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园林艺术设计要素

2024-07-22

住宅园林艺术设计要素(精选12篇)

住宅园林艺术设计要素 篇1

园林景物色彩十分丰富,景物受到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在住宅社区园林中既要利用好自然色彩,又要设计好人工色彩。住宅社区园林艺术处理手法有单色处理、类似色处理、对比色处理、调和色处理、渐层、中性色运用、多色处理等。在进行住宅社区园林色彩构图时要充分考虑游人心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基调、主调、配调和重点色。

1、住宅社区园林中的色彩

色彩以它神奇的力量把大自然装点得多姿多彩,它每一天都与我们相伴,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和视觉美感的愉悦。色彩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无时无刻不置身于大自然五彩缤纷的世界之中。

1.1 住宅社区园林中的自然色彩

色彩是物质属性之一,无论天空、山、水、岩石、植物、动物、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住宅社区园林建筑小品等无不呈现某种色彩,其中有一类物质的色彩完全不受人们意志左右,如日出、云海、日落等,当人们了解到这些物质色彩变化的特点和风景价值后,便能有意识的把他们组织到住宅社区园林中去。

1.1.1 气象色彩在住宅社区园林中的艺术表现

天空色彩有瞬息万变的特点,由于天空的色彩有着丰富的变化,所以天空非常适合作为主景的背景,主景会被衬托的更加形象简洁,轮廓清晰,才能呈现庄严、伟大或平静、柔和的景观效果。如兰州五泉山公园的青铜雕塑,就是以蓝天为背景的景点,给游人一种威严的气势。

1.1.2 山石、水体色彩

作为住宅社区园林四大要素之一的山石景观具有其独特的色彩,其色泽与形状有其独特的魅力,住宅社区园林中的山石能给游人带来无比乐趣,使游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情趣。如苏州藕园,虽然面积不大,但通过假山石造景,让人感到园子有景可观,有情可感。水是无色的,但因水体面积大小不同和深浅不同,受光源色和环境色彩影响产生不同的色彩感,同时水的颜色也与水质清洁程度有关,因而大海呈蓝色,漓江呈绿色,黄河呈黄色,九寨沟的湖水呈五彩色。现代住宅社区园林中,在有限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水体去展现大自然的景观的形式较多,如音乐喷泉、灯光喷泉、雾景、薄膜瀑布等形式,其效果更令人心旷神怡。

1.1.3 植物色彩

住宅社区园林中植物的色彩是最丰富的,通过植物去美化环境,能有效的发挥绿地的三大效益,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从事住宅社区园林事业的有志人士在给人们欣赏自然美、古典美的同时,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掌握植物色彩的奥妙和规律,配置最新、最美的图案,给人们布置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节奏的现代住宅社区园林景观。植物美是构成住宅社区园林美的主要角色,它的品类繁多,有木本、草本,木本中又有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的各种乔木和灌木。草本中又有大量的花卉和草坪植物。一年四季呈现出各种奇丽的色彩和香味,表现出各种体形和线条。植物美最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叶色,绝大多数植物叶的叶片是绿色的,但植物叶片的绿色在色度上有深浅不同,在色调上也有明暗、偏色之异。

1.1.4 动物色彩

住宅社区园林中引入动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能给住宅社区园林环境增添色彩。“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这首诗就是描写戏水的白鹅,其中形、声、色俱全,美不胜收。

1.2 人工色彩

住宅社区园林中还有一些构景要素,如建筑物、道路、广场、塑石、雕塑、建筑小品、灯具、坐椅以及垃圾箱等的色彩大多是人工色彩形成的,这类构景要素的色彩在住宅社区园林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却举足轻重。住宅社区园林中主题建筑的位置、造型及色彩三者结合,能对住宅社区园林风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中尤以色彩最能引人注目。

1.2.1 建筑色彩

住宅社区园林建筑的色彩多具有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如北方皇家住宅社区园林中的建筑色彩大多采用暖色,大红柱子、绿色琉璃瓦、彩绘等,这样的色彩搭配显得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缓和了冬季住宅社区园林的萧条气氛。江南私家住宅社区园林建筑多用冷色调,粉墙青瓦、栗色柱子等素雅色系,这种色彩搭配既显示了文人高雅淡薄的情操,又减弱了夏季的炎热感。

1.2.2 广场色彩

园中路径和广场是现代住宅社区园林构景要素之一,砌地铺路在传统住宅社区园林中极受重视。花街铺地是我国路面景观的特色。利用精美的图案、调和的色彩、精巧的铺砌技术在古代住宅社区园林中就已经令人赞叹不已。

1.2.3 灯光色彩

照明景观在现代住宅社区园林中运用极为广泛,这种人工光源的使用创造出了与自然光条件下截然不同的景观。这种景观充满着奇异的色彩,能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

2、住宅社区园林色彩的艺术处理

住宅社区园林空间的色彩表现不是由某个单一因素构成,它是由天然的、人为的、由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许多因素综合构成的。住宅社区园林植物色彩表现的形式一般以对比色、邻补色、协调色体现较多。对比色相配的景物能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给人强烈醒目的美感,而邻补色就较为缓和给人以淡雅和谐的感觉。下面就住宅社区园林色彩的艺术处理手法作简单介绍:

2.1 单色处理或类似色处理

住宅社区园林空间是由多色构成的,绿色是住宅社区园林的基色,有135种类似色,因此所说的单色处理也包括类似色处理。在花坛、花带或花池中种同一色相的花卉,当盛花期到来时,绿叶被花卉淹没,其效果比多色花坛或花池更引人注目。象常见的一片油菜花、郁金香、桃花、牡丹等呈现的景象十分壮观,令人心旷神怡。

2.2 对比色处理

两种色互为补色时就是对比色,一组对比色放在一起,由于对比作用而使彼此的色相得到加强,产生的感情效应更为强烈。如芜湖市迎宾阁水面一角的荷叶塘,当夏季雨后天晴,绿色荷叶上雨水欲滴欲止时,正值粉红色荷花相继怒放时,犹如一幅天然水墨画,让人感觉清新宜人和谐可爱。

2.3 调和色处理

自然界中经常看到的绿野与蓝天,黄花与绿叶,这种搭配会使人感到一种平静、温和与典雅的美。黄、绿、青三色之间含有某种共同色素,配合在一起称为调和色。在花坛设计中配置调和色系列的花卉,就会让人感到浓淡相宜,十分雅致。如半支莲有红、洋红、黄、金黄、金红以及白色等,配置在一起颇为美观。如兴庆宫内,在大草坪上成片种植的银杏,春季绿叶,到秋季银杏叶色变黄,秋风阵阵,黄叶凋落在绿色的草坪上,黄绿色彩的交相辉映,既壮观又协调,给人一种深刻的赏心悦目的喜爱。

摘要:现代城市建设步伐日新月异,怎样利用住宅社区园林色彩美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体现出住宅社区园林美及自然美,是我们从事园林工作者必需去探讨的课题。住宅社区园林中景物色彩十分丰富,应该合理利用住宅社区园林色彩的艺术处理手法,进行以人为本的住宅社区园林色彩构图。

关键词:住宅社区园林色彩,艺术,自然色彩人工色彩

参考文献

[1]衣学慧.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孙鸿举,张瑞霞.浅谈园林植物的色彩艺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2).

[3]马江林.园林植物的色彩艺术[J].中国林业,2007(10).

[4]陈秋辉.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科技创新导报.2008,14:124.

住宅园林艺术设计要素 篇2

通过对《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的阅读,让我受益匪浅。也扩宽了我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让我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自麦克哈格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风景园林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时代,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园林设计的几大要素:地形 ;建筑物;植物材料 ;铺装 ;园林的构筑物;水 ;设计程序等等。

一: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风景园林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风景园林的形象。风景园林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与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生态学理论 有生物多样性原理,生态位原理,互惠共生原理,生态平衡原理,生态调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城市中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环境资源比较匾乏,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越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群落抗干扰的能力和维系自身动态平衡的能力也就越强。景观生态学中强调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群演替以及环境梯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生态位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格林尼尔的“生境生态位”;埃尔顿的“功能生态位”;哈奇森的“超体积生态位”。在这里我们主要引用马世骏的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植物生态位的配置,这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习性与生态环境条件,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合理地选配植物种类,避免

种间或种内的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种间互补,既充分利用光、温、水、气及养分等环境资源,又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

互惠共生又称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加一些植物和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外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能分泌一种叫胡桃醒的物质,它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因此在胡桃树下的土表层中一般是没有其他植物的;其它如:丁香、洋槐、薄荷、月桂、稠李、风信子等都会分泌一些不利于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在园林中的植物配植时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群落的稳定。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海湖泊水系的协调以及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生态调控是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中心事物是生物群体,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因而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无论是生物种群的数量、密度的变化,还是生物对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均表现为“通过自然选择的负反馈进行自我调节”的特征。而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尤其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人积极地、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其系统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所做出的决策,因而它的调控机制主要是人为的而不是负反馈的调节。生态园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使其具有合理的结构、能最大限

度地发挥其功能,系统本身可以自我调节,达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就需要以生态调控原理作为指导,使整个系统实现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在生态园林这一生态系统中,由于人的社会性与能动性,表明了它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重大区别,它可以通过人类进行有限度的协调,使系统的生态效益最高,使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协调,使系统更加适应外部环境。

二 :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应用:应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尊重场所自然演进过程;基于生态调控原理,利用并再生场地现有的材料和资源;土壤的设计;以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为理论的植物配置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主要手法有: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除此之外使用乡土物种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但是从生态学理论来看,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设计中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就显得很重要。主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特别是在风景园林的生态恢复设计模式中,土壤因子很重要,一般都需要对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测试,选择相应的对策。常规做

法是将不适合或者污染的土壤换走,或在上面直接覆盖好土以利于植被生长,或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全面技术处理。采用生物疗法,处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增加微生物的活动,种植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植被,使土壤情况逐步改善。设计师哈格没有采用简单且常用的用无毒土壤置换有毒土壤的方法,而是利用细菌来净化土壤表面现存的烃类物质,这样既改良了土壤,又减少了投资。植物材料的选择是根据生态位理论,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择配置植物种类,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根据各种植地不同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选择植物种类,尤其是高大乔木优势种的选配,直接决定了园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程度。园林生态设计中要求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营养,各个种才能协调共生。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运用具有生态效益的植物: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有的相差很大。因此,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

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物种多样性主要反映了群落和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和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家认为,群落结构愈复杂,系统也就愈稳定。因此,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多个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比单物种中群落更能有效利用资源,具有更大稳定性,即保持各物种多样性如动植物种资源多样性、各种文化特质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深远的生态环境意义。

中式园林公共设施设计要素探讨 篇3

【关键词】中式园林公共设施;立意;形象;发展方向

0.前言

在过去,我国园林公共设施相当贫乏,很少修建和设置公共设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公共设施日益增多,越来越受到大众和专业人士的重视。现在很多园林都是设施齐全,园内一般都设置圆桌、园椅、花架等,并将其有机组合,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休息环境。同时也使这些场所更具有活力。

1.中式园林公共设施的立意

中式园林公共设施的立意是内在的,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的塑造离不开公共设施设计的色彩、质地、造型等基本要素,通过这些要素结合才能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塑造环境氛围。同时还可以利用人的感官特征来表达某种意境,如通过公共设施中水流冲击材质的特殊声音来营造一定的自然情趣;通过植物的自然芳香、季节转变带来的色彩变化营造生命的感悟。这些在利用人的听觉、嗅觉、触觉、视觉的感悟中,营造的气氛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中式园林公共设施的形象设计

2.1色彩

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有冷暖、浓淡之分,对颜色的联想及其象征作用可给人不同的感受。暖色调热烈、让人兴奋,冷色调优雅、明快;明朗的色调让人轻松愉快,灰暗的色调更为沉稳宁静。公共设施色彩处理得当,会使园林空间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中式园林公共设施所选用色彩强调要“时遵雅朴”,善于表现材料本质的美,不在木材上乱施油彩,不在砖木上任意雕镂而流于庸俗。

2.2质地

园林公共设施随着技术的提高,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广,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将园林公共设施的质地类型分为以下几类:

人工材料。包括塑料、不锈钢、混凝土、陶瓷、铸铁等。这些人工材料可塑性强、便于加工、制造效率高,并且色彩丰富,基本可以适应各种环境的要求。

天然材料。例如,木材的触感、质感好,热传导差,基本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易于加工,但保存性、抗耐性差,容易损坏。而石材质地坚硬、触感冰凉,夏热冬凉,不宜加工,但耐久性强。天然材料纯朴、自然,可以塑造如地方特色,风土人情风格化的公共设施。

人工材料与天然材料结合。将人工材料和天然材料结合使用,特别是在植物造景上,别具一格。木材与混凝土、木材与铸铁等组合材料。这种材料多可以表达特殊寓意,用材料的对比加强个性化、艺术思想的表达,另外在使用上可以互补两种材料的缺陷,综合两种材料的优缺点。中式园林中的公共设施就要多选用天然材料,就地取材,但考虑到其形式多样性,也可用仿自然材料的人工材料,提高其可塑性,降低成本。

2.3造型

中式园林公共设施造型设计很难用一定的标准来规范,但仍然有一定的设计线索可以追寻,一般的艺术造型有具象和抽象两种基本形式,无论是平面化表达还是立面效果都是如此。任何一种公共设施都可以通过点、线、面和统一造型设计创造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造型设计不能脱离意境的传达,要与周围环境统一考虑,塑造合理的外部艺术场景。以颐和园公共设施设计为例,其造型设计在意境传达上一定要符合皇家园林的气势,在形式上要与其中的园林建筑相统一,如在传统造型中提取符号。中式园林公共设施单体造型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2.3.1巧于立意

中式园林公共设施作为园林中局部的主体景物,不仅要有形式美,还要具有深刻的内涵,要表达一定的意境和情趣。这就要求设计者巧于构思,力求将物境、情境、意境融为一体。设计中必须做到先“立意”,就是先有构思,只有做到“意在笔先”才能表达出一定的意境来。

2.3.2精在体宜

中式园林公共设施作为中国园林景观的陪衬,在景观中所占面积不大。一般在体量上力求与环境相适宜,根据环境空间选择相应的体量与尺度。如在大广场中,设巨型灯具,有明灯高照的效果,而在小的林阴曲径旁,只宜设小型园灯,不但要求体量小,造型更应精致。

2.3.3突出特色

中式园林公共设施应突出地方特色、中国园林特色及单体的艺术特色,使其有独特的格调,切忌生搬硬套,产生雷同。

3.中式园林公共设施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在设计中式园林公共设施时,我们需要把它放在更大尺度的景观中加以考虑,在追求变化的前提下必须统一于整个环境设计的格调之中。每个园林公共设施都应和其他所有的景观联系在一起,都应与环境相融,而不是对立抵触,从而避免其过于独立,从环境中脱离出来。其与环境相和谐应遵循以下原则:

3.1中式园林公共设施的体量比例与环境设计

比例与尺度是协调的重要因素。英国美学家夏夫慈博里曾说过:“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适度的。”在园林公共设施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园林公共设施本身的功能比例,又要考虑到园林公共设施与环境设计构图的比例关系。

3.2中式园林公共设施的内容形式与环境设计

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再好的内容必须由适合的形式来表达。中式园林公共设施的设计在追求变化的前提下必须统一于整个环境设计的格调之中,起到点缀环境、丰富空间、烘托气氛的作用。园林公共设施在追求新颖、别致的同時也要使公共设施与园林风格相一致。处理好“主”与“从”、“藏”与“露”的关系。

3.3中式园林公共设施的文化含意与环境设计

中式园林公共设施的文化含意是指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表面塑造,达到感受其隐含的意境。中式园林公共设施的文化内涵更能提高其观赏价值和品位,它也是构成现代城市文化特色和个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景观的认识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个性化的园林公共设施会带给观者耳目一新的感受,会给城市环境注入新的活力,无形中增强了城市环境的文化品位。

4.中式园林公共设施发展方向

中式园林公共设施有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4.1人性化

中式园林公共设施的设计在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同时,越来越追求人性化的发展,比如小品的造型、位置、方式、数量更加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使园林设施更加人性化,充满人情味,从而提高公众参与的热情。公共设施设计考虑方便更多不同人群的使用,或不同时间段的使用性能等。如公厕的标志考虑到文盲、色盲人群的辨别使用而设计得更为合理。

4.2智能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文化的交融互通,园林设施的材料、色彩、造型出现多样化的趋势。比如园椅的材料可用石材、木材、金属、塑胶混凝土等,颜色、造型也日趋丰富。将科技产品融入公共设施中,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打破了传统设施的使用率和便捷度,使得设施更持久更耐用。

4.3艺术化

中式园林公共设施同建筑、街道、广场等一起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地域特色,以及市民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道德标准等。现在的园林公共设施的设计将更个性化、艺术化,并不断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表达新的精神内涵,丰富园林空间。设计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美学原则,将园林公共设施设计得更为华丽、个性。同时设计既要尊重、继承和延续历史文化,又要促进文化的发展,使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在园林设施上得到充分释放。在进行设计时要尽可能地运用石材、木材、土、水、植物等材料来体现设计意图,同时在形式、结构等方面,也要与自然建立联系,采用环保的施工方式,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起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体现出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设计理念。

4.4综合化

现代老年人住宅设计要素探讨 篇4

随着老年人总数越来越多, 老年人住宅设计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过去的老年人住宅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在对老年人住宅设计的探讨中, 我们有的路走“偏”了, 有的路还有待探索。在当前形势下, 如何更正我们之前的错误观念、探索并改善老年人住宅设计以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 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老年人住宅设计不等同于无障碍设计

在传统的老年人住宅设计中, 往往把老年人等同于残疾人进行无障碍设计, 但是老年人不等于残疾人。建筑师在户型设计时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老年人肢体残障层面, 各空间需要预留出轮椅通过的宽度和轮椅回转的空间。这些设计的假设对象都是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 且都是有较健全的上肢但是下肢残疾, 能够独立地操纵轮椅进行室内外活动。但是在套内使用轮椅的老年人比例并不高, 据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数据显示, 我国只有1.17%的老年人使用轮椅, 而且在这些老年人当中大部分是有人陪护的, 上肢健全有力、可以在轮椅上自理的老年人比例微乎其微。与轮椅相比较, 使用拐杖的老年人比例较高, 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3.13%, 这说明有一部分人在室内并不使用轮椅而是会用拐杖。所以, 针对生活能自理、下肢残疾的老年人轮椅回转空间的套型设计并没有普适性。 (见表1)

轮椅的回转空间在大套型中很容易实现, 但是在数量众多的中小套型中, 空间资源十分宝贵, 如何节约面积同时兼顾轮椅回转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一直是建筑师探讨的焦点。即便这样, 如果老年人住宅一律设计成有可供轮椅回转的无障碍环境, 会带来空间资源的浪费。如图1所示, 在传统的老年人卫生间设计中, 轮椅所占空间很大, 导致卫生间面积比一般卫生间多出1.61m2, 多出的面积占一般卫生间面积的35%, 而这些面积在使用中除了轮椅的使用功能外, 没有其他功能。此外, 为了使轮椅能够接近洗手池、厨房操作台等地方, 这些部分底部的储藏空间也必须空出来。这样的户型设计对于98.83%都不使用轮椅的老年人来说没有必要。尤其在中小套型设计中, 这一空间不合理利用的问题更加凸显。处理这类问题可以用潜伏设计的方法, 在设计之初预留出可以改造的余地, 如图2所示的在厨房一侧设计轻质隔墙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当老年人从能够自理转变到使用轮椅后, 可以将厨房等空间的轻质隔墙外移, 适当增加这类功能空间的面积, 以便轮椅使用者的需要。

图片来源:04J923-1老年人居住建筑标准图集

图片来源:周燕珉、程晓青等, 老年住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老年人住宅设计需要更有针对性

无论是在小区套型设计中还是在老年设施设计中, 对明确使用对象的设计需要更有针对性。老年人的生活模式与身体健康状况差异很大, 不同的老年人对生活的需求是存在差异的。随着年龄的增长, 大部分老年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机体衰老症状:视力下降、听力衰退、肌肉萎缩、骨质变脆、老年痴呆等等。针对不同的症状, 在建筑设计领域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居住套型的设计中, 覆盖各种老年人情况的全面设计不仅投入较大, 还会带来资源浪费。因此对已知老年对象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才能满足多样需求。

老年人行动障碍不仅仅只有肢体残障一种情况。在我国老年残疾人口的残疾类别中, 听力残疾、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占90%以上。老年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具有高度集中性, 其中, 听力残疾占各类残疾的38.42%, 居第1位;肢体残疾占26.79%, 居第2位;视力残疾占25.53%, 居第3位。

老年人听力下降会导致老年人在家中对门铃、电话铃、警报铃等设备声音不敏感, 所以需要在特定的位置提供声音与视觉、触觉相结合的设计措施, 以减少因听力下降导致的生活不便。肢体残疾也不仅仅是下肢的残疾, 上肢残疾、躯干残疾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针对不同部位的机体残疾, 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在下肢的残疾中, 如果在套内使用拐杖与使用轮椅也有相应区别。视力衰退也有相应的等级区分 (图3) , 针对普通的视力减弱, 老年人需要更大的字体或更明晰的图形标志去辨别。如果老年人视力只有光感或更差, 就需要增加盲文设计。

图片来源:成斌, 老年人住宅室内标识系统无障碍设计研究,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32卷, 第3期, 2006年6月

此外还应当对老年人认知与记忆力减退的情况给予特殊关注。根据相关医学研究显示,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 (俗称老年痴呆) 平均发病年龄为76.9岁, 血管性痴呆为67.7岁。中国≥65岁人群中的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 男性为3.4%, 女性为7.7%, 总患病率为5.9%;血管性痴呆相应患病率, 男性为1.4%, 女性为1.2%, 总患病率1.3%。根据以上比例计算, 我国患痴呆老年人口比例达7.3%, 2010年患痴呆的65岁及其以上人口总数达到855.6万人。针对这些老年人的套型设计中要特别强调在宅安全的重要性, 认知与记忆力减退会使老年人丧失基本的辨别和判断力。针对这一情况, 防止走失、防止坠落、防止触电、防止煤气泄漏等安全措施需要设计完善。

3、老年人住宅设计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很多户型设计时, 建筑师会面临适用对象不明确的情况。对这种情况的设计需要增加一定的灵活性来适应老年人不同阶段的居住需求。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长, 身体状况也会出现从完全自理到半自理再到不能自理的阶段。每个阶段的住宿需求是不同的。为了明确使用者后给针对性设计留下空间, 故需要在不明确的时候留下空间灵活度, 以便日后改造。

对于住宅的灵活性设计应对策略, 其中之一就是采用大开间的结构形式, 内部空间使用轻质隔墙灵活分隔, 以满足不同的居住情况。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之初就需要选用框架结构, 或者结构尽量规整的剪力墙结构。在一个完整的大空间当中进行空间的重组, 可以使功能空间的使用更加合理, 这不但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更可以根据具体的家庭情况做出变化。这种方式的灵活性最高, 平面越规整, 适合空间重组的条件越充足, 变化的形式也会越多样 (图4) 。

除了平面的规整, 还应当注意在适老套型中“弹性空间”的设计。

所谓的“弹性空间”是指可以灵活使用的多功能空间, 在老年人的不同阶段赋予“弹性空间”的功能可以不同, 如健全老年人的书房、隔代同居的儿童房、需要护理老人的保姆房等等。如果是不需要该空间的家庭, 可以将此房间与其它空间连通, 与其它房间合并, 这样也可以增加空间使用的灵活性。

图片来源:中国创新90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竞赛, “可再生的居住细胞”

4、老年人住宅设计应提高防火设计标准

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的衰退, 在行动力和反应力方面较为迟缓。老年人对火灾的感知能力比正常人低, 尤其是独立生活的老年人, 遇到火灾的危险系数更大。自理老年人虽然能够自理, 但是体能远不如青壮年人。半自理老年和不能自理老人遇到火灾后的安全疏散和救援十分困难。据上海市消防局的统计资料显示, 2000年至2006年第一季度的火灾死亡人数中, 每年因火灾致亡的老年人数占到总亡人数的40%左右[4] (图5) 。由此可见老年群体是灾害疏散中的弱势群体。从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出发, 提高老年人建筑消防安全设计等级, 减少老年人在灾害中的伤亡率, 应是老年社区设计中关注的重点。

数据来源:2000~2005上海市火灾统计年报、上海市消防局2006年第一季度火灾情况简析

在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 对于老年人住宅及老年人设施的疏散距离没有明确要求, 并没有与其他民用建筑区别开, 设计时参考其他民用建筑的疏散距离显然不能适应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因此笔者建议将老年人住宅及老年人设施与别的民用建筑区别开, 在设计的时候应当从严设计。此外, 为了降低老年人在突发事件中受伤的概率, 在老年人与年轻人居住的混合住区, 老年人住宅应尽量布置在建筑的一层和二层。如果是高层老年人住宅要考虑加强避难层的设计, 增加避难层的数量, 以满足老年人的应急需求。老年人建筑的设施设备也应当提高配置水平, 多层住宅应当配备电梯, 高层住宅应配备可以容纳担架的电梯以应对生活中的急救情况, 老年人建筑均应设置自动报警系统、通过多种感应方式将灾害情况预报给老年人、亲属以及应急指挥中心, 尽全力降低灾害的危害程度。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引导开发老年宜居住宅, 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这一发展任务显示出在我国老年住区的实际建设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未来住宅区的新建和改造实践中, 老年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何能正确的对待老年人住宅中的设计问题, 切实关系到今后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居住品质。老年人住宅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需要在广泛的探讨声中找到明确的方向, 作为设计师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郭平, 陈刚.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200~201.

[2]杜鹏, 杨慧.中国老年残疾人口状况与康复需求[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9 (3) :262~265.

[3]张振馨等.中国北京、西安、上海和成都地区痴呆亚型患病率的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5, 5 (3) :156~157.

生态化住宅园林景观设计路径论文 篇5

关键词: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化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自己的居住环境是理想中的“桃花源居”、“精神家园”,不仅要拥有田园、惬意和文化底蕴,还有具备现代、时尚和精致的特色,更应该是一个和谐发展、可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这种大环境的要求下,为了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各地房地厂商也不断推陈出新,各种花园式小区、生态小区和绿地小区相继出现,“生态”渐渐成为一种时尚。

1当前我国生态化住宅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化设计”这一概念提出后,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我国的生态住宅小区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很多先进的理论研究并没有落实到实际的发展中,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理论研究的更新与注入,阻碍了住宅小区生态化发展的道路,具体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1对生态概念理解的不够透彻

目前,相关专家和政府部门对“生态住宅小区”这一概念没有明确的解释,导致各建筑开发商对住宅小区生态化建设的认识比较模糊。虽然很多房地产公司相继推出生态住宅小区、绿色小区等房产项目,但由于市民对这些绿化的概念认识比较笼统,这就使房地产商对小区的宣传带给人们一种炒作的印象,降低了对生态小区的信任感。

1.2将生态化简单的归为绿化率

大部分开发商对生态小区的认识非常局限,认为提高住宅小区的绿化率就是对小区进行生态化建设,因此,开发商在小区的绿地建设中大做文章,甚至为了较快达到预期效果,不惜从国外移植大树、名树,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严重破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研究

2.1全面理解“生态”的概念,景观设计要符合生态化的设计理念

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就是要遵循自然,避免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这是新时代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趋势和发展目标,既要结合当地的民族风情、传统文化,又要凸显现代生活的时尚和智慧,与生活紧密相连,体现出生态建设的科学内涵。与此同时,住宅园林的景观设计要尽量采用环保型和新型材料,在确保用户拥有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破坏,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状态。西安绿地城项目,是2014年绿地集团西北事业部重点打造的首个中式风格产品,景观跟随整体建筑风格定位,结合绿地理想家社区景观人居标准体系,展开了一系列设计,在景观风格、功能设置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研究。既融合了中式的传统理念,处处表达了“道法自然”的境界,又与大自然紧密接触,是一个春赏花、秋赏月、天人合一的风水居住宝地。此外,绿地城小区的儿童活动场所采用的是柔软的全塑胶作为地面材料,环保、降低污染的同时,又能保障儿童的安全,提供适合各阶段儿童的活动玩具,与老人活动场相结合,方便实时看护儿童。

2.2确保设计工作的实用性

住宅园林景观的生态化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是因为人是住宅园林的观赏主体,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业主的需求,切实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修建一些常用的休闲娱乐场地;第二,利用景观小品提高住宅园林景观的实用性,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烘托氛围、装饰陪衬主体建筑的效果,还可以供人们观赏和休息。

2.3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园林植被

住宅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要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避免对现场地形进行改动。比如,在小区挖湖时剩下的土堆,不要盲目地将其运走,既浪费时间,又增加成本。将土堆设计成为一座小型的假山,不仅满足了业主休闲娱乐的要求,还符合艺术美的特征。同时,园林植物的选择也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考虑不同植物品种间的生态特征,合理搭配组合,从而突出景观特色。西安绿地城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不同植物品种的生态位特征,采用西安当地常见的树种,如国槐、女贞、石榴、紫荆、木槿、梅花等,并依据植物属性配置植物群落,形成种群稳定、季相变化丰富的复层群落结构,营造出一种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生态化植物景观。

3结论

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建筑开发商要充分理解“生态”的含义,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从根本上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化住宅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探讨 篇6

【关键词】住宅小区; 园林设计; 探讨

园林设计对住宅小区的生活状况有重要影响,因此从设计到布局,都要做好充分的考虑。

一、住宅小区园林设计注重以人为本

在住宅小区内建设园林的目的是为住户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景观设计与城市建设中英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而绿化设计应以城市美化为指导思想,强调其机械性、展示性与形式性。实际上,小区的园林设计中心思想是为居民提供悠闲的生活环境,而不是以游乐为主题。如今小区建设中出现了以商业化利益为导向的园林设计,试图通过美感来招徕住户,将小区园林设计作为展示品,而不是真正适应居民生活起居需要的社区环境,只能将园林设计与居民生活的差距越来越远,失去了环境美化为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居住意义。

住宅小区内的绿地是为了住户提供休闲、交流、运动的场地,因此要创造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氛围,让每一处园林景观都富有人情味。例如树荫可供人们乘凉、散步、聊天等,不管是住宅人口还是分户的人口,只要不影响通风透光,都要开展绿化工程,让人们尽量多与绿色接触、多看到园林景观,并且随时随地享受到鸟语花香的环境、呼吸新鲜空气,促进小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要合理布局

在住宅小区内的园林设计,其树种配置宜模拟自然的生态进行布局,讲求灌木、乔木及花草的科学合理搭配。应选择乡土树种作为园林的主要植物,另搭配一些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外地树种,以搭配住宅小区的植物结构。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应在充分发展地方品种的前提下,适当引鸟入园,让住户真正感受到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

住宅小区不同于公园,公园内的绿化一般追求的是自然生态,而住宅小区的绿化更注重的是美化环境,所以对植物的搭配十分讲究。在进行布局时,遵循“先面后点”的原则,从整体看像一座化成,身处其中又是一个歇息的场地。另外,一个好的住宅小区,周围多用绿色或者彩色的植物来装饰,除了一些必要的公共设施及出入口,尽量使用绿化带或绿篱隔离,达到林中有绿的效果。同时所选择的植物,要具有一定观赏性,如居民喜欢的观果、彩叶及观花等树种,不仅能满足绿化的目的,还能唤起居民保护环境的公德心。

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小区内园林设计的因地制宜,一方面是指对地理条件的科学利用,一方面是选择园林植物。所谓科学利用,就是在尽量少动土方、极大限度发挥地形与地貌的优势。不仅能够减少投入资金,降低维护的成本,还能做到朴实无华、自然亲切。自然的多变地形相比平整的地形,更让居民感觉到轻松与浪漫,充满诗情画意。人造地实际上能够增加绿化的数量,扩大绿化范围。同时,利用微地形起伏能够创造出阴阳相背,再加上水元素的衬托,形成干湿分别的景观。适当增加可供湿地生物、沼泽生物、水生植物等赖以生存的环境,也能够保证植物的多样性。

在选择园林植物时,要考虑到居民的健康问题,既要保证小区绿化树种的四季常青,又要选择无毒的乔灌木等易管理的植物。另外,还要注意把握植物季节性的变化,保证花草的穿插搭配,确保一年四季园林景观均能发挥作用。

四、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要深透文化内涵

小区园林的设计除了要注重生态理论基础外,还要呈现出设计师的立意与构思,也就是园林本身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展现中国古典化园林的精华;另一方面则吸收国外先进的园林设计经验及表现手法,达到内外兼收的精神内涵。

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需要灵魂,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主题定位,大多数住宅小区内选取住户喜闻乐见的形式,太抽象或太具体的设计形式,会让住户不解其意,这样的园林景观缺乏含蓄美。现在很多城市盲目追求巴洛克风、欧美风等国外的形式,而忽略了自身环境的实际情况,有些小区内有过多的雕塑,照搬照抄外来的东西,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内涵。外来文化只有与中国的国情相协调、相结合,才能起到互补的作用,真正提高住宅小区的园林品味。

另外,还可以利用植物被人们附有的特殊精神属性,来表达小区的意境美。例如梅花的傲雪气质,松树的坚贞、永恒,竹子的雅洁、清高,桂花的喜庆、高雅等。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发展需要景观设计师不断渗入文化内涵,并且在实践应用中,将园林绿化与经济、生态及小区的使用功能等相结合,创造出即实用又美观的小区园林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博.住宅庭院园林设计的几点经验[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8(6)

[2]李甫科.建筑和园林设计在住宅小区的探究[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17)

[3]潘玉丽.住宅区绿化隔离带的隔音设计——以广州美林湖别墅社区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z1)

[4]孙雪芳、金晓玲.行为心理學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8(4)

住宅园林艺术设计要素 篇7

1.1 园林铺装材料的分类

园林铺装材料大致可以分为柔性铺装材料与硬质铺装材料2种类型。柔性铺装材料大都是以草坪、灌木以及地被类为主的自然材料。具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物种和与自然环境天生的融合性, 只需通过适当的修缮与规划, 就可打造简单宜人的园林风景;硬质铺装材料主要是指包括石材、砖、砾、卵石等等在内的可回收材料等。铺装材料的不同, 会直接影响园林铺装的效果与功能。就拿石材来说, 同样是铺装, 具备天然纹理的石灰岩、色泽鲜明的花岗岩, 不同的石材对于铺装的装饰效果截然不同。

1.2 园林铺装的发展趋势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不仅铺装材料的种类与功能也在逐步扩大与强化, 而且特殊材料的循环使用力度也在逐步增强, 包括碎砖、木材碎片等,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园林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 园林铺装的设计定会实现更大的突破[1]。

2 园林铺装的艺术表现要素

2.1 质感

铺装的质感往往会带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 材质的不同不仅会给人营造充分的视觉想象空间, 以达到内心的理想主义, 更是会影响园林空间环境, 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质感的好坏常会以包括冷与暖、粗糙与光滑等等在内的2种极致来体现。例如园林中的花岗岩, 就完全体现出了石材的粗糙与冷;而木材与橡胶则大都表现出粗糙与暖的特点。

2.2 形状

铺装的形状主要体现在点、线、面3者之间的组合, 通过不断的重复与发射而构造出铺装设计构图。不同的铺装图案与周边的环境相交映, 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感, 带给人不一样的美学享受。

2.3 尺度

铺装的尺度主要是指铺装图案与铺装材料的尺寸。就铺装图案的尺寸而言, 要想实现外观的整齐划一, 可尽力选择大面积的铺装;若想营造小巧、亲切的空间环境, 可大胆选择小面积尺度的图案。从铺装材料的尺寸来看, 包括抛光砖在内的大尺寸石材, 完全适用于大空间的设计, 而类似小尺寸的玻璃马赛克, 与中小型空间可能会更加匹配。

2.4 色彩

色彩不仅是园林铺装的艺术表现, 更是连接视觉艺术的生动媒介。色彩的先声夺人会在无形之中提升园林风景的魅力。然而色彩决不可脱离空间环境独立存在, 一定要注意与外界事物的配置关系, 因此园林铺装的色彩设计, 一定要注意与周边环境色彩相吻合, 尽可能直接体现环境的风格, 从而达到绝佳的视觉效果。

3 园林铺装的设计原则

3.1 生态平衡

园林的铺装设计是为了帮助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其在铺装材料与铺装形式的选择上都需要完全遵循生态平衡。为了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 园林铺装的设计者应该尽可能减少硬质铺装材料的选择, 在增加材料和循环利用的基础上, 选择和运用各类生态资料。

3.2 以人为本

人们的思维形式与习惯会对园林铺装设计与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园林铺装设计的过程中, 一定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 将人们的各类需求与观念充分考虑, 从而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3 规划协调

铺装设计应该尽可能在质感、形状、尺度、色彩4个方面与外界风景与建筑达到协调统一, 以保证城市景观与园林景观的整齐划一。在园林铺装时, 要尽可能以某种特定的视觉特性为依据, 例如在人行道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到盲人的视觉缺陷;在高速公路与城市内交通的设计时, 要以行车速度为铺装依据等等。只有规划做到协调统一, 才有可能打造完美的园林铺装。

3.4 保护文化

城市内的园林铺装设计往往会为城市平添个性, 特别是引入强烈历史色彩的风景与建筑, 更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在进行园林铺装设计时, 应秉承保护文化的原则, 在充分考虑文化与地域特点, 保护文化的基础上, 缩小文化可能引起的差异, 唤醒人们对于文化的感知与认同。

4 结语

成功的园林铺装设计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理念。因此, 要想成功打造园林铺装设计, 就需要对建造场地进行完整与细致的考量与规划, 合理应用铺装材料完成质感、形状、尺度、色彩四者的高度统一, 只有这样, 才能着重设计出完美的园林风景铺装。

参考文献

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要素的艺术设计 篇8

1 硬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1.1 铺地

铺地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点, 尤其以广场设汁表现突出。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广场都因精美的铺装设计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澳门的中心广场等。但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对于铺装的研究, 特别是仔细琢磨似乎还不够。不是去研究如何发挥铺装对景观空间构成所起的作用, 而是片面追求材料的档次, 以为这样就好, 其实不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用高档的材料, 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国外, 在这方面研究的很深。如巴黎艾菲尔铁塔的广场铺装与坐凳小品都是混凝土制品, 而没有选用高档次的花岗岩板, 并无不协调或不够档次的感觉, 同时, 也可利用铺装的质地、色彩等来划分不同空间, 产生不同的使用效应。如在一些健身场所可以选用一些鹅卵石铺地具有按摩足底之功效。盲道与正常人的铺装也应加以区分, 从而方便盲人行走, 这在东营市的城市道路规划中已经得以体现。

1.2 墙体

过去, 墙体多采用砖墙, 石墙, 虽然古朴, 但与现代社会的步伐已不协调。出现的蘑菇石贴面墙现正受到广大人民的亲睐。不但墙体材料已有很大改观, 其种类也变化多端, 有用于机场的隔音墙, 用于护坡挡土墙, 用于分隔空间的浮雕墙等, 现代的玻璃墙的出现可谓一大创作, 因为玻璃的透明度比较高, 对景观的创造起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 墙体己不单是一种防卫象征, 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感受。

1.3 小品

园林小品的种类多多, 如坐凳, 花架, 雕塑, 健身器材等, 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 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 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 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 并且具有一定要安全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西单文化广场由于不可能在广场上摆满坐凳, 只好在狭窄的道路旁摆了一排坐椅, 因为没有其它可坐人设施, 游人只好坐在上面, 但这种设计是不合理的, 可见, 设计必须提供辅助座位, 如台阶, 花池, 矮墙等, 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4 景观构筑

它包括雨水井、检查井、灯柱、垃圾筒等必要设施。过去, 人们只是一味注重大的景观效果, 而疏忽了对一些景观构筑的艺术考虑, 从而产生总是对一个设计项目感到美中不足。现在, 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积累和提高, 人们逐渐将景观细部加以考虑。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这一点在国外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检查井井盖的处理, 在中国, 对井毫不修饰, 虽然已出现一些预制的褐色井盖, 但其视觉效果一般。而国外则对井盖进行细部研究, 他们将井盖的颜色加以修饰, 五颜六色的图案被恰当地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与景观进行有机结合,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

2 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2.1 园林植物

植物造景可谓艺术在其中起很大作用。植物造景定义为“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 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 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供人们观赏。“植物造景区别于其他要素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生命特征, 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节变化、生态速度要深入细致考虑, 同时结合植物栽植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的考虑。在成活率达标的基础上, 利用植物造景艺术原理, 形成疏林与密林、天际线与林缘线优美、植物群落搭配美观的园林植物景观, 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 植物造景同时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2 水体

水体有动水和静水之分。动水包括喷泉、瀑布、溪涧等, 静水包括潭、湖等。喷泉在现代景观的应用中可谓普遍与流行。喷泉可利用光、声、形、色等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艺术感受, 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水的气息。尽管如此, 人工的痕迹始终不可避免地展现出来。如果能将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 那一定会早现另一种境界。

2.3 其它:和风、细雨、阳光、天空等

它们是大自然所赐予人类的宝物, 人类在创造自然中充分利用这些要素, 产生了许多大地景观艺术, 如荷兰WEST8的鹿特丹的围堰。

现代景观要素的细部设汁很重要, 一个景观的好坏不仅要看结构, 也要看细部, 从台阶的尺寸, 雨水口的处理, 到铺装图案建筑的立面种植方式都很关键, 要反复推敲。道理很简单, 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既然我们意识到这一点, 抓紧时间学习, 相信我国的景观设计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2.4 要把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和加强法制相结合

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 具有社会性、群众性, 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 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 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 以提高其认识, 培育其兴趣, 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 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相应政策, 大力倡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出资搞好各个单位绿的园林化, 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没有社会单位及个人多渠道投资, 光靠政府拨款是不可能建成大园林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园林绿化的法制力度, 使各项事业行之有效。

2.5 要面向社会需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园林城市的成败得失, 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 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根本大事来抓, 根据全社会的需要, 采取多渠道多方设法加大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 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 也要注重通过实践自学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 除了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 更要重视品德教育, 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没有强烈的事业心, 纵有知识懂业务, 也成不了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摘要:现代景观要素的细部设汁很重要, 一个景观的好坏不仅要看结构, 也要看细部, 从台阶的尺寸, 雨水口的处理, 到铺装图案建筑的立面种植方式都很关键, 要反复推敲。道理很简单, 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既然我们意识到这一点, 抓紧时间学习, 相信我国的景观设计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要素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

[2]刘滨谊.滨水景观设计.

中国园林布局设计的原则与要素 篇9

园林是由一个个、一组组不同的景观组成的, 这些景观不是以独立的形式出现的, 是由设计者把各景物按照一定的要求有机地组织起来的。在园林中把这些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地组织起来, 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 这个过程称为园林布局。

1.1 园林布局的综合性与统一性

1.1.1 园林的功能决定其布局的综合性园林

的形式是由园林的内容决定的, 园林的功能是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的休息娱乐场所, 同时在改善生态环境上起重要的作用, 但如果只从这一方面考虑其布局的方法, 不从经济与艺术方面的条件考虑, 这种功能也是不能实现的。园林设计必须以经济条件为基础, 以园林艺术、园林美学原理为依据, 以园林的使用功能为目的。只考虑功能, 没有经济条件作保证, 再好的设计也是无法实现的。同样在设计中只考虑经济条件, 脱离其实用功能, 这种园林也不会为人们所接受。因此, 经济、艺术和功能这三方面的条件必须综合考虑, 只有把园林的环境保护, 文化娱乐等功能与园林的经济要求及艺术要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解决, 才能实现创造者的最终目标。

1.1.2 园林构成要素的布局具有统一性园林

构图的素材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体和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及其建筑、构筑物和广场等人文景观。这些要素中植物是园林中的主体, 地形、地貌是植物生长的载体, 这二者在园林中以自然形式存在。不经过人为干预的自然要素往往是最原始的产物, 其艺术性往往达不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 建筑在园林中是人们根据其使用的功能要求出发而创造的人文景观, 这些景物必须与天然的山水、植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合于自然中才能实现其功能要求。

1.1.3 起开结合, 多样统一对于园林中多样变

化的景物, 必须有一定的格局, 否则会杂乱无章, 既要使景物多样化, 有曲折变化, 又要使这些曲折变化有条有理, 使多样的景物各有风趣, 能互相联系起来, 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

在我国的传统园林布局中使用“起开结合”四个字来实现这种多样统一。什么是“起开结合”呢?清朝的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指出:布局“全在于势, 势者, 往来顺逆之间, 则开合之所寓也。生发处是开, 一面生发, 即思一面收拾, 则处处有结构而无散漫之弊。收拾处是合, 一面收拾一面又思生发, 则时时留有余意而有不尽之神, ……如遇绵衍抱拽之处, 不应一味平塌, 宜思另起波澜。盖本处不好收拾, 当从他处开来, 庶棉平塌矣, 或以山石, 或以林木, 或以烟云, 或以屋宇, 相其宜而用之。必于理于势两无妨而后可得, 总之, 行笔布局, 一刻不得离开合。”这里就要求我们在布局时必须考虑曲折变化无穷, 一开一合之中, 一面展开景物, 一面又考虑如何收合

1.2 因地制宜, 巧于因借园林布局除了从内

容出发外, 还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我国明代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提出“园林巧于因借”的观点, 他在《园冶》中指出:“因者虽其基势高下, 体形之端正……”, “因”就是因势, “借者, 园虽别内外, 得景则无拘远近”, “园地惟山林最胜, 有高有凹, 有曲有深, 有峻有悬, 有平而坦, 自成天然之趣, 不烦人事之工, 入奥疏源, 就低蓄水, 高方欲就亭台, 低凹可开池沼”。这种观点实际就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的最好典范1) 地形、地貌和水体在园林中, 地形、地貌和水体占有很大比例。

在工程建筑设施方面应就地取材, 同时考虑经济技术方面的条件。园林在布局的内容与规模上, 不能脱离现有的经济条件。在选材上以就地取材为主, 例如假山置石, 在园林中的确具有较高的景观效果, 但不能一味追求其效果而不管经济条件是否允许, 否则必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宋徽宗在汴京所造万寿山就是一例:据史料记载, “公元1106年, 宋徽宗为建万寿山, 于太湖取石, 高广数丈, 载以大舟, 挽以千夫, 凿河断桥, 毁堰折墙, 数月乃至”, 最终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而北京颐和园中的“败家石” (青芝岫) 的来历也是如此。

1.2.1 植物及气候条件中国园林的布局受气

候条件影响很大。我国南方气候炎热, 在树种选择上应以遮阳目的为主, 而北方地区, 夏季炎热, 需要遮荫, 冬季寒冷, 需要阳光, 在树种选择上就应考虑以落叶树种为主。

在植物选择上还必须结合当地气候条件, 以乡土树种为主。如果只从景观上考虑, 大量种植引进的树种, 不管其是否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其结果必是以失败而告终。

另外, 植物对立地条件的适应性必须考虑, 特别是植物的阳性和阴性, 抗干旱性与耐水湿性等, 如果把喜水湿的树种种在山坡上, 或把阳性树种种在庇荫环境内, 树木就不会正常生长, 不能正常生长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园林布局的艺术效果必须建立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之上。

1.2.2 主题鲜明, 主景突出任何园林都有固定

的主题, 主题是通过内容表现的。植物园的主题是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对植物进行鉴定、引种、驯化, 同时向游人展示植物界的客观自然规律及人类利用植物和改造植物的知识, 因此, 在布局中必须始终围绕这个中心, 使主题能够鲜明地反映出来。

2 园林静态布局

2.1 静态风景布局静态风景布局静态风景是

指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 这种风景是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观赏到的, 因此, 其观赏位置和效果之间有着内在的影响。

2.1.1 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a.景物的最佳视距一般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30cm, 对景物细部能够看清的距离为40m左右, 能分清景物类型的视距在250~300m左右, 当视距在500m左右时只能辨认景物的轮廓, 因此, 不同的景物应有不同的视距。

2.1.2 视域正常的眼睛, 在观赏静物时, 其垂

直视角为130., 水平视角为160.;但能看清景物的水平视角在45.以内, 垂直视角在30.以内, 在这个范围内视距为景宽的1.2倍。在此位置观赏景物其效果最佳, 但这个位置毕竟是有限的范围, 还要使游人在不同的位置观景, 因此, 在一定范围内需预留较大一个空间, 安排休息亭榭、花架等以供游人逗留及徘徊观赏。

2.1.3 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在园林中, 景物是

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景物要在不同的位置来观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一般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 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划分为平视风景、仰视风景和俯视风景三类。

a.平视风景平视风景是指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俯, 就可以观赏的风景。这种风景的垂直视角在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范围内, 观赏这种风景没有紧张感, 给人一种广阔宁静的感觉, 在空间的感染力特别强, 这种风景一般用在安静休息处、休息亭廊、休疗场所。在园林中常把要创造的宽阔水面、平缓的草坪、开辟的视野和远望的空间以平视的观赏方式来安排。

b.仰视风景一般认为当游人在观赏景物, 其仰角大于45°时, 由于视线的消失, 景物对游人的视觉产生强烈的高度感染力, 在效果上可以给人一种特别雄伟、高大和威严感。这种风景在我国皇家园林中经常出现, 例如北京颐和园佛香阁建筑群体中, 在德辉殿后面, 仰视佛香阁时, 仰角为62o, 使人感到佛香阁特别高大, 给人一种高耸人云之感, 同时也感到自我的渺小。

c.俯视风景及效果当游人居高临下, 俯视周围景观时, 其视角在人的视平线以下, 这种风景给人以“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这种风景一般布置在园林中的最高点位置, 在此位置一般安排亭廊等建筑, 居高临下, 创造俯视景观。

2.2 开明风景与闭锁风景的处理

a.开朗风景所谓开朗风景是指在视域范围内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 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穷远的地方, 视线平行向前, 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同时可以使人感到目光宏远, 心胸开阔, 壮观豪放。李白的“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返”。正是开辟空间, 开朗风景的真实写照。

b.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 所看的风景就为闭锁风景。

景物顶部与人视平线之间的高差越大, 闭锁性越强, 反之则越弱, 这也与游人和景物的距离有关, 距离越小, 闭锁性越强, 距离越大, 则闭锁性越弱。闭锁风景的近景感染力强, 四面景物可琳琅满目, 但长时间的观赏又易使人产生疲劳感。北京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内的风景均为闭锁风景。

责任编辑:魏玉新

摘要:重点阐述了中国园林布局设计的原则与要素。

住宅园林艺术设计要素 篇10

科学技术的进步, 使得现代园林及环境设计的要素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宽广与自由。由埃里克森建筑事务所 (Arthur Erickson Architects) 设计的罗宾逊广场 (Robson Square Park) , 水池、瀑布水景与省政府办公大楼融为一体。巨大的水池位于楼顶, 犹如“天池”, 水从屋顶倾泻而下, 形成了巨大的瀑布。除了体量外, 水景设计在手法上也异常丰富, 形成了将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与引导等水的特性与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整体水环境设计, 既改善城市小气候, 丰富了城市环境, 又可供观赏、鼓励人们参与。

一、西方园林的设计要素1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与传统园林的服务对象和装饰与观赏性不同, 现代园林面向大众的使用功能已成为设计师们所关心的基本问题之一。形式建立在功能之上, 并且力求简明与合乎目的。例如, 纽约观景台公园和横滨美术馆前广场公园虽然都不大, 条件也不复杂, 但公园设计视线安排合理, 使用方便, 空间划分明确, 细部考虑周到, 反映了现代主义手法在当代园林中的广泛应用。

2自然的精神

大自然是劳伦斯·哈普林 (Lawrence Halprin) 许多作品的重要灵感之源。在深刻理解大自然及其秩序、过程与形式的基础上, 他以一种艺术抽象的手段再现了自然的精神, 而不是简单地移植或模仿。

哈普林对自然现象做过细致的观察, 他曾对围绕自然石块周围的溪水的运动, 自然石块的块面形态及质感, 做了大量的写生与记录。在这些研究中, 他体验到了自然过程的抽象之道。例如他设计的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Portland, Oregon) 伊拉·凯勒水景广场 (|ra?Keller?Fountain?Plaza) , 从高处的涓涓细流到湍急的水流, 从层层跌落的跌水直到轰鸣倾泻的瀑布, 整个过程被浓缩于咫尺之间。

3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

对文脉的深层阅读要求深入到一个场所的精神领域之中, 并关注到传统的阻力。从某种程度上讲, 每一设计实际上都是在创造一种场所, 只有更倾心地体验设计场地中隐含的特质, 充分揭示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物理特点时, 才能领会真正意义上的场所精神, 使设计本身成为一部关于场地的自然历史或演化过程的美学教科书。法国园林师谢墨托夫 (Alexandre?Chemetoff) 在拉·维莱特公园 (Parc?de?la?Villette) 中设计的下沉式竹园 (The?Bamboo?Garden) , 有意识地保留了城市的地下管线设施, 给水干管、排水管、电力管纵横于场地之中, 让人们了解到这一小小的绿色空间实际上是城市庞大聚集体的一个“碎片”。

在这里, 我们不得不谈一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苏州园林。绘画讲“意在笔先”, 造园也是这样, 必须先有一个主题思想。不但全园需要有一个主题, 就是园中的每一个局部景观的组织也需要有不同情趣的主题。例如, 苏州网师园, 以“渔隐”为主题, 其主体景观便选择表现“网师” (“渔翁”) 生活的湖泊景象, 湖泊型的水体衬托的山林景象构成了以“渔翁”为主题的园林意境, 在这一主题下延伸发展而设置的其他景观空间, 使全园的景观结构丰富变幻, 而最终又不脱离“渔翁”的主题, 做到了思想情趣与景观的统一, 也就是所谓“情景交融”。

二、园林意境的创造

山水、植物和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几大要素;然而, 具体景观的建造还不等于是园林艺术作品的完成。景观只有被赋予一定的思想意境并与景观要素相融合, 才能真正实现园林艺术的价值。也就是说, 所谓园林意境, 是高于直观的园林景观的审美范畴, 是通过所见的具体景象来暗示更深更广的美好境界。景有尽而意无穷便是如此。

单纯的景象构成, 还只是限于形式, 是一个美丽的躯壳, 还不能说是完美的、独立的艺术存在, 只有当园林的思想情趣与景观要素相统一, 建筑功能与景观要素相统一, 才能称为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

一座园林, 不论其景观组织得多么巧妙, 如果没有能满足人们休息消遣的环境, 当人们疲乏时找不到坐椅, 烈日雪雨时无所遮蔽, 饥渴时没有饮食供应等, 其景观再优美也会使人无心欣赏, 也就更谈不上领略其景观中的意境了。

对于园林景观的创作来说, 出于思想要求所做的景观处理是必要的;出于实用的要求所做的景观处理同样是必要的。对于园林景观的欣赏不同于看画, 人的因素是作为参与者、体验者而融入园林景观中的, 要在游乐中甚至生活中去观赏。园林景观所提供的美感也不仅限于视觉, 而且具有听觉、嗅觉、触觉及至全身心的舒适感。园林意境的产生, 只有在满足这一前提下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朱建宁、郦芷若著:《西方园林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朱建宁、郦芷若著:《西方园林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荆雷编著:《设计概论》河北美术出版社[2]荆雷编著:《设计概论》河北美术出版社

论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探析 篇11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一、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

1.生态效益 住宅园林景观能够有效的保持供氧平衡,从而能够达到降低空气污染,保持水土维护水循环以及降低环境温度等诸多作用。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的问题,人们对钢筋混凝土城市的困扰越来越大,人们对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越来越渴求,所以,诸多房地产开发商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生态小区应运而生,达到吸引消费者的根本目的。

2.社会效益 良好的住宅小区环境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应该促进人们进行文化交流。社区的公共场所往往会通过绿化环境来吸引人们走出自己的居室来呼吸新鲜的自然空气,并且还可以为居民们提供场地和器材锻炼身体,从而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享受美好的生活,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社区的大家庭中,更好的创造和谐社区环境。

3.环境效益 住宅小区环境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小区如果具有良好的绿化环境,能够促使居民心情愉悦,精神放松,在忙碌一天之后让人们真正的体会到回家的轻松。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体现出人们低碳环保的意识,更是当今时代人们对绿色生活的一种本质追求。

4.经济价值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房地产在进行开发的时候以绿色、生态来吸引消费者,进而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住宅小区的竞争力,不仅能提高销售速度和入住率,还会给房地产商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优美的园林景观不仅可以为给房地产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会给居民在换房和房产转让的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园林景观在住宅小区设计中无论是对房地产商还是对居民都具有较大的经济性价值。

二、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生态原则 为了能够实现生态居住,必须要达到节能、节约资源以及太阳能运用等功能,从根本上减少废弃物以及资源的重复运用和循环运用等基本要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坚持生态原则的基本要求,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去谋取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2.因地制宜原则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运用当地的实际条件,尽量的减少工程的施工量,不仅能够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还能够形成天然的景观,与人造景观相比,天然景观的视觉效果更好。在选择植被的时候必须要坚持因地适宜的基本原则,能够提高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

3.设计体现地方特色 我国国土十分的宽广,地方气候条件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户外活动需求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比如北方四季分明,冬季和春季的风沙比较大,所以在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从防护功能出发,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为了能够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在空间上必须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另外,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对于人员的疏散,所以,在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不能阻碍紧急通道。

4.设计要明确居住区功能要求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满足所有住户的心理调适功能,进而能够给住户们家园感,在设计一些能够健身、玩耍场所的时候,应该将其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避免干扰居民们正常的休息。对于一些观赏景观安排到距离住宅建筑物比较近的地方,不仅能够改善人们呼吸的空气,还能够放松心情。

三、园林景观设计在住宅小区中的应用

1.个性化园林景观设计 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园林设计已经由传统的庭院走向了现代化城市,中国园林文化已经逐渐的由代表贵族别院和文人风花雪月中逐渐的走向大众,但是,我国园林文化中的精神却依然在传承中,即天人合一。现代化城市住宅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避免出现单纯的克隆和抄袭,必须要真正的认识到园林本身的精神文化,才能够有不同形式的表现,才能够灵活的与建筑风格和类型进行配合,满足当地人的心理和追求。不同城市本身具有不同的特色,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保障视觉和建筑语汇上保持一定程度的连贯性,保障园林景观设计具有丰富的变化。必须要避免园林景观的模仿和抄袭,深刻的了解我国园林文化,才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园林文化,并且将其与现代城市住宅进行紧密的结合,保护城市生态系统。

2.顺应空间层次设计园林景观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园林景观的功能性主要就是通过不同层次来实现的,必须要避免促销和满足客户需要的珍贵树木而导致整个园林功能性的下降。无论是楼顶还是楼与楼之间的绿化,各个绿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必须要保障其各有特色,能够形成不同的主题。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一般小区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功能和作用建设一些小花园,进而能够促进居民能够亲近绿色和自然,并且享受绿化所带来的诸多益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园林在小区完成建设之后的几年时间内逐渐的树木死掉,仅剩下茂盛的野草,是园林设计本身的一种严重的损失。另外,园林的功能性作用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园林也不能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明艳的绿色,更无法充分的发挥出园林景观本身的作用和价值。

3.营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自然意境 目前,我国大部分楼盘促销彩页和宣传的时候,不难看到树林和鲜嫩的小草,甚至还会有各种欧式和中式的亭子、喷泉。这部分就是园林景观设计,但是,如果对其定位不准确或处理不当,就可能无法发挥出园林景观其他的作用和价值,不能有效的体现出我国园林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追求,仅是将景观当成了景观。我国园林的审美意识位居世界首位,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遵守自然之美,左右均衡开展,能够以山水景观拥簇以人为中心的住宅,进而能够给人圆满、安定以及祥和的感觉。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的服务人们,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舒适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日益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园林景观石合计的主要宗旨,小区规划的环保意识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还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区朝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绿色植物,不仅能够与人工建筑亲和,还能够与山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未来对绿色环保小区的景观园林设计必然会提出更好的要求。

参考文献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篇12

1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园林景观是一门艺术, 城市的品位, 离不开园林景观的科学规划、设计。空气清新、绿树成荫、花香鸟语, 这一切都源于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对城市的改造。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合人们对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打造优美、舒适、绿化好、空气清新的居住环境, 成了众多房地产商的首选。城市居民有将近1/2、甚至2/3的时间是在居住区中度过, 居住景观质量, 影响人们的心灵、精神及身体健康。随着近年来空气污染的加重, 人们对于环境、空气的质量,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化好的高端小区, 变得炙手可热, 成为众多注重生活品质与品位的高端人士的首选。因此对居住环境景观的设计, 如何准确地把握和定位居住区的规划, 结合当地文化、历史, 做到因地制宜, 达到人与自然持续和谐发展, 保持生态平衡, 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因素。

2 设计现状分析

近年来, 主题景观小区的热度不断升高, 一个好的住宅景观设计往往可以让整个小区的品位得到有效提升。而在住宅景观的设计中,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 主题景观设计时设计者过分地强调局部特色, 从而忽视了整体设计的和谐问题。从目前的住宅景观设计来看, 景观设计往往是与住宅区设计和建筑设计是割裂开来的, 并没有将其看做是一个整体, 这也导致一些住宅景观与住宅区整体设计风格出现格格不入的情况。

第二, 设计者没有过多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景观设计。在住宅景观设计过程中, 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不能由于过度追求形式而忽视了“以人为本”。要在充分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之后, 再对住宅景观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

第三, 脱离实际需要, 盲目追求档次。在住宅景观设计过程中, 一些景观设计往往由于过度的追求宏大的气派和风格的独特, 从而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这样往往会在过多增加成本的同时降低了景观的实用性。而这些高档次的设计又增加了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导致出现消费群体狭窄的现象。

第四, 缺乏生态景观意识。一些住宅景观设计过于追求豪华, 没有考虑这些设计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当然很难取得最佳的环境效益和视觉效果。

由此可见, 在住宅景观设计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以上问题, 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来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才能设计出最适合使用者的住宅景观。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 在进行项目设计与规划时, 务必要严格遵守设计原则, 不可盲目设计。

3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在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 生态居住区不仅要满足节能、节地、节约资源、节省材料以及太阳能资源的运用, 而且还要保证建筑材料对人体无害、减少废弃物、注重材料, 能量和资源的重复运用和循环运用等要求。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要遵循生态原则。即要求各项工程在施工时不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在最大程度地遵循自然条件下控制好人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此外, 可以在设计中运用生态学理论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次, 设计时也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运用当地条件, 尽可能减少工程施工量, 这样即可以降低成本, 还能够得到天然的景观。与人工修饰的景观比起来, 天然景观的视觉效果更佳。此外, 在选择种植植被时也应考虑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和当地的土壤需要。

由于不同地方气候条件以及地域特色的不同, 这就导致了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户外活动需求有所不同。因此, 在进行设计时要做出不同的预备方案。例如, 北方四季分明, 冬春风沙比较大, 因此绿化设计就要首先从防护功能出发。而夏季则应考虑通风, 遮阴和降温为居民打造一个舒适环境;为了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 在空间组织上还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在道路以及小广场的安排上, 还必须考虑日常生活上的行动方便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防灾及人员疏散问题, 因此绿化种植不应阻碍交通。

园林的设计是贴近人们需求的, 因此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一定要从居民角度出发, 符合居民需求的景观设计才能被居民真心接受, 才能使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发展充满动力。

园林景观的设计取决于建筑的特色, 要与建筑相符。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周围景观设计要更加贴近自然;具有传统色彩的建筑周围的景观要偏向于古朴;具有现代流行元素的建筑周围的环境也要赶得上潮流。因此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要有机的结合。

设计要明确居住区功能要求, 住区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 能够给人以家园感, 促进社区居民民主和自主精神的形成。对于一些玩耍健身的场所声音较大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 或集中设置在会所等地, 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对于一些观赏景观可以安排在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较近的地方, 有利于净化空气, 放松心情。

最后, 设计要富有层次感。居住区的景观规划中层次感会使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有致, 使人们能感知到该环境的美好, 空间的人性化, 愿意在这里驻足。居住区本就应当由许多人性化的小空间构成, 人们在尺度、形式不同的空间内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空间。除了依靠建筑的围合来划分空间, 还可利用植物来营造一个“围而不闭, 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通过乔木、灌木的巧妙搭配, 高低错落, 可形成多样的空间层次。

4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改进建议

虽然目前, 我国的小区景观园林设计已经达到了令人满意的地步, 但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还需要加入更多的创意元素。在紧张的工作过后, 人们总是会把更多的休暇时间花费在居住小区内的休闲活动上。而园区中的绿色植物是能够满足人们眼球享受的途径之一, 但是仅仅停留在视觉享受上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笔者认为, 可以在园林的植物设计方面, 多添加一些创新元素。例如芳香园林植物的应用, 不仅可以增添自然色彩, 还可以从气息上给人一种享受的滋味。目前, 我国根据植物的生长条件需求, 采用最多的是梅花以及桂花, 种类有限。这也提醒着我国专业人员能够更好地推出更多的适宜品种来做实验设计。

5 结语

住宅小区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也是每个居民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我国目前尚有的技术层面上, 更应该加强学习与提高。不断的综合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 努力提高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水平。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的发展, 以及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居住环境也上升到新的认识形态,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就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重点从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作用以及设计要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参考文献

[1] 胡力.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 2010 (8)

[2] 谢作杰.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J].北京农业, 2011 (15)

[3] 谢浩.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7)

[4] 王婧芸.论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 2014 (12)

上一篇:幼儿问题意识培养下一篇:教学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