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美学

2024-09-30

空间美学(共12篇)

空间美学 篇1

1 从城市的功能分区上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格局

由城市政府创建的供市民们使用和享受的非赢利的开放的公共空间, 居民可以进行公共交往, 举行各种户外活动, 这种空间就是我们所指的城市公共空间。

1.1 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应该注重美学元素

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1]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识一般是从城市公共空间开始的:文雅的市民、繁华的街道、洁净的道路、新颖的建筑、开阔的广场、常青的绿地……等等, 它能使人记忆犹新, 并由此产生对一座城市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良好美丽的城市应该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的, 应该注重公共空间的系统布局, 它们在形态上可以表现为点、线、面的特性。

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尊重历史, 延续文脉, 注重公共空间的个性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当地的社会经济以及与自然、环境、地貌、风土习俗相协调的各种因素, 运用设计形式、色彩、光影、材质等综合手段来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个性空间设计的创造包括特定的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协调关系, 公共空间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所限定的形态、公共空间中纪念物或标志物的主题定位、地铺材料、图案特征以及植物的地域性等。

塑造公共空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 应该首先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审美、行为及文化等的需求, 达到舒适、安全、愉悦的目的。同时, 还要考虑道路设施的无障碍设计, 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空间的开放性, 打破“划地为牢”的设计方法, 还空间于公众。

1.2 应体现公共空间美育功能

城市公共空间的最终定位是要构成其功能价值的, 是服务于人类的, 满足人类需求的。人们通过审美视觉去感知整个城市和城市建筑, 激发想象与创意、交流情感、平衡情绪;沟通人与空间的联系, 构建物质与人类的亲合关系。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赋予美学行为能够极大地提升公共空间的心理审美功能, 使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作为“通道”或“广场”的物理形式存在, 更成为人们心理的归宿、情感的“价值凹地”, 令公共空间变成美轮美奂、有精神意义的“场所”。

“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 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 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借助城市公共空间扩大人际交往空间, 构筑文化氛围, 构建社会和谐。

完善人格的审美教育功能。按照美的形式规律来塑造城市公共空间, 是以审美教育完善人格为基础的。提高人们审美素质的教育目标, 不紧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而是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实现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 城市公共空间, 譬如公园、广场、绿地、建筑小品、雕塑等审美个体, 均具有群众基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性, 审美教育可以借助这些元素作为审美媒介, 由城市政府向大众施加审美影响, 净化市民的性情和心灵, 塑造美好的人格, 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

2 从建筑的视觉效果上展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定位

2.1 利用城市景观营造美的视觉

“凝神于景、心入于景”, 心灵与城市公共空间融为一体, 内心中永存城市公共空间迷人绚烂的美景, 在欣赏享受中得到启迪、珍惜, 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

2.2 利用色彩烘托美的氛围

色彩是城市公共空间审美定位的一个重点, 具有视觉美、艺术美、灵感美、个性美。在选择公共空间色彩时, 设计师应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等对人们心里的影响和色彩本身相长相消的因素。色彩的选择和运用, 必须适应人们的心理、社会环境、公共空间特点、置于其中的建筑形式等, 可以合理运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一般而言, 在温暖的地区, 宜采用淡雅的冷色调, 这样可以给人以凉爽舒适的感觉;而对于寒冷的地区, 则宜采用暖色调, 或在中性色系中加入暖色, 增强空间的温和感。园林、广场的色调应使人感觉幽雅明快, 公园、景区建筑的色调应令人感受到宁静安逸, 使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素雅呼应、浓淡相宜, 给人营造出强烈的美感氛围。

2.3 利用城市建筑彰显美的个性

建筑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 也是城市内涵的精华。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的要求。根据建筑所具有的凝固的、不可移动的这一特性, 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特别是对城市公共场所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符合城市性质、城市文化、城市特点及市民公共的心理要求, 要结合地理、地貌和环境氛围, 彰显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的独特个性。

2.4 利用景观资源显示美的境界

自然景观资源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正确处理好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该利用的绿地不可放弃、该保留的水面不得破坏、该保护的山体不得挖掘、该保留的林地不得砍伐……同时, 对自然景观资源要大胆运用“借景”手法进行科学利用和加工创新, 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一种更加广阔深远的建筑艺术氛围, 显示美的境界。

2.5 利用建筑造型创造美的效果

“建筑是为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创制的艺术”[2]。建筑的造型与城市公共环境的整合, 既反映在形象、光色、材质、尺寸、方位等表面的各形式要素上, 又体现在性格、主题、情调、内容、审美观念等深层次诸要素方面。建筑造型成功的整合关系还在于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互动, 要求建筑参与其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组织、空间划分和对环境尺度的调节。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当今越来越多人更加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 凸显其美学行为和美育功能, 构建“以人为本”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公共空间环境。

摘要:本文对规划功能分区、建筑的视觉效果、规划的设计实践中赋予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进行探究, 从而达到优化城市环境、主导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城市规划[OL].

[2]朱蓉.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8.

[3]蔡琦, 曾婷婷.寒地户外公共环境无障碍设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5) :416-416.

[4]周之灿, 彭重华.老年人户外休憩空间规划设计初探[J].南方园艺, 2009 (2) :37-38.

[5]董玮番, 王亮.寒地冬季公共环境户外休息空间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9 (3) :48-50.

空间美学 篇2

0 前言

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宁静的或者热烈的,简约的或是繁琐的。种类繁多的建筑每天在我们生活中都会出现。作为一个巨大的实体,它向我们传递着热情奔放又或者是宁静致远的意义。而这种缥缈的情感传递便是众多材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室内空间中的材质设计及其美学分析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材料及材质的概述

1.1 材料的定义

材料是人们从自然中通过特殊的提炼手段经过人工合成的物质。它是相当于一块还没有的雕刻的璞玉,介于人工提炼的原料和加工成品之间的物质。就现在的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我们大致把材料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筑材料,一方面是室内装饰材料。

(1)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是构成建筑骨架的“基石”。充斥在建筑实体中的每一个部分。建筑材料从功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材料,一类是饰面材料。随着新型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境界的不断提高,这种界定已经不再那么清楚,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结构材料可以充当建筑材料使用。突破了规定界限,具有双重的建筑功能。(2)室内装饰材料。从字里行间中我们简单地了解到,所谓的室内装饰材料,目的便是对建筑室内进行装饰。而丰富的饰面材料极大地增加了室内的美感。在此期间,不仅使室内的功能逐步完善,还满足了人们享受生活的欲望。我们不得不承认“材料是塑造视觉形体的物质媒介”

1.2 材料的性质

材料自身具有较高的自然美,它本身蕴含着潜在的物理价值。我们对材料进行剖析研究,经过大量的实验我们总结出了材料本身具有的性质。而材料的性质简单的我们可以划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材料的物质性。一方面是材料的人文性。

(1)材料的物质性。所谓的材料物质性其实就是材料在物理及化学方面的规范种类。在化学方面,根据材料的有机成分和生产过程可以分为纯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在物理方面,我们普遍把常见的装饰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金属性材料,一种是非金属性材料而金属性的材料我们常见的又可以分为无色金属(即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1](2)材料的人文性。材料的人文性我认为,通常是建立在物质性的基础之上。它是依赖材料物理方面所表现出的状态,而对人精神上产生反应。比如黑色和灰色会让人觉得深沉,红色会让人情绪热烈。依照这种现象,人们对不同的物质性特点所产生共鸣,这便是材料人文性的体现。材料和美

2.1 材料是大自然的产物,天然具有美感

材料的天然质感使得他们本身具有天然的美,这种天然的美是指在没经过搭配加工时候便具有的。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我们知道,材料物质性的表现往往主导着人们的思想。它的感染力是天然形成的,不会随着人们主观意识的改变。

2.2 材料的感知方式

在设计之初,因为人要作为设计的主导,所以一切的设计都要从人本身的特性上考虑。我们知道一个人是依靠自身感官去感知外面世界的,在此期间便产生了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根据材料自身的物质性质,我们在对材料进行接触感知的时候便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在这一方面味觉和听觉应用相对少一点。

(1)视觉。视觉在我们感知世界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据研究表明,视觉接受的信息量占其他方式接受信息的85%以上。人们可以通过视觉直观的认识材料的物质性质。视觉可以主动地捕捉事物细小的变化,并且可以大范围的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2)触觉。触觉其实是将感知的事物抽象的传达到大脑之中,它可以很好的感知事物细小的结构及事物所处的状态,并且可以很好地感受环境的变化。

2.3 材质的表现形式

说道材质的表现形式,我们就要结合它的物质性质来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所具有的特殊物质性质,我们可以将材料的表现形式归纳为以下几种:色泽、纹路、明暗、色彩、形状、大小、光滑或者粗糙,温暖或者寒冷、柔软或者坚硬等。以上这些材料的表现形式,通过人的感知方式会在心理上反映出安全、紧张、高兴、温暖等情感。

2.4 材料美的体现

其实材料的美感是基于材料本身的质感和人特有的感知能力基础之上的。虽然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在情感认知方面我认为是有共同性的。所以相同的材料给不同的人来看会产生相同的情感。而人们在对这种情感追寻的过程中,便产生了美。比如纯色的木质材料就会给人温暖的感觉,金色的金属材料就会给人雍容华贵的感觉。[2]常见的几种传统设计材料的应用及所具备的美学感

3.1 木材

追溯我们国家的建筑发展史可以发现,木材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几乎和历史一样悠久,可以说它是我国最老的建筑材料。在古代木质建筑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无论是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因此,形成了我国独有的建筑风格和建筑体系。木材因为自身特有的深棕色和黄色色调,加上自然的纹路和肌理。使得木材给人以亲切、温馨、安全的美感。同时因为木材摸起来质地软硬适中,使得木材自身的可塑性变强,并且因为部分木材所具有的特殊香气,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爱。

3.2 石材

说道石材我们不禁想起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建筑“金字塔”它便是通体用石头搭建而成。石材的应用和木材一样的久远。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有浓重的一笔。石材因为自身具有的坚硬特性和通常的灰色调,给人以稳重、坚固、有力的美感。依靠自身坚硬的物理特点,石材在现今的建筑行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被历史演变而淘汰。

3.3 钢材

作为现今金属材料的代表,它一经出现便被广泛的应用。虽然它不具备木材与石材那样悠久的历史,但是依靠自身的可塑性和坚硬的特点在如今的建筑行业起着主导的作用。钢材因为自身具有的坚固性和可塑性加上本来的明亮色调及平整流畅的线条,给人以坚强、简约、深沉的美感。

3.4 玻璃

玻璃的出现总会伴随着清澈和明亮,通过视觉上的改变来影响人的感情。它透明的材质给人以优雅,高洁的感觉。通过对玻璃透明度的改变,又让玻璃具有了神秘感和变幻感。

3.5 织物

随着近代手工业和纺织业的发展以及玻璃的广泛应用,使得织物在现代室内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它本身材质的原因,使得它质地柔软,易弯曲易折叠,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和性。给人以温暖、舒适、亲切的美感。[3]室内空间材质设计的方法

室内空间的材质设计基础是众多材质的相互搭配,集合现有的空间设计方法,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根据用户心理来合理地进行材料搭配。在设计时要遵循设计的整体性、实用性、目的性、美观性、舒适性。经过对材料色泽、明暗、肌理、纹路、质地的合理搭配,使得设计具有合理的节奏韵律,以此来达到室内设计美的要求。结语

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美学要素研究 篇3

关键词:古代城市空间;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2-62-1

1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

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各时期的城市形态也随这三者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其间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1第一阶段——城市初生期

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的提高使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对立开始出现,氏族间的暴力斗争促使以集体防御为目的的筑城活动兴盛起来。在这期间的城市,各个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中间并有大片空白地段相隔,说明此时的城市还处于初级阶段,有人认为这些城市中的居民(包括平民和贵族)仍按氏族关系聚居,除了从事手工业,还从事农业,因此城市仍带有氏族聚落的色彩。

1.2第二阶段——里坊制确立期

铁器时代的到来、封建制的建立、地方势力的崛起,促使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而城市规模的扩大、手工业商业繁荣、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日趋复杂的城市生活,必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城市的有序运作和统治集团的安全,于是新的城市管理和布置模式产生:把城市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关闭的“市”中,统治者的宫殿、衙门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有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这是封建制主义在城市形态上的突出表现。不过,这一时期,城市的总体布局还比较自由,形式较为多样:有的是大城(郭)包小城(宫城)。

1.3第三阶段——里坊制的极盛期

三国时的曹魏都城邺开创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中组成“里”。这时的“里”与“市”虽然仍有高墙包围,按时启闭和汉代并无本质区别,但到后期,管制已有疏松。

1.4第四阶段——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

在唐末一些城市开始突破里坊制的基础上扩建。渐渐的,中国历史上沿用1500多年的城市正式宣告消亡,代之而起的开放式城市布局。

2 中国古代都城在模式上的特点

中国古代历朝和境外势力的军事斗争始终集中在北面,其性质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农业经济社会的统治者和以游牧经济为基础的北方民族农事集团之间的斗争。

2.1元大都的布局和建设特点

2.1.1依托旧城建设新城 元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马可·波罗游记》述云:“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2.1.2以水面为中心的城市格局 元大都规划最有特色的之处就是以液态池水面为中心,来确定城市布置格局。

2.1.3适宜的规模和严整的格局 整个城主要是长方形,城门11座,东南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两门。大都轮廓和街道系统整齐,规则,使整个城市呈现庄严宏伟的面貌。

2.1.4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分布 东城区。是各衙署和贵族住宅的集中区。由皇城和太液池包围在内,因此大内中轴线靠东城区较近;北城区。繁荣的商业区,沿海子码头一带;西城区。这里的居民也比较密集,但层次稍低于东城;南城区。这里集中南城市,蒸饼市,穷汉市三处商市。

2.2明清北京城的布局具体特点

2.2.1紫禁城 紫禁城(今故宫)是京城的核心。紫禁城于永乐十八年完工,周约6里余,南北960米,东西760米。城外护城河(称筒子河)宽52米。城四门:南午门,北玄武门、东东华门、西西华门,四角均有壮丽的角楼。

2.2.2皇城 包围紫禁城西苑(三海)、景山之城曰皇城。长约18里,有七门。最南大明门,大明门内为正门,即承天门(清改天安门),门前为广场,广场东北为长安左门(俗称东三座门),西北为长安右门(俗称西三座门),皇城东门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

2.2.3内城 公元1368年徐达攻克大都后,便着手改建城池。当时元顺帝退走蒙古高原,为防其南侵,遂将大都城北部比较空旷荒落的地方放弃,北垣南缩5里,另筑新城。永乐十八年(1420年)命营缮司郎中蔡信为工部右侍郎,加修筑东、西、南三面城垣。东、西垣在元旧土城基础上包砖砌成。南垣已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向南推展了二里,亦用砖包砌。城周长40里,共九门,即明京城,后称内城。

2.2.4外城 蒙古骑兵多次南侵,时常迫近京城。明世宗为加强城防,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于嘉靖三十二年增筑外城。原计划筑城一百二十里,四面包围内城,但因财力不足,只修包了南郊,成了“凸”字形,全长28里,有七门。嘉靖四十二年又增修各门瓮城,至此时完成了北京城的规模。外城的建成,形成了一条自正阳门通往永定门的笔直的大道,也是全城中轴线的南端。中轴线全长近8公里,南起永定门,穿正阳门、紫禁城的正中心和景山中峰,最后止于鼓楼和钟楼。

2.2.5城门 明京城城门“内九外七”,明初内城各门之名皆沿用大都旧名。

王家大院建筑空间布局美学解析 篇4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古镇,由于该地具有山地、坡地、平原等多种地形特点,所以村落多依托地形建造窑洞、四合院等多种建筑形态,再加上该地自古为军事要地,故该地区民居院落多以防御性质的城堡著称。据记载王氏先人于元代皇庆年间定居静升, 明清两代家族兴旺,在此建造了若干城堡,并与其他各姓的城堡一起构成完整的城堡群。目前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和孝义祠堂等, 共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4.5万m2。

王家大院高家崖与红门堡东西对峙,一桥相连。高家崖两主院建筑群为不规则形三进式四合院,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占地19572m2。主体建筑院门前都有高大的照壁、上马石、石狮、石台阶等。每座主院都有宽敞的正院、偏院、套院、跨院等。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门户多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 大小院落8 8座, 房屋7 7 6间, 总面积25000m2。 红门堡是一处城堡式封闭型住宅群,各院落布局大同小异,多数为一正两厢二进院。大院平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39米,南北长180米。中间主街道将住宅群划为东、西两部分, 东西方向各有三条横巷,横巷又把住宅群各分为南北四排。一条纵街和三条横巷相交,正好暗合成一个“王”字,迎合了王氏家族“辈辈封侯”、“代代为王”的精神追求(图1)。

2王家大院建筑空间布局及形态特征

2.1王家大院高家崖建筑空间布局

王家大院由于融入了商业文化,从而对院落建构、平面布局以及空间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形成了山西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高家崖两主院及其他院落,均依照“尊卑分等,贵贱分级,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而建,两主院与一套书院并列,且均设跨院。马道北向入口就达六个,马道以南设有三面影壁,分别与三套主院入口对应,以此体现尊卑和主次。西宅的主入口居中而建,与堂屋和院落共用一条纵轴。而东宅入口则位于东南方向,门厅较小,难以形成完整纵深的轴线,于是在入口门楼上遍施装饰, 以高度和雕饰强调其尊贵。除入口外,东西二宅前院的布局类似,均由堂屋和东西两厢组成。在东宅前院内,两厢成列的檐柱给静止的空间注入了一份动势,将视线引向雕梁画栋的堂屋。堂屋处在尊位,地平比厢房高出许多,屋檐也相应增高。堂屋对面的倒座装饰朴素,不立檐柱。在西宅前院中,两厢檐柱均为圆形。西宅堂屋檐下木雕华丽,台基前踏跺两侧的垂带石与檐柱柱础交相辉映。主人可以从堂屋直接迈入中院,其余人等只能由堂屋东首的巷道绕路而往。在东宅中院内没有房屋,所以巷道尽端就是内院东厢的山墙。而西宅的巷道同样也正对着中院东厢的山墙。就中院和内院的安排来看,西宅与东宅相比将居中的垂花门向北移进一间,以保持两套宅院总进深的一致。通过垂花门位置的变更,西宅的中院宽敞宜人。东宅内院的房屋均为二层,单其高度产生的威严感,就使人明白此地才是整座宅邸的重点所在。西宅内院与东宅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厢房的形体。作为锢窑与木构架结合的一种尝试,两厢突出锢窑的特点,墙体厚实沉重的感觉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图2)。

两宅的跨院均设在东部。仅从外观就可以看出,厨院南向的两进院落空间安排异常紧凑, 屋宇参差不齐,外檐装饰简略,体现出尊卑有别的礼制思想。书塾紧靠厨院的南边,无需高大, 唯求幽静清雅,而此地恰被主院高大院墙围合起来,适宜读书习字之用。

紧靠西宅的书院也有主跨之分,其主入口仍安排在西南方向。书院的第一进院落由一道月洞门引入。院内纵横两条方砖甬道通至四方,于西端又引出一道通往跨院的月洞门。从这里迈过三级台阶就可进入中院,中院与内院之间以矮墙相隔,中央仅立有两根望柱。由于书院并无特殊的礼制约束,形制上也很不规整,甚至出现了斜墙,檐下木雕更是简洁,与居住区的奢华以及规整形成鲜明的对比(图3)。

2.2王家大院红门堡建筑空间布局

红门堡建筑群在中轴线左右建筑布局的形式变化中形成了整体宏大的气场。但这种规划严整的气势并没有限制住院落空间的变化,相反院落的一致性使整个堡院庄重谨严,在缓缓上升的坡地上展现出磅礴的气势。红门堡院落多为砖木混构,装饰普遍比高家崖堡简单。司马第是红门堡内最为独特的一套四进宅院,宅院位于红门堡西侧,入口开在东南。无论大门的形式还是门前的装饰皆朴实无华。巷内有三道侧门,第一道为月洞门,门侧嵌有石雕的楹联和匾额。第二道门的形体由圆转方,依旧没有刻意雕琢,只在门头雕饰一块手卷匾。通向第三进院落的侧门隐入小亭架空的底层,亭下还特意设有门扇加以遮挡。

司马第各个院落的格局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也颇有独到之处。在第一进院落中,北向的敞廊代替了正房,与通长的倒座相对。位于东向的小屋南北朝向,自其南门进入,可由西面的山墙通至第二进院落,颇似一间屋门。上至小亭的楼梯就在第二进院落东首,梯旁是一处敞廊。院北居中的一道垂花门将后两进院落界定为内宅,门前书案形的踏跺似乎在昭示着主人的雅意。第三进院落北向又是一道垂花门,门侧嵌有一幅楹联,其上刻写着勤俭持家的箴言。宅第尽端的院落系主人所居,只能通过第二道垂花门进入。这一空间最为封闭,也没有任何边门。第四进院落则以其高度优势和严格的对称在结尾处与前方呼应,两道居中的垂花门更增添了这一序列的严整。宅中的四进院落一重比一重封闭,也更加对称,以致宅前的亭台、敞廊、屋门以及充满趣味的空间变化仿佛消融于其中一般。这种空间布局使宅院成功化解了秩序与自由二者之间的矛盾,将流动离合的感觉绵延至今(图4)。

3王家大院建筑空间布局美学分析

3.1空间序列之美

王家大院的空间序列之美,体现在沿纵深方向排列的一连串院落上,而入口、倒座、院落、厢房、正房等,便成为形成动态连续空间的重要手段。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高家崖西大院,从影壁、宅门、倒座、前院、堂屋、中院、垂花门至内院,院院相连,沿中轴线左右展开,形成布局严整的规划格局。院落中间的过厅或垂花门是院落分隔的重要元素,是空间序列上的一个节点。三进院落在这里互相渗透,使空间序列产生了丰富的节奏和韵律, 空间层次在这种起伏当中变得丰富起来。这种沿轴线纵向延伸安排的空间序列,既有串联又有并联, 空间层次丰富,无不体现着封建宗法礼制精神,象征着主人的权贵和地位。

3.2空间流动之美

以流动空间和精致细部成为优秀的建筑典范当属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 Role1886- 1969) 设计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然而这种“活了” 的流通空间在王家大院建筑布局中也发挥得淋漓尽致。相比之下,王家大院的空间围合是利用院门、墙壁、影壁、垂花门、甬道等建筑元素对空间进行分隔的,与德国馆的墙体围合形成的流动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如甬道担负着组成大院空间体系和联系院落空间的重任,它和周围建筑元素的界面构成空间并形成贯通,使大院空间隔而不断,互相渗透,让人感觉到空间范围有一种不确定性,如进入迷宫般具有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同时这种流动性也增加了大院的神秘感和探索感,使得建筑空间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活力。

3.3空间静谧之美

空间美学 篇5

符号与象征的辩证空间--朱丽娅・克里斯蒂瓦美学思想简论

克里斯蒂瓦的美学旨在促成一种情境的出现,在其中主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或一件“进行中的作品”,一种“向他者开放”的生成;由此能够同时带来我们自己身体的一种修正形式.她呼唤新的身份的形成--但这不是象征的解构,而是它的转型.

作 者:波拉・祖潘茨・艾塞莫维茨 金惠敏 作者单位:斯罗文尼亚普利茅斯卡大学人文学院刊 名: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Y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3(4)分类号:B83-069关键词:符号 象征 主体 精神分析 生成文本 象征文本

赴美学习打开了我的思想空间 篇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第一堂课,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即是我们体会同样一个问题,由于思考的方式和角度的不同,会得到迥然不同的结果。

进入斯坦福大学培训的第一堂专业课程,是谢德荪教授主讲的公共行政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上课是开放式的,老师与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互动式的交流,其中有一个观点给予我启示:事物的发展——变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如果以变的心态去面对,那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会改变。美国原先也是一个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国家,上世纪30年代是当时的世界工厂,随着经济发展,同样遇到了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的问题,只不过他们在认识转型的过程中比我们醒得早、方法新、跑得快。美国的匹兹堡市,早期主要是制造业发达的城市,生产的煤、钢铁产量在美国占很大的比重,钢铁制造业一度成为了这个城市最大的行业。随着产业发展,大量外来人员开始进入,1980年城市人口达到180万。由于大量外来移民进入,匹兹堡城的社会治安、城市环境开始恶化,一部分中产阶级开始外迁。之后,他们成功进行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钢铁行业逐步退出,开始发展新型产业,如旅游业、教育、机器人等产业,大量中产阶级开始回流,城市成功实现了转型。

另外一个城市拉斯维加斯,原先是一片茫茫沙漠,早期由政府特许经营博彩业而迅速发展起来,当地政府发现很多到拉斯维加斯来的游客,仅有1/3时间放在博彩上,其他时间则放在了购物和娱乐上,由此,他们实施由博彩业向综合服务业转型,产业从博彩业向零售、娱乐、会展、文化创意等产业延伸,目前零售业已经成为了当地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原先以为美国匹兹堡、拉斯维加斯这些城市的转型有“美国的因素”,毕竟背景不同,很难说有可操作性强的借鉴意义,但是老师告诉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首先应该在心中确立这是可能的,然后才有可能有创新的思路和办法,这样才能打开思想的空间,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上述美国两个城市转型发展来看,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产业,在一定的发展阶段行之有效的路径不是一直有效的,我们必须抛弃路径依赖,适时转型。我们江阴召开的市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实施城市、产业“两个转型”,发展创新型经济,实施新兴产业“445计划”,真是应了这个道理,为我们江阴城市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打开了一条新路!

国民教育优劣事关国家之兴衰,关系国民素质之高低,科技创新能力之强弱。笔者通过在斯坦福大学的学习体会和与美国社区普通家庭关于美国教育的交流,深感美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超一流强国的地位,一方面依靠世界一流的大学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到美国学习创业,集聚了世界顶尖人才。另一方面,较好的国民教育也是美国保持创新活力的源泉所在。

一是尊重个体。在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作为孩子教育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从小对孩子灌输平等的观念,父母亲外面有家庭聚会,会请孩子一同前往,但如果孩子不同意去,家长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会勉强孩子一定要听父母的意见。我曾在美国社区一个超市看到一对年轻夫妇帮孩子选食品,选中一个食品,他们会问孩子喜欢不喜欢,不喜欢肯定不会买;孩子选中的食品,他们会把食品内容作介绍,由孩子决定买还是不买。在小学阶段,基本没有什么考试,充分尊重学生的爱好,某方面有兴趣,你可以自主选择往某个方面发展。学期结束进行的测试成绩也不会当众公布,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斯坦福大学的课堂里,讲课的老师会把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学生发言踊跃,对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都是有问必答,启发人开放式思维,不管是对是错,老师都不会有丝毫的责备或埋怨。只有对个体的尊重,才会促使每个人潜能的发挥。

二是培养自信。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美国式教育中对学生的教育充斥着鼓励和肯定。在学校教育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和回答问题,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而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培养孩子的多向思维,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不轻易否定学生。美国家庭特别鼓励孩子参加社区组织的垒球队、足球队、排球队,做教练的往往是学生家长,每次比赛父母都来助阵或服务。许多从中国大陆、香港或台湾来美读书的学生在学习上名列前茅,但在体育和其他业余活动,如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有压力,体育上更是自叹不如。事实上,孩子在体育项目或其他体力游戏上所锻炼出来的勇气、自信及大胆细心的作风,也会影响到他们日后在事业中的所作所为。美国华尔街证券交易所中,最好的经纪人往往是运动员出身,这不单单是他们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强壮体魄,得以应付高强度的精神紧张,而且在心理素质上得天独厚,反应迅速,自信而有魄力,勇于做决断,理所当然地满足了这项工作的要求。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抑或在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

空间美学 篇7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9月1日

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膨胀了人们的生活欲望与焦虑,忽视和遗失了生活的真谛所在。繁复和造价高昂的欧式风格、美式风格错误地将人们的审美情趣引入了形式大于体验的极端。为此,本书以“生活美学”为基准点,通过港台名家的家居空间设计作品来力求探讨现代家居生活所应具有的状态和人文感受。

钞库街十八号关于空间的生活美学 篇8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与一个人的性格息息相关,有时候,我们并不清楚想要的是什么,然而通过对听到和看到的事物的梳理和判断,最终主观地形成了各自的喜好。就像开头提到的钢琴,当你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的时候,不如先找一个伯乐,为你相马。

钞库街十八号,是位于南京夫子庙秦淮河畔的一家生活酒店,与其他传统星级酒店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为城市的精英阶层创造了一个拥有多元化时尚符号的生活馆。

生活馆,其实就是生活方式的体验平台,这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模式的跨界尝试。酒店的主创团队,通过对空间的思考和设计,将家具、装饰陈设、家居产品、食材、花艺等组合起来,用酒店的形态,覆盖生活方式的多个层面——衣、食、住、行,在这个最本质的行为基础上,给体验者带来一种很直观的理念的展示,为他们诠释一种时尚的、有着未来方向的生活美学。它就像一个伯乐,为你的生活方式提供各种“骏马”,总有一匹,会是你的菜。

可以打包带走的生活酒店

生活方式的体验型酒店,这样的跨界尝试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打破空间的禁锢。酒店共有三层,一楼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组合,把大堂,中餐厅、西餐厅、酒吧、后厨以及一些展示区域,聚合成一个生活馆,通过两个环线,让体验者可以自如地穿梭其间。生活馆的大堂有一张七米长桌,上面摆放着各种风格的陈设。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条流动的内街,可以逛,可以挑,可以去体验,甚至可以随手买一份回家。第一次来时,你也许会觉得好像没看到,等到第二次、第三次来,你又会发现与前一次有所不同。宗白华先生曾经在《美学散步》里说过:“空间随着心中意境可敛可放,是流动变化的,是虚灵的。”这张活动的、有生命的七米长桌,其实反映的是酒店对时尚的理解和自我表达。

餐厅部分被定义为无国界的料理,靠窗的七个卡座,是七种不同风格的情景化呈现。什么叫新古典主义,什么叫美式,什么叫田园,什么叫工业风格的设计,在这里便可一目了然。生活馆,就像在新开的楼盘看一间间样板房,这里提供一站式的设计顾问服务,提供方案、提供渠道,喜欢,就直接把它们打包带回家。

现代与传统隔窗对话

在酒店二楼,一眼就能看到一副巨大的、裱有明朝文官官服的落地装饰,钞库十八的掌门人宋溪先生说,这是他们自己的设计,是在地文化的一种植入。

宋溪先生的老本行是影视制作,后来跨界做设计,从事影视制作的经历给了他对空间的另外一种判断,而对人文旅游的探索和热爱,让他更加关注一个城市、一座建筑、一条街背后的文化内涵。

钞库街十八号,是酒店名也是地名。关于钞库街,老南京人应该对它印象深刻。在明朝初期,这里是国库的所在地,气派丝毫不输东晋时乌衣巷高门士族聚居的繁盛。街的两头是两座横跨秦淮河的石桥——文德桥和武定桥,都是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亲自题字的镇河石桥。钞库街也始建于洪武年间,是当时国家户部的仓库,每次朝廷新近制作的铜钱都要在此放置一段时间,等点算清楚、查验质量后再拿到市面流通。让当今收藏家炙手可热的“大明通宝”就是从这条街流通出来的。

再往前说,钞库街的前身叫“沉香街”,是秦淮河畔的纸醉金迷之地。关于沉香街的传说,有一段香艳的过往。相传,明代书生项子京来江南贡院会试,迷恋上了青楼女子香娘,不久后,他带回大笔银钱和沉香床几等名贵家具,准备为香娘赎身。他想试探香娘是否真心,于是脱去华服换上破衫走进青楼,不知内情的香娘却嫌弃了落魄的公子,不仅当众羞辱,更是不由分说将他推出了院门。项子京被香娘的无情激怒,命家人将沉香床几等名贵家具抬到街上,当众举火焚烧,顿时秦淮河畔烈焰腾腾,香气弥漫,“沉香街”的名字也由此而生。

基于这样的历史文化和风月过往,在思考旅游目的地的具体体验时,宋溪先生更倾向于现代与传统的对话。于是,酒店的40间客房作为在地文化的植入,在七位设计大师的手中,形成了七种户型,八种设计风格。你可以从八种设计风格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入住,在“传统与现代”、“华丽与低调”交织的建筑空间内,品味秦淮河畔的精致生活。

“知遇”——大卫遇见李香君,香艳的紫罗兰与白色石雕将西方艺术与东方秦淮风情融合,产生一种强烈冲突的文化空间;“云禅”——对“禅”的思考与具象化,清晰直线条的床,原木色的地板和柜子,白色或本色的棉麻制品,保留材质的原始气息;“幽居”——在幽闭空间中,像大衣橱,像母亲的子宫,温和地探索世界。还有“钱下”、“画眉”、“川上”、“浮云”、“金屋”,时尚和文化的元素渗透在客房的高标准硬件设施里——威斯汀行政套房的床垫,布草是可以机洗的最高值,欧舒丹作为基础的洗漱产品,水吧台全部免费的……这是一种平起平坐如归家般安稳但又和家中的平淡相区别的生活感受。

留住当下的生活美学

钞库街十八号它所要努力打造的,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时尚符号。它所展示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为了告诉你:生活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如果你喜欢,只要你想要,它便支持我们可能想象的各种“售卖”。这不仅包括制作家具和装饰空间,健康养生专区还邀请了国内知名中医养生专家张谦先生,配合国学、茶道、香道、花道等,为酒店的VIP定制私人生活方式。除此之外,还有新鲜美味的多国料理和最地道的江南美食。

这里的“南京式江南”菜单,便是请五星级大厨,烧出家常菜,让食客在最放松的状态下,吃到习惯的口味,妈妈的味道。酒店还有沈宏非老师有密切合作,下一步,他们打算推出沈爷的食单,打造出特别的、安全的、有滋有味的食盒,为食客送上一顿有意思的饭。

如果你只是旅游完毕过来“摸黑睡觉”,那么钞库街十八号并不适合你;如果你想找点感觉,生活更有意思,那不妨在这里住一晚。记得要早一点来,多给自己一点时间,逛一逛设计师们从世界各地淘来的新鲜有趣的玩意儿,再选一个与自己画风相投的卡座,泡在秦淮河畔一下午;晚上来一杯酒,品尝一份熟悉的味道,说不定还会与一件作品、一场沙龙、一个人,不期而遇。

建筑的空间,灵魂终究是来自人的使用,人的一站一坐一憩,才尽了每一处设计功能形式之美。铺陈在墙上的九九八十一件木匠工具,是对一个已经消逝的时代的缅怀,一种对传统手工精神的致敬。上一刻的我们已经成为这一刻的历史,而关于空间的生活美学,要用现代人的眼光,留住这个时代当下的印记。

开头的那个故事还没有讲完:两个留学生虽然找到了心仪的钢琴,却因为价格过于昂贵,最终与它擦肩而过。然而,体验的过程是无价的,伯乐一直都在,只看你想不想找寻心中的那匹马。

都可以实现。一切关于美的想象,在钞库街十八号,

宗白华先生曾经在《美学散步》里说过:“空间随着心中意境可敛可放,是流动变化的,是虚灵的。”这张活动的、有生命的七米长桌,其实反映的是酒店对时尚的理解和自我表达。

空间美学 篇9

一、技术的本质与使命

M.Heidegger认为技术不仅仅是手段,还是一种展现的方式。如果我们注意到这点,那技术本质另一个完整领域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展现,即真理的领域[2]。技术由社会技术、智力技术和机械技术构成,其中社会技术和智力技术属于隐性技术,机械技术是显性、具体硬件的技术。社会技术指社会的技术经济形态、社会规则与控制技术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社会人员技术素质与结构技术生产体制等,它对某领域范围和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技术起到关键的指导、调控和保证作用。智力技术指用规则系统和理论代替直观判断,它不仅是理论工具、思维方式,同时也是决策与选择的实践工具。当前技术的本质正由工业社会的机械技术向后工业社会的社会技术、智力技术等隐性技术转变。

作为一种开放的社会实践,建筑创作必然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时代意志通过特定技术被翻译到空间中形成建筑,并凝结在建筑中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实现了它的内在价值(表现为精确性、耐久性和效率性三方面)和外在价值(表现为技术的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并且完成了它的使命—展现自然规律、社会背景和建筑师的创作素养。

建筑创作实际是在独创性和可理解性之间寻求最优答案。根据信息美学原理,在构成建筑形象的符号系统中有两种信码,一种是熟悉信码,另一种是创新信码,创作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如何使这两种信码的组合最优,使可理解性和创造性相结合。在当前技术背景下,基于实效性的满足,技术表意的作用已不可或缺。新技术元素具有合理而别开生面的造型,技术不仅是建筑实现的手段,而且成为建筑师获得建筑艺术创意灵感和抒发主观情感的媒介。他们通过技术元素的艺术化来平衡技术形象的冷漠而赋予建筑技术表现的美感和人情味。当代大空间公共建筑也超越了早先袒露工业技术(结构)自身魅力的初级阶段,发展到利用技术作为建筑创意源泉,在更高层次上与情感的抒发融为一体,并反过来从技术美学的角度影响建筑设计。

建筑师主要的和真正的职责,是把各种不同的因素都表现出来,并且协调各种专业,完成现代化建筑的设计。为了能够进行这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又能在各种专业人员的不同要求之间进行必要的调解,建筑师应对建筑工业的每一个部门都具有清晰的概念,这正如同一个优秀的交响乐队指挥一样,他必须懂得每一种乐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大空间公共建筑的技术建构体系可分为材料、结构、构造设备等层次,各层次技术元素都有表现的欲望,建筑师需要平衡整体创作意向和各种技术规律特点之间的关系,恰如其分地运用技术。

二、材料工艺和质感呈现

“建筑是对未加工材料的价值附加”,材料是建筑从想象到现实的物质性桥梁。材尽其用、惠而不费地真实表达性能是大空间公共建筑创作的不二法门。材料性能包括材料本身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它所体现出的对人感官作用(视觉、触觉等综合感官体验)的色彩、质地和视觉情感。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影响建筑艺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材料决定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和构造方法,相应地影响了建筑作品的外观和效果。

1. 结构材料

大空间公共建筑的结构材料应注重其力学特性,并适度开发其表面性状,使其浑然一体。不同材料的结构性能导致了建筑的整体形象性格的不同。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受性能缺陷困扰的传统材料纷纷获得了新生,摆脱了形态上、规模上的使用限制,从而为其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的推广应用铺平了道路。如集成材是利用自然木材进行加工形成的一种新型木质结构用材,日本大馆树海穹顶采用三维桁架并以集成材作为主要结构支撑体,集成材构件之间插入钢板进行连接,以保证节点的强度(图1)。该穹顶透过白色纤维膜柔和的光线与木材质相结合,有别于常见的钢结构体育馆,让人在巨型空间中也能领略到木材带来的宜人感受。

2.饰面围护材料

大空间公共建筑的饰面围护材料更讲究表面质感,基于天然材料的本来面目比较单一,不同加工工艺造就了耳目一新的表面质感,赋予传统材料新的功能性,拓展其应用领域,丰富了人们的全方位体验,同时也使社会心理意识潮流和审美情趣产生互动。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3]。”材料表现是以人为基点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的设计,现今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人们的需求也不仅仅停留在功能要求和审美的普遍性上。金属表面抛光、亚光的工艺处理的进步引导了社会心理从张扬浮躁到稳重含蓄的变迁,并成为雅俗共赏的现代品味的代名词。同样各种工艺玻璃的粗糙与细腻、光泽与平滑、反光与磨砂、有纹理与无纹理、透明与不透明等都一改传统玻璃单调简陋的形象,有助于丰富大空间公共建筑的表情、突出其个性。杜塞尔多夫LTU体育中心体态简洁大方,通过亚光铝板网外墙的应用更具动感和时代特征,在不同的光线下,呈现出异样的视觉形态,别有一番微妙细腻的味道(图2)。

此外,由于大空间公共建筑体量庞大,材料色彩一般以淡雅为主,质感以朴素为主,当然其整体形象还需根据其性格特征和环境意向统筹搭配材料,但材料性能表达必须真实合理。

三、结构调度和尺度整合

结构是大空间建筑的首要基础,其对于常规建筑而言只是合理与否的问题,但对大空间公共建筑来说则经常意味着能否成立的关键。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的结构形式和最佳技术形态是大空间公共建筑造型与空间构思的主要根据。材料、结构和造型的统一是大空间公共建筑的根本所在,脱离合理结构支撑的大空间建筑形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而没有优雅形式的结构充其量只是缺乏活力的材料堆砌。建筑师应在不断增强结构意识同时,不落窠臼地自主创造。

1. 宏观层面的结构选型表现

整体结构体系是大空间公共建筑的骨架,其合理与否对建筑实现至关重要。建筑创新往往与非常规结构的非线性设计相关,建筑师和工程师必须充分认识其非线性机理,才能防患于未然,否则将重蹈西柏林会议厅双曲抛物面悬挑屋盖被大风吹倒和巴黎戴高乐机场2E候机厅坍塌的覆辙。大跨结构体系历经20世纪的发展,已经产生了薄壳、悬索、网架、空间桁架、膜结构等空间结构体系,空间结构的构件大部分采用钢材。当然每一种结构体系都有不足之处,因此优势互补的杂交结构体系应运而生,如索与桁架结合的索桁架或张弦梁、索与膜结合的索膜结构等,都对材料结构的优化大有裨益。量体裁衣的结构选型、结构体系和构件的真实暴露让人们从建筑的外形看出结构作用的形式,从中读到一种力与平衡的美,更重要的是它赋予建筑可读性。结构形态有二重性,理性逻辑即有合理的受力特征,形式逻辑即具有明确的几何特征。建筑师应明晰并挖掘结构的受力特性、几何特征和建筑形象个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1)索膜结构体系

索膜结构体系通过由骨架与覆盖其上的膜体共同组成的预张力的空间整体结构,将结构与建筑围合部分结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膜材料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了结构力学效率,并且创造出一种既飘逸自然又刚劲有力的建筑形式,成为“形是力的图解”的最佳注脚。近年来索膜结构发展很快,涌现出张拉式、骨架式、充气式等多种类型,膜材料也从最初的PVC、丙烯酸玻璃发展到更高性能的PTFE、ETFE等,其中张拉式索膜结构因几近完美地发挥了膜材的结构与围护效能而备受建筑师的青睐。丹佛国际机场航站楼屋盖采用了17对张拉式帐篷膜单元,篷膜材为双层(图3)。由于所处环境气候恶劣又是地震区,多年的使用表明索膜结构良好的抵御灾害和生态适应能力,同时其富于张力的体型与远处连绵的落基山脉以及土著印第安人的传统帐篷之间形成了一幅技术与自然、人文和谐的美妙画卷。

(2)索穹顶结构体系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结构工程师D.盖格尔从B.富勒“压力的孤岛存在于拉力的海洋中”的张拉整体结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索穹顶结构,是由拉索和压杆及膜组成的自应力空间结构体系,结构效率极高,自重轻,跨度大,结构形式美观新颖。佐治亚穹顶(图4)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索穹顶结构体育馆,索网采用三角形网格,特氟隆膜采用菱形单元以便形成具有足够刚度的双曲抛物面全张力穹顶,用钢量仅34kg/m2。整体屋面呈钻石状,结构轻盈飘逸,别开生面。

(3)攀达穹顶结构体系

川口卫教授倡导的攀达穹顶体系并非只是一种施工方法,而是一种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法的结构体系,它从建筑方案阶段就要开始考虑其实现性,在结构力学上强调力的流动,以最短的路径形成最合理的结构;在经济造价方面考虑用最少的材料获得最大的空间,产生最大的效能;在使用功能方面考虑使用者消耗最少的能量而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

巴塞罗那圣乔地体育馆利用攀达穹顶结构法以简化施工作业,并从该结构的技术特点和要求考虑建筑布局与造型(图5)。按攀达穹顶原理沿水平向的铰线及纵向的临时分割线把网壳分为五个部分,中央为双曲扁壳,周圈为四片弯曲的筒壳,整体形成微微起伏的外轮廓,与所在山坡相呼应。建筑空间和形象处理都以表达屋盖所采用的攀达穹顶结构逻辑为出发点。拱起的屋盖在建筑立面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五块屋盖单元之间的连接部分处理成天窗,用于采光通风,形成的光影效果和质地变化清楚地表达了屋盖的结构逻辑和攀达穹顶顶升过程中的运动状态。

(4)轴力穹顶结构体系

松井源吾教授研究的轴力穹顶结构认为穹顶各个构件仅受均等的轴向压缩力,因此通过同一构件统一接缝进行单纯加工,可大大优化传统的网架结构形式。北九州梅迪亚穹顶采用了轴力穹顶结构,拱高与跨距之比分别为0.12和0.08,实现了超低拱高,同时达到与造型主题—自行车选手的头盔完美契合,外观采用流体力学的形式象征性地表示自行车比赛所具有的速度感和空气的流动感(图6)。与其他有代表性的穹顶相比,重量约减轻20%左右,并缩短了工期,可谓一举多得。

2. 中观层面的结构网格表现

对物质实践活动的关注和技术美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形式美与技术美直接相关。形式美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的形式感的形成,它是人类通过长期社会生产实践培育和产生的。对称、比例、节奏与韵律等作为一种结构秩序与人的审美心理之所以产生同构作用,唤起人的审美情感,是由于人的活动的组织化和轻松化—由动觉感受的轻松化转向对形式的静观,并成为技术美的抽象和概括化。建筑的形式美构成的基本要素取决于结构形式,而结构形式则是力学的“形”和“意”的体现。力学的“形”依附于结构的构架而表现出来,力学的“意”作为结构的机理而存在。网格单元的形态是其受力状态的直观参照[4]。单元网格有规律的重复或渐变是结构形式美的重要层面,同时它使庞大的体量更具尺度感。慕尼黑安联体育场借助菱形ETFE膜材气枕单元包裹形成了均质的表皮,并在气枕内置发光装置利用电子技术控制其发光颜色和状态而实现不同身份的转换,网格单元间形成的韵律也象征性地组成了整体曲面“轮胎”意向,网格的力感贯穿其间(图7)。华沙国家体育中心网格肌理则暗合了波兰的编织工艺传统(图8)。

3.微观层面的细部节点表现

建筑自治性的首要原理在于构造方向,构造学成为一种把材料、艺匠和环境要素联系起来并予以形态表现的手段,它所产生的部件事实上成为整个结构物的凝聚物,可称之为结构诗意的表现。K.弗兰姆普顿强调在用物质材料建造时节点就是最原始的建构要素,它本身构成了建造文化的独特性。建筑的全部构造潜能在于将它自身的本质转化为充满诗意而又具有认知功能的构造能力。建筑具有本质上的建构性,所以它的内在表现力与其结构形式是分不开的。S·卡拉塔瓦把细部构造潜能挖掘到极至,里斯本东方火车站的截面构件形态、节点构造独具个性,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也塑造了建筑形态特征(图9)。同样温布利体育场精致的格构拱是可开合屋盖的得体表露、建筑空间和建筑结构的中间环节,它艺术地表达了一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图10)。基于材料结构性能和视觉心理的细部设计理性地将结构的秩序传递至建筑空间,生成令观者视觉享受的主题效果,实现结构技术到艺术的升华。

四、构造组织和设备优化

作为特定气候的调节器,建筑调控手段可分为建筑气候控制和环境设计控制。其中充分利用建筑气候调节能力获得适用环境的被动式技术更加具有建筑创作上的可操作性,可称为建筑的设备化。应对气候的构造形式表现分为构造表现和建筑表现,构造表现指为了适应气候的特点,通过在一些建筑部件上复合处理以达到环境调节的目的,同时它自身也成为建筑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各种遮阳构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馆在比赛厅屋顶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同时,在东西向上利用曲面屋盖的自然落地创造了自遮阳的入口灰空间,而在南北向通过水平百叶遮阳板避免了休息厅入射过量阳光导致的温室效应,而且丰富了建筑尺度和表情层次(图11)。“遮阳设计不仅仅是对舒适度的控制—它已经成为而且能够成为一种美学设计载体。……为了获得建筑的整体感,这些因素必须与基本的建筑意义结合起来,并且成为建筑形式优美的一个传达者……遮阳设施可以成为创造建筑形体的调节者。遮阳设施是建筑形式的一种表达性媒介[5]。”建筑表现指通过各建筑部件(如窗、洞口等构件)在整个建筑中分布,分别负担起一定功能,从而视线整体上的调节。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体育馆在中央大厅顶部设计的抽拔空间是对烟囱效应的科学演绎(图12),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利用空间上、下部的开口引导,强化了热压通风,把建筑物视为一个巨大而精密的设备系统,同时与飞行器的造型主题契合。

环境设计控制是通过主动式技术进行气候调节。设备的“建筑化”是把设备与建筑整合设计,使设备不再是建筑艺术处理的负担,而成为有机的装饰。大阪机场航站楼流线形屋面是顶层大厅的空调气流轨迹的直观映像,如此形成特有的“开口风道”,而不必使用空调管道,实现了建筑设备与空间的有机一体化。汉诺威世博会26号馆为最大限度减小通风管道对空间采光的影响,将其设计成透明结构,精致的通风口也被整合为空间的装饰,颇具表现力(图13)。由此看来,精致高效的建筑设备构件是大空间公共建筑技术美学的积极表征。

五、结语

大空间公共建筑形态从最先简单规则而拘瑾古板的保守性格,到大开大阖而动势张扬的刻意渲染,再到内敛微妙而简约得体的自然流露,表情从最先木讷无趣到苍白夸张再到活泼传神的含蓄细腻,美学表达貌似回到了原点,其实是在当代技术体系支撑下螺旋上升到更高一级的美学层次,同时反映了技术表现从单纯表达的机械技术上升到依托数字、信息技术等隐性的智力技术和社会技术,表达出更丰富的意味,与社会心理变迁的相位同步。

面对大空间建筑的发展前景,对于建筑师而言,拘谨如实地表达技术元素只是其基本功而已,要达到诗意的表达技术着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参见:季镇淮.闻一多研究四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63

(2)参见:海德格尔著.建、居、思.陈伯冲译.建筑师,1995(47):84

(3)参见:万小寒.室内材质设计与社会心理.装饰,2005(02):123

(4)参见:史立刚.生态化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126~128

空间美学 篇10

项目地点:山西太原

面积:2780m2

Bingo KTV坐落于太原新兴商圈, 是融合购物、餐饮、娱乐一站式消费体验的高端品牌区域, 当都市新贵在追求奢侈品的同时, 深层追求的其实是高质量的生活方式, 因此设计起源旨在为他们的休闲娱乐生活定制专属且具时尚化商务感的空间感官体验。

以魔幻拆解主题进行前所未有的KTV独特诠释, 透过“拆解-重组”的手法打造出结构美学的形体与空间, 以量身定制的时尚为格调, 对空间进行创新, 完美演绎设计构思。将前厅、等候区、甜品区、超市等相交与迭加, 使各种功能区域最大化运用, 达到1+1+1+1>4的效果, 使之不再只是单一的功能体块, 让客人们既能围坐互动交流, 亦能分散自由交流, 令可视区域无限扩大延伸。

KTV内的酒吧包厢以火车卡座与吧台模式相结合, 把激情四射、动感十足的酒吧气氛带入包厢, 让人们“动”起来;VIP总统房则分为酒吧卡座、商务卡座及景观吧台三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区域, 以满足新贵人群不同的娱乐需求, 令其选择不同氛围的空间。

空间美学 篇11

【关键词】水的形式 水的美学 美学意义 空间包装

1 水对古典园林空间的包装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史,“苑、囿、台”是园林的三大起源,却没有看见水的身影。事实上水最早运用到园林中,要追溯到西周周文王所修砌的“灵沼”。从此水在园林景观中成为了不可获缺的一部分。许多园林再现诗意中的自然水景将园林空间包装的更有文化内涵。

秦朝的“兰池宫”引渭水而建;汉代则建造了 “世界园林史上第一个喷泉公园”;唐朝出现了公园园林,均配之水景,将园林用水包装在视觉上宛如天工。

2 水的形式

水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动势方面可分为静水、流水、跌水跟喷泉;从水的面积方面则可分为湖、池、沼、潭、港、湾、溪、河等;从构造分为泳池、喷泉、瀑布、跌水、池塘、溪流、湖泊以及混合式水体。在实际的造园过程中,往往都是多种水体形式的混合或组合,亦或是一种为主多种为辅的形式出现,从而达到水的形象丰富,生动。配合不同场景的氛围运用不会响度的水声往往能做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水体不仅可在视觉和听觉上包装园林的层次感,还可以改变环境,流水声如同园林的背景音乐。

2.1 无声静水

水的响度由弱到强,所以就响度为零的静水而言本不该讨论其效果,但是凡事总是从无到有,所以无声之景也可看作是水景声音效果的最开始。静水往往都是以平静的湖面,庭院的池塘等形式来包装整个环境。不论水下是否有暗涌鼓动,水面大都波澜不惊。尤其是在无风的日子里,这种水特有的平静就显的格外突出。广阔的水面是不需要被包装的,平湖远眺,总是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园林中有了一池清水的包装点缀,咫尺也是天涯。

水景的设置与处理也变换莫测,利用不同水景的特点包装出来的园林水景的美的技艺让人折服。倒影是因水而生,水如同白纸,各种景物充斥其中,例如天空、云霞、树木、建筑、花草、山石等。用借景的手法引入水中,呈现出一种可望不可即的美景,这便是水的映射美。“三潭映月”既是实景亦是虚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景致相互地交融,如梦如幻。

2.2 滴水

滴水的景观大都在日式的山水园林中有所发展,但是事实上早在汉代开始日本就派出使节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日本从各个方面即开始模仿唐朝,水景也在其中。到后来,日本所出现的枯山水除了是自身文化的一种融合,也受到中国造园艺术的熏陶,它就是用象征的手法来体现“残山剩水”的意境。因此,有人以白沙代替水或者用滴水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枯”的意境,这种滴水除了在空间上包装出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感受外还透露出了佛教的禅意。

至此,日式水景逐步与自身的茶道相结合,形成了枯山水与茶道相互渗透的水景模式,滴水的景致在空间视觉上是安静和沉稳的,使得水景禅宗意境更浓。

2.3 溪流,溪涧

曲折婉转不仅仅可以用来形容古人对于美的一种理解,同时也是水包装视觉空间的一种重要处理手法,而水景中的溪流大都因此而来。潺潺的流水声充满朝气,孜孜不倦的奔跑着。往往能做到使人心情愉悦,释放心中的负能量。由于水景旁总会设置山石、植物,在这种环境中,闭目养神聆听水声可以充分感受园林水景魅力。

“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欲肥腻,欲喷薄,欲激射,欲多泉,欲远。”这对水的可塑性有着最为经典的阐述,同时也说出了水深受环境的影响。水体形态丰富章法分明,水景模拟大自然的潺潺流水,幽深池潭等,水本无形态才可以包装出变化万千的视觉空间。

2.4 跌水,瀑布

跌水的变化及其丰富,落差,所接触的材质不同,角度等都影响着跌水的效果,声音的响度,频率。流水如同一名演奏家,跌水的景观更像是一场音乐盛会,容易使人驻足不前,享受眼前的视听盛宴。

瀑布给人的感觉相较于之前水的几种形式,会显得更加雄浑一些。瀑布是由于流动的水在运动的过程中突然遇到几乎垂直的地形时,就形成了瀑布。在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绘出的壮阔景象令人叹为观止。瀑布可分为有潭瀑布与无潭瀑布,这两种瀑布所表现出的听觉效果定不是全然相同,不过瀑布做为一处大型的水景景观,总让人感觉到水在空间中的狂野,雄浑有力以及水特别的冲击力与弹性。

结语

空间美学 篇12

1 美是理念

所谓理念就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而得出的普遍概念加以绝对化,并把它说成是事物的原型。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首先在设计阶段,需要设计师有很强的空间感,翻阅大量的研究资料,具备专业的实践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对博物馆空间的设计理念,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精神性概念,而理念是精神性的实体。设计师在头脑中根据对美的认识以及对特定空间的需求形成对设计的构想,再展现在图纸上,进而把平面的东西转化为立体化的空间实体。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美之为美,是因为在欣赏过程中对人的审美感受和心灵造成感性化的影响。其次,博物馆的主体是文物,配合文物传达文化的是文字和语言,观众根据文物自身的艺术魅力以及文字的阐述或解说员的讲解了解发生在文物身上的故事和价值,进而感受其传达出的美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审美体系,提升文化素质,将头脑中对文物的理念化认识转化为心灵上对美的理解与感悟。最后,通过空间的营造,运用声、光、电等手段的配合,与文物在脑中形成理念化的理解相互交融,使观众置身其中,吸收消化,形成个人对美的理念。黑格尔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1]”将理念、感官表现以及两者相统一是美的三个要点。所以说,博物馆空间设计也是将设计理念转化为感官实体再转化为观众审美理念的理念传递场所。在展示历史文物的同时,展示出空间陈列的感官艺术性和文化传递的美学内涵,将感官与理念融汇在一起,营造出美的博物馆空间设计。

2 美在比例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美是由一定数量关系造成的和谐”[1]。衡量各部分之间“数”的关系,将细节融入到整个空间中,达到和谐一致的空间表现。亚里士多德指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建筑物各部分间的度量关系就是比例。中世纪美学家奥古斯丁说:“数始于一,数以等同和类似而美,数与秩序不可分。”“在美里见出图形,在图形里见出尺度,在尺度里见出数”[1]。每个体现美的设计元素都是以“数”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无论是组合要素本身、各组合要素之间还是某一组合要素与整体之间,无不保持着某种确定的数的制约关系[2]。

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无论是在布局规划还是陈列展示上都体现着数的精准,用精确的比例构建舒适的观展空间,做到物、人、空间三者之间的和谐比例秩序。空间的布局上,将展厅、休息区、服务区、工作区之间做到合理的划分,分清主次,布局严整。根据不同功能的展厅调整大小,如画展需要的空间相对较大,需预留出观众引发联想的空间;影音厅则需要较小且隐蔽的密闭空间进行小范围的展示。不同展品要考虑到光照角度,温度湿度的控制,观赏角度等由数值建立起来的展示效果;根据形式美法则,不同的陈列方式会有不同的观展和心理效果,维特鲁威认为美在于对称,对称的基础是比例,只有凭借比例才能获得对称,许多著名博物馆的入口处和大厅设计中都采用对称的柱式布局,给人感受庄重、整齐之美。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少就是多”的原则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应用广泛,琳琅满目的展品让观众的眼球和大脑应接不暇,在空间的设计上要减少过分的装饰,创造简洁的空间感,突出重点,缓解视觉上的疲劳感,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多体现在走廊和休息厅,让观众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中获得眼球的修整。

3 美在模仿

美既是依照科学规则对自然所做的模仿,也是一种对超自然的完美所做的静观[2]。古希腊艺术被称为模仿性艺术,注重模仿现实事物,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应该模仿和展现事物的普遍性和理想性,而非简单地模仿事物的形象。达芬奇说之甚明,模仿是一种忠于自然的研究与发明,因为它重新创造各个单一物象与自然的统一,另一方面,模仿又是一种需要技术创新的活动[2]。艺术是在不断的模仿与改革中形成时代特点,继承与发扬在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能够充分彰显出时空感。

3.1 自然的模仿

自然的模仿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但艺术的模仿不是徘徊于自然的外表,而是深入真实的必然性。鲍姆加藤认为所谓模仿自然就是要表现出呈现于感性认识的完善[1]。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借鉴自然元素,如植物动物的图腾使得空间灵活且具有动感,石材木材的铺装配合色调主题和展品相呼应,融入设计与装饰,增添设计的原始性和亲和力。中国文字博物馆设计中的饕餮纹、蟠螭纹的动物图案,象征着28星宿的28片青铜甲骨片组成的碑林都是对自然元素的模仿,是博物馆设计中来自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人们对自然的不断探索与认知,合理地运用自然,把自然带到生活中,也是博物馆设计中需要珍藏的一部分。

3.2 人文的模仿

借鉴传统元素,融合新思想再创造,设计出适合博物馆主题的现代设计元素,是对传统的尊重与发扬。如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设计中,入口大厅的棚顶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藻井”的形式,但采用了铝合金材料,并在每个“藻井”方格内采用了浅金字塔式向上升起处理,使得形式更丰富又在功能上使大厅的建筑声学方面更优化;博物馆幕墙的图案化处理,对斗拱抽象化运用的檐口、室内楼梯与平台的护栏所采用的图案装饰都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苏州博物馆的设计配色上则采用苏州江南水乡特有的黑白灰粉墙黛瓦,多处使用六边形的取景窗,营造了园林中特有的空间层次[3]。传统构建的抽象延续融入环境氛围设计出符合苏州地理人文的主题性博物馆。

3.3 科技的模仿

多媒体技术是时下普遍运用的场景再现展示手法,4D模拟场景、电子翻书台、沙盘等是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博物馆空间表现的一种革新,也是未来的观赏趋势。

4 真善美的统一

真、善、美是古今中外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集大成。法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布瓦洛认为“只有真才美”,只有凭借真理,艺术才能获得价值。意大利人辟兰乃西认为建筑物必须真实,真实的美存在于简单、合乎功能的结构,认为美必须以真为前提和条件,美来自于真。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美善一致说,认为“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在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事物的适用性正是事物合目的性的充分表现[4]。真善美体现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即为:真实地再现过去,营造和谐统一的主题,运用文化和感官元素创造美的空间环境。博物馆的使命是珍藏历史展现给现代人,人们要看到真实的过去,并不是过分地修饰。善是指营造一种和谐的空间环境,在观展过程中合理的分配空间,使得人、物、空间比例和谐统一,创造舒适的观展环境,同时也要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在材料的运用上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展示过程达到教育目的的同时也要保护资源。美是一种高度统一的境界,只有在真实的表现以及和谐的空间达到统一的时候美才得以体现并具备意义,不仅是传递文物真实的美和展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美的氛围,更重要的是也传达给观众心理的审美理念,达到博物馆空间统一的美学效果,同时潜移默化的维系着人与社会之间的真善美。

博物馆理论家唐纳德普莱茨奥斯宣称:博物馆是我们的文化景观中一个主导型特征,形成了我们对历史与自身的最为基本的设想。美学的融入让博物馆的内涵更丰富,体现出博物馆作为专业领域的典范性和价值性。在设计中把理念化的东西具象化,合理地运用比例秩序创造舒适的环境,结合人文与自然的精华,融入与创新,构建博物馆空间的真善美统一,创造和谐的观展空间,更好地体现当代博物馆作为文化中心和民众休闲享受的特殊角色。

参考文献

[1]李醒尘.西方美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翁贝托.艾柯.美的历史[M].彭淮栋,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张琪,钟晖.“新”和“旧”的诠释——解读苏州博物馆的美学内涵[J].建筑文化,2011(3):30-33.

上一篇:Ti合金下一篇:岩溶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