,甚至是被取消的危险,导致高校专业建设的缺陷。对高校而言,应该不断挖掘社会需求与专业的建设相互促进的契合点,既满足社会需求,也充分考量当前社会需求较小的专业的潜在价值,为社会未来的发展储备人才。

三、加强本科专业建设的路径选择

加强高等学校专业建设,除要适应社会需求外,高校还应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加快特色专业建设等,以此加强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比翼齐飞

学科与专业建设始终都是高校工作首要考量的内容,因为二者分别代表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与创新,以在一定领域形成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科研成果为中心,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对科研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归宿;专业建设侧重于人才培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3],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学科发展水平,高度发展的学科可以催生相应高新技术专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最终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而专业则是学科发展的平台,对学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自组织有序演化原理认为,系统的开放性和不平衡性是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系统的涨落或是外界扰动是产生有序推动力的源泉[4]。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虽各有内涵,但又联系密切,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竞争协作关系的任何转化都会引起两者之间关系的涨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支撑协调发展有利于高校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深化教学改革进程的开展。通常,当学科与专业建设以协作为主时,两者的关系就会比较稳定,这时即便有不协调现象,也仅仅表现为学科和专业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彼此的相互促进作用。此时,通过对不协调的子系统或子系统内部要素的追加投入、修改政策与制度等方法,以量变方式可以使这种涨落被耗散掉,从而促进整个系统的协调[5]。高校可以通过改进考核方案、优化教学考核,乃至转变学科与专业建设思路、变革学科与专业建设政策、制度等,促进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始终以协作为主导,促进高校持续将优质学科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二)特色专业建设一枝独秀

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专业特色化发展成为高等学校适应环境变化、求生存求发展、提升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内容[6],也是学校办学实力的集中体现。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不应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它应该是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通过拓宽或是突出该专业某方向的功能,持续凝练提升与其他专业有所区别的竞争优势,在教育教学目标、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从国家宏观层面上看,特色专业项目的实施旨在引导大学专业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7],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尤其是紧缺人才的需求。而且,特色专业建设也为学校“特色化”办学提供了切入点,可以有力地推动学校内部资源的优化组合。另外,文化代表了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而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文化不断促进个体行为社会化的一种活动。这是一个漫长的心理积淀和重构过程,是一个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8]。为此各高校应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克服同质化倾向,凝练高校自身的专业文化,促进大学办出特色,建设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专业,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三)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互动与调整

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方向,高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需要主动协调自身供给和社会需求两端实际,以此来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外,新常态下社会发展对高校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加,因此高校专业的设置、建设等,更应充分考虑社会当前及今后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高校专业建设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课程是高校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联系的桥梁,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知识基础、结构。增强高校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适应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逻辑,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此后加强大学生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开展起来。当前,我国也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积极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应结合自身专业建设实际情况,探索设置部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积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相近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努力开设跨学科专业交叉课程,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由单一学科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内容,注重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活动[9]。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校毕业生。高校在加强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有效整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注重结合实际办学情况,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体系,不断增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开放性、时代性和适应性,可以通过邀请用人单位、校外创业名师、专家、企业负责人参与高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保证课程内容能够紧跟时代需要和科技前沿;另外,高校还应注重从基础性、专业性、应用性三方面,力求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此广泛促进并不断强化教师、学生合作创新创业的观念。在培养教师、学生的创新精神时,应该考虑个体的切实生活需要,既不能用现有的观念评判个体创造性,也不能盲目鼓励个体任意发挥自身天赋、兴趣和能力。这就要求高校首先应充分挖掘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完善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各项配套政策、制度,完善学生考评体系,增加创新创业的考评内容,鼓励、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创业学习实践。另外,创业资源的稀缺性和分配不均始终是制约创业模式和创业教育纵深发展的最大障碍[10]。为此,高校可以积极探索在高校内部实施本科生“转专业”开放制度,不断探索并完善国内高校间本科生互派访学新机制,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或各层次高等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另外,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微课、慕课为代表的网络教学、虚拟课程等教学方法也已较为普及,这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高校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方面提供了技术和显示平台,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科技新成就、新技术来丰富高校专业建设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四)高校专业评估及认证势在必行

专业评估是高等教育评估的重要内容。专业评估通过对教学过程预期目标和结果进行评估,以规范专业建设。专业认证是由认证机构针对学校开设的职业性较强的专业实施的一种专门性认证,目的是为确保即将从事专门职业的院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提供质量保证[11]。高校专业评估和认证虽在性质、实施主体、机制等方面存有差异,但二者又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化、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显著,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校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作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专业建设标准化、国际化的重要途径,自然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的关注点。

当前,高校专业评估通常将教学目标作为评估起点,通过评估教学过程与目标的契合程度,得出学生培养质量的研究结果。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评估标准,促进了高校专业评估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显现出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评估关注的焦点由院校转向了学生;专业评估由之前更多关注专业教育投入、教学过程、课程设置情况,转为更多关注专业教育产出等;高校教学工作评估的重点也由之前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是否能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向高校毕业生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素质等指标转变。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教学结果指标作为专业评估的出发点,通过毕业生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素质来评估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是否合理,进一步由此来确定实现毕业生该能力和素质要求的专业教学过程。从世界范围看,各国正采用多种形式对高等教育结果进行监测评估,其中AHE-LO项目(高等教育学习成果评价项目,Assess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Outcomes,AHELO)被喻为“高等教育的PISA”,旨在对本科学生在毕业时掌握的学习成果(“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进行评价,被定位为经合组织在高等教育领域最重大的标杆性项目[12]。项目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侧重于评判高校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讨高校培养出高性价比学生的原因,引领了高校专业评估方向。

专业认证以能力为导向,力求人才培养国际化,与国际水平具有可比性和等效性,强调学生学会了什么、会做什么[13]。它是高校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外部保障,保证了该专业毕业生在一开始工作时的知识和能力都达到了相应的标准,顺应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目前,在专业认证基础上对工程领域高等教育相关专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和判断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有效地促进了工程教育与工业界对接,提升和保障了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坚持“实质等效”的原则,借鉴了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的2001年全面实施的工科标准2000(简称“EC2000”)。“EC2000”由以往重教师教的评估转向重学生学的评估,由以往重输入性的要素评估转向输出性的结果评估[1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顺应了“以结果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是当前发达国家和我国常见的专业认证。

高校专业建设 篇5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要素分析

摘 要: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学生和学校等三个要素的状态和作用在这项系统工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承担教学和研究的双重责任,应该做到发现和传播真理、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并承担维护学校声誉的责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素质有待提高,应该正视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改进学校的学术道德教育工作。在学校的制度体系中,对教师和学生作用最突出的是学术制度,应该完善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提升学术权力的地位。

关键词:学术道德建设;教师;学生;学校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形式和特定功能的系统,每个要素都处于系统的一定位置上发挥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系统的性质。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客观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一所高等学校就是一个系统,所有高等学校就是一个系统的集合、一个更大的系统。在高校系统中,教师、学生和学校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要素,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理所当然就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学生和学校等要素的状态和作用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这项系统工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的责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他们直接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曾指出:“所有的大学教师都要恪守教学、研究和服务上的基本责任。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大学在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必要条件,而大学教师个体都有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些任务„„然而,如果一名大学教师未能做好上述任何一项工作并且表现出了对它们的不尊重,那么他就违背了自己的责任。”①按照希尔斯的观点,高校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科学工作者,其特殊责任包含教学和研究两个方面。从实质上说,教学和研究都是为了发现和传播真理。高校教师应该牢记自己重要的、与众不同的使命,在一切教学和研究领域中维护真理,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尊重真理。高校教师真正需要关心的事情是,在教学中提出的或者在研究中得出的陈述应该尽可能真实并立足于系统收集的证据和经过分析的论据,应该考虑到本专业领域的知识状况。假如一名高校教师把一种缺乏可靠证据的观点、一项尝试性的假说当做确凿的真理加以讲授,或者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故意地、轻率地对其观测结果进行虚假的描述,那么他就严重地违背了自己的责任。

高校教师应该正确处理教学与研究的关系,认识到教学如果得不到研究的支持就会丧失活力。只有积极地扩充知识并且将知识运用于

教学之中,才能使教学保持活力。由此,高校教师开展研究工作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但这并不意味高校教师把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研究方面。如果一名高校教师过分强调研究成果是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获得职务晋升和赢得社会声望的依据,把从事研究当成自己的头等大事或唯一职责,那么他就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变得漠不关心,甚至有意逃避教学任务。因此,应把教学和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达到教学和研究责任二者在高校教师身上的有机统一。

高校教师应该以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教育、感染学生,以尊重和认真的态度对待学生,竭尽全力向学生传授真实的知识以及获取和评价知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术上的疑问和困惑。“成功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学到一门学科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并且以此来改良他们的人性和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富有成效的培养,高校教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履行了相应的道德责任。

高校教师还需要为自己任职的学校承担责任,应该尽职尽责地维护自己学校的形象和声誉。事实上,学校不仅是学生的母校,也是教师的母校,是教师在学术上获得支持和培养的学术家园,理应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爱、尊重和忠诚。“一所大学在其他大学当中和在整个社会上赢得的好名声可以维护其成员的自豪感,并且为他们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正因为如此,大学教师不应该去从事那些不光彩的、轻浮的或者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以免让自己的大学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上蒙受耻辱。”③

没有任何一种职业能够免除基本的道德责任,“学术道德是拥有大学教职的人士所负有的责任的总和”④。学术道德是真实存在的,每一名高校教师在获取和传播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活动中都承担着一定的道德责任,对于自己的学科、学生和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长期以来,我国广大高校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胸怀对真理的虔诚和敬畏,彰显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理念,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赢得了整个社会的广泛肯定和赞誉。但是,目前个别高校教师仍然存在无视职业要求、忽视教学和学生、育人意识淡薄、缺乏敬业精神以及功利思想严重、治学态度浮躁、学术行为不端等问题,这使得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凸显。高校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是兴校强校之根本,同时也是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真正形成高尚的师德和教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生的素质

从被揭露、被曝光和被查处的事件来看,近年来我国高校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是当事人的职务、职位和学衔越来越高,个别教授、博导、校级领导乃至院士等都名列其中;另一方面是在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中学风不正问题比较突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规、违纪现象。因此,必须加大学校的工作力度,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养成良好学风,增强诚信意识。

研究生是最具创新潜力的学生群体,是学术事业的后备队伍,是

未来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的关键环节,其学风、素质、道德水准应该受到格外关注。目前在研究生的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问题经常出现,诸如在课题研究和成果发表过程中,抄袭、剽窃、侵吞或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及注释,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或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一稿多投或改头换面重复发表等不良现象一再发生。一些研究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如果一稿两投或多投没有造成两发或多发的话,也就不属于违背学术道德行为。还有一些研究生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耐人寻味。不久前记者的一项调查表明,“39%的博士生认为学术不端‘值得同情’,23%的人表示‘可以原谅’”⑤。

这种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认真反思。一般说来,研究生的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又不乏内在主观因素的驱使。或者说,我国学术界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学术政治化”和“学术经济化”、学术共同体内部激励机制的功利化和约束机制的软弱化等异化现象以及个体的学术价值取向的偏离和学术目标追求的迷失等,直接或间接地共同造成了一些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和蔓延。尽管如此,我们仍必须正视和剖析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它与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具有更直接和更密切的关联。

从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来看,一些学校无论是培养方案还是课程设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仅重视学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术道德教育的倾向。有关研究生的学业评价内容和标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往往只注重其是否修完了必要的学分、发表了规定数量的论文以及学位论文是否能够通过评审以及取得怎样的答辩成绩,而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的高低既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也没有进行相应考察的具体措施。几年前有学者针对教育的整个过程指出:“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哪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过科学道德教育、知识产权教育,有谁告诉过学生和科研人员在科研中应注意的道德问题是什么,又有谁向学生分析过科研作假行为,并告诉他们应当如何做一个诚实的科学家?”⑥这种情况导致许多学生甚至到了研究生阶段,仍不清楚何为引用、参考、抄袭等一般常识。事实上,长期以来所谓的“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培养目标,往往只是响亮的口号和美好的愿望。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普遍重“智”轻“德”、忽视学术道德培养的后果,必然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的欠缺和自律、自控能力的不足,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也就自然难以避免。因此,正如徐匡迪所说的那样,“诚信教育、做一个诚实的人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小平同志在1989年曾说,我们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到目前为止,虽然教育不是最大的失误,但还是没有走到完全正确的道路上来”⑦。

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学术性,这种学术性不仅体现为研究高深的学问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也体现为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这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既是正确的、完整的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学术道德教育应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式进行,使受教育者逐渐接受正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学会对自己的学术形象负责并尊重别人的学术成果,并内化为自己的学术良心和良知,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之中,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和提高道德自律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些措施都将对我国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学校的制度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高等教育的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当前,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而着力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则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对于其成员来说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是为学生成为专门人才和教师取得学术成就提供学术支持的源泉和开展学术活动的环境。所谓“一所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可以被真切地感受到的物质的存在,它还是一个可以对它的所有成员起到督促作用的非人格化的集

体„„它是一个可以规范其成员的态度和活动的模式”⑧。“大学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也不是为了管理,而是为了各种意义上的学术。”⑨换句话说,高校既不是经济实体也不是行政机关,而是一个学术集体,是一个需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尊重和加强的模式。它有自己的价值目标、精神传承、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行为规则,学校的制度体系成为学校正常运行和发挥其职能的制度保障。

在学校的制度体系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活动影响最直接、作用最突出的无疑就是学术制度。简单地说,学校的学术制度是用以处理学校中各种关系、调整其成员从事学术活动的有关规定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发挥着规范和制约、激励和导向等功能。如果学校在对待教学与研究的政策方面存在错位,使研究受到高度重视,把研究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和职务晋升的硬性指标,而不是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那么,教师不潜心教学、不乐于教学,回避承担教学任务、消极对待教学工作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因此,学术制度必须符合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在学校的学术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学术制度中,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学术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奖励的基础,学术活动的有序开展和良性运行必须以客观、公正、学术贡献和学术承认的一致性为前提。任何评价和奖励的实施都离不开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否科学直接制约着评价和奖励结果的合理性。一段时间以来,正是由于过分强调量化的作用、过于追求量化的评价指标,在重视论文数量、期刊影响因子、核心期刊的“指挥棒”作用下,大量“学术泡沫”得以产生,一些教师和学生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出现,一些学校也沉浸在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中。事实表明,选择数量重于、优于质量的评价指标严重背离了学术活动的宗旨,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现行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的缺陷。应该针对不同学科特点、不同研究类别、不同岗位职责,建立由业绩、品德、知识、能力等构成的多元化的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

目前,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至今仍然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特点,行政职能泛化、行政级别分明,学校的学术品质难以得到充分显现。一方面,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严重失衡,教师在项目申报、经费获取、成果评奖等方面困难重重,学术积极性受挫。另一方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高度捆绑,学术权威与行政地位相辅相成,行政利益与学术利益密不可分,学术活动的管理者与学术活动的受益者合而为一。因此,学校去行政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必须尽快制定和出台“大学章程”,明确学校办学主体、管理体制、办学任务等内容,建立协调有序、规范高效、充满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

总之,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地完善和创新学术制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站在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上设计和制定学校的制度体系。应进一步理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不断提升学术权力的地位,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作用和教师在学校学术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质量

与数量的关系、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质量与数量兼顾、内涵与外延结合、质量和内涵优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速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步伐。

注释

①②③④⑧⑨[美]爱德华希尔斯:《教师的道与德》,徐弢、李思凡、姚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3、65、63、86、63、87页。

⑤杜晓:《学术不端持续蔓延几成潜规则》,《法制日报》2009年3月23日。

高校专业建设 篇6

关键词:动画专业;建设;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J9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一、高校动画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校而言,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教学效率以及学生能力的保障,教师队伍本身的状态也是反映教师群体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我国就业趋势的影响,高校动画专业教师数量存在偏少情况,且在年龄结构方面设置得并不合理。

(一)教师数量不足

动画专业教师存在着数量偏少情况,这主要与我国高校在此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比例是反映教学质量的一面镜子,相关教育部门要求师生比例应该达到1:14左右,也就是说,每14名学生就应该有一名教师,近年来,随着我国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报考动画专业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但相关专业教师增长速度却明显滞后。动画专业作为热门专业,其教师却呈现出不专业化,高校存在一定比例的教师担任基础课程教学,其主要是绘画类或是设计类专业,真正动画专业的人员数量较少,而从事高校动画教学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二)教师年龄比例不合理

由于高校学生均为年轻人群,因此在教师结构设置上应尽可能以中青年为主,不仅有利于与学生的沟通,还能够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状态,保障动画教学具有生命力与创造力。但在人员设置上也不应招纳过多年轻教师,一些院校在动画教师招聘方面会考虑研究生毕业的动画专业人员,这些人员虽然具有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与教学激情,但毕竟经验不足,若这类教师所占比例过多,可能造成课堂教学方向的偏差,同时也不利于教师队伍高学历化。

(三)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的缺失

之前提到,高校动画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应高学历化,避免教师的文化水平长期停留于本科或是研究生阶段。动画专业由于其特殊性,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包含数字技术、美术技能以及人文修养等多方面,同时需要与时俱进,在掌握动画市场动态与走向的同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自身在教育上的经验并从中不断提升自身授课能力。但就目前高校在此方面建设来看,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并不足,这不仅仅表现在专业的偏差上,还表现在参与培训人员数量上,多数教师都不能参与培训,导致师资力量的配置不均衡,也可能间接造成教师心理上的波动,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动画专业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教师培养机制

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争取让每位在职教师都有参与培训的机会。同时,高校对教师的培训应注重专业化,对任职动画专业的教师(可能教师是非动画专业)进行专业教学的培训,针对动画这一课程进行师范类型的培训并制定考核机制。考核机制应紧密联系教师奖金,促进教师对培训的参与性。

同时,高校可鼓励教师自己编写适合当前动画教育以及本校学生的动画专业教材,可通过举办经验交流大会或是教学大赛来促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升在动画教育岗位的工作积极性,在培训下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安排课程,提升教师能力

在课程安排上,学校首先应了解任课教师自身学历、工作时间等方面状况,制定出适合学生以及教师的专业教学模式。对于动画专业而言,其专业课程具有阶段性特征,例如脚本设计、场景设计以及动画运动规律等。动画专业是艺术专业的一种,相对于其它几种艺术专业而言,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的最终目标在于能够独立完成动画短片的制作。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求学欲望,让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因此高校以及动画专业教师在课程安排方面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在一学期刚开始时安排学生进行理论学习,过一两个月之后实施实践操作教学。高校在此方面也应给予教师充分准备时间,尽可能不要将事情压缩在某一段时间里,让教师有充分时间去准备实践教学相关事项,同时可利用空闲时间提升自身能力。

(三)优化办学条件,提升硬件水平

高校应注重在动画专业建设方面的投入,不仅做到动画教室全天对学生免费开放,还应尽可能合理的购置动画专业所需硬件设备,例如建设满足需求数量的二维动画手绘实验室。同时在动画机房管理上也应注意硬件设备的更换以及软件的更新,让机房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三、结束语

动画专业建设在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高校应加强对这类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各方面完善与投入提升专业建设有效性,为动画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谷宗州.高校动画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200-202.

[2]黄华.高校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94-96.

[3]钱华欣.高校动画专业师资队伍建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47-150+155.

[4]柳执一.对高校动画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12):62-63.

[5]孙露露,杨凤.浅析高校动画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环球人文地理,2014.

[6]王佳.高校动画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

[7]柳执一.对高校动画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

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建设研究 篇7

该课题重点探讨了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为培养高素质的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人才, 加强专业建设提出科学的建议与对策。

1 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建设存在问题

1.1 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

高校, 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目标, 因此培养人才始终是高校办学的首要工作。在我国, 有许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依然比较模糊, 一些学校根本不清楚自己要培养的什么样的人才。在日常的教学中, 时而强调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时而由强调要扎根于本土企业, 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才。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清晰, 学校的专业建设缺乏特色, 甚至直接照搬其他高校的办学经验。例如某体育院校的艺术表演专业建设, 直接运用北京体育学院的模式进行办学, 忽视了自身的生源特点以及师资力量, 最终培养的人才缺乏差异性与特色性。

1.2 专业教材建设比较缓慢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 主要是以实践技能为主, 但是也要掌握一定的理论。不管是理论课程, 还是实践课程, 都应该以相应的教材作为辅助教学。纵观现在高校的体育艺术表演专业, 很多时候是没有配备的教材, 理论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PPT进行讲学, 部分重要理论, 学生一时难以掌握。而实践技能的教材版本, 也比较陈旧, 很多知识内容都没有更新。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教材, 不仅包括日常的课本, 还有录影带、录音带等。科学的教材, 是有效实施教学的必要条件。据相关调查, 国内的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起步较晚, 如今国内高校的缺乏统一的通用规范的教材。一些学校沿用的自己编写的教材, 但是由于编写教材的师资队伍比较薄弱, 所以教材的理论点支撑不够。也有部分教材, 根本不适合大学生使用, 需要慢慢改进。

1.3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 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师资力量, 决定一所高校办学能否成功, 教师队伍, 影响着一个专业的建设工作。目前国内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教师的专业技能比较薄弱, 这些年, 很多高校招聘教师, 过于注重教师的学历层次与学术能力。目前很多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师, 具有博士学位, 有着较强的科研与学术能力, 尤其是理论水平比较高。但是大部分教师的实践技能比较薄弱, 尤其是要给学生展示各种动作的时候, 教师自身的动作也不规范, 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长期下去, 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抵触。

(2) 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教学方法,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 国内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主要是通过示范教学法, 也就是艺术表演专业教师先示范一次动作, 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训练。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 尤其是大班教学, 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少。长期下去, 学生感觉课堂十分沉闷, 枯燥无味, 最终会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3) 教师的教风与师德存在问题, 教风与师德, 是教师的最基本素质。过去我国的教育事业, 仅仅重视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提升, 对于教风、师德建设的问题缺乏重视, 导致高校出现许多师德丑陋的现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 在日常教学管理者中, 难以进行考核, 因此教师的教风与师德更容易出现问题。例如某高校的体育艺术课堂, 教师经常迟到早退, 将学生扔在课堂练习。其次, 部分体育艺术课堂纪律比较松散, 教师也不进行管理。体育艺术教师师德问题也比较严重, 部分教师经常在课堂中出现不文明用语, 喜欢传播各种负能量,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2 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建设的措施

2.1 完善艺术表演专业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

目前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硬件条件比较落后, 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改进。例如要建设规范的艺术表演训练室, 保证日常的实践训练教学。同时要改善理论教学环境, 保证课室要有充足的多媒体设备及电脑。软件环境方面,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艺术表演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具有丰富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教师, 加大力度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与考核,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另外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学校的宣传栏以及各网站中, 增加艺术表演的文化元素, 包括艺术表演明星的故事等。

2.2 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提升教学水平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要激发学生对艺术表演课程的兴趣, 就要改进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驱动任务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沟通, 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一方面,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艺术表演专业, 有些课程涉及复杂的动作, 仅仅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 引导学生课后进行学习,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2.3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培养人才, 除了要做好日常教学管理, 还要完善自身的人才模式。高校可以组织校内的体育艺术表演比赛, 鼓励广大的学生积极报名参加。通过竞赛活动, 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艺术表演技能, 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为学生表现自己提供广阔的舞台。另外, 高校还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在假期时间, 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实习, 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3 结语

总的来说, 高校艺术表演专业建设, 是高校发展的重点工作。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专业教材建设比较缓慢、专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等问题, 要进一步提升高校艺术表演教学质量, 就要完善艺术表演专业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 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体育事业的发展, 是高校办学的重点工作。体育艺术表演专业, 是体育院校常设专业, 培养体育艺术表演人才。该课题从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学现状出发, 分析与探讨了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为培养优秀人才, 加强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建设提出科学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肖亚男.山东省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D].聊城:聊城大学, 2015.

[2]李敏.体育艺术基本理论与学科建设初探[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7.

[3]刘丽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9.

[4]穆艺丹.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3.

高校品牌文化与高校内涵建设研究 篇8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会成为其发展的动力。1许多人都仅仅认为所谓的品牌不过是一种商业的特定的标志或者符号,却不知这其实只是冰山的一角,它的作用和价值远远不止于如此。

一所优秀的大学首先要形成独立的个性和独特的灵魂,这独特性便是其独有的品牌,个性和灵魂也就是学院的内涵。高校品牌作为高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的一种无形资产。从其形式看,品牌是学校建立社会信誉的过程;从社会的角度看,品牌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的认同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从其内涵看,品牌是学校内在的品质,表现为学校人文精神、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积淀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从学校本身看,品牌则是为社会和培养对象提供的并为其所接受的教育服务的独特性、优质性和高层次性,是一所学校的形象标签。2而现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以及教育改革的变迁使得高校品牌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高校内涵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

二、高校内涵建设

高校内涵建设作为一种新21世纪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新型高校发展模式,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是一种抽象的认知感觉;在高校建设中,它包含了校园的文化建设、人文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等等方面各项内容。它是一种修养,是主体里的灵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所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的总和。经过数十年的长期实践,我国的高校文化内涵建设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在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优化教育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让教育更加开放、交流合作层次更深。许多高校已经进一步的认识到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以知识储备及运用为个人素质首要基础的大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的要求高校学生不仅是相对应专业的技术精英,还必须成为个人素质突出的开放式精英。

三、国内高校品牌现状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的品牌建设仅仅进入初级阶段,品牌打造的意识相对薄弱。很多高校的办学趋同化多于多样化,没有特色,使得其竞争力和生命力极度缺乏,无法达到知名大学的美誉之称。各高校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足使得大部分应届生在走出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训才能任职上岗,这造成了公众们对教学质量的怀疑和不满,对高校的名誉也有所降低。

四、如何使高校品牌文化与高校内涵建设融为一体

1. 提高师资水平

打造名牌大学师资力量,不仅要注重教师知识水平,更要注重讲课方式和风格。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的喜爱程度往往决定其对该课程知识的接受程度。很多时候,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师更能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从而达到知识的完美传授;而墨守成规的读板式授课方式,大多数学生所回馈的仅仅是昏昏欲睡的感官感受。

2. 学生生活质量水平

在学生生活质量方面,大学一般都是住宿学院制度,所有的学生都将在学院居住长达四年,学院应拥有自己的完善设施,很多高考生在择校时除了选择学校的排名之外,更参考对比了各高校的寝室条件等各类设施。例如耶鲁大学,每个院系都拥有,包括餐厅、图书馆、健身房、艺术工作室、琴房、照相暗室、电脑室、洗衣房、台球乒乓室、学生厨房,大部分学院还拥有自己的电影院或剧院、攀岩室、壁球馆和桑拿房,24小时对本院学生开放;在厦门大学,每个学生宿舍里都配备有空调,免费校园网及宽带网接口,每位学生都配有一台自己的固定电话。学校食堂免费供应米饭,教学楼和图书馆都有提供免费纯净水水,学生医疗只要付4元挂号费,其他的所有费用全额报销。研究生百分之百有奖学金,有高尔夫球练习场,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生活详细、周全、人性化的全面考虑。

3. 加强校内人文建设

⑴在人文气息培养方面,图书馆以及博物馆应该是每所大学必不可少的建筑,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图书馆博物馆更能烘托大学的学习氛围。哈佛大学的图书馆中央系统覆盖了80多所不同的博物馆,其馆藏量超过了1600万册,是全美国最大的学术博物馆网络;且哈佛大学还有很多博物馆。

⑵为学生提供各类便利的条件:为早读的学生提供开放自习室或者室外学习场地;为恋爱的学生提供优美的湖泊葡萄藤凉椅;设立免费WIFI区;自习室可以全天24小时开放制等等。

4. 开展校园活动

开展校园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独特的活动方式更能传播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代表着其独特的精神风貌,是其学生道德情操和文明素养的综合反映。丰富的精神活动能使广大学生在各项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5. 校园环境建设

⑴在学校建筑设施方面,校内应该拥有一座独特的、代表性的建筑,更让人们铭记它。例如胡佛纪念塔便是斯坦福大学的地标性建筑。

⑵以打造“最……的大学”为目标,例如武汉大学便是网友公认的最美丽的大学;厦门大学被称为最浪漫的大学;苏州大学被称为最历史的大学;四川大学是拍婚纱照的圣地等等。

6. 加强高校学科建设

在学科方面,高校应该注重特色和创新,更要注重和培育几个重点学科,打造精品学科。如哈佛大学的商学院便是全美的顶尖商学院,享有极其高的国际声誉。

7. 大数据引入高校内涵建设中

大数据是海量的资料汇总,是各种行为预测的数据支撑。在高校中,无论是学生心理上,校园的学科建设,学校的未来发展都跟数据有很大的关系。大数据可以在根据几届毕业生的数据对在校学生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可以根据毕业生的数据指导应届生的就业;根据高三学生的数据知道他们择校的标准和喜好等等。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互联网的种种也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现如今,微博、空间、微信等网络平台已经频繁的渗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平台逐渐成为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喜悦或者挫折时的一个表达或发泄的地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将学生在上网时的点击等信息汇总,海量真实成交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合,将得到的数据汇总,根据这些数据中得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合理对应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品牌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门面,是高校其内涵建设的外在表现,是高校在发展教育理念、办学风格、教育优良和其发展水平等整体实力的重要展现。

注释

11 .品牌建设,MBA智库百科.

高校物联网专业建设探讨与研究 篇9

自2009年以来,一场关于物联网的风暴席卷了全球。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6月,欧盟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7月,日本IT战略本部颁布了日本新一代的信息化战略——“U-Japan”战略;8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无锡的中科院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时,提出把无锡建设成“感知中国”中心,2011年国家制定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物联网”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等进入了高潮[1]。

物联网是从英文“The Internet of things”,可以理解为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物联网定义为: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上的一种网络。说简单点,就是把虚拟的网络世界与现实中的物质世界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物质网络化,让每一个物质在网络中都有个身份,便于管理和维护[2]。

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涵盖了大量现有的专业门类和技术体系,需要高校培养教育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自2010年3月教育部号召高校建立物联网专业学科,各高校纷纷提交了专业申请。目前,全国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高校很多,但大多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完整的标准和体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从专业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规划、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探讨与研究该专业的建设。

2 物联网专业的教学目标

物联网专业是研究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基础理论与关键共性技术的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学科[3],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控制以及软件工程、管理工程等多个专业,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计算机系的软件与网络专业发展的基础上,增设物联网专业,协同其它专业发展。

物联网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养,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网络通信原理、现代传感器技术及物联网相关理论知识,具备在物联网领域跟踪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能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的高素质物联网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1],突出体现“口径宽、基础实、重实践、强能力”的培养理念。

3 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教学目标与我校的实际情况,该专业课程体系由六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组选模块、专业选修模块、专项实践模块。

1)公共基础模块: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和科学素质及身心素质,具体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和体育等课程。

2)学科基础模块: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具体包括计算机导论、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基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

3)专业基础模块: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体包括传感器技术与RFID、单片机技术基础、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应用层设计等课程。

4)专业组选模块:根据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三层结构体系,分为不同的发展方向,开设了不同的课程,学生可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学习,具体包括Java程序设计、Android系统开发、数据通信与交换技术、GPS技术、物联网控制基础等课程。

5)专业选修模块: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进行选择学习,具体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综合应用、数据挖掘等课程。

6)专项实践模块: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具体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应用创新实践三个层次。其中基础实践是嵌入到课程中,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专业实践则是每学期末安排两周左右时间,根据课程进行应用创新;应用创新实践是安排学生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到企业去或参加大型的比赛,独立完成一个实际的物联网相关的项目,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4 物联网实训室建设

高校开设物联网专业,除了有合理的知识教学,还要建设相关的实训室。由于我校已经有自己的网络实训室和嵌入式实训室,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物联网基础教学实训室,用来完成物联网基础课程实验,培养学生所需掌握的电子、计算机、通讯等领域内的专业能力;另外我校与许多的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如武汉创维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物联网综合演示实训室,用于构建完整的通用物联网小系统,集传感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综合应用系统,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使教学信息与市场要求同步,符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我校所建立的物联网实训室,包括硬件设备、软件资源两大部分。硬件设备主要包括单片机、ARM9实验平台、各种传感器、RFID等。软件资源主要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嵌入式网关软件、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等。

根据我校物联网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体系,实训内容包括单片机开发平台基础实验、嵌入式ARM9平台基础实验、各种传感器实验、Zig Bee/Wi Fi/3G/蓝牙网络通讯实验等。以项目驱动为主,案例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突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实践型”的人才。

5 师资队伍建设

物联网专业是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强调实践应用的学科,目前我校本专业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高级职称的12位,占6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位)教师15位,占85%。但是这些教师都不是物联网专业毕业的,而且都不具有物联网行业相关企业的从业经历,缺乏物联网的实践经验,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坚持“引聘名师、培养骨干”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采取“引、聘、送、下、带”等措施,致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拟采取以下主要措施:1)直接引进物联网行业相关企业的人才或聘请行业专家到学校任教;2)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送他们去物联网相关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学习和提高物联网相关理论;3)以老带新,实施“传帮带”,以老教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导师,指导中青年教师,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实习、实训、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4)校企合作,派教师到物联网相关企业开发一线,如武汉创维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帮助培养实用技术型师资;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参与或申报物联网相关的科研项目,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指导教学,进一步将理论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6 小结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抓住物联网的发展机遇,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体现“口径宽、基础实、重实践、强能力”的培养理念,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面向广东、服务东莞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目前物联网专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方面经验还非常缺乏,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珊珊,赵健飞,王晓菊.高校开设物联网专业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8).

[2]王晴.物联网发展与高职教育之探讨[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高校专业建设 篇10

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最为显著的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2013年,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由此可见,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正在向前推进。由此可见,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正在向前推进。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高等教育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各级各类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 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以此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高校之间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然而, 地方高校在办学条件和资源优势方面却面临着生源质量总体偏低、教育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不利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成为了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本文着力探讨了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以期对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二、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重视不够

高校专业在设置上固化现象严重, 如重点高校无重点, 地方高校无特色, 专业设置大同小异。这是因为教育主管部门在高校的专业设置、审批、规划、考核、测评等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适用范围的说明中, 还是强调本方案适用于各类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由此可见,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还没有走出“一刀切”评价的标准。这种过于僵化的评估标准, 不仅无法评估出特色, 更难促进其培育发展, 甚至还会阻碍地方高校特色专业的形成和发展。地方高校本身在专业建设方面贪大求全, 经常以扩大专业数量来提高自身实力, 提高办学的政绩, 导致高校自身专业同质化严重, 造成高校资源严重浪费。

2. 学校建设理念滞后

传统的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是按照学科专业来划分二级学院, 特色专业建设在建设方法的理念上存在误区。传统观念“认为特色专业就是学术一流的专业, 有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材、一流的课程、一流的实际条件, 才能形成一流的特色专业。如果以此为导向, 将会使很多学校形成不了特色专业”。因此, 要认识到特色的标准不能简单的用学术水平来评价, 特色专业同样具有多样性, 需要不同的标准来进行衡量。

3. 教师缺乏与经费不足

地方高校与大城市中的部 (委) 属院校相比, 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不利因素, 地方高校的信息、交通、人文环境、知名度、开放程度都处于劣势, 这些劣势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外部高端人才的引进和本校教师水平快速的提高, 从而影响特色专业建设中“软实力”资源的缺乏。在我国, 高等教育经费主要以“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为重, 对地方高校的投资力度无法和重点工程院校相比, 这就造成地方高校经费来源缺失。

三、我国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对策

1. 建立正确的特色专业建设理念

高校的办学理念是其办学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学校不是单纯的研究机构, 而是一个重要的精神生活组织。”所以地方高校必须要更新“学术传承”的传统观念, 来寻求适应特色专业建设的现实需要。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要从地方区域经济的角度来探讨, 地方高校以服务社会,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 这也是地方高校实现自身特色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高校自身建设发展走向共赢的良好选择。

2. 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要深入企事业单位和市场进行调研, 了解地方人才的需求情况, 了解相关行业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其次是追求精益求精, 构建合格与优秀的人才培养框架, 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提高基础学科和公共课程教学质量, 突出专业设置方向, 按照地方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 形成“核心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 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合理的科学知识体系。最后要及时将相关行业内的新科技、新理念引入课程, 其中特色专业课程更要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 以适应我国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内引外联为手段, 构建一流师资队伍。首先在师资队伍方面要注重引进高水平人才, 为高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为科研能力方面带来新的空气, 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其次要加强新引进的高水平教师与原有教师合作交流, 使学校师资队伍焕发活力, 客观上使全校整体师资水平得到提高。在引进人才上特别要注重兼职教师的选择与任用。研究者陈少斌提出师资力量建设的一个方面就是:“在人才引进和配备上向特色专业倾斜, 努力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素质的提升。”最后地方高校在师资条件上有限, 所以要围绕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 在学校内部要精挑细选, 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型的青年科研团队, 把握好现代学术发展方向, 培育优秀的学术科研群体。对外部人才的引进方面要向特色专业倾斜, 要引进特色专业建设需要的高端人才, 双师型骨干教师, 以争取科研高地, 确定特色优势以此来保持专业的特色。同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对特色专业建设师资予以经费支持, 对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 建立适应特色专业建设的人才骨干梯队。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法, 针对我国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结合特色专业建设的有关理论进行梳理, 为我国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以期对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我国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冬生.特色专业建设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J].井冈山大学学报, 2009

[2]欧阳骥.一种建设地方高校专业办学特色的思路[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6

高校专业建设 篇11

关键词:动画专业;建设;优化策略

一、高校动画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校而言,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教学效率以及学生能力的保障,教师队伍本身的状态也是反映教师群体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我国就业趋势的影响,高校动画专业教师数量存在偏少情况,且在年龄结构方面设置得并不合理。

(一)教师数量不足

动画专业教师存在着数量偏少情况,这主要与我国高校在此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比例是反映教学质量的一面镜子,相关教育部门要求师生比例应该达到1:14左右,也就是说,每14名学生就应该有一名教师,近年来,随着我国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报考动画专业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但相关专业教师增长速度却明显滞后。动画专业作为热门专业,其教师却呈现出不专业化,高校存在一定比例的教师担任基础课程教学,其主要是绘画类或是设计类专业,真正动画专业的人员数量较少,而从事高校动画教学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二)教师年龄比例不合理

由于高校学生均为年轻人群,因此在教师结构设置上应尽可能以中青年为主,不仅有利于与学生的沟通,还能够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状态,保障动画教学具有生命力与创造力。但在人员设置上也不应招纳过多年轻教师,一些院校在动画教师招聘方面会考虑研究生毕业的动画专业人员,这些人员虽然具有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与教学激情,但毕竟经验不足,若这类教师所占比例过多,可能造成课堂教学方向的偏差,同时也不利于教师队伍高学历化。

(三)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的缺失

之前提到,高校动画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应高学历化,避免教师的文化水平长期停留于本科或是研究生阶段。动画专业由于其特殊性,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包含数字技术、美术技能以及人文修养等多方面,同时需要与时俱进,在掌握动画市场动态与走向的同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自身在教育上的经验并从中不断提升自身授课能力。但就目前高校在此方面建设来看,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并不足,这不仅仅表现在专业的偏差上,还表现在参与培训人员数量上,多数教师都不能参与培训,导致师资力量的配置不均衡,也可能间接造成教师心理上的波动,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动画专业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教师培养机制

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争取让每位在职教师都有参与培训的机会。同时,高校对教师的培训应注重专业化,对任职动画专业的教师(可能教师是非动画专业)进行专业教学的培训,针对动画这一课程进行师范类型的培训并制定考核机制。考核机制应紧密联系教师奖金,促进教师对培训的参与性。

同时,高校可鼓励教师自己编写适合当前动画教育以及本校学生的动画专业教材,可通过举办经验交流大会或是教学大赛来促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升在动画教育岗位的工作积极性,在培训下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安排课程,提升教师能力

在课程安排上,学校首先应了解任课教师自身学历、工作时间等方面状况,制定出适合学生以及教师的专业教学模式。对于动画专业而言,其专业课程具有阶段性特征,例如脚本设计、场景设计以及动画运动规律等。动画专业是艺术专业的一种,相对于其它几种艺术专业而言,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的最终目标在于能够独立完成动画短片的制作。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求学欲望,让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因此高校以及动画专业教师在课程安排方面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在一学期刚开始时安排学生进行理论学习,过一两个月之后实施实践操作教学。高校在此方面也应给予教师充分准备时间,尽可能不要将事情压缩在某一段时间里,让教师有充分时间去准备实践教学相关事项,同时可利用空闲时间提升自身能力。

(三)优化办学条件,提升硬件水平

高校应注重在动画专业建设方面的投入,不仅做到动画教室全天对学生免费开放,还应尽可能合理的购置动画专业所需硬件设备,例如建设满足需求数量的二维动画手绘实验室。同时在动画机房管理上也应注意硬件设备的更换以及软件的更新,让机房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结束语

动画专业建设在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高校应加强对这类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各方面完善与投入提升专业建设有效性,为动画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谷宗州. 高校动画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200-202.

[2]黄华. 高校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94-96.

[3]钱华欣. 高校动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47-150+155.

[4]柳执一. 对高校动画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 教育探索,2011,12:62-63.

高校专业建设 篇12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对于从事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一般称作“学生事务管理者”, 虽与我国高校辅导员相对应, 但由于国情与体制差异, 高校社会工作对于推动学生工作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异质性较大。因此, 本文着重选取比较5个国家和地区高校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与经验, 旨在推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队伍建设的本土化探索。

1. 美国

美国是学校社会工作的发源地, 产生于20世纪初。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即“访问教师”时期、个案工作时期、制度化时期、团体工作与社区工作时期以及新工作模式时期, 现已成为学校辅导体系中独立的专业及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美国在70年代就制定了学校社会工作者职业证书制度, 具有里程碑意义。

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技巧与教师、管理者、咨询者、心理学家、护士和家长共同工作, 整合资源改善学生的适应性功能。美国对于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要求较高, 必须毕业于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者专业协会会员、取得相关执照。

2. 日本

上世纪70年代, 日本学校的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等问题层出不穷, 儿童虐待、育儿不安等社会现象也频现。进入上世纪80年代, 伴随着教育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社会福利专职资格化制度的启动, 日本学校社会工作应运而生。上世纪末, 日本社会普遍接受了学校社会工作。

日本学校社会工作主要致力于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其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包括收集信息、家庭访问、对家长的援助、外部机构的联合、社会资源的信息提供和运用等。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目前也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 在传统高校学生工作者难以匹配的情况下, 不妨借鉴学校社工经验, 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新问题的解决。

3. 香港

社会服务机构首先推动了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香港政府在1991年发表的《跨越90年代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中, 充分肯定了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并确定学校社会工作应由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所有的学校提供服务。到了2000年, 全港已完全实现了“一校一社工”的目标。由于多方合作,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已经基本完善。

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在校学生及其家人, 协助学生个人成长, 获得价值观、知识和能力, 人格正常发展、潜能充分发挥, 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香港基督教青年会提供的驻校社工服务模式, 使学校社会工作者成为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枢纽。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主动约见社工, 解决问题。在这个体系中, 专业学校社会工作者与辅导员地位并重。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和角色定位与我国高校辅导员相契合, 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 台湾

台湾地区学校社会工作亦是由民间社会服务机构首先倡导与推动的。其发展虽历史较短, 但是有两点值得借鉴:一是民间团体的奠定作用, 尤其是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是台湾学校社会工作的倡导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在它的带动下, 一大批民间机构纷纷投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行列中;二是社工学术界的积极呼吁, 使得学校社会工作受到重视。

台湾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有五点:一是普及学校社会工作的正确理念, 建立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及督导模式;二是协助学校建构社会资源网络, 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三是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四是, 培训学校社会工作师;五是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联系。由此可见, 台湾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更侧重特殊需要的学生以及与家庭的沟通联系, 这与我国现在高校学生工作的薄弱环节不谋而合, 为在我国高校设立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5. 澳门

早期澳门的学校社会工作, 通常被界定为学校辅导工作, 主要是由校内的老师特别是训导人员担任, 着重管教及惩罚。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 澳门明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引入香港模式的驻校社会工作制度, 专业社会工作者被派驻学校去开展工作, 这也突破了仅依赖学校老师做辅导的传统模式。进入上世纪90年代, 学校社会工作开始获得政府的资助。

澳门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非政府组织聘请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学生辅导工作;二是派驻制度, 即学校内的社会工作者不是由学校聘请的, 而是由非政府组织派驻的。确保工作者以客观、独立及公正的态度来处理学生问题。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由辅导员总揽, 由于辅导员不仅需要处理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问题, 还有来自教务、学工、财务、团委、组织部等各个行政部门的事务性工作, 所以难以专业有效的预防、处理和跟踪问题学生, 澳门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困境研判

1. 职业准入门槛暂未设置, 专业素养不够强

我国高校从事学生事务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 目前高校在招聘学生工作岗位人员时并无明确专业要求。以笔者所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约80名, 有来自法律、艺术、社工、体育、经济、管理等各个类别的专业人才, 招聘辅导员时只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和党员身份的要求, 并无专业准入门槛。

国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职业化、专业化要求。为此, 一方面高校在辅导员招聘中侧重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背景的应聘人员;另一方面, 教育主管部门加快学生事务专业的学科设置, 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

2. 自身职业远景路径模糊, 发展方向不明确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力量,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第三条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在实际工作中, 辅导员的工作非常琐碎, 不少辅导员工作几年后因为难以发现纵深发展的职业路径而感到迷茫和焦虑。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的教师岗, 职称评定是按教师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标准评定, 但学校设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部, 和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部教师共同参评, 辅导员评到讲师一级基本已无继续发展的空间, 目前学校无一人评为副教授。从职位晋升更为希望渺茫。因此, 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校学生工作专业队伍, 必须明确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发展方向, 加快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

3. 游离学校教学管理体系, 学校地位边缘化

虽然学生的一切事物都由辅导员负责, 但辅导员在高校的地位却边缘化。高校学生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队伍的水平与能力, 取决于辅导员队伍对这一岗位的认可度与热爱度。因此, 应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并重, 让辅导员回归高校工作权力中心。

三、社会工作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路径重塑

1. 模式转变

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 并不简单等同于少数专业学校工作者的“空降”。而应力推高校自身辅导员队伍建设, 将高校社会工作理念与方式融入专业队伍建设之中。相对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工作模式,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面临三个方面的转变。

(1) 集成化

辅导员制度是目前中国大陆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2015年11月, 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修订情况, 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和措施更加具体。因此, 单纯的另招聘学校社会工作者, 并不能满足我国高校的实际需求。而应强化高校学生工作者综合素质建设, 将辅导员培养成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对辅导员能力要求进一步集成化, 专业型、研究型、复合型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是未来方向。

(2) 模块化

传统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常常流于形式, 应以模块化的方式分解, 具体来说, 可细分为确权模块、培育模块、发展模块。首先, 要进一步明确高校辅导员切实享受的基本权益和延伸福利;其次, 将高校辅导员专业培训纳入高校师资培训体系, 施之以专业化的培训, 并相对侧重;第三, 在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 明晰路径。

(3) 系统化

高校学生工作绝非孤立的场域, 而是一个多方配合的系统工作。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应全面融入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打通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之间的隔膜。

2. 准入门槛

近年来, 多数高校的辅导员选聘工作已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少高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科学合理地配备了足够数量的辅导员, 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 尽量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 但在专业方面尚未有明确要求。因此可以将辅导员招聘的专业要求控制在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和学生工作相关的专业上, 以便于学生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3. 制度设计

(1) 职业发展方面

进一步细化、推动高校辅导员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杜绝在其职业生涯发展中, 设立人为障碍。在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评定过程, 建议单独分配高校学生工作者名额, 避免因庞杂的学生管理事务, 在学术成果评比方面的弱势性。同时, 可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 确定相应级别的行政待遇, 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

(2) 职业养成方面

应纳入高等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 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鼓励、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学术研究。积极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内国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 而不是仅局限于专职教师。支持辅导员攻读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博士, 同时在高校辅导员专项博士报考中提供一定帮助。

4. 机构创新

除目前高校普遍设立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心理健康中心、团委等学生工作相关部门外, 单独设立社会工作室, 并作为常设机构, 由辅导员中社会工作专业出身的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构成, 采用轮班制, 解决学生行为、情绪、就业、人际关系等问题, 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个案辅导, 避免熟人效应产生的效用问题, 也有利于辅导员集中精力做好学生事务性工作。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 行政化、管控式、被动式等传统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已失效, 人性化、职业化、互动式的新型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高校学生工作专业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基石是辅导员和班主任, 其学科背景的多样性势必带来专业性的缺失。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将学校社会工作引入高校管理体系, 并设立专门的学校社工一职, 而大陆地区仅处于理论初探阶段。本文尝试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方法, 嵌入高校学生工作专业队伍建设, 进行可行性分析与本土化探索。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高校学生工作,专业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易钢主编.学校社会工作[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2.

[2]张再兴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 2010.1.

[3]朱正昌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10.4.

[4]都国雄编著.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理念、实践与启示[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3.

[5]李晓凤主编.学校社会工作[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8.

上一篇:深层挤密复合地基下一篇:固态二氧化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