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特质

2024-10-30

学生特质(精选12篇)

学生特质 篇1

自闭谱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以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1]。《精神疾病统计诊断手册》第5版(DSM-5)将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社会化和非社会化特征2个方面,即社会交往与沟通障碍,重复刻板的兴趣、行为以及活动模式[2]。研究表明,情绪加工障碍是ASD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3]。研究者根据目标指向将情绪感知划分为2个维度,即指向他人情绪状态的共情以及指向自身情绪状态的述情障碍[4]。共情是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5]。其中认知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理解,情感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情绪的体验[6]。述情障碍是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表达障碍,特征主要包括个体情绪体验受限或减退、情绪表达能力障碍、想象力下降、对自身情绪状态的感受障碍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障碍[4]。研究发现,ASD患者在理解他人情绪状态上存在障碍[3]。而针对ASD患者及其父母的研究也发现其述情障碍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

自闭特质(autism traits)是指在正常人群中广泛存在的类似于ASD患者的一系列特征,其中包括社交及认知损伤、情绪加工损伤等[8]。Baron-Cohen等[9,10]提出,自闭特质在正常人中呈正态分布,这一观点将传统自闭症诊断标准由定性转变为定量。研究发现,相对于低自闭特质群体,高自闭特质群体存在情绪加工障碍[11,12]。自闭特质作为ASD在正常群体中的量变指标,具有类似于ASD的稳定性[13]。因此,对于自闭特质群体的研究也大大减小了自闭症群体的研究难度,同时也为更深入的了解ASD患者提供了方便。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ASD患者的情绪加工障碍研究,针对自闭特质与情绪加工之间的关系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大学生群体的自闭特质与情绪加工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4年10—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先按照不同专业进行分层,再随机发放问卷9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868份,有效率为96.33%,其中男生468名,女生400名;平均年龄为(19.05±1.00)岁,所有被试均为汉族,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工具

1.2.1 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

由Davis[14]于1983年编制而成,用于测查个体共情能力。全量表共计28道题,包括观点采择(PT)、想象力(FS)、共情性关心(EC)以及个人痛苦(PD)。采用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的5级评分系统,,其中3,4,7,12,13,14,15,18,19等9个项目为反向计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4,重测信度为0.737。

1.2.2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

TAS-20由多伦多大学Bagdy等编制而成[15]。该量表总计20个项目,共分为情感识别障碍(DIF)、情感描述障碍(DDF)、外向性思维(EOT)3个因子,量表采用1~5级计分,其中4,5,10,18,19等5个项目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述情障碍越明显。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581~0.739,分半系数为0.558~0.803。

1.2.3 自闭谱系问卷(AQ)

Baron-Cohen于2001年编制[6],主要用于在正常人中筛选具有自闭特质的人群,全量表共包含50个题目,每道题目包括完全同意、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完全不同意4个选项,对应1~4分,计分范围为50~200分,得分越高,说明自闭特质水平越高[16]。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0.92,4周后重测系数为0.78~0.85。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大学生自闭特质与IRI的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Q总分与IRI总分以及FS得分呈负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Q总分与PT得分以及EC得分呈负相关,与PD得分呈正相关(P值均<0.01)。见表1。

2.2 大学生自闭特质与TAS-20的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Q总分与TAS-20总分、DIF得分、DDF得分呈正相关(P值均<0.01)。见表2。

2.3 大学生自闭特质与IRI的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分析表明,IRI量表的EC得分可负向预测AQ总分(P<0.05),PD得分可正向预测AQ总分(P<0.01)。PT得分以及FS得分负向预测AQ总分(P值均>0.05)。见表3。

2.4 大学生自闭特质与TAS-20的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AS-20量表的DIF因子正向预测AQ总分(P<0.01),DDF得分以及EOT得分正向预测AQ总分(P值均<0.01)。见表4。

注:*P<0.05,**P<0.01。

注:**P<0.01。

注:*P<0.05,**P<0.01。

注:**P<0.01。

3 讨论

共情作为情绪觉察与感知的核心成分,共情损伤更是自闭谱系障碍患者社交障碍的标志,而与其相关的情绪损伤的另一维度———述情障碍,也可能是影响ASD患者情绪加工的潜在因素。研究表明,ASD患者在表达和识别自身及他人情绪状态上存在缺陷[17]。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闭谱系量表(AQ)总分与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的PT,EC得分存在负相关,说明AQ得分越高的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他人关心、同情等亲社会情感的感受能力较差,即不能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并且给予他人情感回应;自闭谱系量表(AQ)总分与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的PD得分呈正相关,说明个体的AQ得分越高,对于他人面临痛苦和压力等一系列负性事件时的反应也越强烈,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自闭症患者对于负性事件的过度情感反应的特征。大量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确实存在共情能力损伤,而针对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的具体损伤程度,研究者并未得出统一的结论[18]。本研究结果显示,AQ总分与PT,EC以及PD得分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高自闭特质的个体对于他人的情感理解以及情感反应存在困难,即高自闭特质在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上均存在某种程度的损伤[19]。

述情障碍是指个体不能识别或者描述自身情绪状态的特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主要用于评定个体述情障碍严重程度,分为情感识别障碍(DIF)、情感描述障碍(DDF)以及外向性思维(EOT)3个因子,其中DIF指个体无法识别自身情绪状态以及内心感受;DDF指个体无法用语言或者其他方式描述自身情绪状态以及内心感受,EOT指个体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受,而执着于外在事物的细节[20]。本研究结果显示,自闭谱系量表(AQ)总分与DIF,DDF以及TAS-20总分呈正相关,说明个体的AQ得分越高,在识别和描述他人以及自身情绪状态存在困难。前人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及其亲属与述情障碍特质存在相关性[21]。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述情障碍特质在自闭谱系障碍上的普遍性提供了证据。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RI量表中的EC和PD得分能够更好地预测个体的自闭特质,说明对他人亲社会情感的减少以及指向自我的负性情绪的增加在高自闭特质群体更加常见。TAS-20量表中的DIF得分能够更好的预测个体的自闭特质,说明高自闭特质个体一般都不能很好的识别自身的情感状态及内心感受。共情与述情障碍作为情绪觉察与感知不可分割的2个方面,在预测个体自闭特质方面均存在一定作用,因此,共情以及述情障碍很可能是影响泛自闭表型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是被试的选取,研究对象主要为大学生,并未在一般群体中实施调查;其次被试主要为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样本有偏倚。未来的研究除了进一步考虑到被试选取的代表性,更会进一步从生理方面探究自闭特质群体情绪觉察与感知的神经基础。

摘要:<正>自闭谱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以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1])。《精神疾病统计诊断手册》第5版(DSM-5)将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社会化和非社会化特征2个方面,即社会交往与沟通障碍,重复刻板的兴趣、行为以及活动模式~([2])。研究表明,情绪加工障碍是ASD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3])。研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情绪,回归分析,学生

学生特质 篇2

大学生上网行为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

通过对287名在校大学生的.上网情况的调查和卡特尔人格测试,探讨大学生上网的频度和对互联网内容的偏好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高频上网大学生与低频上网大学生在人格特质上有显著性差异.(2)对互联网内容的偏好与人格特质有显著相关.(3)稳定性对信息类和技术类内容偏好的预测作用最大,乐群性和忧虑性对休闲类内容偏好的预测作用最大,敢为性和幻想性对刺激类内容偏好的预测作用最大.

作 者:李秀敏 阴国恩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073 刊 名:心理发展与教育  PKU CSSCI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0(1) 分类号:B848 关键词:大学生   上网行为   人格特质  

学生特质 篇3

【关键词】特质学生  信息技术能力  情境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三星级普通高中,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初中,一些学生的信息基础非常薄弱。同时课堂上还存在着这样两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喜欢搞点小破坏,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善于言语表达。他们如同带刺的玫瑰,构成了班集体中的特质学生。对于这些特质学生笔者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在日常教学中时刻关注他们,同时采取一些措施让他们尽快摆脱原来的困境,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

情境教育是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在主体与环境相统一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宽阔而又贴近生活的最适宜的成长环境。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神奇之处,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入手,让他们体验到知识的无穷魅力。

一、游戏情境的创设

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以“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探讨知识点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方式,会产生强烈的兴趣。以往在讲解“数据交换技术”时,笔者很详细地讲解,可学生依旧很茫然,而且每次课堂检测,效果都不太理想。最近几年笔者尝试着将三种数据交换技术贯穿于游戏中,让学生通过玩戏“传纸条比赛”时亲身经历数据交换的过程从而感受这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异同点。

当然要想利用游戏导入,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只有当“游戏活动”与“所要探讨的问题”联系紧密,是问题的典型代表时,学生强烈的兴趣才能转化成学习动机。“游戏活动”的设计要能够充分恰当地展示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探讨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就会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也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不可取的。

二、故事情境的创设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生动的小故事,可以将它们设为课堂前奏,也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既可以使得枯燥的课堂变得活泼有趣,又能让枯燥的知识变得栩栩如生,声情并茂。在进行“信息及其特征”的教学时,为了能够调动那些特质生的学习热情,让信息技术学科在他们心里的地位有一个大的改观,笔者一般都是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信息及其特征”这节课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这节课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程,所以笔者设置了很多小故事和一些典故,从“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张治中将军的故事”到“增兵减灶”、“盲人摸象”让学生彻底爱上信息技术,并且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学习了相关的知识。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说明生疑,发问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问题情境也是调动特质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的课堂导入方法。问题情境中问题主要来自这样三个方面,利用日常生活经历、模拟真实情景、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的这些经历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很好的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现在信息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由全班学生共同探讨解决这一问题。其次,就是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去模拟真实情况创设情境,例如在进行WORD文本编辑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诸位都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四学生,面临着求职,我们该如何利用Word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份别致而又实用的求职简历?最后,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还可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四、任务情境的创设

新课改倡导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课堂中创设任务情境不再是单纯的以知识点作为贯穿一节课的孤立线索,而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呈现并解释课堂任务,学生在以独立或者协作的方式尝试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教学内容并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任务情境也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较多的一种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任务可以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小任务学生,也可以是需要小组合作的相对综合的任务。例如,在网页制作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时,要求每个小组在一周时间内建立一个主题网站。

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关注教学任务、激发学生情趣、贴近学生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创设出较为理想的、合适的情境,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达到提高特质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 从“情境教育”到“情境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 北京:中国教育学刊,1994.

[2] 张艺兵、李艺.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必修[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李开慧、张剑平、蔡培阳. 论信息技术问题情境的设计[J]. 教育探索,2007(06).

[4] 吴宗宝. 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为例[D]. 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5.

[5] 朱晓男.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6.

学生特质 篇4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不良教风, 特别是高中毕业班的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除了题海战术, 就是总结归纳出一套套题型和相应对的答题技巧。尤其在古典诗歌教学方面, 题型分类更详细, 答题技巧更详尽, 甚至归纳总结了很多答题专用术语, 功利目的过分强调。试想, 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建筑师, 能有审美特质, 能有艺术细胞吗?“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 一言以蔽之, 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情人性之美, 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 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语文, 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熏陶和影响学生艺术气质的学科, 而其中的古典诗歌, 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质, 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从古典诗歌教学内容来看, 诗中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尽在其中。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不仅仅知道要用理性的逻辑方式把握世界, 还要养成良好的审美特质, 学会用审美的艺术方式把握世界、建设世界、创造世界。

古典诗歌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 如何进行古典诗歌教学, 养成学生的审美特质呢?

首先, 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 摒弃教学的急功近利, 意识到自我充电、自我扩源、自我提升、自我塑造的重要性, 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使自己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 应该自觉、系统地阅读有关美学、美育的书籍, 主动地进行审美观照和审美创造活动。同时要大量地阅读占有古典诗词作品, 通晓古典诗词发展史, 掌握诗词创作规律, 熟知重要诗人词人的生活经历、创作风格等, 另外, 还要读一些诗词评论文章和著作。语文教师如果自身缺少审美能力, 不能实施诗歌审美教学, 备课就不能发掘古典诗歌的美, 讲课就传达不出诗意的美, 就必然会人云亦云, 教出缺乏审美特质, 没有创新能力、缺少艺术细胞的学生来。

第二,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要把古典诗歌作为审美对象, 充分认识到它具有的审美特征。蔡元培先生说:严格地说, 中国没有宗教, 可以美学代宗教, 而诗情便是美学的主体, 可以诗教代宗教。诗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在形式上最具有审美性, 内容上最具有抒情性, 是人类高尚精神的伴侣。诗歌蕴涵着丰富的审美教学资源, 每一首诗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思维和精神, 诗的美是自然的现实美和诗人的精神美的表现。朱光潜先生说:“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见出常人所不能见, 读诗的用处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 见出我们所不能见, 这就是说, 觉到我们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教师首先把古典诗歌作为审美对象, 引领学生学会在诗歌中发现常人看不见的景、情和理, 培养活泼的情趣, 充实学生的心灵空间, 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 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依归, 乃至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 从而养成学生的审美特质。

第三, 在进行古典诗歌审美教学过程中, 积极探索学生乐于接受的有效途径, 养成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特质。

1. 注重诵读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的教学要求规定为“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而朱自清先生说:“诗原是‘乐语’, 古代诗和乐是分不开的, 那是诗的生命在唱。”诗歌对仗工整、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 铿锵有力;听起来悦耳, 扣人心弦, 美不胜收。利用早读晚读课前三分钟朗读吟诵古典诗歌, 音韵的节奏美、音韵的回环美、音韵的意象美、音韵的内在情感美都可以在诵读中体现出来, 激发学生美的情趣, 增强学生美的感受, 唤起学生美的想象, 养成学生的审美特质。读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 会感受到一种雄放浪漫之美;读杜甫的《登高》《兵车行》, 则灌注着浑厚沉郁之美;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则有一种旷达之美;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则有一股英雄之美。

2. 讲究领悟, 展开联想、想象

古典诗歌审美教学属于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 中国古人在描述学习诗歌的感受和经验时, 常常将学诗和参禅结合起来, 认为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讲究领悟。宋代的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讲到:“夫诗有别才, 非关书也;诗有别趣, 非关理也;……禅道在妙悟, 诗道亦在妙悟, 惟妙悟乃为当行, 乃为本色。”在进行诗歌审美教学时, 教师不要包办, 不要讲透讲明, 现在的学生从小看小人书、听故事长大, 习惯了形象直观读物, 没有养成读诗的习惯, 头脑不容易生成丰富的想象空间。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我感知、自我领悟、自我体验, 引导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审美主体, 启发学生透过文字表象展开联想、想象, 潜移默化成学生的一种审美特质。

3. 开掘追索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是衡量中国古典诗歌艺术高低的标志,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核心, 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清代学者王国维说:“言气质, 言神韵, 不如言境界。有境界, 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二者随之矣。”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情与客观的景, 水乳交融呈现出的一种和谐之美, 一种艺术境界。在进行诗歌审美教学中, 对诗歌意境的开掘和追索要深入到作品的“核心地带”,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使学生获得审美心理场的整体效应。王维的《山居秋暝》里, 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水乳交融, 意境优美, 呈现出雨后山村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多么恬淡静谧的田园风光, 一切都是那样温暖和谐, 有一种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息。而这些景物正是带上了诗人厌恶官场, 热爱山林田野的主观情感, 情与景是那么的和谐统一, 意境是那么的优美动人。

4. 多媒体手段介入

目前多媒体进教室已基本实现。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能力、思想水平等因素的限制, 对某些古诗难于接受理解, 这时可以适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结合使用音乐、绘画、录音、表演等形式, 以达到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动静结合、形声结合的效果。如教《孔雀东南飞》时, 可以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让学生感受到那份缠绵悱恻、那份生死相依。教柳永的《雨霖铃》, 可以播放《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 让学生在“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的歌声中, 感受恋人离别时的凄婉哀伤。通过音乐, 可以架起沟通诗人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 使之碰撞交融, 消除历史的隔膜, 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从而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深刻的内涵, 领略诗歌真正的美的意韵,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帮助学生养成审美特质。

5. 以课外养课内

进行古典诗歌教学, 培养学生的审美特质, 只依赖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宋代吴可在《藏海诗话》中的《学诗诗》说的:“学诗混似学参禅, 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 等闲拈出便超然。”《唐诗鉴赏》《宋诗鉴赏》等是课本的补充和延伸, 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充分地利用唐宋诗词的资源, 采用每周一两首诗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诗歌阅读量, 诗歌内容少, 格律有致, 学生会有很高的兴致。朱光潜先生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 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 而且也决不会感到人生是干枯的。”对诗歌的持续欣赏, 不仅可以使学生平衡心态, 消释不良情绪, 而且还能释放生命的能量, 培养学生有一颗美好的活泼的心灵。

养成学生的审美特质, 仅仅靠古典诗歌教学来完成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但起码学生有了审美意识, 养成发现美、欣赏美、捕捉美的习惯, 就可以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去寻找更丰富、更深邃的美, 把世界建筑得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4]黑格尔.美学 (第三卷上)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学生特质 篇5

艺术类与非艺术类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比较研究

运用Y-G人格测验量表对艺术类大学生与一般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类群体具有很多共同的优秀品质--自信、乐观向上、精力充沛、积极进取;但二者在循环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循环性、主观性、非令作性等人格特质方面,艺术类女大学生与一般女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两类群体的人格类型均以稳定积极性和混合型居多.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应注意加强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如合作意识、较高的挫折承受力等.

作 者:翟秀军 ZHAI Xiu-jun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河南,周口,466001刊 名:周口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4(5)分类号:B848关键词:艺术 大学生 Y-G人格测验 人格特质 人格类型

学生特质 篇6

关键词:人格特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006-01

一、研究目的

探讨阈上启动方式下,积极人格特质对大学生在不同情境中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积极人格特质的启动和助人情景是否都存在主效应以及二者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二、研究假设

假设一:在一般情境下,积极人格特质启动组比控制启动组的助人水平高,积极人格特质启动对助人行为有促进作用。

假设二:在紧急情境下,积极人格特质启动组比控制启动组的助人水平高,积极人格特质启动对助人行为有促进作用。

三、研究方法

1、被试选取。为了提升被试的代表性,本研究以年级单位,从中全校中选取160名学生为有效被试。在任课教师协助下随堂进行的,男女比例相当,年龄范围18-22。根据实验要求,为了使实验更具严谨性,在正式试验时,将每个实验组的被试控制在相同的范围内,并随机分为成4组。4个实验组分别为:一般情境下特质启动组40人、一般情境下控制启动组40人、紧急情境下特质启动组40人、紧急情境下控制启动组40人,以问卷形式给被试发放实验材料。

2、实验设计。采用2×2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启动类型(积极启动、控制启动)、助人情境特征(一般情境、紧急情境)。因变量为助人时间。

3、实验材料。组合句子测验:该测验共有25道题,在每道题中,向被试呈现5个顺序混乱的词汇或短语,要求他们用其中4个词汇或短语组成一个符合语法的句子。例如,“基本准则、朦胧、诚实守信、做人的、是”,被试可以组成“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这样的句子。该测验本研究有2个不同的组合句子测验内容,积极启动和控制启动两种类32型。在积极启动组合句子测验的内容中有25个描写积极人格特质的词汇,例如积极乐观、诚实守信、自制力强等等;在控制启动的测验中,所有的内容都是与积极人格特质无关的中性词汇。两种测验内容都标志为“组合句子测验”。自编的助人情境材料:为研究大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的亲社会行为,在以往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一般情境、紧急情境2个情境变量,助人情境分为2种类型:类型一为一般情境下的助人行为(试验求助任务)。类型二为紧急情境下的助人行为(照顾急性病发作的病人)。一般情景设置为:在本次测验之外,在最近几天,我们还要进行一项有关大学生的调查研究需要各位同学帮助,如果可能,你们愿意提供多少时间来参加?请选择。紧急情景下设置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意外事件,面对和处理这样的事件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社会考验。假如某一天你看到有人急性病突然发作,倒在路上昏迷不醒,你会对其提供帮助吗?如果会,你愿意花费多少时间来帮助和照顾他(她)。请选择。

4、试验程序。实验采用集体施测,首先,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两大组,由两名主试在两个房间同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施测。实验开始时首先告诉被试他们所做的实验内容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并向被试解释如何完成测试的内容,在每个被试都理解后开始进行正式实验。实验程序如下:首先给实验组被试发放积极人格特质启动材料的25道测试题,给控制组被试发放中性启动材料的25道测试题,时间为20分钟。在被试完成启动任务之后休息3-5分钟,进入下一个实验程序,给被试随机发放2种不同助人情境特征问卷,测量在不同情境中被试的助人水平。再次给被试发放自编的助人情境问卷让被试在0—30分钟之间进行自由选择,被试愿意提供的助人时间越长,助人水平就越高。实验最后是对启动意识检验,目的是检查被试对启动实验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产生了怀疑,后面的实验是否受到前面启动任务的影响。

5、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分析与讨论

1、阈上启动方式下,各实验组在不同情景中助人时间的基本情况。在助人时间的得分中,采用7点量表让被试在l和7之间做出选择,数字大小标志33着被试愿意提供的助人时间。1代表“0分钟”,而7则代表“30分钟”,数字越小,表明个体助人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不同实验组的助人时间各有差异,因此我们首先对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表4-1在阈上启动方式下,各实验组在不同情景中助人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阈上启动方式下,积极人格特质、助人情景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的启动类型、助人情景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具体差异。以启动类型和助人情景为自变量,以助人时间为因变量,用软件包对实验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双因素单变量方差分析。

表4-2启动类型、助人情景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方差分析

学生特质 篇7

(一)自我意识强,心理素质弱

独立学院的学生和我国的中职学生有些类似,他们都是属于个性和能力都强的类型,因为在考试的时候发挥不稳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并且想要强烈地证明自己并且得到别人的认可。

(二)学习动力不足

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更感兴趣,像游戏、乐器等,唯独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其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都不强烈,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

(三)学习基础较差

学生普遍都把精力花费到社会活动中去,虽然说社会活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因为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较差,导致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困难。

(四)思想活跃却没有毅力

这个问题基本上还是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在对某一个新的事物感兴趣时,会投入最高的热情和学习力度去了解和思考。可当学生一旦对其失去新鲜感,他们就不会继续对其进行研究和学习了,俗话称为“三分钟热度”,通过这个情况也可以看出其毅力并不强。

二、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一再强调“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就是为了防止教师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根本就没有完全地掌握和了解知识。致使校园中“能记结论的好学生”到社会后却成了“高分低能”的牺牲品,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在日语的交流对话中一定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甚至于不敢开口进行对话。

(二)从教学方法来看,基础日语教学多采用“语法翻译法”“结构分析法”等

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缺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

(三)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语言等方面的教学。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日语交际能力,但是对于实际中的问题处理能力还较为缺乏。比如去日本的某家经济贸易企业工作,对基本的外贸写作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培训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教学计划。

三、改革建议

(一)改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实行有效的动感教学,在教材的选用、考试评价体系上实行灵活的动态管理。在教学中打破原有的教材结构,将教材内容进行有选择的重新整合后,进行场景模拟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和知识的转化能力。同时,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在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讲授基础日语课时,可以融合日本文化、日本文学、日本历史、日本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甚至还可以将听力、口语、翻译等日语专业课程的授课方法有选择地应用到基础日语教学中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把握不同学生的特点,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面对不同地区、不同水平、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学生,教师应把握不同学习者的不同特点,从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老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激励和关怀,极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

(三)独立院校对于日语专业的教师应当进行定期的或不定期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保证其教学质量

学校还可以对即将毕业的学习优异的学生进行留校授课,这样不仅解决了独立院校日语专业的师资问题,还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要将我国的教育改革要求、国家发展目标方向等最新的信息告知教师,并且监督教师能够良好地实施和改善教学方式。

(四)根据我国国情的需求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制订学生培养目标

比如,我国大部分企业需要经济贸易型的人才,则日语教师可以将日语经济贸易板块的知识作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此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同时满足我国发展的需求。

总之,我国独立院校中的日语专业正在迅速发展,而每年毕业的日语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逐步增长。我国社会中虽然对日语人才有较大需求,但是需要的是懂国际文化、拥有全面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只会说日语的工具型人才。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师,应当根据国家的需求来对自己的教学方向进行改善,培养符合社会要求,能够满足国家需求的日语人才,这才是独立院校日语教师的工作和目标。除此之外,对于我国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改革要求和教育理念,也需要日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予以重视,通过对教学方式等的改善,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再根据国家的需求进行培养方向和目标的确定。

参考文献

学生特质 篇8

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对护士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职业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职业心理素质, 作为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当今护理研究的热点。但此类研究大多是围绕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性格或气质类型等进行的个体特征描述以及护士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鲜见对在校护生人格特质的研究。

在当今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 护理模式也正在由以疾病为中心的“疾病护理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 护理的着眼点是整体的人。护士作为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医疗工作的先行者, 其人格特质与她们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息息相关, 同样也构成了护患关系的重要一环, 影响着护士对患者的服务态度。护士作为一种职业群体, 在长期的护理实践活动中, 形成了稳定的、独有的特质模式, 即护士的职业人格, 护士的工作态度、行为方式及成就的获得都与人格特质有某种联系。

而在护理专业学生这个群体中, 我们尤为关注的是学习业绩好、老师评价高的优秀护理专业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为优秀护士不可或缺的条件, 而我们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稳定的人格特征展现, 所以优秀护理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人格特质是优化护理职业研究的一个重点, 而其中优秀护生的人格特质的维度若能深入的量化, 找出针对优秀护士特别敏感的特征, 这将为护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供可靠的和科学的依据。

2 研究方法

2. 1 研究目的

探明针对优秀护生尤其敏感的人格特质, 可为医学院校中的护理专业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职业指导提供依据。

2. 2 研究对象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学生272名,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680名, 共计952名。根据学业成绩和老师评分, 筛选出优秀护理专业学生120名, 一般护理专业学生832名。

2. 3 测量工具

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试。共187道题, 每一题都备有三个可能的答案, 三级记分:0、1、2。但聪慧性 ( 因素B) 是2级记分。使用计分模板得出16种因素的原始分, 再将原始分按常模表换算成标准分。

艾森克人格测验 ( EPQ) 。共88道题, 为是否项选择, 包括三个维度, 即P ( 精神质) 、E ( 内外向) 、N ( 情绪稳定性) 和测谎题L ( 掩饰倾向) 。

2. 4 研究程序

2. 4. 1 筛选出优秀护生组和一般护生组

方法:

( 1) 学校的学业成绩考核 ( 是否获得奖励、证书等) ;

( 2) 授课教师的评分。

2. 4. 2 人格问卷测量

对重庆市医科大学和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共计952人, 进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 ( 16PF) 和艾森克人格测验 ( EPQ) 的测试。分析优秀护生组和普通护生组在各项人格特质上的差异。

2. 4. 3 统计分析

分析优秀护士组和普通护士组的人格特质差异性。

3 结果与分析

3. 1 不同护生组《卡特尔 16 种个性因素测验》 ( Catell 16 Personality Factor Test) 结果比较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乐群性、稳定性、怀疑性、实验性、自律性这五个因子, 优秀护生组与普通护生组存在显著差异。优秀护生组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自律性上得分高于普通护生组; 恃强性、兴奋性、忧虑性、紧张性差异不明显。

3. 2 不同护生组艾森克 EPQ - 人格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 见表 2) 。

从表2可以看出, 优秀护生精神质得分低于普通护士, 说明优秀护生更合群, 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内外向因子得分优秀护生高于普通护生, 差异明显, 优秀护生人格外向, 喜好交际。

4 讨论

4. 1 结果

本研究通过卡特尔16PF和艾森克EPQ人格问卷的测量, 发现优秀护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怀疑性、实验性、自律性这五个人格特质上, 显著高于普通护生。说明优秀护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外向、热情、乐群, 情绪稳定而成熟, 更富于创造力, 思维活跃开放, 自律严谨。

4. 2 本研究的创新

( 1) 针对优秀护生人格特质维度的专门研究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尚未见到; 本研究筛选出乐群性, 稳定性, 怀疑性, 实验性, 自律性五个维度。

( 2) 以此研究为基础, 可进一步对优秀护士的职业人格特质做相关性的研究, 找到二者的联系之处, 可为我国的护士选拔提供依据, 促进“人—岗”匹配原则。

( 3) 本研究对优秀护生的人格特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为今后进一步对优秀护生的人格特质维度的确定,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摘要:在当今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转变的过程中, 对护士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职业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从医学院校中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格特质为着眼点, 对其优秀的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格特质进行了研究。选取重庆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学生272名,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680名, 共计952名。根据学业成绩和老师评分, 筛选出优秀护理专业学生120名, 一般护理专业学生832名。利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试、艾森克人格测验 (EPQ) 进行测量, 发现优秀护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怀疑性、实验性、自律性这五个人格特质上, 显著高于普通护生。说明优秀护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外向、热情、乐群, 情绪稳定而成熟, 更富于创造力, 思维活跃开放, 自律严谨。

关键词: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王佳琳, 李继平.护士职业人格特征研究进展.中国护理管理, 2004, 4 (01) .

[2]张俐, 任辉, 刘玉馥, 张友红, 王仙园, 许汝福, 刘伶俐, 张燕.优秀护士人格特征研究.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02) .

[3]黄希庭.人格心理学.台湾华东书局, 1998.369.

[4]L.A.珀文.人格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刘薇群, 钱娟, 李武平.优秀护士若干心理特点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 (02) .

学生特质 篇9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心理特质,正促进

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和学生耗时最多的教学活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随着课改的深入,现在的语文教师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改进着阅读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很多老师依然不知如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或者因缺失指导和深入实践研究。在阅读课堂中,阅读教学流于形式而无实效;过分夸大学生自主而轻视阅读方法指导;忽视阅读本质,为阅读而阅读;知道“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却用单一武断的思维方式,功利性的分析肢解文章,导致学生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意识并且阻碍了其个性发展。而无差异的个体评价又抑制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独特感受得以表达。

其实每个学生个性特质都不一样,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个性化的反应甚至突发奇想。那么如何利用学生的心理特质让学生能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课的效率,改变阅读教学的高耗低能现象呢? 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调动情感特质,激生乐读

阅读教学课上,学生初步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设法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激励学生乐读。《心理学大词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的态度体验。情感是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它对其他的心理活动起着组织作用,积极的情感对人的活动起着促进作用。教师用富有情感性、刺激性的指导性语言,使学生产生想读乐读的情感基础,同时还可设计一系列刺激学生积极朗读的方式。如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以同段比读、异组赛读、互评重读、互评点赞等方式,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让朗读成为学生充满情趣的自我展示,以积极的情感促进其他活动的进行。

如学习李白《将进酒》时,诗人那种奔腾激荡的感情、豪迈乐观的精神,学生很难一下子得以把握,这时教师先以范读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以生生比、组组比的方式,让学生对比互评、多读细品,促进其情感的把握,更加深入的领会其内容,感受诗中激荡勇烈的情感。

二、引导沟通特质,诱生乐享

沟通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课堂上,随着学生朗读到了一定阶段,外显语感的通顺畅达使其感知体验增多,情感亦变得丰富细腻,个性的理解和体验郁积于心,渴望能得以宣泄,此时,利用沟通能够让学生思想、情感得以分享,需求得以满足,从而维持心理平衡。教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沟通鲜明个性色彩的感受体验,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更可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全面而丰富。在沟通中,观点的对撞、质疑、反驳必然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见解,因势利导之后,对这些见解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正和补充,学生就会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学生的阅读水平亦必将提高。同时,在沟通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突显,改善了师生、生生关系,从而协调学习小组内的行为,提高阅读效率,实现阅读目标。

例如,在阅读杨绛散文《老王》时,随着学生的朗读的持续,教师会发现学生的语调在慢慢地放低,语速在慢慢的放缓。这些表面学生在深入的朗读之后,主体体验和感知在发生变化,情感感悟更为细腻,此时,教师水到渠成地组织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老王心善、厚道、关心他人的品质,产生对老王遭遇的同情,同时亦能体会杨绛对老王的愧疚和感激。

三、诱发需要特质,促生乐为

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里的最高层次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善用自我实现需要,增强学生的社会性动机,能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朗读、沟通、感悟。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呢? 评价机制的确立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的评价方式应以过程性评价、肯定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为主。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朗读和沟通时个体的优秀表现、情感领悟方面的成功及阅读能力的提高等予以评价,这样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改进学生的阅读方式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亦能激励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调控学生的阅读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针对学生的需要特质,诱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主动积极。

学生特质 篇10

所谓“养成教育”, 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源于西方20世纪30年代所倡导流行的“亲职”教育, 也被称之为“双亲教育”或“家长教育”。养成教育是亲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需要家庭、学校的共同推进。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 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 养成教育, 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 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倾向。习惯形成是指长期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模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 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拿破仑·希尔博士说过, “播下一种行为, 形成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形成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形成一种命运。”一个人的个性实际上是自身习惯的综合,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创造培养了自己的习惯, 同时在生活各个方面又被习惯所“控制”, 在面对很多事物的时候不由自主按照习惯去思维、解决。所以, 良好的习惯对于人具备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 高度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与日常文明行为规范的训练, 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德育工作的头等重要任务, 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

2“90后”高职生的特质

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并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从2008年起, 我国高校已经开始迎接“90后” (1990年及以后出生) 的新一代大学生, 目前, “90后”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包括高职生的主体。学校在开展和实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根据“90后”学生的特质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1 多以自我为中心, 沟通、交流能力欠佳

大多数“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 生活学习环境相对比较优越, 在成长过程中家庭里的有限资源都是尽可能集中在他们身上, 一般而言, 较少有分享的经验, 因此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较强, 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习惯向家庭和社会进行索取。同时, 在这种自我意识的主导下, 他们与周围人群的交流往往是从自身出发, 较少从他人角度去看问题, 因此, 给自己与他人的交流带来了障碍。这些主要体现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集体活动组织难度加大 (学生个体性更强对集体活动更加忽视) 和寝室同学人际关系方面。另外, 互联网的便利, 使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自己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功能如交友、购物等, 他们的课外人机交流时间远远超过人际交流时间, 与他人合作及沟通的能力就越来越弱化了。

2.2 信息化程度高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带来这个变化的除了电脑之外还有功能十分强大的手机, 这就导致对于学生而言如果他个人愿意基本上可以24小时处在网络环境中, 处在信息的风暴之中。正如《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所指出的:“当事物呈指数增长的时候, 最后3天的意义非比寻常, 而在电脑和数字通讯的发展上, 我们正在逐步接近这最后的3天”。这最后的三天究竟能带来什么很难直接下结论, 但是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信息风暴对大学生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一是学习不再只依赖于某一个课堂、书本甚至学校, 网络上有大量的知识存在;二是自律问题, 网络匿名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要求更高, 而部分学生把它当做了发泄的平台。

2.3 心理状态不稳定

对于接受了多年应试教育的高职学生来说, 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远离了家乡和亲人, 从老师家长几乎24小时的“引导服务”变为相对自由学习和生活, 另外大学校园本身是个多种文化磨砺碰撞的地带, 多元的价值观在这里得到延伸或方向性的改变, 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远大于以前, 而且涉及的面比较广从人际关系、学习到感情不等。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尚未成熟, 加之缺乏一定的人生经验, 因此, 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容易出现挫折, 严重时出现心理障碍。

3“90后”高职生道德行为主要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文化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学习能力不强, 同时在以往的学生生涯中往往是不被表扬肯定的群体。这些, 也影响到他们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3.1 道德认知良莠不齐

大学生普遍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分辨是非能力, 在2011年《小康》杂志社就诚信问题进行全民调查中, 大学生诚信度在所有职业类别中排名第四。但是部分大学生由于受不良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对于全社会通行的道德准则不置可否甚至不认可。

3.2 道德行为自律性较差

高职生相对于本科生自律性要差一些, 从学习到道德行为。高职生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 往往不能变为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 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从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恋爱道德分别进行了阐述, 在教学中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社会道德现状表现出了担忧并觉得有改变的需要, 但是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 却又往往缺乏自我约束, 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 往往不能变为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 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

3.3 道德行为利己性更明显

“90后”高职生更崇尚自我、更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如在课程学习方面, 不少高职生把课程分为“必需要学的”“可学可不学的”“不用学的”, 而判断的标准就是这些课程是否能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就业, 而在大学期间承担着德育主要教学任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则被不少学生划到了“可学可不学的”甚至是“不用学的”类别。在走向社会之后以是否“利己”作为评价标准则变现地更为明显和直接, 如最近在网络上引起热烈讨论的“90后高职生拒给老板订午餐”事件。这些都反映了“90后”高职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更关注自我价值、信奉个人主义, 强调自我在社会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把个人利益置于社会、集体利益之上, 与集体主义原则背道而驰, 从而也远离了自我的完善。

4 关于高职生养成教育的建议

4.1 重视“9 0后”高职生养成教育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能动的方式把握着世界, 引导和规范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也正是通过对道德的把握, 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搏, 识别社会发展的方向, 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因此, 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对于帮助“90后”高职生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 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责任, 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 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

4.2 强化大学生道德行为实践

在对“90后”高职生进行养成教育时, 往往更多的是注重空洞的说教或者抓典型、树榜样, 如讲座、主题班会等侧重宣传鼓动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 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个人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即只有教育没有养成。因此, 在针对“90后”高职生的养成教育中必须既有“教育”又有“养成”, 把道德认知转化到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中。与道德行为实践相联系, 才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不参加道德行为实践, 不在道德行为实践中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不可能培养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 也只有在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中, 才能真正做到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 只有在实践中, 大学生的主观意识、道德认知见之于客观行为, 潜在的品质变为显性品质, 才能根据具体表现加以检验, 同时, 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有价值和意义。

同时,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可能通过某一次宣传教育活动就形成固定习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 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 任何一个想法, 重复21天, 或者重复验证21次, 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 因此, 高职院校在进行道德行为实践活动时必须做到长期、有效, 真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4.3 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正如美国作家塞林格《麦田守望者》里的一段话:不管怎样, 我老是在想象,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 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 我是说——除了我。我呢, 就站在那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 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 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 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 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 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每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当和“麦田守望者”一样, 让学生懂得如何创造生命的价值、追求生活的意义, 让每一位求知者在生命的历程中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学会实践, 学会创造。因而, 教师是为人师者, 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不仅自身的文明程度要高, 而且要给学生做出表率。身教重于言教, 在教师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影响下, 学生自觉地修正着自己的行为习惯, 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交往习惯。

4.4 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考核体系

建立有效的道德评价考核体系是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保障。因此, 高等院校必须建立、有效的道德评价考核体系, 这样才能使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取得良好效果。一是道德知识考核和道德行为考核相结合;二是建立大学生道德行为档案。

4.5 切实加强宣传和引导, 营造浓厚氛围

校园环境必然对学生养成教育产生影响。好的环境可以做到“润物细无声”, 通过榜样的示范和典型的宣传, 可以净化语言、规范行为, 使好的现象和行为更好更多, 起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坏的环境如果不加以控制、建设, 听之任之, 在学生知识结构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完全稳定的情况下, 必然会出现“近墨者黑”的不良情形。因此, 要提养成教育的时效性必须优化环境, 营造浓厚的有利于养成教育的校园氛围。

优化校园环境首先要把先进性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以先进的榜样激励人, 以光荣的传统教育人, 以伟大的思想启迪人, 以高雅的艺术熏陶人, 使学生在校园先进文化的引导之下积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其次, 通过灵活多变的各种活动营造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部门可以针对高职高专大学生的特点举办一些活动如“校园十大歌手”“爱我中国”的专题演讲、“新时代弟子规”的辩论, 既能使活动参与者得到积极锻炼, 也能吸引和感染其他同学, 促使大家一起进步。另外, 利用好学生干部的示范凝聚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 他们一般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同时也在同学中间具有一定的号召力, 对于学生干部从严要求使其成为优秀的榜样对于其他同学的影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文章简单阐述了养成教育及主要内容, 分析了“90后”高职生的特质以及“90后”高职生道德行为主要存在的问题, 并就“90后”高职生养成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90后”高职生,道德行为,道德养成

参考文献

[1]季爱民.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 (1) :119-123.

[2]尤西林.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2) :1-5.

[3]何定雄, 叶芃.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5) :6-7.

[4]思想理论与教育导刊记者.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访教育部社政司负责同志[J].思想理论与教育导刊, 2005 (6) :4-6.

学生特质 篇11

摘要:幸福感是个体对于自身情绪(正负向情绪)及认知(生活满意度)等两个层面的主观经验和感受,包含感受正向愉快的情绪(较少负向情绪)和高度的生活满意。从感恩特质、社会支持、适应型态和幸福感四个变量对大学生的幸福感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不同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幸福感表现上有差异存在,女大学生在感恩特质和幸福感得分都高于男大学生;感恩特质会透过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对幸福感具有正向间接效果。因此,大学应多开展感恩活动,开展感恩特质的培育课程,提高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培养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积极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特质;幸福感;心理健康;人格特质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2-0067-04

长期以来,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治疗疾病(例如:焦虑、忧郁症等)的负向功能上,直到20世纪后期,开始转向于正视和促进人们的正向心理状态。其中“幸福感”(well-being)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1〕,它意味着心理健康和国民生活品质指标的平衡〔2〕。幸福感是个体对于自身情绪(正负向情绪)和认知(生活满意度)等两个层面的主观经验和感受,代表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每一层面皆处于最佳状态,包含感受正向愉快的情绪(较少负向情绪)和高度的生活满意。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2008年董氏基金会对全台湾大学生主观压力源的调查显示,22.2%的大学生(约30万人)有明显忧郁情绪,几乎每四人就有一人被忧郁情绪困扰,需要专业心理援助①。虽然约四分之三的学生没有明显的忧郁情绪,但这并不表示这些学生都有高程度的幸福感受。在多元社会竞争的大环境中,大学生的忧郁指数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面临着幸福感受日益下滑的危机,因此,本研究选择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了解大学生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一、研究目的

近年Lyubomirsky、Sheldon和Schkade提出维持幸福的结构(architectureofsustainablehappiness)模式,认为设定值(setpoint)、环境(circumstance)、有意图的活动(intentionalactivity)等三个元素决定了个体长久幸福的水平〔3〕。其中,设定值是指相对不变的个体内、气质性和情感性的人格特质,即遗传或基因元素;环境是指个体生活中偶然但相对稳定的事实,包含了人口变量、个人历史、生活他人等;有意图的活动是指个人在每天生活中所做所想的各种事情,而此活动需要个体付出某种程度的努力,即个体是努力从事活动,不是自然发生。此活动可能包含行为性(behavioral)(如:规律运动)、认知(cognitive)(如:以正向观点来解释情境)、意志性(volitional)(如:追求个人目标)等活动类型。

本研究拟将人格特质中的感恩特质作为设定值元素,将社会支持作为环境元素,将适应型态作为有意图的活动元素。这三者对幸福感的影响与维持幸福的结构模式相互呼应。感恩、社会支持、适应型态及幸福感等变量在个人生活及长久生命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个体的内在身心机能和外在社会关系等层面。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探究感恩特质是否在社会支持、适应型态及幸福感等不同层面上具有独特的表现,探讨感恩与幸福感之间的连结和运作是否会受到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的影响,从而建立提升个体幸福感的机制。

二、研究假设

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一:不同程度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幸福感的表现上有差异,即感恩特质程度较高者,其幸福感程度较高。

假设二:感恩特质、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对幸福感有正向直接效果,感恩特质透过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对幸福感有正向间接效果。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变量

1.感恩特质。包含“感谢他人”、“感念恩典”、“知足惜福”、“感谢逆境”以及“珍惜当下”五个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个人越具有该方面的感恩倾向。

2.社会支持。包含“情绪与陪伴性支持”及“讯息与实质性支持”两个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个人知觉到获得该方面的社会支持程度越好。

3.适应型态。包含“问题取向积极适应”、“问题取向消极适应”、“情绪取向积极适应”、“情绪取向消极适应”四个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个人越具该方面的适应型态倾向。

4.幸福感。包含“生活满意”及“正向情绪”两个分量表,“生活满意”得分越高,代表个人对自己整体生活越感到满意;而“正向情绪”得分越高,代表个人在生活中越常体验到愉快的情绪状态,两个分量表总和为个人幸福感的整体表现,分数越高,代表个人越感到幸福。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我国大学一至四年级在校学生为总体。在正式样本选取上,以随机抽样方式,分别针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大学进行取样及正式量表的施测。扣除作废卷72份,实得有效样本750人,有效样本的分布情况如表1。

(三)研究工具

研究者自行整合编撰《大学生生活经验问卷》,其中包含感恩特质量表、社会支持量表、适应型态量表和幸福感量表。

在效度方面,对每个分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题目因素负荷量都>0.35以上,有着良好的共同性。同时每个分量表的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一致。在信度方面,感恩特质量表、社会支持量表、适应型态量表和幸福感量表的总体α系数分别为0.930、0.951、0.822和0.898。总之,研究工具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四)数据分析方法

施测完毕后,将所有数据资料输入电脑,并以SPSS15.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与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另以LISREL8.52软件进行感恩特质、社会支持、适应型态及幸福感等变量间的路径模式验证与评估,辅以SIMPLIS程式撰写语法,采取适合大样本分析的最大估计法(maximumlikelihoodestimation,MLE)进行参数估计。

四、研究结果

(一)不同地区、性别、年级大学生在各变量上的差异

(1)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在感恩特质和幸福感表现上无显著差异。

(2)调查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感恩特质表现上有差异存在,女大学生在“感谢他人”、“感谢恩典”、“知足惜福”、“感谢逆境”、“珍惜当下”五个层面的得分都高于男大学生。而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幸福感表现上也存在差异,女大学生在“生活满意”、“正向情绪”两个层面的得分都高于男大学生。

(3)调查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感恩特质和幸福感表现上并无显著差异。

(二)感恩特质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以感恩特质(低、中、高)为自变量,以幸福感为应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发现,MANOVA整体效果检验达显著水平,WilksA=0.723,p=0.000,η2=0.150。继续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具有不同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幸福感的“生活满意”(F(2,747)=94.828,p=0.000,η2=0.202)以及“正向情绪”(F(2,747)=105.694,p=0.000,η2=0.221)两个层面的得分都达显著水平。

进一步以Scheffé进行事后比较,结果发现,高度具有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和“正向情绪”的得分上都高于有中度、低度感恩特质的大学生,而有中度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和“正向情绪”的得分也都高于只有低度感恩特质的大学生。总之,不同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幸福感表现上存在着差异。

(三)感恩特质影响幸福感模型的建立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LISREL8.52进行感恩特质、社会支持、适应型态及幸福感的影响路径的建构,可以呈现出“感恩特质影响幸福感模型”(见图1),从而进一步验证感恩特质与幸福感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释和预测幸福感的程度。

1.拟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Hair,Jr.,Anderson,Tatham,Black所主张的绝对拟合指标、相对拟合指标及精简拟合指标三类作为模型整体拟合指标的评判标准。

从绝对拟合指标来看,χ2=321.79(p=0.000)没有通过不显著的理想标准,然而卡方值极易受样本数所影响,需采用其他指标结果综合评判;而GFI=0.93,已达大于0.90的理想标准,而AGFI=0.87,也接近0.90的理想标准;RMSEA=0.099,落入0.08至0.10间之普通拟合范围,SRMR=0.038,已达小于0.05之理想标准,表示残差量低,模型拟合度可接受。

从相对拟合指标来看,NFI、NNFI、CFI、IFI、RFI等5个数值都已大于0.90的理想标准,甚至超过0.95,拟合度较高,说明大学生的感恩特质对幸福感的影响可用此模型解释。

从精简适配指标来看,PNFI=0.67和PGFI=0.53,已达大于0.50的理想标准;AIC=377.791,虽大于饱和模式的132.000,但远小于独立模式的10650.537;而CAIC=535.153,虽然略大于饱和模式的502.925,但远小于独立模式的10712.358。整体而言,比较三类指标的理想标准与分析结果,显示模式整体拟合度可接受,说明量表具有整体的建构效度。

2.解释力分析

在潜在应变量的解释力上,社会支持的残差统计量(ζ1)为0.644,表示感恩特质对社会支持的解释力为0.356,也就是说感恩特质可以解释社会支持的35.6%。适应型态的残差统计量(ζ2)为0.540,表示感恩特质和社会支持对适应型态的解释力共为0.460,也就是说感恩特质及社会支持合计可以解释适应型态的46%。同理,幸福感的残差统计量(ζ3)为0.345,表示感恩特质、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对幸福感的解释力共高达0.655,即感恩特质、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合计可以解释幸福感的65.5%。这表明通过对感恩特质、社会支持和适应型这三个变量可以较好地解释和预测幸福感的程度,因此模型的解释和预测力较好。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不同地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感恩特质和幸福感表现上并无显著差异存在;但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女大学生在感恩特质和幸福感得分都高于男大学生。

(2)不同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幸福感表现上有差异存在;感恩特质程度较高者,其知觉到“生活满意”和“正向情绪”的程度较高。因此,假设一成立。

(3)感恩特质、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对幸福感具有正向直接效果,感恩特质会透过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对幸福感具有正向间接效果。因此,假设二成立。

(二)建议

(1)规划感恩特质的培育课程。本研究发现,感恩特质对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其整体效果量达0.753,说明感恩特质越高,越有助于个体幸福的提升。因此大学应多开展感恩活动,通过感恩日记、感恩信件、感恩电话、感恩留言,甚至感恩拜访等方式,有效强化个体感恩经验,同时进一步规划研究,将感恩议题融入教学课程及学习素材,培育学校的感恩文化。

(2)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本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其整体效果量达0.208,说明对社会支持知觉越高,越有助于个体幸福的提升。因此,大学应鼓励学生多参与校内外的社团、班级活动,增进学生参与动机,以建立丰富多元的社会网络,强化社会联系和支持程度,使个体在需要时能拥有充足支援。

(3)培养大学生积极适应能力。本研究发现,积极取向适应型态对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其整体效果量达0.300,说明越是采取积极适应,越有助于个体幸福的攀升。学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可融入健康、压力、幸福等相关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和素材,促使学生有效吸收、学以致用。

注释:①

资料来源于2008年9月30日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9&Page=1中的董氏基金会《大学生主观压力源与忧郁情绪的相关性调查》。

参考文献:

〔1〕

Seligman,M.E.P.,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5-14.

〔2〕Keyes,C.L.M.MentalHealthinAdolescence:IsAmericasYouthFlourishing〔J〕.AmericanJournalofOrthopsychiatry,76(3):395-402.

〔3〕Lyubomirsky,S.,Sheldon,K.M.,Schkade,D.PursuingHappiness:TheArchitectureofSustainableChange〔J〕.ReviewofGeneralPsychology,2005,9(2):111-131.

学生特质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特质,职业选择倾向

由于高校扩招和国家经济发展等影响因素, 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题。已有研究发现人格特质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Linda和Philip的研究表明, 大学男生和女生普遍存在职业刻板印象, 对工作情境的偏见限制了工作机会。Allport和Odbert把人格特质界定为一般化和个性化的决定倾向, 是个体适应环境的前后一致的稳定模式。Saka和Gati等人的研究认为, 大学生面临更多与情绪和人格有关的职业决策困难, 比与信息有关的困难更严重。如普遍犹豫不决、自尊、焦虑特质和认知状态四个人格变量可以预测职业决策困难。陈瑞瑞等发现大五人格特质与择业效能感关系紧密。龙燕梅的研究认为关注自身的人格特质, 可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的预期, 从而提高个体成功完成择业任务的水平。本文在已有关于自我效能感和择业效能感的研究基础上, 总结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选择倾向的关系, 期望能对大学生择业提供理论依据。

一人格特质和职业选择倾向的界定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 它包括许多成分, 其中最主要的有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方面。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是指根据大学生的现状而测量的将来职业方向。

二大学生人格特质研究

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 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 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塔佩斯发展了人格特质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即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中国人格七因素模型包括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处世态度。

三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的研究

现在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择业效能感有很高的相关性。择业效能感是Betz和Hacker于1981年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来的, 是指个体对实现与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 是自我效能感在择业中的体现。班杜拉的研究发现, 以前的理论和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人们的知识获取和行为类型上, 而支配这些知识和行为之间的内在心理机制被忽视了。心理学相关领域把人类应对环境变化的内在心理机制定义为胜任力, 但还不够系统全面, 不同领域或不同个体对此定义的理解也有所差别。在职业行为中, 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是非常关键的。在中国虽然有许多人研究自我效能感, 但一般都集中在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和学生学习效能感, 涉及职业方面的研究非常少。郑日昌、张彬彬等人自编量表对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其中国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包括四个维度:职业信息与技能、学绩、个性自我了解和社会支持, 并用该量表比较了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 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无显著差异, 但有男生高于女生的倾向。

四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选择倾向的关系研究

Holland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职业兴趣理论, 认为大多数人可以划分为六种人格类型, 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与六种人格类型相对应有六种环境模式。该理论将职业兴趣划分为六种类型, 简称为RIASEC理论。其中现实型 (R) 指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技能的工作, 但缺乏社交能力;研究型 (I) 适宜科研和实验等工作;艺术型 (A) 喜欢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自我, 不善于事务性工作;社会型 (S) 对社会交往感兴趣, 有教导别人的能力;企业型 (E) 适宜管理、决策方面的工作;常规型 (C) 喜欢系统而有条理的工作任务。

关于人格特质与职业倾向的关系, 冯艳丹和张利燕指出:神经质与经营型存在正相关, 与常规型存在负相关;外倾性与经营型存在负相关, 与常规型存在正相关;开放性与研究型、艺术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与社会型存在负相关, 与常规型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宜人性与社会型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责任心与现实型、社会型和经营型存在负相关。杨丽恒、李佳等的研究表明外向性人格与社会型和事业型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谨慎性人格与常规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宜人性人格与社会型、实际型、调研型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社会型、事业型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开放性与实际型、常规型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和艺术型、社会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陈瑞瑞、冯鸿滔、左占伟的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与择业效能感关系研究, 考察发现大学生大五人格维度及人格因素与择业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 人格因素对择业效能感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叶琳琳进行了在校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选择倾向的研究, 发现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显著。胡艳红进行的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因素分析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发现人格特质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倾向有很大影响。邰炜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倾向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发现大学生的内外倾、宜人性等与职业选择倾向关系密切。王同军研究大学生的职业归因风格、求职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归因风格、求职行为与人格特质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目前人格特质的理论流派有多种, 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虽大致相同但仍有差异。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 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他们其人格特质带有本土特有的特征, 职业选择倾向也因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对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选择倾向的关系研究, 在不同社会情境中应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并且应有适合特定社会背景和文化的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瑞瑞、冯鸿滔、左占伟.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与择业效能感关系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 (6) :93~98

[2]龙燕梅.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3

[3]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张彬彬、郑日昌.507名理工科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1) :776~777

[5]白利刚.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的简介及评述[J].心理学动态, 1996 (2) :7~31

[6]冯艳丹、张利燕.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2)

上一篇:审计假设体系构建论文下一篇:建筑审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