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育语文教学

2024-06-15

美学教育语文教学(共12篇)

美学教育语文教学 篇1

我国的语言生动优美、博大精深, 它表情达意的准确与细腻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更是精妙绝伦, 不仅具有典范性, 而且各具特色。有的讲究韵律格式, 表现出一种形式美;有的琅琅上口, 洋溢出一种韵律美;有的浓笔重彩, 描绘出一幅景观美;有的满怀深情, 歌颂撼人的人文美;有的铿锵有力, 掷撞出一股凝重美。

一、赏析词句, 品味语言美

语文学科的审美内容首推语言美, 引导学生学习、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的语言材料, 借鉴前人创造美的经验、美的语言、美的表现手法, 是美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汉语言在发音、构词、造句、修辞、语调、节奏、韵律等方面都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诗词与散文的语言, 更是经过仔细推敲, 反复锤炼的精品。

《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 也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它曲调优美, 节奏欢快, 动人心弦, 发人深思, 激发人们珍惜春光, 奋发有为。在教学中我们应将朗读贯穿全过程, 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通过审美想象, 用声音塑造春天的形象, 传达内心的感受。又如《与朱元思书》虽为骈文, 却绝无堆砌之嫌, 文笔精美, 自然流畅, 是骈体文中的上乘之作。它基本上使用偶体双行的四六句式, 善于铺陈排比, 不仅工巧整齐, 而且声律和谐, 具有一种婉转纡徐的音乐美。这些直觉的语言材料, 以它们特有的极强的感染力, 吸引着学生去阅读、去探索、去感受这些美言美语的无穷魅力, 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情境创设, 感受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美。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表现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 如:《竹林深处人家》是作者追述他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江南竹乡作客的情形。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江南竹乡的秀丽风光、竹林深处人家的生活特色和生活情趣, 对村民的纯朴好客及其对国家所作的贡献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与《春》、《济南的冬天》写某地的某一季节景色不同, 本文主要描写了春季江南竹乡的景物, 突出了竹林深邃、茂密、旺盛的特点, 并借此展现了竹乡人民丰收的喜悦。因此, 本文不是纯景物描写, 而是有情有景, 充满生机。可见这些课文中描写的事物、景观, 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 而且融进了作者的感情, 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但这些事物和现象往往是学生所陌生的、不常亲历的, 如果没有丰富形象的视听资料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 他们便无法领略到这些美, 或者说不能充分领略到这些美, 也就无法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所以在教学这一类课文时, 我们可充分利用幻灯、影视、录音等辅助手段, 让课文中的画面、景象、情感跃然眼前, 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为生动的图象声音, 为学生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情境, 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进而沉浸其中, 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体会、感受大自然的美。

在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去感受和体验。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近, 语文教学必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 语文教学将变得更加开放、创新, 充满活力。因此我们要有大语文教育观, 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使其更富有活力, 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 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育才是符合现代人多元的、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的人性化教育。

三、言行揣摩, 体会形象美

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 调动人们的生活经验, 并依赖人们的艺术修养, 在联想和想象中去感受它的美。学生打开教材, 先看到的不是直接形象, 而是一行行渗透着满含人文之美的文字。

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 他们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智深本是渭州经略府的一个提辖官, 社会身分是下级军官, 实际上却是一无所有, 既没家庭, 又没产业, 无牵无挂。他对社会上的压迫和不平怀有强烈的愤懑, 对各种罪恶势力采取了主动挑战的态度。“禅杖打开危险路, 戒刀杀尽不平人”概括了他性格中的这一特色。他和金氏父女素不相识, 只是因为同情他们的遭遇, 三拳打死了恶霸郑屠, 结果无地容身, 只好出家当和尚。在大相国寺与林冲不过是萍水相逢, 但由于痛恨高太尉对林冲的陷害, 他挺身而出, 要让高太尉吃他“三百禅杖”, 进而大闹野猪林, 粉碎了高太尉的阴谋。为援救被欺凌者, 他不惜与统治者反抗到底, 从不考虑个人得失。“杀人须见血, 救人须救彻”是他行动的信条。鲁智深性格中也有单纯、朴实的一面, 有时甚至表现很卤莽。但下级军官的生活经历又使他具有一定的斗争经验, 在打死郑屠后, 虚晃一枪以为脱身之计, 正是这种斗争经验的表现。我们应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 并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 从而感知人物的心灵。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 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行为, 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从而达到“文道结合”的教育目的。

四、启发想象, 捕捉意境美

朱自清的散文简洁典雅, 具有诗的情韵和诗的意境。中学课文选入的《春》、《荷塘夜色》、《绿》、《背影》等, 堪称“美文”的典范。《荷塘月色》, 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全篇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 而这种朦胧而又隽永的情绪却是透过对月色下的荷塘中和荷塘上的月色的景物描写传达出来的。文中有一段韵味隽永的文字:“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了,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象画在荷叶上……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我们读到这段文字, 凭借语言的中介就会把间接形象具体地显现于自己的脑海:一幅光影相间, 淡雅朦胧, 明暗相宜的月下美景, 并感觉出景物中寓寄着一种至情至深的意境。正是这个特定的景情, 触发了我们的情感, 激起活跃的想象:隐约听到小提琴演奏的美妙旋律, 琴声飘忽不定;也仿佛感觉到月光与荷叶也颤动起来, 但颤动又不十分分明。此时此刻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生发出一种喜悦和满足, 感到一股心灵的震颤。这是对《荷塘月色》进行欣赏阅读所获得的审美享受的粗线描述, 这正是作家的创作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的一例。

所谓“一草一木皆入景, 一事一物总关情”, 作者在艺术性地反映生活的时候, 总会将它与自己的感情熔铸在一起, 这就形成了需要读者自己去意会的“意境”。这些文章寓抽象于形象中, 寓理性于感性中, 浅浅而读是没法读出什么来的, 只有唤起想象, 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视野, 调动起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 才能捕捉到文章所蕴涵的美好的意境, 达到“言有尽而意不尽, 意有尽而情不尽”的更高境界。

美育是指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心理上产生愉悦, 课堂上形成轻松沸腾的氛围, 在强烈的情绪感染和心灵震撼下, 激“愤”发“悱”, 从而顺理成章地将美导入学生的心田的教学活动。美育不仅可直接达到陶冶情感、美化心灵的目的, 而且能间接起到启迪智慧、提升品德的作用, 所以它也是通向智育和德育的一座桥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见, 立足中学语文教材, 在学习课文基础上指导观察方法, 把课文作为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带动性的例子, 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 是广大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也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美学教育语文教学 篇2

现阶段,很多学校对学生创业教育都非常重视,“三创”教育在教育中普遍开展,对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培养给予高度重视。美学概论课程教育人员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转变,明确“三创”教育的重要性,将“三创”教育真正引入到课程教学实践中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良好激发学生的“三创”意识

对美学概论课程教学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教师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给予充分尊重,更多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开展,参照书本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灌输,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式学习状态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创新能力也受到了较多限制。创新文化重点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调动起来,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属于自身鲜明个性的人才。美学概论课程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引导学生养成“三创”意识。在美学概论课程教学课堂上,需要将追求创造、创新,敢于创造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例如教师在对“美的本质”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讲述时,教师不能将自身限制在传统美学教学观念中。美是具有较强开放性的系统,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从理论层面将创新、创造的价值观念通过美学角度对学生进行揭示,使得学生可以认识到人生与美都是不断进行创造的过程,如果人生缺少了创造那么人生就变得不再完美。

现阶段学生就业非常困难的现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就业难度性逐渐提升。提出的观点众多,但是很多人都将主要原因归根于社会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启发学生为什么不能主动的去进行创业,所以美学概论课程教学需要将创新型人才培养,让学生敢于创业作为课程教学目标,这样有利于缓解现阶段紧张的就业压力,培养出更多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在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实践与课外指导紧密联系起来。例如美丽的自然风景对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塑造优秀人格有着积极影响。学生在游览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时,可以开阔自身的眼界,启迪智慧人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景区进行游览,让学生游览后对旅游日记进行撰写,使得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可以取得良好成效,将学生“三创”意识良好激发出来[1]。

二、在美学概论教学实践中进行审美交流,培养学生的“三创”精神

在美学概论教学实践中进行审美交流,具体指的就是通过审美感知与创造的方式,以审美形象为基础媒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作品、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通过审美交流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激发人的创造力。如何在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交流,帮助学生养成“三创”精神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内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以课堂讨论方式分享审美意见。

课堂教学讨论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发扬民主,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思想的重要教学方式。从课堂教学实践层面进行分析,讨论式教学策略可以增强美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审美沟通,培养学生的“三创精神”。例如“时尚文化”是现代学生较为推崇的审美文化,该文化对学生有着很强吸引力。所以在美学概论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时尚文化”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进行质疑和批判,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后,根据时尚本质、特征等众多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尚属于反大众的大众文化,时尚也是只有一小部分特定人群所占据的。学生针对这一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对自己的质疑进行介绍。讨论式教学策略应用,是教师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思想碰撞,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都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分享自身的审美体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是人人都可以创造的,将学生的具有潜能充分开发出来[2]。

(二)课外师生平等交谈,参与审美交流。

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仅仅在课堂进行审美交流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在课外也需要与学生更多的进行交谈,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审美交流。以往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培养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学校教学知识注重对已知领域知识和书本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述。在美学概论课堂教学外,师生可以针对共同感兴趣的美学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教师可以依据现阶段学生非常关注的《老九门》等热播电视剧举办审美评价师生座谈会,由已知领域逐渐向未知领域转变,面向需要探索和创造的领域,将美学概论教学变成超越性的教育课程。还需要注重的是,在课堂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例如学生对文学艺术创作有着较高喜爱程度,在创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与美学相关的问题。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引导学生逐步性解决问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也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三、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学生承担较强学习压力,并且忙碌生活琐事时,对身边那些动听的音乐、美丽的景色经常采取忽略态度。对美的感觉钝化,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也没有得到呈现。审美是一种爱美的教育,人的创造与美的爱好存在着非常紧密联系。所以在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讲述“自然美”、“艺术美”过程中,需要将理论与审美紧密融合起来,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去发现美、欣赏美,在生活中去追求美。在教学中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使得内心受到冲击,情感得到升华,学生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强化。

四、结语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三创”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将“三创”教育引入到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去,赋予美学概论课程教学新的内涵,为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晓英.论美学概论课堂教学的“环形模式”[J].江苏理工学院学.2014(06):10-11

[2]万志海.论“美学概论”教学改革[J].人文论谭.2011(02):45-46

★ 实施创新式家庭教育模式

★ 生物教学论文

★ 生物实验工作总结

★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 县实验小学教育创强工作总结

★ 生物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中职生物教学论文

★ 生物教学论文发表

★ 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朴实:语文教育的美学追求 篇3

在全球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本主义的课程理念正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新的课程改革根据形势的需要,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鲜明人文特征的课程,除了“知”这一所有课程所具有的共性外,其“情”“意”方面的个性特征尤为显著。语文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其完美人格的塑造,理应承担起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责任。而这种责任的落实,如果仅仅体现在理念更新和目标制定上,是不可能真正落在实处的。只有把理念和目标融化成具体的教学策略,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收到实效。而我们在考虑教学策略时,是一如既往地以学科为中心来筹划,还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来筹划,不仅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而且会直接导致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培育出质量不同的人。

中国的语文教育有过许多痛苦的经历。进入新时期,总算迎来了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春天,也曾涌起过语文教育史上空前的教改浪潮,但最终还是在现行考试模式这块高耸的崖壁面前后退。甚至偏激一点说,许多的所谓教改也还是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在转,是属“应考”的改革,并非“树人”的改革。进入21世纪,站在世界性的人才标准面前审视我们的语文教育,我们不得不理性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育围绕的是“文”(文字、文章、作文等等)而非“人”,这就颠倒了本末。属人的教育就要以人为本,一切围绕着人的发展来进行!所以,语文教学策略的基点也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教育永恒的课题。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使个体的人转化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有个性的人的实践活动。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逐渐习得并掌握自身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各种知识、技能与能力,而且还要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价值观念与思想品德。蔡元培先生称前一种教育为“现象世界”的教育,它着眼于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功利性、工具性方面的需求;而称后一种教育为“实体世界”的教育,即“世界观”的教育,它致力于满足人的审美体验、精神发展、人格建构和人生信仰的培植等非功利性方面的需求,而这种教育应是教育的终极追求。

二、 语文教育遵循“美的规律”

教育是人类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具有目的性、工具性和创造实际产品的特点,符合实践的一般本性。

既然教育是人类的一项特殊实践,它就要遵循实践创造的一般规律即“美的规律”。

蒋孔阳先生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直接谈到美的,总共只有两处:一是“劳动创造了美”,二是“人也依照美的规律来塑物体”。蒋孔阳先生分析了蔡仪、朱光潜、李泽厚、朱狄、陈望衡、周来祥等人对“美的规律”的理解,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至少包含下列几层意思:(1) 美的规律是人类劳动的一个基本特点。我们不能离开人类的劳动实践,来抽象孤立地谈美的规律。(2) 美的规律应当符合不同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人的生产是自由的,多种多样的,因而人的生产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3) 美的规律与人类劳动实践的目的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4) 美的规律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美的规律应当是:“人类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客观世界不同事物的规律性,结合人们富有个性特征的目的和愿望,来改造客观世界,不仅引起客观世界外在形态变化,而且能够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把这一本质力量自由地转化为能够令人愉悦和观赏的形象。”“由于人类的劳动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哪里有人与自然(现实)的关系,哪里有劳动,哪里就应当有美的规律。”

任何一种实践,都只有遵循“美的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美的规律”是关于人的劳动实践的一般规律,也是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当人类劳动实践遵循了“美的规律”的时候,实践活动本身和实践产品都是善的目的性与真的规律性的高度统一,因为它们都显示了人的自由,因而都能表现出美的形式。

教育遵循“美的规律”,就是要在教育活动中把社会目的性(善)与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真)高度统一起来,能够自由地掌握和驾驭规律,以此来规定教育主体的操作行为,引导主观的目的顺利地到达现实的彼岸。遵循“美的规律”的教育,能够创造出自身的美即“教育美”,它主要包括教育活动美和教育产品美。

教育活动美是在教育活动中显示出来的真与善和谐统一的自由创造形式。教育活动以人的塑造为目的,这是它固有的善。教育活动是否具有美的性质,就要看这种合目的性的活动形式是否具有合规律性(也就是真)的内容,并且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善与真)是否达到高度统一。

教育产品美是在教育产品上显示出来的真与善和谐统一的自由创造形式。教育产品最初作为教育对象,是合规律性的自然存在,这是他固有的真。教育对象经过教育是否变得美,就要看这种合规律性的存在形式(人的存在是人的发展,所谓存在的形式就是发展的形式)是否具有合目的性(也就是善)的内容,并且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真与善)是否达到高度统一。

语文学科是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兼具“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言语教学是关于语言运用的教学”(曾洁、余应源语),朴实语文是真实扎实的言语生命活动。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让学生在学语习文、消化内化成自己言语素养的过程中,自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运动掀起的一系列文化热潮,也极大地推动了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教育实践的探索。但是,由于升学与就业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片面追求升学现象的出现则相继暴露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语文教育,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越来越忽视了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化内涵、价值意蕴、审美品位,变成了琐碎的技术之学、推理之学。丰富的文体被僵化为权威的注释,多元的解读被溶解为唯一的所指,人物奥秘无穷的魅力被肢解为片面单调的阶级意识,个性消失了,个性教育也丧失殆尽。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倡导“朴实语文” 正是基于这样的语文教学现状。

真实,这是我一直以来对语文课堂的审美价值追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是洗尽铅华、尊重语文的本来面目。朴实的语文课堂的显著特征是返璞归真,反对矫情做作和弄虚作假,主张为教研提供原生态的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所以,朴实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不仅允许成功,也允许失败;不仅有学生的顿悟,也有学生的困惑;不仅让教师有教学引导的机会,也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不仅解决问题,也产生新的问题。这里,上不完课属于正常,教师被学生难住属于正常,甚至出现不精彩也属于正常。

扎实,这是我一直以来对语文课堂的审美目标追求。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主要不在于传授语文知识,而重在形成语文能力,掌握语文工具。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而能力只能在相关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叶圣陶先生在《略读学习国文》中指出,语文教学就理解方面说,是习得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形成一种技能。两种必须联成一贯,知识是必要的,但关键是要会运用。形成语文的运用能力必须通过扎实的言语实践,而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缺失的恰恰是深入文本核心的扎实的言语实践。文本解读浮光掠影,教师不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的言语实践形成能力,落实人文性,而是把教参和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宣读给学生;课堂诵读蜻蜓点水,教师不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涵泳逐渐深入文本,而是徒有表面形式的变花样的一味读。诸如此类的课堂就是不扎实的课堂。

三、 “朴实语文课堂”审美理念举隅

(一) 价值观

真,朴实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求真”就是返璞归真,探课堂本质之真,寻学生认知规律之真,求师生、生生互动之真。 “真”是课堂教学之“根”。“求真”课堂真诚地面对学生,真诚地面对问题,真诚地面对差异;“求真”课堂呈现教学理想的至诚品质,彰显教学行为的至善魅力,展示教学规律的至美境界。

实,朴实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求实”就是通过教师实实在在的讲解、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实实在在地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变教师忙碌不堪为学生习得不断,变教师精彩表演为学生主动学习,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主角,变过眼浮云为丝丝入扣;把课堂目标、教学要求、过程设计落实到课堂的每个环节。以学生的习得量、内化水平、迁移程度作为课堂效能和课堂评价的核心指标,努力做到“大道至简”“大技至纯”“大教为学”。

(二) 教材观

课堂教学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几乎成为一种公理,但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对这种公理解读的误读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以“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名目,弱化甚至抛开对教材本身的钻研;二是对教材编制缺乏科学的解读和认同。朴实语文课堂教材观的要义在于教师首先要有对教材本身的深入钻研,从教材模块设置到专题练习编排,都要有扎扎实实的钻研,实现师本层面的深度解读;其次,对教材的使用要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的逻辑体系,详略得当,轻重得体,铺陈得法,教材处理生本化、结构化,以利教,利学,利考。

(三) 课件观

朴实语文课堂主张合理使用课件,反对滥用课件,反对课件决定论。事实上,学生的感悟是充满挑战的高级思维活动,课件使用不当会损害理解质量,影响教学效果。朴实语文课堂明确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性的。课件不能干扰课堂教学的主题,不能滞阻课堂教学的节奏,不能弱化师生的主动地位;课件应在恰当的地方、合适的时间出现,努力拓展课堂的时空,拓宽资源的维度,以彰显课件辅助教学的精妙价值。朴实语文课堂真切呼唤教师的本真功夫:一支小小的粉笔、一句巧妙的点拨,都能演化出激情智慧,都能演绎出无限精彩。

(四) 过程观

从课程角度看,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本身也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从教学操作角度看,教师既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又要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经历学习体验、享受学习快乐、获得学习成功的过程。

(五) 评价观

朴实、生态、求真、唯实是朴实语文课堂的评价标准。“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朴实是一种行为,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道德境界。朴实不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单一,而是扎实有效,是将教学内容精简凝练,力求“简而精,单而丰,智而实,慧而德”,并以简练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实化教学过程。这需要教师具备丰厚的教学修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并自觉减省 “教师自我风采”的展示,让每一课都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 管理观

朴实语文课堂是生态智慧的课堂,是师生共同认可、一以贯之的常态课堂。实施课堂教学管理,重在走进每一位教师最真实的课堂情境,真切地感受每一位教师的原生态课堂,不断总结提炼朴实高效课堂教学的性质要点;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与指导必然是真实的、有效的,也更具针对性。

(七) 质性标志

朴实语文课堂的质性标志有:1. 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结合,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思考、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课堂沉思,推动学生的有效内化和深度迁移;2. 课堂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既有师生之间的个体交流,也有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更有学生之间的交流,注重交流的公平,注重合作的有效;3. 课堂教学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呈现“问题导入”“问题转换”“问题解决”“新问衍生”的教学实施“问题链”,实现课堂问题“有”与“无”的生成与转换;4. 课堂教学坚持讲练结合,可以先讲后练,可以先练后讲,可以边讲边练,可以再讲再练,注重当堂训练,当堂反馈,当堂纠偏,当堂巩固,做到“即讲即练,即练即批,即批即补”;5. 注重课堂的“隐蔽”价值,任何课堂行为不能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阻碍学生的人格成长,将提升学科素养、促进长线发展、丰厚人格水平作为课堂永恒的价值追求。

(八) 量化标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篇4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在于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 有广阔的小天地。本文紧扣阅读教学的特点, 着重紧扣“讲读”与“朗读”两个方面, 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多角度去讲读课文, 品味美的情意

在讲读课文时, 教师要因文而异地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理解教材, 使学生脑海中再现美的因素, 品味其中内涵情趣, 主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 图文并茂, 感受意境美

比如教学《桂林山水》《草原》等, 可配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图像, 让学生在形象鲜明, 色彩明丽的图像上欣赏到美的意境。“漓江静、清、绿的水”, “桂林奇、秀、险的山”, “天底下, 一碧千里而不茫茫的草原……”都使人惊叹, 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小诗, 这样的意境美, 使学生感到无限乐趣。

(二) 对比分析, 感染形象美

在比较中产生的形象美, 能使学生既受到了感染, 又提高了认识。例如讲读《一夜的工作》时, 可让学生归纳总结:

1. 房子是高大的宫殿式结构, 室内的陈设却非常简单。

2. 总理办公的用具很简单, 而工作量却如此之大。

3. 总理工作那么繁重, 而休息的时间却如此之少。

4. 总理如此劳累, 而生活却如此简朴。

5. 总理让人抓紧时间去睡, 而自己却不断地工作。

通过对比, 让学生探究人民的总理一心为民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概括总理日理万机、任劳任怨、工作认真、生活简朴的高尚品质, 愈加使人感到总理的伟大, 愈加使人敬爱总理了。

(三) 读写结合, 表达语言美

比如教《检阅》后, 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图画进行观察:图片中的博来克什么神态、动作;队伍中的伙伴们又是什么神态和动作;观众们什么样, 然后再让他们进行想象:走在队伍中的博来克此时会怎么想?队伍中的伙伴们会怎么想?假如你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你会怎么想?会怎么说?会怎么做?接着进行小组交流, 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最后指导大家进行小练笔。教师相机进行总结和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课堂小练笔表现了学生在阅读之后对当时博来克和小伙伴们的真情实感, 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挖掘教材美育因素, 培养学生审美素质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 其特点体现在表情达意和审美功能上。往往一篇文章所塑造的伟大形象或动人情节或优美景色, 会在学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会在学生一生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在语文教学中, 渗透思想情感, 审美教育, 为培养学生的优美品质奠定了基础。那么, 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呢?

(一) 让学生凭借课文感知美

如《黄山奇石》《荷花》《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等,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 不但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 引入意境感受美

如教《荷花》一课时, 可创造意境, 让学生观赏荷花的彩色图片, 听配乐录音, 以及生动的语言描绘和学生的表情朗读、口述等方法, 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去, 使学生得到一次美的享受。

(三) 表情朗读抒发美

如《小小的船》这首儿歌讲读后,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除按常规指导学生注意恰当的停顿和读出逻辑、语法重音之外, 还可指导学生读出“弯弯”“闪闪”“蓝蓝”等叠词所表达的可爱、亲切、赞美的感情。特别是启发学生边看图片边想象诗中的情景, 激发其内心感受, 把诗中的内容清晰、形象地再现于自己的脑海中。

三、指导感情朗读, 唤发美的共鸣

在阅读教学中, 对那些情感充盈的课文或片段, 要指导学生批文以入情, 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不但要了解作者写什么, 而且要与作者的心灵相同, 唤发情感的共鸣。朗读时设身处地, 该激昂处高声嘹亮, 委婉处娓娓动人。

(一) 推敲词语语意, 领会情感美

朗读首先要批文以入情, 唤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开头要引导从题眼入手, 如《将相和》一文中, 作者紧扣住“和”一词, 阐述了将相和好的精神, 赞扬了蔺相如从国家利益出发, 顾大局, 识大体的精神。《再见了, 亲人》一文, 作者通过了“亲人”一词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像这样的词语, 学生整体感知到作者当时的情感, 为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课文奠定基础。

(二) 细雕文字“形”, 品赏语意“味”

其次, 要使学生读出______的情味来, 只有在具体指导学生琢磨作者表达领会文字______时 (语气的变化, 语调的音量高低轻重, 语速的快慢缓急, 音量强弱, 语感的虚实浓淡, 间歇长短) , 使学生获得具体的方法后, 才能受整体形象支配去美美地朗读。

如教《月光曲》一文时, 从学生心理入手, 将导读贯穿始终, 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的内涵进行挖掘, 通过指导学生注重读中的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等语感训练, 成功读出了贝多芬在茅屋外面听见琴声——为盲姑娘弹琴——产生激情弹奏《月光曲》的情感。真正从语言文字的“形”读出了语言文字的“味”, 传达出作者寄蕴的“情”。

(三) 把握节奏感, 体会音韵美

老舍先生在《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中说道:“我写文章不但要考虑到每个字的意义, 还要考虑到每个字的声音……好文章让人家愿意念, 也愿意听。”

为了使学生读出动人的音韵, 要引导学生以音感人, 把握好读书的音调。

例如, “有益身心, 胜于吃药”“腰酸腿疼, 热汗直流”“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养花》) ”“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千山一碧”“万古长青”“伐木取林, 造林护树 (《林海》) ”等等, 这些词语散布在字里行间, 读来顺口, 听来悦耳。

又如, 有的像大雨吐水, 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 走到中途又歪下去, 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 大、扁一点, 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 碎了;看, 又来一个, 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起挤上来, 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 雪白、有的…… (《趵突泉》)

这组排比句式, 表现小泉往上冒的各种情态, 自然之中蕴含节奏, 读之给人以音节匀称而又畅达动听之声音美。

美学教育语文教学 篇5

摘要:数学美是高中新课程教学中极具挖掘潜力的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美学因素的挖掘,阐述了数学美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美;简洁性;对称性;和谐性;奇异性

数学美源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是自然美的客观反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之一是“开阔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备必的一种基本素质,对数学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可以使人获得美的感受,数学的美不仅有生活中的美,更有思维领域的美,它体现在数学的简洁性、和谐性、称性性、奇异性等方面。

一,挖掘新教材中的美学因素

新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数学美学因素,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内容。

1、简洁性

简洁性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反映出自然的简单性,是自然内在的属性,而不是人为的简单规定。数学的简洁性并不是指数学内容本身简单而主要表现在数学的逻辑结构、方法和表达式的简单性。如:5个12相乘,可以写为12×12×12×12×12,但是法却要简单得多了,的表示方

以同样的简洁表示了更复杂的内容;勾股定理,正弦正理,余弦定理等这些定理形式简洁、内容深刻、作用很大;平面的基本性质之一:“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体现了“三点定面”的简单特性。在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问题时,数学归纳法不失为一种简洁的方法;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前项n和可以用公式来表示,曲线和点的轨迹可以用方程来表示等等都表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1、对称性

对称性是数学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数学中的中心对称、轴对称和镜面对称,都给人以美感,这就是数学中的对称美。例如:几何中的许多图形,圆、球、圆柱、圆锥、长方体、圆锥曲线等都体现了对称美;代数中,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图像的关于原点对称,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二项展开式

等公式也显示一种对称美。

2、和谐性

数学的和谐性是指数学中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和谐平衡与一致。通常表现为数学概念、规律、方法的统一,数学与其它学科的统一。例如:平面几何中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的面积公式,可以统一为;立体几何中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可以统一为;解析几何中,椭圆、双线、抛物线的定义可以简单地统一为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引入负数,有了相反数的概念后,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得到了统一,它们可以统一为代数和的形式;数、形本是数学研究的两个独立的对象,通过坐标系的建立,使点与数对建立了一一对应,从而把它们统一为解析几何。

3、奇异性

数学的奇异性是指数学结论或解决问题方法的新颖、奇巧、出乎意料,往往勾起思想上的震动,引起人们的赞赏与叹服。在这种意义上奇异也是一种美,奇异到极点更是一种美。例如:用数形结合法,反证法,转化法思想方法解题,用极限思想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都给人以奇特之美感;复数中,向量将复数运算与几何统一起来;原函数与反函数之间的定义域与值域的相互变换,平面图像与空间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三角形中三条高线、三条边的中线、三个角的平分线交一点等都体现了奇异美。

此外,高中数学中有很多平滑曲线,如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这些曲线画起来流畅自然,无一不给人以美感的享受;正、余玄曲线、象波浪一样滚滚前进,给我们运动的感觉,体验到动感的美。

二、挖掘数学美在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比比皆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充分发挥数学美在教学中的作用,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1、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正确的学习目的对学生学好数学固然重要,但所学材料的情趣和审美价值却是学习的最佳剌激。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的美学因素,把数学教学组织成为发现,鉴赏,创造数学的过程。

1、在“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应始终抓住椭圆具有和谐美,对称美的基本特征,从定义到建系设点;从列式到布列方程;从化简到得出标准方程,无一不可以组织成为具有美学结构,使学生在积极思考状态中完成学习的一堂优质课。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应该这样处理: 由|MF1|+|MF2|=2a得

教师:方程★能不能作为椭圆的方程?(稍后)完全可以!但是你满意吗?(稍后)不满意!它不符合数学美的简洁特征,有继续化简的必要。

学生:(此时,求简的意识油然而生)经两次平方(根式化简的常规方法)整理得

教师:此方程比方程★简单多了,但它不完全符合数学美的要求。我们从椭圆的对称性,期望它的方程也应具有对称性。设得

--------椭圆的标准方程。

教师最后指出:引进的字母b纯粹是由对美的追求人为制造出来的。通过后面的学习,我们将会发现有着鲜明的几何意义,并且果真符合对称美的要求。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生动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定能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体会到数学美的力量,从“学习数学枯燥无味”中解脱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这种心理上得到满足,能不使学生喜爱数学吗?

2、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美,体验数学美。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点拔蕴含其中美的因素和美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美的认识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的内容。

2、对六组诱导公式的记忆,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和谐关系,把它们统一于式子,得到记忆法则只要用两句简洁的话“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就可以了。这创造性的语言,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三角恒等变换中需要记忆的公式很多,我们可以从这些公式的内在联系入手,首先推导公式,然后从,得到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令,又可得到两倍角公式、、,作角与式的变换,又可得到降幂公式、半角公式以及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评判数学美,数学教育应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分辨能力。在数学活动中,善于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信息,指导学生能快速,敏捷地找出数学信息的不同之处,辩出真伪,使数学信息有序化,统一化。

例3: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这一解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对称,不和谐、不美观。但是,当我们了解它、运用它,就会感到它的价值,它的“内秀”。这一公式会告诉我们许多信息:±表示它的2个根,会显示根的数目及方程的性质。所以当你和它熟悉了,就会觉得它形式上不很漂亮,本质却是美好的。通过数学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在数学美享受中启迪心灵,引起精神升华,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潜移默化地培养科学世界观,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3、利用数学美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力

简单性可寻求问题的最优解答或简缩思维过程;统一性可对命题作出类比,推广和引伸,从而发现新问题;对称性可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提供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思路;奇异性可激发学生探索,发现,创新等精神。

4、正方体、等边圆柱、球的表面积相同,其体积分别为_____________。

推证: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等边圆柱底面半径为r。球半径为R,则大小关系为则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

这个例题,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推导出结论,但感觉很繁。基础较差的同学基本上就放弃了推证。若我就此只教会学生推证过程,所有同学都会感到数学枯燥无味,会失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以致失去信心。于是我从问题与自然相互联系的统一美、和谐美思考,提出两个问题: 1)、气球为什么呈球形,而不是呈正方形、圆柱形? 2)、人从瘦变胖,脸形怎样变化?

这时同学们活跃起来,先是不明白这与例题有何关系,再经过讨论又觉得真实可信,渐渐得以明白:表面积(表皮)一定时,以呈球形的容积最大。再推广:表面积(表皮)一定时,表面越光滑的几何体体积越大。这时,我再让学生做如下例题: 例题:正四面体和等边圆锥表面积相等,体积哪个大? 学生很快答出:等边圆锥的体积较大。

至此学生已经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思维,但我没有结束问题,而又提出上述问题伴随的问题。使学生领略到思维中的奇异美。

5、正方体、等边圆柱、球的体积相等,其表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这次,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S1S2S3。

并总结:体积一定的几何体,以球的表面积最小。

这样,学生对这个数学问题的掌握、理解就比较透,也有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也正是在这样的教与学中,蕴含着数学思维的对称美、奇异美、和谐美,让人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4、利用数学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出于数学美的考虑而导致解题思路的设计与发现,叫做以美启真,这种解题策略将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与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相结合,再凭借知识、经验与审美直觉,从而确定解题总体思路或入手方向。于是,美的启示就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了数学中的美学方法。

6、设x+y+z=0,分析:由已知可看出,条件具有对称性,字母x,y,z分别作轮换,作为整体在轮换下保持不变,为追求欲求式中三项的和谐统一,审美直觉心理倾向于每个括号里各添一项,美化成关于的统一式

解:原式=x+y+z

=(x+y+z)-3=-3 通过数学美的指引,获得了解题的突破口,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美的作用。当学生真正领悟数学中的美学因素,所带来的快感莫过问题的解适合心灵的需要,我们在解题教学中若能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将会大大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如此的问题要 4 靠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并总结。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美学因素进行教学分析和解题研究,以便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以上观点及论证,足以说明数学美学因素所起的作用,它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目标取舍、方向确定、方式选择的重要决策因素(这是审美能力的体现)。我们数学的教与学,若能更多地挖掘数学新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就会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活跃数学思维,进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效率。使我们的课堂展现出现更强的活力和魅力。

参考文献:

美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6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语文课文大都是艺术精品,储藏有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美:有赋有韵律的诗词,有文辞优美的散文,有条分缕析的说明文,有逻辑严谨的议论文……其中不乏偏重于形式的自然美、偏重于内容的生活美、讲究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艺术美……。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进人美的领域、领略美的意蕴、感知美的意境。

1.1感知语文学习的“音韵美”。

所谓音韵美就是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语文课听觉上的美感。如:苏轼之词的豪迈奔放之势,柳永之词的缠绵之意,李清照之词的凄凉孤寂之情,余秋雨散文至情至理的阐释与反思·一通过学生体验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者、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情感、不同形式的文章的音韵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完成语文教学的目的。

1.2感知文章塑造的“形象美”。

语文课文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祥林嫂”、“阿Q”;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等,通过对人物及其事件的分析、鉴赏、理解、反思、对比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并鉴赏作者的创作艺术。同时,在学习中感受作品反映的作者的人格魅力,如通过对《离骚》的赏析,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病梅馆记》的学习,了解并认识龚自珍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认识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爱、什么是恨,并在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与思想等,做一个正直、善良、勤劳、诚实、俭朴、对社会有用的人。

2.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力是对审美对象的欣赏评判能力,既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也包括对审美对象性质的深刻理解,还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类型、形态的领悟。审美鉴赏力的形成,不仅要以扎实的美学知识为基础,还要以正确的审美观念为鉴赏准则。在语文教学中,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2.1根据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挖掘课文的审美情感。

语文课文渗透着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体现着作者的审美理想。语文教学首先要根据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情感,抓住文章的情感脉络,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随着作者感情波动而波动,激昂时慷慨动情、使人共鸣;悲壮时义正辞严、令人动容;委婉处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的情感始终不偏离作品的感情基调,并能够从作者崇高的精神美和自我的价值美中得到强烈的鼓舞与感应,从文章创造的意境中品尝到寻幽蓝胜的乐趣。使语文教学启开学生心扉、触发学生情思,让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2.2培养学生理性的稳定的审美态度。

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感悟和结论就会不同,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审美情感,形成理性的、稳定的审美态度之后,才能缩短与作品的距离,正确把握作品的基调和节奏,真正与作品的美的情感进行沟通。而学生理性的稳定的审美情感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有效地控制好教学的情感节奏。首先通过导课,即通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等使学生的情感进人文章的情境。其次通过导读使文章的情感渗透到学生的情感。再次,通过赏析引起学生对文章情感的共鸣。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在语文常规教学中的渗透,准确而有效地把美的鉴赏力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获得内在的欣喜和满足,使学生的审美情感趋向稳定,并进而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

3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创造美的劳动过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按照美的规律搞好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激励功能和美育功能,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主动构建美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3.1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构建美的思维模式。

语文教学的审美创造是美学理论的实践化,是语文教师按美的规律进行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语文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如在许多诗词和散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章描述的情境用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其中美的意境,并以此来培养学生构建美的思维模式。

3.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构建美的思维模式,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美的表现力。这种美的表现力就是通过“写”的训练,或写人、或记事、或状物、或描景、或议论、或抒情、或片断、或全篇、或应用、或美文、或应时、或应考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美的能力。即语言表达必须讲究科学美与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文章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韵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韵美,使人感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由美的感知到美的欣赏,再到美的创造的过程。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实际上也就是知识的吸收、加工和输出的过程。其中美的感知与鉴赏过程是知识的吸收过程,是美学教育的基础;知识的加工过程是美的内化过程,是美学教育的关键;知识的“输出”就是美的创造与表现,是语文美学教育的目的。只有抓好其中的每个环境和方面,才能真正完成语文美学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广西人民出版社唐晓杰主编。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 篇7

进行教学时虽然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 但其中也包含有训练的因素;进行训练时虽然是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 但其中也包含有教学的因素。无论是进行教学或是训练, 都应贯穿一定的思想教育, 体育教师、教练员应经常注意在教学与训练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使之渗透到知识、技能、技术、战术教学和身体训练的各个方面。实验经验证明, 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 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阶段, 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阶段。这三个阶段既反映了人们认识的逐步提高和深化过程, 也反映出人们的体质机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通过讲解、示范、尝试练习, 建立动作的概念, 体会动作的过程和要领, 从而粗略地掌握动作。其特点是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 动作表现紧张、牵强、不连贯, 缺乏控制能力, 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作的能力, 并利用各种方法, 如徒手或各种教具给予保护、助力、阻力, 以及固定和限制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速率等, 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

改进提高动作阶段:主要是通过反复练习, 以及深入动作的示范, 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的质量, 逐渐消除动作的紧张、牵强, 以及多余的或错误的因素。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条件联系处于分化阶段, 动作逐渐变得连贯、准确和轻快起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倦地钻研, 掌握动作的内在联系, 不仅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掷铁饼, 不仅要求会掷, 而且要求掷好;不仅要求懂得掷铁饼的一般技术要领, 而且要懂得摆臂幅度、速度、出手角度, 以及全身的有关部位的动作与提高掷铁饼成绩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 采用比较对照、分析、综合的方法对于改进提高动作的质量有积极意义。例如:篮球动作中, 对各种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的技术作对比;田径运动中对急行跳高与急行跳远的助跑技术作对比;技巧运动中对鱼跃前滚翻与前滚翻作对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精密更准确地掌握动作。在完整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 通过动作各个部分, 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 (例如:游泳的划臂与打腿、呼吸的关系, 幅度与速率的关系等) 能使学生清晰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 局部动作与整体动作之间, 动作的这一要素与另一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 从而在练习过程中更自觉地掌握和完成动作。

动作趋于巩固和动作自如阶段: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 使动作趋于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这一个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定型, 已经形成和巩固。能高度准确熟练和省力地完成动作并能随机应变、轻快自如地加以运用。动作到了自动化阶段, 活动技能和运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 而是将不断趋于更加完善的地步。其提高和完善的程度如何, 取决于学生的健康状况, 训练水平以及教学与训练的质量等条件。

长期以来, 由于太多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缺乏理解, 缺乏对体育锻炼应有的兴趣和对健与美的正确认识, 认为体育课是一种劳累, 害怕流汗, 恐惧艰难, 因此动作失调、体形欠佳, “小胖墩”、“豆芽型”身材的青少年随处可见。体育教师就应该有义务把美的教育贯穿在体育课堂,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有针对性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健与美的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认识美的内涵, 培养学生对体育美的情趣, 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中, 感受到体育内在的美, 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从而身体力行, 自觉地去把握体育运动中的美, 提高自己的体育审美能力。

同时, 在体育教学中, 按美学原则进行教育, 充分运用教学艺术美的动力作用和转化作用, 把教学艺术的美和体育运动的美, 转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因素, 使学生从中吸取前进和发展的动力, 学生在参与竞赛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也尝到了失败和挫折的滋味, 在这不断的磨练中引导学生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在健美身体的同时, 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灵美, 使自身从外形到内在都得到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扎实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另外, 为了在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对学生实施美育, 体育老师应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1、体育教师本人应有一定的美育素养。除了掌握运动技术、知识、理论以外, 还应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具备美学、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的用美去教育学生、吸引学生, 让学生感到投身运动中更能体验美。正所谓学无止境, 体育教师应不断的进行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巩固自己。

2、注意仪表美。上实践课时, 教师必须身着合体的运动服、运动鞋, 给学生一个精神、大方、潇洒的感觉, 加上稳重、沉着、和谐、亲切的教态, 学生就立刻被你吸引, 教与学双方才能达到最好的配合, 这是良性刺激。如果衣冠不整, 便衣皮鞋, 不讲卫生, 语言粗俗, 态度死板, 就会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反应, 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

3、讲究语言美。体育教学过程中, 要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更科学地掌握动作技术, 必须做到讲解语言的规范化: (1) 口令语言的规范化。它起到提示、指令、启发、导向、协调和统一等作用。讲解技术要领的规范化, 课堂语言要尽量用专业术语。 (2) 语言的“美”化。用具体生动的、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教师的教学要求, 如在武术教学中, 用“站如松, 走如风”等生动的语言, 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其练习的兴趣, 求得最佳的练习效果。

美学教育语文教学 篇8

一、对师生及文本关系的重新审视

《语文新课程标准 (实验版修订稿) 》指出:语文阅读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这种个性化阅读确实给阅读教学带来了很多益处, 但是, 过于推崇这种个性化阅读也使得很多学校中出现了惟自主化、惟个性化、惟综合化现象, 这样不仅导致教师专业角色的隐退, 而且也是文本主体地位的退让, 最终导致阅读教学价值追求的丧失。因此,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生及文本的关系。

阅读中的文本实际上就是文学艺术作品。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 作者的意图或作品的结构并不能决定一部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体验中才能实现。并且, 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眼中, 同一部作品也会出现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不同的文化背景、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造成这种现象出现。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在引导学生阅读时, 总是先看作者后看背景, 最后才是文本, 并且总是善于将自己的评论贯穿其中。这样, 学生不可避免的就要受到影响, 从而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失误, 思维定势的形成严重制约了主体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我们认为, 阅读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动态的、有个性的活动, 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理解来代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教”只不过是一种推助力, 旨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因此, 教师应充分肯定、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但也不能任由学生妄加评论, 惟自主化、个性化、综合化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不切实际的。要尊重事实, 在尊重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的正确轨道, 变文本的讲解者为学生理解文本的服务者、引导者和对话者。

二、中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与期待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在以往教学大纲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实际上, 它与接受美学的观点不谋而合。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 读者在阅读文本对象前有一种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现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有一定的审美距离。如果作品的内容、情节与期待视野大致相同, 学生的阅读欲望就会较低;如果作品的内容、情节出乎读者的意料, 但又合情合理, 那么阅读兴趣就会高涨。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对学生的期待视野既有所背离又有所超越。学生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 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会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读者的每一次艺术鉴赏体验虽然都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 但同时又在拓宽着“期待视野”。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就是在这样一次次审美体验中得到提高。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要想使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获得提高, 就必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使学生的期待视野螺旋上升,

三、留白理论与文本的召唤结构

留白的例子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比比皆是。留白, 是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 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充分表现主题而刻意留出“空白”, 从而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 形神兼备, 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文学作品无论对人物、事件等做了多么细致的描写, 但它总是写不完的, 总是留下不确定的区域以便读者在欣赏时加以补充。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的意义要通过阅读才能发掘出来, 未经阅读的作品有很多空白, 填补这些空白的过程就是阅读者能动的领悟文本内容的过程。利用接受美学的观点理解文本中的空白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重要表现。伊瑟尔提出了文本的“召唤结构”理论。其实, 留白理论与文本的“召唤结构”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召唤结构”就是“文学文本不断唤起读者基于既有视域的阅读期待, 但唤起它是为了打破它, 使读者获得新的视域。如此唤起读者填补空白、连接空缺、更新视域的文本结构”, 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文学作品如何调动了读者的能动作用, 促使他对本文中描述的事件进行个性的加工?本文在何种程度上为这样的加工活动提供了预结构, 提供了怎样一种预结构?”。伊瑟尔强调“空白本身就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 它不是一个既定的、本体论的事实, 而是被双方——即本文与读者间——交互作用中的内在的不对称性所形成和改变的。为了实现学生与文本间的直接对话, 合理填补空白点, 教师首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其次, 教师还应该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 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文本背景, 如写作背景、作者介绍等, 让学生了解一些情况, 以便进一步理解文本。例如, 《桃花源记》中写道:“既出, 得其船,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 闻之, 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作者在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留下了很多空白, 这与作者的归隐是有一定关系的, 单凭学生理解这些空白肯定是有很大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去理解, 可以先讲一下陶渊明的生平, 讲一下作者生存的时代背景和归隐的原因, 这样对学生理解这些空白是大有好处的。

通过这种指引, 阅读教学就成了引导学生填补文本中的空白的过程。同时, 中学生在阅读一个新的文本之前已经有了他们的期待视野。当他们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一致时, 就会顺利接受文本, 形成最佳的阅读状态;反之, 则会难以接受文本。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的期待视野做出准确预测, 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欣赏水平。做好这一步, 才能使学生进入最佳阅读状态中去, 激发学生领悟文本中的空白的兴趣。

四、结语

总之, 接受美学对语文教育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它不但给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动力, 还将促使语文阅读教学更上新的台阶。接受美学启示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 营造接受文本的氛围, 注重审美实践。阅读文本需要感悟, 需要投入情感, 这样才能与作品形成“对话”交流, 才能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摘要: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只有体验作品描写的经验, 才能得到新的艺术经验和审美享受。而这一思想恰恰给了语文教育以一定的启示, 尤其是给语文阅读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阅读中, 读者不是在被动的感知, 而是充分强调了想象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能力, 从作品中体味出意想不到的意义。

关键词:接受美学,语文阅读,期待视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7.

[2]伊瑟尔.接受美学的新发展[N].文艺报, 1988-06-11.

美学教育语文教学 篇9

一、生态美育的产生及发展

20世纪中期以来, 极速发展的工业经济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物质享受, 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随着环境破坏日趋严重, 生态问题日渐突出, 全球变暖、水土流失、生物灭绝、土地沙化、沙尘暴……越来越多触目惊心的现象让我们意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于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刻思考, 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 (E·Hacekel) 在1869年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 致力于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20世纪60年代以来, 生态学研究在西方成为一种热潮, 并逐渐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提升和渗透。

在这一世界背景之下, 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生态美学的相关课题, 以独特的理论建构和新颖的审美理念给以往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带来强烈的冲击。生态美学“是指在后现代语境下, 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 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 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 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的存在状态, 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1]。简单说来,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的视角研究美学问题的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

作为建构中的学科, 生态美学一方面需要自身的确立, 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大程度的深化, 这都需要生态美育的支持, 生态美育由此显得特别重要。生态美育既是生态美学内部理论发展的需要, 也是生态美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很多学者认识到了生态美育的重要性, 他们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态美育的启发作用, 强调生态美育实践, 并对有关学科进行了生态美育方面的研究。

所谓生态美育是指以生态原则为基础, 并将生态原则上升为审美原则, 通过生态审美实践, 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情感, 提高学生的生态审美欣赏能力。“生态美育的核心内涵即培育具有生态审美观的生态审美人……它不仅可以培养人们对美的感受力和领悟力, 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 培养人文情怀, 更可以让人们在审美的同时养成生态整体人生价值观和生态中心主义。”[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现在和将来会承担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大责任, 他们是我国生态美育最广泛最直接的主体。因此, 通过生态教育, 将生态审美意识植入广大的民众尤其是中小学生意识之中, 将“经济人”转化为“生态人”, 是当前教育领域急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语文教育中生态意识的缺失

语文课堂是人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领域, 是生态美学建构不可忽视的领域。然而长期以来,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语文教育中一直存在着实用理性主义倾向, 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应用价值的理解, 却缺乏语文课应有的美感和趣味。著名的教育家潘新和认为, 当前语文教育界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哲思”, 人们过多地把目光集中在“拿来就能用, 用了就能得分”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上, 直接造成语文教育缺乏审美趣味和诗意情怀, 生态美学思想严重缺失。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但纵观当前的语文教育, 不少中小学生对于语文教育兴趣索然, 语文教育步入了一个怪圈:学生对于语文教育的冷淡导致他们对大自然的漠视;反过来, 学生对于大自然的漠视又导致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缺乏审美感受。总体看来, 在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生态意识的缺失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的实用主义倾向, 美育的重要性常常被漠视, 更不用说生态美育的重要性了。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往往局限于介绍课文作者的人生经历、文章的写作背景———解析文章的字词句读、思想内容———概括文章的情感道德三大步骤, 在知识的讲解中只注重对文章的结构、修辞、语言特色、思想内容等理性形式的分析, 这种教学中的实用理性主义倾向直接导致中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丧失了对于自然美的敏感和激情, 忽略了人与环境的审美联系。也有的教师对语文教材里的美育素材进行滔滔不绝的旁征博引, 却不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这样的施教方式往往是教师在台上自我陶醉, 学生却得不到真正的美的熏陶。

其次, 从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角度而言, 青少年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 思想发育不成熟, 他们的价值观念呈现着极大的不稳定性。一方面, 由于当代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信仰丢失、心理失衡、金钱至上、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已成为常态, 中小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树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 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中小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现实世界, 网络游戏、时尚选秀、娱乐新闻、IPIAD、微信等等, 这些越来越成为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这些快餐式的文化方式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审美趣味, 使他们失去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爱护之情, 并进一步丧失了对诗意人生的追求。

再次, 就语文教材而言, 自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 目前的语文教材较之过去虽有了很大进步———以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将同一主题内容归为一个单元、引入综合性学习、古诗词背诵等方法, 较以往几套教材有了进步, 但是目前的语文教材内容仍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 强调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 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思想, 缺少“生态美学”的视野和观念。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有一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 文中以赞美的口吻讲叙了许多人类的新发明, 这些科技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迎合了人类改造世界的需要, 在以人为中心的传统美育观念里, 它们无疑是美的对象, 因此被收入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宣讲。

三、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生态美育

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3]由以上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 语文教育不仅是一种认知教育, 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教育。语文教育选材极其广泛丰富, 不仅涉及所有的人文学科, 也涉及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 是培养学生人文品味和诗意情怀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 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要强化生态美育的教学思想, 这才有助于青少年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价值观, 并进一步实现生活美学。

语文教育中生态美育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生态审美责任感, 让他们具有生态审美的行为;在语文教育中融入生态美育, 就是指以生态审美原则为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生态美的思想和意识, 用生态美的眼光来评价对象的语文审美教育。21世纪的语文教育中, 作为教学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 应当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出发, 揭示文本中所隐含的价值意义, 尤其是注重发掘隐藏于文章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结合当代文化语境, 给中小学生以有益的启迪, 从而使学生获得自己的生态审美经验, 并进一步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具体如下:

其一, 启发学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以往人们习惯把自然看作是人类改造和利用的对象, 在语文教材中也存在这样的思想倾向。教师要让中小学生意识到, 任何生命都有同等的存在价值, 生命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人类虽然比其他生物具有更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但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不是自然的主人。人类所有文化活动的根基是自然, 离开自然, 人将一无所有, 所以人类的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发展应该要与自然相互协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冷静反思人类的观念与行为, 如在讲授《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类科普小品文的时候, 不能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热爱科学, 还应该告诫学生:科学技术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而在讲授《去年的树》时, 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友情的珍贵, 也应该让学生理解作者新美南吉真正感伤的原因:人类无修止的破坏让朋友之间美丽的诺言无法兑现。在分析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时, 更应当挖掘古典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万物齐一”、“以和为美”等生态思想, 并将之与当代生态美学思想作对照, 让中国古代生态理论焕发新的光芒。如古代诗词中的大量对自然美景的描述, 教师应充分利用,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二, 促使学生建立人与社会和谐相融的意识。生态美学所提倡的是一种“整体共生”原则, 并不仅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 也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小学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资源, 青少年学生可以在对教材的欣赏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力量, 净化自己的心灵, 培养自身坚实的人生理想和坚强的人格, 从美的角度来热爱自然, 也是人类道德高尚的象征。在优美的语文课文中, 日月星辰、清风细雨、梅兰竹菊等等, 不只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更融入了作者的人格精神或社会形态的意象, 是自然美与精神美的完美统一。如在《海燕》一文的学习中,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体会到勇敢、乐观、自信的精神;在《故都的秋》的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烈愿望, 在学生心灵深处培植对自然生态真诚关爱的生态意识, 进而塑造学生珍惜和呵护自然生态的健全人格;学习《观沧海》不仅要让学生领略到大海的辽阔壮美, 更要让学生感受到心胸宽广、志向高远的豪迈情操。在学习这类文章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和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从而端正人生态度, 走向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成长道路。

其三, 重视实践, 强化学习过程中的行动与体验。生态美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而不只是一种纸上谈兵。生态美学的实施需要教学环境的支持。教师可以结合校园、家庭、社会, 将教学融入真实的环境, 通过教学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日常生活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形成多层面的互生互补关系, 并采用多元文化教育, 使学生得以跨学科地接受知识, 让学生在生态审美体验中获得情感上的陶冶, 在生态审美实践中获得理性的启示。在这个意义上, 春游秋游等活动不只是让学生放松心情, 愉悦心身, 还在于让学生走入大自然, 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大自然的美好, 从而产生与自然和谐共和的生态美学思想。

四、结语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历史阶段之后, 目前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时期。后者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徘徊与反思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当前, 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是和谐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 这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旗帜。

作为生态文化社会实践之一的生态美育, 以关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生存为己任, 通过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 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语文教育担负着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责任, 要让中小学生从语文课堂上感受到人与自然平等对话的重要性, 是实施生态美育观念的重要领域。在当今语文教育之中要包含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审美精神, 帮助青少年学生培养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审美意识。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把生态美学的思想传输给学生, 还应该按照生态美育的思想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倡导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 让语文课堂成为实践生态美学的阵地。当然生态美育的实施不能仅仅依靠语文课堂, 所有的学科都是生态美育实施的领域, 全学科的共同执行才能将生态美学思想渗透到青少年学生的各个思想层面, 形成生态美育文化场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也需同步重视, 不断建构、完备与加深, 形成整个社会领域的生态美育文化场。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2]方焓.生态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广西民族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美学教育语文教学 篇10

一、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 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 从接受出发, 从而为整部作品建立一定的基础和写作原理。姚斯认为, 一个作品, 即使印成书, 读者没有阅读之前, 也只是半完成作品。

阅读接受的不同结构源于读者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发现。读者之所以有不同的文学接受, 是因为每个人的衡量标准不一样, 同时接受和理解能力不一样使得所有人的美学接受呈现不同的反映现状, 作品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完全一致的对应, 这种无地生根的开放性使它们能在不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形成各种情景。

二、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育中的应用

1. 作品的阅读。

文学作品是为阅读而创造出来的, 即使是现代高中语文阅读中专门用来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相关作品, 而这些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 只有通过学生的具体阅读才能体现出来。用接受美学的叙述方式来说, 一部作品, 只有作者创作出来, 读者完成阅读才算是最终的完成, 一部文学作品不仅需要作者的创作, 还需要读者的阅读, 才能成为一部真正的作品, 接受美学把文学视为创作过程和接受过程, 这便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所在。同时也反映了作品阅读中读者阅读的重要地位, 那么在现代的高中语文阅读教育中, 一部作品, 学生的阅读行为也是重要的参与过程, 因为学生的阅读才使得这部作品呈现圆满的结果。

2. 读者的接受。

每个人的接受能力都有所不同, 即使是同一个老师所教的学生, 面对同一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这与个人自身的因素有关, 同时也可见显示这部作品的读者接受率。在高中阅读教育中主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加强两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一是加强文学阅读的理解能力, 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学识水平, 第二就是培养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 这方面的能力主要针对应试教育的文化课考试, 阅读中主要的教师记叙文和说明文, 这两类文种的考试即使是老师总结了相应的做题技巧和答题模式,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自己的阅读分析的能力。高中语文阅读的能力简单点来讲就是, 读了这篇文章, 你有什么想法, 你觉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这些都是学生要得到的, 在获得这些之前, 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有一定的提升, 提升的标准就是能读懂这篇文章, 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文阅读的初级阶段学生都只是明白每段的第一句话就是重点, 分段阅读是最主要的阅读技巧, 但是当升到高中以后, 阅读的篇章越来越长, 这样原来的方法就无法使用, 需要更好的方法来指导高中语文阅读, 每个人又因为阅读理解能力不同。

3. 阅读的方式。

阅读的方式老师讲解过很多种, 议论文的“凤头、猪肚、豹尾”, 记述文的寓情于景、夹叙夹议、借物抒情, 这些都是老师讲给我们的阅读技巧, 但是在接受美学的应用下, 高中语文阅读教育呈现出来的是与传统阅读技巧不同的一种阅读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阅读的时间增多, 传统阅读技巧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阅读的效率, 但这种效率只能应用于说明文, 记叙文中这种阅读技巧往往使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有偏差, 只有全面细致的完整阅读才会有真正正确的理解和感受。第二是在阅读前可以带着别人的批注或者作者的见解, 甚至是做题时带着后面的问题来进行阅读,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解, 对于重点的部分或者细节描写的部分可以做出个别的标识, 加深理解同时也算是对于作品阅读的完成证据。

三、接受美学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育中的影响

1. 重视读者个人的因素。

读者的接受能力受到自身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受到作品范围的规定, 因而当作品与读者产生对话关系的同时, 也就是阅读行为发生之时, 读者的经验和作者的经验相交往。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不同见解是要肯定的, 这样是对作品完整呈现的必然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 不要有太过固定的答案, 语文阅读主要是一个主观性的行为, 不能强制性的要求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都是一样固定的, 文学作品的发展状态常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只有多方面的观点和见解, 语文阅读才会有蓬勃发展的动力。

2. 发挥自身的优势。

作品自身的优势是指相关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在作品的赏析和品味中, 记叙性和说理性的文章比较容易被大家接受, 因为这些作品富于故事性, 读起来津津有味, 同时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相对来说就是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只要能围绕中心言之有理即可, 这也是接受美学主要的阅读方式。但是在阅读题的解答中, 往往议论文和说明文比较受欢迎, 因为解答比较方便, 记叙文经常是因为把握不准主要的观点和思想感情所以失分, 但是议论文和说明文经常是只要关键字对, 就可以拿到得分点, 这就是现代的阅读理解题考核标准。两个方面各有各的独到之处, 接受美学主要强调的就是读者对作品的参与过程, 所以对于语文阅读教育的主要其实就是发挥自身的优势, 利用自己的主攻方向, 将自己擅长的一面发挥出来, 同时也让作品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结语

接受美学开拓了注重读者的作用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使得高中语文教育中能从一些新的领域去开拓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 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能力, 使人们能从新的角度去看一些基本的问题, 是对文学作品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个贡献。

摘要:接受美学是重视读者阅读的一种接受理论, 主要是启发作品创造中的所蕴含的的读者接受的能力与限制, 将接受美学应用于高中语文的阅读教育中, 提升了学生对于阅读作品的理解能力, 在学生与阅读作品的相互交流中, 对于学生如何理解作品, 如何抓住作品的主要观点和重点词句, 对于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作品不同的理解能力都有很好的借鉴和应用的作用。

关键词:接受美学,语文阅读,互动性

参考文献

[1]贾文娟.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浅析高职语文教育的美学渗透 篇11

【关键词】 高职语文;美学渗透;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1

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去欣赏美、鉴赏美,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接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正确分辨善恶美丑对中国现在和未来十分重要。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能在课堂教育中帮助学生进行有价值阅读,对树立相对正确的美学观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语文与美学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带入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而正确的审美观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明辨是非,辨析真善美,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语文课本中的诗歌、戏剧、和小说的学习和探索,尝试审美。

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美学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领域的现实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美学概念不清晰,部分教师存在各说各话。美学教育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美在每个人心理的定义都不同,审美应该让人放松心情愉悦,理论太多对受众来说吸引力不够。如果忽略了美学教育的实践,理论不联系实际,或过少的联系实际,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美学的积极性及对美学产生误解,导致恶性循环。

(二)部分学生学习美学的兴趣不强。一方面在中国目前社会现况下,社会多元发展,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大行其道,需要静下心来研读的国学对学生吸引力不强。另一方面从就业形势上来说,专门的职业技能显然在表面上更具有优势。对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容易受外界影响。

(三)高职语文课堂的美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欠明确,美学教学的内容空洞、板涩,美学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同样的美在不同的人眼中可能美各不相同,在美学教育上,应该以培养正确的审美为主,不应人为设置统一的标准答案。

美学的区别特征存在于可以被称作感觉的内在感知中,或者直接地存在于绘画、音乐和雕塑中,或者非直接地存在于文学艺术中。而且每一次感知都是潜在的美学。长期以来,理论灌输式教学是我国美学教学的一贯手法,教学者往往较多的在抽象的名言概念中兜圈子,没能切合美学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发出更多的、更加行之有效、更加切合当前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美学教学过程中,没能加入相应的时间内容,也没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手段,导致教学活动的枯燥、乏味。

三、提升高职语文美学教育的措施

语文是人和人的交际工具,怎样让美学逐步渗透到语文教育实践当中,提升高职语文美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引导,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多培养学生赏析名篇佳作,不死记硬背课文,我国历来盛行的是文论、诗论、诗话和词话,中国美学资料大部分也要从这类著作里找。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比背诵几篇名篇本身更有意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联系实际,少些理论,多些赏析。毕竟不是培养艺术家,针对非专业学生要培养成对美好事物的评判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

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方面,在课堂上可以加强鼓励,激发学生去追求美,着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学生审美的方法而不是答案,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的审美观、正确的审美观,不人云亦云。

(二)积极探索美学教学新模式

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美学教育应走出过去精英教育的误区,适应当前我国教育面向综合型人才的新转变,其培养目标应当转向理论思考与实践能力并重的综合型人才,陶冶其审美眼光、提高其审美自觉性。

如果文学艺术是言语的美学,那么,课堂美学就必须探索每种文学艺术形式向我们言传身教的特殊方式。无疑,文学作为美学的艺术展现形式这种观念并不会给我们提供完整的文学审美。不过,这种观念还是确定了出现在每种教学模式的个性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课堂中去追索这个特征才最容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学无处不在。

(三)以美学为重点设定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应当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健全其人格、培养其兴趣,提高其修养,从而也增进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其语文整体水平。

(四)以审美体验为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某一作品的阅读,应有具体的目标,如何阅读一首诗歌和阅读一篇小说,阅读目标显然不同,但具体阅读目标不同,并不意味着没有一致性,这一致性就是审美体验过程,阅读任何作品,如果没有审美体验过程,我们就不能理解和感受该作品,因此,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此外,在教学方式上,高职语文教师应该提升自身能力,特别是在方式方法上要和高中教师有所区别,高职教育应该是面向社会,注重实践。学生走向社会后会面临各色各样的挑战和诱惑,如何迎接挑战。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树立如何去分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进行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结语

中学美学教育应予重视 篇12

美的存在形态主要有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三种。马克思告诉我们:既要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主观世界。所以研究美学的目的是教育人民, 提高艺术观和审美观。

中学生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是改革的主力军, 在他们即将步入社会之时, 能否在良好的教育下提高这种素质是直接影响我国未来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青年, 正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所指出的那样:他们“常思将来”、“进取”、“敢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能造世界”、“如朝阳”、“如乳虎”, 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但他们缺乏经验, 好冲动、不易明辨是非, 容易在客观世界中碰钉子。因此, 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 对他们进行美学教育是大有必要的。

我认为实施美学教育可有以下几方面。

一、寓美育于教学中

不光是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可以进行美学教育, 其他学科教师也完全可利用体现美学修养的语言、动作影响学生。

当教师把教材中的科学家、政治思想家、文学家、英雄等介绍给学生时, 也把世上最美形象印在学生的心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也要教给学生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主观世界, 在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发现美、理解美、认识美。

二、寓德育于美育中

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 美育会使德育工作锦上添花。

三、直接进行美学教育

为陶冶学生情感、培养高尚情操, 可大力开展文艺活动, 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小组, 组织学生看演出, 参观美展、欣赏音乐、自编自演文艺节目, 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受到美学教育, 还能增强组织性、纪律性, 使学生大脑灵活、有创建性, 又使他们的心灵寄托于美的享受:平静、和谐、纯洁、高尚。

四、每个教育工作者要学点美学知识

我们主张教育工作者都学点美学知识, 提高素质, 成为表率。正如罗曼·罗兰说过的那样: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 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让我们怀着一颗“美”的心灵, 在广阔的教育园地, 耕耘出更美的花朵, 结出更美的果实吧!

摘要:中学生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是改革的主力军, 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的文明程度, 对他们进行美学教育, 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也是大有必要的。

上一篇:科研开展下一篇:大数据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