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师

2024-08-25

美学教师(共12篇)

美学教师 篇1

一、接受美学与教师教学技能

接受美学 (receptiveaesthetics) 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发端, 由康坦茨大学的学者尧斯、伊瑟尔为代表提出的一种美学思潮, 是文学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读者及其阅读活动上, 使读者也参与作品意义的创造和实现, 强调了读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接受美学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 指出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空缺”“空白”“否定性”成为激发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内动力;接受美学总结出读者的“期待视界”与作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审美距离, 强调只有达到“视界的交融”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底蕴。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 所强调的观点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教师技能发展的观点有着很多不谋而合之处。教学技能是专业化教师必备的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水平的教学技能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当今人们已将教师职业视为一种具有双专业性的特殊职业, 教师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同时, 要具备传递知识、技能的技巧。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一个教师的教学技术上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 这是专业化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教学思想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转变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启发并激励学生把自己所“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接受学生通过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而获得的所有的合理想法, 从而鼓励学生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创造性的想法和见解。因此, 批判地借鉴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对现代英语教学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接受美学对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启示

(一)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作品意义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接受美学认为, 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 不只是作者所赋予的, 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 而是也包括读者阅读所增补和丰富的。应用于教学,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作品”的“读者”———学生,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来看待,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一味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思维定式, 严重制约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思考的巨大空间。在“教”与“学”中, 学生是始终的主体, 应该主动建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接受美学强调接受是主动建构意义, 因此, 教师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帮助者, 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知识的理解, 洞察因由, 集思广益, 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注重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 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

接受美学认为, 任何一个文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 而这些空白需要读者去填补, 不确定性则需要读者去确定。教材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缺”的文本, 它的最大效能的发挥需要教师个性的解读以及学生个性的理解, 这都建立在他们原有经验上的内化和建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填补“空缺”, 领略相关学习材料的深层意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接受美学所提出的“期待视界”的观点, 对指导教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为重要。“期待视界”是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和接受的前提, 具有个体性, 由于受知识水平、社会经历、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 不同读者必定拥有不同的期待视界, 因而在具体化过程中必然对文本产生不同的解读。学生只有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 才会主动进行自我探索。因此, 教师应把学生当作具有潜在审美能力的接受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接受美学对教师教学技能的科学建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带来教育观、教学观及学生观根本的转变, 相应的实践层面上的教师教学技能观及价值取向、内涵及外延也必然发上相应的改变, 完善教学技能发展理论,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中引入接受美学理论, 促使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是由学生主动与教师、教材、其他同学进行语言、情感、思想、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对话交流。

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期待视界”, 指的是在文学接受活动中, 读者原有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在具体阅读时化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读者的阅读感受与自己的“期待视界”一致, 读者便没有了所谓的“期待”, 相反, 作品超出“期待视界”, 读者便兴趣盎然。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期待视界”的“超出”来加强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把握好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的期待视界之间的差距, 巧妙设置期待视界的“超出', 适度的信息差距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创设恰当的“审美距离”, 让学生多思考, 多参与,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接受美学的理论观点, 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师应该科学建构如下教学技能:

(一) 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

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弹性加大以及课程标准、教材等, 都为教师留有很大的空间。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够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内容, 能够参与编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 采用最适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设计和整合的能力。根据新课程的要求, 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 教学成为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师要了解所教授教材的特点, 并掌握其重点、难点, 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根据自己学生的需要, 对教材作适当的增加、删减和顺序调整;能精心定制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客观条件, 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新课程为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潜能的空间, 教师要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到新课程的开发和整合中来。

(二) 组织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融入了互动机制, 利用课堂中的动态因素, 通过协调、探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合作学习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独立思考, 发挥创造性思维, 提高主体意识。在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角色是综合性的, 既要设计活动, 又要在活动中组织参与、督促、解惑, 更要评价结果、反思自己、对不足之处总结研究,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 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 产生了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 营造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体现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教师应有效地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 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快速发展。

(四) 教学科研能力

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深入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 善于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科研活动, 拥有较强的科研意识, 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中的研究课题和校改实验。研讨课堂教学方法, 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 并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加以应用、调整、改革和创新, 以此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建构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 努力发展成为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

四、结语

应对于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 将接受美学引入到现代教学中来, 重新审视“教”与“学”的机制, 为教学创新寻找新的理论依据。教师应该秉承接受美学所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 科学建构教学技能, 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

摘要:接受美学所提出的读者中心论、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及读者的“期待视界”等概念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教师技能发展的观点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对教师科学建构教学技能有着重要的启示, 批判地借鉴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对现代教学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接受美学,教师,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2]孙晨红.新课程与小学教师素质[J].教育探索, 2004 (9) :27-28.

美学教师 篇2

——“风景”这边独好

姓名

班级

学号

提要:大千世界,美无处不在。“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史的学术认知的巨大贡献。所以就有了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纵观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因美的存在而使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趣盎然。古人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旷世之美,如今“美乡的醉梦者”又是我们的追求。或用美学散步,谈论科学研究中美学神韵,审美距离与移情的微妙。关键词: 美

美学

艺术

人生

美,汉语拼音是“mei”,英文是“beauty”,然而世界上它的表现形式数不胜数,千奇百怪。从而历史上又诞生了一门“美学”学科。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而这又是大多数人对之的理解。有幸的是我在大二这学期接触了美学的课程,让我对美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让我能够在这个未知的国度里尽情遨游。

在现实中,美可以分为3种,即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人的美就是社会美,艺术作品的美就是艺术美,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美就是自然美。犹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从而现实中的美又成为了从致用、比德到畅神,或许“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中国和欧洲对美的致用已形成。因为致用是人类从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的一种审美观。狩猎时代的原始人洞穴壁画和岩刻都能体现这一点。比德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的自然审美观。春秋战国(儒家)已形成,同时它意味着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功利相脱离。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是屈原的旷达。《橘颂》是著名的比德文章,也是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魏晋南北朝时期,畅神是盛行时期。专注于对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不要求用自然景物来比附道德情操,而是让自然景物来触动空明的心境,较“比德”更进一步。也许正是这样,造就了古人的清淡佛老,纵情山水,归隐山林。支遁真是这样一位典型的僧人。艺术的美或许就如《兰亭集序》、《画山水序》和《洛神赋》等等。空覃写春,古镜照神,清露晨流,新桐初引。不过我想这所有的美人是主导要素,因人而彰。自然中“澄怀”和“味象”又如何做到呢?自然美是人与自然的契合。或许陶渊明、谢灵运的是可以告诉我们,拥有纯正的心感悟大自然的美。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是任务品藻的背景。“子温而历,危而不猛,恭而安”“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论证了这一点。从政治学的人物品藻到美学的人物品藻就如《人物志》到《世说新语》。《容止》中描述了很多对人物的品藻。外貌和内心的评价让我们想起了《亚里士多德全集》中的《体相学》。它包含着对人体美的欣赏,并且将秩序、匀称、确定性作为美的性质。从猿到人历经几个世纪到当代社会是人体美和人体美学的认识和发展。从感觉到知觉再到表象,想象到联想,通感到理解再到情感,这些最终都指向“美感”。许是同杜甫“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换为苍狗”那般。

宗白华先生认为“美学研究不能脱离艺术,不能脱离艺术的创造,不能脱离‘看’和‘听’”。朱光潜先生也曾说“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稿》中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美乡的醉梦者说他们看来是无可厚非的了。20C60年代德国的尧斯和伊瑟尔认为艺术活动中的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最为显著的是艺术欣赏。艺术欣赏又存在着客观性和主观性,而艺术欣赏中的胜境就是“美乡的醉梦者”。艺术是具有多功能性的,例如中国的四大名著,莎士比亚的著作,卢梭等等。它的研究和发展概况大致分为3个阶段,50年代以前的多元阐释到50~70年代的模式化、固定化再到80年代在新的理论层次上的系统阐释。艺术功能又分为补偿功能、净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在20C最强调艺术补偿功能的是费罗伊德。而早期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莪菲莉亚就是一种艺术补偿。净化是精神上产生的一种快感与美感。西方明确把道德教育效果当作艺术评价标准的第一人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人的本性谋求的不仅是能够胜任的劳作,而且是能够安然享有闲暇。

有人说人生如戏,有人说人生如梦,可我想说人生非戏非梦,人生是艺术。这是一种风景,似是张道洽《岭梅》的“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风景这边独好。从工具本体到情感本体,以及宇宙、社会和器皿中的生命意蕴,告诉我们本色的活着。朱自清先生在《匆匆》里面就曾写到过。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提到了关于近代美学的侧重点问题。布洛是第一个提出距离说的。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又提出来移情说。记得朱光潜先生说他的美学观点是儒家影响的。而儒道结合的精神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蔡仪、李泽厚和朱光潜又是美学三派的代表人物。然而我们知道科学研究中的美学神韵又是别有洞天。科学美和技术美又升华为科学美学和技术美学。科学和美是交融的、互动的、互补的,好比爱因斯坦对科学和美的追求。技术美学又比文艺美学、哲学美学重要,它可以有条件的称为艺术设计理论。或许就如同蔡元培先生告诉我们的,德育,体育,美育的重要,他对美育的推广和实施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有人把他称为“中国美育之父”。

美学是一门意义深远的学问,或许我们应该时刻带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正确态度去探索美学的奥秘。美学它不仅仅是“美”,更是一种能够让我们自我发觉,自我提高的学问。所以关于美学,我想这边风景独好。

注释:

1.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论语》·中华出局出版社 2.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离骚》·世豪博文出版社

教师面对美学教育所接受的挑战 篇3

关键词:美学教育教师考验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71-02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学校均在努力地创造出更为有利的条件去贯彻及落实由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这是将艺术教育、美学教育寓于素质教育中的措施,对于当代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世纪以来,鉴于教育的主管部门对美学教育的重视,各地高校普遍地加强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力度,美学教育实施力度也随之加大,由此,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虽然如此,但个别学校仍然存在着把仍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却仍将应试教育置于较高地位,忽视对学生的美学教育,而且其教师美育水平满足不了学生对美育的需要。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日益进步,网络化程度日益加深,教育信息化得以迅速发展。面对这一局势,学校在教育方面遇到了全新的挑战,进一步强化了美育教学在当前教育中的至高地位。

1 美育的概念

美育是结合了教育与审美活动,并传承和发扬审美文化同时启发创新的教育活动,亦称为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美育作为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教育理念,不仅因为其表现了情感教育和美的教育,同时完善道德并深化了认识。特别表现在文化人格的完善过程中。它的这些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比拟和取代的。

2 教师实施美学教育观能力的现状

教师实施美育观的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由于美学课程只在本科汉语言专业开设,其他学科的师范专业并没有设置该课程或相关课程,又或者开设了该课程却没有进行深入的教授;而中师层次更是难以接触到美学课程。所以目前教师的美育知识和审美素养不够深厚,美学理论基础薄弱,而中小学教师尤为明显。美育观能否顺利实施主要依靠的是教师的审美能力和素养,教师只有具备扎实良好的美学知识和审美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掘美,传授美和实现美;才能培育出具备一定美学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学生。

其次,目前我国教师的培训工作多流于形式。由于师资培训机构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设置深度不够,空谈理论而缺少实质性的东西。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如重视度不够,时间不合,人际关系复杂等,这就大大减少了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的机会,而参加的教师综合素质有高有低,常常出现走场造势的现象。与此同时,教师的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意识淡薄。常常表现在只满足于本学科知识内容,对本学科的知识理解和认识陈旧,不愿意自学以提高认识理解,视野过于狭隘。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与禁锢,教学压力的影响以及心态上的浮夸。就是因为这些,很难培养出大批具备美学教育观能力的教师,实施美育实属空谈罢了。

至此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教师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理论和实践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提高教师实施美育的能力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在立美育人的教育道路上继续进行创造,同时进行自我批评和反思,才能扬长避短,将美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3 教师应提高自身美育素养

教师在各种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的美育素养是美育效果的重要支持和保障。

3.1 加强自身审美修养

教师是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者,连线员,是美的缔造者,传播者。因此教师是美誉的首选对象,教师是美育真正传播并融入教育过程当中的关键所在。当代高等教育已进入信息化现代化,这就要求教师们应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才能适应当代教育的需求。那些全面发展的创造型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审美素质,而且善于学习和消化吸收新的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并运用于教学过程当中,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他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富有创造性的教育观、个性特点、知识框架和管理与教学艺术。只有这样的全面发展的创造型教师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但事实上我国现有高校教师中存在很多知识理论不够稳固,自身综合素养不够完善的现象。要改变此种境况,就要将教师作为美誉的第一对象,并施以有效地培养和指导,才能从根本上全面提高教师审美素养,才能加强美学教育。

3.2 形成审美的生活态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和美化自己仪表,做到仪表端庄得体,服饰符合自己的职业身份和工作场合;同时要美化自己的内在,做到心胸开阔,自尊自爱,爱岗敬业;要美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注意和保持其整洁卫生。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审美的生活态度,才能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和传授美;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化学生,而影响教化并不局限于授业答疑,而是以教师本身具备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鲁迅先生在回忆藤野先生以其无私而严格的师道给自己一生以重要影响时说:“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当代的大学生都是具备独立思維能力及有效辨析洞察能力的青年,并具有相当强的吸收和模仿能力,而教师的兴趣爱好、举止言行、为人处事以及人品气质等都会直接的影响和教化他们,那些具有无比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将会被学生接受、钦佩与遵从。所以,教师要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美的生活态度,以此感染和教化学生,充分发挥美学教育的作用。

3.3 树立美学教育意识

无论是哪一门课程,我们均要从思想教育及知识教育角度出发去明确教学目标,还要在美这一角度,去给学生影响。教学应为一门艺术,应追求其美。教师从美的角度去实现教学目标,可达到三个层次的效果:首先其可提高学生在其学科上的能力,其次还可以帮助其形成良好是审美能力,再者还可以挺高其整体素质。教师不应是课本知识的讲授工具,而是个有个性及思想的教育者,其应努力营造美的授课氛围,让学生能满载而回、乐此不疲。如此,不仅可顺利了却教学任务,还可以教书育人,教师在实践中还能体会到课堂美,学生亦能被美而熏陶,这样由赞赏教师人格修养、教学能力升华到热爱学科,进而激发其追求人格美。由此可见,课堂亦有美的价值,由美学教育的作用。此方法对培养、提高创新意识、能力有特殊效用。所以,美学教育是将美融入到各育中,以美去载德、启智、健体及解劳使得美学教育跟各育能相互促进,互补优势。

3.4 提高美学教育的能力

(1)提高对教材的审美能力

审美的因素在不同学科广泛存在,唯有充分地挖掘出各各学科里审美因素,方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及培养其创造力。教育者首先得要对人类的优秀文化热爱,对科学及艺术崇尚,还得具有美学的基本知识及敏锐审美能力与良好感知审美能力,同时具备对美术、音乐、舞蹈、书法、摄影、文学、戏剧等基本欣赏能力,并对其中一种或多种感兴趣及有表达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其所教科目有着深刻理解,能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及了却知识产生背景及过程、弄懂蕴含在知识的美学意义。唯有具备这些,其才能敏锐地感知教材里的美的因素,提炼出其所教课程的美的因素,并以一定形式表达给学生,将美学教育融入至教育教学中。

(2)提高学生审美理解能力

学生是审美教育的对象,教师了解、理解其学生是美育基础。正如知识教学前先得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及认知结构一般,教师在进行美学教育时,得先对其学生的审美素养、兴趣爱好有所了解。就大学生年龄及受教育的特征而言,其通常有关注艺术、追求时尚、变化大、信息快的特征。所以,教师需对流行艺术、新时尚、学生审美情趣有所了解,能与学生进行讨论并指导其,要善于把握住学生审美的热点,懂得利用其周围实践及其感兴趣话题,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周遭的美,并且还能顺课堂教学之势,帮助其正确地认识身边现象,辩证看问题,唯有如此方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及保持学校美学教育高格调,提高美学教育的实施成效。

(3)提高营造美学教育氛围的能力

美学教育是一种创造性及感性教育,其要求尽可能扫除教育环境里的障碍。因此,教师在实施美学教育时,应当营造出自由、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彻底摒弃掉片面的价值取向,于课堂中营造出自由、宽松的美育氛围。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改变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积极探索教学艺术,创造出有助于学生主动性、师生互动教学情境,达到师生间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一定的评价及建议,对于其错误及失败,应当是引导、分析、帮助,尽量避免对其批评指责,加大鼓励其大胆设想、捕捉灵感、独立学习及张扬个性的力度,给他们营造一美的氛围,并激发其积极的创造性。渗透美育的教学氛围就是将情感体验、评价渗入知识及技能的教学过程,如此,方可调动其感知、想象、情感、个性、直觉与创造性等因素,实现其全面发展。

4 结语

新时代下,美学教育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美学教育不同程度加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教师对其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同时亦为培养青少年健美懂得目标开拓宽广的道路。于美学教育正在回归的情况下,身为教师,应尽可能把美学教育落实到每一个日常教学环节中去。總而言之,教师应具备有良好审美的修养、生活态度与较强的美育能力、高雅气质、渊博知识,方能适应于21世纪的美学教育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土钟庆.精神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陈立农.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道德修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5).

[4]曾繁仁,等著.现代美育理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谈谈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美学修养 篇4

1. 基本美学知识修养

审美教育的施教主体首先应成为一个美的人。如何才能做到呢?可以通过学习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 掌握审美的规律。只有理解了它, 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可见, 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修养是语文教师美学修养的不可或缺部分。

这里的美学知识不仅包括美学自身体系中的知识, 还包括美与文学、美与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2. 一般审美能力修养

一般审美能力修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美学修养的构成, 但又不是其独有的, 是作为教师都必须具备的美学修养的内容。

2.1 形象美

教师形象美包括仪态美、人格美、言行美、学问美等等。教师自身就应是一个美的综合体, 时时、处处向学生展示美, 让学生受感染而自觉追求美。

2.2 教学美

教学美包括教师语言表达美、板书美、教学媒体美、教学过程美等。教师本身的教学要处处渗透美, 让学生时时感到美, 达到增强审美教育的效果。

3. 特殊审美能力修养

特殊审美能力修养是指只有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其他学科教师不一定具备的审美能力修养。它包括感受认识语文美、创造语文教学美等方面的能力。这是由语文学科及教学的特征决定的。

3.1 感受语文美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感知和领会美, 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是审美素养的核心。”语文教师首先就应具有感受认识语文美的能力。语文教材通过优美的语言形式, 体现着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把握, 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材料。教师只有自身感到美才可能传递美。

3.1.1 感受语文形式美

语言是语文的形式, 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汉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有独特的美的魅力。语言形式美包括词句运用的美、语言结构的美和表达方式的美等。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 要仔细感知认识口味词句运用所表现出来的贴切凝练美、形象生动美、含蓄深沉美、幽默诙谐美、音乐韵律美。

3.1.2 感受语文内容美

语文内容所反映出的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人美。

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文章反映人物的心灵美。有科学家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生产的发展而奉献一生;有普通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勤劳与善良;有小朋友身上所存在的纯朴、诚实、可爱。教师在感受认识人物美时, 要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人物的心灵, 体会人物的感情。利用审美想象,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让自己和文中美的人融合在一起, 走向学生, 激发学生去追求美的心灵。同时在感知认识人美的过程中, 教师还要不断塑造自己的美的心灵, 做到了“以美传美”。

讴歌祖国山河美、大自然美的文章在语文教材中数不胜数。我们要认真阅读领会, 并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 感受美景, 在美的体验中提高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语文课中反映的社会美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这种美最能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教师为更好地感知、理解、把握文中的社会美, 要广泛地阅读, 丰富自身的历史社会知识、生活知识。要在感知认识社会美时提高审美能力, 学会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社会, 增强辨别美与丑的能力。

3.2 创造语文教学美的能力

审美能力是在一定的审美情境下, 通过进行审美活动逐渐培养起来的。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能根据语文内容创设一定的审美情境, 能把语文教学活动审美化的能力。

3.2.1 朗读能力

朗读可以使书面语言转化为以音响为媒介的, 诉诸听觉的声音艺术, 能帮助听者进入作品中的艺术世界和感性世界, 即让学生进入课文所反映的特定的美的情境中。教师朗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审美情境的创设。因此, 语文教师的朗读水平应向高标准看齐, 应做到“美读”。即尽可能读得准确传神, 能够表情达意, 借助于声调、语气、停顿、强弱、轻重等变化及表情、手势等手段。让学生在美读中调整情感状态, 在美读中进入审美化的语文教学情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语文教学中配乐朗读, 它对于创设美的情境, 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美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注意的是选取的音乐要与教材语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 尤其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和谐。朗读的轻重缓急与音乐的节奏协调一致。学生才能一边听朗读, 一边运用审美想象, 在头脑中一一展现出课文中美的内容, 达到创设审美情境的目的。

3.2.2 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们认识美, 不能没有教师描述周围世界美的富有色彩和情感的言语。只有当教师用他的语言向孩子们揭示周围世界的美时, 孩子们才会注意到, 才会去凝神观赏和细耳倾听。”也可以这样说, 只有当语文教师用富有色彩情感揭示课本中的美时, 孩子们才会进行了语文审美活动。可见语文教师富于色彩和情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了语文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规范的基础上, 还要重在色彩和情感下工夫。

《美学》和《美学原理》读后感 篇5

《美学原理》是由王德胜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适用于高等学校文科的教材。本书着眼于教学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在合理吸收传统美学思想精华、关注和借鉴当前国内外美学研究新成果的同时,突出了美学理论的当代特点。 书中着重以审美活动为基点,把全书分为十个章节,分别从美学学科定位及其对象、人类审美发生、美的本质、美的存在、审美类型、审美经验及其结构与过程、审美判断、艺术审美与创造、审美文化特征及其生产与消费活动、审美教育等各个方面,对美学中的诸多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实证、概念与形象的统一,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美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审美分析能力,以益于学生的审美实践发展。接下来,我将着重从以下 方面来谈谈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感受。

第一章节向我们论述了什么是美学,从这一章节中,我了解到了美学的历史与现状、美学的学科定位、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怎样学习好美学。美学被称之为“无用之学”,这是从它的实际作用来说的,它没有特别实际性作用,但它却有着潜在的功效,一个人如果对美学有着特殊的理解,或者有着系统化的学习,那么他便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形成一种意识,即审美意识,这种潜在的意识,会让你发现生活中的美,它会促使你不断发现和体会生命的无尽意味。

美学属于人文学科,它着重体现了人文实践领域的价值特性,因此,要正真把握美学的对象,就必须始终抓住人类审美活动。也就是说,美学是以人类审美为自身特殊领域,以审美活动为具体研究对象,以此来探讨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来追踪、构建人类审美价值体系。

从这一章节中,我还了解到美学研究的方法,它包括: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理论与实践性统一、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相统一、兼收并蓄与民族特色相统一。这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对于我学习好美学原理这门科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节向我们论述了审美发生,从这一章节中,我了解到了审美的发生论史、人类劳动与审美发生、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审美关系以及价值。审美的发生论史包括模仿说、巫术与图腾崇拜说、性本能说、游戏说,以上四种学说,在美学史上具有一定的理论代表性,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局限性,就是没有揭示出人类审美活动背后的、促使其发生的现实基础,即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它揭示出了审美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并为审美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基础,并且为审美发生提供了现实素材。

审美活动主客体的统一,推动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扩大人类审美范围,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第三章重点向我们阐述了美的本质问题,包括美的定义、美的来源、美的存在。美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价值,与真、善有联系也有区别,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至于外观美和形象美,是两种必须加以区分的美,只有当外观美不妨碍形象美、完全服务于形象美的时候,二者才能达到和谐统一。

第四章即美的存在系统,包括美的社会存在及类型、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以及美与现代社会。美的社会存在的核心是人的生命活动,包括人的美、人文环境美、日常生活美等等。美体现在现代社会中,如建筑没、风景美等。

第五章审美类型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我重点所要写的部分。本章节包含了中和之美、优美和壮美、崇高和悲剧、喜剧、丑和荒诞以及审美类型的文化风格。

中和之美属于与“崇高”相对应的审美范畴,突出审美过程中主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及各种形式美的协调统一,给人以愉悦、轻松的审美快感。中和之美是处于优美与壮美之间刚柔相济的综合美。其意蕴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杂多与对立的审美因素和谐统一,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优美又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优美的基本特性是“和谐”。优美作为一般形态,以和谐、协调、一致、均衡、统一为特点。优美的本质属性是和谐。优美能给人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壮美,也称“阳刚之美”,其审美意蕴、情感力强盛,具有宏大、奔放、雄浑特征。中和之美、优美和壮美以赏心悦目的形式感染欣赏者,其愉悦性质适应了人类最基本、最深层的享乐天性,能够充分唤起人们的审美欲望,使其投入到更加广泛的审美活动中。

崇高和悲剧属于同一序列的审美类型,他们都侧重于审美主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冲突。具有由不和谐到和谐,由痛感到快感的`过渡性、双重性,是以痛感、压抑感为基础的复杂的情感体验。崇高和悲剧对于人们振奋精神、升华理想、培育理性审美能力、端正审美态度等,有着非常积极的美育意义。另外,还有喜剧,它有利于培养人乐观旷达的审美心理和幽默的人生态度,使人眼界开阔、心胸宽广,能在平凡中获得价值,让生活充满情趣。

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不和谐,具有紊乱、嘈杂、破败、粗陋、畸形、邪恶、虚假等特性。荒诞最为丑的极端化形式,是理性协调的颠倒,表现为极度的不合理不正常,给人以无可奈何、哭笑不得的痛苦感受。但它们具有迁徙默化的影响,对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仍起到促进作用。

第六章至第十章包括以下内容:审美经验、审美判断、艺术审美、审美文化以及审美教育。在这五个章节中,我重点从审美教育出发来谈谈我的感受,审美教育是本册书最后一个章节,作者将其放在尾部,是因为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功用。审美教育着力于以一定的教育手段,培养和强化人的感知力、想象力,丰富人的情感,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的创新求异能力,它具有形象性、娱乐性、情感性、个人创造性和潜移默化性。他对于青少年德智体起着有益的补充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借助美的魅力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通过具体教学过程来贯彻审美教育的宗旨,而这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

西方美学景观美学辨析 篇6

关键词:西方美学;景观美学;内涵

一、西方美学思想对景观美学的影响

美学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而景观美学是一个宽泛的、多学科交叉的概念,它和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密切相连。同时景观美学需要面对具体的土地和人的关系,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化的自然,是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景观美学主要研究自然美的保护,探讨自然美的成因、特征、种类以及开发、利用和装饰自然美的方法、途径等。景观美学拥有其自身的形式美、构成美以及工程美学的综合要素。

景观设计,是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设计一切有关人类户外空间的学科。随着人们对景观设计审美态度的改变,我们逐渐以景观美学为体,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为两翼,构成了所谓“一体两翼”。这里的“体”是一个具象化的存在,而生态和环境的两翼是景观赖以存在的抽象化的基础。

在当代景观设计中,有一些主流美学观点。这些美学观点深深的影响了景观美学,充实了景观美学的内容,让景观美学朝着更为完善的方向发展,以致影响到景观设计,推动着景观设计朝改善人居环境、修复生态的方向奋进。以下对影响景观美学的部分西方美学思潮做一简单介绍。

自然美学:自然美学观点伴随着景观设计成为独立学科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自然美学观点的诞生使得人们审美对象得以扩大,同时也对景观设计中常用的人工造物的手法提出了新的看法和原则。

环境美学:环境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是生活质量的问题。自20世纪中叶,处于经济与科技狂热中的人们逐渐开始一场新的觉醒,即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开始把深沉的家园之思寄托于对环境的审美之中。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日益高涨的环境保护运动,环境美学由此崛起。环境美学侧重于从哲学角度来思考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将对环境的体验上升到理性层面,是在当下的感性体验中实现了精神的超越。

生物法则:景观美学基于心理学来研究人对于景观的“客观”反应,而生物法则则可以作为人类审美行为的基础,人类的心理反应是生物法则研究的出发点,并且涉及到相关的社会以及其他领域。这些生物法则有:栖息地理论、嘹望一庇护理论、信息一处理理论、格式塔理论。

(一)栖息地理论:创建者杰伊.艾普尔顿。它的原理即满足生物需要的环境会自发地在人们那里产生积极的反应,动物也会产生相似的本能反应。例如,戈顿.H.奥利安就将热带草原看作一种原始的环境类型:草原上星星点点的树木和茂盛的枝干,使人产生了良性反应。栖息地理论为判断景观设计价值中的功能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嘹望一庇护理论:创建者杰伊.艾普尔顿。嘹望一庇护理论强调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在其风景评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类需要景观提供庇护的场所,并且这个庇护的场所能够拥有较好的视线以便他能够观察。嘹望一庇护理论反映了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在其风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反映了人是作为一种高智能的动物出现于自然环境中的。他不会只满足于眼前的生活空间的安全和舒适,他还要利用种种景观信息去预测、探索未来的生活空间。

(三)信息一处理理论:创建者卡普兰们。他们提出人们偏好促进和刺激知识获得的环境,因为这种环境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并且适应于偏好有益于生存的环境。并提出了偏好矩阵中的四个景观特征:一致性、复杂性、可理解性、神秘性。经过实验发现,人们似乎偏好带有神秘性的景致和可理解的公园式景致。某些一致性和复杂性似乎对于一些偏好的景致是需要的。然而,可理解性和神秘性越高,偏好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障景、视距、空间限定、物理可及性和“光亮森林”五个要素又与神秘性密切相关。依据汉弗莱的看法,由于我们喜欢给事物分类,因此我们会受到韵律,节奏和关于同一主题的各种变化的吸引。但是过多的一致性回到周厌倦,而信息一处理理论很好的为我们景观变化韵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格式塔理论:代表人物库尔特·考夫卡,M.威特海默(M.Wertheimer)和W.柯勒(W.Kohler),称为格式塔学派三人小组。格式塔理论的基本关注点使前景与背景的关系。提出要使图形成为知觉的对象,不仅要具备突出的特点,而且应具有明确的轮廓、明暗度和统一性。

此外还有所谓的后现代主义。随着西方艺术的发展,后现代主义逐渐取代了现代主义。它的影响从建筑逐渐扩展到建筑的后花园——景观中来。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传统元素又被重新运用到设计上:一种是将其单纯作为形式语言;另一种则是对其进行分解重构,使得景观呈现出新的姿态。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设计思维,让设计师向着更为自由的创作方向走去。因此,景观设计的风格,形式,内容也变得多样化了。

由此看出:景观美学作为自然美学的分支包括了环境美学和生物法则。而生物法则中的栖息地理论为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功能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笔者认为,瞭望一庇护理论和信息一处理理论两者是相互作用的,正是因为有了前者从不同视角对景观环境的观察产生的神秘感,才为信息一处理理论中提到的对神秘景观的渴望提供了先决条件。它们二者共同为景观设计中的借景、障景、框景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而后现代主义景观则让景观设计形式与手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西方景观美学思想的特点

从人与自然关系看:西方园林景观显示的是人工美,即“人工化的自然”。

从形式与意境的表现形式看: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讲究轴线的对称性、布局的均衡性、构图的几何性和节奏的韵律性。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给人以秩序井然的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对人精神的愉悦和启发成为其价值体系的基石。

西方景观美学,更多的是注重一种形式美,讲求几何秩序以及节奏韵律,对自然抱有一种征服的态度。

在后来的景观设计师当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重新做出了认识。当代的西方景观设计师更加看重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对大地景观做出了更多的研究与设计。

三、结语

美学教师 篇7

下面就笔者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美学情感促进学生情感生成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用教师的音乐情感来提升学生的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音乐源于自然, 源于生活。有些音乐歌曲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我们在欣赏这些歌曲时, 不仅可以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还可以通过仔细体会歌词中所蕴涵的地理现象、地理规律, 获得更为丰富具体的地理知识。如笔者在“青藏地区”教学中引用了歌曲《青藏高原》“我看见一座座山, 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形象地表明青藏高原“远看成山, 近看成川”的地貌特征, 以及歌曲《吉祥如意》“天空离大地最近的地方, 伸手能摘下星星的地方”, 说明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在教授“中国季风气候”时引用了歌曲《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 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 直观表现我国的冬夏季风。在教授“东北地区”时引用了歌曲《松花江上》中“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呈现了东北物产丰富的地理特征。在教授“长江”时引用了《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说明长江的补给、流向、流速等特征。在教授“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时引用了歌曲《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强调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是一个各民族互相团结、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在教授“内蒙古高原”时引用了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表现了内蒙古高原平坦、辽阔的地形特征。这些音乐作品不仅旋律优美, 而且意境悠长, 加之教师深情的演唱, 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陶冶情操, 启迪心智, 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

二、用教师的文学情感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审美素养

中国古代诗词和民间谚语意境高远, 朗朗上口, 蕴含的地理知识比比皆是。若能恰当引入教学活动中来, 不仅能增加几分诙谐, 而且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笔者在教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内容时, 引入了西宁地区的民间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 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 日愁暴雨夜愁霜”来反映当地“昼夜温差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明显”的地理特征;引用了唐朝诗人张敬忠的《边词》“五原春色归来迟, 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花落时”来分析“水平地域分异”的时空变化规律;引用了唐朝诗人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来让学生体会“高处不胜寒”的垂直地域特征。在教授《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时, 引用了唐朝诗人杜甫的《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升春又来”说明冬至日以后, 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即“冬至阳升”的地理现象;引用了谚语“过了冬, 长一葱”来说明冬至日后, 太阳直射点北移, 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的地理现象;引用了西晋文学家、思想家傅云的《歌》“日中万影正, 夕中万影倾”来直观地描绘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和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密切关系。将诗词引入地理教学, 不仅可以激活课堂, 活化地理知识, 增强抽象问题的直观性, 帮助学生理解把握重点, 解决教学难点, 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趣和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 还可以培养师生在探求地理知识过程中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美学素养, 提高地理学科的境界。

美学教师 篇8

一师德的品藻——为人师表

每每提及教育、教师, 人们总会联想起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 后人称其为“圣贤”。圣, 往往被人们理解为德行的崇高与神圣, 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境界。这是一种美德, 是一种对为人师表最朴素的表达, 这是每一位教师所要坚持的基本准则与规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言行, 是师德最直接的表达。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 更要教授他们为人的道理。以自己的完美人格去影响学生, 以自己的丰富情感去感染听课者, 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去塑造完美品格。这样的言行是崇高的体现, 它是美的, 是一种庄严的美、刚劲的美、雄浑的美, 因为它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感受到了力量, 感受到了奋进, 更影响了他们的日常行为。

客观世界有真、善、美三个方面, 主观世界有知、情、意三个层次。可以说智育是通过科学来传授知识, 开发智能, 以把握真;德育是通过言传身教来感染和影响学生, 提高品德, 以把握善;而美育则通过美学来陶冶性情, 净化心灵, 使学生真正感受美。真、善、美的完美结合, 是美的最高层次表达, 更是师德的崇高体现。其实高尚的师德、严谨的言行、得体的举止不仅是德育的影响, 更是美育的体现。从本质上讲, 这是一种责任, 是一种对学生的关爱与牵挂。

为师者的道德品行不仅是教育的基础, 更是敬业与奉献的真切表达。教师不仅要言教, 还要身教;不仅要立人, 还要立己。作为教师必须贯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学知识、教书与做人“三结合”。这就更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对学生再多一分关心与爱护, 用高尚的品行去感染和影响自己的学生, 使他们不仅陶醉于知识的海洋, 更要让高尚的品行陪伴他们的一生, 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用丰厚的知识底蕴, 展现世界的精彩

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这不仅仅是启功先生对北师大学子提出的殷殷期望, 更是每一位为师者终生遵循的准则。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当信息化教学走进我们的课堂, 学习已不再是学生的“天职”, 更成为每一名教师所要坚持的“工作”。每一天都有新科技的进步, 每一刻都有新成果诞生, 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充满我们生活的空间, 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成果很快便会迅速传播。年轻的学生往往对新事物和新科技充满了好奇, 学生们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思想, 他们更关注全新的领域, 甚至有可能比教师更早地接触到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 这就督促为师者要加强学习, 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尽快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甚至有时可以放下“师道的尊严”, 向更熟悉某一方面知识的学生学习, “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 因为“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兴趣的引导下, 向更新、更高的学业领域攀登。同时, 教师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提升了自己的工作与教学水平, 做到了“教学相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不仅要全面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相关知识, 更要关注媒体、网络的信息传递, 多层次、多角度地学习本专业知识, 关注并尽量把握本专业、本学科的发展态势, 使自己的思想与认知紧跟科技和知识的发展。这又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及时了解本专业最新知识与信息, 更要熟悉新媒体的应用与操作, 从而提高自身能力, 弥补不足。儒家思想中的“崇礼乐, 赞化育”, 演绎到今天, 便是我们对信息的获取和领悟。可以说自身的不断学习, 是审美主体社会化的健全与完善, 这使我们拥有了“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欣赏音乐的耳朵”。

但同时也要看到, 年轻学生阅历浅, 文化知识层面尚有一定缺陷。这就要求广大教师, 在学习并掌握最新科技知识和成果后, 要及时帮助并指导学生的学习, 使他们真正感受学习的乐趣, 领悟学习中的美, 从而做到教学相长, 共同进步, 既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 又要有所思考、有所探求。教师最好能指导学生“在已知中探索, 在未知中发现”, 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丰富着美

知识的传承不仅要通过讲授, 更要利用丰富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向学生充分展示知识的魅力, 展示那份美。在信息化教学中,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已被广泛运用, 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便利, 在一些比较抽象、概念性较强的知识讲授中, 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影视、广播和投影等现代化设备, 将像、光、色、声完美结合, 使学生自己便可以通过感官将抽象概念具体化, 从而减小学习难度,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融入美。在美学类相关课程的教学中, 《美的范畴》一章涉及喜剧和悲剧, 学生往往将其与戏剧概念中的喜剧和悲剧相混淆, 理解较为浅显。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为学生们放映了卓别林的经典喜剧电影《摩登时代》, 学生在观看电影时, 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影片放映后的讲解, 学生们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既集中了学习精力, 又直观地理解了美学中喜剧的相关内涵与意义, 自然而然地与戏剧中的概念相区别, 更容易地领悟了喜剧性、悲剧性与喜剧、悲剧的异同, 可谓事半功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更要让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充分感受美的魅力。教学中, 我们在课件设计与应用时, 要注意启发式引导, 不妨预设悬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慢慢导入课堂内容, 使学生在学习前, 便对学习内容充满期待;而最后的结论或重要原理、信息, 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总结, 甚至让学生来做课件, 由他们自己讲、自己学, 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和点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又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领悟了学习中美的真谛。

四把握教学规律, 让知识的传授更美

在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 在知识传授蓬勃发展的今天, 教师每一堂课的讲授, 都不仅是文明的传承, 更是为师者向其学生展示现代精神与理念的真实表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 更要注意教学过程中“内在固有的尺度”:

一是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自身条件各不相同, 对知识的学习和领悟的能力也有差异。因此, 教师辅导既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与接受规律, 也要兼顾不同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指导基础好的学生“广学博蓄”, 积极接收各方面的知识, 丰富自己的视野, 提高自身素质, 让他们“吃得饱”“吃得好”;而对基础稍差的学生, 除了多帮助、多鼓励以外, 还要发掘他们自身的学习特质, “因人制宜”, 从而真正做到“吃得下”“吃得了”。并且, 最好能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 鼓励他们主动学习, 这种自由、自主的学习内容, 不仅仅来源于书本, 更多的是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实空间和信息空间。信息技术的运用既是信息化、实践化的把握, 又是让广大学生走近信息、掌握资源, 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充分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是学习实践中美的创造与延伸。

二是知识自身蕴涵的科学发展规律。文化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都是以知识的发展和积累为基础的。教师教学过程中, 要时刻关注学科内容与体系的变化, 在教学中体现出知识的进步与发展。而整个知识体系的形成, 必然是由低至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成熟的过程。教学的顺序自然也要符合学科的发展规律, 循序渐进, 又要有所创新。既要立足现实, 稳固基础, 又要具备高瞻远瞩的前瞻性, 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网络知识的丰富性, 不断积累、不断发展。在教学中实践, 在实践中创新。既要不断从丰富的网络中获取所需的教学资源, 又要充分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态势和最新科研成果。让最新的科研成果, 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不断发展的学科体系, 让美的教学充分展现美的风采。

学校教育以文明的传承和人才的教育为己任, 教师的教学既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 也要注意本学科知识的积淀与进步, 并要将二者协调统一, 使之相互促进, 不断发展。这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更是科学精神不断求正、求真, 不断前进、发展的完美体现。

五加强教化与引导, 让美和自由成为学生飞翔的翅膀

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 是薪火的传承, 是美的创造与分享;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是智慧的收获, 是美的欣赏与感悟。但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我的完善与提高, 更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和引导, 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以一种自觉的、自由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实践, 去学习知识, 去欣赏美、感悟美。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还受到美的熏陶, 自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对于学生的创造, 教师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能力, 使他们充分感受学习的趣味与快乐, 使学习的全过程成为一种自由、自觉、自愿的活动。尤其是信息化条件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将知识的拓展空间无限放大, 教师更要鼓励学生运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 搜集整理相关信息, 使所需内容全面化、系统化、条理化。同时还要启发引导学生, 让他们真正参与实践, 并要有所创新和发展。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美的欣赏过程, 美的规律体现了人的自由活动。

信息化的发展为知识的获取提供了便利, 这时我们要鼓励学生的思考和创造, 使他们将自己的思想融入新知识和新能力中, 充分感受自身学习活动的美, 让学生无意识地进入自主学习的角色, 但又要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学习。这一切都是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这既是新科技的运用与把握, 又是美的创造与完善。

六结束语

信息化的发展与腾飞改变了世界, 更改变了我们的思维与行动;美的创造与欣赏令人陶醉, 是心灵的期待与满足。

当信息化与教学完美结合时, 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便利, 更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不断更新的教学理念, 都是现代化信息教学中可喜的发展与进步。作为教师, 此时的教学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讲授, 要将最新的信息、方法和手段自然地运用于教学, 并不断学习与进步, 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与修养, 使自己的教学给学生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学习的快乐, 让先进的手段与理念共同演绎美的精彩!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正日益成为优质、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使教学手段和教育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根本的是使教学理念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因此, 教师在新条件、新形势下, 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 要注重个人美学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师,美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洪纪.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DB/OL].http://www.edu.cn/20051019/3156358.shtml

[2]刁生富.从美育的性质和特点看当前美育中的几个问题[J].天中学刊, 2004 (1)

论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 篇9

一、生命美学

有学者认为实践美学其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已经导致了实践美学缺乏一定的先进性,其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派别例如温和派、激进派,其都阐述出自身的理解,但是不管怎样争论,其最终还是需要将问题归置到美的本质上来。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生命美学。从某个层面上而言,实践美学发展出来的生命美学,可以说是巩固了美学的基础[1]。实践美学通过实践的群体性、现实性等推出了审美的群体性与现实性等,并没有将审美的带有情感因素在内的内容囊括其中,因此正是由于这种缺陷导致本体论的重点放在了生命这个方面,也正是因为“生命”的出现促进了生命美学的发展。实践美学想要丰富自然美、人体美相关概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生命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理论基础不断丰富,甚至已经将当代哲学、美学等各种研究成果引入其中。

二、实践美学

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学讨论当中,实践美学本体论是当时的主要派别之一, 经过了20年的发展,再加上当时马克思《手稿》的出现,逐渐成为了当时的主流。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李泽厚将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作为构建美学本体论的基础,该做法影响了当时美学界大多数人。研究实践美学本体论,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其主要的理论观念是在生活当中避免出现庸俗化,努力追求一种与现实生活相符合的状态。当时关于实践、自由等词汇在美学界出现的频率十分频繁。放在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由于受到左倾的影响,其接受实践、自由等理论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2]。在我国背景下发展的实践美学随着李泽厚与将孔阳观点的提出,将实践美学理论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三、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

在实践美学当中,我国最突出的代表任务就是李泽厚,其出版的一系列著作将实践美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李泽厚主体性实践美学的基础就是主体性实现哲学,什么是主体性实践哲学,就是以关怀的角度谈论人的命运,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与内在的自然人化两个方面。其中重点阐述内在的自然人化,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情欲的人化,另一个是感官的人化。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生命美学逐渐进入到中国的人学美学视野当中。所谓的生命美学是通过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与超越的美学,其主要的追问方向放在了审美活动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关系上。其中生命美学的代表性人物潘知常,其对生命有着独特见解。其认识在生命美学当中就是体现出一种对自由的追求。这种审美活动的结果就是美,同样美感也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存在的。

在这两种美学理论的论争当中,生命美学对实践美学的反驳主要放在了审美起源于本质问题上,认为实践美学模糊了审美的性质,形成了一种与自由对立的局面,忽视了人在其中的主体地位等。针对生命美学的汇总反驳,实践美学的支持者则认为实践美学是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的,其通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是不可超越的。反而认为生命美学过分强调了人的非理性,十分不明智。关于学术研究,其必定是存在争议的。只有能够站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将其作为一个参考的对象,才能够做出更加合理的解释。

因此,针对美的理解与美本质的探索,应该是客观地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上,采用中立的方式同时接纳中方与西方的美学思想当中的精华,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

结语

海德格尔美学与道家美学比较研究 篇10

一、美与真

海德格尔与道家对美的思考都与一个根本的终极的真实有关, 即存在和道, 皆是把美视作其显现。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书中提出“美就是真理的自行置入”。海德格尔认为艺术品是真理发生的场所, 美与真是一而二, 二而一的东西。海德格尔否弃传统形而上学的终极实在意义上的真理观, 转而从希腊哲学的隐蔽历史中重新发现无蔽意义上的真理, 即无蔽是真理的本质。“存在者之无蔽从来不是一种纯然现存的状态, 而是一种生发” (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40页) , 这就开启出生成性的、非现成性意义上的真理。海德格尔所说的真理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真理是无蔽与遮蔽的统一。这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传统哲学把真理当成某种永恒现成存在者, 这种真理观实质上只是无蔽的一个环节。二是真理是一个从遮蔽到无蔽的过程。进入无蔽状态的存在者来自遮蔽状态, 海氏称之为真理的发生。这种真理具有四种原始的发生方式:艺术、建国、牺牲和思想。海德格尔明确提出:“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 (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59页) 真理在艺术中发生意味着无蔽与遮蔽在艺术作品中完成统一, 走向澄明。艺术的真理是存在者自动显现自己的过程, 其发生的机制是:当真理设立入作品中, 就会生成一个存在者, 这个存在者之前还不曾存在, 此后也不再重复。这个被生成的存在者照亮了他出现于其中的敞开领域, 被生产者就是一件作品, 这种生产就是创作。“当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 它便显现出来。这种显现——作为在作品中的真理的这一存在和作为作品——就是美。因此, 美属于真理的自行发生。”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69页) 于是, 美就成为显现真的一种方式, 而且“美在这里显然比真更优越, 美高于真而又包含这真” (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336页) 海德格尔举了一个石庙和石头的著名例子:我们可以用计量的方式称出石头的重量, 可以用光的科学分析法测出石头的颜色, 可以用技术把石头打造成各种器具, 却都不能显示出石头隐秘的特性。但石庙使由之构成的石头发生了变化:“正是神庙作品才嵌合那些道路和关联的统一体, 同时使这个统一体聚集于自身周围;在这些道路和关联中, 诞生和死亡, 灾祸和福祉, 胜利和耻辱, 忍耐和堕落——从人类存在那里获得了人类命运的形态。” (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7页) 石头在石庙这个艺术品中显现为石头本身, 揭示出澄明之境。艺术品显示出事物的真实面貌, 开启了一个“在场”与“不在场”相遇的崭新视域, 进而使存在的真理得以显现。海德格尔的这种运思表现出向道家趋近的倾向。

道家美学具有鲜明的以道为体的特点, 以道总揽万物、统领众美。需要指明的是, 本文所说的道家是以周、秦之际的老子、庄子的学说思想为宗主的道家。道家之道含义复杂, 在周、秦时代的学术思想中的道约略有五种内涵, “一是形而上的本体观念, 简称为道;二是一切有规律而不可变易的法则, 也统称为道;三是人事社会, 共通遵守的伦理规范, 也称为道;四是神秘不可知, 玄奥不测, 凡是不可思议的事, 便称为道;五是共通行走的径路叫道。” (南怀瑾:《禅宗与道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第237页) 道家认为, 万物都离不开道, 道是万物的宗主, 离开道的万物是不存在的。同样, 美也离不开道, 对于道家来说, 美是道的显现。老子云“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 无形之道无法直接道说, 但可通过有形之物显现。虽“道隐无名”, 却可领悟道之存在。“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才是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因此, 最完美的事物都必须进入道的自然朴素, 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才能得以显现。其实“中国哲学就是‘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尤表象于‘艺’, 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 ‘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 (宗白华:《艺境》,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第168页)

海德格尔美学和道家美学都认为美不是自为的, 它显现着最真实、最本然的东西, 但两者的显现说还是有差异的。一是作为显现根基的存在和道的内涵是决然不同的。“老庄的‘道’, 基本上是海德格尔作为一个现代西方哲学家所反对的自柏拉图到黑格尔的旧形而上学的本体范畴”。 (张世英:《天人之际》,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403页) 海德格尔在反思和批判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过程中, 借助胡塞尔的现象学, 突破的就是道家之道所代表的本质主义和绝对主义。二是在海德格尔的美学中, 美显现的是“真理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 亦即真理历史性地生成的突出方式。” (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66页) 这种历史维度在道家美的中是不可思议的, 道家美学显示出的道是超验的、普遍的、永恒的、排除时间性的东西。三、海德格尔认为呈现了存在之真理的艺术作品就是美的, 但在道家美学那里, 按其道的形而上的理论构架来说, 艺术本不在道的问题域中, 不应该成为其谈论的主题, 只有当人生境界成为理论指向时, 艺术精神才与道的境界不期然而遇。而且, 道家认为艺术作品因其人为性, 对象化, 不能称为真正的美, 只有超越了具体美丑分别的天地才有美可言。

二、美与语言

海德格尔美学和道家美学共同反对用语言的、知识的、理性的方式达成美, 都意识到语言的有限性和边界问题, 主张用直观的、体悟的方法达成美。“双方最基本的思想方式都是一种源于人生的原初体验视野的、纯境域构成的思维方式”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第10页)

海德格尔的美学之思建基于现象学基础上, 现象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否定一切现成的理论框架, 返回到人的直接体验中去。对于海德格尔, 这意味着回到人的实际生活体验的原发视野中。海德格尔的思想方式可称为缘构成的终极境域论, 它靠揭示出切身的本源意境来显示终极实在的含义, 这样海德格尔的关于美和语言之思才能和其思维方式贯通起来。在海德格尔看来, “凡艺术都是让存在者本身之真理到达而发生;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 (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59页) 海德格尔此处所言的诗不是狭义的作为语言作品的诗, 而是宽泛意义上作为诗意创造的诗, 因此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艺术都可归结为诗歌, 这种诗作为真理之澄明的一种筹划方式, 创建着真理。而“语言本身就是根本意义上的诗, ┈┈语言保存着诗的原始本质”。 (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62页) 艺术的语言即诗的语言, 它显示出语言之为语言的特质, 并使语言成为语言。与艺术语言相对的是技术语言, 技术语言的结果就是把人变成计算理性的动物, 他总在技术上算计和谋算自然事物。为摆脱技术语言的控制, 海德格尔找到了艺术语言。艺术语言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超越性特征, 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语言的本质是人的领悟的一种澄明的投射, 它通过命名, 召唤存在者, 使存在者去蔽, 从隐匿不显中走向澄明郎照。在这个意义上, 现代人被技术语言蒙蔽日久, 需要艺术语言的去蔽, 用诗来拯救思。“诗使人沉浸于想象之中而不囿于现实, 诗使人超出厉害, 超出世俗, 人通过诗可以摆脱他人与外物的羁绊, 从沉沦复归本真状态, 复归于自由”。 (张世英:《天人之际》,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396页)

道家美学中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此处意谓自然不以语言的方式显示, 言仅是媒介, 无法呈现真实的世界, 也无法呈现纯粹的美, 美只是以自然浑朴的方式显现, 因此, 要“希言自然”, 超越语言。老子就明确主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的无言论, 对于这种无言之大美, 只有通过心灵体验才能冥会体认, 老子因此提出“玄览”说,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塞其兑, 闭其门,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是谓玄同。”排除一切杂念, 让心灵虚空, 去掉主观妄见, 使本心清明, 虚心观察事物, 恰似玄妙之镜, 照出事物本原。需要强调的是, 言有大言、小言之分, “真正的言对老子来讲一定是可以言道之言;言与道有着根本的境域关联。妨碍得道的知识缩瘪为表达手段的小言而已。”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第324页)

对于达成美, 老子主张观道说, 庄子则主张体道说, 即“心斋”和“坐忘”。庄子这样描述心斋:“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者, 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 心斋也”心斋取心灵的斋戒之意, 是相对于祭祀时形式上的斋戒。心斋就是抛弃耳与心这样的感官, 排除思虑和欲望, 将太虚之气与道结合, 达到心灵的虚静、精纯、空明。此境界其实是要摆脱心与物的纠缠, 因为当人用耳与心去待物时, 走的是知的道路, 知是概念性的活动, 去除掉知, 剩下的就是纯知觉活动, 这种纯知觉活动即是美的活动。毕竟有知就有是非判断, 有是非判断就有烦恼, 只有从知的方式中超拔出来, 才能得到精神的解放自由, 这种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的精神修养方法所指向的境界其实就是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庄子说的坐忘是指“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坐忘本是指端然而坐, 忘掉一切名利, 忘掉一切悲哀, 忘掉一切物我的出世思想和精神状态, 使自己的心达到清静、恬淡、无为的境界。坐忘实际上指明了两条修行的法门, 一是要离形, 消解由肢体带来的欲望, 使心不再被形的欲望所役, 一是要去知, 消解由聪明带来的烦恼, 使心不再被知的求索所役。欲望导致实用态度, 知识导致科学态度, 这两者都是庄子所极力去除的, 而他主张的虚壹而静、与道相合为一, 其实质就是审美态度, 摆脱欲望带来的厉害纠结和知识带来的是非苦恼, 最终在精神上返朴归真, 心性上获得自由解放。“达到心斋与坐忘的历程, 正是美的关照历程。而心斋、坐忘, 正是美的关照得以成立的精神主题, 也是艺术得以成立的最后根据。”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第54页) 由此可见, 道家深知道无法被语言表象和概念化, 另一方面, 人的终极追求又无法完全逃避语言境域, 因此, 只能用直觉体验的方式领悟大言、道言了。

当然, 对于海德格尔美学和道家美学来说, 其语言观还是有差异的。海德格尔把诗视作达成美的通道, 他在对荷尔德林、特拉克尔等人诗作的阐释中, 揭示自己体悟到的敞开的无限领域, 这种诗意阐释并不是要回到诗人的原意, 诗意不是凝固和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东西, 而是寄身于一个无限开放的境遇, 此境遇可由诠释者不断敞开。比如, 海德格尔在阐释荷尔德林的诗句“充满劳绩, 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中, 并没有遵照荷尔德林的原意, 而是按照自己的体悟, 让充满劳绩与诗意栖居强烈地对立起来, 以此来强调诗意栖居所牵引的人的本真的、原初的生存境域。道家没有刻意到诗人的作品中寻找语言的诗意, 也没有在语言作品中进行再阐释。庄子所推崇的至人、真人、圣人、大人说的话都是“以谬悠之说, 荒唐之言, 无端崖之辞”, 他们诚然要说话, 但他们“与常人不同之处在于, 他们的话不谴是非, 不作分别, 或虚或实, 或彼或此, 可乎可, 然乎然。” (那薇, 《庄子的无心之言与海德格尔的不可说之说》,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年版, 第136页) 因其生存于天地神人相聚一体的境遇中, 故所说的无心之言就是原语言。

三、美与自由

在海德格尔后期的思想中, 他用大道代替存在, 大道作为有机整体, 有三个层面的内涵, 一是无蔽、澄明, 存在者如其所是地显现自身;二是涌现、聚集, 从遮蔽到解蔽, 从不在场到在场;三是遮蔽、隐匿, 是存在者所从出的起源, 是大道的本性。在大道这种原始的统一性中, 天、地、神、人四方归于一体。本来天地神人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 人与这三者是反抗者和压迫者的关系, 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的世界图式提高了人的地位, 使之平等共处, 把人置入自由之境。他认为, 人作为短暂者生存与大地上, 就是居住。人应诗意地栖居于天地人神的四元之中, 诗意的居住才是人的真正的生活。诗意地栖居意味着与诸神共在, 自然大地才是人真正的家园, 人应深切地看护着自然的自然性, 而不能让自然彻底消失在数字的计算和欲望的打量之中。这种看护要领悟人这个短暂者是居住于天空下, 居住于大地上, 居住于神圣者前的。在这种自由的境界中, 人重新回到了古希腊的家园, 又找回了本真的生存状态:在广阔的天空下, 大地无限延展, 人怀着感恩的心生活着。他们虔诚、安详、勤劳、坚忍、心胸宽广, 这一切都拜神所赐, 神能保证人间的公正和秩序。人居住在这个天地人神的世界上, 不再孤独, 不再冷漠、不再迷茫, 与天地万物同在。“当人与天地神平等而共属一体, 人与天地神的关系转变为协作者的关系, 人不需要征服什么, 也无需推到什么, 而是与天地神共同游戏, 具有世界, 成为存在的看护者。”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年版, 第142页)

道家美学对美与自由同样有自己的思考。“老庄较之儒家, 是富于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 但其出发点及其归宿点, 依然是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上。”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老子追求的是精神的安定, 庄子则继而追求精神的自由解放, 庄子称之为“游”。“游鱼之乐”最能反映庄子的“游”的自由品格。在《庄子·秋水》记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游鱼出游从容, 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固不知子矣, 子非鱼故也, 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不是鱼, 但他体验到了鱼的乐, 庄子还是庄子, 但他超越了作为个体存在的庄子, 而在心境上与鱼同游, 这就是一种内在的纯粹体验, 重视当下鲜活的自由。

庄子之“游”的出发点是体道, 道家体道而得道, 飞跃到“道通为一”的境界, 使人在精神上能得到“无待”或“无执”的自由自在。在《齐物论》中, 南郭子綦批评颜成子游:“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 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而自称:“今者吾丧我”。可见能体悟天、地、人一体相通之道乃在于“吾丧我”。所谓“吾丧我”, 就是《逍遥游》篇中庄子曾经描述神人、圣人、至人的精神境界, 表现为“无功”、“无名”、“无己”。在此境界中, 人以诗意的眼光超越一切, 悠游于大全世界, 在诗意的境界中与世界圆融一体, 天人合一, 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如果把婴孩原始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叫作无我之境, 把主客二分的自我意识叫作有我之境, 那么, 庄子的超越主客二分的天人合一就可称之为忘我之境。忘我之境破除了无我之境中我的缺失, 又克服了有我之境的二元分裂, 达到了真正的自由之境, 究其实, 这种“忘我之境就是审美意识, 是自由”。 (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15页) 这样看来, 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四位一体”论, 不过是“道通为一”的西方现代版。

庄子美学思想影响下的日式美学 篇11

关键词 庄子 美学思想 日式美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庄子,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庄子的学说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深深影响着中国一代代士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同时,庄子的思想通过艺术家的再加工、创造得以发展壮大,越来越被广泛的运用到美学体系中,促进了很多艺术作品的产生,这种思想更是被邻国日本借鉴、学习与发扬。

1庄子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

(1)顺应自然之美

在庄子看来,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美,这种最自然最朴素最原始的美,不外乎别的,就在于它们本身自然地存在。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表明庄子欣赏万物自然的生命状态,反对人为的扭曲,崇尚自然,其继承和发扬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道的自然本性视为天地万物最高形态的大美。庄子认为要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必须先达到或保持自然的状态。

(2)天人合一之美

庄子认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其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为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3)清静无为之美

《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家之无为流派为五种,既有为派,以无为求有为派,以有为求无为派,无为派,自然无为派。

(4)自由飘逸之美

“乘天气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在宥》),这里“游”是“自由”之意。为了表达对自由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庄子常用“游”这个词,主要指心灵的漫游,其审美价值在于赋予生命的精神自由。追求自由的人生、自由的人格、自由的生命。

2日本美学中的庄子美学思想

(1)枯山水

枯山水的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院内铺白砂,点缀以实组成或适量数目,因无山水而得名。其保留了中国古代美学的人格主义和自然主义思想,吸取了庄子美学中的“顺应自然”的观念,来诠释生命的自然状态。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

(2)无印良品(MUJI)

无印良品创始于日本,MUJI“无印”译为“No Brand”(无品牌),其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原研哉在他的无印良品设计理念中融入了庄子的古典美学观点“无何有之乡”。“无何有之乡”是庄子的名言,什么都没有就是称为无为。但是里面蕴藏着很重要的一种价值观。一眼看去似乎是毫无有用处的东西,内涵却很丰富。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中包含了无所不容的特征,在生活状态的细节中传达着洗练、融合的禅意。在追求极简的状态中去除那些繁缛与额外的修饰,隐退至游离的状态,最后回归本质。其靠着它的无华简朴,还原商品本质,追求低调成为闻名于世的“No Brand”(无品牌)。

(3)日本陶艺

日本陶艺不太注重附饰的堆塑和彩绘,而崇尚质朴、自然与含蓄。这种审美取向正是庄子美学中顺应自然的体现,是庄子美学物态化的结果。其追求外形的飘逸,釉色的自然冲淡及质地的本真。众所周知陶艺由泥土制成,土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触感,经过抚摸和肌理的触碰,土壤给人们各种信息,总会让人联想到土的湿气、柔软、草原、家乡。这种触感能超越语言,直达意向的创造,让人去认知,去了解自我与自然的关系。在庄子美学思想影响下的日本陶艺,看起来有些粗糙的表面,但却最接近于自然而原始的状态,最能传达一种静享生活的态度。

(4)侘寂美学(wabi sabi)

侘寂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朴素又安静的事物。它源自小乘佛法中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Wabi(侘)原指远离尘世,索居禅林的孤寂,Sabi(寂)原指寒、贫、凋零,尤其是无常。若追本溯源,会发现侘寂美学的源头虽然是中国的禅宗,禅注重内心的修养,属于精神层面,它与道家主义中庄子美学思想合流,开创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一种被古代儒士所推崇的佛教哲学,教人修身、养性、无我的哲理。削减到本质,但不要剥离它的韵,保持干净纯洁但不要剥夺生命力。

3结语

虽然日本最初的设计思想是受中国文化影响,如本文中所提及的庄子美学思想,但是他们在借鉴的同时并不是一味的生搬硬套、拿来主义,而是将自己的本土文化和地域特点融入到设计中,创造出了一个个举世闻名的设计。目前,日本的设计趋于世界前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风格。在大国文化战略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关注并重视本国的文化思想,吸取其积极的因素,并运用到设计之中,让中国设计走向世界,从而更深切的把握中国美学的内涵,使我们的审美观更丰富,人格更完整。

参考文献

[1] 原研哉.白[M]. 纪江红,译. 桂林:广西师范出版社,2012.

[2] 李佩玲.日本的手感设计[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 李欧纳·柯仁. Wabi-Sabi:給设计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学基础[M].蔡美淑,译.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2011.

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的关系 篇12

1、艺术设计美学概念的阐述

我们可以先从语法层面上对美进行简单分析。首先“美学”一词是一个名词,而在此之前的“艺术设计”一词可以理解为定语,也就是修饰“美学”的形容词,这样我们就能得出这门学科其实是是美学其中一个具体的层面,是研究艺术设计领域中的美学。我们继续从语法层面上剖析,可以将“艺术”与“设计”分开,那么“艺术”就变成了修饰词,而“设计”表示名词,这样一来,艺术设计就可以理解为具有艺术特性的设计。艺术设计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常常会把它与艺术学、美学等相对综合的大学科相混淆,因此准确深刻地分析其内涵是非常有必要的。

2、艺术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艺术设计美学是研究艺术设计在美学上表现,因此其研究对象与艺术设计的研究对象基本吻合。在传播学中将信息的传播过程分为五个部分,即信息、传播者、受传者、媒介和反馈,转换到艺术设计中我们可以将这五部分换一种说法来阐释。信息代表所要传达的内容,在艺术设计中就是设计的产品,其中包括产品设计的形式与功能等内在要求。传播者及设计师本身,与设计师自身的素养、审美意向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受传者及目标消费群体,所有的艺术设计其结果均是面向大众消费的,因此,对这一研究对象的挖掘尤为重要。媒介在艺术设计上可以理解为一种载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计类别,其中有二维平面设计和三维空间设计等差异。反馈代表了艺术设计结构的最终评价,衡量一个艺术设计产品的好坏,不是靠其艺术特性的高低,也不是靠科技含量的高低,而是受众的反馈好坏,好的艺术设计品必然会获得良好的口碑,这也是艺术设计区分纯艺术的一个本质差异。

二、一般美学概念

1、美是什么?

“美”究竟是什么?我们追求人格魅力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可见美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次使用“美学”一词的是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他认为人的知识体系中缺少对感性的系统认识,因而提出了对认识的深入研究,即人类的感觉。美来源于实践中的自由创造,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认为某些事物是美的,是因为它包含了人类独有的创造力。通俗来讲,美是种感觉认识,美学就是对这种感觉认识的研究,对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因而对美的认识也是千变万化的。

2、一般美学涵盖哪些方面

一般美学所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如果不涉及系统化的学科内容,我们可以将一切美的东西归为某种美学上的思想。美学所涵盖的方面总结起来有五个主要的方面: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科学美以及艺术美,当然这五个方面并不是美学的全部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对优美、崇高的分析,对真善美、丑的对比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可以想象的美。

三、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的关系

1、研究领域的对比分析

艺术设计美学所重点研究的领域范围只针对设计品,围绕一切艺术设计而展开的美学讨论。主要研究对象为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的艺术美,从这些类别可以看出,艺术设计主要构建在人类的物质生活领域,是对物质文明的再处理。一般美学的研究领域更为广泛,它不仅仅是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还涉及了包含精神层面在内的艺术美、社会美等等。从他们的研究领域,我们可以对比出其内在的联系,艺术设计美学中所运用的方法论原则。

2、目标群体的对比分析

美学所面对的是大众人群,并没有特定的限制,因为具有一般性的审美原则,因而在目标群体的差异化上并不是很明显。任何有独立思想的人都会因为经历不同或者对世界的认知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意向,所以美学的研究并无特定的目的或者功利性,其目标群体就是全部的人,具有广泛性。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综合两种美学的目标群体,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种美学目标群体的相同点。艺术设计美学的目标群体对艺术设计美具有限制性的指导意义,因为目标群体的喜好是检验艺术设计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艺术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目标群体的审美倾向,但是反过来讲,在艺术设计美指导下的设计产品,也会在不同程度对受众的选择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引领着目标群体。从这个角度上看艺术设计美学与其目标群体是互为影响的。

3、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中的形式美和艺术美的对比分析

我们提到艺术设计美学第一印象就是,它和艺术有关,它就是研究艺术美的,那么它与一般美学类似的形式美和艺术美有什么关联呢?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一般美学中的形式美和艺术美。形式美主要是指生活中的各种形式因素有规律的组合而产生的美。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的互通性,但这不意味着艺术设计美就是一般美学中的形式美或者艺术美的替代品,两者虽然有共性,但是却代表着不同的研究领域。

四、结论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在性质上都是一种方法论指导,对人的某种行为进行原则规范,二者具有互通性,但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以及表现方式上都有各自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阐述了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所以从哲学上讲,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的关联性是客观的,但是也是有条件的。艺术设计美学同样是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的内容与艺术设计息息相关,我们不能把其笼统的归为一般意义上的美学一类,也不能完全脱离美学,独立发展,二者的和谐共生才是任何美学最理想的发展结果。

摘要:艺术设计美学是专业性较强的研究类别,它的产生与艺术设计这门学科有着根源性的联系,没有艺术设计也就无从谈起艺术设计美学。一般美学的诞生必然早于艺术设计美学,两者同样都是研究美,所以,常常会混淆二者的关系。要想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对各自的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等进行分析,从而理清二者的差异性,找出二者的关联性,从而论断艺术设计美与一般美之间的关系。

【美学教师】推荐阅读:

美学艺术07-05

美学评价10-19

服装美学05-22

美学素养05-31

美学06-04

身体美学06-11

美学审美06-14

桥梁美学06-16

动画美学06-16

美学欣赏06-17

上一篇:工作方法和途径下一篇:内部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