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教学(精选12篇)
环境艺术教学 篇1
摘要:农村英语教学是农村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笔者认为, 要全面提高农村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实现新课标, 关键在于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教学环境。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就如何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进行了阐述:1.创设气氛浓郁的校际英语语言教学环境;2.创设形式多样的班级英语语言教学环境;3.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英语语言教学环境;4.创设主动自然的家庭英语语言教学环境。
关键词:语言教学环境,校际英语,班级英语,课堂英语,家庭英语
随着这几年英语教材改革的逐步深入及新课标的实行, 英语课程由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讲授, 转而注重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 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长期在农村一线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 笔者感到, 目前农村语音设备条件差, 英语专业教师配备不足, 农村人员英语观念淡薄, 要实现农村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可谓任重道远。笔者认为, 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教学环境, 是实现新课标及全面提高农村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成功关键。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教学环境提出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气氛浓郁的校际英语语言教学环境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的语言学科, 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 是运用英语语言与人交流。而在农村, 交通不便, 信息不通, 与外界人员交往接触的机会少。学生包括部分教师对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的作用普遍认识不足。因此, 广大的教师首先应转变思想, 突出英语的交际功能, 多方面地创设气氛浓郁的校际英语语言教学环境和氛围, 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英语是有用的。
创设校际英语语言教学环境的方法, 可围绕“让学生有机会听、说、读、写”这一原则而开展。诸如, 开设校内英语广播站, 定时播放英语歌曲, 听力材料, 朗读学生写的小短文;在校宣传栏开辟“英语专栏”, 设立校园英语角, 定期举办全校性的英语听力、写作、歌曲比赛;教师鼓励并带头在校园内使用习惯用语等。既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又丰富了校园英语文化, 学生的语感及运用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创设形式多样的班级英语语言教学环境
班级是师生进行活动的主体场所, 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及语言环境直接影响到班上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因此, 要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 提高学习效果及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就要积极创设形式多样的班级英语语言教学环境。
如进行“每日听力一练”。农村经济条件差, 许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 难以配备磁带, 复读机, 而学英语仅靠课堂是不够的。针对这种现象, 只能校外损失校内补, 每天课后在班上进行一次听力集中训练来弥补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再如, 举行每周“英语写作大家评”, 学生每周写一篇短文贴在班级墙上的英语栏处, 让全班学生阅读, 评选, 老师则对评出的最佳短文进行表彰。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还能让全班学生在评选中找出错误和差距, 提高整体的阅读及写作能力。又如还可以在班级开展“我当英语小老师”的综合能力训练活动, 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 给一定的时间, 让“小老师”自由支配, 指导全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训练。另外, 进行班级英语演讲比赛, 出英语墙报等都是些很好的方法。这样, 班上有了良好的听、说、读、写语言环境, 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就自然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三、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英语语言教学环境
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得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没有课堂活动就没有交际应用, 知识就得不到很好的吸收, 更无法谈及知识向技能, 技能向能力的转化。课堂活动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学习技能。因此,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积极地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英语语言教学环境。
创设课堂英语语言教学环境, 教师可在课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愉悦感是英语学习最好的诱发剂和最有效的精神振奋剂。学习中有了愉悦感, 学习起来就兴趣十足, 积极主动。如课前让学生唱英语歌, 背诵一些有节奏感的语段, 让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课堂, 学生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学习的倾向性, 无形中也让学生自然地进入了一个学英语的语言环境。另外, 在课堂教学中, 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用英语分角色进行一些故事表演及采取分小组英语竞赛等方法组织教学, 这样可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在表演, 竞赛中自然地进入了一个英语语言环境, 即达到了交际的功能, 教学效果也特别好。
四、创设主动自然的家庭英语教学环境
要使学生能充分运用英语运行交际, 发挥其语言交际的功能, 仅在校际、班级、课堂创设语言环境是不够的。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学校英语”的观点, 认为只有在校内才有英语, 校内英语才有用, 校内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 而一旦走出校门, 就把英语弃之脑后了。因此在严重缺乏英语的社会语言环境的农村, 为学生积极创建一个主动自然的家庭英语语言教学环境也是十分必要的。
创设家庭英语教学环境, 应以倡导学生在家寻找机会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为立足点, 可以给学生发一张日常行为交际用语表, 鼓励学生在家寻找机会说英语。如在饭桌上吃饭可说“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等就餐对话, 还可成立英语学习走访组, 在学生之间组成英语兴趣小组, 互相走访, 用英语对话, 并进行记录。教师也可主动上门家访, 家访时与学生见面尽量说英语, 如“Hello!I am glad to see you again”等。通过以上各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在家说英语的习惯。这样学生在校外, 在家也能主动自然地进行英语语言交际, 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果也就大为提高。
总之, 笔者认为, 在英语教学条件差, 英语语言环境严重欠缺的广大农村, 教师只有积极为学生创设气氛浓郁的校级英语语言教学环境, 形式多种的班级英语语言教学环境, 生动愉快的课堂英语语言教学环境, 主动自然的家庭英语语言教学环境,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真正地实现新课标, 全面提高农村英语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版.
[2]《英语课堂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版.
环境艺术教学 篇2
教材简析:
《 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是人教版第五册《社会》的最后一课。课文主要通过介绍我国环境所面临的问题,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以及人们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等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为环保做贡献。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知道有哪些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原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危 害;了解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意义。(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课前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2)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情感,强化意识。(3)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产生忧患意识,树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是责无旁贷的使命的观念。
(2)自觉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2)探究环境破坏的原因。(3)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思考
1、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认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小河污染了,鱼会死,那环境污染了,我们的生存将面临着严重的 威胁。
2、我们现在的环境污染何止仅仅是那一条小河,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还有哪些污染?
(大气污染 河流海洋污染 土壤污染 土地沙漠化 森林染......)
3、了解环境现状,播放课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质疑:环境是如何被污染的?
2、合作探究:环境污染的原因。(在课前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选一个自己最关注的环境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它形成的原因)
3、合作交流,以小组汇报。
4、污染的主要来源示意图(播放课件)
三、深化问题,激发情感
1、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我们的生存生活与发展,那么你知道它的破坏造成了哪些生态灾难?
2、灾难再现,激发情感(播放课件)
看着这一幅幅凄惨的画面,看着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听着这一句句凄凉的 话语怎能不让我们大声疾呼: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的子孙后代。
四、联系实际,强化意识
(1)保护环境正逐步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我国政府也不例外,正积极投身于保护环境行动之中,你知道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世界地球日、环境日、动物日.....(2)联系实际,你知道我们太原市政府和人民在保护环境方面又做了哪些努力?(3)播放课件:太原今昔对比图,解释什么是 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家乡环境的变化,我们太原吸引了许多的外资前来投资,真正实现了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课外延伸、内化行动
可是,即使我们做了许多的努力,但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必定给环境与资源带来更大的压力,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环保任重道远。作为我们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呢?你将如何去做?
1、碧水蓝天的呼唤,你的环保行动(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2、社会调查,寻找身边的污染源。
六、板书设计:
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
(大气污染 河流、海洋污染 森林污染 土地污染„„)从我做起 从小做起
创设有效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 篇3
关键词:教学情景 结合 教学效率
新课标指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教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过程,从中不难看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改变数学课上的乏味、单调,让情境教学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是新理念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提起情境教学,教师很容易想到,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播放一幕幕赏心悦目的画面,制作色彩斑斓的动画,声光电一起上,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其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教师自己的一种理解偏差。其实,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为出发点,提高教学效率为最终目的。那么怎样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笔者在此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结合教学目的,创设质疑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积极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情境,引发出求知欲,从而积极地探索研究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同底数幂乘法”时,一上课教师就开门见山,用挑战性的语言说“大家已经学习了幂,那么相同底数的幂相乘你们会不会呢?老师可以很快说出结果,不信我们当场验证一下,你们任出十题,我当场作答。”教师经过这十道题的作答,学生开始质疑:“老师怎么算的?怎么这么快呢?”学生急于想知道是什么方法能计算出来,并且有这么好用?
又如,在学习三位数除法时,505/5=?350/5=?214/4=?一些学生分别得出11、7、17,这时,教师建议他们自己演算一遍,学生经验算发现结果不等于被除数,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不再是教师被动地说教,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去学,而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自己也愿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二、结合教学目的,创设操作性情境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构建主义认为,知识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应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与教师的引导,经历探索实践而获得的。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实践操作情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探究,使学生沉浸与探索中,把自己看作是知识的驾驭者,轻松学习。
例如,在教学“菱形的性质”时,学生已掌握了菱形的定义,可以根据定义画出一个菱形,将画好的菱形剪下来一边折叠,一边将重合的角边用相同的颜色标出来,再展开,找到菱形的一些性质。
又如,在教学数字编码时,教师先写出一个学生的考号,说出编码规则,然后让每位学生根据这个规则写出自己的考号,然后试着写出其他学生的考号,这种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动手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
三、结合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真实情境
课标指出,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选择最佳方案的应用题时,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周日我们甲乙两班去公园举行参观活动,甲班52人,乙班46人。公园门口的票价牌上显示着:购票人数1—50人,票价每人10元;51—100人,票价每人8元;100人以上,票价每人5元。教师开始提问:如果你去买票,你怎样购票呢?这时学生开始紧张地积极地讨论,过了一段时间,教师开始收集信息,有的学生说是52×8+46×10=876,有的学生说是(52+46)×8=784,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学生又开始积极议论,教师适时引导,每人10元、8元、5元,当然是5元更优惠了,不妨试一下结果会怎样呢?这时有的学生恍然大悟,购101张票才花505元,不仅节省许多钱还多了几张票。
不言而喻,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学以致用的思想油然而生。教师又说:“妈妈让你到商店买洗衣粉,同种洗衣粉,有1千克一袋的售价为7元,有2.55千克一袋的售价为16.5元,你会选择哪种规格的洗衣粉?”这样以现实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缩短与数学的心理距离,从而将生活与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结合内容特点,创设说练结合,生生互动情境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能靠单纯的教师说教。尤其是数学的教学,更要求学生掌握熟练的技巧。但不停地算呀,做呀,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又很累人。这时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让他们相互说说练练。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学生已经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检验方法,又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已觉得很乏味。这时教师采取了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说过程方法,由笔算改为口算,由师生互动变为生生互动,你来我往,像是在做游戏,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又如,在教学口算乘法时,由6/3=2可得到60/3=20、600/3=200等,对类似这些问题,让学生分组出题练习既改变课堂气氛,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有适当的教学情境,或简单真实,或丰富多彩。但无论如何,创设情境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处于一种更佳的教学氛围中,消除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寓教于乐。但教学情景的创设也不是绝对的。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的,情境教学只有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出发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环境艺术教学 篇4
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靠经济、科技等手段和政府力量能解决的,还需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使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及其利害关系,从而从行动上保护环境。尤其是年轻一代将是未来环境保护的中坚力量,因此在高等院校中普及环境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门公选课程,“环境与健康”课程面对的更多的是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内容涉及太深,会有碍于学生的学习,并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环境与健康的相关内容,该课程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方方面面入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寓娱于教,让学生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一、课程内容设置
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书本,也不能一味只考虑或迎合学生的喜好。完全照搬书本,将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若只考虑或迎合学生的喜好,就可能会导致教学的内容没有深度,使学生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因此,只有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去研究教法与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才有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学内容除了书本知识外,还应该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增添最新的知识内容,时刻保持与前沿接轨。
本课程首先从人类环境的基本理论入手,让学生对环境的概念、环境的基本结构、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有所了解,并从总体上介绍环境污染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从整体了解课程的内容结构,以便于今后系统地教学与学习。除此之外,本课程还增加了近年来社会比较关注的环境安全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对最前沿的东西也有所了解。这主要是让学生在广度上加深对整个课程的了解。
在介绍了基本理论和总体框架后,本课程教学以“环境与健康”为主线,从大家经常接触的几个方面入手,全面介绍了水污染与健康、大气污染与健康、物理污染与健康、农药污染的危害、食品安全与健康,以及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等内容,在深度上加深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
具体课程安排如图1所示。
二、教学手段
从学生接受的角度而言,如果只是纯粹的书本或板书讲解,而不将相关内容与现实联系起来,将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尤其是本课程主要是针对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所开设,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其他环境类相关课程的学生而言,枯燥的教学只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本课程教学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易于接受。“环境与健康”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手段主要有:
1. 采用课件教学
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制作课件,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硬件。课件可以集文字、图形、声音等各种形式于一体,这样更加形象和直观,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介绍大气污染与健康时,将大气污染源及大气污染进入人体的途径的相关图片加入到课件中,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什么是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是如何进入人体的;在讲解农药污染的危害时,将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加的直观、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 结合实例
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不仅能充实教材教学的内容,同时实例与文字的结合比单纯的文字叙述更具有说服性,它使得学生对这些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水污染与健康时,结合大家所熟悉的中石油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所引发的松花江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来进行讲解;在讲到大气污染与健康时,增加全国首例大气污染环境事故案——安化“5.8”中毒事件,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并且,在案例讲解的最后,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加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 影片教学
影片教学的特点是视听并用,能充分地发挥学生感官的作用。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媒体,也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能真实地再现客观事物,并能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客观事物,有助于把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事物变成简单易懂的事物。影片教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注意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记忆、应用五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课程教学在每节课末尾都安排了影片播放,播放与本堂授课内容相关的影片,使学生能够对当堂课所学的内容有更形象、更深刻的认识。这一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支持,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手段。
4. 其他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课件教学、结合实例与影片教学等手段外,我们还穿插了一些新的前沿知识和时事要闻,使学生能够了解“环境与健康”当前的动态,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书本内容。
另外,我们还为学生推荐相关的网站以及相关的书籍,使大家能在课后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或者有新想法,都可以在同学之间或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十分重要的,足够的反馈与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利于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也利于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在“环境与健康”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授,或者采用影音播放的形式,而学生所做的只是听、看、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来达到增强互动性的目的。
此外,可以开展一些“专题”讲座,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单一灌输,并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带来多个不同的思考视角。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请一些遭遇过环境污染事故的人来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也可让学生课下收集相关方面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对其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体会,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目前,我国的发展已进入环境高风险时期,环境污染突出地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普及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为例,介绍了其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手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公选课,环境与健康,教学
参考文献
[1]程胜高,但德忠.环境与健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田文敏.论高效开设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
环境艺术教学 篇5
河南省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屈伟杰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环境艺术教学 篇6
【关键词】人居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异同
0.前言
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指导建设方针是:经济、实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注意美观。这也是建筑教育所遵循的方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不满足仅仅是经济和实用的要求。这时美学从工程学科的附属物中逐渐的脱离,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艺术学作为美学的重要分支在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也就呼之欲出。
1.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1.1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在谈到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由来有两位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张绮曼和郑曙旸。张绮曼被誉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军人物,她是我国室内设计专业公派出国留学日本第一人。而郑曙旸则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他认为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提出与日本环境艺术不无关系。
回顾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从最初的室内装饰到建筑装饰,再由室内设计到环境艺术,以至于环境艺术设计这个称呼的传开,经历了不断扩展的过程。但环境艺术设计这个称呼争议是很大的,直至现在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说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是向更大更广的方向发展,可为什么在一步步扩大发展的过程中“设计”却没有多少呢?直到现在许多的环艺毕业生仍然是做“装饰”而多过于设计。
1.2 人居环境设计大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提出人居环境这个学科群的概念的人是中国设计界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吴良镛院士。人居环境学科的由来,从100年前城市规划学的先驱酝酿“ 田园城市理论” 与“ 区域观念” 起,1987年2月在“建筑学的未来”会议上,吴良镛院士正式提出“广义建筑学”。然而伴随着认识的深入,吴良镛院士逐渐理解到不能仅囿于一个学科而应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学科发展,因此提出了“人居环境”这个众多学科的“学科群”的概念。2001年,发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提出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
通过上述人居环境从提出到发展的过程可以明显的看出。人居环境设计或说是人居环境这个概念来源与城市规划的领域,经过不断扩展和完善变成了一个学科群或是大学科的概念,它主要解决的是与人类居住环境有关的一切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园林。
2.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学科的概念和内涵
根据上述两个学科的起源和新时代赋予的契机,我们分别引用两个学科的学术领头人郑曙旸教授和吴良镛院士,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和人居环境大学科分别做出的学科概念和内涵。
2.1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概念
郑曙旸清教授认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是扩展到整个的一种设计和艺术领域的创作的理念。从狭义上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运用艺术手段,根据建筑提供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一种特性,来进行空间组织。也就把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都涵盖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其内涵可表述为在空间限定和时间序列下用艺术手段去处理静态实体和动态虚形的关系。因此,它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就是它的空间的限定。第二个层次就是时间序列的概念。
2.2 人居环境设计学科的概念
吴良镛院士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广义上来说,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居环境科学从狭义上说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发展人居环境科学。学科的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而能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2.3 两者概念的交集——园林
从上述两个学科的狭义概念可以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不论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人居环境科学在狭义的概念上包含了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是室内+园林的双重组合,人居环境科学则是建筑+规划+园林三位一体的组合。如果单纯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这种分法都有各自的道理。
3.环境艺术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
2011年8月下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在文学门类下“蛰伏”多年的艺术学独立门户,升级为门类,即第13大类学科。一级学科由89个增加到110个。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同时升为一级学科。在此我们选用:建筑、规划、园林、环艺四个专业的全国高校前五排名的数据入手去分析两者的异同。
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点:
人居环境设计类专业主要以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核心知识,强调客观地、科学地创造理想的人类生存空间,其用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设计有用物体的进程。主要关注的是功能、技术、经济方面,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更注重实践应用。辅助以艺术课程训练、实践,但是占的比重较小,涉及范围较小,掌握最基本的表现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以图形形式设计、造型设计、装饰设计为核心知识,使其成为一种艺术手段,美化人类生存空间,其关注人类行为审美情趣以及美感。主要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强调造型语言的表现。在清华同济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关系密切,课程设置偏向建筑设计等方向。但是与人居环境设计类专业划分较为明显,一般不同属一个学院一个系。在各大美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则侧重培养艺术性人才,同时辅助以各类设计基础,但是占的比重不亚于艺术课程。
4.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学科所涉及的领域都十分广泛,都属于快速发展的学科。再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点的分析,希望能给广大的有关环境设计的同仁以帮助。
【参考文献】
[1]代锋.从“环境”到“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传媒.2009,(03):53-57.
[2]刘晓娜.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71-86.
[3]娄永琪.环境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9):8-10.
[4]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J].城市发展研究.1996,(01):1-6.
论环境艺术中绿色环境的构建 篇7
一、以“全面绿色”为终极目标
在环境设计的现实中, 产生了一种误区, 认为只要注意到了材料的环保, 采用“绿色”建材, 保护环境及生态平衡, 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 就可以达到身心健康。诚然, 为人类健康着想, 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尽量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环保建材, 与以往相比的具有其根本的优势和进步性。然而, 这只是“绿色”的一个方面, 我们更应该关注“全面绿色”, “全面绿色”包括物质绿色和精神绿色两个方面。如果只是物质这个单一的方面达到了绿色标准, 并不意味着实现了全面的绿色标准。任何设计都不可避免地要考虑人的精神因素, 人的精神变化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在于选择了合适的物质原料, 更在于这些物质原料在设计过程中是否注入了人的因素, 设计者是否关心人的情感, 是否巧妙地将物质原料进行合理的规划, 利用各种相关因素把设计对象审美化, 更切合人的情绪, 是否使人产生归属感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物质关注加精神关注才更能体现“全面绿色”。作为艺术设计者, 应该以创意的眼光, 将环境的空间、色彩、光线、空气等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 形成独特的风格, 以充分体现“全面绿色”的形象内涵。“全面绿色”是人类生存质量的标准, 只有高度重视精神需求, 环境才能成为灵性畅游的空间, “全面绿色”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二、绿色设计要充分体现民族文化传统
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是以种族、血缘、亲缘、宗教、地域等多种复杂因素为基础构成的, 较为固定的、随血脉代代相传的人群组合形式。种族血缘的归宿感和维护感, 在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是非标准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这种民族文化积累的过程和演变所形成的规范及表现形式, 通常被称之为民族传统。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及对自然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绿色设计”应体现传统文化的心理内涵, 使人更具有归属感。
首先, 从差异性分析来看, 在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虽然人们对“绿色”内涵可以基本达成共识, 但是在许多层面, 受根深蒂固的民族传统和不同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影响, 人们对环境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有些感觉上的差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中国对环境评价的标准已经形成一套独立的规范系统, 而且代代相传, 发展至今, 尽管由于过于神秘化而似乎显得缺乏科学根据,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只是它的存在形式与现代科学理论不同, 更不能简单地以伪科学论之。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例子解释这种差异的合理性, 对于一个办公空间, 中国人的评价标准里重要的一项为“宜有靠山”, 即座位后面需为实墙, 而且座位要尽量靠墙, 墙壁与座位之间不能留太多空间, 认为这样的环境有利于作者的事业发展。座位后面如果是门或窗, 则被视为人忌。与此相反, 在西方国家的办公空间里, 高级管理阶层的座位偏偏喜欢摆在人人的落地窗前, 背靠窗, 自然光线从背后投射进来, 容易对属下和来访者营造出震摄的气势;中华民族受农业文明的制约, 始终将暗示“山环水抱”的格局作为最有交全感和宜人的场所, 而西方在航海文明的长期潜移默化下, 认为是一种进攻性的表现;中国的私家园林崇尚自然主义, 微缩自然高于自然, 体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西方园林则注重理性, 强调几何形体, 表达出征服和改变的精神。所以, 设计者在工作的时候需要更多地了解和关心使用者的民族文化、性格和爱好等背景, 而不应坚守一套理论标准去执行。绿色设计需要深入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创新, 力求在各自不同风格的基础上融入安全舒适而健康的新概念。否则, 一个各项数据都能达到“绿色”指标的环境, 可能对于使用者来说, 并不能让他感到舒适愉悦和有归宿感, 这将会是一种不成功的设计。
其次, 从融合性来看, 任何民族或群体, 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 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 虽然表现为不同的形态 (物质的或精神的) , 但实际上就是指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民俗的最本质特点, 是在群体的传承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各个民族的风俗都带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包含着浓郁的民族风味。无论是何种地域文化、何种民族传统、何种民俗中的人, 都追求绿色健康的生活, 力求在各自不同风格的基础上融入安全舒适和健康的概念。无论将来的环境设计如何发展, 都必须注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不断融合。也就是说, 环境设计必须与系统文化紧密联系, 创造高品位的生活环境,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创造性地运用传统设计空间、结构、图形等元素, 用现代的观念、材料和技术对其进行新的处理;二是要探索和发展传统形式背后所隐含的空间或装饰设计观念;三是要从传统的文化意象和更广阔的传统文化的视野中寻求设计表现的灵感。
三、绿色设计要注重环境设计要素
“全面绿色”的设计是由多方面设计要素构成的。在现代生活中, 人们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舒适安全、优美而无污染的环境, 在心理上和生理上达到平和。新的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环境的空间、尺度、材料、装饰、色彩、风格、光线、声音等都与人体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感受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 从环境空间形式给予人的精神感受来看, 人的反应、思维、联想及感觉都是与视觉、听觉、触觉等有机联系起来的。空间环境的人体工学也加深了对人的心理、生理与空间环境的研究。如根据视觉和知觉的原理, 人们观察一个物体必须通过人的视觉和知觉, 往往是先觉察到其整体, 然后再分辨其细节。在环境与场所中, 先让人察觉到的是空间和色调, 所以, “绿色”设计应先注重整体空间的效果。
其次, 从环境空间尺度与人的对话来看, 我们所处的场所环境, 是通过实体在无限自然空间中分割出来的有限空间。因此实体与空间都是环境的基本形式要素, 人们选房子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获得由实体所围护的空间, 实体只不过是手段, 内部的生存空间才是真正的目的。人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处于运动状态, 并在运动中感受和体验空间的存在。从审美角度看, 空间有着重要的表现意义, 空间的形式和尺度也有着直接的心理效应。置身于不同的尺度之中, 人们与环境的交流状态会大相径庭。具体来讲, 正常的尺度可以促成视觉上的饱和感;亲切的尺度可以生成舒适的家庭生活特有的放松和非正式的气氛;令人吃惊的尺度可以使观者达到吃惊或兴奋的效果。总之, 把握好空间的尺度, 通过控制尺度以给予使用者所需要的心理感受, 是每一个设计师都应该有意识去思考和努力奋斗的目标。
再次, 从环境色彩影响人的视觉判断来看, 人对环境的认知、感觉和反应是与视觉、听觉、触觉有机联系的。空间的大小和轻重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环境中实体的色调。环境色彩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和情感, 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色彩能使居室气氛增添风彩, 引起人的联想从而对人的情绪和心理产生刺激, 直接影响工作和休息的效率。但同时, 设计者也可以利用人们对色彩作用后的视觉差, 来创造各种不同的环境。色彩是光刺激眼睛再传到人脑的视觉中枢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在光线的作用下, 某一物体的颜色和周围的颜色可能相互协调或相互排斥, 也可能混合反射, 这样就会引起视觉中枢的不同反映, 这种引起主观感受变化的现象可称为色彩的物理效果, 它可使人对物体产生感觉上的变化。但是, 色彩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复杂微妙的, 明度低的色彩会令我们觉得比明度高的色彩距离要更远, 设计者应该以充满热情和好奇的心去了解和营造每个不同的艺术空间。
综上所述, 要创造一个真正的全面的绿色艺术环境, 设计者不能单纯将视线放在绿色环保的建材使用上, 认为材质减少污染就实现了“全面绿色”。这是当前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主要的误区。这虽然比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观念要先进, 但这只能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不全面的“绿色”, 真正的“绿色设计”是物的“绿色”和精神的“绿色”的统一。只有切实注意在设计中传统文化心理的融全和各种环境设计要素如空间和色彩的营造, 实现设计的人性化。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质量, 绿色生活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生活目标。本文在科学界定“绿色设计”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全面绿色”为终极目标、充分体现民族文化传统、注重环境设计要素的绿色艺术设计理念。
关键词:环境艺术,绿色环境,创意
参考文献
[1]冯菊香:产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J].太原科技, 2005 (5)
[2]谌德军:现代标志设计中图腾文化的应用[J].装饰, 200 (57)
[3]崔天剑:从艺术文化学角度审视工业产品设计[J].装饰, 2005 (8)
[4]李:楚文化特色图案探析[J].装饰, 2005 (8)
[5]王学: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现状分析[J].装饰, 2005 (8)
[6]焦长虹:手绘在设计中的作用[J].装饰, 2005 (8)
[7]黄建军汤士东:论室内设计的本土化[J].装饰, 2005 (8)
[8]黄智宇:产品设计风格成因辨析——以后现代主义为例[J].装饰, 2005 (9)
[9]张苏卉:“公共”、“艺术”之辨[J].装饰, 2005 (9)
从环境伦理看适度的环境艺术设计 篇8
1、什么是环境艺术设计
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称呼始于上世纪8 0年代, 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 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 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 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参照日本的学科设立, 将“室内设计”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 进而全国高校也纷纷仿效。从名称上看, 环境艺术外延广泛, 在侧重室内设计同时, 还包括室外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计等相关领域, 涉及到构建人们生活空间的方方面面, 也通过各种体验方式极大地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状态。由此, 作为对社会、对自然的终极关怀, 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师应该意识到, 设计关乎伦理, 反映着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 是每个设计师的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
3、环境伦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
如果我们把环境艺术设计理解为是有关于人们使用室内外空间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们的生活空间使与建筑、城市以及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环境艺术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人的生活空间的生态设计,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 环境艺术设计是服务于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
我们不应孤立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以人为本”这宗旨, 视其为仅仅以人为前提的人类中心主义, 而要将“人”与“自然权利”、“深度生态”联系起来。环境伦理要求环境艺术设计成为这样的一种设计, 即在设计、实施及使用直至废弃的过程中, 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 如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 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 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 保证其应有的功能、寿命和质量等。环境艺术设计必须着眼于人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关系, 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二、中国人的环境伦理
老子认为, 人类对待万物,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2”。所以说,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3。”人类只有能以珍重自身生命和爱护自己的身体那样去爱护天下的生命万物, 才能真正担当起自然界的监护者的神圣职责, 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儒家注重“仁”、“仁义”和“仁爱”, 倡导“益于生灵”, “利于庶物”。荀子认为, 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隆君师是道德之本根, 教导人们因循自然规律来行事, 尊重和保护自然万物, 做大自然的忠实守护者。荀子把“上事天下事地”纳人伦理道德的约束框架之中, 把保护自然看作是伦理道德的内在要求, 这与当代生态伦理思想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纵观西方环境伦理学, 西方文化传统中更多地突出人与自然、科学与价值的分离和对立, 从而造成了在事实和价值之间难以改变的尴尬关系。与之相反,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取之有度”、“用之以时”以及“天地万物, 一本之仁”等宝贵的生态伦理思想精华, 体现尊重、热爱自然, 遵奉、敬畏生命的实践取向, 为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导。由于东方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丰富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 完全不同于西方强调“人与自然相分离”的传统观念, 所以许多现代环境伦理学家纷纷把目光转向了东方文化, 并从中找到了能够有效地颠覆现代西方工业社会的价值模式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如是说:如果要使被西方所搅乱的人类生活重新稳定下来, 如果要使西方的活力变得柔和一些, 成为人类生活中依然活跃但不具有破坏性的力量, 我们就必须在西方以外寻找这种新运动的发起者。如果将来在中国产生出这些发起者, 并不出乎意料4。
三、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现状
1、“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度”
商业运作下的环境艺术设计, 在为人类创造了现代化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 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 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 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的重要介质。不断升温收藏热使得环境布置中, 那些成材率很低的不可再生材料炙手可热, 需求与自然的有限供给, 直接导致资源的枯竭。
在建筑历史上, 罗伯特·文丘里和丹尼斯·司各特·布朗曾提出“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口号。时至今日, 却有“向迪拜学习”的趋势。以哈里发塔为象征的内心欲望膨胀, 对激情的追求使得生活成本提高和对自然的无节制索取。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 也充斥着过度投资, 过快更新的情况。由于环境装饰形式与材料的“时效性”被鼓吹浮华、新奇的导向而人为缩短, 环境装饰处在不断地被更新、被拆除境地, 废弃的建筑装饰材料, 由于不能再生循环利用而被丢弃成为建筑垃圾、装修垃圾, 进而形成环境的污染源。
2、应对措施
原建设部长叶如棠2 0 0 1年提出“建筑师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己任”5。最近, 胡锦涛主席提出建设节能省地住宅。国家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建设部提出建设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住宅, 并出台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一系列的政策导向, 必将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但客观地讲,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体系, 环境伦理学步入中国的时间还是比较短, 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本土化的环境伦理学和环境道德规范建立也还需时日。如何把中国具体的国情和环境伦理学的价值理念结合起来, 实现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 应该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目前我们还正在路上。也就是说, 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绝非单纯地模仿和照搬外来的研究成果, 而是将关注的视角投向自身, 强调学术研究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自主创新精神。
四、适度的环境艺术设计
1、重新审视现代主义风格
伟大的意大利画家安吉利科曾说过:“真正的财富包括怎样用很少的东西来获得快乐。”众所周知, 包豪斯是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开端, 拒绝装饰, 以玻璃、钢铁和水泥等实用廉价的现代材料, 接受工业制作的大批量生产的工艺、功用性成为现代主义的标榜对象。显然, 现代主义风格主张实用较少的物质资源创造建筑和室内空间, 追求的是美学的法则, 更是一种道德, 是珍视简朴、崇尚节制的美学价值。通过最简约的表达手段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一直是各个不同领域的创造者的目的。这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 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老子所言的“少则得, 多则惑”, 就是要把事物的本质加以提炼和归纳,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现代主义建筑师密斯范德罗主张“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与上述老子提倡的这种少胜于多的思想是殊途同归。
2、“适度设计”、“资源再生设计”符合国情
适度的设计并不否定形式的多样性, 但要突出实用、保障性和可再生, 经济适用原则环境生态设计的本质就是经济设计, 两者之所以会有某些现实的矛盾, 原因在于我们对经济的理解的不完全性和衡量经济的以当代人和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偏差。室内生态设计则强调多目标的、完全的经济性。适度的环境艺术设计则强调多目标的、完全的经济性, 更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特点手札中写道:建筑设计师的区别在于, 不好的建筑师总是屈服于各种诱惑, 而那些好的则会拒绝6。发端于上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设计, 其实质就是围绕相关功能展开的“经济设计”、“务实设计”、“适度设计”, 重新审视现代主义设计名言“装饰即是罪恶”、“少即是多”, 这些主张不仅仅反映出一种设计风格和审美标准, 而且恰恰揭示了室内设计的本质, 从应用角度来看, 符合中国国情。
为了应对当前社会突出矛盾, 我国政府开始积极推行经济适用房制度, 一方面要做到居者有其屋、另外还要倡导生活环境节能低碳, 合理配置。那么, 在设计中也应有相应的“经济适用设计”与之相匹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室内生态设计、经济设计被提到日程上, 并且将会逐渐发展成室内设计的主流, 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维克多.巴巴纳克《为真实世界而设计》第十章芝加哥学院出版社出版, 1984.
[2]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6P102
[3]李耳 (著) 邱岳 (注评) 《道德经》第13章、第34章金盾出版社2009.1P15
[4]阿诺德.汤因比 (著) 刘北成郭小俊 (译) 《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P421
[5]叶如棠《建筑师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己任——在国际建筑节学术报告会上的讲话》《建筑学报》2001年第12期
[6]李秀艳《论西方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转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
[7]韩立新《环境伦理对自由主义的挑战清华哲学年鉴》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环境艺术教学 篇9
环境是一个多介质系统。这个系统由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组成。一旦污染物进入到环境中, 它不会停留在最初排放的介质中, 而是通过一系列迁移转化过程在多介质环境中运动。因此, 在解决环境化学问题时必须考虑环境所有介质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 即化学污染物的多介质环境问题。然而, 传统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往往只是关注某一个介质, 如污水处理只关注水这个介质。由于污水处理的曝气过程使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从水中转入大气, 从而造成周围空气污染;最后的污泥处置, 则将残留在污泥中的有害物质从污水处理厂转移到土地中, 从而引起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因此, 在《环境化学》教学中以多介质环境污染理念为主线能够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增强污染防治的能力。
1 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多介质环境的理念
环境系统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根据不同环境介质, 《环境化学》教材主要分为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和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几个章节。为了强化多介质环境的理念,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典型环境问题讲解其中涉及的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问题, 从而将各章节内容有机联系起来。
1.1 大气环境化学
在大气环境化学一章中, 我们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为例, 介绍了不同废水处理工艺对碳排放的贡献。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共同面对、极其关注的重要课题, 是未来几十年当中, 国家、政府、商业和公民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2005年全球污水处理领域直接排放约6.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由于人口基数大, 以及快速城市化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 中国污水处理领域甲烷温室气体排放量居全世界第一, 占排放总量的21%。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模式的人均碳足迹为116.1 kg二氧化碳当量;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全过程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为15.1 kg二氧化碳当量, 仅相当于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13%。分析结果表明, 大力建设以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代表的低能耗、好氧型污水处理设施, 到2030年前, 乡村污水处理率达到70%的目标是环境和经济可持续的。实施城市污泥深度处置和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这两项措施, 2030年我国年减排潜力556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约占当前 (2005基准年) 全球污水处理领域温室气体总排放的8.7%, 这将是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做出的巨大贡献[1]。
1.2 水环境化学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 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 引起藻类、水生植物异常繁殖, 水体溶解氧量下降, 水质恶化, 致使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是典型的水污染问题。在水环境化学一章中, 以水体富营养化为例介绍了大气沉降对水体氮、磷污染的贡献。研究表明, 氮、磷等营养元素经大气传输进入海洋、湖泊是水体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物质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大气传输过程不仅能使大量陆源物质进入水体, 而且其通量可能接近于由河流等点污染源输送注入水体的污染物质通量, 从而对海洋、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产生重大影响。课堂上以太湖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太湖湖泊面积为2428 km, 实际水面面积为2338 km, 平均水深1.89 m, 最大深度仅4 m, 是典型的大型碟型浅水湖泊。调查发现在2002年7月-2003年6月间, 大气总氮和总磷的年沉降负荷分别占环湖河道等点源输入氮和磷总负荷的48.8%和46.2%[2], 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外源氮和磷是通过大气沉降而进入湖体的, 其中氮和磷的湿沉降分别占其外源输入的16.5%和7.3%[3]。此外, 随着水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和截污工程的实施, 通过污水排放而进入湖体的污染物正相对减少, 由大气沉降到水体的污染物所占比重很可能逐年增加, 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及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将更为重要。
1.3 土壤环境化学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植物修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土壤环境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土壤环境化学这一章, 从多介质环境的角度介绍了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早在1983年, Chancy便提出了利用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思想, 即植物修复。它实际上是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 而该种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元素具有特殊的吸收富集能力, 将植物收割, 焚烧后回收重金属即可将该种重金属移出土壤, 达到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的目的。从多介质环境的角度看, 超富集植物实际上是将重金属从土壤圈转移至生物圈。不过, 植物修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主要有以下几点[4]: (1) 其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时间相对较长, 在大多数地区存在季节限制, 这是目前限制超富集植物大规模应用的最重要原因。 (2) 个别超富集植物生物量小, 生长缓慢。 (3) 个别超富集植物只对一种重金属具有富集能力, 难以全面清除土壤中的所有超标重金属。 (4) 不能100%的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 且只能对表层土壤进行修复。 (5) 异地引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 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钝化修复技术又成为目前新的研究方向[5]。
2 通过考核的方式强化多介质理念
为了进一步强化《环境化学》教学中的多介质理念, 在期末考试中增加了相关考核内容。我们将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两部分:闭卷题 (占80%) 和结课小论文 (占20%) 。结课小论文的题目是以当前环境污染热点问题为主题, 要求学生结合环境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多介质环境理念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 还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3 结语
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多介质系统, 我们需要从多介质环境的整体效应出发考察化学污染物的运动规律及其控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结合典型环境问题讲解其中涉及的化学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问题, 同时还在期末考试中增加相关考核内容,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增强污染防治的能力。
摘要:《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 特别是危及环境质量的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运动规律及其防治的科学。在解决环境化学问题时考虑环境所有介质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 即化学污染物的多介质环境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结合典型环境问题讲解其中涉及的化学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增强污染防治的能力。
关键词:环境化学,教学内容,多介质理念
参考文献
[1]潘涛.人工湿地减排温室气体估算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2009.
[2]杨龙元, 秦伯强, 胡维平, 等.太湖大气氮、磷营养元素干湿沉降率研究[J].海洋与湖沼, 2007, 38 (2) :104-110.
[3]Luo L, Qi, B, Song Y, Yang L.Seasonal and regional variations in precipitation chemistry in the Lake Taihu Basin, China[J].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7, 41 (12) :2674-2679.
[4]张继舟, 王宏韬, 袁磊, 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14) :134-139.
环境艺术教学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2013级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为2013级学生32名,男6人,女26人;对照组为2012级学生28人,男5人,女23人。
1.2 方法
对2012级学生采用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本校康复实训中心教学,2013级学生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分别在校实训中心和康复医院进行教学,授课老师有本校教师与医院兼职教师共同参与。
1.2.1 教学方法实施
①课前集体备课。根据教学课程标准,确定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专任与医院兼职充分沟通见习课的安排,制订详细的医院授课计划。②实训中心授课。在校学习儿童康复相关基础知识,如儿童发育学、儿科学、儿童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知识,让学生熟悉儿童康复相关知识,为下一步在医院的学习奠定基础。③康复医院授课。精选临床病例,对于儿童康复中常见疾病,重点教授和临床实践、同时收集临床经典病例、少见病例的相关资料,运用文字、图表、图像等多种手段形成多媒体课件,并汇集教学案例库。④分组讨论。每组4~5人,围绕一个临床病例展开分析和讨论,发现病例中所存在的康复问题,制订阶段性康复计划,由教师引导后予以施行其中1~2种康复治疗方法,根据病例康复进度不断进行完善,让学生加深对康复治疗方式、方法的理解,学会用临床思维模式思考问题。⑤阶段小结及考核。教师适时归纳学生的建议或见解,提出关键问题,诱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或调整思考问题的方向。各小组学生需撰写阶段性康复计划,书写病例分析报告。学生还需进行PPT病例汇报,选取病例中1~2种治疗方法进行演示。
1.2.2 传统教学模式
按照课程标准,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解,利用己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授课中结合临床病例,利用图片,微视频进一步的说明和阐释。实训课以学生作为模拟患者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及相关康复治疗技术。在教学中安排4次医院见习,让学生熟悉儿童康复治疗环境和康复治疗过程。
1.3 观察指标
1.3.1 考试评分
对各年级学生进行理论、操作考试。理论考试难度系数基本一致,理论考试实行闭卷形式考核,总分100分;操作技能考试包括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评估,针对存在问答制订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并示范操作要领,总分100分。操作考试由专兼职教师同时打分,取平均分,互不讨论打分结果。通过个人技能展示、小组合作评定、操作表演、医患沟通、职业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提高学生未来岗位胜任力[3]。
1.3.2 主观评价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接受仿真与真实环境教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医患沟通能力,完成学习目标5方面进行比较,分数为100分。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α=0.05。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
试验组理论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仿真环境与真实环境中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1)P<0.01
2.2 问卷调查情况
在2012级和2013级学生中共发放调查问卷60分,回收60份,回收率100%。试验组康复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实践技能的提高、沟通能力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接受在学校和医院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认为这样教学模式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技能以及沟通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促进小组互相讨论学习,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1)P<0.01
3 讨论
在儿童康复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之间较难模仿患者的状态,实践课的开展较为有限。因此,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记忆,实践课学生观看视频,在玩具娃娃上进行模拟操作,从而达到教学目的[6]。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仅仅是记住理论知识和了解一些操作方法,以理论阐释的较多,结合案例较少[2],没有真正与临床相互联系,没有亲自体验患者的真实情况,理论与临床脱节,难以全面理解掌握知识,主动学习的兴趣也不高,不适合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能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
仿真环境与真实环境,即在学校和医院授课模式相结合能够填补学生无法接触临床的空白。在校内教师授课的基础上,增加在医院授课和见习,以儿童常见疾病康复为项目,临床案例为任务,教师引导和辅导,让学生完成一个案例从康复评定到康复治疗的整个过程。
根据教学目的,教师将临床病例作为教学素材,把学生引入真实的康复治疗环境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达到培养康复治疗师所具备的能力的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真实环境中授课,更注重学生思路的拓展和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将更多的内容与临床教学结合。
在医院中教学完全让学生置于真实的康复医疗环境,有助于他们熟悉患者的情况和康复治疗流程,将理论及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课程结合后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显示,实验组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在课堂上可自由讨论,小组之间互配合完成临床案例分析、康复治疗计划制定及实施治疗的过程。在最后一次小讲课中,学生通过病例汇报和部分操作示范,充分展示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巩固了理论基础知识和锻炼其动手能力,加深对儿童常见疾病康复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康复治疗方法的理解,以至于在考试过程中实验组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在医院环境中教学中,多采用案例讨论法教学模式,为学生精细典型病例,让学生切实地参与临床治疗过程,获得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动态了解患者病情的进展与恢复的情况,同时将评定贯穿康复治疗始终,在康复治疗中能正确把握康复训练的重点和强度。学生在亲身体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学会独立对患者做出评价,找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康复计划,实施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在给予指导和启发,在知识方面,对教师来说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搜集典型的临床病例和资料为学生提供帮助;在组织方面,教师还需要激发学生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的积极性;在讨论与小结时,需提出合理、独到的见解,有助于拓展与完善带教老师的知识结构[5]。
学生在真实环境学习,不仅仅是有助于提高康复治疗技能和知识,而且让他们更深刻了解康复治疗工作岗位的性质和职责,为下一阶段顶岗实习奠定基础。该阶段是为了进入康复实习岗位前的康复治疗师角色成功转换,为正式顶岗实习铺垫过渡[4]。同时深化学生的康复理念、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儿童康复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康复的兴趣和学习效率,数月内掌握最基本的临床康复技能[7]。
本次课堂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临床案例和典型病种有限,不能让学生当时去学习康复治疗的全过程;其次,动手的机会较少,家长对学生的操作有顾虑,学生很难动手,还需要带教老师与患者家长积极沟通,取得充分的信任,让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实施简单安全的操作;最后,少数基础薄弱、学习态度差的同学,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仍需要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实践教学跟贴近临床,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凤仁.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3):184-185.
[2]王萌,王磊.中医药院校儿童康复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康复,2012,27(5):392-393.
[3]程兰春.加强实践教学培养运用型人才一关于高职院校儿童康复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7):94-95.
[4]库华义,于婧,郝福春,等.探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应用新实训课程体系教学的临床实习效果[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5(35):411.
[5]肖灵君,吕晓,燕铁斌.实习生参与式小讲课在康复治疗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5):472-473.
[6]陈伟观,沈光宇,郭爱松,等.《神经康复学》教学中案例讨论法的应用探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5(35):409-410.
环境艺术教学 篇11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 教学改革 探讨
【基金项目】海南医学院院级重点课程《环境生态学》建设项目,海南医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综合试点改革项目、海南医学院校级重点课程《环境化学》建设项目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24-01
环境生态学是近40年新兴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逐步形成的一门学科。环境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1]。《环境生态学》课程是许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环境科学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很多同行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5],但该课程在很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仍属于新兴课程,其内容和体系仍处在不断发展与完善阶段,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对《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以及考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对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国内多数《环境生态学》教材的内容体系主要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生态学原理部分,二是应用部分[6]。由于该学科起步较晚,学科体系尚不够完善,借鉴了生态学学科的许多内容,在教学内容上与普通生态学存在着交叉重复现象[7]。因此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经过笔者对众多教材比较,选取了由盛连喜主编的《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作为教材,并根据教学大纲适当对所选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补充。海南医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在大二上学期开设《环境生态学》课程,学生不具有生态学背景知识,要补充生态学原理的部分教学内容(如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及生态系统生态等),删除该教材与后续课程重复的内容,如所选教材中的“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与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等课程内容存在重复。此外,随着国际上生态理论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环境生态学》课程体系必须紧跟当前形式的发展需求,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动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信息量,将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引入课堂,一方面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拓展学习思路。
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环境生态学》课程中许多生态学基本理论比较抽象难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采取传统说教式的教学,一方面是难理解,另一方面也不能将知识很好的融会贯通,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演讲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经常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面对知识点时先独立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广泛讨论,相信这样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8]。此外,针对教学中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教师可设置许多小专题,让学生独自查阅资料,然后一起分析讨论,并不断启发学生,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与传统的说教式相比,多媒体教学能通过各种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方式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课程内容,致使教学过程多元化,从而体现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有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宽、直观、易懂、容易接受的特点[9,10]。采用多媒体教学可大大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可利用Flash、Animator和3DStudiomax等动画方面的处理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课程中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讲授生物通过行为传递信息时,把蜜蜂通过舞蹈的形式传递信息制作成Flash动画,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接受、加深学生对生物间通过行为传递信息的印象。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
环境生态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适当增加反应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外,还要恰当引入生活和生产中的生态案例来充实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案例教学非常实用,学生在了解新信息、开阔视野的过程中,兴趣倍增,而且思路也得到了拓展[11]。例如,在讲授生态入侵时,可以实时联系媒体报道的紫茎泽兰、凤眼莲、大米草等入侵物种在中国大面积出现的实例,并结合海南本地生态入侵物种如飞机草、椰心叶甲等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和分析。这既是对教材的补充与更新,又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可大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
3.改变教学方式,增加教学资源
现代网络技术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了理想的枢纽[7]。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环境生态学知识,该课程已开通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网络课程。从该网络教学平台中,学生可以方便地阅览和下载主要教学资源如课程简介、教师简介、教学大纲、主讲教师授课教案、教学讲义、教学图片和视频材料、习题库及参考答案、课程自测试题等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课后进一步消化课程有关知识。同时,老师的作业布置和学生的作业提交也可通过此网络进行,更加方便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另外,教师还可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发布课程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结果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样就构建了老师与学生网络实时交流平台。总而言之,Blackboard平台的建立可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并可促进师生互动,延伸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4.与科研相结合,拓展学生创新性思维
教学是基础,科研是主导,只有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讲课的内容更加具有前沿性、独创性和启发性[1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科研工作对教学也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与所从事的科研课题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让学生有选择地进入实验室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培养其科研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再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等的大学生创新课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13]。教学的根本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极其重要。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的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应用生态学理论及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专门研究环境生态学理论与方法。
学生通过到实践基地进行野外实习,可加深对课堂理论学习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因此,在海南医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现有的环境生态实习基地的基础之上,根据专业特点和背景加大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利用海南的资源和环境特点建立实践基地。例如,充分利用海南省本地资源建立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实践基地、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实践基地、呀诺达热带雨林实践基地等。
四、考评模式的改革
考试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形式,是反馈教与学信息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要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14]。传统的考核仅仅是对理论知识原理的死记硬背,缺乏灵活性,并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在对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还要对考评模式进行改革。
1.灵活选择考评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灵活选择考评模式,打破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通过近几年来对环境生态学考评模式的尝试,探索出考评模式为考评成成绩由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前者占总成绩的60%,后者占总成绩的4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平时作业、课堂回答问题、专题讨论、专题汇报、实习报告等环节。该考评模式实施一方面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共同发展。
2.考易网络试题库的建设和应用
传统的考试都是由授课教师负责出卷,存在很大的偏向性,不能公平、客观地反映高校教师的综合教育水平[15]。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题库建设进行机考是未来的趋势。高等学校的学科试题库建设是实现教考分离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课程根据教学大纲利用网络资源已初步建成考易网络试题库共1200道试题,可以实现在线组卷和在线考试,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及考试方式的改革,不断地进行试题库的补充和更新。考易试题库的建立与应用,不仅可以全面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对常规教学管理、减轻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负担会起积极作用。
五、结语
环境生态学的学科发展日新月异,必须紧跟国内外环境生态学理论变化的发展趋势,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考评模式等都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探索。教学内容要不断补充和更新,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结合本专业特点和本地教学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上要充分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建设实践基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评模式上要灵活地选择多种考评模式,通过试题库的建设实现教考分离,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总之,通过教、学、研全方面结合,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环境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盛连喜,冯江,汪娓.环境生态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红新.“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6):135-136
[3]杜庆才,孙兰萍,丁艳等.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2011,38(9):196-191
[4]秦娟,张震,王育鹏.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9):91-93
[5]秦娟,张震,王育鹏.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3,17(5):107-108
[6]牛晓音,郑家文,刘家第.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1,44(4):44-45
[7]杨桂英,廖周瑜,曹子林等.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01):168-169
[8]王小兵.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1,7(11):79-80
[9]黄玲芳.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方式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2):44-45
[10]周兵,闫小红,王新香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环境生态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159-160,172
[11]王辉,姚鹏辉,焦莎莎.关于“环境生态学”教学实践改革的探讨[J].河南教育(高教),2014,9(5):70-71
[12]马翠欣.基于项目构架的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53-12254
[13]毛新.实践教学制度的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3):36-40
[14]王宁.“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6):147-148
[15]杨祎.高等学校学科试题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观察,2016,5(9):32-33
作者简介:
运用教学环境优化数学教学 篇12
一、巧设情境, 在铺垫中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的心理不稳定, 较脆弱, 缺乏学习动机, 需要在铺垫引新时设置一定的情境, 形成学生感知的刺激物。而常见的东西往往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使学生大脑皮层兴奋不起来, 成为抑制状态, 不利于智力的发展。只有当所设置的情境具备新异、变化的特点, 才能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刺激, 成为学生注意的对象,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习动机得到激发。
1. 创设“故事”情境, 激发学习动机。
所谓故事情境, 就是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 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 设置一种由生活、童话或神话中选出的有浓郁趣味性的故事情境, 使学生受到强烈刺激, 各种感官得以调动, 激发学习动机。比如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 我在新知的导入中讲了一个“猪八戒分桃”的故事:悟空摘桃回来, 只给了猪八戒1个, 给了唐僧8个, 沙僧5个, 自己留下了6个。猪八戒一下子就急了, 嚷着说自己1个不够吃, 唐僧叫悟空重分一下, 悟空不愿意。唐僧只好叫猪八戒分, 要求每人一样多, 可猪八戒一时想不出来怎样分……这时我问学生:“谁能帮助猪八戒分一下桃子呢?”至此课堂静了下来, 大家都感到新奇而陷入沉思。我及时出示课题并说明:“等大家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后就能帮猪八戒很快算出了。”这样就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激发了学习的动机。
2.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动机。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 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 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 设置一种有新意、有趣味、有一定具体物象的“疑”境, 造成一种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的“不协调”, 从而激发了学习动机。
二、优化情境, 在新知中发挥主体作用
儿童的学习动机被激起后, 若刻板地去教, 儿童又因失望而使形成的动机弱化, 以至消失。因此由铺垫引出新知把儿童带入情境后, 应根据内容的需要, 使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客体。要利用儿童能够敏锐感知鲜明、富有色彩的形象, 善于用形象色彩和声音去思维, 由此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 尽可能地避免分析不断、发问不止的“注入式”, 运用直观教具、学具等去创设具体的、生动的、能直接感知的情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努力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1. 创设“实体”情境, 发挥主体作用。
“实体”情境就是在教学中利用实物去演示, 去再现教学内容, 让学生亲眼所见, 以此来缩短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化远为近、化静为动, 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我拿出一个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玻璃容器, 并在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子, 往圆柱体容器里倒, 让学生观察几次能把圆柱体倒满, 学生观察后都知道是三次。我再让他们比较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就可发现是等底等高。这样学生就知道了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然后让学生拿尺子去量出直径和高, 算出圆锥的体积, 学生能积极参与在教学中, 完全摆脱了被动应付的状态。
2. 创设“模拟”情境, 发挥主体作用。
“模拟”情境就是要学生自己作为一个角色去表演, 模拟一种与教学内容相似的有动态过程的情境。这种对教学内容的模拟, 学生既感亲切、新鲜, 非常兴奋, 乐于接受, 且又因为自己表演, 全部投入, 使得学生一看就懂, 产生顿悟,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 我找了两名学生来代表运动物体, 我说“走”, 让他们俩人从两边向对方走, 并让大家观察他们俩的距离发生了什么变化, 最后怎么样了。并说明:“这样就叫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我开始让他俩走后, 下面的学生就发现他们每走一分, 他们间的距离就缩短一段, 缩短的这一段, 就是他们俩人每分所走的路程的和, 最后碰在一起就叫“相遇”。这样, 学生就对“相遇”问题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 并在求知中情感得到了愉悦, 主体地位也随之形成。
3. 创设“操作”情境, 发挥主体作用。
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 去剪一剪, 摆一摆, 画一画, 量一量, 可以使各种感观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 并促进思维的发展,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亲自尝到学习的乐趣, 既强化了主体作用, 激发了求知欲望,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依靠情境, 在反馈中加强联系实际
数学中抽象的, 然而它如同艺术一样来源于生活, 所以应还需要其本来面目, 把“数”与生活结合起来, 在生活的情境中, 理解“数”与“形”的关系, 并在生活的情境中加以操作, 强化应用性和趣味性, 培养发展逻辑思维。比如在教“面积单位”后, 我编了一道这样的巩固题:学校要给这间教室的地面铺上地砖, 已知每块地砖的边长为2分米, 铺满为间教室共需要多少块地砖?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 学生就会发现条件不够, 我又出示了一个卷尺, 学生就明白了要拿卷尺亲自动手去量教室的长与宽。这样既强化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主体作用再次得到了发挥, 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使学生沉浸在获得知识的喜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