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赏析(通用3篇)
园林艺术赏析 篇1
世界园林可以分为自然式东方园林和规则式西方园林。东方园林的风格是写意的造景手法。讲究在依山傍水之地, 修建亭台楼阁、水榭、藤架, 石凳石桌, 红砖碧瓦、小桥人家, 或高山流水、或曲径通幽。园中山石嶙峋, 清流萦绕, 古木参天, 竹影婆娑, 水波粼粼, 林木森森, 以小中见大的格调, 塑造着富有“咫尺山林”的意境。西方园林中轴线十分突出, 整座园林以建筑物为基准, 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 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 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 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在西方规整式园林中, 植物长被用来组成或渲染加强规整图案, 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 草坪, 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 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 这种可以追求形体统一、错综复杂的图案装饰想过的规则式种植方式显得陈旧和落后了。但是, 在园林设计中规则式种植作为一种设计形式仍是不可缺少的, 只是需要赋予新的含义。19世纪开始, 西方风景园林的风格逐步深入泰国, 尤其在皇宫别苑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并与泰国传统民族风格相融合, 形成极富特色的文化艺术产物。
泰国园林是一个自然与人文条件均很优越并发育完善的有机整体。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民族特色与外来影响相互渗透, 东方和西方流派多元融合, 传统相视与现代观念有机共存。既有与历史紧密相关的, 又有以自然风景特色为主的;既有穿透风味浓郁的, 又有时代特征鲜明的;有的以名山大川为依托, 有的以城市环境相共生。主要包括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国家公园, 体系完善、管理良好的城市园林以及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郊野园林。国家公园又可大致划分为山区型、滨海型和海洋型三种类型。
曼谷大皇宫就是最具融合代表性的泰国园林, 其内不但修建了纯欧洲式的宝隆皮曼宫, 还配上了与之协调的欧式草坪花园以及修剪整齐的园林植物雕塑。在这样光照强的国家, 为了能与强烈的阳光相竞争, 颜色通常更亮。
园林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循环渐进, 推陈出新的过程, 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时尚形式。造园要素及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因素, 包括地理气候条件及生活习俗、经济状况、政治制度、宗教思想、美学观点、文化艺术等综合影响下产生的。
泰国园林具有建筑、小品、植物及理水等基本园林要素, 其理水较为简约, 以人工挖凿的湖面及引人的自认河流为主, 水岸线柔缓舒畅, 在形式上一般少有变化。园林景致更多是对自然的欣赏, 其中很少表现出过于明显地人工雕凿痕迹。在植物修剪造型与体型变化上, 泰国园林有较有的表现, 加之有利于热带与亚热带植物生长的气候及自然环境条件, 造型植物成为泰国造园要素中极为重要的组织部分。尽管融合了东西方园林艺术风格和造园手法, 泰国园林的本土特征依旧清晰明朗, 大致表现在以池岛构图的园林布局, 泰式风格的亭阁殿宇;民族风味的佛寺塔阁;热带、亚热带的园林植物。
极具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气质的生命体。相对于西方古典园林及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风格定式, 泰国园林的风格流派则是一种交融并举, 在发展中将自身特质与外来影响不断整合的多元风格进行了集中体现, 这使得研究者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交相审视时, 会明显地感受到其所表现出的东西方特质的多元融合性, 它并没有因为受到外因影响而丧失固有特色, 反而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与本土文化因素的良好契合点。
若干风景名胜区、众多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各类郊野园林与各种城市园林共同构成了泰国园林的总体架构, 并以其各自蕴含的丰富内容, 生成了泰国园林这一生机盎然的有机整体。而这一有机整体又因泰国宏观风景环境的地域区划与各种类型的风景园林的错综交织而分别形式成几大群落。这种结构模式应该说是泰国风景园林结构体系的一大特色, 以“群落”威结构特色。
发展中的泰国园林最有价值的就是它的独创性。这些独创性体现在对传统遗产的珍视与爱护, 更体现杂继承传统和大胆创新方面的可贵努力。以素可泰历史公园为例, 既是规模宏大的遗址公园, 又是展示13至15世纪素可泰王朝时期历史文化的巨型博物馆, 还属于文化遗产型保护区。园林风景协调地糅合在一起, 与整个公园绿化为主, 绿树成荫的大环境有机融合, 给人以极美的印象。这种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主的大型公园在许多国家, 尤其是亚洲国家是很难办到的。而泰国在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的支持下, 实现了这一引以为豪的项目。
简而言之, 泰国园林把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的特色和自己的宗教风格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充分利用地域环境与自然条件的优越, 有计划地、科学地合理开发各类风景园林, 加之特有的群落性和独创性, 泰国园林形成了一种独特风格。
摘要:中国自然山水园林、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林、法国宫廷式花园林、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四大流派的园林风格,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必将向外辐射到周边国家。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欧陆风情以及东方园林两大体系。泰国园林凭借着独天得厚的优美风光, 极富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沉淀, 加之外来艺术文化的影响以及与民族特色的良好融合, 泰国园林成为东南亚地区自然风景园林资源中的一支奇葩。
关键词:泰国园林,多元融合,群落,独创性
参考文献
[1][英]西蒙·贝尔.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郦芷若, 朱建宁.西方园林.江西科技出版社, 第3版.
[3]王晓军.风景园林设计.河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2.2
[4][美]伊莉莎白·巴洛·罗杰斯.世界景观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1.
[5]王浩, 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1.
园林艺术赏析 篇2
姓名:程英杰
学号:
系别:工程系
专业班级:机制
指导教师:李峻峰20100124610.3赏析苏州园林摘要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根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关键字 苏州 园林 文化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有疏郎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极具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成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圆;有雅素精巧,曲径通幽,庭园紧凑的“园中瑰宝”网师圆;有石狮林立,迷宫探幽,变化无穷的狮子林等等,正如童巂教授所言:“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它将有限的空间集文字、书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并把山光、水声、月色融入其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
1.园林的立意
苏州园林的风格特色的根基
有人说苏州的风格在于柔和,即吴语所谓“糯”。“糯” 是对苏州风格的简要概括,“糯”字包含柔美、温文尔雅、细腻、潇洒等等,同样苏州的园林也有着“春夏秋冬皆有景,阴晴雨雪都成趣”淡雅的风范,当然传统的存在也受到历史的影响,回避倾轧的官场是苏州园林的起因;寻求返朴归真氛围,是苏州园林的意境;折射文化的韵味,是苏州园林的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构成苏州园林的基因;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染出苏州园林的基调。
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这是画理,同样也是造园之理。苏州的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古代的造园家在设计时力求园林中每个观赏点,看来都是一幅幅含义深远而有不同层次的画。正所谓:“古人构园置景,以体扬立意为先”,名师巧匠们,对特定的人文自然环境,体察入微,心有所得,然后筹划布局,剪裁景物,开拓意境,形成园林特有的风貌。另外古人善于将宗教的事物动静变化的辨证关系应用于园林创作中,景物有动观静观之分,造园之前,首要考虑。所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人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赏线。例如网师园园子较小是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而拙政园面积较大,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廊引人随,移步换景,这是动观。
江南淡青绿山水,每以赭石及草青为底色,轻抹石青石绿,建筑勾勒间架,衬以淡赭,清新悦目,正是江南园林之粉本,故“立意在先,协调从之”。
2.苏州园林的写意
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其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唐宋文
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形成了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对后来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和创作思想上以及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造园家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以“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山水花木呈现四季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苏州园林的布局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往往面积不大,但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曲径通幽,庭院深深,江南园林常以大小空间的巧妙组合,互相对比,产生深曲折的艺术效果,且使主要空间显得更加开阔,正如留园的入口欲扬先抑的空间组合是佳例。
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空间处理上时而开阔明朗,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山水建筑参差起落,花草林木点缀成景,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园林景物密易疏难,绮丽容易淡雅难,而拙政园的中部设计是“疏而不失旷,淡雅不流寒酸”,两者兼得,设计者别具匠心,实在难得。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
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叠山理水
叠山置石艺术
古人云“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叠石造山,小则置一二湖石,“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大则峰峦洞壑,绵延成脉,远观有势,近看有质,石无定形,山有定法。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如网师园水池仿虎丘白莲池,又有“留园三峰”——冠云、岫云、瑞云三峰,其中冠云峰相传为宋朝“花石纲”的遗物,玲珑剔透,没有人工斧凿痕迹,兼具瘦、漏、透、皱的特点,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
理水
艺圃虽然不大,却用了四分之一的面积在园的中心设置了一个水池,颇见造园者的用心。古人对于住宅一向讲究风水,记得曾经在一本关于住所风水的书上看到在房子周围最好有活水,能够带来财运。我想主人当初在设计这样一个布局的时候应该不只考虑到这个层面上,或许希望这流动的池水能够给他们带来文学
创作的灵感,又或许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样让周围的景物倒影在池中是一种视觉的享受
花木植物
园林中花木既能观赏又能组景,分隔空间,屋角蕉影、窗外修篁、池边垂柳、雨中睡莲、经霜丹风,雪中梅朵。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且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松,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后,“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利用桂花、玉兰交植来比喻金玉满堂等,真是别具匠心。
文史积淀
苏州园林不下数百,各有亭台泉石之胜,而只有艺圃因园主而称著。此园为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初名“醉颖堂”,后归文徵明曾孙文震孟为住宅。清初,归进士姜采所有,扩建为“敬亭山房”,后其子姜实节更名为“艺圃”。
参考文献 叶圣陶 《苏州园林》
曹林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第3期
司待贺聪 《南方建筑》 1998 第3期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诗歌赏析 篇3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