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公共艺术环境设计

2024-08-25

人与公共艺术环境设计(精选8篇)

人与公共艺术环境设计 篇1

近年来, 环境艺术中的各个侧重点设计不断的发展, 并且衍生出不仅仅是建筑, 室内环境设计, 还包括室内外园林、景观、城市雕塑、城市公共环境等一系列新学科。这其中公共艺术, 公共环境艺术的蓬勃发展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 吸收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念, 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精神核心呈现出来。在奥运雕塑的作品展中,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以多种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表达着他们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同时, 也在与其他人相遇中自由交流, 在这种交流、欣赏、品味中建构着公共的人文精神。

如何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使创作者与公众能够达成这种意义的生成共识, 是值得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反思和探索的问题, 这关系到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应该说, 公共艺术不仅仅追求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问题, 它还关于意识、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对公众的理解和挖掘, 以及公众的参与和文化的选择等。

公共环境艺术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 公共艺术属于城市, 它随城市而生, 为城市而存。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 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艺术具有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三个特征

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 伴随着美国对城市的重新规划与治理, 一些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中, 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 公共艺术一词也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则把这种艺术活动推向了高潮。

二、从发展的角度讲, 城市是变化的, 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

城市的片面发展必然引发对文化的诉求, 唤醒人们对艺术化回归的渴望。进入21世纪的城市, 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 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 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 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 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 走向生活本身, 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三、从功能的角度讲, 公共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

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 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 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 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 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四、从文化本身来讲,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 是一个城市的品格和象征

在我国, 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新概念。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大量出现是在上世纪90年代, 城市公共领域的不断增多和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密切关联。可以说, 公共艺术理念在我国城市的不断深入和其文化价值的突显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政治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必然结果。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 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迅速加大。公共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多个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 与商业社会的特征相吻合, 出现了一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艺术, 以充斥于各公共空间的各种广告为标志;另一方面, 伴随着公众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消费观念的更新, 以消费为特征的艺术———波普艺术悄然兴起, 它强调公众的参与和兴趣, 提倡具有平民趣味的文化消费, 公共艺术呈现出大众参与的态势。在艺术设计上, 由于城市设计思想纳入城市规划当中, 随着大量欧式建筑在中国大城市的出现, 追求艺术风格的个性异彩的公共艺术和个性建筑相呼应, 市民广场、沿街立面、草坪美化、滨水景观、商业街公共艺术等的大量出现成为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化景观, 公共环境艺术的多元化存在成为构筑城市文化的风景。

所以说, 公共环境艺术可以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代表, 是城市内在的文化, 是城市底蕴的标志。所以要在公共艺术、公共环境艺术上正视问题, 认真解决, 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一个成功的公共艺术家应该懂得与人们对话的技巧, 通过对话, 把公共艺术做成市民的作品、小区的作品、城市本身的作品。参与艺术的过程也是艺术领悟的过程。城市在发展, 我国的公共环境艺术事业前景可观, 在公共艺术的发展中, 需要获得一种精神, 一种把握了解城市历史、文化根源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需要每一名设计学习者, 艺术设计工作者、公众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摘要:公共艺术的作用就是通过艺术与文化在规划设计、环境建筑、园林景观中所起的作用, 提高整体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的层次, 营造出历史与艺术的和谐氛围。而公共艺术总体设计的作用就是制定公共艺术围绕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 城市公共艺术, 大学生公共艺术, 公共管理等艺术成为一个整体, 使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表现出更好的人文气息。这也是值得艺术设计学习者很好的研究和学习的主题。

关键词:公共艺术,环境设计,人与环境

设计——人与产品的纽带 篇2

关键词:设计;需求;产品

产品是满足于人类某时期某种需求的产物,也是该阶段生活品质的体现因素之一。身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标准从满足基本的温饱,到追求物理的功能性,再到渴望满足心理需求,这都充分体现出各阶段人们对产品所提出的不同需求。然而,产品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物,在被创制之前,并没有主动探寻人类需求的能力,它首先需要设计者通过洞察生活中人们的所感所需,然后构思并设计出与之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能动的创制行为,将设计转化为真正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在此过程中,设计扮演者不可或缺的纽带角色,它将人和产品紧密的缠结在一起,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设计:满足人类某种需求

设计是人们按照构想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动性活动,它也是人们某种需求的具体体现方式,这种需求有功能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如我们饿了,我们的需要是填饱肚子,至于在哪吃、吃什么、怎么吃,那就得按我们所设想的去完成。由于生活时代的变化,人们已从机械时代进化为为人的思维的设计阶段,设计因此也有了很大改观“设计不仅是创制出新的产品,更是为人营造出‘诗意地居住’之地,接受天地给予的尺度,听从思想的召唤”。因此,当产品达到了一定产量并得到普及时,它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更为优越的物质环境,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设计的功能性需求。公元年1千年前,中国就已出现了雨伞,当时人们创造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在风雨天气里遮挡雨露。而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越来越快,此刻的人们需要的更多的是空间的释放,当人们觉得直柄伞占空间且不易便携时,折叠伞为他们提供了方便,而后还出现了更为轻便的铅笔伞,甚至它们还设有自开自收的功能,这些都清晰的体现出了细节之处的人文关怀,在满足了他们的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做事效率。

2、设计的创制活动将人类的需求转化为产品

设计是属于生活世界的,它是服务于大众的,且好的设计是合乎人性的。然而,设计却不能直接成为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它需要人类这一载体通过创制活动转化为现实的产品。“设计的创制活动就是为了普通大众能过上真正舒适的生活,并能够享受生活,产品的生产在满足人欲望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精神和物质上的享乐”。所以,创制活动是人为的活动,也是技术与人的构想的结合,通过设计的创制活动而产生的产品源自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人类的需求也会通过设计的创制活动在产品中显现出来。由于技术的不断改进,人们更加追求生活的便利化,电子产品的设计走向了“轻、薄、短、小”,日本设计界曾提出:“SMALLISBEAUTIFUL”。“新思想、新技术为设计的创制提供广阔的空间”。算筹、算盘等是人类最早的手动计算工具,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准确的计算出炮弹弹道,美国创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但因为吃电很凶,最终停止运作。而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类思维的创新,电脑已不仅仅是军事及工业的专属品,它逐渐以相对灵巧的外形悄然进入平常百姓家,并希望有一天能把电脑揣在口袋里,因此由最初的台式电脑,到一体机的产生,由便携的笔记本,到现如今的平板电脑,这些令人惊讶的产品,虽有人类需求为驱动,但如果没有技术及人的构想等一系列创制活动为依托,他们是无法实现的。

3、不确定时代中的设计、人及产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身处于什么都在尝试的时代。作为有着独立精神思思维的人类,我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出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仅体现在功能上,还包括在产品上所凸显的独特的情趣、爱好及鲜明的时代性。在这种背景下,虽然设计仍是人与产品之间不容忽视的纽带,但是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却在逐渐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类需求,并通过创制活动创造出产品,可以说人类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创制状态,包括造型、功能等。然而观察近期国际的设计趋势,某些国外产品的设计也正逐渐引领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苹果公司所设计出的产品便是个很好的例子,人们常说历史上有三个著名的苹果:夏娃的苹果带我们看到这个新世界,牛顿的苹果带我们了解这个新世界,乔布斯的苹果则带我们体验这个新世界。苹果公司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能使全球人民跟随它的设计理念而走的奇迹,其超前的人性化设计也满足了人们功能、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然而,苹果是否真的值得人们如此追捧?理性的思考一下,其实技术上的革新才是为人们设计的实现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设计是顺应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在这个飞速迈向现代化和全球化时代,不确定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它也为我们带来了机遇。可是,我国很多企业都还没有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设计的合理与否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安定都有重大的关系。乔布斯的病逝,导致iphone5未能如期发行,国内一些制造盗版的手机商便指责苹果公司不守信用,是造成他们产品囤货的“元凶”,这是怎样的一种令人费解逻辑?远销国外的产品大多都印着“中国制造”,可没有几个产品是刻着“中国设计”并骄傲的走出国门的,若我们继续这样仅把握设计的创制活动,而忽视了主创性,这种行为将会逐渐割裂了人类需求及产品之间的关系,并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国人们生活水平。我们应立足于自己国家社会的特色,放眼世界,而不是人云亦云。

结语

人与公共艺术环境设计 篇3

一、城市雕塑与城市设计

作为一种城市中广泛存在的视觉传播要素,城市雕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城市设计元素,可以承接历史,又能够展示未来。城市雕塑可以以最纯粹和传统的方式展现城市的形象和文化,也可以以最具争议的方式展现——从你所向往的经典艺术到抽象的形式再现,或是极端性的材料与装置的展现。

无论是从传统的视角,还是现代的视角,城市雕塑是城市最具持久力、最具可感知性的视觉传播要素。从城市设计视角, 它可以扮演的角色很多:(1)它是具有文化指向的形体空间形式,在建筑与街道中扮演空间角色;(2)它是文化艺术范畴的城市基础设施;(3)它是城市地标,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最突出地展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4)它是城市的标志或标识, 可以广泛地成为视觉指认的对象或参照物; (5)它是城市的一种活动支持系统,特别是在步行活动为主导的空间系统里,譬如广场、步行街、公园等等,与城市街具、 小品、绿化、照明灯环境设施结合,有效地实现了对人们在城市中的公共活动与交往的辅助与支持。无疑,城市雕塑是构成城市外部空间意象体验认知的一种最重要的城市设计元素。

二、城市雕塑是场所与城市实现对话、人与城市实现沟通的重要介质

城市雕塑虽然形式众多,风格不一,但它的存在需要与所处的城市环境建立联系, 不应否定和排斥环绕其周围城市要素的存在,包括建筑、街道、设施,绿化,以及与上述环境相关的文化信息、艺术信息、业态信息等。拥有丰富城市雕塑资源的城市都不会缺少场所感(Sense of place),城市雕塑显然是场所与城市实现对话、人与城市实现沟通的重要介质。脱离与环境对话和关联, 城市雕塑的美感和文化意义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贬低城市文化品位。好的城市会尊重城市历史的积淀所累进叠加的物理形态元素, 包括历史街区及其所有的承载要素,其中城市雕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城市雕塑是使城市具有历史关联性和场所感的主要要素。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阿尔多·罗西在《城市的建筑学》中将城市的构成分为地标和肌理两部分,城市雕塑在这两个部分里都构成重要作用。重要的大尺度城市雕塑也会成为地标,成为公共空间的焦点,比如罗马的威尼斯广场的建筑群与雕塑。地标往往对控制和形成城市意象结构具有关键的作用,或是从平面维度,或是从竖向维度。

相较于地标,肌理意义更为宽泛。就建筑来讲,肌理是构成城市的一般建筑物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而建筑为主的城市街区里, 沿街道、庭院、广场,公园,都广泛地有城市雕塑分布期间。有的建筑与雕塑融为一体, 包括形形色色的街道家具;还有在欧洲古典城市必不可少的水池、喷泉等等,均构成与建筑和谐统一的环境肌理。城市雕塑作为城市肌理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对于城市意象的锻造是强烈而持续的,它不仅从物质环境建设角度表征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特色,更从人文美学角度解说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 映射着公共环境里各种生动的生活场景。城市雕塑所构成的城市肌理如同一个城市的基因,由它可以溯源城市的过去,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基本属性,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经典的城市的公共空间无不体现着城市雕塑在传承城市历史,弘扬文化艺术品位, 启迪后人方面所具有的意义与作用。巴黎、 伦敦和罗马等欧洲城市是使人们获得这种体验的最经典的案例。

三、对国内城市雕塑建设的一点反思

近些年,国内城市建设对城市雕塑的认识上有曲解,认为其仅属于城市建设非主流的一个狭窄的领域,设计规划建设评审管理反馈等环节屡有缺失造成现状的混乱与无序。这造成了国内城市雕塑的建设管理状况令人堪忧,其主要表现在:

(1)公共艺术文化建设过于服务城市政治与管理、服务形象打造的需要,往往受制于领导或管理者的个人喜好,使得重要城市雕塑从规划、设计到设置都掺杂了过多人为因素,特别是忽视专业工作者的建议,包括公众的审美感受。

(2)城市规划设计、包括城市设计及公共艺术的相关管理环节弱势,很多规划设计编制忽视在规划设计前期对城市雕塑的规定与要求。规划指标往往关注与经济指标、建设成本、卫生安全及开发招商等关联的“硬” 指标,对文化类艺术类的规定涉及较少。在国外则明显更重视这一领域的管理跟进,比如美国的城市设计管理,会提出开发建设的投资要有2% 用于设置公共艺术品,包括城市雕塑,并且这一规定是强制性条款。

(3)城市雕塑专项设计的引导严重匮乏。 很多城市比较重视城市设计,也围绕城市重点区域的建设下了不小的力气,但缺唯独在城市雕塑专项环节有所缺失,诸多的城市设计, 环境景观设计的编制与管理规定都缺少城市雕塑设计专篇内容。追求经济性、功能性的城市规划设计往往不能充分为重要的城市雕塑预留空间,城市规划师的艺术文化意识较弱, 管理环节也不重视,造成众多开发建设(无视城市雕塑地位作用)的既成事实。

(4)城市建设的职能部门间缺乏协调。 在城市雕塑领域,往往其划归城市市容委员会管理,很少能与负责城市规划的主管部门对接,包括规划局的建设管理处、详细规划处、总体规划处、历史保护处等部门。上述部门所管辖的以法定规划、建设规划为主导的规划设计编制技术要求,很少能涉及到城市雕塑的设计与管理。这造成在建设实施层面的诸多缺失与漏洞。

(5)行业协会、相关机构及公众,缺少向政府职能部门建言的通道。很多问题的出现与泛滥早已被有识之士所见,但与管理职能部门的诉求,沟通的渠道往往不畅,不能使管理部门获得完整清晰的现状信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居高临下的官僚式管理作风,也往往让下级和用户吃闭门羹。而公众参与往往只是形式上的流程,没有实质的意义与作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新思路 篇4

关 键 词:自然 和谐共生 产品设计 环境

所谓“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产生于现代的先进设计思想,它的设计理念能赋予产品更加深刻的意义,使人们在体验现代设计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享受的同时,达到与自然心灵上的沟通,回归自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以机器为本”与“以人为本”

提到“以自然为本”,就不得不先提到“以机器为本”与“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所谓“以机器为本”,是指在人机关系和人机界面设计中以机器为价值标准,把人的行为类比为机器行为,把人看成是机器系统的一部分。它的设计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器功能和效率。

“以人为本”,就是指从人操作行为出发,通过人机界面设计来指导机器功能设计,并通过人机界面给人提供满意的操作条件。它批评并摒弃了以往以机器为本的设计思想,提出“人中心设计”,使机器为人服务,以此来减少失业、减少机器对人的压抑。

二.“以自然为本”

而“以自然为本”,也叫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或绿色设计。它在逻辑体系上能够更好、更全面地表达设计必须充分适应人类的自然属性,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观念,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比起“以机器为本”与“以人为本”,笔者认为“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是建立在两者之上、更有远见、更为先进的设计思想。

三.道家文化与“以自然为本”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文化,就很好体现了“以自然为本”这一理念。道家思想中的崇尚自然,清静无为,“人天合一”,都无不透露着人们自古对自然怀有的热爱与敬畏。

道家思想秉持“崇尚自然,顺应自然”。认为人类产生于自然,在自然中成长,就应该崇拜与适应自然。这样的思想被广泛运用于当时以自然万物为元素所设计的各式日常用品、工艺品之上——整齐的形式,对称的设计手法被大量使用,无不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无比崇敬。

不难发现,自古以来,人们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并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而后来的“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很大一部分就是根据古人的这些经验总结得出的。

而自然万物中许多动植物都是具有对称美的,人们正是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发现美的事物,从而创作出更多美的东西。

自古以来,人类从自然中源源不断地获取灵感,而随着人类不断的进化发展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终是应适应于大自然的,逆自然规律而行的愚蠢行为,已经有人为其买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崇拜与恐惧,也不是愚昧的统治,而是和谐共生。所以,我们人类在取材于自然的同时,更要回报自然。

四.现代设计中的“以自然为本”

现在,我们为保护环境,提出以自然为本;而在设计中,“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也是现代设计所不可缺少的。

“以自然为本而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也可以说“以自然为本”是“以人为本”的进一步思考与升华。

“以人为本”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享乐主义,更不是索取主义。“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比“以人为本”考虑的层面更加进步、更加深入、更加长远;而对于“设计”的定义也恰恰是开拓创新与规划未来,这些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从这一角度讲,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是现阶段更值得我们推崇的设计思想。

五.美与自然存在着必然的关系

凡是自然的都是美的。

或许因为我们本身生于大自然,所以我们痴迷于自然的一切。就像懵懂的孩童依偎于母亲怀中、幸福地感觉美丽的母亲便是整个世界;就像海豚依赖着蔚蓝的海洋,每天在海浪中吸吐每一口泡沫、在海面上自由跃动,便是最自然的事;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片树叶都拥有大自然所赋予的独特脉络……人生于大自然,自然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美丽。

许多人喜欢穆夏,喜欢穆夏笔下的非自然而成的自然,一部分原因或许是出于人们本性中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安静又不失低调的华丽,那是来自自然的颜色,是他蘸着自然的色彩画出;只有热爱自然,才能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对自然真正的感受,才能用色彩把自然万物的天然的美诠释得如此深刻到位。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设计师们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有了前辈优秀的设计,就需要后辈们在继承的同时继续创新,做出更好的作品,因此任重道远。

六.“以自然为本”的设计,要求设计师用心去感受所做每一项设计的本质,总结归纳出用户最根本、原始的需求

也许因为芬兰的国土面积的69%是森林,芬兰的设计总会给人一种心回归了自然的感觉。

这个运用自然元素手工制作而成的灯具,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芬兰设计。它由多根竹条弯曲并整齐围绕而成,自然又不失优雅。这样的设计总会让人内心变得平静,仿佛自己真的正置身自然,心无旁骛。从这些灯具中流露出的是对自然的崇尚与热爱,不需要附上多余的文字,人们也能感受作者内心的平静。

七.“以自然为本”的设计,要求设计师在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不破坏自然的基础之上,从长远打算,为人类资源的可持续化而设计

无印良品的成功,在这一理念之下,似乎是一种必然。纯朴、简洁、以人为本的同时不忘环保,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是它的鲜明特色。如今,无印良品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推崇。

每一件无印良品都不仅是一件普通的日用品或工艺品,更是一件件充满生活哲学的艺术品。而这些灵感来源便是以自然为本的以人为本。

八.“以自然为本”的设计,还要求设计师在用视觉触觉等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用心灵与自然接触

唯有真正的热爱,才能做出真正美且实用的产品。

这是一个极具创意的花瓶。用布袋的形式作为花瓶的外部材料,而任意一个废弃不用的矿泉水瓶都可以成为它的瓶身。这样一来,有了它,不仅得到了一个艺术的花瓶,而且也使一个废弃矿泉水瓶得以重生。

“以自然为本”,同时又兼顾人性化,既做到了人们追求实用与美观兼存的设计要求,也没有与自然的和谐背道而驰,因此称得上是成功的设计。

九.“以自然为本”不是单纯的形式主义

它既顺应了当今的时代发展要求、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又把设计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以自然为本就是比以人为本多考虑了一步,给以人为本加上了一个合理且必要的限定条件,最终目的还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这个瓶子上限量环的设计告诉我们,节约资源、以自然为本并不是遥远的文字,它就在我们身边。

在使用沐浴液、洗发水或是洗手液的时候,有时会因为劲儿使大了,压得太深,液体流出过多,造成浪费。而在瓶子上加上这个小环,就可以轻松防止这种浪费了。这才是现代设计,为现在和未来的设计。

任何事情都讲求双赢,设计也不例外。我们希望设计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舒适,同时也希望这样的设计不会给生态造成破坏,影响人类以后的生活品质。

十.“以自然为本”的设计前景

现在,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已经成为工业设计的主流,是未来工业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工业设计中积极倡导产品与人类与自然的协调,才能顺应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所以,在充分考虑了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再来谈设计,才能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好产品;在真正理解了“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后,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人们越来越发现,随着对设计认识的不断深入,设计的方向方法越来越趋于简单,从不断地做加法到现在的开始做减法,我们发现,好的设计往往是简单而实用的,反思设计越来越进入我们的视线。当人类步入工业时代的那一刻起,一切都成了历史的必然。人类的智慧使我们的进化与发展变成自然而然的事,但以自然为本却始终是一切的前提,毕竟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正像没有人愿意为了不必要的功能买单,若设计师不以实际行动做目标长远的设计,百年之后,面对自然的报复,谁会为人类买单?

以自然为本而设计,才能让人更接近于最原始的美丽,才能更加顺应时代的进步,才能让绿色的未来不再只能仰视。

参考文献

[1] 孙通海译《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

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篇5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中, 可以说是环境中的人, 而环境是人的环境, 也就是说人是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建筑环境的形成过程应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为目的。因此建筑室内外环境都应该以人为本, 为人服务, 为人创造舒适的环境。

室内中地面、墙面、天花板、窗户等这些环境要素的设计, 体现着人与环境的关系, 针对不同的空间, 这些要素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搞清每个空间的功能, 明白人与各种环境的关系, 是室内设计的第一步, 同时也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思路。

2 刺激与效应

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刺激是环境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效应是人对感官刺激做出的相应反应。当刺激量中等时, 人会能动地做出自我调节;刺激量过大时, 人会主动的调整或改变环境, 甚至创造新的环境。

虽然构成环境的物质条件有许多, 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但本文主要探讨物理环境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其他环境作用不是非常大, 这里就不一一赘述。由于物理环境主要构成因素是温度、湿度、气流、声、光等, 这些对人的刺激, 故而使人的行为效应具体表现为视觉、听觉、皮肤感觉等生理反应。正因为人的这些不同的反应效应, 对室内各个构成要素设计有了不同的要求。

3 湿热和人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湿热环境其实是两个概念, 即湿环境和热环境。室外气候条件以及室内发热发湿源直接影响着室内热湿环境。湿热主要与人的触觉发生关系。由于我国处在北半球, 而且南北纬度及东西经度跨度很大,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差也非常大。但不管哪里的人们对周围湿热环境的舒适标准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简单讲就是为维持生命, 人体体温必须处于使各器官能够保证正常的功能运作。这个温度成为核心温度, 绝大多数人的核心温度相差不大, 也就是我们在健康情况下测温所得的温度。但周围的环境却要远低于这个核心温度, 以此来使人感到舒适。

3.1 湿热环境对窗户设计的影响

对于室内湿热环境的影响, 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 室内空调及暖气设备, 以及人自身的着衣量和活动量。家中的窗户是接受太阳辐射的主要地方。因此要求对窗户的设计要合理, 朝南的窗户要尽可能大些, 以接受较多的光与热, 并且要挂有窗帘或百叶窗, 以抵挡夏日过高过量的热辐射;而朝北的窗户可以适当小些, 减少冬日的寒冷之风。在窗户的设计上, 可以选择双层玻璃窗, 这样对室内保温具有很好的功能。

3.2 湿热与地面、墙面的设计关系

同样, 室内的墙面、地面的设计也受到湿热环境的影响。地面是人与室内环境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卧室采用木质地面为最佳, 不仅可以保温隔热, 还具有舒适性。但由于厕所、厨房等地湿气过重, 应首要考虑防滑耐磨的陶瓷地面。同时为了避免过多的水渗入地面, 对楼下造成影响, 应注意在装修时涂抹防水材料。

墙面与人发生了视觉与触觉的关系。为了迎合湿热的影响, 在不同的墙面设计上应有不同的材质装饰。卧室及客厅, 这些人滞留时间长, 又相对干燥的地方, 可以贴上纤维质的墙纸, 它可以对室内温度进行一个有效的保护, 又可以软化墙面, 不至于让人们触摸的时候有一种冰冷冰硬的感觉。而厕所等水汽重的地方, 要考虑防滑防水的材质。

4 声、光、气与人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这三种物理环境主要与人的面部器官发生关系。就室内声音而言, 人们主要考虑的是噪声的控制。室内噪声来源主要是户外的交通噪声及社会喧闹噪声。光环境则分为自然光与人工光。人们依靠眼睛来对外界获得信息的频率最大, 占所有感觉器官的87%。而光则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光环境的营造成了室内设计重要的考虑因素。气主要指室内的空气环境, 这包括我们鼻子闻的出的气味 (花香、烟气、秸秆燃烧气等) , 也包括闻不出来的气体 (CO2、CO、微生物等) 。因此最低限度的噪声影响, 适度的采光, 保持空气的流通成为家居设计中的重点。

4.1 声、光、气与窗户设计

窗户是所有建筑物环境构成要素中与这三个环境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窗户的功能历来都是采光和换气, 随着噪声污染的严重, 它又兼具着隔声的作用。首先在窗户开设的位置上就要注意, 在南北的方向上要有能够相对的窗户, 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对流。使得室内污浊的空气最快的稀释散尽。在大小上, 南面的窗户宜宽大, 北面的宜小一些。在材料上可以选择双层玻璃, 对户外的噪声及有害气体可以降至最低。在色彩上一般选用透明玻璃即可, 不用彩色玻璃, 它会将光过滤, 影响人们对物体色彩的判断, 尤其不利儿童房。

4.2 声、光、气与墙面、地面的设计

由于墙面、地面是人们在室内中触觉和视觉较为密切相关的地方。因此在设计中, 要考虑其色彩的应用。客厅是一家人用于交流的地方, 因此光线应该是最为明朗的, 在墙面的设计上, 可以贴一些浅色系的壁纸, 甚至不做任何装饰, 直接是白墙。这样即便是自然光照射不到客厅内部, 也可以通过墙面将光反射到厅内, 夜晚开灯也可以将客厅的光照度最大化。而地面可以选择稍微深色的材质, 不至于让客厅在夜晚开灯时显得过于“辉煌”, 给人一种舒适的光反射就可以了。光污染渐渐也进入人们的视线, 故不需要将玻璃、镜子等反射折射力强的材料作为客厅装饰的主体。

卧室的墙面就可以适当的暖色处理, 毕竟那是私密的地方, 休息的地方, 柔弱温暖的光, 有助于人的休息与放松。就地面而言, 选择木质的地板最佳。因为木头有吸声的功能, 在这些对安静度要求较高的空间, 可以有效的降低脚步声。

对于厨卫的墙面, 就要考虑清洗的问题。因为受长期的烟熏及水汽损害, 墙面要易于清洗, 以瓷质墙砖为佳。

4.3 声、光、气与天花板设计

如今, 家居天花板的设计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多人在吊顶的设计中, 喜欢在四周设计成凹状阴角, 用以作为灯带, 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吊顶本身就具有封闭性, 这样做只会令顶部空气不流通, 在阴角部位容易积尘、聚集细菌繁殖。再者, 那些嵌在吊顶里面的灯具, 通过槽口或反射顶棚, 转向投光, 其有效利用的光只有1/4左右。大部分光都被吊顶“吃”掉了。而设计师为了美观或者照明, 会在吊顶某一边甚至每一边都安装这种凹槽灯或灯带, 这样长久的开着暗藏灯具, 会大大增加热量的散发, 使室内温度升高, 滋生细菌。

天花不仅作为自家的顶棚, 也是楼上业主的地面, 这就难免会有些脚步声或者重物落地传下来的噪声。同时室内的湿热之气也会上浮。因此吊顶的设计采用微孔材料或微孔石棉板材既能有效的吸收楼上的噪声, 也可以保持一定的透气吸湿性, 对室内环境自然调节有利。

室内各环境构成的设计都要依据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作为依据。有什么样的刺激, 就有什么样的效应。如果过分追求豪华、奢侈之感, 而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 那将是本末倒置, 注定不会走长远的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黄晨.建筑环境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檀明山.家居风水[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0.

[3]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人与公共艺术环境设计 篇6

一、古代思想中的“重己役物”

第一件人造物的产生就代表着设计的产生, 人们依照自己对于生活的期许对人造物的形态、色彩、功能等进行设想规划,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着人与物的对话。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认为, 人在物质世界中所作的一切努力和追求都是违反自然的人为活动, 主张以“无为”代替“有为”。“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老子主张美和自然应该相一致, 向往一种对器物的需求完全匹配状态的理想社会。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观点, 并确立了自己的哲学核心——役物而不为物所役, 人和物相协调, 相统一。《庄子.天地》篇中提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 道之所不载也……”“机心”是对人自然心的一种异化, 要顺应自然就必须保持本性, 不为外物所役, 不为机械所累, 是对人的根本关注。

《闲情偶寄》是李渔本着“顺从物性”的思想主线, 坚持以人为本的客观标准进行著述, 充分体现其造物思想。“……立户开窗, 安廓置阁, 事事皆仿名园, 纤毫不谬, 噫!陋矣!以构造园亭之胜事, 上之不能自出手眼, 如标新创异之文人, 下之至不能换尾移头, 学套腐为新之庸笔, 尚嚣嚣以鸣得意, 何其自处之卑哉?”李渔越过了当时纯粹从自然或传统思想中取法的美的规范, 强调人的创作在审美因素中的作用。在家具设计和室内陈设方面, 他追求“新异”但有度和节制, 重视人的主体精神。

《吕氏春秋》是秦国著名政治家吕不韦编著的先秦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书中融合了儒家道家的核心思想, 提出“和出于适”, 反对过分的装饰和过度的欲望等“不适”的表现。重视人、自然和器物的统一, “物也者, 所以养性也, 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 惑者多以性养物, 则不知轻重也。”当时人们对于器物的这种态度应该是现代所有造物者追求的至高境界。

《荀子.修身》中:“君子役物, 小人役于物”。注重内心反省的人, 对身外之物是看得很轻的。“心平愉, 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 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 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 麤布之衣, 麤紃之履, 而可以养体。局室、芦帘、稿蓐、敝机筵, 而可以养形……夫是之谓重己役物。”“重己役物”的提出明确了荀子的设计理念, 主张用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 物为人用, 物为人役, 进而消除物役。

综上列举的古代思想, 反映了我国两千年来对物的基本心态, 器物应为人所用, 而不是人被器物所制, 即“以人为本”。其设计观念核心与现代人性化设计有着充分的一致性。

二、“重己役物”设计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己役物, 就是重视生命本体, 控制人造的事物。要做到“重己役物”, 而不要“以己为物役”。这样一个问题, 理解起来貌似很简单, 但为物所役者多矣。

在欧洲, 英国工业革命后, 人们发现机器制造的产品千篇一律, 粗制滥造, 开始对机械制品产生不满, 认为它抹杀了人的个性, 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强迫。在整个大工业社会的批量化生产过程中, 流水线分工很细, 人成为机器的一部分, 沒有创作乐趣可言。中国历代文人学士的“用物而不为物累”思想是没有导致我国造物技术疯狂发展的重要因素。《尚书·周书·旅獒》中提到“不役耳目, 百度惟真。玩人丧德, 玩物丧志。”耽于物则人难免被物所异化——丧失自我心志。因此, 对待器物的基本态度是:“不贵异物贱用物”。器物是为人用的, 而不是作为财富的象征的。但在今日的物质社会, 器物成为财富的象征, 身份的象征。同时随着机械设备的日益现代化, 人们一步步地把自己逼上了“役于物”的险途。在这种强迫型生活方式中生存, 人的个性慢慢被抹杀, 逐渐被数字化、符号化、同一化。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说“这些喧嚣的东西, 无论其制作多么精良, 只能以一种鲁莽的方式干些粗活。”

我们古人的设计之所以让今人叹为观止, 不仅因为其承载了古人大量的创造发明和聪明才智, 更重要的是古人重视器物创造的同时, 注重节俭的造物观, “凡足以奉给民用, 则止”。墨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重视生产造物思想的人。他在《墨子·非乐》中论述到:“利人乎, 即为;不利人乎, 即止。”利人者为之, 不利人者止之。现代人物质的日益丰富和精神的不断空虚都是重物欲和不懂节制的结果。“重己役物”的造物观对社会现存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启示和帮助。

三、结语

总之, “重己役物”设计思想可以很好的指导设计者和使用者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 对设计的发展也具有深层的借鉴意义。人是物的领主, 注重人本身——“重己”;器物的价值在于功用, 让器物为人服务——“役物”;而所有器物的功用目的都是更有利于人的生活——“致用利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今, 努力摆正人和物的关系, 都事关国计民生;都是真正落实对人的最深切关怀的具体表现。

摘要:众多被设计界津津乐道的设计新理念, 如“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等, 其“以人为本”的核心概念与我国古代的“重己役物”等思想神奇的重合, 尽管在文字表述和符号上有所差异, 设计思想却呈现着跨越时空的一致性, 在此整理我国部分古代文献, 寻找人与物关系的本源, 期许对现实社会有所启示。

关键词:古代思想,重己役物,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夏于全.郭超主编:传世名著百部.第17卷.《周易·道德经》.第20卷.《庄子.北京》;第45卷, 《闲情偶寄》;第22卷, 《吕氏春秋》[M].北京:蓝天出版社, 1998.

[2]邵琦等.《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1.

[3]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

[4]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9.

人与公共艺术环境设计 篇7

关键词:人与环境,研讨式教学,探索,实践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类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日益发达, 规模空前扩大, 这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但是不适当的开发利用却使自然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 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 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编写的著作———《寂静的春天》, 以小说的形式预言农药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在书中, 蕾切尔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 给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 并向人类提出警示, 使人们明白自然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力量。这本书强烈震撼了广大社会民众, 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 重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 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人和环境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 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人类为了生存, 必须从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 并将其活动产物排放到环境中, 同时环境要具有容纳并消除活动产物的能力, 因此人类离开特定的环境则无法生存和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出的废气、废水、废物, 输送到环境中, 造成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 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1]因此,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 努力寻求和解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到环境利益, 以求得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人与环境》课程的重要性

当前,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 在“十一五”期间, 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 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 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 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随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许多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了环境及其相关专业, 涉及水资源处理与供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噪声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等, 帮助学生从专业技术层面了解和认识环境问题。对于环境专业的学生而言,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 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环境问题;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 缺乏专业的途径来认识当下的环境问题。作为一门选修课程, 《人与环境》课程的设置不仅面向环境专业学生, 更是以非环境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 从本专业的角度, 向他们普及环境方面的相关知识, 介绍当前热点环境问题的由来、发展现状、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等, 有助于他们更加深入的认识环境问题。然而, 由于这部分学生并没有专业基础知识, 如何能够将其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课程联系起来, 保证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近三年的教学中, 我们对《人与环境》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三、《人与环境》课程的教学探究

1.优选教学内容。由于客观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以及人类特有的改造和利用环境的主观能动性, 使人和环境呈现着极其复杂的关系。《人与环境》这门课程重点探讨人与环境间和谐共存, 共同发展的问题, 除了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之外, 更应该重视对当下热点环境问题的关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淡水资源危机、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固体废弃物处理、电磁辐射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与温室效应、海洋污染、臭氧层空洞、土壤荒漠化、化学污染等成为目前较为严重的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本课程的内容基于以上热点问题, 展开教学, 向学生全面介绍相关问题的现状、形成原因、目前的应对措施以及我国乃至全世界对该问题的长远计划, 使得学生更加具体、形象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 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2.重视教育相长。作为一门选修课, 选修《人与环境》课程的学生来自同专业。近三年来, 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来自医学、土木建筑学、统计学、会计学、护理专业等不同专业, 这些学生本身并不具备环境方面的相关知识体系, 如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 将教与学有机联系起来, 并且互为补充, 实现教育相长是我们教师要考虑的问题。考虑到这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性, 并且课时有限, 我们认为构建一个开放的、研讨式的课程体系更能够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 更好的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自主性的发挥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贯通。开课时, 在简单介绍当前环境方面的热点问题后, 由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方向, 进行统计后, 在后续的课堂上按照选定的内容做专题介绍。同时为进一步增加课堂互动性, 可安排学生自助选题, 在课后查阅文献, 制作幻灯片, 并进行讲解, 其他同学可以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提问和探究。每个专题由2~3名学生介绍其查阅的相关进展, 每次上课用1/4多的时间, 用于学生PPT讲演。一方面在PPT制作过程中,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疑问, 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 在讲解和提问的过程中, 也锻炼了其口头表达和快速反应能力, 为日后的论文答辩乃至工作应聘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两年多的探究, 这种人人参加的课程建设和授课方法, 已得到学生的遍及认可和喜欢, 并且环绕课程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 拓宽了课程内容, 起到十分积极而正面的效果。

3.改进考核方法。目前教学考核方式主要是试卷考试, 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但是单纯知识点的考核并不能满足《人与环境》课程设置的目的。《人与环境》课程更是要考察学生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并且结合对学生科学论文写作素质的要求, 因此在考试的过程中, 减轻常识点的考核比重, 用综述性论文取而代之。比如要求学生以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为论题, 查阅文献资料, 阐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目前的现状、解决的办法, 尤其要求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 提出专业性的建议和意见。课程论文形式参照《环境科学与工程》论文的要求, 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 能够有效的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 通过对问题的描述、发展现状和解决办法的概括和凝练, 极大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等能力, 为他们终生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授课内容的多元化。鉴于人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并且环境问题是多方面交叉作用的结果, 因此要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必然需要多学科交融。目前许多高等院校都设有环境及其相关专业, 且师资力量充足, 引入的相关老师研究方向涉及生态学、生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毒理学、安全工程等多个学科,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同, 设置各个专题, 由一位老师牵头, 各个老师根据自己从事的研究方向选择专题进行授课, 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 更能够了解和熟悉各个专业最新的研究内容和前沿动态,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并为其将来的职业选择提供多元化思路。

5.调查与专题探究相互合作。课堂讲解、专题论述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水平层面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了解, 如果能够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人与环境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则能够极大的激发他们对环境类专业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安排课后环境保护调查项目, 比如以校园及周边区域为调查对象, 调研相关的污染状况, 了解污染来源, 对周边动植物环境的影响, 并对此状况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通过造访周边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污染处理终端, 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 切身了解城市垃圾的现状、处理方式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或是选择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选题, 如校园试验废水、教学楼粉笔粉尘、食堂里的一次性塑料袋、宿舍里的废物和废水等, 调查这些垃圾产生的原因、相应的处理方式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通过实地调查活动, 一方面能够拓宽课堂教学内容、添补实习教育的空白, 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调查过程中, 学生通过对实地考察, 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 分工协作, 有助于其团队合作能力发发展;同时还需要与相关的工作人员或是其他同学、老师交流, 可以锻炼其沟通的能力。这一系列的体验, 不仅使学生体会环境与自身密不可分的关系, 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心中, 更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在《人与环境》专题课程教学过程中, 我们通过总结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的进行探索, 逐步形成了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真正发挥学生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学生通过课程学习, 切身认识到人与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 并在实际行动中以身作则贯彻环保理念, 同时通过课堂讲演以及课程论文的训练, 显著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科研素养。

参考文献

[1]钱易, 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人与公共艺术环境设计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人与自然统一;小区规划;设计

从城市规划工作的本质上可以看出,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性和同一性。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可以应用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比较明显和典型的就是进行小区的规划,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将一些生活和娱乐的设置进行设置,最大限度地给人们提供相对比较温馨和舒适的生活空间。提升小区居民生活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进程。不仅如此,还应该站在居民的角度来对小区的形式进行规划和设计,另外,还需要将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相结合,提升小区环境的和谐。

1.小区规划中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从总体上,小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社会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所以说,在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条件和因素比较多,需要设计人员用心进行设计,不能够应付了事。不仅如此,还需要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观念融入到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和我国的政策和方针相结合,从人们的实际利益出发,将美好的东西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另外,在进行小区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保持规划的美感,使得建筑和设施的美感得到尽情的展现。因为人们的生活中所缺少的就是形式美。另外,对于景观来说,只需要将其特点进行高效展示就可以,无需对其进行更多的装饰。所以说,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将各种能够相连接的因素进行高效连接,这样就可以提升设计的水平和标准。

不同的地区在进程城市小区规划的过程中,所遵照的标准和相关的原则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一些学者和设计师,往往将园林设计的相关原则应用到城市小区的设计工作中,这是一种相对比较新颖的设计方式。从园林规划工作上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园林绿化也是一项经久不衰的课题。现如今生态建设的提出更为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在现实的小区规划工作中,不仅要将居民的生活习惯考虑到其中,还需要对小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工作的建设工作加强重视。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设计工作的高效性,同时也能够促进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的不断进行,西方文明逐渐被引入到我国,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区建设的风格多以借鉴西方设计原则为主,不仅仅追求美感,同时也将设计工作中的生态原则融入到其中,其中包含的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只有实现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才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另外,从另一方面上看,小区规划和设计工作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已有的景观来进行设计,符合城市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应该做到不同地区的差異性,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城市发展的特点。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社会性和人文性相结合,这样才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成的设计艺术。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城市规划中,小区设计工作要具有民族性的差异,还应该考虑到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人文思想和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进行处理。其中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中,人不仅要具有生物属性,还应该兼具社会性。

2.城市规划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小区规划设计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早已经被所有人所接受,而且人们也在生活中的各方面努力践行这一理念,而且小区规划中,这一理念就被充分的应用在其中,使得整个小区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要想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融入到小区规划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小区规划设计不宜进行大面积的动土,因为这样反而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效果未必好,最关键的是使用现有资源能够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做好了保护环境。有些小区规划设计方案已经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念,所以只要稍加改动即可。

其次,注重人文关怀。小区是人们重要的生活场所,因此在小区规划设计时,人文因素一定是考虑的重点,设计人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突出人文关怀,一是多设置一些体育设施,这样小区居民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体育设施的种类一定要齐全,因为小区中有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其锻炼所使用的设施并不相同,如果缺少某一年龄段的体育器材,对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体育锻炼;二是多种植一些植被,增加小区绿化面积,小区绿化环境好,小区居民的心情相对来说,也会比较好,设计人员要根据小区空地的特点进行植被的种植,植被颜色要丰富一些,最好是不同的季节有的颜色,这样小区也会呈现不同的形象;三是进行宣传教育,要时常到小区中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宣传讲座,提高小区居民的意识,使其在生活中自主的去遵守这一理念,自行保护环境,保护小区公共设施。

再次,融入城市特色,小区是城市的一个缩影,在小区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整个城市的风土人情特点,将其融入到小区中,这样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

最后,符合生态设计的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际上也可以将其看作是生态设计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区设计时,一定要符合生态的原则,也就是要做到无污染,无毒害,节能环保,站在小区业主的角度上对设计,更要站在整个生态大局的角度上去设计,比如有些植被非常好,但是可以对人身体有害,有些材料比较适合在小区中应用,但是并不节能环保,这就需要重新选择和考虑。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城市小区规划中秉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构造与自然生态相和谐的居住环境,让住区的居民处于自然界中舒适的生存位置,应是居住小区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目标。城市的发展,居住小区的建设,要保护好后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有一定的超前性,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建造庭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很好模式。这不仅关系到城市小区的未来发展走向,更关系到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应该做好设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或者聘请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来设计,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 [科]

【参考文献】

[1]汪俊.城市绿化的小区规划设计[J].安徽林业,2004(05).

[2]高静婷.对居住小区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J].同煤科技,2006(01).

[3]王永鸿.浅谈住宅小区规划设计[J].铁道运营技术,2003(02).

[4]焦雷,陈玉兴.21世纪的城市小区规划设计探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02).

[5]连蓓.论徽州传统聚落的隐环境景观设计[J].安徽建筑,2001(05).

上一篇:培育和践行途径下一篇:琴法课程