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考试

2024-06-22

设计美学考试(共8篇)

设计美学考试 篇1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以下不属于艺术品与器具的区别的是()。(1.0分)1.0 分

 A、制作目的不同

  B、制作程序不同

  C、制作依据不同

  D、观赏感受不同

我的答案:B 2

不是中国近代美学家的是()。(1.0分)1.0 分

 A、梁启超

  B、蔡元培

  C、王国维

  D、华罗庚

我的答案:D 3

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哪一家的美学有密切联系?()(1.0分)1.0 分

 A、儒家

  B、道家

  C、佛家

  D、阴阳家

我的答案:B 4

被封为“净坛使者”的是()。(1.0分)1.0 分

 A、沙僧

  B、猪八戒

  C、玄奘

  D、孙悟空 

我的答案:B 5

审美活动在主体方面的前提条件是()。(1.0分)1.0 分

 A、坚持主客二分

  B、跳出主客二分

  C、坚持情境融合

  D、坚持天人合一

我的答案:B 6

想象得之在瞬间()。(1.0分)1.0 分  A、与体验和修养无关

  B、与体验无关但与修养相关

  C、与体验有关但与修养无关

  D、与体验和修养息息相关

我的答案:D 7

下列对悲剧研究贡献不大的是()。(1.0分)1.0 分

 A、亚里士多德

  B、黑格尔   C、毕达哥拉斯

  D、尼采

我的答案:C 8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的观点。(1.0分)1.0 分

 A、彭加勒

  B、牛顿

  C、爱因斯坦

  D、狄拉克 

我的答案:C 9

下列不属于古希腊式美的因素的是()。(1.0分)1.0 分

 A、单纯的

  B、完整的

  C、部分的

  D、和谐的

我的答案:C 10

第一次正式提出“意象”的概念并将其纳入审美范畴的是()。(1.0分)1.0 分  A、刘勰

  B、严羽

  C、庄子

  D、王国维

我的答案:A 11

不属于北京最有名的八大庙会之一的是()。(1.0分)1.0 分

 A、潭柘寺

  B、大钟寺   C、护国寺

  D、雍和宫

我的答案:A 12

不属于中国美学的概念是()。(1.0分)1.0 分

 A、大

  B、崇高

  C、壮美

  D、优美 

我的答案:B 13

以下关于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 A、它是针对解放前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批判。

  B、它的中心问题是“美是什么”。

  C、这次美学讨论形成了对美的一致看法和完整体系。

  D、蔡仪认为美是客观的。

我的答案:C 14

以下说法有误的是()。(1.0分)1.0 分  A、美感是认识

  B、审美意识要求天人合一

  C、美感是体验

  D、美感能够产生生理上的快感

我的答案:A 15

李泽厚认为()。(1.0分)1.0 分

 A、自然美是独立的

  B、不存在自然美   C、自然美应存在于社会之中

  D、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我的答案:D 16

属于《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意蕴的是()。(1.0分)1.0 分

 A、它说明命运是不可抗拒的,并有捉弄人的意味。

  B、人的“知识”造成人的“错误”。

  C、故事中显示出主人公“自主”、“自决”的品质。

  D、以上说法都正确 

我的答案:D 17

以下对高峰体验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 A、高峰体验的欢悦是一种“属于存在价值”的欢悦。

  B、在高峰体验中,感知对象的意蕴会越来越丰富。

  C、在高峰体验中往往会失去时空的感觉。

 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18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 A、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文学和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  B、民俗风情具有时代地域的差异性。

  C、节庆狂欢活动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超越。

  D、尼采认为节庆狂欢的生活状态就是日神精神的体现。

我的答案:D 19

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属于()。(1.0分)1.0 分

 A、审美的非功利性

  B、审美的非自觉性   C、审美的具象性

  D、审美的个性

我的答案:B 20

以下不属于社会美范畴的是()。(1.0分)1.0 分

 A、人物美

  B、自然风光

  C、日常生活

  D、风俗民情 

我的答案:B 21

与胡适并称为“新红学派”的创始人是()。(1.0分)1.0 分

 A、王国维

  B、俞平伯

  C、鲁迅

  D、周汝昌

我的答案:B 22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 A、艺术品是意象的外化。

  B、艺术的本体就是美,艺术和美是不可分的。

  C、狭义的美是审美意象。

  D、艺术是多层面的复合体。

我的答案:C 23

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1.0分)1.0 分

 A、海德格尔

  B、费希纳   C、萨特

  D、杜夫海纳

我的答案:B 24

不属于《红楼梦》的诗词是()。(1.0分)1.0 分

 A、《红豆曲》

  B、《枉凝眉》

  C、《怅诗》

  D、《葬花词》 

我的答案:C 25

审美趣味集合了以下哪种要素?()(1.0分)1.0 分

 A、审美偏爱

  B、审美标准

  C、审美理想

 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26

《北平情歌》是谁的作品?()(1.0分)1.0 分  A、叶朗

  B、林庚

  C、吴祖湘

  D、宗白华

我的答案:B 27

对审美活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1.0分)1.0 分

 A、地理环境

  B、社会文化环境   C、审美对象

  D、审美主体

我的答案:B 28

被评为“情不情”的《红楼梦》中人物是()。(1.0分)1.0 分

 A、林黛玉

  B、贾宝玉

  C、薛宝钗

  D、晴雯 

我的答案:B 29

美感的主要器官是()。(1.0分)1.0 分

 A、耳目

  B、嘴

  C、鼻

  D、手

我的答案:A 30

《红楼梦》中“泪尽而逝”的是()。(1.0分)1.0 分  A、金钏

  B、林黛玉

  C、司棋

  D、晴雯

我的答案:B 31

以下对盛唐气象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 A、它呈现出博大恢弘的气象。

  B、它具有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  C、它广泛体现在诗歌、绘画、雕塑等各种领域。

 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32

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1.0分)1.0 分

 A、宗白华

  B、黑格尔

  C、车尔尼雪夫斯基

  D、郑板桥 

我的答案:C 33

下列人物中,最早发现移情作用的是()。(1.0分)1.0 分

 A、柏拉图

  B、苏格拉底

  C、亚里士多德

  D、杜夫海纳

我的答案:C 34

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1.0分)1.0 分  A、美

  B、理

  C、法

  D、情

我的答案:D 35

以下不属于经济学家认为的人类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形态的是()。(1.0分)1.0 分

 A、农业经济形态

  B、工业经济形态   C、商业经济形态

  D、大审美经济形态

我的答案:C 36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 A、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  B、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

  C、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  D、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C 3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 A、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

  B、道是有和无,虚和实的统一。

  C、道不具有规定性。

 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38

下列美学范畴,属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是()。(1.0分)1.0 分  A、崇高

  B、悲剧性

  C、优美

  D、气韵

我的答案:D 39

“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1.0分)1.0 分

 A、王国维

  B、梁启超   C、鲁迅

  D、蔡元培

我的答案:D 40

“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懒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来自()。(1.0分)1.0 分

 A、朱光潜

  B、李泽厚

  C、蔡仪

  D、高尔泰

我的答案:C 41

关于中国美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 A、意象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  B、人和天地万物是和谐统一的。

  C、中国美学的体系是一个唯理的体系。

  D、中国美学认为真就是自然。

我的答案:C 42 “请你讲话、走路、吃饭、穿衣,然后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什么人”体现出一个人的格调可能体现在()。(1.0分)1.0 分

 A、言谈举止

  B、衣食住行

  C、衣着服饰

 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43

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1.0分)1.0 分

 A、《宋元戏曲考》   B、《人间词话》

  C、《谈美》

  D、《红楼梦评论》

我的答案:C 44

审美的重要领域不包括()。(1.0分)1.0 分

 A、时尚美

  B、自然美

  C、社会美   D、艺术美

我的答案:A 45

艺术品就是()的物化。(1.0分)1.0 分

 A、思维

  B、意象

  C、感情

  D、心灵

我的答案:B 46 黑格尔强调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属于()。(1.0分)1.0 分

 A、量的分别

  B、质的分别

  C、质与量的区别皆有

  D、二者范畴的区别

我的答案:B 47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1.0分)1.0 分

 A、美好事物

  B、积极事物

  C、审美活动

  D、美丽景色

我的答案:C 48

以李白为代表的道家文化的审美状态是()。(1.0分)1.0 分

 A、空灵

  B、飘逸

  C、沉郁   D、愉快

我的答案:B 49

“气味要比景象和声音更能拨动你的心弦。”这句话出自()。(1.0分)1.0 分

 A、马斯洛

  B、吉卜林

  C、朱光潜

  D、宗白华

我的答案:B 50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 A、生态美学在我国已发展成熟。

  B、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可以成为建立生态美学的思想资源。

  C、中国传统美学是“生”的哲学,生就是仁,就是善。

  D、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是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西方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

我的答案:A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与人的生辰命运息息相关。()(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

审美活动的核心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

在科学发明活动中,科学家常常因为追求美的形式而走向真理。()(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

中国美学里面情景交融是用来定义意象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5

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本质上是酒神精神。()(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6

美感通常都是精神愉悦,与生理快感没有关系。()(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7

《文艺心理学》里引过普希金的散文诗。()(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8

一些流派所谓的“一切可能的东西都可以发生”其实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不能算作艺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9

休闲文化活动所展示的意象世界是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交叉和融合。()(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0

诗史意味着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实录来读。()(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1

除内容外,社会美的形式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2

梵高是荷兰的后印象派画家。()(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3

《四分三十三秒》因钢琴优美的旋律受到众人赞扬。()(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4

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无关。()(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5

大观园是太虚幻境,是清净儿女之境。()(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6

从美作为审美意象的层面看,自然美和艺术美没有高下之分。()(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7

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赞成真善美三者的统一。()(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8

美与美感统一于审美经验。()(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19

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是在审美活动中逐渐形成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0

服装是阶级隔离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1

汤显祖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一个“情”字。()(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2

文化产业古已有之。()(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3

学习美学既要重视直接方法,又要注重间接方法。()(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4

德育是熏陶、感化。()(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5

迦达默尔认为人是一种“理论的生物”。()(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6

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都是无所不在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7

物我交感,人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互相回还震荡,全赖移情作用。()(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8

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尔,是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9

美育是依附于德育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0

诗的意蕴很难用概念来把握。()(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1

理性冲动使人受到自然要求的压力。()(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2

朱光潜在美学大讨论中解决的理论问题是:说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对美的社会性做出了合理的解释。()(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3

审美范畴可以随意地增加。()(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4

人生的概念不等于事业的概念。()(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5

时尚的扩张和流行往往要经历一个“装模作样”“装腔作势”的过程。()(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6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7

学习美学要立足于中国文化,为此对西方美学都要摒弃。()(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8

美的社会性不在审美主体,而在自然物本身。()(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9

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0

美并非对任何人而言都一样。()(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1

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2

动物的生活和人的生活一样,都是一种有觉解的生活。()(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3

意境是意象中间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4

“体验”这个概念,是由伽达默尔加以概念化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5

禅宗认为事物的意义在于事物之外。()(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6

自然物具有社会性,所以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7

日常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大量最基础的部分。()(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8

脂砚斋将《红楼梦》的悲剧性与“情”联系在一起。()(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9

李白是禅宗文化的空灵代表人物。()(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50

在审美中,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于他的物质性。()(1.0分)1.0 分 我的答案: ×

设计美学考试 篇2

1、艺术设计美学概念的阐述

我们可以先从语法层面上对美进行简单分析。首先“美学”一词是一个名词,而在此之前的“艺术设计”一词可以理解为定语,也就是修饰“美学”的形容词,这样我们就能得出这门学科其实是是美学其中一个具体的层面,是研究艺术设计领域中的美学。我们继续从语法层面上剖析,可以将“艺术”与“设计”分开,那么“艺术”就变成了修饰词,而“设计”表示名词,这样一来,艺术设计就可以理解为具有艺术特性的设计。艺术设计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常常会把它与艺术学、美学等相对综合的大学科相混淆,因此准确深刻地分析其内涵是非常有必要的。

2、艺术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艺术设计美学是研究艺术设计在美学上表现,因此其研究对象与艺术设计的研究对象基本吻合。在传播学中将信息的传播过程分为五个部分,即信息、传播者、受传者、媒介和反馈,转换到艺术设计中我们可以将这五部分换一种说法来阐释。信息代表所要传达的内容,在艺术设计中就是设计的产品,其中包括产品设计的形式与功能等内在要求。传播者及设计师本身,与设计师自身的素养、审美意向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受传者及目标消费群体,所有的艺术设计其结果均是面向大众消费的,因此,对这一研究对象的挖掘尤为重要。媒介在艺术设计上可以理解为一种载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计类别,其中有二维平面设计和三维空间设计等差异。反馈代表了艺术设计结构的最终评价,衡量一个艺术设计产品的好坏,不是靠其艺术特性的高低,也不是靠科技含量的高低,而是受众的反馈好坏,好的艺术设计品必然会获得良好的口碑,这也是艺术设计区分纯艺术的一个本质差异。

二、一般美学概念

1、美是什么?

“美”究竟是什么?我们追求人格魅力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可见美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次使用“美学”一词的是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他认为人的知识体系中缺少对感性的系统认识,因而提出了对认识的深入研究,即人类的感觉。美来源于实践中的自由创造,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认为某些事物是美的,是因为它包含了人类独有的创造力。通俗来讲,美是种感觉认识,美学就是对这种感觉认识的研究,对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因而对美的认识也是千变万化的。

2、一般美学涵盖哪些方面

一般美学所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如果不涉及系统化的学科内容,我们可以将一切美的东西归为某种美学上的思想。美学所涵盖的方面总结起来有五个主要的方面: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科学美以及艺术美,当然这五个方面并不是美学的全部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对优美、崇高的分析,对真善美、丑的对比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可以想象的美。

三、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的关系

1、研究领域的对比分析

艺术设计美学所重点研究的领域范围只针对设计品,围绕一切艺术设计而展开的美学讨论。主要研究对象为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的艺术美,从这些类别可以看出,艺术设计主要构建在人类的物质生活领域,是对物质文明的再处理。一般美学的研究领域更为广泛,它不仅仅是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还涉及了包含精神层面在内的艺术美、社会美等等。从他们的研究领域,我们可以对比出其内在的联系,艺术设计美学中所运用的方法论原则。

2、目标群体的对比分析

美学所面对的是大众人群,并没有特定的限制,因为具有一般性的审美原则,因而在目标群体的差异化上并不是很明显。任何有独立思想的人都会因为经历不同或者对世界的认知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意向,所以美学的研究并无特定的目的或者功利性,其目标群体就是全部的人,具有广泛性。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综合两种美学的目标群体,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种美学目标群体的相同点。艺术设计美学的目标群体对艺术设计美具有限制性的指导意义,因为目标群体的喜好是检验艺术设计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艺术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目标群体的审美倾向,但是反过来讲,在艺术设计美指导下的设计产品,也会在不同程度对受众的选择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引领着目标群体。从这个角度上看艺术设计美学与其目标群体是互为影响的。

3、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中的形式美和艺术美的对比分析

我们提到艺术设计美学第一印象就是,它和艺术有关,它就是研究艺术美的,那么它与一般美学类似的形式美和艺术美有什么关联呢?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一般美学中的形式美和艺术美。形式美主要是指生活中的各种形式因素有规律的组合而产生的美。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的互通性,但这不意味着艺术设计美就是一般美学中的形式美或者艺术美的替代品,两者虽然有共性,但是却代表着不同的研究领域。

四、结论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在性质上都是一种方法论指导,对人的某种行为进行原则规范,二者具有互通性,但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以及表现方式上都有各自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阐述了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所以从哲学上讲,艺术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的关联性是客观的,但是也是有条件的。艺术设计美学同样是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的内容与艺术设计息息相关,我们不能把其笼统的归为一般意义上的美学一类,也不能完全脱离美学,独立发展,二者的和谐共生才是任何美学最理想的发展结果。

摘要:艺术设计美学是专业性较强的研究类别,它的产生与艺术设计这门学科有着根源性的联系,没有艺术设计也就无从谈起艺术设计美学。一般美学的诞生必然早于艺术设计美学,两者同样都是研究美,所以,常常会混淆二者的关系。要想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对各自的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等进行分析,从而理清二者的差异性,找出二者的关联性,从而论断艺术设计美与一般美之间的关系。

产品设计的设计美学鉴赏 篇3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美”并不是设计的唯一属性和最终目的,但就设计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却成为考察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美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状态,它是人类设计、创造本质的最深刻反映。“美”的设计能使产品有效地使用,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印象,提升产品的审美体验。美是抽象的,但同时它又是可感的。如何让见仁见智的美学评价在产品设计中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设计美学评价标准体系的架构基础

由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CraigVogel教授与工程学院Jonathan Cagan教授合作创立、并在《创造突破性产品》一书中推出的技术—形式定位图,显示了同一域的不同产品在技术和形式为轴的坐标系中的定位。根据他们在坐标体系中的不同方位,可以得出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及驱动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形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今社会的消费者不但了解自己的境况,也了解可供选择的产品。他们所寻求的是一种完整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素质,并丰富生活的产品。形式与技术便成为我们在对产品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形式—技术坐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设计的美学理念融会其中,以此来作为的我们衡量产品设计的美学量化综合指标及评价内容。

二、设计美学模糊评价标准的具体阐述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工业设计是人类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是技术与与艺术形式的高度自觉。设计美则是建立在技术发展与形式创新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带来的心理体验。设计美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在产品设计中探求技术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在设计活动中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让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

1.技术美。这里技术指的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即产品的使用功能、生产产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使用产品时涉及到的界面关系(如按照按钮、屏幕、语音等提示进行操作)。技术美侧重于理性,是产品设计中理智和推理的思维形态的表现形式。

2.形式美。通常我们说到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本文将形式美定义为是能够将美感与产品与服务中人机结合起来的造型,在视觉、感觉和听觉等属性间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侧重于感性、情感和灵感的艺术思维。

3.体验美。体验美指的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的人—机—环境关系,合适的人机尺寸及友好温馨的人机界面,亲切的人性化关怀,合理完善的功能,及其外观质量和外观形态表现或传达出一定的信息、表情或情感,在产品的多次同样使用的记忆中所形成的经验,所带来的一种美妙体验。或者说是技术与形式的结合度,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总体审美体验。在十八世纪哲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首先提出了美学体验这个词并将其含义改变为感官的满足或感觉上的愉悦,艺术作品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即为了满足人们感官的感觉。而在这里特指产品本身的在技术、人机理论及形式美学规律等方面的运用,对消费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情感体验的提升和挖掘,也就是说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功能效用和人机工程上的易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形式美学规律的探究,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愉悦体验,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共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所追求和期待的已由机械的、毫无生气的物质满足过渡到更具有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正如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顾客的需求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他们还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产品設计美学是探究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美学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要人类在科技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平台上,自由的生存和发展。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生产、为了“物的实现,而同时也使人类实现了诸多精神需求且获取了很多美的心理体验。

三、小结

产品设计是以产品这一实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按照功用规律和审美的规律来创造。设计的独特表现形式使美学这个主题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 “艺术品”——产品设计。本文以技术—形式坐标系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的美学准则,将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归纳为技术美和形式美以及体验美,对设计评价标准指数型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提高工业设计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设计师只有根据设计美学的评价标准,提倡人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介民.现代工业设计概论(中英双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3]何晓佑.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李砚祖.产品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篇4

一、小题。

1、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科学名称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Baumgarten,1714—1762年)。

2、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的要算王国维。他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红楼梦评论》等文章中,力图用西方古典美学思想作为研究《红楼梦》的指导以及阐明“古雅”作为美学范畴的位置等。他继承了康德、叔本华的美学观点。

3、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所写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的一篇系统地论美的著作,用的是对话的形式。

4、古希腊的柏拉图是在欧洲美学史上最早对美的问题做深入的哲学思考的人。他提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他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美都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

5、康德(1724—1804年)的美学是建立在先验论的基础上。他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他提出审美是一种趣味判断或鉴赏判断。代表性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

6、荷迦兹(1679—1764年),英国著名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代表作《美的分析》。他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7、博克(1729—1797年),英国18世纪美学家,他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的传统,在美学研究中以经验事实作为出发点。他承认美的客观性,肯定美是物体的某些属性。他说:“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8、刘勰(约406—532年)总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发展的丰富经验,建立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美学理论。他的美的观点是建立在“自然之道”的基础上的。代表作《文心雕龙》。

9、形式丑表现在:畸形、毁损、芜杂等等。形式丑形成原因较复杂,就人物形象看,一种情况是由于先天的条件或疾病所形成的生理缺陷。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某种社会条件造成的畸形、毁损。

10、刘熙载在《艺概》中写道:“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里所说的“丑”,实际上是指一种不规则的变化,也可以说是一种险怪的美。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谓瘦也。”除了透、漏、瘦,还有人加上皱,指山石表面凹凸不平。又据《园治》上记载,太湖石“性坚而润,有嵌空、穿眼、宛转、崄怪势……其质纹理纵横、笼络起隐,于石面遍多坳坎,盖因风浪中冲击而成。”

11、《说文解字》中对美的评价:中言:“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美与膳同意。”所谓“美善同意”,说明美的事物起初是和实用相结合。

12、南朝时宗炳著有《画山水序》,王微著有《叙画》,都是专门总结山水画的经验。我国现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一说为唐代作品)。从魏曹操的《观沧海》可看出山水诗比山水画出现可能更早一些。

13、形式美是从体现一定内容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形式美的主要法则有:单纯齐

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

14、唐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明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15、典型化是指艺术家概括现实生活,创造典型形象的方法。

16、柯勒惠支是对中国艺术界很有影响的德国女画家。代表作《面包》。

17、黑格尔依据理念内容和感性形式相统一的原则,把艺术分为三大类:象征艺术、古典艺术、浪漫艺术。

18、艺术可分为:再现的艺术、表现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再现的艺术有雕塑、绘画、摄影、戏剧、电影等;表现的艺术有工艺、建筑、音乐、舞蹈等;语言艺术有文学等。

19、法国人尼普斯在1826年用白蜡板摄制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20、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12月在巴黎第一次放映了他们摄制的影片《墙》、《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园丁浇水》等。

21、蒙太奇是电影的一种特有的手段,是电影省美本质的主要特征之一。蒙太奇来自法语(mantage)的音译,原意是构成、装配的意思。

22、在西方美学史上,古罗马的朗加纳斯在《论崇高》中最早使用“崇高”这一范畴。

23、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者博克,详细地研究了崇高与美的不同特点。他认为人的所有情感都可以归结为两大类,这就是自我保全和相互交往。

24、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悲剧的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

25、《安提戈尼》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作品。(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26、西方美学史将悲剧艺术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

27、喜剧的几种类型:讽刺喜剧、幽默喜剧、歌颂喜剧。

28、易卜生的一部小说中,主角叫娜拉的小说名叫(《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

29、《红楼梦》中“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说的是(王熙凤)。

名词解释:

1、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艺术家的主观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因此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自然,而是化景物为情思、为意境。它能引起欣赏者的想象,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2、传神:是中国美学中的重要命题之一。形神问题是汉代以来哲学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魏晋玄学的基本问题。传神在艺术中主要是指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也包括为花鸟鱼虫传神。

3、寓庄于谐:“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是诙谐可笑的。寓庄于谐的意思就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说明事理,使人在轻松和愉悦中感其深刻的蕴含。

二、大题。

1、怎样理解美和丑的辩证关系?

答:美和丑是相互依存的。在现实生活中,美和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美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转化要有条件。如:旧中国变成新中国,就包含了丑向美的转化,这一转化的条件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开了这一条件,转化就无法实现了。与此相反,美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向丑转化。例如原来纯洁的青年,由于经受不住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堕落为小偷、杀人犯,相应地在形象上会有美向丑的转化。由于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着美丑之间的转化,这就给审美教育提出了一个现实而重要的任务。

2、现实中的丑与艺术中的丑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现实中的丑,只是按照人类道德标准来衡量,这是有关伦理学的人类社会的病态。

而艺术中的丑,则不能叫丑,若评定艺术为丑,则不能称之为艺术,不过能达到艺术的标准而又丑到极点,艺术中的丑也许又是一种精神产物,本身意识产物中能拍案惊奇的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不论丑与不丑。

3、怎样理解人物形象的内在品质和形式美之间的关系?

答:人物形象的美首先是内在品质的美,其次才是外在的形式美。内在品质的美可以弥补外在形式的某些缺陷,而心灵的卑污却不能用外在形式的美去抵消。心灵美的人虽不一定长得好看,但仍能使人感到可爱、可亲,而心灵丑陋的人,即使长得再漂亮,却免不了使人厌恶。当然最好的是人的内在美与外在形式美相结合。

4、什么是形式美?

答: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

5、什么是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的法则有哪些?

答: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法则有:单纯齐

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

6、艺术美中怎样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从生活到意象的孕育,即意向的形成。在意象中形象的特征更鲜明更生动,更加符合生活的本质;同时,把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会到形象中去。这一过程中充满了艺术家的创造性想象活动。

其次,是把孕育的意象表现为作品中的形象,这需要艺术家高超的技巧,通过技巧使完美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内容统一起来。

7、怎样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

答:恩格斯在此提出了一条重要的美学要求,即艺术典型应当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每个人都是典型”是说典型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指的是典型的共性,“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是说艺术典型应当有自己的特殊性,即鲜明独特的个性。“是一个‘这个’”是强调艺术典型的个性特点的重要性,以便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8、什么是悲剧?悲剧的本质何在?

答: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悲剧的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在严重的实际斗争中显示出先进人物的巨大精神和伟大人格。在这里,悲剧是一个美学范畴,而不是戏剧的种类。

9、什么是喜剧?喜剧的本质是什么?对喜剧的本质进行分析。

答:喜剧是以倒错、乖讹、自相矛盾的形式显示现实生活本质的一种美学范畴。

喜剧的本质是“寓庄于谐”。生活中的喜剧的本质决定了喜剧艺术的本质。

首先,一切艺术的源泉都是生活,喜剧艺术反映的是生活中的喜剧,喜剧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中的喜剧进行提炼、集中和能动反映的结果。

其次生活中的喜剧的本质是:在倒错、乖讹、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生活的本质。生活喜剧中的丑角都是用一种假象把自己的丑的本质掩盖起来,产生自相矛盾、乖讹的可笑形式。生活中的这种喜剧本质和特点反映在喜剧艺术中就是“寓庄于谐”,即用诙谐可笑的形式表现严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家必须按照生活喜剧本来的特点进行再现和表现,才能产生喜剧效果,产生优秀的喜剧作品。

所以,“寓庄于谐”是喜剧的本质。

10、艺术创造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什么?

答:艺术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无论是艺术美的内容,还是艺术美的形式,都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1、在艺术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艺术美是通过用一定艺术形式表现一定艺术内容的艺术形象产生的。

2、内容是探索形式的依据,内容的变换决定形式的选择,形式的价值在于表现内容。

3、形式的审美价值及其对表现内容具有能动作用。形式是精神内涵的载体,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作用。艺术家只注重内容的构思,忽视艺术形式的创造,必然导致艺术美创造的失败。粗糙的艺术形式不可能充分的、正确的表达出美的艺术内容,也不可能产生完整的艺术美。4、11、《哈姆雷特》属于什么悲剧?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悲剧?

答:《哈姆雷特》属于社会悲剧。

12、《巴黎圣母院》中各主人公的性格。

答: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爱丝美拉达。外貌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美拉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爱斯美拉达,未遂。刺杀福比斯并嫁祸于爱斯美拉达,令她被判死刑。

卡西莫多: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罗德收养,做撞钟人,面目丑陋、心地善良为救女郎舍身。爱斯美拉达行刑时,卡西莫多将爱斯美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救爱斯美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大战,爱斯美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绞杀在广场上,卡西莫多愤然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最后卡西莫多抚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殉情。

爱斯美拉达: 波希米亚少女爱斯美拉达是巴黎流浪人的宠儿,靠街头卖艺为生。她天真纯洁,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因为不忍心看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她接受诗人甘果瓦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看见卡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会同情怜悯,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钟人的唇边。这样一个心地高贵的女孩,竟被教会、法庭诬蔑为“女巫”、“杀人犯”,并被判处绞刑。作者把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封建教会及王权的强烈愤恨。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13、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结合第十章说美的体现。

论述题(20分)

1、什么是艺术美?艺术美有哪些不同于现实美的特点?试比较黑格尔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艺术美的论述的优缺点。答: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艺术美作为美的高级形态来源于客观事实,但不等于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艺术美不同于现实美的特点在于:

1、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凝结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现实美是客观存在的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现实美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艺术美一经创造出来就固定不变了,可长久供人欣赏。

3、艺术美是现实美的集中反映,比现实美更精粹、更鲜明、更生动、更具典型性。

4、艺术美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的影响。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艺术美是现实美的“代用品”;在艺术中创造想象的作用的有限的;艺术形式本身带来的局限)认为艺术美来源于生活,肯定现实及其生动丰富性,这是正确的,但他采用贬低艺术美的方法来肯定现实美,忽视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就是错误的了。黑格尔则否认艺术美来于生活,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强调想象在艺术创造的作用,发对艺术机械模仿自然。他认为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结果,接触到了艺术的审美特性,有合理的因素,但他完全否认社会生活是错误的。二人的观点都有片面性。

设计美学考试 篇5

课本外知识:

李泽厚与刘纲纪合编的《中国美学史》在中国美学研究史有开创意义

亚里斯多德的“诗学”的含义。原始含义的是制作的学问。布莱希特“艺术陌生化” “艺术泛化”,赵丽华写的“梨花诗体”

艺术观。西方五个艺术观,古希腊艺术观是模仿说,古希腊艺术模仿说的代表人物“亚里斯多德”。三种艺术形式是:喜剧、雕塑、建筑。

“艺术终绝说”的谁的?(黑格尔)

“理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是谁的什么里说到的?(席勒的“游戏冲动”)

论述题:《毛诗序》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论述)孔子三句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填空)课本知识: 绪论部分

艺术是一门交叉学科,通俗地讲,是艺术与美学的有机结合,是现代科学发展不断分化和整合的必然。

俄国著名画家“康定斯基”在《绘画的元素》中认为:早起艺术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对整个艺术史的透彻认为。一方面,它将考察不同时代,不同人所运用的艺术元素、结构与方法;一方面它将套索确定的这三者中一种发展的特性;这一任务的第一部分是即分析部分,接近‘实证’的科学任务,第二部分是即发展的方式,接近哲学的任务。在“美学之父”鲍姆加登看来,美学是感性学,是研究人类的感情判断的。第一章

何谓艺术观?艺术观就是人们对于艺术整体的一般性观点和看法。

20世纪四种艺术定义的理论考察

第一定义: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应。第二定义: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概念符号。

第三定义:艺术是艺术家的白日梦,是特殊的心理补偿形式。第四定义:艺术是人学。“艺术是人学”是我国的钱谷融先生提出。

艺术反应论:艺术反应生活,来源生活,高于生活,这是反应论的观点

如何理解艺术反映论? 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白日梦的理论?

20世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观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的真实性:1,艺术的真实性不同与生活的真实性,2,艺术的真实的鉴定在嘉定意义上的真实。3,艺术的真实往往是约定俗成的。

假定性两种形态:1,常态类型的假定性:“爱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塑造。2,特定形态的艺术给人以陌生感。

艺术的思想性和情感性(论述)艺术的情感的以上古本质的特点。对于艺术是偏重于变现人类的思想还是偏重于人类的情感,历史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

“诗言志”和“诗言情”的对立,西方美学中也有再现和表现的对立。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是沟通人类情感的一种方式,普列汉诺夫补充道:“不,文艺既表现人的感情也表现人的思想。死昂性和情感性在同一个作品上是分不开的,艺术的思想性必须隐藏到情感之后。艺术的思想性和情感性都必须融入到形象性当中。

席勒式的创作方法:1,席勒从哲学研究出发进行创作。2,艺术创作中把个性消融在原则倾向,把人物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

艺术典型性和意向性:典型理论在中国的代表人物是“蔡仪”。什么叫意?所谓意指艺术家的主观意念和情思:什么叫象?所谓象指客观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物象。什么叫意象?指主观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的融合。意向性,实际上就是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理念的客观事物上得到了准确的体现。

艺术的意向性是艺术家创造的一种虚伪或幻想的世界。什么是审美价值的遇合性?就是审美主客体的遭遇,碰撞和契合,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火花。

审美价值的生成性(填空)审美价值的生成性是指它是一种构成艺术整体的各要素之间的总和质。它并不先验地存在于作品的物质层面上,而存在于物质媒介的行而上。

艺术作品美感层次的含义?1,悦耳悦目。2,怡神悦性。3,境界提升。

18世纪40年代,法国学者乔

治·巴托《简化成一个单一的美的艺术》

你认为艺术是掌握世界的特定的艺术方式是哪一点?答:那就是实践论。

爱美欲——唯美主义的信仰:(简答)如何理解爱美欲作为艺术创造动力之一?爱美欲作为艺术创造动力之一,动力是积于对形式的迷恋,对美的信仰,它表现为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流派。唯美主义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对艺术有功力目的。一是认为形式本身的价值就是艺术的一切。并且唯美主义还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所以爱美欲作为艺术创造动力之一 艺术阐释论:当代美国艾布拉姆斯认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活动过程包括如下四个因素:宇宙——作者——作品——读者。就是采用了对立的方式对四个因素进行割断式的研究。形成了作者中心,作品中心,读者中心的形形色色的理论。

以作者为中心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作为一种阐释模式。以作者为中心的阐释模式确立是艺术原则有:1,任何艺术作品都有自传性,在艺术作品中我们始终能看到艺术家自身的影子,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人格的表现“风格即人“。2,艺术作品是作者意图的现实,作者的作品意义阐释的真正权威。3,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特殊心里补偿形式,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生命历程的有机资质成分。4,艺术不是技巧性工作,而是艺术家心灵的产物,艺术的目的是心灵于心灵的交流。

术批评是一种理论见之于作品的评价性话语行为。

设计美学考试 篇6

100%通过

考试说明:《美学原理》形考共有4个任务(01任务-04任务)。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道试题,共

分。)

1.美学思想

参考答案:

美学思想:美学思想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2.美学

参考答案:

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3.摹仿说

参考答案:

摹仿说:“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摹仿。“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4.游戏说

参考答案:

游戏说:“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奥秘。

二、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主要包括原始歌舞和原始神话两种类型。

参考答案:

不对。(2分)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类型除了原始歌舞、原始神话之外,还有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等类型。(3分)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

参考答案:

对。(2分)鲍姆嘉通在1735年发表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提出了“美学”这一概念;1750年出版了《美学》第一卷,阐述了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同年,在他任教的大学开设了美学课程,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3分)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巫术说”是一种科学的审美发生学说。

参考答案:

不对。(2分)巫术说认为,神话、歌舞等在内的原始人类文化现象都是巫术仪式或巫术习俗的组成部分,因而原始艺术最早是作为一种巫术手段,为保证原始人狩猎成功而举行的巫术仪式。我们认为,审美与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不十分正确,因为原始艺术虽然具有很强的巫术动机或目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和人类早期认识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无法把握自身,更无法支配自然界,于是原始人便寄托于巫术,使得巫术与原始社会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都有了密切的联系。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学习美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①学习美学时要自觉联系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理解美学理论。(5分)②要掌握正确的哲学思考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3分)③要结合人类历史,尤其是审美实践的历史、审美创造的历史、美学自身的发展史。(4分)④要边学习边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3分)

2.探讨审美发生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①考古学方法。即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对史前艺术遗迹进行分析研究,这种方法被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最重要的、使用最为广泛的途径。(5分)②对现代残存的原是部落考察法。即对现在残存的原始部族的艺术进行研究。(5分)③对儿童艺术心理学的探究。即通过对儿童艺术心理的研究,推测人类审美发生和艺术的起源。(5分)

四、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试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审美发生其实也标志着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确立。作为审美活动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对象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使得人和自然界区分开来,从而有了主体和客体之分。伴随着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历史进程,主体(社会的人)和客体(自然界)之间,才逐渐形成了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等在内的各种现实关系,审美关系也是主客体价值关系中的一种。

2.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审美意识;作为审美客体的审美对象,也不是自然存在的客观事物,而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与人为敌或与人无关的自然转变成的“人化的自然”。所谓“人的对象化”,则是指人在生产劳动实践中,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使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体现出来。因此说,审美客体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

3.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是人类漫长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们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实践创造了人的对象世界,外部自然界被“人化”而成为审美客体;另一方面,实践又创造了对象的主体,主体的五官感觉也相应地被“人化”而产生审美感受。与此同时,也是实践使得主客体之间发生了关系,并进而形成了审美关系。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积淀在审美关系中,体现在客体便是审美价值的产生,体现在主体便是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感受的形成。

4.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又不仅是客体的自然属性;审美价值不是主观的产物,但它又并不是与主体无关。审美价值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的统一。因此,我们说,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客观世界的美,都是人类漫长实践活动的产物。(每个要点5分,举例说明15分)

02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道试题,共

分。)

1.自然美

参考答案: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2.社会美

参考答案:

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3.造型艺术

参考答案: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艺术等。

4.实用艺术

参考答案:

实用艺术是指以实用为目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的艺术种类。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

二、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美已经存在。

参考答案:

(1)不对。(2分)(2)理由:自然美是人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评价,自然美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类产生以期自然的物质属性虽然存在,但自然是自在之物,不能自觉为美。只有在人类开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改造了人类自己时,自然美才产生了。

(3分)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参考答案:

(1)对。(2分)(2)理由:这句话就是强调客观现实是艺术创造的基础,自然美丰富生动,是艺术家创造的源泉;强调在艺术创造中,要以大自然为师,勤于观察客观对象。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艺术要靠艺术家用“心”去创造,而不是摹写自然,基本正确地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3分)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清明上河图》是以宋代都城汴梁市民生活为主题的长卷绘画作品,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繁华的景象和自然风光,是历代风俗画创作的典范。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唐太宗乘步辇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也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虽然这两件作品所表现的对象大为不同,但是因为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使作品的艺术美超越了现实美,因而都是艺术珍品。

参考答案:

(1)对。(2分)(2)理由:现实美是艺术美产生的基础,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是产生艺术美的关键。这两幅画都因为凝结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是艺术家对现实美的集中提炼、加工,从而创造了高于现实美的艺术美。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欣赏自然美对美育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二,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三,自然美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第四,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

2.艺术美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

艺术美的主要特征便集中表现为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1)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形象。形象性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2)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家面对大千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必须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并且将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3)审美性,是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四、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结合实例论述什么是人的美,人的美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人的美包括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人的外在美主要包括形貌美、服饰美、风度美,内在美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

(一)人的外在美(15分)外在美是通过直观的外在形象体现的,能够给人直观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形貌美形貌美是指人的身材相貌的美,属于静态美。形貌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它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意识和观念不断发展的结果。大体上讲,人体的形貌是否美,可以从面貌、肌肤、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与配合、内在活力四个方面来衡量和判断。2.服饰美服饰美是指人通过着装、发式、面部化妆修饰等产生的美感效果。形貌是人的自然资质,服饰则是人的文化生成。服饰美主要体现为服饰造型与人的形体及性格的和谐统一,服饰造型与所处的环境的和谐统一、服饰本身的色彩谐调、服饰配色与环境色调谐调四个方面。(5分)3.风度美风度美是指人的风采和气度的美,主要通过人的言谈、举止来体现。风度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文化修养、性格气质的外在反映。言谈举止作为人的精神的表现,是体现人物美的重要方面。

(二)人的内在美(15分)人的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的美,是人的美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1.精神美精神美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包括人的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丰富的美好情感和智慧、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修养等。

2.性格美性格美主要是指人的性格特征的美。性格指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性格使人的精神具备了个性的感性特征。性格美的表现是热情、开朗、活泼、诚恳、果断、稳重、刚强、机智、幽默等,与此相对的不良性格特征是为人冷漠、暴躁、怯懦、虚伪、软弱等。

(三)人物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是人的美的决定因素,或者说,人的美侧重于美的内容。

内在美是人物美的核心。(5分)

03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道试题,共

分。)

1.优美

参考答案:

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2.崇高

参考答案:

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

3.直觉说

参考答案:

“直觉说”也称“表现说”,审美心理学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克罗齐,20世纪初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派,这种表现主义美学为西方现代派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核心观点是:美就是直觉、就是形式,就是直觉的表现。在美感中,没有任何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美的全部意义就是对事物形式的形象直觉。这一学说的基础是唯心主义哲学,但他强调形象思维在审美中的重要性具有一定合理性。

4.格式塔

参考答案: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型”,是在人的知觉中呈现出来式样,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

二、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对。(2分)(2)理由:这两句话是鲁迅先生讲的。“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揭示了悲剧的本质特征是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由于客观社会原因或历史的必然冲突,真善美、生命、爱情、信仰、理想等等“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损害或被毁灭,这个过程或结果使人们陷入剧烈的悲痛,但马上又被正面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感染,被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所震撼,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即悲剧性美感。“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揭示了喜剧的本质特征是滑稽可笑的人物或事物披上了一件令人炫目的漂亮外衣,用来掩盖自己的庸俗或丑恶,而当这件漂亮的外衣被撕破时,不仅暴露出自己的本质原形,而且当众受到嘲笑、讽刺和否定。(3分)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喜剧艺术的本质特点在于“逗乐”,越是丑的东西越有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不对。(2分)(2)理由:这种说法忽略了喜剧艺术揭示生活本质的要素。喜剧的本质特征是“寓庄于谐”。“逗乐”而不能揭示生活本质,不能称为喜剧,喜剧必须在诙谐形式中表现生活本质真实。(3分)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移情说”审美心理学说的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不对。(2分)(2)理由: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人物,“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3分)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如何在喜剧中“寓庄于谐”?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2)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3)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之二是“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每个要点5分)

2.审美心理结构中有哪些主要心理因素?

参考答案:

审美心理结构中包含着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

(1)感知包括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所谓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所谓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基本特征,它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感觉和知觉和称为感知。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3分)

(2)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大类。所谓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所谓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在审美心理中,既有再造性想象,也有创造性想象。在审美活动中,人们总是把从感觉、知觉所得到的关于对象的完整表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的活动再造出来,或创造出新的形象。身后经验越丰富、学识教养越多,想象的翅膀也就越丰满,所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就越强烈。(4分)

(3)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情感在审美心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审美心理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那么,这些心理因素是如何在审美心理中统一起来的呢?它们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以情感作为中介所形成的有机统一。(4分)

(4)理解是审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美的事物不仅具有感性的形式和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本质和深刻的意蕴。审美心理的理解因素主要包括:首先,对于审美对象的认识内容,不能脱离理解因素;其次,对于审美对象形式的认识,也不能脱离理解因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审美对象内在意蕴和意味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性因素。(4分)

四、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举例说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审美理论学说

参考答案:

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马斯洛先后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潜能和价值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等重要理论,奠定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之父”。(5分)

2.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关于人的七种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由下而上依次是:第一层,“生理需要”,即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或生理需要,这是最基本的需要;第二层,“安全需要”,包括人身安全、避免危险等,引申涵义还包括社会安定、生活保障等;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指人渴望在家庭、亲戚、朋友、单位、社会中找到归属感,在给予他人爱和接受他人的爱中享受温暖;

第四层,“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自重和为他人所尊敬,胜任工作、事业有成,从而得到肯定的评价和赞扬等等;第五层,“认知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求知、探索、认识和理解等,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基本需要和内在动机,认知和好奇心分不开,人的认知天性推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第六层,“审美需要”,包括对于对称、均衡、秩序、完美等形式美的追求等。马斯洛是第一位把审美需要当作人的基本需要的心理学家;第七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指个人特有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它是金字塔的顶尖,是人的所有基本需求中最高的目标,也是完满人性的体现。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面各种需要的满足。马斯洛认为,各种基本需要都能得到满足的人,将会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15分)

3.人的潜能和价值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从生物进化论和比较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马斯洛认为,人的潜能就是人的内在价值。潜能得到发挥,也就是价值得到实现。(5分)

4.“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最高追求目标,它强调完满的人性,强调以生物学为依据的人的本性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完满的人性”主要指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特性或潜能,这些潜能的充分发挥就被称为“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能够做到“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中的一批杰出人物,他们有着坚强的信念和决心,都有着积极的创造性,对很多领域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很少失望、焦虑、恐惧、悲观的情绪,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并获得创造的乐趣,同时在创造性工作中全面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更全面地享受生活,自然地发挥着全部生理、心理功能,他们的行为动机来自于发展潜力与实现潜能的需要。(5分)

5.“高峰体验”:马斯洛进一步指出,“自我实现”的重要特征便是“高峰体验”。峰体验的最大特征,就是人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时的一种体验,人在这种体验中会感到欣喜若狂、销魂落魄、如醉如痴,它是人的存在最完美、最和谐、最幸福的一种境界。高峰体验的时刻,人有一种反归自然或与自然合一的极度欢乐,人的心胸仿佛豁然开朗,体味到宇宙、人生的无穷奥妙,仿佛进入了天堂,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达到了一种尽善尽美的人生境界。“高峰体验”来自于创造的冲动和创造的激情,来自于科学发现和伟大的灵感,来自于爱情与异性的结合,来自于人与大自然的交融,更来自艺术创作活动与审美欣赏活动。(5分)

04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道试题,共

分。)

1.大众文化

参考答案:

作为精英文化的对立面,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在工业社会中以文化工业的方式出现、并且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的、以大众为消费对象的一种文化。

2.文化产业

参考答案:

文化产业是审美文化的一部分,包括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化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第二大类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演出业、娱乐业、游戏业、策划业、经纪业等等;第三大类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广告设计、形象设计、景观设计等等。广义的文化产业还包括体育产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等等。

3.“生活艺术化”

参考答案:

“生活艺术化”是19世纪美国著名思想家梭罗倡导的一种审美文化观点。梭罗认为,单纯的知识算不上智慧,知识与美结合才能形成智慧。美好的生活不是通过积累知识和占有财产而达到的,只有通过对自然和人性美的敏锐感受才能达到。他提倡审美与生活的融合、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4.美育

参考答案:

美育是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作为感性教育和趣味教育,致力于完善人的基本素质,实现人类自身美化,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二、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后现代文化的两大特征是“消解”和“复制”。

参考答案:

(1)对。(2分)(2)理由:后现代主义文化是后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它具有与过去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文化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应当是“消解”和“复制”这两大特征。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衍生文化产品是审美文化现象之一种。

参考答案:

(1)对。(2分)(2)理由:审美生产是审美文化的一种,审美文化产品当中包括衍生文化产品。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参考答案:

(1)对。(2分)(2)理由:孔子提倡诗教和乐教,他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育思想,认为“诗”能够使人受到感动,引发伦理情感;“礼”能够使这种伦理情感转化为行为准则,树立人的思想道德准则;“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成为一个不仅具有良好行为规范的、而且真正懂得生活意义的、优秀的人人。这一观点充分强调了培养有教养的人,离不开美育。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参考答案:

美育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人们对美的基本观点与看法,它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都把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4分)

第二,提高审美能力。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审美过程中主体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审美鉴赏力。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实践的结果。(4分)

第三,培养审美创造力。审美创造能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能力,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能动地改造世界,同样,人们感受美和鉴赏美的目的也是为了表现美和创造美。(4分)

第四,塑造完美人格。塑造完美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应当说是美育最根本和最核心的任务。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们之所以特别重视美育,其主要原因就是美育在塑造完美人格上具有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3分)

2.美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参考答案:

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与此同时,自然美育和艺术美育也渗透其中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家庭美育。家庭教育是美育的起点。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人生的起点,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一个人最早接受美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作为美的摇篮,甚至当一个胎儿在母腹之中尚未出生时,就已经可以开始进行美育了。

第二,学校美育。学校美育是美育的重点。学校是从家庭到社会的中间环节,它对学生施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因此,比起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来,学校美育的时间更有保证、条件更加优越、美育更加系统、效果更加明显。

第三,社会美育。社会美育是美育的大课堂。社会美育是指借助于社会上各种专门的美育设施和环境所施行的美育。比起家庭美育和学校美育来,社会美育具有更加广阔的范围和鲜明的特点。

第四,自然美育。自然美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美。自然美对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体验人生、激发情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作用。

第五,艺术美育。艺术美育是美育的核心与主要手段。艺术美育在审美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作用。艺术美育是美育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与途径。艺术美育之所以具有这样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是由艺术美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每个要点3分)

四、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举例说明美育的特点

参考答案:

美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第一,形象性。形象性是美育的显著特点。美育是从观赏美的形象开始,并且始终离不开美的形象,让受教育者通过美的形象来领悟美的内蕴。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它们首要的特征就是形象性。(9分)

第二,娱乐性。娱乐性是美育的鲜明特点。早在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强调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们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9分)

第三,自由性。自由性是美育的重要特点。一般来讲,智育、德育等教育方式,都或多或少要采用灌输的方式来进行。智育、德育基本上是在课堂上进行,大多采用老师讲授和学生听讲的形式。而美育的特点,恰恰是采取自觉自愿的自由方式进行。(9分)

第四,普遍性。美的普遍性,决定了美育的普遍性。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美育也就无时不可进行,无处不可进行。尤其是现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美和美育在人类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只是在学校的课堂或校园中进行,而是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书籍的美学设计 篇7

引言

现代书籍从装帧到设计上的转变, 促进了中国书籍设计的进步和发展。书籍设计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一样, 同属造型艺术的范畴。书籍的设计涉及到方方面面, 从封面到内文的版式, 从外在造型到信息传达, 从材质构建到工艺兑现, 从阅读到审美再到实用功能等, 是一系列整体设计的创造性运作。通过具体的设计手段能完美地展现出书籍的整体之美。简单来说, 书籍之美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在构成直观造型的静态之美, 二是内在构成内容活性化的流动之美, 而这两者的完美融合, 就组成了形神兼备的书籍整体之美。本文将从书籍的形态、语言和内在之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书籍的美学设计。

一、书籍的形态之美

这是书籍的形态, 更确切地来说, 应该是书籍的神态, 即书籍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融合, 以及由此产生出的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对于书籍形态的塑造, 是需要除设计者外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从功能到美感的设计, 构成了书籍的整体形态之美。

书籍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其形态在不同时代发生着不同的演变。从最早作为信息传递符号载体的甲骨, 到周代至秦汉的竹简, 产生了用帛做为袋子把竹简类型的书放在里面的装饰。东汉时期由于造纸术的发明而形成的卷轴装、隋唐时期的贝叶装、唐代早期常用于佛教经典的经折装、唐末五代的蝴蝶装、元代的包贝装、多用木板或纸板做书函的线装, 直至晚清, 中国书籍的形态可谓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

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已经跟上世界的步伐, 从做书的模式到印刷装订的技术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虽然时间在变化, 但是从古至今人们对书籍美感和功能的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不变的。传统的造书者们将书籍进行整体精致的设计, 构成人们当今所熟知的书籍形态, 使书籍以一种精致的艺术品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现代书籍的美学价值, 体现在传统书籍形态与现代书籍形态相融合的探索过程中, 设计者创造出具有能调动人主观能动性的设计产物, 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书籍的外在造型之美和内在流动之美。例如《拥有力量的海洋巨人——鲸鱼》这本书, 是用三维立体的手法介绍海洋巨人——鲸鱼的书, 书里描绘了鲸鱼在海底、海面的生活习性, 它的外部状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此书在设计上以三度空间的视角去描绘, 图像和色彩生动活泼, 设计编排严谨, 具有较强的阅读趣味性, 是一本形神兼备并具备较强的可读性, 集书籍艺术和工艺艺术为一体的拥有完美形态的书籍。另一本《立体看星星》是日本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用了六年的时间与天文学家共同创造的一本形态出神入化的书, 此书是一本四维书, 通过红蓝双色眼睛观察, 能看到富有空间立体感的宇宙空间, 如同置身在天际间, 感受并触摸到宇宙间不可言说的丰富的美。

二、书籍设计的语言之美

构成书籍形态的五要素分别是文字、图像、素材、色彩和时间, 通过这五个要素有机的富有层次节奏的结合, 而达到内外造型和神态的完美融合统一, 最终形成具有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书籍整体。

(一) 文字

汉字多元化的面貌拥有众多的审美功能。具有丰富内涵的汉字, 本身就拥有形象信息, 通过视觉向我们传递力量与声音。在对汉字的版面设计中, 通过不同的组合编排, 能给读者带来时间、空间、大小、疏密、节奏的不同感受, 产生出丰富多彩的审美效果。而不同字体在书籍上的应用也有不同之处, 如宋体的美观自然, 仿宋体的挺拔舒展等, 在设计中能够根据设计书籍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例如《中央美术学院附中50年作品经典》一书, 运用汉字的多样性变化, 用汉字的笔画趋向性重新构成了一种新的字体, 从而产生了书籍汉字设计的美感。

(二) 图像

书籍设计中, 图像是二维的平面的, 是辅助文字内容传达信息的设计要素, 其对文字内容进行图像说明的同时, 也对书籍的装饰起到美化的作用。相比抽象的文字符号, 图像具有可视性、可读性和可感性等优越的特点, 在理性之外又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 借助图像的强化可以加深读者对书籍内容的印象和感受。例如《向大师学绘画》一书即是如此。该书运用了以图像为主体的设计, 由对图像的大小和远近所产生出的视觉距离组合设计而成, 在丰富了主体信息传递的同时, 又增加了阅读的逻辑性和趣味性。

(三) 色彩

色彩是传达情感的多面体, 不同的民族和风俗习惯, 对色彩的感受和领悟也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设计者充分考虑和研究这些潜在的民族性, 从而设计出符合民族审美心理的设计作品。色彩是一种表达语言, 不能因为设计者的喜好任意选择, 而应该根据设计作品的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在塑造书籍个性和创造情感方面, 色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同的色彩给读者传递不同的情感信息, 在阅读中恰当的色彩运用, 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例如《敦煌全集》, 该书的色彩取材于敦煌艺术中最为典型的色彩象征, 即敦煌红的地域特色和敦煌壁画中石青色彩的运用, 使得该书的色调具有浓厚的地域性, 恰当的色彩表现出敦煌之美中的独特魅力。

(四) 材质

书籍材质的质感可以引起读者视觉和触觉的感受, 平滑的、粗糙的、柔软的、坚硬的等各种材质, 对于书籍设计来说,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提供给人们精神的享受的同时也提供给人触觉上的新鲜感。不同的书籍运用不同的材质, 能给书籍之美增加重要的因素。例如《食物本草》一书, 以线装轻型棉质纸印刷, 外面的函套用民间常用的藤制食盒为设计材质, 体现出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

三、书籍内在之美

书籍设计作为艺术设计思维活动是属于感性范畴的, 但是设计单凭艺术感受还不够, 还要相应地运用人类工学原理去完善和补充, 体现出条理的秩序之美。在内在版面设计上, 通过文字的组合、取舍以及对造型哲学的运用, 从而产生出各具特色的版面世界。其中, 表现语言的纸通过不同的质地和肌理等来烘托出一种氛围, 以切合原著的精神内涵。尽管设计师要依靠文字和图案等对版面进行设计, 但是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一种能传递信息的气场。简单的来说, 即使没有文字只有图案, 也能以精准的意图去表达著作中的内容含义, 重新合理地配置各种元素在版面上的关系, 这其中所包含的是精心的理性设计。例如《梅兰芳全传》一书, 通过对书侧面的切口进行设计, 在翻阅的过程中往左右压分别是梅兰芳的剧照和生活照。这样的设计为读者和书籍之间搭建了一个精神的桥梁, 从中如同穿越时空亲自与梅兰芳对话, 因而产生了亲切的生命感受力。

版面设计中还蕴含着时空的表达过程, 随着书的翻阅吸纳着流动的时间。在书籍构成的秩序之美中, 文字、色彩、图像和材质等要素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游走融合成为一体。书籍的构成过程是以感性和理性的相互融合为依托, 产生出书籍的秩序之美, 从而使得各元素之间构成完美周密的视觉媒介, 这就需要设计者对书中的形态和概念甚至细化到结构排列等一系列要素进行全方位地思考。例如《烟斗随笔》一书是一本日本已故作家的随笔, 在设计中设计者运用图案和文字的布局跟余白来表现空间的节奏感, 淡雅的色彩能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幽静和舒适之感, 使人不仅能获得纸面上的信息, 还能从版面中体会到一种真切的情感。

四、结语

书籍的美学设计在整体构成中形成了一种主观和客观、感性和理性、抽象和具体等一系列的对比, 形成一种“和而不同”之美。无论是艺术还是技术, 西方严密的理性思路与善于驾驭的能力, 东方宏观的思维方式以及天地人自然融合观之间的互补互动, 都是书籍设计的助推器。在书籍设计中, 我们需要求知问道, 从中寻求对书籍美学设计的新灵感, 使得书籍设计之美更为缜密和优雅。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07

[2]张黔.设计艺术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吕敬人.书艺问道.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

[5]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北京:三联书店, 2006

设计美学研究 篇8

中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这段漫长的时期中,我们的先人不断地创新,改进生产工具,引领社会的进步,创造着新的历史,新的未来,美学也在其中悄悄产生。

最早从远古人用石头作为项链戴在脖子上开始,到现今琳琅满目的商品。美学的发展经过了不平凡的历史转化。也总结出了许多经典的美学法则。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八卦图就是运用美学的原理。对称、均衡、和谐、统一,富有动感。这是一款经久不衰的标志设计。八卦图同时也富有中国特色的寓意。八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哲学概念,来源有两个:一是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无极生有极,有极是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八卦图即为表示八卦方位的图形符号。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代表中国传统信仰的终极真理——“道”。

二、中国传统纹样中的设计美学研究

中国传统的纹样可以从中国传统建筑说起,我国历代帝王都通过建设宫殿以显示其伟大,地位的崇高。宫殿的建设不仅有工匠们独具匠心的设计,而且还有风水师、画师的指导,每一个屋檐,每一个房间的布局都充满了讲究与分析。我们可以从北京的故宫看到明朝帝王的奢华生活,彩画有图案,地砖有图案,家具有图案,图案无处不在。拿彩画举例就分很多等级,最高的是龙凤和玺彩画,他们也有各的意思。就故宫的云龙大石雕的图案分析——有祥云,代表吉祥和驱邪的意思。

著名建筑专家郑孝燮说“北京有故宫,西安有兵马俑,祁县有民宅千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的民居,集宋、元、明、清之法式,汇江南河北之大成,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每一个纹样的分布,上到房檐,下都台阶围栏的设计,对称统一。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囍”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被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三、纹样转化成为建筑的案例分析

将传统纹样运用于现代设计中的例子不占少数,我们提倡与支持传承传统文化的做法,并且鼓励年轻人多多运用,多多发展。但是我们反对过分的夸大,生搬硬套,破坏传统文化的行为。上海世博会刚刚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的中国馆的设计采用了榫卯结构,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

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与之相比江苏省阜宁县数百万元建雕塑事件是破坏古纹样设计的典型案例。我们呼吁社会更多的原创,更多的产权保护,抵制模仿,抵制抄袭。

四、产品中的美学

产品设计在当今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早在上个世纪,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早已把产品设计看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角色。纷纷成立了国家性质的产品设计机构。我国七八十年代开始接触产品设计,经过了短短不到三十年的发展,产品设计不再陌生,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海尔集团是中国最早重视设计的公司,如今的海尔早已走向世界,让世界听到了来自东方古国的声音。

产品设计中讲究美的运用,功能美是要求设计要人性化,以人为本为中心去创造,产品要有合理性,服务于人类才会收到人们的欢迎,产品的功能美已成为我们生活方式的表征和审美心理的体现。它是激发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要原因。产品的美学是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设计,理解设计的一个窗口,最终创造出设计。产品设计中同样体现出了机械美观、技术美学,作为工业设计和制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衔接点,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近年来,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关于技术美学对于科学与艺术联姻的倡导,以及在设计教育中强调从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等一系列社会关注的热点,无一不与技术美学的发展直接相关。

五、科技中的设计

高科技风格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点。到了七十年代以后,一些设计师和建筑师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尖端技术不断进入人类的生活空间,应当树立一种与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高科技风格。高技术风格力求结构的简洁,造型上多采用方块直线,色彩上仅采用黑色和白色,喜欢在面板上密布繁多的控制键和显示仪表,有时还故意把产品的零部件直接暴露出来,把装饰压到最低限度,从而使产品看起来像一台高度专业水平的科技仪器,以强调高科技信息。同时也很喜欢用最新的材料。高技术风格是随着社会的科技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风格。

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也出现了高科技的产品。其中苹果设计家喻户晓。APPLE的手机设计外观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简洁的只剩下了机体。苹果内部设计源于高科技的运用,整体设计就是功能的全部体现,外观的设计完全的服务于整体手机的功能。由此可见,科技的运用改变了设计的外观与发展。

六、未来设计发展展望

1.未来的设计必将更加注重绿色设计

当今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绿色设计不仅要求设计材料更加环保,也要求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丢弃后的产品回收问题。设计师需要有良好的设计素养,社会责任感。

2.未来的设计也必然是多元化的设计

单一的产品无法满足人们的欲望需求,多元化的产品设计由此产生。

3.未来的设计也需要更多地结合本国特色

没有特色的产品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存在下去。

七、总结

上一篇:占地复垦补偿协议书下一篇:泥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