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评价

2024-10-19

美学评价(共5篇)

美学评价 篇1

摘要:阐述了森林风景质量评价、风景敏感性评价和风景阈值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森林美学,游憩功能,风景评价

森林是人们游憩的好去处。20世纪以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生活环境的恶化,促使人们在工余时、在度假时奔向野外,尤其是去森林中,在林中游憩。人们向往森林,除了它的洁静,还因它有更高的美学价值。

美学意义上的森林风景(即森林景观,forest landscape)具有一定的价值。风景的优美程度(值)取决于主客观两个方面——评价者的审美趣味和风景本身的客观特征。一般可将风景评价分为三个内容:风景质量评价、风景敏感性评价和风景阈值评价。

1 风景质量评价

森林风景质量是指风景的美学质量。风景质量的评价就是风景优美程度的评价。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为风景评价的基本单位之大小不等:可以把每个风景点作为评价的基本单位,进行某一风景单元内多景点之间的比较;可以把风景单元作为评价的基本单位,进行同一风景区内多风景单元之间风景质量的比较。

根据参加评价者的不同,可分为专家评价与公众评价两种。前者由少数训练有素的专家组成评价小组参与评价,人数很少;后者是由公众组成评价组,参与评价,人数较多,而且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具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一般通过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来得到相当数目的评价者(几十人到几百人)。根据评价途径不同,又可分为现场评价、幻灯及图片评价、地图与航空照片、卫片评价等诸方向。

根据对风景质量计量方式的不同,又有三种评价方法:直观评价法、算术评价法和统计评价法。直观评价法是通过评价者对某一单位风景的总印象,得到关于该单位风景的风景质量评价。评价者根据自己的综合体验,给某一单位风景赋予一定的值(10分制或5分制),或者把多个单位风景排出一个由好到差的次序。

2 森林风景敏感性评价

风景的敏感性是指风景被观赏者所注意到的程度,也是风景在风景系统中的重要性及受外界干扰的容易程度。敏感性很高的风景,即使是微小的变化(如人为活动引起的改变)都会影响观赏者对该风景的态度和评价。风景的敏感性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是单位时间内,风景被观赏的概率。显然,单位时间内风景被观赏的人次越多,则风景的敏感程度越高。

其二是公众。那些为人所熟知,或受到当地民众甚至于全国民众重视的风景,其敏感性就高,张家界森林公园就是一个高度敏感的森林风景区。黄山也是高度敏感的风景区,而其中的黄山松作为一个风景点,又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因此,风景区中的任何人为活动,尤其森林中的风景点,都应慎重计划与保护。

其三是风景离主要观景路线的距离。一般划分为四个距离带——前景带、中景带、背景带和鲜见带。由近到远,风景的敏感性逐次降低。

应根据以上各因素,综合评价某一森林风景单位的敏感性。根据敏感性程度,分为三个敏感性等级区:I——高度敏感区,Ⅱ——中等敏感区,Ⅲ——低敏感区。然后,按不同风景的敏感等级,绘制风景敏感性分布图。

3 森林风景阈值评价

所谓阈值评价是指风景对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视觉干扰的抵抗能力和吸收能力。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景系统对外界干扰的同化能力或掩饰能力,二是风景系统受到破坏后的自我恢复能力。风景阈值对指导人为活动(如道路修建、架设电线、建筑工程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是预测视觉污染、合理进行森林风景资源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森林风景阈值主要取决于两类因素:森林内部的结构因素和气候、季节等生态因素。

森林内部的结构因素:这对风景阈值起着决定的作用。首先是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地形越复杂,树种和其他植物种类越丰富,群落的结构则越复杂,于是风景的阈值也越高。其次是坡向、坡度及土地的稳定性。阴坡一般比阳坡具有更高的风景阈值,缓坡比陡坡有更高的阈值。稳定性较好的土地比不稳定的土地(水土流失、滑坡等)也有更高的阈值。森林的再生恢复能力大,则阈值也越更高。

气候与季节因素:气候与季节主要是通过影响森林结构面影响风景阈值。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树木与其他灌木、草本的生长与植被的恢复,从而使风景阈值提高。夏季森林的遮蔽能力比冬季强,故夏季的风景阈值较高。气候对森林风景阈值的影响较复杂,应根据当地所处气候带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森林风景阈值的评价结果,划分风景阈值等级区:I——高阈值区,Ⅱ——中等阈值区,Ⅲ——低阈值区。然后,把上述成果通过风景阈值分布图表示出来。

森林风景的美学价值是森林游憩功能的基础,包含在游憩价值之中。森林游憩的价值是一种具有社会性、无形性的产品价值,对它进行科学的价值量的估算比较困难。近年来,国内外在理论与方法上的研究较多,争议也较大。下面介绍其中的一种方法———旅游成本法。

旅游成本法是利用的旅游成本来反映游憩林的价格,借以推算游憩林(游憩区)的需求功能。此法从森林游憩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游客的角度出发,依据西方经济学消费者剩余理论进行游憩的价值评价。

运用旅游成本法进行森林游憩价值计算,具本步骤为:

第一步:建立关于游林率的回归模型。游林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某一客源地游客到游憩地的旅游人次数与该客源地人口数的比值。

客源地所能提供的游客数量的多少,受各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有客源地人口数、游客收入水平、旅行时间、游憩成本、游憩时间等因素。在假定游憩地方在各地知名度相同的情况下,游林率回归模型可建立为:Y=ao+a1x1+a2x2+……+anxn+c

式中Y为客源地游林率;xi为各类影响因素值(i=1,2,……,n);ai为回归系数(i=1,2,……,n);a0为常数项;c为随机扰动项。

第二步:建立消费者剩余模型并计算游憩效益值。

假定其他影响因素都保持相对的稳定,只考虑追加旅游成本对游林人次的影响,当追加成本达到一定值时,游林人次便为零,依次建立模拟游林人次与追加成本的函数关系式:

式中Y为游林人数;x为追加旅游成本;b1,b2为回归系数;b0为常数项;

式中:Vp为消费剩余;pom为最大追加旅游成本。

游憩时间价值是指为进行森林游憩活动而放弃的收入。在这里,以游客的工作时间进行计算。

式中,Vt为游憩时间价值;Qi为第i客源地游憩人数;Wi为第i客源地游客游憩时间;di为第i客源地游客月均收入;tm为月工作小时数。

需要指出的是,森林的生态功能因地理位置、立地条件的不同而异,并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森林的游憩效能也只有当森林生长到一定年限时才能表现出来。而现在的研究,总是将森林置于静止状态,因此现在对森林各种效能与效益的评价,在方法上尚需加强研究。

美学评价 篇2

马克思《巴黎手稿》美学意义再评价--由当代美学美的规律论争谈起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的<巴黎手稿>的.论争很多.<巴黎手稿>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人们在研究马克思的<巴黎手稿>时,应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不要固守于马克思著作的某些词句话语,这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作 者:张青岭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刊 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235(1)分类号:B83-05关键词:“美的规律” 认知美学 美本质

美学评价 篇3

一、中西方音乐美学的差异性

从音乐美学思维的角度来看, 中国倡导的是一种具象性的形象思维和直接思维模式, 而西方国家讲求的则是理性和抽象思维模式。这一思维模式表现在音乐美学上则是:中国音乐美学应用的是线性思维模式, 西方音乐美学采用的是逻辑和组合思维。此外, 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认为音乐是以人的内心情感为出发点, 但又高于情感的一种思想;西方美学思想重视的则是理性, 相关理论中更多的是强调现实。从音乐美学的审美取向来看,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音色中, 通过直接触动人体感官的方式, 达到吸引人群的作用, 所以中国大部分的传统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对于音色都十分依赖;而西方音乐则是以声乐艺术占据主流地位, 在音乐美学表达过程中对于人本质的声音更加重视。

二、西方音乐美学的传播

从音乐美学这一角度来看, 西方音乐美学的融入, 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在不断开放过程中、在研究音乐美学这一领域过程中的一种具体化的反映[1]。虽然西方美学的传播现在在中国是一种热潮, 且激发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但由于这一研究对象的新颖性, 使得人们在接触了西方美学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之后, 也开始不自觉地将其同中国相关的美学思想进行对比研究, 所以, 西方美学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发展和建设。

从西方美学在中国传播的时间流程上来看, 研究美学传播情况已经成为中国美学领域专家学者共同认准的一个课题。并且, 西方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建设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物质文化保障[2]。 自改革开放政策施行以来, 西方美学的传播使得中国美学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教授美学专业的院校和相关课程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

此外, 西方美学的不断传播为中国带来了另一种重要的积极影响, 就是帮助中国美学研究的相关人员加强了有关美学资料数据的建设, 促进了中西方美学思想和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 使得相关论述和理论的数量、可信度、实践性等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三、西方美学传播的文化评价

截至今日, 西方音乐美学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 在翻译、 介绍和评述音乐美学史论这几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这些带有西方美学特点的论著在中国的出版和发表, 以及对这些论著的翻译、研究和介绍等, 不仅为西方美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巨大的现实意义, 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3]。从中国音乐美学这一学科发展情况的研究来看, 该学科从开始构建到逐步发展, 已经经历了一条比较曲折和困难的道路, 而西方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以及中国美学在各个发展阶段对西方美学的分期吸收和借鉴, 则为中国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灵感源泉。

从中国音乐美学这一学科初步建立来看, 其主要是借助对中西音乐美学的吸收、借鉴、认同到最终融为一体, 不仅为中国古典的音乐美学提供了新的“养分”, 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美学理论的更新和完善, 使得音乐美学这一学科观念可以在中国得以重新构建[4]。与此同时, 对西方音乐美学开始在中国进行传播至今积淀下的所有音乐美学文献论述, 结合现代音乐美学发展现状进行翻译、整理、注释和分析, 使得中国的音乐美学拥有了更多新的生命力, 这不仅推动了西方音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力度, 还扩大了其传播范围。此外, 自西方音乐美学在中国境内开始传播以来, 其采用的都是以文字作为主要传播媒介, 来进一步拓宽其传播的深度和范围。所以通过出版和发表与西方音乐美学相关的论述, 对于提升西方美学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贡献, 增加其传播的最大限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 音乐这门艺术的不断繁荣发展, 与相应文化时空环境的构建是密不可分的, 但与音乐美学理论不同的是, 其实践基础的构建对于发展传播环境等条件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因此, 本文对西方音乐美学目前在中国的传播情况等做了细致的分析, 并就该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以便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西方音乐美学。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度和范围也在逐渐拓展,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的音乐美学逐渐在中国进行广泛传播。对此, 本文以西方音乐美学作为立足点, 通过对音乐美学内涵的分析, 就其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和美学的文化评价进行研究。

关键词:西方音乐美学,传播,文化评价

参考文献

[1]孙治国.浅谈西方音乐美学思想[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0, 03 (03) :183-184.

[2]王沥沥.“数”与西方音乐的美——浅谈毕达哥拉斯以“数”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对西方音乐的影响[J].音乐时空, 2015, 05 (03) :76-77.

[3]石惠敏.浅谈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J].黄河之声, 2015, 12 (06) :101.

美学评价 篇4

关键词:现代电影,表现美学,再现美学,虚拟美学

在百年的历程当中,电影作为一种具有最丰富载体的艺术形式,经历了人类对自我思想情感意识的认知,而与此同时, 电影也成为了一面镜子,于是人们可以在胶片当中看到美学的进步、发展。

1再现美学与表现美学的对立统一

艺术中所谓的“再现”,就是效法自然,模仿自然,将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人物真实完整地呈现在艺术作品中。所谓“表现”,即重在“表现的艺术”, 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及个人主观情感,认为艺术不是表达生活的现实,而是表达 “精神的现实”,是作品中排除再现部分的所有。而在文艺理论的研究历史中, 再现与表现可以说是艺术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它们相对立而存在,相统一而发展。而再现与表现的关系,从“再现论” 与“表现论”这两种文艺理论即可显现。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在艺术领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名言也正可理解为再现美学与表现美学的关系。 再现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而表现是照亮这面镜子的光。

对于电影,表现与再现作为艺术的一对基本矛盾,同样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当中相互依存。电影发展的初期,工厂大门、火车进站,也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复制。卢米埃尔兄弟想要表达什么呢?那时的人类如同学会了婴儿最初的模仿,模仿这自己亲历的世界,将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呈现在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当中,正是一种表现美学在新艺术形式当中必然的反映。当电影继续发展, 从《党同伐异》到《第七封印》,直至《阿凡达》,电影在成长,也从最原始的复制成为了人类思想的承载体,人的思想感受与精神世界都反映其中。电影开始逐渐穿透了影片表面,表达了一个极其丰富的人类世界。影片从现实中的提取、 抽离、加工,强调的不再是事件的原本面目,而是人类思想表达欲求。

2再现美学、表现美学、虚拟美学相互关联

电影仍在成长,如同从无声到有声, 黑白到彩色,3D等新技术的兴起再给电影世界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动。电影迎来了一场质变性的突破——先进的技术带来的不仅是奇幻的视觉震撼,更是带来了一种新的美学现象的介入—— 虚拟美学。放眼影院,院线的影片中, 3D影片已占了很大的比重,而观众们也乐于走进影院,戴上眼镜,寻求一种新的试听享受。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揭开了数字成像技术应用于电影制作的序幕。利用光学原理,在计算机技术的“数字魔术”中让世界为之耳目一新。“真实再现”变成了“数字表现”, 人类的想象力与创造思维如天马行空, 不可束缚,“虚拟美学”已悄然来临。 现代技术裹挟着虚拟美学以一种来势汹汹的势态涌入电影,于是电影中原本的美学现象的基本矛盾又添上了新晋成员。 再现美学、表现美学、虚拟美学成为了电影艺术中的三大美学现象。这三种美学之间的内部关系,笔者认为应当用三角形表现,再现美学与表现美学呈直线, 拉起三角形中的底座,而虚拟美学作为最年轻的美学现象,置于三角形的顶端。 表现与再现作为一种基础,构建了电影美学的基本关系,而虚拟美学在此基础上诞生于这两者之后,并与之相连。在三者的关系当中,无疑是相互关联的, 但在目前电影的发展态势中,虚拟美学与另两种美学现象相互牵制的力量并非可以划上等号。

美学大师李泽厚认为,“美是自然的人化,使客体世界成为美的现实,内在的自然人化,使主体心理获有美的情感”,前者是美的本质,后者是美感的本质,而数字特技影像则是视觉层次上自然人化的极大化。数字特技形象是虚拟或者半虚拟的,但观众感觉是现实的, 这就是数字特技影响中虚拟与现实的辩证统一。电影进入了发展的新纪元,可以把非现实的影像通过视觉变成屏幕上观众所能欣赏的“现实”。

鲁迅说过,没有人可以凭空捏造一个没有原型的鬼神。而在电影中,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再现美学与虚拟美学的关系。在讨论虚拟科技对电影影响的影片《西蒙妮》中,科学家用神奇的数码电子技术合成了一个完美的女人西蒙妮。 然而这个虚拟的完美代言人出自何处? 费雯丽、梦露、奥黛丽赫本……都来自真实的原型。西蒙妮取自众芳之长,造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论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 篇5

一、生命美学

有学者认为实践美学其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已经导致了实践美学缺乏一定的先进性,其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派别例如温和派、激进派,其都阐述出自身的理解,但是不管怎样争论,其最终还是需要将问题归置到美的本质上来。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生命美学。从某个层面上而言,实践美学发展出来的生命美学,可以说是巩固了美学的基础[1]。实践美学通过实践的群体性、现实性等推出了审美的群体性与现实性等,并没有将审美的带有情感因素在内的内容囊括其中,因此正是由于这种缺陷导致本体论的重点放在了生命这个方面,也正是因为“生命”的出现促进了生命美学的发展。实践美学想要丰富自然美、人体美相关概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生命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理论基础不断丰富,甚至已经将当代哲学、美学等各种研究成果引入其中。

二、实践美学

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学讨论当中,实践美学本体论是当时的主要派别之一, 经过了20年的发展,再加上当时马克思《手稿》的出现,逐渐成为了当时的主流。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李泽厚将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作为构建美学本体论的基础,该做法影响了当时美学界大多数人。研究实践美学本体论,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其主要的理论观念是在生活当中避免出现庸俗化,努力追求一种与现实生活相符合的状态。当时关于实践、自由等词汇在美学界出现的频率十分频繁。放在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由于受到左倾的影响,其接受实践、自由等理论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2]。在我国背景下发展的实践美学随着李泽厚与将孔阳观点的提出,将实践美学理论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三、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

在实践美学当中,我国最突出的代表任务就是李泽厚,其出版的一系列著作将实践美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李泽厚主体性实践美学的基础就是主体性实现哲学,什么是主体性实践哲学,就是以关怀的角度谈论人的命运,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与内在的自然人化两个方面。其中重点阐述内在的自然人化,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情欲的人化,另一个是感官的人化。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生命美学逐渐进入到中国的人学美学视野当中。所谓的生命美学是通过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与超越的美学,其主要的追问方向放在了审美活动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关系上。其中生命美学的代表性人物潘知常,其对生命有着独特见解。其认识在生命美学当中就是体现出一种对自由的追求。这种审美活动的结果就是美,同样美感也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存在的。

在这两种美学理论的论争当中,生命美学对实践美学的反驳主要放在了审美起源于本质问题上,认为实践美学模糊了审美的性质,形成了一种与自由对立的局面,忽视了人在其中的主体地位等。针对生命美学的汇总反驳,实践美学的支持者则认为实践美学是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的,其通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是不可超越的。反而认为生命美学过分强调了人的非理性,十分不明智。关于学术研究,其必定是存在争议的。只有能够站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将其作为一个参考的对象,才能够做出更加合理的解释。

因此,针对美的理解与美本质的探索,应该是客观地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上,采用中立的方式同时接纳中方与西方的美学思想当中的精华,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

结语

【美学评价】推荐阅读:

美学艺术07-05

服装美学05-22

美学素养05-31

美学06-04

身体美学06-11

美学审美06-14

桥梁美学06-16

动画美学06-16

美学欣赏06-17

人生美学06-30

上一篇:皮带综合保护下一篇:工程量清单招标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