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园林艺术(共12篇)
中西方园林艺术 篇1
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既然是造园, 便离不开自然, 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 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 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 非经过人工的改造, 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 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黑格尔在他的着作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 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 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 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 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 他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 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 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间, 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现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 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 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 恰恰相反, 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在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 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 即“畅神”。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上看, 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 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形式美与意境美,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 反映在造园艺术上的追求便有所侧重了。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 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 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 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 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 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 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 并提出了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论述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 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 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 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 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 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 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 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话, 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化, 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 结构松散, 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正所谓“造园无成法”。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 “曲径通幽处, 禅房草木生”,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峰会路转, 有亭翼然”, 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 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 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 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 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 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 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 “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一个好的园林, 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 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 但由于侧重不同, 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 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中西相比, 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 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 充满了偶然性。西方园林主从分明, 重点突出, 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 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 空间序列段落分明, 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 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 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 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 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羡慕神仙生活对中国古代的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代的帝王出于对方士的迷信, 在营建园林时, 总是要开池筑岛, 并命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象征东海仙山, 从此便形成一种“一池三山”的模式。而到了魏晋南北朝, 由于残酷的政治斗争, 使社会动乱分裂, 士大夫阶层为保全性命于乱世, 多逃避现实、纵欲享乐、邀游名山大川以寄情山水, 甚至过着隐居的生活。这时便滋生出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陶渊明的《桃花园》中便描绘了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这深深影响到以后的园林。文人雅士每每官场失意或退隐, 便营造宅院, 以安贫乐道、与世无争而怡然自得。因此与西方园林相比, 中国园林只适合少数人玩赏品位, 而不象西方园林可以容纳众多人进行公共活动。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 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和西方人不同, 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认, 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 而是一种心智活动, 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 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 力求含蓄、深沉、虚幻, 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 小中见大,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或藏或露, 或浅或深, 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 浑然一体, 而无明晰可言。相反, 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在说入世与出世, 在诸多西方园林着作中, 经常提及上帝为亚当、夏娃建造的伊甸园。《圣经》中所描绘的伊甸园和中国人所幻想的仙山琼阁异曲同工。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园林逐渐摆脱了幻想而一步一步贴近了现实。法国的古典园林最为明显了。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剧, 从而使园林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 熙熙攘攘, 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 丝毫见不到天国乐园的超脱尘世的幻觉, 一步一步走到世俗中来。
除绘画外, 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自古就有诗画同源之说, 诗是无形的画, 画是有形的诗。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的一面。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 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这些人作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观念。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 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 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 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中西园林间形成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只能从文化背景, 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 而美学又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体系下成长的。从历史上看, 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 着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 强调整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与西方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 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 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中国画, 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着, 但绘画理论著作则十分浩瀚。这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外师造化, 内发心源”。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 而内发心源则是强调不可呆板地抄袭自然山水, 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粹取其精华。
总上所述仅仅只是中西方园林艺术特点的一小部分, 还有更多、更精髓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挖掘, 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 浩瀚宇宙。而未来世界是属于我们的, 未来世界的美也要靠我们去创造, 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我们更应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这一光荣的使命, 任重而道远.
摘要:人工美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 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 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 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 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 既不求轴线对称, 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 相反却是山环水抱, 曲折蜿蜒, 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 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 力求与自然融合。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人化自然
参考文献
[1]夏惠主编:《园林艺术》.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8[1]夏惠主编:《园林艺术》.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8
[2]安怀起编著, 王志英绘图:《中国园林艺术》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8[2]安怀起编著, 王志英绘图:《中国园林艺术》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8
[3]王志伟等编绘:《园林环境艺术与小品表现图》.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10[3]王志伟等编绘:《园林环境艺术与小品表现图》.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10
[4]任晓红、喻天舒著:《禅与园林艺术》.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2[4]任晓红、喻天舒著:《禅与园林艺术》.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2
[5]赵书彬主编:《中外园林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5]赵书彬主编:《中外园林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
[6]丁绍刚主编:《风景园林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6]丁绍刚主编:《风景园林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
[7]张红卫编著:《哈格里夫斯——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丛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01[7]张红卫编著:《哈格里夫斯——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丛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01
[8]李正平编著:《野口勇——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丛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01[8]李正平编著:《野口勇——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丛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01
中西方园林艺术 篇2
什么是园林?无论你远渡重洋去过法国的凡尔赛宫,伦敦的丘园,还是纽约的中央公园„„只要你到过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江南苏州,欣赏过那“甲江南”的苏州园林,就一定会被那清丽的典雅的园景所陶醉;如果你到过曾是九朝国都的北京城,看过故宫、北海、颐和园等辉煌的皇家苑囿,也会被那恢宏的气势,壮丽的屋宇和楼堂所倾倒;如果你曾信步“深山藏古刹”的宗教圣地,那金碧辉煌的殿堂,山明水秀的风景,定使你心旷神怡,超凡脱俗。这些风格迥异,令你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就是园林。
园林的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知识的发展而变化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界定也不完全一样。历史上,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英美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定: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配景和建筑布置,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在中国的园林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和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形成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两大派系,它们各具特色。皇家园林主要分布于北方,规模宏伟,富丽堂皇,不脱严谨庄重的皇家风范;私家园林分为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两个分支,江南园林自由小巧,古朴淡雅,具有尘虑顿消的精神境界;岭南园林布局紧凑,装修壮美,追求赏心悦目的世俗情趣。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体系中的一大分支,都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风景园,都富于东方情调。这个造园系统中风貌各异的两大派系,都表现了中国园林参差天趣,丰富多彩的美。
(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追求宏大的气派和“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的意志,形成了“园中园”的格局。所有皇家园林内部几十甚至上百个景点中,势必对某些江南袖珍小园的仿制和对佛道寺观的包容,同时,出于对整体宏伟大气势的考虑,必需安排一些体量巨大的单体建筑及组合丰富的建筑群落,这样一来也往往比较明确的轴线关系或主次分明的多轴线关系带入到本来就强调因山就势,巧若天成的造园理法中。
(2)私家园林。
①江南园林:江南园林大多数是宅园一体的园林,将自然山水浓缩于住宅之中,在城市里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它是可居、可赏、可游的城市园林,是人类的理想家园。江南园林的叠山、石料以太湖石和黄石为主,能够仿真山之脉络气势做出峰峦、丘壑、洞府峭壁、曲岸石矶,或以散置,或倚墙彻壁山等等,更有以假山作为园林主景的叠山技艺手法高超,称盛时,苏州环绣山庄的假山堪称个中佳作。
②岭南园林:岭南园林亦以宅园为主,一般都做成庭园的形式,叠山多因姿态嶙峋、皴折繁密的英石包镶,很有水云流畅的形象,沿海也有用珊瑚石堆叠假山的,建筑物通透开敞,以装饰的细木雕工和套色玻璃画风长。由于气候温暖,观赏植物的品种繁多,园林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阴葱郁。
西方园林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18、19世纪的西方园林可以说是勒诺特风格和英国风格这两大主流并行
浅析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文化 篇3
中国封建士大夫们的田园之乐、隐逸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内向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造成了中国人安分守己、知足忍让的性格。中国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以农为本。心理上重乡土,重一统,重“落叶归根”,重“乐天知命”。“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让人觉得踏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式让人觉得自在。如白居易《归田》诗所叹:“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金门不可人,琪树何由攀?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
那么,关于西方的古典园林艺术呢?欧洲古典园林当以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的平地园为代表。
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上半叶巴洛克时期意大利的造园艺术是欧洲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高潮。然而此时园林的主人们却是世袭的在朝当权派。那些王公贵族、神职教士们建造乡间别墅为的是寻欢作乐,并不是为了与自然对话。这个阶层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反映在园林艺术上,特别是巴洛克时期,甚为世俗化,如16世纪末建造的红衣主教彼得罗·阿尔多布兰迪尼的别墅里面的那些机关水嬉,游人不小心碰着暗藏的喷嘴便会被水淋个透湿;乐器装置在水力作用下气流产生不成调的音乐,很是粗俗。正如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所说的,意大利的园林是“服侍他的享乐的仆从”。
至于法国的园林艺术,深受意大利的影响,但又独具一格。17世纪下半叶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成为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一座高峰,也被视为欧洲造园艺术的正统。在国王路易十四的绝对君权统治下,古典主义文化体现了这个“伟大时代”的“伟大风格”。一切为君主服务,古典主义园林更是毫不例外,因为它本身就是宫廷文化的产物。闻名世界的凡尔赛宫苑气势宏伟,建构壮丽,以宫殿为中心,主轴线、坎轴线、中轴线、横轴线等等主从清晰的切割园林,体现了以国王为首的森严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譬如凡尔赛宫殿坐镇东方,它前面东西向,的牛轴东端是拉冬娜喷泉(太阳神阿波罗之母),她眺望着西端韵“阿波罗之车”喷泉,阿波罗驾着马车从水底奔出,开始他一天的巡行,太阳西沉于它西面不远处的大运河时,阿波罗结束他的巡天历程。这个寓意很明显,国王路易十四就是人间的太阳神阿波罗。凡尔赛宫苑要表达的是这位号称“太阳王”的君主的“威严”、“伟大”及“排场”,诚如圣西门所评价的;路易十四建造凡尔赛园林是“为了玩,不是为了美”。这和意大利园林如出一辙。
东、西方园林艺术对立的特点除不同的政治阶层的作用之外,不同渊派的哲学思想和相应的美学观点的影响极为深厚。几千年来,老庄的道家思想和孔孟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士大夫的精神支柱。不论是道家的人自然化还是儒家的自然人化,终归“天人合一”这个哲学主题。即讲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自然山水园正是“天人合一”观念的物化体现。在这里,人和自然是气脉相通的一个整体,物我一体,主客不分,从园林布局到园中建筑,花草树木,山水石等等无一不是力求顺应自然。人在自然里陶冶性情,启迪心志,与大自然共呼吸,二者亲密无间,这也是中华民族整体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显示。
道家把人自然化,即“以人合天”。人与天地共融,与万物同一,通过自然而领悟得道,在自然中愉快生活。老认为“自然”即“真”,即“朴”,“自然美”成为中华民族的审美原则,而“返朴归真”也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美学主题。它追求天然质朴,淡泊宁远;崇尚含蓄古雅,不事雕琢。中国古典园林力求自然与人工巧妙地、完美地结合,“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譬如唐王维的“辋川别业”,园中有山、岭、岗、坞、湖、溪、泉、濑、滩及茂密的植被,总体上以天然风景取胜,局部则重点刻划,园中建筑物不多,形象朴素,布局疏朗。园中尤重诗情画意,诗画人景,景融诗画,整个园林就如一幅清旷意远的自然山水卷。
儒家把自然人化,即“以天合人”。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仁者比德于山,智者比智于水”。山水的性情如同人的性情,二者相通,这就是孔子的“比德“观。儒家的这种审美心理实际上是一种主体意恂性思维方式,它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对客体的认识来源于主体的自身感悟和内心体验,它“使主体介入客体,客体融入主体,使客体主观化,自然人格化”,即所谓“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这样的主客一体、物我不分,使得客体的认识反映出主体的情感,恰如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的心境感情相联系,青松翠竹,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枯藤老树,给人以萧索凄清之意;雨打芭蕉,则愁思绵绵;风拂杨柳,则别意依依。自然本无喜忧,情感是谓主导,所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缘情”一说。
“缘情”即情由景生,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来体现人品人格,表达志向理想。比如园中花草树木就各有性格品德:竹有虚心,梅有傲骨,松有正气,兰有惠质,菊为隐士,莲为君子。中国传统思维注重直觉、灵感及顿悟,讲的是意在象外。既然“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景”僦可神似,无须形似。中华民族的模糊性思维使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用“写意”的手法来追求“意境”之美,“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明清以来的江南私家园林是为此中高手,如无锡寄畅园、苏州留园、上海豫园等等,皆为“须弥芥子”,“壶中天地”。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西方吧。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罗马,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及工商业、航海业的发达,使西方自古就形成了注重自然科学的传统。西方人崇尚理性,思维方式是认知型的而非伦理型的。人们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来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征服自然,自然而然便形成了重分析、求实证、讲精确、主客二分的逻辑性传统思维。这种思维习惯要求一切都合乎科学规律性,反映在审美上,西方传统美学思想就以科学为基础,表现为一种数理美学。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空间的秩序、匀称与明确”。鉴于此观点,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处处体现的是数、比例、几何等内部结构关系的和谐之美。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中,花园是户外的厅堂,是建筑与自然之间的过渡,要求得二者之间的平衡就得让花园也遵循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所以意大利的花园中,“修剪过的树木,砌筑,的水池、台阶、植坛和道路等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都推敲得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良好的比例。”整个花园体现出布局的明晰匀称和比例的协调精确,象维尼奥拉设计的朗特别墅和他的学生李高利欧设计的艾斯塔别墅都是此中典范之作。
古典主义时期的法国园林继承了这种几何式花园传统,并由“唯理主义”将其推至巅峰,形成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17世纪的唯理主义哲学家笛卡尔认为:“美和经验、情感、习惯都没有关系,它是先验的。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结构要像数学一样清晰明确。不应该有想象力,也不能把自然当作艺术创作的题材。”宫廷造园家布阿依索也确信“园林不论怎么千变万化,都要遵守良好的建筑格律,做到井然有序,布置得均衡匀称,并且彼此完善地配合”。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整个园林便成为一个以建筑物为统率,以中轴线为艺术中心,比例严谨,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的大几何图案块,体现着以数理为内涵的自然理性和以绝对君权为内涵的社会理性。由古典主义造园大师勒瑙特亥设计的孚-勒-维贡府邸园林及凡尔赛宫苑皆为此中顶极之作。这些古典主义者坚持理性至高无上,因此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也叫“理性的园林”。
西方传统思维习惯于把自然与人一分为二来对待,以人为本,主体人对自然客体进行认识探索、分析研究,从而达到改造、征服自然为己所用的目的。所以西方人的性格上有喜欢变动的一面,只有“变”和“动”才能把自然改造成自己需要的形式,“适合人的尺度”,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的这种外向性思维方式。他们热衷于改造园林要素,把自然建筑化,如随处可见的绿色雕刻,一排排整齐规则的树木,被修剪成各种形状,球形、锥形、方形、盘形甚至人形或动物形。还有各式各样的绿墙、绿色剧场、回纹迷阵、绣花植坛以及地毯般的草坪,都显示出人工之美、图案之美,而不是纯正的自然美。就连“水”,欧洲人也不让它以自然的状态出现在园林里,而是用机械的方法把它规范起来,制成喷泉、瀑布、水池、水笛、水风琴、水剧场等形式,如朗特别墅花园里的水景控制在中轴线上,途经溪流、喷泉、瀑布、水池,展现出水出岩洞汇向大海的主题。它和艾斯塔别墅花园同为闻名于世的意大利水景园。
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因文化内涵的不同、民族精神的差异,而使得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特色相去甚远,各具千秋。但总而言之,不论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还是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是全人类的遗产,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瑰宝奇葩,其内容博大精深,传承着人类文化精妙的方方面面。这不是本文的粗探浅析所能包容概全的,本文只能说是窥其一斑而已。
中西方园林艺术 篇4
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的以及世界的艺术瑰宝, 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外园林。四种园林艺术相互借鉴、交织, 其中艺术造诣最高、文化气息最重的当属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皇家园林地势显赫、气宇非凡、景观颇多;私家园林贴近自然、意蕴浓厚、十分精致。中国的园林艺术起始于商周时期, 在明朝、清朝时达到创作高峰, 其中皇家园林的创作高峰则是在清朝的鼎盛时期。一些著名的园林景观有圆明园、畅春园、颐和园、西花园、静宜园、静明园、留余山居、避暑山庄等等。除了少数皇家园林之外, 其他园林面积都比较小。而要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展现出自然风景之美, 重点和难点就是突破其局限性, 这就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无限的意境。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1]67。在园林的创作上, 中国的园林创作一直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 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绝妙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可游可居。自然风景包括山、水、植被等, 并在模仿这些要素的基础上人工加以雕琢、改造, 提取精华之处, 并加以浓缩, 巧妙借景、因地制宜, 将自然惬意的风景创作于园林之中,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人与自然相互融合, 展现出浓浓的诗情画意。一些特色景物有通幽曲径、林立奇石、繁花树木、堆叠假山、清泉水池等, 这些景物相互穿插、互相映衬, 十分和谐。景物都是在自然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巧妙搭配, 才能达到人工美和自然美的完美结合, 以景来写意。在这些人工创作的自然风景中巧妙地融合着一些颇具特色的亭、台、楼、阁、馆、廊、轩、榭、舫、桥, 这些亭台楼阁雕琢精美, 错落有致, 从而使得景物与建筑物相映成辉。园林的设计使得主人在居住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惬意、自然的亲切和万千风情, 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寄情于自然的目的。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古典诗词文化和儒雅的生活性格。
虽然中国园林有以上很多优点, 但是它自身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因长期受到封建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古典园林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 大都表现为封闭的, 在园林的四面都设置有围墙, 仅供少数人居住游玩, 而且一般人不能随意进出, 如非踏入院内便很难欣赏到美景。且其服务的人群主要也是社会上层人士, 所以那么精美的风光也只能是供极少数人来欣赏。这就表现出了古典园林的私密性、封闭性以及局限性。
二、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
西方的园林艺术起源于西亚的古代波斯, 最突出的园林艺术便是法国园林艺术。西方园林比较强调主从关系, 注重中轴和秩序的井然划分, 从而营造一种端庄、雄伟的贵族气息, 以及清晰的几何平面感。西方园林把主要的建筑物放在突出位置, 在建筑物前多设置林荫道, 后面多设置花园。园林的主要特点是用纵横轴线将地面平分为四块, 形成“田”字, 并在林荫路十字路口交叉处设立中心喷水池, 中心喷水池的水还可以经由十字水渠来浇灌周围的植被。在最初设计时, 中央喷水池是有象征意义的, 象征着神圣而美好的天堂, 后来欧洲人将喷水池中的水充分利用来与各种明渠、暗渠相连通, 来完成一些喷灌工作。这种造园方法之后一直流传并影响到西方很多国家。西方园林主要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自由、奔放、思维的严谨性[2]。西方的造园艺术自有其系统性和理论性, 在几何计算、严密规划方面表现突出。近代以来西方大力推崇将园林公共化, 这一点要比中国古典园林突出很多。西方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便是法国的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建筑面积为11 万平方米, 园林面积达到100 万平方米。建筑呈现宫廷建筑的风格, 布局严密、气势宏伟、对称协调。正宫和南北宫相连接, 并呈几何对称。其建筑采用了平顶形式, 不同于传统的曲线和尖顶风格, 更显大方、端庄。宫殿多采用大理石材质, 装饰富丽堂皇、雕刻精美, 西方艺术主义色彩浓重, 搭配有很多油画、雕刻、挂毯。凡尔赛宫花园中的花卉、植被种类繁多、修剪、搭配优美、富有规则。人工河流十分规整, 波光粼粼, 两侧则配有参天大树、女神雕塑。园林的这些特点使得其往往被用来举行一些重大仪式。
除了上述优点之外, 西方园林艺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西方园林由于过度追求平面化、几何规则性, 在设计图纸上或者在高空俯视时看似精美绝伦, 但是, 如若置身其中, 亲临现场体会则会感到有些呆板、无趣, 让人感受不到整体的美感, 使得设计者的思想不能被游众体会到, 与人产生距离感。
三、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古典园林渗透的分析
西方建筑文化和园林艺术的传入, 使得清代园林中出现了很多新奇的西式景观以及一些另类的装饰艺术。但是, 这些异质因子只是少量穿插在古典园林之中, 而且一般都表现在园林的细微之处, 作为园林的局部装饰, 主要用来搭配整个古典园林, 因此, 这并没有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格局造成改变。即便是最为人所熟知的、模仿西洋建筑和园林的杰出代表作品圆明园也是如此。
圆明园的修建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它将中国造园艺术精华集中于一身。不仅有宫廷园林的宏伟壮丽, 还有江南园林园林的含蓄秀美, 此外还汲取了西方园林的建筑风格, 搭配和谐, 布局合理, 堪称万园之园。在长春园的北部便是著名的西洋楼, 这是一组欧式风格的宫苑建筑群。它与园内其他古典风格园林相独立开来。西洋楼建筑群占地约为6.7 万平方米, 占圆明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二。西洋楼是在乾隆年间开始建造并完成的, 它的设计是由传教士和中国园林设计师来共同承担的, 历时十二年。作为中国皇家园林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西洋楼总共包括六组西洋风格的建筑、三组特色喷泉和很多的庭院小品。景区的布局风格也是规整的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 呈东西轴线布局, 东西轴线上依次有各种主要的欧式建筑、迷宫、雕塑、喷泉、绿篱、水池等。虽然西洋楼的总体样式和环境现的是西方巴洛克风格, 但在细节的装饰上仍融合了很多东方元素[3]。
清代时期私家园林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异国文化, 很多私家园林开始渐渐模仿西方建筑的一些特有风格, 在建筑的材质、装饰上开始出现西式的雕塑、石栏、西式玻璃以及其他装饰物。这在《红楼梦》中也有提及,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入大观园, 醉酒后误打误撞到了宝玉的房间, 在宝玉房间里便有一样让刘姥姥感到稀奇的装饰品, 那便是西方流传进来的穿衣镜。当时人们除了用镜子来装饰室内之外, 还用其来扩展室内空间。在《随园琐记》中记录的随园装饰中也有提及西方的五色玻璃, 并称装饰有五色玻璃的厢房为“琉璃世界”。
虽然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有了一定的认可与接纳, 但是可以看到这种认可在规模上还是很有限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仍然是重点和主流。这种造园艺术风格明显地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矛盾, 可以将这种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两点。
1.中国文化的传承性根深蒂固。几千年来, 中国的封建思想文化与外国的各种文化不断交流, 除了佛教文化和明清时期引入的西方文化外, 其他的文化都没有对中国文化造成多大的撼动。中西方在文化、人权、价值观、伦理观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 而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根深蒂固, 难以从根基上发生改变。在清代中国人眼里, 西方的建筑文化和西方的装修被划归到“奇技淫巧”之流, 作为赏玩尚可, 但是难登大雅之堂。秉承着“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 外国文化的引入主要用来服务、补充本土文化, 当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造成冲突时, 西方文化则会让步于中国文化[4]。中西方园林在造园风格方面存在根本的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贴近自然, 敬畏自然, 而西方则强调人的力量、改造自然。所以, 两种文化相遇必然会有冲突出现, 而我们在引用西方的园林艺术时, 不会做到彻底模仿, 在冲突面前会将中国园林艺术糅合到其中, 以此来减缓冲突。
2.西方文化传播存在局限性。西方文化的传播目的主要是宗教传播, 其他的文化、科技的引入也都是为传播宗教服务;再次就是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中国自封物上天国, 不注重与国外文化的往来, 以此故步自封。而西方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大多是在宫廷之中进行文化传播, 难以普及到社会大众。因此, 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范围和力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总而言之, 东西方园林的艺术文化有同有异、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17、18 世纪时期, 西方也开始接受中国的造园理念, 十分赞赏中国不规则古典园林的美丽之处, 并将这种理念引入本国的文化之中。中国园林崇尚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意蕴之美、含蓄之美。西方园林崇尚人工改造之美、几何布局之美、自由之美。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园林的渗透方面表现出的融合和冲突反映出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接纳性以及排斥性, 而这种融合和冲突则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性质、文化性质造成的。
摘要:本文在介绍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基础上, 分析了西方园林对清代古典园林的渗透, 从中也表现出了中国清代对于西方园林文化的主张和态度。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园林,清代,艺术,渗透
参考文献
[1]张前锋.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西方园林的融合[J].民营科技, 2012 (8) .
[2]关精明, 张淑娴.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古典园林的影响[J].历史档案, 2006 (3) .
[3]袁祖志.随园琐记[M].安徽科技技术出版社, 1983.
中西方园林艺术 篇5
杨盛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艺术系,广州,511370)
摘要:作为高级文明象征的园林体系,中西方的造园手法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层的分析,并指出差异背后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原因。最后针对广州市园林的特点,简要阐述了其园林构建过程中应具备的理念。
关键词:中西园林;文化;建筑;差异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garden styl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ulture Abstract: As the symbol of high-ranking civilization, there are striking differences in the garden style between Chinese and occident.In order to inherit the excell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we shoul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carefully so to realize ourselves and realize the world.Then we can inherit or refer to or develop or innovate on the basis of ourselves character.Key words: Chinese and occident garden civilization;architecture;difference
一、从我国园林的建设现状看待文化理解的必要性
从题目来看,拿“中国”与“西方”进行比较似乎并不合适。但在1954年维也纳召开的第四届国际风景建筑师联合会(IFLA)上将世界造园系统最终归纳概括为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山水式园林和以法国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两大体系。因此,拿我国的园林出来与西方的进行比较就有其可行之处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风景园林事业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城市环境也因此大为改观。然而,过快的发展步伐导致了过短的建设周期以及理论的相对滞后,从而又导致了盲目西化和城市特色的缺失。笔者认为:园林建设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并且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它不是一个短期的存在。如果不加思考的盲目建设,其结果将是发展得越快越不利于城市环境的优化。实际上,一定文化对于外界的影响力的大小并不简单地取决于文化自身的价值与合理性,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与这种文化当下所持有的军事、经济和交通的力与势有关。因此,在建筑上我们不必因为西方经济的强大和其建筑理论的扑天盖地而过于崇拜,一味的求新、求大、求“洋气”。而是应该结合自己的条件和特点仔细的分析,冷静的选择。
之所以比较中西方造园艺术的差异并不是为了一定要比较出一个高下优劣,或者是显示我们的优越性。其目的乃是更好的认清我们自己。建筑好比衣服,适合此处的不一定适合彼处。如同穿衣服之前要先照镜子一样,修园子之前要先了解我们的地理、文化与别处的地理、文化的差异。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形式。
二、中西方造园艺术的主要差异
经过仔细的比较,笔者认为:中西方造园艺术在文化上的的差异及其根源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中国崇“文”,西方崇“理”。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中国先人很早受到自然的恩惠与陶冶,具有博大高雅的情怀。中国的“士”之一流品,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士大夫高雅文化是园林文化的主体[1]。因此,作者简介:杨盛,硕士,女,1980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国家中级注册景观设计师,任职于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艺术系,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中国园林最讲究的是诗情画意,在造园的过程中往往将主人的感情,理想,追求都融汇其中。园林的构建不以客观呈现于人们眼前的景观环境为目的,而是为了传情表意,达到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笔者曾经游览很多古代名园都有这样的感觉:在初次游览的时候,往往并不记得园林内的具体景观。却有一种情结萦绕心头,被这种情怀所感动着,久久的挥之不去。比如耦园的夫妻和瑟,岳阳楼的天地正气。这便是中国园林意境的表现。
而西方园林的源头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园林,由于其自然环境的恶劣,在与自然的抗争中,计算与丈量必不可少,理性思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其园林建设之中使用规则的形状当然会为其工作带来更大的好处。进而在西方园林建造方面其主要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在比例说”,并由此推广出对称、和谐、规则等形式美的原则。建筑师们十分注意审美现象的数学基础,力图找出最美效果的经验性规范。从而,西方园林常以建筑为中心,十分注意建筑或者各个园林元素本身的表现,较少的使用象征性的手法,并采取规则式构图,就是树木,石头也常常使用雕刻的手法修饰成规则的几何形状或者是具象的人工形。并且园林的总体布局让游客能清楚的感受到其大,其直,其整齐。与中国园林的建造尽量的使用自然形,在组景时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追求自然而然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另外,由于中国园林的文人特质,而琴、棋、书、画是中国文人的基本修养,中国园林的整体设计也具有极大的综合性,西方一般借助的是符号差异不大的艺术门类加以综合,即主要借助雕塑、工艺等造型艺术来丰富和充实园林,这与中国园林除造园元素以外,也将诗文、词曲、书画、金石、戏曲等艺术门类通通摄入其中是大相径庭的。中国园林是综合美,给人以全方位的艺术感受,更加深化了中国园林的美学意蕴。
(二)中国园林讲究自然与人的融合,而西方园林体现人类和自然的分立。
中国秀美的江山,培养了早熟的山水审美意识,自然风景成为园林胎生的土壤,也成为园林模山范水的无上蓝本。中国园林在建造的过程中依山取势,就水挖池,巧于因借,讲究取法于自然之趣,最后的结果则追求“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中国园林与自然相亲,借托山水,我们可以移情,借托山水,我们可以移意,苏州拙政园中梧竹幽居亭有一幅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这种借风借月是一种移情;孔子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种乐山乐水,因为水象征智慧,山象征仁德。这便是一种移意。中国园林在精神上要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就是与宇宙的精神相通,与神灵相通,与道相通。在中国人看来,人之所以从自然找到知音,是因为人与自然的本质属于一个整体,这就是道2。因此,中国的文化处处体现在一个“和”字,中国的造园艺术处处体现了自然与人的融合,这就是中国园林的最高精神“天人合一”
相形之下,西方传统庭园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埃及,那里雨水稀少,没有大片的森林,也没有秀美的山川,这里的人有很强烈的“绿洲情结”,庭园由菜园和果园发展而来。这本就是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2]。设计本身就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与改造。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西方始终是人类中心主义。西方经历了神学统治占主导和理性统治占主导的不同时期,在神学统治中,人类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和自然是对立的,人主宰着自然的一切。后来人们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精神反抗宗教神学的压迫,通过文艺复兴运动,逐渐将上帝从神圣的统治宝座上赶了下来,恢复理性的尊严和自由的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转向征服、操纵和改造。纵观西方环境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其中经历了从古代人类中心论,到神学人类中心论到现在的现代人类中心论,这样一个过程。人类总是处于中心位置,而自然总是站在人类的对面,如表-1所示。
表-1 西方人类中心论的发展历程
由表-1可以看出,西方遵循的是人和自然对立的二元论,强调人类的中心作用。
其实我国的自然论和西方的对立论是各有优势的,中国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但是,随着各国科技的发展,在自然当中留下越来越多的人工的痕迹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自我发展显然与之存在某种程度的矛盾。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我们经历百年的屈辱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而西方的对立论对于人类认识自然以及自我觉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促使了工业革命的产生。但是也容易使人类陷入贪婪,杀戮,盲目,混乱的境地。西方世界自古以来就比中国动荡得多。并直接导致了现代的环境危机。如何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是我们有待思索的问题。
(三)中国的内向与西方的外向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古就有很发达的农耕文化,人民安土重迁,自给自足。加之中国与其他的文明中心相隔遥远,且有重重阻隔。使得中华先人长期以来独立发展,聪明勤劳,发展了灿烂的文明,也滋生了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中心意识。虽然中华大地四限以外自秦汉以来已有所了解,但是,中华民族基本上仍表现为,在传统的四海范围内的多民族内向凝聚。
中国园林的内向性反映于其目的上的家庭本位,中国园林多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都是服务于“家庭”的园林,造园本身就是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和睦,为了增加家庭成员的修养和归宿感。从客观上,中国园林的建造增加了家庭成员深处其中的满足感和安逸感。
反映在造园艺术中,则体现为其恒定的自然式园林的景观模式、闭合式的壶天模式、面水背山的风水佳穴模式及四面围合的须弥山模式。总之,反映了中华文化内向特色的封闭内向和多功能的特色形象体现在园林设计及总体布局的方方面面[3]。
中国文化的内向性导致了其恋旧,守旧的情节。然而,正是由于其内向性,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发生文化断层的国家。虽然也多次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和侵扰,但它始终保持着其文化的统一性和包容性,而没有被外来文化所改变[4]。
西方则与此不同,西方的骑士阶层,“政教合一”的体制,使欧洲中世纪成为贵族庄园经济为基础的小国寡民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战争频繁;不同的文化相互替代。西方园林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形式、风格迥然不同,古希腊的“柱廊园林”、古罗马的“山庄园林”、中世纪的“教会园林”或“城堡园林”、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等,此起彼落、更迭变化,呈现出各个地区不同形式、风格的互相影响、融合变异[5]。
三、对现存广州园林的思考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各自有对当地景观文化特点的适应性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和巩固的。因此谈到现代园林的建设不得不从其大的宏观条件分析入手,继承前面的经验同时融合新的时代特征才是稳妥和快捷的。这几年广州市的园林绿化发展迅速,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公园达 191个,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34m/人,绿化覆盖率达 34.4%[6]。成绩是可喜的,但思路还可待进一步理顺,笔者认为从历史及现实条件入手,可沿着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去思考:
(一)园林景观与文化传统及地区特色相结合广州是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相对江南园林以文人骚客、北方以政客官僚为主的情况,岭南造园主要由商人主导。商业文化对造园的渗透无处不在,突出的表现在空间实用性、宅园一体等。早在清代,就由于商业资本的介入引发园林与茶(酒)楼的融合,形成了新的城市
3公共空间。成为茶(酒)楼附设的园林相较于富丽堂皇的皇家园与附庸风雅的文人园,更贴近市民群众的生活,使园林成了城市消费的一部分。表现出强烈的世俗趣味。在现代园林建设中,这一特色仍然存在,如何对岭南文化的特色加以分辨、取舍和引导,现代商业环境与园林造景是不是也可以很好的结合以及能否让民众也能有效的参与到园林决策和建设上来,是一个有待思考的问题。园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是除文字,图像之外的活的文化信息。处理好了,对外地人会留下鲜明的印象,对本地人则有很好的感召。
(二)城郊村的不同方向
广州由于其历史性,有很多已经形成特色的园林。如鲜花斗艳的“云台花园”、以休闲为主的“ 流花湖公园”、白云山风景区,纪念性公园“黄花岗公园”等。在广州市公共绿化与市民居住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首先应重视对这些现有园林的完善和维护,深化其特色并将之与周围的居民生活相融合。在此前提下,新发展的园林应与已有绿化景观相联系,并可适当与科普、展示、娱乐等其它实用功能相结合。同时,重视其街道,小区,商业空地等组成部分的景观建设。响应有些学者提出了“大园林、小景观”的思想。而于城郊和乡村,则应重视对原生态的普查,修理和保护。使自然特色及地域特色深入人心。在此过程中园林、林业、农业、城建、文化、交通、旅游、环保等部门应齐心协力,为一个共同目标,彼此支持,各尽其责
(三)重视对当地气候与当地植物的研究
广州市地处亚热带地区,全年平均气温在20~22℃,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1600mm以上,有数千种植物种类可供选择,有些还颇具地域特色。但事实上,能较方便取用的树种和观赏植物的应用种类都并不是很多。因此应加强对本地植物的研究。
总之,继承我国优秀的造园理论,开创岭南园林的新局面,是园林工作者的职责。
四、结论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还有很多细节的方面,比如西方的建筑原则和中国的绘画原则,对水景的处理方面中国园林以“泄”见长,西方园林则以“喷”取胜等等,本文仅从文化的角度入手作一个简要的叙述。中国园林作为一种极为生动的文化载体,是我国古代文化心理自然流露的产物,比起西方的园林,更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各历史时期特定的文化心理与精神信息。在现代化的建设当中,我们应该审慎的对待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结合时代的特点进行取舍、借鉴和创新,以便更好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祖国的再次辉煌起到应有的推助作用。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我们的文化,无愧于我们的土地,无愧于我们的血性。
参考文献
[1]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 米歇尔.柯南, 陈望衡译.城市与园林——园林对城市生活和文化的贡献[M].武汉:武
汉大学出版社,2006.[3] 陈植.园冶注释[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4] 王鲁民.“着魅”与“祛魅”——弗莱彻的“建筑之树”与中国传统建筑历史的叙述.ABBS建
筑论坛
中西园林异同初探 篇6
关键词:中国园林;西方园林;文化差异;美学艺术
中西园林各具美态,也各有特色。中国的园林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有自然山水园林,也有人工山水园林。但即便是人工山水园林,中国造园也追求如诗般的境界,符合自然天性是造园重要的守则。比如苏州的拙政园,这座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园林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奇石,亭台楼阁,精美绝伦。而西方园林,以英国、法国为例,早期受到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影响,追求人工美学,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得呈现出几何图案。如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园内树木花草栽植别具匠心,从高处俯视,树植整齐,几何对称,图案优美。园内雕塑亭亭玉立,丰姿多态。而又如英国的肯辛顿公园,这是一座皇家园林,与海德公园相接,园内雅致优美,以草地为主,生长着被修剪得很有艺术性的树木,大片的湖面上白天鹅和黑天鹅惬意游弋。
历来对中西园林的分析或有从哲学美学角度入手,如彭立勋[1]在《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特点及生态美学价值》中认为从艺术风格上来看,西方园林强调人工美,中国园林崇尚自然美。西方园林的典型形态整体上呈现为人为状态的建筑风景园林,而中国园林的典型状态整体上则呈现为天然状态的自然山水园林。中国园林中的建筑须与周遭环境相融合。建筑与园林互为呼应。而西方园林主要为建筑服务,园林的构造不能盖住建筑本身的美。包一杰[2]则将中西园林的不同比作“茶”与“咖啡”,源于中西哲学源头的不同,审美观点就大相径庭。造园是一门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哲学中美学思想的影响。西方社会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起,理性思维便占据着他们的哲学体系,致力于探索“最美的线形最美的比例”。而中国哲学受到儒、释、道的影响,浸润于绘画、诗歌,曲艺等其他艺术形式。并且历史上中国的园林很多是由文人、画家参与构造,因此从一开始便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也有学者从艺术形态、构景手法对中西园林进行分析,张健健[3]认为中国传统艺术以“线”为特征,而西方传统艺术则体现出“块”的特征。中国古典园林在空间格局上追求曲折、含蓄和幽深,最根本的因素是“线”,由一线串联出各景。它不像西方园林,是由一个个几何形状构成的透视空间,而是将时间赋予空间,将一系列静态的空间激活,使得各个空间连缀成一幅逐步展开的长卷山水画。西方园林表现出规则和立体感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团块特征。比如法国园林在空间处理上采用大片的规整树林和几何型绿篱加以围合,对空间的秩序、均衡、对称、整齐更加强调,造型感强。庞珺[4]分析到中国园林设计中,注重对山石的运用,假山石的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水的关键作用更是无法忽视,水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绝对不可以没有,大部分情况下,还起着构图中心的作用,如之前提及的拙政园,园中水占五分之三。西方园林设计中,对山石的运用局限性较大,大部分用作雕塑的材料,也有岩石园、洞穴和假山的出现。对水的运用十分重视,如意大利花园中流动的水,法国花园平静宽阔的水镜;植物也构成了西方园林设计的一个重大要素,如古罗马的绿色雕刻,法国花园的各种花坛等。
中西园林虽然由于哲学思想、人文风俗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不同,但也有相通之处。首先,造园所用素材都有水,石,花、树。其次,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园林,造园之时都是遵循各自对美的理解,追求自身心中最美的环境。而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的儒释道在西方也渐渐为人所知,而西方的理性思维、几何美学也影响着国人的审美情趣。
近现代园林建造中,往往也能看到中西合璧的园林典范之作。比如说英国早在18世纪就受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影响,开始追求更多的曲折、更深的层次、更浓郁的诗情画意,自然风致园发展成为如诗画般的园林,浪漫气息浓厚。而中国的颐和园最初的部分设计图据传是出自宫廷画师、建筑师郎世宁之手。而郎世宁是意大利人,生于米兰,清康熙年间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到中国传教,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参与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颐和园鼎盛时期,规模宏大,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山水,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堂皇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总之,对中西园林异同的分析首先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中西造园思想,其次是为了能建造出富有美感的现代园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吸收各家所长。从两方的哲学根源入手,能帮助更好地理解造园的深层次人文思想和美学追求,而从艺术形态构造入手,能具体从实践上进行鉴赏、操作并创新。中国园林的艺术处处体现和蕴含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中国的古代哲学家大多都有佛道之风,善思辨,参禅悟道,着重考虑让人思辨,明白事理。中国园林正体现着这种含蓄曲折的性质。而西方园林体现的是一种人工美。在形式上讲求对称、规律、严谨,在整个布局上追求黄金比例和几何形式的美感。现代园林在空间营造、山石建构、水景布置、植物配置、铺装陈设、建筑装饰等方面,既要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吸收西方园林的情调,在限定的空间里把亭台楼榭、假山池水、花草树木巧妙地结合起来,别致大方,东西文化巧妙相融,才是堪称一流的现代园林。最后,现代造园师要通过交流和借鉴进行继承和创新,使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互融会,顺应新时代、新环境才能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新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彭立勋.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特点及生态美学价值[J].艺术百家,2012(6).
[2]包一杰.中西古典园林管窥温州大學学报[J].1999(2).
[3]张健健.线与块: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形态的比较与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2013.9.
中西方园林艺术 篇7
关键词: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比较研究
一、中国古代园林景观艺术的发展
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 其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 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 此时的园林景观设计已经不仅是圈养、栽培、通神之处, 也是略具园林雏型格局的观游、娱乐场所。
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发展到“寄情山水, 人造自然”阶段。魏晋南北朝以崇尚“自然”为宗旨的儒玄、玄佛义理流行于世, 人们追求返朴归真, 山水审美之风全面兴盛, 成为这一时期造园艺术发展的推动力。特别是文人、画家巧匠逐步涉入, 使得园林不再是一种自然风光的再现:一方面通过寄情山水的实践活动取得与大自然的自我协调, 并对之倾诉纯真的感情;另一方面结合理论的探讨深化对自然美的认识, 发掘、感知自然风景构成的内在规律。有关自然山水的艺术领域大力开拓, 对自然美的鉴赏遂取代了过去所持的神秘和功利的态度, 成为此后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这一时期的古典园林, 开始进入成熟期, 造园时对山水等自然景观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 精练概括的表现了自然从总体到局部都隐约透露着诗情画意, 强调了山水园林重视和谐的美学思想。
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在唐朝以后进入了成熟阶段。在讲究园林本身形式上, 以园言志、以景寄情。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 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 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应用到园景创作上, 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 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 逐渐把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园林讲求“寓诗情画意于自然景物之中”, 山水画强调既要真实描绘自然景物, 又要抒发作者的情感, 在两者结合中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从写实过渡到写意与写实结合, 这是造园艺术的创作方法的一个飞跃。
二、东西方园林景观艺术的比较
1、东西方哲学思想和世界观的差异影响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
由于诗人、画家直接参与园林的建造和经营, 中国古典园林其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在儒、释、道等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造园思想处处充满着生活气息并浸透着人的主观感情。而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园林在“唯理”的美学思想下形成, 强调人工的自然美, 反映人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 体现人的意志, 追求的是形式美的哲学基础源于自然科学早期重大成就所形成的唯理论哲学观。古典主义者强调整齐划一、秩序、均衡、对称, 平面构图上崇尚圆形、正方形、直线等几何图案和线形分割。西方古典主义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的美学思想下形成的, 它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思想内涵。
2、东西方园林景观设计在空间处理上的差异。
在空间处理上,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命意在空不在实”, 显现的是活泼、动态、多点透视的空间。其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之有限空间的局限性, 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 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进行融合和扩展, 利用借景手法把观赏者的目光引向园林之外的景色, 从而突破了有限的空间限定。而西方古典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 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 其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 空间序列段落分明, 空间尺度不在于适应自然环境和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 而是着重于强调以建筑实体营造所需的气氛。它多运用数学和几何学原理来处理空间的形式, 从而产生主次分明、均衡、明晰的空间形态。
3、东西方对园林景观的功能理解不同。
中国园林虽然有休息和娱乐的目的, 但由于中国文人的休息和娱乐越来越走向纯精神功能的非功利倾向, 其设计的目标也变得越来越飘渺和意味深长。中国的美学理论在整体上一直就对追求物质享受的思想长期受到鄙视。因此中国园林的功能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文人自省和精神自我满足的场所, 物质功能从未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功能。相反, 英国人很快就注意到把花园变成实用的场所, 使之成为公众会聚的场所, 药物、蔬菜和花卉的生产基地, 牛羊的牧场等, 物质功能与审美相结合, 把西方园林艺术推上了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 并为传统的风景园林艺术插上了科学、民主的翅膀。
4、东西方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风格的差异。
中西方园林艺术 篇8
1 西方园林艺术设计理念的影响
西方人信奉“天人对立、改造自然”的哲学观,强调人改造自然,一切景物以规整、匀称的形式出现,呈现出几何形状,充分体现了人工改造自然的力量。而到了18世纪,英国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对刻板的整形园的厌倦,加上受中国园林的启迪,英国园林设计师注重从自然风景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源于自然、依托自然的自然风景园。循着历史的发展脉络,19世纪的园林自然更多地继承了18世纪英国风景园林的风格特点[1]。从20世纪早期萌发到当代的成熟,西方现代园林艺术以传统的园林艺术理念为根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自由性与多元化特征。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得西方文化涌入中国,西方园林艺术也随之传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的园林模式产生了剧烈的冲击。法国丹纳在《艺术与哲学》一书中指出:“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德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环境用重重障碍和不断的攻击,阻止别的品种发展。”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品,亦是如此。在杭州市园林的发展中,西方自然风景园林崇尚自然的理念与我国“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理念相吻合,与杭州市传统文化观念与欣赏习惯相类似。另外,自然风景园中的某些特点,如大面积的缓坡草坪、自然式的树丛和花境的配置等,与杭州市的地形条件等自然因素较吻合,因此得到了借鉴和发展,并较多地运用到杭州市公园的建设中。
2 西方园林艺术设计手法的影响
2.1 丰富植物品种的追求
植物材料是进行种植设计的基础,丰富的植物品种为景观的营造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西方园林艺术强调植物配置的高矮、形状、姿态、色彩和季相变化,这就需要以丰富的植物品种为依托。因此,在充分利用本国的植物资源以外,通过引种驯化来丰富本土植物品种成为西方丰富园林植物景观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英国早在1560—1620年已开始从东欧引种植物;1620—1686年从加拿大引种植物;1687—1772年收集南美的乔灌木;1772—1820年收集澳大利亚的植物;1820—1900年收集日本植物;1839—1938年以中国甘肃、陕西、四川、湖北、云南及西藏为重点,引种了大量的观赏植物[2]。
中国的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享有“园林之母”的美誉。另外,中国自汉代开始,已经有引种西方国家园林植物的记载。但是,由于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中,花草树木贵在精而不在多的特点,使得园林中植物品种的种类和数量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少。例如,中国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种以上,其中木本植物逾8000种,而古典园林中所应用的植物种类不超过200种,仅占0.25%[3]。而原产于英国的植物品种仅1700种,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引种驯化,如今皇家植物园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收集了逾5万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活植物。而由Robert Holford(1808—1892)进行总体规划,始建于1829年的Westonbirt Arboretum树木园,自1850年陆续从国外引入了大量珍稀植物,至今收集的植物品种已达18000种。
随着杭州市公园的建立和发展,杭州传统园林中植物贵在精、不在多的种植设计已不能满足公园的需求。西方园林以丰富的植物取胜这一重要特征,对杭州市公园丰富植物的多样性、增加植物的种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50年,我国最早的城市植物园——杭州植物园建成。全园占地面积231 hm2,展出植物逾3400种。杭州植物园建园以后,引入了许多优良的国外树种,引种驯化了大量可供城市绿化的野生乔灌木[4]。50年来,杭州植物园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种子、种苗交换,并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俄罗斯等48个国家369个单位引进植物,以丰富公园的植物品种。再如,杭州市自1992年引进荷兰郁金香种球栽于太子湾公园,引种数量现已达到80多个品种、30多万株[5]。1996年10月,建设部组织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园林部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并着手编制城市绿化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该举措对杭州市公园植物品种的多样性保护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填补了建设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一项空白[4]。
2.2 缓坡草坪的营造
英国自然风景园以开阔、略有起伏的草坪为底色,配植雪松、龙柏、月季、杜鹃等植物,运用丛植、孤植等种植形式,展现自然景观特色,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缓坡借助天然的丘陵或人工堆砌而成缓坡,尽可能地模拟自然土丘的起伏。
杭州市传统园林的造园面积有限,为了使风景构成富于变化,大多采用建筑、围墙、假山等划分景区和分隔空间,从而能产生“小中见大”、空间往复流动的效果。该种传统的空间分隔方式可以在近现代的公园中有所体现,但是公园从降低建造成本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角度出发,采用西方公园的种植设计形式,以大面积的绿色植物为主,营造植物景观空间更能满足公众对于公共休闲活动场所的需求。
杭州市公园中大量采用缓坡草坪的营造形式,如花港观鱼公园、柳浪闻莺公园和太子湾公园等,下面以花港观鱼公园中的雪松大草坪为例进行简述。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是杭州市树林草地景观的杰出代表。它位于花港观鱼公园的北部景区,面积约14000 m2,东西长约200 m,南北宽约80 m。雪松大草坪以疏林草地为特色,用植物结合地形起伏,营造了多样的活动空间。采用四角种植的方式,在草坪边缘丛植大片雪松纯林,一方面界定了空间,另一方面形成草坪中央的观景空间。中部以枫香、香樟为主调树种,中层种植桂花和玉兰等,使层次富于变化,并形成围合、半围合的空间形态。草坪东西向的透景线,既增加了层次感,延长了纵向景深,又使游人在游览中感受到视野从闭合到开阔的变化,富有乐趣。
2.3 花坛的应用
花坛是一种古老的花卉应用形式,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文人园林,16世纪在意大利园林中广泛应用,17世纪在法国凡尔赛宫中达到了高潮,那时大量使用的是彩结式模纹花坛群[6]。花坛的最初含义是在具有几何形式轮廓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纹样或观赏花卉盛开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7]。随着时代的发展,花坛形式也在变化和拓宽。但是,在现代西方园林中,除了在主题公园、园艺博览会、广场前布置大型花坛以外,花坛的应用相对较少。
在杭州市公园中,花坛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得花坛不再只追求形式美,而是通过艺术和文化的凝炼,使其富有诗情画意和深刻的意境。花港观鱼中的疏林草地内采用自然式的平设花坛,以开阔的草坪为底色,以错落有致的乔灌木群落为背景,用色彩鲜艳的花卉搭配出曲线流畅的色带,产生了极佳的观赏效果。几何式平设花坛在公园广场中应用较多。另外,2003年,改造后的圣塘公园林荫大道被设计成时花大道,在带状草坪中种植了7个矩形花坛。利用花卉艳丽的色彩进行色块配置,富于视觉冲击力(图1)。作为公园中传统形式的高设花坛,在杭州市公园中主要用于纪念性花坛和景点入口处花坛。例如,湖滨六公园中小广场中,以志愿军雕像为中心设置花坛,以纪念志愿军不朽的革命精神(图2)。
2.4 花境的应用
花境起源于英国古老而传统的私人别墅花园[6]。如今,在西方发达国家,花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不局限于庭院,而是拓展到公园、风景区、街头绿地、居住小区、别墅及林萌道旁等各种园林绿地及城市景观中。花境的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与中国传统造园中崇尚自然的理念相一致。《园冶》中记载:“虽由人做,宛自天开”。这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原则和评价标准,也是花境设计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对于杭州市最早引进花境的历史,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从杭州市的老照片中可以找到些许花境的踪影。1927年,杭州市为了迎接西湖博览会的召开,将湖滨公园进行了全面改建,并在公园中设计了花境。但是,当时对西方花境植物配置手法的借鉴还很不成熟。1964年,由孙筱祥先生设计的花港观鱼公园的二期扩建工程竣工。园中引入了花境,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园林事业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尤其是公园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更加丰富的植物应用形式。另一方面,人们对园林艺术的审美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加趋向于对群体美和自然美的追求,而花境这种种植设计形式刚好满足了人们对这2个方面的需求。因此,花境在公园的建设中逐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2003年,杭州市公园开始大规模引入花境,如杭州花圃、湖滨公园、曲院风荷等公园。通过3~4年的调整和改造,这些花境均呈现了很好的观赏效果。据2006年不完全统计,杭州地区拥有花境面积约4700 m2,近年来花境的应用规模呈上升趋势。
3 结语
探讨西方园林艺术对近现代杭州市公园种植设计的影响,是希望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和现状的调查,对杭州市公园种植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在继承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精髓的基础上放眼世界,在“洋为中用”的同时保留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
摘要:从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2个方面阐述了西方园林艺术对杭州市公园种植设计的影响。在对设计手法的阐述中,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丰富植物品种的追求、缓坡草坪的营造、花坛的应用、花境的应用。
关键词:西方园林艺术,公园,种植设计,影响,浙江杭州
参考文献
[1]郦芷若,朱建宁.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张瑞利.西方现代植物景观设计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3]陈敏捷.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构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4]柳尚华.中国风景园林当代50年1949-1999[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张敏.公园绿地花卉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6]吴涤新.花卉应用与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中西方园林艺术 篇9
1 中西方园林美学的差异
1.1 美学思想的差异
中国遵从“顺应自然”的美学思想, 主张“天人合一”、“师法自然”, 在造园中表现为以自然为美, 提倡人工与自然的巧妙融合, 通过收放自如的水体、自然式的驳岸、错落有致的建筑和丰富多样的植物配置手法表现出“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美学思想。
西方秉持“人定胜天”的思想理念, 因此园林美学以人的活动为上, 仅将自然美作为美的一种来源, 认为未经修饰的自然美客观存在, 不具备审美意义, 只有通过人工的改造使其能反映人的意志、表达人类世界的内涵后才具备进行艺术审美的条件。
1.2 美学表达的差异
1.2.1 感性与理性。
由于美学思想和社会背景的不同, 造成了中西方在美学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前者偏重于感性, 后者偏重于理性。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多随造园人自己对美学的内心感悟和理解来进行, 没有特定的造园标准;文人士大夫作为传统园林的造园主体, 其绘画、诗词等艺术创作以及思想情感等都会反映在园林的创作中, 从而决定了其园林美学表达上的感性基调。
西方的美学多偏向于理性的表达。与中国传统的园林美学相比, 西方更注重研究规律和数学, 试图从理性角度寻找美的内在法则, 其园林美多表现出精确的控制和比例, 感性色彩较少。
1.2.2 重意和重形。
中国的园林重在意境美, 美的表达重点不是在直观的视觉上, 而是通过各个园林要素间的相互配合而创造的意境。受比德思想的影响, 传统园林中植物被拟人化, 借植物的品种、外形、栽植方式等来表现园主人的高尚品德和生活态度, 如竹子象征谦虚奋进、虚怀若谷, 牡丹象征富贵、莲花象征清廉等。除此之外, 园林建筑上的匾额、对联以及园林建筑中的造景也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 拙政园中的荷风四面亭、听雨轩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相对于中国的传统园林而言, 西方的美学表达重在形式美, 侧重于给人的视觉体验。西方古典园林中的植物多表现为人工修剪、图案繁杂的造型花篱;其建筑的布局也大多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形式来表现宏伟和威严, 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不谋而合。到了现代, 西方的园林开始往简约方向发展, 以极简主义为例, 园林通过简单的几何形式和线性划分进行美的创造, 意图表现一种简约的形式美。
2 现代园林中的继承与借鉴
2.1 水体
水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 可以为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多重感官体验。传统园林中的理水讲究水形和水声, 自然变化的驳岸与动静结合的水景共同组成了传统园林的水体风格。现代园林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传统园林的理水观。大多数提供休闲漫步功能的公园内部, 其水体无论是人工湖还是后期进行过适当改造的自然湖泊, 均采用自然的驳岸形式, 意在创造自然的水体景致。此外, 仿自然的小溪、瀑布、叠水也多见于公园、居住区内部的水体造景。
现代园林中的水景特别是在居住区中多有借鉴西方规则式的水景营造方法。以圆形、矩形、多边形或其他规则几何形为基底的对称式雕塑喷泉、规则对称的大型水池、按一定规律和尺度大小排布成的阶梯状叠水景观等, 都是西式水景营造的典型表达。从中可以看出西式水景营造的优点之一, 即由其规则式特点带来的尺度上的灵活可变性。
2.2 建筑
建筑方面, 多数的现代园林特别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公共园林中还是保留了古式样的亭、台、楼、阁。在园林中, 仿古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点状的休息空间, 是一种既具备遮阳挡雨功能又能为游人提供具有历史文化感的休息场地的一种园林设施;台、楼、阁则多作登高眺望、艺术展览、娱乐餐饮之用。
当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一些新的园林建筑样式也逐渐参与到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例如欧式的花架、石亭, 以及极具现代感的建筑和抽象的构筑物等。随着选择的增多, 在设计中更应该多加斟酌, 以避免盲目地东搬西套造成园林景观的不伦不类。
2.3 植物
传统园林讲究自然式的配置和种植, 极少进行人工的雕琢。现代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也基本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且在植物的选取上秉持四季均有景可观的理念, 以此进行植物景观的营造。
在植物造景方面, 现代园林对西方的借鉴甚多。西方的园林植物设计多通过花坛、花境以及大草坪来表现美, 且注重植物造景的趣味性, 如将植物修剪为特定文字、图案、立体造型以及植物迷宫等, 以创造出极具吸引力的视觉观赏效果。现代园林吸收了西方的植物造景手法, 花坛、花镜、草坪、植物立体造型等已成为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现代园林的发展建议
3.1 传承传统文化
首先, 传承传统美学思想。现代园林应结合时代的需求, 提取传承其中的精华思想, 避免设计中由于文化的缺失而形成的空洞感和单调感。值得一提的是, 传统美学思想中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十分符合当下的时代需求。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人们被高楼林立的现代建筑包围, 在巨大的经济和工作压力下人们开始涌现出渴望自然, 回归自然是人类内心的本质需求, 田园式的园林将会是现代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
再者, 传承美学表达方式。传统园林中最为突出的闪光点莫过于意境美的表达。意境美的传递可以体现在植物、铺装、以及园林的各处细节之中。意境美的存在可以将景致进行感性的升华, 丰富园林景观内涵, 增添游人的内心体验, 使园林的设计更具有意义。另外, 在对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如框景、漏景、夹景等及传统铺装式样的运用中应避免流于表面形式, 要注意文化色彩的注入。
3.2 理性吸收, 融合创新
受全球化影响, 世界人民的交流和信息交换更加便捷, 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不可避免。面对新鲜的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例如西方美学中的理性思维, 其推崇的精准数据和内在规律可以使园林设计更科学合理、各空间节点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对园林的统筹规划具有积极作用。
在美的表达形式上, 要考虑实际情况, 进行融合创新。例如西方园林中常见的大草坪, 基于当地太阳光照较少的自然条件和人们对日光浴的需求而存在, 因而在引入这种园林形式时, 需因地制宜, 从而创作出更符合现实需求的园林景观。此外, 西方推崇的简约式风格可为现代园林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传统的古典园林形式繁杂, 内容众多, 需要对其进行减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摘要:我国现代园林在中西方园林美学的多重影响之下, 风格体系还不够成熟。本文基于中西方园林美学的差异, 探讨现代园林中对传统的继承和对西方的借鉴之处, 继而提出2点建议, 以期为我国现代园林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园林美学,中西差异,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蔡克文.浅析中西园林的美学思想[J].工程技术, 2008 (7)
[2] 冯晖武, 涂娟娟, 杨崑.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华中建筑, 2009 (6)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比较 篇10
关键词:中西方,古典园林,比较
1 引言
园林艺术创作实际上是按一定的功能和审美需要将山水、植物、建筑进行有机组合。世界上古今园林艺术基本上可分为中、西2大类,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西方园林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 其景观特点是整齐、规则、对称、均匀, 常以轴线作引导, 包括树木也都作规则式造型。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 景观特色表现为不对称均衡, 以曲线作为引导, 成为著称于世的自然式山水园。中西园林就如同象形的汉字同表音的西方文字一样有着天壤之别[1]。
2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比较
2.1 中西古典园林风格的比较
“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的艺术法则, 一直被中国造园家们奉为圭臬[2]。中国古典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 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 力求再现大自然中各种事物、景物的造型和气势。中国古典园林中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 均符合自然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 讲究表现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御园还是江南私园都很强调顺应自然。颐和园的昆明湖、万寿山及其中的二堤、六岛、九桥, 均显得自然和谐, 丝毫没有人工穿凿之感, 而苏州园林中巧妙设置的山水树木、亭台楼阁, 亦显现出浓郁的自然韵味。
西方古典园林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园林中所有的景物, 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山水树木都有人工穿凿的明显印记。从现象上看, 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园中虽有许多自然物, 但自然的气韵已不存在。西方古典园林中最典型的是法国的凡尔赛宫, 园中的王宫、教堂、剧院等都是规整排列, 连柱廊、花坛、草坪、雕像、喷泉等均是秩序分明, 呈现出几何形状, 充分体现了人工改造自然的力量。
2.2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肥田沃土之中, 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 非刻板地照搬照抄自然山水, 而是要经过艺术加工使自然升华。艺术处理上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 进而达到情感、精神的超脱, 又兼具诗词“缘情”的一面。师法自然, 源于自然, 而高于自然, 制造出“宛若天开, 浑如天居”的局面, 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造园注重“情”与“景”的交融, 追求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 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 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 “悟”是一种心智活动, “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 因此追求意境成为中国园林的造园要旨。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 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效果, 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使之宛若浑然天成, 充分体现了园林式的中国文化[3,4]。
在西方, 古人认为艺术美来源于数的协调, 只要调整好了数量比例, 就能产生出美的效果。艺术中重要的是结构要像数学一样清晰和明确, 要合乎逻辑。用数字来计算美, 力图从中找出最美的线型和比例, 并且企图用数学公式表现出来。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 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 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 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状, 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 传达一种秩序和控制的意识。西方园林主干分明, 功能空间明确, 树木有规律栽植, 修剪整齐, 给人以秩序井然, 清晰明确的印象。
2.3 中西方古典园林其他方面的比较
2.3.1 总体布局上的比较
中西古典园林的一个区别就在于突出自然山水还是突出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在总体布局上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景观构图主体, 其花木配合山水布置, 园林建筑亦服从于周围的自然环境, 与山水树木相协调, 并作为陪衬、表现或点缀山水意境的一部分。中国传统造园要求人工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所以, 在园林设计中遵循“山水为主、建筑是从”的原则。西方古典园林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规整式园林”, 其构图特别强调园林中部的轴线, 园林的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小建筑物、小广场、林荫道和放射形小路都围绕这条中轴线进行布置。同时, 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还布置体量高大且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在建筑物前后则是几何造型如地毯般的草坪与树, 它们作为建筑的陪衬, 使主体建筑高大雄伟。可以说, 西方古典园林是以建筑物为中心、以突出主体建筑的原则来构园, 所以西方古典园林越发显得只是建筑物的扩大或延伸, 连山水花木也仿佛是建筑的组成部分。
2.3.2 对“园林美”追求的比较
在对园林美的追求上,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诗情画意和情景交融。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 借景生情, 托物言志, 从而产生“意境美”。这种意境美不是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 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与典型化。它强调的是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 即“畅神”。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不仅表现在园林景物的形、神之上, 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与游赏者主观的情感相交融的意境之上。西方古典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 它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 就连花草树木都修整得方方正正, 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西方古典园林这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 精美的几何式构图, 强烈的韵律节奏感, 都强烈地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5]。
2.3.3 空间处理手法上的比较
在空间处理上, 中国古典造园“命意在空不在实”, 显现的是活泼的、动态的、多点透视的空间。中国园林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之有限空间的局限性, 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它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进行融合和扩展, 利用借景手法把观赏者的目光引向园林之外的景色, 从而突破了有限的空间限定, 达到无限的空间领域。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犹如画幅一样, 集大自然之精美于一园, 在时间和空间的游览路线组织中, 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转变, 都能观赏到如诗似画的园林景观。而西方古典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 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 其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 空间序列段落分明, 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空间尺度不在于适应自然环境和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 而是着重于强调建筑实体营造所需的气氛。它多运用数学和几何学原理来处理空间的形式, 从而产生主次分明、均衡、明晰的空间形态。
3 中西方古典园林差异的原因
3.1 历史源头的差异
中国古代园林在起源之初, 就利用自然的山泽、泉水、树木、鸟兽进行早期的造园活动, 最初的形式为“囿”。囿是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和繁育, 同时还挖池筑台, 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就其内容来说比较单纯, 除了夯土筑台、掘池养鱼以外, 多为朴素的天然景象以及野生的动植物。
西方古典园林是多起源的。西方园林的出现, 一方面是崇拜神灵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生产、生活的需要。西方古典园林之所以做规则式布置, 是出于农事耕作的需要。一块长方形的平地被灌溉水渠划成方格, 各种树木、花卉、药草等整齐地种在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园中的树木有苹果、梨、杏树、雪松和柏树, 也有随着军事活动从外地引进的种苗, 如椰枣、棕搁树, 同时也还点缀着灌木花草, 形成朴素、简单的花园, 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胚胎[6]。由此可见, 西方古典园林在造园初期就走上了改造自然的道路。
3.2 城市环境的差异
各种园林的形成, 均反应了当时、当地人们的愿望。不同人群所追求的园林形式均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缺失的, 他们所要摆脱的城市格局, 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所腻烦的。正因如此, 城市与园林才在风格上形成了对照。在古代西方, 特别是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 因为封建割据, 国土四分五裂, 城市作为一个小范围地区的中心, 其规模往往很小, 多则几万人, 少则几千人。因为战争频繁, 城市常选址于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建筑物随地形自然分布, 街道格局自由。人工环境的创造及自然环境的人工化, 反而成为西方城市寻求对立统一的手段。中国在封建社会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政局相对稳定。城市作为中央或地方的各级行政中心, 多选址于平原地区, 规模常常很大。中国古代在处理城市和宫殿、寺院等建筑的布局方面, 喜爱用轴线引导, 左右对称的方法而求得整体的统一性。园林宜作自然式布置, 自然环境的创造及人工环境的自然化成为在统一中寻求变化的手段。
3.3 文化传统的差异
在中国, 原始社会的遗迹风习长期地保存下来, 氏族血缘的宗法关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关系上带上了浓厚的宗法关系的色彩, 因而伦理道德关系非常突出, 且十分重视人伦情感。可以说, 以儒、道、佛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很重视人的感情, 这就是导致中国园林重在“寓情于景”的根本原因[7]。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较, 西方传统文化更多地注重理性。西方文化源头之一的古希腊在奴隶社会时彻底地消除了氏族社会的传统, 氏族血缘宗法关系被政治关系所取代, 奴隶主的政治民主制度得到充分的发展, 政治问题不是伦理道德问题最为人们所关心。所以古代西方所重视的不是人伦感情, 而是理性。这就是西方古典园林之所以重在“寓理干景”的文化原因。
3.4 审美情趣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把美学建立在“意境”的基础上, 强调自然美。中国的道家认为, 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 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道家看来, 大自然之所以美, 并不在于它的形式, 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因此, 古代中国人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 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 把“自我”放到自然环境之中, 物我交融, 从而在艺术创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准确地抓住自然美的精华, 并加以再现[8]。因此, 含蓄的意境美便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西方古典园林把美学建立在“唯理”的基础上, 强调几何美。西方几何图案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在西方, 人的观念中自然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 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早在古希腊, 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 并提出了黄金分割率。古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 并提出了“比例是美的外貌, 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黑格尔则在他的《美学》中提到,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 它不可能上升为艺术美[9,10]。亦因为园林是人工创造的, 它理应按照人的意志来加以改造,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4 结 语
中西园林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2种不同的类型, 但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 都具有园林艺术的共同特征。中西虽然空间距离遥远, 文化背景迥异, 园林形式千姿百态但造园的目的却是一致的, 就是为了补偿现实生活境城的某些不足, 满足人类自身心理和生理需要。通过研究2者的共性和差异, 通过对中西方古典园林各自个性的比较研究, 更好地把握园林艺术的共性, 使它们互相取长补短, 以使中西方园林艺术存在更多方面的综合。
参考文献
[1]顾晓著.中西园林艺术的比较[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81~90.
[2]郭昊羽.中英自然风格园林艺术比较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46~50.
[3]赵书彬, 龙方.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比较分析[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1 (4) :65~66.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5]屈德印.浅谈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构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1996 (1) :17~18.
[6]邵君.浅议中西古典园林的起源及差异[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3 (2) :66~67.
[7]刘庭风.中日古典园林哲学比较[J].园林历史, 2003 (4) :70~75.
[8]梁友松.自然风景的审美与中国园林艺术[J].规划师, 1994 (4) :6~8.
[9]姚亦锋.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风景园林的审美源流[J].中国花卉园艺, 2002 (1) :72~73.
中西方艺术的差异 篇11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影碟机及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娱乐文化方式丰富多彩,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受到极大的冲击,但戏曲艺术家也在积极地寻求创新之路,极力地改变着戏曲艺术的不乐观的现状。
与此相对应的是,音乐剧这种以戏剧(尤其是剧本)为基石、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形式,并通过三者的不断整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娱乐产品,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也使音乐剧成为当代最重要的、也是最具商机的表演形式之一。很多剧目都被中国观众熟悉,都是在剧场大获成功后又搬上银幕并荣获多项奥斯卡奖的音乐剧。这些经典剧目虽上演数千场、历时数十年,却依然如日中天,继续创造着艺术和商业的双重奇迹。
二、从音乐舞蹈和舞美方面比较中国戏曲和美国音乐剧
(一)音乐
虽然两者都是以音乐为主要表达方式,但有着明显的不同,我将以两者的特点进行区分:
1、戏曲中的音乐
戏曲音乐是程式化的音乐,从戏曲的称谓构成上看也有很重的音乐成分,其“唱念做打”的基本元素也都是建立在音乐基础之上的。无论哪一个剧种或哪一类声腔,它们都必须遵循一定的音乐结构原则。从整体而言,300多种戏曲,几百年的声腔繁衍,实际上仅有两种基本结构——曲牌联套和板式变化。
戏曲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依字行腔”的创腔原则决定其对方言的依赖性很强,因而,我们可以很快从戏曲音乐中判断其剧种。对于戏曲演唱来说,“声以字为根,腔以情为本”,戏曲声乐最高的美学效果是韵味。
2、音乐剧中的音乐
戏剧性。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对演员特别强调角色性格的塑造,唱中有说,说中有唱,表演、说白、形体动作都从“戏”出发,从人物出发。
现代性。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所以,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有乡村音乐的音乐剧。
多元性。音乐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偏向轻歌剧的,还有时事秀。
国际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音乐剧中的音乐也比以往更具备了国际性的特点。许多作品不仅对过去音乐的传统创作进行了创新,更大胆地引入了许多异域音乐元素,这愈加使得音乐剧成为一门兼收并蓄的艺术。
(二)舞蹈
戏曲与音乐剧都是以舞蹈动作为手段进行表演的。
1、戏曲中的舞蹈
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部分,始终与戏曲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戏曲是建立在东方写意美学基础上,属于表现派戏剧表演体系,一般是运用“程式化身段动作”加以表达,且注重以外部动作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传统戏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以舞蹈美来解释舞台行动和戏剧逻辑,用舞蹈之美来再现生活和铺叙人生。戏曲舞蹈的语汇是很丰富的。戏曲演员要调动起自身肌体和精神的一切因素,实现美化和舞蹈化,而且服饰、道具等,也都参加了美化和舞蹈化的创造。
2、音乐剧中的舞蹈
音乐剧讲究演员在舞台上形体动作的放松自然,尽可能地接近生活原型,因而是写实的、生活化的。讲究演员在角色创造中对于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真实体验,要求演员进入角色的特定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按照人物具体性格和情感特征“再现”生活,尽可能做到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在舞蹈创作上,音乐剧没有程式化,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对舞蹈的种类有不同的选择,还有一个参考因素就是观众的喜好。音乐剧的舞蹈也随着潮流和时尚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音乐剧的创作中,是根据不同的题材以及创作者们所想达到的演出效果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舞蹈类型。
(三)舞台布景
1、戏曲中的舞台布景
中国戏曲是一种写意的舞台艺术,它不是写实的,甚至排斥抽象的实貌。这决定了戏曲舞美的写意性。它没有繁复的舞台布景,没有眩目的舞台装置,它上面只有简单的桌椅,甚至空旷的舞台。
戏剧情境全由演员的虚拟性动作和程式化表演完成,可以说,舞台脱离了演员的表演,仅仅是一个纯物质的戏台。通过演员的表演,推动剧情的发展,指示剧情展开的空间与时间,使时空变换空灵随意,人物活动的场所和环境,是靠演员通过唱念直接叙述出来,舞台上种种装置的具体表现对象,也随着演员的表演自然而然地发生种种变化。
2、音乐剧中的舞台布景
音乐剧是主要是用华丽恢弘的写实环境,帮助演员进入规定情景,也为观众带来生活在剧情幻觉中的感觉。现代科技的许多成果被应用到舞台中来,从而为我们创造了布景、道具越来越精美,气势越来越宏大的舞台奇观。比如《歌剧魅影》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长盛不衰,除了剧情惊险和扣人心弦的戏剧悬念外,舞台布景的功劳不可抹杀,它不仅再现了巴黎歌剧院的富丽堂皇与幽暗神秘,且在舞台上设计了重重机关,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震撼。
三、小结
中国戏曲和百老汇音乐剧是笔者很喜爱的两种艺术形式,通过本文对两者审美差异的研究只是一个起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笔者将深入地了解两者所蕴藏的文化性质和哲学根源,进一步研究两者的文化整合。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3卷)[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
[2]居其宏.我为你疯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毕岚.试论中国戏曲与欧美音乐剧的审美差异与文化整合[J].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季刊《珞珈艺林》, 2003(11).
[4]梅兰芳.中国京剧的表演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浅析中西方园林差异的根源 篇12
1.1 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讴歌自然美, 推崇自然美的美学思想下发展起来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这些思想反映到园林艺术中, 使得中国园林从一开始就力求在自然空灵的世界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陶醉, 寄托和深化, 以亲近和谐的态度对待自然。因此在造园过程中, 中国园林讲究对自然无限的模仿和创造, 力图在现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自然气韵。达到“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的境界。所以“取发自然, 而又高于自然”,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显著特征。
西方古典园林的发展受到西方哲学美学的深刻影响。在西方的哲学中, 人与自然的关系较多是处于对立的关系中, 驾驭自然, 改造自然, 表现人工的创造是西方园林的惯用手法。在西方造园艺术家眼里, 自然景物不是魔法引进提炼的对象。他们认为自然美是次要的, 人工美才是主要的。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显著特征。
1.2 理性之美与诗情画意的不同
中西方古典园林在对待园林美的侧重上, 也有很大不同, 虽然在对园林艺术意境的追求, 是中西园林公有的特性, 但其内涵却有不同。一般来说, 西方古典园林, 受西方哲学, 美学传统的影响。更重视人的理性, 所以西方西方古典园林都是寓里理于景, 其诗情画意都理性化了, 因此所表现的情意, 理性色彩很浓, 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基本特点寓情于景, 强调的是情景交融, 无我统一, 理性融化与情景之中。人们常把中国园林艺术诗情画意, 是应为中国古代的造园家往往是诗人, 画家。他们不仅讲文人的气质, 志趣, 情操反映在园林中, 而且把诗情画意反映在园林中, 使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别具一格的艺术境界, 表现出丰富的自然情感,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已经都是表现为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
1.3 几何规则与自然山水的不同
中西方造园风格的主要差距表现为;一个着眼与自然美, 另一个着眼与几何美。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规则性园林, 其特点是整齐一律, 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 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的整整齐齐, 一切都纳带严格的制约关系。在东方, 以中国古典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其特点是“本于自然, 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的相结合, 从而作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总而言之, 中国园林的精髓是追求“自然的本质”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则强调“秩序和控制”。
2 关于中西方园林差异根源的探讨
中西方传统园林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形态, 在对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传统园林异同的比较中, 我们可以发现造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差异根本原因主要有由几个方面所造成:
2.1 起源的差异
中国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在几千年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孕育出“中国园林”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圃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 迅速发展的园林已具雏形。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 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 帝王的封禅活动, 人们尚未建构完全自觉的审美意识。然而“师法自然”作为中国园林一脉继承的基本思想已扎下了根, 它以自然为审美对象而非斗争对象。这一思想形成过程是基于人顺乎自然、复归自然的强大力量, 这种朴素的行为环境意识是由稳定的文化固有思想决定的。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公元前三千多年前, 尼罗河沃土冲积, 适宜于农业耕作, 但因其每年泛滥, 退水后需丈量耕地而发展了几何学。古埃及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用之于园林设计, 是为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古希腊造园就如古希腊建筑一样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 是通过整理自然, 形成有序的和谐。古希腊被古罗马征服后, 造园艺术亦为古罗马所继承, 并添加了西亚造园因素, 发展成了大规模庭院。到此, 西方园林雏形基本上形成了。萌芽时期的西方园林体现着人类为更好地生活而同自然界的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精神, 它来自于农业生产者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天人相胜”的观念、理性的追求已体现在西方园林之中。
中西方传统园林从一开始便走上了不同的艺术发展道路。西方园林自始至终就同秩序密不可分, 一直与自然抗争, 并试图征服自然来产生他们认为的和谐美。而中国园林一开始就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去模仿自然、再现自然, 他们利用自然的可持续性在为自我服务的同时“创造”出自然式的园林, 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自然美的园林风格。人与自然在起源上是合一的, 随着时空的发展变化, 人被动地从随同自然向改造自然进化。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人和西方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然, 又以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去改造和征服自然, 因此, 中西园林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从萌芽阶段就开始形成了。
2.2 美学思想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肥田沃土之中, 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 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 并遵循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除绘画外, 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也影响至深。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的一面。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 不免要反映其气质和情操。这些人作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道德观念。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 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 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气质与情操, 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西方园林体现的是理性美的美学思想, 不仅布局严谨, 就连花草都修整得方方正正, 呈现出图案美, 从现象上看, 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虽然在西方美学著作中也提到自然美, 但这只是美的一种形式, 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 非经过人工的改造, 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所以自然美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 它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 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西方美学家要达到完美的境地, 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 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 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 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 对韵律、均衡、对称、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 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 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的园林更是将它奉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对称、均衡的布局, 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 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3 结论
总结出以上论述后, 我感慨颇深, 虽然中西园林艺术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体系, 但他们同属世界园林的一部分, 同是我们人类伟大的文化遗产, 是智慧和勇气的结晶。园林艺术是民族的、阶级的、时代的、个体的差异性与园林艺术的同一性是对立同一的关系。
摘要: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 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 在东方, 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在西方, 则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典型。前者着眼于自然美, 追求“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效果;后者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 表现人工的创造。其实, 我们很难分出中西园林孰高孰低, 但通过对比分析, 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它们各自的风格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关键词:师法自然,几何对称,人工美,自然美,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计成.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2]西蒙兹.生存的意义——景观设计学[M].俞孔坚, 等,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中西方园林艺术】推荐阅读:
中西方园林艺术比较09-08
中西园林文化艺术11-28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比较11-10
中西园林文化05-31
中西方艺术比较论文08-16
中西方艺术发展的不同06-29
中西艺术12-10
中西艺术融合10-10
中西油画艺术比较研究05-16
中西文化艺术的交融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