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中的环境营造(精选5篇)
园林艺术中的环境营造 篇1
一、绿色设计的来源
早在20 世纪60 年代末, 由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 巴巴纳克就出版了一本名为《为真实世界的设计》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以及设计师的社会及道德伦理的辩论。指出设计必须兼顾当下和长远的意义。随着七十年代能源危机, 环境的不断破坏绿色设计的概念不断被人们关注和认同。20 世纪80 年代末成为一股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 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二、绿色设计发展中的问题
1、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面临威胁
在不断前进的工业进程中, 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 特别是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 迄今为止社会的快速发展是以对自然环境的损耗作为代价的。如何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 如何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合理的均衡点, 是摆在中国未来的严峻任务。
2、景观设计中“绿色问题”
景观设计作为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 而当今的景观设计中存在着严重的绿色问题, 如所谓“为了提升城市形象”, 建造大量所谓的标志性建筑, 大规模修建的整齐的树木和草坪随处可见, 原有植被被破坏, 草坪间大量园林景观小品泛滥, 景观设计成为了人为产品的堆积, 在平时的商业街等地方, 大量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 以及各种充斥着商业味道的设计, 整个城市仿佛一个“城市沙漠”。一些看似大气, 精美的植物景观等, 既违反了本身植物的习性, 而且对生态的多样性的疏忽, 后续所产生大量的除虫剂, 等消耗却是违反可持续性的原则, 而过度的追求外形, 忽略了人的体验感也不得不说是一种设计的失败。
三、正确定位“绿色景观”的内涵
古语“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景观设计中的绿色设计可以说和中国古代哲人的思想十分契合, 所谓“绿色景观”。就是可持续性的, 有生命的景观。
1、可持续性和可再生的景观
所谓可持续性景观主要是景观设计中所消耗的主要材料等, 为可再生的材料等, 以不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而进行再生, 在设计的时候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 和传统观念中的废弃物品的回收, 并将其回收后加工, 形成新的材料资源, 扩大利用价值, 控制垃圾的排放, 减少原材料向无法利用的位置和形式转换。在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把技术层面的手段等方面不在做为第一考虑要素, 而是更多的和一个自然- 人- 景观的系统中相协调。以我国秦皇岛汤河公园的设计方案为例, 其方案阐明了在如何避免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破坏, 同时又满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该地段河流的功能设计。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 引入一条以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 用最少的干预, 获得都市人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
2、促进生态良好发展的景观
我们在设计一个景观的过程中不光是考虑人在其中的活动, 还应该考虑人类的健康发展, 又能够与周围自然环境想协同发展, 景观设计不应该破坏其生态系统而应该是促进生态的发展。我们可以以迁安三里河的绿道项目为例, 迁安三里河绿道项目将截污治污、城市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 它充分展现了一个曾经被忽视遗忘的景观如何发挥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进而蜕变成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和日常景观的。项目沿绿带建立了供通勤和休闲使用的步行和自行车系统, 与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有机结合, 其通过融合当地传统特色的艺术设计形式更复兴了民众的社会认同。该项目产生的生态效益及其对新美学阐释, 并且促进了生态良好发展。
3、节约型景观
当前我国的资源消耗过度, 而在景观设计中大量存在浪费与不合理现象。有必要强调在设计过程中的节约意识, 建立节约型景观设计理念, 在设计中“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合理利用现有物质基础, 找到视觉美与节约的平衡点。在倡导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更应该提倡节约理念, 构筑生态美好的家园。
四、结语
总之,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今天以及在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披着“绿色外皮”的现象, 走向生态化, 可持续可再生发展, 节约资源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绿色”观念, 而不是把绿色设计当成一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方式, 或者一种时髦。而应该把其当成一种领导全局的观念, 景观设计只有在绿色设计的平台上才能达到更高的领域, 建立与生态符合的环境系统, 最终完成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不光是一种景观设计理念, 更加是一种必要的生存方式。
参考文献
[1]《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美) 维克多·帕帕奈克编著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1.
[2]《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俞孔坚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8.1.
[3]《景观设计》许亮等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
[4]《绿色地带现代景观设计》 (德) 丹尼尔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9.
园林艺术中的环境营造 篇2
关键词:环境艺术,城市园林绿化,应用
现今人们都开始不满足在乡村和县城中生活, 都在向往生活在大城市之中, 所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 城市中原有的土地和资源就会明显短缺, 因而城市就需要扩展来进行发展建设, 一个大城市中有良好的园林绿化是一个城市目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在建设中要将城市的生态绿化放在一个重要地位来进行考虑。同时欣赏风景名胜, 追求绿色大自然成为人民的梦想, 也成为城市建设的急切要求。
1 环境艺术的定义及发展
1.1 定义
环境艺术就是以原有的环境条件为基础, 将环境进行适当改造, 建造出良好的艺术作品, 将作品和环境进行良好的融合。欧美国家对环境艺术的研究较早, 而且在一些院校中也开设了相关的专业, 对此进行研究。作品中可以将设计者的思想融入到其中, 同时环境艺术也是将环境和艺术融入在一起的学科。
1.2 环境艺术在城市园林绿化的现状分析
目前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与上世纪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 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却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汽车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工厂的大量增加改变了城市的地下水质, 如果这些问题的不到解决的话, 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 最终生态将完全失衡, 我们的居住环境将被破坏。所以, 环境艺术在现在将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重视而且在未来也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草多树少
在城市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大量的草坪, 但是草坪上的树木的数量却很少, 所以这样就会使得城市的尽管看上去较为单一, 使得景色看起来较为单调。树木对于城市的环境绿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城市中合理的搭配树木不但会使得城市中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 增加城市的美观度, 同时也可以使得一些动物有一个较好的生存空间, 而且可以给城市带来很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在进行城市的绿化设计时, 要将各种树木和草坪进行合理的搭配, 只有这样城市中的资源才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2.2 千篇一律的城市绿化、美化
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盲目跟风, 千篇一律的现象。很少形成自身的特色。应根据自身的特色, 结合气候环境, 采用本地的特色物种进行园林绿化, 这样, 移步换景, 令人心情愉悦;因时而化, 使人流连忘返。
2.3 盲目引进外来植物
在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中。经常存在为了追求时尚而大量弓I进外来树木花草等现象。这些对当地适应性有限的外来植物所需要的管理成本过高。造成了极大的物力、财力及人力浪费, 不利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在园林设计中的植物的选择中.应对乡土植物进行优先选用。选用乡土植物, 不仅可形成明显乡土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形成当地特有的园林景观, 还可以省力、省时、省钱, 大大地节约了成本, 且与其他物种很容易构成和谐完美的生态系统。
3 环境艺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1 情景交融, 景观与感情合二为一
在我们进行城市绿化工作时, 一定要结合实际, 适当选择相称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 达到地形地貌与城市环境高度一致。并且, 在进行这项工作时, 积极投入情感, 体现情感需求。让园林情调映衬地方与民族的独有的、别具一格的情调。让民族风格与建筑艺术紧密结合起来, 既体现个性, 又切合实际, 这样才能做到情景交融, 令人赏心悦目。
3.2 建筑是主要载体和体现者
不重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只有把建筑师侧重的功能和艺术家侧重的审美完整地、有机地统一起来, 环境艺术才能成功。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中, 要求建筑应与周边环境产生形成联系, 因此人们对群体建筑间的搭配上注重更多。如四合院, 其时中国传统的一种建筑形式, 如故宫、颐和园等, 该种建筑形式为一个单元的建筑体由几个不同的建筑单体围合而成, 这些建筑中埋藏着清晰而完整的空间思想观念。国外也同样拥有这些观念, 早在2000年以前, 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整体大于部分的著名论断, 其意思就是有时单独看一幢建筑平淡无奇, 并不完善, 但很多建筑群结合在一起, 相互作用, 反而会使其在总体环境中显得协调得体。
3.3 以美术为骨架
造型、光色、尺度、比例、体重、质地等形式美, 是环境艺术的基本语汇。功能、空气、声音、温度、气味等因素, 也需综合考虑。因而所谓“艺术”既有视觉的, 也有听觉和嗅觉的.既是静态的, 也是动态的, 它是一项需要合作的综合创造。
3.4 建造和谐、和美的自然环境
和谐, 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美, 是人在自然基础上的艺术加工。在尊重自然规律, 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 因史制宜, 改善自然环境, 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城市环境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进而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结语
从现阶段的城市建设来看, 我国的生态园林建设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和提升的, 城市中的园林的成功建设需要有良好合理的规划并且要在要融入一定的艺术, 而且园林建成后需要大家进行爱护才行, 负责付出的努力都没有效果, 相关部门也应制定严格的规定, 严禁一些素质低下的人对园林造成破坏。园林观景建设, 通过其艺术性的特征和绿化的功效, 很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博.环境艺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 (22) :126
[2]王永忠.城市园林绿化中环境艺术相关问题研究[J].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5 (32) :156
营造宜人的寒地城市冬季园林环境 篇3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概念。寒地城市所处的寒冷地区,由于冬季寒冷而漫长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寒地城市的园林,由于冬季日照时间短,当冬季来临时,随着植物的沉寂,环境仿佛也失去了活力,只剩人声寂寥的萧条感觉。在寒地城市中,有很多设计硬性的照搬南方地区的园林设计模式,给人们带来了不好的欣赏感受,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能在寒地中营造出宜居的冬季园林环境。
1 寒地城市园林环境存在的问题
笔者主要调研的是哈尔滨市的园林环境,包括一些高校以及公园等。通过对这些园林环境的实际调查中可以发现,在哈尔滨这座典型的东北寒地城市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对寒地园林环境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利用。例如环境空旷,设计手法不恰当。如某市区建筑门前广场,面积很适宜,但是除了让人感到空旷、寒冷之外,几棵零星的树木并不能够引发人们之间的交往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寒地城市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广场在植被不能生长的季节,特别是冬季,更是给人凄凉萧条的心理感受。弱化围合的广场布局在冬季更让人倍觉人与自然的对立。
2)现有的冬季园林环境只注重园林的夏季使用,冬季的时候多数闲置,缺乏园林环境的季节性设计。
很多寒冷地区的园林环境设计还停留在一个低水平的模仿与复制的层次上,很难体现环境特点和地方特色。
3)园林环境设计缺乏人的使用功能要求,冬季气候使人们的户外活动受到限制,而园林中又缺乏有特色的冬季活动安排,这使冬季园林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很多园林环境往往忽略了尺度感,同时也忽略了人的参与性。
4)设施设置不足,维护力度不够,缺乏能提供气候防护的室内园林环境。在哈尔滨,由于缺乏对寒地城市气候特点的充分认知,很多园林设施缺乏人们的关注与维护。很多寒地城市也缺乏能提供气候防护的室内园林环境。人们在冬天的时候,同样也希望能看到夏季的美丽植物等,希望能有那种仿佛回归夏季的温馨感受。
5)缺乏丰富的色彩及景观。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寒地园林环境在冬季色彩单调,缺乏暖色。冬季植物配置选择也十分单调,景观层次单一,影响人们的交往与户外活动的心理。
6)无障碍设计缺失。通过对哈尔滨市园林环境的调查,发现几乎是完全忽略了无障碍的设计,给残疾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没有考虑到以人为本。
2 寒地城市园林环境设计方法和策略
我们应该意识到冬季并不是乏味无趣的,而是可以无限开发的。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冬天,将“寒冷”视为一种资源,从而创造出一种有活力的“四季园林”。那么,如何创造这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寒地园林环境,寒地城市园林环境设计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 植物形态和色彩的营造
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冬天有许多树木即使叶子枯黄,树干光秃,但是依然有着美丽各异的姿态。比如树木上的树皮,树干上的纹路,都显示出一种别样的风景。冬季园林中应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从而创造出特色强烈的寒地园林环境。寒地园林设计中,针叶树比如松树等常作为冬季园林环境中的骨干树种,大片的樟子松、红松林与白桦林有利于形成大尺度的园林环境。如果以大片的常绿针叶林作为背景,结合种植红色树干的红瑞木形成围合空间并在其中孤植白桦,这就形成了一种对比强烈的环境效果。另外一些树叶枯黄但不落,配合常绿树种,也可以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如图1所示。
另外,冬季园林的色彩形态及其变化非常微妙,其格调、反差和光影与夏季完全不同。冬季园林的主导色彩是棕色和绿色,棕色就是树干和植物枝条的颜色,棕色的树干表面单调而缺乏生气,但它却具有丰富的深浅变化。绿色就是一些常绿树种。可以借助协调和对比的手法来进行园林的色彩布置,如在大片棕色树木前通过孤植的白桦树和成片的常绿树,会形成协调的绿色、棕色和白色的色彩组合。另外黄色、红色都是鲜艳的色彩,可以强烈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的起到点缀冬季园林环境的作用,给人一抹亮色。
2.2园林设施与水体的营造
园林中的构筑物、小品对冬季园林的整体形态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红色的小亭、蓝色的座椅、彩色的铺地等都可以成为冬季园林环境中富有活力的要素。水体冬季结成冰,但水面结冰之后却可以作为冬季游憩活动的场所,如松花江冰上乐园就是利用水体营造冬季园林环境的例子,它将冬泳、冰滑梯等活动汇集在一起,利用江堤开辟滑梯滑道,在冰面上设置人工冰山,从而营造了一个别具特色的冬季园林环境。寒地城市园林环境应该要增加一些有屏障的休闲座椅等设施和小品等构筑物,既能让人休息,也能让人观赏。另外也要注意无障碍设计,主要包括设置连贯的盲道和可以声控的园林环境导引图等。
2.3室内冬季园林的营造
尽管我们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冬季的户外活动,但对于老人和孩子而言完全接触室外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冬季园林室内化就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加以利用。园林的室内化可以做成类似玻璃结构的外壁,内部温度可以自行调节,里面种植着各类植物,设有喷泉和座椅。在室内,人们可尽情享受温暖的感觉而不必担心室外的恶劣天气。另外最好也搭配建设有气候防护设施的过渡空间。
2.4园林环境文化的营造
当人们第一次把冰雪制成冰雕的时候,寒地的园林艺术就进入了人们对寒地文化的实际改造。这种改造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人们对寒地文化的理解。寒地园林是寒地文化感应的结果,体现着寒地人对所处环境的改造和欣赏,渗透着寒地文化的精神底蕴。当寒地园林设计师把文化性思考融入到寒地园林环境营造的时候,这时园林就不仅仅是园林了,而是一种文化性的创造和筛选、转换和升华。
3结语
在我国,营造宜人的寒地城市园林环境应注意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合理运用植物形态和色彩、建筑小品和水体、室内冬季园林和园林环境文化来面对恶劣的气候因素。综上所述,通过营造合理的寒地城市园林环境,可以实现进一步引导寒地城市环境向安全和舒适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琳.探析寒地城市广场的设计现状及对策[J].城镇化与城市发展,2008(19):29-81.
[2]朱达莎.园林综合体内部环境设计及其发展[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
[3]孙以栋,陈刚.景观铺地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易水.园林环境的创造与整合[J].时代建筑,2005(2):99-100.
[5]杜立柱.寒地城市园林环境设计浅析[J].城市规划,1999(8):33-34.
园林艺术中的环境营造 篇4
所谓意境, 就是指通过有限的物象来实现无限意象的空间感觉。“境生于象”, 要想使游览者在观赏中获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除了要注重园林景致的塑造, 更要加强对景致所传递的意境的营造, 达到意随人异, 境随时迁。金圣叹在《杜诗解》中曾指出:“境”字与“景”字不同。“景”字动, “境”字静, “景”字之谓浅浮于面, “境”字却是沁入心扉。园林的意境是通过借助于景物而构成。因此, 园林的置景总是尽可能多地区营造氛围, 让游览者透过有限的景观去体悟生命的境界。
二、视错觉及视错觉在园林意境营造中的运用
所谓视错觉是指当人或动物观察物体时, 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错误的判断和感知。形成视错觉的原因有多种, 他们可以是在快中见慢、大中见小、重中见轻、虚中见实、深中见浅、矮中见高。园林虽是一个真实的自然境域, 而其所蕴涵和传递出的意境却是随着时间和空间以及感受者的不同而变化的。
1、空间尺度比例关系上的视错觉
(1) 巧妙运用建筑尺度和比例变化产生的视错觉, 提升园林的意境
古语有曰“一拳则太华千寻, 一勺则江湖万顷”。这种对自然的缩移并不仅体现在体量上, 而是指通过巧妙的叠山理水, 使具体的石、山、水引起观赏者的联想, 用有限的空间景致, 衍生出无限的意境, 是所谓“得意忘象”也。园林的构建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宜的建筑尺度, 恰当的运用比例关系上的视错觉便可使“小中见大, 缩龙成寸”得以实现。
(2) 合理组织空间序列, 在临近空间的对比中产生视错觉
空间的对比是视错觉中最为重要的技法, 把具有显著差异的两个或多个空间毗邻地安排在一起, 通过这些空间的大小, 开合的对比, 从而突出、夸大各自的特性;或用欲扬先抑的方法来组织一个空间序列, 即在达到园内主景区之前, 有意识地安排若干小空间, 借这些空间的对比、烘托园内主景区。
2、空间视距、视角上的视错觉 (1) 空间视距上产生的视错觉
(1) 通过景深变化及游览线路的曲直而产生的视错觉
通过延长景深来拓宽空间, 是中国古代造园中又一个常用的手段。园林中景物的层次越少, 越一览无余, 给人的空间感觉就越小。相反地, 景物层次越多, 越容易使空间感觉深远。因此面积较小的园林, 为了营造深远的艺术感, 造园者往往在道路设计上通过逐渐缩短路宽, 且在路的尽头设置较小的景物以及路旁植物配置有意减少株距等方法, 利用透视变形的原理, 使人感到深远。
(2) 通过远近虚实景致的因借而产生的视错觉
“纳万顷之汪洋, 收四时之浪漫”。园林意境的营造, 关键的一点就是各景之间的相互“因借”。计成《园冶》中讲到巧为因借, 可以远借, 邻借, 仰借, 俯借, 应时而借等, 这几种借, 不仅仅是为了构图取景, 而是为了丰富意境上的“巧为因借”。人在园林中, 所见的是一幅幅远近搭配的立体画面, 通过这种虚实搭配, 人们可以更为深切的感受到空间, 并由此深入到空间所带来的意境中。
(2) 视角不同而产生的视错觉
当游人游览于园林中的时候其视点是活动的, 视觉界面是不断变更的。对同一景物, 由于观赏的角度与景物高度的比例的不同, 都会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恰当的调整各游赏段落视距、视角, 则可丰富游览者对园景的体验。同时, 也可利用透视错觉和遮挡错觉等这些普遍的心理现象, 将实际距离的体验感觉缩短或延长, 给人造成强烈的期待感。
3、空间布局、景物配置上的视错觉
(1) 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拓展空间
江南私家园林虽以清新雅致、飘逸潇洒而闻名, 但面积一般都很小, 而且为了保持园居的私秘性, 大多都有很多的围墙和游廊包围, 而为了解决因空间狭窄带来的沉闷和压抑感, 造园师门或者在围墙上开一些花窗、漏窗, 或者干脆做许多假的门窗, 来转移游人的注意力, 从而扩大空间的外延。
(2) 应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
人们对于景观的最直接感受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 设计者引导游人视线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景观的优劣。而游人视线的通透、远近又主要靠对植物材料的选择, 不同的树种起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我们在利用植物造景时, 若能巧妙的将这视觉效果运用于设计中, 则可创造出适时, 适地, 有韵律地植物景观, 满足观赏者地视觉审美要求。
结论
中国古典园林, 可谓时一是首无声的诗、一幅立体的画, 它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将视错觉的原理巧妙的运用与园林意境的营造中, 不仅丰富了园林的层次内涵, 提升了园林的意境美, 更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年。
浅谈如何营造艺术教育环境 篇5
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艺术教育要努力营造艺术能力的形成环境。按照生态式艺术教育观, 任何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形成都不是孤立的, 而是在一定的关系中生成和发展的。“人之初, 性本善”, 我把孩子对动物、植物的关爱作为其情感的基点, 以“爱”为切入点,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撒上“爱”的种子。
一、案例《触摸春天》
在《触摸春天》的教学中, 课前我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 让学生在大自然这个课堂中真实地感触春天。他们感受着暖暖的春风, 倾听着欢快的鸟鸣……心情愉快而兴奋。突然, 一阵吵闹声将我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只见一个孩子站在小道上对着草坪上的孩子大叫:“不准踩小草!不可以踩死小花!”说着还跑到我面前来告状, 看着他那因生气而涨红的小脸, 我耐心地询问:“你为什么生气呀?”“他们都踩着小草和花儿去抓蝴蝶, 小草和小花都死了, 蝴蝶去哪里呀?”我愣住了, 孩子想得如此深刻是我始料不及的。为什么教学就一定要让学生关在四方墙里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呢?外面的世界多么广阔, 一棵小草, 一粒沙子, 一片树叶……都蕴含着多少着精彩纷呈啊!
二、窗台上的绿意浓浓
班级里的艺术环境创设, 除了黑板报的布置外, 我以“关爱”为主题, 让学生亲手种植、培育花草。可是用什么做花盆呢?孩子们很聪明, 他们想到了饮料瓶, 本来一件废旧品到他们的手中却变得美观而实用了:剪了漂亮的花边, 贴上鲜艳的彩带, 画几条深海的鱼儿……花样各不相同, 我夸奖他们做得比市场上卖的更美更有价值。而培植一株小草、小花的过程更是令他们倍感兴奋和自豪, 碰碰香、含羞草、观音莲……除了这些可买的植物, 他们还会把野外的不知名的花草移植过来, 把妈妈买的菜籽、大豆撒在“花盆”里, 在等待它们成活、发芽的过程又是如何地充满情趣呀!无论春夏秋冬, 哪怕窗外落叶凋零, 漫天飞舞, 我们窗台的的绿色始终是最亮丽的风景!
三、张扬个性的窗口
通向走廊的窗口可以作为黑板充分利用起来, 因此我抓住每一个节日的有利挈机设定主题, 充分利用综合实践课或周末组织学生开动脑筋, 团结合作, 制作体现主题的具有个性化的书签。比如:在四季书签中, 《春天的书签》——学生以不同形状的书签, 如燕子、太阳、花卉等体现自己对春天的感悟, 然后在书签上认真写一首自己喜欢的描写春天的诗歌。别具一格的书签贴在窗口, 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自信心, 同时还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课间经常有许多学生围在窗口, 一边欣赏一边评价, 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一种促进作用, 形成一种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