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原理(精选9篇)
园林艺术原理 篇1
《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同时也是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深入了解园林专业的学科构架, 理解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 学习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为以后的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和设计基础。笔者通过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1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 教学内容设置存在不足
首先, 教学内容陈旧。目前, 多数高校《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材选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过元烱编著的《园林艺术》一书, 该书1996年出版至今已近20年, 虽然经过多次重印, 但内容并没有改版。然而, 近些年园林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各种新的园林设计理念和思潮不断涌现, 新信息、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层出不穷, 对园林从业者的知识结构要求也越来越高, 该教材的许多内容由于未能及时更新, 某些观点和案例现在看来已经太过陈旧, 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且, 该书实例古典园林偏多、现代园林较少, 对于当今园林的热点问题也未能及时收录。因此, 该教材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现在园林艺术教学的需要。
其次, 课程间衔接不当、内容重复。《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 范围较广, 和园林专业的多门课程内容有紧密的关联和交叉。在各课程的任课教师未能及时沟通的情况下, 容易出现课程间衔接不恰当、教学内容相似或重复的情况。例如, 园林发展史内容与《中外园林史》内容重复;园林建筑及小品相关内容与《园林工程》、《环境小品设计》等课程的部分内容重复;对园林要素的介绍及运用上, 与《风景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设计》等课程中有相似的内容;植物造景相关内容《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等课程内容重复。相同内容的重复授课不仅牺牲了一部分专业知识的教授时间, 而且还易导致学生在听课时产生厌倦和反感的情绪。
1.2 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不足
目前, 多数高校都开始采用多媒体设备教学, 在教学硬件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 教学模式上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 即每学期初教师提交教学日历, 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与要求。因此, 教师多数采用章节式教学方式来讲解具体的教学内容, 这导致教学内容往往是相互独立的, 无法形成连贯的体系。学生最终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1.3 重理论轻实践,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
《园林艺术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3部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课程与实习。然而, 目前多数高校存在压缩课程学时、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教学计划中缺少设计型、创新型和综合性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园林专业的《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计划仅有40学时, 且全部为理论学时, 没有实验课程和教学实习, 缺乏技能训练过程。这导致学生仅仅注重被动的接收和死记硬背理论, 应用能力不足, 无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更谈不上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1.4 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 《园林艺术原理》课程多采用传统考核方式, 即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赋予不同的比重, 最终核算成总成绩。这种考核体系无法对教学效果起到应有的评价、督促与引导作用。由于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 难以客观评价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此, 必须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才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做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 达到从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园林设计人才。
2 教学改革内容
加强课程教学改革, 制订正确的教学策略, 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 是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前提。通过以上分析, 结合我校园林设计方向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计划, 《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2.1 探索模块化项目式的教学模式
《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园林艺术特征、园林构图艺术、园林风景艺术、园林色彩艺术、园林山水地形艺术、园林建筑艺术、园林种植艺术和园林小品艺术等。将课程分为园林艺术概念、园林艺术基础和园林艺术实践三个模块[1],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课程分为山水、植物、建筑、小品、园路广场等五大项目[2]。针对每一个模块和项目性质, 设计教学载体和教学形式, 每一项目设计重点、难点突出实践特色,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的发展, 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2.2 经典案例分析,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园林艺术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在园林艺术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针对不同模块和项目的讲授过程中, 以具体案例为基础, 通过运用典型案例, 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场景进行案例分析, 发现规律, 提炼理论, 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以教学目的和具体教学内容为根据。既要包含经典园林案例, 又要体现园林专业发展的新趋势。利用典型设计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设计思维。通过对中外著名园林如北京园明圆、承德避暑山庄及法国凡尔赛宫苑等经典园林兴建的历史背景、建园目的、设计理念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对造园艺术影响的分析和引导, 使学生分析比较经典园林的差异, 活学活用所学知识, 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将人文精神融入园林设计中[3]。针对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应该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涌现的优秀园林作品或是身边熟知的园林案例进行分析。例如, 组织学生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2010上海世博园的建筑、水景、植物造景等的分析讨论,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程教学中, 利用网络信息的及时性和便利性, 密切关注园林专业发展的新状况, 及时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 力求使课程的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 建立课程网站, 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课程网站的建立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在线自主学习环境, 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补充和拓展的作用。网络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学, 利用在线交流栏目可实时或异步进行学生作业布置、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 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参与性。
2.3 理论联系实际, 强化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够重视实践教学, 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的教学时数不足。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必须加大实践课的教学时数。首先, 增设实验课程, 建议课时数为24学时。实验课程主要目的是强化技能培训, 其技能培训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而手绘训练则是技能培训的关键环节, 可以直接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技能培训环节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设计中去, 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其次, 增设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议增加为期5天的实践教学周。在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上可分三步进行:基本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社会岗位能力培养和相关专业综合能力素质培养[4]。通过该培养体系,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岗位能力和适应社会工作需求的能力得到提高。例如, 在园林艺术实践教学中, 从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入手, 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分析某一园林景观的功能分区, 了解其园林要素特别是山体、水体、植物等的运用情况, 重点分析其园林景观的艺术手法和产生的艺术效果;组织学生到园林工程施工现场参加施工, 利用学校附近的专业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的现场施工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学生的社会岗位能力;请从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校友来校指导学生的学习。
2.4 考核方法改革
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反应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专业能力。在园林艺术教学中建立作业评分标准体系和实习报告评分标准体系, 增强评分的客观性。将考核分为3部分:平时考核、实践考核和期末考试, 具体内容包括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实习以及基本知识的掌握等。注重平时成绩和实践环节的考核, 减少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 把考核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使考核方法更具有评价的系统性、动态性、连续性和多样性, 能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比较符合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5]。
3 结语
园林艺术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园林艺术课程改革, 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和调整,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 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课程教学目的。
摘要:本文分析《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提出探索模块化项目式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完善考核方式等具体改进措施, 以期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史小玲, 顾建中.“项目驱动、能力为本”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8:136-137.
[2]杨晶.《园林艺术》课程教学改革[J].北京农业, 2013, 9, 291-292.
[3]付美云, 马爱军, 王欣.《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6 (2) :56-58.
[4]杨清平, 胡平, 胡楠.高校园林艺术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 33 (3) :95-98.
[5]刘惠.《园林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6 (22) :138-139.
园林艺术原理 篇2
考研园林规划的原理试题
概念解释(10题,每题5分)50%
1、人工山水园的四个造园要素和造园的主要四项工作
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2、园林建筑在设计方法和技巧有那些?
4、什么叫城市热岛效应?
5、解释绿地的减低噪声作用。
6、风景区规划的主要图纸有那些?
7、解释风景区的分类有那些?
8、绿地的六种类型有那些?
9、道路绿地范围指那些?
10、解释道路分隔岛。
简单回答(5题,每题15分)75%
1、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作用是什么?
2、各类游憩绿地的合理容纳量是如何确定的`?
3、行道树的覆盖面积具体计算方法如何?
4、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5、风景构成的基本要素
论述题(1题)25%
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 篇3
园林植物对园林美的贡献, 一般认为主要是向游人呈现出视觉的美感, 其次才是嗅觉。有人认为东方比较重视嗅觉的美感, 传统喜爱的花卉, 大部分是香花, 如兰花、白玉兰、梅花等。艺术心理学认为视觉最容易引起美感, 使眼睛最敏感的是色彩, 其次才是体形和线条等。除去特殊的藓苔之外, 最受欢迎的是色彩动人, 其次才是香气宜人, 然后是体形美、线条美等。因此千百年来, 园林植物的栽培与选育者一克围绕着这些喜好或嗜好而忙碌着。
2 园林艺术造型的原则
以自然美为基础, 结合社会生活, 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植物、建筑景观创作, 可称之为园林艺术。由于植物的生长虽然具有时间的变化, 但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 不易察觉, 静的内容胜过动的内容, 而是可以触摸, 视觉能够感受, 感受力持久且丰富多彩, 将有形世界中的自然美再现于园林之中, 园林艺术可归入造型艺术的范畴。造型艺术的表现原则即为园林艺术造型的原则。即: (1) 多样统一的原则, 又称统一与变化的原则、园林艺术使用统一的原则是指园林中的组成部分, 在体形、体量、色彩、线条、形成、风格等方面, 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给人以统一的感觉。由于一致性的程度不同, 引起统一感的强弱也不向。十分相似的一些园林组成部分即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 但过分一致又觉呆板、郁闷、单调, 所以园林小常要求统一当中有变化是变化当小有统一, 自然山水中, 有生物也有非生物, 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内容互相组合起来, 形成各种类型的景观特性, 如沙漠景观、沼泽景观、高山草原景观等, 每一种具有明显特性的景观、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情感反应、其中凡是真正使人感到愉快的景观, 都是由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明显的谐调统一。 (2) 对比与调和的原则, 对比与调和是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 景观丰富多彩, 生动活泼便突出主题, 不失园林的基本风格。在植物造景中, 乔本的高大和灌木的矮宽。尖塔形树冠与卵形树冠.有着明显的对比, 但在那些植物、都从树冠上看, 其本身又是调和的。体量上的对比与调和在各种植物中, 有着体量上的很大差别。以其长成期一般生态的相差级数的不同来对比, 可取得不同的景观效果。如以假核榔与散尾葵对比, 也可以蒲葵与棕竹对比, 很能突出假核榔和浦葵, 而它们的姿态又都是调和的。植物的花色之丰富多彩也是无与伦比的。运用色彩对比可获得鲜明而吸引人的良好效果, 运用包彩调和则可获得宁静、稳定与舒适优美的环境。植物造景时就常用“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对比手法来创造主景或点景。明暗的对比与调和园林绿地中的明暗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明处开朗活泼, 暗处幽绿柔和;明处适于活动, 暗处适于休息。
3 韵律与节奏的原则
诗词中要有韵律, 音乐中要求节奏, 在希腊文中, 韵律和节奏都是同一个概念, 其原意是指艺术作品中的可比成分连续不断交替出现而产生的美感。是多样统一原则的引仲, 除诗和音乐之外, 已广泛应用在建筑、雕塑、园林等造型艺术方面。在园林中利用植物单体有规律的重复, 有间隙的变化, 在序列重复中产生节奏, 在节奏变化中产生韵律。如路旁的行遁树用一种或两种以上植物的重复出现形成韵律。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 比较单调而装饰效果不大。两种树木, 尤其是一种乔木与一种花灌木相间排列或带状花坛中不同花色分段交替重复等, 产生活泼的“交替韵律”。人工修剪的绿篙可以剪成各种形式的变化, 如方形起伏的城垛状、弧形起伏的波浪状、平宣加上尖塔形半圆或球形等形式, 如同绿色的墙壁, 形成“形状韵律”这样随季节发生色彩的韵律变化者, 可称之为“季相韵律”。花坛的形状变化, 包括植物种类的变化、色彩及排列纹样的变化, 结合起来就是花园内最富有韵律感的布置。植物种类并不多, 但按高矮错落作不规则的重复, 花期按季节而此起被落、全年欣赏不绝, 其中高矮、色彩、季相部在交插变化之中, 如同一曲交响乐的演奏, 韵律无穷。沿水边种植木英蓉、夹竹桃、杜鹃花等, 倒影成双, 也是一种重复出现, 一虚一实形成韵律。一片林木, 树冠形成起伏的林冠线, 与青天白云相映, 风起树摇, 林冠线随风流动也是一种韵律。植物体叶片、花瓣、枝条的重复出现都是一种协调的韵律……园林植物产生的韵律可谓取之不尽。园林景物中连续重复的部分, 作规则性的逐级增减变化还会形成“渐变韵律”。这种变化是逐渐而不是急剧的, 如植物群落由密变疏, 由高变低, 色彩由浓变谈都是取渐变形式, 由此获得调和的整体效果。
4 主体与从成的原则
园林中景物很多, 但往往人为地区分为主体和从目的关系, 也就是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园林属人工造景, 出于经济的、环境的条件或苗木供应等各种因素的缘故, 造园着往往只能注重某一景物或某一景区, 而招其余置于一般或从属的地位。在植物造景中, 一般而言, 乔木是主体, 灌木、草本是从属的。强调或突出主景的方法, 可以采用: (1) 轴心或重心位置法, 把主景安置在主轴线或两轴线交点上、从属景物放在轴线两侧或副轴线上自然式园林绿地中, 主景应放在该地段的重心位置上。这个重心可能是地形的几何中心, 也可能是地域中植物群体的均衡重心, 也可以是地域中各空间的体量重心。 (2) 对比法, 在前述的对比技法中, 形体高大, 或形象优美, 或色彩鲜明, 或位处高地, 或在空旷处独一无二, 或在横向景物中“鹤立鸡群”者, 一般都是主景, 其余则为从属景物。
5 均衡与稳定的原则
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及建筑等组成的, 它们都表现出不同的重量感, 在平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当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宜的则为稳定。规则式园景是在轴线两侧对称地布置景物, 其品种、形体、数目、色彩等各种量的方面部是均衡的, 对称均衡给人以整齐庄重的感觉, 在一般情况下, 园林景物不可能是绝对对称均衡的, 但仍然要获得总体景观上的均衡。这包括各种植物或其他构成要素在体形、数目、色彩、质地、线条等各方面能体现出量的感觉, 要从各方面权衡比较, 以求得景观效果的均衡。这叫做不对称均衡, 也称为自然均衡。不对称均衡赋予景观以自然生动的感觉。在立面上看, 一个物体或一处景物, 下部量大而上部量小, 被认为是稳定的。园林是人造的仿自然景观, 为取得环境的最佳效果, 一般应是稳定的。
6 比例与尺度的原则
所谓比例是指园林中的景物在体形上具有适当美好的关系, 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分之间长、宽、厚的比例关系, 又有景物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这两种关系并不-定用数字来表示, 而是属于人们感觉上、经验上的审美概念。运用比例这个原则, 从局部到整体, 从近期到远期 (尤其植物体量的增大) 、从微观到宏观, 相互间的比例关系与客观的需要能否恰当地结合起来, 是园林艺术设计成败的关键。尺度在西方认为是十分微妙而且难以捉摸的原则, 其中既有比例关系, 还有匀称、协调、平衡的审美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是联系到人的体形标准之间的关系, 以及人所熟悉的大小关系。园林是供人赏用的空间景物, 其尺度应按人的使用要求来确定, 其比例关系也应符合人的视物规律。这对于做主景的植物等景物, 设立在什么位置上这一问题就有一个尺度和比例的要求。造园者在园林中要设置孤立树做主景时, 周围草坪的最小宽度就需以这一规律来限定。否则, 就达不到对该树的最佳观赏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永正.园林植物及其景观.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1
[2]翟辉.论园林中的植物造景.中国园林1997
园林艺术原理 篇4
[关键词]符号学;环境艺术;园林景观;形态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交叉学科,设计的展现具有语言特征,因而我们可以运用符号学的原理探究设计符号形势与意义之前的微妙关系。符号学原理按照结构语言学分为四大类:语言和言语、所指和能指、系统和组合段、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这些分类是以二分法形式呈现的;概念的二分法似乎往往存在于结构的思想中。符号学具有在跨文化与学科交叉处促进语义互通的可能性,有助于解读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审美与情感的表达,从而有助于传承和创造新的符号、秩序、形式与文化。
一、园林景观形态设计中的语法学
园林景观形态设计中的符号,都是通过特定感知系统确定其语义所指代的形式。能指与所指,即表象与现实,能指是可感知的层面,是符号的表现形式;所指是抽象的引申,是不可直接感知的,也就是符号的意义,这好比一棵树有生在土地上的枝干与叶子,同样也有深埋地底不可见的根基。园林景观设计中将符号分为图像性、指示性、象征性。图像性符号,是通过模拟对象或与对象相似而构成,表现形式与内在存在相似,从而借助原形的意义表达新事物的意义,其优点在于简洁直观,很多景观设计中都应用了图形性符号,利用几何或非几何元素,对具体原形进行归纳总结,构成艺术符号。例如,模纹花坛外形均采用规则的几何图形,花坛内图案除了用大量矮生性草花外,也可配置一定的草皮或建筑材料,使整体效果突出。指示性符号,是所指与能指之间具有实质性的因果关系或纬度上的联系,例如,坐落在岳麓山的岳麓书院与爱晚亭等,每个建筑都有其特有的牌匾或楹联等指示性的标志,指示性符号是真实且不脱离意义进行的构建。象征性符号:是指与其他对象没有相似性或直接联系,所以它具有完全自由的表征对象,可以在传播过程中约定俗成、稳定不变地被应用。例如,中国植物中梅、兰、竹、菊,被人称为“四君子”,以松柏象征坚贞。再者,园林设计中常见的景墙、洞门、洞窗、漏窗等都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一种设计手段,不仅是通过、穿过、采光功能的需要,不同的造型与装饰纹样也代表了不同的等级或寓意。
二、园林景观形态设计中的语用学
信息作为意义的介质,在园林景观符号语用学系统中,首先从主述者应用到涉物,再将信息传达给接受者,并在同一语境的背景下,领悟到符号的解读,这其实也是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其中编码过程符合语义与语构的双重规则;解码过程则意在将接收的信息复原重建,同样应符合语义与语构的双重规则。从园林景观设计师编码到接收者的解码,因受到获取信息的量、完整度、感觉与知觉、推理与联想、不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解码的过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从思想到物质客观存在,园林景观设计师已经通过符号学语用学系统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在同一语境下,即可解读到主述者表达的含义。
三、园林景观形态设计中的语义学
在园林景观形态设计符号学的语义中主要突出的四点:造型与形态、色彩与光线、比例与尺度、选材与质感。①造型与形态,是园林景观的主要信息载体,它与信息之间有一种代码化的联系,是物质表现的符号,其中“型与形”利用特定的造型设计语言,例如模仿设计、移植设计、替代设计、组合设计等对原形的简化、变形、叠加、拼贴、概括,利用创造设计思维方法进行功能上、视觉上以及意义上的编码。②色彩与光线,光线的一点变化都会影响色彩的呈现,色彩不仅仅承载着色彩特定符号的代表,也同时承担着物体审美含义与文化的展示,同时还兼顾社会意识形态与宗教的表达,这种编码承载的信息能够使个体差异化增大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③比例与尺度,是形式美的法则之一,其表现在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大小,普遍来说,比例尺度适宜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例如,黄金分割比就广泛地应用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同样,特定条件下设计编码时也会应用夸大尺度起到强调的作用,使得接受者领悟到威严庄重、宏伟壮观的信息。④选材与质感,不同材质具有不同的语义,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综合作用,加上不同语境下的综合解码分析,给人不同的生理与心理体会,且根据不同选材(花种、草种、树种、石材、金属、陶瓷、玻璃、塑料、皮革等),以及不同材质的组合与设计,让其具有视觉美感与使用价值双重作用。
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属于空间造型艺术范畴,是科学、技术、艺术、生活的结合体。首先,园林景观设计和符号学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因而使得基于符号学原理的园林景观形态设计研究成为可能。其次,从设计学角度来看,园林景观设计是人为创造的符号,是客观的且被人所感知,这种感知形式语言,不仅从空间上与时间上、概念上与实体上、视觉上与物质上都形成一种复合,而且是能指与所指、物质与精神、编码与解码、逻辑与规则的合一。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需要满足空间布局和功能上的需求,在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内涵设计与文化设计,让园林景观从内而外地表达艺术的美。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尔.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
2.余继宏.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家具形态研究.2009博士论文
园林艺术原理 篇5
1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园林植物大体上可分为2大类群:一是城镇露地栽培的各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植物、草坪等;二是以保护地 (日光温室或各种塑料拱棚) 形式栽培的各种盆花及鲜切花。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是: (1) 人的活动多, 植物品种丰富, 生长周期长, 立地条件复杂, 小环境、小气候多样化, 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群落关系常被打乱; (2) 品种单一, 种植密集, 且大都位于保护地内栽培, 环境湿度大, 某些害虫易发生, 防治难度大; (3) 花卉业是近几年新兴起的一种产业, 广大花农普遍缺乏花卉栽培的一般常识, 管理上常常不到位, 导致害虫的发生。 (4) 城镇郊区与蔬菜、果树、农作物相连接, 除了园林植物本身特有的病虫害外, 还有许多来自蔬菜、果树、农作物上的病虫害, 有的长期“落户”, 有的则互相转主危害或越夏越冬, 因而病虫害种类多, 危害严重。
2 综合治理遵循的原则
2.1 安全、经济、简易、有效
这是在确定综合治理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特别是安全问题, 包括对植物、天敌、人畜等, 不致发生药害和中毒事故。不管采用什么措施, 都要考虑既节省资金, 而又简便易行, 并且要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2 协调措施, 减少矛盾
化学防治常常会杀伤天敌, 这就要求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 尽量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在使用化学药剂时, 要考虑到对天敌的影响, 选择对天敌无害或毒害较小的药剂, 通过改变施药的时间和方法, 使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既防治害虫又保护天敌的目的。
2.3 相辅相成, 取长补短
各种防治措施各有长短, 综合治理就是要使各种措施相互配合, 取长补短, 而不是简单的“大混合”。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效果好、工效高的优点, 但药效往往仅限于一时, 不能长期控制害虫, 且使用不当时, 容易使病菌及害虫产生抗性、杀伤天敌、污染环境;园林技术措施防治虽有预防作用和长效性, 不需额外投资, 但对已发生的害虫则无能为力;生物防治虽有诸多优点, 但当害虫暴发成灾时, 也未必能见效。因此, 各种措施都不是万能的。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2.4 力求兼治, 化繁为简
自然情况下, 各种害虫往往混合发生, 如果逐个防治, 浪费工时, 因而在化学防治时应全面考虑, 适当进行药剂搭配, 选择合适的时机, 力求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几种害虫的目的。
2.5 要有全局观念
综合治理要从园林的全局出发, 要考虑生态环境, 以预防为主。
2.6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防治病虫害的基本措施之一, 也是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方针的有力保证。
3 园林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措施
3.1 清洁园圃
及时收集园圃中的病虫害残体、草坪的枯草层, 并加以处理, 深埋或烧毁。生长季节要及时摘除有病虫枝叶, 清除因害虫或其它原因致死的植株。园艺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人为传染, 如在切花、摘心、除草时要防止工具和人体对微小害虫的传带。温室中带有病虫害的土壤、盆钵在未处理前不可继续使用。无土栽培时, 被污染的营养液要及时清除, 不得继续使用。
3.2 合理轮作、间作
每种害虫对树木、花草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转移性, 因而在进行花卉生产及苗圃育苗时, 要考虑到寄主植物与害虫的食性, 尽量避免相同食料及相同寄主范围的园林植物混栽或间作。如黑松、油松、马尾松等混栽将导致日本松干蚧严重发生;槐树与苜蓿为邻将为槐蚜提供转主寄主, 导致槐树严重受害;桃、梅等与梨相距太近, 有利于梨小食心虫的大量发生;多种花卉的混栽, 会加重病毒病的发生。
3.3 加强园林管护
3.3.1 加强肥水管理。
观赏植物应使用充分腐熟且无异味的有机肥, 以免污染环境, 影响观赏。使用无机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等营养成分的配合, 浇水方式、浇水量、浇水时间等都影响着害虫的发生。
3.3.2 改善环境条件。
主要是指调节栽培场所的温度和湿度, 尤其是温室栽培植物, 要经常通风换气, 降低湿度, 以减轻某些害虫的发生。种植密度、盆花摆放密度要适宜, 以利通风透光。冬季温室的温度要适宜, 不要忽冷忽热。草坪的修剪高度、次数、时间也要合理, 否则, 也会加剧害虫的发生。
3.3.3 合理修剪。
合理修剪、整枝不仅可以增强树势、花叶并茂, 还可以减少害虫危害。例如, 对天牛、透翅蛾等钻蛀性害虫以及袋蛾、刺蛾等食叶害虫, 均可采用修剪虫枝等进行防治;对于介壳虫、粉虱等害虫, 则通过修剪、整枝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 从而抑制此类害虫的危害。对于园圃修剪下来的枝条, 应及时清除。草坪的修剪高度、次数、时间也要合理。
3.3.4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不仅可以保持地力, 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促进花木健壮生长, 提高抗逆能力, 还可以清除许多害虫的发源地及潜伏场所。如扁刺蛾、黄杨尺蛾、草履蚧等害虫的幼虫、蛹或卵生活在浅土层中, 通过中耕, 可使其暴露于土表, 便于杀死。
3.3.5 翻土培土。
结合深耕施肥, 可将表土或落叶层中越冬的害虫深翻入土。公园、绿地、苗圃等场所在冬季暂无花卉生长, 最好深翻1次, 这样便可将越冬的害虫暴露于地表, 减少翌年害虫发生。对于公园树坛翻耕时, 要特别注意树冠下面和根颈部附近的土层, 让覆土达到一定的厚度, 使得害虫无法孵化或羽化。
3.3.6 球茎等器官的收获及收后的管理。
许多花卉是以球茎、鳞茎等器官越冬的, 为了保障这些器官的健康贮藏, 在收获前应避免大量浇水, 以防含水过多造成贮藏腐烂;要在晴天收获, 挖掘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伤口;挖出后要仔细检查, 剔除有伤口、害虫及腐烂的器官, 必要时进行消毒和保鲜处理后入窖。贮窖须预先清扫消毒, 通气晾晒。贮藏期间要控制好温湿度, 窖温一般在5℃左右, 相对湿度宜在70%以下。有条件时, 最好单个装入尼龙网袋, 悬挂于窖顶贮藏。
3.4 选育抗病害虫品种
3.4.1 培育抗病虫害品种。
培育抗病虫害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一环。目前已培育出柳树抗天牛的新品种——金柳。我国园林植物资源丰富, 为抗病虫害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大量的种质。培育抗病虫害品种的方法有常规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单倍体育种等;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 将抗害虫基因导入园林植物体内, 获得大量理想化的抗性品种已逐步变为现实。
3.4.2繁育健壮种苗。
园林上有许多病虫害是依靠种子、苗木及其它无性繁殖材料来传播的, 因而培育无病虫害的健壮种苗, 可有效地控制该类病虫害的发生。应选取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通风透光及无害虫危害的场所为育苗苗圃。盆播育苗时应注意盆钵、基质的消毒。如菊花、香石竹等扦插育苗时, 对基质及时进行消毒或更换新鲜基质, 可大大提高育苗的成活率。
3.5 物理机械防治
3.5.1 捕杀法:
利用人工或各种简单的器械捕捉或直接消灭害虫的方法称捕杀法。人工捕杀适合于具有假死性、群集性或其它目标明显易于捕捉的害虫, 如多数金龟甲、象甲的成虫具有假死性, 可在清晨或傍晚将其震落杀死。榆蓝叶甲的幼虫老熟时群集于树皮缝、树疤或枝杈下方化蛹, 此时可人工捕杀。冬季修剪时, 剪去黄刺蛾茧、蓑蛾袋囊, 刮除舞毒蛾卵块等。在生长季节也可结合园圃日常管理, 人工捏杀卷叶蛾虫苞、摘除虫卵、捕捉天牛成虫等。
3.5.2 诱杀法:
利用害虫的趋性, 人为设置器械或饵物来诱杀害虫的方法称为诱杀法。利用此法还可以预测害虫的发生动态。诱杀的方法有:灯光诱杀、食物诱杀、潜所诱杀、色板诱杀等。
3.5.3 阻隔法:
人为设置各种障碍, 以切断害虫的侵害途径, 这种方法称为阻隔法, 也叫障碍物法。其方法有:涂毒环、涂胶环、挖障碍沟、设障碍物、纱网阻隔等。此外, 植物周围种植高秆且害虫喜食的植物, 可以阻隔外来迁飞性害虫的危害;土表覆盖银灰色薄膜, 可使有翅蚜远远躲避, 从而保护园林植物免受蚜虫的危害并减少蚜虫传毒的机会。
3.5.4 汰选法:
利用健全种子与被害种子体形大小、比重上的差异进行器械或液相分离, 剔除带有害虫的种子。常用的有手选、筛选、盐水选等。如带有害虫的苗木, 有的用肉眼便能识别, 尤其是带有检疫对象的材料, 一定要彻底检查, 将害虫拒之门外。特殊情况时, 应彻底消毒, 并隔离种植。
3.5.5 温度处理:
任何生物, 包括植物病原物、害虫对温度有一定的忍耐性, 超过限度生物就会死亡。害虫对高温的忍受力都较差, 因此通过提高温度来杀死害虫的方法称温度处理法, 简称热处理。在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中, 热处理有干热和湿热2种。
3.6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植物安全, 害虫不产生抗性, 天敌来源广, 且有长期抑制作用;但往往局限于某一虫期, 作用慢, 成本高, 人工培养及使用技术要求比较严格。必须与其它防治措施相结合, 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生物防治可分为: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以蛛螨类治虫、以激素治虫等。
3.7 化学防治
生态学原理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篇6
1 与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生态学理论
1.1 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 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 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城市中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 环境资源比较匮乏, 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 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 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因此, 在现代风景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1.2 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等及环境梯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现代园林规划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习性与生态环境条件, 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 合理地选配植物种类, 避免种间或种内的直接竞争, 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以利于种间互补, 既充分利用光、温、水、气及养分等环境资源, 又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
1.3 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又称互利共生, 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 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藻与菌的结合体, 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一些植物和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 皂英、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 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外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 如胡桃能分泌一种叫胡桃醒的物质, 它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因此在胡桃树下的土表层中一般没有其他植物, 在园林中配植植物时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间的这种相互关系, 能有效地促进群落的稳定。
1.4 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 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 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 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 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海湖泊水系的协调以及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 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 合理布局, 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 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 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2 生态学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应以植物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贯彻“以人为本, 以生态效益为首”的理念, 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设计城市园林。因此, 深入掌握生态学和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正确定位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这样才能使园林规划在符合美学性同时, 又符合和谐性和科学性。
2.1 城市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
植物群落周边环境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植物群落, 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植物群落中的各种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程度不同, 人们可以据此来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例如, 可利用唐菖蒲对氟化物的敏感性来监测大气的氟污染。随着人们对植物生态功能的逐步认识, 在利用植物地上部分来改善环境的同时, 人们也在研究利用植物根系富集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 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作用, 为人们的生产活动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作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对石油、天然气等高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SO2、HF和Cl2等已经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不同园林植物对SO2的吸收、净化能力的大小与其形态、叶量、叶面积、气孔开度等有密切关系, 即使生物量相同吸收硫的量也不同。张德强等挑选32种园林绿化植物来研究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去除能力, 结果发现菩提榕、仪花、小叶榕和铁冬青不但具有很强的抗性, 吸收去除能力也很高。
2.2 以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为理论的植物配置的设计
2.2.1 植物材料的选择。
根据生态位理论,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 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 合理选择配置植物种类, 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 种间互相补充, 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 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根据各种植地不同的实际情况 (如干旱、贫瘠、土壤密实、污染严重、病虫害严重等) , 有针对性地选择植物种类, 尤其是高大乔木优势种的选配, 直接决定了园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程度。因此, 在植物选择时, 应该因地制宜, 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 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 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 进行相应的选择。
2.2.2 运用具有生态效益的植物。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 有的相差很大。因此, 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刘艳菊等列出了北方常见植物对烟尘的抗性等级, 其中柏树、刺槐、垂柳、白蜡树对烟尘的去除作用显著, 说明具有冠大且浓密、叶面多毛或粗糙以及分泌出油脂或黏液的植物滞尘能力较强。
3 结语
园林艺术原理 篇7
要对建筑艺术进行定义, 就要明确建筑艺术的对象:可以被认定为“艺术”的建筑。因而首先需要掌握“建筑”的范畴, 继而在此基础上定义“建筑艺术”。
(一) 建筑的定义
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生活需要, 通过劳动而创造的固定性人工环境。其中“社会生活”指社会物质和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 包括生产、起居、文化、娱乐、教育、经济、政治、宗教等领域;“人工环境”意为人为设置边界面围合成的空间环境;而“固定性”是指建筑产品的空间固定属性, 即建筑产品在建造过程中直接与地基连接, 只能在建造地点固定地使用, 而无法转移, 这也是建筑显著区别于一般工业产品的性质。可见建筑的本质是空间建构, 目的是营造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建筑的产品即建筑物 (an architectural product or work) 主要包括房屋 (building) 和构筑物 (construction) , 其中房屋指有基础、墙、顶、门、窗, 能够遮风避雨, 供人在内居住、工作、学习、娱乐、储藏物品或进行其他活动的空间场所;构筑物是指房屋以外的建筑物, 人们通常不直接在内进行活动, 如烟囱、水塔、桥梁、水坝等。广义的建筑既包括房屋又包括构筑物, 而狭义的建筑只包括房屋。
一般情况下, 建筑艺术的对象范围不包含构筑物而特指房屋, 但并非所有的房屋都是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的对象是达到一定标准、满足一定条件的建筑物。
(二) 建筑的要素
在“建筑圣经”即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的《建筑十书》中提出了建筑的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这三点实际上也是建筑的标准, 在现今的建筑理论中, 通常对应建筑功能、技术和形象三方面。
建筑功能要“实用”, 即满足人活动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功能是人们建造房屋的具体目的和使用要求的综合体现, 任何建筑都有其使用功能, 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建筑:住宅、工厂、学校、电影院等等。建筑功能在建筑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直接影响建筑的结构形式、平面布局和组合、建筑体型、建筑立面以及形象等。建筑技术保证建筑“坚固”。它包括材料、结构、施工、设备等, 其中材料是物质基础, 结构是构成建筑空间的骨架, 施工技术是实现建筑生产的过程和方法, 设备改善建筑环境的技术条件。建筑形象即建筑的形式法则, 追求建筑的“美观”。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内外部空间的组合、立面构图、细部与重点装饰处理、材料的质感与色彩、光影变化等。建筑形象也受时代、地域、文化、民族的影响, 并由此诞生了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建筑。
实用、坚固、美观是衡量建筑品质的标准, 也是建筑艺术需要达到的要求。这些要素是动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发展。
(三) 建筑的内容
建筑的内容即建筑的矛盾运动。任何建筑都包含辩证统一的三个方面的关系:建筑与环境、建筑与自身、建筑与人, 建筑的主要内容既是处理这三种关系。
建筑所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建筑一方面需要适应和对抗自然力量如重力、风、雨、阳光还有雷电、地震等, 并与周围的自然地形、景致和氛围协调;另一方面受政治、经济、文化, 民族, 宗教等社会因素制约而形成相应的规模、形式、风格、意境。建筑的整体由各个部分构成, 且包含复杂的要素和细节。建筑各要素之间要协调一致, 各部分要服务于整体, 保持连贯性和一体性。
建筑和使用者的关系是双重的, 人在建筑中既是“主人”也是“演员”, 建筑一方面要服务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也要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例如交通联系空间设计既要考虑人的尺度又可以引导人流动向;氛围创造既要满足人的安全和舒适感要求又可以通过特定意境营造让人感觉肃穆或轻松。
好的建筑作品必定要科学地处理这三种关系, 即实现建筑物与所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物部分与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协调一致, 建筑物与人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对应契合。
二、建筑艺术的定义
广义的建筑艺术将建筑理解为“技艺”, 将建筑作为知识实践, 强调建筑的技术性, 工业、农业、医学也可以叫“艺术”。然而建筑不只是门手艺, 建筑还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 具审美性和精神性。而狭义的建筑艺术将建筑视为一门造型艺术, 强调“建筑形象”的美观性。但这割裂了建筑的整体, 忽视了建筑的功能和技术要素, 也没有实现建筑的真正目的。因而对建筑艺术的理解不能泛化也不能片面, 要立足于建筑的范畴进行综合系统地考量。
从建筑的定义、要素和内容中, 我们可以框定建筑艺术的对象范围, 明确理想建筑的标准及目的并以此限定建筑艺术需满足的条件, 从而推导出建筑艺术的定义。建筑艺术的对象主要是指房屋, 而一些特殊建筑物如纪念碑、佛塔、钟楼、陵墓、城墙等非房屋类建筑也属于其对象范围;除此之外, 有些“非建筑物”因为和建筑艺术关系密切, 可作为关注对象如桥梁、园林、雕塑、城市规划等。建筑艺术需要达到实用、坚固、美观的标准, 因而建筑艺术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 并利用相应的物质技术手段以实现这个要求。建筑需要处理建筑与环境、自身和人的关系, 建筑艺术必须要实现三种关系的平衡。建筑的终极追求是真善美的统一。
综上所述, 建筑艺术是一门为满足社会生活需要, 遵循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 利用合理的物质技术手段, 对固定性人工环境进行设计的艺术, 其目的要实现建筑和环境、自身与人关系的平衡,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三、建筑艺术的特性
(一) 建筑艺术的时空性
时空性关乎建筑的本质、存在和发展。
建筑艺术的本质是时空的处理艺术。建筑的目的在于营造活动空间, 建筑艺术的根本任务是创造空间, 对空间进行架构和设计, 空间是建筑艺术的生命。建筑的使用过程是时间与空间共存的, 建筑中的时间是赋予建筑生命力的要素, 很多建筑师都意图在建筑中表达时间的概念。其中一方面是通过建筑序列让使用者感受到时间的概念, 建筑群或单个建筑都具有空间序列性, 在系列的“引导-铺垫-激发-高潮-收束-尾声”运动中, 让使用者融入空间的节奏感从而感受到时间概念。另一方面则是让建筑呈现出自然时间的变化, 通过空间布局和周围环境的协调, 让建筑在一日中不同时刻, 一年中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空间状态, 建筑处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中。
建筑艺术存在于时空中并彼此作用。建筑在空间中占据实体, 并且在时间中留存和改变。建筑艺术的这种存在性比其他艺术更强烈:建筑是一种大体积比例、构成复杂的空间实体, 有其他艺术无可比拟的体量感和庞大体制;作为人类各种活动的场所, 建筑的存在是强制性的, 每个人都会接触和使用到各种建筑实体, 生活在建筑构成的室内和室外空间构成中。建筑无处不在, 而大多建筑会长时间留存, 成为历史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 建筑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些改变既体现在建筑的物质实体上, 也表现在建筑和环境的关系上。这个改变过程不仅对于建筑是有意义的, 实现建筑形象和功能等要素的更新或扩充, 而这些改变在建筑上留下的痕迹同时也是历史的记录和沉淀。
(二) 建筑艺术的实用性
建筑是一门实用艺术, 功能性是建筑的根本, 这是建筑艺术和其他纯艺术种类的本质区别。一般而言, 艺术属于社会的精神文明领域, 然而建筑却是作为物质文明存在。建筑的功能要实现人们的社会活动目的, 满足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 建筑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紧密相连的艺术门类, 建筑功能性的实现与社会发展情况密切相关, 现代社会中, 建筑的功能愈加多元, 建筑类型大大丰富, 出现了工厂、车站、电影院、写字楼、体育馆、展览馆等现代建筑。优秀的建筑艺术作品必须是功能良好的建筑。
建筑的实用性具有延续性, 一座建筑通常可以为人们使用很长时间, 其间建筑的使用功能也许会发生变化, 例如故宫从皇宫变为博物院, 上海外滩汇丰银行从外资银行改为上海市政府现在又变为浦东发展银行总部。而建筑中的一些功能意义也会随着时间累积而改变, 一些实用性为主不属于形式美的东西, 比如台、柱、门窗等因为历史沉淀而成为具审美价值的对象。
(三) 建筑艺术的象征性
艺术作用于人的精神和情感, 建筑艺术也不例外。建筑艺术以其空间、形式、秩序、材质、色彩等表达出某些内涵和意境, 但建筑艺术并不能直接表达或确切指向某种情感或精神内涵, 只能通过环境和氛围的营造表达“言外之意”, 是间接和抽象的, 是一种象征的艺术手法。
黑格尔说:“我们可以把独立的建筑艺术叫做一种无机的雕刻, 因为它固然建立起本身独立的作品, 但是并不能因此就用恰当的躯体形象去达到自由美和表现精神的目的, 而是一般只摆出一种象征的形式, 来暗示和表现一种观念。”可见建筑艺术不能也不必要创造出具体的艺术形象, 它只能以象征的方式去暗示和隐喻某种社会意义与精神内涵。绘画、雕塑等艺术可以进行“自由”的创作, 建筑则不同, 它无法以形式或意象的构造本身为目的, 它必须受制于功能、技术等要素以及同环境、自身和人的关系。建筑的语言是非叙述性和表情性的, 建筑艺术不能像其他艺术种类一样, 自由地模仿客观世界或表达情感。然而建筑艺术仍需承载人们的精神需求, 需要表达精神和观念, 展现审美和文化内涵。因此, 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并不会受困于建筑艺术语言的种种制约, 他们会突破局限, 创造性地运用建筑各元素, 将人置于一种象征境界的艺术体验中。高妙的建筑艺术甚至可以达到其他艺术门类无法企及的艺术境界, 如北京天坛公园中的圜丘坛和祈年殿的“天圆地方”寓意, 印度泰姬陵营造的神秘瑰丽的氛围都是经典的例子。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象征性并不是建筑艺术的目的而是手段。建筑艺术的象征性须在一定规律内运用, 一旦超出了建筑自身所能容忍限度, 就会变成生搬硬套的象征的滥用。建筑史上应不恰当的象征造成的失败案例也很多, 如苏联红军大剧院, 生搬“革命”含义, 将平面设计成五角星, 给使用造成严重不便;郑州二七工人运动纪念塔, 硬套“二七”主题, 两座七层塔楼连体被成为“连体怪胎”。
(四) 建筑艺术的折衷性
作为一门具综合性和社会性的实用艺术, 建筑是所有艺术形式中聚合并调节了最多的冲突类型的形式。建筑产品本身是一个庞大的、整体的、固定实物体系, 其使用功能、结构构造、艺术风格、装饰工艺、技术设备、采暖通风、供水供电等各类要素错综复杂。建筑内部各要素之间, 以及建筑和人、自身、关系之间存在着许多的矛盾, 建筑艺术需要平衡和处理其中的各种冲突和矛盾, 如技术和造型、经济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再如继承与突破, 传统与创新, 民族特色与国际化等各种观念冲突。从社会性的角度看, 建筑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动, 是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了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因而建筑严格来说也从来不是建筑师的个人产品, 是“甲方”、施工方、乃至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作用, 且受公众关注。
所有这些冲突、矛盾的解决, 最终不可能采取一边倒的方式, 而通常会采取平衡、协调、统一、综合的方法。只满足使用功能而忽略建筑形象设计的建筑就不可能成为建筑艺术的对象;而反之只关注建筑的美观因素而偏废建筑的功能和技术要素的建筑, 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建筑艺术作品。折衷不仅是建筑艺术的一种处理手段, 也是建筑产品的最终成果反映。建筑艺术史上, 自古罗马时代起就已经开启了折衷的历程;到文艺复兴之后, 折衷主义建筑开始崛起, 折衷成为建筑的最重要的手段, 同时也成为一种不断变换的建筑风格。
(五) 建筑艺术的地域性
任何建筑都处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 建筑艺术表现出强烈的地域认知感, 这是建筑艺术的显著特性。
地域环境包括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建筑受这些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同时又是这个环境的组成部分。建筑的物质和文化特征也是该地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反映和其文化特征的表现。其他的艺术种类也带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 但是它们的存在和表现方式通常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而所受的区域的限制和场合的约束性也不如建筑艺术强。所有艺术种类中, 只有建筑艺术根植于各自的地理人文环境并与其相互作用, 表现出强烈的“因地制宜”的地域认知感。
建筑与自然环境是一个不可割离的整体。建筑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 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的制约, 这也是造就不同建筑形式和风格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民居便是因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建筑范例: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客家的土楼、云南傣族的竹楼、江南水乡的白墙青瓦、山东临海的海草房等。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还体现在建筑对自然的态度上。当下能源和环境压力引发了建筑师们对自然和建筑关系的新思考, 提倡尊重自然、顺应客观环境, 关注建筑的生态性。一些先锋环保建筑师甚至提出了建筑“形式追随气候”“形式追随生态”的观点。
建筑还是一定地域环境文化的结晶和载体, 建筑受地域社会文化的影响, 同时也在建筑构成、功能、形式上反映地域文化。地域社会文化包括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传统观念、审美偏好等等, 使得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呈现出不同风貌的建筑。如蒙古包符合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 四合院的空间类型是中国礼制思想的典型代表, 我国新疆地区受宗教因素影响出现了许多伊斯兰风格建筑, 日本庭院文化中的“枯山水”设计则是日本审美文化中“物哀”思想的体现。伴随着人类的现代化进程, “全球化”“国际化”风格对大量消解了建筑的地域性特色, 地方建筑文化的独特性被以经济和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化进程抹杀, 使城乡面貌变得单一和贫乏。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许多的关注和讨论, 开始提倡建筑的“乡土化”和“民族化”。事实上, 追求更高文化层次的建筑艺术必然要把握社会文脉, 赋予建筑地域性特色, 作为创作的追求和品评的标尺, 在不断超越、创新的同时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
摘要:本文以艺术原理角度对建筑艺术进行研究, 立足于建筑的内容和要素讨论建筑艺术的定义, 并从建筑艺术的本质、表现及影响重点分析建筑艺术的特性, 试科学探讨建筑艺术的概念及其区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艺术特性。
关键词:建筑,建筑艺术,艺术特性
参考文献
[1]熊明.建筑美学纲要[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邱德华, 董志国, 胡莹.建筑艺术赏析[M].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
[3]聂洪达, 赵淑红.建筑艺术赏析[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4]萧默.建筑谈艺录[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5]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6]史坦利·亚伯克隆比, 吴玉成译.建筑的艺术观[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7]万书元.论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J].艺苑, 2010 (01) .
[8]向岚麟.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真善美探析[N].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
[9]张晓洪.从“建筑艺术”质疑建筑是艺术--建筑、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建筑审美特征探讨[J].华中建筑, 2002 (05) .
[10]刘维萍.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D].中南大学, 2013.
园林艺术原理 篇8
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的以及世界的艺术瑰宝, 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外园林。四种园林艺术相互借鉴、交织, 其中艺术造诣最高、文化气息最重的当属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皇家园林地势显赫、气宇非凡、景观颇多;私家园林贴近自然、意蕴浓厚、十分精致。中国的园林艺术起始于商周时期, 在明朝、清朝时达到创作高峰, 其中皇家园林的创作高峰则是在清朝的鼎盛时期。一些著名的园林景观有圆明园、畅春园、颐和园、西花园、静宜园、静明园、留余山居、避暑山庄等等。除了少数皇家园林之外, 其他园林面积都比较小。而要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展现出自然风景之美, 重点和难点就是突破其局限性, 这就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无限的意境。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1]67。在园林的创作上, 中国的园林创作一直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 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绝妙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可游可居。自然风景包括山、水、植被等, 并在模仿这些要素的基础上人工加以雕琢、改造, 提取精华之处, 并加以浓缩, 巧妙借景、因地制宜, 将自然惬意的风景创作于园林之中,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人与自然相互融合, 展现出浓浓的诗情画意。一些特色景物有通幽曲径、林立奇石、繁花树木、堆叠假山、清泉水池等, 这些景物相互穿插、互相映衬, 十分和谐。景物都是在自然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巧妙搭配, 才能达到人工美和自然美的完美结合, 以景来写意。在这些人工创作的自然风景中巧妙地融合着一些颇具特色的亭、台、楼、阁、馆、廊、轩、榭、舫、桥, 这些亭台楼阁雕琢精美, 错落有致, 从而使得景物与建筑物相映成辉。园林的设计使得主人在居住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惬意、自然的亲切和万千风情, 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寄情于自然的目的。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古典诗词文化和儒雅的生活性格。
虽然中国园林有以上很多优点, 但是它自身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因长期受到封建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古典园林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 大都表现为封闭的, 在园林的四面都设置有围墙, 仅供少数人居住游玩, 而且一般人不能随意进出, 如非踏入院内便很难欣赏到美景。且其服务的人群主要也是社会上层人士, 所以那么精美的风光也只能是供极少数人来欣赏。这就表现出了古典园林的私密性、封闭性以及局限性。
二、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
西方的园林艺术起源于西亚的古代波斯, 最突出的园林艺术便是法国园林艺术。西方园林比较强调主从关系, 注重中轴和秩序的井然划分, 从而营造一种端庄、雄伟的贵族气息, 以及清晰的几何平面感。西方园林把主要的建筑物放在突出位置, 在建筑物前多设置林荫道, 后面多设置花园。园林的主要特点是用纵横轴线将地面平分为四块, 形成“田”字, 并在林荫路十字路口交叉处设立中心喷水池, 中心喷水池的水还可以经由十字水渠来浇灌周围的植被。在最初设计时, 中央喷水池是有象征意义的, 象征着神圣而美好的天堂, 后来欧洲人将喷水池中的水充分利用来与各种明渠、暗渠相连通, 来完成一些喷灌工作。这种造园方法之后一直流传并影响到西方很多国家。西方园林主要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自由、奔放、思维的严谨性[2]。西方的造园艺术自有其系统性和理论性, 在几何计算、严密规划方面表现突出。近代以来西方大力推崇将园林公共化, 这一点要比中国古典园林突出很多。西方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便是法国的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建筑面积为11 万平方米, 园林面积达到100 万平方米。建筑呈现宫廷建筑的风格, 布局严密、气势宏伟、对称协调。正宫和南北宫相连接, 并呈几何对称。其建筑采用了平顶形式, 不同于传统的曲线和尖顶风格, 更显大方、端庄。宫殿多采用大理石材质, 装饰富丽堂皇、雕刻精美, 西方艺术主义色彩浓重, 搭配有很多油画、雕刻、挂毯。凡尔赛宫花园中的花卉、植被种类繁多、修剪、搭配优美、富有规则。人工河流十分规整, 波光粼粼, 两侧则配有参天大树、女神雕塑。园林的这些特点使得其往往被用来举行一些重大仪式。
除了上述优点之外, 西方园林艺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西方园林由于过度追求平面化、几何规则性, 在设计图纸上或者在高空俯视时看似精美绝伦, 但是, 如若置身其中, 亲临现场体会则会感到有些呆板、无趣, 让人感受不到整体的美感, 使得设计者的思想不能被游众体会到, 与人产生距离感。
三、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古典园林渗透的分析
西方建筑文化和园林艺术的传入, 使得清代园林中出现了很多新奇的西式景观以及一些另类的装饰艺术。但是, 这些异质因子只是少量穿插在古典园林之中, 而且一般都表现在园林的细微之处, 作为园林的局部装饰, 主要用来搭配整个古典园林, 因此, 这并没有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格局造成改变。即便是最为人所熟知的、模仿西洋建筑和园林的杰出代表作品圆明园也是如此。
圆明园的修建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它将中国造园艺术精华集中于一身。不仅有宫廷园林的宏伟壮丽, 还有江南园林园林的含蓄秀美, 此外还汲取了西方园林的建筑风格, 搭配和谐, 布局合理, 堪称万园之园。在长春园的北部便是著名的西洋楼, 这是一组欧式风格的宫苑建筑群。它与园内其他古典风格园林相独立开来。西洋楼建筑群占地约为6.7 万平方米, 占圆明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二。西洋楼是在乾隆年间开始建造并完成的, 它的设计是由传教士和中国园林设计师来共同承担的, 历时十二年。作为中国皇家园林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西洋楼总共包括六组西洋风格的建筑、三组特色喷泉和很多的庭院小品。景区的布局风格也是规整的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 呈东西轴线布局, 东西轴线上依次有各种主要的欧式建筑、迷宫、雕塑、喷泉、绿篱、水池等。虽然西洋楼的总体样式和环境现的是西方巴洛克风格, 但在细节的装饰上仍融合了很多东方元素[3]。
清代时期私家园林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异国文化, 很多私家园林开始渐渐模仿西方建筑的一些特有风格, 在建筑的材质、装饰上开始出现西式的雕塑、石栏、西式玻璃以及其他装饰物。这在《红楼梦》中也有提及,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入大观园, 醉酒后误打误撞到了宝玉的房间, 在宝玉房间里便有一样让刘姥姥感到稀奇的装饰品, 那便是西方流传进来的穿衣镜。当时人们除了用镜子来装饰室内之外, 还用其来扩展室内空间。在《随园琐记》中记录的随园装饰中也有提及西方的五色玻璃, 并称装饰有五色玻璃的厢房为“琉璃世界”。
虽然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有了一定的认可与接纳, 但是可以看到这种认可在规模上还是很有限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仍然是重点和主流。这种造园艺术风格明显地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矛盾, 可以将这种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两点。
1.中国文化的传承性根深蒂固。几千年来, 中国的封建思想文化与外国的各种文化不断交流, 除了佛教文化和明清时期引入的西方文化外, 其他的文化都没有对中国文化造成多大的撼动。中西方在文化、人权、价值观、伦理观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 而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根深蒂固, 难以从根基上发生改变。在清代中国人眼里, 西方的建筑文化和西方的装修被划归到“奇技淫巧”之流, 作为赏玩尚可, 但是难登大雅之堂。秉承着“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 外国文化的引入主要用来服务、补充本土文化, 当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造成冲突时, 西方文化则会让步于中国文化[4]。中西方园林在造园风格方面存在根本的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贴近自然, 敬畏自然, 而西方则强调人的力量、改造自然。所以, 两种文化相遇必然会有冲突出现, 而我们在引用西方的园林艺术时, 不会做到彻底模仿, 在冲突面前会将中国园林艺术糅合到其中, 以此来减缓冲突。
2.西方文化传播存在局限性。西方文化的传播目的主要是宗教传播, 其他的文化、科技的引入也都是为传播宗教服务;再次就是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中国自封物上天国, 不注重与国外文化的往来, 以此故步自封。而西方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大多是在宫廷之中进行文化传播, 难以普及到社会大众。因此, 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范围和力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总而言之, 东西方园林的艺术文化有同有异、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17、18 世纪时期, 西方也开始接受中国的造园理念, 十分赞赏中国不规则古典园林的美丽之处, 并将这种理念引入本国的文化之中。中国园林崇尚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意蕴之美、含蓄之美。西方园林崇尚人工改造之美、几何布局之美、自由之美。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园林的渗透方面表现出的融合和冲突反映出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接纳性以及排斥性, 而这种融合和冲突则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性质、文化性质造成的。
摘要:本文在介绍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基础上, 分析了西方园林对清代古典园林的渗透, 从中也表现出了中国清代对于西方园林文化的主张和态度。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园林,清代,艺术,渗透
参考文献
[1]张前锋.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西方园林的融合[J].民营科技, 2012 (8) .
[2]关精明, 张淑娴.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古典园林的影响[J].历史档案, 2006 (3) .
[3]袁祖志.随园琐记[M].安徽科技技术出版社, 1983.
园林艺术 篇9
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园林意境特征。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 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 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 才产生园林意境, 其特征可作如下阐明:
园林是一个真实的自然境域, 其意境随着时间而演替变化。有“季相”变化, “时相”变化, “气象”变化, “龄相”变化等等。
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
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 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 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 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所以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
二、布局
园林设计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步骤, 是根据计划确定所建园林的性质、主题、内容, 结合选定园址的具体情况, 进行总体的立意构思, 对构成园林的各种重要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安排, 确定它们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经过多个方案的比较, 确定合适的布局方案, 然后再作深入的设计。布局是否合宜得体关系到建园的成败。
园林布局要因地制宜, 布局前对建园单位或园主的要求先行了解, 对建园基地的情况作详细调查, 不仅了解基地自身情况, 还要了解四周外围的环境。布局要顺应自然, 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加以适当的改造, 才能构图得体合宜。园林布局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 要不断推陈出新。
各国园林有不同的形式、流派和风格, 式样上有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等。布局时采取何种艺术形式, 要随建园意图和基地环境而定。一般说来, 一个园的艺术形式应该统一和谐, 如果用混合式, 在不同形式的过渡衔接上要处理得顺理成章。有时可用"园中园"手法或集锦式方法, 把不同的形式风格布置在一个整体园林中。
三、造景
通过人工手段, 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造作所需要的景观。
“景”即境域的风光, 也称风景。是由物质的形象、体量、姿态、声音、光线、色彩以至香味等组成的。景是园林的主体, 欣赏的对象。自然造化的天然景 (野景) 是没有经过人力加工的。大地上的江河、湖沼、海洋、瀑布林泉、高山悬崖、洞壑深渊、古木奇树、斜阳残月、花鸟虫鱼、雾雪霜露等, 都是天然景, 园林造景时要充分加以利用。
园林造景, 常以模山范水为基础, “得景随形”, “借景有因”, “有自然之理, 得自然之趣”,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造景方法主要有:1.挖湖堆山, 塑造地形, 布置江河湖沼, 辟径筑路, 造山水景;2.构筑楼、台、亭、舫、磴道、景门等建筑设施, 造建筑景;3.用石块砌叠假山、奇峰造假山景;4.布置山谷、溪涧、湍流, 造溪涧景;5.堆砌巨石断崖, 引水倾泻而下, 造瀑布景;6.按地形设浅水小池, 筑石山喷泉, 放养观赏鱼类;7.用不同的组合方式, 布置群落以体现林际线和季相变化或突出孤立树的姿态, 或者修剪树木, 使之具有各种形态, 造花木景。8.在园林中布置各种雕塑或与地形水域结合, 或单独竖立, 成为构图中心, 以雕塑为主体, 造塑景。
四、借景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 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 丰富游赏的内容, 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 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 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借景可分为:1.近借。在园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2.远借。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 例如靠水的园林, 在水边眺望开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3.邻借。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4.互借。两座园林或两个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5.仰借。在园中仰视园外的峰峦、峭壁或邻寺的高塔。6.俯借。在园中的高视点, 俯瞰园外的景物。7.应时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 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
五、雕塑
园林雕塑配合园林构图, 多数位于室外, 题材广泛。园林雕塑通过艺术形象可反映一定的社会时代精神, 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 既可点缀园景, 又可成为园林某一局部甚至全园的构图中心。
园林雕塑有悠久的历史。文艺复兴时期, 雕塑已成为意大利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园中雕塑或结合园林理水, 或装饰台层, 甚至建立了以展览雕塑为主的“花园博物馆”“雕塑公园”。园林雕塑在欧、美各国园林里至今仍占重要地位。
园林雕塑按内容可分为:1.纪念性雕塑。纪念历史人物或事件, 如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2.主题性雕塑。表现一定的主题内容, 如广州市的市徽“五羊”。3.装饰性雕塑。题材广泛, 人物、动物、植物、器物都可作为题材, 如:北京日坛公园曲池胜春景区中展翅欲飞的天鹅和各地园林中的运动员、儿童及动物形象等。
按形式分有圆雕、凸雕、浮雕、透雕等, 使用材料有永久性材料和非永久性材料。冰雕、雪塑是东北园林冬季特有的一种雕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