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特质

2024-09-03

美学特质(精选7篇)

美学特质 篇1

美学视野下的新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 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 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动物又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 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 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1]

在马克思看来, 美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准, 美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新闻传播活动, 是人类的实践活动, 具体而言, 新闻传播是人类在精神追求的基础上把握物质世界和超越人本身的一种方式。那么作为精神追求与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人类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自然就需要遵循“美的规律”。新闻传播的主体将新闻文本向受众传播时, 既要按照“对象的尺度”传播事实, 也要以自己“内在固有的尺度”来把对象作为靠近期望和自由的阶梯和渡船, 在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能够与受众产生愉悦的情感共鸣的那样一种审美能量[2]。那么, 若运用美学的方法, 进入美学视野中的新闻传播, 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必然贯穿着美学的原则, 具有美学的特质。

新闻的外在形式美学特质

新闻的形象美。简约性。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受众更喜欢用最短的时间获取大量的信息。因此编辑更注重新闻版面以及整体架构的简单明了的设计, 通过美的统筹, 能够使得受众在接受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有一种舒畅的感觉, 感觉到美的享受。尤其在平面媒体中, 目前编辑趋向简洁的版面设计, 适当地“留白”或者插入一定与主体内容相关的图片, 不仅给受众一个轻松适宜的阅读空间, 而且增加了整体的美感, 更利于新闻的广泛传播。

标新立异性。不管是平面媒体还是电视媒体, 都希望受众通过版面的设计或者节目的编排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从而“心领神会”领悟到新闻所传达的意义, 加深对新闻的理解。这是一种震撼和视觉的崇高, 理性对感官的超越, 激发了受众感性美的认识。

多维性。新闻传播形式的角度和空间的多维, 是与原先的平面性相对而言的。尤其是对广电媒体以及新媒体而言, 这些媒介更注重传播符号的立体感和多维空间发散的重要性。因为现在的新闻除了宣传的功能外, 更强调了它的娱乐性, 如何使新闻产品更具有美的特质, 成为获取更多受众的竞争优势。例如, 《新闻联播》的改版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新闻联播》一直以来都给观众以固定的印象, “新闻联播体”则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然而通过逐渐地“换新”, 主播首次加入了“70后”的两位新主播欧阳夏丹和郎永淳, 给观众以“小清新”的感觉, 也更换了新角标, 字幕颜色由原来的白底蓝字变为黑底白字, 开播画面增加了3D立体效果, 在视觉上增加了多维度, 让观众感受到巨大的空间, 更能感受到现场感。

新闻的结构美。结构就是作品的骨骼, 为内容寻求一个适当的形式, 使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 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结构, 实质上是客观事物内部规律和相互关系, 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的结果。结构技巧的高低, 同作者的认识能力和艺术修养有着直接关系[3]。

因此, 新闻的结构美, 是指记者在新闻作品的结构安排上和谐有序,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美不自美, 自人而彰。新闻作品的结构虽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操作规范, 有着相对的稳定性, 但是, 没有固定不变的结构形式。因此新闻作品结构的安排是记者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定, 但遵从一定的美学原则。

突重点。善于突出最能表现主题的重点材料, 把它安排在重要的位置, 并着墨详细描述, 表现其深度。突重点, 是一种结构的艺术, 遵循着美学的原则, 使新闻作品焕发出吸引人的艺术魅力。

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为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纵横结构。在横式结构里, 着力突出最能表现主题和新闻价值的关键部分和核心事实。在纵式结构里, 全力突出事情发展的高潮部分。在横式和纵式相结合的结构形式里, 一般要突出纵、横两个方面的重点事实和典型情节。

重起伏。是指在组织内容时, 要重视组织矛盾, 使结构高潮迭起, 情节引人入胜。结构上的起伏, 一是要突出变化。在内容上, 要凸显矛盾冲突, 从而反映事情变化的过程。在形式上, 通过时间、空间方位的转换, 用结构艺术安排矛盾冲突, 从而反映事情的发展变化。

二是要组织悬念。设置悬念, 目的就是始终吸引读者的注意, 能够更深刻而艺术地表现主题。

巧呼应。呼应是指作品首尾呼应, 有伏笔, 有照应, 浑然一体。首尾照应:开头要简明提出问题, 结尾要巧妙地照应开头, 突出主题,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伏笔、悬念的照应:就是卖“关子”, 后面释疑, 与悬念相呼应。伏笔与悬念是两种结构手法, 有时既是伏笔, 又是悬念。

总之, 新闻的结构美, 是在新闻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 新闻记者遵循着美学的原则, 安排结构更加艺术地将新闻事件呈现出来, 让受众去关注, 让受众去看、去听、去读, 达到记者写作的目的。

新闻的层次美。新闻在内容上赋有层次之美: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等不同层次之美, 层层递进, 就构成了新闻作品的整体美。反映到新闻写作上, 就要求新闻作者在进行新闻写作时, 对新闻作品的每个层次都是一种美的追求、都是一种审美创造、都是一种美的体现, 从而为新闻作品整体美的创造奠定良好的基础[4]。

标题:形式之美。“看书先看皮, 看文先看题”, “秧好一半谷, 题好一半文”, 这些格言都深刻揭示了标题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有人评价新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有人评价说新闻标题是文章的广告。新闻标题是更注重“标”, 是起到宣传告知的作用, 担当的是向受众简洁告知和宣传的任务, 它直接关系着新闻作品能否广泛传播的功能。若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新闻的标题, 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5], 代表着一种形式的美, 一是表现在形式本身上。人们通过感官对新闻标题 (形状、节奏、韵律) 的感知, 就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情感活动, 从而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例如, 在报纸版面中, 新闻标题加上栏题、通栏题, 就构成了报纸版面的“眼睛”。这些标题经过线条、配以图片以及颜色的搭配, 使版面主次分明, 凸显动感, 既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二是表现在内在形式的意蕴美, 是一种含蓄的美, 寓情于事, 寓情于景, 感人肺腑, 易引起受众的共鸣。例如:[6]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上盼母归

鞍山放飞被偷猎的小鸟

新闻记者采用古诗词式的押韵写作手法来拟新闻标题, 诗情画意, 借古诗词的意蕴之美以增强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

导语:提炼之美。导语是消息中有一定独立性和统领性的开头部分。它要求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 (核心要点) , 充分揭示新闻价值, 同时唤起读者的注意。它被称为“记者杰作的橱窗”。简言之, 就是简洁、定基调和吸引读者的注意。因此它首要的审美特征就是提炼之美, 用最简洁的语言包含最丰富的审美信息量传递给受众, 达到一种“言简意丰”的美学效果。

主体:丰实之美。新闻主体是新闻作品中的最重要的部分, 是对导语起补充和说明的作用, 即对新闻事实的细节部分和背景部分做进一步的解释与扩充, 使受众对新闻事实和问题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因此, 新闻主体在美学上则具有丰实之美, 让受众获得一种具体形象的审美感受。正如黑格尔所说, “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 这样, 美就“对于我们变成可观照, 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7]

背景:陪衬之美。背景, 原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术语, 指“画面所描写的主体以外余留下的空间部分。它是画面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背景处理得好, 能使主体更为突出, 主题更为明晰。”[8]而新闻写作中的背景, 就是陪衬新闻主体的材料。还有人把新闻背景与主体事实的关系称作“绿叶与红花”的关系。“红花虽好, 尚需绿叶扶持。”新闻背景材料既然是“绿叶”, 那么它始终处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的从属地位, 永远不能充当主角, 一旦喧宾夺主, 就失去了引用新闻背景的效用。因此, 背景在美学表现上, 有一种陪衬之美。

新闻的内在美学特质

新闻的美学特质既包括了形式美学, 更包含内在的美学。一切形式美其实都是为内容美所服务的。而新闻的内在美学特质表现在新闻传播中的真善美统一体当中。

真:坚持真实性原则——美之基石。新闻的“真”是客观真实, 事实之真。陆定一曾指出, “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 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 新闻的定义, 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事实在先, 新闻在后”。[9]而在美学当中, 真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 指作为美的基础的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自然是人的一部分。人作为从大自然中升华出来的骄子, 他“靠自然界生活”[10]。也就是说, 客观真实是美学的基本, 是基石。其次, 真理和情感是美的灵魂之真。由此可以看出, 新闻的真与美学中的真都是以客观真实的存在为基础的。在新闻传播整个过程中,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首要审美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基石, 是新闻得以存在的基本价值、理由和意义, 是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新闻失去了真实, 新闻将不成为新闻, 失去了传播的意义, 更失去了新闻美学的品性, 失去了美之根本, 从而也失去了人民对媒介的信任, 失去了媒介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善:遵守社会伦理道德与新闻职业操守———美之准则。“美”包括“真”, 还包括“善”;“善”体现了“美”的社会性。“善”是一种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 是在实践中符合人的目的的东西[11]。从本质而言, 美的“善”性品质是一种无功利的超功利, 一种精神性的功利性而非实体性、实际的功利性。前者是无用, 后者为有用。但前者是大用, 后者却是小用。美正是生成于这种无用与有用、大用与小用的辩证关联和张力之中。所以一旦被用于实处, 比如服务于资本或权力, 美的伦理品格就会受到伤害, 其自律性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乃至其合法性根基遭到质疑和颠覆[12]。

简言之, 美的内在特质, 它是超功利的、无功利的。而新闻的善在审美的表现上则是新闻选择的伦理道德立场问题。尽管新闻是“选择的艺术”, 但是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时, 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为己任, 注重新闻的社会效应和价值导向。像“杨丽娟追星事件”、“茶水发炎事件”等都揭露了媒体和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 他们都丧失了新闻的“善”, 向受众传递的是一种消极的价值取向, 是极不可取的。

美:弘扬社会正气, 凸显社会价值——美之根本。在真善的基础上, 新闻活动也就进入到审美层次, 遵循美的规律, 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追求, 向社会和受众传递一种积极正面的具有美学价值的信息, 以弘扬社会正气, 凸显社会价值, 这正是新闻美学的核心。正如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 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己任”, 那么我们的新闻报道应弘扬社会正气, 去关注那些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凸显人性之美的人和事。这样的新闻报道才是具有真正的美学特质, 社会所倡导的精品。例如, 现在全国各大媒体进行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就是记者去发现平常老百姓中的美, 生活平实之美, 向社会弘扬了高尚的品质精神, 因此才在群众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可见, 在新闻报道中的正面报道, 它产生的正效应不容忽视, 因为它直接呈现了新闻的美学特质, 能给人以美感和熏陶。

然而生活中的真善美, 不仅仅是从正面报道才能体现新闻的美学价值, 也可以从负面报道中激发人们进行审美追求, 从而达到凸显社会价值的目的。例如, 央视的《焦点访谈》, 它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一面旗帜, 是揭露社会丑陋面的一把利剑, 是弘扬社会正气, 人间真善美的一扇窗。故新闻媒体应将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相结合, 强化人们对美的鉴赏力, 增强人们的审美追求和社会责任感, 这正是新闻美学特质之根本所在。

新闻的美学特质对新闻报道的启示

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美的, 生活也是美的。它是客观存在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发现美。而新闻记者在从事新闻报道中如何发现新闻的美, 如何表现出新闻的美感, 关键在于“记者美学素质的深浅和审美能力的高低”, “记者能否在采访中发现美, 在写作中表现美,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问题”。[13]

因此新闻记者应加强美学知识的积累, 提高自己的美学素养, 即具有美学思维和审美人格。美学思维, “也就是人在穿透生物的本能思维, 科学的求真思维, 伦理的求善思维之后, 所实现的人的最高思维境界。一旦达到这样的高度, 看问题的眼力, 便能够穿透对象的物质功利、社会价值维度, 而直达其与人类的最高追求、人性的最终目的直接相关的本质层面, 从而把握住新闻事件的深层价值”[14]。所以新闻记者拥有美学思维至关重要, 是追求新闻的真善美、写好新闻的重要条件。

总之,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媒介化的社会, 媒体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 它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现代新闻传播不仅仅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更要研究新闻的美学特质, 为现代社会构建一个真、善、美的媒介环境, 为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新闻传播活动遵循着“美的规律”, 从审美表现上看, 新闻传播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必然贯穿着美学的原则, 具有美学的特质:外在形式美学特质与内在美学特质。而新闻的美学特质对新闻传播活动最重要的启示是, 我们的新闻记者要具有美学素养, 加强美学思维, 才能报道出有着真、善、美灵魂的好新闻来。

关键词:新闻,美学,新闻的外在美学特质,新闻的内在美学特质

美学特质 篇2

民间关术使我国文化领域中一朵闪耀的奇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文化一同缔造今天伟大祖国的绚烂篇章。在这其中,内蒙古民间美术文化形态,在产生与发展、流传过程中,彰显出了极为独特的一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助推作用。本文以内蒙古察哈尔民间美术的美学意义与审美特征进行几点分析和研究。

引言

察哈尔民间美术孕育于蒙古高原的游牧部落,其精髓核心就是当地草原文化艺术,集中体现了内蒙地区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同时,察哈尔民间美术是当地拉动人民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直接推动了当地民间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电影音乐的美学特质与艺术价值 篇3

一、 电影音乐《匆匆那年》的美学特质

电影音乐也被称为“画面音乐”,指影片中的非自然音响,包括配乐、插曲、主题歌(曲)之类,它是人们主观创造用以表达和促进画面情绪、补充画面内涵的音乐。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明斯特贝格曾经说过:“如果我们研究一下音乐,那么我们就能更了解电影艺术在美的世界中的真正地位。”而音乐大师贝多芬说:“我在作曲时,思想中总有一幅画面,我照它来创作。”这从某种意义上使影视音乐获得了现代诠释。[1]电影音乐《匆匆那年》也是如此。其美学特质具体表现如下:

(一)音画合一—表现内容的确定性

影视音乐《匆匆那年》作为一门独立艺术时,其创作常常是创作者个人的情感表现。而一经进入影视艺术,成为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接受者的角度分析,影视音乐《匆匆那年》较之纯音乐更容易理解,也是因为在欣赏影视音乐的同时伴随有表现内容的具体画面。优秀的影视音乐应该是不突兀地引人注意,却强有力地支持画面,使观众在艺术感动之中觉察不到是音乐在起作用。影片《匆匆那年》的主题曲令许多观众印象深刻:音乐与画面自然合一,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影片内容,也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电影音乐特性的形成,基于它与画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如果离开了画面,音乐就称不上是电影音乐。离开这一点,影视音乐的特性就无从谈起。

(二)与情节互动——结构形态的间断性

一般音乐的主要特点是时间上的连贯性,而影视音乐的一大特质却是时间上的间断性。这是由影视作品情节的变换、画面的跳跃性,以及音乐与情节画面相对的从属关系造成的。另外,影视音乐随着不断变化的情节内容,题材风格表现形式也会不断变化。如近期热播的影片《匆匆那年》中,不同的场景配以不同的音乐,唯美的画面、唯美的音乐与曲折的故事情节完美地结合,让人回味无穷。

尤其是主题曲《匆匆那年》在电影《匆匆那年》中播放后,无数网友拍手点赞,歌曲与电影情节完美契合,直击人心,使得众多观众迅速被带入电影剧情当中,并使其对电影的期待值爆增。

(三)特殊技术形式——传达过程的中介性

影视制作中有一个特殊的过程:录音。这就使得影视音乐和音乐厅演奏的音乐有很大的不同。同时,由于影视录音时还有一个混录的过程,即把音乐、对话、音响效果混合起来录制。其结果,音乐可能被放置在较弱的背景上,也可能会突兀于其他声音之上,一般根据剧情的总体情绪而定。通过录音、放映等特殊技术形式为中介传达给观众。

二、 电影音乐《匆匆那年》的艺术价值

一个时期,人们曾经对电影音乐本身的艺术价值存在着很大的怀疑。西方著名现代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谈到音乐在影片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曾讲过这样一句刻薄的话:“电影中音乐与剧情的关系,同餐厅中的音乐同餐桌上的谈话的关系没有什么两样。”在电影音乐创作方面有杰出造诣的德国作曲家汉斯·艾斯勒对于电影音乐的美学的、理论的研究本身持保留态度。他只承认实践经验积累的价值,而认为理论的“推测”是不实际的,它与电影音乐的创作实践之间总是有很大距离。[2]

电影音乐是一种年轻的艺术形式,而且它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不可否认的艺术价值,并具有自己独特规律的艺术形式。电影音乐《匆匆那年》的艺术特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影音乐之中蕴涵着情感色彩

电影《匆匆那年》讲述了中学时期的青涩恋爱故事。在本片的音乐下,我们也能领悟到那种青涩的感情。影片表现出了中学阶段那种彼此纯真的喜欢,却又没能守住彼此的诺言而在心中留下无限悔恨的味道,本片音乐也充分体现出了与影片相契合的无奈和悲伤的情绪。在本片中,配乐前后连接紧密,各种乐器交相辉映,转换自然。影片中将音乐与影片的节奏相契合,不同乐种的紧密结合,将影片意境发挥得淋漓尽致,并赋予了影片新的情感。让观众看过之后,就对这部电影有了执念,想起在学校的日子,最美好最宝贵的时光。

(二)电影音乐真切地演绎影视剧情

电影音乐《匆匆那年》依托剧情和画面并为之服务,画面中演绎的剧情和展示的人物、场景、氛围都具体而真切,使人们根据画面的形象内容和剧情来感受音乐,产生较为明确具体的感受和理解。由此,电影音乐所含有的广泛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意义”受电影本身的牵制,其艺术价值在音乐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客观来说,电影音乐不能产生直接的功利作用,对于现实来说,它既无约定性也无对应性,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但电影音乐由于内容的确定性,所反映的现实与电影画面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当今的电影音乐一般均是为该影片量身定做的,这本身就反映了电影音乐要与影片做到最大限度的契合。正如,影片《匆匆那年》中的音乐令每一位看过此片的观众挥之不去,片中对音乐的运用采用了音画对位的手法,与画面丝丝入扣、紧密结合,甚至发挥了语言和画面无法表达或难以表达清楚的中学最美好最宝贵的时光。

(三)电影音乐赋予了电影遐想的空间

电影的意境是依靠审美主体的想象和联想达到的,而想象和联想的依据不仅包括音乐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概括性的情感内容,还包括一些非音乐因素,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往往借助这些非音乐因素,使自己在感情体验的同时,沿着非音乐

因素所制定的方向做定向联想,使音乐中概括性的情感内容具体化,从而感受到特定的意境。对于电影音乐来说,这种非音乐因素显得更为明显。一方面,电影的歌曲是有歌词的,歌词具有一定的内容;另一方面,电影音乐中的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场景音乐等等不同于一般的纯音乐,它与电影内容保持一致,它会推动剧情的发展,发挥其补充的作用,甚至表达画面的未尽之意。当音乐出现于电影画面之外时,人们在“听觉蕴积”的基础上,沿着非音乐因素指定的方向联想、想象。“听觉蕴积”就是具有相当丰富的音乐积累、审美经验、审美心理、个人趣味等。因此,电影音乐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任你驰骋,任你翱翔。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电影音乐是一种非常年轻的艺术形式。虽然它同剧院中传统的歌剧和音乐厅中传统的交响乐等历史悠久成熟的艺术形式相比,往往显得比较幼雅,况且平庸、乏味、低劣的电影音乐也确实占相当大的比重,而电影音乐的理论研究还处在开创的阶段。当前,电影音乐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不可否认的艺术价值、具有自己独特规律的艺术形式,对它的理论研究也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在这方面有份量的学术著作已经问世。只有对各种不同的音乐门类从美学理论的角度分别进行深入的考察,音乐这门艺术的本质特性,它们内在规律性才能最终被全面、深入地揭示出来,音乐美学本身才能不停留在笼统的、一般性的范围而向纵深发展。电影音乐美学这门学科在理论上的意义也正体现在这里。

当然,这门学科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还是在于它的实践性。这表现在它为电影音乐的创作实践,对广大群众对电影和音乐的欣赏水平的提高都会产生影响。我国的电影音乐已经经历了一段不算短的发展过程。电影艺术在当今所有的艺术门类中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我国影院每天的电影观众数量庞大,电视还重复播放,所以数目更为庞大。观众看电影是来看故事、看表演的,但是只要来看电影就得听音乐,也就是说,电影音乐的听众是极为广泛的,歌剧院、音乐厅所拥有的听众在数量上是无法同它相比拟的。因此,电影音乐为广大群众接触各种类型的音乐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天地,对群众的音乐欣赏能力与音乐审美趣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广大群众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反过来带动电影音乐创作的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可以推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讲,对电影音乐美学的研究都应该提到日程上来。这门学科在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重视,其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原因也比较复杂,它同我国音乐领域中长期以来满足现状,忽视认真的理论研究有关。近年来,影片从对现实的幼稚描写随着电影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越来越明显地向社会心理深度发展,与此同时,画面与音乐之间的同步化原则也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当前形势下,完美的配合电影与电影音乐,音画对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音画对位时音画同步化的对立物,它是指导演和作曲家出于一种特定的艺术目的,有意识地造成画面与音乐之间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甚至内容等方面的对立,从而产生某种新的含义或潜台词。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只有在音与画的对立性结合之中才能产生。影片中的音乐在同画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仅成为影片戏剧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参与到情节中去,直接影响剧情的发展,深化影片的内容。不仅仅是歌曲能在影片中发挥剧作作用,一首乐曲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起到这种功能。

细读深品,鉴赏诗词的美学特质 篇4

一、细读深品, 感知丰富多彩的意蕴

不同题材的诗词在语言、结构、风格、气度等方面均会有其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 其中蕴含着的极为本质和独特的美学特质是其他题材的诗词无法替代的。毛泽东的优秀名篇《沁园春·雪》堪称翘楚。遗憾的是, 不少教师在教学此词时, 常常忽视引导学生细读深品全诗、整体感知诗词内蕴之重要环节。常常是上课伊始, 匆匆忙忙地引导学生诵读几遍, 说说诗词的大致内容, 就让学生火速背诵、默写诗词, 以为这样就完成了全部教学任务。

毛泽东是中国当代在国内外均享誉盛名的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诗人。在他题材众多的诗词作品中, 曾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誉为“千古一绝唱”、被国民党“文胆”陈布雷盛赞为“气势磅礴、气吞山河, 可称盖世之精品”的《沁园春·雪》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在这首词中, 毛泽东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写作手法, 将“赋”与“比”、景与情巧妙融合, 在寄情于景的同时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比热爱、对江山社稷的无比关怀以及君临天下的豪迈气概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其意境之磅礴、胸襟之宽广、气魄之雄伟跃然纸上, 震撼人心。正因为如此, 这首词成为众多版本的语文教材之首选。教学这首词,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涵泳的过程中细心体味、深刻品鉴蕴含其中的祖国北方美丽雪景、想象中雪后初晴的“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的景色、历史长廊中众多古代帝王的雄姿英发和丰功伟绩、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气概与远大抱负等美学意蕴。

二、细读深品, 鉴赏富有艺术张力的词语

用词精练准确并极富张力, 是古今中外所有经典诗词的共性。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尤甚。因为古今中外的诗词, 均受文体字数的限制, 作者必须在有限的篇幅中选用最精确、最鲜活、最具概括性和最富艺术张力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语言表达规律组合构成旋律优美、意境丰盈的诗词文学作品, 并在其中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等。可是, 很多教师在教学这首词时往往只关注词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读音和含义, 而对词中出现的具有精练、鲜活、形象、丰富等艺术张力的字、词熟视无睹。由此, 我们有理由担忧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品鉴作品中极富艺术张力的字词的有效性。实践表明:诗词中极具艺术张力的字词之鉴赏, 需要我们在引导学生细读深品诗词的过程中完成。

《沁园春·雪》的上阕极力铺写了祖国北方美丽的雪景。细读深品后, 我们会发现, 诗词中的很多用词都是作者反复推敲与炼字的结晶, 都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词中的“千里”“、万里”既表现了诗人的思维充满着无限的丰富的想象力, 又表现了诗人的视野在无限的想象中的无限延伸, 给人以意境开阔、气魄宏大之审美感受。故此, 教学时,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诗词的前提下, 细读深品诗词中精美的、具有丰富意蕴的词语, 品鉴其丰富的艺术审美张力。

三、细读深品, 领略个性化的语言

鉴赏诗词, 最主要的任务与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品鉴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学习修辞、揣摩表达方式等。

虽然, 学生自发的毫无技巧、毫无章法的吟咏、诵读、品鉴诗词文本也可以积累一些文学语言、培养一些语感, 但是积累与鉴赏的效果毕竟不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深挖作品中有品鉴价值的语言表达现象,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涵泳诗词的过程中感知语言的精美、积累文学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等, 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诗词阅读教学效果。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上阕中就蕴含着不少有品鉴价值的语言表达规律和修辞现象。例如,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等语句运用对偶、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幻化出了北国雪景的大气磅礴、横绝千古之壮美, 给人以想象奇特、情趣盎然之感。备课时, 大凡有一定诗词鉴赏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都会非常敏锐地发现上述具有细读深品价值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所以, 教学时, 都会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涵泳上述诗句, 通过细读、深品、体味而后感悟: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运用饱含诗意的文笔虚实交替地盛赞祖国美丽的河山, 完全是因为诗人是以动情的眼光观察雪中的壮丽景色, 所以, 所见之雪景不仅新奇壮美、磅礴大气、横绝千古, 还极富人情意味, 这正是诗人无比热爱祖国美丽江山、具有博大胸怀与伟大抱负的具体表现。

四、细读深品, 欣赏独特的音乐美

引导、指导学生体味、品鉴诗词的鲜明的节奏美、和谐的音韵美、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等, 也是诗词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众所周知, 诗词在古代是合乐而歌的。而今,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 诗词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诗词创作过程中对其内在的节奏、音韵、韵律等的要求已经不及古代诗词创作严格。但是, 大凡精于填词赋诗的优秀作者在创作诗词作品时, 还是会尽力凸显其最基本的节奏、韵律等美学特质的。值得一提的是,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词, 其诵读节奏应该根据词句中所表达的意义来划分, 而非传统的古典诗词中五言诗或者七言诗之三个节奏或者四个节奏。具体而言, 我们应该按照下列节奏诵读“:北国 /风光, 千里 / 冰封, 万里 / 雪飘。望 /长城内外, 惟余 / 莽莽;大河 / 上下, 顿失 / 滔滔。山舞 / 银蛇, 原驰 / 蜡象, 欲与 / 天公 / 试比高。须 / 晴日, 看 / 红装素裹, 分外 / 妖娆。……”此外, 在指导学生节奏鲜明、抑扬顿挫地吟诵这首词时, 还应该引导学生反复体味上阕中的“望”“、看”和下阕中的“惜”“、数”等关键性词语在这首诗词中所蕴含的特殊涵义、在诗词诵读节奏中所起到的舒缓语气等作用, 诵读时, 应将其语调拉长、读音加重、音量加大等, 如此才可以使整首诗词的节奏显得鲜明、音韵显得和谐、语调显得抑扬顿挫、意蕴显得情致盎然。

美学特质 篇5

近期的一档综艺娱乐节目——“最美和声”, 正在以它独特的视觉、听觉的享受和创新的制作理念极大地吸引着大众的目光, 一时传播正盛。

“最美和声”英文名为“Duets”, 是引进美国的新锐选秀节目。在美国于2012年5月24日开始首播, 单集片长120分钟, 选手是以二重唱组合的方式在导师训练后参加比赛, 获胜者将得到一份让人向往的唱片合同。在中国, “最美和声”的娱乐理念进一步加强, 第一季是由中国著名歌手萧敬腾、羽泉、范玮琪担任导师, 驭胜代言人杨坤担任主持人。参赛选手在海选入围后, 需现场用歌声赢得导师的青睐, 导师的认可方式就是为参赛选手和声, 然后再由参赛选手选定导师以进入下一个阶段。第一季播出后收视率超出同期的各类综艺娱乐节目, 迎来大众的好评。第二季于2014年开始播出, 是由北京卫视、广东百合蓝色火焰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著名歌手韩红担任总导演, 并邀请黄绮珊、孙楠、陶喆、萧敬腾担任导师。现场大到和声效果的惊艳, 小到细节的设定都给大众一种娱乐层面的享受。我们不能否认“最美和声”在大众传播的路上走得更快、更有节奏。它以即时性、流行性、展示性的特征让大众深刻体会到了作为综艺娱乐电视节目内在的美学特质。

这一类节目本身的定位就是音乐、舞蹈和真人秀类的节目。选手综合自身能力现场表演、自我展示, 在这个过程中, 节目的内在美以及对艺术价值的平民化再创造都是不言而喻的。以往的这类节目被冠以“精神创造物”的帽子, 更多的是给大众精神上的放松, 说白了就是供人消遣和打发时间。“对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来说, 逗乐是一个基本目标, 这个目标甚至可以看作是大众文化运作的游戏规则”。 (1) “最美和声”作为综艺娱乐节目已经达到了让人乐的标准, 但创新后的“最美和声”不单单是会让人乐的综艺娱乐节目, 同时它还会通过选手个人的经历或人生感悟使得大众为之感动, 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第一季的第七期, 主题设定为“爱的箴言”, 在这一期节目里, 每一首深情演唱的歌曲背后都融进了感人至深的爱情经历, 这恰恰给当代年轻人无价值甚至荒唐的恋爱观以正面直接的讽刺。

能够感受到, 时下的综艺娱乐类节目确实很多, 并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良性趋势的引导下, 广大公众正在借助高科技的传播渠道享受着综艺娱乐节目在大众传播领域带来的精神愉悦。荧屏里每一个镜头都牵动着大众的心, 当参赛选手或是导师要做决定的时候, 不论是在现场还是在荧屏外的观众都会深入到这个抉择的过程中, 替参赛选手或导师做一个自己认可的决定。这个大众参与的过程其实也是节目设置的精妙之处, 一档好的电视节目, 具体的说一档好的综艺娱乐类电视节目, 它总是以点、线、面逐级影响的方式引导着观众深入到节目的运作过程。所谓点, 就是节目会抓住大众的泪点或是笑点等, 并把这种点融入到节目设定的环节中, 两点之间会因为线性作用形成连带关系, 一点的形成也会影响到另一点的触发;同时两点又会把凝聚的情感以各自为圆心向四周扩散形成面的影响。这样的创新设计其实是实现了从个体到群体的逐级影响过程, 这种吸引观众注意力、激发观众联想的过程又再次让大众感受到了“最美和声”这档综艺娱乐节目内在的美学特质。

不妨, 把“最美和声”看作是当代综艺娱乐类节目的代表, 与以往传统的这类节目相比, 我们不难看出呈现的是一条曲线的变化过程。从传统的综艺娱乐定位到世俗大众趣味转化, 进而实现从低级到真正意义上的高级的转化。这样一个曲线变化的过程是我们通过对比可以反映出来的现象, 其实这也是其内在美学特质可以折射出来的一种渠道。

综上来讲, “最美和声”可以说是冲破了综艺娱乐传统的思想牢笼, 它代表了综艺娱乐类节目的新生力量, 切实地抓住了大众由心到思想到表情再到行为的变化, 以这种变化作为节目运行支撑, 将节目中细节的设定反作用于大众, 这就达到了综艺娱乐类节目在新形势下的目的, 即产生共鸣。这也为节目在极大限度上争取到了最多数的受众, 获得了最广泛的影响力。不得不承认, “最美和声”在影响力上还有所欠缺, 但其积极的发展态势以及对大众心理的把握已经成就了这档节目美学特质的显现, 也就是说“最美和声”已经实现了与众不同的良性发展。

注释

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美学特质 篇6

一、音色的基本内涵

所谓音色按照直接的意思指的是声音的颜色。具体而言主要指的是与一个人的声音能与他人相区别的一个重要声音属性。与音调, 音强、音长不同, 音色是区别人的声音的主要手段。人的嗓音都是具有独一无二的音色的。在声乐演唱中每个人的演唱所表现出来的音色是不同的。高水平的声乐演唱主要是演唱者通过科学的方法把自己的音色调节到最佳状态, 从而表达出最和谐的声音, 实现与声乐作品的强烈共鸣的。说白了音色是声乐演唱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声乐演唱正是凭借着音色才表现出它强大的艺术魅力。

音色本身是声音的一个特征, 是声音的基本属性, 但同时它也是决定发生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音色这个概念从词语本身来讲要涉及到大量的美学理念, 它本身体现出了强烈的美学特质。每个人都有其不一样的音色。在声乐演唱过程中不同的表演者通过不同的音色可以向观众传达出风格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有的是慷慨悲壮的, 有的则是清脆圆润的。音色的不同正体现出了声乐演唱之美。

二、音色美在声乐演唱中的体现

声乐美主要是通过音色美体现出来的, 音色美在声乐演唱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音色实现了对表演者形象的展现;二是音色展现出了作品风格;三是音色提升了表演水平;四是音色表达出了作品的真实情感。

音色展现了表演者的形象。在声乐演唱中形象的塑造非常重要。形象塑造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声乐演唱的效果。在声乐演唱中表演者主要是通过音色来实现形象塑造的。人们通过音色就可以在脑海里产生某种形象。纯洁特征的音色表现的是清脆圆润的形象;激动的音色则展现的是一种热情奔放的形象;坚定的音色则表现了刚劲明亮的形象。通过不同美学特质的音色向观众表达出了不同的形象。

音色展现出了作品风格。声乐作品具有不同风格, 这些风格的体现主要是通过音色来表达出来的。音色可以说是演绎作品风格的有效手段。对于那些歌颂题材的声乐作品, 表演者可以选择明朗、激情的音色来进行表现;对于那些乡土气息浓厚的作品, 表演者可以通过明亮高亢的音色来进行表现, 这样就可以展现出作品中热爱生活的情感;对于那些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在选择过程中可以通过柔和亲切的的音色来进行表现, 通过这种音色可以有效地表达出恋人之间的甜蜜。在声乐演唱中表演者通过不同美学特质的音色表达出不同风格的作品。科学协调音色, 可以使得音乐作品的形象更加生动, 声乐演唱的效果也将能够得到最佳效果。在今后的声乐演唱中音乐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具有不同美学特质的音色的研究。

音色提升了表演水平。人声嗓音器官中所表达出来的音色丰富多彩, 音色与其他乐器相比更具有优势。音色的丰富性不仅仅体现在它能够体现声乐作品艺术风格, 还在于即便是同一种音色能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人在不同时期的音色是不同的。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不同也会使得音色发生明显变化。此外就是音色具有可塑性, 对于声乐表演者而言虽然先天条件非常重要, 但是音色本身是可以后天再塑造的。通过不同方法的塑造可以不断提升表演水平。

音色表达了作品的真实情感。音色本身在表演者演唱过程中会随着表演者自身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音乐表演中表演者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音色来表现出不同形象。对于音色表现力丰富的表演者, 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美学特质的音色来表现出作品不同的情感。

音色本身具有不同的美学特质, 在声乐演唱中表演者可以通过不同美学特质的音色表达出声乐作品的不同风格, 不同情感。音色在声乐表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声乐表演中音乐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音色的美学特质, 然后根据声乐作品的不同风格来进行表现。本文详细分析了音色的概念, 音色的美学特质, 最后详细分析了音色美学特质在声乐演唱中的表现。音色的美学特质在声乐演唱中的四个表现值得我们今后大加研究。高度重视这几个方面能够不断提升声乐演唱水平。

摘要:声乐演唱是一种以人的嗓音为表演形式的艺术的。声乐演唱的美学水平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音色。表演者通过音色可以向观众表达出强烈的内心情感。音色在声乐表演中具有重要作用。声乐演唱的内容主要是通过音色来实现的。因此充分研究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美学特征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将围绕着音色的基本概念来探讨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音色,声乐表演,美学特征

参考文献

[1]黄汉华.言之乐与无言之乐——声乐与器乐之联系与转化的美学思考[J].中国音乐, 2002, 4:46.

[2]岳光.浅析声乐演唱中的美感意识——从我所演唱的作品谈起[D].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 2010.

美学特质 篇7

一.超越物质实用功利

任何具体的个人都是世俗之人、现实中人, 都有肉体凡身, 都有基本的生理和物质方面的需要, 都不能脱离具体的衣食住行性等日常俗务而存在, 但人可以通过审美超越摆脱肉身的束缚和物质实用性的限制而达到一种自由的精神境界, 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魏晋时代是一个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时代, 同时也是一个精神自由、思想解放、审美意识觉醒的时代, 很多士人都摆脱了物质实用功利的束缚, 采取审美的人生态度待人接物。试看《世说新语》中的记载:

孙绰写了《遂初赋》后, 在畎川筑屋住下来, 自称已到知足的境界。他在房舍前种了一株松树, 经常亲自培土侍弄。高世远当时是他的邻居, 对孙绰说:“这小树倒是楚楚可爱, 只是永远不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啊!”孙绰说:“枫树、柳树虽然有两臂合抱那么粗, 又有什么实用价值呢?”iii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 辛苦了一整夜, 到了戴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了, 人们问他原由, 他答道:“吾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iv嵇康虽然家贫, 但他为人打铁却从不收取钱财, 如果有人以酒肴作为酬劳, 他便会欣然接受, 并拉着人开怀畅饮。v阮孚爱屐, 经常自己制作, 有人前往阮孚的住处拜访他, 看到他边给木屐上蜡, 边感叹道:“不知一生能穿几双木屐!”神色闲畅。vi孙绰、王子猷、嵇康和阮孚的为人处事态度, 都具有鲜明的超实用功利特性:孙绰在斋前栽松树, 本来就不为实用, 他只是喜欢松树的美好姿态和四季葱茏的色彩, 不关心其能否成材, 他还指出, 粗大的枫树和柳树, 其价值也主要在供人观赏, 而不是对人们有多大实际用途;王子猷雪夜访友, 全凭一时兴起, 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因而见不见戴已无关紧要;嵇康锻铁, 不为生计, 图的是与亲朋旧友一起喝喝酒、聊聊天的快乐;阮孚制作木屐, 不是为了自己穿用, 是在享受那份悠闲自得。

超越实用功利, 是审美体验的本质特征。超越实用功利, 并不是说完全不含实用功利, 而是指超脱当下的实际的利害关系, 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心灵上的愉悦, 即康德所谓的“无目的的目的性”、“无利害而又产生愉快”。在美学史上, 康德第一次较为深入地揭示了审美心理的一系列矛盾或二律背反现象。康德认为, “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如果这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到的话。”vii“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viii在康德看来, 审美没有明确的目的, 不为狭隘、具体的实用功利 (外在的目的) 服务;却又符合目的性, 能唤起一种适合主体理解力和想象和谐活动的主观合目的性而生的情感愉快。审美愉快不同于生理愉快和道德愉快。生理愉快和道德愉快都与对象的存在有关, 都与主体的利害和欲望有关, 而审美乃是超脱了任何 (包括道德的或生物的) 利害关系, 对对象无所欲求的快感。“如果从个体生存的角度来说, ‘无目的性’就是非物性, 非外在性、非现实性, ‘合目的性’就是与个体生存的某种内在要求相契合。因此, 审美根本是为了人自身, 为了开创生存的心灵自由空间。”ix魏晋士人以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审美的态度来待人接物, 日常生活由此化俗为雅, 情趣盎然, 个体的生存于是自由自在, 充满诗意。

王子猷喜欢在宅院里种竹, 就是暂时借住别人家的房子, 也要叫人栽种竹子, 有人问他:“既是暂住何必这么麻烦?”他啸咏良久, 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x顾恺之吃甘蔗, 先吃尾稍。问他为什么这样吃, 他说:“渐至佳境。”xi吃甘蔗本是日常生活的普通小事, 顾恺之却把它变成了极富情趣的审美体验。车骑将军桓冲不喜欢穿新衣服, 洗浴后, 他的夫人故意送新衣给他。他大怒, 叫人赶快拿走, 他的夫人又叫人将衣服送来, 传话说:“衣不经新, 何由而故?”桓冲大笑, 乖乖地穿上了。xii穿衣这么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日常俗务, 桓冲夫妇却赋予了它戏剧化的效果。庾亮曾经到佛寺去, 看到一尊卧佛, 说:“此子疲于津梁。”xiii一般人拜佛, 只是祈求佛祖保佑, 而庾亮却展开了审美联想, 佛像在他眼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审美意象。康僧渊是西域人, 眼睛深陷, 而鼻子高挺, 王导常常取笑他。他说:“鼻子, 是面部的山峰;眼睛, 是面部的深水潭。山不高就不灵, 潭不深就不清。”xiv面对嘲笑, 康僧渊不仅不急不恼, 反而从审美的高度自我标榜一番, 让人心悦诚服。

吃饭穿衣、求神拜佛、嬉笑怒骂等司空见惯的日常俗务, 在魏晋士人那里都可以化为富有情趣的审美活动和感受。情趣越丰富, 精神就越充实, 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生命的诗化。

二.超越世俗礼法常规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 儒家的“三纲五常”经由历代统治阶级的不断强化逐渐成为整个封建时代几乎无法撼动的道德律。而魏晋时代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儒教相对衰敝、伦常关系相对松解的时期。魏晋士人将“自然”的观念引入社会领域, 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 反对世俗名教纲常, 高扬人的自然之性和生命之情, 使“任诞”成为魏晋人格的一种时代性标记。《世说新语》不仅专门设有“任诞”一篇记述名士们的肆言逆行, 在《简傲》、《豪爽》、《伤逝》、《雅量》等篇目中, 也对名士们不拘礼法、越礼绝俗的行为方式多有记录, 例如:

阮籍不顾“叔嫂不通问”的礼法与要回娘家的嫂子告别, 不顾“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躺在邻家妇旁睡觉, 不顾“重丧不食荤”的礼法在葬母期间饮酒食肉;刘伶经常纵酒狂饮, 放任不羁, 有时脱掉衣服赤身裸体地呆在屋子里, 有人看见了讥笑他, 刘伶说:“我以天地作为房屋, 以屋室作为衣裤, 各位先生为什么钻进我的裤子里来?”;阮氏兄弟与群猪共饮;晋文帝率众为王仲宣作驴鸣送葬……

从表面看, 魏晋士人的这些行为的确任性、放诞, 但将这些行为置于魏晋时代的特定历史文化语境里, 它们则有了更深厚的内涵, 那就是一批富有历史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士人, 以狂狷的精神, 蔑视一切外在的律令、礼法、时俗、成规, 超越一切虚伪的伦理、道德、纲常、名教, 追求个体的真人格、真面貌、真精神, 让生命回归自然, 让精神享受自由。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魏晋人以狂狷来反抗这乡愿的社会, 反抗这桎梏性灵的礼教和士大夫阶层的庸俗, 向自己的真性情、真血性里发掘出人生的的真意义、真道德。”xv

三.超越现实生存困境

魏晋时期恶劣的现实生存环境, 强烈地刺激了魏晋士人的价值取向由“外”向“内”, 追求人格、自我之超越, 心灵、精神之自由。他们不仅对现实时空、对自身生死普遍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追求在有限中抵达无限, 在暂时中体验永恒, 更对精神文化活动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创造力, 追求精神境界、艺术境界的超越和不朽。

时间和空间是一切物质和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从整个宇宙来看, 时空是无限的, 而就具体的生命而言, 时空又是有限的。时空意识是个体生命自觉的重要标志。魏晋时期, 政治腐败, 社会黑暗, 战乱频仍, 动荡不安, 士人们的时空意识尤其强烈。《世说新语》中记载:

桓温北伐, 经过金城, 看到自己从前种的柳树已经十围粗了, 非常感慨地说:“木犹如此, 人何以堪!”手攀柳树枝条, 不禁泫然泪下。卫玠将渡江时, 面容憔悴、精神忧伤, 对身边的人说:“见此芒芒, 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 亦复谁能遣此!”王孝伯在京都, 行散来到他弟弟王睹的门前, 问道:“古诗中那句最好?”王睹思考着没有回答, 孝伯咏诵“所遇无故物, 焉得不速老?”说“此句为佳。”支道林、许询、谢安等名士在王濛聚会, 谢安对大家说:“今日可谓彦会, 时既不可留, 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 以写其怀。”过江诸人, 每至美日, 辄相邀新亭, 藉卉饮宴, 周伯仁触景生情, 感叹道:“风景不殊, 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王戎乘车路过他和嵇康、阮籍生前经常“共酣饮”的黄公酒垆, 感叹道:“今日视此虽近, 邈若山河。”

时空变换, 生命无常, 魏晋士人注重在有限中把握无限, 在短暂中体验永恒。由此, 客观的时空被主观化了、情感化了、诗意化了, 有限的人生被无限扩大, 瞬间凝固为永恒, 负载着深远辽阔的生命意蕴。

魏晋士人热爱生命, 浓于情感, 无论是对亲人、对朋友、对家国还是对自然万物, 都普遍怀有一种深切的关爱、体恤、悲悯之情。但难能可贵的是, 魏晋士人面对自身的生死却往往表现出一种超然豁达的态度, 不惧肉体生命的消亡, 而更注重精神生命的不朽。据《世说新语》记载:

嵇康临刑之际, 神色自若, 索琴弹奏了一曲《广陵散》, 曲终, 他担心的竟然不是自己即将赴死, 而是《广陵散》将成绝唱。谢安在风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之际, 仍然镇静自若, 指挥大家不要乱动;在赴桓温设下杀手的鸿门宴, 同行的王坦之早已惊恐万分之时, 谢安从容不迫, “望阶趋席, 方作洛生咏”。陆机临刑前感叹再也听不到华亭嘹亮的鹤鸣声了。潘岳被杀前面对石崇的询问自嘲道:“可谓‘白首同所归’”, 他想到的是昔日金谷园饮酒赋诗的盛况。戴逵看到支道林法师的坟墓, 希望他的精神义理永存, 不要“与气运俱尽”。

生死事大, 一个人对待死亡特别是对待自身死亡的态度, 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人格境界。一个人只有面临死亡时, 才能真正地把自己与他人、社会区分开来, 懂得自己的存在, 懂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懂得生与死的不同, 懂得个人存在的意义。魏晋士人能用这么潇洒的态度看待自己的死亡, 把生死看得如此透彻, 足见他们的精神境界之高远。

人终有一死,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 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既然肉体的死亡不可避免, 人们就试图获得某种精神上的不死。把肉体的易朽变成一种动力, 驱策自己去追求某种永恒的精神价值, 这无疑是积极的人生态度。不管这种精神价值是否真能达于永恒, 对它的追求本身就可以使人更加容易与死亡达成和解, 同时也赋予生命以超出有限肉体存在的意义”。xvi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历来注重自我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生命的不朽。早在先秦时期, 儒家就提出“三不朽”的自我超越路径。魏晋时期, 社会政治黑暗, 儒家倡导的“立德”、“立功”、“立言”等外在价值目标不再有向心力, 士人们转向通过文学艺术手段来安顿生命, 放飞心灵, 延长生命之存在, 于是“立美”成为士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 美人、美事、美文大量涌现, 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工艺都有美不胜收的成就。正如宗白华所言:“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 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 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 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 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 戴逵和戴颙的雕塑, 嵇康的广陵散, 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的诗, 郦道元、杨街之的写景文, 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 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 无不是光芒万丈, 前无古人, 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xvii

综上所述, 魏晋士人以一种超越物质实用、超越社会常规、超越现实生存困境的审美态度待人接物, 平淡的生活由此脱俗而大放异彩, 个体的生存于是自由而充满诗意, 有限的人生被无限扩大, 精神生命达于永恒。这种依凭人的主体创造性而开创审美化、艺术化人生境界的生存智慧, 对于我们克服人为物役和人的异化, 培育具有诗性精神的审美人格和“诗意栖居”的生存观都是极为宝贵的思想参照。

摘要:《世说新语》是一部全方位反映魏晋士人人格形象的“原生态叙事”式的经典著作。魏晋士人以一种超物质实用功利、超世俗礼法常规、超现实生存困境的审美态度待人接物, 建构起一种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人格美范式, 对于我们克服人为物役和人的异化, 培育具有诗性精神的审美人格和诗意栖居的生存智慧是极为宝贵的思想参照。

上一篇:分流术后论文下一篇:环境监测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