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计划(通用12篇)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计划 篇1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050408
二、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高等艺术学校从事环境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性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室内外环境设计工程中遇到的科研、教学、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能清晰的表达设计思想、熟悉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程序和方法,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和市场需求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性和创新性设计。本专业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表现能力,能用草图、图纸、模型、效果图和计算机图形技术生动、准确的表达设计意图,掌握基本的摄影技能,熟练掌握多种设计软件、熟悉材料及加工工艺,具备综合运用CAD/CAM/CAE/3DMAX/SketchUp /PHOTOSHOP手段进行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基本能力。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还有以下要求:
1、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能力外,同时具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建筑、环境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专业设计与实践的基本能力。
2、掌握建筑与环境艺术的相关技术以及各类材料的施工工艺。
3、掌握环境艺术设计表达相关技能与方法,包括徒手艺术表现,计算机绘图应用技术、创意能力与工作方法,对实践工程有初步的成本核算能力。
4、具有文化艺术与跨学科知识素养,了解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内外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设计实施与科研能力。
四、主干学科:建筑及环境设计方法学、人机工程学、材料学。
五、核心课程:建筑设计史、建筑设计方法学、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建筑及环境设计调研方法、数字化环境设计及建筑环境设计相关软件基础、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学(美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造型基础、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世界建筑及环境设计发展史等相关课程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环境设计专业方向,进行从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图纸设计、材料和施工工艺设计、完成设计报告书等实战课题。
七、主要专业实验:按环境设计专业方向,进行环境及空间的相关材料性能及施工工艺实验。
八、修业年限:四年。
九、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十、相近专业:艺术设计学、雕塑、装饰。
十一、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安排:(附“课程学时学分计划安排表”)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计划 篇2
《工程制图》课程正是为了解决这一专业能力所开设的课程, 因此也是所有环境艺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的是如何用工程图纸的各种表达方式来传达及识读设计内容。它就好比是行业中的“语言”, 不会此种“语言”就无法在行业中立足。因此它在整个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期各类工程图纸均是由专业人员手工绘制完成, 随着科技的发展, 这种手绘的工程图纸逐渐被电脑制图所取代。因为电脑制图在很多方面要优于手绘图纸, 比如:绘制时间短、准确性高、易于修改和储存等等。但是由早期手绘图纸体系下产生的《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方式, 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教学变革。因此我们在很多院校的《工程制图》课上看到学生们依然在通过手绘的方式进行着大量的抄绘练习, 少则几张, 多则几十张,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还要花很多钱去购买相应的制图工具, 而这些工具在该课程结束后很快会被电脑制图所取代。当然, 通过此种抄绘方式也能锻炼学生的耐心并起到一定的记忆作用。但是该课程在各大院校一般课程时间并不长, 多在三十二课时左右。花大量的课上时间和练习时间来进行复印式的抄绘, 本人认为是不妥的, 是需要改革的。
具体改革方式有如下三点:
1、《工程制图》课程的抄绘方式应由“复印式”的抄绘方式变为“草稿式”的抄绘方式。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用图纸的方式去传达所设计的内容, 并能读懂别人的设计内容, 重点在表达和识读上面, 而不是在抄绘上面, 只能说是通过抄绘的方式去帮助识读, 不能本末倒置, 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抄绘上面。因此即便是抄绘也无需画的跟原图纸复印出来的一模一样, 甚至不能有任何涂改。完全可以采用画草稿的抄绘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这样既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 去做更全面的练习, 还能同样起到记忆的作用, 并且让学生觉得学起来更轻松, 不抵触从而不会产生厌学心理。
2、《工程制图》课程应该与计算机工程制图软件AUTO CAD课程相结合。由于工程图纸由手绘方式转变为电脑制图方式, 因此该课程的“载体”发生了变化, 所以课程也应相应变化。过去我们学习完《工程制图》课程就能够通过手绘图纸的方式来满足社会工作的需要, 在课上之所以要进行复印式的抄绘就是为了能通过手绘方式画出那样规整和准确的图纸。而如今我们为了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必须通过学习电脑绘图软件来完成工程图纸的绘制, 所以课程关系就应该由原来的“工程制图原理”+“手绘练习”的模式转变为“工程制图原理”+“电脑制图练习”的模式, 并且这两个课程的教学目的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能完成工程图纸的绘制, 因此这两个课程最好进行合并, 合并后两个课程的练习和作业将合二为一, 这样不仅能节约练习的时间, 并且更有利于两个课程的知识巩固, 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或者退而求其次变为前后相连的课程关系。《工程制图》在前, AUTO CAD课程在后, 这样能使学科建设更好地衔接课程关系并达到教学目的。
3、《工程制图》课程应该与工程材料及构造类课程相互衔接。大多数工程图纸中都涉及到了相应的材料和一些结构构造及其尺寸关系。而大多数院校的《工程制图》课程一般多安排在低年级进行教学, 而相应的材料和构造类课程却大多放在高年级才进行教学。这样就导致学生《工程制图》课上画到的很多图纸完全看不懂, 并且要等到一年或两年后才通过材料或构造类课程弄明白, 不利于知识的衔接和巩固。这也是很多环境艺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画施工图较弱的一个原因, 因为在之前的设计课程中没有过多考虑过施工材料和构造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材料及构造类课程和《工程制图》课程应更好的结合或衔接, 不仅利于《工程制图》课程知识的巩固与加深, 还会使学生工程图纸绘制的更加深入和完善, 并对学生今后设计提供了更全面的可实施性。
结语
通过以上对环境艺术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提出的三点改革建议, 希望能够给从事环境艺术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老师和从事环境艺术专业其它课程教学及管理的老师带来一些思考和帮助, 使《工程制图》课程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并使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科建设更加科学和合理, 使学校培养出专业性更高, 知识更全面的学生, 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摘要:《工程制图》课程是环境艺术系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述的是如何用工程图纸的各种表达方式来传达及识读设计内容。在工程设计及建设中只有通过这种特定的“语言”, 才能清楚、准确的传达和读懂设计内容, 因此它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 工程图纸的绘制方式也从以前的手绘变为现在的计算机绘制, 因此该课程也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 以更好的适应行业的需要。本文将主要讲述该课程的授课重点及改革方向。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计划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就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1 研究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目前社会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在高职院校中,就业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课程的设置,目前专业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接轨,导致景观市场需求量大、就业率低的问题,这个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的現状与问题
2.1 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不明确
课程体系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而定,而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方向为导向,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不明确,导致了设置的专业课程也不合理。
2.2 课程体系不合理
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里的核心内容,目前存在如知识结构不合理,前置与后续课程衔接不上,课程内容交叉混乱,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从而导致所学知识与对应的就业岗位衔接不上。
第一,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课程体系中,容易混杂各类相关课程,逻辑混乱,没有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如同时开设美术类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设计类课程、植物生态学类课程等课程,课程设置面面俱到,但是面面都无法深入;又如开设了一些跟专业方向有所偏差的课程,如《园林养护与管理》《园林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反而重点课程却未能得到重视,如《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景观快速表现技法》等课时量不够,甚至有些重要的课程未能开设,如《快题设计》《场地设计》等。
第二,前置课程与后续课程设置不合理。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容易忽略由浅至深、由简到难的学习过程,本应低年级上的课程安排高年级上,本应高年级的课程安排低年级上,这种情况极为普遍。
第三,课程名称不合理。容易存在课程名称指代不清楚的情况,如《设计基础一》和《设计基础二》,但是并未明确具体内容,导致不同的教师在上同一门课程的时候出现交叉重读或遗漏的现象。
第四,教学大纲不明确。存在很多课程教学大纲里的内容、深度、难度不明确的情况,似是而非,其内容交叉混乱。
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就业方向
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必须先弄清楚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当前从事方案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但是各高校均以此为主要就业方向,必定会造成激烈竞争,高职院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呢?相较于一般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应该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发挥自身美术技能的优势,着重突出艺术表现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4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例,通过大量前期的调研与论证,确定了“以景观表现为主,方案设计为辅”的发展方向,培养面向景观设计企业,牢固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具备较强的景观表现能力(如手绘表现技法、计算机效果图表现、方案文本排版表现),并且具有一定的方案设计能力,设计范畴以小型庭院、住宅小区、城市公园、道路绿化、工厂校园等为主,将来可从事景观方案设计助理、方案设计、效果图及文本制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只有确定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突出自己的优势,构建出合理的课程体系。
5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课程模块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相对应的课程体系需要,可以建立几个大的教学课程模块,将课程归纳分类。仍然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为例,设置了八大模块,包含了美术基础课程模块、设计基础课程模块、园林表现课程、景观设计元素课程模块、规划设计课程模块、园林工程课程模块、实训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梳理它们之间承上启下的脉络关系,理清它们的重点与非重点,才能构建出合理的课程体系。
5.1 美术基础课程模块
基础性课程能够奠定扎实的美术功底,提高审美情趣,主要设置在大一。开设有这些课程,如《园林素描》《园林色彩》《构成基础》《建筑风景速写》等。
5.2 设计基础课程模块
这个模块属于理论性支撑模块,教学内容为设计基础理论与制图规范标准,主要设置在大一。开设有这些课程,如《风景园林概论》《园林制图与识图》等。
5.3 景观表现课程模块
这既是设计表现最基础的课程,也是核心课程,属于动手环节,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获得提高,是规划设计课程的前置课程,因此设置在大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开设有这些课程,如《景观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Sketchup》《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
5.4 景观设计元素课程模块
有了美术功底、设计基础作为理论支撑,也有了表现的动手能力,接下来需要掌握景观设计由哪些设计元素构成,每种设计元素的设计方法,这个模块属于规划设计课程模块的前置课程,也设置在大二。开设有这些课程,如《硬景设计》《园林观赏植物》《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景观小品设计》《园林建筑设计与构造》《园林建筑材料》。
5.5 规划设计课程模块
前面的课程都是为规划设计课程而做的准备,这个模块属于出成果的阶段,核心课程,注重方案设计能力,通过对不同的场地进行模拟设计训练来锻炼设计能力,主要开设在大三。开设有这些课程,如《园林规划设计》《方案文本排版设计》《场地设计》《快题设计》。
5.6 园林工程课程模块
学习设计课程以外,还应该让学生了解施工图设计,以及常规的景观材料与施工流程,这样做出的设计落地性更强,因此开设了《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等课程。
5.7 实训课程模块
除了理论教学,高职院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注重实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短时间内集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开设有这些课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Sketchup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实训》《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实训》《城市硬质景观工程实训》《园林规划设计实训》《住宅小区设计实训》《滨河公园设计实训》。
5.8 选修课程模块
在完成必修课后,需要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个模块可以根据各个学校自身的特点来设置。例如,开设《标识设计》《自荐书平面设计》等课程。
只有建立起这些课程模块,梳理课程体系,才能在制定培养计划时清楚地设置专业课程、学期、课时量,构建出合理的课程体系。
6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计划 篇4
许多高校的文秘专业教师由于自身实践经验的缺乏,以至于在给学生授课时,更多的是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地做到将实际工作情况与书本理论知识紧密结合,更不能在实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方案。以陕西理工学院文秘教育专业为例,专业课的教师大都非文秘专业出身,而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居多。所以,在学校安排的文秘专业见习环节中,该专业教师很难给予学生实质性的帮助与指导。文秘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这就要求开设文秘专业的学校必须拥有专门的文秘实训室、摄影室、会务室等各种实验室,同时也要求保证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有相关教师的指导,要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解答,以便于学生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然而,目前包括陕西理工学院在内的很多学校的文秘专业实践环节没有专门教师指导的,管理人员也多是由学生担任。
1.2学校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实践需求
文秘专业特有的应用性决定了它在培养文秘人才的.时候需要特定的专业场地、专业设施。该专业所必需的硬件设施正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保障,如若离开硬件设备,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将成为无本之木。然而事实上,目前高校的情况很不乐观。据调查,现在许多高校文秘专业在硬件设备上处于一种近乎贫瘠的状态,许多办公设备如复印机、摄像机、传真机和投影设备等都没有得到完善,实训室的电脑配备也不能保证人手一台,至于较为先进的远程会议设备就更是“奢侈之物”了。
1.3文秘实践教学缺乏多样化、科学化的安排设计
第一是安排的实训内容缺乏多样性,不够全面。目前部分学校在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实训多是单一的计算机技能操作训练,而对于专门的秘书口才实训、秘书礼仪实训以及秘书商务活动、秘书事务活动几乎不曾涉及。第二是实训安排时间过短、见习单位单一化。就陕西理工学院文秘教育专业而言,“文秘专业实训”时间为两周,除过双休日其实就只有十天的时间,如此短的时间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显然太过仓促,单就学生对新工作环境的熟悉程度就不得不质疑这样安排的合理性。此外,由于学校安排学生进行文秘专业见习的单位大部分是行政部门,工作量一般都较小,以至于学生在实训时较清闲,基本上接触不到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更别说其他实践性操作了。
1.4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实践意识薄弱
学生自主学习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对于文秘专业学生而言,动手实践能力更是重中之重。然而,绝大部分学生就是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陕西理工学院文秘教育专业为例,单就文秘实训室的情况而言,该校文秘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多以娱乐为主,缺乏对本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视。
艺术设计专业(动画方向) 篇5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分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设计、工业设计四个方向,培养知识面广,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创新思维,系统掌握艺术设计基本
原理、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能担任四个方向中任意一个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
设计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艺术设计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3、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创作、和实践工作能力;
6、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身体健康。
三、主要课程:
三维动画3Dmax、素描、色彩、动画设计、分镜头设计、影视后期、动画编剧、人物速写、风景写生、Flash动画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素描、速写、风景色彩写生、广告公司参观见习、毕业作业。
五、学制:
三年
六、毕业条件: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计划 篇6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不能沿袭传统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要增强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建筑形体、比例、空间、结构关系的深刻理解。应设立一些相应的关于环境、建筑、空间设计理论课程的学习,使环艺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和绘画专业拉开距离。
2.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更加注重实践过程的教学,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鼓励学生将在外实习的课题项目带到学校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在设计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课堂上老师在完成教学的过程后,要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完成课堂学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课程的.融合和交叉,增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系统性
环艺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单个课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要注重课程的融合和交叉,强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像在环艺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写生手段培养学生观察、塑造形体的能力。要根据学生自身专业的特色来寻找适当的训练方式。可以结合环艺专业的特点多做些配色训练,注意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性和支撑性。根据环艺设计专业的方向决定基础课的内容,与环艺专业设计课程衔接起来,为后续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利于提高学生设计的实践能力。
4.建立课堂教学新形式
针对环艺专业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基础课和专业课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要以设计思维的形成和对设计方法的掌握为引领,构建环艺设计基础课程新体系。为进一步明确课程的目的,需要重新结构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1)教学方略上突出大的课程方向,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弱化单一性: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合二为一,成为设计基础。主要解决二维空间的问题;强调素描与色彩的共性和统一性,分而不离,区别在于表现因素上的多少。目的主要在于解决画面的结构问题,注意表现的丰富性和学生的特点。
(2)各课程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进一步明确:
①增强课题意识。将课题始终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增强师生双方面在课程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②设计基础。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内容上的延承与变化,避免片面的解决问题没进一步加强点、线、面在语言形式方面的表现力度,突出画面的结构意味;
③设计素描。基础中的基础,在设计基础为能迅速进入这种状态提供了先决的形式,使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画面的经营之中,点线面、黑白灰、节奏、韵律成为画面主导的形式因素,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素描的本质含义,避免为形式而形式;
④设计色彩。注重色彩因素在画面结构中的意义,要让学生保持设计素描的中心方略,同时将色彩因素贯穿进来,通过在对色彩在色相、明度、饱和度以及色调等方面的训练与运用,解决好色彩在画面结构组织中的构成意义。把所学全面而恰当地运用到课程中;设计色彩还可以通过风景写生的练习,进一步解决好色彩在画面结构组织中的构成意义,注重色彩归纳和主观调整,一切从画面结构出发。
课程顺序的调整和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变化,这是在理论推究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实践,呈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学习面貌和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是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两个部分构成,专业基础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核心课程,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顺利从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课过渡。并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生产实践,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单炜.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建设与研究发展[J].艺术教育,(06)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篇7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研究
师范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处于探索之中, 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目前, 师范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大多停留在课内外的手绘表现和计算机表现上, 主要侧重的还是造型教育, 设计作品更多停留在艺术感觉的审美层面, 与社会、行业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因此, 通过搭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平台, 有效实施实践教学来改变上述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社会的局面已成为目前师范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当务之急。面对师范院校 (非师范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笔者就环艺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谈几点看法。
一、师范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注重艺术表现, 轻视技能工艺
师范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模式的培养, 受传统造型艺术教育观念的影响, 侧重艺术感觉的审美层面, 画图案, 画设计, 对环境设计的工艺流程, 材料选择和技术统筹缺乏必备的知识。在师范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重艺轻技”的现象十分明显。然而依照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 其实践性十分突出, 这种“实践”是与社会生活、生产加工相对应的实践体验, 是环境艺术设计观念的物化, 是设计实践中市场、材料流向的需求所决定的, 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属性。
2. 缺乏相应的实验、实习设施和场地
接触实际少, 缺乏相应的实验、实习设施和场地, 学生从未亲手制作过“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从未接触过怎样用材料和施工工艺过程来实现环境设计的构思, 从未想过工程制作成本问题也是当今师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设计过程中, 绘画性的效果图和制作图仅仅是完成了全部流程中的一道工序, 它需要相应的工艺和材料、生产流程和加工环节来实现, 不接触生产实际, 不熟悉生产环节和材料工艺过程, 只是“纸上谈兵”, 环境艺术设计只能成为一种绘画的、唯美的艺术形式。纸、电脑、教室、黑板仍然是教师与学生表现和交流的主要场所和媒介, 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同学不懂施工过程, 很少考虑市场行情或社会需求。
3. 忽略实践课教学环节
我系实践课程共五门, 分别是:外出写生、建筑写生、艺术考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严格来说这五门实践课程还不能称其为“实践”课程。还是一种绘画造型的艺术形式。我们没有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没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环节, 没有明确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标准, 使得实践教学无法保障, 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也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面对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种种现状, 我们怎样改变呢?
二、构建师范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思路
1. 实践教学要与“产学研”相结合
实践教学要与“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不是一种简单的实践教学方法或教学活动, 而是一种符合现代设计艺术教育规律的社会现象。以用户群为服务对象, 以社会化生产经营为依托, 师生共同进行设计研发, 参加技术性操作等实际工作, 在市场中发现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可能。
2. 实践教学要与就业、创业相结合
非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要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如果培养的专门人才不能适应工作岗位, 没有达到职业岗位的标准要求, 没有在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这就证明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和不适应。岗位能力教育必须贯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加强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学生通往社会、走上就业、创业之路的“绿卡”。
3. 实践教学要和育人相结合
学生在实践、实习和接触社会的过程中, 不仅要学习专业技术和生产工艺, 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学会如何与人沟通, 而不是纯粹的学技术学工艺。学生的职业行为, 职业意识、职业道德、都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书本上的理论性道理,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会和应用, 只有在实践中通过磨练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气质和品格。
三、完善、提高师范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 突出“技艺并重”的双轨制教学
包豪斯最早提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为全球的设计艺术教育筑起了一座丰碑。它对设计艺术的思考与定位、对教学体制的建立等方面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坚持双轨制的教学体制, 一轨是艺术理念的培养, 由艺术家来承担教学, 主要训练艺术表现的审美感悟和创造力的培养;另一轨是作坊工艺教学, 由技艺娴熟的工匠来承担。学生初步课程学习合格者才有资格进入作坊, 学习加工方法和制作工艺。学生设计制作的产品或样稿被厂商订购, 直接投入工业化生产, 取得了极大的经济回报。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我国正处于经济高度发展时期,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如何定位, 如何使人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 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要突出“技艺并重”的双轨制度, 注重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2. 建立“实践教学模块”结构
整合课程体系, 建立“实践教学模块”结构, 是完善“技艺并重”教学体系的重要途径。将基础造型能力与工艺制作和材料技术相结合, 将设计课题与施工工艺技术应用进行综合训练, 注重知识的先进性与技术的应用性能力的培养, 形成按照职业化标准进行实践教学的模式,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运用整合能力设置课程, 建立既相互关联、衔接, 又有明确的区别和技术成份, 强调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此, 我们在“实践教学模块”中增加了《装饰构造材料与施工》、《工程预决算》等课程, 建立了“技艺并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 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也得到了提高。
3. 实行“工作室教学”
目前高校师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缺少必要的实习条件, 缺少实验室和工作室, 普通的教室是艺术设计教学的主要场所, 电脑与纸则成为教学的主要媒介。很难想象, 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会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因此, “工作室教学”已势在必行。
笔者所在的太原师范学院就顺应改革潮流, 成立了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该工作室集教学、科研, 承接市场项目三种功能于一体, 设导师1人, 指导教师若干。工作室除承担环境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外, 还担负了与环境设计类课程有关的科研任务, 积极承接市场设计项目, 主动沟通产学研的联系, 为环境艺木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和科研搭建了良好的实战平台。建立“工作室教学”是完善实践教学的途径。走进“工作室”, “项目课程”贯穿在教学之中, 在具体的实践性的学术过程中, 学生收获得到的“知识”远比他单纯读书、做笔记要大得多, 因为教学有了针对性和实用性, 而且, 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本身, 还有实际运用知识的方法, 一举两得。
4. 与企业建立专业实习基地
与企业联合, 建立“设计实习基地”是完成实践教学、延伸设计项目和成果应用的重要途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 解决实际问题, 这也是包豪斯提倡的教学形式。把师生的科研成果与社会实际项目相结合, 扩大教学资源的共享, 可以获得双赢。让设计艺术教育走向社会, 走进职业岗位, 真正实现“师范型”教育向“应用型”教育模式的转变。
5. 假期课外教学
假期课外教学指将大量实践性教学活动安排在假期完成。这种实习为学生提供了在职业环境中工作的机会, 使其在获得学分的同时也获得了第一手的实际经验。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社会、体验文化, 更深入地研究.体会和消化课堂救学的内容, 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可以有更多时间参与工程施工, 社会调查和设计项目等实践性的工作, 较早地接触专业前沿, 感受专业与行业的差异, 扩大视野, 拓宽思路, 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将课堂学习与整各社会学习结合起来。
四、结束语
师范院校环境设计艺术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设计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处于探索之中, 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我们不能总是沿袭传统的师范教学模式和套路, 应该通过对自身的研究和对社会需求的研究, 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突出“技艺并重”的双轨教学制度, 完善和提高设计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条件、设施是师范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放平.强化实践教学, 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7
[2]顾湘东.用“系统方法”指导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J].装饰, 2006, 3
[3]兰青, 仇宏洲.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计划 篇8
环艺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市场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开始在各大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自2008年开设环艺专业,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环艺类人才。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激烈,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笔者基于专业教学实践做了一些经验总结,本文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思考。
1.环艺专业教学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
环艺设计属于实践性、技术性和规范性极强的专业,需要有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多学科背景支称。成为一名环艺设计师不仅需要设计表现能力,还需要熟悉材料、构造、制图规范,同时又需要有很好的审美和丰富的阅历。然而,对于很多普通类院校而言,无论是师资力量或是实训条件方面都存在很多先天不足,限制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环艺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未能突破学科框架
传统的课程体系是延续本科课程将各专业课程分开单独教学,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在具体应用时,产生课程学习与真实市场操作的矛盾。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多为5个学期,第6学期为顶岗实习阶段,学习时间与本科院校相比较短,就目前多数院校来看,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本科同类专业非常相似。没有结合高职的教学特点,而是通过压缩课时来实现,对于基础薄弱的专科学生来说,学习压力大,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
(2)课程设置之间的矛盾增加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大多实行了以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和实践环节教学的划分模式。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及实践环节划分切片过于清楚,课程之间独立性较强。课程教学目标难以相互贯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断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沟通,形成“封闭式课堂教学”,不能认识到自身教学方法的不足,导致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3)教学内容与工作的相关度低
在行业发展日趋成熟,设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课程教学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如果教学内容不更新,就会导致课程与实践脱节。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还是停留在注重审美方面的培养,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较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重视学生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知识的深度达不到实际设计要求,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对接,容易导致学生就业后产生与社会脱节的挫折感。
(4)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缺少落脚点
高职环艺人才培养注重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果在过于强调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就容易产生只强调就业岗位能力培养,容易忽视学生发展性岗位能力的培养,致使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缺少落脚点,导致学生就业后产生缺乏后劲。
因此,通过教学改革建造一种使学生能发挥其潜在创造力的师生合作的教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2.环艺教学改革思路
(1)环艺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的市场需求,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重点放在强化专业方向内深入实践教学。具体的做法是将理论内容分解,在设计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中串联至涉及的内容,归类整合。以课程为中心向课题为中心转变。强调知识体系的纵向性,加强教学深度。例如,将室内设计原理、人机工程学等课程理论内容拆分,融入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等课程当中,根据阶段的知识需要穿插理论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2)环艺课程设置改革思路
课程设置首先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对社会需求做广泛深入的调研,最后再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例如,我院的三维效果图表现课程,教学内容一直以传统3DMax结合VRay渲染为主,虽然3DMax效果图制作是目前最逼真的效果图软件,但是软件复杂、学习周期长,教学效果不明显。通过近几年对设计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反馈结果显示,3DMax效果图制作已不再是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很多设计公司都通过外包的方式制作或内部设有独立的效果图制作部门制作,就业市场已经饱和。调研结果还显示,目前SketchUP软件已经成为很多当地当地设计企业的快速出图软件,具有操作简单、出图快的优点,对设计思维的培养也有积极作用。因此将三维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调整为SketchUP加VRay渲染,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改革结果证明,通过快速建模表现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设计入门阶段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在环艺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面,需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改革方案,院校需要了解企业的动态和方向,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
(3)环艺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需要根据专业的方向、师资力量和学生的情况,学习借鉴多方面的经验灵活多样的进行改革。例如,在各类手绘训练营和效果图培训班中,很多甚至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经过一至两个月的强化培训也可以绘制出高水准的效果图。对于一些学生美术基础薄弱的院校,在学习基础类课程时对专业还缺乏系统的认知,一些项目化教学方法并不适用,教学时不妨借鉴一些商业培训的教学方法。以我院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为例,通过精简教学内容,重点强化学生的徒手快速表达训练,提高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而一些设计类课程则需要注重教学引导,鼓励学习策略创新,可以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将课堂教给学生,或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研,让学生从设计师的角度考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环艺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①行动导向 “做中学”学会自主学习体现设计的全流程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教学的重点也不能再停留在知识点的传授,各类高校也都在积极尝试环艺设计类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我院环艺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按照真实的项目流程组织教学,以项目接洽——实地测量、勘察——初步方案设计——提案——修改——装饰材料选用——施工图——效果图制作——预算编制——项目交底等真实流程组织教学,通过几轮教学实践证明,在设计类课程中使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活跃学生的思路、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把握设计的功能与审美之间的关系,使设计更具科学性、更具时代性、更人性化。行动导向的教学也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实践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可以聘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或能工巧匠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素质与特点,注意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进度。
②积极探索“导师制”的工作室教学法
自2014年起,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推行“导师制”,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试行了一轮,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我院已建成的几个环艺类专业工作室已经实现良好运营,接下来准备通过借鉴其他优秀院校的工作室教学经验,结合我院的“导师制”人才培养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师徒制”工作室教学法。在学生的大三阶段选择优秀学生进入工作室,以工作室的真实项目为依托,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在规范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保证教师的个人教学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课程,让学生增加设计思维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达到学习与实践并轨。
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完善的专业,通过改革、完善不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内容,各院校在教学改革中需要结合办学优势、特色,进行合理调整和布局。我们必须永远紧跟时代需求,努力探索、大胆尝试,为将学生培养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而努力。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计划 篇9
1.提高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要想进一步推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我们必须首先提高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这就要求高校应当加大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注度,特别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指导与研讨活动,来进一步加深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
2.改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环境改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环境,也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措施。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虽然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但是高校对于该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环境却没有给予相应的支持与改善,导致很多搞笑的教学条件不足以满足现实的需求。特别是在相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理念、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当今社会,教学环境条件的滞后严重阻碍了该专业的发展。因此,更新技术设备,保障教学环境的硬件条件,并实行严格的教学管理等改善教学环境的举措则显得更加意义重大。
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创造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发散性思维,对于促进该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正所谓基础是创新的前提,学生的创作力与其基础训练的结果息息相关。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设计思维与设计理念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想首先新一步发展学好基础课改革,就应当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方式。
4.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及技术水平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涉及建筑学、艺术学、素描等多领域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它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及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我们要相深入推进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就必须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及技术水平。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的文化知识与视野,并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绘画与制图技术等。这有这样,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5.促进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此外,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推进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努力促进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这就要求各高校应当建立相应的校内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鼓励学生到相关企业单位存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实践工作,在实践中理解、把握基础知识,努力提高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计划 篇10
一、背景和必要性
1、艺术设计发展十年的回顾与总结
艺术设计专业是在原建工系装饰专科(1993年开始招生)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的;经历了2938、2948、2958、2968四个年度的招生后;开始发展建筑学专业,由于教师资源的不足;暂时停招;后在2000年恢复招生,专业名称正式定为艺术设计,专业性质也从专科变为本科,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的今天,艺术设计又走了整整10年的路程。
10年来艺术设计从两个室内班40人发展到今天,三个专业方向:室内、景观、展示,80人的规模。而且在2010年将招生公共艺术方向,那就是4个专业方向。
回顾十年的风风雨雨,10年前学生的音容笑貌依在;每届学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00级的魏卓、杨涛成为教研室的中坚力量;其他同学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铁道学院争得了荣誉。在校期间他们也曾经交过非常漂亮的答卷!
03年获奖
03年全国手绘图大赛,00级的王晓宇获得了优秀奖;
04年获奖
04年第二届环境艺术毕业设计大赛,00级的张朝获得了优秀奖(指导教师周军);
04年全国新人杯设计大赛,01级李楠获得了入围奖;
04年河北省高校环境艺术巡回展,01级的李楠、耿华远获得一等奖,01级的霍庆涛、张力方获得二等奖,01级的王宇靖、霍庆涛、盖树锐、阎艺沥、刘明洁获得三等奖;
05年获奖
05年全国新人杯设计大赛,01级邓燕获得一等奖(指导教师刘昆);
05年第三届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01级的姜明伟(指导教师付杰)、邓燕(指导教师刘昆)、耿华远获得铜奖(指导教师樊海彬),李楠获得优秀奖(指导教师刘华领);
05年河北省高校环境艺术巡回展,02级的黄勇等15位同学获得入围奖;(指导教师付杰、樊海彬、刘昆、马中军等)。
06年获奖
06年第四届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02级的邓海潮获得铜奖(指导教师樊海彬)。
07年获奖
07年全国新人杯设计大赛,04级杨柳获得优秀奖(指导教师刘昆)。
07年河北省高校环境艺术巡回展,04级的杨柳获得一等奖;(指导教师马中军)。04级的汪思民获得三等奖;(指导教师刘昆)。04级的其他12位同学获得入围奖(指导教师马中军、刘昆、陈珊); 08年获奖
08年,没参加,没有获奖。
09年获奖
09年第二届河北环艺设计大赛,05级的王静获得一等奖(指导教师樊海彬),05级刘磊获得二等奖第一名(指导教师刘华领),05级鲍文娟获得三等奖第一名(指导教师刘华领);
09年全国新人杯设计大赛,06级张丽霞获得二等奖,07级刘洪涛、梅翼获得优秀奖(指导教师刘昆); 教师获得的荣誉:
新人杯指导教师奖:刘昆
全国环艺学年奖指导教师奖:付杰、刘昆、樊海彬、刘华领
河北省环艺设计大赛:全体教研室
为集体赢得的荣誉:
05年中国环艺学年奖组织奖
04年河北省高校环境艺术巡回展组织奖
05年河北省高校环境艺术巡回展组织奖
09年河北省环艺设计大赛组织奖
2、发展中的优缺点
在发展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一直秉持着以建筑技术与艺术为基础,强调设计的理性和严谨的精神,形成了我们专业的基本特点和优点,这点比美术院校的艺术设计办学,有着先天的优势,在历次竞赛中也表明,我们的基本办学思想是正确的,应该坚持之。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也暴露出我们的办学弱点。首先是由于原来是铁道院校,所以和地方联系不太多,但是这个专业又是社会性极强的专业,必须紧密和社会联系。在社会上,尤其在河北省范围内,要争取我们专业的话语权,这非常迫切。其次由于师资发展缺乏规划,人员配置上缺乏合理梯队建设,甚而导致专业教师匮乏局面一再出现,迫切解决师资的层次、梯度、合理配置是专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再其次,专业建设的机制不是非常理想,教师在教学上的热情在逐渐衰退,这对专业发展及其不利,迫切需要改变办学机制适应发展需要,把教师的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当前头等大事。
3、现在面临的问题与机会
全国经济形势在飞速发展,河北省在大力推进城市建设,铁道学院更名成功,进入大学发展阶段,2010年又是学校60周年大庆,这是非常难遇的发展机会。
从专业上来讲,周边兄弟院校都在大力发展,如果我们不思进步,马上到来的生源萎缩,必将对我们的办学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我们抓住机遇,与社会紧密接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将占领这个高地,必将迎来专业发展的黄金时间。
另外硕士点的建设是专业发展上台阶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不抓紧时间争取成功,等周边兄弟院校都成功后我们将面临更大的困境。如果我们申报硕士点成功,第一改变我们专业、甚至我们分院在学校的地位和声望。第二刚好借这个机会把师资配置合理化,梯队建设也上一个台阶,进而确立我们的未来10年的办学思路和主导思想。
学校进行教室、办公用房的大调整,我们面临的是:大的分院都将有自己的独立场所,唯独我们是把别人整合剩下的位置塞给我们,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给学校提自己的思路和要求,如果我们有合理的要求,学校是会考虑的。因为作为大学的办学来说,我们专业虽然弱小,但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基本设想
1、十年规划目标
到2020年,专业建设将发展为本科5个专业方向(年招生120-150人),硕士点发展为5个方向(年招生50-100人)。专业教师规模为35人(现状为美术8人,室内7人,展示7人,景观3人,合计25人)教授5-7人(现状2人)副教授15-20人(现状5人)
2、5年规划目标
到2015年,专业建设将发展为本科4个专业方向(年招生100人),硕士点发展为2-3个方向(年招生50-100人)。专业教师规模为30人(现状为美术8人,室内7人,展示7人,景观3人,合计25人)教授3-5人(现状2人)副教授10-15人(现状5人)
3、2010年规划目标
1)积极申报硕士点
2)改革课程建设,确立办学思想
3)积极争取学校资源,完善办学基础设施,教室、办公、试验、机房等。
4)总结10年教学,形成结论,确立发展方向。
5)完成10年教学成果综合集,包括学生获奖、教师成果,同时办10年回顾展览(网络和实物),并
在学校、社会上大力宣传。
6)建立艺术设计专业办学基础资料网站,设立服务器,服务于学生和教师。
7)完善教学机制,推进教学机制改革。
8)推进学校对教学成果的认定工作。
三、教学改革具体操作
1、基础条件
经过调整,教学计划基本合理,可以进行长时间实施,课程配置已经比较合理,具备下一轮改革的基础之一。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主线:
第1学期:基础1,6学分。制图基础2学分。合计8学分;
第2学期:基础2,5学分。视觉基础3学分。合计8学分;
第3学期:建筑设计1,7学分。合计7学分;
第4学期:建筑设计2,7学分。辅助设计1,1学分。合计8学分;
第5学期:室内设计1,7学分。辅助设计2,2学分。室内设计原理,2学分。建筑装饰材料,2学分。合计13学分;
第6学期:室内设计2,7学分。建筑装饰构造,2学分。合计9学分;
第7学期:室内设计3,7学分。景观设计(A),3.5学分。建筑装饰施工与管理,1学分。合计11.5学分;
第8学期:毕业设计。
室内设计教师构成副教授:刘昆、付杰、马中军
讲师:樊海彬、魏卓、胡海晓
助教:杨涛
2、操作思路
基本思想:整合教师、学生资源,合理调动教师教学投入,合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引入一定的教学竞争机制,增加教学活力,和可持续推动力。
基本思路:按照大纲把学生课程分为1、2年级的基础段,和3、4年级的提高段。把教师队伍组成核心教师带队的四个教学工作组。学生分成基础段四个学习组,提高段四个学习组,分别与四个教学工作组对应。
教学组与班级对应关系
第1教学组------奇数年级1班(0902-1),负责汇总成绩报成绩,占用对应班教室
第2教学组------奇数年级2班(0902-2),负责汇总成绩报成绩,占用对应班教室
第3教学组------偶数年级1班(1002-1),负责汇总成绩报成绩,占用对应班教室
第4教学组------偶数年级2班(1002-2),负责汇总成绩报成绩,占用对应班教室
基础段教学:
指1、2年级,把1、2年级80个同学分为四个学习组(基本保持原班级人员不动,根据需要可适当调整)但四个学习组仍对应原来班级编号不变;双数年级(例如1002)由第三、第四教学组负责。单数年级(例如0902)由第一、第二教学组负责。每个学习组保持20人规模不变;每个教学组负责基础段(1、2年级)的一个组的全部课程。
提高段教学:
指3、4年级教学,把3、4年级各40个同学分为四个学习组(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可适当调整但保持每组每年级保持10人)但四个学习组仍对应原来班级编号不变;每学期的设计课程7学分;分为学位分部分3.5学分,由各教学组各自负责自己对应学习组的学生,1-7周执行,严格在自己组教室辅导(老师找学生),每周两次,每次4小时;另外为选修分部分3.5学分,由各教学组负责出题,对全部学生公开,由学
生自由选择,各教学组控制人数,不超过25人,9-15周执行,学生在规定时间到教学组办公室、或指定教室寻求辅导(学生找老师),每周两次,每次4小时;
第8、16周为集体评图时间。作业在展厅4个教学组同时展览、打分。
第8周各教学组宣讲自由题目,时间2小时,同时学生报名、确定人员,以报名顺序报满为止,不允许同时选两个教学组的课。
每个教学组必须至少开一门专业选修课。
每个教学组必须至少开一门专业理论课。
每个教学组每学期必须开一个专题讲座2-3小时,对所有学生公开。
全体设计课程上课时间基础段集中在周1、4上午,固定不变。提高段集中在周2、5上午,固定不变。每个教学组对应两个教室:基础段教室和提高段教室,各20人,相邻或在一个教室,另外必须有一个改图办公室,或在教室劈出专门的改图区(单独,空间要足够)。改图办公室应该与教室相邻。
毕业设计,按照毕业设计守则,由四个教学组执行。
3、应用结果
每组每周固定一个低年级设计课程,1,4上午;一个高年级设计课程2,5上午。利于教学实施。每组设计类课程工作量恒定,利于教学平衡。
每组教学思路可相对固定,有利于持续发展。
每组学生可连续接受每组辅导,容易有持续性,利于解决个体基本问题;同时高年级时每学期有一半时间可以参加其他组的学习,有利于开阔思路。
实际上基础段是个顺序关系,到了提高段变成平行关系,有利于学生基础厚实和综合发展。
有利于形成特色教学团队。
四、展望与需求
1、问题或需求
1)各组负责原班级分数汇报,学生仍然维持班级编号,这个没问题;但是高年级后,每个班里实际
是10个三年级的10个四年级的。教务处查课时,是否有问题?
2)上课前半段1-7在教室,没问题;后半段学生找老师,到各组改图室,教务查课时,是否有问题?
3)每组需要多出1间改图室,需要争取!
4)最好把教研室放在教学区,这样就是真正的教研室了。其实就是4个组的综合改图室。又需要一
间房!
5)四个组需要8个老师,现在连马中军才7个人,需要配备合适的人马啊!
6)初步考虑教学组与教师对应关系(需要反复商量)
第1教学组------奇数年级1班(0902-1),马中军+???
第2教学组------奇数年级2班(0902-2),樊海彬+???
第3教学组------偶数年级1班(1002-1),刘昆+???
第4教学组------偶数年级2班(1002-2),付杰+???
7)多出的工作量,需要和分院商量,各组的辅导类工作量平均;两个人自己调剂。非常好操作。
2、展望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计划 篇11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措施;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状及其素质教育状况分析
如今社会,人们开始对生存环境的艺术品位提出更高的精神需求,期望生存环境更加完美。在这种社会需求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悄然兴起,并逐渐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培养专业对口的高级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历史责任。建立和完善专业的课程理论体系对于当前高校设置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也不例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所培养的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社会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要重视设计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要重视实践教学,要不断拓展环艺专业的外延以谋求专业的新发展。面对未来的人才市场,要求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来自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广的专业知识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和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近几年,各高校不断扩招,环境艺术设计类学生人数呈倍数增长,毕业的学生相应也就增多了,而在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无疑会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加强专业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专业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这两个内容的实现,需要建立适应行业与社会发展的以实践课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专业教学内容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连接,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焦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应实行阶段性教学,而阶段性教学最大的问题是专业教学内容各环节之间的衔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前后之间有很强的承接性,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各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就会造成学生知识链的断裂,也就无法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注意建立与理论课相辅相成的实践课教学体系,通过参加实践教学的学习形成感性认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理性认识,达到理论创新的效果;另外对社会人才知识结构需求进行调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意见反馈等。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讨论和研究,建立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模式。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还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它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始终处于前沿位置,所以合理安排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更新知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内容中还要强调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宽泛的指导思想。要按照“宽专业、厚基础、灵活专业培养方向”的要求,根据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加强后期针对性专业教学。充分认识设计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将这一指导思想贯彻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之中,这也是课程建设重要目标。在教学中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的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通过课程设计中的综合设计实践,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以实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
设计艺术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设计的过程离不开实践环节,而且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专业素质的具体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与社会实践性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活动,课堂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以便缩短“虚拟设计”与“实例设计”之间的距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课程的项目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依托广泛的社会实践交流基础,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平台,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前景。
实践教学是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实践教学、课程实习、课程参观实习、毕业实习、参与科研等。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社会实践,参观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工程,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实践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用于生产实践,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教学,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劳动技能,使学校教学和社会生产接轨,帮助毕业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社会,顺利就业。我们可以通过广泛的校企合作,订单式教育模式,建立健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方法,实现加强实践教学的目的。
设计教学中必须紧随时代和社会进步的步伐,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富有创新意识的专业设计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有计划、有创意地组织教学。力求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人才培养诸环节中注入新鲜的、系统的、全面的教学新理念,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设计创造潜能。通过大力加强和提高专业素质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加强专业素质教育还必须把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学好本领,迎接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学生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从而在动态变化的就业市场中处于有利的位置。理论教学教授的更多的是专业理论,而社会实践则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学科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自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其适应新挑战、适应时代的发展,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顾力平.院校途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5,(23).
[2]高庆喜.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枣庄学院学报,2006,(4).
[3]刘景军.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3).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计划 篇12
关键词:构成,环境艺术设计,改革,探索
构成指的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的总称。包豪斯设计学院最早将构成纳入设计教学体系,并不断发展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延续至今,成为我国高校现代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由于自身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它将艺术上的感性美转化为设计上的理性美,是连接纯艺术和设计的一个有效桥梁。
一、构成在环境艺术专业中的重要性
几乎所有的环境设计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结构、空间等要素组成,而这些恰恰都是构成课程所研究的重点内容。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都会涉及到构成知识。比如在园林设计中,园林的平面布局离不开平面构成的基本法则;景观设计中的小品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也隶属于立体构成的范畴;室内设计中各个立面设计都可以归纳为平面构成来处理。此外,这些设计类型全都需要运用色彩构成中关于色彩调和、色彩对比、色彩心理学等知识来完成色彩的配置。
所以说,不管是初期的设计认知,还是后续的专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使用构成中的法则和规律,为后续的课程打下全面、牢固的基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分析和探索各种构成形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规律和应用,引导学生更加合理地运用构成的元素进行创作,从而提高设计理念和创意水平。
二、构成在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占据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位置,但是当前很多设计类院校在构成课程的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使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目标被忽略
构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创造力,这是学习构成最重要的意义,但也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大多数学生从中学传统的素描、色彩的写生学习转入到构成学习时,抽象思维比较薄弱,在完成作业时临摹,加强做工,来尽量体现长期以来积累的绘画及手工优势,从而忽略并压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本末倒置的作用,不利于掌握构成的精髓。
2、各专业构成课程设置相似,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
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新媒体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作为各设计类专业的前期基础课程,在当今的设计院校中,构成课程在各个专业中的设置基本一致,不论是教材、课时、授课老师,还是教学内容,都被安排得一致,没有在内容和形式上显示出各专业的区别。这种相似性割裂了构成与各专业间的联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在本专业背景下理解并应用构成知识,形成了临摹容易创作难的现象,为日后的专业设计设下了障碍。
3、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缺乏变化和调整
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简单讲授构成理论,布置对应的简单图形训练,没有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结合起来进行实例分析与练习,缺乏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设计技巧训练与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专业特点加以引导,启发式地引导学生对于构成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去。
4、构成课程的课堂训练和表现手法缺乏创新和深入
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但不宜设置过于宽泛的训练题目,对于刚刚涉足设计领域的学生而言,过多的不限制反而导致他们创作时的盲目性。作业过于简单化、浅层化,致使学生套用基本原理完成最基本的练习,忽视了创意过程。这样就使学生不能深入体会构成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系,在后续的课程中不能灵活运用到这些构成知识。
5、要整体、连续性地安排构成教学
在高校的教学中,构成这三门课程往往由不同的教师讲授,出现了浪费不必要的课时与重复讲授知识点的弊端,不能合理把握三门课程的交叉处理与重难点的分配。要用整体、长远的眼光看待构成课程的设置,使之具有连续性、科学性、合理性。
三、优化构成教学的方法
1、设定针对性强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能够掌握一定的平面归纳与空间塑形能力,充分认识到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体会到构成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为进入后续的专业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征,结合后续主要课程如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的特点,制定相关联的课程内容。具体如下所示:
1)在平面构成课程中,要将点、线、面这三要素的形态构成与组合关系放置到空间环境当中去展示。教师讲授案例与进行课题训练时要有针对性,如用重复、发射、韵律等构成法则表现室内设计中的墙面装饰构成、地面铺装构成等,通过这样的了解及训练,让学生刚接触到平面构成,就能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之间找到契合点。
2)色彩构成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联系更加紧密。所有的室内设计中都应考虑到到色彩的设计,色彩起着提升格调与创造氛围的作用。教学中应以课题训练为基础,融入室内外空间的色彩构成的教学内容。
3)在立体构成的课程安排中,可以强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密切相关的空间构成部分,让学生多了解建筑模型中的构建关系,通过动手,直观地体会到构成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在师资安排上,尽可能安排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授课教师。环艺专业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时有针对性,授课及进行实例分析时会习惯性地偏向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内容,可以很好地把构成理论基础知识融入到专业设计中。
2、教学模式多样化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构成课程是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的前期开设课程,构成课程知识的牢固掌握是能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的。所以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构成知识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知识融合到一起。
授课教师在讲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时,要高出教材,将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优秀图片和视频融入到课程的讲授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带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教学楼建筑、校园景观小品、花园平面等涉及到的构成知识,养成生活中细心观察设计的习惯。
在课堂训练方面,应改变传统的练习形式,选用简单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作为练习题目,如在平面构成的课堂训练中,可以给学生实际尺寸的墙面,让学生用点线面及形式美法则来完成书架的设计;色彩构成训练中,以居住空间为例,设定一些题目,比如新中式风格客厅、中年教师书房等等,让学生用高中低纯度和明度设计出这些房间的色彩倾向;立体构成训练中,以某景观小品或室内家具为题,制作出实物模型。
作业的评分标准要着重以学生的创意过程为主,作业的完整度与做工精细程度次之,从而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主动设计,杜绝抄袭与模仿,这样才能为后续的专业项目式练习打开良好开端。
3、重视对学生进行协同教学
荷兰的海斯特教授提出,构思的过程是由讨论、思辨、归纳、抽象组成的。一个初始创意的最终确立,是大家之间的交流、互通有无而达到促进方案进展的成果。协同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重视讨论。讨论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改变学生思考时方向、模式、结果单一的惰性。讨论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小组成员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这种讨论其实就是进行协同教学的一种体现。
2)加强学生课题训练的合作。合作是当今进行设计的一种重要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互相取长补短,加强沟通,不仅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更加强团队精神的锻炼。
3)实现课后作业互评。每组作品完成后应该定期展开作品的评讲,从学生作品的选题、草图、绘制等环节开始,师生之间都要开始进行交流,让学生之间互相讲评、互相促进,帮助学生开拓思维,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增强自信,形成良性循环。
4、系统安排课程。
课程安排要注重整体性和科学性,以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为目的,课程逐渐从基础性向专业性上升,实现教学安排系统化、科学化,把构成有机地融合在相对完整的环境艺术设计这个小系统中,建立起以设计为中心的大系统,着眼于培养未来的设计师而进行教育,把多个设计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
5、课堂训练应注重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构成课程的学习与新材料、新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电脑作业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轻松完成复杂的作业,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新和构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改变传统作业方式存在的耗时长、做工不易整洁的弊端,除了用电脑软件制作,还可以用不同品种的纸张、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包括一些废旧物品,这样可以使作业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四、结语
构成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老课”,但这不是学生摒弃学习构成的理由,反而恰恰说明了它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做的是更新教学观念,改革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归纳总结出“老课”中的精髓部分,使构成课程与时俱进,制订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学习后续课程,充分地发挥构成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到的衔接作用,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乔春梅.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2]朱晓娟,刘寿平.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9)
[3]李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中进行构成教学的重要性[J].职业教育,2012(8)
[4]施瑛,潘莹,王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建筑教育,2009(10)
[5]范静静.浅析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创新与改革[J].美术学刊,2012(9)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专业建设总结报告06-30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11-02
2024环境设计专业考察报告选题方向08-20
环境艺术设计及室内设计技术专业08-24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新泰考察报告07-15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个人简历06-16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05-1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07-13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07-19
专业实践教学艺术设计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