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

2024-08-17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共12篇)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 篇1

设计已经充斥于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 大到房子飞机, 小到门窗墙饰, 无一不是设计“美”的体现。设计是人类主观意识的一种创造, 一种对美的创造, 其发展时刻围绕着“美”这个核心内容。到了今天, 设计艺术的羽翼已经逐渐丰满, 伸向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环境艺术设计美的内涵

要理解环境艺术设计美, 首先要探讨什么是“美”。作为人类精神追求之一, “美”的内涵一直是众多学者不断挖掘的内容。目前, 各类文献对“美”的理解越来越趋于从属关系, 即美是事物的一定特性与人的意念高度契合而形成的关系属性。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话来说, 就是在我们心中, 我们的经验和思想会组成一组潜意识的判断标准, 而对于某一件事或物, 它的某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性质, 经由这个标准判断后被认定是正面的、积极的, 那么这个事物就可以被称为“美”。“美”的判断需要由被判断事物和判断者两个方面组成。美的事物总是会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感觉, 让我们可以轻松的去享受它。对我们来说, 山水是美, 山水之中的建筑也是美, 诸如后者这样的人造事物即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对象。

在人们使用这些人造事物时, 人和事物这两者之间有使用关系和审美关系, 后者较前者来说要复杂许多。所谓使用关系, 即人们在使用人造产品时是否方便和易于使用, 实用性强不强, 审美关系就是在使用的过程中, 被使用的人造产品能否给人美的感受, 提高人们对产品的喜爱程度。以上两者的关系是功能与形式的体现之一。长时间以来, 功能与形式都很难做到两全, 如何将两者科学结合, 使之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程度, 是设计之路上最为复杂的一个障碍, 也是如何做到环境艺术设计美的根本内涵。

二、环境艺术的适应变化之美

美不能是死板、一成不变的, 只有适应了各种变化下的不同需要, 才能真正的被称为美。美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适应人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大前提这三个方面。

第一, 人的变化。人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 从身形外貌到性格脾气, 人们的审美也随着年龄、经验、教育以及环境等原因的改变而改变, 因为设计不能只是固定于一时的, 而是要考虑到人的后期发展变化, 保证设计在当下及未来都能大幅度的发挥作用。例如关于儿童的室内设计, 要综合考虑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从而设计出其在成长过程中依然能舒适使用的室内设计。

第二, 社会的变化。在时间不断流逝的同时, 经济、环境、政治、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事物都在不停发生着变化, 社会的整体审美意识在不断提高, 对美的判别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能跟随时代潮流的设计, 才是美的设计。在设计的发展史上, 不论是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 不同的潮流都是对当时的背景环境, 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的一种暗含于中的体现, 在理解这些设计时, 要从其所在的特定历史环境去理解, 在充分了解了当时的社会变化的前提下去理解, 不武断的否定设计是否具有美, 从一个客观的视角去看待设计。

第三, 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无论任何设计, 抛开其实用性不说, 都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这是设计是否具有“美”的特质的基本条件。例如大排量汽车、塑料袋、一次性的方便筷等等, 无论其外观多优美, 制作多精致, 无论其在多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都是无法被称为“美”的。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对未来负责, 如果环境艺术设计无法满足科学发展观, 只满足了当下的需求而没有考虑到以后, 污染了环境, 打乱了生态和谐, 就没有适应整个人类的发展, 也算不上美。当前社会对设计艺术提倡绿色设计, 可持续设计, 正是在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给出的。满足了可持续发展, 才有被称为美的基本前提。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美的标准

若想设计出好的作品, 仅仅有理论上的概念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这样会使得设计空洞且难以真正的贴近生活。好的设计师应该要在实际生活中去实践, 去体会设计的需求和感觉。

所谓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 是将视觉美和视觉美之外的感情美, 心理感受美和生理体会美相结合, 杂糅到一起后作用于人, 使人能有全方面的感受。而人们的感受途径主要是在环境中活动, 与环境进行切身交流, 由亲身感受去判断是否满足设计美。例如要判断一栋建筑的设计美, 就应该走进建筑, 真真实实的在建筑中生活几天, 去感受在其中进行日常生活时是否舒适, 是否方便, 是否适合人的生活需求, 不能仅仅通过外观好看与否, 来判断其是否满足设计美。

视觉美是一种平面的、二维的美, 工业产品的美是立体、三维的美, 而环境艺术在前两者的前提上要更加的丰富, 它不仅包含了前两者的所有美的特性, 同时也是这些特性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的发展和体现, 也就是说, 环境艺术设计美是人造产品满足于时间的流逝, 在人的不断活动中让产品符合心中的好的方向的条件, 即一种空间美。人的生活是立体的, 是和世界万物各个角度和层面的相互作用, 因此在设计时, 要身临其境, 从人的角度出发, 把自己当作使用者。

前文所讨论的两条标准, 满足使用需要和适应变化, 同样是判断环境艺术设计美的标准, 同时, 环境艺术设计还应考虑到人, 满足人不同于物的需求, 适应人本身的特点, 和使用时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要设计出好的环境艺术, 首先要仔细深入的了解使用者的特质、需求, 建筑物所处环境的条件优劣和限制以及建筑物本身的性质,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设计出符合设计美标准的环境艺术。因而我们可以看到, 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其他设计所不具有的难度, 要把握其功能和形式的关系是更加复杂、更加有挑战性的问题, 也比其他设计有更多的知识面要求。这就要求设计师是一个综合素质高, 并且愿意不断实践不断付出的人。

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什么是环境艺术设计美的内涵, 提出设计美是满足人内心对美好事物趋向的一种情感表达。环境艺术设计美的条件是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能够适应多方面的变化, 包括人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和科学发展观的变化。进而探讨了环境艺术设计美, 它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增添了时间的要求, 要从空间、多维的角度去设计, 与其他设计相比更加复杂, 更加具有难度。

关键词: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美的内涵,美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邹超, 申屠立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现况浅谈[J].大家, 2009 (12) :288.

[2]王正刚.庭深意远——论中国传统住宅建筑院落的空间美[J].江淮论坛, 2013 (6) :101-104.

[3]彭劲.解析环境艺术设计的动态美[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33 (9) :156-157.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 篇2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全国许多城市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城市规划设计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环境美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中就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的各方面都提出了美的需求,追求美的享受。景观作为当今人们悠闲与享乐的驿站,其设计与创作也在随着人们的生活和艺术中美的要求不断发展,设计者们已巧妙地将美学中的一些原理运用到其作品中,从而更好地发掘美的精华,给人们塑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 美学原理相互作用城市建设城市文化景观设计运用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运用环境美学原理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已进入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阶段这一事实。城市建设是以适合人类聚居以及生存、生活为目标的,即以人为本。一切有关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发展都要围绕这一主题。城市环境规划与设计的综合性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并且直接影响着该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一个城市的景观建设也非常重要其中的人文景观,一般分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型。人工景观如建筑、雕塑、街道、广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是用来装点环境的,满足人们观赏的需要;自然景观就是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现在有许多城市为了某种需要,急功近利地进行着五颜六色的“铺花街”,使人眼花缭乱,毫无城市整体设计可言,更谈不上特色和品位。

城市环境是提升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应该重视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不仅要统一、有规律,而且要和城市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当然,这其中建筑的造型和外观设计非常重要,如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图书馆、影视城、体育馆的外观设计,都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一定要综合考虑,整体规划,并合乎该城市历史、文化的脉络。这个问题早在战国时的管子就已提出,他的“人与天调”、“天地之美生”就体现了一种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

2环境美学原理

环境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审美要求,研究环境美感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进而探讨这种作用对人们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因此,环境美学的研究涉及到声学、色彩学、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生态学、工效学、造林与园艺、建筑学及城乡规划等许多学科。美学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但是,有关自然美从来就是美学研究的一个方面。3 环境美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3.1 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环境美学不是环境美化学,它也是环境保护学,应该坚持“审美的环境保护”的理念。环境保护若没有环境美学的指导,那么它就是低层次的“为保护而保护”的行为,即存在着被动性,甚至还可能造成新的环境破坏的浅层次保护行为。环境美学为环保提供的是重要的科学观念。只有对环境富于深厚的感情,环境保护才能更有效地实行。在中国,现在提到的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如果没有高度的深厚的环境保护意识而只是空洞地盲目发展,最终也是不奏效的。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环境美学提供的正

是环境保护的理念。环境美学的一些理念对环境保护有指导作用。比如,资源与家园的概念,资源要开发,家园要珍惜。正是出于对家园的热爱,我们才要重视环境保护,而环境美学讲的正是家园的概念。又比如,生态与文明的关系,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有二:生态主义与文明主义,是两者的统一,而不是两者的分立。这就与环境保护有关,环境保护无疑需要重视生态,但生态平衡实现到什么程度,关系到现在的文明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现代文明的水平决定了现代生态平衡的水平。唯生态主义,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以人为本,与以生态为本,是可以也应该统一起来的。

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3.2.1环境美学真正实现了城市“整体创意”的规划理念

当今城市“千城一面”和“特色危机”问题,关键是城市规划设计缺少“整体创意的问题,城市规划设计缺少“整体创意”,城市建筑就会杂乱无章,城市各系统之间就会缺少和谐关系,就会缺少主题文化意向。而环境美学原理的出现,把城市各种要素、各个系统、各种形态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在了城市主题文化坐标上,从而实现了城市“整体创意”、“整体创造”、“整体秩序”的规划理念。

3.2.2环境美学真正实现了城市差异化发展战略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的加剧,城市角色如何定位,城市如何走差异化发展战略,已成了城市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最重要的手段。而环境美学是紧密结合一座城市特质资源,通过对城市特质资源的挖掘、提炼和培育,着眼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立足于城市自身的特色,发挥城市比较优势,通过错位发展、强势发展、优势发展,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形成极具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中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最终让城市在差异化发展战略中脱颖而出,实现城市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3.2.3城市主题文化真正实现了城市特质资源最大化

环境美学追求的是城市特质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一般资源价值的最大化。环

境美学把城市特质资源变成了一个主题经济形态密集、主题经济形态庞大、主题经济产业链长、主题经济资本附加值高的一种主题文化经济形态。城市主题文化真正实现了城市特质资源经济专业化、集约化、集群化、产业规模化的目标;真正实现了城市主题文化资源共享、整体开发、联动开发;实现了城市主题文化特质资源核心产业、支柱产业、关联产业系统发展的一种特质资源价值最大化发展形态,实现了城市特质资源产业化、市场化、特色化、社会化、名牌化、价值最大化的发展目标。

3.2.4真正实现了城市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

城市经济增长极是在区域增长极上产生的新概念。城市经济增长极是一个不依赖城市现有的经济模式,而通过环境美学原理产生的一种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形态。如果把城市当作一个经济空间的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的城市特质资源的培育,就是城市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和增长极。城市经济增长极是推进城市特质资源迅速增长的过程,是一个城市特质资源不断扩大的综合体,是城市特质资源产生乘数效应的发展过程。它以不

同的强度首先反映在城市特质资源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上,通过城市主题文化系统的不断扩散,对城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城市空间上城市主题文化形成的特质资源,成为支配城市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从而通过自身的迅速增长,对城市产生强大的作用,推动城市高速发展。环境美学原理在景观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离开繁杂的城市生活与城市中那些冷冰冰的建筑物,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享受惬意与清净。景观作为一种艺术,能让人观赏风景,身临其境,给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要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人类的审美现象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展现人类审美世界的丰富内涵,解答与美有关的各种问题,揭示审美规律。运用环境美学理论揭示了城市设计中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提升的原理,对将城市文化融合于城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都市景观设计和规划是现代都市建设和都市文明进步的助推器.景观的设计是将各类要素根据在都市中的功能类型组合为一个有机的景观形态整体,其现代性理念突出表现为人文意识、审美取向和科学法则;通过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法的交织使用,使都市景观既和都市圈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处,又使每个都市的特色更加鲜明,更激发起居住者现代的、科学的、审美的情趣.因而在都市景观要素分析中,景观要素,景观形态和都市功能、都市生态的多重有机整合构成了都市景观计划的现代性和美学原理.4.1城市人文景观塑造,体现了城市功能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现在,许多城市的建设正处于整治时期,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孤军奋战”,忽视了对人文景观的塑造,更谈不上对文物建筑的保护,这对城市景观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注重体现一个城市特色和内涵、有发展脉络并体现人文特色的元素。虽然有关部门早已有了深刻的思考,也有了实际的行动来进行城市的人文环境保护,但离我们所期待的和谐人文城市环境还相差甚远。

城市规划建设的设计,要向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城市学习借鉴。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要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美学原理,因地制宜,不搞“拿来主义”;城市规划设计不能千篇一律,要真正体现“百花齐放”的思想,打造宜居、宜商的美丽和谐城市。我国有许多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但是设计师的思想往往得不到管理部门的认可,很多情况下,老板和领导的意志左右了设计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其实,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经验,他们在施工审美方面的优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4.2城市人文景观塑造,体现了出人文特色

现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景观设计,更离不开人文景观的衬托。城市人文景观的建设,不仅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还要体现城市功能的完整。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大规模的城市环境建设和整治,对城市景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未来的几十年,城镇建设要如何发展?

首先要有新的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地推动“三化一园”(即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后花园)战略的实施。在城镇规划设计之前,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其次,要考虑城镇建设与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的关系。要通过城市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体现城市的美观和自然生态的优美,维护城市功能的完整性,使城市环境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以掠夺自然和损害自然生态、建造奢华的城镇形象工程来满足

人类发展的需要。

城镇建设,规划设计是龙头。我们应在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的同时,修编好城镇总体规划,编制详细的规划,做好城市环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建成一个可持续发展、功能齐全、综合效益好且生态良好的城镇,一个有朝气、有活力、居民安居乐业又实用的城镇。

4.3城市人文景观的塑造,体现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人文景观的塑造。城市人文景观要存古求新,则既需借鉴国内外各地城市建设的经验,又要传承传统特色文化。笔者认为广东惠州地区城市美化较有特色,其在居住、学习、工作、游憩以及交通等五大活动的城市规划设计方面都充分体现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特色,特别符合经济美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建筑遵循的特征。惠州在保持我国古代建筑空间布局尺度比例协调的民族传统和岭南地方色彩的同时,改建、新建了一些必要的现代建筑群,开辟了城市建筑空间,使城市既充满智慧和文化气息,又颇有现代化城市的气派。

惠州作为广东省的风景名胜区,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颖州西湖齐名,即所谓:天下西湖三十六,惟惠州足并杭州。惠州西湖以自然山水优美而著称,布局较好,有五湖六桥,四洲、八景之胜,四时晴雨皆是景。惠州城市建设“山山水水入画来”的意境,尤其体现了西湖水文化的特征——西湖地貌风景紧密环绕整座城市之间,并形成互动关系是其建设规划的焦点。惠州市以保护和发展城市的和谐环境为核心,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湖山型、人文型的城市环境,既有城市建设的控制与引导,也有历史传承以及美化环境的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夜景的灯光设计很有特色,达到亮、美、省、雅的目的,提高了城市文化品味。其设计通过点、线、面的立体灯光布局,突出多元照明与视觉元素相结合,既考虑到城市环境本身的文化内涵,又注重与整个城市夜景色彩的统一协调。

惠州西湖的设计规划传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中国的艺术人文精神。其把建筑规划高度融入自然环境,体现了对时空无限性与永恒性的追求,更体现了自然哲学的思想境界。这其中也包含了整个宇宙中生命的运动与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造物思想的原则。

4.4城市人文景观的塑造,弘扬了城市的山水名胜

城市人文景观设计,要与城市中的山水名胜相融合,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设计。我国一些城市的景观建设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例如近年来不少城镇,不分地域特色、不分城镇大小、不顾经济承受能力、不管自然环境等客观情况,相继实施 “城镇美化运动”、“景观大道”等破坏性建设行为,把河堤、沙滩、山坡等适应植物生长的自然景观一律铲除,改由人工景观取代,这其实是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误解。事实上,自然景观是城市景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高度重视对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建设。自然景观为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增添了新的创意;人工景观,如包括植物造景、水景、石景、标志性建筑等在内的园林景观以及包括单体建筑、建筑群、街景等在内的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在塑造城市形象时,应合理搭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两者比例协调。

5结论

城市是人类物质财富的集中地,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创新地和人类文化的一个大“容器”。社会对城市规划与景观建设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环境美学原理就起到了关键作用。人们有了更多美的需求,追求美的享受。景观作为当今人们悠闲与享乐的驿站,其设计与创作也在随着人们的生活和艺术中美的要求不断发展,设计者们已巧妙地将美学中的一些原理运用到其作品中,从而更好地发掘美的精华,给人们塑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浅谈城市人文景观建设

2.张慧明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5期)

3.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

4.梁梅《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

关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思考 篇3

在我国城市化的社会大环境下,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环境设计影响着人们对于居住、生活质量的需求。由于人们的环境意识越来越高,环境设计也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主要探讨环境艺术给人们带来的美学魅力以及审美价值。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美学;思考

环境艺术不但创作了空间的美感,还对城市建筑、室内室外设计的整合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出现了新的格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环境意识也有了很多变化,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有着独特的要求。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论述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下,人们的生存环境很差,因此他们必须要给自己创造一个保护自己和同类的良好居住环境。人们为了生存而建造穴居。从最初的简单而原始的穴居到建造房屋,人們不断的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居住环境。后来出现的古典园林,有着田园环境艺术的美感。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建筑的布局、装饰、风格、民族特色等等因素的完美融合。再后来出现的唯美艺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建筑美学艺术。在大工业时代,建筑更加注重功能性、经济性、技术性的结合,追求实用。而当代的建筑则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建筑成为了展示环境的科学和艺术的重要载体,不仅讲究建筑的实用,还讲究建筑的美学魅力,例如巴洛克式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等等。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态意识的形成,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上有着更加开放、新异的想法。人们通过环境设计来改变每况愈下的居住条件。

环境承载着人们的行为和文明共识,对人类的生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环境艺术指的是通过环境生态学知道艺术设计。从小范围来看,建筑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体。当前的环境艺术诠释着建筑空间,通过景观设计和室内、建筑专业来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环境艺术承载着人的主观意识,表现出人们对于精神和物质两面方面的需求,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融合了其他的艺术理念。

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产生了环境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包含了对于建筑美的要求,并且还要有实用性,融合了艺术和环境的双重价值。环境艺术设计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包含了意境美、形态美、构造美等多方面的因素,设计者们需要把握好色彩、结构、形式等基本的艺术设计要素。由于艺术语言的丰富性,艺术特色的多元化,要想创造出理想的环境艺术,就要注重环境意识设计的科学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艺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各种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理念丰富了环境艺术的美学内涵。

二、关于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思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反映了人类的文明程度。城市的布局和形态风貌综合体现了设计美学的特点,是民族文化特征的最高表现。我们应该在继承、吸收、创新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具时代新意和特色的环境艺术。

(一)城市环境设计要有自然美

城市环境设计必须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环境是构成城市形态的一个重要元素。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依据地理环境特征设计风格各异的城市环境,由此形成了风格不同的城市美景,这些城市美景构成了自然风格各异的城市环境特点。地域的差异展现了不同城市环境艺术。

(二)城市环境要有人文景观美

城市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聚集地,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起源地。精神文明密切关系着人文环境,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精华,其历史古迹、典故传说造就了城市的经典美与和谐美。比如北京故宫、南京中山陵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历史古迹中探寻城市的光辉岁月和历史记忆。城市,也因拥有这些丰富的物质、精神文明而更加光芒四射。这些是一个城市的人文环境,是城市的符号,对于人们有着教化作用,能够将城市的整体形象提升起来。

(三)城市环境设计要有地域文化美

一座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地域文化与它的历史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城市环境艺术离不开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在公共空间体现出了这个城市的环境艺术美,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环境艺术中的那些如民间艺术、民俗工艺、戏剧、故事等有形和无形的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要素,成为了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要想看懂一座城市,就需要看重这座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出这个城市的风格特征。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环境破坏、工业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打破了原有的生活模式,传统生活方式、民间习俗在不断的消失。这些问题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者们不得不深刻思考的问题。

三、结论

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背景,其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观也不同,并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特点。环境艺术设计者们需要考虑到城市的人文风俗、文化背景、审美价值等要素,精心设计出具有深刻内涵和较高美学价值的艺术作品,让城市环境艺术更加符合当前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濮苏卫.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创意与表现[J].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8)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 篇4

关键词:信息美学,设计信息,徽州民居

一、信息与信息美学的内涵

自从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 “信息爆炸的时代”的提法层出不穷, 世界是“由物质和能量组成”的传统概念已经逐渐被“世界由物质、能量和信息共同组成”的新概念所代替。信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所谓信息, 一般认为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载体所发生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等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内容, 它是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广义信息论还包括所有与信息有关的领域, 如心理学、语言学、神经心理学、语义学等等。信息论美学首先从美是信息出发, 把美看成是可以分解的一系列基本符号, 把对美的研究纳入信息系统中来进行。信息论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法国学者莫尔斯 (Abraham Moles) 在他发表于1978年的《信息处理》一文中指出:“所有的艺术作品, 艺术表现的任何形式, 都可以被视为一种信息。它由发送者—一个有创造力的个人或小团体即艺术家, 发送给一个来自特定社会文化团体的个别接受者。”这一段独到的分析很好地揭示了艺术表现作为一种信息在传播与处理上的过程。

二、设计与信息的流动

“一件艺术作品不是独白, 而是对话”, 法国学者德卢西奥·迈耶在《视觉美学》中这样写道。这句话虽看似简单, 却精辟地概括了设计信息的流动和传递。“独白”和“对话”二者关键的区别在就于信息的流动性和信息反馈的互动性。

设计,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种对话形式, 本身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信息现象。一些设计史论家认为:“设计不仅是一个过程, 而且也是思想意识的一种媒介物。”对于设计来说, 设计信息就是设计与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有受众在内的社会环境) 相互作用的过程。那么设计信息的产生也要有其复杂的条件, 它需要有设计从构思到物化为具体作品的过程, 也就是要有作为能够“破译”这些设计信息的对象的设计师, 还要有作为信息接收者的设计作品的使用者。通过这几者之间的共同协调才能最后顺利完成设计信息的传输。

三、徽州民居的信息美学体现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同样处处充溢着信息论美学的哲学内涵与相应理论的拓展。徽州的传统民居建筑中, 就时刻可以看到信息美学的应用。

1. 信息传播与受众的一致性

设计信息在建筑设计师与受众中的对话和相互交换, 是建立在同构的基础上的。传统的徽州民居的村镇, 成功地诠释了设计师与居民使用者在信息交互上所体现出的一致性。在传统的建筑空间观中, 建筑的实体、空间和环境是和谐统一、互为依存的。徽州民居中整体渗透着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师根据村镇特有的依山傍水、地形复杂的特点, 使建筑形式千变万化, 构成的建筑群落不是消极地受制于自然条件的摆布, 而是积极地顺应自然。例如远近闻名的黟县宏村村口的南湖的设计, 为明代万历年间开凿, 湖水连通溪水蜿蜒迂回于整个村落。村子中央还设有人工开凿的池塘月沼, 与水天山色浑然一体, 成就了整体和谐的自然美。

除了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把握, 建筑师还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人文因素和居民的身心需求, 利用多种手段设计出格调高雅清新的人文景观。徽州民居的设计常常将室外的元素引入室内, 加以整合安排形成良好的室内景观。例如徽州民居的经典建筑承志堂室内的鱼塘厅, 工匠巧妙地运用室内空间结构, 将室外的水引入室内并形成动态的流动效果, 池边设置“美人靠”的长椅, 可静坐观鱼, 使室内动静结合, 不仅富有情趣还令人赏心悦目, 创造了无比美妙的人文景观。徽州建筑界面还善于利用门窗等建筑构件来造景, 常以“借景”的手法将景观移入室内, 创造出天然的室内风景画卷。除了内部, 在室外设计者巧妙地借助券门、矮墙或更楼、凉亭等结构, 既分割和丰富了狭长的街巷空间, 又加强了建筑群的整体趣味性, 使环境充满了丰富的生活气息。无论是顺应自然的设计还是巧妙的人文景观的创造都使得使用者和设计者之间无形中达成了共识, 形成了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的信息同构。

2. 徽派建筑艺术中设计信息的表达

建筑设计艺术实际上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信息现象。设计信息大致上分为技术信息、语意信息和审美信息三个层次。

设计的技术信息层, 指的是信息的物质层面或者说是形式层次。设计的语义信息层指的是设计信息的基本内容。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体现在徽州民居设计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徽州民居中的天井, 作为徽州建筑中的特色, 既表达了设计的技术信息, 又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符号, 表达了设计的语义信息层面。由于天井的设置, 使得徽州民居建筑单体的平面布局虽方正却不呆板, 虽紧凑却不显局促, 整体统一并赋予变化。民居中的天井外形多小而狭长, 连接着大门和左右外墙, 围和成半敞开式的堂屋空间, 既充当着庭院的角色又起到了很好的空间过渡和延伸作用。除了形式上的新颖别致, 在功能上天井的设置满足了室内采光、通风的需求, 自然的光线和气候透过天井、漏窗等构件进入室内, 形成良好的光环境和空气环境, 无形中营造出变换的空间。

设计的审美信息层指的是设计师在表达上述基本内容时所传达的审美个性, 也可以说是设计师的审美观念、情感趣味、设计特色乃至于个人风格。徽州民居在中国建筑中独具特色, 其外貌恬淡而清秀, 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徽州民居的审美观受到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影响, 就拿徽州民居中的布局安排来说,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设计对于传统制度的恪守。轴线理念在传统的民居布局中贯穿始终。各个居住单元的设置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 在用房分配上和面积大小上都反映出徽州社会森严的宗法观念, 体现出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伦理思想。徽州民居的审美观也就是在传统的儒家理念熏陶下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 它不但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逝, 反而更加彰显出自身的特色, 形成了稳定的审美特征。技艺精湛的砖雕、木雕、石雕, 是徽州建筑中的又一重要元素, 它非常巧妙地与建筑室内外装饰装修融为一体, 狭窄而精巧的街巷将这一切元素巧妙地串联起来, 构成了徽州民居的整体印象。对称、均衡、比例、尺度等审美法则贯穿于清新淡雅的聚落外观和建筑群体形象特征之中, 体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民族乡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虚实相生的形态观;同时也体现出设计师透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而要向大众传播的审美信息。

通过以上的说明, 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完整成功的民居设计典范的徽州民居所传递出的设计的技术信息层、语义信息层和审美信息层, 三者从底到高依次叠加, 由表及里不断深入。三个层面的信息相互统一, 构成了设计信息的整体并赋予了作品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量。

徽州民居作为一种有形的建筑实体, 经过数百年来的验证, 不断地向我们折射出一种成功的信息传递途径。当今, 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对实体的关注, 而是强调对过程、环境、活动的整体氛围营造。重视受众人群的阐释权利和创造潜能, 充分考虑设计师与受众者在共有空间中的协调与合作,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信息的高效传递, 创作更加完美的环境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2].德卢西奥·迈耶.《视觉美学》.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

浅谈产品设计中的设计美学的论文 篇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虽然设计的最终目的与属性有许多方面,但就其成果而言,“美”却成为考查设计的优劣标准之一。美是抽象的,但同时又是可感的。怎样让美学评价在产品设计之中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设计,是当下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

1设计美学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设计美学,是把美学原理运用到设计领域中,探索设计的审美规律和美学问题,探讨如何使审美与艺术理论及现代设计紧密结合,并把美学原理应用于生产技术领域,最终在物质产品功能与形式上体现美学与技术的和谐统一。它不同于以往⒁帐跣翁作为美学的视觉落点,它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并且,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之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的出现不仅是对设计领域的总结,而且还是对现代设计的促进。目前,相对于国内工业设计力量的薄弱、产品的粗陋现状、产品的抄袭之风、设计风格的暧昧和设计理念的混乱等现状,我们极其需要通过倡导设计美学的力量,来体现我们对文化内涵、环境、科技进步和人文关怀的关注,惟此才能使我们的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具备持久的市场竞争力。

2设计美学在现代产品设计之中的运用

设计之美是通过设计者的创造,将人的聪明才智在某种物质产品上充分体现而所形成的一种价值。从根本上来说,设计之美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价值,这种价值是产品的物理属性与设计者的精神境界以及加工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统一。

2.1实用中包含着审美

艺术中的美,主要取决于其中的创造水平,其形象之美具有很强的精神属性,与实用与否无关。但是在工业设计领域设计出来的产品之美则不可能是纯精神的,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际效能《图1:苗族餐具组合),给人们带来具体的利益。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于是,不管什么样的设计,从本质上来说,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这是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问题。换一个角度,作为消费者,面对一件产品,不管是使用还是欣赏,都会形成一定感受并最终反映到内心世界,形成一定的心理活动。按照人机工程学的观点,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着人类感知外部事物的方式、方法和习惯,也决定了与之相一致的审美价值观,也就是说当人的生理机能成为衡量产品好坏的标准,并且贯穿于产品设计过程之中的时候,也决定了产品外在形式向人的靠拢,产生了人性化的特点。人机工程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是实现这种设计的重要基础,依据这些原理设计出来的工业产品因为具有了浓郁的人性化特点,因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并且很快渗透到各个领域的设计活动之中。

2.2形式中包含着艺术

形式设计是设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产品都要通过人的感官去直接感知形象,设计美和其他形态美一样,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而且同时具有特殊的形象性。

作为一种制成品,工业产品的美完全是由人制造出来的,在从无到有这一点上,设计师的工作与艺术家的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都可以给人们创造出美的产品。所不同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比较超脱,其形式可以给人们提供广泛的想象空间,唤起人们丰富的情感活动;设计产品的形式中则显现着功力,唤起的则是人们的消费欲望。工业品的形态结构和造型的艺术水平如何,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购买欲望。于是,艺术的成分在今天的设计过程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设计师除了与艺术家一样关心所设计产品的点、线、面、色在产品形式上的组成情况外,对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反复与连续等形式美学规律备加关注,同时更关心产品的材质、工艺、环境等方面,因为这些也是影响产品设计美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追求艺术美是必然的,一个在造型上贴近使用者审美心理的产品,往往能够在不经意间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使用者的心情。设计不应该因循守旧或者根本不能鼓舞人心,相反它应该能为工业领域带来创造性发展。评价一项设计,不单单从功能、技术和市场来评价,还要看其是否能转换情感唤起人们的记忆,与以往设计相比较透出一种反叛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感性能使我们感觉到独一无二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通过欣赏阿莱西所设计的咖啡杯(图2)、手表等产品,我们就可以从中感受到这一设计思路。

2.3产品中的技术美

“技术美”则是指机械工业技术产生的“美”。直到近代,人类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在机器大生产之中的应用就成了这里所指的“技术”,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手工技术。手工技术产生的美多存在于造型艺术的领域,其表现特征常常以个人的情趣贯穿始终,经验和感性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技术美侧重解决物与人的关系,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满足其实用功能,同时注重其美观。

技术产品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晶,与纯粹的艺术产品不同,技术产品具有明确的功能属性,以实用性为前提。尽管技术美不像艺术美那样与人们的心境紧密相关,其审美体验中的那些技术性知识例如工艺、程序、模式等,同样能够使人们感受到设计者聪明才智的巨大魅力,并给人们生存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使人们在使用这些产品的过程之中产生赏心悦目的感觉。

技术美与功能之美不尽相同,但却与功能之美有着密切的关系。技术之美重点部分在于其内在的技术意义,通过与之相适应的外部形态而得到充分的体现,使人们比较直观的从外部形态就可看到内部技术所透露的美,最终使产品的功能能够通过鲜明的外部形态就可以表现出来,达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3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 篇6

关键词:环境美学;城市滨水公园;景观优化设计;泉州西湖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4-0000-00

1 环境美学的原理

1.1环境美学的定义

环境美学,某种程度上可以具体归类为“应用美学”。所谓应用美学,指有意识地将美学价值和准则贯彻到具有实际目的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包括从穿衣、驾车、划船,到建房等一系列行为。它要求摒弃传统的艺术美,将人们完全融合到自然世界中[1]。环境美学包括形式美学和应用美学,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人可以直观感受到的美,也包括实际生活中有应用价值的美。人本身的感觉体验就是美的一部分,人不再是美的观察者,而是完全融入到环境美之中,作为环境评价内容的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环境美学理论可以应用到景观规划设计、建筑、旅游、服饰等各个社会领域,不仅有助于这些领域的从业人员开展工作,而且会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

1.2滨水公园设计中应用环境美学的意义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对能够开展室外休闲活动的公共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滨水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中日益受到重视。滨水公园设计应用环境美学原理,一方面在空间的尺度比例、色彩、景观视角等方面符合传统的美学标准;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从休息健身、游戏娱乐、文化体验等角度出发进行规划设计,突出滨水公园的应用价值,市民将不只能够单调地观赏风景,还能主动地参与其中,成为风景的动态美。

1.3滨水公园设计中应用环境美学的原则

环境美学包括环境的形式美学和应用美学,一座城市公园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视觉美感,还应该具有应用价值,使游客同时获得参与体验的机会。所以城市公园景观优化应遵循形式美学和应用美学两方面的原则。形式美学方面的原则有: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协调;节奏韵律;多样统一[2]。应用美学方面的原则有:为各个年龄段的人创造适当的娱乐条件;充分调查了解当地人们生活习俗并加以表现;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使公园在全市均衡分布,显示各自的特色、富有变化,不相互重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组合成统一体[3]。

2泉州西湖公园景观规划实例分析

2.1西湖公园概况

泉州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该区处于低洼的平原地带,在发洪水时可以起到滞洪作用。政府从1999年开始共投资1.7亿元,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岛组成的西湖公园。西湖面积达100 hm2,其中水域面积82.28 hm2,广场道路面积1.72 hm2,绿化面积16 hm2,种植树种200多种 [4]。泉州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遥相呼应,登临清源山可俯视西湖公园,西湖北面紧邻闽台缘博物馆,东侧为文化创意园锦绣庄,如图1所示。西湖公园拥有大量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优越,现今社会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如何充分开发其资源,完善城市生态游憩功能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2泉州西湖公园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2.2.1西湖公园景观设计的优点

1)开阔的水景场面

西湖公园的绝大部分是水体,设计者尊重原本的自然面貌,没有在水上设置人工设施,使西湖公园整体上给人一种开阔的美感,并使整个公园形成了大气的基调。如果设计者一开始就在水上布置繁琐的景观设施,可能会增加公园景观多样性,满足更多游人的游憩需要,但是这样不仅违背了自然规律,加大建设难度和费用,而且破坏公园水景的整体美,破坏原有景观的协调。

2)大门和入口广场绿地的设计

西湖公园周围分布着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景区和民居,北侧为泉州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等地方文化展馆,南面和西面是新建的居住区。在这样的环境中,公园大门的建筑体量、风格、材料等方面都彰显了文化特色。西湖公园把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移植到园林建筑中,如立体构成形式、建筑虚构架、灰空间等的运用[4],而燕尾砖等传统材料的应用,建筑色彩和外形轮廓等又体现出浓郁的闽南建筑特色。公园草坪采用西方园林设计手法,大面积的草坪、广场等使西湖公园开敞通透性更强。

2.2.2环境美学视角下西湖公园景观设计的不足

西湖公园将滞洪排涝工程和园林景观建设合二为一,使泉州市民多了休闲的一个好去处,得到社会的广泛称誉。但是,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西湖公园也存在不足之处。

1)植物景观

西湖公园的景区功能较为单调,其西北岸带长达数百米,植物景观虽然略有变化,但主题不突出,没有兴奋点和景观的高潮。在湖岸绿化带中只有一圈由较高乔木组成的廊道将公园与外界隔开,而内部则以较低矮的植物为主,整体缺乏层次感。

2)驳岸、沿湖步道

驳岸形式缺乏变化,沿湖游步道的绿化设计没有考虑游人的需求。首先,西湖公园的驳岸线条形状单调,违背了多样性原则。同时,沿湖步道没有休息的节点,游客只能坐在离湖较远的地方。其次,沿湖步道的植物设计存在不足。水岸是向公众开放的界面,虽然应控制临界面植物的数量,使其密度和形式不致影响城市滨水景观轮廓,但是西湖公园沿湖步道的树木栽植过少,不仅造成湖岸景观没有层次,而且游人如果沿湖漫步须忍受曝晒,因此大部分游人会远离湖岸行走,风景秀丽、亲水的步道最后却遭到游人的冷落,如图2所示。

nlc202309032040

3)服务设施

服务设施设计没有考虑人们的感受,导致很多服务设施没有发挥其应用价值。大多游人在西湖游玩时会感到疲惫,一方面是由于西湖公园面积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园内供游客休息的设施设计不合理,如座椅、休闲亭、餐饮点的设计。椅数量较少,且周围用于遮阳避雨的树木、人工设施很少,湖边的座椅则设置在宽阔的草坪上,不仅没有遮阳庇荫,欠缺舒适感,而且给人以突兀感,不符合调和对比的美学原则,如图3所示。休闲亭数量较少,亭内部的休憩设施配置不完善。

3环境美学视野下西湖公园景观设计优化建议方案

3.1滨湖游步道绿化设计

改善西湖公园湖滨游步道的林荫绿化状况,解决游人在烈日下不敢靠近湖岸的问题。在湖滨游步道外侧采用刺桐Erythrina indica Lam与垂柳Salix babylonica间植,再按照一定的距离间植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和凤凰木Delonix regia等开花乔木,形成林荫湖滨道。既解决了树荫问题,又增加了湖岸景观的多样性,使湖岸景观色彩有节奏变化。这样的湖滨游步道设计遵循了环境美学的多样统一、韵律节奏、参与感知原则。

3.2增建亲水空间

增建亲水平台、舫、榭等园林建筑(图4~6),给游人提供更多的亲水机会,营造丰富多彩的亲水空间。这些建筑可以让人更好地欣赏西湖美景,凸出的建筑能够给单调的驳岸线条带来变化,游人可以就近在亲水空间的座椅上休息,感受清新湿润的湖滨空气,欣赏西湖水景。

3.3座椅、休闲亭和餐饮设施的改善

在公园各处布置更多的座椅,这些座椅必须满足游人的多种使用需求,例如树荫下设置的座椅可以让游人乘凉,草地上一把折叠伞下的座椅可以让游客欣赏公园美景,树林里散布的石板可让游客在斑驳阳光下小憩。在休闲亭内设置桌椅,并适度増建一些简易的休闲亭。把餐饮点打造得更加人性化,让游人在休息饮食过程中感到舒适,如搭建简单的凉棚或阳伞等。

3.4水景别墅前绿化带的改善

在西湖公园的东南岸基本没有较大的乔木,设计者可能是出于避免乔木遮挡别墅内居民的视线的考虑,但为了兼顾绿化,可以采用夹景的手法,适当在别墅的间隙处种植高大乔木,而在别墅正前方种植草本和小灌木,这样既避免遮挡视线,又能够增加公园绿化率和景观的趣味性(图7)。

3.5公园整体植物景观层次感的提升

西湖公园整体空间缺乏变化,湖滨两条游步道之间的绿地大多种植草坪和花卉等较低矮的植物,如果把这一区域利用起来,增加区域内植物的密度和高度,将会增加公园整体的层次感。

3.6西湖水生植物景观的规划

由于水深的影响,西湖没有水生植物景观,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传统园林引水的方法,在公园内通过挖池引水打造园中园,然后在其中种植水生植物。例如,设计者在刺桐双塔的东侧营造了一处园中园,并将西湖水引入其中,这些水池就比较适合种植莲花了。在景区南侧的玉桥荷色景观点只能看到一座矗立在路边的景观桥,桥周围的水较浅,没有种植水生的观赏植物。应该在构筑物与水体过渡的一段浅水区域内营造水生植物景观。

4城市滨水公园景观优化设计策略

4.1湖滨亲水设施的设计

城市滨水公园的景观核心大多紧邻水面,因此公园亲水设施的设计一定要放在首要地位,并且应从环境美学角度出发,滨水设施设计不仅要美化外在形式,更应注重人的参与体验,使亲水设施具实用价值,以达到湖滨亲水设施形式美与应用美充分结合的目的。亲水平台、湖滨长廊、水榭、舫、亲水广场、码头等滨水建筑都会增添滨水城市公园的环境美学价值。

4.2水上景观的营造

因为滨水城市公园内水的深度不同,水上营造景观的难度和类型也有差异,但是一个具有大面积水域的城市公园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水面,营造水上景观,在景观美化、资源利用上都会是一种缺憾。通过对一些滨水城市公园的观察,总结出公园改善水上景观可集中在水生观赏植物、水上建筑物、岛屿、游船的设计上。

4.3滨水植物景观的配置

公园的驳岸、湖滨游步道、道路两侧及广场等处都需要种植植物以达到环境美化、庇荫、除尘、固化土壤的作用。紧邻湖水的游步道两侧植物不宜过高,不然会遮挡游人的视线,但又应具有一定的庇荫效果,以使烈日下游人可以更好地进行亲水活动。广场和其他地块的花坛、花镜、植物小品的设置既要做到互相协调、有层次感、四季有花,又要在颜色和体量上与整个公园的基调相统一。

4.4沿岸小型水景项目的设置

滨水城市公园在湖滨地块上除设置一般的公园项目外,还应充分利用临水的资源优势,通过挖渠引水,将湖水引入湖滨一些地块内,营造另一处活水景观。这种方法在泉州西湖公园内不仅可以解决湖水较深,较难种植水生植物的问题,而且引入的活水通过水质的改良,还可以养殖一些珍稀观赏鱼类,供游人观赏。

5结语

城市滨水公园拥有优良的自然资源,在建设初期对其进行完善的规划设计才能够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在整个城市的人居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环境美学角度思考滨水公园优化设计,不仅注重了形式美方面的设计,而且更加体现了公园实用价值的美,如基本的庇荫、锻炼、休息功能,以及游戏娱乐,文化体验等。环境美学在理论上为滨水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希望基于这一理论的探索实践能够在城市设计的层面发挥一定作用。

致谢:感谢导师方旭红副教授的指导及西湖公园实地调查过程中同学们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常媛媛,杨念民.公园大门设计中的乡土气息[J].中外建筑,2007(6):31-34.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 篇7

本文所设计的一条青石小路选址在原有的林荫小路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造。路径由教学楼直通图书馆。小路的两旁有健身设备, 在早晨与傍晚人流络绎不绝。在设计的过程中, 除了将原有的主路采用青石板的不规则排列的模式进行铺制, 还增加一条与主路交叉的辅路。通向健身器材与食堂。使得路径更加通达。此外路边增加了富有情趣的座椅, 供人们在其上休息, 读书。

二、环境美学分析

2.1 设计本身的美学分析

青石板小路的主体设计格局和风格是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错落结合, 万法自然”的思想并且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指导的。大胆的采用了不等颜色的青石板底料, 采用了不规则排布的分配方式。凌乱中不失规律, 刻意中包含随机。布局随意精练、造型轻巧简洁、色彩淡雅宜人、轮廓柔和优美。青石板两边更是以整块石料为材, 勾勒出青石板小路的整体轮廓。脉络清晰。含蓄中不失特性之美。唐突中包含安静之情。

主路两旁横穿过一条小路。小路的设计完全采用整块青石板搭建而成。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摒弃了规则的规划之美, 采用了方便至上的随机之美。整体并无主路般整齐, 也没有明显的边界。但是在周围青草的映衬之下却像是一个害羞的孩子般可爱。如果说主路像一个大家闺秀般庄重, 则小路像小家碧玉般清纯。

此外, 主路的整体走势直中有曲, 曲中带回。远远的隐没早西边的树林之中。暗喻着在这校园之中定会有人一冲九霄, 前程无量。但是, 有时时刻刻提醒着同学们, 前进的道路不会笔直。经过人生的弯曲轮回。大家最终会找到心的方向。

2.2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环境美学与单独的设计之美不同。必须达到全部元素有机结合, 才能够体现出整体环境的独特的美。并不是任何出众的单一元素所能够达到的效果。但是一旦达到, 美不胜收。本处针对校园环境设计了古树 , 灌木 , 草地 , 座椅 , 运动器械等众多元素配合青石板小路来构建一副美丽的画卷。

2.2.1青石古树的宁静之美

校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安静和向上永远是校园内永远不变的话题。本处设计青石铺就的小路与参天的古树相配合。静态之中带有着不可抗拒的宁静之美。通过树木 , 以及远处的灌木配合地下的小草 . 营造出一面绿色的壁垒 , 仿佛将城市的喧嚣隔离在这世外桃源之外。一条小路曲折的没入这绿色的海洋 . 让人们对绿色后面的世界产生无限遐想。

2.2.2座椅小路的艺术之美

青石板路的美来源于它的客观形式美, 可谓风景如画, 色调的同一性, 它一般以灰色为主, 色彩的明度不高, 和谐而淡雅。再配合以色彩明亮的草地与可以与草地浑然一体的仿木质结构的座椅。使得整个设计在艺术搭配上上升了一个层次。此外主路与岔路之间的搭配也充满了艺术色彩。主路采用明显的线条作为勾勒。辅路则采用较为模糊的轮廓与错落有致的青石板铺设而成。两者遥相呼应。在避免了单调的同时更是增加了情趣。

2.2.3元素的对比之美

首先, 青石板主路铺接过程中的色彩对比。时而应用色彩黯淡的灰、黑色调。时而采用色彩鲜艳的暗红色调。其次, 整体低调的路面颜色配上鲜明的绿色产生的对比使人的精神为之一震。最后, 在绿色的草地中点缀了蓝色的运动器材。将自然界最伟大的蓝、绿两种色彩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即表现出了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又体现了仿古与现代的时代对比。

2.3环境主体之间的互动之美

校园环境的艺术之美要基于功能至上的。因此美景与环境主体, 即生活在环境中的人的互动也是环境之美的重要指标之一。青石板小路不宽, 仅供二人并肩而行。座椅不大, 仅供二人相依而坐。这样的设计在黄昏时分, 加上人们的点缀将愈加的美丽。

三、校园小路的艺术装饰效果

3.1 组成元素效果

本设计的组成元素比较丰富。有树木, 灌木, 草坪, 主路, 辅路, 健身器材, 座椅等。元素的多种化而使得元素的组合多种化, 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 一方面避免了大量重复而造成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 元素的组合多种化, 可以将环境在分化为更小的单位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有利于提高整体校园环境的美学审美水平。

3.2环境主体效果

基于环境美学的核心理论, 环境一定要有自己的生命力。环境的生命力在于环境的繁荣程度与活跃指标。本设计中的青石板路由于结构复杂, 构成元素众多, 因此功能上强大。与人们的互动紧密, 使得活跃指数上升。环境与人的互动增强。另外由于错落有致的结构将环境空间进行美学分割, 显得充实而不空旷。

参考文献

[1]立野良介, 杨芳庆.城市、气氛与自然——论格尔诺特·伯梅的环境美学[J].襄樊学院学报, 2010, (7) .

[3]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山东大学, 2010.

[5]陈国雄.环境美学的建构性考察[J].贵州社会科学, 2010, (6) .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 篇8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听起来有些抽象,因为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新媒体艺术就亦即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像。艺术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视觉财富,同时也必然要对社会文化进行视觉化的思考。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的实现自己的功能。本世纪以来,伴随着流行文化的发展和商业性电视节目的普及,艺术家们开始了对于图像化的视觉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另一方面,开始了用实用包括摄影、电影、电视在内的各种图像技术来从事这种思考和创作。从未来派开始,摄影和现成图像的拼贴就成为了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从激浪派艺术家白南准开始,电视就开始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技术在个性化的视觉创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 建筑投影艺术在设计美学中的价值体现

2.1 形式美

任何审美活动都离不开形式的审美。“形式美是事物形式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含的审美价值。”①建筑在传统观念里是以其功能为导向性。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创造理念和审美意识发生了转变。对于定义建筑的美也发生了改变,建筑除了应有的功能属性外,也被赋予了美的展示属性。新媒体投影艺术应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各元素进行拼贴、排列、粘贴组合,以图片或影像为展示内容投射在建筑的外立面,改变了建筑的传统外在形态,人们可以在这种新的展示形式中获得视听一体的审美体验。同时,新媒体的互动性融入到建筑美的表达中,建筑不再是冷冰冰的物体,它开始和人们进行互动表演,在互动的氛围中,人们更加能够沉浸式地体验到建筑艺术的魅力所在。

正是数字投影艺术给建筑赋予了新的形式美,把以功能为导向的建筑转化为多彩绚烂的展示交互空间,城市外部环境才会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2.2 技术美

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劳动的创造过程是美的,那么,技术也是美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被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数字投影技术被应用在建筑中。一方面,建筑投影技术将建筑外立面作为投影幕布,在具有结构化特征的建筑外立面中寻找结合点,进行三维空间营造,通过光影的变化、虚实的层次营造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另一方面,投影技术的三维模型建模还原了建筑的形态,通过对三维模型中体块的操作控制,投射到建筑上的图像动了起来,似乎在跳舞。变换的画面,充满韵律的节奏,让冷冰冰的建筑换发生机。最后,声光电技术的配合,建筑充满了语言特征,它就像是一名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与人们进行互动交流。

2.3 功能美

在传播学里,媒介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建筑物作为城市形象的名片,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建筑物就是媒介。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说过“媒介即信息”。②建筑利用投影艺术进行信息的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使传播的信息艺术化、别样化、大众化。同时,建筑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具有固定性和历史性的属性特征,在新媒体艺术时代下,在不改变建筑形态的前提下,运用投影艺术将固定建筑进行视觉上的转变,赋予了建筑新的活力。2015年12月31日新加坡为了表达在喜庆的氛围中迎接新时代的到来,在标志性景观狮身鱼尾像和著名的浮尔顿酒店上通过投影艺术描绘了新加坡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和成长,充分展现城市的多元文化、多元组成的国家特点。

3 建筑投影艺术对设计美学推动意义

建筑投影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下,不仅具有设计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推动了设计美学的发展,具体有三点: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因此,人的审美活动也是源于美学的设计美学的研究范畴。在新媒体时代下,大众的审美形态也随之发生转变,建筑投影艺术通过对建筑外立面的再塑造,满足了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建筑投影艺术拓展了设计美学的研究范畴;

(2)建筑投影艺术将我们的目光投向了欣赏建筑美的审美活动中,引导了人们的审美活动,同时,也引导了设计美学的研究方向;

(3)在信息媒体时代下,建筑通过投影艺术也作为城市信息的媒介载体,建筑设计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形态之一,也是人类最伟大的设计形态之一。从美学上关注建筑设计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现代设计中许多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因此,建筑投影艺术增添了设计美学的研究交叉性。

4 结语

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投影艺术为建筑的美提供了新的呈现方式,同时,建筑也成为了固定的信息媒介。美学以人的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建筑投影艺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为城市的外部环境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活动,因此,建筑投影对建筑外立面的介入更能引起设计美学的研究价值。

摘要:建筑作为城市外部环境中的一部分,建筑投影艺术不仅改变了城市建筑的形态,而且丰富了城市外部环境的形式语言,建筑投影艺术是一项技术与艺术有机统一的艺术创造活动,具有形式美、技术美和功能美的审美特征。本文主要对新媒体的概况、建筑投影艺术在设计美学中的价值体现及建筑投影艺术对设计美学推动意义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城市外部环境,建筑投影,设计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静.浅析建筑投影对于视觉情感的影响[D].大连工业大学,2014.

[2]熊澄宇,吕宇翔,张铮.中国新媒体与传媒改革:1978—2008[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 篇9

一、山水画中环境的无框架特征

自然环境是无限的。环境的无框架特征是指环境不同于艺术客体有一个清晰的边界, 环境具有不确定性, 没有清晰的边界。如何在绘画中呈现出自然环境的无限, 即如何在绘画中表现出自然环境的无框架特征?在西方绘画中, 无限通过几何学中的中心透视结构表现出来, 绘画空间中用某一个确定的点来代表“无限”, 一切向中心点聚集而不是向四周无限扩展, 西方的这种焦点透视法不能真正表现出自然环境的无限。而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法”则超越了西方“透视法”, 能够表现出自然环境的无限, 体现出自然环境的无框架特征。在山水画中, “三远法”可以将无限的自然环境通过有限的画面表现出来。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且夫昆仑山之大, 瞳子之小, 迫目以寸, 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 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 则其见弥小。今张素以远映, 则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 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 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 徒患类之不巧, 不以制小而累其似, 此自然之势。如是, 则嵩、华之秀, 玄牝之灵, 皆可得之于一图矣。[2]

观看山的时候, 由于视觉的限制, 如果离得近就无法看清整个山形, 即“且夫昆仑山之大, 瞳子之小, 迫目以寸, 则其形莫睹”;如果离得远, 整个山的形状就能摄入眼底, 即“迥以数里, 则可围于寸眸”。通过“远”便可以将山水环境的无限表现在有限的画面之中。“今张素以远映, 则昆、之形, 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 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 体百里之迥。……则嵩、华之秀, 玄牝之灵, 皆可得之于一图矣。”“远”不仅实现了在画面中呈现自然环境, 而且“远”还实现了突破客观的有限空间的限制, 表现出无限的自然环境。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 及自然山水在“三远”状态下的特征。“山有三远, 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 深远之色重晦, 平远之色有明有晦。”[3]山水画中的环境无框架特征体现在绘画的“三远法”。例如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此画采用“咫尺有千里之势”的表现手法, 画面千山万壑争雄竞秀, 江河交错, 气势壮丽、恢宏, 充分表现了自然景致的壮观与秀美。构图上运用“平远”、“高远”、“深远”的结合, 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 采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之胜。同时, 画面描绘了绵亘山势, 幽岩深谷, 高峰平坡, 流溪飞泉, 水村野市, 渔船游艇, 桥梁水车, 茅蓬楼阁, 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动, 真正做到了用有限描绘无限。

二、山水画中环境的时间特征

作为描绘自然环境的中国山水画能够恰当、准确、形象地表现出自然环境的流动变化特征。中国哲学强调世界的流动性。《周易》认为事物都处在流动变化之中。“《易》之为书也不可远, 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 周流六虚;上下无常, 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 唯变所适。”[4]自然界寒来暑往永不停息。“道”蕴含在自然的变化流动之中, 即“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而天地自然本身就是美的, 《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也就是说, 天地是美的, “法自然”的“道”也是“美”的。怎样在绘画中表现出天地自然的流动变化?自然环境是流动的、暂时的, 会随气候、季节、时间而变化。这种自然环境的非永恒性、流动性给人带来的是另一种不同于永恒性的审美体验。在绘画中对于时间的表现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流动的时间, 通过表现流动时间中的事物所呈现出时间的流动特征, 如郭熙的《早春图》;二是永恒的时间, 表现的是对永恒的追求, 绘画中景物呈现出的是永恒静寂, 如元代倪云林的《江岸望山图轴》;三是理想的时间, 绘画中将不同时间中的景物同时呈现出来, 如唐代王维的《卧雪图》。从环境美学角度来看, 第一种流动的时间正体现了环境美学的时间特征, 画面中所描绘的客观的流动的时间中的自然景物能使人更加真实地体验自然环境, 让人如身临其境。宋代郭熙《山川训》对此有精细的描述:

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 夏蓊郁, 秋疏薄, 冬暗淡……真山水之烟岚, 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淡而如睡……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 冬山昏霾翳寒人寂寂。[5]

自然山水因季节、时间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春融怡, 夏蓊郁, 秋疏薄, 冬暗淡”;也因季节、时间的不同而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 从而使人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欣欣、坦坦、肃肃、寂寂。例如郭熙的《早春图》就描绘了冬去春来, 天气乍暖还寒时自然环境的变化。此画通过描绘奔腾的溪流、发芽的林木、蒸蒸的雾霭、欣然的人物传达了春天的时间性。这幅画充分地体现了春山融怡、如笑、欣欣的春天里景物的特征。画中景物处处散发着春的气息, 整个画面春意盎然。同是郭熙的作品《窠石平远图》描绘的是深秋旷野的景色。此画采用平远法构图, “平远法”旨在营造情景的平淡、空旷、幽远、清寂, 正适合表现深秋旷野, 烘托秋景的空旷萧瑟。画面近景, 淙淙溪流, 岸边堆叠的土石上杂树一丛, 有的树叶凋零, 有的叶落殆尽, 有的画出老叶, 用淡墨渲染。远处, 荒原莽莽, 茫茫远岫, 群山横列如屏障, 一片清旷萧疏的深秋景象。郭熙在《林泉高致·山川训》中强调自然山水在四时的变化特征。此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疏薄、明净如妆、肃肃的秋天景致。与《早春图》的春景相比较, 由于描绘的是不同时间里的自然环境, 给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也不同:一个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春的气息, 一个是明净摇落的秋的萧瑟。两幅画的对比尽显自然环境随季节的变化之美。

郭熙《早春图》

三、山水画中环境的实用功能

陈望衡认为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对于环境美学而言, “侧重的是感性的维度, 包括感性观赏和情性的融合。这两种方式是同一的, 观赏中含有对家的情感融合, 而情感融合又常常表现为对家的感性观赏。”[6]因此在山水画的鉴赏当中就既包含有对山水画中景物的感性观赏, 还包含有对山水画中景物的形而上的思考。“家园感”对山水画而言就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山水画中描绘了理想的自然环境作为人的家园, 这是山水景物所示, 是形而下的、是视觉可见的;二是面对山水画中的自然环境进行形而上的思索, 即“澄怀观道”。对于山水画中环境的这两种功能, 在古代画论中思想家们进行了明晰的表达。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 其旨安在?丘园养素, 所常处也;泉石啸傲, 所常乐也;渔樵隐逸, 所常适也;猿鹤飞鸣, 所常亲也;尘嚣缰锁, 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 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 君亲之心两隆, 苟洁一身出处, 节义斯系, 岂仁人高蹈远引, 为离世绝俗之行, 而必与箕颖埒素, 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 《紫芝》之咏, 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 烟霞之侣, 梦寐在焉, 耳目断绝;今得妙手, 郁然出之, 不下堂筵, 坐穷泉壑, 猿声鸟啼依约在耳, 山光水色晃漾夺目:斯岂不快人意, 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夫山水之本意也。[7]

郭熙《窠石平远图》

这里郭熙首先提出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喜爱山水?他认为其原因一是在丘园中可以涵养淡泊的心境;二是可在泉石之畔享受傲啸之乐;三是满足于渔樵般的隐逸生活;四是对猿鹤飞鸣感到亲近。接下来, 郭熙指出人们不喜欢“尘嚣缰锁”, 喜欢的是“烟霞仙圣”。然而, 人们不能总去进行绝俗之行, 但又总是有对自然环境的向往, 即“然则林泉之志, 烟霞之侣, 梦寐在焉”。作者提出, 难道人们要远离尘嚣就必须像古代的隐居者那样吗?答案是不必。人们可以通过丹青妙手将自然山水画下来, 这样就可以不下厅堂便可以穷尽泉壑之美, 即“不下堂筵, 坐穷泉壑”。在山水画的自然环境之中, 人们可以身临其境, 感到“猿声鸟啼依约在耳, 山光水色晃漾夺目”。因此, 山水画的自然环境可以使人们远离尘嚣, 能够为人们提供理想的自然环境, 体现的是山水画中环境的形而下功能。

将山水画下来就可以不出门, 在室内欣赏自然环境, 这就是宗炳所说的“卧游”, 意思是:以欣赏山水画代替游览。《历代名画记》记载:“宗炳字少文……善琴书, 好山水, 西涉荆巫, 南登衡岳, 因结宇衡山, 怀尚平之志, 以疾还江陵。叹曰:‘噫!老病俱至, 名山恐难遍游, 唯当澄怀观道, 卧以游之。’凡所游历, 皆图于壁, 坐卧向之。”[8]宗炳在此处也提出了将游览过的自然山水画下来, 以此来代替对真实的自然环境的游览。然而宗炳“卧以游之”不仅仅是为了对自然进行形而下的景物层面的观赏, 而是为了要“澄怀观道”。“澄怀”就是对主观精神的修养, 就是要“澡雪精神”、要“涤除玄鉴”, 进而对山水画进行形而上即“道”的思索。因此山水画中的环境具有“澄怀观道”的功能。

山水画中的“道”是什么呢?老子说“道可道, 非常道。”也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概念来言说的。“道”虽不可言说, 但可以体验“道”。怎样体验?老子认为道是“有”和“无”的统一, 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有”来体验“无”, “无”究竟是什么?“有”就是山水画中所呈现的景物, 为视觉所见;“无”就是“道”。为什么自然中有“道”呢?老子说“道法自然”、“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和生命的本体就是“道”, 人与自然万物都是“道”产生的, 人和自然在“道”的层面上是一体的, 所以可以“天人合一”。人们喜爱山水, 表现出人们对“道”的追求和向往, 也就是对生命家园的向往。具体到绘画方面, 这种超越尘世、对家园的向往通过山水画中描绘“待渡”这一主题形象直接地表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被种种烦恼纠缠困扰, 人们都向往一个彼岸世界, “渡”到彼岸, 是人永恒的愿望。例如元代钱远的《秋江待渡图》, 画面中间江面宽阔, 远处群山连绵, 江上一叶小舟, 近处树下是待渡的人。此岸象征现世红尘, 而与此岸相隔的彼岸象征人真正的家园。钱远描绘的“待渡”, 画面呈现的自然景物是渡河, 不仅如此, 在形而上层面上, 渡河还象征人的精神的“待渡”, 表达了人们对回归生命家园“道”的期盼——美中有善, 美善统一。山水画中的环境在两个层面体现了“家园感”, 实现了“澄怀观道” (形而上) 和呈现理想的自然环境 (形而下) 两种功能的统一。

四、结语

中华文化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历史非常悠久, 有大量的相关资料。如今在环境美学的全新视野和理论指导下, 重新研究中国的古典美学和古典艺术, 会有全新的视野和阐释。而山水画中的环境美学, 对于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建设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环境美学, 对于开拓环境美学的研究领域具有积极意义。用环境美学的观点审视中国传统美学, 可以更加贴切地阐释中国古典美学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宗旨。

注释

1[1]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 周雨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53页

2[2][3][5][7]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册.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12-13页, 232页, 227-228页, 224页

3[4]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周易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682页

4[6]陈望衡.环境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25页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 篇10

关键词:生态环境美学,传统特色民居,应用,保护

1 传统建筑中的生态环境美学

所谓生态环境美学, 就是将生态学和美学相互结合统一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美是人化的自然。”中国著名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这样说道。而这里的自然, 与生态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说生态环境美学归根到底就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 使主客体和谐统一并且符合生态规律的一门新型学科。所谓传统建筑中的生态环境美学, 就是指在各种类型不同的传统建筑中, 当地居民对当地自然地理位置、自然气候、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理解所产生的审美关系。传统建筑中的生态环境美学是居民在当地经过长期生活总结出的, 对当地居住建筑最适合的美学, 它包含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也是历史流传至今的文化底蕴。

2 生态环境美学在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的应用

2.1 北京四合院之生态环境美学

中国传统住宅形式多为院落布局, 一般来说, 四合院是过去人们选择住宅最理想的形式, 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北京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为主次式院落, 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 是举行礼仪、接见贵宾的地方。次之就是各个院屋朝向院内, 成围合状与游廊相连接。北京地势平坦, 所以四合院的形态也是方正而开阔的, 也体现了生态环境美学中地理位置对院落的影响。北京四合院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关系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体现, 但庭院的开阔, 适宜的尺度, 宁静亲切不失大气的感觉, 花木井然的秩序, 都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存与生活空间, 是适宜人本身以及人与当地环境融合为一体的民居建筑。四合院正统幽深而寂静, 浓厚的北方气息, 庭院方正, 利于冬季采纳阳光。

2.2 皖南民居之生态环境美学

皖南民居以清代的建筑为多, 以黟县的西堤和宏村最具代表性。徽派建筑的主要突出印象便是青瓦和白墙了。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造型优雅美好, 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和阻断火灾的实用功能。徽派建筑因为地势和气候原因, 都是高墙深院, 一方面为了防御盗贼昌盛, 另一方面是追溯到历史时期饱受颠簸的迁徒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建筑以高而深的天井为中心, 形成向内的合院, 四周高墙围合, 外面几乎看不到瓦, 唯独用狭长的天井采光, 通风和与外界沟通。这样的景象不仅符合徽派建筑灵动隽秀的风格, 也在人文方面表达出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也将生态的地形和气候利用得恰到好处。

2.3 高原窑洞之生态美

高原窑洞一般坐落在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带的黄土地区。根据当地生态, 居民都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 将横洞相连, 在洞内砌砖建造窑洞。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等生态环境因素, 建造窑洞防火、防噪音, 适合北方干旱气候, 冬暖夏凉, 节省土地, 经济省工, 将自然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合理地表现出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美学, 是因地制宜的完美表现, 也表达出了当地居民对黄土地的深深热爱和眷恋。“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说道。从历史遗传下来的文化上看, 都讲究阳尊阴卑的道理, 而高原窑洞也符合了这点, 背阴向阳, 以面南为正方向。在一庄之内, 坐落在中间的民居一般是最为尊贵的居民居住的, 比如一家之主和长辈, 也可用来待客。居于两旁的则是子孙儿媳的居住场所, 或者是置放杂物的地方。这些都与文化历史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结合周边环境与人文风俗, 高原窑洞将北方黄土地区的生态美体现淋漓尽致。

2.4 福建民居之生态环境美学

福建自然环境生态上的突出特点, 使福建民居之于其它民居来说有相对的独特性。福建传统民居的风格不断激发着当代的设计师与建筑师迸发出灵感。因为福建境内山地和丘陵占了大半部分, 所以盗窃的情况是比较昌盛的。中原汉族曾经迁居于此, 在此之后, 为了治理此处盗贼昌盛的情况, 同族的数百人建筑了客家土楼居住下来, 所以土楼的封闭性正说明了它防御功能的强大。从另一个生态角度来看, 福建地区处于东南沿海的地震多发带, 气候暖热多雨, 所以客家土楼的建造是围合状, 既满足了预防地震多发的坚固和牢靠, 又可以利用围合来保暖隔热。客家民居的样式有方有圆, 也符合了自然规律的天圆地方这样的说法, 这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 保护中国传统特色建筑中的生态美

3.1 中国传统特色民居在当下社会面临的生态问题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指数一路飙升的今天, 这些新时代的成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经济和科技并驾齐驱前进的同时, 生态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首先, 大量新型民居的建造导致人们对传统特色民居的漠视。现在的建筑居民住宅出现了千篇一律、了无生趣的现象, 与之前的中国传统特色民居作对比, 中国传统特色民居是积淀了历史文化遗存下来的, 符合各个地域生态环境美学的一种居民建筑。可人们在兴建新型居民建筑的时候, 大量的建筑废弃材料、化学成分都对生态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其次, 对传统特色民居的强制拆除。为了兴建新型的居民住宅, 不仅对自然生态造成了破坏, 有些地域因为传统建筑占用了有利地形而进行了强制性拆迁。充满历史文化沉淀和韵味的传统特色民居非但没有被很好地保护, 还遭到了这样的破坏, 有的甚至走上了消亡的厄运。

3.2 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的生态保护

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之后,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对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的生态保护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保护好中国各个传统建筑中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人文, 才能保证中国的历史遗存不被终止地延续下去。

首先, 要保护好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的生态坏境。由于经济迅速发展造成了中国传统特色建筑中一部分民居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改善民居的环境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措施。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周边的生态环境良好不被破坏, 保证没有大肆拆迁, 保证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和地理因素, 因地制宜地维护好属于本地区该有的特色。禁止在有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的地方大肆开垦和兴建新型建筑, 对传统特色民居进行良性的保护以及修复。

其次, 要保护好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的生态文明, 中国传统的民居就见证了这种生态文明的存在。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在参观这些传统特色民居时注意对其原生态的保护, 对地方性的传统特色民居文化做到宣扬和保护, 让人们去了解它的历史文化, 感受它的历史底蕴, 而后积极配合对民居生态环境的保护。

4 结语

我们应当着眼于未来, 有前瞻性地看待社会进步对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生态文化的冲击。生态之美是浑然天成的存在, 体现着从古至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 符合现在构建生态文明的思想。保护好中国传统特色传统建筑中的生态美, 是对生态环境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最有利的阐释。只有这样, 人类才会在保存着历史文明的前提下科学地进步, 才会展现出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最美的交织。

参考文献

[1] 吴广芬, 赵鸣.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的关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7

[2] 何向玲.透水混凝土地面在城市园林道路综合效益的分析[J].北方园艺, 2011

[3] 胡群.高效和谐良性循环——对人居环境与绿色住宅的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2)

[4] 李运远.试论园林材料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 2006

[5] 谢浩, 朱雪梅.岭南建筑与庭园空间相结合的特色分析[J].上海建材, 2007 (04)

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 篇11

关键词:美学视域;声乐艺术;声乐创作;审美

器乐和声乐是音乐两大表现形式,其中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体系,包括了声乐作品、声乐表演、声乐创作和声乐教学。原有的声乐艺术美学研究主要是对作品个案的研究,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研究不多。我国声乐艺术美学研究主要受到西方音乐作品的影响,声乐美学理论的研究深度还有待加强,很多声乐文化现象还有待研究。

1声乐艺术美学概述

(1)内涵。器乐和声乐是音乐作品的两大表现形式,音乐美学是美学和音乐学的交叉学科,音乐美学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归纳,对音乐作品中的哲学与美学问题进行思辨。声乐艺术美学是对声乐的审美价值以及审美规律进行研究,对声乐的曲情、声情和词情进行研究,综合把握声乐作品的美学理论,并用综合声乐美学理论来指导声乐艺术实践活动。

(2)声乐艺术美学内容。声乐艺术不同于器乐艺术,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歌词方面,音乐、歌词和人声是声乐艺术的主要内容。首先是音乐,音乐是声乐的灵魂,声乐艺术的价值主要通过音乐的旋律、节拍、力度、节奏和调式来表现,音乐包括了合唱、独唱和重唱。音乐创作之时坚持着美学规则,通过对音乐旋律力度、节奏和速度的调节可以产生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审美效应。其次,歌词是声乐的内容,也是声乐与器乐的关键区别所在。歌词和音乐的结合可以迸发无穷的精神力量,音乐歌词可以激发人们的形象思维,歌词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明确的感受歌曲传达的精神内容,抒情性较为强烈的歌词还可以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但是声乐艺术中的歌词美学要通过歌唱来体现,实现歌词和歌声的转化。再次,人声是声乐的载体,人声包括了女声、男声、童声,人声组合形式包括了独唱、合唱和重唱。此外,伴唱也是声乐的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伴唱可以增加声乐艺术美感。

2声乐艺术与器乐艺术审美比较

(1)旋律。声乐艺术和器乐艺术是音乐作品的两种表现形式,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相同,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两者的区别。首先是旋律方面的差异,器乐艺术更具抽象性,声乐艺术主要通过歌词来表现,声乐创作者的创作范围也要受到歌词的限定,声乐创作要注重线条流动。而器乐创作的创作人更具有创作的广度和深度,器乐的创作乐思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歌词发生变化。

(2)艺术创作。声乐艺术和器乐艺术的主要区别表现在歌词上。声乐艺术的词和曲更加具有独立性,声乐艺术既可以表现为一词多曲也可以表现为一曲多词,声乐艺术要处理好词曲之间的关系,它关系着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文化准备。而器乐创作主要是人们主观思想客观化的过程。此外,声乐和器乐在情感机制上也存在区别,声乐艺术主要是具体情感外化,而器乐艺术更具有抽象性。

(3)审美环节。声乐艺术音响包括了音乐乐音音响和语音音响,两种音响的结合可以增加音乐艺术的魅力,取得良好的音响运动效果。器乐艺术主要是通过物体来表现,器乐音响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突破了人声极限,人们很难理解器乐艺术的内涵。此外,声乐艺术和器乐艺术在脸部表情性以及口头性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声乐艺术需要人声现场表演,增加声乐的审美效果。

3声乐艺术美学特征

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体系,包括了声乐作品、声乐表演、声乐艺术和声乐评论等,中国的声乐艺术包括了民族声乐艺术和通俗声乐艺术,通俗声乐艺术更加的多样和个性,声乐艺术美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音乐的美学思想,我国声乐艺术更具独特性。

(1)声乐艺术作品美学特征。声乐艺术包括了文学部分和音乐部分,两者之间是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的,在分析声乐艺术作品美学特征的时候要重点的对声乐作品的词曲关系进行研究,不同艺术家对歌曲关系的观点是不同的。其实,歌词和旋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歌曲旋律要根据歌词的内容来界定,在增加歌词语调感的同时提高旋律的优美度和朴实度,也就是说,歌词在声乐创作的过程中更具主导性,声乐艺术都是语调感和旋律感的最佳结合。

(2)声乐创作的美学特征。声乐创作是将主观情感转化成客观现实的重要过程,声乐创造体现了情感的创造和流动,它包括了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的相互渗透,但是声乐艺术创作并不是这两种语言的简单相加,声乐创作者需要巧妙处理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声乐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创作者的音乐造诣和文学修养,它需要歌词作者和作曲者的共同合作。

(3)声乐艺术表演美学特征。声乐艺术不仅是音乐创作的过程,还是音乐审美的过程,声乐艺术的美学价值主要是通过表演者来实现,而器乐艺术的美学价值主要是通过音乐器具来实现,声乐和器乐艺术表现形式的差异就决定了声乐艺术表演的有限性,声乐艺术表演需要表演者的歌唱技能,通过歌唱来表达歌曲传达的思想、情绪、情感和情景。声乐表演者要加强对声乐作品的认识,发现声乐作品中的内在联系,赋予声乐作品以完整性、凝聚力和历史感。

(4)声乐艺术鉴赏和声乐艺术传播美学特征。首先是声乐艺术鉴赏美学特征,声乐艺术创作出来就是接受人们的评说和模仿,声乐鉴赏者包括了声乐票友和声乐爱好者,声乐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鉴赏者的接受和狂热模仿。其次,声乐艺术的传播加速了声乐艺术的大众化和普及性,声乐艺术比器乐艺术更具传播的广泛性,声乐作品中的语言文字会迅速的深入人心,丰富人们精神生活。

4结语

声乐艺术和器乐艺术是音乐作品的两大表现形式,声乐艺术包括了歌词、音乐和人声,声乐艺术是自成体系的美学体系,声乐表演者需要充分发挥声乐作品的美学品质和美学风格,而声乐作品的鉴赏者则要树立自身的声乐审美观,对声乐艺术进行美学思考。

参考文献:

[1] 吴婷.中国民族声乐中的音乐美学因素分析[J].大众文艺,2011(01).

[2] 杨菁,刘文静.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中国成人教育,2011(03).

[3] 陈海珍.声乐表演美学理论探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4] 郝玮一.浅析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的美学问题[J].小说评论,2011(S1).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 篇12

中国的艺术设计同样也要遵循这样的道路, 既与西方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保持交流, 又要注重设计理念中对中华民族特色的体现, 注重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表达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

一、中国哲学与艺术——中国艺术设计民族特征的文化根源

哲学是理性王国的高峰, 艺术是感性王国的高峰。哲学与艺术这两座人类精神世界的高峰彼此相互影响, 相辅相成。每个民族、时代的艺术, 都深深植根于那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的沃土之中。

中国艺术设计之所以具有鲜明民族特色, 从根源上来说是因为中国艺术深受中国传统哲学与艺术思想的影响。灿烂辉煌的中国艺术设计, 正是从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与艺术中吸取了极其丰富的营养。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这可从中西美学的对比中一目了然。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注重艺术对于伦理道德的关注, 西方传统美学强调美与真的统一, 注重艺术的认识价值, 强调艺术的取真求实;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表现、抒情、言志, 西方传统美学强调再现、模仿、写实。

受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影响, 中国艺术设计往往体现伦理道德, 强调中庸思想, 提倡儒释道精神, 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观。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就是深受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思想影响的典范。其一, 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努力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美。一方面注重自然美, 将山石、水池、花草树木精心布置, 营造出一种“小桥流水, 荷花飘香”的意境;另一方面注重建筑美, 亭、台、楼、阁、厅、堂、廊、榭等的设计也尽量与自然环境相谐和, 这些建筑虽由人工做成, 却表现出“宛自天开”的效果。 (如图1) 中国古典园林将自然美和建筑美巧妙地融合, 营造自然和谐的环境, 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其二, 中国哲学讲究“虚实”的辨证关系,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 给园林设计中的“借景”、“分景”、“隔景”等手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大扩展了园林的空间, 增强了园林的空间美感。其三, 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是内向、含蓄、谦逊, 在园林设计中也透露出这种文化传统。如园林的入口处往往设置一个照壁或屏障遮挡视线, 不让游览者对园中风景一览无余。园林中的景物, 强调曲折多变、含蓄幽长、层次感强, 营造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与西方园林相比, 差异迥然。

不仅仅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性, 中国其他艺术形式同样具有民族特色。任何国家的艺术发展都与其自身的文化背景相关, 有着本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其中, 因而表现出各自特色鲜明的艺术美。中国文化独特的世界观、审美观、伦理道德观, 使之具有独特的艺术视角, 从而孕育了辉煌于世的中国艺术。

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

一提到中国艺术, 马上映入人们脑海的是中国书法、中国瓷器、中国戏曲、中国园林等等。当这些艺术品与埃及金字塔、希腊雕塑、欧洲哥特式建筑等一起出现时, 为什么我们能一眼认出哪些是中国的艺术?回答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缘故, 只有中国文化才能创造出中国艺术。

(一) 中国书法

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门类, 它是用毛笔蘸墨书写而成的“线”的抽象艺术, 是一种最简单的线的组合。线有粗细、浓淡、干湿、瘦肥、丰瘠、疾徐的丰富变化, 线之流动犹如天地间气之流行, 气之流行而成物, 线之流动而成字。中国汉字在作为文字的同时就具有艺术性质。它由横、竖、撇、捺、点构成, 形态多样。点有大小, 横有长短, 竖可粗细, 故字字成为一个独立系统, 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和不同形态, 所以才有了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百寿字以及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各种形态的“之”出现。中国书体分为篆、隶、草、行、楷 (如图2) 。各种字体都是按照美的形式来安排间架结构、章法布局的, 字里行间流露出虚实相间的意境美。纸为白, 字为黑, 一阴一阳。纸白为无, 字黑为有, 有无相成。纸白为虚, 字黑为实, 虚实相生。这些都契合中国传统的宇宙构成观。

(二) 中国戏曲

在世界上, 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至今其他两种戏剧已不再有昔日的风采, 惟有中国戏曲依然根深叶茂, 活跃在舞台上, 充满勃勃生机。中国戏曲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沃土,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充满一种“似与不似”的写意性, 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 深受不同肤色、不同种类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产生了轰动世界的效应。

戏剧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 唱、念、做、打是其艺术语言。在戏曲里, 各艺术门类都按戏曲的方式融合为一个整体, 它最主要的特点是程式化和虚拟化。程式化表现在:角色的分行上有生、旦、净、丑, 唱和打更是程式化。表演虚拟化, 如从屋内到屋外, 由一地到另一地, 观众随着程式化动作由虚入实, 想象出戏台没有的东西。再如, 挥鞭表示骑马, 划桨表示行船等。正是在虚拟与程式的相互推进中, 中国戏曲创造了最具文化意味的形式美。戏曲舞台美术虚实结合的布景和道具, 也都可追溯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

中国戏曲的种类繁多, 最具代表性的剧种有昆剧、京剧、豫剧、越剧、评剧等 (如图3) 。

三、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2008奥运与民族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 意见分歧是客观存在的。有人认为传统已经过时, 没必要为设计所用。有人认为传统必须继承, 但却是一味盲目照搬。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设计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用现代的观念审视传统, 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为设计所用。这样, 才能为中国设计跃上一个新的水平找到根本出路。

2008奥运在中国的举办, 给中国艺术设计搭起了向世人展示的平台。一些宣传奥运的广告招贴设计, 将中国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与奥运主题相结合, 突出了中华民族的特色, 显示了中国与他国、东方与西方在哲学理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使中国文化获得展示的机会。

如图4, 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典型装饰——屋脊上的走兽改为各项运动形象, 生动自然, 鲜明地体现了民族特色。

如图5, 把奥运标志恰如其分地表现在东方女性的发式上, 非常到位地显示了东方女性的稳重、内秀、典雅。同时, 女性身穿中国代表性服饰——旗袍, 又选用中国传统喜庆颜色——大红色, 这些视觉元素无不在表现中国的民族特色。

如图6, 将奥运运动项目与最具中国特色的书法艺术有机结合, 同样在向世人展示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2008年奥运会会标以一个手印为图案, 也说明了中国人所具有的一贯品质——诚信, 体现了中国人的一诺千金。这些都说明了2008奥运设计作品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四、“民族特色”艺术设计与世界

民族的艺术特色, 体现了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这种民族特色, 受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经济条件、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归根结底是由本民族的社会状况和经济基础决定的。

1.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和融合

各民族的艺术具有差异性、独特性, 也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没有一个民族的艺术是十全十美的。因而, 为了本民族艺术的发展, 需要并且必须向其他民族的艺术借鉴, 吸纳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来滋养自己。

在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过程中, 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风格和流派、创作方法等等会产生一些共性, 这些共性会随着民族艺术交流和影响的频繁而增强, 使各民族的艺术能够相互融合。当然这种融合不是一瓶黑墨水倒进一瓶红墨水那样的合二为一, 不是简单的一律化, 而是有机的融合, 既保留各自的民族特色, 又能吸收对方的精华, 使本民族艺术得到充分的发展, 从而使本民族的艺术真正具有民族性。

2.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

民族艺术要努力走向世界, 成为世界艺术。如果仅仅满足于本民族人们的审美需要, 仅仅符合本民族的审美趣味, 那么这样的民族艺术可能很难有所突破;惟有打开视野将本民族艺术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艺术进行切磋和交流, 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才能有机会汲取其他民族的精华来完善自己, 从而使本民族艺术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辩证统一的, 世界性是民族性的一种, 因而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有区别的, 并非一切民族的艺术都能成为世界性的艺术。民族的艺术要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必须有一个前提, 就是能反映人的一般本性, 能表达各民族的共同情感, 能真实反映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惟有如此, 才能使民族艺术真正走向世界。

文化无国界, 东西方艺术从来就是相互吸收和借鉴的。现代中国艺术必须在继承本民族艺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世界艺术的交往活动, 汲取西方艺术的营养, 找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最佳契合点, 将民族元素与世界元素完美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认识中国, 让中国了解世界, 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

五、结语

艺术设计者要让中国艺术设计具有“民族特色”, 就不能放弃对传统的文化、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不能放弃对中华民族博大而宽宏的民族精神的永恒追求。要努力做到艺术设计表现出特有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口号贯彻到艺术设计理念中, 并把传统与现代, 世界与中国的设计元素相互融合。只有这样, 才能让中国艺术设计作品在世界现代艺术设计舞台上独具特色、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工作面底板改造下一篇:恒功率调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