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伦理师德建设

2024-08-26

高校专业伦理师德建设(共7篇)

高校专业伦理师德建设 篇1

时代在进步, 教育理论也在不断地更新, 仅仅把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在现代社会,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教师地位”特别会议中将教学这种行业视为专业以来, 教师专业化理念在全球范围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同, 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教师是成熟而自主的专业人士。既然教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那么就应该有专业伦理, 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秉持教育信念和良心, 遵循教育的规律, 发挥教学的效果, 使教学能顺利的进行, 把学生教好。

一、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内涵

专业伦理一般指专业者所普遍接受的标准, 它是专业者“对于专业行为的共同承诺与声明”。例如:“要诚实守信”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一般伦理, 而“要对病人的病历保密”则是适用于医生的专业伦理。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 则有各自的专业伦理。教师的专业伦理, 实际上是强调教师的专业团体对其成员所进行的行为规范, 以维持发展彼此间的专业关系。教师专业伦理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的地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强调教师享有专业自主权的同时, 更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专业自律, 知道什么可为及什么不可为, 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具体到高校教师专业伦理而言, 是指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专业活动领域内运用其知识技能时, 为了维护专业团体的声誉而能够遵循的并普遍接受的价值规范。教师的伦理立场、行为与观念, 除了受到专业领域客观结构的影响, 也受到教师与同事和学生间互动、学校的日常生活、学校的传统、改革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要求等方面的影响。由此观之, 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基本道德:高校教师首先是一个公民, 应当具备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素质和水准。高校教师只有具有基本的公民道德规范, 才能起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 指导学生的行为表现, 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由此可见, 基本道德是教师专业伦理重要的一部分。

2) 专业观念: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之一就是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理念。教学工作是一种专门职业, 高校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应该确立专门职业观念。教师专业观念要明确三个问题, 即为什么而教、怎样教、怎样教好。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专业观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善待学生, 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应用专业技能把教学工作做好, 让学生感受到如沐春风的愉悦。

3) 师生伦理:从社会性上来说, 师生关系除了是一种教育的关系, 更是一种特殊的伦理关系, 必须基于教育伦理来维系。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惟有建立良好的关系, 才能发挥影响力, 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正面的引导。尤其是高校学生大都已是成年人, 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 高校教师应该以责任作为出发点, 与学生平等相处, 尊重关怀、理性沟通, 才能减少师生冲突, 发挥人格感召的力量, 完成教育的目的。

4) 教学伦理:教学是科学性活动, 也是道德性活动, 所以不仅要遵循科学合理性标准, 而且要符合伦理正当性标准。教学伦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架构了教学的核心。高校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要对教学行为的伦理层面予以关注, 道德地从事教学。在具体教学时, 如果遇到教学伦理的问题, 教师应该采取对话沟通的方式, 让学生民主的参与讨论, 进行道德的推理和论证,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 提高教学质量。

5) 学术伦理:学术研究与教学一样, 是高校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学术研究要求独立思考、自由表达, 高校教师必须把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很好地统一起来, 以追求真理、发表成果及提升学术水平为己任, 秉持严谨、诚信、公正的态度, 本着高度的责任心与正直的人格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6) 校园伦理: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 更是培养人格、情感、生活态度之所在。所以高校教师应当将学校作为一个“责任团体”和“教育共同体”进行伦理的审视, 认清自身在课堂、校园活动中主导角色的地位, 与学生、同僚建立互敬与互助的人际关系, 减少校园的冲突与纷争, 致力构建一个纯净、和谐的校园。

7) 社会伦理:高校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这两大基本职责外, 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自觉承担社会义务, 以知识服务社会, 引领文明社会风气。教师要在与社会互动时协调社会与自我期望之间的关系, 提升伦理道德自觉意识, 恪守适当的伦理原则, 自知、自尊、自信和自律, 自觉履行教师职责, 维护教师形象, 真情服务社会。

综合上述可知, 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内涵的重点涉及学生、专业、学校以及对社会的责任, 厘清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概念, 对于规范高校教师专业表现的行为, 促进高校教师专业的发展, 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高等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对象、新的课程要求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来自内部和外部困难和障碍。在目前情况下影响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断裂。一直以来, 在教师教育的实践中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知识技能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更本质、更重要的精神性发展的纬度。理性的工具化倾向使得技术理性本身失衡, 工具理性膨胀, 价值理性陨落, 导致教育实践活动片面追求效率, 而轻视人文价值和伦理。如此一来, 许多高校教师缺乏批判思考能力, 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社会思想者”的精神气质。

2) 个人专业伦理意识淡薄。教师专业伦理的形成和发展是教师个体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它依赖于教师个体对专业伦理的追求。但近年来市场经济大潮让一些高校教师在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打破了原有思想认识的一种平衡。此外, 许多高校教师在前期培养和继续教育上接受专业伦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较少, 导致他们对专业伦理的认识程度远远不够。

3) 多方权力互动。由于高等教育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公共性, 高校教师要受到来自政府、市场、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及其之间权力互动的影响。各方所持伦理价值的差异使得教师感受到的是无处不在的外来权力的干预和控制, 必然常常让教师陷入多难境地, 阻碍教师专业伦理发展。

4) 缺乏适当的专业伦理规范。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教师法》、《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 近几年很多省份和高校也制定了本省和本校的高校职业道德规范, 但是总体而言高校关于教师的伦理规范在涉及伦理、专业态度等内容时往往是进行宣传教育或典型示范的多, 讲述理论及具体案例的少, 普遍存在笼统空乏、可操作性较差等问题。由此可见, 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团体的伦理规范仍然相当缺乏。

三、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建设途径

高校教师专业伦理不仅关系着师资素质的良莠, 也是高校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此, 加强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十分必要。从当前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发展的现实境况来看, 其主要建设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强化教师批判与反思能力

批判与反思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社会加速变迁, 有些教师仍然用旧思想、旧方法来应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这样极易产生困惑和挫折。高校教师只有经常自我反思、自我对话和自我批评, 审视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强化批判与反思能力, 才能提升自身的专业伦理水平。

(二) 加强教师专业伦理教育

在高校教师培养和继续教育过程中, 应注重对教师心灵的培育, 增加专业伦理课程的开设, 均衡专业课程、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师专业伦理课程的比例, 有效实施教师专业伦理教育,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通过教师教育使教师学会在提高教学技能的同时自觉地从道德的维度思忖自身活动的智慧品质与精神内涵, 以不断获得一种在恰当时间、地点和方式下做正当的事的能力。

(三) 减少不当的行政和舆论干预

外界如果给予教师过多的介入或不当的干预, 不仅不能指导、协助教师教学, 反而会加重教师的工作负荷和精神压力, 不利于专业伦理的发展。所以除非教师行为有损学生学习权益, 否则各级行政人员、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应对教师的教学予以尊重, 以人性为基点, 理性看待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立足教育, 齐心协力, 共同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让教师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

(四) 建立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伦理规范

通过严谨、深入的研究, 建立切实可行的符合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规范作为教育专业组织成员共同遵循的标准, 指导教师专业工作的进行, 从而树立专业人员的形象, 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各级教育专业组织应该严格执行教师的专业伦理, 担负起对组织成员的监督职责, 促使高校教师重视专业伦理的培养, 提高教师专业伦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Strike, K.A.&Ternasky, P.L.Ethics for professionals in education:Perspectives for preparation and practice[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3.

[2]朱建民.专业伦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通识教育季刊, 1996.

[3]Aurin, K.&Maurer, M.Forms and dimensions of teachers perfessional ethics-case studies in secondary schools[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1993.

[4]Husu, J.&Tirri, K. (2001) .Teachers’ethical choices in socio-moral settings[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001.

[5]李美凤.教师与技术的关系再论:技术对教师发展的作用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 2012.

[6]王有兰, 曾子桐.教师专业伦理的失落与重塑[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高校专业伦理师德建设 篇2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专业伦理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职业声誉、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从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定位及其工作职责方面考虑,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理论来源有关怀伦理、正义伦理、德行伦理等,构建原则有尊重学生人身自由、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行为让他人受益、每件事保持公正、坦诚面对每位学生等。可以从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辅导员对学校的责任、辅导员对社会的责任等四个维度构建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专业能力;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4-0184-005

专业伦理是任何一个专业的精神支柱,是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分一个职业与一个专业的核心维度,高校辅导员作为专门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团体,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必然离不开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建设。其专业化程度标志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水平,也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建设,对于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维护高校辅导员团体的职业声誉,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的理论渊源

“伦理”是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1]黑格尔指出伦理体现于家庭、社会、国家中的客观意志。[2]伦理调整的对象侧重在社会群体,所以伦理是社会的道德。[3]专业伦理(Professional Ethics) 是指职业群体为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职业声誉而制定的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一套一致认可的伦理标准。[4]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是高校辅导员为更好地履行其职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辅导员职业声誉而制定的一套基本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所以,辅导员专业伦理是辅导员这个职业群体的道德标志,是一种团体伦理,属于应用伦理学研究范畴。它更多的是用来有效处理辅导员与教育事业、与学生、与同事、与家长、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基于这样的判断,关怀伦理、正义伦理和德行伦理对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的建构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1.人文关怀——基于关怀伦理的辅导员专业伦理

关怀伦理有时被归为女性伦理学范畴,是由Noddings 在1984 年提出并建构了主要理论模型[5],这个理论模型以C·吉利根的心理学研究和伦理学为基础。C·吉利根认为男女两性有着不同的伦理推理方法。男性伦理推理方法以普遍道德原则为基础进行抽象逻辑分析,女性伦理推理方法以实际关系和感情为基础,对事件发生情境进行细节分析。所以关怀伦理学注重关系,遵循“说情”逻辑,面对伦理困境时联系特定的情景,依靠直觉综合作出选择,即所谓“以情感人”。[6]从这个角度出发,关怀伦理就能更好地促进人际关系的交流融合。高校辅导员更多的是做人的工作,处理最多的是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和关怀伦理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统一性的思想根基。以关怀伦理为基础,来构建辅导员的专业伦理,就能更好地从女性视角出发,对学生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强调个体学生的需求和福利,关注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关怀的互动关系,对学生倾注更多的是关爱和照顾,这样就能便于沟通的融洽和谐,从而避免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的出现,更好地提供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而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2.公平公正——基于正义伦理的辅导员专业伦理

仅仅单一的以关怀伦理作为辅导员伦理构建的理论根基还是远远不够,也就是单一的“以情感人”,或者“人文关怀”,对每一位学生倾注满腔的热爱,远不能达到我们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目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表明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而灌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之一,也就是任何科学的理论都不可能自我形成,先进的思想只能通过教育和灌输才能为人掌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以理服人”,所以正义伦理学就自然走进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视野。正义伦理学以“个体论”为基础,遵循“论理”逻辑,处理问题时从普遍抽象的道德原则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和分析做出决定,即“以理服人”。[6]以正义伦理作为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的理论根基,就能更好地关注不同学生群体之间以及整个学生工作系统内存在的正义与非正义、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在一切辅导员的专业工作中,强调的是正确理论和主流思想的灌输,每件事内在的公平与公正问题,更好地达到高校辅导员言传身教中的“言传”目的,从而培养出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有用之才。

3.品德高尚——基于德行伦理的辅导员专业伦理

如果过多的从正义伦理角度出发,就容易导致以成就为取向的教育实践模式,或以考试成绩来区别对待自己的学生,或者以辅导员为主导而少关注学生的差异需求,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甚至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怀伦理更多地促进了学生差异性的培养,和正义伦理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互补。所以正义伦理和关怀伦理能较好地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但是仍不能很好地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以德行伦理为根基来构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伦理,就能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德性伦理学( virtue ethics) 又称美德伦理学,系亚里士多德所创,主张伦理学不应以原则和义务为中心,而应以德性或美德为中心;主张不仅要关注人的行为及其原则,更应该关注人的品质、动机;不仅应该解决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也要解决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7]所以德行伦理是出自个体德性的伦理,从全人的角度赋予专业伦理更深厚的道德内涵,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也从外在的伦理规范而内化为辅导员的道德性,符合高校辅导员的道德属性。辅导员在专业伦理实践中不仅是以“职业者”、“专业者”的身份,而更是以一位“有德之人”的形象去进行道德判断,时刻以辅导员自身所具备的高尚道德素质,去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从而达到高校辅导员言传身教中的“身教”目的,这样更有利于高校辅导员成长为学生的人生导师。endprint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原则

1.尊重学生人身自由的原则

学生的人身自由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不仅仅是指学生的身体自由不受侵犯,还包括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这也是法治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大多数辅导员基本上都是一毕业就开始从事学生事务工作,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生事务面前,学生的人身自由就很难得到保障。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其专业工作过程中,要把学生看成是拥有价值、尊严和自我导向能力的个体。其次学生的隐私不被侵犯。辅导员在执行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的同时,要做到不侵犯学生的隐私。最后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辅导员要尊重并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正当的行为和选择不受他人影响,除非学生的行为和选择严重影响到他人或者学校的正当利益。

2.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规定,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首先不能参与伤害他人生理或心理的活动。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故意伤害学生的事不会有人刻意去做,但无意的伤害,尤其是心理伤害,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心理伤害是在管理工作中由于教育方法、管理方式、措施的不完善或失当等引起的学生心理伤害。其表现形式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心理惩罚等。最为典型的是各类评奖评优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典型,激励了后进,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参与竞争者。其次不能以帮助的名义对学生产生伤害。这里有两类情况,一是不提供无益的帮助。如果学生不能从辅导员所提供的帮助中受益,就要停止对其进行帮助,无论辅导员所提供的这种帮助是基于什么目的;二是善意的帮助也不是必须的。从学生工作顺利开展或者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考虑,基于这样善意或者美好的出发点,必须把学生推荐给相关的专家时,并由相关的专家为学生提供帮助时,如果这种帮助遭到学生拒绝,就要停止对学生的继续帮助。

3.行为让他人受益的原则

行为让他人受益就是辅导员在从事日常的教育、管理、服务等学生工作中,要让学生得到收益,从伦理学角度考察是利他主义。利他主义是伦理学的一种学说,一般是指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社会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的原则。19世纪法国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孔德首先把这个概念引进道德理论,并以它作为他的伦理学体系的基础,以后又为英国的斯宾塞等所采用。孔德认为人类既有利己的冲动,又有利他的冲动,这里是指辅导员为了学生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的原则。结合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特点,行为让他人受益的原则主要内容有:促进学生在社会、身体、道德、学业、职业、认知、人格等方面健全发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校整个培养过程以及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并为创造优质的培养过程和良好学习环境发挥应有的作用。

4.每件事保持公正的原则

公正原则是指辅导员在处理学生事务过程中要做到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公正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遵循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进行的价值判断。在常规情况下,这一标准便是当时的法律,对于辅导员来说,就是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公正原则主要包括奖惩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等三个方面。奖惩公正是指辅导员在处理有关学生的奖励和惩罚时,要做到组织内的公平、标准的一致,不能因人而异。程序公正更强调分配资源时使用的程序、过程的公正性。如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助学金的发放、各类优秀的评选等事务性的工作方面,即使部分学生感觉到结果不理想时,如果他们认为过程是公正的,他们仍然可以接受对他们不利的结果。互动公正主要关注的是当执行程序时,人际处理方式的重要性。一是执行程序或决定结果时,辅导员对学生是否礼貌,并关心学生的利益;二是在事前辅导员对学生是否传达了完整的信息,在事后辅导员对学生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等。

5.坦诚面对每位学生的原则

辅导员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坦诚是第一原则,也只有这样,辅导员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坦诚就是真诚地对待别人,真心与别人相处。坦强调一种“平”而“直”,诚则指“真诚”和“真实”。因此坦诚连用则指不隐瞒、不修饰的还原本相和本真。心理学认为人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一种交往如果不能维持一方或双方的心理平衡,势必造成关系的裂痕。辅导员的核心职责之一就是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这就更多地强调要取得心理上的平衡,也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从而取得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实现路径

辅导员专业伦理的构建必须突出三个核心理念,即“专业” 、“服务” 和“责任”的理念,并由此引申出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辅导员对学校的责任、辅导员对社会的责任等四个实现路径。

1.辅导员的专业能力

一是学习能力。按照人们对专业的认识,一个成熟的专业必须具备四个特性[8],其中第一个特性就是有专业知识基础——技术性文化,这就要求专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学识,同时还必须持有资格证书。这种很高的学识和资格证书的获得,就要求辅导员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且善于灵活运用知识[9],所以学习能力是辅导员专业能力的首要能力。学习内容上包括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哲学等相关知识;学习方式上既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学习形式上有自学、集中学习以及参加相关业务培训等。二是服务能力。专业的特性要求必须具备利他主义的服务思想,所以对专业从业人员对其服务对象的关系和行为进行规范,从而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是专业伦理产生的主要目的之一。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来看,其服务能力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培养服务、道德品质养成服务、矛盾化解服务、资助服务、就业服务、指导学生班集体、教育活动开展服务以及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服务等八个方面。三是自律能力。作为专业工作者的辅导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自律能力,这种自律包括辅导员的个体自律和辅导员团体自律两个方面,通过辅导员个体自觉和辅导员团体监督的双重自律机制发挥作用。随着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的推进,辅导员在工作中享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但是如何限定辅导员专业自主权,平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权力关系,保障相对弱势的学生权益,就成为辅导员在专业实践活动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障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辅导员团体通过对其成员的资格认定和道德评判等,保证辅导员专业活动的道德性,并以此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而保护辅导员专业团体的社会声誉和长远利益。endprint

2.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辅导员专业伦理的构建必须以保障学生的发展利益为根本,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方向,树立学生利益优先的原则,在为学生提供服务过程中,体现公平性、人性化、个性化。一是强化辅导员的专业自律。就辅导员专业来说,辅导员专业伦理的特性赋予了辅导员在其专业活动中具有自主权,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存在一种权力关系。辅导员专业伦理对这种自主和权力关系进行有效的制约和平衡,防止辅导员强加于学生行为的发生,强化辅导员的自律来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二是充分保障学生的根本利益。辅导员专业化的核心特质是专业精神,教育是向公众提供的一项服务,所以辅导员作为教育服务者,必须把保障学生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在辅导员的专业服务过程中,由于服务提供者辅导员和服务对象学生之间的年龄层次、所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传统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伦常等级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处在易受伤害的地位。所以在辅导员专业伦理的构建过程中,辅导员在专业实践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应有的伦理警觉,对影响学生利益的行为要有主动的选择和评判意识,并能主动寻求解决途径。三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必须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学校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学生提供符合学生教育和发展需求的教育资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辅导员在专业实践中,必须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出发,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所以辅导员在专业实践中,还必须尽量体现个性化、人性化。

3.辅导员对学校的责任

从学校的维度考察辅导员专业伦理建设主要体现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利益之间的矛盾。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联系、沟通学生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之一,在某种意义上是学校面对学生的代言人,承担着学校利益和学生利益上传下达的责任,必然要回应学校和学生的各种需求,但是这种需求之间有时却存在着一定的不一致之处。道德作为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必然要求辅导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实践合乎道德,但是并非所有学校的内部针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制度都符合道德的要求。二是学校利益和辅导员专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学校通过制定辅导员道德规范和各种规章制度,对辅导员的检查、考核、奖惩,确保辅导员具有基本的道德品质,遵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从而防止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但是这更多强调的是对辅导员的管理,维护学校利益。这和辅导员专业伦理建设的本意存在一定的矛盾。要通过辅导员专业伦理建设,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发展,为辅导员提供专业指引和自律准则,从而确保辅导员在专业工作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行为,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提升辅导员的行业地位。

4.辅导员对社会的责任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作为行政管理干部,高校辅导员就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承担着维护公共利益的一系列责任和义务,就必须自觉地以追求公共利益作为首要目标。辅导员通过遵循公共意志,制定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等去实现公共利益,把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辅导员专业伦理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使辅导员通过专业活动,使私人利益最大化,从而获得幸福和达到自我目标的实现,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矛盾。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关。公共利益本质上是每个成员私人利益的统一整体。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10]所以辅导员的专业活动既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在其专业活动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即在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追求个人幸福和自我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袁广林.警察专业伦理:内涵、价值与培育[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2-95.

[2]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210.

[3]李本淼.法律职业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4]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2.

[5]Noddings. N.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Berkeley,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6]袁玲红.关怀伦理与正义伦理的融通[J].社会科学辑刊,2007,(1):35-38.

[7]陈来.《论语》的德行伦理体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27-160.

[8]曾荣光.教学专业与教师专业化:一个社会学的阐释[J].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1984,(1):23-41.

[9]张红英.建构高校学生辅导员核心能力结构[J].辽宁教育研究,2007,(5):109-110.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75.

我国高校专业伦理教育实践探析 篇3

20世纪中期,随着西方专业化运动的兴起,专业领域中涉及更多的高科技应用,这不仅促进了社会发展、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产生了新的道德挑战,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出现了许多用普通道德伦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 由于专业行为和专业主体的“不可替代性”,使专业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多,“商业伦理学在西方引起众多学者以及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始于20世纪70年代, 当时美国工商经营活动中欺诈行为日益泛滥,如行贿受贿、垄断价格、商业欺诈、环境污染等,种种丑行被披露出来”[1],这些都促使西方高等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更加注重专业伦理教育。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各领域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大,许多专业领域中的伦理缺失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生产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等事故频发,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态度和创新精神等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传统的以群己关系和自我修养为中心的伦理观已经不能解决由现代科技活动产生的很多现实伦理问题,“代价论”的伦理态度也会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帮助他们认同专业的内在价值,遵守专业伦理规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专业工作中能够规范自己的专业行为,对可能出现的伦理难题有所了解、思考和警觉,当面对专业伦理冲突时,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和“应该怎样做”。

二、高校专业伦理教育现状

(一)专业与专业伦理的内涵

在专业社会学的领域,“专业被看成一个富有历史、 文化含义而又变化的概念,主要指一部分知识含量极高的特殊职业”[2],专业是“运用特殊技能和知识,为社会或个人提供服务,以促进人类幸福生活的行业”[3]。专业人员由于掌握专门知识、熟悉专门技能,为那些无法自己满足需求的人服务,所以专业人员的服务具有特殊的责任或义务,他们“需要接受和分担对他们工作的责任,做到适当关注,富有想象力地预见危险,自觉地尽可能地监控项目,并且提醒他人注意危险,以便使他们对风险做出知情同意”[4]。专业人员的这种责任,不仅仅是为了保障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而且有利于维护专业人员的社会形象和专业地位。专业人员的表现只有符合社会的公共期待,达到专业者应有的道德标准,公众才会对该专业或专业人员建立起信任的态度,才会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医生,住进楼房而不必担心它会坍塌,相信律师会为自己伸张正义,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与稳定。因此,专业人员在获得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伦理素质。所谓专业伦理,是指“职业群体为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职业声誉而制定的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一套一致认可的伦理标准”[5],是 “社会中所有牵涉专业角色与专业行为的哲理思想、价值体系、原则与标准”[6]。专业人员只有掌握了专业的内在价值,才能够自觉遵守专业伦理规范,并对专业行为进行道德考虑和可能的违规惩处有所认识。

与专业伦理接近的概念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普通职业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对从业者行为的道德规范要求,强调从业者对社会规范的遵循和内化,是对从业者的品德修养提出的要求,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等。德国哲学家谢林指出,道德只是针对个人的规范要求,而且只要求个人达到人格的完美。 伦理则强调社会关系和群体规范,主要体现为对人的行为应当如何的理由所做的抽象的、理性的反思和考问, 力图要得出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结论。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是伦理的基础,伦理是道德的提升[7]。专业伦理主要由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规范等要素构成,专业人员不仅要遵循专业伦理规范,更要关注与专业行为相关的伦理问题。应该说,对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困境的关注,是专业伦理有别于一般职业道德的关键。

(二)高校专业伦理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的专业伦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对我国70所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8],当前国内一些大学开设了相关的专业伦理教育课程,如将“工程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司法伦理学”等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就整体而言,开设专业伦理教育课程的学校还很少,大多数学校还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停留在既有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上,而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不仅要了解社会对职业的一般规范性要求和作为未来从业者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更要认识到专业所肩负的伦理责任, 要将专业价值观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指南以实现对专业行为的自我控制,所以应该把专业伦理教育视作专业发展和专业精神提升的一种需要。

三、专业伦理教育的伦理学取向

道德判断像其他判断一样,总是可以做出解释的, 伦理理论就是关于道德的综合视角,它为做出道德选择和解决道德难题提供了识别、组织和整合道德理由的综合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就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某种伦理取向来实现其伦理价值,使大学生明确所学专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认识到专业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将这种考量置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当中。毕竟,基于理性思考的行为遵行才更有自觉性和约束力。

沈清松先生在谈及专业伦理教育时提到了三种相关的伦理学理论,效益论伦理、义务论伦理和德行论伦理[9]。效益论也称为功利主义,它认为区别一件事情的善恶依据,在于它是不是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益,并使大多数人能够获利。义务论伦理认为人们应该不为任何目的、自律地遵守义务,同时个人的道德自律性还需要外在的制度约束,如法律或法规。德行论伦理强调人应该发挥其本身具有的良好品格和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三个伦理理论相互补充和相互丰富,它们对专业伦理教育提供了富有启发的视角。

一般说来,效益论是一个被广泛认同的伦理思想。 一些功利主义者认为快乐是唯一的内在善,“快乐是人存在的目的”[10]。在现代社会,许多人所追求的目的就是趋向于效益的最大化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例如,在商业活动中强调赢利性、市场可行性、时机和投资能力,就是为获得最大物质利益的“快乐”;对工程师强调技术的可行性、提高效率和节约能源,把公众的安全、 健康和福利放在首位,其理论基础大体上也是效益论, 因为这是一种涉及“造福于人”的快乐。应该说,效益论推动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也可能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功利化,使“快乐”处于“物所带来的愉悦”这个层面上,从而难以看到专业工作的内在价值,导致道德失范和伦理价值在社会生活中遭到贬抑。

因此,在效益论专业伦理教育的基础上,需要运用义务论伦理加以提升,教育学生认识和学习专业伦理规范,强调应自律地遵守规范。例如,工程师不仅要考虑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劳动环境是否安全、卫生标准是否符合要求,生产的产品是否存在安全缺陷,这些都是出自义务论的要求。义务伦理学家康德认为只有为道德义务本身而做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道德义务是“绝对律令”。例如,“要诚实”是道德———不是因为这样做对我们有利,而是因为诚实是我们的义务。但是由于人类生活的复杂性,道德理由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因而造成道德困境,例如,“保护无辜的生命”比“不撒谎”更为急迫地涉及对人的尊重。在纯粹由义务建立起来的秩序里,人们可能是遵守规则的,但却是缺少美德的,这是义务论在现代社会中遭遇的困境。哲学家罗斯认为,当与更紧迫的义务发生冲突时,有某些可允许的例外的义务。他指出人们必须简单、 仔细反思特定情况,依据所有事实权衡所有有关义务, 努力得出一个好的判断[11]。因此,一个杰出的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自由和创造的精神,不只是自律地遵守义务,同时还应该是一个充满实践智慧的人,这种智慧是一种美德,是需要学习和经验的。这种精神正与德行论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相符合。

德行论伦理学一方面注重人本来具有的良好能力的卓越化,例如公益心(仁慈、公正)、职业胜任(能力、创造性)、人格完整(自律、正直等),另一方面也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例如忠诚、尊重合法权威等等。弗罗曼最强调的两种美德是胜任和忠诚,他认为专业人士要“尽心尽职”地实现客户和雇主的期待。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重要的美德是实践智慧,即道德上好的判断,道德美德使人们通过理性的积极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或快乐的生活)而实现自我,获得幸福。因此,德行论专业伦理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如何透过专业实践工作将外在的专业伦理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美德,培养学生不仅以“专业者”的身份更是以一位“有德之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因为“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做一个具备德性的专业人员,并不必然是件违背人生或是充满痛苦的事情,相反,由于实践德行可以兼顾个人卓越的情形下促成人生的整体目的,所以实践德性应该是件愉悦自然的行为”[12]。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整体转型,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德行论专业伦理教育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也是高校应该加强的。

四、践行专业伦理教育的策略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专业伦理教育的课程,其原因有很多,例如,受“技术工具论”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技术只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 使专业教育步入“技术化”的误区;专业伦理学是一门涉及内容广泛的交叉学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导致专业伦理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等等。虽然专业伦理教育的实施面临着各种困境, 但我们还是应该多途径和多层面积极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

(一)采用理论教学和专业渗透教学结合的方法

理论教育是专业伦理教育的首要环节,将专业伦理教育纳入课程设置规划,单独开设一门专业伦理课程, 集中教学。教师可以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以及阅读相关书籍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学习,例如,指导学生利用图书文献查询所学专业的发展史,了解本专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发展前景,指导学生阅读专业伦理章程和专业伦理著作,了解专业领域最基本的伦理规范和专业实践活动中所遭遇的伦理问题。如果在现有的课程计划中增设新的课程比较困难,可以选择一些公共必修课程,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增加专业伦理教育专题,将一般的伦理原则或道德规范应用到专业领域涉及的伦理议题上。例如,将安全生产与社会责任相结合,追求效益与提高公众的福祉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到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责任意识和道德敏感。这种将公共课和具体专业相结合的方式,需要哲学或伦理学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共同开发。因此做好课程整合,加强资源共享,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将是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任何一个专业都会引发各自独特的伦理问题,专业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专业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渗透伦理教育,促进专业伦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例如,将专业伦理问题融入专业导论、专业实训等环节中,或者将专业领域中的各种功能命题转化为伦理命题并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对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的体验和认同,认识到实践中的价值和伦理问题以什么方式存在,形成判断的能力和习惯,这种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渗透专业伦理教育的方法,不仅要求专业教师要有意识和责任感,还要求教师有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帮助专业教师恰当地将伦理问题融入专业教学中。

(二)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性教育是专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学生如果没有对专业活动自主参与和深刻体验,专业伦理教育就很容易成为与学生的责任感和幸福感无关的一种 “虚化活动”。专业伦理教育可以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在学生专业实习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让学生了解专业技术标准,同时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和所肩负的道德责任。指导教师要具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否则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专业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一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另一方面,邀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以及哲学或伦理学教授给学生做专题报告或联合教学,从价值和伦理角度分析专业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伦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密切联系。这种“请进来”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的内在价值以及专业行为应遵循的伦理规范, 能够意识到在未来实践职业责任时会遇到来自包括自身利益欲望在内的各种挑战,专业人员不仅要有坚定的职业道德,完善的独立人格,还需要具备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伦理的制度建设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图书馆,服务伦理,制度建设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1]。高校图书馆从事采集、整序、开发和传输文献信息资源以及参考咨询、科技查新、学科馆员等基础工作, 为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而开展图书馆学学科研究等学术性工作, 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专业性强、学术性高的现代文献信息服务。我们可以说, 服务性是高校图书馆的根本属性。

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伦理

近几年来, 研究图书馆伦理的论文很多, 但服务性是高校图书馆的根本属性, 因而有必要对服务伦理建设进行专门的探讨。

1. 服务与服务者。

所谓服务, 《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为社会或他人利益办事”[2]1202, 是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向师生读者传输文献信息、帮助他们充分利用文献信息, 图书馆员的基本角色就是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服务者”。在英语中, “服务者” (Servant) 本意是“仆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森严的等级制度下, “仆人”让人们产生出的联想是“侍候人”, 在社会上“低人一等”。建国以来, “为人民服务”成为社会公共伦理, 各级干部也都称为人民的“公仆”。从“文革”开始“主人意识”泛滥, “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早已被曲解, 所谓“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重视的是前者, 后者只是陪衬或装饰, 它以自己被多少人服务而不是自己能为多少人服务来衡量自身的价值, 这种旧观念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高校图书馆员和读者。高校图书馆员作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服务者, 应该彻底摒弃那种鄙视服务工作的不良观念, 树立崇高的服务意识, 爱岗敬业, 以高品质、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实现人生价值。

2.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伦理。

所谓伦理, 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服务伦理则是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在服务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反映出的价值取向、心理意识、言行举止的原则和规范。我国图书馆界早已制定出了一些道德规范, 但是, 职业道德并不等同于服务伦理, 职业道德用于调节和规范从业人员的服务行为, 是服务伦理关系的主观方面, 是在客观的服务伦理关系基础上产生并为调节伦理关系而形成的一定的道德要求体系, 只是服务伦理的一部分。服务伦理强调的是由服务者与服务对象构成的应然性的社会关系, 这些关系是外在的、客观存在的;调节服务伦理关系的规范不仅有道德, 还有法律、法则、制度的制约与约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伦理是全体馆员在服务活动的全过程中完善自身素质和协调双方利益关系的善恶价值取向, 以及在行为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准则的总和, 是从图书馆的角度要求馆员在道德意识上自律并协调好与读者的关系, 其核心是构建和谐信息传播氛围, 终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和提高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伦理的制度建设

强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伦理建设, 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制度建设, 实现“规章制度伦理化”和“服务伦理制度化”, 把服务伦理规范转化为可操作、可考评的职业责任、服务态度和工作流程的具体要求, 规范图书馆服务工作。

1. 规章制度伦理化。

各高校图书馆都制订有较完备的规章制度, 但其中不乏有悖服务伦理的条款与言辞。譬如不少制度过多考虑如何便于管理, 对读者人为设置若干信息障碍;学科馆员只为特定读者开展重点服务、定题服务, 违背了“平等服务”的基本原则;特藏室、教师阅览室、院系资料室不对学生读者开放, 侵犯了他们自由平等地利用信息资源的权利;规章制度中常见“严禁”、“赔偿”、“罚款”、“处理”等生硬词语, 缺乏对读者的人文关怀等。因此, 要对现有各项服务制度从服务伦理角度重新评估、审定和修订, 使之符合服务伦理的原则和要求, 缩小以至消除社会信息鸿沟, 让每一位读者都能自由平等地使用图书馆全部文献信息资源, 受到与其信息需求相对应的馆员高品质、高效率的人性化服务。

2. 服务伦理制度化。

所谓服务伦理的制度化, 就是通过法规、法则、制度等强制性手段强化图书馆服务伦理的约束力, 把服务伦理融入岗位职责、工作细则的具体要求, 用条文形式约束和规范馆员的工作言行, 并建立起多层次的服务伦理责任监控机制, 使之逐渐转化为全体馆员的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行动。

(1) 制定图书馆服务伦理准则。服务伦理准则是图书馆构建馆员与读者和谐关系的行为准则。中国图书馆学会先后发布了《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和《图书馆服务宣言》, 为规范图书馆服务伦理具有指导意义。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图书馆行业服务伦理准则, 一是知识信息自由交流等国际业界伦理共识未见体现;二是条款过于简略, 有标语化、口号化倾向, 缺乏可操作性。因此, 应加强对高校图书馆服务伦理的专门研究, 立足于对馆员职业责任、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价值的感召和塑造, 立足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信息利用环境, 立足于全面保障读者的合法权益, 立足于提高读者服务的满意度, 发掘、总结、概括和提炼各馆已有的职业道德和服务行为规范, 制定具有系统性、合理性和推广性的图书馆服务伦理准则。

(2) 制定图书馆服务伦理细则。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整体综合素质较高, 但在学历层次、学科专业、性格特点、个人修养、工作岗位等方面都有着较大差别, 因而需要根据服务伦理的基本原则, 制订本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约束和规范图书馆的服务伦理。 (1) 保障读者的合法权益。对高校图书馆而言, 读者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平等权、知情权和隐私权。保障读者的平等权, 就是要废止现有重点服务、定向服务的森严戒律,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人格尊严完全平等, 都有自由平等地利用图书馆全部信息资源的权利, 图书馆应根据读者不同的信息需求, 毫不迟疑地提供相同的高品质服务;同时要特别关注残疾师生、离退休教师等弱势读者, 在提供无障碍服务的同时注重精神慰藉等人文关怀。读者的知情权是指他们有权获取和知晓与其相关的图书馆工作和服务信息。譬如在文献资源建设上有权提出购书建议和了解近期入库新书, 有权参与图书馆管理并对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有权了解各类服务项目和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向等等。图书馆则应在图书馆网站开辟“馆务公开”、“读者荐购”、“新书通报”、“留言建议”等栏目, 增强服务信息的透明化。当前, 不少大型企业 (网站) 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案件频发, 一是网络信息缺乏绝对安全的技术保障, 二是一些从业人员以职牟利导致外泄, 应引以为戒。高校读者的个人信息、阅读倾向、科研课题、研究方向以及信息检索和网站访问历史等, 都属于他们的个人隐私。图书馆应尽可能选用高性能的数据安全技术, 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同时制定保护读者隐私条例, 增强相关技术人员服务伦理意识, 自觉保护读者隐私, 严防读者信息泄露。 (2) 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举世公认的图书馆服务伦理之一。在提供馆藏文献信息服务和开发建设特色数据库时, 应依照《著作权法》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资源共享之间的关系。在文献复制和文献传输服务中只能“适当引用”和进行非商业性使用, 复旦大学图书馆就明确规定“所有版权书刊只允许复印全书的1/3以下, 不得复印封面、书名页和版权页。”[3] (3) 平等服务、公正服务和诚信服务。高校图书馆的平等服务是指所有读者地位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结果平等。平等服务并不等于平均服务, 高校读者的信息需求和所需资源占有量千差万别, 但是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校长还是职工, 图书馆都应以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文献信息需求为服务结果———尊重读者, 平等相待, 按需服务, 合理差异。公正即公平、正义, 我国传统文化中专指没有私心的个人道德修养。图书馆公正服务就是要维护社会信息公平和知识自由, 首先要做到制度公正, 真正体现“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的办馆宗旨;其次是馆员在工作中要严守本分, 公私分明,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读者, 以相同的热情和态度做好每一件服务工作。所谓诚信, 就是诚实守信, 说真话, 做实事, 言必信, 行必果。图书馆的诚信服务就是各项服务承诺一旦制定公布, 就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每一位馆员都应秉持诚信服务理念, 对读者坦诚相待, 一视同仁, 遵章守信, 言行一致。 (4) 文明服务。文明服务是服务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是尊重每一个被服务者,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馆员高雅大方的仪容仪表、文明得体的语言行为、真诚热情的服务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展示出他们良好的专业素质、文化修养、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展现出图书馆良好的整体形象, 同时也“言传身教”地熏陶和培育读者的文明素养。通过网络检索考察, 高校图书馆大多制定有职业道德规范、行为规范、语言规范等文明服务规章制度, 约束馆员的服务行为。这些规范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将职业道德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服务语言规范和“不迟到早退”等职业规范融为一体, 涉及范围较为全面;二是细化《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条款, 制定本馆职业道德规范;三是融图书馆规范与读者文明规范为一体, 制定图书馆文明守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Z].2002年2月21日, 教高[2002]3号.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 (6) [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0.

高校专业伦理师德建设 篇5

关于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研究, 社会各界包括图书馆界已经有诸多专家作了详细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在校学生信息伦理结构的构建, 从高校图书馆信息伦理建设角度研究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 从而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伦理起到引导和影响的作用。

1. 信息伦理结构的内容

信息伦理, 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信息伦理又称信息道德, 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信息伦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它的形成是从对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研究开始的, 最早源于计算机伦理研究。20世纪70年代, 美国教授W·曼纳首先发明并使用了“计算机伦理学”这个术语, 1971年G·M·温伯格在《计算机程序编写心理学》一书中, 首先对信息技术对社会伦理问题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80年代中期开始, 大量信息伦理论文和专著的涌现, 使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86年, 美国管理信息科学专家R·O·梅森提出信息时代有4个主要的伦理议题:信息隐私权, 信息准确性、信息产权及信息资源存取权。90年代, 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它冲破了计算机伦理学的束缚, 将研究的对象更加明确地确定为信息领域的伦理问题, 在概念和名称的使用上也更为直白, 直接使用了“信息伦理”这个术语。

1999年, 拉斐尔·卡普罗教授发表论文“数字图书馆的伦理学方面”, 该文对信息时代发生巨大变化的图书馆方面产生的伦理问题加以分析和论述。2000年, 拉斐尔·卡普罗教授发表论文“数字时代的伦理与信息”, 这篇论文的主题还是论述数字时代图书馆的伦理问题, 但他又指出:“作为一种描述性的理论, 信息伦理学揭示了一种权利结构, 这种权利结构对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信息观念和传统观念的态度产生影响, 作为一种不受约束的理论, 信息伦理开创了对道德态度和道德传统的批判。”随后拉斐尔·卡普罗教授发表了题为“21世纪信息社会的伦理挑战”的论文, 文中专门论述了信息社会的伦理问题, 特别讨论了网络环境下提出的信息伦理问题。他将信息伦理学从计算机伦理学中区分出来, 强调的是信息伦理学。他认为, 新的信息技术提出了对伦理学的挑战, 在虚拟现实中存在着对传统的伦理关系的威胁。拉斐尔·卡普罗教授的信息伦理学观点的变化, 反映出信息伦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变化[2]。

2. 高校图书馆信息伦理建设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 世界各地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杰出人物的成长, 都离不开图书馆。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要素的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改变了图书馆的面貌, 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模式和服务理念, 改变了用户对图书馆的认知, 赋予了图书馆新的职能和历史使命, 从信息伦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 信息伦理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关系密不可分。

2.1 信息安全性。

信息系统自身存在的漏洞, 给黑客的非法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从而使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极端脆弱, 严重的安全失范行为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们目前采取的各种防范措施, 还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的安全, 正如美国计算机软件专家科思所说:“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 绝对可靠的防范措施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如何保证信息安全, 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信息伦理难题[3]。数字图书馆为满足读者“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多样化要求, 通过对个人数据信息的分析与控制, 找出读者的信息行为习惯和行为需求特点, 从而改进服务工作, 提高服务质量。但是如何保证在网络环境中高校图书馆广大师生所需某些信息不泄漏、不外传, 所以应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对读者隐私权的保护的行为规范。

2.2 信息准确性。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 信息的准确性或正确性是指读者享有正确且无害的信息的权利。为读者提供正确、可靠和无害的信息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责, 网络时代的图书馆要做优质资源的建设者。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包括各种网络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各种阅读内容, 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引导人们阅读, 都提出了一些急迫的、需要回答的问题。网络对于大学生而言已经成了学习知识、透视社会、了解世界的十分重要的媒介。互联网的优势就是互联互通, 劣势是不可控。因此, 特别是高校图书馆, 如何用优秀的、科学的、健康的内容来占领新兴媒体阵地,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3 信息侵权。

提供文化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是网络的一个主要功能, 然而由于网络传播的不可控性, 信息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所谓的信息侵权指的是未经版权所有者允许而擅自转载、复制其信息内容。可以说网络上的版权纠纷成为时下纠缠最多的问题之一。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消息:近两年来, 国家各级版权机关共受理版权案件2824件, 有关著作权、技术专利权和软件盗版等所涉及的金额已达数亿元人民币。另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个人隐私被采集和公开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互联网为某些居心不良的人获取和传播他人隐私提供了便利, 使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受到了潜在的威胁。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 其尤其需要注意保护知识产权。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目标, 不再是积累大量的传统文献, 而是要逐步实现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和特色化[4]。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数字化和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过程中, 给原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到目前为止, 关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尚未健全, 有关侵权案件不断发生。因此, 解决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将直接关系、影响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2.4“非人性化”问题。

网络只是一个技术平台, 只能充当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媒介, 隔着计算机屏幕, 人们感受不到对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反应, 忽略了对方的感情需要。在网络社会, 人们终日跟计算机打交道, 在家办公、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新事物的出现, 使具有可视性、亲切感的人际交往活动越来越少。人们在这种“非人性化”的世界中, 产生的孤独感、紧张情绪、对周围事物的冷漠, 都给社会带来不和谐的因素。在校大学生正式性格形成, 精神丰富的时代, 网络的“非人性化”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必须关注的伦理建设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3. 高校图书馆信息伦理与大学生信息伦理重构

计算机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或金融的革命, 从根本上说, 它是一场社会和道德的革命。据笔者调查发现, 现在大学学生上网主要用于聊天者占34%, 主要用于玩游戏者占28%, 主要用于查资料者占30%, 其他占8%。如此看来, 62%的大学生在网上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可见, 缺乏网络伦理意识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大学生是最大的网络用户, 构成了网络人群的主体。大学生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知识, 是未来的知识创新主体, 影响着网络发展的趋势, 同时他们即将进入社会, 正处于个体伦理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 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成为全社会网络伦理教育的核心。网络伦理意识的形成是大学生网络伦理自觉的前提条件, 是建构网络伦理精神的基础。网络伦理行为的规范是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信息化社会, 我们提倡和鼓励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取信息、了解时事、促进学业、扩大交往、休闲娱乐等进行正当使用, 但沉溺网络、浏览有害信息 (虚假、色情、迷信、消极甚至反动) 、交往不当、“游戏人生”、滥用资源等信息伦理所不容的事情时有发生, 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损害高等教育声誉的不良网络行为。大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 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成长和发展, 还影响到校园文化信息的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素养和鉴别能力, 加强数字图书馆自身信息伦理建设, 怎样营造良好的信息伦理环境和氛围, 以至影响、教育和促进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重构, 笔者从以下方面简单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3.1 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教育, 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许多新生在进入大学前从未接触过图书馆, 图书馆对他们而言就是一座迷宫, 图书馆有哪些资源、如何快速准确地查找并利用这些资源, 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怎样利用图书馆的教育, 使之能尽快地熟悉图书馆, 了解图书馆, 掌握基本的信息查找和获取方法。目前, 很多高校图书馆每年都组织专门的教师面向新生举办“怎样利用图书馆”的讲座, 介绍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各类文献的分布状况、服务内容、所拥有数据库的查检方法等, 使新生尽快了解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

在信息化社会, 信息道德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 如遵守信息传播和使用的法律法规、抵制信息犯罪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等。图书馆可以举办系列讲座, 列举各种形式的信息犯罪, 还可以通过宣传栏和网站, 向学生进行信息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律和信息伦理意识。

图书馆应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伦理教育活动, 注重利用自身的宣传阵地, 如图书馆的宣传栏和主页的公告栏、读者留言, 经常发布有关信息伦理方面的知识, 图书馆还应经常邀请专家、学者到馆进行信息伦理专题讲座或举办报告会, 营建良好的信息素质教育的氛围。

3.2 注重图书馆人职业伦理建设, 营造良好的伦理氛围和环境。

图书馆职业伦理与图书馆员的伦理规范没有本质的区别, 它是图书馆职业组织为圆满完成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基于图书馆员的自觉意识, 向社会展示自身的职业伦理、专业素养与行业的规范。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一个文化载体, 其文化氛围、思想在不自觉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文化和氛围不仅来自于寓意深厚的图书馆建筑和内容丰富的馆藏资源, 更来自于图书馆人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我国2003年颁布的《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 (试行本) , 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我国的图书馆职业伦理规范, 其核心内容是读者第一, 真诚服务, 维护读者权益。从国外已颁布的图书馆员职业伦理规范来看, 较为趋同的价值取向是突出强调图书馆员通过提供公正、平等、高质量的图书馆服务, 维护知识、信息的接受和传播自由。千方百计满足读者需求, 平等对待所有读者, 成了现行的图书馆员职业伦理规范共同的基本内容。在现实世界中如此, 在网络世界中同样如此。要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 必须构筑健康的网络伦理环境。

3.3 加强人文关怀, 促进人文和技术有机结合。

人文关怀不仅蕴含于图书馆学科精神中, 还贯穿于图书馆职业精神之中, 是图书馆职业的一个基本伦理原则。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图书馆馆员的耐心、细致、周到、谦恭、有礼、平等的对待读者, 使人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重视、被善待, 以及落实到每个细节的人性化管理服务, 读者与管理者水乳交融般地默契配合, 这才是图书馆人职业伦理的最好体现, 同时也是图书馆营造的适合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的信息伦理环境[5]。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当代图书馆日益走向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显著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 但对技术的强调不应以抛弃图书馆的人文传统为代价, 可取之道是将技术和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

3.4 优化图书馆网络文化环境, 促进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重构。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网站对大学图书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网站是图书馆资源保障、服务能力、沟通读者等综合能力在网络上的全面体现和展示, 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伦理教育的虚拟课堂。高校图书馆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的文化, 在当今信息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普遍而又深刻, 因此必须将其纳入校园文化的整体范畴之内。加强图书馆网络文化建设, 必须利用网络的吸引效应, 围绕大学生这个年轻群体, 针对他们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 努力将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到科技创新中, 在科技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 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增强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身份对待网络问题。亲身的参与不仅能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而且能提高网络的自我教育功能。此外, 还需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环境, 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及时填补网络漏洞, 增强防火墙功能, 严密监控互联网入口, 最大限度地剔除和限制、犯罪等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 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总之, 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要生活工具的今天, 高校图书馆应将提高信息服务与图书馆职业伦理建设, 以及当代大学生的信息伦理素养相结合, 借助人类道德自觉性来弥补某些技术与现有制度上的不足, 使图书馆服务步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冯昊青.网络虚拟社会道德构建的理论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6 (2) :23-25.

[2]杨绍兰.信息伦理学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 2004, 22 (4) :390-394.

[3]张久珍.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现状[J].情报科学, 2001, 19 (9) :992-996.

[4]龙梅英, 谭立洲.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伦理教育研究[J].图书馆, 2009 (5) :91-93.

高校专业伦理师德建设 篇6

一、社会变迁后青年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背景

1993年我国《教育法》首次立法规定教师是专职人员, 教师定义为一种职业更加凸显了它的专业化和标准化。传统的师德强调了教师的“春蚕”“蜡烛”的伟大形象, 师德与伦理是截然分不开的, 但我们也应该加以区分, 社会的变迁带随着现代性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变迁, 社会在强调传统师德的同时要更加强调向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伦理是指本着服务理念, 突出专业特征, 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专业活动中一致认可并自觉遵守的一套行业内部规范和准则, 其共同目标是提高本职业声誉和社会地位。 (2)

自从20世纪80年代权利本位理论在我国问世以来, 其在启蒙我国民众的心智后迅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不但得到了普通民众的认可, 而且也被国家公共权力——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奉为行为与活动的圭臬。 (3)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自由、平等和人权, 教师是汲取知识较为丰富和自我意识普遍比较强烈的一类社会成员。他们在这方面就有着更多和更高的心理要求。在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 社会提供给了个人发展机会和路径的更加多样化。教育更加走向消费化, 学生和家长是教师的经济来源乃至生身父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不可否认的是, 教师行业工资并不高, 在成为教师之前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过大, 但是回报率却很微小且没有立即见效。部分老师出于生存压力, 利用职务之便, 谋取个人利益。近年来, 教师侵害学生事件也层出不穷, 媒体的曝光度及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舆论的关注度, 公众对教师的信任逐步降低, 教师自身的角色冲突和外部舆论压力也会使教师怠于奉献。《礼记·学记》有云:“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虽然公民对于教师的蜡烛、春蚕形象仍大肆提及和宣传, 但具有古代“尊师重道, 师者为父”思想的家长和弟子却很少了。种种的社会背景下, 教师队伍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行业信仰, 重做学生的生身父母, 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教师的专业伦理建设, 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

二、青年教师的定义及SWOT分析

有据可查的, 关于青年的年龄目前至少有7种不同的界定, 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 多将30周岁以下员工归于青年, 列为青年工作的对象, 并按此人数给本单位团委划拨活动经费。 (4) 普遍情况下我们本科毕业一般22周岁左右, 如果大学毕业直接读研、硕士毕业直接读博, 硕士毕业的年龄一般为25周岁左右, 博士毕业一般为28周岁左右。所以青年教师入职的年龄段一般为22—35周岁。SWOT分析法是管理学的范畴, 由安德鲁斯教授在《公司战略概念》中首次提出。目的是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内部的优势 (S) 劣势 (W) 和外部的机会 (O) 威胁 (T) , 观察整个环境系统, 进而给出分析和策略。 (如表1)

三、青年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价值取向

1. 青年教师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在教育活动中, 青年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 青年教师是榜样, 是带动力量, 鉴于学生的未成年性, 教学活动中的弱势性, 人们对教师的权利范围的衡量也颇具争议性。台湾学者吴清山认为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应该包括五个构成部分:“基本原则、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校同仁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之关系和教师与社会之关系。” (5) 青年教师作为教师的新生力量, 关乎着教育发展的未来, 他们的思想影响着学生思想的方向。但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和实践上还很薄弱, 在处理上述关系时还不够理智和专业化, 这就需要他们更好地理解专业伦理的涵义, 内心有把称, 更好的进行自律, 而不是过于强调他律。

2. 专业伦理建设为实现青年教师专业化提供基石

青年教师具有双重身份, 即是普通公民, 又是专职人员。过多的伦理要求青年教师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么样, 而没有规定可以怎么样, 能够怎么样。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性的要求, 加强青年教师专业伦理建设, 帮助青年教师不断增进涵养并始终秉持专业伦理, 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 这是推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维度。且专业伦理更加可以让青年教师掌握和了解自己手中的权利, 合理合法的运用自己的权利。

3. 加强青年教师专业伦理建设是提升和保障教育质量的要求

教育部长周济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上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是事业的希望, 决定着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景。”在今天, 加强青年教师专业伦理建设,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师专业水平, 应当成为大众化背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质量关系着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即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学校和教育是生活质量包含的一个重要要素。教育带来不仅是物质上的改变, 更有精神上的满足。

四、加强青年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途径

从理论上讲, 教师专业伦理的内部失衡和外部扩张都会使教师陷入不自由的状态, 会让老师感到压力或者怠于奉献。 (6) 我们在进行青年教师的专业伦理建设时, 也要注意一定的度, 找好平衡点, 以免过于强调专业伦理而损害教师的个人权利和专业权利, 过于谨慎而没有达到建设专业伦理的目的。

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是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素质的基本保证

聘任教师职务要破除论资排辈, 不仅要看年资、学历, 更要重贡献, 重能力。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对青年教师专业伦理的培养, 给有能力、有知识的年轻一代的青年教师更多的机会去进修, 更好的提高和充沛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也是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素质的重要措施。青年教师也应该配合并努力争取到教学第一线获取教学实践, 并结合教学实践, 开展教书育人活动。

2. 正视青年教师的时代特点、个性特点、师训具有针对性

虽然师德主题恒久都存在, 但解决师德的方法不能恒古不变, 社会的变迁, 文化的变迁, 理念的变化, 都需要我们面对青年教师, 不能死板的硬套本本主义, 他们更接受生动具有亲和力甚至时尚的教育方式。师德建设, 可以是高层建筑的专家讲座, 可以是系统完善的说理教育, 也可以是寓教于乐的师德活动。

3. 关心青年教师生活, 注意解决实际问题

是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 社会提供给了个人发展机会和路径的更加多样化。但对那些主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教师, 人们仍然持道德上的怀疑态度。青年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 有恋爱、婚姻、家庭、孩子等问题。他们不仅需要政治思想上的引导, 工作业务上的培养帮助, 而且还需要生活上关心。无救济就无权利, 政府和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嘉奖时, 应多注重些实际的, 而非那些高大上的看似是光环, 实际是无形压力的嘉奖。

4. 改革教育拨款体系

国家曾三令五申地要求各地提高教师绩效工资水平, 但收效不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称, 我国教育经费是层层拨付的, 这种拨付方式给了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雁过拔毛”的机会。要避免经费被挤占、挪用, 有必要建立直接将经费拨付到学校账号的体系, 并明确要求政府无权动用学校的账号。此外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这在一定层面上减轻了青年教师的生活压力。让他们更有热情、干劲投身于教育事业。

5. 组织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单位

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制度化的组织结构、普遍化的行动规范;教师专业组织是由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组成的具有专业性、服务性、互利性的专业群体。建立青年教师专业群体,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力量, 给予青年教师一定的参与比例, 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拥有归属感, 通过相互之间的监督, 合作、沟通, 共建互帮互助互信的和谐团体。

注释

11 王梦婕.研究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是理解社会的一个路径[N].中国青年报, 2012-09-14 (03) .

22 杨晓平, 刘义兵.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 2011 (12) :66-69.

33 钱大军.再论“权利本位”[J].求是学刊, 2013, 40 (5) :94-100.

44 黄志坚.谁是青年?——关于青年年龄界定的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 2003 (11) :31-41.

55 杨雪.教师专业伦理守则比较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S2) :222-223.

高校专业伦理师德建设 篇7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指向是为了使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往和追求,并使其成为支配其各种行为的精神动力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这种转型期的是国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大学生是未来的栋梁之才,他们的信仰建设关系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当前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给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的信仰带来了巨大冲击。有调查总结了目前大学生的“九宗罪”,表现为:生活腐化、玩物丧志、堕落傍款、寄生依赖、理性的侏儒、政治的冷漠与投机、学术精神的失落等等。作为高校教师,从多年与学生打交道和对学生的观察中,笔者总结出国内大学生整体素质近几年还是在不断提升的,特别是学习能力及动手能力。但是,上面所提的这“九宗罪”在部分大学生中还是能发现其影子的。如不加以教育引导,将会影响我国高校教育的总体质量,没有好的人才,国家的发展也必然滞后。因此,对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就显得更加迫在眉睫。

行政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1]。这是对行政管理专业一种比较宽泛的定义。笔者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定义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认为行政管理是对公权力的一种运用,是掌握公权力的人员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区别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主要就业去向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管理规划、外事交流、宣传策划、机关管理、人事管理等。从这个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以及培养方案都可以得知,该专业类的大学生将来从事公共事业的可能性最大,进入公务员序列的人数也较其他专业人数多。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信仰和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较有其普遍性,即作为普通大学生所应树立的信仰,同时又有其特殊性。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他们未来就业部门的公共性和服务性特征,同时又手握大量公共资源与公共权力。因此,这部分大学生除了应拥有基本的信仰,还必须有坚定的行政伦理信仰。

二、行政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行政伦理又称行政道德,它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针对行政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而行政伦理学就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来对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加以研究[2]。宏观来看,学习与研究行政伦理学有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能帮助行政人员抵御腐败伦理的侵蚀,更重要的是能帮助行政人员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更好地运用权力。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结构调整的转型变革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同时我们的物质财富也日渐丰富,价值观也开始变得多元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也就会导致道德判断的多样化,人们对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不应当的,缺乏统一认识。不同标准的道德认知导致了不同道德层次的道德行为以及不道德行为的产生,不同标准的行政伦理认知必将导致行政伦理失范。

行政伦理失范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腐败。腐败治理的途径也不可谓不多,但是反腐效果总是不佳,主要根源就是我们对行政伦理的忽视。因此,不管是从专业角度还是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都有必要唤起对行政伦理教育的重视以及加强行政伦理学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大学生行政伦理教育,使之正确地认识权力和公共利益,树立公平正义价值观。

具体来说,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对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行政伦理教育,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响应中央的号召,深化反腐倡廉行动,从源头预防做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腐败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反腐败上发实招、出重拳,一连串“虎贪”“蝇贪”落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笔者提出要加强“准公仆”的行政伦理教育,树立该专业大学生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防腐于未然,使未来的公共管理系统更加廉洁,更加高效,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

2.培养准行政人员健全的行政人格。完善科学的行政伦理教育不仅可以防腐,还可以培养高尚的行政人格,帮助学生在进入公共事业单位后,更加有效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行政伦理冲突,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3.行政伦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大部分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了行政伦理课程,但是通常只是作为选修课程,不论是社会、学校、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重视程度均不够;相关方面的研究欠缺;教师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囿于教材,教学手段死板,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自然不能对课程提高兴趣。

三、行政伦理教育的内容设置

为了达到以上所期望的目标,行政伦理教育最根本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内容:

1.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包括了效率观、法治观、和权力观;在分别讲清楚这三观各自内涵的前提下,特别要重点讲清楚权力观。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于民;另一方面,如果握有权力的人员不能很好地认清权力的来源与本质就容易错误地使用权力。贪污腐败就是典型的以权谋私的权力滥用,目前热议的行政不作为其实也是为官者不能很好地认识权力、运用权力所造成的一种权力滥用。从现实中可以发现,其实大量行政人员都并不能正确地认识权力,也才产生了上面所说的权力滥用现象。因此,笔者认为,权力观讲解必须从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对权力进行思考,形成正确的权力观。

2. 公共行政的伦理观

主要就是公平正义观。这部分内容关键是需要指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于公平正义的诠释和解读,进而联系国内公共行政实践,使学生学会在实践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公平正义并且把握公平正义的方向。

3. 公共利益的内涵

公共利益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或特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主体利益相一致的方面,它不同于国家利益和集团(体)利益,也不同于社会利益和共同利益,公共利益主体数量不确定、实体上具有共享性等特征,如何识别公共利益是政府制定、司法和行政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解必须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条件下,注意区分其和国家利益、共同利益等的相关概念异同。如果对公共利益的内涵理解不清,那么在实践工作中,也就会出现失误。现实中,不乏打着追求公共利益的旗号,但实际却是在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私利。因此,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解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共行政活动的价值实现。

4. 行政人格

行政人格是指国家行政人员在公共事务中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内在规定性,是行政资格、行政规格、行政品格和行政风格的内在统一。行政人格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它的公共性、责任性和主体性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对行政人格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讨论。第一,视角比较:制度论、环境论与主体论;第二,历史检视:传统行政伦理与病态人格;第三,现实审度:行政人格扭曲与行政伦理;第四,从人格重塑的角度探索了行政伦理重建的有效途径。一是确立行政人员的道德价值定位。行政人员的道德价值的确立是行政伦理教育特别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行政伦理道德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软约束,是一种自我的约束与管理,它必须以行政人员自身对伦理道德的认同与信仰为前提条件。二是高扬行政人员的道德自主性。三是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修养。

四、结语

当然,这里提出的几方面行政伦理教育的内容是非常根本和重要的,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提到的相关内容就不重要。笔者列出以上几点内容只是想以此为例说明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行政伦理学课程不能如同高中政治思想那种带有通识和宣传性的课程。而是必须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各种概念、现象;理论联系现实,学会思考,学会学以致用。总之,大学生信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公共行政事业的接班人不仅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还必须是具备高尚行政人格、以公平正义为指导、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人民公仆。

参考文献

[1]王全铁.关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上一篇:数字化时代的营销策略下一篇:围棋活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