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设的艺术化

2024-09-22

园林建设的艺术化(精选12篇)

园林建设的艺术化 篇1

摘要:以城市生态建设为切入点, 阐述了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的设计原则, 分析了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解决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问题的对策, 旨在说明园林艺术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 以期为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园林艺术,构建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城市化建设开始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对城市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园林绿化也是有效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 如何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 发挥城市生态建设中园林艺术的有效性是城市生态建设关注的焦点。因此, 研究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此, 笔者对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2 城市生态建设中园林艺术的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学以生态思维为核心。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从设计原则上看, 园林艺术设计应美化人居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满足人们需求, 其具体内容如下。

2.1 美化人居环境

在现代都市里, 生活的快节奏, 使人容易疲劳和烦躁, 园林艺术的渲染, 不仅点缀了城市环境,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化人居环境, 缓解人们紧张的情绪。因此, 为了使园林艺术设计服务于人居生活环境, 在进行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设计时, 应以美化人居环境为指导原则。具体说来, 在城市生态建设中, 引入充满自然气息的植物, 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渴望, 在设计园林艺术时, 用贴近自然的景色美化人居环境, 让人们享受城市生活所带来的便利。

2.2 保持生态平衡

城市园林是由各种功能和各种类型的绿地及园林来构成的,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物种的功能和特点, 力求城市生态建设保持生态平衡。对城市规划而言, 对园林艺术的设计应把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 让城市拥有较高的园林绿地率。所以, 一定要把实现城市的生态平衡作为一项标准, 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投入, 除了应该在城市的中心地区建设公园与绿地之外, 同时还要注意对郊区的公园、林地、风景区及绿地的建设。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让生物的多样性和植物的多样化带来的生态效益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2.3 满足人们需求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公园与绿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开始利用公园空地自发组织活动, 如晨练、跳舞、散步等, 以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园林艺术设计应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目标, 因地制宜地设计出适当宽松的生活环境, 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 无论是园中的植物配置, 还是园林与绿地的分布以及服务半径, 都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各年龄段人群的休闲和娱乐, 需要注意的是, 种植的植物和草坪既要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又不能影响到人们的正常活动, 这样才能让城市园林及绿地能真正成为有益于大众身心健康的好地方。

3 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 当前,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现状不容乐观, 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追求形式, 缺乏内涵;树种单一, 稳定性差;大树进城, 利小弊大;绿篱花坛, 频繁设置四个方面, 其具体内容如下。

3.1 追求形式, 缺乏内涵

追求形式, 缺乏内涵是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存在的问题之一。就目前而言,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过于追求形式美, 没有深入挖掘城市生态建设园林艺术的内涵, 使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很多景观设计师, 在对城市园林进行设计时, 自身的专业素质亟待优化, 对于植物学领域的了解不够, 设计图缺乏实用性。

3.2 树种单一, 稳定性差

树种单一, 稳定性差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从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物种的选择上看, 常见的落叶树种主要是法国梧桐, 因区域地理位置的不同, 在树种选择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长江以南城市绿化树种多是香樟。单一树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稳定性较差, 若植物种类单一, 势必生长不良, 虫害发生概率高, 群落稳定性下降, 绿化的生态服务功能难以展现。

3.3 大树进城, 利小弊大

一些大城市为了加快本地绿化进程和景观美学效果, 盲目引进大树, 将山上的大树、老树搬进城里, 不符合生态建设的原则, 同时还会带来水土流失。大树进城后, 或因路途遥远, 路上水分散失, 成活率降低;或因水土不服, 气候不适, 死亡率较高。

3.4 绿篱花坛, 频繁设置

绿篱花坛, 频繁设置也使得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陷入困境。在城市生态建设中, 绿篱花坛频繁设置, 一些公园布局大片娇贵的绿色草坪, 其生长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与此同时, 大面积绿篱花坛的使用, 侵占了人居环境, 使人们可自由活动的空间减少, 休闲空间、行道空间变得萎缩, 使得绿篱花坛华而不实, 不利于城市生态建设。因此, 探索解决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势在必行。

4 对策与建议

在生态规划中, 体现着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 综合时间、空间、人三大要素, 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 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4.1 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

对城市生态建设而言, 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 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植物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 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 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是城市生态建设中园林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对各种园林与绿地进行建设的时候, 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 打造具有城市内涵的园林艺术景观。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 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 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 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 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

4.2 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

在对各种园林与绿地进行建设的时候, 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 要遵从多样性的园林, 避免出现物种单一的现象。具体说来,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设计, 应以高大的乔木为主、以植物材料为主、以复层种植的结构为主, 以此来提高复层的指数, 使植物杀菌、滞尘和消音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不难看出, 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 是运用生态思维解决城市生态建设中园林艺术问题的关键。在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的同时, 园林艺术设计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保持各物种多样性, 具有更大稳定性。

4.3 利用场地的自然资源

利用场地的自然资源是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的重要环节。在城市生态建设中, 充分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 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对于园林艺术场地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 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 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加以利用, 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 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 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对城市生态建设园林艺术设计而言, 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 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 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 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4.4 考虑植物的相互作用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还应考虑植物的相互作用。植物在生命活动中, 通过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能起到改变周围环境的作用, 进而改善城市生态建设的现状。在城市园林建设植物配置环节, 应考虑到植物的自身特性, 如有产生有毒物质的植物, 将会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 如榆树和栎树种在一起, 榆树会背向生长;刺槐和桉树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抑制周围某些杂草生长, 使其周围成为裸地等, 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为此, 在城市生态建设园林艺术构造上, 要综合考虑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 利用互促作用的原理来进行合理地配植, 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5 结语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打造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时, 应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 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遵从生物多样化原理、利用场地的自然资源、考虑植物的相互作用, 不断探索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 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 因地制宜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园林艺术水平, 创建园林城市, 促进城市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雍海琴.浅析节约型园林绿化[J].宁夏农林科技, 2009 (6) .

[2]贾戎.中国西北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3]朱晓静, 谢铮.绘画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 2008 (29) .

[4]王菲, 黄杨.浅析现代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J].青年文学家, 2011 (15) .

园林建设的艺术化 篇2

发展阶段:生成期转折期成熟期成熟后期新兴期

一)园林生成期商、周、秦、汉

最早的园林形式囿,里面主要建筑为台,雏形是囿与台的结合,囿起源于狩猎,兼有游的功能。台可以观天象,赏风景。

1、殷商时期(起源):园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

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如周文王“灵囿”

2、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初步形成。

特点(利用自然)

(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

(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如秦始皇的阿房宫、西汉时候的建章宫。

二)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出现)。

园林规模由小入大,由神异色彩转为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

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梁武帝将其定为国教,寺庙园林开始兴起。

三)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奠定于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皇家气派已经形成。园林规模宏大,反映在园林总体布局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1)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

隋:西苑;唐:长安城;宋:艮岳将模写山水推向顶峰

(2)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杭州西湖

(3)私家园林兴盛:写意山水得到发展。

唐朝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宋代的网师园。

四)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初

文人园林兴盛,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成熟境界的一个重要标志。某些私家园林和 皇家园林定期向公众开放,具有公共园林的功能。

叠石、置石均显示高超的技艺,理水也能缩移自然界全部的水体形象。

明清: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

(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

五)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

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风格。

六)新兴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苏州园林的空间艺术 篇3

苏州园林的空间艺术特点有以下几点:

构筑园林、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观象制器”的思想观念贯穿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造型之中。苏州园林建筑形态与自然形态具有一定的类比性。园林建筑的“飞檐法于飞鸟”是典型的类比设计方法。人字形屋顶造型、硬山顶、歇山顶、悬山顶、卷棚硬山、卷棚歇山等单檐造型,重檐园攒尖、重檐庞殿顶、盈顶等重檐造型,从立面上看,很明显这些屋顶极为生动而富有变化,屋顶却取法于自然山峦的起伏变化。

从空间布局上讲苏州园林空间的整体布局同样遵循师法自然的原则。纵观苏州园林空间的整体布局,突出的是自然的曲线,极力回避以中轴线为基准展开左右对称或直线布局的模式。如拙政园中部二岛,采用落叶树配以适当常绿树,与土坡上茂密竹林和池边芦苇形成野趣,其掩映于宽阔水面之上,取得良好的自然山林的景观效果。

苏州园林空间要素主要由建筑、山石、水休及花木构成。花木本属天然,主要讲究栽种的布局、疏密关系,而建筑则完全为人造物。苏州园林空间遵循自然法则的整体布局思想是明确的,然而这种意向又要依赖于构成空间要素的具体形态才能实现。苏州园林大都地处闹市,可利用的真山真水是不多的,多以假山假水来模拟真山真水,因而关健是人工堆山叠石、挖地成池、花木配置能否体现自然意趣和神韵,人工所造之假体现自然之真。

苏州园林空间要素的塑造正是遵循了这些源与自然而又归与自然的艺术法则。比如在苏州园林中山与水是两个至圣的空间要素,其处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空间形态能否反映自然山水园的风貌特征。因而苏州园林在堆山叠石,开凿水池的过程中极力避免和泯灭人工建构的种种痕迹,以自然天成的美为极至。

空间分隔、融于自然

园林实际面积的狭小与空间意向上宽广的矛盾突出,为了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景观和层出不穷、含蓄不尽的意境,苏州园林采用了以小见大、扩大视觉空间的艺术处理方法。苏州面积较大的园林通常都划分成几个园区,组成“园中园”。各园内又巧妙地用建筑、山石、花木作垂直方向的围合处理,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景区、各景区中又包含了中型景观和微型景观,形成“园中园”、“景中景”。在苏州园林中随游览线路行进,通过空间的交替,景物的变幻,使视线的运动演化成了时间的进程。通过分隔使三维空间更加丰富多变,大大增强了艺术创造和空间表现的自由度,从而达到以小见大,扩大空间之目的,使人虽置身于园林小空间却能感受到融于大自然的空间感觉。

应地制宜、顺应自然

江南园林致所以能在苏州盛级一时,得到极大的发展是和苏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苏州园林有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共同特点。

苏州城市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很高,大小河道纵横于域内,城周围则洼地池塘遍布。因为水多,形制各异的石板桥、拱桥飞架于水道之上。因为水多,园林也常以曲折自然的水池为中心展开园林空间的布局。在雨量较多的苏州园林掘地开池,显然还有排蓄雨水的作用。可以说,苏州园林适度、亲和的空间比例尺度,山石叠起,,水流潺潺,空间整体形态上所体现出的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无不带有古城的印纪。

除了顺应苏州地域环境特点外,苏州园林的造园则非常注意园址部分的原始环境利用。山石水体为园林空间中至圣的原素,石为山之骨,水为园之脉。苏州园林中是不能缺少山和水的,而堆山容易,掘池却难。苏州园林能很好地利用地理环境的优势,,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往往利用原始環境中的塘和洼地加以治理,用掘池之土加高坡地,使水更深,使坡更高,加之花木则成园之雏形。苏州园林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设计方法,不仅保护了自然生态的优美环境,而且使园林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得以高度和谐协调,保证了人工的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契合融通。

空间意境、超越自然

苏州园林空间的整合关系,体现了古典园林经典之作《园冶》的“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思想。其核心内容为反对雕琢痕迹毕露,主张人工与自然浑然一体,达到巧夺天工。苏州园林空间的构成法则循“自然”之法,即:享自然之性。达到不似自然还似自然的人化了的“第二自然”。

苏州园林空间意境的产生来源于其真实的三度空间境域,即物境。它包括了园林空间中的地貌形态、山石、水体、植被、建筑等物质要素,而其形象又随季节、时间、气候而变动。苏州园林空间艺术的感染力综合作用于游赏者的全部感官。游赏者在物境中获得的多重感觉印象,仅仅是引发意境的媒只有在此基础上再产生联想与想象,才能在意念中激起物外之景外之情。

苏州园林是中华文明瑰宝,作为当代艺术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传承这份物质文化遗产,探讨其中精髓,为我所用。

现代城市建设与园林艺术 篇4

关键词:城市建设,园林城市,艺术,特性

园林城市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中叶, 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气息相通的中国园林艺术与现代城市为园林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而现代城市良性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园林城市的“催化剂”。园林城市的建设是我国园林艺术的构成形态及其理论体系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性应用, 是我国园林艺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的现代生命延伸, 园林城市的大规模建设是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 人类生存发展与全球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 而环境危机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问题。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区域,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用地用水紧张, 空气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同病痛一样时刻困扰着我们, 这些日益突出的“城市病”使得人们普遍感到忧心。钱学森先生面对北京的城市现状颇为不满:“现在我看到北京市兴起的一座座长方形高楼, 外表如同积木块, 进到房间向外望则一片灰黄, 见不到绿色, 连一点点蓝天也淡淡无光, 难道这是中国21世纪的城市吗?”[1]因而, 对这种困境的反抗使得人们重新将目光投向过往生活中的诗意景观, 渴望在其中找到皈依之所, 不少人通过寻求自然与城市建筑相互结合的探索实践, 试图在“城市病”的重压之下找到当下与自我生活的切合处, “建设园林城市”就是其探寻点之一, 它力图在城市建设中促进自然生态与人居活动的互动。

钱学森先生是园林城市建设理论的先驱, 他在1990年7月31日致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院士的信中首先提出了建设园林城市的设想:“能不能把中国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 创立‘园林城市’的概念?”[1]这种园林山水城市建设的最终效果是要使城市中既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又有完美的人文环境, 继承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观、游、居多重功能, 并将它们与现代景观有机结合。钱先生认为园林城市的建设不仅涉及到中国古代山水诗词、古典园林、中国山水画与城市建设的结合, 而且还涉及到自然与人工环境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合等诸多方面, 它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和多层意象的复合体, 是一个审美与设计工程相映照的集合体。这个概念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它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 使人离开自然而又返回自然;2) 园林城市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 是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的结合;3) 园林城市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高技术城市;4) 园林城市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城市构筑的模型[2]。

在园林城市的具体实施中, 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人情怀的古代园林的造园之法在城市建设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当然, 这种重视并非是机械的照抄照搬, 中国园林有其独特的布局及空间构图手法, 叠石、布水、借景等都是从山水的内在规律出发, 从大自然中抽离出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形象并与建筑景观相结合, 从而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界。我们不可能原封照搬, 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技术作支持, 我们的借鉴也要从理性思维的角度努力贴近古人对于它们的阐发。正如周干峙院士所言:“园林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钱学森先生也说:“园林城市还要充分引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 也是高技术城市。”由此看来,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是园林城市建设得以实现的两个回避不开的要素, 既是我们以古润今的“瓶颈”, 也是今日园林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持。

实践告诉人们, 在实施园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5个特性:1) 战略性:园林城市是缓解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城市化挑战的人居选择, 以前过度集中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而布局相对分散均衡的园林山水城市是出路之一, 但这种转变对传统城市的各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对于这种转变的认识与接受就具有战略性意义。2) 整体性:园林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它涉及到城市产业布局、人口控制、环境保护、文化保存等基础设施调整的各个方面。所以园林城市的建设则需要广泛的部门合作, 这是它的整体性之所在。3) 层次性:钱学森先生把中国园林分为四个层次, 即盆景—窗景—庭院园林—宫苑, 一些专家还指出往上还有一个“大地园林景观”层次。在这些不同层次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 而对于园林城市这个规模浩大的整体性城市建设而言, 它应属于“大地园林景观”建设方面, 其实质是城市的总体景观设计。4) 多样性:园林城市的实践应更注重自然和文化特色的地域特性, 在建设中最需要发扬的是创新精神, 任何简单的模仿都无益于园林山水城市理论的实现。5) 长期性:园林城市的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性工程, 因此在实践中既作为蓝图实施, 又作为一种观念而存在。它需要制定阶段性的目标而一步步的实现, 即园林山水城市的建设具有长期性[1]。

“园林城市”这一概念是城市形态结构观念中的重大变革, 它在保证现代城市这个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成败的发动机正常运转之时, 又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空间。同时还为现代城市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强后盾。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是必要的, 同时也是高瞻远瞩并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创建一座座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园林城市是我们的崇高使命。园林城市的建设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的现代生命延伸, 中国特色的园林城市建设应该因地制宜, 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创建现代园林城市的目标。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对于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关切向往是新世纪人们追求生活环境质量的必然要求, 建设现代园林城市体现了我国城市发展的生态化和人文趋势。因此现代园林城市的建设, 对于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都有着积极且不可替代的意义。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现代人居空间———园林城市, 正是新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最佳模式。城市建设正如本文所谈的有机协同问题一样, 并非是单一的物质或审美问题所能概括的, 因而, 所有的探索必须随时对诸多不可预计的变数做出反应, 并能够理性的自我修正。园林城市概念的提出, 努力以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化和人文关怀为指向, 人们对园林城市的关注既是人们对于自身环境的自然反映, 也是潜意识中对诗意居所的本源回归的表露, 从这个意义上说, 园林城市同时也就超越了我们谈论的层面。

参考文献

[1]鲍世行, 顾孟潮.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47, 77, 633.

[2]傅礼铭.山水城市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51, 60.

园林建设的艺术化 篇5

徐 琼

(江苏省常熟市董浜中学)

摘 要:美术教学区别于过去单一的绘画范畴,引导学生同时接受两种艺术――园林艺术和绘画艺术,进行综合性艺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欣赏苏州园林自然意境的同时,感受园林中的绘画意境,品味园林中诗情画意的美学意境。通过对古典园林的欣赏和艺术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其更加珍爱极其宝贵的祖国悠久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苏州园林;自然美;笔墨;意境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美术义务教育第5课《园林・探幽》就属于综合探索领域。苏州园林浓缩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成为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其中蕴含了建筑、园艺、风俗以及“诗情画意”的中国古代人文精神,是我国园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吸引众人。我校是常熟一所普通的乡村中学,有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有的去过也只是走马观花,不懂得如何欣赏。要让学生真正懂得园林之美,领悟中国建筑文化之精美,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面就以《园林・探幽》这一课举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欣赏苏州园林中感受其自然意境及体验笔墨意境之美。

一、感受苏州园林自然意境之美

作为初中生,他们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但是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一些现象和物体,感觉多是生活状态的。走进园林,在不了解造园者的理念下,即使看到一些建筑、假山、植物、桥梁等,也不会了解其中的联系所表达了什么样的美感。美术学科需要学生通过艺术的眼光来观察生活,通过感悟,运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的缩影,放大生活的乐趣。作为老师,需要根据课程需要,让他们体验生活中的美感,对学生的情感加以引导、扩展,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发展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追求生活中的美。

所以在课前,我搜集了大量关于苏州园林的资料,研读了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一文,叶老曾有一阕《洞仙歌》赞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画册:“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园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作为土生土长的叶老对苏州园林都这么眷爱,那作为一个乡村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来让学生体悟园林之美,领略探幽之趣呢?经过深入思考,教学设计上,在导入部分,我搜集了大量关于苏州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这四大园林的精美图片,并配上能呈现一定意境的诗词,制作成循环播放的Flash,在课前播放,让学生一踏进教室,就能直观感受到苏州园林的优美景色,以及诗词中所描述的园林意境。例如,白居易诗“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配园林中花窗外的芭蕉,使学生从画面和诗词中体会雨打芭蕉的意境。

苏州园林博大精深,不能面面俱到,所以主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名园进行欣赏,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代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风格。从而使学生感悟园林的艺术特质,了解住宅与园林在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在满足居住、休憩、游赏需要的同时,将对自然的精神追求最大化地用写意的方式移植到园林中。

为了加深学生对园林再造自然、写意方式的理解,我通过搜索相关的园林视频,截取其中最精彩的片段,进行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听着泉水的声音走进苏州园林,学生听着水声寻求声音的来源,通过视频中顺着长长的回廊走去,跨过廊桥,找到了声音的来源,一条溪涧从假山里流出。使学生在寻找声源的同时,感受园林中所体现的自然美,体会园林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就是取法自然却超越自然的`再造。

园林中的自然意境,紧密地和建筑相联系。例如,让学生欣赏苏州拙政园中的远香堂,一进门,迎面的是一座黄石假山屏障,园中景色皆被遮住,从走廊过小桥,才能到达临池的主要厅堂――远香堂。远香堂的规模比中部景区的其他建筑大一些,外观也特别精美,它统领周围的荷塘和其他小建筑,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远香”点出池中荷花清香远溢的美感特征,并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意境油然而生。

学生此时欣赏了诸多的美景,对欣赏园林中的自然美意境不再陌生。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园林意境之美

苏州园林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园林的每个角度都可以成为一幅画面,从古至今,成为很多艺术家们的创作源泉。

在通过让学生感受自然意境美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大师笔下的园林意境美,艺术家们进行创作,无论是造园叠山,还是山水绘画,必先师法自然,而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却必须是经过艺术概括的美的作品。

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我分别找了几组园林图片和绘画作品,请学生进行比较归纳。第一组让学生从园林花窗看过去,是几株芭蕉的图片与齐白石的《水墨芭蕉》对比,或以从花窗看过去是一组竹子与郑板桥的《竹石图》对比,学生欣赏对比后,得出结论绘画作品都比较抽象的概况,如《水墨芭蕉图》用大写意泼墨的手法,寥寥几笔画出了芭蕉的动态,而《竹石图》简单的笔墨画出了竹子的结构,并没有把竹子的分枝都画进去。第二组让学生从拙政园的一个洞门看过去,是成片荷花的景色与张大千的《水墨荷花》对比,学生看过后,异口同声地说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就是欣赏艺术作品所达到的最佳状态,情感的共鸣。也体现了本课《园林・探幽》的综合性,并从中充分感受到了园林之中所体现的自然意境和艺术美感。第三组图片狮子林园中一景与吴冠中《狮子林》对比,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狮子者”,又有如来讲经时如狮子吼之意。关于狮子林的画作,古往今来,即有上百幅,以吴冠中的作品较为独特,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绘出,画中假山均以线条勾出,直线、折线、曲线及弧线等的组合,雅致大方,变幻莫测。使学生了解到绘画形神兼备,迁想妙得。画中假山形状各异,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气势磅礴,千奇百怪,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量线条的运用使得画面极富东方神韵。不过运笔并没有追求传统意义上的笔锋和顿挫,而是流畅、明快、飘逸的。在挥洒之余,体现出节奏感、韵律美,在大片色块烘染下产生的富有平面感的张力,使得画面产生一种全新的美感。与假山抽象对应的是,假山上的亭台楼榭、长廊、竹林以及近景的荷塘均有较为明确的形象,接近于传统水墨画。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狮子林》图意在让学生进行水墨创作时,放开思维,随性而画,为创作园林水墨作品打下基础。

三、体验苏州园林中的笔墨意境之美

虽然说在新课程中美术不是很强调技法,但仍然要在趣味性的同时讲解激发技巧。在《园林・探幽》一课尝试表现的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实物投影的直观教学,演示、讲解画苏州园林一角,如何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分析苏州园林与中国画笔墨趣味相结合的趣味。例如,任意选取苏州园林中的一角,或出现花木竹石、或出现亭台楼榭……教师此时引导学生了解具有自然之趣的园林艺术,讲究的是参差的艺术美感,可以概括大形,用勾勒法呈现或以大块渲染的方法呈现,学生脑海中一直认为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园林非常难,但是老师在作画过程中的真实再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原来园林还可以这么画。教师的大手笔示范,使学生减少了对园林创作先前的担忧,一个个都跃跃欲试。

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为创作作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为学生缓缓播放背景音乐《姑苏行》,使学生在视听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寻找自己喜欢的园林照片,构思主题,尝试自己作画。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喜欢的水墨表现技法来发挥,老师根据学生的想法,在表现技法方面进行提示,帮助学生构想,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突破,在这个环节中,遵循概括性表现原则,把园林中的山石、植物、建筑等有机结合,创作一幅具有笔墨趣味的园林图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这就是现在美术教育的宗旨。”所以我在开展活动时,注重激发学生的情趣,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和表现手法,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参与的快乐。有个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笔墨简笔的手法,画出山石树的组合,整体看来就是大概一个框架,但是他觉得没什么好画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他敢画,其次,要给予耐心的指导,是否可以再添加一些块面、线条等,使得画面更加的丰富。最后学生一个个在激情中创作完作品,相互评价时欣赏作品。有的学生甚至和我说还想创作一些其他表现手法的作品。我想这节课我的最终目的达到了,在欣赏、感悟苏州园林自然意境美的同时,学生的创作激情被激发了。

课后一个学生和我说起上这节课的感受时,说:“虽然没有真实去过苏州园林,但是老师通过大量的图片、诗词、视频,让我感觉我好像已经去了苏州园林一趟,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造园理念,以及他们居住在一个非常有意境的写意山水一样的环境中,有机会我一定要去苏州园林,真实体会一下。然后带上我的画夹,把园林美景画下来。”听了学生这么一番话,我心里感觉热乎乎的,觉得这节课还算是成功的。因为作为一个美术老师,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带领学生发现美、感觉美、创造美。在《园林・探幽》这一课中充分体现出来了。

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一晃就过去了。而苏州园林是那么的博大精深,以上三点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还有很多浅陋之处,在今后的课堂中会再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阆中锦屏书院的园林艺术特色 篇6

关键词:锦屏书院;书院园林;明代园林;园林理水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5-0000-00

收稿日期:2012-08-22

修回日期:2012-10-05

古代阆中倡导儒家学义、文治教化,十分注重教育和文人取士。自汉唐以来,阆中地区人才济济,教育水平仅次于成都地区,享有“状元之乡”的美誉。明清两代,阆中更大兴黉学,不仅有官办的府学、县学,而且由官方创办书院,民间办学积极响应。阆中历史上最早的书院是“三陈书院 ”,而最著名的书院是“锦屏书院”。此二者与月岩书院、云屏书院并称阆中四大书院,以锦屏书院为其首,享誉全川。

锦屏书院于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由知府张思聪创建于锦屏之阳,御史李东题曰“尊道阁”。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佥事杨瞻重修。明万历末,知府周道直迁于城内府文庙射圃旧址,附近于靠近学宫。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御史彭际遇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78年)学使周灿培修。未久圮毁。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观察使周琬重修。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知府庄学和迁建书院于城外东北隅的宋代古治平园 旧址,即今之阆中东风中学校址。工程浩大,规模宏整,甲于全川,自此便有了“西有贡院、东有书院”之说。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邑令李天培惑于风水之说,迁还城内故处。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川北道黎学锦复迁今所,亭台池沼亦复清华,惟精坚则不逮前矣。

阆中是川北道、保宁府的治所,锦屏书院是所属州县的最高学府,讲学的都是有名的饱学之士,先后培育了一大批人才。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改锦屏书院为保宁閤府公共学堂,1912年改名为保属联中,抗日战争时期国立四中迁入。1946年国立四中撤销后,省立阆中中学迁此,六十年代更名为阆中东风中学校,校园一隅仍保留有部分书院院落与古建筑(如图1)。

1 锦屏书院的选址

书院是我国古代儒家人士聚集、讲学、藏书、习艺、游息之所,非常讲求环境的选择和建设,尤其重视教育氛围的营造。书院一般多的选址于或一般为自然条件优秀的风景名胜地,依傍名山秀水,吸取天地之灵气;或历朝名人先贤的治学养性之所,以期获前辈激励,成就自身学问,正所谓“远尘俗之嚣,聆清幽之胜;踵名贤之迹,与尚友之思”[1]。

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中国文人旨趣,是书院择址的理想和追求。锦屏书院最初建于城南锦屏山之风景秀丽处,“每当斜阳倒射,暮霭欲生,自山北望之,诸峰环绕其后,交辉互映,秀绝寰区”。可见“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嘉陵秀色,可赏“暝漠轻烟罩郡城,渔舟灯火倒观星”的郡城风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正如祝允明曰:“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性生” 。自然山水常被比拟为道德品行和知识素养的象征,被作为情感活动的触媒剂,身临其境可获得精神上的感应与共鸣[2]。将君子比德思想融入环境,寓于教化,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书院选址既择胜,更重文化渊薮,赋教化予于人文环境之中。为此,书院便从锦屏山迁于城内府文庙射圃旧址,附近于靠近学宫。邑人徐中丞绍吉碑记云:“命曰锦屏,纪地灵也。附近学宫,示仰止也。”[3]阆中是我国四大风水古城之一,书院选址自然离不开传统的风水观,同时还与士风、文气、人脉交织在一起,所谓“山屏水障,藏精聚气,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将文化与自然融会。出于自然、人文、风水等方面的考虑,锦屏书院的两次重大迁建均选址于古治平园旧址。

乾隆二十三年,庄学和察书院喟然曰:“人文不焕,地脉不兴也”又见“玉台之南,锦屏之北,登高四眺,有胜址焉。龙凤两山于兹接脉,南东之水于此澄源,雁塔巽昂,星台坎抱,其于山文为阆字耶!水文为巴字耶!然则于人文可不为读书问字之区也? 乃告寅僚,谘绅士,佥曰,郁郁葱葱,佳哉勿失。”[4]于是经周密规划,将书院迁于东园旧址,“聿迁神祠,建奎阁,创吟肪,辟讲堂,采石于山,运材于水,......工累年计,费累千计,瓦石竹木累万计,厅楼亭累什计” [4]。[4] 院内“山光绕座水明楼,风院层栏花木稠。六七月间无暑气,清渠活泼识源头”。“第一清幽弦涌处,鹿鹅未必胜蓬壶” 。 加之治平园中原有十景 诸胜,画栋连云,虹桥跨月,极讲室之大观焉,构成读书问字之佳境,也使人文遂极一时之盛。众叹美哉,赓之以歌,其词曰:“仰山颠兮近乎仁,府水湄兮近乎知,昔患离群兮今忻居肆,登道岸兮与山俱崇,涌词源兮与水俱渍。将希报国以文章,且共登堂而问字。”[4]

2 锦屏书院的格局

在锦屏书院因风水之祸迁还城内旧处之后,嘉庆二十四年黎学锦再度将书院迁回东园,复仿其意,掘池引水,挑堤种柳,重建四照亭,新置文昌阁、奎星楼等,另为十景——星台远眺、螺塔睛波、莲塘贮月、蓼岸渔舟、楼阁交辉、红桥溪涨、竹榭笼云、稼亭牧笛、治平缉古、宜园恒春。亭台楼榭掩映,泉石竹木嫣然,园林结构遂成巨观。黎学锦在《锦屏书院落成四章》之一中描述书院景物:“云斋万笏幕云张,绿水潆洄抱墨庄。平界湖心添画阁,新排雁齿接回廊。棠梨院静延朝爽,杨柳亭虚逗晚凉。最喜清风明月夜,读书声里荠荷香。”

这时的锦屏书院整体上呈长方形,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式书院(如图2)。书院以山为依托,以水为血脉,有机地组织空间序列——:引导区-——核心功能区-——园林区(如图3)。前方由木牌坊、荷花池和君子桥构成进入书院的引导区。书院有围墙封闭,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形成与外界隔离的相对独立的四进院落空间。沿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大门、二门、讲堂、大成殿、文昌阁、奎星楼等主要功能建筑,学生斋舍以及其他附属建筑位居轴线两侧;周围碧水萦绕,柳暗花明,凉亭虚阁,棠梨芬芳,由一艘旱船、两条走廊、三座石桥与中央主体建筑相连。

书院作为文化的传播地,其建筑的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礼乐”和“仁义”。 “礼者,天地之序也”,作为体现“礼”之精神的书院建筑,其布局严格按照礼仪规范来建造和布置,以“礼乐相成、情理并重、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为空间布局的总体原则,按照建筑的尊卑等级组织空间序列,在崇“礼”的同时强调“和合”。[5]

书院主要有讲学、祭祀和藏书3大功能。锦屏书院在整体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将三大功能建筑——讲堂、大成殿、文昌阁,由南至北依次布置在中轴线上,轴线两侧对称分布着斋舍和其他附属建筑,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形成一组以讲堂为中心,既适应功能需要,又富于空间层次的综合性建筑群,构成书院的核心功能区。把主要建筑空间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利用轴线的导向和组织作用来强化建筑间的主次、尊卑关系,这就是“礼”制的体现。

书院教学讲究寄情于山水花木,强调在与自然环境的交流中陶冶性情,、提升内涵,同时书院也是师生授受学习、休憩娱乐的生活场所,因此在核心功能区四周流水环绕,、绿树掩映,池水假山映带左右,、亭台廊桥点缀其间,错落有致,虚实相生,形成书院景致优美的园林区。引导区和园林区均采用自然式的布局手法,以水系为纽带,将景观建筑与功能建筑巧妙联系,注重空间的过渡与渗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形成强弱、高低、曲直、明暗的变化,如同前奏、高潮、尾声,谱写出一曲起伏跌宕又完美和谐的乐章。这便是“乐”之精神的体现。

3 锦屏书院园林理水

锦屏书院的园林理水是非常具有艺术特色的。清嘉庆年间,为灌溉农田,黎学锦汲嘉陵江之水,引北岩寺之泉,“以注于渠,直达于观音寺,而中汇于治平园”。通济渠于书院门外汇为巨池,其上架君子桥,直达书院大门。书院内部水系贯穿全园,环绕于课堂寝舍间(图4)。(如图4)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物,以物比德,还常把审美对象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并以此作为寄情达意的一种手法。书院门外池中筑有三岛,岛上各置一微型宝塔,象征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典型的“一池三山”的理水手法。“一池三山”模式源于中国道家的神仙思想和自然崇拜,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质朴清贵、淡泊自由、浪漫飘逸,这些正是文人雅士们孜孜以求的。书院空间有限,仅凭池水、小岛、微塔,以“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的象征手法寓意海岛仙山,既表达出书院环境清幽宁静、与世无争的神仙境界和师生们淡泊自由、浪漫飘逸的精神境界,也寄托了莘莘学子欲摆脱现状,步上仕途,寓志千里的冀望。池中种藕,名“莲池”,一来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学子们情操高尚、洁身自好的品格写照;二来“莲池”与“廉耻”谐音,警示学子们他日鱼跃龙门,为官清廉,勤政爱民。

锦屏书院引活水入园,曲水周流,水系相连,又设闸门以司渲泄,确保渠水常满,水质长清,正如莲池尽头一画舫的匾额所言“为有源头活水来”。更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常把读书视为习得一切礼仪知识的源头活水,只有勤于耕读才能成为中流砥柱,迎流而上。因而此番理水亦颇具深意,旨在激勉学子勤研精读,以求上进。

锦屏书院水系贯通全园,池中磐石岛屿,荠荷飘香,飞鸟游鱼,自适其间, “水似珠珰入,池分玉磐开。临流惟自适,鱼鸟莫相猜” ,“捋风夸晚态,垂雨怯春寒。为问题芳意,同谁倚画栏” ,营造出“畅想濠濮涧,与谁同坐轩”的园林意境。

3 结语

锦屏书院虽几经变迁,历尽沧桑,但其承载的历史文化精神却世代相传。在科举时代,书院的宗旨是:“出则佐天子,以利济斯民;处则敦品节,以仪型乡党。”排开抛开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培育后生的指导思想无疑是符合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需要的。当前我国教育担负着“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传承祖先的这种文化教育精神于我们而言,对我们既是一种启迪,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因此希望书院遗留之物质建构能得到有力保护,书院教书育人之警世精神得以世代传承。同时,建议可将书院再度迁建城南锦屏山风景区,择佳址复其旧貌,劈为景点,也不失为一处名胜。

参考文献

[1] 梁南南,鞠建新.从竹山书院略觑我国书院园林的环境特色及文化内在[J].中国园林, 2008(02): 59~63-63.

[2] 伍辉.浅谈书院园林特色及文化内涵——以石鼓书院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0(06):81~-83.

[3](明)徐绍吉,重修锦屏书院记[A]. 阆中县志[Z]. ,1982.

[4](清)庄学和.锦屏书院碑记[A]. 阆中县志[Z]., 1982.

[5] 何礼平, 应四爱. 中国古代书院建筑的伦理学诠释[J].华中建筑, 2006 (24): 82~84-84.

[6](清)刘益. 修建锦屏书院记[A]. 阆中县志[Z]., 1982.

作者简介:

余燕(1982.8),女,四川广安人,

硕士,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园林系讲师。

研究方向:现代景观规划与设计、园林史与园林艺术

风景园林艺术化发展的思考 篇7

所谓意境, 是一种由“意”和“境”相结合的美学范畴, 是指由艺术形式表现的感情和描绘的图景糅合而成的一种美的境界。园林艺术意境则包含了群众游览园林时情感的主动感受——意、园林艺术表现形式的客观实体反映——境, 这两方面的情景交融、共同作用就形成风景园林的艺术意境。“情景者, 境界也”, 正确的指出了意境构成的两个基本因素:情与景。情在人, 是主观的;景在物, 是客观的[1]。当风景园林中的二者交融之后, 便意中有境, 境中有意, 难以分离, 自古以来, 我国的风景园林范畴非常重视园林艺术意境的营造。中国园林经过3 000多年的发展, 园林艺术意境的内容一直随着历史进程而逐步丰富和完美。

2 风景园林艺术化的创造手法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 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个方面”。园林艺术意境的表现方式包括:其一, 广泛运用文学修辞手法, 如状写、寄情、言态、比喻、象征、寓意、点题等, 创造园景意向。如古典园林中的:荷风四面亭, 网师小筑、雪香云蔚, 真趣亭等等。其二, 借助文学诗词等多种形象语言, 使园景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如“留得残荷听雨声”、“小楼一夜听春雨”、“粉墙花影自重重, 帘卷残荷水殿风”等[44]。其三, 采用建筑、乐器、文学、诗画、雕塑等多种艺术手法, 糅合在一起, 使园林艺术意境深邃悠远, 让游览者从空间上、时间上对风景园林产生一种艺术的享受和富有哲理的思维启迪。

风景园林运用艺术化创作理论, 巧妙的将花木、石雕、山水等物质形态综合布置, 进而表现画卷般的意境, 创造出“风景美如画”的园林艺术化境界, 可以说, 园林即是是立体的画, 更是凝固的诗, 美丽婉转。由此而来, 中国风景园林的美, 不仅表现在园林景物的形态、神态上, 更深的表现在与游赏者主观的情感相交融的意境中。

3 风景园林向艺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1 古典园林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一直以来, 艺术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的重要因素。艺术创作描述记载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使后来人能够目睹前人遗留下来的这些历史文化。无论在上海、北京、巴黎等各个古文明都市中的建筑物和园林景观构筑物等艺术作品都在诉说着各自的历史。一直以来, 景观规划师往往集艺术家于一身, 各门类的艺术对园林建设的影响总是不能回避的;中国古典园林以诗画作为素材, 造园者往往具备较高层次的文学艺术修养。我们对田野景观中那自然恬静的美、对古典园林中那经过设计饱含诗画的美, 有着人类天性的和文化艺术历史传承的触动。古今中外, 从鲁本斯的油画到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到帕拉迪奥的建筑再到勒·诺特式的古典园林, 这些艺术形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曾得到如此完美如一而不分彼此的融合。就连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出现的英国自然式风景园, 也摆脱不了同时期盛行的风景画和浪漫主义田园诗歌的影响[2]。以此来看, 古典园林总是和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在艺术创作中发掘营养元素。

3.2 现代艺术与风景园林的关系

从古典园林与古典绘画、雕刻的形影相伴, 到由现代艺术影响下出现的多种风格的风景园林, 艺术一直在风景园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初期, 在西方国家产生了一系列的艺术改革, 这些艺术改革从艺术创作手段、思想表现形式、表达媒体介质等方面上对人类的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彻底性的变革, 完全改变了视觉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这巨大的改革浪潮即称为现代艺术。为现代艺术的崛起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继而也影响到风景园林艺术化的改革。如今风景园林设计者也从现代艺术作品尤其是视觉领域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3]。提供了风景园林审美上的某种指向性, 进而为风景园林理论研究及其实践提供了多彩多样并具备思考意义的艺术模式和艺术氛围。

3.3 风景园林艺术化发展的思考

钢筋水泥的快速筑城导致着人与生态环境、艺术传承的渐行渐远。人类在之所以需要艺术, 就在与它可以有助于我们逃离尘嚣, 超越世俗, 升华灵魂, 获得本真。当我们在艺术的天国徜徉流连之后, 我们的灵魂已经得到了净化, 艺术, 正像一缕天光, 照彻了碌碌尘世, 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园林作品, 同样会带给人类似的感受, 这是园林艺术化的根本目的。风景园林艺术化是文明的象征, 人与环境的关系根本上反映着人与文明的关系[4]。

风景园林不仅要表现为舒适美好的外部空间环境, 更要满足人民群众亟需的艺术文化需求, 在园林环境中沐浴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是风景园林发展的理想状态。人类发展进程不应以文明失落为代价, 在艺术文化精神追求的前提下做到与自身外部环境和谐共存。与传统园林绿化仅仅注重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性相比, 积极寻求风景园林外貌审美下的空间艺术、文化、人文精神的交流, 关注风景园林与公众的对话, 将各类艺术形态巧妙的介入风景园林中, 使风景园林中具备更多的人文艺术景观, 因而就能超越了可触摸、传统的、限于空间的“自然环境装饰”的园林范畴, 注重和推进多样化艺术模式建设风景园林。风景园林艺术化将会是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我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承载了重要的历史文化, 这些都是风景园林体系中可以借鉴的优秀素材, 恰的运用可以充实和提升园林内涵和造园水平, 蕴含着深厚艺术形式的风景园林景观更能贴切民意, 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 因此, 风景园林艺术化将会是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风景园林,艺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勋.艺术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2]李振宇, 包小枫.中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3.

[3]丹纳著, 傅雷 (译) .艺术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园林建设的艺术化 篇8

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的以及世界的艺术瑰宝, 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外园林。四种园林艺术相互借鉴、交织, 其中艺术造诣最高、文化气息最重的当属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皇家园林地势显赫、气宇非凡、景观颇多;私家园林贴近自然、意蕴浓厚、十分精致。中国的园林艺术起始于商周时期, 在明朝、清朝时达到创作高峰, 其中皇家园林的创作高峰则是在清朝的鼎盛时期。一些著名的园林景观有圆明园、畅春园、颐和园、西花园、静宜园、静明园、留余山居、避暑山庄等等。除了少数皇家园林之外, 其他园林面积都比较小。而要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展现出自然风景之美, 重点和难点就是突破其局限性, 这就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无限的意境。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1]67。在园林的创作上, 中国的园林创作一直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 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绝妙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可游可居。自然风景包括山、水、植被等, 并在模仿这些要素的基础上人工加以雕琢、改造, 提取精华之处, 并加以浓缩, 巧妙借景、因地制宜, 将自然惬意的风景创作于园林之中,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人与自然相互融合, 展现出浓浓的诗情画意。一些特色景物有通幽曲径、林立奇石、繁花树木、堆叠假山、清泉水池等, 这些景物相互穿插、互相映衬, 十分和谐。景物都是在自然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巧妙搭配, 才能达到人工美和自然美的完美结合, 以景来写意。在这些人工创作的自然风景中巧妙地融合着一些颇具特色的亭、台、楼、阁、馆、廊、轩、榭、舫、桥, 这些亭台楼阁雕琢精美, 错落有致, 从而使得景物与建筑物相映成辉。园林的设计使得主人在居住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惬意、自然的亲切和万千风情, 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寄情于自然的目的。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古典诗词文化和儒雅的生活性格。

虽然中国园林有以上很多优点, 但是它自身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因长期受到封建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古典园林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 大都表现为封闭的, 在园林的四面都设置有围墙, 仅供少数人居住游玩, 而且一般人不能随意进出, 如非踏入院内便很难欣赏到美景。且其服务的人群主要也是社会上层人士, 所以那么精美的风光也只能是供极少数人来欣赏。这就表现出了古典园林的私密性、封闭性以及局限性。

二、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

西方的园林艺术起源于西亚的古代波斯, 最突出的园林艺术便是法国园林艺术。西方园林比较强调主从关系, 注重中轴和秩序的井然划分, 从而营造一种端庄、雄伟的贵族气息, 以及清晰的几何平面感。西方园林把主要的建筑物放在突出位置, 在建筑物前多设置林荫道, 后面多设置花园。园林的主要特点是用纵横轴线将地面平分为四块, 形成“田”字, 并在林荫路十字路口交叉处设立中心喷水池, 中心喷水池的水还可以经由十字水渠来浇灌周围的植被。在最初设计时, 中央喷水池是有象征意义的, 象征着神圣而美好的天堂, 后来欧洲人将喷水池中的水充分利用来与各种明渠、暗渠相连通, 来完成一些喷灌工作。这种造园方法之后一直流传并影响到西方很多国家。西方园林主要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自由、奔放、思维的严谨性[2]。西方的造园艺术自有其系统性和理论性, 在几何计算、严密规划方面表现突出。近代以来西方大力推崇将园林公共化, 这一点要比中国古典园林突出很多。西方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便是法国的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建筑面积为11 万平方米, 园林面积达到100 万平方米。建筑呈现宫廷建筑的风格, 布局严密、气势宏伟、对称协调。正宫和南北宫相连接, 并呈几何对称。其建筑采用了平顶形式, 不同于传统的曲线和尖顶风格, 更显大方、端庄。宫殿多采用大理石材质, 装饰富丽堂皇、雕刻精美, 西方艺术主义色彩浓重, 搭配有很多油画、雕刻、挂毯。凡尔赛宫花园中的花卉、植被种类繁多、修剪、搭配优美、富有规则。人工河流十分规整, 波光粼粼, 两侧则配有参天大树、女神雕塑。园林的这些特点使得其往往被用来举行一些重大仪式。

除了上述优点之外, 西方园林艺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西方园林由于过度追求平面化、几何规则性, 在设计图纸上或者在高空俯视时看似精美绝伦, 但是, 如若置身其中, 亲临现场体会则会感到有些呆板、无趣, 让人感受不到整体的美感, 使得设计者的思想不能被游众体会到, 与人产生距离感。

三、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古典园林渗透的分析

西方建筑文化和园林艺术的传入, 使得清代园林中出现了很多新奇的西式景观以及一些另类的装饰艺术。但是, 这些异质因子只是少量穿插在古典园林之中, 而且一般都表现在园林的细微之处, 作为园林的局部装饰, 主要用来搭配整个古典园林, 因此, 这并没有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格局造成改变。即便是最为人所熟知的、模仿西洋建筑和园林的杰出代表作品圆明园也是如此。

圆明园的修建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它将中国造园艺术精华集中于一身。不仅有宫廷园林的宏伟壮丽, 还有江南园林园林的含蓄秀美, 此外还汲取了西方园林的建筑风格, 搭配和谐, 布局合理, 堪称万园之园。在长春园的北部便是著名的西洋楼, 这是一组欧式风格的宫苑建筑群。它与园内其他古典风格园林相独立开来。西洋楼建筑群占地约为6.7 万平方米, 占圆明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二。西洋楼是在乾隆年间开始建造并完成的, 它的设计是由传教士和中国园林设计师来共同承担的, 历时十二年。作为中国皇家园林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西洋楼总共包括六组西洋风格的建筑、三组特色喷泉和很多的庭院小品。景区的布局风格也是规整的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 呈东西轴线布局, 东西轴线上依次有各种主要的欧式建筑、迷宫、雕塑、喷泉、绿篱、水池等。虽然西洋楼的总体样式和环境现的是西方巴洛克风格, 但在细节的装饰上仍融合了很多东方元素[3]。

清代时期私家园林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异国文化, 很多私家园林开始渐渐模仿西方建筑的一些特有风格, 在建筑的材质、装饰上开始出现西式的雕塑、石栏、西式玻璃以及其他装饰物。这在《红楼梦》中也有提及,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入大观园, 醉酒后误打误撞到了宝玉的房间, 在宝玉房间里便有一样让刘姥姥感到稀奇的装饰品, 那便是西方流传进来的穿衣镜。当时人们除了用镜子来装饰室内之外, 还用其来扩展室内空间。在《随园琐记》中记录的随园装饰中也有提及西方的五色玻璃, 并称装饰有五色玻璃的厢房为“琉璃世界”。

虽然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有了一定的认可与接纳, 但是可以看到这种认可在规模上还是很有限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仍然是重点和主流。这种造园艺术风格明显地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矛盾, 可以将这种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两点。

1.中国文化的传承性根深蒂固。几千年来, 中国的封建思想文化与外国的各种文化不断交流, 除了佛教文化和明清时期引入的西方文化外, 其他的文化都没有对中国文化造成多大的撼动。中西方在文化、人权、价值观、伦理观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 而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根深蒂固, 难以从根基上发生改变。在清代中国人眼里, 西方的建筑文化和西方的装修被划归到“奇技淫巧”之流, 作为赏玩尚可, 但是难登大雅之堂。秉承着“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 外国文化的引入主要用来服务、补充本土文化, 当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造成冲突时, 西方文化则会让步于中国文化[4]。中西方园林在造园风格方面存在根本的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贴近自然, 敬畏自然, 而西方则强调人的力量、改造自然。所以, 两种文化相遇必然会有冲突出现, 而我们在引用西方的园林艺术时, 不会做到彻底模仿, 在冲突面前会将中国园林艺术糅合到其中, 以此来减缓冲突。

2.西方文化传播存在局限性。西方文化的传播目的主要是宗教传播, 其他的文化、科技的引入也都是为传播宗教服务;再次就是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中国自封物上天国, 不注重与国外文化的往来, 以此故步自封。而西方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大多是在宫廷之中进行文化传播, 难以普及到社会大众。因此, 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范围和力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总而言之, 东西方园林的艺术文化有同有异、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17、18 世纪时期, 西方也开始接受中国的造园理念, 十分赞赏中国不规则古典园林的美丽之处, 并将这种理念引入本国的文化之中。中国园林崇尚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意蕴之美、含蓄之美。西方园林崇尚人工改造之美、几何布局之美、自由之美。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园林的渗透方面表现出的融合和冲突反映出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接纳性以及排斥性, 而这种融合和冲突则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性质、文化性质造成的。

摘要:本文在介绍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基础上, 分析了西方园林对清代古典园林的渗透, 从中也表现出了中国清代对于西方园林文化的主张和态度。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园林,清代,艺术,渗透

参考文献

[1]张前锋.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西方园林的融合[J].民营科技, 2012 (8) .

[2]关精明, 张淑娴.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古典园林的影响[J].历史档案, 2006 (3) .

[3]袁祖志.随园琐记[M].安徽科技技术出版社, 1983.

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看艺术的本质 篇9

关键词:艺术本质,园林艺术,表现手法

1 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起源

我国古典园林的兴建, 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经开始, 如周代有文王的“灵囿”, 占地35km, 其中养百兽鱼鸟, 不仅供他狩猎, 同时, 也是他欣赏大自然景色的好去处。到了秦、汉, 园林渐渐成为专供帝王游乐的地方。汉武帝将秦上林苑加以扩大, 不同功能的宫、观、池、苑供帝王贵族游憩、居住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魏、晋、南北朝, 战事频繁, 人文士大夫崇尚清淡, 礼佛养性, 居城市而又迷恋自然山林野趣。明清时期, 不少画家如计成和石涛和尚,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等, 也都参与到造园活动之中。园林艺术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只有在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艺术比较发达的时候, 才能兴建以供游乐和休憩的园林, 因此, 中国园林艺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表现。它除了具有很高的功能性以外, 其艺术欣赏的价值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2 艺术本质观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显现

2.1 模仿自然

文人画家陶醉于山水风光, 企图将生活诗意化。他们把自己喜好的诗情画意应用于园林之中, 追求超脱的意境, 以大自然中本来存在的事物为原型, 营造有深刻含义的园林景观。唐、宋园林中叠石成峰, 供人观赏, 也突出地表现了人们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具有模仿的特点。中国园林艺术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 既有对自然的模仿复制, 也包含了文人画家的情感意志, 是人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对大自然美的升华与提炼。

2.2 创造意境美

古代文人画家本人亲自参加造园, 所造之园, 多以山水为蓝本, 将诗与园林建筑相结合, 富有诗情画意。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 造园时模仿自然山水, 在造园意境上也得到了深化和发展。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得到世界的肯定, 在于文人画家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自己的深刻理解。模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极富诗情画意, 形成人们所说的写意山水。《园冶》对松、竹、梅情有独钟, 这些植物已经不是单纯的造景元素, 它们承载着道德象征的重负。声、画、意三合一的审美思维则又让《园冶》意境之美表现得更加丰富而生动。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是创造园林艺术的意境美。

2.3 寓情于景

题咏赋予园林以意境, 而园林之美景又寄寓着诗情、情景交融, 这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一点与中国艺术本质观中重视表现主观精神世界相契合。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为例, 潇湘馆种竹, 竹代表了黛玉对宝玉不可动摇的爱情, 用竹影婆娑浮动的气氛, 反映黛玉的愁绪。《红楼梦》中描写的园林景观, 将人与景相融合, 营造出一种亦诗亦画的艺术境界。

3 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出发对艺术本质的理解

3.1 艺术是一种存在于人脑的虚拟现实

诗人画家把松、竹、梅比作孤高傲世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只是单纯的植物, 而友人是带有情感性的, 是不真实存在的, 但又是艺术的创作者与欣赏者都能感受到。

3.2 艺术具有非功利性

艺术是人们对精神的需求, 人们追求艺术, 是人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的表现, 这是人类长期从事于改造周围环境斗争中养成的品格。艺术欣赏是欣赏者的认识、想象与审美自我确证等活动的统一, 它包括感知艺术作品、重建形象世界、获得自我认可和领悟终极意义这4个阶段。艺术作品在审美上并不追求实际上的利益满足, 这集中表现在创作者的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之中;或许在一些情况下艺术给人们带来了实用性, 但是, 这些用处都是间接的, 非功利的;或者艺术作品只作为一种载体而存在, 这并不表示艺术作品本身具有功利性。

3.3 艺术是一种自我情感的传达

情感是需要的主体对有意义的客体的关系在他脑海里的反映。这是普通型的情感定义, 而我们探寻的是个性的情感, 即艺术情感, 也就是艺术家的情感。艺术家不仅是情感的载体, 还是情感的审美和再创造者, 这就是艺术情感的内涵。艺术鉴赏者通过艺术作品感受到艺术家表达出的情感内涵, 引起共鸣, 得到一种自我力量的肯定和实现, 艺术的价值就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

曹雪芹所设计的大观园, 既富有诗情画意, 又处处风景如画, 最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到园林的设计之中, 又通过这样的园林将他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让行走在其间的人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艺术才是带有灵魂的艺术, 只有富有情感交流的艺术才能称得上是富有创造力和有价值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计成著, 胡天寿译.园冶·园说[M].重庆出版社, 2009

浅析园林艺术的作用 篇10

园林艺术的起源更趋近于‘生产劳动说’,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而且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也是中国文艺理论界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而园林艺术正是从这种生产劳动中慢慢的繁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园林艺术的发展正基础于人类对美学的追求对艺术的探究,而更多意义上的是基础于对生活质量的本质追求,基于此原因,园林艺术在城市发展日趋成熟的同时迅速的成长壮大起来。

深观园林艺术的根源,我们再来从园林艺术的概念上来看其对社会以及城市人文的作用。不难看出,园林景观艺术是覆盖及其宽泛、内容极其深广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其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创造与保存人类生存的环境与扩展乡村自然景观的美。是在从建筑物、道路以及公共设施之外,为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作的环境景观与乡野自然景观的空间设计。

诚然园林景观艺术有利于提高改善人类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加强人类生活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园林景观艺术于城市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人类的居住环境中,它的作用还有防风固沙、涵养水土、吸附灰尘杀菌灭菌,降低噪声,消除吸收有毒物质气体等等。因此,园林景观的成败与否,不仅仅是直接与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周边乡村城镇的外表形象密切相关,更大意义上是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城市城镇居民身心健康的自然环保屏障。

园林景观艺术的作用,最基本的还是在于外在的视觉效果上,园林景观艺术通过植物单体、植物群落、水体、园林建筑等等因素在地形上塑造形态来达成其美观的视觉效果,园林景观介于营造人性化的活动生活空间环境,以更好的营造出舒适安逸的景观环境来达到其优化生活生存环境的主要目的。

讲究园林景观艺术的作用,我们可先从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来探究一二:

中国园林景观艺术的特色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基础于古代皇家园林的特色,讲究造园艺术,师法自然,自然的概念及其深渊,其特点主要是,讲究总体布局,合乎环境;体贴自然,讲究自然规矩,减少人工造葺的痕迹,如自然曲折,如高下起伏,如疏密相间,都相符相承的考究了自然的规律使景观艺术自然天成,追求错杂相间天然野趣。将意境和自然特色和谐的融合,体现“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髓。所在如是考究的中国园林在中华大地上盛行至今,从古代的皇家园林,到现今的城市小趣、私人花园,无不将这些规律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构图上利用分割和融合的手法结合体现设计理念,利用节点的分割空间,合理的将多个分割空间融合;充分利用建筑围蔽和植物建筑小品等分割空间,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和自然空间的局限性,将人工的元素融于自然环境中,表现自然的同时有力的提升自然的美感,更加人性化的考究自然的合理性,处理形和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关系,将园林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

西方园林景观艺术的特色

西方园林景观主要突出整齐、均衡、对称、严谨的设计理念,具有明确的轴线导向,严格按照集合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排斥自然美,强调人工美和几何美。主要的建筑物矗立于园林景观中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园林的主轴线。在园林的主轴线上,布置宽阔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构成副轴线,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植物,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将几何图案作为园林的主要因素,绝不允许植物景观自然生长;水池采用整齐的石制砌成,形状大多为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布局为人物雕塑和喷泉。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整个园林景观追求整体对称性,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追求写实,总构图明晰而匀称。被恩格斯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人的达·芬奇认为,艺术的真谛和全部价值,就在于将自然真实地表现出来,事物的美应“完全建立在个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因此西方园林艺术在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形似,以写实的风格再现一切。

综上所述,西方园林艺术是以突出建筑物为主,追求严谨的理性设计,其思维习惯在园林设计上体现为对称、秩序、均衡三要素,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数学关系来确定。正如古典主义建筑权威大勃隆台所说:“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订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这就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中国园林则是以突出景观为主,追求“妙极自然,宛自天开”的设计理念,采用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小中见大的视觉特点,委婉含蓄的表达情感。

基于对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的分析所得,无论是完全的融合自然美的中国山水风景园,还是以对称均衡秩序为审美的西方园林,都是融合了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表达了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文化,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人类的生活生存环境做贡献。所以说艺术的根本目的还是服务人类本身,园林艺术的根本概念和服务理念还是人类自身,园林艺术根本目的还是美化城市环境和满足人类生活生存需求环境。园林景观艺术存在的很大因素就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需求所致。在日益发达的重工业,化工业以及电子软件业盛行的今天,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的恶化的今天,园林景观艺术的作用更成为城市规划行业中的重中之重,社会的超负荷发展无异于给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的剥夺,而园林艺术自身缺在不断的丰富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艺术的本身创造了美感,园林艺术的本身在于优化环境,在美观的基础上升华了艺术的特色,赏心悦目的同时为人类自身的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光添彩,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学习去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园林艺术的地位将会在我们的手里更加绚丽多彩。

摘要:艺术的本身创造美感, 园林艺术的本身在于优化环境, 在美观的基础上升华了艺术的特色, 赏心悦目的同时为人类自身的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光添彩

关键词:园林艺术,中国园林特色,西方园林特色,园林艺术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峰《艺术导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3]陈种《中国造园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西方园林的发展及其艺术特点探讨 篇11

西方园林起源

1.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园林

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公元前2600~31)。古埃及地处非洲沙漠、尼罗河流域。园林产生的初衷是为了防酷热避沙尘,提供人们树荫、溪流和可食用的蔬果等。古埃及园林起初主要的功能以实用性为主,就是以生产为目的的果园或畜牧园等。之后受宗教影响,出现了以祭祀神明为主的圣苑和安葬法老的陵园。后期出现了皇宫贵族的府邸花园。

古希腊(公元前480~146)时期,由于希腊人长期受到对外扩张的战争影响,他们内心渴望平静、理性和秩序的生活,这些渴望体现在园林设计上。起初,园林只作为建筑依附的庭院,后来除了祭祀用的圣林外,还发展出公共园林和哲学家聚会用的场所——文人园。

古罗马(公元前27~公元476)园林吸收了大量古希腊人造园的理念。但古罗马园林空间比过去的埃及、希腊园林大,反映了罗马人对生活环境的重视。罗马另一发展是乡村庄园,这是城市中上阶级为了追求理想的田园生活而产生的。

2.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园林艺术特点分析

西方园林的形成和自然条件、宗教风俗、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西方园林也叫规则式园林、它完全排斥自然,追求严谨的理性,采用中轴对称的规则形式,构图多呈方形或矩形,给人以庄严、均衡、稳定的感受。由于几何学、数学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园林布局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当然这也和建筑布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西方园林的建筑物体一般坐落于园林的中轴线上,有的在中轴线中心,有的在中轴线末端。

西方园林发展

1.意大利、法国、英国园林

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中叶)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自然美重新受到重视。城市里的富豪和贵族恢复了古罗马的传统,到乡间建造园林别墅居住。

17世纪下半叶,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当局者主持兴建的凡尔赛宫苑,规模宏大,手法多变,成为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巅峰之作。法国园林构建风格统治了欧洲近百年时间,对世界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进入18世纪,西方造园艺术开始追求自然,相继出现英国风景式园林、维多利亚式园林、爱德华式园林。其中,以英国风景园林最为典型。西方现代园林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意大利、法国、英国园林艺术特点分析

意大利境内多丘陵,花园别墅造在山坡上,常被称为“台地园”。它继承了古罗马园林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但建筑及轴线不再那么突出。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台地上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和修剪整齐的绿篱花坛。别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坐落于较高或最高的台地上。

法国园林设计突出了“强迫自然接受匀称法则”的规则式设计理念,肯定人工美高于自然美。法国园林线性透视感染力极强,是由于直线和方角的基本形式之间比例协调,总体构图明晰和匀称。园林地形和布局多样,花木品种、形状和颜色多样,但又布置得井然有序,均衡匀称。

英国园林受到欧洲浪漫主义及中国造园艺术的影响,摈弃了传统的规则式园林,追求流线型布局、富有层次变化的大草坪和疏林。园林中栽植多种花卉植物,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

西方现代园林

1.北欧、美国园林

1930~1940年代,北欧园林兴起,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瑞典和丹麦。由于之前北欧园林一直处于懵懂状态,人工雕琢的迹象并不突出,自然景观保存尚好,使得北欧园林更加的注重地域性景观与本土文化的传承。

二战结束后,美国移民剧增,各国的文化艺术在这里汇聚,导致园林风格多样化发展。使得许多城市将公共绿地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把如何扩大绿地面积做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

60年代以后,西方现代园林走向多元化发展。

2.北欧、美国园林艺术特点分析

这个阶段,现代园林理论开始出现“大融合”式的发展,没有一个统一的艺术风格。北欧园林以简单、柔和的风格创造本土化的景观,他们主张“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空间尺寸和人性化的功能設计。地域性景观元素大量的运用到园林中,既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环境也为地区保存了本土自然景观。

美国园林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它在园林界最突出的贡献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规划园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兴建“城市森林”,开创大型城市公园。

结语

西方园林发展至今,历史久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接纳和喜爱,也有不少国家在园林设计上开始相继效仿、吸收其设计理念的精华。

其中设计的理念包括推崇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城市的和谐;城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使用功能之间的和谐与平衡。西方园林始终渗透着西方的文化思想和他特有的价值观念,代表着一代又一代西方人对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的探索与思考。当然西方园林发展的特点是在历史发展的不断进程中沉淀而来的,在给设计者提供借鉴的同时,还应本着与时俱进和地方特色来吸收改进。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

园林铺装艺术的探讨 篇12

下面,就园林铺装艺术,和大家进行一些探讨。

1 园林铺装艺术表现要素

园林铺装表现的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通过形状、色彩、质感、尺度和光影效果五个要素的组合产生变化。

1.1 色彩。

色彩是环境主要的造景要素,是心灵表现的一种手段,铺地的色彩更应该和植物、山水、建筑等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设计,园林铺装一般作为空间的背景。铺地的色彩一般衬托风景的背景,或者说是底色,人和风景才是主体,除特殊的情况外,很少成为主景。铺地的色彩必须是沉着的,以中型色为基调,以少量偏暖或偏冷的色彩做装饰性花纹,色彩的选择应能为大多数人所共同接受。它们应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一般认为暖色调表现热烈、兴奋,冷色调表现幽雅、明快,明朗的色调使人轻松愉快,灰暗的色调则更为沉稳宁静。铺地的色彩应与园林空间气氛协调,如儿童游戏场可用色彩鲜艳的铺装,而体育场地宜使用色彩素雅的铺装,灰暗的色调适宜于肃穆的场所,但很容易造成沉闷的气氛,用时要特别小心。因此铺地设计中,有意识地利用色彩的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最忌色彩过于鲜艳,喧宾夺主埋没主景。

1.2 质感。

铺装的美,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材料质感的美,质感是由于感触到素材的结构而有的材质感。质感的表现,必须尽量发挥材料本身所固有的美,自然面的石板表现出原始的粗犷质感,光面的地砖投射出的是华丽的精致质感,如鹅卵石的圆润、青石板的大方、花岗岩的粗犷。利用不同质感的材料组合,其产生的对比效果会使铺装显得生动活泼,尤其是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搭配,往往能使城市中的人造景观体现出自然的氛围,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感,同一材料可以加工成不同的质感,利用质感不同的同种材料铺地,很容易在变化中求得统一,达到和谐一致的铺装效果。但要注意,如果色彩变化多,则质感变化要少一些;如果色彩、纹样均十分丰富,则材料的质感要比较简单。另外,在铺装的拼缝上,砌缝明显,则易产生漂亮整洁的质感,使人感到雅致而愉快,否则,如果接缝过于细弱.则显得设计意图含糊不清。

1.3 形状。

在景观营建中,铺装的地面以它多种多样的形态、纹样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色。铺装的形状是通过平面构成要素中的点、线和形得到表现。点可以吸引人的视线,成为视觉焦点。在单纯的铺地上,分散布置跳跃的点形图案,能够丰富视觉效果,给空间带来活力。线的运用比点效果更强,直线带来安定感,曲线具有流动感,折线和波浪线则具有起伏的动感。形本身就是一个图案,不同的形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应。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整齐、规矩,具有安定感,不会引起运动感,而会形成宁静的氛围,在铺装一些休闲区域时使用效果很好;三角形零碎、尖锐,具活泼感,如果将三角形进行有规律的组合,也可形成具有统一动势的有很强的指向作用的图案;圆形完美、柔润,是几何形中最优美的图形,水边散铺圆块,会让人联想到水面波纹、水中荷叶;同心圆的图案通常是以一些砖头、鹅卵石等小而规则的铺装材料组成,把这些材料布置在地面或广场中央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1.4 尺度。

铺装图案的尺寸与场地的尺度有密切的关系,大面积的铺装应使用大尺度的图案,纹样不宜过细,这有助于表现统一的整体大效果。如果图案太小,铺装会显得琐碎;而小场地则质感不宜过粗,纹样也可以细些。为不同场所中不同的地面选择合适的铺地砖,就如要在两个邻近的区域间适当地运用对比和协调一样重要,通常大尺寸的花岗岩、抛光砖等板材适宜大空间,而中、小尺寸的地砖和小尺寸的玻璃马赛克,更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空间。但就形式意义而言,尺寸的大与小在美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并非愈大愈好,有时小尺寸材料铺装形成的肌理效果或拼缝图案往往能产生更多的形式趣味,或者利用小尺寸的铺装材料组合成大图案,也可与大空间取得比例上的协调。

1.5 光影效果。

利用不同色彩的石片、卵石等按不同方向排列,使其在阳光照射下,产生富有变化的阴影,使纹样更加突出,这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早已用到。在现代园林中,多用混凝土砖铺地,为了增加路面的装饰性,将砖的表面做成不同方向的条纹,同样能产生很好的光影效果,使原来单一的路面,变得既朴素又丰富。利用这种铺装手法,不需增加材料、工艺简单,还能减少路面的反光强度,提高路面的防滑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园林铺装艺术表现手法

2.1 景题联想。

中国园林的创作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互激发、相互交融,达到情与景的统一时产生出园林意境。意境寄于物而又超于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铺装要发挥艺术的想象力,通过联想的方式来表达园林景区的意境和主题,烘托景区气氛。特定符号的运用。同建筑设计中运用符号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风格一样,铺装设计中运用符号也能唤起欣赏者的某种共鸣,达到表现地方文化及地域风格的作用。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席纹铺地和万字海棠一类的吉祥而有寓意的图案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某种程式化的风格,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极易使人联想到东方文化,而传统的欧洲铺装,其严谨的几何纹样和体系化的粗面石工体现了理性的艺术风格,很自然的会引发欣赏者的中世纪欧洲情结绘画形式的运用。用彩绘砖、浮雕、线刻等方法将历史事件、风俗民情、神话传说、特色建筑、自然景观等内容表现在单体铺装块上,然后再组合到地面铺装中去,可以很好的表达主题,大连星海广场百年城雕的脚印及香港星光大道上的明星手印都是景题联想的佳例。

2.2 因境而成。

园路与场地总是从属于某个特定的环境,它必须与环境中的其他要素取得风格上的协调,因境而成地创造符合空间气氛的铺装。风景区、森林公园等游览地以自然原始气息为特点,铺装应力求自然,就地取材。当地石材因其自然属性贴近大自然,与周围环境极易协调,而且获取容易,节约开支,所以应充分利用,甚至在某些地段直接利用原有山石开凿为路,与自然浑然一体。人们总在期待人性化舒适度不断提高,期待着充满个性、亲切而令人愉快的道路空间。由绿篱、街道树和人行道铺装等道路空间构成要素营造出来的情趣。那种“令人不禁想上去走一走的人行道”,不但丰富了我们所居住城市的表情,也表现了生活、文化和历史。作为道路空间构成要素之基础的路面铺装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值得探讨。以人为本的人行道空间,是在结合考虑功能方面的体感性、弹性及对不同气候的适应性等特点的同时兼顾材料的质感、色彩等美感特性以及与环境协调等因素情况下营造出来的。为行人使用的道路和广场的铺装与汽车道路的铺装有很大的不同。不能仅仅依靠它的机能和耐用性来决定。因为它还包含了诸如安乐、平静、情趣等让行人的走路变得更加轻松的因素。色彩、形状、创意及质感等成了地面铺装关键点。

美在于和谐,园林地面铺装规划建设中的优美、空间的充裕应给与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对那些能够代表一个城市的风貌的主要街道和历史古街的规划建设。在强调其个性、亲切、愉悦的环境特征的同时,注意地面铺装方面的上述几项关键点,使之成为城市的象征并具人性化,提高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城市地面装饰,由于它自始至终地伴随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影响着城市的风景效果,所以也成为城市整个空间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安怀起.中国园林艺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杨永胜.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营建技术[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上一篇:牡丹文化与媒介传播下一篇:短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