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特质

2024-10-10

内涵特质(共4篇)

内涵特质 篇1

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认知主体, 授课过程采用现代化教学理念及教学思路, 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在授课教师有效引导下, 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主动生疑, 查阅资料及自我解疑的教学过程, 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重视学生的主动性、策略性和自我调控性及责任感。笔者认为高中语文课堂自主学习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狭义上的自主学习模式是指高中学生在现有知识理论框架及水平上, 经过任课教师的科学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通过选择性、创造性及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方式, 掌握知识点和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所谓广义的自主学习模式是被教育对象学生自发通过可实现的多种方式和途径, 进行有目的和规划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广义自主学习模式还只狭义定义下的自主学习模式都以高中学生具备基本学习技能和理论知识为前提, 以高中任课教师科学引导和规划, 帮助学生自我学习为进程, 以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目标。

结合本文对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研究的客观环境, 笔者定义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为以教学宏观目标为指导, 教师结合客观环境, 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平台, 学生根据自我知识框架、理论基础和兴趣爱好,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及目标, 自我规划学习进程、监控学习过程, 并参与评价学习效果。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有如下特质。

1.轻松愉悦性。高中时代的学生无时无刻都在面对高考压力, 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每天都处于快节奏, 高压的紧张状态, 长此以往, 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削弱教学效果, 这些都要求自主性学习课堂必须具有轻松愉悦性。轻松愉悦性具体是指在课堂上生以学生为主观主体, 学生受到充分尊重, 教师主动采取一些放松手段创建愉悦宽松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心境体会高中语文乐趣及文学知识的魅力, 并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 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不断学习。

2.有效引导性。教师对课本知识点剖析的深度、宽度和角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授课质量。这就要求自主学习性课堂必须具有准确剖析知识, 有效引导性。这种特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教授课本时把握知识点深度和角度并合时宜地提问具有兴趣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通过现有文献或者网络等途径查阅资料, 分析归纳总结, 得出自己的答案。

3.多样选择性。学生在初中阶段和生活环境中, 多受到传统教学影响, 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总是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供标准答案, 缺乏课堂思维活跃性。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自主性学习课堂具有选择性。选择性是指教师深入了解教材内容, 尊重学生选择权, 让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和能力选择教学范畴内的内容及学习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目标高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有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促进学生学习意识深化。

4.具体规划性。自主性学习课堂除了具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特性外, 还应根据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具有课程规划性。课程规划性主要是指教师综合考虑学生个体对自我学习课程的完成度、学生个人领悟能力和自制力等情况实时修正对该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规定, 调节学生学习节奏, 保持正常的学习进程, 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独立性。相对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教学有效摆脱学生认知的依赖性, 更加注重学生独立个体意识。独立性是自主学习模式课堂突出的特点, 它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任课教师科学引导下, 摆脱对同学和教师的依赖, 以自我个体为主, 独立的开展学习活动, 独立达到学习目的和提高学习技能的特性。从宏观教学关系上看, 整个自主教学过程实质为由教到学的转化过程, 是学生摆脱依赖独立学习的过程。如同教育学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由此可见,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特性, 有效地实现该特性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6.团队榜样性。团队可以激发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提升个体主动竞争, 提升自我的欲望, 有效的引用团队思想进入自主性学习课堂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故教学课堂应具备团队榜样性。团队榜样性是指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成立兴趣小组, 确保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同时会在小组式学习环境中及时交流, 分享学习心得, 进步一深化学习效率。关于学习小组的分配,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客观情况科学分配, 一般小组在4至7人之间, 小组中应以学习和自控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 教师通过组长及时了解小组动态, 分配合理教学范围。同时组长又可起模范带头作用, 促使组员争先学习, 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动力。

内涵特质 篇2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内涵;阶段;特质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5-0016-006

一个影响世界的大国的城镇化,不能没有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颠覆性城镇化理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城镇化理论、道路与模式的历史性变革与创新。本文采用全过程、超视角、长镜头、反配置等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定义、内涵、阶段与特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中国特色“特”在何处,它与资本主义城镇化、(中高级阶段)社会主义城镇化有何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分哪几个阶段,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有何关系,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如何进一步转型发展等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及其结论对提升与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起支撑作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学术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定义与内涵

在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应该成为与这个伟大新时代相适应的新理论。但是,目前的学术界鲜有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兴趣。在学术文献中也很难找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确切定义。

(一)中央文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论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1]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之一。[2]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度关联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一概念。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已经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性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间接地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例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3]将这句话中的“中国特色新型”和“城镇化”两个关键词连在一起,就成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2013年11月,“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在党的文件中被独立提了出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4]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又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5],并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进行了初步阐述。这标志着中国城镇化理论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里程。《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和2014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进一步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容进行了丰富与发展。

迄今为止,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中仍然找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这一名词与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这一名词是否成立,是否有构建与研究的必要,其内涵与特质是什么,均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二)我国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理解

在研究文献中,目前鲜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确切定义。王伟光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强调包括新型城镇化的新“四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和总任务的支撑[6],他将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方玉梅等学者认同 “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这一公式。[7]何干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直接表述为:是有干部和群众广泛参与的,有领导、有组织的城镇化社会实践,工作重心放在新农村建设上,用发展农村工业和高效特色农业来促进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人民的共同富裕。间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应该包含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镇化的特色,如政党领导、政府组织、公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搞好小城镇建设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等。[8]2014年梁本凡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内涵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比较契合,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不等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亦不等于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决定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走向。[9]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新认识

透彻认识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需要在时空、语境、理论和方法上进行创新。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邓三科”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三科”以及习近平思想,我们可以判断: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国情与伟大实践。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城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基本内涵和特质,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内涵和特质所决定。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不同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之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内涵比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高得多,深得多,广得多,它以“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目标,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理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起点与终点

一般来说,中国大陆城镇化起点一般定在1949年。1949—2016年,我国城镇化大致经历了1949—1977年期间的“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1978—2011期间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阶段和2012年以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起点在何处,涉及如何看待我国历史上各个阶段城镇化的性质问题,也涉及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的认识问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起点

1949年,我国成功开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视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城镇化,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起点应该在1949年。

1978年以改革开放为标志,我国成功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10]30-31如果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之后所进行的城镇化,那么1978年应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起点。

如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定义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城镇化,那么其时间起点应该在1978年以后。理论源于实践,主要表现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在1978年以后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今后仍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

(二)源自“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的转型

1949—1977年期间,我国所推进的城镇化,尽管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由于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所以不能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范畴。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与转型过程,具有历史连续性。以改革开放为标志,1977年是我国“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的终点,1978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由我国“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型发展而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终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0]30-31因此,根据上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城镇化等基本观点,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重叠的那一段时期所进行的城镇化,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终点大致在2049年“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之时。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阶段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包含了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三个发展阶段。

(一) 中国特色城镇化阶段(1978—2011)

改革开放启动,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流动,小城镇快速发展,1998年城镇化率超过30%。1999年以来,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外资大规模进入,沿海城市工业化、特区建设、开发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全面铺开,农民工大量外出进城打工,向沿海城市流动,形成以异地就业转移为特色的快速城镇化浪潮。向市场经济转轨,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外资企业,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推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成为这个时期城镇化的重要特点。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2011年城镇化率超过50%。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农民工半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资本化与市场化过度、公共服务短缺、腐败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等等。[11]

(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阶段(2012—2020)

2012年,以十八大为标志,我国城镇化进入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双双进入下行通道,社会经济结构性问题与矛盾突出,产能严重过剩,公共服务短缺。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要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实现“三去一补”、脱贫摘帽、“四个全面”、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小康社会建成等目标,有效解决公平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和人的发展问题。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51%提高到2020年60%左右。

(三)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2021—2049)

2021—2049年期间,我国仍然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阶段。根据城镇化阶段发展、转型发展的客观规律,本文暂时将这个城镇化阶段称为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表2列出了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与其前后两个阶段的区别。第一,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镇化向中高级城镇化过渡的关键阶段;第二,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形态以服务业为主;第三,相比前一阶段的城镇化,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的收入差距大为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环境质量大为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进展;第四,在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数量型城镇化为质量型城镇化取代,公共服务普惠化、全覆盖;第五,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为2050年前后两种不同层次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对接做准备。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开启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将终结于2049年中国梦的实现,它已经经历了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未来还会转型升级到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

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特质讨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特质的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的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10]25 所谓道路特,是指坚持“三个既又”: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五大建设全面推进;既不断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理论体系特,是指“邓三科”,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10]25-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之后所进行的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城镇化实践,因此,其特质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

基本特质是寓于具体特质之中,是决定城镇化道路、性质与方向的特质。城镇化有两个相互对立的方向和属性,一是社会主义,二是资本主义。城镇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存在两类判断与识别标准。

第一类是方向指标。指手段、方式、方法与途径实施后,城镇化结果是否指向社会主义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判断指标就是邓小平所指出的“三个有助于”(1)或“三个有利于”(2)。

第二类是属性指标。指城镇化的手段、方式、方法与途径是否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是否具备社会主义属性。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原则主要有三条,一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12]49,二是发展生产(力),三是共同富裕或共同致富,始终避免两极分化。[12]172

根据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与性质的论述,结合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实践等特在何处的论述,坚持其社会主义方向与属性,坚持“三个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坚持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坚持逐步共同富裕。这“四个坚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理论特质

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以下简称《规划》),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般特质进行了规范。由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中间阶段,其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或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特质,所以,依据《规划》所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一般特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特质的具体表现进行讨论。

《规划》要求,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以“邓三科”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基本特质的要求。

我国目前城镇化正在从30%—54%的加速发展阶段,向55%—70%的减速发展阶段转变。根据全过程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减速发展阶段不能延续加速发展阶段粗放的城镇化模式。未来减速发展阶段,随着内外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脱贫进入攻坚阶段,我国城镇化必然由规模扩张进入以提质升档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要坚持阶段发展、转型发展、提质升档的新理念。这里的阶段发展、转型发展、提档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重要理论特质。

《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其立足点与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性。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性,恰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重要理论特质。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原则特质和目标特质

《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特色彰显,城乡统筹,以民为本,全民共享,布局优化,高效集约,低碳绿色,文化传承,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分类指导。这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原则特质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宗旨是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任务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十三五”期间的任务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社会和谐进步,解决贫困问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目标组合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这里的具体目标组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一般特质,而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模式特质

《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与模式为“四个立足点”:第一,以改革为立足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第二,以城市和城市群建设为立足点,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第三,以产业升级和综合承载能力为立足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全面协调,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第四,以人民为立足点,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这“四个立足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道路与模式特质的具体体现。

五、几点结论

根据上文的研究与讨论,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开始于1978年,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城镇化,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的城镇化,是在“邓三科”和习近平思想指导下所开创的城镇化,大致分为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三个阶段。其具体特质包括理论特质、原则特质、目标特质、模式特质等。基本特质寓于具体特质之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字所规定,具体表现为“四个立足点”、“四个坚持”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是它区别于其他一切形式的城镇化,尤其是资本主义城镇化的基本标志。

注释:

(1) “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得标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

(2) 姓资与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9.

[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5]习近平.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3-12-15.

[6]王伟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N].人民日报, 2012-12-20.

[7]方玉梅,张玮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7(3): 350-354.

[8]何干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江苏部分地区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3): 40-49.

[9]梁本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我国未来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取向[J].学习与实践,2014,(1):9-17.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1]余静文.重庆统筹城乡改革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经验研究[J].西部论坛,2013,23(1):1-10.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

中原建筑文化内涵的特质 篇3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种形态,任何建筑环境都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即使最原始的建筑也反映了当时人类文化的发展状况。建筑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中原文化是个大的历史范畴,从大的概念上讲,涵盖黄河流域乃至中国北方,更可扩展为中原文化传播区域内的建筑文化总体,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当属奉宗教信仰和家族观念的殷商文化。而河南正处在这一区域的中心,河南地域建筑因其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原因,成为中原文化的主体,这正是本文从殷商文化角度研究河南地域建筑文化的依据。

文化内涵——殷商文化的“人”和“神”

殷商文化作为河南早期的文化体系,对河南建筑环境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宏观层面上,是对建筑环境的一种审美观、价值观的体现,是之后具象化表现的根源。因此对两种文化的研究更多关注其主要特质,一种精神层面的把控。

所谓商文化,及殷商文化,指商王朝时期内商族所创造的文化遗存,商灭夏之后至商王朝灭亡这时期内商族人创造的文化,重点指以殷墟文化为代表的商代后期文化。它以今郑州、安阳地区为中心的中原腹地。商代文化分为以二里岗期商文化为代表的商代前期文化和以殷墟文化为代表的商代后期文化。郑州、安阳地区属于殷商文化的中心地,自然其建筑也深受殷商文化的影响。

殷商文化具有西渐的特点,其西渐的区域是指商文化在中心地区确立以后向西方地区传播所到达的区域,包括河南西部、陕西中南部、甘肃东部等所在的区域,基本位于商王朝前期统治中心——郑州地区之西部,也是商文化传播的重要地带,以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二里岗型”分布范围包括了豫西、关中东部和陕西中南部。因此,在山东东部及陕西部分地区的建筑形式与河南西部地区的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相似和传承性,其聚落民居的形式也最具地域文化的展示性。

神权独尊和“征服自然”

殷商文化具有很强的原始宗教性和娱乐性,尚武“征服自然”,以祭祀等功能的场所为居住中心。在其宗教观念中,除具有原始宗教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如鸟崇拜、山崇拜、太阳崇拜、桑林崇拜等,这使其成为原始社会众多地域文化中别具一格的文化。殷商的直接统治区,随着郑州和安阳等中心地域从豫东到沂泰山区一代,对豫西、关中东部和陕西中南部等建筑形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殷商人的思想观念中,帝王宗教观是一元的,先王和帝都统一于对祖先神的崇拜中。因此,祖先神和天神,人和神灵,在殷商文化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通过商族的祭祀歌诗《商颂》,我们也可看出商族子民对上帝的绝对宗教性,注重在建筑格局上面,更注重中心建筑群的集中,将祭祀、拜祖等功能的祠堂、寺院等建立在建筑群的中心,作为所有原著居民的思想活动中心,在建筑布局上充分表现,体现出“重神道、轻人事”商人宗教思想的特征,体现出一种商人隆祭祀、盛巫风的宗教迷狂以及带有原始意味的尚武尚勇的精神。

在出土的众多器皿中,其桑树、太阳鸟、山体等形象的符号常出现,特别是商人一起祭祀的场面也被工匠以极为概括的手法描绘出来,人们热情奔放、鲜亮艳丽的画面被符号化记录,并发展为不同形式的语言使用在建筑构件和建筑纹样、建筑色彩上,重赭石的厚重色彩代表了对大地的臣服和对火及生命的渴望。

农耕文化和“天人和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时期农耕的兴起和发展,确定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固定,选址对风水的注重,祈求风调雨顺以得来年庄家的好收成,人们居住的场所和建筑形式等方面自然注重“天人和谐”。这从夏、商、周三代文化的表现上均可窥视一二。三代考古遗物所显示的衣食住一类的生活方式都是一样的,以农耕为主要生业,以粟黍为主要作物,衣料所知的有麻丝,房基的构造都是规矩型,以长方形和方形见多,坐北朝南。

商代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由游牧等最原始的自由生活状态转变为以农耕为核心的固定文明的稳定生活状态,农耕的生活方式必然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所有的生活、经济、政治等活动均以土地为中心,建筑形式逐渐规模化、中心化。黄河流域的居住形式从穴居到半穴居,进而发展为地面建筑。农耕文化使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拥有一定规模和布局的聚落多分布在近水的台地上,主要建筑形式为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圆形或方形房子。河南安阳后岗、三门峡庙底沟、渑池仰韶村等具有体现。建筑环境也更加科学和合理,如确定了坐北朝南的建筑坐向和横向为主的建筑形式等,建筑布局已逐渐由散落的自由形制逐渐发展到规矩化、条理化、中心化的聚落群体。

崇尚自然宗法的和谐观

内涵特质 篇4

关键词:城市特色,城市特质,城市文化,城市空间形态,城市产业,地域气候环境,地域生态环境,地域地质环境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同时, 城市化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多成就, 也积累了许多经验, 当然也有过许多失误和教训。进入21世纪, 经济全球化无时无处不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建设, 经济全球化在物质文明方面对城市的影响很大, 有有形的影响, 也有无形的影响, 其本质原因可以理解为文化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 世界上的城市都在发生着变化, 为什么有的城市不为人所知, 而有的城市却赫赫有名?为什么很多城市千篇一律, 只有很少的城市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 区别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

1.1 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的概念之辩

特色与特质, 二者虽只有一字之差, 含义却相差极大。特色, 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特质, 指特有的性质或品质[1]。特色, 着重于事物的外在表现, 能够被视觉、听觉等感官直观感受, 城市特色是“使人能区别地方与地方的差异, 能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 这个地方可以是生动的、独特的, 至少是有特别之处、有自己的特点的[2]”;而特质, 则强调事物内在的性质或品性, 指事物的内涵, 一般不易被直观感受, 需要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理解它。推而知之, 城市特色, 就是指城市所表现出来的风格、风貌、形态等;城市特质, 是指在特定的地理范畴内, 经过一定的历史过程, 在城市的发展中逐渐酝酿而成, 形成在一定地域内独有的城市的内涵。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原本是不同的概念, 但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大多把两个概念互相等同使用, 笔者认为, 在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市建设乱象层出不穷的今天, 正确理解与辨别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1.2 从“特色”说我国当今的城市建设之乱象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 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 市场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同时也掌握着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城市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及发展空间。近年, 全国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增长达25%, 我国每年的建设量高达20亿m2左右, 占全球每年建设总量的40%[3]。工业化量产的城市建设模式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特色危机问题也逐渐得到了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关注, 于是, 近年来政府在城市建设中普遍打出“特色”牌, “特色规划”及“概念规划”层出不穷, 不少城市在对外宣传中也“傍”上了西方名城打出自己城市名片, 如“东方威尼斯”、“东方小巴黎”、“东方日内瓦”等, 甚至有的行政部门将华盛顿的白宫 (图1) 、北京天安门复制建造作为办公场所, 市民不必走出自己的城市就能领略“异国他乡”风情。

在以上案例中, 一个形体庞大、风格迥异的建筑置身于城市中, 不可否认的是, 它确实有“特色”, 能让人眼前一亮、有新鲜感, 也能够博得关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或许在城市形象营销中也可能获得成功。但是这样的城市失去了“特质”, 丢掉了“灵魂”, 因为它没有生长于、根植于适合其生存的土壤, 特色只是城市的表象, 而特质才是城市的内涵。

1.3 区别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的意义

在城市建设乱象层出的今天, 正确区别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是必要的, 由于没有厘清二者的概念差别, 不少城市建设活动中把城市特色当成了城市特质, 虽然城市有了特色、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千城一面, 但城市面貌混乱了、城市文化消失了、城市品位下降了、城市魅力减退了、审美情趣偏离了、人文关怀淡漠了。正确认识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的概念, 有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城市历史的延续、城市风貌的协调发展、城市建设效益的提高。

1.4 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的关系

1.4.1 城市建设乱象中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的关系

在千城一面的城市面貌中, 城市失去了特色, 城市的特质更不复存在, 在上述的标新立异的城市建设行为中, 城市具有了特色但没有特质, 城市特色没有体现城市特质, 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二者之间完全没有关系, 这是二者现状下“已经是什么”状态。

1.4.2 城市建设有序发展中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的关系

城市建设有序发展状态下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的关系是“应该是什么”, 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好比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内在修养, 内在修养通过外在表现体现出来, 同时也只有外在表现符合内在的修养才是一个真实的人。上文论述了城市特色是表象, 城市特质是内涵, 有序状态下二者的关系应该是城市特色体现城市特质, 如果城市特色不体现城市特质, 那么城市的发展是紊乱的, 其特色只是一种乱象和假象 (图2) 。

注:球体上半部分为城市特色正确体现了城市特质, 球体下半部分为城市特色对城市特质无关联的体现, 城市特色成为假象.

1.4.3 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之间“显”与“隐”的关系

城市特色是显性的, 可以通过视觉明显地获得认识, 城市特质是隐性的, 需要更加详细地了解城市各方面才能认识。城市特色不一定能正确表现城市特质, 但是城市一旦具有特质, 就会表现出其特色, 因为城市的物质及非物质构成要素本身就是存在的。

2 城市特质的构成要素

2.1 城市产业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产业兴盛城市就繁荣, 反之城市就将衰败。底特律因其曾经辉煌的汽车制造工业被誉为美国的汽车城, 但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及制造业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 底特律城日渐衰落, 2013年11月3日, 底特律申请破产保护, 正式宣布破产。我国的许多城市也因其产业而文明, 如旅游城市丽江、钢铁城市鞍山、锡都个旧、煤都抚顺、盐都自贡等。产业成了城市经济支柱或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产业与城市息息相关, 甚至产业就是城市的代名词, 产业最终成为城市的特质。

2.2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演变形成的, 一定地域内相似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较为相似但又有别于地域外, 因此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有别于外界的空间形态。空间在演变的过程中融合了文化、气候等因素, 是在城市发展的自然状态下形成的, 城市更新的驱动力较弱, 城市发展比较缓慢, 城市空间形态就相对地固定下来了, 这种空间形态就成了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要素, 构成城市的特质之一。

2.3 地域历史文化

城市是在地球表面的一定地域空间上的物质形态表现, 其特性之一是它的地域固定性, 城市一旦在一个地点形成, 它就不可移动, 即使会向某个或多个方向发展, 但还是相对地固定。中国有句谚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含义之一是在某个区域内, 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的特征。城市在一定相对独立的区域内, 经过历史积淀, 就会形成自己的文化, 这种文化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文化, 其他地域同样也会形成自己的文化。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把这种相对独立的区域叫做亚文化区, 把各个区域相邻的边界叫做亚文化区边界, 并且认为“亚文化区的镶嵌需要成百上千种不同的文化相互共存, 它们以独特的方式, 充分表现出各自鲜明的特色[4]。”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5]。”由此可见, 在一定相对独立的区域, 其形成的文化是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文化, 这种区别就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性, 文化又通过建筑等人工因素表现出来, 这些带有文化烙印的建筑形成城市, 成为城市特质的一部分 (图4) 。

2.4 地域气候环境

气候对城市的影响较为明显, 在对气候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城市逐渐形成了相应的城市形态。北欧气候严寒, 一年内降雨和降雪季节较多, 当地的建筑形成了利于排雨及排雪的尖塔形或陡坡屋顶;非洲地区气候炎热, 降雨量少, 因而, 建筑四壁是通透的, 有利于通风。又如我国, 境内纬度差异大, 南北气候悬殊, 这些地区都形成了针对于当地气候的建筑类型和城市形态。陕北地区干旱少雨, 夏热冬冷, 当地的民居———窑洞冬暖夏凉, 正适合这种条件下的居住;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 年降雨量多, 高温潮湿, 傣族居民居住吊脚竹楼, 由于竹的热传导系数较小, 减少了外界对人体的热传递, 底层架空的吊脚楼避免了虫兽对人的侵害。我国许多城市还因特殊的气候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名片, 如雨城雅安、冰城哈尔滨、春城昆明等。

城市或建筑的不可移动性使得它在一定的地域内固定, 在自然选择下, 必定要产生适宜当地气候环境的形态或类型, 具备了这种差异性, 城市也就具有了特质。

2.5 地域生态环境

在地球的生物圈中, 人类和其他的动植物一样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逐渐适应了特定的生态环境, 但同时, 也要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 就不得不面对自身所处生态环境。美国著名的环境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 (Ian Lennox Mc Harg) 通过荷兰人民用沙丘与海洋的斗争以及对美国新泽西海岸的研究, 阐述了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共存模式。纵观历史, 世界上的文明古国, 如两河流域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及黄河流域的古中国都是在各自所处的生态环境下形成了独具特性的城市形态及建筑风格。

2.6 地域地质环境

地球表面只有29%的面积为陆地, 陆地经过上亿年的地质演变, 地质差异巨大, 而对城市或建筑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可见的地质形态, 城市建设及建筑的材料直接来源于地表的物质。在我国的西藏地区, 森林覆盖率低, 地表裸露, 岩石坚硬, 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下, 木材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已非常不现实, 因此, 石材及泥土就成为了当地极易获得的建筑材料, 从而形成了极具藏族特色的石砌碉楼或者以泥土夯实而成的土掌房。又如, 我国云南的某些地区, 由于经济条件落后, 人力物力缺乏, 建筑材料也往往就地而取, 小面积的平房会采用竹篾作为墙体的结构“筋骨”, 然后在竹篾上糊上泥土或泥土和牛粪混合, 由于泥土和牛粪干燥之后吸水性强, 从而保持了屋内干燥, 这就是当地人称的“挂墙房”。美国著名建筑理论家C·亚历山大认为:“一个建筑, 其‘自由’的形式若没有根植于构成它的各种力量或材料, 就犹如一个人其姿势没有自己自然的根基一样[6]。”可见, 亚历山大所认为的建筑“无名特质”是建筑和其本身的材料二者之间取得矛盾的统一, 这些在特定地质环境下形成的建筑具有自己的“无名特质”, 因而形成的城市也具有城市特质。

3 城市特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 事物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麦克哈格同样认为:“自然是进化的, 自然界的各种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是具有规律的[7]”。城市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城市特质的形成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演变, 城市特质的各构成要素并非独立形成, 而是相互影响, 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从而形成城市特质这一矛盾综合体 (图3) 。

由于丰富的资源禀赋或适宜的气候环境等吸引力因素, 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相对固定下来之后, 就要为生存不断地与气候、环境以及地质灾害等做斗争, 斗争的目的首先是基于生理和安全的需要, 人类建造了自己的庇护所, 即建筑和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空间形态, 在区域比较中城市自身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力量, 这种力量就是城市的产业。早期的人类与自然做斗争的能力十分有限, 在城市产生之后, 由于来自自然界未知恐惧依旧侵袭着人类, 而城市“这类地点除具备各种优良的自然条件之外, 还具有一些‘精神的’或超自然的威力, 一种比普通生活过程更高、更恒久、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威力, 因此它们能把许多家族或氏族团体的人群在不同的季节里吸引回来[8]”。之后, 在城市里举行的祭祀等活动逐渐产生, 这种超越物质的东西就形成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可以说, 城市是人类与自然斗争的结果, 而文化则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孕育的结果。

气候、生态、地质等要素导致了特定的文化、产业及空间形态, 但这种作用并非是单向的, 而是双向的, 相互的。换言之, 即环境对其他三个要素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以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为例,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拥有灿烂的城市及建筑文化, 形成了独特的木结构建筑。这种文化背景之下的城市建设需要以来自自然中的木材为原料, 木材直径大小表示着等级制度, 而木材的采伐对生态环境是有影响的, 可见这种文化对生态的反作用无疑是明显的。同样, 古罗马的建筑文化对自然的巨大改造, 也是文化对生态作用的一种反馈。

综上所述, 构成城市特质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各要素共同作用, 促使城市的特质不断发展和演变。

4 结语

城市特质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之灵魂不失, 城市特色可显[8], 城市的这种特质是独有的, 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所在, 一旦城市失去了这种独特性, 城市也就变得平庸, 千城一面。我国地域文化独特、文化资源丰富, 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 城市发展不应该只求“量” (虽然一个东西的量也是它重要的特质之一[10]) , 更应该注重“质”, 这种“质”就是城市特质。城市特色的建构与表达, 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城市特色与城市特质的概念, 城市特色体现城市特质是特色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我国未来的城市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2002年增补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1235.

[2][美]凯文·林奇, 著, 林庆怡, 陈朝晖, 邓华, 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93.

[3]杨保军.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6) :9-15.

[4][美]C·亚历山大等著.王听度, 周序鸿译.建筑模式语言[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211.

[5]马武定.论城市特色[J].城市规划, 1990 (01) :31-33.

[6][美]C·亚历山大著.赵冰译.建筑的永恒之道[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27.

[7][美]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13.

[8][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 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9.

[9]邹德侬, 宋静.城市特色何处寻[J].世界建筑, 2004 (07) :70-73.

【内涵特质】推荐阅读:

教育特质06-08

课堂特质06-19

实践特质07-06

思维特质07-13

环境特质07-25

技术特质08-03

女性特质08-09

质量特质08-27

美学特质09-03

领导特质10-26

上一篇:幼儿活动环境下一篇:调查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