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训内容(共9篇)
创新培训内容 篇1
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三大教育体系中,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核心, 也是学校教育得理助手。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开办好家长学校, 做好家长的培训工作, 通过家长培训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 减轻学校教育的压力, 是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家长的共同职责。
一、创新家长学校的开办模式
按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全县各所中小学都是家长学校, 都肩负着家长培训的重要职责, 但是, 就我县的情况看, 多数学校都没有很好的履行这一职责, 原因很多, 其中之一就是集中家长困难, 内容单调乏味。根据这一实际情况, 我的建议是转变家长培训的形势, 丰富家长培训的内容, 也就是不仅仅只限以学校为集中地, 而是以当地村委会配合, 分批分层的培训家长。
1.幼儿园和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学生家长以学校为集中地培训, 因为现在我县经过学校撤并以后, 一至五年级的学生一般都是一个村委会的, 家长到学校的距离也不太远, 幼儿家长多数也是就近入学的较多, 这样便于集中。组织起来不太困难。
2.六年级至初中学生的家长培训主要以村委会为集中地, 由所辖乡镇妇联和村委会共同组织培训, 这样既充分体现基层党组织对义务教育的监督与管理, 也能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这样举办的效果也非常好。这就需要乡镇妇联做好学校和村委会之间的沟通联系工作, 包括时间的安排, 讲课内容和讲课教师的确定, 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2004年我在原来的徐营镇妇联的时候, 斗华村委会初中一年级有17名学生辍学, 镇妇联与徐营中学及时的到村委会召开六年级至初三年级的学生家长培训, 在村委会领导的监督下, 很多家长都很快的把学生送到学校, 到如今为止, 斗华村委会是附近几个村委会当中入学率最高、辍学率最低的。像这样的培训龙川镇妇联在县妇联的大力支持下, 先后在平山村委会、大谷堆村委会、车子塘村委会都举办过, 效果非常好, 也很受家长的欢迎。
3.高中学生的家长培训也必须是学校和村委会共同配合完成。让家长到学校培训的主要目的, 其中之一就是让大部分的农村学生家长亲自到学校了解自己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 改变以往的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 在物质上尽其所能的为孩子提供保证。这个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都因为经济的窘困而严重影响学习, 有的甚至于走极端。这不仅仅影响孩子的学习, 也会让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埋下心理疾病的种子。现如今的高中生, 就是我县未来经济社会建设的栋梁, 为他们创造优良的学校教育环境、提供身心健康发展家庭教育氛围是我们每个家长和社会各部门的共同职责。
二、合理安排家长培训的时间和内容
家长培训的内容很多, 但是其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 以及每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家长培训的主要内容, 因为现在的很多的家长, 在思想观念上总是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 跟家长无关, 总把自己文化低, 水平低作为托辞, 把孩子的教育简单的理解为说教。有点家长虽然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但是方法简单粗暴, 观念落后。
1.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 幼儿园的家长在幼儿入学前就必须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以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大纲为主, 让家长对幼儿将来的学习生活环境有所了解, 并尽可能在幼儿的学习期间配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特别是必须系统的学习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 针对自己的孩子个性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
2.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平稳阶段, 这个阶段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 是一个直角转型的过度, 帮助孩子顺利的适应新环境, 父母应肩负起主要职责, 所以一年级的家长培训必须在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学期就进行, 最好的时间是安排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 主要内容是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家长应该怎样与学校配合等。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家长培训也是一样的, 至少每个学期两次, 每次尽量安排一个大的专题, 然后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家长与科任老师交流, 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让老师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家长具体的指导。至于六年级的学生家长培训, 学校应该作为重点, 而不是认为学生都要离开学校了, 只要抓好成绩就可以了。教育永远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六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经进入青春初期, 一些青春期的特征慢慢的展现出来, 这个时候让家长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孩子能顺利走过中学阶段的重要保证。
3.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家长培训就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具体决定, 因为前面提到的, 这个阶段的学生家长培训必须是妇联、村委会和学校共同配合完成, 这样做主要是解决了山区家长的交通出行问题, 也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监督作用, 还可以让农村的家长们互相监督, 督促孩子完成初级义务教育, 尽可能的升入高一级学校。如果是在村委会组织培训, 就不可能是针对哪个年级了, 而是以本村委会的在校中学生家长为主, 主要培训内容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家长对住校的孩子应该怎样关心引导等, 让家长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改变家长以往一些陈旧的不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物质给养, 保证孩子能顺利的完成初中、高中的教育。学校方面的培训以专题讲座和班级交流为主, 让每个家长都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和群体中是什么情况, 也让老师具体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 在平时能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指导帮助。
三、建章立制, 加强监督
家长培训, 这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就已经制度化和商业化了, 比如全球儿童教育专家、美国执业心理学博士托马斯·戈登, 就因为创办了P.E.T父母效能训练教育机构, 分别在1997、1998和199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而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风靡全球, 云南的慧致教育机构获得美国GIT戈登国际训练机构授权, 成为P.E.T在云南昆明地区的唯一项目代理机构。我县的家长培训工作在县妇联以及各部门的支持协助下, 工作虽然做得很好, 但是跟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 跟孩子的健康成长需求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家长的思想观念也参差不齐。因此,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妇儿工委应该履行政职责, 加强行政监督, 把家长学校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 并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 规范家长学校的管理, 真正把家长培训工作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 把我县的家长培训工作办出特色, 办出实效, 做到真正的为民服务, 为民解难。
摘要: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认知水平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学校、妇联、村委会、家庭的协调配合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长培训,创新
创新培训内容 篇2
1.《如何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培训(2013.2.20.)
2.《有效课堂—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学习培训(2013.2.22.)3.魏书生《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学习培训(2013.4.1.)
4.《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学习培训(2013.6.3.)
5.《骨干班主任培训》学习培训(2013.6.5.)
6.《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学习培训(2013.6.17.)
注:
1.“形式”一栏,参加过县级以上培训的就填县级以上的培训内容;没有参加过县级以上培训的就填“校本培训”内容。
2.“结业成绩”一栏可填“优”或“良”。
完善培训内容促进员工职业发展 篇3
一、员工培训的价值
培训在人力资源发展中非常重要, 但很多企业在员工培训容易面临的三大挑战:即如何提供终生学习、提供有效率的学习、提供有效果的学习。从培训的重要性来看, 培训可直接改善员工胜任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而员工能力的提升也会激发员工从事更高层次工作的潜能。员工参加培训能提高其自我效能, 提高胜任工作的信心, 使员工乐于接受工作并且做的更好。培训也可以解决企业的问题, 并提升员工的技能, 可以改变企业的文化, 整合企业的策略和目标, 达成企业策略目标和维持竞争优势。通过员工的教育培训来提升人力素质, 将成为企业致胜的重要关键。具有优秀的人力资源就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保障, 因而员工培训业已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与运用最重要的课题。
企业培训事先应有妥善的需求调查, 实施过程中应有良好的控制与执行, 事后也应有良好的评估与反馈系统。培训者应该在某些培训功能上, 主动调查培训需求, 说服其他部门注重人力资源规划在未来的重要性, 协助其他部门能借助培训活动而学习新技术、新态度等, 使员工的能力与需求能够配合, 确保员工能提供良好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培训活动的事前推广、筹备与事后的追踪等均应予以科学执行, 通过各种策略和方法使企业成员了解培训是一个提升自己和企业的良好机会。
二、实施信息化员工培训模式
企业在21世纪所面临的环境是高度竞争、高度变动与高度复杂性的不确定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 人力资源部门也逐渐的从专业伙伴转型为战略伙伴。因此,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更明确的指出人力资源活动最终能对企业带来贡献。人力资源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以企业策略需求的考虑规划培训方案, 以及评估员工培训的效率与效益是否符合企业所需。互联网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营运模式, 如:更便利的交易机制、更快速的沟通方式、更实时的信息、生产成本的降低、营运效率的提升, 此外也为企业内部的教育培训提供全新的学习方法, 即所谓的“数字学习”。对于企业来说, 数字学习包含通过网络环境的方式来实施员工的教育培训, 称为“网络化培训”。其具有降低成本、强化企业反应能力、内容具一致性、全年无休、不受空间的限制等好处。
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建立起网络大学体系, 为了更好的服务网络大学教育, 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采取如下对策。一是进一步丰富网络大学培训资源, 加快网络大学建设, 国网人资部牵头组织、总部各部门密切配合, 各有关网省公司、直属单位具体实施, 开发并执行相关的网络课件, 从而为网络大学项目以强有力的支持。二是创造支持员工学习的环境。组织特性对于网络化培训成效的影响程度很高, 对于有意导入网络化培训的企业来说, 若能先行在企业内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型组织特性, 将有助于导入网络化培训的成效。应用适当的课程呈现方式, 若能选择适当的呈现方式来制作成网络化培训教材, 将有助提升网络化培训的成效, 因而建议电力企业先以实验的方式来审视所选的网络化培训内容与其呈现方式是否合宜后, 再导入网络化培训, 这将有助于提出学习效益。三是增加部门主管们对于网络化学习的支持。部门主管支持有助于提升网络化培训成效的质量, 在员工学习期间, 主动关心学习进度, 并在员工结束学习课程后, 鼓励员工应用所学, 都将能提升员工的学习成效。四是建立组织特性、适当的课程呈现方式和部门主管支持之间的良性循环。网络化培训虽然是有效的培训工具, 但对于一个致力推动组织学习的企业来说, 并不能只光靠学习的工具, 必须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 建立起一个充分支持员工学习的环境, 这样网络化培训这个工具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三、培训活动应统筹利用资源
1.资源应用及其约束。目前, 电力企业的培训资源包括教室、师资、实训基地、经费、网络学习平台等。这些资源的统筹使用才能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而在厉行节俭的社会政策下, 电力企业更应当对于资源进行系统安排, 确保资源使用不出现很严重的浪费。鉴于企业拥有的资源有限, 在考虑各项优先次序上常将培训发展费用予以剔除削减。因此在有限资源下, 经费的运用、多元目标的达成、企业政策与培训策略、作业的一致性等就更显得重要了。
2.培训资源合理应用的策略性思考。培训策略与作业若背离, 企业的政策即使从培训活动本身来看极为成功, 但从整体、长期而言仍属于不适当的活动。在企业政策的指引下, 培训策略与活动应针对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的各种因素如政治、社会、教育、工会、科技、环保等因素加以观察、评估, 并就企业本身与员工即将面临或已经面临的问题, 对员工的处理能力是否具备作评估, 从而适时提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发展的策略与方案, 使企业在动荡的环境中具有生存的条件。培训发展策略方案要有营销观念, 针对需求而拟定, 并且不可省略, 重视培训发展费用是投资性的支出。因为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值得投资也必定会有回收, 因此以员工导向、成本收益的观念来进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发展活动, 较能满足企业与员工个人的需求。
3.培训资源合理应用的制度保障。企业培训发展方案以长期性、动态性的观点来看, 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培训发展均为工作之外的培训活动。工作中直接主管、同事的教导与交流, 甚至高层主管所传承的学习文化, 也是重要的培训发展活动。同时, 借助团体活动, 如提议制度、科技展览、社科讲座等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管理者也有责任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并运用正面增强的效果, 促进企业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 使企业培训发展成本最低、效益最大, 进而提升员工生活质量与企业竞争力。
四、结语
职业礼仪培训培训内容(模版) 篇4
身体向下弯曲成30度角,头颈背一条线,目光落于体前1米处。用于迎送客人,自我介绍或交换名片时。
开门
向外开的,先敲门,把住门把手,请客人先进。向内开的,自己先进屋,侧身把住门,请客人进。
电 梯
电梯内有人,按住“开”按钮,请客人先上先下。无人时,自己先进按住“开”的按钮,请客人进,下时请客人先下。
上下楼梯
上楼梯时,尊者客人在前,主人在后。下楼梯时,尊者客人在后,主人在前。
奉 茶
要及时,开水宜在70度左右,7分满。
握 手
五到――身到、笑到、手到、眼到、问候到;握手时间3-5秒为宜,力度适中。遵循贵宾先、长者先、主人先、女士先的顺序。
介绍礼仪
介绍他人时,掌心向上,手背向下,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张开,手腕与前臂成一直线,以轴关节为轴,整个手臂略弯曲,手掌基本上抬至肩的高度,并指向被介绍的一方,面带微笑,目视被介绍的一方,同时兼顾客人。介绍自己时,右手五指伸直并拢,用手掌按自己的左胸。介绍时,应目视对方或大家,表情要亲切坦然。注意不要用大拇指指着自己,也不要用食指指点别人。
名片礼仪
两大拇指按名片上两角,两手掌托住名片,字正向对方,身体微倾向对方,并简单寒暄“多多关照”。
同行礼节
两人行,右为尊,三人同行中为尊,四人不能并排走 保持距离
适当的距离感可以营造一种更宽容、和谐的氛围,范因民族、地域、文化、身份、关系等因素会右所区别。通常认为:
1、2米-
1、6米为社交距离;0、5米-
1、2米为私人距离;小于0、5米为亲密距离;大于3、6米为公共距离。
鼓掌礼仪
鼓掌含有欢迎、赞许、祝贺、感谢、鼓励等语意。鼓掌时应用右手手掌拍击左手手掌心,不可用指尖轻拍左掌心。
送 客
主动为客人开门 发言人礼仪
会议发言有正式发言和自由发言两种,前者一般是领导报告,后者一般是讨论发言。正式发言者,应衣冠整齐,走上主席台应步态自然,刚劲有力,体现一种成竹在胸、自信自强的风度与气质。发言时应口齿清晰,讲究逻辑,简明扼要。如果是书面发言,要时常抬头扫视一下会场,不能低头读稿。旁若无人。发言完毕,应对听众的倾听表示谢意。
自由发言则较随意,应要注意,发言应讲究顺序和秩序,不能争抢发言;发言应简短,观点应明确;与他人有分歧,应以理服人,态度平和,听从主持人的指挥,不能只顾自己。如果有会议参加者对发言人提问,应礼貌作答,对不能回答的问题,应机智而礼貌地说明理由,对提问人的批评和意见应认真听取,即使提问者的批评是错误的,也不应失态。
参加者礼仪
会议参加者应衣着整洁,仪表大方,准时入场,进出有序,依会议安排落座,开会时应认真听讲,不要私下小声说话或交头接耳,发言人发言结束时,应鼓掌致意,中途退场应轻手轻脚,不影响他人。
主持人礼仪
各种会议的主持人,一般由具有一定职位的人来担任,其礼仪表现对会议能否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
1.主持人应衣着整洁,大方庄重,精神饱满,切忌不修边幅,邋里邋遢。2.走上主席台应步伐稳健有力,行走的速度因会议的性质而定,对快、热烈的会议步频应较慢。
3.入席后,如果是站立主持,应双腿并拢,腰背挺直。持稿时,右手持稿的底中部,左手五指并拢自然下垂。双手持稿时,应与胸齐高。坐姿主持时,应身体挺直,双臂前伸。两手轻按于桌沿,主持过程中,切忌出现搔头、揉眼、拦腿等不雅动作。
4.主持人言谈应口齿清楚,思维敏捷,简明扼要。
5.主持人应根据会议性质调节会议气氛,或庄重,或幽默,或沉稳,或活泼。6.主持人对会场上的熟人不能打招呼,更不能寒暄闲谈,会议开始前,可点头、微笑致意。
接听电话前
⑴、准备笔和纸:如果大家没有准备好笔和纸,那么当对方需要留言时,就不得不要求对方稍等一下,让宾客在等待,这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在接听电话前。要准备好笔和纸。
⑵、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动作:不要让对方感觉到你在处理一些与电话无关的事情,对方会感到你在分心,这也是不礼貌的表现。
⑶、使用正确的姿势:如果你姿势不正确,不小心电话从你手中滑下来,或掉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音,也会令对方感到不满意。
⑷、带着微笑迅速接起电话:让对方也能在电话中感受到你的热情。接听电话
⑴、三声之内接起电话:这是星级酒店接听电话的硬性要求。此外,接听电话还要注意:
①、注意接听电话的语调,让对方感觉到你是非常乐意帮助他的,在你的声音当中能听出你是在微笑;
②、注意语调的速度;③、注意接听电话的措辞,绝对不能用任何不礼貌的语言方式来使对方感到不受欢迎 ④、注意双方接听电话的环境;
⑤、注意当电话线路发生故障时,必须向对方确认原因; ⑥、注意打电话双方的态度。
⑦、当听到对方的谈话很长时,也必须有所反映,如使用“是的、好的”等来表示你在听。
⑵、主动问候,报部门介绍自己;
⑶、如果想知道对方是谁,不要唐突的问“你是谁”,可以说“请问您哪位”或者可以礼貌的问,“对不起,可以知道应如何称呼您吗?”;
⑷、须搁置电话时或让宾客等待时;应给予说明,并致歉。每过20秒留意一下对方,向对方了解是否愿意等下去。
⑸、转接电话要迅速:每一位员工都必须学会自行解决电话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再转接正确的分机上,并要让对方知道电话是转给谁的。
⑹、对方需要帮助,大家要尽力而为:作为酒店的员工应尽力去帮助宾客,对于每一个电话都能做到以下事情①、问候 ②、道歉 ③、留言 ④、转告 ⑤、马上帮忙 ⑥、转接电话⑦、直接回答(解决问题)⑧、回电话
⑺、感谢对方来电,并礼貌地结束电话:在电话结束时,应用积极的态度,同时要使用对方的名字来感谢对方。
⑻、要经常称呼对方的名字,这样表示对对方尊重 培训背景 中国餐饮业中特别是酒店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面对越烈越多的酒店拔地而起,酒店业的最高决策层也越来越重视未来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总体说来,酒店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客户服务的竞争。酒店业是典型的服务行业,酒店礼仪培训对广大酒店业从业人员以及即将走上服务岗位的新员工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是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而更好地树立个人和酒店的形象。培训目的
培训使员工形象、个人举止、对客服务技巧方面达到标准化要求,以符合酒店的整体形象及标准,使酒店员工了解服务礼仪的重要性。
有效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心态,运用良好的客服关系使客人感到宾至如归,适当地满足客人的需要及处理投诉,建立团队精神和增强自豪感。满足客人的期望值,为酒店树立更优质的形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培训对象
酒店服务业从业人员 培训收益
掌握酒店管理实务;
全面了解酒店客房管理要求及难点; 提高酒店服务者综合素养与服务技巧; 提升服务者的专业形象;
正确理解服务内涵并能主动的承担服务责任,体现服务专业性。作人员仪容仪表及接待仪态
银行工作人员仪态修养(互动训练课程)银行职业仪容仪表与精神面貌 银行服务态度表情规范要求 银行客服电话礼仪
银行接待礼仪中的细节
语言表达与普通话训练——工作语言的严格与严谨 处理投诉——妥善处理可以促进关系 团队建设之团队沟通与协作 银行客服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 银行工作中的优质服务
银行管理人员营业网点客服礼仪管理
创新培训内容 篇5
1"90"后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90"后农民工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 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1]他们的基本特征为:
(1) 初次务工年龄趋小。
一项调查显示, 在珠三角, 传统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 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 "80"后平均为18岁, "90"后平均只有16岁。[2]
(2) 近80%的人未婚。
据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的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左右。"90"后的比例肯定更低。这意味着, 这一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
(3) 岗位层次低工资少。
大多数"90"后农民工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便选择进城务工, 他们劳动技能掌握较少和个人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价格低廉的低端行业的底层岗位工作, 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工资收入不高。
(4) 经常换工作。
工资低及优于父辈的成长条件成为了"90"后农民工换工作的主要原因。他们不愿吃苦耐劳, 稍有点不顺心不如意, 就炒老板鱿鱼。
(5) 劳动权益保障严重不足。
大部分"90"后农民工没有享受保险、劳保补贴等。欠薪时有发生, 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高, 工作时间长, 工作环境及住宿条件差等, 这些劳动权益受损问题屡有发生。
2城市岗位对"90"后农民工的需求:
(一) 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就业。
农民工群体工作的行业分布, 主要在建筑、纺织服装、电子机械制造和住宿餐饮服务四个行业, 所占比重分别为19.1%、17.0%、17.5%和13.9%, 合计比重达到67.5%, 交通运输业5.0%, 家政服务2.4%, 环境卫生3.0%, 个体户是8.9%。[3]这些行业对员工要求不高, 数量需求大, 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二) 在基础边缘性职业工作。
从所在工作单位的性质来看, 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是农民工主要的就业领域。在私营企业工作的占50.5%, 在个体工商户的占12.9%, 在国有企业的占3.0%, 在集体企业的占5.2%, 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占1.8%, 在外资企业的占6.9%, 在股份制企业的占5.6%, 自谋职业的占8.0%。
从职业性质来看, 农民工只能寻找那些稳定性较差、工资水平较低、劳动强度大、社会保障缺失、城市居民看不上的边缘性的职业来工作。这些职业基本上有着脏、累、苦、险的特点。
(三) 在要求不高的岗位工作。
(1) 文化水平、学历水平要求不高。90%以上的企业只要求农民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占30%。
(2) 对职业技能要求不高。67%以上的岗位不要任何技能证书, 只要熟练就行。30%的技术岗位只要求具有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可优先。
3"90"后农民工培训内容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90后"农民工的工作正处于从"靠体力"到"凭技术"转变, 他们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也正在从"求生存"转变为"求发展"。[5]针对"90"后农民工的普遍特点, 结合城市岗位工作的要求, "90"后农民工在培训内容上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一) 职业素养的提升。
职业素养包含职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素养等。这些依然是"90"后农民工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培训内容。
(1) 职业技能的培训。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产业升级转型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的背景下, 普通体力劳动者如果不转化为技术型劳动力, 这些都对"90"后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 那些按需施教、学用结合、订单式、模块化的技能培训, 在今后会有广阔的空间。
(2) 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90"后农民工大多刚迈出中学校门, 他们带着对社会上成功人士的羡慕和崇拜, 期盼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美好的梦想。但是, 他们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思想尚未稳定、身份认同尚不清晰。因此专业化的职业生涯培训指导, 对他们而言是久旱后的甘霖, 将影响他们成长的轨迹。
(3) 职业道德的培训。"90"后农民工因未成家、无家庭负担、工作耐受性低等因素影响, 在工作岗位上容易产生过客心理, 工作上一旦有不顺心的事发生, 立即就卷铺盖走人。这种对企业无忠诚度、对岗位工作不负责任的行为, 使许多用工单位对"90"后农民工整体评价不高, 因此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是必要的。
(二) 综合素质的培养。
综合素质的培训内容包含文化知识、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处理等。
(1) 文化知识培训的需求。"90"后农民工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薄弱, 加之外出务工年龄较小, 大部分人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比较低, 对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十分不利。非常有必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培训。
(2) 心理健康教育。"90"后农民工正处在交友、恋爱、结婚的黄金期。同时, 他们刚走出校门, 仍处于"半成人"阶段, 对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需求更强。由于上班时间长、接触面较窄、就业行业农民工男女比例失调, 这就使他们普遍面临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人选、想倾诉没对象的困境。再加上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 以及社会人文关怀的欠缺, 婚恋和情感成为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因此, 对"90"后农民工而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培训内容。
(3) 人际关系处理的培训。"90"后农民工这一代人, 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进城打工, 不愿受委屈和不公平对待, 在企业, 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他们年纪轻, 好冲动, 并缺少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和素养。人际关系矛盾成为他们头疼的问题之一。人际关系处理技巧的培训是广受他们欢迎的课程。
(三) 政治观念法制意识的教育
(1) 政治观念的引导。面对国内屡见不鲜的腐败、不公等现象, 以及国际上复杂的政治经济斗争, "90"后农民工因为缺乏基本的立场和有深度的辨别能力, 很容易受一些观点的影响, 将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转化为对社会、政府、阶层的抱怨和愤恨, 造成社会动荡。必须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与社会阶层问题等。
(2) 法制意识的教育。上世纪80年代, 传统农民工外出就业的目的相对单纯--挣钱, 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也相对较低。而对于"90"后农民工而言, 他们对劳动权益的诉求增长。他们就业选择不仅看重工资水平, 更看重福利待遇、工厂环境、企业声望及发展机会等。他们比上一代有更强的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 对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教育和发展权、政治参与权、话语表达权, 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权等方面, 都比父辈有更高的期待, 维权态度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劳动权益主观诉求和维权意识的增强, 顺理成章的产生了相关法制权益的培训需求。
总之, "90"后农民工的培训, 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的生存发展, 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而培训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更是直接关联着培训的质量, 不能马虎对待。
摘要:"90"后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的过程中, 受到的培训对于他们胜任岗位工作、融入城市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什么内容的培训才是他们所需要的呢?本文认为, 这要从90后农民工本身需要及城市岗位需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90"后农民工,培训内容,需求分析
参考文献
[1]韩长赋.关于"90后"农民工[J].新华文摘, 2010, (08) :21-22.
[2]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 2010-06-21 (01) .
创新培训内容 篇6
一、针对培训任务繁杂多样的现状, 在教学内容统筹上下功夫
军队院校调整改革后, 任职培训任务不断增加, 在培训类别、班次、规模上都有突破性发展。培训对象来源不一、任务周期不一、培训目标不一, 培训要求不一, 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繁杂多样的局面使教学管理与教学实施具有一定难度, 尤其具体承担教学任务的教研室, 存在着被培训任务“牵着鼻子转”的客观事实, 由于教员平时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任务繁重, 难以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来研究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 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地疲于应付上课, 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深入研究、系统统筹, 往往是授课教员自己熟悉什么讲什么, 对于培训人员希望掌握的内容常常因为缺少深入研究往往蜻蜓点水, 使得培训效果难以满足参训人员的愿望。为有效应对培训任务繁杂多样的现状, 在教学内容统筹上下功夫迫在眉睫, 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了解参训人员需求, 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将目前承训任务分类, 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参训单位沟通, 掌握参训人员知识结构, 明确培训需求, 共同规划参训人员的成长途径, 根据培训目标, 更加精确地统筹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二) 区分培训任务层次, 统筹设计课程模块
根据培训层次的差别, 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积木式设计, 适当增加课程数目, 让学生根据岗位需求和自身兴趣有所选择, 重点开展小班研讨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 构建必修与自修有机结合, 专题讲座和导师指导相互补充的课程体系。结合精品课程建设、视频公开课建设、多媒体教材建设, 集系室力量打造精品教学专题, 形成某一领域的精品专题讲座。
(三) 发挥教员主导作用, 以课程群统筹教学内容建设
由于教学层次不同, 教学内容必须精确调整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以教学内容相关性为依据, 构建课程群, 由课程群负责人召集各课程建设负责人和主讲教员, 统筹各课程建设, 避免不同课程间的内容交叉重复, 实现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相互支撑。
二、针对教学内容特色不特的现状, 在加强针对性上下功夫
由于长期从事学历教育, 在培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任职教育学历化的倾向。从现阶段教学实际来看, 一些教员仍然用学历性教育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来实施任职教育, 教学内容特色不够鲜明, 突出体现在教学内容陈旧, 与部队实际需要结合不够, 难以引起受训对象的共鸣, 对学员提出的任职岗位上遇到的问题, 不能进行透彻的分析, 研讨交流难以有效开展, 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 出现了讲的内容学员不愿听, 学员想听的又讲不了的现象, 特别是随着部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 这一问题就显得愈加突出。针对培训对象的差别, 亟待构建特色鲜明、梯次递进的教学内容体系。
(一) 针对高级轮训层次主要突出“精”, 着重培养学员解决“怎么办”的能力
教学内容上注重探讨新技术在武器装备中运用对作战形式、作战保障等产生的影响, 分析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及趋势等, 加大培训内容前瞻性, 提升培训内容层次。主要从拓展视野入手, 提高指挥者决策时理性思考的理论基础, 不过分追求理论的系统性。
(二) 针对中级轮训层次主要突出“专”, 着重培养学员解决“为什么”的能力
教学内容上强调贴近装备技术现状, 以学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牵引, 寻找理论和技术支撑, 实现“实践—理论—实践”的培训。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系统性, 着眼提高学员解决装备作战使用中技术难题的能力。
(三) 针对初级轮训层次主要突出“新”, 着重培养学员解决“是什么”的能力
教学内容侧重新型号武器、新技术基本原理, 以提高学员的理论基础为落脚点, 尽可能扩大学员的认知范围, 强化培训内容宏观性, 充实培训内容领域。重点增补知识, 提升学员在实装训练和作战中的快速适应及反应能力。
三、针对教学内容滞后部队的现状, 在内容更新上下功夫
武器装备批次多、状态更新快, 是部队武器装备发展的“新常态”, 军校教员跟踪武器装备发展落后于相关部队的现状客观存在。相关教员对武器装备性能了解不够, 对装备发展前沿跟踪不够, 对部队组训模式、作战流程不清楚, 造成教学内容与武器装备及部队实际脱节,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学校任职教育声誉。因此, 针对教学内容滞后部队的现状, 亟待在内容更新上下功夫。
(一) 进一步加强与工业部门联系协作
学校机关可根据培训任务需求, 通过请示上级协助、本级努力沟通等多种方法手段, 与相关工业部门取得联系, 在不违背安全保密工作相关法规政策的前提下, 主动作为, 咨询求助, 尽可能地获取所需技术资料。在邀请工业部门相关专家参与任职教学时, 也可邀请他们参与培训教材的编写, 及时梳理归纳其设计理念, 实现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解决教学内容前瞻性问题。
(二) 进一步强化与基层部队沟通合作
一方面, 在培训过程中制定激励政策, 调动参训学员积极性, 让他们参与到每期教材 (讲义) 的更新和编写中, 通过开展学员上讲台活动, 使其主动参与任职教育活动。另一方面, 形成联合部队共同建设课程和编写讲义的长期合作机制, 在教育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等方面, 征求部队及参训人员的意见, 集思广益, 根据培训对象需求动态配置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及时优化教学内容, 最大程度规避因个人知识结构限制而出现的教学内容片面性、局限性等问题。
(三) 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
军队院校在各专业方向都承担了各层次科研项目, 有些项目与作战部队装备使用结合紧密, 有的项目立足前沿解决部队作战运用难题, 有些项目推广应用效果明显, 但科研成果直接向任职教学转化不够, 教学内容更新的支撑不够。通过加强政策引导, 鼓励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 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任职教育, 可有效加强教学内容更新的时效性, 提升教学效果。
任职教育的目的是提供受教育者任职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帮助其尽快适应岗位需求, 这就要求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随着装备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随着培训人员的不同而动态调整, 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培训需求。只有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统筹、加强特色专题建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才能提高任职培训的质量。
摘要:任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 指军人为适应岗位任职需求, 对必需的军事知识与技能进行多层次、分阶段的教育, 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指挥、领导与管理的能力。任职教育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与学历教育相比, 存在显著差别:学历教育教学内容侧重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教学内容相对长期稳定不变;任职教育教学内容紧贴部队岗位和武器装备实际, 重视前沿性和发展性, 教学内容随作战理念和装备实际经常更新。本文主要针对任职教育的现状, 分析了如何完善教学内容。
对师资培训内容的三点思考 篇7
一、贴近一线教师的理论培训
就部分理论培训来讲, 培训单位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开展理论讲座, 但现场的情况往往是台上口若悬河, 台下窃窃私语。究其原因, 这些专家、学者所讲的并不是基层体育教师所需要的, 所讲内容不能应用于一线教学中。如, 新课程培训时, 笔者带着一种想了解新课改后将如何上好体育课的心态去参加培训, 但往往刚涉及到想要了解的内容就没有了下文。在此, 结合自己多年参加培训的感受, 笔者认为, 中小学的培训应是低起点、贴近基层;同时, 理论性的培训课时安排宜短不宜长, 理念应深入浅出, 易引起一线教师的共鸣;案例要切合中小学教学实际、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且能够给予一线教师参考、借鉴, 使培训真正的达到一定的效果。
如, 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如何合理地组织和开展学校课外活动?如何对待课堂中的“后进生”?出现安全事故体育教师应该怎么做, 所担负的主要责任是什么?参加训练的学生应如何补充营养?体育教师应享受的权利有哪些, 该如何争取这些权利?这些都是目前体育教师比较困惑的, 也是培训需要并且能够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培训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运动参与。而且, 能够让学生认真地参与、乐于参与的课, 才算是成功的体育课。笔者认为, 要想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难发现, 现在的体育课上, 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动动嘴、吹吹哨, 甚至就是纸上谈兵, 缺少动作示范。如, 一位教师上篮球课, 集合队伍并点名后, 教师没有进行动作示范, 而是直接安排学生进行比赛, 并强调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篮球各项技能。笔者认为, 这是教师对自身的专业技能不够自信、缺少底气, 这样的体育课堂不可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技能。因此, 笔者认为, 在体育学科培训中, 应多安排教师的技能培训, 如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篮球、排球、武术、舞蹈类的培训项目;并配合相应的理论讲解, 让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同时, 也可穿插一些裁判法知识。此外, 针对体育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应与课件制作相结合, 因为制作课件也是体育教师所缺乏的技能, 考核方式可以是针对共同的题材制作一份体育理论课件, 这样可以加深印象, 并做到学有所用。
三、田径技能与训练方法的培训
创新培训内容 篇8
开展教师远程培训, 具体实施时可以分八步走:
第一步:制定培训计划。
在培训开始前, 教育行政部门及教师培训机构相关人员应该从加强当地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长远角度出发, 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以避免培训的盲目性。
一个完整的远程培训计划应该涵盖培训目标、对象、类型、时间、课程、措施等几个要点。培训目标即通过远程培训所应达到的预期目的。确定培训对象时应适当考虑学员学段、学科的分布情况。培训类型包括学科培训、专项培训、骨干研修和岗位培训等。确定培训类型后要根据学员需要在平台资源中选定课程、课时, 确定培训的时段范围。为了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和培训的质量, 计划中还要体现出有效的培训措施。
第二步:组织报名编班。
编定虚拟班级, 一般是根据学科编定, 还可以考虑学员分布的地域、年龄、志趣等, 在人数上要考虑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益。原则上每50人一个班, 最少不得少于30人, 最多不得多于60人。大班可以分解成学习小组, 人数少的班级可以通过远程中心寻求与其他学校或者其他远程中心合作。
第三步:选聘工作人员。
远程培训强调学习的自主性, 但是这并不等于不要引导和指导,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 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和指导非常有必要。因此, 培训开始前要配备教务管理人员、班主任和辅导教师。人员配备的数量可根据学习人数和班额大小来定。省远程培训指导中心制定了班主任、辅导教师职责及选聘标准, 操作时可参照网上公布的标准执行。
第四步:进行培训动员。
首先, 应阐明学习意义, 提高思想认识, 使学员了解远程培训的特点及其规律。其次, 组织学员学习评价标准, 结合网上公布的合格学员、优秀学员的评价标准提出学习要求。第三, 指导并督促学员学习操作手册、用户指南, 上网进行操作实践。
第五步:培训过程管理。
第一、要落实四个环节。1.资源学习。班主任与辅导教师要指导督促学员观看视频资源、阅读文本资料。2.完成作业。班主任与辅导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并督促学员认真完成作业, 批改学员作业后应结合课堂笔记等情况对其作出定量与定性评价, 并及时推荐优秀作业进行展示。3.讨论交流。要组织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即时通讯工具以及论坛等形式参与在线研讨活动, 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小结后提交至培训平台, 使学员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回应与反馈。4.撰写博文。辅导教师要带头在远程培训平台上的"教师博客"栏目中建立自己的博客, 并倡导学员在培训期间撰写与学习主题或者培训工作相关的日志。教师博客使教育叙事突破了个人生活圈, 促进了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博客, 教师和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叙事研究, 与大家共享研究成果。
第二、要加强培训管理。1.掌握信息。辅导教师对于学员上网学习的时间, 发帖数量, 作业数量、质量, 文章数量、质量等情况应密切关注, 随时了解。2.及时反馈。辅导教师应及时将学习情况反馈给学员、班主任和学员所在单位。3.多管齐下。采取培训机构、学员单位同时监管, 课程专家、辅导教师、班主任、教务管理员多层指导, 班级学员互为督促的方式加强过程管理, 使远程培训不流于形式。
第六步:进行学习评价。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部分, 同时要关注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依据网上学习时间、发帖数量和质量、作业完成情况、撰写博文数等平台自动记录的数据获得, 辅导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与分析。终结性评价主要依据离线考试和在线考试的情况获得。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动态评价体系, 它是在充分尊重学员前提下进行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 是重发展而非重功利的评价, 是整体目标指向性评价。
第七步:完成结业工作。
学习结束后, 培训单位要着手办理学员结业手续。1.按照要求填写《学员结业登记表》, 学习结束一个星期内报省远程中心。2.按照规定名额和标准评选优秀学员和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教师。3.举行结业仪式, 进行总结和表彰。4.组织不合格学员进行补修。
第八步:拓展延伸, 终身学习。
创新培训内容 篇9
1 职业道德教育
在实习生走入临床实习前,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仁爱、奉献之心,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课程组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综合强化培训之中,首先,要提高实习生心理素质,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始终理解患者,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并用乐观的精神去影响患者。注重换位思考,尊重和理解患者是医患能否沟通的关键,医务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己和患者是平等的,要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在细节上多多体谅关心患者。实践证明,相当一部分医患矛盾的发生是由于言语上的误解和态度上的欠妥引起的[3]。同时在综合强化培训职业道德教育中,要加强组织纪律教育,严格要求学生的言行举止、礼仪形象,包括衣着、姿态、说话的语气等,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场所,作为一名准医务工作者,也要自觉维护医院的形象,并自觉积极参加医院的各种活动[4]。在工作时间要穿好工作服,不能穿拖鞋、涂指甲、穿短裤等等[5]。进行组织纪律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其次,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圣洁之地,行业作风又是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在培训中要引导学生洁身自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工作责任感。最后,在综合强化培训期间要组织实习生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如《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做到遵法守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影像学检查技术基本技能培训
学生进入实习医院后,首先要接触各种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基本操作技能是否熟练、规范直接关系到临床的诊断,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基本功是否扎实,因此实习前基本技能培训势在必行。基本技能培训主要在平时开放的影像实训中心进行,在集中培训期间,主要以录像示范、带教老师操作示范、综合设计性实训教学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强化,主要内容包括医学影像设备的使用,包括X线机、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T机等;基础项目的强化,包括体位的摆放、机器的调试、影像质量管理等等。
3 心理疏导
学生从单纯的校园环境突然跨入了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身认识和准备不足,一时难以适应临床工作对人员素质的全方位要求,从而表现出紧张、缺乏自信甚至消极情绪等。针对上述一系列心理问题,我们在综合强化培训阶段定期聘请附属医院心理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讲座,比如人际沟通技巧,注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等。同时邀请往届实习生和优秀实习带教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座谈,介绍实习体会和工作经验,提前给学生做好思想疏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状态,正确认识自己,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经过综合强化训练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快实习生角色的转变,为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心理与技术基础。通过构建完整的强化培训方法,真正提高了我校影像技术专业的社会竞争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佳,郑磊,李海侠,等.检验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岗前培训的理论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9(2):177-179.
[2]周峰.医学毕业生岗前教育及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5):95-96.
[3]朱捷,万胜春.实习前岗前教育的几点体会[J].淮海医药,2004,22(3):253-254.
[4]戴正庆,周庆.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模块化岗前培训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2(9):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