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2024-06-04

美学(精选12篇)

美学 篇1

摘要:本文从新技术发展对电影的影响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表现美学、再现美学、虚拟美学在电影美学中的内部影响与关系,得出这三种美学现象在原有的艺术基本矛盾之上构建了现代电影中的一种新平衡的结论。表现美学、再现美学作为在艺术领域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相对立而存在,而新科技对电影的影响带来了新的虚拟美学现象,与表现美学、再现美学构成了一种三角式的内部平衡,并在内部关系之中置于三角形顶端。但在当前状态下虚拟美学与表现、再现的这种新关系还有待随着新科技电影的继续发展而成熟、均衡、稳定。从而使电影艺术在科技的发展下实现外在质变之后达到一种内涵的共进。而虚拟美学这种电影中年轻的美学现象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为更多人所接受,使电影这种人类的造梦机进化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现代电影,表现美学,再现美学,虚拟美学

在百年的历程当中,电影作为一种具有最丰富载体的艺术形式,经历了人类对自我思想情感意识的认知,而与此同时, 电影也成为了一面镜子,于是人们可以在胶片当中看到美学的进步、发展。

1再现美学与表现美学的对立统一

艺术中所谓的“再现”,就是效法自然,模仿自然,将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人物真实完整地呈现在艺术作品中。所谓“表现”,即重在“表现的艺术”, 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及个人主观情感,认为艺术不是表达生活的现实,而是表达 “精神的现实”,是作品中排除再现部分的所有。而在文艺理论的研究历史中, 再现与表现可以说是艺术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它们相对立而存在,相统一而发展。而再现与表现的关系,从“再现论” 与“表现论”这两种文艺理论即可显现。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在艺术领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名言也正可理解为再现美学与表现美学的关系。 再现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而表现是照亮这面镜子的光。

对于电影,表现与再现作为艺术的一对基本矛盾,同样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当中相互依存。电影发展的初期,工厂大门、火车进站,也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复制。卢米埃尔兄弟想要表达什么呢?那时的人类如同学会了婴儿最初的模仿,模仿这自己亲历的世界,将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呈现在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当中,正是一种表现美学在新艺术形式当中必然的反映。当电影继续发展, 从《党同伐异》到《第七封印》,直至《阿凡达》,电影在成长,也从最原始的复制成为了人类思想的承载体,人的思想感受与精神世界都反映其中。电影开始逐渐穿透了影片表面,表达了一个极其丰富的人类世界。影片从现实中的提取、 抽离、加工,强调的不再是事件的原本面目,而是人类思想表达欲求。

2再现美学、表现美学、虚拟美学相互关联

电影仍在成长,如同从无声到有声, 黑白到彩色,3D等新技术的兴起再给电影世界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动。电影迎来了一场质变性的突破——先进的技术带来的不仅是奇幻的视觉震撼,更是带来了一种新的美学现象的介入—— 虚拟美学。放眼影院,院线的影片中, 3D影片已占了很大的比重,而观众们也乐于走进影院,戴上眼镜,寻求一种新的试听享受。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揭开了数字成像技术应用于电影制作的序幕。利用光学原理,在计算机技术的“数字魔术”中让世界为之耳目一新。“真实再现”变成了“数字表现”, 人类的想象力与创造思维如天马行空, 不可束缚,“虚拟美学”已悄然来临。 现代技术裹挟着虚拟美学以一种来势汹汹的势态涌入电影,于是电影中原本的美学现象的基本矛盾又添上了新晋成员。 再现美学、表现美学、虚拟美学成为了电影艺术中的三大美学现象。这三种美学之间的内部关系,笔者认为应当用三角形表现,再现美学与表现美学呈直线, 拉起三角形中的底座,而虚拟美学作为最年轻的美学现象,置于三角形的顶端。 表现与再现作为一种基础,构建了电影美学的基本关系,而虚拟美学在此基础上诞生于这两者之后,并与之相连。在三者的关系当中,无疑是相互关联的, 但在目前电影的发展态势中,虚拟美学与另两种美学现象相互牵制的力量并非可以划上等号。

美学大师李泽厚认为,“美是自然的人化,使客体世界成为美的现实,内在的自然人化,使主体心理获有美的情感”,前者是美的本质,后者是美感的本质,而数字特技影像则是视觉层次上自然人化的极大化。数字特技形象是虚拟或者半虚拟的,但观众感觉是现实的, 这就是数字特技影响中虚拟与现实的辩证统一。电影进入了发展的新纪元,可以把非现实的影像通过视觉变成屏幕上观众所能欣赏的“现实”。

鲁迅说过,没有人可以凭空捏造一个没有原型的鬼神。而在电影中,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再现美学与虚拟美学的关系。在讨论虚拟科技对电影影响的影片《西蒙妮》中,科学家用神奇的数码电子技术合成了一个完美的女人西蒙妮。 然而这个虚拟的完美代言人出自何处? 费雯丽、梦露、奥黛丽赫本……都来自真实的原型。西蒙妮取自众芳之长,造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金丹元.电视与审美电视审美文化新论[J].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3).

美学 篇2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美学热”退潮以后,关于美学理论创新的话题层出不穷。有关于美学学科基础的反思,也有关于美学思维方式的反思,更有关于美学学科体系的反思,最终在90年代演化成为轰轰烈烈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这些反思和论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学学科的发展,但是由于它们都是在“理论美学”的范围内展开的,虽然有着一定的学理价值,但是由于这些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都远离了大众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实践概念还是生命概念以及生存概念都与大众的美好生活相去甚远,因而我们的美学就不能深入到大众生活之中,不能成为关于大众美好生活的学问。相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相应的审美意识有所觉醒,这正是美学学科大有作为的时候。基于此,我们呼唤一种立足于建构大众美好生活的美学,一种从理论的框架中走出来,研究广泛存在的生活美学。

一、理论关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当代困境

美学作为一门自律的学科的诞生源于德国美学家鲍姆加通《美学》一书的出版。在美学发展史上,《美学》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己开始执掌门户,有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学科问题。鲍姆加通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相应地应该有三门不同的学科来加以研究。研究“知”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的学科是伦理学,剩下的“情”也应该有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加以研究,鲍姆加通把研究“情”的学科定义为美学。在《美学》的开篇中就谈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比是低级的认识能力,但这种较低级的认识能力也必须有专门的一门学问来加以研究,否则感性认识就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这样,美学也就成了一门有别于哲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等的独立学科。美学的独立意味着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关于美学体系的理论思考成为美学家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在鲍姆加通之后的德国古典美学阶段,康德和黑格尔对美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康德和黑格尔都在鲍姆加通感性学的基础上,以感性作为思考的中心,致力于解决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问题。他们都立足于各自的哲学立场建构起自己的美学理论。康德在鲍姆加通提供的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想象力这个中介环节,提出了“审美判断力”问题,建构了其先验哲学的美学体系。他从“审美判断力”出发,重点分析了审美心理机制问题,抓住想象力与其他心理机能的相互组合,阐发了美感与崇高感、趣味与天才等问题。感性与理性的相互统一是他构建自己心理美学理论的核心。黑格尔则把艺术纳入绝对理念发展的历史,将艺术视为理念外化为主体心灵的感性表现,即美作为理念的感性显现经历了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黑格尔根据逻辑与历史相互统一的原则,以艺术美的理念为中心建构了一个庞大而又严谨的理论体系。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体系后来成为中国美学研究的两种主要范式,即审美心理学研究范式和艺术哲学研究范式。再加上希腊的美学传统对美的本质的构建,即美本质研究范式,这三种美学研究范式就成为后来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典范。

西方现代美学打破了以黑格尔美学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体系,代之而起的是多元演变的新局面。西方现代美学立足于人本即精神主体来回答美学问题,以人本主义哲学为出发点,张扬个体的感性、本能、欲望、直觉,并将它们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审美经验问题成为西方现代美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艺术,艺术不过是审美经验外化的产物——审美心理经验是艺术的内在根源,艺术则是审美的外在表现,审美和艺术密不可分。因而我们可以说西方现代美学是以“审美一艺术”为中心课题的。西方现代美学家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研究美学,而不像古典美学那样来建构一个宏大的体系。这种消解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方式张扬了美学的精神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审美的本质内涵,例如存在主义对个人审美之谜的揭示,现象学对审美意向性的阐释等都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但是由于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直接源自于西方现代哲学,而对于大众的审美意识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因而只是具有学理的价值,而对于大众的美好生活没有能够提供多少助益。

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资源直接源自于德国古典美学,因而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成为美学家们的首要选择。发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是为了批判美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确立美学研究领域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开创者们对美学学科的论述不多,对于当时的中国的美学家来说就有了可以阐释的空间。这时的美学论争的焦点集中在美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一非美学问题上。大讨论中有着一个不证自明的真理:凡是认为美是客观的就是唯物主义的,凡是认为美是主观的就是唯心主义的。力争站在唯物主义阵营中是大家的共同取向。这次美学大讨论虽然在当时是最具有解放意义的讨论,但由于他们把复杂的审美现象划归入唯心与唯物的论争,将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几乎完全哲学化,因而其学术史的意义并不是很大①。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第二次美学大讨论是50、6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延续。各派的美学理论在这一阶段都得到了发展并且树立了实践美学的核心地位。这之后,当代中国美学家们加强了对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工作以及对中国美学史资料的系统整理,为建设科学的、体系化的美学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实践美学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取得中国当代美学话语控制权的。实践美学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康德的主体性哲学结合起来,提出用实践来融合认识论美学的主体和客体的二分状态,用实践活动为美学寻找一个可靠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实践美学将西方古典美学研究的三种范式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包容广泛的美学体系。美的本质、审美心理学和艺术论在实践美学中获得了统一。可以说,实践美学达到了理论美学的顶峰。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则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美学的第三次论争,在这场论争中,后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声称自己所建构的美学体系超越了实践美学,他们以强调感性、个体性和超现实性来反对实践美学的理性、群体性和现实性。而实际上,两者的主要区别只是在于其哲学的起点不同,实践美学以“实践”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而后实践美学则以“生命”、“生存”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两者的论争实质上是西方古典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的争执。实践美学依托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康德的主体性哲学,而后实践美学则依托于西方现代的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在这场论争中,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讨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哲学的命题上,二者看似针锋相对,但在美学研究的理性化建构上则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从中西方美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建构和艺术审美的研究上,这种从学理分析和美学史资源中寻找美学建构的可能的美学研究方式我们可以称为理论美学。理论美学总是从哲学的高度为美学寻求安身立命之所,极力从理论上论 证人类审美活动的普遍价值,对人类审美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特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

与积极建构理论美学大厦相对应的是美学家们对大众审美实践的漠视。这种漠视使得理论美学的建构一直在“高空运作”,而借助哲学话语权建构起来的堂皇的美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现实审美活动几乎毫无关系。因而,理论美学在当代的发展遇到了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当前,发展的重要性超越了启蒙,美学的工作中心亟待转移,即美学首先应该积极地介入到大众生活之中,成为建构大众美好和谐生活的学问,而不应该再囿于概念化的范畴内自娱自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建构理论美学的学者们远离了大众生活,躲在书斋里闭门造车,建构了一个个美学体系,而实际上,这些体系对于大众的现实生活却无关痛痒,这种美学与生活隔离的状况使得理论美学成为无源之水。因而我们呼唤美学介入生活,在大众的生活中发挥美学应该具有的社会功能。

二、大众审美意识的兴起与生活关学的建立

理论美学的发展历史揭示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但是由于“美学家只在美学史资源中讨生活,他们满足于根据已有的理论提出新的理论;满足于在逻辑自足中建立各种理论体系,其眼光始终只盯着书本,思想神游于观念王国,没有去关心比观念、逻辑更为根本、更为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本身,没有去研究身边正在发生着的大众审美事实。”[2]因而,美学研究就在逻辑、概念里兜圈子,美学家的这种自娱自乐的努力只能够满足自己的“美学话语权”的建立而不能被广大的群众所接受,广大的群众不知道美学究竟为何物,不理解美学与他们美好生活有什么关系,不了解美学的存在究竟对自己有什么价值。

美学研究远离大众的倾向遭到了一些青年美学家的批评①,这些批评的确击中了理论美学的要害,美学如果不走出纯理论的“象牙塔”就不能真正的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而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如果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无关痛痒、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就不会有生命的活力。因而美学走向大众,走向生活是其理论创新的一条新的途径。我们将这种走出理论体系建构的走向大众生活的美学称为“生活美学”。“生活美学”并不是一门新的美学建构方式,它实质上是深入到大众中去、解决大众生活审美难题的应用美学。

美学走向生活或者说“生活美学”的提出是否就是要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感性审美问题呢?这就牵涉到“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区别。“生活美学”和“日常生活审美化”都立足于大众生活本身的审美,都是对理论美学的一种反驳与修正。但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审美主体是不同的。生活美学立足于大众的现实生活,全体大众是“生活美学”的审美主体;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审美主体是发达城市生活中的中产阶级,他们拥有相当充足的金钱,因而在物质极为丰富的发达城市中可以找到他们审美的领地,这只是一部分有钱人的美学。其次是审美活动的出发点不同。“生活美学”的出发点是大众生活中的现实审美现象,并以大众生活的艺术化、大众生活的幸福和谐为最终目标。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出发点是审美的感官享受和物质刺激,它建立在丰裕的物质生活基础之上,是被物质商品所包围的“消费社会”的产物。最后是审美活动的价值归依不同。“生活美学”所追求的是人生的艺术化,以造福大众的现实生活为价值归依,它是由日常的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是由日常生活的“实用”层面向“艺术”层面的过渡,是由功利实用的劳动向本真存在的澄明境界的提升;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则以直接表征物质满足的享乐的快感为价值归依,它是物质生活扬弃精神生活的“大跃进”,是“消费社会”的审美价值观,是以“审美”为幌子、以“感官享乐”为本质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理论变相。它最终以“技术”来统领审美,审美的人变成了物化的人。

立足于大众立场的“生活美学”关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大众日常生活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而生活美学的主旨就是要把美学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的审美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注重自己身体的美化、注重自己生活环境的美化,从中获得一种舒心的享受;在人们的日常劳动中,劳动者体会到劳动创造所带来的快乐,这些都是生活美学所关注的问题。在大众的精神生活领域,美学要担当起培养大众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和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并且弘扬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健康的娱乐消费方向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实现就要求美学关注大众的现实生活、关注大众的审美心理的发展。美学应该逐渐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应该讲,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美的追求是普遍的:从美容美发、服饰、家居装修、旅游再到生活饮食等各个方面。这种审美追求可以说永无止境。大众审美意识的兴起无疑为生活美学的大展身手创造了舞台,这就需要美学超越只关心理论的传统,深入到大众生活之中,协助大众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趣味。大众的审美意识兴起的时代也正是美学应该大有作为的时代。没有现实基础的学科会缺少持久的生命力,美学首先要找到其现实的立足点才能在学理上有所发展。如果美学家没有看到美学的现实的生命力而仍旧在形而上学的“迷宫”中奢谈审美的精神性、超越性、个体性和无功利性,这岂不是美学的不幸抑或美学家的悲哀?因而我们的美学发展要呼唤一种立足于大众立场的现实主义,而不能仅在理论的超越境界里沾沾自喜。

三、理论关学与生活美学要互补

从系统性和体系性出发,理论美学坚持对美学进行学理分析,探讨审美活动产生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并给予自己的解答,这对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首要的任务就是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并给予理论上的分析,美学当然也不例外。这种学理分析的重要性在于确立了美学的自律,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可能。但是一味地追求理论化、思辨化使得美学这门研究人类感性的学科越来越远离人类的现实生活而成为一门“玄学”。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就显示了这个趋势。近来中国美学学科的所谓创新也常常超越了美学自身的范围,无论是实践美学话语权的建立还是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辩驳,其实都是哲学思想的论争在美学领域中的表现。美学理论家不愿意从具体的审美现象出发而热衷于从哲学入手来探讨美学的逻辑起点和美学的基本问题,以哲学修养和逻辑修养的高下来争取美学理论建构的话语权。理论可谓层出不穷,但是美学和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的隔膜却依然有增无减。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众以不同的方式在追求着美:建筑装潢、室内装修、美容美发、环境绿化、花卉修剪、影视娱乐等等与审美相关的一些行业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社会大众的审美实践来看,我们的美学正是应该大有作为的时候,而现实的美学研究却是令人失望的。中国当代美学要走出困境,重新获得自己应该具有的学术地位,就应该积极地介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养分,拓宽自己的学科领域,展示美学学科积极介入社会的价值;当然,在面向现实生活的同时,美学也不 应该忽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设,即美学要在当下的学术语境中不断地寻求理论的创新、发展和突破。这样,美学一方面做好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设,另一方面又积极地介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就使美学能够在学理和生活两个方面相得益彰。

美学是一门“形而上”和“形而下”兼有的学科,它一方面要在“形而上”的层面探讨美学的学理价值,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形而下”的层面探讨大众的现实审美。它并不是一门社会应用学科,而是一门人文学科,这就要求它必须以人为本,追求其超越性和自由精神。各种社会生活中应用美学的发展最终还需要理论美学的成果来支持,而理论美学的研究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立足于现实的审美实践和审美经验,在现实审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和概括,从而形成具有学科形态的美学理论。反过来,这些具有学科形态的美学理论又能够指导现实的审美实践,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因而美学研究应该面向多元:既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美学问题,又要研究具有理论形态的美学问题。事实上,生活美学是理论美学的源头,理论美学的理论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审美经验,而生活美学又给理论美学提供丰富的审美例证,没有生活美学支持的理论美学是“有学无美”的,没有理论支持的生活美学是“有美无学”的。美学要发展,要取得突破,就必须面向多元,将立足于大众审美的生活美学和立足于学科建设的理论美学统一起来,给生活美学寻找理论依据,给理论美学寻找现实依据。

总之,美学要想走出低谷就必须走出思辨的理论的王国,走向社会生活的广阔空间,走向对生活审美的研究,在大众的生活幸福和心理健康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要求美学家们不仅要在思辨的领域内研究美学,还应该对生活中的实用美学进行研究;要用开放的心态来容纳各种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不能认为只有理性统摄下的审美才是正确的,而别的审美方式都不可取;要树立大美育的思想,不仅要在学校培养学生的美育观念,更要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培养全体社会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只有这样,美学才能从形而下的角度给人以引导,培养大众正确的审美情操,同时又探究人们的精神追求,从形而上的角度给人以启迪。也只有这样,美学才能够实现从具体的审美事实出发达到对大众终极关怀的目标。作者:刘广新 胡友峰

[参考文献]

[1]鲍姆加通.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3.

[2]薛富兴.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J].文艺研究,(3).

[收稿日期]—12—01

[作者简介]刘广新(1972-),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博士生。

①徐碧辉在《对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哲学反思》一文中,对这次美学大讨论的弊端进行了探讨,认为“大讨论”在思维方式和哲学基础上都有非常大的缺陷。见《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摄影美学——从哲学到美学的研究 篇3

关键词:美 美学 摄影 哲学

一、什么是美

这是美的本质问题。从本质论讲,我认同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吕荧的观点,即美是主观的,“美是人的社会意识”。吕荧是中国当代唯物主义美学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吕荧对美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以及他为人类美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无疑是人类美学思想史上迄今为止最辉煌的一页。

1.美是主观的

为什么美是主观的,是“人的社会意识”呢?吕荧讲:“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会認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所以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美是人的一种观念。而任何精神生活的观念,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形成的,都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观念。”

当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时,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反映、判断或评价。当然,这种客观事物包括自然美。如果自然美与人无关,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那么它对人作为审美主体而言就是“无”,即没有意义,还怎么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美感享受和精神满足呢?

吕荧在论述美是人的社会意识时,还深刻揭示了美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等。他说:“美随历史和社会生活本身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发展,并且反作用于人的生活和意识”,这就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不仅前所未有地赋予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以一种辩证、历史的性质和特点,使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更加具有科学品格和真理品格,而且也极大地推进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的研究进程,是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研究的历史性突破和重大发展,具有无可争议的、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2.美是客观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不断深化,这种对美的主观论的看法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如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上,有人就明确提出不同意见:“美在主观意识,不能认为是唯心主义美学观点。”朱狄在《当代西方美学》一书中也详细地分析了美学史上的一些具体事实后声明:“在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和美学上的主观论之间并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种变化就不断得到扩大和加强。”

我认为,对美的主观论看法这种明显变化,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美学的进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伴随着人们对美的主观论看法上的这种不断变化,伴随着人们对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观点的重新发现和再次确认,我们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美学理论无疑将面临一次非常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面临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绝好时机。相信以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作为我们中国当代美学建构的基本指导思路和理论出发点,我们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一定会一路高歌,大放光彩,从而实现自己伟大的现代化和历史振兴。

二、美学与审美观念

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美学是艺术哲学;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

1.美从哪里来

这是美的根源问题。我认为,从根源论意义讲,美是客观的,也就是说,美本身来自客观,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所内在固有的审美价值的一种认识、反映、判断或评价。

审美价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审美价值的本质就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

2.审美观念

人作为一个审美主体,在审美经验中所逐渐形成的对客观事物固定的审美观点、审美反映、审美判断或审美评价的一种理性认识,也就是作为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审美价值看法。

三、摄影与美学

1.什么是摄影

摄影自1839年诞生至今160多年来,摄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摄影改变了人类文字的垄断地位,尤其近二十年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类生活进入到色彩缤纷的图像世界。摄影也变成一种“文字”被人们广泛释读,摄影不断与其他学科发生着联系,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如今“世界已经图像化”。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摄影器材更智能化、更人性化。将操作复杂的摄影技术简化成自动程序,人们只需按一下按钮就能拍出影像清晰曝光准确的照片。先进的科学技术把人们从繁琐的摄影技术操作中解放出来,使不精通摄影技术的人在拿起照相机时也充满了自信,大大提高了非摄影专业人士的摄影水平。摄影技术的简化,真正迎来了摄影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有兴趣加入到摄影创作中。

2.摄影与美学的关系

美学一直研究的领域就是绘画,但是摄影作为艺术的新生代,和绘画一样,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它也是正确的,对美学的解释是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美学是艺术的哲学;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其实摄影也是同样的,吕荧提出美是主观的,他说:“并不完全否认美与客观事物的秩序和结构有关”,也就是说,他承认美与客观事物的秩序和结构是有关的。

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再,摄影的镜头是用来捕捉生活中美的镜头,摄影也和美学一样,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同样一张照片,有的人认为它是美的,但是也许有的人认为它是丑的,没有一个标准的尺度。学习摄影一开始是要突破技术这一关,然后可以上升为思想上的表象,那么上升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就需要有一定的美学观点和审美的深度,体现思想的深度。

参考文献:

[1] 美学十五讲.

[2] 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

[3] 当代西方美学.

[4]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责编 潘冰)

论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 篇4

一、生命美学

有学者认为实践美学其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已经导致了实践美学缺乏一定的先进性,其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派别例如温和派、激进派,其都阐述出自身的理解,但是不管怎样争论,其最终还是需要将问题归置到美的本质上来。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生命美学。从某个层面上而言,实践美学发展出来的生命美学,可以说是巩固了美学的基础[1]。实践美学通过实践的群体性、现实性等推出了审美的群体性与现实性等,并没有将审美的带有情感因素在内的内容囊括其中,因此正是由于这种缺陷导致本体论的重点放在了生命这个方面,也正是因为“生命”的出现促进了生命美学的发展。实践美学想要丰富自然美、人体美相关概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生命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理论基础不断丰富,甚至已经将当代哲学、美学等各种研究成果引入其中。

二、实践美学

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学讨论当中,实践美学本体论是当时的主要派别之一, 经过了20年的发展,再加上当时马克思《手稿》的出现,逐渐成为了当时的主流。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李泽厚将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作为构建美学本体论的基础,该做法影响了当时美学界大多数人。研究实践美学本体论,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其主要的理论观念是在生活当中避免出现庸俗化,努力追求一种与现实生活相符合的状态。当时关于实践、自由等词汇在美学界出现的频率十分频繁。放在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由于受到左倾的影响,其接受实践、自由等理论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2]。在我国背景下发展的实践美学随着李泽厚与将孔阳观点的提出,将实践美学理论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三、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

在实践美学当中,我国最突出的代表任务就是李泽厚,其出版的一系列著作将实践美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李泽厚主体性实践美学的基础就是主体性实现哲学,什么是主体性实践哲学,就是以关怀的角度谈论人的命运,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与内在的自然人化两个方面。其中重点阐述内在的自然人化,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情欲的人化,另一个是感官的人化。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生命美学逐渐进入到中国的人学美学视野当中。所谓的生命美学是通过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与超越的美学,其主要的追问方向放在了审美活动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关系上。其中生命美学的代表性人物潘知常,其对生命有着独特见解。其认识在生命美学当中就是体现出一种对自由的追求。这种审美活动的结果就是美,同样美感也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存在的。

在这两种美学理论的论争当中,生命美学对实践美学的反驳主要放在了审美起源于本质问题上,认为实践美学模糊了审美的性质,形成了一种与自由对立的局面,忽视了人在其中的主体地位等。针对生命美学的汇总反驳,实践美学的支持者则认为实践美学是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的,其通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是不可超越的。反而认为生命美学过分强调了人的非理性,十分不明智。关于学术研究,其必定是存在争议的。只有能够站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将其作为一个参考的对象,才能够做出更加合理的解释。

因此,针对美的理解与美本质的探索,应该是客观地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上,采用中立的方式同时接纳中方与西方的美学思想当中的精华,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

结语

茶艺美学与合唱美学研究论文 篇5

将真实的合唱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体会到合唱艺术所具有的生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基础知识教授之后,将真实的艺术形式呈现到学生面前,丰富的教学形式,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合唱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形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现实情况作为基础,以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进行艺术的传达,并将相应的合唱文化良好的融入到课堂,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合唱技巧,促使合唱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保障。

3.2有利于营造合唱学习的良好氛围

将真实的合唱艺术带进校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去感受艺术,在丰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真实性的合唱艺术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于合唱艺术的审美素质。而通过将合唱艺术相应的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促使其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并针对合唱艺术树立起良好的合唱意识。以具体的合唱形式将我国传统的地域文化展示给学生,促使其对于我国精神内涵具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合唱艺术的学习兴趣。

3.3有助于合唱教学理念创新

合唱作为一项传统的音乐文化艺术,其所具有的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高昂的唱腔方式,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都是音乐教学课堂值得借鉴的教学方式,在有效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促使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但是想要将合唱艺术良好的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完善,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促使教师能够在崭新的理论基础上建设更为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音乐教学形式。

3.4有助于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在将合唱引入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不要过于重视合唱曲目的引入,但也不要流于形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应试教育的产物,刻板枯燥,难以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将合唱良好的与课堂教学结合之后,为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提供了更有利的机会。

结束语

通过分析茶艺美学、茶艺美学对合唱表演的促进作用等,我们能够发现,茶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一定的艺术形式作为载体,这样才能够使其更加具体化、生动化,才更加便于人们理解和体悟。本文从几个方面对茶艺美学与合唱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能够对两者的发展繁荣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张宁.茶艺表演与声乐演唱相融合探析[J].福建茶叶,,40(03):111.

[2]娄琳娜.民族声乐演唱在茶艺表演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39(08):82.

[3]王静雪.茶艺文化中的民乐艺术[D].河北大学,.

美学 篇6

谭好哲在《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撰文指出,当代环境美学不仅重申了自然作为审美对象的必要性,还把以环境为对象的环境艺术,以及由人类所设计、创造出来的一切环绕之物,包括艺术创作在内,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这是对仅仅专注于艺术审美问题研究的现代美学的极大拓展和扩充。环境美学将当代生态思想引入美学研究,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处于同一个生命共同体之中,环境状态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环境的审美不可能与价值取向、利害关联毫无关系,从根本上颠覆了审美无利害这一支撑现代美学的主导美观念,从而在人类与自然和谐生态共生的生态维度上达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及美学与伦理学的内在沟通。环境美学对传统美学建立在心物二元、主客分离基础上的审美静观模式普遍持否定态度,倡导一种人类与自然统一、主体与客体合一的审美介入模式,不仅强调人处于环境之中,对环境的审美需要人的多种感知能力的共同参与,还特别强调环境审美经验的社会性及其与日常经验的相通性,从而打破了传统美学对审美活动的超越性乃至超验性价值的迷恋,使审美活动重新回归其与人类日常生活本来具有的密切联系,重新恢复了审美活动的生活属性。

nlc202309041718

美学 篇7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引用了沈复《浮生六记》中的观点,认为中国艺术“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美学散步》全书将“大、小”“实、虚”“深、浅”“藏、露”这种看似对立的美学观点加以对比,但又采取了一种非常中庸的叙述方式,体现了宗白华特有的美学思想。

一、内容与形式的对立:错彩镂金与初发芙蓉的美

宗白华认为“大量的出土文物器具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鲜的古代艺术形象”,透过这些艺术形象,我们可以体会到千百年来人们审美意识的发展与延续。同时,他也认为中国的美学思想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都一直存在。各种古籍以及近年来的考古发掘都可以发现这样的资料。而魏晋六朝涌现的美学思想为后代美学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形成期。这个时期出现了陶潜、谢灵运、顾恺之、钟繇、王羲之等名家,他们对于唐以后的艺术发展有极大的作用。这个时代里出现了各种艺术理论,比如《文赋》《文心雕龙》《诗品》《古画品录》,更为后来文学理论和绘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六朝时期是美学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魏晋开始,一种新的美学理想逐渐出现。中国美学思想更加倾向于一种更为质朴的美,整个时代普遍认为比之于“错彩镂金”“初发芙蓉”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宗白华认为,在魏晋艺术中,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是对简单的形式美的超越,反映了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早熟。

然而艺术的美很多时候是体现在形式的“雕缋满眼”中的,比如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颜延之诗、明清的瓷器,以及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尤其是一些民间美术,正是通过这些鲜艳的色彩、夸张的造型来表达普通百姓心中的喜悦或者愤怒,这使得这些艺术品得到了广泛的流传。然而宗白华认为从魏晋开始,“初发芙蓉”之美逐渐受到广大艺术家的肯定,这是审美意识的转变在艺术中的体现。其实“错彩镂金”与“初发芙蓉”都是艺术的形式美的体现,“错彩镂金”更加注重的是外观装饰性艺术语言的表达,而“初发芙蓉”发掘的是外观之下内部深层次的精神品格。艺术很难离开形式去传达内涵,但精神境界的追求会赋予艺术更高的品格。当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形式美的表现的时候,就会将赋予其更多的精神内涵。魏晋时期的思想自觉使艺术创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初发芙蓉”的美是一种简单、自然、纯粹的美,没有雕饰,相比之下,“错彩镂金”则显得华丽、隆重。这两种美各擅胜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这两种美的理想贯穿古今,一直延续了下来。“初发芙蓉”和“错彩镂金”很大程度上代表的就是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在不同的时代,内容和形式在艺术中各有侧重,因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

艺术中形式美凝聚了人们对于美的深刻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形式美法则的掌握会越来越纯熟,但形式美并非是检验艺术境界高低的唯一标准。艺术除了怡人眼目之外,还需要满足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要求。艺术性和思想性是艺术作品中共生、共存的两个部分,二者的统一而构成艺术美。宗白华认为“错彩镂金”和“初发芙蓉”正是艺术的形式与内容,这两个方面对于艺术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先秦诸子百家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美学观点,孔子讲究教育意义,老庄讲究自然,韩非子讲法,墨子则认为美和善是相违背的。秦汉之后,人们对于内容与形式之间关系的认识更为全面。因此宗白华得出形式和内容是艺术真、善、美统一的结论,认为片面强调某一方面都会走向极端。前人对此也有所论述,如清代刘熙载也认为两种美应该“相济有功”,相互融合才能形成更高境界的美的理想。

二、中国古典形式中“虚”“实”的对立和统一

“对立统一”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表现在艺术方面,“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艺术意境营造的重要手段。中国古典绘画非常注重“虚”与“实”相结合,常常在画面中留下大面积的空白,看似寥寥几笔,却包含着丰富的意蕴。比如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作品因只画一个角落,因此得名“马一角”。空白处并不是未完成,而是有笔墨处的延伸与拓展,可以是水或天空,也可以只是背景。这样安排画面,不仅不会使画面太空,反而会显得画面的空白处更有意味,给观者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宗白华认为虚实结合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不仅仅体现在绘画中,其他艺术形式也充分描绘了虚实结合的美。在书法中,书法家也相当讲究布白,要求黑与白的设置要恰到好处。在传统戏曲舞台上,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只有少量必须的桌椅,周围的情境全靠演员的表演,表演者要根据剧情发展,表达出人物的情感,描述出整场戏剧的发展脉络,让人忽略周围的布景。所谓“真境逼而神境生”,这些作品中不能被欣赏者直接看到的部分其实就是使作品的“神境”浮现的重要方式。

中国古典绘画喜欢留白,而西方的许多古典油画多的是较为充盈的构图。齐白石在纸上画一只小蛙,寥寥数笔画出了蛙的动态与神韵,仿佛周围的空白是一塘池水;西方许多著名油画更加喜欢在空白处画上其他颜色或者景物。东西方艺术家的不同追求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艺术家认为西方油画“虽工亦匠”,他们追求的是艺术境界的表达,不追求形似,而在于写意,画面的意境更是重要。那么这时,便形成空灵的情景,一种澄澈内心的表达,这体现了艺术家的心境气象,能使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正体现了陶渊明所说的“素心人”,这种精神境界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就有了别样的意味,让人回味无穷。

宗白华将虚和实分成两派来讲。一派是孔、孟,一派是老、庄。老、庄是从虚的角度来说,而儒家则是从实出发。但这两者都认为一切都是虚和实的结合,并不矛盾。因此,虚和实是相辅相成的。虚即是空灵,实则为充实。在艺术作品中更是如此,虚可以是不能直观感受的情感,它围绕着实在的景物或者人物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种空灵的美,让人回味,这时候的实也不是原来的景物本身,而是被赋予了美妙的情感,显得充实且完整。

结语

这样虚实结合、空灵与充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构成了独特的美,中国古典艺术的境界就这样产生了。宗白华先生在对中国古典艺术进行审美观照的基础上,通过哲学思考揭示了中国古典艺术中蕴含的内在规律,给后人以无尽的启发。

摘要: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用不同于一般学术文章的手法,阐述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书中涉及中国古典艺术的各个门类,以及西方有代表性的艺术思想。书中宗白华先生提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形式与内容,“虚、实关系”以及“意境论”等,这些构成了蔚为大观的中国古典美学。其中,中国古典艺术中的对立与融合最能体现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这正是本文所论的重点。

关键词: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古典艺术,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的关系 篇8

1、艺术设计美学概念的阐述

我们可以先从语法层面上对美进行简单分析。首先“美学”一词是一个名词,而在此之前的“艺术设计”一词可以理解为定语,也就是修饰“美学”的形容词,这样我们就能得出这门学科其实是是美学其中一个具体的层面,是研究艺术设计领域中的美学。我们继续从语法层面上剖析,可以将“艺术”与“设计”分开,那么“艺术”就变成了修饰词,而“设计”表示名词,这样一来,艺术设计就可以理解为具有艺术特性的设计。艺术设计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常常会把它与艺术学、美学等相对综合的大学科相混淆,因此准确深刻地分析其内涵是非常有必要的。

2、艺术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艺术设计美学是研究艺术设计在美学上表现,因此其研究对象与艺术设计的研究对象基本吻合。在传播学中将信息的传播过程分为五个部分,即信息、传播者、受传者、媒介和反馈,转换到艺术设计中我们可以将这五部分换一种说法来阐释。信息代表所要传达的内容,在艺术设计中就是设计的产品,其中包括产品设计的形式与功能等内在要求。传播者及设计师本身,与设计师自身的素养、审美意向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受传者及目标消费群体,所有的艺术设计其结果均是面向大众消费的,因此,对这一研究对象的挖掘尤为重要。媒介在艺术设计上可以理解为一种载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计类别,其中有二维平面设计和三维空间设计等差异。反馈代表了艺术设计结构的最终评价,衡量一个艺术设计产品的好坏,不是靠其艺术特性的高低,也不是靠科技含量的高低,而是受众的反馈好坏,好的艺术设计品必然会获得良好的口碑,这也是艺术设计区分纯艺术的一个本质差异。

二、一般美学概念

1、美是什么?

“美”究竟是什么?我们追求人格魅力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可见美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次使用“美学”一词的是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他认为人的知识体系中缺少对感性的系统认识,因而提出了对认识的深入研究,即人类的感觉。美来源于实践中的自由创造,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认为某些事物是美的,是因为它包含了人类独有的创造力。通俗来讲,美是种感觉认识,美学就是对这种感觉认识的研究,对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因而对美的认识也是千变万化的。

2、一般美学涵盖哪些方面

一般美学所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如果不涉及系统化的学科内容,我们可以将一切美的东西归为某种美学上的思想。美学所涵盖的方面总结起来有五个主要的方面: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科学美以及艺术美,当然这五个方面并不是美学的全部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对优美、崇高的分析,对真善美、丑的对比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可以想象的美。

三、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的关系

1、研究领域的对比分析

艺术设计美学所重点研究的领域范围只针对设计品,围绕一切艺术设计而展开的美学讨论。主要研究对象为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的艺术美,从这些类别可以看出,艺术设计主要构建在人类的物质生活领域,是对物质文明的再处理。一般美学的研究领域更为广泛,它不仅仅是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还涉及了包含精神层面在内的艺术美、社会美等等。从他们的研究领域,我们可以对比出其内在的联系,艺术设计美学中所运用的方法论原则。

2、目标群体的对比分析

美学所面对的是大众人群,并没有特定的限制,因为具有一般性的审美原则,因而在目标群体的差异化上并不是很明显。任何有独立思想的人都会因为经历不同或者对世界的认知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意向,所以美学的研究并无特定的目的或者功利性,其目标群体就是全部的人,具有广泛性。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综合两种美学的目标群体,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种美学目标群体的相同点。艺术设计美学的目标群体对艺术设计美具有限制性的指导意义,因为目标群体的喜好是检验艺术设计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艺术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目标群体的审美倾向,但是反过来讲,在艺术设计美指导下的设计产品,也会在不同程度对受众的选择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引领着目标群体。从这个角度上看艺术设计美学与其目标群体是互为影响的。

3、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中的形式美和艺术美的对比分析

我们提到艺术设计美学第一印象就是,它和艺术有关,它就是研究艺术美的,那么它与一般美学类似的形式美和艺术美有什么关联呢?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一般美学中的形式美和艺术美。形式美主要是指生活中的各种形式因素有规律的组合而产生的美。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的互通性,但这不意味着艺术设计美就是一般美学中的形式美或者艺术美的替代品,两者虽然有共性,但是却代表着不同的研究领域。

四、结论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在性质上都是一种方法论指导,对人的某种行为进行原则规范,二者具有互通性,但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以及表现方式上都有各自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阐述了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所以从哲学上讲,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的关联性是客观的,但是也是有条件的。艺术设计美学同样是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的内容与艺术设计息息相关,我们不能把其笼统的归为一般意义上的美学一类,也不能完全脱离美学,独立发展,二者的和谐共生才是任何美学最理想的发展结果。

摘要:艺术设计美学是专业性较强的研究类别,它的产生与艺术设计这门学科有着根源性的联系,没有艺术设计也就无从谈起艺术设计美学。一般美学的诞生必然早于艺术设计美学,两者同样都是研究美,所以,常常会混淆二者的关系。要想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对各自的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等进行分析,从而理清二者的差异性,找出二者的关联性,从而论断艺术设计美与一般美之间的关系。

美学 篇9

艺术产生是为弥补自然和人生的缺陷,它以诗意为最高境界,“审美需要不仅仅是欲望……还是审美理想,使人得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 (1) 因此,审美艺术的产生是为达到对现实的某种超越,也是为对审美理想的一种追求而产生。

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通常意义上的景观美学是研究景观美的构成和欣赏的一般性的应用性学科。

关于景观的分类不是绝对性的,而是具有相对性,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景观有所分类和定义,如从物质构成角度来进行分类等,这些对于景观美学研究都具有借鉴意义。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景观可以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

二、“灵秀谨严”美

(一)景观美学。

在研究景观美学之前,我们应明确两个概念,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这可为下文进行的宜兴景观美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客观自然界中的景物构成观赏的对象,自然界是广阔无垠的天地,具有极其丰富性,欣赏自然景观就是欣赏自然美,自然孕育着人类这一审美主体,同时人类不可抗拒自然法则。

2.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并非所有的人类文明,而实际上只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而且需要呈现出具象。“作为人文景观,它一定是直观的对象,即可以直接看到的具体形象”。 (2)

(二)发生机制。

对于灵秀美与谨严美二者而言,除了与景观本身相关外,还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审美发生机制特点。

1. 韵律和谐式灵秀美,是指在审美方式上运用参差立体和对比律动的手法,表现韵律和谐的审美方式特点,以作为灵秀美在审美发生机制中的重要表现,即灵动韵律美。

2. 主体意识式谨严美,是指在审美主体上体现主体精神和主体追求的主体意识特点,表现主体意识的审美主体特点,以作为谨严美在审美发生机制中的重要表现,即谨严文化美。

3. 深度厚重式生命感,是指在审美表现上体现主体存在和客体生机的深度厚重特点,表现深度厚重的审美表现特点,以作为生命感在审美发生机制中的重要表现,即生命意识美,同时也为灵秀美在审美表现上提供了支持。

同时,这一美学观念的提出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即给在实际景观建设中的设计思想提供参考,对景观建设主题的打造有价值。

三、“灵秀美”典型性分析

(一)水:对比律动性、参差立体性和客体生机性。

对于宜兴的水来说,其主要表现在“水抱之水烘托”与“缎带之水贯穿”两方面。这也是水作为主要景观对于宜兴景观美学特色机制起的作用。

以下从水的对比律动性、参差立体性和客体生机性三方面对灵秀美机制形成的作用加以论述。

首先,从宏观和微观视野两个角度来体现对比律动性。具体而言,一是在宏观视野下紧实与虚空方面的对比;二是在微观视野下“直线”、“圆”和“波线”组成结果的律动和对审美主体审美感受的律动,即扩散与收缩之美。

其次,从位置错落和交杂体现参差立体性特点。

最后,综合作用下客体生机性特点与物我合一状态的显现。

(二)独特审美客体主导性特点的表现

具体说来,宜兴自然景观的独特特点及其在审美活动中主导性表现就是主体审美感受彻底性,以分析灵秀美的形成机制。具体表现为:一是审美情感上彻底的忘我性精神,二是审美表现上彻底的欲望性展现。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苏东坡迫切、牵挂、牵念、挂念、回味等复杂的心理过程,那一封封书信切实地表现出了这位大文人对于宜兴山水的爱恋和爱惜之情,对于这位见惯了祖国各大壮丽河山的大文豪来说,能这样对一座小城市的山山水水加以爱怜和赞叹,也给这座城市增光添彩了。自然,这其中不仅是简单的爱恋,而且有一种念念不忘的思绪浸含于其中,是对事物的流连、不舍、疼爱的温柔情绪。这其中包括着瞬时的情感体验和永恒的情感回味。

四、“谨严美”典型性分析

(一)壶:空间结构感、社会文化认同感。

首先,空间结构感表现为茶壶雅致的造型感、富有动感的设计感和素面素心的本质特征这三方面。一是以茶壶雅致造型感为特点的空间结构感,二是以富有动感设计感为特点的空间结构感,三是以素面素心本质为特点的空间结构感。紫砂壶有着素面素心的本质特性。素面在于它的形状和外观。

其次,社会文化认同感表现为古朴的材料来源、朴素自然地反映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人雅趣性这三方面。一是以古朴的材料来源为特点的社会文化认同感。二是以朴素自然地反映社会实践活动为特点的社会文化认同感。紫砂壶的产生和由来是一定时期宜兴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反应。三是以文人雅趣性为特点的社会文化认同感。宜兴人崇尚茶道,讲究以茶会友、亲和礼让、清节励志的积极进取精神,追求自然清净、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情趣。

(二)审美特征作用于审美环境的发生机制。

宜兴人文景观的研究有益于对景观建设的作用,从对它建立和保持审美环境机制来看可以对宜兴景观建设发挥实际作用。

1. 严谨肃穆审美环境机制的建立。

宜兴人文景观严谨肃穆审美环境的审美需要,具体是指宜兴人作为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严谨机制的理想,从而形成自己的精神要求。

2. 严谨肃穆审美环境机制的保持。

有意识地建立严谨肃穆审美环境的长效机制,从传统的继承入手。宜兴地灵人杰,虽然地域不广,人也不如其他地方多,但是,正是由于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幽闭和闲适,使得传统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总之,人文景观的发生机制对其典型性有着重要作用,而它因其特有的特点又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作用。

五、“灵秀谨严”美多维性视野分析及景观设计建议

(一)“江山之助”关照下的主客体关系论。

1. 物我和谐:客体生机感的表现。

“江山之助”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它表现的主要是作为优越地理环境的自然景观系统对于审美主体的文化、思想、情感的辅助作用,也融合了中国古代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哲学观。它承认“物”(即大自然)的客观存在有其自身规律,以及“物”对“心”(即作家主体意识)的决定作用。

对于宜兴自然景观的定义就是灵秀美。它既包含自然景观本身灵动特色,又包括物被主观情感投射后的特点,因为景观中的物不仅是纯自然中的物,而且是审美主体眼中的物,并与审美主体发生情感的回复流转,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

2.“心”的能动性。

“江山之助”认为,“心”(心即创作主体意识)有能动性,“心”决定作品主旨,江山会助其或哀或喜。这反映到艺术作品中也就是创作主体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追求在艺术作品中表达了主旨。

作为人文景观来说,更需要能展现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文化特点。

谨严性特点不仅体现在具体的人文景观传承机制中,而且体现在审美环境中,包括对于谨严的审美环境的需要,对于谨严的审美环境的理想,对于谨严的审美环境的审美趣味,以及保持谨严美的长效机制的形成,这些都是审美主体能动性,即形成谨严美人文景观特点的原因不仅仅是客观的环境。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关照下的主体性追求。

1. 群体性气质的形成。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决定群体的气质性格和心理状态,对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有影响,对群体气质的形成,对群体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对社会组织和经济发达状况均有影响,还影响着人类迁移和分布。

长期以来宜兴地理环境幽闭与自给自足的特点,造就了宜兴人民独立却兼收并蓄的群体性气质,反映到对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就体现出严谨性特点。

2. 地理基础对于严谨性维系的表现。

首先,幽闭和自给自足的地理环境。宜兴拥有较为幽闭和隔离的自给自足的地理环境。

其次,幽闭自足地理环境下安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是宜兴有着安定的社会环境,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保持谨严美的传承,以宜兴望族为例,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文化传统,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家族能不断发展的基本保证。二是宜兴具有谨严性思维传统和文化习惯。宜兴有着独特的思维传统和良好持续的心灵关照,而这些足以对宜兴景观美感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宜兴的教养、读书习惯、风俗习惯都是这一谨严性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灵秀谨严”式景观设计观。

“灵秀谨严”式景观设计观即在具体景观设计和建设时,以风格灵秀、造型灵秀、材料灵秀、主题灵秀等为特色的“灵秀迷你型屋顶庭园”来使灵秀主题得以体现,同时以“开放式谨严主题馆”为文化宣传依托,以展现“灵秀谨严”式景观设计观这一美学社会化概念。

1.“灵秀迷你型屋顶庭园”设计建议。

这一建议将灵秀美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具体特点即复合型绿化、竹庭园、茶庭园。

复合型绿化,即将中高型、乔木型、灌木型类特征绿色植物相交织穿插,形成四周环绕特色。以绿化为主要手段,环保为主要目的。

屋顶庭园的复合型绿化这一观念具有很多特点,如占地面积小,具有一定的私隐感、设计感和美感。

竹庭园,即以宜兴竹海之竹为主要材料,以竹海构造为主要参考,以竹海风格为主要设计导向。这是一种类似于植物主题为特点的庭园。

与竹庭园类似的还有茶庭园,茶庭园即以宜兴茶海之茶为主要材料,以茶海构造为主要参考,以茶海风格为主要设计导向的植物主题式庭园。

2.“开放式谨严主题馆”设计建议。

这一建议将谨严美和设计运用相结合。具体特点即开放式场馆、书法馆、绘画馆、综合艺术馆。

开放式场馆即将场地开放化、场馆四周开放化、周围建筑开放化和风格开放化,同时保持与场地衔接。

书法馆即以宜兴名人书法作品为内容,鼓励新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共同参与,定时定点开放,并时常进行书法比赛和交流类活动。

与书法馆类似的还有绘画馆,绘画馆即以宜兴名人绘画作品为主要内容,鼓励新画家和绘画爱好者共同参与,定时开放,并时常进行绘画比赛和交流类结活动。

还有综合艺术馆。综合艺术馆即以宜兴其他艺术为综合的主题馆,主要体现谨严性设计风格和设计特征,以综合性艺术视觉效果为主要形式特征,以展现宜兴人文精神和人文追求为主题。

六、结语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就应该享受欢乐,正如我们慢慢走路,欣赏湖光山色,而不是行色匆匆,疾驰而过。人与人之间应该充满亲情、友情和爱情,也就是享受着欢乐;人们被创造的成就包围,也享受着快乐。

当人们沉醉在景观美中的时候,同样也享受着欢乐。景观,不是虚设的,它是为人而存在的,景观,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就宜兴景观美学“灵秀谨严”美特点的提出而言,本文不仅从美学上对宜兴景观作了一定研究和分析,而且对宜兴景观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成系统的建议,尤其是对展现设计观美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美学作为人文类学科的实际运用价值提出了新的思路,有利于美学学科和建筑学科共同发展和进步。

摘要: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本文以美学为纲, 贯以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资料和素材, 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方面进行论述, 用对比等方法, 从文艺心理角度, 来阐释宜兴景观的“灵秀谨严”的美学特点。同时, 还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以有助于人们营造更为诗意的居住空间。

关键词:宜兴景观美学,“灵秀谨严”美,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2]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 1984.

[3]童庆炳主编.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

[5]周宪等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论文类:

[1]李明.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与规划导向.北方经贸, 2008, (7) .

[2]陈增辉.景观设计的人文美学特征.艺海, 2008, (4) .

[3]胡洪明.紫砂文化的文化互动初探.江苏陶瓷, 2008, (4) .学位论文类:

[1]严军.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公园规划与应用研究.博士论文, 南京林业大学, 2008.

美学 篇10

1 茶艺美学思想概述

中国茶文化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其中包括了饮茶、泡茶、茶道等内容。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茶艺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与哲学、艺术、美学等内容相融合, 传达出丰富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品位。茶艺之美主要体现在自然美、人生美、禅之美和器物之美。

茶艺之中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茶与水的自然之美。茶叶源于自然, 集天地之灵气, 茶树生长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需要生长在大山之中或人际罕至之地, 在接受长期的雨露滋润后得到成长。茶艺自然美不仅仅表现在茶树的自然环境之美, 在茶树生长之地的山水之景也融入了茶之自然美中。茶树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无论四季如何变化, 茶树永远郁郁葱葱, 生机勃勃, 充满着生命的色彩。水是自然美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水是茶的根本, 与茶密切相关, 水与茶相互融合, 好茶配好水, 好水泡好茶, 不同的水有不同的特性, 泡出的茶也有不同的味道。纯净、自然、清柔的水是自然美最好的体现, 也是上好之水。

茶艺之中的人生美在于对茶艺的体味之感。泡茶不是一个单纯的物质行为, 而是一个精神的享受过程。每次泡茶都有不同的味道, 而且相同的茶, 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茶具泡出的茶味道也各有不同。这一泡茶的过程与人生有几分相似, 在品味人生的过程中, 经历成长、奋斗、失败、成功等经历, 而陪伴这一经历的还有从青春年少到老年迟暮,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和经历。茶艺的人生美也正是如此, 从茶的无味、清新到浓郁, 这一系列的变化在泡茶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体验。也正是这样的不同体验, 使泡茶的感受增添了更多不同的味道。

茶艺之中的禅之美是指一种智慧的思维方式。禅本是佛教中的一支, 与茶的融合, 使茶性特征更加具有理智、冷静的禅味。佛家禅意融入茶中, 使茶这种本属自然生长之物成为一种生命的代表, 人们在它的生长中看到了希望, 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获得了心灵的宁静, 这正是禅意所在。泡茶之水是清白的, 代表着纯粹完满, 白水泡茶, 浸润着每一片茶叶, 最终散发出自然隽永的清香。

茶艺之中的茶器美, 在于茶器设计的优雅之美。茶器是茶艺的基础, 茶艺离不开茶器, 茶器在原料和设计造型方面有着极强的融合性和审美意境。茶器的造型与文学、艺术和哲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 形成了古雅优美的茶器造型。茶器的材料也较多, 例如瓷器、不锈钢、玻璃等等, 这样的茶器也有着多种多样的造型, 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和情感的体验。相比现代化的茶器材质, 传统茶器主要材质还是以陶瓷为主。陶瓷主要是水与泥土相结合, 通过人们思想与智慧的集合, 通过烧制, 塑造出质朴的茶器。这样的茶器具有传统的艺术特色, 给人以亲近自然之感, 使人产生浓浓的依恋之情。最具特色的茶器是紫砂壶, 这是陶器艺术的主要代表。紫砂壶所采用的材料是紫砂泥, 这种材质不仅手感极具厚重感, 而且具有透气的功能, 在制成茶器后, 茶与水融合其中, 不仅能够使茶香更加长久, 而且具有保温之功效, 随着茶香不断的浸润, 紫砂壶也逐渐散发出香气, 长此以往, 茶器也越来越具有浓厚的茶韵茶香。因此, 紫砂壶也成为茶器中之极品。用紫砂壶泡茶, 不仅能够从中品味茶之清香绵长, 而且能够将茶与人生相连, 以此来回味自己的人生, 寄情于茶, 融之以器。

2 茶艺情感设计美学

任何物品除了它的使用价值之外, 其内在的情感价值才更让人留恋。美的物品让人获得视觉的享受, 而物品被赋予的情感意义, 则让人身心获得愉悦和享受。

人们喜欢在美的物品中获得情感的享受, 而物品的设计师们更希望能够通过物品的设计传达出积极快乐的情感, 让人们获得更高的精神体验, 身心都获得美的享受。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行动的思维往往受到情感的影响, 情感对事物的判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帮助人们分辩好与坏、优与劣, 以此来做出决定, 减少更多的思考时间。因此, 具有审美价值的物品能够令人快乐, 给人以希望与力量, 使人获得进步, 更好地工作。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美好的体验和感觉, 也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思考, 更积极地面对问题。

茶艺之中的人生美是茶艺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茶艺的人生美在于茶与人生有共通之处, 饮茶如品人生, 饮茶能够从最初的物质需求层面向更高的精神层面进步, 就在于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茶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境, 这种感觉正是人生的味道。因此, 饮茶与人生体味融合在一起, 给人以情感之体验, 饮茶也成为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活动。器物也是如此。茶器的设计造型能够美化人们的生活, 给人们的精神和思想带来影响, 茶器也成为一种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器物。在茶艺的情感设计美学中, 情感化设计在物品中的融合, 既增加了其审美价值, 也增加了情感价值, 是最完美的艺术体现。因此, 在产品设计中, 要充分将产品与人们的人生体验与情感领悟相结合, 使产品附加更为丰富的情感意义,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这样才能够使产品获得更多人的青睐。产品的情感美学的设计方法有很多, 其中一个办法就是使产品适度退化, 使它们的存在具有更强的情感印记。例如茶器紫砂壶, 它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感, 其中茶叶的浸润给人以无限回忆, 越久越值得回味, 这里记录着人生的体验与情感的回忆, 令人无限留恋, 这样的设计产品无疑是最具美学价值的物品。

3 茶艺符号设计美学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许多物品都不仅仅以它的物理形式存在, 而是在向人们传达一种思想与意义, 与人们的感觉、情感进行着交流, 使我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 符号既可以是一个词语, 也可以是一个实体, 这个实体可以是人们能够看到、摸到的, 也可以是图形、色彩或空间等。无论是何种形式, 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愉悦的审美体验, 也可以在设计中得到应用的形式语言。这样形式语言其实是人们在对事物的使用和经历中解读出的意义。符号学所分析的主要对象是文本的集合体, 可以是一张图、一本书或者是一个设计产品, 这些文本的构建都需要有一定的风格、题材以及文化内涵。

符号的意义有指示和暗示两种。指示是指符号的实际意义, 例如一个茶壶、一个茶杯等具有直观体验的物品。暗示意义是指通过符号给人以暗示的环境、习俗文化等, 通过这样的暗示, 能够给人以联想, 传达更重要的内涵意义。隐喻是暗示意义中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 每一个设计作品都被作者赋予了一定的思想情感, 作者通过作品的设计传达出文化意义, 而隐喻正是将作者的思想意境展现出来。一个作品或一个设计能够给人以精彩绝伦的体验, 往往需要用到这一暗示意义, 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指示和暗示两种符号意义, 符号还有一个层次的意义, 即神话。这一意义所指的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 通过对人的思维与事物意义的解读与思考, 赋予人们文化的意义。这些符号中的神话使事物更具自然性, 有效地维护了神话的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与茶艺美学思想的融合, 也是现代符号设计美学的最好体现。而符号设计中的神话意义在各种茶艺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各种茶器的设计, 就是对具有美学思想的符号进行设计组合, 即对茶器的造型、色彩及壶身等部位进行设计组成, 以这些形式组合而成的茶器成为一个符合的集合体, 能够给人传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体验。人们通过对茶器的材质、色彩以及视觉的感受, 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暗示。人们对于陶瓷茶器的喜爱, 正是源于茶器的材质来自于大自然, 而茶叶与水也是自然之物, 三者之间的融合更加和谐, 与自然相融, 吸收自然之气息。将集天地之精华的茶叶置于清水之中, 形成天然的茶水, 人们饮下这样的一杯茶, 与自然生命更加亲近。由此可见, 茶器作为一种符号文化, 既有指示和暗示意义, 也有隐喻意义, 不仅传达出丰富的茶文化特色和茶艺美学思想, 而且通过茶艺美学思想中的自然美、人生美、禅之美和器物美的融合, 使国人对生命与艺术有更了更深刻的感悟, 体现出人们的审美意境。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茶艺美学具有丰富的符号意义和审美特性, 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价值所决定的。在现代茶器设计中, 要充分考虑到茶艺美学中的丰富内涵和美学意义, 以选择更具情感意义与审美价值的符号设计。

综上所述, 中国茶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茶艺美学与茶器设计与传统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的文化渗透给茶器设计文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只有将茶艺美学思想融入到设计中来, 以传统茶文化为基础, 不断创新艺术品类, 吸取丰富的美学精华, 才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和审美体验, 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寇丹.茶中的美与禅——应韩国《茶的世界》杂志特约而作.农业考古, 2004 (, 4) .

[2]杨永善.陶瓷造型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3]傅华.论商品文化与价值传播[J].商业时代, 2008, (11) .

[4]李雨苍、李兵.日用陶瓷造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5]吴山.中国紫砂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美学 篇11

关键词:宗白华;建筑美学;生命本质;空间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一、建筑的生命本质。

建筑的生命本质特征主要是从宗白华先生持生命本体论的这一观点进行分析。宗白华先生认为:“建筑之特点,一方不离实用,一方又为生命表现。” 这一观点恰恰充分体现了宗白华先生的生命本体论贯穿始终的美学思想。

宗白华先生建筑美学的生命本质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设计师和欣赏者之间的共鸣来赋予建筑物一生命气韵的空间。建筑设计者在对建筑设计创作时,表达着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以建筑来彰显自己设计的生命力,展现自己设计的风采。在欣赏建筑的过程中,对于欣赏者来说,就是自己生命体验和感受的过程,同时也是和设计者共鸣的过程。宗白华先生认为,建筑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小自然,是人向大自然索要的一个人为的空间。而这个空间不是与大自然分离的,而是和大自然相通的、浑然一体的,是有生命的。它和人的生命一样,拥有着设计师和欣赏者赋予的特殊的思维。第二、结构形式是建筑艺术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衡量一个建筑物是否优秀的必要条件,这种结构形式它不只是实现了人们眼前表面的“美”的价值,而且充分地表现了生命对美的向往与追求,给世人一种美的体验。第三、建筑艺术是表现的而并非模仿什么。表现一种设计师的理想、表现一种独特的思维,每一个建筑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本质。包括建筑在内的所有艺术形态,都具有“形”、“ 景”、“情”这三种艺术表现结构。

二、建筑的自然意境。

翻开中国艺术之篇,你会发现中国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亲近自然,融于自然。

宗白华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道:根据《诗经》记载,周璇王先生的建筑艺术构思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野鸡。这样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建筑设计师对自然世界的喜爱或崇拜之情。“游、望、赏、居”是宗白华先生所强调的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在宗白华先生所强调的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之中,“居”作为最基础的建筑功能,而“游、望、赏、”这三种功能的寓意为:人生在世,赏游于大自然之中,自然闲适。把它们作为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是要把世人在大自然之中游历的闲适之情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建筑也有心灵的“窗”,建筑中窗的设计,乃是人与自然相沟通的媒介,人身于建筑之中透过窗赏析大自然,与大自然相沟通,这一设计恰好体现出了建筑设计者想亲近自然,融于自然的设计思想。优秀的建筑设计,不仅仅只是体现出它最基础的功能———居,还要使其融于自然。

三、建筑的空间之美。

建筑本是空间的一种艺术,早在20世纪20年代,宗白华先生就在一系列论文中提出:建筑艺术首要特质乃是空间,并且为建筑下定义为:“建筑是在自然空间中人为创造出来的若干个小空间,而这些小空间又组合成为一大空间的艺术”。我们可以在追溯建筑史到建筑空间论的发展之中,充分认识到宗白华先生对建筑的空间之美这一理论的独特见解。

宗白华先生对建筑空间理论的独特认识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他认为:建筑就是一种创造空间的艺术,最初建筑的目的仅是为了居住,后来表现为建筑设计师的思想理念,建筑空间的每一个隔阂设计都充分体现着设计师的建筑设计理念。我们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乃是组织空间和创造空间的艺术表现,是建筑设计师按照自己的审美理念创造出来的空间。园林建筑设计注重空间的布置和设计,讲究虚实,强调隔通并济。

在《美学散步》中,宗白华先生为了阐释建筑是空间的艺术这一美学理念,利用中国古典美学“借景”的理论,列举出多种园林建筑布置和创造空间的手法: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总的指出,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布局空间、组织空间来创造空间,然后拓展空间。这些手段的目的都是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创造空间的意境。

总结: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中对于建筑美学的思想理论,使人深深地体会到了宗白华先生对于建筑美学别具一格的审美态度,《美学散步》中虽然讲的有些自由松散,但是正因为这种自由松散的方式,更让人能够轻松的领悟书中宗白华的这种对与建筑美学的理论思想,就如那句话所说:形散而神不散,字散而意不散。使读者学习到了优秀建筑的审美标准:建筑要有生命,建筑要融于自然,建筑要有空间之美。宗白华先生对于建筑的审美理论使后人进一步了解到了作为建筑设计师对于设计一个优秀的建筑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和思索,要融汇现今的建筑艺术形式,还需秉承和发扬我们中国传统的优良建筑形式。设计一所建筑,不要为设计而设计,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到设计之中,要考虑到建筑设计周围的环境因素,要融于其中,让设计更拥有形式之美还应该拥有感情之美,给欣赏者一种视觉和心灵的感受和触动。宗白华先生的建筑美学理论,远见卓识,至今仍有深刻的意义 ,应当引起建筑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等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李砚祖.造物之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朱永春.宗白华建筑美学思想初探[J].建筑学报,2002(11).

美学 篇12

一、王国维的哲学美学生涯及其美学成就

1. 从个人体验出发, 寻求人生的普遍哲理。

王国维一般是从个人的体验中寻找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的, 并在寻找过程中喜欢上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的, 进而又将其引入哲学领域。王国维4岁丧母, 父亲常年在外经商, 只有一个比他大5岁的姐姐相伴, 可见其是在一个孤独缺乏母爱的家庭中成长的。然而, 在其父亲的严厉督促下, 科举考试屡屡失败, 这种环境及其自身先天的体弱, 养成其一种内向、忧郁的性格。然而, 王国维能将一己之不幸推广至人生的意义, 思索众生普遍存在的生存问题。例如:他的《咏蚕》诗便记述了故乡养蚕给他留下来的印象, 描述了桑蚕从生到死, 碌碌无为的生命历程, 并有着“劝君歌少息, 人生亦如此”的感叹。青年时期的王国维对人生有着悲观的感受, 一旦接触到西方哲人便会在头脑中产生一种浓缩的观念, 有着“我心戚戚焉”的感触, 他曾说:“随着认识的愈加明确, 意识便愈加强烈, 痛苦也在不断增加, 这是一种正比例的关系。”[1]18他对感觉以外的事物持怀疑态度, 认为因果关系并不是凭借理性产生的, 而在于经验。所以,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休谟的因果观, 走出了传统的因果决定论。他对当时社会流行的社会因果说进行批判, 主张在历史研究中区分“史”与“史家”, 并从传统中提炼现实性, 以用于当下的美学发展。

2. 王国维的美学成就及其创新性。

从王国维从事的哲学美学生涯中, 可以看出他的美学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他第一次引入西方哲学美学, 并确立了能够在中国文化系统之外进行观察、讨论的新坐标。其次, 他还参考美学理论框架, 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的美学作品之中, 建立起新的美学批评。最后, 他以元曲研究及《人间词话》为对象, 创立了注重民间动力的文化史观, 为西方诗学的引入与传播奠定了基础。王国维在这几个方面的工作都是开创性的, 这也是中国文人对西方文化及其深层价值所作出的深层次回应。王国维指出:“每个人都需要承认, 一个对于美的判断, 只有夹杂有极少的利害感, 就会只有偏爱, 而不会有纯粹的欣赏判断了。”[2]76正是基于该观点, 王国维认为艺术具有不朽的价值, 并展示天下万物之真理。他认为的天才作家便是“感自己之感, 言自己之言”并不是能随意的进行发泄。同时, “境界”是王国维后期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 他认为从那里可以看清柏拉图的影响。汉代佛经中提倡文学应具有“风骨流变”的特征, 反对其词不雅的文学方式, 这便开创了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汉语有着意会的语言风格, 其结构灵活, 有着非常广泛的运作空间, 这便决定了汉语语法与修辞学的结合。锤炼语言是写作的根本要求, 艺术意境则是文学作品的生命, 所以文学美学是辞章美学及艺术美学的结合。王国维认为应将文学美学提高到艺术工作的境地, 标志着中国美学思想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其《人间词话》中首先提出“词以境界为上”的思想, 这里的境界其实就是理性的终极指向, 而王国维则将其论说文学, 并与感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二、以“西学治疗中国”的价值思考及美学评论

1. 潜心研究西方哲学美学, 以西学治疗中国的思想。

其实, 当谭嗣同的头颅在菜市口刑场落下的时候, 已经昭示着自上而下的清廷改革梦破灭, 同时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价值已经从政治层面过渡到哲学层面。王国维便是从大陆理性哲学视角出发, 提出人文主义精神, 他曾在《文集续编》中提到其在书记校对时的偶然发现:“吾一日见《天罡文集》中有引汉德、叔本华之哲学观, 心甚喜之, 自以为无读二人之书也。”其实, 王国维追求叔本华之哲学有着解决个人内心困惑的因素, 所以具有“为己之学”的特征, 他不热心于政治, 而对宣传、教育情有独钟, 特别是注重学术。他从个人的选择出发, 在西方学术中的可爱者不可信与可信者不可爱中, 找到康德判断力这一中介领域, 创造出了“既可爱又可信”的中国近代美学。《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传统观念的破产, 当时的国人倾向于改革, 并开始了以“西方为师”的时代。处于这一时代观念下的王国维, 通过其文字描述了这种新理念, 在其《论近年之学术界》中认为, 南北朝印度佛学的传入标志着中国思想的第一次受外力的影响, 而晚清时期的西学输入则属于第二次。这其实是王国维对百年中国的价值思考, 并将西学为楷模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2. 以《红楼梦评论》为范例的美学评论。

《红楼梦评论》是第一次用于文学作品的美学批评, 同时也是《红楼梦》以来最有专业水准的论文。王国维在第一章系统阐述了叔本华的哲学及美学思想, 以奠定其全文的哲学基础, 论证了痛苦人生的固有本性, 并以叔本华超功利的艺术观为全文设定了美学前提, 阐述了“优美”与“壮美”两个基本的美学范畴, 最后提出“述人生与美术概略, 今人持此标准, 以观中国之美学。”王国维继承了叔本华的哲学及其基督教文化精神, 并衍生出一系列的文学规范, 以衡量中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王国维在《红楼梦》第二章论述了该作品的精神, 即灭绝生活之欲望, 以寻求解脱之路径。这样, 便由表面谈论《红楼梦》艺术精神转化到美学精神。他认为, 如果追溯到西方社会制度的终极依据看, 这种人性的原罪及有限性学说, 正为社会契约、权力制衡及法制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的理论依据。王国维对《红楼梦》的高度评价依据的是其美学价值的等级结构, 这便是其所说的“诗歌存在于美术之顶点, 并将悲剧置于诗歌之顶点”[3]145。他倡导的这一美学价值, 在20世纪末掀起了一轮轮的文学革命, 为后来的五四文学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王国维的超功利主义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1. 王国维的启蒙美学及超功利主义美学思想。

王国维的美学不同于中国古代美学, 而具有一定的现代性, 这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的启蒙性, 其标志着美学学科正式进入中国, 破除了人们对封建传统文艺及美学的迷信, 开始崇尚自由。王国维最早引入西方美学, 特别是运用近代西方美学理论, 批判专制主义及封建文化, 特别是对儒家美学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他大胆怀疑与反思旧美学理论及其对文艺实践的限制, 倡导独立思考, 这便直接影响到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接受新事物的传统。王国维提倡学术平等与自由的原则, 并以强烈的学科意识批评传统的封建道德教化的官本位思想。可见, 王国维这种强烈的反传统、反封建的美学思想, 使我们意识到古典美学更多的与伦理学相联系, 更多考虑善与不善的问题, 所以在文艺创作中更注重真与不真的价值评判, 这便是中国现代美学反封建的重要特征。实际上, 王国维启蒙美学的核心便是其超功利主义, 其力图保持学科的纯洁性与学术性, 将政治、道德等排出在外, 这就对封建专制文化给予了沉重的打击, 淘汰了古典美学的滞后性。这样, 王国维的美学就是让人们解脱“生活之欲”苦痛, 让人超脱于利害之外, 以此来消灭人的欲望, “美之性质可玩而不可利用, 美学不为政治道德服务, 哲学家、诗人等各司其职就不会失去独立之位置。”[4]47所以, 这种超功利主义的美学排除了美的社会功利目的, “为文学而文学, 为艺术而艺术”, 这些都是基于超然利害之外的。

2. 王国维“独立”、“自由”美学思想的重要影响。

作为中国美学这一崭新学科的开创者, 王国维启迪世人一种科学的精神, 其对于古代文化及古代美学的反省与批判, 其实就是对封建专制的否定, 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批判。他的这一思想影响到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启蒙运动, 如陈独秀提出了建设写实文学、古典文学及社会文学的主张, 推倒专制的封建贵族文学、山林文学等, 这便与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有着紧密的递进关系。20世纪80年代, 李厚泽的实践美学、刘再复的主体美学等对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王国维的美学作为超前的启蒙美学有着革命性的影响。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是一种宗法制的专制统治, 缺乏基督教对社会的协调功能, 这样儒家思想便成为意识形态的统治思想, 统治阶级便扼杀了学术的自由与统一。同时, 作为道德教化的儒家思想, 剥夺了个体的欲望及需求, 蔡元培便倡导“以美育代替宗教”的思想。特别是20世纪之后的中国美学启蒙, 深受王国维美学思想的影响, 并突出表现在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传播方面。同时, 还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 这些重大事件对于人类思想解放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 从美学先驱王国维的美学观看, 他对美的本质、种类、创造等问题进行了阐释, 特别是其分析与思辨能力使其美学叙述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他的美学继承了传统美学的优秀资源, 其成就主要以西方哲人的理论学说为基础, 阐释了艺术与审美的融合过程, 最终形成其中西兼容的美学新类型, 并指导着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 是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有益尝试, 具有开创意义与时代价值。

摘要:王国维的美学继承了传统美学的优秀资源, 并以西方哲人的理论学说为基础, 阐释了艺术与审美的融合过程, 最终形成其中西兼容的美学新类型。他的美学思想指导着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 是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美学先驱”,王国维,美学思想,超功利主义

参考文献

[1]钱景.王国维美学思想与晚清文学变革[J].文学评论, 1997 (6) .

[2]张宏宇.中西文化张力下的王国维美学[J].河南大学学报, 2005 (4) .

[3]王海涛.王国维美学转型的历史考察[J].宜宾学院学报, 2007 (1) .

上一篇:宽带薪酬设计下一篇:高校管理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