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美学

2024-06-30

人生美学(精选7篇)

人生美学 篇1

近几年人生美学作为现阶段美学研究史中的热点话题, 在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讲, 人生美学是我国近代以来一直比较受关注的一大课题。几百年来, 王国维以及朱光潜还有蒋孔阳等老一派的美学家以及思想家通过结合自身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同时融合现代西方一些较为先进的、较为科学的美学思想提出一些具有合理性、哲学型的美学观点以及美学思想, 并用于当时的救亡图存以及新民强国目的当中。同时也在人生境界以及一些人生品格和人生理想等诸多方面留下来一些具有建设的研究, 本文主要通过结合当前人生美学以及自然之思, 从自然的角度的出发, 度人生美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人生美学的自然思考

人生美学从某个方面来说, 其实就是美学这一个学科自身所要表达的意思。当年, 鲍姆嘉通在创立“美学”这一重要学科时, 就已经基本上为“人生美学”这一主要内容奠定了所需的某些学科基础。而且在完善过程中, 他还认为, 人类通过对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对自身的感性认识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丰富, 同时在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等活动中, 给予他们在诸多个体相同的情况之下, 足以超越或者不同于他人的一种独特的优势。从其实质上讲, 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怎样去教导人去脱离一种世俗的生活, 从而从某些方面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就同舒斯特曼所说的那样, 鲍姆嘉通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思想从一些特定的角度来看, 还潜留着一些神学的味道, 可尽管如此, 他却在自己的观点当中, 将美学对人生的影响以及关切充分的表达出来。

此外, 从另一方面来讲, 康德所提出的一些美学思想也存留着一些较为浓厚的人生美学色彩。他的学生赫尔德也曾说过, 他的老师, 也就是康德在人的道德感以及美感等两方面是一个调和高手, 因此赫尔德有时也将他所提出的一些哲学思想以及哲学观点称作“人性哲学”。应该说, 赫尔德在后来所提出的这种说话, 能够将这位身处西方启蒙主义时代的哲学大家所要表达出来的哲学思想以及哲学观点, 较为完整的概括总结出来。康德在其哲学世界当中, 将人性之美及其相应的尊严感看成是“道德感”的唯一目标对象, 与此同时, 与其相关的道德行为则被看作普遍原理, 这也就是在现实世界当中, 通过人性之美去爱“人”的根本理由。在某段时期, 康德认为, 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去构建一个“人”性的真正美感以及相应的尊严感, 才能在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过程中, 赢得人们的尊敬。因此人们所表达的情感当中, 同情以及友善都是现阶段比较特殊复杂的情感, 因此看上去更加真心以及美丽动人,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 它还算不上特有德行的意念, 但它却能够将这些思想以及观点同德行取得一定的和谐联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将, 可以将这些看作高贵的情感。应该说, 现阶段康德所提出的这些观点从某些方面, 它所要面临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人究竟是为了什么才活着;人在生存以及生活过程中怎样才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那种崇高;怎样才能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惬意。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和完善, 但这些问题, 仍然没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另外克罗齐所提出的一些美学思想以及观点也蕴涵着较为科学、较为丰富的美学观点。我国著名学者薛雯曾在探讨朱光潜同克罗齐两人之间的美学思想关系时, 明确指出:克罗齐主要将其自身的美学思想赋予在人的整个精神层面, 而相比之下, 朱光潜则则再继承其基本思想的基础之上, 将美学思想赋予在人类的全部生活层面上, 这就包括人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等两个面。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朱光潜先生所提出的美学思想以及观点是将艺术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基础之上所提出来的一种美学。从其自身的发展趋势来看, “美学”作为单独的一门的学科在其创立之后, 许多包含于其中的一些美学思想以及美学理论, 还有美学观点, 再经过当代一些美学大家, 比如说尼采、王国维以及克罗齐还有朱光潜等传入中国, 然后再经宗白华以及蒋孔阳等一些美学大家的自我创造性的转化, 逐渐开启了当前中国近现代的人生美学研究史。

二、我国人生美学历史的三个发展阶段

研究发现, 我国在人生美学这个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大体划分成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从19世纪末期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 应该说, 在这段时间内, 其主体主要围绕当前的审美启蒙以及现代启蒙, 尤其是受到了叔本华以及尼采等美学思想的影响, 逐渐出现了一些专门去研究人生与美学的著作。尼采所提倡的哲学思想从其本质上来说, 其实是一种人生哲学, 在他们的这些世界当中, 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主要就是对人类整个人生的思考, 而美学其实就是他们进行思考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基于叔本华所提出的美学思想, 王国维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学, 提出了境界说以及他对当前“优美”以及“宏观”还有“古雅”等一些专业美学范畴的明确定义。此外, 蔡元培所提倡的美育思想以及吕徵所提出的一些美学思想都包含了“人生的性质”这以重要内容, 而且他们所提出的观点以及思想也涵盖了人生与美以及人生与艺术等诸多专业性问题。

第二个阶段, 是从改革开放以后直至上世纪末, 在这段时间, 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以及美学热的逐渐兴起, 积极大的刺激了美学发展, 并就某些美学问题和思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就同周扬在这段时间内所发表的讲话的一样:“整个世界上有么有哪个人在同世界存在某种关系是, 能够全然不带审美的情分去观察这个世界, 又有哪个人可以在生活中实现与艺术的完全隔离?没有, 一个都没有”。由此可以看出在这段时间的美学研究工作当中, 其重点主要放在美学与生活的关系之上。

而其第三个时期就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美学研究工作。这段时期内研究与探讨的最大特点就是, 如何在借鉴和融合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基础之上, 去探索和寻求人生美学原理。

三、结语

我国在人生美学等方面的某些研究已经从一种基本理论以及简单的审美形态逐渐开始向学科层面之上不断发展。但尽管如此, 在现有的一些研究当中, 我们不难发现在自然与人生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 缺乏相应的研究与思考。本文主要通过结合当前人生美学以及自然之思, 从自然的角度的出发, 度人生美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摘要:应该说, 近几年人生美学作为现阶段美学研究史中的热点话题, 在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在这段时间, 我国在人生美学等方面的某些研究已经从一种基本理论以及简单的审美形态逐渐开始向学科层面之上不断发展。但尽管如此, 在现有的一些研究当中, 我们不难发现在自然与人生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 缺乏相应的研究与思考。本文主要通过结合当前人生美学以及自然之思, 从自然的角度的出发, 度人生美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人生,自然,思考,美学,探究与讨论,学科层面

参考文献

[1]彭锋.美学研究综述[Z].北京社会科学年鉴, 2000.

[2]周波.禅宗美学对中国园林建筑的影响[J].价值工程, 2011.

人生美学 篇2

朱光潜前期的人生美学

分析朱光潜先生前期的人生美学,主要是分析他出世--入世的二极性人生态度和渗透着这种人生态度的美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他早期美学体系对21世纪美学研究方向的.重大启示和意义.

作 者:李杰 Li Jie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1刊 名: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年,卷(期):2(2)分类号:B834关键词:朱光潜 人生美学 美感经验

美学作为人生哲学教学体会 篇3

摘 要:美学是大学中文本科专业的一门理论性课程。美学教学应致力于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人文精神的传释、人文意蕴的开掘等方面的转化。体认美学学科的人文品格,转换美学的提问方式,将美学与人生问题贯通起来等,是美学作为人生哲学教学有待开拓的三个维度。

关键词:美学;人文品格;境界

美学,是大学中文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相比于中文专业文学史之类的课程,美学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教师讲好美学不容易,需要调动起包括知识积累和人生经验在内的多种储备。关键是要实现美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人文精神的传释、人文意蕴的开掘等方面的转化。为此,在长期的美学教学中,我们主要作了以下探索。

一、体认美学学科的人文品格

对于美学学科本性的认识,是进入美学世界的一个理论性前提。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她的人文品格。所谓人文品格,强调的是美学与人的存在的关系。美学不是自然科学,因此不能用自然科学的一般逻辑演绎美学的学科知识。美学也不是一般的社会科学,一般社会科学无力回答人的自由、幸福以及人的生存性价值的问题。美学是从人的立场出发而对于世界的发现与理解,美学因此被划入人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美学表现为三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人的在场。无论是研究社会现象还是研究自然现象,人始终是美学须臾不可分离的在场。美学学科的旨趣,是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种人文学的关照。因此,美学不能离开人而侈谈美的本质、美感以及艺术中的审美问题。古人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也如是”(辛弃疾),“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等,都是具有鲜明的人文美学内涵的命题。第二,评价性。作为人文学科,美学表达的是对于自然事实、社会事实以及人文事实的一种评价性立场,事实陈述虽然也是美学话语的一部分,但构不成美学的核心关切,评价性才是美学应有的精神与气质。“这朵花是红的”与“这朵花是美的”在陈述上有着深刻的分别。前者是表达认知的知识学命题,后者则是表达理解的人文学命题。第三,体验性。同所有的人文学科一样,美学学科的学习和接受不能还原为一般知识的问题,知识的接受只能解决接受者的实在层面上的理性建构,却不能深入内心,转化为生命的养分。体验性,意味着接受者对于对象的知、意、情全身心的投入,是“同情的了解”与“心”的觉解。美学学科学习的成效,以学习者人生经验的丰富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为检测标尺。因此,美学特别需要看待世界的“别一般智慧”,“另一双慧眼”。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在美学教学中特别注重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意蕴传释,注重以美学的方式讲授美学的学科“知识”,由此带动了美学学科知识的更新和解释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第一,以人的存在为逻辑起点构建美学的学科内容。美学作为学科,其赖以存在的根据是人的存在,美学领域的一切现象都应该从人的存在出发给予合理的说明。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美学不是说明世界存在的自然科学,而是关涉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人生哲学。第二,对于美学独有方法的强调。既然美学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科学,而是一门充满人文气息、富有人文精神的人文学科,那么,美学学科的知识传递就必然要采取一种有别于自然科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的,属于美学自身独有的方法。美学固然可以采用人类研究问题共有的方法,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思辩与实证、形而上的与形而下的方法等等,但这些方法不是美学学科独有的。我们标举美学学科的体验——解释学的方法。美学强调体验的先在性,体验是生命在场的方式,也是独有的属于美学的特殊的认知方式,在体验的世界里,生活的底蕴澄清起来。但美学又不能止于体验,还应该诗性地言说这体验。解释学作为理解的艺术,强调的正是体验之于理解的先在性,正可以经过批判改造而成为美学独特的方法。体验——解释学的方法,包含着对美学对象特殊性的尊重,也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尊严。它并不追求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明晰性和精确性,而只是在主体间性的交流中,推动人类自我生成的能力,创造人文的意义空间。第三,美学对人文精神的张扬。美学的讲堂里,应该飘扬起人文精神的旗帜,弥漫着人文的气息。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怀,对于人的尊严的捍卫,对于人类命运的忧患,是对人的异化的抗拒,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当下中国正发生着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商业社会的深刻转型,相应地,人们的生活世界也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一种平面化、官能化和快餐化的文化消费行为盛行起来,作为对人类精神世界最丰富、最深刻展示的文学艺术,也涌动着理想式微、崇高消隐、诗意淡化的暗潮,而欲望写作,“零度”叙事、“游戏”人生盛行起来。在这种情形下,美学对人文精神的张扬,正显示了积极回应社会文化挑战的昂扬姿态,是值得珍惜和尊重的。

显然,定位于人文学科的美学学科,具有与以往美学完全不同的气质禀赋。以往美学所以不能打动人,正是因为对于美学学科人文内容的不认识。美学疏离人,人也就疏离了美学。

二、转换美学的提问方式

传统美学经常问,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在我们看来,这样的提问是没有意义的。主观、客观,主体、客体都是同一的物质世界分化的结果,并且只有在本体论层面才具有分别的意义。对美的恰当提问不应该是追问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而应该问美是怎样的一种社会性质,美是什么。如果我们在主观、客观的框架里发问,你是用自然科学的、认识论的思维模式讨论美学问题。认识论框架里的美学提问,是传统美学或古典美学的特点,现代美学已经超越了主、客观的对立,而着力从本体论层面思索美学问题。

现代美学认为,美作为人的审美对象,不属于“知识”的范畴,不能像求“知识”那样去求美。自然科学家问水是什么,答曰水就是H2O。把H2O说清楚,水是什么的问题就解决了。如果问美是什么,依照上述路径以为提炼出了美的色素,就找到了美,那就很荒唐。因为,所谓美的色素绝不是说明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据,不过是借以表现美的材料。材料是僵死的,而美则是灵动的。美不是物理的事实,以知识论的方式求解美学问题,获得的只是承载美的意蕴的物质载体而不是美。认识论,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一个阶段,至今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但认识论在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同时,也遮蔽了存在。哲学家海德格尔问,一个外在于事物的主体,怎么能够走进事物里去认识事物的性质?中国的佛学也讲,一旦你与世界建立起“分别心”,你看到的世界就改变了颜色。因为你是从一个外在于世界的角度看世界,你对世界喋喋不休,世界本身却缄默不语。海德格尔强调,人在认识世界之前,早就和世界融为一体了。所以,人和世界不分离。人所能认识的,只能是与人打交道的世界。现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但是科学技术把很多东西抑制掉了,许多属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因素因为科技的进步而退化了。例如,钟表发明之前,人们通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方式来劳动、生活,人们和大自然之间关系极其密切,所谓“时辰”是根本不需要讨论的。空调发明之后人们淡化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也对冷暖失去了知觉。有了汽车、火车和飞机等,距离就不是一个问题,见面就不再是困难的事,就很难再体会到孔子当年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道理。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直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感知力越来越弱,情感越来越冷漠。过去生活中有马拉松跑,现在只能在竞技场上才能见到。人没有能力回复到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原初的世界了。现代人的这种生存状态,正是美学家、哲学界痛心疾首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学的功能就显现出来了,它试图通过特殊的言说方式,把人引向一个未经分化的“原初世界”。

《庄子·天地》里有段话: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

意思是说,黄帝到赤水的北岸游玩,回来时把玄珠(道)遗失了。于是派“知(理智)”、“离朱(感官)”和“喫诟(言辩)”去寻找,都没有找到,最后派“象罔”去找,却找到了。“象罔”中“象”是看得见的存在,“罔”是看不见的存在。“象罔”实际喻“有”与“无”的辩证关系,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道。说明道是完整的全息性的存在,不是概念、言辨、感觉经验所能把握的。把握道,需要一种特殊的智慧。老子告诉我们,不要过于推崇人类所掌握的知识,知识对人的解放是有限的,科学技术帮助人类摆脱了蒙昧,却无力回答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美的可爱的幼芽是在知识、技术、工具、逻辑无力的地方生长出来的。这是因为美不是事物本然的属性,美是人对对象深情眷顾的意蕴生成,是神与物游,身与物化,是意象。宋代画家郭熙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林泉高致·山水训》)四季山水经由人的关照而生动起来。大山不再是一座孤立的大山,而是经过艺术家审美观照的大山,是意象。所以,我们说,美在意象。意象不属于孤立的物,也不属于孤立的情,而是人与对象相互发现、相互照亮的一种新质。

我们再看梵高的《农鞋》。《农鞋》以意象的方式存储了梵高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这双鞋不是一个认知的、“有用的”对象,而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召唤的结构,是意象。海德格尔这样评价《农鞋》:

从农鞋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劳动者艰辛的步履显现出来。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的农鞋里,聚集着她在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夜幕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农鞋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成熟谷物宁静馈赠及其在冬野的休闲荒漠中的无法阐释的冬冥,这器具聚焦着对面包稳固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再次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时阵痛的哆嗦和死亡逼近的战栗。这器具归属大地,并在农妇的世界得到保存。[1]

经由海德格尔的解读,《农鞋》的意蕴复活起来。它超越了概念的抽象,克服了知识的僵硬,而向我们展开了一个世界。我们走进这个世界,意象就向我们生成了,这就是美。美在哪里?美就在活生生的意象里。

提问方式的转变,使我们获得了对于美学学科极大的解释空间。

三、将美学与人生问题贯通起来

美学应该有能力回答现实人生问题。因为美学本来就是一种人生哲学。为人生问题肩负起责任,不是外在于美学的要求。但是美学解释人生问题有自己的方式,她不是从实际功用角度解释人生的。从实际功用角度解释人生,人生就成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的利益计较的过程。美学从理想性的高度审视人生,以“应然”的视角“挑剔”人生,以“可能世界”的塑造引领人生,以超越性的追求点亮人生。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的生活世界的根本特性就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而不像动物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直接给予的‘事实,从而永远不能超越‘现实性的规定。”[2]他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即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人却能把这些“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人与动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中,但人的生活世界完全不同于动物的自然世界。他引用康德的话说,生活在理想的世界,也就是把不可能的东西当作仿佛是可能的东西那样来处理。这些都是讲人的存在的理想性特点的。

当下人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想性维度的缺失。人们似乎越来越不屑于讨论理想问题,物质主义和现世情怀作为一种弥散性的力量渗透在人们的观念里,而精神追求和精神生活则被冷落乃至被嘲笑。早在1816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就任海德堡大学校长发表的演讲时就曾指出:“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精神世界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3]不幸的是,黑格尔200年前的感慨,在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社会里部分被应验了。基于此,张扬人的存在的理想性维度,就是美学面对现实而提出来的一个有针对性的命题。

与人的存在的理想性要求相呼应,美天然具有理想性的品质。美的存在为我们呈现一种完美之境,引导人不断为之趋赴。审美既是审对象,更是审自己。审美判断包含应当如此的价值期盼。在对美的祈望中,我们超越了自我存在的有限性,领悟到那本真的诗性存在。

美学视野里的人生,具有丰富的况味。过一种有滋有味的生活,是美学对于人生特别强调的。囿于单纯的功利目标,人生的方方面面就显得粗糙、呆滞和有限。审美的人生旨在强调人在实现自己目标过程中的对于过程的欣赏,注重的是过程中的发现和发现的愉悦。例如,作为大教育家的孔子,许多人只是知道他的博大的教育思想,却很少注意他的独特的生命意识和审美情调。正是属于孔子的生命意识和审美情调,丰富、提升了孔子的精神境界和生命情怀。孔子虽然毕生守望他的政治理想,困顿之极仍然不改其志。但是孔子并没有因理想的难以实现而失去审美人生的维度 。他高度赞同曾点“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风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正说明孔子的世界是异常丰富的,他在“修、齐、治、平”的功利世界里,保持着超越的审美精神。所以,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审美家,正是因为有“吾与点也”的人生智慧,使得孔子思想成为我们可以欣赏并且进入到我们世界里的一种智慧。

再比如,美学对于爱情的解释。爱情是中外古今文学艺术描绘的对象,美学在阐释文学艺术中爱情现象时,就不能停留在对于文本的叙述与还原层面,还应该进一步提出爱情的纯粹性也就是爱情的理想性问题。这看似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实际却是通向人之成人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精神维度。众所周知,现代文学史上金岳霖和林徽音,虽然没有走向“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归宿,多少年来却在丰富着、提升着我们对于爱情的理解。若以世俗的观点来看,金岳霖的爱情无果,不值得效仿,但是恰恰相反,金岳霖的爱情故事提供了一个我们审视爱情的新标准,那就是“爱就是爱”,爱不应有任何功利的计算,能在千万的人海中遇见自己所爱的人,就已经足够。美学的方式看爱情,爱情就不再是交换,不再是索取,而是主动的给予和奉献。这对于现世主义观念甚嚣尘上,“宁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骑着自行车笑”的沾满铜臭气的爱情观,是有着强烈的批判意义的。美学一旦介入现实人生,其意义就超出美学课程本身,而对于学生未来有长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而言美学不再是与己无关的枯燥的概念、定义,而是可以落实于生命中的一种态度。当他们遇到包括爱情在内的各种人生问题时,有了眺望未来的方向。

清人王夫之有云:

能兴即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拖沓委顺,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

这是讲审美对于人生的意义的。在王夫之看来,没有审美介入的人生,简直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审美使我们摆脱了眼睛只盯着“在场”的局限性,获得了超越患得患失和狭隘功利计较的人生眼光,成为一个有境界、有胸次、有气象的人,世界因此而变得生动起来。显然,将美学与人生问题贯通起来,正可以使美学学科获得崭新的视野与瞩望未来的方向,从而产生“无用之大用”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德]海德格尔. 诗·语言·思[M]. 彭富春译.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35.

[2] [德]卡西尔著. 人论中译本序[M]. 甘阳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4.

[3] [德] 黑格尔著. 哲学史讲演录[M]. 贺麟,王太庆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

[4] [清]王夫之. 俟解.

[本文为河北师范大学第十二批教改项目“范本教育理念下的美学教学改革”成果]

王国维生命美学对人生痛苦的解读 篇4

一、人生痛苦之根源所在:人之大患, 在我有身

传统文化的生命观里, 无论是儒家的“立功取义”道家的“了生脱死”, 还是佛教的“众生平等”都未传达一种普遍适用的济世准则, 即除却宗教归宿, 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时代, 一个知识分子该如何安抚内心患得患失的痛苦, 达成精神上的自我救赎。面对这个“人生之问题”, 王国维试图从中西结合的学术之路寻找答案。他并未回避人性的消极部分, 而是直视欲望与贪婪带来的痛苦, 《红楼梦》中人物的多元化命运为他研究“人生之问题”提供了条件。

“人之大患, 在我有身。”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的开篇即以老庄的厌世哲学开头, 指出人之生与人之苦的对等关系。人从出生起, 便拥有“奉其生”的本能, 这是“立”欲的开端。人生之所以有“患”有“劳”, 是因为有“身”有“形”。“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 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 苦痛是也。”由此话可以看出, 王国维十分认同叔本华关于欲、生活和痛苦三位一体的思维逻辑。于是王国维将道家与叔本华融汇贯通, 形成其生命美学起步的基点——生命不仅有形体的劳累, 更有精神上的压抑和痛苦, 人生就是人作为生命主体与自我灵魂无止尽的斗争。

《红楼梦评论》中, 在王国维看来, 宝玉的遭遇十分形象地印证了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王国维认为“玉”即“生活之欲之代表”, 身为宝玉的前世, 青埂峰下的顽石作为先验的欲望而存在, 宝玉在人世的经历是顽石受欲望驱使的形象化生命体现。欲望化身为“玉”, 伴随宝玉遍享人间富贵荣华与生离死别。倘若宝玉无玉, 规规矩矩地做个“甄宝玉”, 习八股中科举, 估计一生衣食无忧, 且能荫蔽门庭, 偏偏宝玉生而含“玉”, 自怀一颗七窍玲珑心, 看不得繁文缛节与虚情假意, 就自然要承受更大的精神痛苦, 反复经历“失玉”、“得玉”的灵魂挣扎。从宝玉身上, 我们清晰地看到入世与出世的迷茫, 执迷与顿悟的曲折, 这一切, 在王国维看来是“自造”的结果。所谓“自造”, 实际上便是生命主体自身的欲望导致的因果关系, 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人生痛苦之解脱途径:宗教与文艺, 优美与壮美

《红楼梦》里的人物各自拥有不同的内心冲突, 也有不同的结局。如果说人生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捞月, 谁才是那个看破迷障, 得以解脱的人呢?又如何解脱?“《红楼梦》一书, 实示此生活、此苦痛之由于自造, 又示其解脱之道不可不由自己求之者出。”王国维明白地指出, 解铃还须系铃人, 既然痛苦来源于本身, 只能反求诸己, 从看破欲望的面具开始寻求超脱。

同叔本华一样, 王国维是不赞成用自杀来实现这一目的的。王国维认为金钏儿的堕井, 司棋的触墙, 尤三姐、潘又安的自刎都不能在本质上实现对痛苦的超越, 只是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不满, “求偿其欲而不得者也”。《红楼梦》里的解脱者在王国维看来只有惜春、紫鹃、宝玉三人。这三人的解脱又分为两类, 一者以惜春、紫鹃为代表, 由“观他人之苦痛”得来。此等解脱并非来源于自身的生活阅历, 而是从他人的生活中撷取关于痛苦的知识, 从认识论出发意识到生活的痛苦本质, 继而实现欲望的幻灭和精神的解脱。二者以宝玉为代表, 由“觉自己之苦痛”得来。此等解脱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自觉过程, 自身的生活经验是必要且必需的条件一个是“观”, 一个是“悟”, 前者的超脱是一种经验的抽离, 带有宗教意味的神秘感, 因此是宗教的、超自然的, 后者的超脱则反映了普通人的心路历程, 最具戏剧冲突性和悲剧色彩, 因此是文艺的、自然的。

王国维融合康德学说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物我关系, 在《红楼梦评论》的第一章中提出了“优美”与“壮美”两个美学范畴。“苟一物焉, 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 而吾人之观之也, 不观其关系, 而但观其物;或吾人之心中无丝毫生活之欲存, 而其观物也, 不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 而视为外物, 则今之所观者, 非昔之所观者也。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 名之曰优美之情, 而谓此物曰优美。若此物大不利于吾人, 而吾人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 因之意志遁去, 而知力得为独立之作用, 以深观其物, 吾人谓此物曰壮美, 而谓其感情曰壮美之情。”简言之, “优美”与“壮美”的区别在于“物”与“我”的关系。前者物我无利害关系, 观物者不受“物”的影响, 欣赏时的心态是平和的故而是优美的;后者物我存在利害关系, 观物者较易受“物”的干扰, 若能忘物我之关系便能收获无异于前者的愉悦, 这一过程更具挑战故而观物者易有波澜壮阔之美感。实际上, 从“优美”与“壮美”这对概念里,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王国维从康德处继承了“审美无利害性”之说。他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本土化演绎, 并在以后的学说中把“无利害性”作为美的本质规定。惜春、紫鹃舍弃红尘出家之结局在王国维看来是超然物外的选择, 是优美的, 而宝玉的“看破”则经历了一番从混沌、懵懂、点化、痴迷、挫折、心灰到顿悟的复杂情节, 跌宕起伏, 彰显欲望与解脱之间的碰撞, 深具文学性的壮阔之美, 因此是王国维更为欣赏的解脱之法。

三、人生痛苦之美学与伦理困境:解脱之事, 终无可能

在尚不知美学为何的年代, 王国维从哲学高度对《红楼梦》进行的人本主义美学批评无疑是中国美学史上令人欣喜的进步。如何从人生痛苦中解脱, 王国维接受了叔本华的理论, 主张从生命主体内部否定欲望, 即“破欲”, 以达到解脱的目的。然而叔本华的哲学逻辑仅仅是学术的, 其理论与个体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 于是也给追随他的王国维造成了不小的困惑。

其一, 既然视解脱为消除人生痛苦的唯一办法, 那么解脱是否就是伦理学上的最高理想?宝玉出家自是解脱了自己的桎梏, 但从世俗的道德标准来说, 他绝父子、弃人伦, 是“不忠不孝之罪人也”。而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 这些普世道德早已演化成为一种社会秩序、约束社会行为的标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道德是绝对的, “顺之者存, 逆之者亡”。因此宝玉之解脱, “一子出家, 七祖升天”在王国维看来不过是一种无力的辩护。然而认真分析, 人之诞生是祖先一时欲念冲动的结果, 子孙可视为祖先人生之欲的延续, 倘若子孙不得解脱, 祖先也难辞其咎。在普世的道德面前, 宝玉是不孝的, 但“知祖父之误谬, 而不忍反覆之以重其罪, 固得谓之不孝哉?如此以来, 宝玉之解脱却又符合人类的最高理想。东方文化的传统向来强调生生不已, 固守人伦, 泯灭个性, 作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王国维, 自小为“达则兼济天下”的士大夫文化所激励, 在忧国忧民的社会理想和个体的精神解脱之间, 宝玉之解脱的伦理困境其实也是王国维等近代知识分子的真实精神写照。

其二, 解脱意味着人生体验的剥离, 如此以来, 倘若世人都得解脱, 那么就无人生, 文艺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对王国维来说, 解脱是文艺 (或称美术) 的最终目的。“美术之价值, 存于使人离生活之欲, 而入于纯粹之知识。”无人生, 就是没有人生之欲。一个人没有了欲望, 再来欣赏文艺, 犹如壮夫饮药, 不可能再获得什么情志上的补益。文艺的解脱理想是针对“今日之世界人生”而言的, 超出了这个范围, 也就没有再讨论的必要。叔本华曾将文艺看作转移人生痛苦的方式之一, 但并不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 最终选择了“寂灭论”的宗教式怀抱。

其三, 倘若解脱之事终无可能, 那么伦理学上的理想就能够实现吗?叔本华也曾承认, 生命意志不仅存在“我”这一个个体, 而是整个种属乃至万物的属性。“种属就是自在之物——亦即生存意欲——最直接的客体化。因此, 每一动物和人的最内在的本质就存在于种属之中, 那强有力活动的生存意欲因而就扎根于种属, 而不是个体之中。”因此, 王国维认为, 试图通过个体拒绝生命意志而实现解脱, 其实是忽视了整个种属乃至宇宙与个体之间的物我关系, 整个族群或宇宙不因个体的解脱而解脱, 于是个体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解脱。在王国维的生命美学中, 他比较了无生主义与生生主义达成的可能性。前者即无生活之欲, 无生存繁衍之欲, 主张欲望的寂灭和个体利益的最小化;后者即希望满足所有的生活欲求, 实现族群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叔本华的理论, 王国维认定无生主义已无实现的可能, 那么作为伦理学上最高理想的生生主义就能够实现吗?答案非也。“然世人日言生生主义, 而此理想之达于何时, 则尚在不可知之数。要之, 理想者可近而不可即, 亦终古不过一理想而已矣。”所谓的理想, 在王国维看来根本就是不可实现的东西, 无论生生主义还是无生主义, 终究都是千古一梦而已。

《红楼梦》以解脱为理想, 将个体实践与文艺之壮美融为一炉, 赢得王国维的极大肯定, 说明王国维对解脱实践的可能性其实还是抱有期待的。然而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本身敏感悲观的王国清楚地知道解脱之事终无可能, 却也毫无办法。这是叔本华的局限, 也是王国维的局限。1927年, 王国维自沉颐和园昆明湖, 以自杀这一他曾经反对过的方式表达了他的绝望无助和对残酷历史的惨烈抗诉。中国生命美学由此遭受的挫折也长达近百年。实际上, 王国维对生命的放弃并非是生命美学整体实践的失败, 后人在他生命美学的观点上匍匐前行, 继续寻找人生痛苦的意义、超越的办法以及新的精神领域。

摘要:人生之苦痛在于有欲, 苦痛之解脱在于破欲, 破欲的途径在王国维的生命美学中又有着宗教的与文艺的、优美的与壮美的性质之别。不同的解脱方式有不同的美学意境, 也有着不同的美学和伦理上的困惑。王国维以《红楼梦评论》为例, 剖析人生痛苦的根源以及解脱之道, 反讽中国文化生生不已的生命体验形式, 兼具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道家精粹, 为中国生命美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王国维,欲望,解脱,生命,美学

参考文献

[1]叔本华.刘越峰译.爱与生的苦恼[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2

[2]叔本华.韦启昌译.叔本华美学随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人生美学 篇5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美学与人生》第一次作业

题目:

1、“美学之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鲍姆嘉通

D:莱辛

题目:

2、康德的主要美学著作是()。

A:《纯粹理性批判》

B:《判断力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反思批判》

题目:

3、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并列,将其作为两个主要审美范畴进行论述的是()。

A:哈奇生

B:夏夫兹博里

C:休谟

D:博克

题目:

4、黑格尔的美学观是()。

A: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 B美是和谐 C美是鲜明的颜色 D美是数的和谐

题目:

5、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

A:别林斯基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马克思

D:列宁

6、最早区分“美本身”与”美的东西”的人是()。

A:毕达哥拉斯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题目:

7、提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

B:伊壁鸠鲁

C:巴门尼德

D:朗吉弩斯

题目:

8、庄子的美学观是()。A君子成人之美B:天地有大美而不言C:充实之谓美

D:美在虚实

题目:

9、认为崇高在于”无形式”的人是()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希特

D:叔本华

题目:

10、汉代《说文解字》里“美”字的意思是()

A羊人为美B羊综合感觉为美 C:羊生殖崇拜为美

D:羊大为美

题目:

11、提出”诗言志”的著作是《》。

A:《诗经》B:《尚书》

C:《庄子》

D:《论语》

题目:

12、强调“尽善尽美”的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荀子

题目:

13、认为文艺是”模仿的模仿”的人是()。

A:苏格拉底

B:德谟克利特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题目:

14、苏珊・朗格提出的文艺本质说是()。

A:表现说

B:神授说

C:无意识说

D:符号说

题目:

15、提出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的人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第二次作业

题目:

17、下列作家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A:杜甫

B:李白

C:汤显祖

D:屈原

题目:

29、相当于”优美”这一范畴的中国概念是()。

A:阳刚之美

B:雄浑

C:大

D:阴柔之美

题目:

23、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的人是()。

A:费希特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黑格尔

D:狄德罗

题目:

24、提出审美的”第六感官”这一概念的人是()。

A:夏夫兹博里

B:柏克

C:培根

D:洛克

26、提出文艺创作“模仿说”的人是()。

A:黑格尔

B:康德

C:柏拉图

D:贝尔

题目: 30、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

A:1775年 B:1757年 C:1755年

D:1750年

题目:

16、被称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的是()。

A:诗言志

B:文载道

C:诗缘情

D:诗赋欲丽

题目:

25、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人是()。

A:荀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题目:

27、第一次提出”崇高”这一概念的人是()。

A:朗吉弩斯

B:毕达歌拉斯

C:苏格拉底

D:泰勒斯

题目:

19、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认同的文艺起源说是()。

A:巫术仪式说

B:符号说

C:表现说

D:表现更高实体说

题目: 20、下列著作的作者是康德的是()。

A:《美学》

B:《汉堡剧评》

C:《判断力批判》

D:《拉奥孔》

题目:

21、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

A:美本身

B:秩序、匀称与明确

C:数的和谐

D:和谐、整一

题目:

22、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的先秦诸子是()。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题目:

28、文艺”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

A:康德

B:贺拉斯

C:布瓦洛

D:雪莱

题目:

18、下列人物属于文艺模仿说代表人物的是()。

A:弗洛伊德

B:阿德勒

C:达尔文

D:亚里士多德

第三次作业

题目:

31、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A:伊安篇

B:斐多篇

C:大希庇阿斯篇

D:会饮篇

题目:

45、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A:物质实在层

B:意象世界层 C:形式符号层

D:意境超验层

题目:

37、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A:通感

B:理解

C:想象

D:情感

题目:

38、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A:朱光潜

B:李泽厚

C:蔡仪

D:宗白华

题目: 40、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A:雨果

B:马拉美

C:庞德

D:梅里美

题目:

4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A:社会干预功能

B:心理平衡功能

C:道德教育功能

D:娱乐消遣功能

题目:

35、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

A:康德

B:王国维

C:蔡元培

D:柏拉图

题目:

3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

A:精神关系

B:认识关系

C:信仰关系

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

题目:

39、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王国维

B:吕荧

C:严羽

D:蔡元培

题目:

32、”隐秀”说的提出者是()A:钟嵘

B:陆机

C:司空图

D:刘勰

题目:

33、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

A:自然物质层

B:心理意识层

C:知觉表象层

D:社会历史层

题目:

42、艺术意象是一种()A:虚拟的存在B:客观的物质存在 C:精神的存在 D: 物质—精神存在题目:

43、决定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是()A:意象

B:意境

C:表象

D:内容

题目:

44、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A:自律性

B:他律性

C: 形式符号性

D:开放性

题目:

34、以下陈述不属于席勒所作出的是()A:“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B:“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规律。”

C:“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

D:“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第四次作业

第四次作业答案,第一题:

1、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主要形态有哪些?

答:有两种。一种从客观物质的属性中去寻找美的根源;另一种从精神中去寻找美的根源。

此外,还有游移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各种折衷、含混的说法。

马克思主义主张从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改造中去寻找美的根源。

第四次作业,第二题答案:

2、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

①客观社会性。就是说,美既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它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又不是脱离人的社会生活的纯粹的自然存在的东西。

②个别形象性。就是说,一切审美对象必须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的,人们可以通过感觉、知觉、直觉等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直接感受得到的,否则就无法进入人的审美领域。

③感染性。就是说,美具有诱人的魅力。美的事物作为实践的产物,积淀着人的个性、智慧、才能、理想和情感等,因此,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社会与审美对象相调和而引起感情波动或浓烈的感情向纵横方向扩充,这就是感染性的实质。

④社会功利性。美既有非功利、超功利的一面,又有社会功利性的一面。从个体美感的瞬间心理特点来看,是非功利或超功利的;

从美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又具有功利性,这种功利性是隐蔽的、曲折的、往往不为审美主体所察觉。

第四次作业,第三题答案:审美活动产生的前提是什么?

(1)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存在为前提。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包含先天的感官感受能力和后天的学习辨识能力。

2)美感的产生要以人的审美需要的存在为前提。马斯洛需要层次。

(3)必须要有审美的态度。所谓审美的态度就是一种非功利的非抽象逻辑的非科学式的态度,从功利中解放出来从科学探索中解放出来,从而在自由的心态下只注重事物的整体形式本身,在自己的直觉感知活动和想象、情感活动等心理活动中获得精神的陶醉和快乐愉悦。

(4)美感的存在,是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的。

(5)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第四次作业,第四题。、简述美学史上4种关于喜剧性的理论

①康德是从喜剧的心理效应来论述喜剧发生原理。

②黑格尔从矛盾冲突的观点出发,在悲剧与喜剧的比较之中揭示喜剧产生的原因,显得更加深刻和切合喜剧的本质。

③马、恩:认为喜剧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它是新事物在取得胜利后或即将取得胜利时对旧事物的否定,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④巴赫金,提出了著名的”狂欢化”思想,认为与喜剧文化相关的狂欢文化和怪诞风格,具有解构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功能。

第四次作业,第五题怎样理解崇高的内涵?

从宋瓷中解读宋代美学和人生哲理 篇6

宋人其实是用最简单的方、圆、素、朴、拙来表现质感和单纯。烧一件单色釉瓷器,用最简单的造型,最常见的青色来表现其美。其作品胜过当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佳作,“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就是宋人的至美追求。

他们的艺术创意完全摆脱了唐耀眼的花花绿绿和绚丽多彩的热烈氛围,在万紫千红中提炼出素朴、雅致的风格。一只天青色的汝瓷,虽光素无纹,亦没有任何可炫耀的亮点,更没有任何点缀,让人感觉到的只有淡淡的天青色,或方或圆的造型及若隐若现的冰裂纹,朴素得好似找不到欣赏的焦点,但若静下心来,细观之,你会发现在器物上不断延伸的冰裂纹给你的印象是器物有尽头,而意境在器外的无穷艺术感染力。

天青色的静和延伸着的冰裂纹的动,二者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在一只小小的汝窑器上,却能营造出大自然和谐安宁的氛围。宋人掌握了朴与拙、素与雅的完美结合,诠释着对自然生灵的敏锐感悟力。

他们的审美突出“简、素”二字,用它特有的简洁造型和清新淡雅的颜色阐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艺术内涵。烧瓷喜欢单色釉,绘画喜欢水墨。从传世的梅花图、枯木山水画、冰裂纹青瓷、窑变釉瓷器来看,他们在利用缺陷,发现缺陷的美。让残缺变成欣赏的聚焦点,用朴、素、淡、雅、拙成就了宋人的审美情趣。他们用一种“柔”的文化赢得了世界,他们从不蛮横粗暴,更不炫耀权力和财富,用极简、极素、极拙创造了世间大美——汝、官、哥、定、钧。

闻名于世的五大名窑,诞生在宋代绝非偶然,而是在大的审美环境中必然产生的结果。宋人胸中装着大自然,更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有自己的蓝天、白云,有自己的青山、绿水,他们知道生命中比权力、金钱更重要的是其价值所在。

一茶、一盏、一禅事就是生活的全部,用极简、极素来品味生活、品味人生,这就是宋人的品行和喜好。我们欣赏宋代名瓷作品时,可以看到他们以最简朴的哲学思想,通过巧妙利用方和圆、简和朴、素和雅的对立统一所营造的艺术氛围。

大道至简,简单到一种颜色或一片开裂就能将美提升到极致。世上的事情难就难在简字,简不是敷衍了事,也不是单纯幼稚,而是最高级别的智慧,是成熟睿智的表现。最完美的常常是最简单的。简单就是真理,简单就是聪明,简单是厚积薄发的力量。学会了简单,其实真不简单。

大美无形、大爱无疆是宋人审美和做人的终极追求,也造就了宋文化的巅峰,更成就了宋代以后中国审美之大成!

宁静于心,而无敌于外。我们从宋瓷中了解到宋人的审美哲学,也从中悟出了宋人的做人准则,而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当代中国人的缺憾。

人生美学 篇7

一、王国维的“境界”内涵

中国传统艺术及美学思想历来追求“意境”。“境界”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重要范畴之一。“境界”也称“意境”, 是王国维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间词话》中讲到:“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他在《人间词话》手定稿六中提到:“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从创作方面言之, “诗人体物之妙, 侔于造化。然皆出于离人孽子征夫之口, 故知感情真者, 其观物亦真”。可见, 王囯维先生把“心”与“自然”作为艺术意境的根源。能把“真感情”与“真景物”相互融合于一体, 也就是“真境界”。王国维深受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 这也使他的“意境”更具中国传统美学色彩。其“境界”主要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写境”与“造境”。“隔”与“不隔”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先来看“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从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举的诗句:“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前句诗讲当人伤心流泪时, 花亦落泪, 从而把主观的情感前赋予客观的景物之上, 后句诗中花落景象和杜鹃声的声音直接影响到诗人的内心主观感受, 看到此般景物, 继而抒发自己的忧伤与惆怅。确是“情”与“理”、人”与“物”相融合,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之感受, 可谓是一种“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引用了“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 (元好问《颖亭留别》) , 以物观物, 正如陶渊明先生“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的生存意境, 超越了一己之情, 与万物之理相融合, 可谓是一种“无我”。

“写境”与“造境”。“有造境, 有写境, 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王国维先生把艺术创作区分为“理想”与“写实”, 来阐释思维与存在, “造境”并不是凭空捏造, 艺术家在整合主管意向与客观世界的基础上, 创造出合乎自然的艺术世界, 他不仅区别了“写境”与“造境”各自的特点, 对此也做了进一步的辩证。

“隔”与“不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手定稿之四十中说:“陶、谢之诗不隔, 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 山谷则稍隔矣。”从王国维推崇的陶、谢之诗来看, 这里所谓“不隔”乃一“真”字, 真就是真情感和真景物, 真情感是艺术的本质, 可见王国维先生所追求的艺术是真实“不隔”的艺术。

二、“人生三境”对治学处世之影响。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第二十六则中巧妙地将晏殊、柳永、辛弃疾三家词引用在一起, 每一首词都有自身的境界, 步步相连, 成为后世治学处世所遵循的人生三境界。

首先是“第一境”, 先生用“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来形容探索之不易。本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 是写秋日登高怅望, 月下怀人之思。在这里王国维取其意向、发以联想, 把该境界称为第一境界, 其实这也是人生治学的探索阶段。古今做学问成大业者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 治学首要立志, 然后才能执著的追求, 登高望而却步远, 瞰察路径, 明确目标方向, 了解事物的概貌。有理想和信念, 才使我们不会像大海中失去指南和风帆的船只随波逐流。在窘境中得以发展,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就是说在成就学业和事业之始阶段, 要不畏艰难险阻, 勇于攀登探索, 才能寻找到自身的目标。

其次是“第二境”之“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在这里引自柳永《凤栖梧》 (伫倚危楼) 中的词句。主要是讲女主人瘦憔悴, 衣带渐宽仍不后悔, 体现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执照追求。王国维把这一境界比作人生执着追求、奋力拼搏的境界, 有“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之意。王国维曾经有这样一首诗:“玉女粲然笑, 照我读奇书。嗟汝矜智巧, 坐此还自屠”。这里潜在的内在意义就是人要走这条路就要执照的走下去。即使是“衣带渐宽”“人亦憔悴”也不言放弃。天降大任于斯人, 必将经历磨难, 每逢逆境, 更要多拿出一份勇气和信心, 把希望之灯火点亮, 去照见自己所想要去的地方。叶剑英同志曾写过:“攻城不怕坚, 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 苦战能过关”, 只要不畏艰难, 勇于执着追求, 理想终究会达成。

再次来看“第三境”之“众里寻他千百度, 回头蓦见, 那人正在, 灯火阑珊处”。本句则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 , 本意是写正月十五元夕灯会的繁华景象, 正苦苦寻找爱人却寻找不到, 蓦然回首, 突然见到, 甚为惊喜。王国维先生在此意为不畏艰难, 经过千百次的求索和执着探寻, 日积月累, 最终在治学和事业得以成功, 也就是“蓦然回首”的时刻, 最终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三、结语

王国维先生进一步明确了“意境”的内涵, 殚悟出“三境界”理论的治学标准和处世哲学, 融汇于艺术审美的意向世界。“境界”即是一个新的审美观念, 又是一个新的审美批评标准。他把“真”放在首位, 更加注重“真景物”与“真情感”的融合, 明确“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相互关系。王国维的“人生三境”所用三首词呈现出人生执着追求之美, 饱含着人生的实践经历, 人生的生活体验。“人生三境”历阶而进, 紧密相连, 对后世治学处世影响深远。

摘要:王国维先生的美学思想即继承了中国传统儒、道、禅宗的美学思想, 又深受西方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其文艺思想集百家思想之精髓而拈出“境界”二字, 拓出“人生三境界”。三种境界把三首词巧妙融合, 内容不同而又意境相关, 对后世治学处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境界,人生三境,王国维

参考文献

[1]王国维著, 王幼安校订.蕙风词话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

[2]陈鸿祥.人间词话注评[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3]王国维著, 谢维扬, 房鑫亮, 傅杰, 邬国义编写.王国维全集·文学小言第八则[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0.

[4]王国维.人间词话[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10.

[5]王国维著, 谢维扬, 房鑫亮, 傅杰, 邬国义编写.王国维全集·偶成二首之一[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容量优化策略下一篇:跳扩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